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宣汉县芭蕉镇中心校李培义

概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选自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以后学习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及其它计算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切实学好,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得需要一课时来教学。

教学目标分析

1.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3.让同学们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前面的观察、积累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这些都是以直观形式向学生讲解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本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是在口算的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重要基础。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较小,我就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投入到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先采用复习旧知、观察、提问交流等方式导入新课,再通过适时指导、互动交流、比较概括、强化练习等方式完成整堂课的教学。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算式卡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你们都学会了吗?(会)好,下面老师就以开火车的形式考考你们:53+20= 36+40= 28+30= 57+20= 76+3= 31+4= 43+5= 65+2=

口算结束后,抽学生起来选两个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知识掌握得的确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考察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唤起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67页的情景图。

1、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从图中知道班上男同学有23人,女同学有22人。

教师:图中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数学问题,请同学们齐读一下吧!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指导学生列式:

学生:23+22=(师板书)

教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

学生1:因为这里的“一共”就是求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和。

学生2:因为这里的“一共”就是把男生和女生人数合在一起的意思。

教师:看来同学们真的很不错,很爱思考问题。这个算式是我们前面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吗?(不是)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吗?(不是)都不是,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师板题)

3、讨论算法

教师:怎样计算23+22呢?请同学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然后老师请同学起来汇报。

学生交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学生汇报。

①摆小棒。学生边演示边汇报,然后教师用课件回顾演示过程。

②用计数器拨珠。学生用计数器边演示边汇报:我先在计数器上拨出第一个加数23,然后在这个数上加22,先在个位上加2,再在十位上加2,这样我就知道23+22=45了。学生汇报到这个地方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加呢?"让学生意识到:个位上的2是表示的2个一,所以应该对着个位加;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所以应该对着十位加。

③口算:

A、20+20=40,3+2=5,40+5=45;

B、23+20=43,43+2=45;

C、23+2=25,25+20=45;

D、22+20=42,42+3=45;

E、22+3=25,25+20=45。

教师:你们觉得在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强调的"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这个计算方法在这里适用吗?

学生:适用。

教师:所以我们知道在计算加法时要遵守的一个法则"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教师:书上这位老师告诉我们"还可以用竖式算"。同学们以前学过竖式吗?

学生:没有。

教师:现在老师教你写竖式。

(教师边说边板书)先写上第一个加数23,然后在第二排写第二个加数22,在写22时,请同学们告诉我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教师:对了,第二个加数要写在第二排,而且写的时候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哪个同学来写第二个加数?

抽学生在黑板上写22,其他同学给他检查写得对不对,主要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

教师:现在两个加数写好以后,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一个加号,表示两个数相加,然后在两个加数下面画一条短横线,把加数与得数分隔开。现在我们对齐相加,个位上3加2得5,在个位上写5,十位上2加2得4,对着十位写4。所以23+22得45。这样的竖式同学们会写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试一试”的两道题。

学生计算时,教师来回巡视,做必要的指导。抽一个学生进行板演,全班同学检查是否按竖式的要求写的,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结果是否加正确了,也就是要求学生从格式、方法、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检查。

【设计意图:利用PPT课件、小棒、计数器等教学具展示多种算法,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让学生明确无论用哪种方法,只要你自己认为是最简便的即可。】

三、拓展练习先独立完成多媒体课件上的习题,再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多种算法的算理,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

【再次唤起学生的思维,归纳、概括出本节课所学习的重难点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九的第2题。

教学流程图

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教师讲解示范互动新授学生动手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认真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认真,参与

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

讲,作业依时完

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

经常欠交作业,

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

积极参与讨论与

交流。

能举手发言,有

参与讨论与交

流。

很少举手,极少

参与讨论与交

流。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大

胆尝试并表达自

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

同看法,并作出

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问题,不

敢尝试和表达自

己的想法。

善于善于与人合作,能与人合作,能缺乏与人合作的

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

意见。

接受别人的意

见。

精神,难以听进

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

己的意见,解决

问题的过程清

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

见,有解决问题

的能力,但条理

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

己的意思,做事

缺乏计划性,条

理性,不能独立

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

维,能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

方法解决问题,

有一定的思考能

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

乏创造性,不能

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帮助和总结

这节课的设计,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坚持“做数学”的原则引导下,对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高密市阚家镇徐睦小学赵明贺

