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教案3

单片机教案3
单片机教案3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 NO 6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概念、伪指令

授课类型讲授授课时数2

教学

目的

重点难点指令助记符的概念和作用标号作用

教具

挂图

微机、多媒体软件教学

过程分配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的运用

15分钟

5分钟10分钟15分钟复习上堂课内容

第三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程序设计概述

(一)程序设计语言

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是用机器码编写程序。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执行。

2.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是用助记符编写程序。

汇编: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和执行汇编语言程序,而要通过“翻译”把源

程序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目标程序)才能执行,这一“翻译”工作称为汇

编。

反汇编:有时需要根据已有的机器语言程序,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汇编语

言程序,这个过程称为反汇编。

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每一类计算机分别有自己的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占用的内存单元少,执行效率高,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与检测等场合。

3.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一种面向算法和过程并独立于机器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

(二)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语句格式

标号:操作符操作数;注释

START: MOV A, 30H ;A←(30H)

1.标号

标号用来标明语句地址,它代表该语句指令机器码的第一个字节

的存储单元地址。

标号一般规定由1~8个英文字母或数字组成,但第一个符号必须

是英文字母。

2.注释

注释只是对语句或程序段的含义进行解释说明,以方便程序的编

写、阅读和交流,简化软件的维护,一般只在关键处加注释。

(三)伪指令

伪指令:伪指令只用于汇编语言源程序中,对汇编过程起控制和指导的

作用,不生成机器码。

MCS—51单片机主要有8条伪指令

1.定义起始地址伪指令ORG

ORG 16位地址或标号

功能:定义以下程序段的起始地址。

【例3-1】

地址指令代码源程序

ORG 0000H

0000H 022000 LJMP MAIN ;上电转向主程序

提问

讲解

举例并讲

举例讲解

15分钟

ORG 0023H ;串行口中断入口地址

0023H 02XXXX LJMP SERVE1 ;转中断服务程序

ORG 2000H ;主程序

2000H 758920 MAIN:MOV TMOD,#20H ;设T1作方式2

2003H 758DF3 MOV TH1,#0F3H ;赋计数初值

2006H 758BF3 MOV TL1,#0F3H

2009H D28E SETB TR1 ;启动T1

2.汇编语言结束伪指令END

END伪指令放在源程序的末尾,用来指示源程序到此全部结束。

3.赋值伪指令EQU

EQU用于给它左边的“字符名称”赋值,其格式为:

字符 EQU 操作数

操作数可以是8位或16位二进制数,也可以是事先定义的标号或表达

式。

【例3-2】

ORG 0500H

AA EQU R1

A10 EQU 10H

MOV R0,A10 ;R0←(10H)

MOV A,AA ;A←(R1)

注意:EQU伪指令中的字符必须先赋值后使用,故该语句通常放

在源程序的开头。

4.数据地址赋值伪指令DATA

其格式为:

字符名称 DA TA 表达式

DA TA伪指令功能和EQU相类似,它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左

边的”字符名称”。这里的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或地址,也可以是一

个包含所定义字符名称在内的表达式。

DA TA伪指令和EQU伪指令的主要区别是:EQU定义的字符必须

先定义后使用,而DA TA伪指令没有这种限制,故DATA伪指令可用于

源程序的开头或结尾。

5.定义字节伪指令DB

其格式为:

标号: DB 项或项表

项或项表:可以是一个8位二进制数或一串8位二进制数(用逗号

分开)。数据可以采用二、十、十六进制和ASCll码等多种表示形

式。

标号:表格的起始地址(表头地址)。

指令的功能是把“项或项表”的数据依次定义到程序存储器的单元

中,形成一张数据表(只是一张定义表,数据并未真正存入这些单

元)。

6.定义字伪指令DW

其格式为

标号: DW 项或项表

教师演

讲解

举例讲解

10分钟20分钟

DW伪指令的功能和DB伪指令相似,其区别在于DB定义的是一

个字节,而DW定义的是一个字(即两个字节),因此DW伪指令主要

用来定义16位地址(高8位在前,低8位在后)。

7.定义存储空间伪指令DS

其格式为:

标号: DS 表达式

DS伪指令指示汇编程序从它的标号地址开始预留一定数量的存储

单元作为备用,预留数量由DS语句中“表达式”的值决定。

8.位地址赋值伪指令BIT

其格式为:

字符名称 BIT 位地址

将位地址赋值给指定的字符。

【例3-3】

K1 BIT P1.0

A2 BIT 20H

(四)机器汇编

试对如下源程序进行机器汇编:

举例说明:

ORG 1000H

SUM DATA 1FH

BLOCK DA TA 20H

START: MOV R0,#BLOCK

MOV A,@R0

CJNE A,#00H,LOOP

HERE: SJMP HERE

LOOP: CLR A

NEXT: INC R0

ADD A,@R0

DJNZ BLOCK,NEXT

MOV SUM,A

SJMP HERE

END

(五)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步骤和基本程序结构

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步骤

(1)分析问题

(2)确定算法

(3)设计程序流程图

标准的流程图符号见下图:

教师演示

板书

(4)分配内存单元:分配内存工作单元,确定程序和数据区的

起始地址。

(5)编写汇编语言程序

(6)调试程序:

2.基本程序结构

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3.程序质量的评判标准

(1)能可靠地实现系统所要求的各种功能

(2)本着节省存储单元,减少程序长度和加快运算时间的原则

(3)程序结构清晰、简捷,流程合理,各功能程序模块化、子程序

化。

图示

授课教师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 NO 7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图3—2 三种基本程序结构流

程图

流线

程序执行顺序流

向线

表示处理功能

端点符号程序的开始和结束符

表示判断功能

判断符号

处理符号

连接符号

用来实现流

程图之间的

课题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授课类型讲授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将教师实验室现场教学演示和学生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使用WAVE6000调试程序的方法;通过观察程序执行的顺序,更进一步掌握顺序程序的结构特点;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要点

重点

难点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要点

教具

挂图

计算机,小哨兵软件,wave6000软件教学

过程分配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的运用

10分钟

20分钟10分钟

20分钟

1.顺序结构程序

【例3-4】编写运算程序。

设数a存放在R1中,数b存放在R2中,计算y=a2-b,并将结果放入R4和

R5中。

ORG 0000H

MOV A,R1

MOV B,A

MUL AB

CLR C

SUBB A,R2

MOV R4,A

MOV A,B

SUBB A,#00H

MOV R5,A

SJMP $

END

学生练习:计算y=(a-b)2

【例3-5】编写拆字程序。

将MCS—51片内RAM中20H单元中的高半字节送21H单元的低半

字节,低半字节送22H单元的低半字节,两个单元的高半字节为0。

程序如下:

