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臂部和手部设计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臂部和手部设计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臂部和手部设计

目录

1 前言 (1)

1.1课题来源 (1)

1.2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 (1)

1.3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设计总体思路 (1)

1.4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状况 (1)

1.4.1 研究现状 (1)

1.4.2 发展趋势 (2)

2 总体方案设计 (4)

2.1机械结构类型的确定 (4)

2.2传动方案的确定 (4)

2.3工作空间的确定 (5)

2.4手腕结构的确定 (5)

2.5驱动装置的选择 (6)

2.5.1 机器人驱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6)

2.5.2 手腕电机的选择 (7)

2.5.3 传动比的确定及分配 (8)

3 齿轮的设计 (9)

3.1齿轮强度的设计与校核 (9)

3.1.1第一级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9)

3.1.2 第二级圆锥齿轮传动设计 (12)

4 轴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转腕传动轴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摆腕传动轴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圆柱齿轮轴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轴的强度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圆锥齿轮轴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手腕连接轴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5 大臂小臂连接轴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轴承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轴承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轴承的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其它零部件的选用 (25)

6.1键连接的选用 (25)

6.2壳体的设计 (25)

6.3机器人手臂材料的选择 (25)

6.4机器人臂部连接件的选用 (25)

7 关节型机器人的位姿分析 (27)

8结论 (31)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3)

附录 (34)

1 前言

1.1课题来源

本课题设计的是垂直多关节型机器人臂部与手部的设计,主要是臂部和腕部的结构设计及其零件设计。此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是针对目前手工电弧焊接效率低,操作环境差,而且对操作员技术熟练程度要求高,因此采用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焊接生产操作的柔性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改善劳动条件。

1.2 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

根据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

a.最大搬运重量:5kg;

b. 最大工作范围:850mm;

c.标准周期:0.59sec;

d.重复定位精度:1.0

±mm;

e.生产纲领:大批大量。

此次设计的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可以实现大臂小臂的旋转,手腕的旋转与摆动以及手爪的自动抓取与放松工件运动。此装置应用在焊接生产线上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1.3 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设计总体思路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三个:

a. 手腕处于手臂末端,需减轻手臂的载荷,力求手腕部的结构紧凑,减少重量和体积;

b. 提高手腕动作的精确性;

c. 三个自由度的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有了以下设计思路:

a.对于分离传动采用传动轴。

b. 腕部机构的驱动装置采用分离传动,将2个驱动器安置在小臂的后端。

c. 驱动电机1经联轴器与传动轴来驱动小臂壳体的回转运动。驱动电机2经传动轴驱动一对圆柱齿轮和一对圆锥齿轮传动来带动手腕作偏摆运动。

d.手部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手腕内部,以此来减轻手部的重量,让手爪能够作灵活的运动,此传动装置采用螺旋传动来带动手爪的抓取与放松工件运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状况

1.4.1 研究现状[]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原本用于生产制造的工业机器人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用于非制造业的先进机器人系统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机器人的各种功能被相继开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臂部和手部设计

发并得到不断增强,机器人的种类不断增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工业控制拓展到各行各业,从军事到民用,从天上到地下,从工业到农业、林、牧、渔,从科研探索到医疗卫生行业,从生产领域到娱乐服务行业,甚至还进入寻常百姓家。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直角坐标式、柱面坐标式、球面坐标式、多关节坐标式、伸缩式、爬行式等等,根据不同的用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焊接机器人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可采取不同的结构形式,但目前用得最多的是模仿人的手臂功能的多关节式的机器人,这是因为多关节式机器人的手臂灵活性最大,可以使焊枪的空间位置和姿态调至任意状态,以满足焊接需要。理论上讲,机器人的关节愈多,自由度也愈多,关节冗余度愈大,灵活性愈好;但同时也给机器人逆运动学的坐标变换和各关节位置的控制带来复杂性。因为焊接过程中往往需要把以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的工件上的焊缝位置转换为焊枪端部的空间位置和姿态,再通过机器人逆运动学计算转换为对机器人每个关节角度位置的控制,而这一变换过程的解往往不是唯一的,冗余度愈大,解愈多。如何选取最合适的解对机器人焊接过程中运动的平稳性很重要。不同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

一般来讲,具有6个关节的机器人基本上能满足焊枪的位置和空间姿态的控制要求,其中3个自由度(XYZ)用于控制焊枪端部的空间位置,另外3个自由度(ABC)用于控制焊枪的空间姿态。因此,目前的焊接机器人多数为6关节式的。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但制造业依然是世界各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制造业仍将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战略必争装备技术与竞争前核心技术、基础制造装备与成套关键装备制造技术等方面差距更大,这种差距又主要体现在先进装备的自主设计与独立制造能力差,成套与系统集成、优化能力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差。这些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乃至其他行业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