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徐睦小学赵明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数位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对竖式计算也有简单的了解,对于从图中提问题,前面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 教学重点: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教学突破:创设情景,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百度搜索:放《赶海的小姑娘》歌曲 刚才,同学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谁给老师说一下?这首歌曲讲的是谁,在哪里,做什么?听大海的声音,百度搜索:大海的声音。出示教学挂图,同时板书课题:大海边 老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有小朋友。

学生2:有海鸥。 学生3:······ 老师:同学们看的真仔细。图上告诉了我们一个问题。谁能找到。 学生4: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老师:同学找的很正确。并且板书。百度搜索:虾的简笔画。谁能告诉我与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有哪些? 学生5:大虾26只,大虾12只。 老师:板书:大虾26只,大虾12只。百度搜索:虾的简笔画。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内研究研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小组内探究: (学生用小棒或计算器来帮忙,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引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列出算式“26+12”,并说出得数。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 1 )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小结:左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右边摆1捆零2就是12,先把两捆和一捆,把6根和2根相加。) ( 2 )先算26+10=36,再算36+2=38。(小结:左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右边摆1捆零2就是12,先把2捆零6根和一捆相加,再和2根相加。) ( 3 )先算26+2=28,再算28+10=38 (小结:先把12分成10和2,再计算。) ( 4 )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就是38。(先让学生边拨边说并解释。) (5 )列竖式计算:先写一个加数26,在下面写第二个加数12,把加号写在12的左边,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先计算6+2=8,最后20+10=30。(让学生边说边写。) 3、小结: 师:以上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出示:6+7=40+40=80+13=46+7=53+40=46+47=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一些加法计算,请看黑板,上面的这些加法题哪些你会算?哪些你不会算?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相关加法知识回答出:前面的5道题都会算,最后一道题不会算。 教师指名学生口答出会算的题,并抽其中的46+7和80+13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 47 +53 教师: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前面5道题同学们都会算了,那最后一道题呢?它又该怎么算呢?会不会和我们前面的几道题的算法一样呢? 让学生做出猜测:可能是一样的。 教师: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验证吧!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列式解答吗?要求学生列出算式46+4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6+7的右边相应写上46+47。 教师: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46+7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46+47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满10了,46+47比46+7多加了40。 教师:还记得前面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借助了什么学具吗?

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口算练习

时间对题姓名 10+3=10-2=15-3=9-2=12+1=7-1=12+5=6+3=1+8=14+4=2+7=7+3=16+1=18-0=1+12=4+5=15+2=6+4=17-2=5-4=4-4=6+3=4+15=11+6=2+8=5+11=10-2=9-6=7+3=3+6=2+4=6+3=3+5=2+7=13-3=8-2=4+1=6-3=10-2=16-5=10+5=16-4=17-2=11+6=7+2=5+5=4+5=12+2=17-4=10+9=15-3=13+2=1+9=2+8=4-2=9-5=8-2=10-1=12+7=16-6=7-1=6-6=3+5=4+14=2+13=3+10=9-1=8+2=0+7=5+2=6+4=18-7=17-1=12+5=5-5=8-5=4+13=16-3=6+12=3+6=7-0=9-8=5+4=17-3=18-6=0+14=10-8=6+1=8-4=4+4=1+8=10-0=2+5=3+5=6-3=8+11=2+7=8-1=19-7=5+12=

