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检查NRAPRABCC的结果分析

视功能检查NRAPRABCC的结果分析
视功能检查NRAPRABCC的结果分析

视功能检查

N R A P R A B C C的结果

分析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视功能检查:NRA PRA BCC的结果分析

负/正相对调节NRA/PRA正常值:

NRA(负相对调节)的正常值是:+1.75至+2.25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正常值呢这是由我们检查时采用的工作距离决定的。一般我们做NRA/PRA检查是在 40cm处进行,也就是说此处的调节刺激是2.5D。所以,我们做NRA负相对调节时,调节最多放松到2.5D时就不能再放松了(放松到零了),此时如果再加正镜就会导致视物模糊了(相当于长生雾视了)。如果做NRA时正镜加到2.5D以后说明初始的验光结果已经错误了(过矫正了)。因而,NRA负相对调节是不会大于+2.5D 的。

如果NRA负相对调节过小,说明调节不能放松,有可能存在调节痉挛、调节过度、假性近视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验光容易近视过矫正!

PRA(正相对调节)的正常值是:-1.75至-3.00。

其实RRA反应的是调节的储备力量,越大越好。

PRA小说明调节不足,调节不持久或不能产生有效调节,这样青少年儿童容易近视加快;而成人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了。

调节滞后/调节超前(BCC)正常值:+0.25~+0.75D(非老视眼);+0.50D (平均)。

调节反应(BCC)测量误差分析

很多验光师都说怎么日常检查的调节反应总是负值,而且以-0.25D为多,即调节超前,但按教科书上描述,多数正常人是调节滞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对学员的操作细节的观察,我发现这样的测量误差主要是由于做调节反应检查时,没有在全矫正的基础上进行造成的:

我们验光时,先要按MPMVA(最正之最佳视力)原则进行主观验光,即能矫正到1.2时就要矫正到1.2,能矫正到1.5时就矫正到1.5以此类推,这样检查的结果才是真实的屈光状况,我们称为验光处方。而涉及到配镜时,根据具体的顾客情况、眼位特征、用眼需求等的不同需要在这个全矫正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我们称为配镜处方。多数情况下,近视眼配镜都会欠矫正一些以避免看近时调节过度,所以多数验光师会矫正到1.0或0.8。这对于配镜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在欠矫正的基础上做视功能检查时则会有问题。调节、集合是联动的,欠矫正时,调节减少了,调节性集合也会相应减少而造成调节、集合的测量的误差。

比如做调节反应(BCC)时,40cm处会诱发2.5D的调节,当欠矫正-0.5D 时,仅诱发2D的调节,此时,按BCC的测量方法,需先补足这欠矫正的-0.5D补足后才反应真实的值,这样就会多出-0.5D的测量误差来。所

以,当我们调节反应的正常值是+0.25D时,欠矫正-0.5D时的“正常值”就会变为“-0.25D”了。

再比如:做隐斜检查时,欠矫正导致调节减少,调节性集合也相应减少,会造成隐斜检查结果偏向“外”;做调节幅度测量时,如果欠矫正,造成结果偏小等等。

同理,过矫正也会造成测量误差,多数情况会与上述情况相反。但也会因为过矫正时,造成调节的负担和调节不稳定而造成与上述欠矫正相同的情况。

散光不矫正或欠矫正时,由于看远看近都不能形成清晰的像,在做非常敏感的视功能检查时也会出现测量不准确。有时50度的散光未矫正都会造成测量的误差!

很多验光师考虑的是:反正根据前面检查的情况,顾客配镜也不用足矫正,主观验光时(偷懒)刻意不矫足,在此基础上进行下面的视功能检查,结果当然是乱七八糟了。。。

所以,不仅调节反应的检查,视功能检查都要在正确的全矫正基础上进行才能有准确的结果。

BCC如果是零或负值,说明患者总是在使用大于调节刺激的调节力量,也就是说,患者随时保持一种过多调节的调节痉挛状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假性近视”。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要及时做视觉训练,解除这个调节超前的情况,避免“假性近视”变为“真性近视”。