MOV A,20H

SWAP A

ANL A,#0FH

MOV 21H,A

MOV A,20H

ANL A,#0FH

MOV 22H, A

课堂练习:1、将累加器A中的8位无符号数转换成3位压缩BCD数,百

讲解

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

10分钟20分钟位数放20H单元,十位和个位数放21H单元,编写程序。

【例3-6】编写查表程序。

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ASCII码。设1位十六进制数存在R0寄存器的

低4位,转换后的ASCII码仍送回R0中。

解:待转换的十六进制数为0~F。根据ASCII码表可知,0~9的

ASCII码为30H ~39H,A~F的ASCII码为41H~46H。将以上ASCII码

值列成表格。

ORG 0000H

MOV DPTR,# ASCTAB

MOV A, R0

ANL A,# 0FH

MOVC A,@A+DPTR ;A中为表格中数据的序号,DPTR中

放表头地址

MOV R0, A

SJMP $

ASCTAB:DB 30H,31H,32H,33H,34H

DB 35H,36H,37H,38H,39H

DB 41H,42H,43H,44H,45H,46H

END

课堂练习:要求学生改用MOVC A,@A+PC指令进行查表

教师讲解

巡回指导

授课教师

常州轻工业学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 NO 8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实验二顺序结构程序的调试

授课类型讲授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1、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掌握WAVE软件调试程序的方法.

重点难点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调试程序

教具

挂图

无教学

过程分配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的运用

10分钟

实验二顺序结构程序的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掌握WAVE软件调试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写下列程序并调试:

1、将片内RAM的70H单元的内容拆开,高4位送71H单元低4位,

低4位送72H单元的低4位,71H、72H单元高4位清零。

2、将工作寄存器R2中数据的高4位和R3中的低4位拼成一个数,

并将该数存入30H单元。

三、实验程序框图

程序1流程图讲解

开始

70H单元内容送A

(A)中高低4位交换屏蔽高4位后送71H

70H单元内容送A 屏蔽高4位后送72H

结束

80分钟

程序2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

程序1

①启动WAVE 软件,新建一个文件,保存并取名为LX1.ASM 。

②输入源程序1,正确进行机器汇编

③打开窗口菜单,选择数据窗口,检查70H 、7lH 和72H 单元中的内容,并记录在下表左半边 ④用全速执行命令开始执行程序

⑤检查7lH 和72H 单元中的内容,并记录在下表的右半边

⑥修改执行前70H 、7lH 和72H 单元中的内容,重复执行④-⑤步骤,并记录程序执行后表格中的数据。

程序2

①新建一个文件,保存并取名为LX2.ASM 。 ②输入源程序2,正确进行机器汇编

③打开窗口菜单,选择数据窗口,检查R2、R3和30H 单元中的内容,并记录在下表左半边的格子中 ④用全速执行命令开始执行程序

⑤检查30H 单元中的内容,并记录在下表的右半边格子中

⑥修改执行前R2、R3、30H 单元中的内容,重复执行④-⑤步骤,并记录程序执行后的数据。

执行前的单元内容 执行后的单元内容 70H 71H 72H

71H 72H

实验指导

开始

截取R2中的高4位

截取R3中的低4位

合并数据

结束

执行前单元内容执行后单元内容R2 R3 30H 30H

(3)思考:如何用断点方法调试本程序。

授课教师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 NO 9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授课类型讲授授课时数2

教学

目的

掌握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和分支程序设计技巧

重点难点1.条件的建立与判断2.分支的执行情况

教具

挂图

无教学

过程分配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的运用

10分钟10分钟

25分钟10分钟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在程序设计中,经常需要计算机对某情况进行判断,然后根据判

断的结果选择程序执行的流向,这就是分支程序。

在汇编语言程序中,通常利用条件转移指令形成不同的程序分

支。

1.单分支程序

【例3-7】在片内RAM 30H单元中存有一个带符号数,试判断该数的正

负性,若为正数,将6EH位清0;若为负数,将6EH位置1。

SUB1:MOV A, 30H ;30H单元中的数送A

JB ACC.7,LOOP ;符号位等于1,是负数,转移

CLR 6EH ;符号位等于0,是正数,清标志位

RET ;返回

LOOP::SETB 6EH ;标志位置1

RET ;返回

【例3-8】比较片内RAM的50H和51H单元中两个8位无符号数的大小,

把大数存入60H单元,若两数相等则把标志位70H置1。

SUB: MOV A,50H

CJNE A,51H,LOOP

SETB 70H

RET

LOOP: JC LOOP1

MOV 60H,A

RET

LOOP1:MOV 60H,51H

RET

学生练习:判断片内RAM的30H中的值在0~100之间的一个数。

(1)当它的值<60时点亮P1.0控制的红灯。

(2)当它的值≥90时点亮P1.1控制的绿灯。

(3)否则红灯、绿灯均不亮

2.多分支程序

【例3-9】 20H单元中存放加、减、乘、除的运算标志0、1、2、3。

21H、22H存放两个数X、Y,运算结果存放在23H,24H单元中。试根据

20H单元的值,分别转向2KB范围内的加、减、乘、除处理子程序的入

口处。

解:

程序流程图如图5—8所示。

讲解

讲解

教师指导

讲解

图5—8 2KB范围内的散转移

2

1

判分支转移植n=?

PRG0 PRG1 PRG2

k

PRGk

······

25分钟

10分钟

FLAG EQU 20H

X EQU 21H

Y EQU 22H

RESUL EQU 23H

RESUH EQU 24H

XYOP:MOV DPTR,#TAB ;取表首地址

CLR C ;Cy清零

MOV A ,FLAG ;分支转移值送A

RLC A ;A ←A×2

JNC LP ;判是否有进位

INC DPH ;有进位则DPH加1

LP: JMP @A+DPTR ;散转到转移指令表

TAB:AJMP ADDXY ;转移指令表

AJMP SUBXY ;

AJMP MULXY

AJMP DIVXY

ADDXY: MOV A,X

ADD A,Y

MOV RESUL,A

RET

SUBXY: MOV A,X

CLR C

SUBB A,Y

MOV RESUL,A

RET

MULXY: MOV A,X

MOV B,Y

MUL AB

MOV RESUL,A

MOV RESUH,B

RET

DIVXY: MOV A,X

MOV B,Y

DIV AB

MOV RESUL,A

MOV RESUH,B

RET

因散转指令JMP @A+DPTR中,A的内容为8位无符号数,故只能

在DPTR地址后的256B范围内转移,而在该范围内是不可能容纳n个分

支处理程序的,因此只能安排与之对应的n条转移指令表。由于各条

AJMP指令的地址依次相差2个字节,程序设计时应注意:

(1)A中的变址值必须作乘2修正,当修正后有进位,应将进位加到

程序分析

讲解

DPH上,这样才能与分支序号对应;

(2)分支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PRGi必须和AJMP指令处于同一个2KB区

域:

(3)256B范围内最多可安排AJMP指令128条,即最多可实现128个分

支程序的转移。

当分支范围较大,分支数目较多时,就不能满足第2条要求,为此可采用长转移指令LJMP,则分支程序可在64KB范围内分布。此时转移

指令表中各条LJMP指令的地址依次相差3个字节,同理应对A中的变址

值作乘3修正。可推算最多能实现85个分支程序的转移。

授课教师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 NO 10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四、循环程序设计

授课类型讲授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将教师实验室现场教学演示和学生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使用WAVE6000调试程序的方法;通过观察程序执行的顺序,更进一步掌握循环程序的结构特点;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要点

重点

难点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要点

教具

挂图

计算机,小哨兵软件,wave6000软件教学

过程分配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的运用

10分钟20分钟

20分钟20分钟四、循环程序设计

循环程序设计不仅可

以大大缩短所编程序的长

度,使程序所占内存单元

数最少,也能使程序结构

紧凑和可读性变好。

(一)循环程序的基本结构1.循环初始化

2.循环工作部分

(是循环程序的主体,需

要重复执行的程序段)

3.循环控制部分

(完成对变量的修改)

4.循环终止判定部分

(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例3-9】试编写程序,求片内RAM的30H~39H单元中数的和,

将结果存放在R2和R3中。

ORG 0000H

NSUN:MOV R1,#10 ;数据块长度送R1,(计数器置初值)

MOV R2,#00H ;R2清零

MOV R3,#00H ;R3清零

MOV R0,#30H;数据块首地址送R0

LOOP:MOV A,R3

ADD A,@R0

MOV R3,A ;和数的低字节送R3

CLR A

ADDC A,R2

MOV R2,A ;和数的高字节送R2

INC R0 ;修改地址指针

DJNZ R1,LOOP;数据未加完继续执行

RET

END

课堂练习:试编程实现将内部

RAM从2AH单元开始的6个字节的

数据块送到外部RAM的0100H~

0105H单元。

【例3-10】求一组单字节

无符号数中最大值。设内部

RAM 20H单元为数据块的起始

地址,块长度为10,试编程求数

据块中的最大值并存入30H单元

中。

讲解

教师示范

教师指导

讲解

图3-3循环程序结构

图3-4 找最大值程序流程图

20分钟

相应的程序为:

MOV R0,#20H ;数据块首地址送R0

MOV R6,#0AH ;数据块长度送R6

MOV 30H,#00H ;30H←00H

LOOP::MOV A,@R0 ;数据块的数读入A中

CJNE A,30H,NEXT

NEXT:JC LOOP1 ;(A)<(30H)转LOOP1

MOV 30H,A ;(A)>(30H)则大数送30H

LOOP1:INC R0 ;修改数据块指针R0

DJNZ R6,LOOP;未比较完,转LOOP(循环)

SJMP $

思考:1、若将程序中的JC指令改为JNC指令,要使程序功能不变,程序

将作如何修改。

2、求最小数如何编程?

提问

授课教师

常州轻工业学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 NO 11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实验三分支和循环结构程序的调试

授课类型讲授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1、掌握分支和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

2、进一步掌握WAVE软件调试程序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支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和调试分支和循环程序设计

教具

挂图

无教学

过程分配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的运用

10分钟80分钟

实验三分支和循环结构程序的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支和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

2、进一步掌握WAVE软件调试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写下列程序并调试:

1、设a数已存放在累加器A中, b数已存放在寄存

器B中,计算下式,并将结果y送入片内RAM的

30H单元。

a+b (b≥0)

Y=

a-b (b<0)

2、将片内30H-3FH单元的内容清零。

3、从片内RAM的20H单元开始,有30个带符号数据,

统计出正数的个数,并将结果存到35H单元中。

讲解实验要

实验指导

三、实验程序框图

程序1流程图 程序2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

程序1

①启动WAVE 软件,新建一个文件,保存并取名为LX3.ASM 。

②输入源程序1,正确进行机器汇编

③打开窗口菜单,选择数据窗口,检查A 、B 和30H 单元中的内容,并记录在下表左半边 ④用全速执行命令开始执行程序

⑤检查30H 单元中的内容,并记录在下表的右半边

⑥修改执行前A 、B 中的内容,重复执行④-⑤步骤,并记录表格中执行后的数据。

执行前的单元内容

执行后的单元

内容

A B 30H 30H

开始

a-b a+b 结束

b ≥0? 30H ←结果

Y

N

开始

R0←#30H R2←#30

结束

R2-1=0?

((R0))←0 R0+1 N

Y

程序2

①新建一个文件,保存并取名为LX4.ASM。

②输入源程序2,正确进行机器汇编

③打开窗口菜单,选择数据窗口,检查30H-3FH单元

中的内容,如果是零值,将它们修改为非零值。

④用全速执行命令开始执行程序

⑤检查30H-3F单元中的内容,是否全为零。

⑥修改执行前30H-3F单元中的内容,重复执行④-⑤

步骤,重新检查30H-3F单元中的内容。

程序3

①启动WAVE软件,新建一个文件,保存并取名为

LX5.ASM。

②输入源程序3,正确进行机器汇编

③打开窗口菜单,选择数据窗口,检查35H、20H-

3DH单元中的内容,并记录在下表左半边

④用全速执行命令开始执行程序

⑤检查35H单元中的内容,并记录在下表的右半边

执行前的内容执行后的内容

20H-3DH 35H 35H

⑥修改执行前20H-3DH中的内容,重复执行④-⑤步

骤,并记录执行后的数据。

课后小记

授课教师

AD教案实验6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设计

实验六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设计 1 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悉Altium designer的操作 ?能够画库原件中没有的库以及封装,并能加载到库,在原理图中熟练调用 ?能够设计较为复杂的电路原理图,并输出元件清单表 2 实验设备 装有Altium designer的电脑一台 3 实验步骤 新建设计工作区:文件-新建-设计工作区 新建PCB工程:文件-新建-工程-PCB工程 新建原理图,PCB图,原理图库以及PCB图库:文件-新建-原理图/PCB/库-原理图库/PCB图库 保存PCB工程文件到以自己名字新建的文件夹里面,保存文件名为51DPJ,文件类型为默认。(实验五已经新建完的可以直接打开,不用再新建一遍了。) 然后在新建完的原理图的里面把本次实验的原理图设计出来。本次实验注重在原理图的编辑以及PCB的制作,以51单片机最小系统为例,大家做的时候可以不完全按照所给原理图画,然后很多元器件可以在网上找到PDF的文档资料,资料中会比较详细介绍元器件的信息,封装,电路图,实物图,以及检测的效果图,电路中的封装基本按照上面来做。