时间对题姓名 18-0=1+12=2+7=7+3=16+1=4+5=15+2=6+4=17-2=5-4=4-4=6+3=4+15=11+6=2+8=8-2=4+1=6-3=10-2=16-5=7-0=9-8=0+14=10-8=6+1=5+4=17-3=18-6=12+7=16-6=8-4=4+4=9-5=8-2=10-1=1+8=10-0=2+5=3+5=6-3=5+11=10-2=9-6=7+3=3+6=2+4=6+3=3+5=2+7=13-3=7-1=6-6=3+5=4+14=2+13=3+10=9-1=8+2=0+7=5+2=10+5=16-4=17-2=11+6=7+2=5+5=4+5=12+2=17-4=10+9=15-3=13+2=1+9=2+8=4-2=6+4=18-7=17-1=12+5=5-5=8-5=4+13=16-3=6+12=3+6=8+11=2+7=8-1=19-7=5+12=10+3=10-2=15-3=9-2=12+1=7-1=12+5=6+3=1+8=14+4=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曾子林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加法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 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4、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口算。 30+40=40+50=83+5=33+6=20+60= 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 、6 3、40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情景图,获得信息。 师:你们看通过观察课本P8中的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看见有四个班是2-1班38人,2-2班30人,2-3班35人,2-4班34人,有两辆车,每辆车只能乘坐70人。) 师:好的,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2、通过提问,引入方法。 师:现在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通过学生说板书: 1班和2班3班和4班 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你们看这样行不行?1班和3班,2班和4班。生1:不行。师:为什么不行?(生说:因为加起来就超过70了。)对,这样就超载,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生2:可以。师:那你说说怎么分配的?(生:1班和3班,2班和4班)那你说一说,你的理由。师:如果把1班和3班安排到一辆车那1班加3班的人数加起来就超过70人了。3、验证方案,列出算式并板书。 大家想出了这种方法,(指示黑板)这个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把两个班的人数相加看是否超过70人),我们来列个算式行吗?你打算怎么列?生说师板书: 1班和2班3班和4班 38+30= 35+34=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题 班级:姓名:计时: 31+49= 33+18= 33+49= 34+26= 34+57= 13+67= 13+58= 13+39= 14+76= 14+77= 61+29= 64+29= 65+8= 62+18= 63+29= 14+48= 14+79= 15+26= 15+47= 15+38= 44+38= 44+29= 45+26= 45+47= 45+48= 25+59= 26+37= 26+38= 26+39= 27+18= 27+19= 28+39= 22+19= 32+58= 33+17= 45+29= 46+17= 46+38= 46+19= 47+38= 15+49= 16+17= 16+48= 16+39= 17+48= 17+59= 18+69= 12+59= 22+28= 23+57= 43+28= 43+39= 44+26= 44+37= 54+27= 53+38= 53+19= 54+16= 65+26= 65+17= 23+48= 23+39= 24+46= 24+27= 21+59= 55+19= 56+27= 56+18= 56+39= 57+58= 24+38= 24+39= 25+46= 25+57= 25+48= 35+49= 36+27= 36+58= 36+49= 37+38= 37+49= 38+59= 32+29= 41+39= 51+19= 42+48= 43+37= 47+29= 48+19= 42+19= 52+28= 53+27= 57+39= 58+29= 52+29= 54+38= 54+19= 55+36= 55+27= 55+18=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 (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

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 2 6 +3 1 9 7 6 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 4 5 + 2 ? + ? 4 5 9 7 9 开放题:3 6 +6 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课后小结:

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 ) 分1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1姓班66+33=99- 35=72+21=85+12=65- 23= 24=5+ 65- 33=31+27=48- 32=94+ 5= 2=45+ 75- 23=66- 24=35+34=8+ 91= 25+64=98- 92=58-23=18+21=65- 45= 42+35=86-43=35+24=90- 20=87+10= 87-76=50+42=96-5=47+32=5 + 43= 86-35=29+40=57- 7=39 - 7 =46- 32= 71+6=57- 23=36- 23=77- 77=46- 40= 14+22=36+20=36+2=42+55=44+13= 76-24=56+23=78-32=54- 22=99- 35= 21+17=41+46=33+23=20+46=25+14= 77-36=28- 17=47-16=23- 20=78- 56= 68-27=99-28=25+24=15+34=23+35= 45+52=11+45=23+32=45-22=97- 25= 69-25=15+34=76-13=62+21=68- 25= 35+2=45+4=27+30=98- 26=32+67= 45+4=44+4=58- 58=23+23=52-31= 59-51=44-33=31+62=33+23=21+28= 65-63=45-21=54+32=86- 55=95-33=

12+6687-26=85- 73=92- 51=44+53= 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口算题1007 / 1 . 23+5=37+1=29-3=38-3=15-4= 18-2=30+8=43+1=86+2=70+3= 30-2=72-2=66-4=39-2=20-9= 53+5=35+2=39-4=8+50=20-1= 40+6=62+7=89-5=63+3=34-2= 50-4= 11+2= 53-3= 60+8= 80-7= 35-10==71+9=84+26-5=32+4=471+83-3=5=66=18-4 +10=60-5= 36+3=58+30=728-=87-10=80-6= ==64+3 98-4 95 -380-=+119=4=+8310=10+8==83 62 -2 25+7==+5