成人常规肺功能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成人常规肺功能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成人常规肺功能包括肺容积、通气功能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可以较完善地反映气道阻塞、胸肺组织病变及其他相关组织病变的存在、性质和严重程度。由于环境条件、地域、个体因素等皆可影响测定结果,故需进行标准化校正和预计值计算。常规肺功能测定时校正为生理条件(body temperature and ressure,saturated,BTPS),即正常体温、标准大气压及饱和水蒸气状态。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时相,若无特别说明,一般指呼气相的变化。 一、肺容积 机体呼吸运动及其幅度的变化将导致肺容积的变化,包括4项基础肺容积(basal lung volume)和4项基础肺容量(basal lung capacity)参数。容积或容量是指安静状态下,一次呼吸的气量变化,不受时间限制,具有静态解剖学意义。基础肺容积彼此互不重叠,包括潮气容积(tidal volume,VT)、补吸气容积(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和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基础肺容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所组成,包括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功能残气量(function residual capacity,FRC)和肺总量(total 1ung capacity,TLC)。 1.潮气容积:习惯上称为潮气量,指静息呼吸时,每次呼出的气量。在安静状态下潮气容积大致是稳定的,约为10ml/kg。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为了降低气流阻力,减少呼吸功,常代偿性采用深慢呼吸形式,潮气容积较大;但在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不仅气流阻力增加,FRC也显著增加,胸-肺组织的弹性阻力明显增大,即伴随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且可出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此时机体无法代偿,常出现浅而略快的呼吸,潮气容积减小,PaCO2升高。在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者,为克服显著增加的肺弹性阻力,常代偿性采用浅而快的呼吸,潮气容积减小;在急性肺组织病变,由于各种机械性感受器和化学性感受器过度兴奋,不仅呼吸频率(RR)显著增快,潮气容积也较大,每分钟通气量(VE)显著增加,常伴随PaCO2的下降。 2.IRV:习惯上称为补吸气量,指平静吸气末用力吸气所能吸人的最大气量。较少用。 3.深吸气量:平静呼气末用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深吸气量=潮气容积+IRV,一般占肺活量的2/3,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主要由深吸气量部分完成。 在大多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其容量下降主要是深吸气量的下降。在轻、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深吸气量的变化不明显,可有ERV的下降;若出现严重阻塞,则深吸气量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一、视功能检查流程: 二、视功能检查的控制要点: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Worth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二视标R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4.眼位检查: 4.1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 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 R=水平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

肺功能检测及血气分析

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 TLC男5020ml 女3460ml)=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残气量(residual capacity RV)=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 IC)+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FRC)=潮气量(tidal volume VT)+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补呼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残气量(residual capacity) 通气功能: (一)肺通气量 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E)=容积(VT)×每分钟呼吸频率(RR/min),<3L/min提示通气不足,可造成呼吸性酸中毒;>10L/min提示通气过度,可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2、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1)降低:无论阻塞性或限制型通气障碍均可使之降低。2)通气储备能力考核指标: 通气储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100%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认为胸部手术前判断肺功能状况,预计肺合并症发生风险的预测值及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的指标。正常值>95%,低于86%提示通气储备不足,气急阀60%-70%。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 expiratory flow MMEF) 肺功能不全分级

