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新乡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新乡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新乡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新乡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2016—2020)

文本

新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06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新乡市医疗卫生设施服务体系构建 (4)

第三章医疗卫生设施配置标准与需求预测 (5)

第四章新乡市市域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8)

第五章新乡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10)

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20)

附则 (2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依据

法律与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

4)《血站管理办法》(卫生部令44号)

5)《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卫妇社发[2006]239号)

6)《河南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豫政[1997]44号)

7)《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国卫基层发〔2014〕33号

规范与标准

1)《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2)《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

3)《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06—2008)

4)《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

5)《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

6)《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142号)

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建标[2013]62号)

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2009〕257号)

9)《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122号)

10)《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豫卫基妇{2009}6号)

11)《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村卫生室建设指导意见》(卫办规财发[2007]138号)

12)《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2015年12月)

13)《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卫监督发[2005]76号)

14)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15)《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国卫医发(2016)38号》

16)《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18)《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

相关规划

1)《河南省卫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2)《新乡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3)《新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4)《新乡市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2020)》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新乡市行政辖区(不含长垣县),包括新乡市中心城区、

辉县市、卫辉市、新乡县、获嘉县、延津县、原阳县、封丘县、平原示范区。

规划重点区域为新乡市中心城区,约140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第四条规划原则

1)区域统筹原则

医疗机构设置应当符合当地卫生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建立各级各类医疗机

构相互协调和有序竞争的医疗服务体系,局部要服从全局,科学合理配置医

疗资源,充分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和效益,避免诱导以趋利为目的、争夺病人的无序甚至恶性竞争的发生。

2)公平性原则

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要从当地的医疗供需实际出发,面

向城乡,以基层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作用,适当调控城市医疗

机构的发展规模,保证全体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民都能公平、公正地享有基本

医疗服务。

3)便民原则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服务半径的规划、确定要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易

于群众得到服务。

4)分级医疗原则

落实医疗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

系,做到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危重急症和疑难病在城市医

院诊疗。

5)医养结合原则

将三级甲等优势医疗资源延伸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所,搭建共享

优势医疗资源平台;同时将医疗卫生与养老保健结合,致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第五条规划目标

到规划期末基本实现卫生资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数量日趋适宜,基

本达到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平衡,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使新乡市的卫生服务和

居民健康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把新乡市建成在省内、国内较有影响力的集健康保健、养生康复与体育健身

为一体的配套完善的城市,打造具有资源和要素配置能力的“健康新乡”。

根据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互补、公平可及的要求,以构建适应我市医

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机

构布局、规模和功能,健全各类医院的功能和职责,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服

务体系,实行城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二级服务网络配置,乡镇三

级网络配置。

第二章新乡市医疗卫生设施服务体系构建

第六条构建原则

1)医疗服务体系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设置应当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功能

到位,以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在城市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型综合医

院(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医院为基础,门诊部、诊所等为补充的新型城市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大力发展中间性医疗服务和设施(包括医院内康复医学科、社区康复、家

庭病床、护理院、护理站、老年病和慢性病医疗机构等),充分发挥基层医

疗机构的作用,合理分流病人,以促进急性病院(或院内急性病部)的发展。

3)建立健全急救医疗业务体系。急救医疗业务体系应由急救中心、急救站和

医院急诊科(室)组成,合理布局,缩短业务半径,形成急救业务网络。

4)其它医疗机构纳入医疗服务体系与其他机构配合、协调。

5)建立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机构业务体系。大力发挥中医药在疾

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临床研

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扶持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第七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

1)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新乡市现状医疗服务体系又分为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其

中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部分,农村医疗服务体

系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两部分。

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医疗急救及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处理等系统,以及医学院校、康复保健、血液中心、卫生科技教育中心、

医疗卫生后勤服务中心等。

第三章医疗卫生设施配置标准与需求预测

第八条医疗卫生设施配置标准

1)综合医院

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规定医疗设施的建设用地,包

括急诊室、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

房等七项设施的建设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堆晒用地(用于燃煤堆放

与洗涤物品的晾晒)和医疗废物与日产垃圾的存放、处置用地。根据建设规

模的不同,可分为九个等级,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3-1 综合医院建筑面积与用地指标 (平方米/床)

2)中医院

根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06-2008)中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

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

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0.22—0.27张床

测算。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60床、100床、200床、300床、400床、500床六种,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3-2 中医院建筑面积与用地指标 (平方米/床)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不设住院治疗功能的病床,可设一定数量以护理康

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床位设置根据服务范围和辖区人口合理设置。考虑服

务人口数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服务半径、交通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每