1.4.2 发展趋势[]2

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与应用水乳交融。在第一代工业机器人普及的基础上,第二代已经推广,成为主流安装机型,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已占有一定比重。以应用为龙头拉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其重点发展领域与技术特点体现在下述方面:A.机械结构

a. 以关节型为主流,80年代发明的适用于装配作业的平面关节型机器人约占总量的l/3(目前世界工业机器人总数约为750000台),90年代初开发的适用于窄小空间、快节奏、360度全工作空间范围的垂直关节型机器人大量用于焊接和上、下料。

b.应3K(炼钢、炼铁、铸锻)行业和汽车、建筑、桥梁等行业需求,超大型机器人应运而生。如焊接数十米长、l0吨以上大构件的弧焊机器人群;采取蚂蚁啃骨

盐城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2007

头的协作机构。

c. 己普遍采用CAD、CAE等技术用于设计、仿真与制造中。

B. 控制技术

a. 大多数采用32位CPU,控制轴多达27轴,NC技术和离线编程技术大量采用。

b. 协调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实现了多手与变位机、多机器人的协调控制,正逐步实现多智能体的协调控制。

c. 基于PC的开放式结构控制系统由于成本低并具有标准现场网络功能,己成为一股潮流。

C. 驱动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AC伺服驱动已成为主流驱动技术用于工业机器人中。日本23家机器人公司于1998年生产的167种型号机器人产品,其中采用AC 伺服驱动的有156种,占93.4%。直接驱动技术则广泛用于装配机器人中。新一代的伺服电机与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伺服控制器相结合,已由日本FANUC 公司开发并用于工业机器人中;在远程控制中已采用了分布式智能驱动新技术。

D. 智能化的传感器多有应用

在上述167种机型中,装有视觉传感器的有94种,占56.3%,不少机器人装有两种传感器,有些机器人留下了多种传感器接口。

E. 高速、高精度、多功能化

目前所知最快的装配机器人最大合成速度为16.5m/s;高精度机器人的位置重复性为正负0.01mm.有一种大直角坐标搬运机器人,其最大合成速度达80m/s;而另一种并联机构的NC机器人,其位置重复性达l um。90年代末的机器人一般都具有两、三种功能。最近瑞典Neos公司开发出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可切割、钻孔、铣削、磨削、装配、搬运的多功能机器人,用于多家著名汽车厂和飞机公司。

F. 集成化与系统化

1998年ABB公司推出IRbl400系列小机器人,其循环时间只有0.4s,控制器包括软件、高压电、驱动器、用户接口等皆集成于一柜,只有洗衣机变换器那样大小。FANUC公司2000年9月宣称它的控制器为世界最小。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从单机、单元向系统发展。多达百台以上的机器人群与微机及周边智能设备和操作人员形成一个大群体(多智能体)。跨国大集团的垄断和全球化的生产将世界众多厂家的产品联接在一起,实现了标准化、开放化、网络化的“虚拟制造”,为工业机器人系统化的发展推波助澜。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臂部和手部设计

2 总体方案设计

2.1 机械结构类型的确定

为实现总体机构在空间位置提供的6个自由度,可以有不同的运动组合,根据本课题的要求现可以将其设计成关节型机器人。关节型又称回转坐标型,这种机器人的手臂与人体上肢类似,其前三个关节都是回转关节,这种机器人一般由立柱和大小臂组成,立柱与大臂间形成肩关节,大臂和小臂间形成肘关节,可使大臂作回转运动和使大臂作俯仰摆动,小臂作俯仰摆动。其特点是工作空间范围大,动作灵活,通用性强、能抓取近距离的物体,工艺操作精度高。

2.2 传动方案的确定

图2-1是机器人小臂与腕部机械传动系统的简图。机械传动系统共有4个齿轮,为了实现在同一平面改变传递方向90°,有2个齿轮为圆锥齿轮,有利于简化系统运动方程式的结构形式。如果采用蜗轮蜗杆结构,则必然以空间交叉方式变向,就不利于简化系统运动方程式的结构形式。其中有2个齿轮为直齿圆柱齿轮,用于减速。小臂的结构形式是由内部铝制的整体铸件骨架与外表面很薄的铝板壳相互胶接而成。关节4电机安装在小臂后面用于带动传动轴与齿轮的旋转来实现手腕的摆动;关节5电机也安装在小臂后面,其后紧跟传动轴用于实现手腕的旋转;关节6电机安装在手腕里,用螺旋传动来实现手爪的夹紧与放松运动,当电机正转时给杠杆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来实现放松工件运动,相反,电机反转来实现夹紧工件运动。

图2-1小臂腕部传动原理图

盐城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2007

2.3 工作空间的确定

工作空间是机器人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简化这一问题,把工作空间看作是机器人操作机正常运行时,手腕参考点(如定位机构的轴线正交,取交点为参考点)在空间的活动范围,或者说该点可达位置在空间所占有的体积。根据关节型机器人的结构确定工作空间,工作空间是指机器人正常工作运行时,手腕参考点能在空间活动的最大范围,是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

图2-2 机器人的工作空间位置图

2.4 手腕结构的确定[]3

手腕是操作机的小臂(上臂)和末端执行器(手爪)之间的联接部件。其功用是利用自身的活动度确定被末端执行器夹持物体的空间姿态,也可以说是确定末端执行器的姿态。故手腕也称作机器人的姿态机构。对一般商用机器人,末杆(即与末端执行器相联接的杆)都有独立驱动的自转功能,若该杆再能在空间取任意方位,那么与之相联的末端执行器就可在空间取任意姿态,即达到完全灵活的境地。对于任一杆件的姿态(即方向),可用两个方位角确定,如图2-3所示。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臂部和手部设计

图2-3末杆姿态示意图

1-大臂 2-小臂 3-末杆

在图2-3中末杆Ln 的图示姿态可以看作是由处于o X 方向的原始位置先绕o Z 在

o o o Y O X 平面内转α角,然后再向上转β角得到的。可见是由αβ两角决定了末杆的

方向(姿态)。从理论上讲,如果003600≤≤α,003600≤≤β则末杆在空间取任意

方向。如果末杆的自转角γ(即n θ)也满足003600≤≤γ,就说该操作机具有最大的

灵活度,即可自任意方向抓取物体并可把抓取的物体在空间摆成任意姿态。为了定

量的说明操作机抓取和摆放物体的灵活程度,定义组合灵度(dex)为:

000%%%360360360dex XX XX XX αβγ=

++=++ (2-1)

上式取加的形式但一般不进行加法运算,因为分开更能表示机构的特点。 腕结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dex 值。若为三个百分之百,该手腕就是最灵活

的手腕。一般说来α、β的最大值取0360,而γ值可取的更大一些,如果拧螺钉,

最好γ无上限。

腕结构是操作机中最为复杂的结构,而且因传动系统互相干扰,更增加了腕结

构的设计难度。腕部的结构设计要求是:重量轻,dex 的组合值必须满足工作要求并

留有一定的裕量(约5%-10%),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并有利于小臂对整机的静力平衡。

2.5 驱动装置的选择

2.5.1 机器人驱动方案的分析和选择[]4

通常的机器人驱动方式有以下三种:

a. 电动驱动

电动驱动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驱动器。它的能源简单,速度变化范围大,效

率高,但它们多与减速装置相连,直接驱动比较困难。

盐城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2007

电动驱动器又分为直流(DC )、交流(AC )伺服电机驱动。后者多为开环控制,控制简单但功率不大,多用于低精度小功率机器人系统。直流伺服电机有很多优点,但它的电刷易磨损,且易形成火花。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交流伺服电机正逐渐取代直流伺服电机而成为机器人的主要驱动器。

b. 液压驱动器

液压驱动的主要优点是功率大,结构简单,可省去减速装置,能直接与被驱动的杆件相连,响应快,伺服驱动具有较高的精度,但需要增设液压源,而且易产生液体泄露,故液压驱动目前多用于特大功率的机器人系统。

c. 气动驱动器

气动驱动器的能源,结构都比较简单,但与液压驱动器相比,同体积条件下功率较小(因压力低),而且速度不易控制,所以多用于精度不高的点位控制系统 。

通过比较以上三种驱动方式,因此本课题的机器人将采用电动驱动器中的直流伺服电动机与步进电动机。因为直流伺服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特性,较大的启动力矩,相对功率大及快速响应等特点,并且控制技术成熟。其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而交流伺服电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用维修方便,与步进电机相比价格要贵一些。

2.5.2 手腕电机的选择[]5

a. 摆腕电机的选择

手腕的最大负荷重量15m kg =初估腕部的重量kg m 32=,最大运动速度V=2m/s ,则

功率8102160;P FV mgV W ===??=

取安全系数为1.2,' 1.2 1.2160192;P P W ==?=

考虑到传动损失和摩擦,最终的电机功率200;p W 额=

又因为标准周期T=0.59sec ,即min /10059.060r n =÷=;

则所需电机的输入转速为min /100010100100r i n =?=?=;

所以选取宽调速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其技术参数见表2-1。 表2-1 SZYX82宽调速永磁直流伺服电机技术参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 额定转矩 额定电压 SZYX82

0.2KW 1.35N.M 48V 最高电流

最高转速 允许转速差±10% 转动惯量 5.4A 1500r/min 150 292kg.cm.s 2

该电机具有精度高,响应快,调速范围宽,加速度大,力矩波动小,线性度好,过载能力强等特点。

b. 转腕及腕部内电机的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转腕部分的电机后紧跟输出轴和联轴器,直接带动手腕旋转,故在此应选择转速较低的型号电机,又由于要求手腕的重量较轻,便于灵活的实现运动,因此要求腕部内电机较小,故选SH 直流伺服电动机型,其安装尺寸为42mm ,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臂部和手部设计

电机重量仅为0.35Kg ,可容许速度范围为0 —250r/min ,详细参数见表2-2。 表2-2.SH 直流伺服电机技术参数 单转轴

保持转矩 转动惯量 额定电流 电压 线圈电阻 PK243A1-SG7.2

1.2N.M 35x107-kgm

2.4A 12V 5Ω 基本步距角

减速比 容许转矩 容许速度范围 电机重量 0.25 1:7.2 0.8N.M

0-250r/min 0.35kg 电枢电阻:Rs=0.5×(Un/In-Pn/In) ×310,求得:Pn=13.8W 。

取P=15W, T=9550P/n 。

求得n=2.1/101595503-??=119.4 r/min 。

2.5.3 传动比的确定及分配

a. 传动比的确定

由电动机的转速可知所需的总传动比为i=10。

b. 传动比的分配

传动比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级传动的合理性,以及齿轮的结构尺寸,要做到结构合理。因此摆腕传动比分配为:摆腕总的传动比i 总=10,该传动为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圆柱齿轮传动,传动比1i =2,第二级传动为圆锥齿轮传动,传动比25i =。

盐城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2007

3 齿轮的设计

3.1齿轮强度的设计与校核[]6

3.1.1第一级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齿轮材料采用45号钢,锻造毛坯,小齿轮调质处理,表面硬度为210HBS ;大齿轮正火处理后齿面硬度为180HBS ,因载荷平稳,齿轮速度不高,初选齿轮精度等级为7级。取40202,2021=?==z z 则。

a. 设计准则

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b.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条件的设计表达式

31

][32.212

1u

u KT Z d d H E t +???? ???=φσ

(3-1) 式中,t K -载荷系数,取3.1=t K ;

d φ-齿宽系数,取8.0=d φ,2=u ;

E Z -材料系数,取a E MP Z 8.189=。

小齿轮传递扭矩 mm

N n P

T ?=??=?=12401500/2.01055.91055.966

1 (3-2)