通气功能障碍分型 阻塞性肺气肿的判断 通气改善率=用药后测定值?用药前测定值 ×100% 用药前测定值 改善率>15%为阳性,15%-24%为轻度可逆,25%-40%中度可逆,≥40%为高度可逆,支气管哮喘的改善率至少可达12%以上,或绝对值增加200ml以上。 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常规通气功能:所有的指标都要在预计值的80%以上,一秒率要在70%以上(因为低于70%就是COPD).FVC低于80%,诊断限制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80%而高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上述都有则为混合性,MVV%/VC%>1限制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MVV%/VC%<1,以阻塞性为主;FEF50%~75%,其他正常,诊断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若只有FEF50或只有FEF75低,诊断可疑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肺功能试验肺功能试验包括简单的肺量计和复杂的生理测试.生理学正常情况下,脑干呼吸中枢的神经冲动决定了通气的容量和类型.该神经冲动受颈动脉(PaO2 )和中枢(PaCO2 ,[H+])化学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本体感受器和大脑皮质层传来的冲动影响.神经冲动从呼吸中枢发出,通过脊髓和外周神经到达肋间肌和膈肌.如果吸入气流可通过结构上正常,无阻塞的气道到达通畅,灌注适当的肺泡时,即产生正常气体交换.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VA)和灌流(Q)匹配良好,并且与代谢率呈比例,动脉血气张力维持在一个窄小的范围内。静息肺的容量和气量静息肺容量:反映了肺和胸壁的弹性.肺活量(VC或"slow VC")是指最大吸气后,能缓慢呼出的最大气量.因其操作简单,故肺活量是肺功能试验中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因为VC随肺限制性功能障碍加剧而下降(如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结合弥散功能可随访此类限制性功能障碍的病程以及对治疗的反应.VC也反映了呼吸肌力,经常用于监测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与VC相似,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最快呼出的气体容量.FVC通常与呼气流速一起用简单的肺量计测定。气道阻塞病人VC明显大于FVC.在测定用力呼气肺活量时,终末小气道提早关闭(在达到真正残气量之前),远段气体陷闭,使得肺量计无法测出.肺总量(TLC)是指深吸气至最大限度时肺内的气体容量.功能残气量(FRC)是指当所有呼吸肌放松时,平静呼气后留在肺内的气量.生理情况下,它是最主要的肺容量,因为它接近正常潮气呼吸范围.胸壁向外的弹性回缩力增加肺容量,但肺的向内的弹性回缩力减少肺容量,两者互相平衡;正常情况下这些弹性回缩力在40%TLC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肺气肿病人肺弹性降低从而增加了功能残气量.相反,肺水肿,间质性肺纤维化和其他限制性通气障碍使肺硬性增加,从而降低了功能残气量.脊柱后侧凸使胸壁强直低顺应性限制了肺的膨胀,从而降低功能残气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电子版本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 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NRA与PRA在视功能检查中的意义 下处方、制定训练方案及解决投诉时做视功能检查尤为必要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体会很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比较常见的是关于调节方面的问题。调节是远近全程视力的基础,只有调节功能好了才能有一个好的全程视力,才能保持两只眼睛的等量同步,才能弥补一些小的屈光缺陷(例如:某些人有0.50D的远视或近视或散光,但是有良好的调节能力,这些人就不会配眼镜,也可以不配眼镜,因为不影响学习和生活)。而通过视功能项目中的四大调节(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及调节幅度)的检查最能发现与解决顾客存在是视觉问题。本次就视功能检查项目中的NRA与PRA展开一次讨论,NRA与PRA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NRA的讨论 NRA即负相对性调节,代表的是调节放松的能力。检查时为近距离眼前40厘米处,注视视标为最佳视力的上一排视标,双眼同时等量下拨球镜直至视标变模糊,下拨量即为NRA的值。40厘米处能够产生 2.50D的调节,那么屈光平衡后做NRA检查,如果眼睛能够完全放松,那么NRA 的值应为+2.50D。所以,在视功能检查中NRA的正常值为+2.50D。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某位顾客平衡后的屈光度为–2.00D,顾客戴上–2.00D的眼镜检查NRA,如果NRA=+2.50D,说明正常。这个正常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给顾客的配镜处方正确;二是该顾客的调节放松的能力很好。如果NRA=+1.50D呢?说明眼睛不能完全放松,晶状体表面还残留有1.00D的调节,也可以说顾客平衡后的屈光度–2.00D里面有混杂因素----调节存在,导致不能完全放松。顾客经过散瞳之后,调节因素去除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屈光度就应该是–1.00D。验光师检查NRA检查的是眼睛的调节放松能力,可以用这个值去评估给出的屈光度是不是合理,即是不是顾客眼睛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的屈光度。所以,验光师验光时不仅要让顾客的眼睛视力正常,还要让NRA正常,这样的处方才算合理、正常、妥当。 如果顾客的NRA值低于+2.50D,就要为顾客散瞳(先测眼压排除青光眼、高眼压),儿童、青少年、成年人都要散瞳,去掉调节因素,这是视功能检查的目的。配镜的目的就是戴上平衡后的眼镜达到清晰、舒