三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50题)

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 1) 88+10= 2) 18+81= 3) 41+38= 4) 53+25= 5) 72+17= 6) 64+98= 7) 28+71= 8) 85+12= 9) 62+17= 10) 31+63= 11) 78+41= 12) 34+55= 13) 13+63= 14) 16+70= 15) 52+34= 16) 12+26= 17) 36+23= 18)14+62= 19) 12+81= 20) 25+33= 21)34+65= 22) 50+15= 23) 14+55= 24) 41+43= 25) 11+35= 26) 26+43= 27) 38+21= 28) 16+71= 29) 32+17= 30) 56+32= 31) 42+25= 32) 22+67= 33) 91+50= 34) 31+46= 35) 32+45= 36) 13+83= 37) 50+49= 38) 42+65= 39) 32+16= 40) 28+41= 41) 22+66= 42) 55+34= 43) 17+81= 44) 57+22= 45) 87+60= 46) 13+72= 47) 22+75= 48) 64+15= 49) 14+63= 50) 24+53= 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 1) 88+10= 2) 18+81= 3) 41+38= 4) 53+25= 5) 72+17= 6) 64+98= 7) 28+71= 8) 85+12= 9) 62+17= 10) 31+63= 11) 78+41= 12) 34+55= 13) 13+63= 14) 16+70= 15) 52+34= 16) 12+26= 17) 36+23= 18)14+62= 19) 12+81= 20) 25+33= 21)34+65= 22) 50+15= 23) 14+55= 24) 41+43= 25) 11+35= 26) 26+43= 27) 38+21= 28) 16+71= 29) 32+17= 30) 56+32= 31) 42+25= 32) 22+67= 33) 91+50= 34) 31+46= 35) 32+45= 36) 13+83= 37) 50+49= 38) 42+65= 39) 32+16= 40) 28+41=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72 例1-3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课堂活动,练习九的1-6题 教学目标1.学会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2.知道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学习活动训练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对齐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视频,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复备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在练习本上) 3+2 5-2 10+7 10+9 6+4 10-6 4+3 6+2 2.小结:前面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学习更大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教学不进位加法) (1)出示例1情景图。先摆出13根小棒,再摆出2根小棒。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列出算式。为什么用加法

算? (2)师生共同摆小棒。13+2= (3)你会算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用算式或文字板书算法) 方法一:3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是5根小棒,10加5等于15; 方法二:由13向后数两个数是15. 方法三:把13中的1和2相加得3十,30加3得33。 如果有第3种说法,学生中一定要讲清楚为什么不能这样相加。如果没有这种算法,老师应提问为什么13中的1不能和2相加? (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4)介绍并板书加法各部分名称。 加法算式的每一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在这个加法算式中,13和2都叫做加数,15叫做和。 板书各部分名称 回到口算题中,让学生说说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例2 (教学不退位减法) (1)出示例2图。先摆出15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几根?你能列出算式吗?为什么这样用减法算? (2)你会算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 例3的内容。 11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板算。 34+53 2.口算。 (1)7+6 8+4 9+5 6+8 7+5 5+8 6+6 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 例3。 11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看P 8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得到6捆 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练习题

班级姓名 95-13=11+42=97-31=78-17=68-44=79-11=1+2=22+32=27-14=21+30=89-31=79-12=21+10=21+42=45-43=51+16=65-23=62+32=11+21=78-15=98-16=21+37=71+4=61+30=99-16=11+25=31+41=31+31=41+13=31+41=2+45=89-13=59-14=89-10=9-1=51+42=81+1=11+21=1+12=39-12=75-22=1+31=59-11=21+13=39-1=58-2=32+44=12+1=11+3=21+31=51+11=76-11=59-1=21+11=29-10=65-12=21+35=59-1=99-28=41+1=1+11=11+10=96-41=21+10=31+42=42+2=48-1=2+25=91+1=49-31=59-20=51+2=12+22=16-14=51+1=31+41=41+32=61+12=22+12=65-21=98-17=21+24=1+1=1+11=11+31=51+33=1+20=1+10=59-40=11+10=29-1=99-10=32+12=39-13=89-12=89-2=99-41=79-42=71+2=69-27=

