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如何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如何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表现在儿童在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等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和体格生长一样,心理发育的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是参差不齐的,少数也有偏离正常的。儿童的心理发育是否正常(或超常),应由儿童心理医师或具备儿童心理相关知识儿童保健医生,或心理卫生工作者在做一客观评估。儿童心理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否与年龄相一致;判别儿童是否有行为偏离或行为障碍及心理疾病。

(一)评估内容与步骤

1.筛查把有心理行为偏离及疾病的儿童从健康儿童中区分出来的程序。一般常使用筛查量表或测验进行筛查。如可用儿童行为核检量表(CBCL)来做行为筛查;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DST)来做发育筛查;用绘人测验、皮博迪图片词汇测试(PPVT)来做智力筛查;用人学合格50项测试来筛查具备学习的能力等。

2.评估程序

(1)准备及条件:评估者必须是熟悉儿童发育及行为儿科学和临床心理学理论及技术的儿科医师、儿童心理医生或儿童保健医师。这些医师应具备与儿童共情及会谈的技巧,对儿童热情、慈祥,具有能倾听儿童及其家长倾诉的耐心,充满帮助儿童的信心。另外,患儿及其监护人应有求医的要求。

(2)资料的收集:必须收集各方面资料,可通过与家长的交谈,了解发育史、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如有可能尽量耐心与患儿会谈,寻求其直接感觉。有时为避免遗漏和科研需要可采用定式调查表格收集病史。

(3)检查:包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生化检查以及一系列的辅助检查。①一般体格检查:通过体格检查以发现身心问题;②心理状态描述:包括意识状态、适应状态、感知觉、思维、记忆、情感、智力及语言等;③神经系统检查:有些行为疾病尚可…现神经系统软体征;④生化及器械检查:与行为相关的一些生化指标,如递质、微量元素、血铅含量、免疫指标等,器械检查包括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脑诱发电位、CT、磁共振成像等。

(4)症状评定和心理测量:通过初步的筛查及相应的检查后,有时还要借助症状评定量表或心理测量方法,对症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后做出较为客观的诊断。

3.诊断标准的选择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有3个体系:

(1)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由世界卫生组织颁布,已经做了多次修订,目前最新版本是1989年出版的第10版(ICD-10)。在ICD-10中,儿童少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被列在F7~F9。编码规则一位数为病类(F0-F9),两位数为病种(F00-F99),三位数为病型(F00. 0-F98.9)。如多动和注意障碍的编码为F90. 0。

(2)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由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编制。目前的最新版本是第4版(DSM一Ⅳ),于1994年发布。 (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CCMD):由中华医学会精神料分会编制。目前最新版本是《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于19 95--2000年期间,在第2版的修订版(CCMD-2-R)基础上,由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国内41家精神卫生机构负责对2 4种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完成了前瞻性随访测试,并编写了《CCMD-3》和《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和护理》。《CCMD-3》的编写描述部分参考了《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诊断标准参考《ICD-10研究用标准》和美国DSM一Ⅳ,同时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做适当修改。《CCMD-3》的正文,经中华精神科学会常委会讨论通过,作为学会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发表。

(二)常用心理测量简介

心理测量又称心理测验。它是一种使心理现象数量化的心理学技术,即行为样本的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一般采用心理测验的量表,以分数或等级对人的心理行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心理测验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能力评价、行为评定、临床心理诊断、干预效果评估、

教育评价、人才选用等方面内容。评价儿童的心理发育通常以年龄别心理发育水平作为标准。

心理测量需由经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可滥用。实施心理测验应遵循下列原则:①根据日的选择测验;②与被试儿童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③正确解释测验结果;④遵守测验道德;⑤保密原则。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能力测量义称智力测验,测定结果常以发育商( development quotient,DQ)或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o)表示。

智力(intelligence)是儿童精神医学领域涉及较多的心理品质,但对于智力的定义和性质,研究者们一直没有完全相同的见解。一般都认同智力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学习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智力测验是对智力水平进行量化的一种心理测量工具。智商(-IQ)是智力数量化的单位。 1905年著名心理学家比纳(A.Binet)与助手西蒙(T.Simon)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智力测验量表,称比纳一西蒙量表,并产生了IQ这一概念。但这里的IQ是智龄(M R)和实龄(CA)之比获得的,又叫比率IQ。1939年韦克斯勒(Wechsler)在编制智力量表时,放弃了比率IQ而采用了离差IQ。他把每个年龄阶段儿童的智力测验分数分布看做为呈正态分布。那么某个儿童的IQ分数是由他与同龄组儿童智力测验分数分布的平均数和离差大小决定的。它比较符合人的智力发展起步、速度及停止年龄因人而异的特点,因此在以后的智力测验中一般都采用离差。这一概念。智力测验可分为筛查性测验和诊断性测验。

(1)筛查性测验

①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DDST):DDST主要用于6岁以下儿童的发育筛查。该测验分为4个能区。 a.个人一社交能区;b.精细动作一适应性能区;C.语言能区;C.大运动能区。筛,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异常、可疑及无法解释等。对于后三种情况的儿童应在一定时间内复查。若复查结果仍为原样,应进一步做诊断性测试。

②绘人测验(Draw a person test):适用于4-12岁儿童。要求被测儿童依据自己的想象绘一全身正面人像。以身体部位、各部比例和表达方式的合理性计分。绘人法测试结果与其他智能测试的相关系数在0.5以上,与推理、空间概念、感知能力的相关性更显著。