浅析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与肺功能监测 课堂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能够 1.根据血气分析判断呼吸衰竭类型 2.复述血气分析常用指标正常值 3.叙述肺功能检查项目 内容安排 1.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2.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3.肺功能检查 一、血气分析的概念血气指与气体交换和呼吸有关的血液中的O2和CO2,血气分析是检验人体酸碱平衡状态的试验。 二、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1.样品的采集要求 ①合理的采血部位 ②严密隔绝空气 ③病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的抗凝血 ④采血后立即送检 ⑤如病情许可,最好停止吸氧30分钟后再采取,否则应注明吸氧浓度。 2.血气分析采血部位采血部位动脉:如股动脉、桡动脉或肱动脉采血前嘱病人安静,切忌大声喧哗及呻吟,以免PCO2下降。 3.血气分析样品保存采血后应尽快测定,原则上样品应在采血后20分钟内进行测定。 如需要放置,则应置于碎冰块中或放置冰箱内,最好不超过2小时。三、血气分析指标 气体交换指标酸碱平衡指标。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酸碱度(PH):氢离子负对数动脉血PH为7.35~7.45 静脉血比动脉血低0.05

PH< 7.35说明失代尝性酸中毒 PH >7.45说明失代尝性碱中毒 2.氧分压PO2: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产生的压力动脉血PO2(PaO2) 正常值为 (80~110mmHg),其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反映机体氧合状态的重要指标反映全身组织供养情况 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浆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平均值40mmHg 它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 当PaCO2>45mmHg(6kPa)时,应考虑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的呼吸代偿 当PaCO2<35mmHg(4.67kPa)时,应考虑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的呼吸代偿 4.实际碳酸氢盐HCO3ˉ(AB)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 浆HCO3ˉ值。 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 反映呼吸和代谢两方面情况 5.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 标准条件下[PCO240mmHg(5.33kPa)、血红蛋白完全饱和、温度37℃]测得的HCO3ˉ值。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 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A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6.剩余碱(base excess,BE) 表示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 正常范围为±3mmol/L,平均为0 BE>+3.0时说明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的肾代尝 BE<—3.0时说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肾代尝7.血氧饱和度(SO2):是指血红蛋白实际上所结合的氧量被全部血红蛋白能够结合的氧

视功能检查方法

视功能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调整使得右侧为红色滤光内置辅镜,左侧为绿色滤光内置辅镜,投放Worth四点灯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 2、能看到四个光点,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 3、能看到两个红点,看不到十字绿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红:表明左眼信息被抑制。 4、能看到三个绿点,看不到上方的菱形红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绿:表明病人仅接收来自左眼的视觉信息而右眼的视觉信息被抑制。 5、能同时看到五个点,两个红点,三个绿点或下方的圆形视标呈横置的椭圆形,表明有复视,为双眼融合机能障碍的表现。询问患者光点的相对位置,若两个红点在绿点的右侧,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6、两个红点,三个绿点交替看到:表示有交替性抑制存在,患者无融像能力。 立体视检查 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投放立体式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中融合点,此时患者看到上下方视标为距离相等的双竖线。 2、调整内置辅镜使得双侧均为偏振光片,嘱患者再次注视视标。 3、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单竖线,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有立体视。 4、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双竖线,下方视标为单竖线,为同测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单竖线,下方视标为双竖线,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5、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双竖线,表明有复视,患者无融像能力,无立体视,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要询问患者上下方视标的相对位置。若上方两竖线距离较下方两竖线距离远,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远距离水平隐斜 检查方法 1、被检测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远用瞳距 2、让患者轻闭双眼,将旋转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0△BI(测量镜) 3、视标为单眼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远视标 4、让患者睁开双眼,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下,一个在左上。 5、让患者注视右下方的视标,用余光注视左上方的视标。 6、逐渐减小左眼的菱镜度,直至患者报告上下两个视标垂直向对齐,记录此时左眼前菱镜的底向的度数。 7、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菱镜直至患者又见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一个在左下。 8、然后以反方向转动菱镜直至两个视标再次对齐,记录此时的菱镜底向的度数。 9、两次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水平斜视度。在检查过程中应该不断遮盖去遮盖,以打破融合,检查结果更准确。 近距离水平隐斜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一、视功能检查流程: 二、视功能检查的控制要点: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Worth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