大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根应力为:

MPa H 5801lim =σ ;MPa H 5602lim =σ

选择材料的接触疲劳极根应力为:

MPa F 2301lim =σ ;MPa F 2102lim =σ

应力循环次数N 由下列公式计算可得

h jl n N 1160=

(3-3) 168300150060????=

91045.3?=

则 99

121073.121045.43?=?==u N N

接触疲劳寿命系数1.11=N H K ,02.12=N H K ;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臂部和手部设计

弯曲疲劳寿命系数121==N N Y Y ;

接触疲劳安全系数1min =H S ,弯曲疲劳安全系数5.1min =F S 。

许用接触应力和许用弯曲应力:

[][][][]1lim 11min 2lim 22min 1lim 111min 2lim 2

22min

580 1.16381

560 1.025921230213071.5210212801.5H H N H H H N H F ST F N F F ST F N F Z MPa S Z MPa S Y Y MPa MPa S Y Y MPa MPa S σσσσσσσσ==?==

=?=?=

=?=?==?= 将有关值代入(3-1)得: []2

13122312.321189.8 1.31240212.32591.60.8242t E t H d K T Z u d u

mm mm

σ??±=? ? ?Φ???+??=?? ???

= 计算圆周速度:s m n d v t /3.3100060150042100060111=???=?=ππ 计算载荷系数:动载荷系数Kv=1.0;使用系数1=A K ;动载荷分布不均匀系数02.1=βK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1=Ka ,则03.10.102.10.101.1=???==Ka KvK K K A H β。

修正mm K K d d t H t 383

.103.13.413311=?== ; mm mm z d m 9.120

3811=== ; 取标准模数mm m 2=。

c. 计算基本尺寸

()

m m d b m m z z m a m m

m z d m m

m z d d 32408.0602

8040280402402021212211=?===+=+==?===?==φ 取 132b mm = mm b 222=

盐城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2007

d.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齿形系数1.41=FS Y ,8.32=FS Y ,取7.0=εY ,校核两齿轮的弯曲强度

εφσY Y m z KT FS d F 1321112=

(3-4) MPa 7.01.42208.0159203.123

2??????= =3.7MPa<[1F σ]

[]2121243.31

.48.37.3F FS FS F F MPa MPa Y Y σσσ≤=?=?= 所以齿轮完全达到要求。由于小齿轮分度圆直径较小,考虑到结构,将小齿轮做成齿轮轴。圆柱齿轮的几何参数见表3-1。 表3-1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

名称

符号 公式 分度圆直径

d mm mz d 4020211=?==mm mz d 8040222=?== 齿顶高

a h mm m ha h a 221=?==* 齿根高

f h mm m C h h a f 5.22)25.01()(=?+=+=** 齿全高

h mm h h h f a 5.45.22=+=+= 齿顶圆直径

1a d mm h d d a a 44211=+= mm h d d a a 84222=+= 齿根圆直径

1f d mm h d d f f 35211=-= mm h d d f f 75222=-= 基圆直径

1b d mm d d b 56.37cos 11==αmm d d b 17.75cos 22==α 齿距

p mm m p 28.6214.3=?==π 齿厚

s mm m s 14.32/==π 齿槽宽

e mm m e 14.32/==π 中心距

a mm d d a 602/)(21=+= 顶隙

c mm m c c 5.0225.0=?==*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臂部和手部设计

3.1.2 第二级圆锥齿轮传动设计

齿轮材料采用45号钢,小齿轮调质处理表面硬度为210HBS ;大齿轮正火处理后齿面硬度为180HBS ,齿轮精度等级为7级。取100205,2021=?==z z 则。。。。

a. 设计准则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b.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设计表达式

321

2

1)5.01(85.04][u KT

Z Z d R R

H E H t φφσ-???? ??= (3-5)

工业机器人设计(大四机器人课设作业)(DOC)

“工业机器人”设计大作业 作品题目:货物装卸机器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班级:学号: 姓名:班级:学号: 姓名: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陈明

1 前言 货物装卸作业是指用一种设备握持工件,是指从一个加工位置移到另一个加工位置。货物装卸机器人可安装不同的末端执行器以完成各种不同形状和状态的工件货物装卸工作,大大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目前世界上使用的货物装卸机器人愈10 万台,被广泛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码垛货物装卸、集装箱等的自动货物装卸。部分发达国家已制定出人工货物装卸的最大限度,超过限度的必须由货物装卸机器人来完成。装卸货物装卸是物流的功能要素之一,在物流系统中发生的频率很高 2 设计方案论证 本课题通过对货物装卸机器人工作对象及工作场所的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其工作是 如何进行,各部分零部件应该如何运行以及如何紧密配合,先确定其总体结构再对主要 零部件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其尺寸大小以及确定电机型号。 2.1 基本思想 (1)设计要考虑要求和工作环境的限制。 (2)考虑到货物装卸货物时所需要精确度不是很高,为了简化结构,境地成本,采用 角铁焊接结构。 (3)为了满足设计要求,须设计三个独立的电机驱动系统,各部分之间通过计算 机控制、协调工作。 (4)本次设计只是该题目的机械部分,而对应控制部件的考虑较少。 3 仓库货物装卸机器人的设计计算 3.1 货物装载伸缩装置的设计 3.1.1 确定传动方案 我们所学的传动方式有以下几种: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和钢 丝绳传动等,一般地说,啮合传动传递功率的能力高于摩擦传动;蜗轮传动工作的发热 情况较为严重,因而传动的功率不宜过大;摩擦轮传动由于必须有足够的压紧力,故而 在传递同一圆周力时,其压轴力比齿轮传动的大几倍,因而不宜用于大功率传动。带传

关节型搬运机器人设计..