班级姓名 81+2=61+24=72+1=41+32=39-1=1+35=21+25=71+1=71+25=99-10=59-40=42+20=99-19=11+1=61+4=12+2=11+12=46-4=58-33=21+25=71+15=41+30=49-22=21+15=1+10=99-22=11+20=31+25=31+42=31+13=71+2=59-13=51+18=61+10=59-38=88-1=68-1=59-1=81+18=29-3=98-13=56-16=21+20=89-11=21+20=69-20=39-20=21+41=61+1=99-22=41+30=91+2=99-40=86-24=41+21=11+34=59-46=69-3=79-10=79-18=19-1=21+36=21+28=90+2=21+15=81+3=51+31=79-15=89-38=69-48=97-34=87-31=51+23=41+25=1+21=2+11=12+17=61+20=47-29=86-13=31+25=71+26=99-14=2+11=41+23=1+1=87-34=69-3=79-18=11+46=18-1=79-33=99-47=57-44=65-19=89-22=32+14=46-28=96-38=61+34=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3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感悟同一道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4.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对齐数位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幻灯片、小棒等。 学生:准备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有一天,天气晴朗,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森林里采蘑菇,他们在森林里唱呀,跳呀,很快兔妈妈就采了满满一篮子蘑菇,兔妈妈究竟采了多少蘑菇,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真多呀,兔宝宝只采了两朵蘑菇,非常难过,妈妈安慰他说:“只要能提出数学问题,也是聪明的孩子,兔宝宝一转眼,就提出了好几个数学问题,请猜猜看,他提了哪些问题? 1. 学生思考后,提出了几个数学问题: (1)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 (2)兔妈妈比兔宝宝多采了多少朵蘑菇? (3)兔宝宝比兔妈妈少采了多少朵蘑菇? 2.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给予充分肯定。同学们提出了这样3个问题,首先来解决第1问: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 [点评:通过童话故事引入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到处有数学,同时问题由学生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思想。]

3. 教师又提出用一个算式表示“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学生口答,教师板书:13+2。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抽生解释[为学习例1设下铺垫。]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教师:兔宝宝很想吃上蘑菇,兔妈妈让宝宝再努力一下,将“13+2”计算出来,就可以听上蘑菇了。同学们,让我们来帮帮兔宝宝计算13+2吧。 1. 探讨算法。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3+2怎样算?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表示兔妈妈采的蘑菇,再拿出2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表示兔宝宝采的蘑菇。(教师在投影仪上摆),合起来是多少根呢?(15根)是怎样想的,这么快就知道了?(学生独立思考后)请在4人小组里,互相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抽生汇报。 学生:把2根和3根合起来是5根(学生边说边做合起来的动作),再加在1捆上就是15根。 教师:请在投影仪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好吗? (学生上台操作演示) 师:为什么2根要加在3根上面,不加在1捆上面? 教师演示摆小棒,边板书3+2=5,实际上就是个位的数对着个位的数加,再算 10+5=15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学生:我们这组里还有一种方法是数,1捆是10根,从10起接着数剩下的几根:11,12,13,14,15,数完后是15根。 学生:我们组中也有人用数的方法,但是与刚才的不同,我们是从13起接着数2个数:14,15。…… [点评:由于低段的小朋友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用小棒做直观教具,让学生很容易观察出2根小棒应该加在3根小棒上,而不是加在1捆小棒上。同时,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从中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教师:看来小朋友的方法虽各不相同,但都知道如果是用小棒做这种加法,要先把什么加起来?(单根的)再加在什么上?(整捆上) 2. 教师介绍加法各部分名称,并在算式下板书:加数、加数、和。 3. 试一试

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题(不进位不退位) (一)不进位加法 20+35= 91+6= 60+14= 31+40= 25+4= 30+26= 28+10= 3+33= 15+40= 80+12= 20+64= 46+30= 4+35= 5+42= 14+4= 3+26= 50+37= 80+16= 50+42= 90+8= 12+4= 9+60= 65+20= 18+50= 49+30= 81+5= 45+30= 5+93= 70+26= 80+13= 40+25= 26+70= 6+21= 72+20= 24+40= 75+20= 6+22= 3+46= 66+3= 60+28= (二)不退位减法 95-30= 54-20= 78-30= 59-50= 64-30= 58-8= 62-50= 59-29= 46-36= 87-30= 62-30= 98-78= 45-4= 90-40= 45-25= 59-24= 75-24= 45-5= 73-50= 56-5= 40-20= 88-8= 45-40= 56-40= 42-2= 58-5= 41-20= 64-30= 39-29= 65-60= 26-2= 56-20= 29-20= 86-76= 57-40= 36-3= 75-30= 15-14= 54-34= 65-60=