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二视标R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4.眼位检查: 4.1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 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 R=水平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肺功能及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肺气体交换评估的金标准。 1.Pa O2: 评价氧合。其降低主要有3种可能性:1-通气血流比异常,如动静脉分流、死腔通气:前者最常见,Fi O2增加对其基本无效,后者增加Fi O2 有效。2-有效通气不足:Pa CO2往往更容易出现异常,对升高Fi O2 效果最好。3-弥散功能障碍:对Fi O2增加有一定效果。以上1,3情况对Pa O2影响较大,对Pa CO2影响较小。 同时评价Pa O2 必须考虑Fi O2。Pa O2 / Fi O2 < 300考虑呼衰 2.Pa CO2 : 与二氧化碳生成量成正比,与肺泡通气量成反比。(不是分钟通气量) 评价肺泡通气量。 3.动脉PH: 取决于碳酸氢根浓度与Pa CO2的比值。 酸碱失衡预期代偿,若超出则表明有混合酸碱失衡。 呼吸性酸中毒:急性:△HCO3-- = 0.10×△Pa CO2 慢性:△HCO3-- = 0.35×△Pa CO2 呼吸性碱中毒:急性:△HCO3-- = 0.20×△Pa CO2 慢性:△HCO3-- = 0.50×△Pa CO2 代谢性酸中毒:△Pa CO2 = 1.2×△HCO3-- 代谢性碱中毒:△Pa CO2 =0.9×△HCO3-- 4.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 吸空气时,正常应小于15mmHg,年长者应小于30mmHg,但吸氧可以造成其增大,Fi O2=0.3,应小于70mmHg,吸纯氧应小于100mmHg。 低氧时,P(A-a)O2 在中枢性通气不足中是正常的,其余则不正常。 动静脉分流的动脉血气特征是低氧血症伴明显增大的P(A-a)O2 ,一般大于60mmHg,且对吸氧缺乏反应。 一般现在主张用呼吸指数(RI)来评价RI=P(A-a)O2 / Pa O2 , 正常为0.1-0.37,如果>1,表明有氧合功能明显减退,如果>2,常需行机械通气。 5.Q S/Q T:分流分数,是评价氧合的金标准。 Q S/Q T=(肺毛细血管氧含量-动脉血氧含量)/(肺毛细血管氧含量-混合静脉血氧含量) 其值主要代表动静脉分流与死腔通气的综合效应,但若吸入纯氧,则代表动静脉分流。在临床上使用较少。 有一经验公式,在吸入纯氧时,Pa O2应大于600mmHg,若低于此值,但大于150mmHg,则可根据此公式算出右向左分流百分比。 a=(673- Pa O2)2.3/ 760 分流量=a/ (a+4.5)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其方法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 +0.25~+0.75D。 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2.00D翻转拍(Flipper拍)进行检查,

双眼视功能 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觉功能有多种检查方法,各种检查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好的检查方法应该能够反映病人在自然就寝上的双眼视觉。但是,各种检查方法对双眼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分离作用,所以检查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全面反映病人的状况。根据各种检查方法分离作用的大小由小到大依次是:Bagolini 线状镜、偏振光四点试验、同视机、Worth四点试验,负后像和正后像。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有以下几种: 1.同视机1901年Worth根据其简单和复杂程度将双眼视功能完整的视觉过程分为三级,一直被临床工作者广泛采用。即双眼同时视、融合力和立体视。同视机能够检查单眼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和三级双眼视功能。详细检查方法请看第五章。 2.Worth四点试验四点试验能够检查单眼抑制、复视和双眼融合功能。 检查方法如下:病人戴红绿眼镜,观察33cm或6m处的四点灯,四点灯一个红色,两个绿色一个白色。眼镜和四点灯的红录颜色互补,即戴红色眼镜的眼睛看不见绿灯,只能看见红灯或把白灯看成红灯;载绿色眼镜的眼睛看不见红灯,只能看见绿灯或者把白灯看成绿灯。 如果病人看见四个灯产明病人有双眼视。他们可能双眼视觉正常,也可能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患小角度内斜视。 如果病人只看见两个红灯,说明戴绿眼镜的眼存在抑制。 如果病人只看见三个绿灯,说明戴红色镜片的眼抑制。 如果病人看见5个灯,可能患内斜视或外斜视,存在复视(如下图:)