图3 实验原理图 输出元件清单表BOM BOM表对一个项目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张表不仅包含了原理图上的所有元件,同事也是生成部分和采购部门的重要参考文件,因为生成部要利用BOM知道元件的位置及型号,二采购部要知道元件完整型号以及精度等级等参数从而去进行选购,因此,工程师一定要保证BOM单不能出错,否则造成的麻烦可能影响你的产品设计周期。 完整BOM单输出: ?进入BOM单输出对话框:单机菜单Reports---bill of Materials进入BOM单输出对 话框 ?设置BOM单格式并输出:All columns 表格内用于选择 BOM单要添加的栏;从 all columns 栏选中某关键字拖拽到 Grouped Columns 栏用于设置以前关键字进行整行合并;Export 区域内用于设置 BOM 单输出格式;最后单击 EXPORT 按钮导出BOM 单。 ?变量BOM单输出:按照第二部设置好BOM格式后,如果要以变量形式输出 BOM单,课单机Menu按钮,从中选择Change Variant 变量,再到处BOM单既可以变量形式输出。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教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教案 第一章实验安排 共8个实验,要求8次上机完成。这8个实验分别为: 实验一利用软件仿真器调试算术运算程序 实验二 INT0中断实验 实验三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实验 实验四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实验 实验五定时器/计数器T0扩展外部中断源实验 实验六串行口扩展实验 实验七 DAC0832数模转换实验 实验八 8155接口芯片使用实验 其中前六个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最后一个为综合性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 第二章实验须知 一、预习要求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任务。 2、拟订实验步骤,编好上机程序。 二、报告要求 共八个实验,每个实验完成后交实验报告,写在实验报

告纸上,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实验人姓名、学号、班级 2、实验目的、任务(内容); 3、实验步骤 记录主要实验过程。 4、实验结果 (1)记录实验现象; (2)要求写出已调试通过的实验程序清单(加适量注释) 第三章实验项目及内容 实验一利用软件仿真器调试算术运算程序1.目的要求 (1)熟悉WA VE调试软件的使用。 (2)熟悉算术运算程序编程和调试的方法。 2.实验内容 (1)有6个数据分别放在片内RAM区50H~55H单元中,试求和,并将结果放在片内RAM区03H(高位),04H(低位)单元中。 (2)编程将内部RAM70H~7FH中的16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序。 3.主要仪器设备 PC机一台。

4.程序清单 (1)数据和.ASM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1000H MAIN:MOV R2,#06H MOV R3,#00H MOV R4,#00H MOV R0,#50H L1:MOV A,R4 ADD A,@R0 MOV R4,A INC R0 CLR A ADDC A,R3 MOV R3,A DJNZ R2,L1 END (2)数据排序.ASM ORG 0000H LJMP MAIN

51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 140405 20141329 李延琦 胡黄水
2016 年 12 月 26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 题目
酒精测试仪
起止日期
2016 年 12 月 26 日— 2017 年 1 月 6 日
设计地点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 院单片机实验室 3409
设计任务及日程安排: 设计任务:分两部分: (一)、设计实现类:进行软、硬件设计,并上机编程、联线、调试、 实现; 1.电子钟的设计 2.交通灯的设计 3.温度计的设计 4.点阵显示 5.电机调速 6.电子音乐发声(自己选曲) 7.键盘液晶显示系统 (二)、应用系统设计类:不须上机,查资料完成软、硬件设计画图。 查资料选定题目。 说明:第 1--7 题任选其二即可。(二)里题目自拟。 日程安排: 本次设计共二周时间,日程安排如下: 第 1 天:查阅资料,确定题目。 第 2--4 天:进实验室做实验,连接硬件并编写程序作相关的模块实验。 第 5--7 天:编写程序,并调试通过。观察及总结硬件实验现象和结果。 第 8--9 天:整理资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准备答辩。 第 10 天:上交课程设计报告,答辩。 设计报告要求:
1. 设计报告里有两个内容,自选题目内容+附录(实验内容),每 位同学独立完成。 2. 自选题目不须上机实现,要求能正确完成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设计。内容包括: 1) 设计题目、任务与要求 2)硬件框图与电路图 3) 软件及流程图 (a)主要模块流程图 (b)源程序清单与注释 4) 总结 5) 参考资料 6)附录 实验上机调试内容
注:此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前填写,发给学生做为本门课程设计 的依据。

(完整版)单片机技术教案(综合版)

第一讲 一、授课内容: 1.授课科目:单片机技术 2.授课内容:1.1什么是单片机 1.2单片机的发展 1.3 MCS-51和80C51系列简介 1.4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3.授课类型:讲授 4.授课时间:2学时 5.主讲教师:刘珊 二、教学目的: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掌握单片机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单片机的特点 四、教学设想: 1.借助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生动,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时间加强对重难点知识 的讲解. 2.借助EWB软件做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板书) 一、什么是单片机 单片机是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电路芯片上。 SCM:单片微型计算机 MCU:微控制器 SOC: 片上系统 二、单片微型计算机发展概况 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但发展十分迅猛。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 自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推出4位微处理器(4004)以来, 它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 第1阶段(1971~1976): 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1971年11月Intel公司首先设计出集成度为2 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Intel 4004, 并配有RAM、ROM和移位寄存器, 构成了第一台MCS—4微处理器, 而后又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 以及其它各公司相继推出的8位微处理器。 第2阶段(1976~1980): 低性能单片机阶段。以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48系列为代表, 采用将8位CPU、8位并行I/O接口、8位定时/计数器、RAM和ROM等集成于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单片结构, 虽然其寻址范围有限(不大于 4 KB), 也没有串行I/O, RAM、ROM容量小, 中断系统也较简单, 但功能可满足一般工业控制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等的需要。 第3阶段(1980~1983): 高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一阶段推出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口, 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 多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RAM、ROM的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 KB, 个别片内还带有A/D转换接口。 第4阶段(1983~80年代末): 16位单片机阶段。1983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MCS—96系列, 由于其采用了最新的制造工艺, 使芯片集成度高达12万只晶体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教案

《单片机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教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在学完《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单片机知识完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并在实验室实现,从而加深对单片机软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为走出校门从事单片机应用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1.了解并掌握单片机的原理、结构、指令、接口及应用。 2.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调试。 4. 掌握C51语言的设计和调试。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根据设计要求,画出硬件接线图及程序的总体流程图,然后进行各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 2.掌握如何应用单片机仿真器来开发应用系统及仿真调试的过程。 三、课程设计的安排 1.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学时):主要是学生接受课程设计的准备阶段。包括:1)学生集中介绍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学生选题。(4学时) 2)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确定课程设计的总体方案。(4学时)第二阶段(20学时):主要是学生具体课程设计的过程。包括:学生做的工作 1)确定电路中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包括元件名称和及参数值)