本方法只反映儿童的一种特殊能力。对绘人水平较高或过低的结果时应慎重分析,建议用其他智力量表进行复查。

③图片词汇测试(PPVT):适用于4~9岁儿童的一般智能筛查。该法的工具是120张图片,每张有黑白线条画4幅,测试者说一个词汇,要求儿童指出其中相应的一幅画。该法简单,尤适用于语言或运动障碍者。

(2)诊断性测验

①盖塞尔发展量表( 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我国的修订本(林传家等,1986),适用于4周龄至3岁的婴幼儿,从大运动、细动作、个人一社会、语言和适应性行为等5个方面测试,测试结果以发育商(DQ)表示。

②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Bayley scale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适用于2~30个月龄婴幼儿。包括3个分量表:智能量表;运动量表;行为记录。

③斯坦福一比奈智力测验( Stanford-Binet test of intelligence):法国心理学家Binet和Simon于1905年编制出版的比奈一西蒙量表是最早的智力量表。以后美国的Terman 于1916年修订了此量表,称为斯坦福一比奈量表(S-B),曾做过4次修订。

目前国内使用较广泛的版本是1 9 8 1年吴天敏在1 9 3 6年第2次订正的中国比奈一西蒙测验的基础上再进行的修订版,称中国比奈测验。适用2~18岁儿童。量表包括大量的认知作业和操作作业,由易到难排列。用以评价儿童学习能力以及对智能发育迟缓者进行诊断及程度分类,结果以智商(I Q)表示。

研究表明,本量表的重测信度高于0. 90,效度研究显示所得智商与学业成绩测验的相

关系数为0.40~0.75。是较有影响的智力测验之一。

④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及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 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

韦氏智力量表由Wechsler分别于1949年和1967年编制,是国内外数百种智力测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智力量表之一。它分为成人量表、学龄儿童量表和学前儿童量表,这三个量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

我国于1986年分别在北京和长沙完成了对这些量表的修订,1991年龚耀先又对前者做了进一步的修订,分别称为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WISC)和中国修订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C-WYCSI)。

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 WISC-R),适用6~16岁,由林传鼎和龚耀先于1986年各自对此量表进行修订。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大部分。

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 WPPSI)适用于4~6.5岁。1986年由龚跃先修订,称为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简称C-WYCSI,此量表分为城市版和农村版两套,每套测验仍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大部分,共计11个子测验。按照完成答题和作业的正确性和完成速度评分,可分别得出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较客观地反映学前儿童的智能水平。

⑤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Raven standard progresslve matrices,SP M):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1938年设计,适用于5岁至成年人。

该测验是由系列图案项日组成,每个题目都有一定的主题图,但每张主题图中都缺少一部分,主题图下有6~8张图片,受试者选出其中正确的一张使主题图完整。

本测验由于是非言语智力功能的测试,测验对象义不受文化、种族与语言限制,还非常适合用于儿童、老年人及一些生理缺陷者。我国1985年进行修订,但标准化只在城市进行,尚需注意地区因素的影响。

2.适应性行为测试常用于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MR)儿童的评估。对MR的诊断与分级,除了智力测验以外,必须做适应性行为的评定,才能下结论。

(1)婴儿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即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的修订版,1988年在北京修订。此量表适用于6个月至1 5岁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评定。共1 3 2个项目,分6个领域:①独立生活能力;②运动能力;③职业能力;④沟通能力;⑤社会化;⑥自我管理能力。

(2)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于1990年在长沙编制,内容主要参照美国智力低下协会适应行为量表(AAMD ABS)系列。适用对象为3r12岁智力正常或低下儿童。目的在于评定儿童适应行为及发育水平,协助诊断或筛查智力低下的儿童,以及帮助制定智力低下儿童的特殊训练计划。

3.儿童行为量表

(1)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ci behavior check list,CBCL):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评定儿童行为和情绪的量表之一,适用于4~16岁儿童。主要用于评定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分家长用量表、教师用表和自填量表(智龄在10岁以上的儿童用)。分3个年龄组(4~5岁,6~11岁,12~16岁)和2个性别组,共6个组别。

我国于1980年引进了4~16岁的家长用表,并作了中国常模。量表内容分一般资料、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三部分。

(2) 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包括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和教师用量表(teacher rating scale;TRS)由Conners于1969年编制,主要用于评估儿童行为问题,特别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症),适用于3~1 7岁儿童。

PSQ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量表之一,经过多年的使用和多次的修订,已有不同的版本,国内常用1978修订的版本,有48个条目,按4级评分(0、1、2、3)。经因子分析,得到6

个因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一多动、焦虑、多动指数。本量表对评估外向性障碍<如攻击性行为、多动等)较内向性障碍(如抑郁、心身问题)敏感。主要用于多动症的诊断评估,也可用于多动症药物及行为纠治疗效的评估。归纳为五个因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一多动、焦虑。

1973年Conners设计了“简明症状问卷”(abbreviated symptom question—naire,ASQ),是由父母问卷中10个在多动症中最常见的条目组成,评分结果又称之为多动指数。多动指数>1.5,即认为有多动症的可能。ASQ作为最简单的筛查.工具,在临床科研中已较多使用。TRS在1978年修订为2 8个条目,内容包括:攻击行为、注意力不集巾、焦虑、多动、人际关系(社会一合作)等。最后结果归纳为4个因子: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一冲动、多动指数。

(3)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由英国人Rutter编制,2 0世纪8 0年代引入我国。适合于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筛查。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分家长用和教师用两种问卷。分析时将儿童行为分为:A行为和N行为两大类o A行为即违纪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包括的项目有: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经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 N行为即神经症行为,包括的项目有:腹痛、呕吐;经常烦恼;对许多事情都感到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