关节型搬运机器人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迅速增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分析,并结合搬运所需要的条件,设计出了工厂自动化生产和生产线使用的搬运机器人。 本文着重对搬运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机构及控制系统从理论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在搬运机器人总体设计中,采用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平面关节型;在机构设计中,主要设计了搬运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手腕、手臂和腰的机械结构;在末端执行器设计上采用了一种具有接近觉、接触觉及滑动觉的初级智能机械手;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控制,并对控制系统的硬件原理做了分析,对PLC 的程序也进行了编译;在驱动系统设计中,采用了气动和电机两种驱动方式,主要动作采用电机驱动。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三感觉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 Design of the joint transporting robot Abstract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industrial robot’s technology , the use of industrial robot increases rapidly. Through analyz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dustrial robots, combing the conditions of the transportation, the transporting robot for the factory automation produce and the production line is designed in this article. The emphasis on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and design the transporting robot in theory. The analytical objects include the total scheme, the mechanism design, and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 In the total scheme design, the most wildly applied plane joint type is chosen. In the mechanism, the transporting robot’s end-effector, the wrist, the arm and the waist are mainly designed. A kind of the approaching sense, the contact sense and the skidding sense primary intelligence manipulator is adopted in the end-effector; In the control system,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is used, the principle of hardware is analyzed and the programs in PLC are compiled. In the actuating system, two driving types are used which include the pneumatic operation and the motor. The main movement is driven by the motor. Key words: Transporting robot, three feelings manipulator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机器人腕部毕业设计(机械毕业设计)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许多学科的知识,例如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今研究领域十分重视的课题,机器人在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机器人的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而受到各先进工业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 本文的主要任务和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一台六自由度的机器人,在已有的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确定腕部的传动系统,然后假设腕部末端的结构,确定腕部的输出功率,然后计算出腕部所需的电机。在确定电机和传动机构的基础上,对锥齿轮和传动中所需的带轮以及同步齿形带进行设计,并且对它们进行校核,确定所设计的腕部结构能够配合机器人的其他结构进行喷漆动作。并用CAD软件完成从建模到运动学分析、应力分析的全过程。需要全面理解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系统设计以及CAD制图标准等相关的知识,并考虑其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等性能。 本课设在已有理论基础上,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确定采用六自由度的关节型机器人结构方案;由于机器人结构复杂,构件繁多,需要用高端软件配合进行建模,装配的工作,而我们现有的材料相当有限,所以本课设只是设计了机器人的腕部结构;并采用CAD绘制了其装备和零件图,并对其中某些零件的强度进行了校核,使腕部的整体结构能够满足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机器人腕部

1绪论 (1) 1.1机器人的组成 (2) 1.1.1驱动装置 (2) 1.1.2控制系统 (2) 1.1.3执行机构 (2) 1.2机器人分类 (4) 1.2.1按用途分类 (4) 1.2.2按控制形式分类 (4) 1.2.3按驱动方式分类 (4) 1.3腕部结构选形 (5) 1.3.1单自由度手腕 (6) 1.3.2两自由度手腕 (7) 1.3.3三自由度手腕 (8) 1.3.4装配机器人腕部结构选型 (9) 1.4机器人设计 (11) 2末端执行器 (12) 2.1夹持器 (12) 2. 2拟手指型执行器 (13) 2. 3吸式执行器 (13) 3腕部设计 (15) 3.1手腕结构的选择 (15) 3.2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17) 3.2.1选择电机 (17) 3.2.2分配系统传动比和动力参数的设计 (19)

物料搬运机器人手的系统设计

天津大学 毕业设计 中文题目:物料搬运机器人手部系统的设计 英文题目: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design robot Hand department 学生姓名 系别机电 专业班级 2 指导教 成绩评定 2010年6月

目录 1 引言 (1) 1.1 机器人概述 (1) 1.2 机器人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 1.3 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2) 2 手部的设计与计算 (3) 2.1 手部的设计 (3) 2.2 驱动方式 (3) 2.3 手部夹紧力的计算 (5) 2.4 弹簧的计算[6] (5) 2.5 手部电机选择原则【7】...........................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 一般执行电机的选择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 电机的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手部电机参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电机转速与夹紧力速度几何关系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手臂的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手臂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手部质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爪子的质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手部外壳质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手部主轴的质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其它部件的质量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手臂计算及电机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1:英文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英文文献翻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设计 设计任务书 一、通过设计平面关节型机械手,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关资料:上下料搬运机械手,个自由度,平面关节型;需要搬运的工件:环类零件,内孔直径;高,厚,(只能从内孔夹持工件),材料钢,将工件从一条输送线搬运到与之平行的另一条输送线上,(两输送线距离为,高度差)。 要求:设计方案和计算正确,叙述清楚,图纸符合规范。 二、图纸: .机械手机构简图 .工作空间投影图 .机械手传动原理图 .机械手装配图 .零件图 三、实习: .本校机械实验室组装各类机械手模型。 .学习工业机械人设计方面知识。 五、进度: 月日到月日实习,拟订设计方案 月日到月日机械手传动原理图 月日到月日机械手装配图