2)软件设计与仿真(画出软件流程图,并编写具体的代码) 老师做的工作 1)辅导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协助学生购买设计中需要的电子元器件 3)辅导学生焊接电路板和相关元器件 4)辅导学生完成程序的烧写和硬件测试 提供烧写器给学生,由学生能够进行软件仿真调试程序。学生在焊接完毕后,将程序下载到主芯片里并测试电路。由辅导老师辅导学生调试硬件和软件部分,共同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测试过程进一步学习。 第三阶段(8学时):主要是文档资料整理和答辩 1)安排学生交课程设计报告并总结 2)每组随机抽取3个人进行答辩,取平均成绩作为小组每个人的答辩成绩 课程设计结束后,将学生的设计的实物做课程设计汇报,在实验中心1楼做一个展览。 2. 分组安排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3-6名学生成立一个小课题组,选一名组长,确定课题后由组长进行分工。 3.课题选择 以小组为单位,一组选择一个课题,可以自己选定题目,也可以在指导教师提供的课题中选择。 四、可供选择的课题 1、抢答器的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单片机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18学时学分:1学分课程性质:必修 实验个数:8个使用专业:农机、农机(师)、交通 大纲执笔人:魏新华大纲审定人:吕钊钦 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 本实验课是与《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基础)课程相配套的实验课程。《单片机基础》主要研究单片机微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和简单的接口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程序设计、常用接口电路的应用和编程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基本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熟悉简单接口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学会常用单片机仿真系统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程序设计、常用接口电路的应用和编程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各个实验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如下: 实验1:指令系统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1)、了解单片机仿真系统的组成和原理,熟悉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过程。 (2)、熟悉MCS-51各类指令的功能。 实验要求:编几个简单程序,分别实现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实现简单的程序转移。 实验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指令系统和初步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2)、熟悉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技巧。 (3)、逐步进行程序调试和运行实践。 实验要求:编写一个散转程序、一个查表程序。 实验3:P1口及外部简单I/O口的应用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3)、学习外部简单I/O口的扩展和使用方法。 实验要求: (1)、P1口做输出口,控制8个LED循环点亮。 (2)、P1口做输入口,接8个扭子开关,74LS273做输出口,控制8个LED,将开关状态反映到LED上。 实验4:有急救车优先的交通灯控制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1)、学习外部中断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 (2)、进一步学习在单片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口的方法。 (3)、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实验要求:以两个74LS273作为输出口,控制12个LED,模拟交通灯管理,并允许急救车优先通过。用外部中断模拟急救车到来。 实验5 定时器实验(2学时)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题:基于51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 指导教师:邵添 设计日期:2017/12/18 成绩: 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学院 基于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作用 本设计是一款简单实用的小型数字温度计,所采用的主要元件有传感器DS18B20,单片机AT89C52,,四位共阴极数码管一个,电容电阻若干。DS18B20支持“一线总线”接口,测量温度围-55°C~+125°C。在-10~+85°C围,精度为±0.5°C。18B20的精度较差,为±2°C 。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如:环境控制、设备或过程控制、测温类消费电子产品等。 本次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共分为五部分,主控制器,LED显示部分,传感器部分,复位部分,按键设置部分,时钟电路。主控制器即单片机部分,用于存储程序和控制电路;LED显示部分是指四位共阴极数码管,用来显示温度;传感器部分,即温度传感器,用来采集温度,进行温度转换;复位部分,即复位电路,按键部分用来设置上下限报警温度。测量的总过程是,传感器采集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并进行转换后传到单片机,经过单片机处理判断后将温度传递到数码管显示。 二、设计要求 (1).利用DS18B20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并显示。 (2).利用数码管实时显示温度。 (3).当温度超过或者低于设定值时蜂鸣器报警,LED闪烁指示。 (4).能够手动设置上限和下限报警温度。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方案一: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设计框图如下: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教案

第一讲 一、授课内容: 1、什么是单片机 2、单片机的发展 二、授课类型:讲授 三、授课时数:2学时 四、教学目标: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掌握单片机的特点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单片机的特点 六、教学设想: 借助产品、作品演示,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生动,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时间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 七、教学过程:(板书) 一、什么是单片机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并且由于芯片的集成度的提高而使计算机微型化,出现了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Computer),简称单片机,也可称为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单片机,即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机部件。 二、单片微型计算机发展概况 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但发展十分迅猛。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 自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推出4位微处理器(4004)以来, 它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 第1阶段(1971~1976): 单片机发展的初级阶段。 1971年11月Intel 公司首先设计出集成度为2 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Intel 4004, 并配有RAM、 ROM和移位寄存器, 构成了第一台MCS—4微处理器, 而后又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 以及其它各公司相继推出的8位微处理器。 第2阶段(1976~1980): 低性能单片机阶段。以1976年Intel公司推

单片机-分支程序设计教案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1、什么是标识符? 答:标识符是程序员选择的名字,用来标识常量、变量、过程、段名等。 2、什么是伪指令? 答:注释性的,没有对应的机器码,不令计算机做任何操作,不产生目标程序,不影响程序的执行。。 二、讲授新课 4.3分支程序设计 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这种思想体现在程序设计中,就是根据不同条件而转到不同的程序段去执行,这就构成了分支程序。分支程序的结构有两种,如图4.2所示。 图4.2 分支程序结构 图4.2(a)结构使用条件转移指令来实现分支,当给出的条件成立时,执行程序段A,否则执行程序段B。 图4.2 (b) 结构使用散转指令JMP来实现多分支转移,它首先将分支程序按序号的值来实现分支转移。 分支程序的特点是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跳过一些指令,去执行另外一些指令。应注意:对每一个分支都要单独编写一段程序,每一分支的开始地址赋给一个标号。 1 / 5

在编写分支程序时,关键是如何判断分支的条件。在MCS-51系列单片机中可以直接用来判断分支条件的指令并不多,只有累加器为零(或不为零)、比较条件转移指令CJNE等,MCS-51单片机还提供了位条件转移指令,如JC,JB等。把这些指令结合在一起使用,就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条件判断。 【例4-5】设补码X放在内部RAM30H单元中,函数Y与X有如下的关系式: 试编写程序,根据X的值求出Y,并放回原单元。 解取出X后先做取值范围的判断,用累加器A状态转移指令判断X是否为0,用位状态转移指令判断X是大于0还是小于0。程序流程图如图4.3所示。 程序如下: MOV A,30H JZ ZER0 2 / 5 JNB ACC.7,PLUS