每一项条目评分分为3个等级(0、1、2)父母用表最高分为64分,临界分为13分;教师用表最高分为5 2分,临界分9分。总分高于或等于临界分被认为有问题。当所有标有A行为项目评分的总分大于N行为项目总分时,即被认为该儿童有反社会行为;反之是神经症行为,假如A行为与IN行为总分相等则为M行为,即混合性行为。

4.儿童气质量表( pare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lre,PTQ) 根据年龄不同,国内已分别编制了中国婴儿气质量表( CITS)、中国幼儿气质量表(CTTS)、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CPTS)和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4个量表,年龄跨度4个月至16岁。这4个量表均已制定国内常模(1997).每个量表有100条目,分9个维度,即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阈限、反应强度、心境特点、分心程度、注意广度和持久性等内容。分析结果得出各维度的分值及5个气质类型,即平易型(easy,E型)、麻烦型(difficult,D型)、发动缓慢型(slow up warlcn,S型)、中间偏平易型(intermediate low,I-E)和中间偏麻烦型(intermediate high,l-D型)。

5.儿童其他心理测验

(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ln card sorting test,WCST):用以测定人的抽象能力、概念形成、选择性记忆和认知过程的转移能力,主要反映大脑额叶的高级功能。测验在计算机上完成,共128张卡片按照颜色(红,黄,绿,蓝)、形状(三角形,十字形,圆形,五角星形)和图形数量(1,2,3,4)的不同而绘制。首先在屏幕上出现1个红三角,2个绿五角星,3个黄十字和4个蓝圆形的4张卡片。然后要求被试者根据这4张卡片对128张卡片进行分类,分类的顺序是按数量、形状、颜色、数量和形状依次进行。操作时不把分类顺序的原则告诉被试者,只告诉其每一次选择是正确或是错误的。通过对卡片的分类搭配规则进行类比推理,刺激额叶功能,直接测试被试者的抽象思维能力。测验共设有1 3个测量指标为完成测查的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的百分数、学习到学会、正确应答百分数。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概念化水平百分数。近年关于WCST测验的“执行功能”研究备受注目,它主要用于探索解释诸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儿童,甚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认知特征,所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额叶定向控制分析能力缺陷”的神经心理模式理论即出自此类研究。

(2)韦氏记忆量表( Wechsler memory scale,WMS)儿童版:是成套记忆测验,国内由龚

耀先修订(1980),内容有10个分测验,分甲、乙两式。测长时间记忆的包括3个分测验:个人经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定向、数学顺序关系;测短时记忆包括6个测验:视觉再认、图片回忆、视觉再生、联想学习、触摸测验、理解记忆等;测瞬时记忆为顺背和倒背数目分测验。测定结果用记忆商(MQ)表示。用于评估儿童的记忆能力,适用于7 --15岁儿童。

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

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 一、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儿童心理发育的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发育正常与否与儿童心理发育密切相关。 (一)脑发育的可塑性 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在各系统中居领先地位。生后前3年,尤其第1年特别迅速。新生儿出生时脑重约390g,只有成人的1/3;9个月时约660g,较新生儿期增加一倍;3岁小儿脑重达900~1000g,为成人脑重的2/3;6~7岁时接近成人脑重的90%。儿童出生时大脑神经细胞数目已基本与成人相同(约1000亿),但细胞分化还在继续。3岁时大脑皮质6层结构才基本完成,8岁已接近成人。 脊髓在胚胎时期即已开始发育,出生时形态结构已较完善,2岁时与成人近似。可见,儿童早期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 (二)环境对脑发育的影响 大脑发育并非随婴儿年龄增长而自然成熟,除新陈代谢所需营养物质外,重要的是需要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外界刺激愈频繁,愈强烈,则脑细胞发育速度就愈快。即在外界环境对神经系统的刺激过程中,大脑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应抓紧3岁以前的关键年龄段对小儿进行早期教养。 二、运动语言行为发育 (一)运动发育 儿童的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其脑的形态及功能有关,此外尚与脊髓及肌肉的功能有关。运动发育是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运动发育又能促进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 1.运动发育的规律儿童运动的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展还遵循着一些规律: (1)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不精确的,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 (2)从上到下:儿童动作的发展是自头端向足端进行。 (3)从近到远:儿童动作的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然后逐渐向肢体远端发展。 (4)先正后反:即儿童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的动作。 2.大运动发育程序儿童的姿势或全身的活动称之为大运动,其主要发育程序为:2个月俯卧抬头,4个月竖头稳定,6~7个月会坐,8~9个月会爬行,12~15个月独走稳,2岁会跑、会双脚跳,4岁独脚跳。 3.精细动作发育程序儿童手和手指的运动和手眼协调操作物体的能力称之为精细动作。其发育程序为:6个月伸手够抓面前的玩具,8个月会双手传递,10个月能用拇指、示指对指取小物品。2岁叠6~7块积木,能一页一页地翻书,3岁叠10块积木,会穿珠子。 (二)语言发育 语言为人类所特有,是人们交往、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和大脑功能的完善。任何一项功能的异常均可出现语言障碍。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述三个方面。 1岁以前儿童主要是咿呀作语和初步理解阶段,听懂几样物品的名称,会招手“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以后开始学说话,1岁时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2岁说短句子,会用代词“我”,3岁会说歌谣、识性别。