若检查距离是6m,四个灯对应的是中心凹部位,而33cm时,对应的是周边视网膜。当病人在33cm检查时可能存在双眼视,而检查距离变为6m时,病人可能存在单眼抑制。所以做Worth四点试验时,必须检查远近两个距离上的双眼视功能。 3.4△三棱镜试验如果病人微小斜视或是斜视矫正术后仍然存在中心凹抑制,这类中心凹暗点很难发现,为了估计病人双眼视觉的质量可以选用这种检查方法。 病人注视正前方的一个点光源,把底向外的4△三棱镜放到一只眼前,观察另一只眼有没有双向运动。若受检查者没有斜视,无论把三棱镜放到哪一只眼前,对侧眼可能出现双向运动,即对侧眼先外转,再以同样幅度内转。这说明两只眼在双眼状态下都没有中心凹抑制。 4△三棱镜试验的原理是这样的,当病人注视正前方点光源时,把底向外的三棱镜突然放在一只眼前,比如放在右眼前,物像立即移向颞测视网膜,右眼为恢复中心注视则发生反射性的内转,根据Hering法则,左眼同时发生共轭运动即外转,运动幅度等检查时用的三棱镜的度数,这时候左眼底物像中心凹移向颞侧非中心凹部位,这时会出现复视,为清除复视,左眼又会发生一个慢的内转动作,即融像运动(单眼运动)。这样,左眼连续出现两个运动,外转后又内转,即右眼加4△三棱镜,左眼出现一个双向运动。 如果右眼中心凹存在抑制性暗点,半径比4大△,放置三棱镜以后,物像向颞侧移位,但是物像仍然落到抑制区内,右眼则不发生内转,左眼也没有双向运动。如果左眼中心凹存在抑制性暗点,右放置三棱镜以后,可能产生两只眼同时左转。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二、视功能检查: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 Worth 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 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R=135 偏光,L=45 偏光。二视标R 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 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 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 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 (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 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 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眼位检查: 4.1 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 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 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水平马氏杆,L=“0”。双 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 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R=垂直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 况。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 斜)。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点线重合。 提示:马氏杆操作过程中,若有融合倾向,注意先将右眼遮盖3-5s。 4.3 偏光十字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见十字竖线,L 应见十字横线。双眼观察十字短线位移情况,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十字回归正位。 4.4 远/近眼位的检查: 水平眼位的检查:在双眼平衡全矫基础上,远用远瞳,近用近瞳。取被检眼最佳视力上一行单一视标,R=12△(BI)测量棱镜,L=6△ (BU)分离棱镜,尔后右眼逐渐减少(BI)回转,并嘱注视下方视标,记录视标垂直对齐时所调正的棱镜量值,即远/近水平方向斜位量。(注意近用眼位测量棱镜应大于12△ ,一般15△为宜。)垂直眼位的检查:同上方法,仅R=12/15△ (BI)为分离棱镜,L=6△(BU)为测量棱镜,尔后左眼逐渐减少(BU)回转,记录视标水平对齐时所调整的棱镜量值,即远/近垂直方向斜位量。提示:该方法设置棱镜时,一定注意双眼遮闭。 附注:也可用马氏杆配合5米(远用)、0.4米(近用)点光源分别检查远/近斜 位。附正常参考值:(远距)正位~2△(BI)(近距)正位~6△(BO) 5.固视差异检查:(配合固视差异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见上、右短线和中间圆点,L 应见下、左短线和中间圆点。双眼观察十字短线是否产生位移。(R正固视差十字上短线右移,R负 固视差十字上短线左移;R上固视差十字右短线下移;R下固视差十字右短线上移。)若十字短线亮度暗淡,疑视网膜周边抑制。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法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 法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法 一.色觉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顾客的色觉是否正常,判断有无色盲色弱。这项功能对于顾客的日常生活影响还是挺大的,发病的比率为男性约为5%,女性约为0.7%,为遗传性病患。验配与处理指导:提出相关的验配建议和意见,改善色盲和色弱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立体视觉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顾客的立体视觉的敏锐度,初步诊断双眼是功能是否正常。验配与处理指导:对于立体视低下者,建议进行相关的立体视训练。这对展现门店的专业水平,提升门店的专业形象,有很大的帮助。 三.眼部检查 1.裂隙灯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前节的健康状况,观察眼前节有无病变及紫外线等带来的防护性伤害,比如说发现睑裂斑、白内障等。 验配与处理指导:(1)建议防紫外线及防辐射类镜片的验配,建议变色镜片和染色镜片的验配,产生功能性产品消费的可能性;(2)建议隐形佩戴者在佩戴隐形的同时有一副框架交替佩戴,这样一方面顾客会感觉到是在切实对其负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框架的成交或者第二副眼镜的成交。 2、眼压的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压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有异常。 验配与处理指导:不正常者,建议进行相关治疗处理,在门店能够帮助顾客发现眼压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会让顾客感觉门店是不同与传统的门店的,专业性上,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3、直接检眼镜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底有无病变,如黄斑或视网膜的病变。 验配与处理指导:建议进行紫外线防护类的镜片验配,变色镜片和染色镜片的验配。提升了门店的专业水平,增加第二副的消费。