《单片机》课程实验教案

《单片机》课程实验教案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 实验目的: 1、熟悉仿真软件PROTEUS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的过程。 3、掌握发光二极管的控制方法。 实验原理: 利用P1口的通用I/O口功能,P1口做输出口,通过程序向P1口传送数据,用8只发光二极管分别显示P1.7~P1.0各管脚的电平状态,编写程序实现暗点以1HZ频率由低位到高位循环。 P1口接发光二极管的阴极,P1口的管脚输出低电平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从 (1)AT89S51:单片机; (2)RES、RX8:电阻、8排阻; (3)LED-GREEN:绿色发光二极管; (4)CAP、CAP-ELEC:电容、电解电容; (5)CRYSTAL:晶振。 2、放置元器件。 3、放置电源和地。 4、连线。 5、元器件属性设置。 6、电气检测。 实验设备及软件系统: 1、电脑;

2、MA TLAB软件。 实验步骤: 1、画流程图。 2、编写汇编程序。 3、通过菜单“source→Add/Remove Source Files…”新建源程序文件:DSJ1.ASM。 4、通过菜单“source→DPJ1.ASM”,打开PROTEUS提供的文本编辑器SRCEDIT,在其中编辑源程序。 5、程序编辑好后,单击按钮存入文件DSJ1.ASM。 6、源程序编译汇编、生成目标代码文件。 7、通过菜单“source→Build All”编译汇编源程序,生成目标代码文件。若编译失败,可对程序进行修改调试直至汇编成功。 8、加载目标代码文件。 9、全速仿真。 单击按钮,启动仿真。暗点以1HZ频率由低位到高位循环移动。 10、仿真调试。 (1)带断电仿真。

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及参考题目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大纲 一、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作为课堂教学和课内正常实验的补充和提高。通过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并行口、串行口、中断、定时等基本原理及应用,课内实验主要以实验指导书为参考,难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设计动手能力。通过《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单片机技术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就业需求相接轨。 二、实验安排: ●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的安排与讲解在课程设计之初进行。 ●上机机时安排:共32个课内机时,不足部分自行安排。 三、课程设计说明: ●本次课程设计平台使用课程单片机开发实验箱(或学生自购单 片机开发板)+实验室PC.,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学生,可以自行 购买元件,焊接电路板,达到实验要求。

●课程设计结束后,每个小组提交课程设计成果如下: ?系统完成后,要求演示效果,演示时采用答辩形式,由各 小组同学边演示边讲解思路。 ?课程设计报告一份,报告中可不包括源代码(程序代码刻 录光盘)。 四、成绩评分内容 ●课设考勤情况 ●系统运行效果 ●系统讲解和问题回答情况 ●设计报告完成情况。 五、参考题目 以下题目根据难度,分为ABC三个等级。请自行选择。 A级满分为100分。 B级满分为90分。 C级满分为80分。 1.交通灯(C) 要求利用实验箱上的LED灯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 (1)东西方向显示绿灯时,南北方向显示红灯,持续10秒钟后,绿灯变为黄灯并持续3秒钟; (2)然后东西方向显示红灯,南北方向显示绿灯,持续10秒钟后,绿灯变黄灯并持续3秒钟,如此反复。 2.电子显示屏(B)

最新单片机原理实验教案参考程序

单片机原理实验教案 参考程序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MCS-51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宁玉珊黄晓林 使用Proteus辅助设计与仿真

实训项目1 Proteus辅助设计与仿真的使用 一、实训目的 学习并熟练掌握PROTEUS辅助设计与仿真软件的使用。通过使用Proteus的ISIS组件绘制AT89C51功能接口原理图,并对原理图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观察在仿真条件下的实现功能的效果。 二、实训内容 在PROTEUS仿真环境下实现一个发光二极管(LED)闪烁。要求LED亮0.5s灭1s,并绘制原理图和编写实现程序,同时用虚拟的示波器观察硬件和软件实现的效果。 三、实训器材 安装有Proteus7软件的计算机 1 台。 四、实训步骤 1)在硬盘建立文件夹用来保存新建项目的所有文件。如在D盘建立PROJECT文件夹。 2)选择‘开始→程序→Proteus7 professional→ISIS professional(或者双击桌面图标ISIS)’,进入Proteus仿真环境,如图P1_1和P1_2所示。 图P1-1

图P1-2 3)选择菜单【File/New Design】创建一个新的设计项目,如图P1_3所示。 图P1-3 4)此时系统会弹出模板选择窗口,选择‘DEFAULT’点击【OK】即可,如图P1_4所示。

图P1_4 5)点击界面左侧工具栏中的图标,接着点击元件池上方的按钮,将要用到的元器件从系统库调到当前设计文件库中。在弹出的Pick Devices对话框左上角的‘Keywords’文本框中键盘输入元件名(或元件的其它关键词)搜索到需要的元器件。双击‘Results’栏下的目标元件,该元件即调出到当前设计文件库的元件列表中,如图P1_5所示。本实训中所要用到的元件如表PS1_1所示。 图P1_5 元件名称搜索关键词元件序 数值备注 号 电阻器Resistor R1 10k 电阻器Resistor R2 1k 电解电容器MINELECT1U63V C1 4.7μ 陶瓷电容器CERAMIC22P C2、C3 22p 晶振CRYSTAL X1 12MHz 单片机AT89C51 U1

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实训教程》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单片机智能流水灯控制器 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12级电气(一)班 姓名侯东伟学号 2012481015 设计地点实验楼 指导教师翟红程职称副教授 指导教师签字 设计日期 14年6月16——14年6月22

目录 封面-------------------------------1 目录-------------------------------2 前言-------------------------------3 一、设计要求及M C S-51单片机简介-----------4 二、硬件组成-----------------------5 三、电源提供系统-------------------6 四、程序流程图---------------------7 五、晶振延时计算-------------------8 六、源程序-------------------------8 七、元件清单---------------------10 结束语----------------------------11 参考文献---------------------------11

前言 自计算机问世以来,单片机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流水灯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更是取代了由齿轮调节延迟时间的旧式市发展速度,成为日后此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由于单片机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电源单一、功耗低;功能强、价格低;数据大都在单片机内部传送,运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所以单片机被广泛的应用于测控系统、数据采集、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接口、计算机通信以及单片机的多级系统等领域。 本文主要用的是单片机,课题名称为单片机智能流水灯控制。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以后,使我了解到了单片机的许多方面的应用。本课程设计介绍了一种由MCS-89C51集成块编程实现的控制电路,它完成了单片机流水灯控制功能,并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和相应的程序。这种控制电路可靠性,灵活性高,使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中小城市的交通灯、霓虹灯等的应用。而且,它对其他类似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本次实训实习,使我掌握了一定的电子产品设计、制作技能和调试技术,巩固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LED 单片机控制系统流水灯