(打印版)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姓名:性别:测查日期:年月日 大运动:社交行为: 身高:厘米体重:公斤出生日期:年月日精细运动:全量表分: 头围:厘米实足年龄:年月日适应能力:智龄: 语言:发育商: 项目/月龄 1 2 3 4 5 6 大运动1□拉腕坐起头竖直片 刻(2秒) 7□拉腕坐起头竖直 短时(5秒) 13□俯卧抬头45° 21□俯卧抬头 90° 29□轻拉腕部即坐起 35□仰卧翻身8□俯卧头抬离床面 14□抱直头稳(10 秒) 22□扶腋可站片 刻2-3秒 30□独立头身前顷5秒 精细运动2□触碰手掌握握拳9□拨浪鼓留握片刻15□两手握一起 3-4秒23□摇动并注视 拨浪鼓 31□抓住近处玩具2.5cm 36□会撕纸 16开16□拨浪鼓留握 0.5分钟 37□把弄到桌上一积木 适应能力3□眼跟红球过中线 10□立刻注意大玩 具 17□眼跟红球 180° 24□偶然注意小 丸1~2次32□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 积木 38□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4□听声音有反应 25□找到声源 (一侧即可) 39□玩具失落会找 语言5□自发细小喉音11□发a、o、e等母 音 18□笑出声 26□高声 叫(高兴或不 满时) 33□对人及物发声40□叫名字转头 27□伊语作 声(无音节无 意) 社交行为6□眼跟踪走动的人12□逗引时有反应19□灵敏模样 28□认亲人34□见食物兴奋 41□自喂饼干(咀嚼)20□见人会笑42□会躲猫猫

项目/月龄7 8 9 10 11 12 大运动43□独坐自如10分钟51□双手扶物可站 立5秒 58□会爬65□拉栏站起 72□扶物蹲下取物(要 站起) 80□独站稳10秒 59□拉双手会走三部 以上 66□扶栏可走3 步以上 73□独站片刻81□牵一手可走2步以上 精细运动44□把弄到小丸52□拇它指捏小丸 60□拇食指捏小丸 67□指食指动作 熟练 74□打开包积木的纸 82□试把小丸投小瓶45□自己取一积木,再 取一块 53□试图取第三块 积木 83□会掌握笔留笔道 适应能力46□积木换手 54□持续用手追逐 玩具 61□从杯中取出积木 68□拿掉扣积木 杯玩积木 75□积木放入杯中 84□盖瓶盖(不需拧紧)47□伸手够远处玩具 (欠身取) 55□有意识地摇铃62□积木对敲 69□寻找盒内东 西 76□模仿推玩具小车 语言48□发da-da、ma-ma 无所指 56□模仿声音(弄舌 或咳嗽) 63□会欢迎,再见 70□模仿发语 声 (爸爸/妈 妈/拿/走) 77□有意识地发一个字 音(拿/走/姨/奶/鸡/ 等,不求音准) 85□叫妈妈爸爸有所指 86□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 社交行为49□对镜有游戏反应57□懂得成人面部 表情 64□表示不要(摇头或 推开) 71□懂得常见物 及人名称会表 示 (注视) 78□懂得“不”87□穿衣知配合 项目/月龄15 18 21 24 27 30 大运动88独走自如96扔球无方向(手举过 肩,一臂远)103脚尖走(散步)111双足跳离地 面(同时并离地2 次以上) 118独自上楼3级以上126独脚站2秒104扶墙上楼(熟练 三级以上) 119独自下楼3级以上 精细动作89自发乱画97模仿画道道(方向不 限)105玻璃丝穿过扣眼 (线过0.5cm) 112穿扣后拉过 线 120模仿画竖道127模仿搭桥(示范) 90从瓶中拿到小丸128穿扣子3~5个 适应能力91翻书二次98积木搭高四块(1/3)106积木搭高7~8块113一页页翻书3 页121认识大小(2/3)129知道1与许多(多和1 个) 92盖上圆盒(盖严) 99正放圆积木入型板 (不教)107倒放圆积木入型 板 114式样板放准 三块(不教) 122正确放置倒放型板130知道红色(出示红黄蓝 绿) 语言93会指眼、耳鼻、口 手(3/5)100懂得三个投向108回答简单问题115说两句以上 儿歌 123说8~10个字的句子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公 园) 131说出图片10样(10/18) 94说3~5个字(除爸妈)101说十个字(除爸妈)109说3~5个字句子 (主谓语) 116问“这是什 么?” 社交行为95会脱袜子102白天会控制大小 便110开口表示个人需 要 117说常见物用 途(碗笔板凳球3 124脱单衣或裤(不解 扣) 132来回倒水不洒(倒两次)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讲课人:李磊) 一、感知觉发育 感知(sensation and perception)在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感知是一个基本的心理过程。照顾婴儿的行为本身就对婴儿的视、听、嗅、味和触觉提供了刺激,所有这些刺激在婴儿的认知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视觉刺激在儿童与其环境联系中可提供重要信息,学习过程中约7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因此视感知的发展在婴儿早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新生儿出生时鼓室没有空气,所以听力低下,听觉阈限高于成人10~20分贝。生后3~7天听觉敏锐度有很大提高。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见表2-2-1。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为0~20分贝。如果听觉强度在20~40分贝为轻度听觉障碍,40~60分贝为中度听觉障碍,60~80分贝为重度听觉障碍,大于80分贝为极重度听觉障碍。应早期发现儿童先天和后天性听觉障碍,并及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 表1 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 月龄视感知发展听感知发展 1月2月4月6月9月12月短暂注视 目光跟随物体移动90° 目光跟随物体移动180° 目光跟随落地物体 长时间看远处人物的移动 偏爱注视小物品 对铃声有反应 区别笛声和铃声 听悦耳声音时微笑 对母亲语音有反应 可迅速、直接地寻找声源 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声音的反 应可以控制 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灵敏性,小婴儿就能对接触身体的襁褓或被褥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反应。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例如物体接触嘴唇时,会引起新生儿口部动作;物体接触手掌时,他立刻就会抓握。大腿、前臂、躯干则比较迟钝。随动作发育,婴儿的手逐渐在触觉发育中占主导地位。 二、运动发育 运动(motor)在儿童早期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运动发育也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基础。儿童运动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育还遵循着如下规律:(1)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为全身性、且欠精确,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精确动作,也由不协调到协调。 (2)从上到下:儿童动作发育是自头端向足端。 (3)从近到远:即儿童动作发育是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育越早,然后逐渐向远端发育。