千服务人口(指户籍人口)宜设置0.3—0.6张床位。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

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情况和居民需求,可设一定数量的日间病床和康复病床,但一般不超过50张。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各级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如下表所示:

表3-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与床位数指标(平方米/床)

4)镇卫生院配置标准

表3-4 镇卫生院建筑面积指标

5)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依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2009〕257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面积指标应按编制人数核定:

市级65平方米/人核定;

县(区)级60平方米/人核定;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用地容积率宜为1.0—1.2。

6)卫生监督所

依据《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卫监督发〔2005〕76 号),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日常工作所需各类用房,人均建筑面积应在40平方米以上。

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建筑规模应不少于2400平方米,

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建筑规模应不少于1200平方米。

7)急救中心

表3-5 急救中心用地面积指标和建筑面积指标

8)妇幼保健院(所)

依据《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2015年12月),县以上(含县)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编制总额,一般按人口的1/10000配备;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和大城市按人口的1/5000配备;人口稠密的省按人口的1/15000配备。

表3-6 妇幼保健院、所保健业务用房人均用地指标及建筑面积指标表

第九条床位数预测

1)必须床位数

2020年,中心城区床位数总需求为14700张,每千人床位数达到9.5床;全市床位数总需求约为36600床,每千人床位数达到6.65床。

2)床位数分配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的确定:首先组织专家论证不同级别医院就诊的各专科病种,然后由各专科病种床位数分别计算出各级医院床位数,承担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一级医疗机构原则上可不设床位。

第四章新乡市市域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第十条布局结构

根据新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空间发展结构,结合市域医疗卫生设施的发展

目标,提出市域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构想为:“一主、三副、五组团、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

1)一主

由新乡市中心城区和新乡新区部分功能区的医疗卫生设施资源构成区域性的

医疗服务中心,以服务新乡市市区和新乡规划区内的居民为主,同时兼有区

域服务中心的职能。

2)三副

平原示范区、辉县市、封丘县城。以本区域为主,兼有为中心城区分流作用。

3)五组团

原阳、新乡县、卫辉、延津、获嘉等五个县城,以县城中心城区为核心,形

成服务县域居民的医疗中心。

4)多点

根据新乡市市域内的重点镇的医疗卫生资源组成的医疗服务集中点。这些医

疗服务集中点以服务所在镇的居民为主,兼有为周边乡镇居民服务的职能。第十一条县区建设规划

1)医疗服务设施

卫辉市:

扩建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将妇幼保健院搬迁至新区,按照二级医院的标准

和规模建造一个现代化综合医院;在新区增设卫辉市急救中心一处。

平原示范区:

平原示范区核心区设置3座城市级医疗用地,疗养院1处,区级医疗机构3处,

居住区按居住区设计规范设置医疗机构。

新乡县:

改建小冀镇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县第二医院,规划建立二所专业性医院,设

立疾病防治中心1处;妇幼保健院1处。

延津县:

主城片区规划保留老城区现状的医疗卫生单位,在城北新区增设县级医院4个,榆东片区规划保留省道308北侧的延津县人民医院机械电子分院。

辉县市:

保留并完善现有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共济医院,结合新区开发在城区西部新增一处综合医院。

获嘉县:

保留扩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红十字医院;新建城西医院2所(妇幼保健医院并入其中)、城南医院1所和城东医院1所。

封丘县:

保留新建的中医院,规划1处综合性医院;保留并扩建现人民医院、公立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城关乡卫生院改建为社区医院;新建1处综合性医院。原阳县:

原阳县城区共布置医疗卫生用地6处,其中城市级医院2处,区级医院4处,居住区级医疗机构结合居住区规范设置。病床总数达到3200张以上。

2)公共卫生设施

每个县(市)区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等级配置相应规模的县(市、区)级公共卫生服务设施,乡镇(街道办)公共卫生服务设施一般不单独配置,依托乡镇医院、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布局尽量布局在每个县(市)区的人群服务核心区域和交通便利地段。

3)卫生人才队伍

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7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4人,医护比达到1∶1.25,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6,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92人,人才规模与我国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相适应,城乡和区域医药卫生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各类人才队伍统筹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乡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第十二条布局总体原则

医疗机构的设置坚持“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互补、保障可及”的原则,规划构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分工合作的两级新型城市

医疗服务体系。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主要从事疾病诊治,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立足于提高服务能力、辐射能力和承担疑难病的诊治任务,并应做好医、教、研结合,积极建设重点学科从而推动全市医学科技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