单片机教案4

精品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授课教案NO 12

10分钟 +5V 470 Q 470 Q 、并行I/O 口的应用举例 1.按键控制发光二极管(K1按下L1亮,K2断开L2亮。 讲解 戸戸 L" 2 卄 L2 2 0P 1 2 3 4 5' 6 7 8 19 GND O I 18 1 . 2. 十 2 0P +5V GND 讲述P2.5、P2.6 讲述P1.2、P1.3 ,P1.0 P0.0 ,P1.1 P0. 1 .P1.2 P0.2 .P1.3 P0. 3 .P1 4 P0 4 .P1 5 P0 5 ,P1 6 P0 6 ,P1.7 P0. 7 P2.0 P2. 1 ,XTAL1 P2 2 P2.3 .XTAL2 P2 4 P2.5 P2.6 P2.7 ,RESET AIE INT0 的引脚作用? 引脚的作用?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21 22 23 24 25 26 77 28 30 12 10K K2 +5V T GND

亮一个发光二极管。 1.从硬件角度看如何实现应用要求 ? 二、并行口基本知识 (一)并行I /O 口的功能 1 . P0?P3 口的第一功能: 作通用输入/输出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2. P0、P2、P3 口的第二功能 (1) P0、P2 口用于扩展外部总线 图4-3 MCS — 51单片机片外三总线的扩展方法 10分钟 (2 ) P3 口的第二功能(表 4-1 ) P3 口引 脚 第二功能 P3 口引 脚 第二功能 P3.0 RXD (串行口输入端) P3.4 T0 (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1 TXD (串行口输出端) P3.5 T1 (定时器1外部输入) P3.2 INT 0 (外部中断 0 P3.6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脉冲 10分钟 2.流水灯控制 (P1 口接8个发光二极管,每隔0.1秒轮流点 讲解 L7^ P1. 0 P0. 0 P1.1 P0. 1 P1. 2 P0. 2 P1. 3 P0. 3 P1. 4 P0. 4 P1. 5 P0. 5 P1. 6 P0. 6 P1. 7 P0. 7 P2. 0 P2. 1 XTAL1 P2. 2 P2. 3 XTAL2 P2. 4 P2. 5 P2. 6 P2. 7 RESET ALE INT0 讲解 10分钟 讲解 470 Q W 3 4 5 4 70 Q 2 0P 19 18 GND +5V 2 0P 9 1 2 1□+ 4.7 u 1 k 3 7 32 2 26 3C —27 —28 39 —38 —36 —35 34 —33 —2: ----- 23 —24 —25 GND

单片机实验教学大纲

《单片机》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开课单位:信息技术系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工艺 开课时间:一学期(第四学期) 总学时:52H 修课方式:必修 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单片机原理》是移动通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单片机是应工业测控的需要而诞生的,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智能仪器仪表、移动通讯、工业过程控制、航空、汽车等领域。 本课程主要介绍单片机内部结构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 的配置、输入输出接口、中断、定时与计数、串行通讯、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D、D/A接口技术。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及其发展 掌握单片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存储器配置、指令系统、输入输出接口、中断、定时与计数。能比较熟练地用汇编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掌握串行通讯技术,初步掌握A/D、D/A接口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多作上机练习。 主讲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开发环境。 针对所留习题,可以组织两到三次讨论,以便学生掌握单 片机原理。 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 和判断。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知道所学内容。 三、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102学时,其中课内52学时,实验50学时。

四、实验内容和实验安排 [实验要求] 注意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的内容。深刻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各指令的运用,接口特性。 学生应独立完成所布置习题。为保证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学生应事先画出硬件连接图,设计好程序。 [实验安排] 共安排二十五次实验 第一次:传送指令练习(一) 熟悉开发机的工作过程,熟悉传送指令、单片机内部工 作寄存器、累加器A和RAM单元的操作。 第二次:传送指令练习(二) 熟悉堆栈指针的设置,压栈,出栈指令以及堆栈指针的 变化。弄清数据交换指令的功能。 第三次:算术逻辑指令练习 熟悉算术逻辑指令功能,弄清算术逻辑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 第四次:控制转移类指令指令练习 熟悉控制转移类指令的功能,弄清PC值的改变过程。 第五次:位操作指令练习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全)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一) 说明:为便于同学提前探讨开发思路,自学相关内容,特将本课程设计的可选题目发给大家。本次题目为其一部分,稍后会有另一部分。鼓励大家自己设计题目。 要求:每个小组2-3人,每个题目最多限两个小组选;课程设计考核内容包括:C51源程序;现场显示结果;设计报告文档(文档的格式稍后公布,请注意查收)。 一、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 设计内容:1、用LCD液晶作为显示设备(30分) 2、可以分别设定小时,分钟和秒,复位后时间为:00:00:00 (30分) 3、能实现日期的设置,年、月、日(30分) 4、其他创新内容(10分)如:闹钟功能;显示星期;整点音乐 报时等。 提示:用专用时钟芯片DS1302。 图示: 二、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显示系统(一) 设计内容:1、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均有红、黄、绿三种信号灯;(30分) 2、带紧急制动按钮,按钮按下,所有方向亮红灯;再次按下, 恢复正常显示(20分) 3、夜间模式按钮按下,所有方向显示黄灯闪烁(20分) 4、实时提醒绿灯亮的剩余时间(30分) 图示: 三、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显示系统(二) 设计内容:1、东西干道和南北干道的通行分左行、右行、直行,其中左行、右行固定15秒;直行固定30秒(40分) 2、信号灯分绿灯(3种)、红灯、黄灯,每次绿灯换红灯时,黄 灯亮3秒钟。(30分) 3、东西干道和南北干道交替控制,每次干道绿灯交替时,有3 秒钟所有干道的交通灯都是黄灯闪烁3秒钟,提示已经进入路口的车辆迅速通过。(30分)

4、其他创新内容。(10分) 图示: 四、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设计内容:1、设计一款能产生3种以上波形的波形发生器(30分) 2、设计波形选择按钮(采用3个独立按键)(10分) 3、点阵显示波形图案(20分) 4、能同时输出两种波形(30分) 5、显示频率(10分) 图示: 五、基于单片机的LED点阵广告牌设计 设计内容:1、能显示不同字符、图形的LED点阵广告牌(30分) 2、用独立按键控制不同字符的切换效果(如闪烁、静止、平移) (30分) 3、可通过串口从电脑下载更新需要显示的字符(30分) 4、其他创新功能(10分) 图示:略 六、基于单片机的篮球计分器设计 设计内容:1、设计LCD显示篮球比分牌(30分) 2、通过加分按钮可以给A队或B队加分(20分) 3、设计对调功能,A队和B队分数互换,意味着中场交换场地。 (20分) 4、显示比赛倒计时功能(20分) 5、创新内容:如显示第几小节(10分) 显示: 七、基于单片机的电子贺卡设计 设计内容:1、设计基于单片机的伴奏乐曲(30分)