月日到月日零件图 月日到月日写说明书 引言 平面关节型机械手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手类型之一,既可以用于实际生产,又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用于实际生产,它能够满足装配作业内容改变频繁的要求;用于教学实验,它能够使人直观地了解机器人结构组成、动作原理等,所以开发设计和研究平面关节型机械手具有最广泛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可编程全数字运动控制芯片,它具有位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寄存器,内置算法,其参数可以修改;支持实时读取和设定速度、加速度以及位置等运动参数,内置的梯形图发生器能够自动生成速度曲线,平稳地加速、减速;支持增量式光电码盘的倍频输入;芯片的主频为和。 一机械手结构 本文设计的平面关节型机械手的实物照片如图所示,其主要包括两个旋转关节(分别控制机械大臂和小臂旋转以及手抓张合)和一个移动关节(控制手腕伸缩),图为机械手简化模型。各关节均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驱动装置,在机械大臂和小臂的旋转关节上还装配有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提供半闭环控制所需的反馈信号。直流电机的运动控制采用自行开发的基于和构成的多关节控制卡,并编制了能满足运动控制要求的软件,实现对机械手的速度、位置以及关节联动控制。由于机械手个关节电机的控制系统基本类似,因此在下文中,笔者将以单个关节电机为例向读者介绍平面关节型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设计过程。

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和雅克比运动分析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摘要 ..................................................................................................................................................... - 2 - PUMA560机器人简介 ...................................................................................................................... - 3 - 一、PUMA560机器人的正解 .......................................................................................................... - 4 - 1.1、确定D-H 坐标系 .................................................................................................................... - 4 - 1.2、确定各连杆D-H 参数和关节变量 ........................................................................................ - 4 - 1.3、求出两杆间的位姿矩阵 ......................................................................................................... - 4 - 1.4、求末杆的位姿矩阵 ................................................................................................................. - 5 - 1.5、M A TLAB 编程求解 .................................................................................................................. - 6 - 1.6、验证 ......................................................................................................................................... - 6 - 二、PUMA560机器人的逆解 .......................................................................................................... - 7 - 2.1、求1θ ........................................................................................................................................ - 7 - 2.2、求3θ ........................................................................................................................................ - 7 - 2.3、求2θ ........................................................................................................................................ - 8 - 2.4、求4θ ........................................................................................................................................ - 9 - 2.5、求5θ ........................................................................................................................................ - 9 - 2.6、求 6 θ ...................................................................................................................................... - 10 - 2.7、解的多重性 ........................................................................................................................... - 10 - 2.8、M A TLAB 编程求解 ................................................................................................................ - 10 - 2.9、对于机器人解的分析 ........................................................................................................... - 10 - 三、机器人的雅克比矩阵 ............................................................................................................... - 11 - 3.1、定义 ....................................................................................................................................... - 11 - 3.2、雅可比矩阵的求法 ............................................................................................................... - 11 - 3.3、微分变换法求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 ................................................................................... - 12 - 3.4、矢量积法求机器人的雅克比矩阵 ....................................................................................... - 13 - 3.5、M A TLAB 编程求解 ................................................................................................................ - 14 - 附录 ................................................................................................................................................... - 15 - 1、M ATLAB 程序 ........................................................................................................................... - 15 - 2、三维图 ...................................................................................................................................... - 24 -

多关节机械手控制系统

摘要 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控制已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工业控制领域,为了满足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的必须有高度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满足了这一要求,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工业装置。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它的应用广泛,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已成为当今工业自动化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工业生产的所有领域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PLC已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过程中,PLC在其他领域,例如在民用或家用的自动化设备中的到迅速的发展。 关键词:PLC机械臂旋转传感器梯形图 目录 摘要 (1) 1.多关节机械手简介 (2) 2.多功能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2) 3.硬件系统配置 (4) 3.1. PLC选型 (4) 3.2. PLC的I/O资源配置 (5) 4.软件系统设计 (6) 4.1. 总体流程设计 (6) 4.2. 梯形图设计 (6) 4.3. 主程序初始化梯形图 (6) 4.4. 机械手运转过程梯形图 (8) 4.5. 步进电机脉冲程序梯形图 (11) 5.总结 (13) 6.致谢 (14) 7.参考文献 (14)

多关节机械手控制系统 1.多关节机械手简介 在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的木屑工作中,人们经常那个处于高温或有毒等对人体有伤害的环境中从事重复的劳动,这样生产成本不但高,而且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劳动强度的增大,机械手的出现使得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处理更加复杂的生产过程,既能提高产品质量,又可以使人们受到跟小的伤害。机械手一般由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多用于恶劣的生产环境,以及要求精度较高的工作场合。 机械手的出现和发展已经使传统工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手工。机械式的生产跨越到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一般的工业机器人指的就是一个机械臂带动一个简单的夹紧机构组成,此类机器人用来完成大范围的工件转移或者加工,且不能实现精细操作的功能,同时由于传统机器人的各个不见的尺寸通常较大,其运动定位的精度就不高,所以无法进行装备及微小操作。普通机械手手抓结构多为夹钳式、托持式、吸附式等,只能用来抓握形状规则而且固定的工件,其抓握能用性非常有限。而多关节机械手则利用关节连接两个相连的杆体,即连杆,关节提供连杆之间的相对运动,在这个机构中关节多是其中一个特点,正是由于关节多,所以抓握功能远远强于传统的夹钳式等机械手。它可以完成对不同形状。不规则工件的抓握 2.多功能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传统的机械手用继电器控制,由于其线路复杂、维护困难、可靠性差等缺点,无法免租机械手的控制需求。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解决,PLC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靠性高、编程简单、功耗低和改造方便的特点。传统的机械手无法完成精确的操作工作,所以PLC控制的多关节机械手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并且能够完成动作要求精度高的工作。 在机械行业中,大部分产品的装备不是采用工人装备的形式就是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继电器经过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故障,维修工作量大,而且生产控制灵活性差、控制过程复杂、控制过程不易改变。在装备线上采用PLC控制可以完成精确定位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人工作量。此外由于PLC编程简单、组合灵活、可靠性高、控制灵活度高,可根据控制流程的不同,方便的改变控制顺序来满足工艺要求。 其动作过程为:

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作品 设计说明书 作品名称:多功能机械手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124班 扣号: 姓名:流星 2014 年 10 月 1 日

目录 一课题概述 (2) 1、选题背景 (2) 2、发展现状和趋势 (3) 3、研究调研 (4) 二机械手组成及工作过程 (6) 1、整体结构分析 (6) 2、所需器材 (6) 3、底座部分 (8) 4、躯干部分 (9) 5、上臂部分 (10) 6、手爪部分 (11) 7、机械手系统的总调试 (12) 三软件部分 (13) 1、机械手软件编制流程图 (13) 2、机械手运行控制程序图 (14) 四设计体会 (15) 一课题概述 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和各种创新机械结构的出现,工业机器人的作用在装配制造业产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制造产业劳动力生产成本进一

步提高,这也使企业意识到用高速准确的机械自动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工操作的重要性。其中机械手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还能代替人类完成高强度、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它可用于零部件的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为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但目前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机械行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我们选择多功能机械手来作为我们的设计题目。结合专业特点使用德国慧鱼机器人教学模型作为我们实现这一课题的元件。利用慧鱼模型的各种机械结构组装出机械手的机械部分,用pc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自动控制,利用限位开关来保护电机和控制机械手位置的准停。 这个课题可以充分的体现机电一体化的由程序自动控制机械结构的运动,对自己以前的所学的课程也是一种巩固。另一方面这个机械手可以实现一定的搬运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 2、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节机械手腕部设计

第一章绪论 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机械工业所提供装备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显著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因而受到各先进工业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 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统称为机器人。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操作。它的特点是除了具备普通机械的物理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它可以灵活运用在工业上的各个方面,如喷漆、焊接、搬运等。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操作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器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这种机器人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 ",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采用机械编程。因此是专用的。 本课题通过对通用机器人smart6.50R 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完成对其腕部的设计,最终期望腕部与小臂、手部、大臂能够协调工作,能够完成各种现代工业加工过程中所要求的动作。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是:借助已有的通用机器人的腕部设计思想和方法,综合考虑腕部机构在机器人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机器人的整体技术参数。

类人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设计

第4期(总第131期) 2005年8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M ECHAN I CAL EN G I N EER I N G & AU TOM A T I ON N o 14 A ug 1 文章编号:167226413(2005)0420058204 类人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设计 陈志喜,魏世民,廖启征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北京 100876) 摘要:介绍了专用电机控制芯片TM S 320L F 2407在类人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对多个电机的控制,最后给出了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及控制系统控制策略与软件规划。关键词: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TM S 320L F 2407芯片;伺服电机中图分类号:T P 241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5203201 作者简介:陈志喜(19772),男,江西萍乡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机器人仿真及计算机控制。 0 引言 研制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类人型机器人一直是人类机器人研究的梦想之一。类人型机器人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 近年来,各国的众多研究机构都大力投入拟人机器人的研究,使类人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类人机器人不仅需要双足能直立行走,而且还需要具备完成与人类相似的复杂的上肢动作的能力,机器人手臂是类人机器人的一个关键部位,要实现机器人手臂运动的灵活性和功能性,这就需要设计多自由度的机器人手臂及其控制系统。 本文介绍的控制系统是基于TM S 320L F 2407的基础上实现的,TM S 320L F 2407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能力,而且电机的数字化控制应用非常方便。将尺寸小、重量轻、速度快、性能高、功耗低、能进行多电机控制的TM S 320L F 2407运动控制芯片应用于控制系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控制策略。1 拟人机器人手臂机构的介绍 人类的手臂由肩关节、上臂、肘关节、下臂、腕关节和手等各部分组成,同样,类人机器人手臂也是由这几部分组成。 我们初步规划的机器人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动作分为抬举、伸展、敬礼、握手、鼓掌及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基于最简单设计原则,在保证机器人手臂能完成所规划的动作的前提下,手臂的关节数量尽量减少到最少程度,我们所设计的整个机器人手臂都由旋转 关节连接而成,每个旋转关节有1个自由度,故整个手臂一共有6个自由度。图1为机器人手臂机构示意图,图中肩关节3个自由度,肘关节1个自由度,腕关节2个自由度,这样两条手臂共12个自由度。手臂的上臂长240mm ,下臂长240mm ,手长170mm 。 图1 机器人手臂机构示意图 2 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硬件设计2.1 TM S 320L F 2407芯片概述 TM S 320L F 240x 系列是TM S 320C 2000家族中 最新的、功能强大的D SP 芯片,其中L F 2407是最具有革命性的产品,是当今世界上集成度较高、性能较强的运动控制芯片,特别适于电动机的高性能控制。它与现存24xD SP 控制器芯片代码兼容的同时,240x 芯片具有处理性能更好(30M IPS )、外设集成度更高、程序存储器更大、A D 转换速度更快等优点,是电机数