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表

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 表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是与全国12个省,市密切合作,在收集15053例婴幼儿神经、经理发育宝贵资料的基础上,历时10年完成的,它不仅摸清了我国各地区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基本情况,而且首次获得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系统、有代表性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常模。 本《量表》不仅可以用发育商来评价孩子的智能发育速率,也可用智龄来表明其发育水平,为智能超常或发育迟缓提供了可靠的早期诊断依据。 五大智能 婴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大运动 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发展的水平,同时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心理的发展。 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比如抓握、摇动、耙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折纸、用筷子、画人像等。这些动作为书写、绘画和劳作的技巧和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婴幼儿整个神经、心理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从某个角度说,大运动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行为成熟的程序,是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逐步成熟开始的。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主要指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如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器官的能力,对外界不同情景建立新的调节能力等等。由此可见,适应有力是在视觉、听觉、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判断能力,通过它可直接观察婴幼儿的智慧。比如听声音有反应和找到声源,玩具失落后会找,积木对敲,从杯子中取出物或寻找盒内东西,盖瓶子盖,积木搭高和搭桥,能一页一页的翻书,知道主要的颜色和简单的数目,能理解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用拼板拼出圆形、方形、椭圆形和长方形,能提点出画的物体少画了什么等等。 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比如,孩子彼此之间交谈,听音乐、歌曲,读故事、歌谣,写字、画图画等,这些听、说、读、写都是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燕尾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孩子间的交往。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目睥和方向,同时还可以促进孩子认识能力的发展。语言可以帮助儿童的想象。总之,言语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心理活动的迅速发展。 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是指孩子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其行为模式也是由内在成长因素所决定的,有一定的发展程序。孩子大小便的控制是适应外界要求所形成的,但是最终能否控制,还得取决于神经功能的成熟程度。 社交行为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①社会交往能力,如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能认识亲人,让生,懂得家长 的面部表情等等

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

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二) 发表日期:2004年4月9日出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作者:陈燕惠 第一节运动发育 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小儿由刚出生时无意识、不调的动作,逐渐学会了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本领,从而扩大了视野及活动空间,逐渐产生了空间的感觉,有效地促进了智能的发展。小儿的动作发展不仅表现在粗大动作的发展上,还表现在手运用物体技能的发展,他们通过抓握捏弄、敲打物体来增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促进感知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粗大运动的发育 粗大运动指大肌肉活动包括抬头、坐立、行走、爬行、滚、翻、跳跃、投掷等方面运动。 (一)仰卧位的发育 0~6周:仰卧位时,颈部肌肉放松,脊柱与床面之间没有空隙,四肢对称性屈曲,上肢屈曲内收、握拳、拇指内收,髋关节屈曲轻度外展,膝关节屈曲。观察小儿躯体姿势时要特别注意左右是否对称。当颈部肌肉紧张时脊柱与床面之间有一较大空隙。但早产儿由于后枕部较突出,也有一较大空隙,不要误认为颈肌紧张。 2个月:出现非对称性颈肢反射,即将小儿放置成仰卧位,将其头转向一侧90°,表现为与颜面同侧的上、下肢伸展,对侧上、下肢屈曲。有时上肢不能表现完全的伸直,仅表现为伸肌张力增强。 3个月:两下肢可抬起,屈曲,外旋。 4个月:非对称性颈肢反射消失,双手可上举到中位,可移动躯体重心位置。 6个月:仰卧位时,可用两手抓住自己脚,下肢呈外展位,两足底可对在一起。 7个月:可两手抓脚入口,会从仰卧位翻成俯卧位或者坐起。 8个月:两下肢呈外展、外旋状态,呈"大"字形。 (二)俯卧位的发育 0~4周:头转向一侧或瞬间抬起,髋屈曲,膝屈曲在腹下方,臀部高起。 4周:下颏能短暂地离开桌面抬起。臀部位置下降,膝逐渐伸直。 6周:头可左右转动。 2个月:头经常保持在中线上,不再转向一侧,抬头下颏可离开桌面30~45°。头位与臀位在同一高度。 3个月:下颏和肩部均可抬起离开桌面,面部与桌面达45~90°,胸部也可离开桌面,上肢可用力支持其部分体重,呈头高臀低位。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表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是与全国12个省,市密切合作,在收集15053例婴幼儿神经、经理发育宝贵资料的基础上,历时10年完成的,它不仅摸清了我国各地区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基本情况,而且首次获得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系统、有代表性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常模。 本《量表》不仅可以用发育商来评价孩子的智能发育速率,也可用智龄来表明其发育水平,为智能超常或发育迟缓提供了可靠的早期诊断依据。 五大智能 婴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大运动 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发展的水平,同时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心理的发展。 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比如抓握、摇动、耙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折纸、用筷子、画人像等。这些动作为书写、绘画和劳作的技巧和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婴幼儿整个神经、心理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从某个角度说,大运动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行为成熟的程序,是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逐步成熟开始的。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主要指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如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器官的能力,对外界不同情景建立新的调节能力等等。由此可见,适应有力是在视觉、听觉、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判断能力,通过它可直接观察婴幼儿的智慧。比如听声音有反应和找到声源,玩具失落后会找,积木对敲,从杯子中取出物或寻找盒内东西,盖瓶子盖,积木搭高和搭桥,能一页一页的翻书,知道主要的颜色和简单的数目,能理解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用拼板拼出圆形、方形、椭圆形和长方形,能提点出画的物体少画了什么等等。 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比如,孩子彼此之间交谈,听音乐、歌曲,读故事、歌谣,写字、画图画等,这些听、说、读、写都是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燕尾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孩子间的交往。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目睥和方向,同时还可以促进孩子认识能力的发展。语言可以帮助儿童的想象。总之,言语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心理活动的迅速发展。 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是指孩子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其行为模式也是由内在成长因素所决定的,有一定的发展程序。孩子大小便的控制是适应外界要求所形成的,但是最终能否控制,还得取决于神经功能的成熟程度。 社交行为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①社会交往能力,如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能认识亲人,让生,懂得家长的 面部表情等等