构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及诊断明确

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

第十三条选址要求

医疗机构的规划布点远离污染源,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远离高

压线路及设备。同时不应邻近少儿活动密集场所和城市水源保护区。选择在

地质条件好、交通便捷、环境较安静的地段。对服务全省、全国的大型现代

化医院应选择在城市边缘和对外交通干线。老年康复类医院应选择在环境品

质较高的区域。

第十四条中心城区综合医院规划布局

至2020年规划期限末,新乡市中心城区内规划新增综合医院7家,扩建1家,

迁址2家,保留综合医院13家,共有综合医院23家。综合医院空间格局,分布

均衡,等级合理,基本覆盖新乡市中心城区范围。

表5-1 2020年新乡市中心城区规划综合医院情况一览表

第十五条中心城区专科医院规划布局

1)规划原则

利用大型综合医院的专科优势,对部分技术优势明显,病人需求量大的特色专科,在大型综合医院专科的基础上,另建专科医院。对部分适宜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一级医院可以向专科医院转制。

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和设置规划的一级专科医院,未来逐步向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转型,其余的一级专科医院未来发展走向可视自身运营状况而定。新建专科医院原则上需达到二级以上专科医院规模。新建的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距应大于800米。

保留和发展现有的专科医院体系,继续加大对以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中医院等为主框架的专科医院体系建设发展并继续促进心血管病医院、肛肠医院等一批中小型特色专科医院的发展。加强涉及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医疗机构的建设,加强精神类专科医疗机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心理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康复可进社区。

重点加强市传染病医院建设加强市传染病医院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传染病收治能力提高等内涵建设。完善现状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

鼓励社会力量在人口集聚、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域举办民营专科特色医院,本规划期内各城市区专科医院设置应达到二级以上(含)标准。

2)规划布局

新乡市中心城区内迁址专科医院1家,保留专科医院12家,依托河南省精神病医院设置新乡市精神卫生康复中心1处。至2020年规划期限末,共计有专科医院13家。

表5-2 2020年新乡市专科医院规划一览表

第十六条中心城区中医院规划布局

建立以新乡市中医院为龙头的中医特色专科医疗机构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侧翼、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为基础,中医药参与的中医事业发展格局。

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学科建设,政策支持全市各类中医特色医院中医科的规划、建设与发展。

保留目前位于红旗区劳动路与向阳路交叉口东北角的新乡市中医院;在大块镇建立凤泉区中医院,位于新秀路中段;规划新东区中医院,位于小店镇东敬路与新纯街交叉口东南;规划金谷中医院,位于南环路与新飞大道交叉口东南。

表5-3 中医院规划一览表

第十七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布局

1)布局原则

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或新建居民小区2万户居民、5 万人口左右规划设置

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1~

2 个社居委所辖区域规划设置1 所社区卫

生服务站,中心所在地的社居委不再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10 万人口以

上的街道办事处或街道建制的社区增设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居委所辖区域人口少于3 千的原则上不再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其它医疗机构间距不小于1500米。

2)规划布局

规划保留现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处,结合服务人口和街道办事处,新增加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址2个。截止2020年,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个。

表5-4 新乡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情况一览表

第十八条社区卫生服务站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方便覆盖的区域,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社

区卫生服务站按照适度便捷方式设置,原则上按社区居委会范围设置(建筑面积不于150平方米)。

第十九条公共卫生中心

整合各区疾控中心、防疫站、卫监所等,规划新增5处公共卫生中心。

新乡市结核病防治所规划迁址至:新五街与前进东路西南角,占地面积为1.3公顷。

表5-5 新乡市公共卫生中心规划一览表

第二十条急救机构

1)规划目标

建立健全以“120”为中心的全市医疗急救体系,进一步完善“120”医疗急救中心的服务和指导调度功能,充分利用现有大型医院医疗资源在城区的不同方位建立市医疗急救站,形成急救中心、急救站二级急救网络。

2)规划布局

规划期末,新乡市中心城区应满足医疗急救服务半径3—5 公里平均反应时间7—9 分钟,每5—10 万人配1辆救护车(含急救备车每处急救分站不少于2 辆救护车。依托新建综合医院规划建立急救分站9座。

表5-6 新乡市中心城区规划急救中心(站)一览表

第二十一条医学教育科研机构

1)规划目标

构筑以医学院校、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组织为基础的卫生科技、教育体系。

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及科研机构对于人才培养及卫生科技教育的支撑作用,发

挥省、市医学会等医学组织对卫生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医学科技的进

步。

2)规划布局

规划在新乡小店工业园区(新乡职教园区)划拨土地建设新校区,建设规模

10.8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7亿元。

第二十二条血液中心(站)

1)规划目标

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新乡市市血液

中心的工作职能,保证血液质量,确保用血安全,实现全市血液管理信息化,使市血液中心建设管理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2)规划布局