一种取件式平面多关节机械手的研究与计算

第1章绪论 1.1 引言 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和高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为提高社会的生产水平和人类的生活质量,让机器人替人们干那些人们不愿干、干不了、干不好的工作。我国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为:“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者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在其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最早使用机器人一词,剧中机器人“Robot”这个词的本意是苦力,即剧作家笔下的一个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功能的机器,是一种人造的劳力。它是最早的工业机器人设想。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机器人的研究与发明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关注。50年代以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始研究能搬运核原料的遥控操纵机械手,如图0.2所示,这是一种主从型控制系统,主机械手的运动。系统中加入力反馈,可使操作者获知施加力的大小,主从机械手之间有防护墙隔开,操作者可通过观察窗或闭路电视对从机械手操作机进行有效的监视,主从机械手系统的出现为机器人的产生为近代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作了铺垫。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1959年,美国发明家英格伯格与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以来,从此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化社会工业生产的环节中的占比与日俱增。同时伴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及科技革命的到来,各国对于工业现代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等。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更要做好充分准备,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打造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做大做强中国制造,对此,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这场全球聚焦的科技革命中,机器人由于其安全,高效,智能,高精度及稳定性必将在这场革命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多功能机械手-精品

《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作品 设计说明书 作品名称:多功能机械手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124班 2014 年10 月1 日

目录 一课题概述 (2) 1、选题背景 (2) 2、发展现状和趋势 (3) 3、研究调研 (4) 二机械手组成及工作过程 (6) 1、整体结构分析 (6) 2、所需器材 (6) 3、底座部分 (8) 4、躯干部分 (9) 5、上臂部分 (10) 6、手爪部分 (11) 7、机械手系统的总调试 (12) 三软件部分 (13) 1、机械手软件编制流程图 (13) 2、机械手运行控制程序图 (14) 四设计体会 (15)

一课题概述 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和各种创新机械结构的出现,工业机器人的作用在装配制造业产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制造产业劳动力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这也使企业意识到用高速准确的机械自动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工操作的重要性。其中机械手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还能代替人类完成高强度、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它可用于零部件的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为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但目前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机械行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我们选择多功能机械手来作为我们的设计题目。结合专业特点使用德国慧鱼机器人教学模型作为我们实现这一课题的元件。利用慧鱼模型的各种机械结构组装出机械手的机械部分,用pc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自动控制,

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结构设计说明

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结构设计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本题设计的是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主要是整体方案设计和手腕的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此课题来源于实际生产,对于目前手工电弧焊接效率低,操作环境差,而且对操作员技术熟练成都要求高,因此采用机器人技术,实现焊接生产操作的柔性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力,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改善劳动条件。题目要求是:动作范围:手腕回转ο150,摆动ο90,旋转ο360。各 轴最大速度要求:s /30ο。额定载荷kg 5,最大速度s m /3。2、腕部最大负荷: 5kg 。机器人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的、独立的自动化生产工具。在制造工业中,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人们所设想的机器人一般是一种在外形和功能上均能模拟人类智能的机器。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捷克和美国的一些科幻作家创作了一批关于未来机器人与人类共处中可能发生的故事之类的文学作品,更使机器人在人们的思想中成为一种无所不能的“超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民间工匠根据这些文学描绘,也制造出一些仿人或仿生的机器人。然而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要使机器人具有某种特殊的“智能”而成为“超人”,显然是不可能的。美国的戴沃尔设想了一种可控制的机械手,他首先突破了对机器人的传统观点,提出机器人并不一定必须像人,但是必须能做一些人的工作。1954年,他依据这一想法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实验装置,发表了《适用于重复作业的通用性工业机器人》一文,并获得了美国专利。戴沃尔将遥控操纵器的关节型连杆机构与数控机床的伺服轴联结在一起,预定的机械手动作一经编程输入后,机械等就可以离开人的辅助而独立运行。这种机器人也可以接受示教而完成各种简单任务。示教过程中操作者用手带动机械手依次通过工作任务的各个位置,这些位置序列记录在数字存储器中,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在伺服驱动下再现出那些位置序列。 1.2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效应等问题的日益突显。寻找可持续

基于MATLAB的机器人柔性手臂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MATLAB的机器人柔性手臂控制系统设计 任务书 1.课题意义及目标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有关于柔性手臂的有关知识,深入了解动力学,建立一个精确的模型来完成毕业设计,为今后从事的类似的工作打下一个基础。2.主要任务 1)柔性手臂的设计; 2)运动模型建立; 3)基于MATLAB程序设计的运动仿真 3.主要参考资料 [1]陈东良,张群,王立权,左勇胜 .一种手臂型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C] [2]高常青.基于MATLAB的盘形凸轮设计与运动仿真[C] [3]任辉. 基于MATLAB 的联轴传动机构的虚拟设计与运动仿真 [C] 4.进度安排 审核人:年月日 I

基于MATLAB的机器人柔性手臂控制系统设计摘要: 本设计主要讲了机器人柔性手臂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本设计的第一部分提出了自由度设置、机械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三个研究要点。 第二部分包含机器人柔性手臂的结构设计。 第三部分包含本项目中的传感器和动力源。 第四部分设计机器人柔性手臂的控制系统方案,建立硬件系统,确定系统的软件结构,编写了其控制程序。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有待改进之处,附带些许解决意见。 关键词:机器人柔性手臂,控制系统 1

Robot flexible arm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MATLAB Abstract:This design mainly talks about the design of robot flexible arm and control system.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design, the freedom setting, mechanical design and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are three main points of the research..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robot flexible arm is included in the second part. The third part contains the sensor and power source for this project. In the fourth part, the design of the robot flexible arm is designed, the hardware system is built, the software structure is determined, and the program is written. In the e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s to be improved, with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Keywords: robot flexible arm, control syste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