3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

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 (一)神经系统发育 在胚胎时期神经系统首先形成。 (二)感知觉发育 1.视觉发育新生儿视觉不敏锐,在15~20cm范围内视觉最清晰; 2.听觉发育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生后3~7天听力较好; 3.嗅觉和味觉发育出生时嗅觉和味觉已基本发育成熟。 4.皮肤感觉发育皮肤感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触觉是引起小儿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的触觉已很敏感,尤其以嘴唇、面颊、手掌、脚掌、前额和眼睑等部位最敏感。出生时痛觉已存在,但较迟钝,疼痛出现时易泛化,2个月后逐渐改善。温度觉很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如出生时遇冷则啼哭。 5.知觉发育小儿1岁末开始有空间和时间知觉;2岁能辨上、下;4岁辨前、后;4~5岁开始有时间概念,如早晚、昨天、今天和明天等;5岁能辨自身的左右等。、 (三) 运动功能发育 运动功能的发育分为大运动和细动作两大类。 1.平衡与大运动大运动发育过程可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2.细动作 3~4个月时握持反射消失;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动作;9~|10个月时可用拇指、示指拾物,喜欢撕纸;12~15个月时学会用勺,乱涂画;18个月时能叠2~3块方积木;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 (四)语言发育 1.发音阶段(初生~1岁) 新生儿已会哭叫;1~2个月开始发喉音;2个月发“啊”、“伊”、“呜”等元音;6个月时出现辅音;7-8个月能发出“爸爸”、“妈妈”等语音;8~9个月喜欢学亲人口唇发音;10个月有意识叫“爸爸”、“妈妈”。 2.理解语言阶段(1~l岁半) 理解语言在发音阶段已开始。小儿通过视觉、触觉、体位觉等与听觉的联系,逐步理解一些日常用品,如“奶瓶”、“电灯”等名称,亲人对婴儿自发的“爸爸”、“妈妈”等语言的及时应答,也使其逐渐理解这些音的特定含义。 3.表达语言阶段(1岁半~3岁) 在理解的基础上。小儿学会表达语言。如“再见”、“没了”等。先说单词,后组成句子;从讲简单句到复杂句。 护理时要学会评估小儿语言发展的状况,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发育异常或迟缓。注重为小儿提供适于语言发展的环境,鼓励家长耐心地与小儿进行交流,向小儿提供多听、多说的机会。要注意1~2岁小儿暂时可有乱语的情况;3~4岁小儿发音不准,易着急形成口吃。 (五)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 1.注意的发展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婴儿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小儿逐渐出现了有意注意,但稳定性差。5~6岁后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集中时间短,约15分钟;7~10岁约20分钟,11~12岁后小儿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提高,约30分钟,注意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注意是一切认知过程的开始。护理中要加强注意的目的性,去除外界干扰,引起小儿兴趣。 2.记忆的发展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回忆又可分为再认和重现。5~6个月的婴儿虽能再认母亲和其他亲近的人,但不能重现,1岁以后才有重现。婴幼儿时期的记忆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少,对带有欢乐、愤怒、恐惧等情绪的事物容易记忆,且以机械记忆为主,持久性与精确性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理解、分析能力的发展,有意记忆能力增强,记忆的内容拓宽,复杂性增加。‘ 3.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是指获得和使用知识。瑞士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系统地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 价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讲课人:李磊) 一、感知觉发育 感知(sensation and perception)在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感知是一个基本的心理过程。照顾婴儿的行为本身就对婴儿的视、听、嗅、味和触觉提供了刺激,所有这些刺激在婴儿的认知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视觉刺激在儿童与其环境联系中可提供重要信息,学习过程中约7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因此视感知的发展在婴儿早期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新生儿出生时鼓室没有空气,所以听力低下,听觉阈限高于成人10~20分贝。生后3~7天听觉敏锐度有很大提高。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见表2-2-1。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为0~20分贝。如果听觉强度在20~40分贝为轻度听觉障碍,40~60分贝为中度听觉障碍,60~80分贝为重度听觉障碍,大于80分贝为极重度听觉障碍。应早期发现儿童先天和后天性听觉障碍,并及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 表1 婴儿视听感知发展程序 月龄视感知发展听感知发展 1月2月4月6月9月12月短暂注视 目光跟随物体移动90° 目光跟随物体移动180° 目光跟随落地物体 长时间看远处人物的移动 偏爱注视小物品 对铃声有反应 区别笛声和铃声 听悦耳声音时微笑 对母亲语音有反应 可迅速、直接地寻找声源 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声音的 反 应可以控制 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灵敏性,小婴儿就能对接触身体的襁褓或被褥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反应。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例如物体接触嘴唇时,会引起新生儿口部动作;物体接触手掌时,他立刻就会抓握。大腿、前臂、躯干则比较迟钝。随动作发育,婴儿的手逐渐在触觉发育中占主导地位。 二、运动发育 运动(motor)在儿童早期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运动发育也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基础。儿童运动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育还遵循着如下规律: (1)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为全身性、且欠精确,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精确动作,也由不协调到协调。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 Neuro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bases 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aturation Newborn 390g, 8% of weight 9m 660g 2yr 900-1000g 7yr 1350-1400 Adult 1400g, 4% of weight Nervous Reflex in Infants 1.unconditional reflex: existing at birth and disappearing before 6m after birth Rooting reflex. A reflex seen in newborn babies, who automatically turn their face toward the stimulus and make sucking (rooting) motions with the mouth when the cheek or lip is touched. The rooting reflex helps to ensure breastfeeding. Moro reflex.Moro reflex is one of the infantile reflexes. This reflex is a response to unexpected loud noise or when the infant feels like it is falling. It is believed to be the only unlearned fear in human newborns. It is normally present in all infants/newborns up to 4 or 5 months of age. Grasp reflex .When you touch the palm of your baby's hand, the fingers will curl around and cling to your finger or an object. This is a good reflex to allow the baby to "hold" their hand. This reflex also makes it difficult to obtain handprints until it disappears at about 6 months Step reflex.When you touch the palm of your baby's hand, the fingers will curl around and cling to your finger or an object. This is a good reflex to allow the baby to "hold" their hand. This reflex also makes it difficult to obtain handprints until it disappears at about 6 months Neck tonic reflex (颈强直反射)In the supine position, the examiner turns the baby's head to one side, extending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s on the same side as the baby's face, and flexing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s on the opposite side. 3-4mon disappear 2.tendon reflex: Knee-reflex: 1yr. negative or accentuation亢进 Achilles tendon reflex跟腱反射:1yr. negative or accentuation 3.Superficial reflex Abdominal refelex Elicitation: Stroke the skin of the abdomen from the lateral end towards the midline Response: Contraction of the abdominal muscles of the same side towards the site of stimulation.<1yr. negative Cremaster reflex提睾反射 Elicitation: Stroke the skin of the medial side of the thigh from above downwards Response: Contraction of cremasteric muscle &elevation of the testicle on the stimulated side.<1yr. negative