项目单片机应用技能实训C语言教案

单片机应用技能实训(C语言)教案—项目2 项目2 广告灯电路制作 任务1 MCS-51单片机I/O端口及C语言相关指令

二、教学实施过程 实 施 环 节 教学内容导 学 方 法组 织 教 学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 2、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为上课作准备。 互 动 交 流复 习 提 问 1、MCS-51单片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2、MCS-51单片机有多少个I/O口引脚 提 问 导 思导 入 夜晚的商业街上,各种各样的广告彩灯光彩夺目,变幻无穷,非常好看。那么功能强大的单片机是否能完成广告彩灯的控制任务呢本项目的任务就是制作一个用单片机控制的广告灯电路。为完成项目制作,先进行相关基本知识的学习。 启 发 学 习 积 极 性讲 授 新 课 一、MCS-51单片机并行接口 1、P0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P0口每一位的结构如图2-2所示,它由一个输出锁存器,上下两个三态缓冲器,一个输出驱动电路和一个输出控制电路组成。 图2-2 P0口的结构 从P0口输出数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执行以P0口为目的操作数的数据传送指令来实现,另一种是执行以P0口位为目的操作数的位操作指令来实现。分别举例如下: P0=0x66; 12 fsoc 1 ?12 10 6 1 6 ? ? sμ

1、

89C1’ex),默认情况下该项未被选中,如果要写片做硬件实验,就必须选中该项,这一点是初学者易疏忽的,在此特别提醒注意。 4、编译、连接 在设置好工程后,即可进行编译、连接。点击Build target 按钮,对当前工程进行连接,如果当前文件已修改,软件会先对该文件进行编译,然后再连接以产生目标代码。 编译过程中的信息将出现在输出窗口中的Build页中,如果源程序中有语法错误,会有错误报告出现。 三、布置作业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1、单片机控制广告灯电路的仿真验证。 2、观察现实中广告灯的变化情况,通过改写程序,完成不同的灯光效果。比一比,看谁制作的变化效果又多又好。 3、本项目中采用低电平驱动,是否能采用高电平驱动,试一试,想想为什么利用多媒体或机房相关软件进行操作演示。讲解各步骤的含义。 讲解各步骤的含义。完成程序编译后,展示仿真效果。 课堂小结1、proteus的基本操作步骤。 2、keil的操作步骤。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子通信工程 团组:电子设计大赛1组 姓名: 指导老师: 2012/8/15

目录 一、摘要 (3)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3) 三、硬件资源 (5) 四、硬件总体电路搭建 (13) 五、程序流程图 (14) 六、设计感想 (14) 七、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附录 1 程序代码 (17)

一、摘要 本设计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在这里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数码管显示程序、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程序、温度信号处理程序、led控制程序、超温报警程序。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 DS18B20温度芯片温度控制 ,LED报警提示. 二、系统方案的设计 1、设计要求 基本功能: 不加热时实时显示时间,并可手动设置时间; 设定加热水温功能。人工设定热水器烧水的温度,范围在20~70度之间,打开开关后,根据设定温度与水温确定是否加热,及何时停止加热,可实时显示温度; 设定加热时间功能。限定烧水时间,加热时间内超过温度上限或低于温度下限报警,并可实时显示温度。 2、系统设计的框架

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以STC89C51单片机为主控制单元,以DS18B20为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实时存储相关的温度数据并记录当前的时间。其主要包括:电源模块、温度测量及调理电路、键盘、数码管显示、指示灯、报警、继电器及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1 系统设计框架 3 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从设备环境的不同位置采集温度,单片机STC8951获取采集的温度值,经处理后得到当前环境中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值,再根据当前设定的温度上下限值,通过加热和降温对当前温度进行调整。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超过设定温度的上限时,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降温设备(压缩制冷器) ,当采集的温度经处理后低于设定温度的下时 , 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开启升温设备 (加热器) ,这里采用通过LED1和LED2取代!!! 当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太剧烈或由于加热或降温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温度传感头出现故障导致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将环境温度调整到规定的温度限内的时候,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扬声器发出警笛声,这里采用HLLED提示。

单片机实验 教学方案

《单片机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单片机实验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Lab 二、课程编号: 三、学分学时:1学分/16学时 四、使用教材:自编教材《单片机实验》 五、课程属性:实践/ 必修 六、教学对象: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 七、开课单位:理学院 八、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 九、教学目标: 单片机在物理量的采集、处理、控制等各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技术涉及硬件、软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 ?指导学生通过单片机实验进一步了解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熟悉单片机指令系统和编 程语言、加深对单片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培养与提高学生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其中包括:通过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 着手进行单片机实验的能力;简单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能力;简单应用系统的软件 编程能力;正确使用计算机开发平台的能力;完成简单设计性实验的能力等。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 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探索的进取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和爱护公共 财物的优良品质。 十、课程要求: 通过HHXX2.0实验板的焊接,安装调试和一系列和综合应用实验,了解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编程语言,学习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配置、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和软、硬件的调试,培养和提高独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具体要求为: ?指导学生通过本课程完成16学时共4个设计性单片机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单片机软、硬件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实验熟悉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调试过程; ?通过实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十一、教学内容:

单片机课程设计体会

课程设计体会 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我觉得做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生活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们历时两个星期,从理论到实践,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次课程设计后我发现自己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对单片机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这次的课程设计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一设计过程中,学会了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 回顾起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感慨颇多,最重要的是感触是:遇到一个问题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马上思考检查问题出在哪边,而不是抱怨或者马上请教同学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学会单片机,才能越学越会。自己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还有无论编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怨天尤人。无论自己的程序有多好,都不能骄傲。只有这样做到不骄不躁,力量才会源源不断,才会有更多的灵感。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硬件问题,在自己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情况下或是导线损坏或是实验箱上的I/O 口不能正确的输出。在这一方面,我们所能做的是,每天开始做实验时就要检查所用的导线没有问题及各个I/O接口是否能够正确输出。具体方法如下:把每一根导线连接每个I/O 口到发光二极管,上电后每个发光二极管是不是能点亮,按一下复位键后,发光二极管是不是还是继续正确的亮着。 此外,要做好一个课程设计,就必须做到:在设计程序之前,对所用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知道该单片机内有哪些资源;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的软件流程图;在设计程序时,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程序设计好,反复修改、不断改进是程序设计的必经之路;要养成注释程序的好习惯,一个程序的完美与否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应该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提供了方便;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应该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 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