(三)综合练习 78-30= 41-20= 61+20= 40-20= 65-60= 59-29= 56-40= 3+33= 58-5= 57-40= 81+3= 6+61= 65+20= 5+93= 3+46= 45-4= 75-30= 59-50= 26-2= 65-60= 45-50= 66+3= 46-30= 50+42= 6+22= 26+70= 20+41= 60+28= 15+40= 14+4= 29-19= 20-13= 80+16= 58-8= 45-25= 9+60= 75-20= 86-70= 62-30= 25+4= 四.聪明小屋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感悟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3.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 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口算题卡。学生准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学 师:宝贝儿们,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嗯,老师也非常喜欢。因为我们在数学王国里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那今天的数学王国里又有什么有趣儿的事情呢?瞧,一群小蝌蚪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在河里游来游去,可着急了,小蝌蚪在干什么呢? 生:小蝌蚪找妈妈 师:宝贝们真聪明,这都知道哇!可是,每只小蝌蚪身上都有一道数学题,只有答对这些题,才能找到妈妈。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好,小手准备(举手手势),准备到位。 抽生口答:3+2= 5-2= 10+7= 10+9= 10+3= 师:13这个数,3在什么位上?生:3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生:表示3个一 师:那1在什么位上?生:1在十位上位。 师: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生:表示1个十。 师:下一题13+2= 预设生:等于15 课件不出示答案,师:遭了,老师课件有点问题,没反应了,看不到正确答案,不知道对不对,怎么办呢? 二、个体自学例1 13+2 1.用小棒摆一摆 师: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看看13+2是不是等于15?请先听要求:A 先摆13根小棒,怎么摆?B再摆几根小棒?C看看合起来是多少根呢?(15根) 请生展示贴小棒在黑板上 追问:老师想知道是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还是加在一捆里? 生:加在3根小棒里。 追问:为什么要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 师引生:3根小棒表示——3个一,2根小棒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5个一。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2.用算珠拨一拨 师:小棒回位!123 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来算算。看着老师手里的计数器,你能拨一拨算珠,算算13+2吗?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1---P1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实行计算。 3、能使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实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协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能够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加法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 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4、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开火车口算 30+40=40+50=33+6= 20+60=83+5=50+5= 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 、6 3、40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情景图,获得信息。 师:你们看通过观察课本P8中的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看见有四个班是2-1班35人,2-2班32人,2-3班37人,2-4班34人,有两辆车,每辆车只能乘坐70人。) 师:好的,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2、通过提问,引入方法。 师:现在谁能帮老师一个忙?“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通过学生说板书: 1班和2班2班和3班 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你们看这样行不行?1班和3班,3班和4班。 生1:不行。师:为什么不行?(生说:因为加起来就超过70了。)对,这样就超载,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生2:可以。师:那你说说怎么分配的?(生:1班和2班,2班和3班)那你说一说,你的理由。师:如果把1班和3班安排到一辆车那1班加3班的人数加起来就超过70人了。 3、验证方案,列出算式并板书。

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20以内不进位加法与不退位减法、估算。【备课人】刘淑娟【课时】第一课时【课程阶段性目标】: 1.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估算思想。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2、结合图片,了解估算, 【预设良好习惯养成】: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二、积极思考的习惯。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教学方法设计】1.教学课件形象教学 2.小棒和计数器的直观教学 3.多种游戏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难点:熟练说出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游戏,教案 【前置性学习设计】3+4= 2+5= 3+6= 4+3= 8+1= 6+2= 5+4= 5+3= 2+3= 4+2= 【学习活动方案】 一、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各部分名称?师:小朋友看,沙滩上有多少位小朋友?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表示方法表达出来。学生回答:有12位。 师:看,现在又从远处跑来了3位小朋友,现在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同学们根据以前我们的知识,能否列出算式??生:1、摆小棒?学生可能列出12+3= 和3+12=两种算式,那么这两个算式哪个正确,我们看它们结果是否相同,小朋友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可能一根一