神经心理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神经心理的正常发育与体格生长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神经心理发育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感、思维、判断和意志性格等方面,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为物质基础。和体格生长一样,神经心理发育的异常可能是某些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了解儿童心理发育规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在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领先于其他各系统,新生儿脑重已达成人脑重25%左右,此时神经细胞数目已与成人相同,但其树突与轴突少而短。出生后脑重的增加主要由于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的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约在4岁左右完成,在此之前,尤其在婴儿期,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且易于泛化;不易形成兴奋灶,易疲劳而进入睡眠状态。 脊髓随年龄而增长。在胎儿期,脊髓下端在第2腰椎下缘,4岁时上移至第1腰椎,在进行腰椎穿刺时应注意。 (二)感知的发育 1.视感知发育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有对光反应,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可短暂注视物体,但只能看清15~20cm内的事物。新生儿期后视感知发育迅速,1个月后可凝视光源,开始有头眼协调;3~4个月时喜看自己的手,头眼协调较好;6~7个月时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转动;8~9

个月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2岁时可区别垂直线与横线;5岁时已可区别各种颜色;6岁时视深度已充分发育。 2.听感知发育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生后3~7日听觉已相当良好;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7~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区别语言的意义;13~16个月时可寻找不同响度的声源;4岁时听觉发育已经完善。听感知发育和儿童的语言发育直接相关,听力障碍如果不能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内或之前得到确诊和干预,则可因聋致哑。 3.味觉和嗅觉发育 (1)味觉: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4~5月甚至对食物轻微的味道改变已很敏感,为味觉发育关键期,此期应适时引入各类食物。 (2)嗅觉:出生时嗅觉中枢与神经末梢已发育成熟;3~4月时能区别愉快与不愉快的气味;7~8月开始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4.皮肤感觉的发育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及深感觉等。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的触觉已很灵敏,而前臂、大腿、躯干的触觉则较迟钝。新生儿已有痛觉,但较迟钝;第2个月起才逐渐改善。出生时温度觉就很灵敏。 (三)运动的发育 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包括平衡)和细运动两大类。 1.平衡与大运动 (1)抬头: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表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表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是与全国12个省,市密切合作,在收集15053例婴幼儿神经、经理发育宝贵资料的基础上,历时10年完成的,它不仅摸清了我国各地区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基本情况,而且首次获得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系统、有代表性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常模。 本《量表》不仅可以用发育商来评价孩子的智能发育速率,也可用智龄来表明其发育水平,为智能超常或发育迟缓提供了可靠的早期诊断依据。五大智能 婴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大运动 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

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发展的水平,同时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心理的发展。 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比如抓握、摇动、耙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折纸、用筷子、画人像等。这些动作为书写、绘画和劳作的技巧和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婴幼儿整个神经、心理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从某个角度说,大运动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行为成熟的程序,是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逐步成熟开始的。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主要指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如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器官的能力,对外界不同情景建立新的调节能力等等。由此可见,适应有力是在视觉、听觉、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判断能力,通过它可直接观察婴幼儿的智慧。比如听声音有反应和找到声源,