精选-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法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法 一.色觉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顾客的色觉是否正常,判断有无色盲色弱。这项功能对于顾客的日常生活影响还是挺大的,发病的比率为男性约为5%,女性约为0.7%,为遗传性病患。验配与处理指导:提出相关的验配建议和意见,改善色盲和色弱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立体视觉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顾客的立体视觉的敏锐度,初步诊断双眼是功能是否正常。验配与处理指导:对于立体视低下者,建议进行相关的立体视训练。这对展现门店的专业水平,提升门店的专业形象,有很大的帮助。 三.眼部检查 1.裂隙灯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前节的健康状况,观察眼前节有无病变及紫外线等带来的防护性伤害,比如说发现睑裂斑、白内障等。 验配与处理指导:(1)建议防紫外线及防辐射类镜片的验配,建议变色镜片和染色镜片的验配,产生功能性产品消费的可能性;(2)建议隐形佩戴者在佩戴隐形的同时有一副框架交替佩戴,这样一方面顾客会感觉到是在切实对其负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框架的成交或者第二副眼镜的成交。 2、眼压的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压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有异常。 验配与处理指导:不正常者,建议进行相关治疗处理,在门店能够帮助顾客发现眼压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会让顾客感觉门店是不同与传统的门店的,专业性上,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3、直接检眼镜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底有无病变,如黄斑或视网膜的病变。 验配与处理指导:建议进行紫外线防护类的镜片验配,变色镜片和染色镜片的验配。提升了门店的专业水平,增加第二副的消费。 四.感觉融像 Worth4点检测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双眼的融像功能,判断有无抑制或复像。 验配与处理指导: 1、对于产生复像者,进行棱镜的验配处理; 2、对于有抑制者,进行脱抑制训练; 3、对于散光矫正不良的排除; 目前来说,已经成为门店的常规视功能检查项目之一 五.不等像检查 通常的屈光参差会带来不等像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不等像带来的佩戴不适进行处理,开处不等像眼镜处方。 检查目的与意义:测定顾客双眼不等像的差值,设法在不改变屈光度的情况下,减少或消除双眼不等带来的融像性疲劳。 验配与处理指导:开处不等像眼镜处方,通过面弯及近眼距的改变放大率,实现镜片的处方个性化设计和定制。一是可以通过个性化专业性的处方给这类顾客进行更好的视觉处理,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新的定制化方式,也有助于单价的提升,这可能也会成为未来的验配方向之一。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图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 置辅镜: O:加平光镜片的打开状态; O:不加任何镜片的打开状态; OC:关闭状态; R:视网膜检影片,67CM处不需要换算; PH:针孔镜片,查看矫正是否正确,??? P135(P):右眼135°偏振片;检查是功能时配合左眼偏振片一起使用; P45(P):左眼45°偏振片; RL:右眼用红色片;配合左眼绿色片使用; GL:左眼用绿色片; +/-0.50:交叉圆柱镜; RMH:右眼用水平红色马氏杆; RMV:右眼用垂直红色马氏杆; WMH:左眼用水平白色马氏杆;测试旋转隐斜时使用,一般不用; WMV:左眼用垂直白色马氏杆; 6△U:右眼用,基底向上的6个棱镜度; 10△I:左眼用,基底向的10个棱镜度; 调整部件: 调整垂直平衡手轮至水平中心; 所有手轮归零;散光轴位为90°;