根的摆放,也可能把10根放在一起,2根放在一起,然后把3根放在2根边,加起来共计15根,也就是12+3=15。也有部分学生先摆3根,再摆2根,最后放10根,也是15。即3+12=15。教师在此过程中,巡视指导,有摆放小棒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提示。学生说出自己计算过程:2+3=5,10+5=15,3+2=5,10+5=15。 [设计意图]:用摆小棒的方式来理解数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加深理解,深切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2、计数器?学生拨计数器计算12+3=或3+12= 。学生独立拨,小组交流、讨论,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拨法,然后汇报加的过程。 [设计意图]:用摆弄计数器的方式来计算,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的实践操作,将难以理解的知识化解成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吸收。 3、加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板书12+3=15。12有名字叫加数,3的名字叫加数,15的名字叫和。因为12叫加数,3也叫加数,因此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12+3=15,3?+12=15。(板书:加数+加数=和) 二、20以内不退位减法及各部分的名称?小朋友看,岩石上原来有17只海鸥,飞走了4只,现在岩石上有多少只海鸥?(有13只)是怎样得出来的?小朋友根据以前减法知识,能否列出一个减法算式?1?、摆小棒计算?学生可能列出17-4= ,小朋友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摆一摆17减4等于几? 生:我摆17根,再在17根里拿走4根,剩下13根,也就是现在岩石上有13只海鸥。 生:我摆17根时,10根一起,7根在一边,我在7根中拿走4根,剩下3根,再用10根加3根就是13根,即7-4=3,10+3=13,所以现在岩石上有13只海鸥。 2、拨计数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展示自己拨珠的过程,并选一名学生汇报自己小组拨珠的过程。 3、20以内不退位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都知道17-4=13,在加法中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减法中有没有呢?有那么叫什么呢? 17叫被减数,4叫减数,13叫差,即被减数--减数=差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1.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磁力板、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0+4050+2025+2070+1647+285+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34+5怎样口算? 引导学生回答:先算4加5得9,再算30加9得39.教师明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首先学习不进位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横式:34+5=_________ 教师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摆出3个整捆的和4根单根的小棒表示34,再在4根单根的小棒下面摆5根单根的小棒。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把5根小棒和哪一部分合起来?引导学生得出:5根单根的小棒要和4根单根的小棒合起来。 教师讲解:写竖式时一位数5要与两位数的个位数4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空出十位的位置写上加号,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 边讲边板书: 教师提问:写坚式时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是9根单根的,3个整捆的。 教师讲解: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也就是把个位上的4和5相加,得数写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整捆的小棒有3捆,也就是3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3. 在原板书的基础上继续板书: (3)阅读教科书例1,填上得数。 教师说明:书上虚线方框中的式子是为了说明计算过程,以后做题时不用写出来。 (4)反馈练习:完成第75页做一做。 32 6=3+45=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对位,然后写在书上。订正时强调: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得数的个位也和个位对齐。 3.教学例2.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学生的自主合作归纳笔算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情境图、计数器、小棒。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开火车的形式,最后一小题要求学生说出算法) 20+30= 30+5= 4+20= 25+3= 4+23= 2、师生评价。(前4小题学生能说出结果即可,最后一小题要求学生说出算法) 师:小朋友们的表现真好,老师好喜欢你们,希望你们接下来的表现也有这么棒!好吗?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车吗? 生:(喜欢) 师:喜欢什么车呢?能告诉老师吗? 生:(小轿车、摩托车、自行车、大卡车、公交车……) 师:很好,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这些车子,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些车。 师出示情景图 35辆32辆34辆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说说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轿车35辆,大卡车32辆,公交车34辆) 师:小朋友们真棒!是啊,公路上的车子真多,所以啊,我们在公路上行走一定要小心。好了,同学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小轿车和大卡车一共有多少辆?大卡车和公交车一共有多少辆?小轿车和公交车一共有多少辆?小轿车、大卡车、公交车一共有多少辆?小轿车比大卡车多多少辆?……)交流后汇报。 师:很好,老师选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 生:好 师:用卡纸板出问题“小轿车和大卡车一共有多少辆?”请同学们齐读题目两遍。 师:指名学生列出算式: 生:(35+32= )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用35+32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