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表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是与全国12个省,市密切合作,在收集15053例婴幼儿神经、经理发育宝贵资料的基础上,历时10年完成的,它不仅摸清了我国各地区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基本情况,而且首次获得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系统、有代表性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常模。 本《量表》不仅可以用发育商来评价孩子的智能发育速率,也可用智龄来表明其发育水平,为智能超常或发育迟缓提供了可靠的早期诊断依据。 五大智能 婴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大运动 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发展的水平,同时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心理的发展。 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比如抓握、摇动、耙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折纸、用筷子、画人像等。这些动作为书写、绘画和劳作的技巧和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婴幼儿整个神经、心理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从某个角度说,大运动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行为成熟的程序,是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逐步成熟开始的。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主要指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如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器官的能力,对外界不同情景建立新的调节能力等等。由此可见,适应有力是在视觉、听觉、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判断能力,通过它可直接观察婴幼儿的智慧。比如听声音有反应和找到声源,玩具失落后会找,积木对敲,从杯子中取出物或寻找盒内东西,盖瓶子盖,积木搭高和搭桥,能一页一页的翻书,知道主要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表

参考医学 0-6 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首都儿科研究所出长发育研究室研制的 [0-6 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 ],是与全国 12 个省,市密切合作,旧在收集 15053 例婴幼儿神经、经理发育宝贵资料的基础上,历时 10 年完成的,它不仅摸清了我国各地区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基本情况,而且首次获得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系统、有代表性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常模。 本《量表》不公可以用发育商来评价孩子的智能发育速率,也可用智龄来表明其发育水平,为智能超常或发育迟缓提供了可靠的早期诊断依据。 五大智能 婴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大运动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发展的水平,同时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心理的发展。 精细动作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比如抓握、摇动、耙 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折纸、用筷子、画人像等。这些动作为书写、绘画和劳作的技巧和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婴幼儿整个神经、心理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从某个角度说,大运动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行为成熟的程序,是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逐步成熟开始的。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主要指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如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器官的能力,对外界不同情景建立新的调节能力等等。由此可见,适应有力是在视觉、听觉、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判断能力,通过它 可直接观察婴幼儿的智慧。比如听声音有反应和找到声源,玩具失落后会找,积木对敲,从杯子中取出物或寻找盒内东西,盖瓶子盖,积木搭高和搭桥,能一页一页的翻书,知道主要的颜色和简单的数目,能理解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用拼板拼出圆形、方形、椭圆形和长方形,能提点出画的物体少画了什么等等。 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比如,孩子彼此之间交谈,听音乐、歌曲,读故事、 歌谣,写字、画图画等,这些听、说、读、写都是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燕尾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孩子间的交往。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目睥和方向,同时还可以促进孩子认识能力的发展。语言可以帮助儿童的想象。总之,言语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心理活动的迅速发展。 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是指孩子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其行为模式也是由内在成长因素所决定的,有一定的发展程序。孩子大小便的控制是适应外界要求所形成的,但是最终能否控制,还得取决于神经功能的成熟程度。 社交行为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①社会交往能力,如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能认识亲人,让生,懂得家长的面部表情等 等 参考医学

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试表

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 试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研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是与全国12个省,市密切合作,在收集15053例婴幼儿神经、经理发育宝贵资料的基础上,历时10年完成的,它不仅摸清了我国各地区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基本情况,而且首次获得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系统、有代表性的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常模。 本《量表》不仅可以用发育商来评价孩子的智能发育速率,也可用智龄来表明其发育水平,为智能超常或发育迟缓提供了可靠的早期诊断依据。 五大智能 婴幼儿的智能主要表现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等五个方面的能力。 大运动 大运动主要指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独脚站、上下楼梯、四肢活动和姿势反应,躯体平衡等各种运动能力。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心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早期动作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心理发展的发展的水平,同时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心理的发展。 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手眼配合能力,比如抓握、摇动、耙弄、拇食指对捏、握笔乱画、搭积木、穿扣眼、模仿画竖道、折纸、用筷子、画人像等。这些动作为书写、绘画和劳作的技巧和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婴幼儿整个神经、心理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从某个角度说,大运动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行为成熟的程序,是从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逐步成熟开始的。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主要指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如对物体和环境的精细感觉,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运动器官的能力,对外界不同情景建立新的调节能力等等。由此可见,适应有力是在视觉、听觉、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判断能力,通过它可直接观察婴幼儿的智慧。比如听声音有反应和找到声源,玩具失落后会找,积木对敲,从杯子中取出物或寻找盒内东西,盖瓶子盖,积木搭高和搭桥,能一页一页的翻书,知道主要的颜色和简单的数目,能理解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用拼板拼出圆形、方形、椭圆形和长方形,能提点出画的物体少画了什么等等。 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比如,孩子彼此之间交谈,听音乐、歌曲,读故事、歌谣,写字、画图画等,这些听、说、读、写都是不同形式的语言活动,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燕尾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孩子间的交往。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目睥和方向,同时还可以促进孩子认识能力的发展。语言可以帮助儿童的想象。总之,言语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心理活动的迅速发展。 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是指孩子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其行为模式也是由内在成长因素所决定的,有一定的发展程序。孩子大小便的控制是适应外界要求所形成的,但是最终能否控制,还得取决于神经功能的成熟程度。 社交行为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①社会交往能力,如逗引时有反应,见人会笑,能认识亲人,让生,懂得家长 的面部表情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