调整高度; 调整瞳距; 打开集合掣; 调整额托手轮至镜眼距为12MM; 屈光检查流程: 1.第一步永远都要检查裸眼视力; 2.如戴镜则需要检查佩戴原镜视力; 3.用焦度计检查原镜焦度; 4.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检查患者客观度数; 5.将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或检影结果),检查客观 验光后视力;(此时置入检查结果时,应先置入球镜,再置入柱镜轴位,最后入职柱镜度数); 6.雾视:关闭左眼(将左眼置辅镜调整到OC的位置上),右眼为打开状 态,按置入客观结果后的视力而决定雾视度数,适量加入,下拨屈光手 轮,使其单眼视力逐渐降至0.2模糊可分辨,0.3不可分辨,使眼镜的 调节逐渐放松,(雾视也许酌情处理,如出现0.3可分辨,可下拨屈光 手轮后,0.3不可分辨,而0.2也不可分辨的情况,按小弟的想法,则 不去掉此时的雾视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雾视的连续性); 7.先做右眼雾视后位左眼雾视,操作流程两眼相同; 8.雾视最后一步,进行双眼雾视,将双眼置辅镜调至O状态上,使双眼 视力能达到0.3模糊可分辨,0.4不可分辨,注视0.3单行视标3-10分 钟,此时时间可酌情处理,在此时间需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出现反感,

(完整版)医院眼科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1.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2.00D翻转拍(Flipper拍)进行检查,测量每一分钟的循环次数,其单位为cpm。调节灵活度代表了调节能力、速度、持久力,在无法进行NRA、PRA检查或者低龄儿童不合作的情况下可快速估测调节是否正常、调节和放松哪部分出现问题。正常值为单眼12cpm,双眼8~10cpm。 1.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镜,右眼处于打开状态,左眼关闭。注视40cm 处的0.6近视标检查卡。 2.检查者将±2.00D翻转拍镜片的正镜片置于被检者右眼前,嘱被检者注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

NRA与PRA在视功能检查中的意义 下处方、制定训练方案及解决投诉时做视功能检查尤为必要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体会很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比较常见的是关于调节方面的问题。调节是远近全程视力的基础,只有调节功能好了才能有一个好的全程视力,才能保持两只眼睛的等量同步,才能弥补一些小的屈光缺陷(例如:某些人有的远视或近视或散光,但是有良好的调节能力,这些人就不会配眼镜,也可以不配眼镜,因为不影响学习和生活)。而通过视功能项目中的四大调节(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及调节幅度)的检查最能发现与解决顾客存在是视觉问题。本次就视功能检查项目中的NRA与PRA展开一次讨论,NRA与PRA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NRA的讨论 NRA即负相对性调节,代表的是调节放松的能力。检查时为近距离眼前40厘米处,注视视标为最佳视力的上一排视标,双眼同时等量下拨球镜直至视标变模糊,下拨量即为NRA的值。40厘米处能够产生的调节,那么屈光平衡后做NRA检查,如果眼睛能够完全放松,那么NRA的值应为+。所以,在视功能检查中NRA的正常值为+。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某位顾客平衡后的屈光度为–,顾客戴上–的眼镜检查NRA,如果NRA=+,说明正常。这个正常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给顾客的配镜处方正确;二是该顾客的调节放松的能力很好。如果NRA=+呢说明眼睛不能完全放松,晶状体表面还残留有的调节,也可以说顾客平衡后的屈光度–里面有混杂因素----调节存在,导致不能完全放松。顾客经过散瞳之后,调节因素去除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屈光度就应该是–。验光师检查NRA检查的是眼睛的调节放松能力,可以用这个值去评估给出的屈光度是不是合理,即是不是顾客眼睛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的屈光度。所以,验光师验光时不仅要让顾客的眼睛视力正常,还要让NRA正常,这样的处方才算合理、正常、妥当。如果顾客的NRA值低于+,就要为顾客散瞳(先测眼压排除青光眼、高眼压),儿童、青少年、成年人都要散瞳,去掉调节因素,这是视功能检查的目的。配镜的目的就是戴上平衡后的眼镜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