保留现状新乡市市血液中心,以进一步保障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供给,

对全市血液检测工作技术指导。

表5-7 新乡市中心城区规划中心血站一览表

第二十三条医养结合项目

1)规划目标

规划的新乡市医疗康复管理与康复中心以生命科学的创新为动力,以国际水

准的医疗保健服务为重点,以商务服务为突破,集研发、孵化、展示、商贸、培训、中介服务、行业管理为一体,建成水平一流、特色突出、聚集辐射作

用明显,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健康发展中心;与新区、新乡工业园区、高

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联动发展,优势互补,成为新乡健康产业发展的驱动

力和服务平台,成为新乡国际化的窗口,构建豫北第一、国内一流、国际水

平的生命健康科技园区,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豫北地区医疗中心城市。

2)规划布局

新乡市健康管理与康复中心:

规划于新二街与规划科隆大道交叉口东北角建设新乡市医疗康复管理与康复

中心,占地面积10.74公顷,建筑面积为31万平方米,容积率为2.88。

凤泉区健康管理与康复中心:

规划于凤泉区北建立1处健康管理与康复中心,占地面积为29.11公顷。

新乡市惠民院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中心:

规划于经开区新长北线与经二路交叉口东北角建设新乡市惠民院社会福利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凤岗河东路为北南西走向城市主干道,道路设计总长度为1384.350米,本次雨水排水设计长度为1155米,污水排水设计长度为1028米,路面宽度为20米。 二.工程范围及工程内容 本雨水工程范围为K0+180至K1+1335段;污水工程范围为K0+183至K1+211,主要内容为本工程范围内道路左侧沿线两侧布置雨、污水管道。 三.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规划资料:抚州市主城区排水专项规划(2012-2020) 2.勘测资料:抚州市政1:1000航测地形图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5.《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2009) 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2009) 7.《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2-2002) 8.《埋地聚氯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64-2004) 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0.《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四.设计原则 1.排水体制服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管道设计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法规和标准。 2.排水出路、遵循城市排水专项规划要求,分区排水,近远期结合。 3.排水管道结合道路工程设计及沿线地形、受纳水体情况,合理布置管道走向、管径,埋设深度,节约工程造价。 五.排水现状及地质情况 1、排水现状 沿线经过南门路,现状地基基本为水塘,在迎宾大道、南门路段有独立的排水管网。 2、地质情况 根据现状地质勘探可示,土质以残破积黄褐粘性土为主。 六、设计标准 1.雨水: 按满流设计,设计重现期P=1年,综合径流系数ψ=0.60,地面集水时间=10分钟, 采用抚州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 q=2890(1+0.55logP)/(t+8) 升/秒.公顷 2.污水:依据现有污水管网布置图设计。 七、排水设计 (一)雨水设计 1、雨水管线流向及排出 ①流向:雨水管道由南至北流。 ②雨水排出口:雨水管道由南至北流入南门路现有雨水干管。 2、雨水管材、接口及基础 主雨水管及预留管采用二级钢筋砼管 雨水连接管采用PVC管,管材须符合《埋地聚氯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3、雨水口选用及材料 雨水口采用砖砌偏沟式双箅雨水口,铸铁井圈及箅子。 4、雨水检查井选用及材料 雨水检查井采用钢筋砼井,须符合国家标准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3)。 井筒采用Φ700预制砼井筒,井盖选用Φ700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及支座,设置标准见《市政排水 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6、7)。 (二)污水设计 1、污水管线流向及排出 ①流向:雨水管道由南至北流。 ②污水排出口:雨水管道由南至北流入南门路现有污水干管。 2、污水管材、接口及基础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7.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8.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9.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 (二)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0.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11.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 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3.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12.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13.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14.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1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1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 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 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4.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城市水系 城市内河(不承担流域性防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坑塘、 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城市雨水排放口 分布等基本情况。 城市区域内承担流域防洪功能的受纳水体的几何特征、设计 水(潮)位和流量等基本情况。 (2)城市雨水排水分区 城市排水分区情况,每个排水分区的面积,最终排水出路等。(3)道路竖向 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控制点标高。 (4)历史内涝 描述近10年城市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范围等,以及灾害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5)城市排水设施 城市现有排水管渠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 建设年限,设计标准,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网情况及城市雨 水管渠的运行情况。 城市排水泵站位置,设计流量,设计标准,服务范围、建设 年限及运行情况。

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细则

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纲要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为确保我省城镇排水专项规划质量,规范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使其科学化和制度化,以促进我省排水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纲要。本纲要适用于我省城市和镇的排水专项规划。 城镇排水专项规划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是对城镇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其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册和附录四大部分。城镇排水专项规划要综合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因素,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因地制宜地科学确定城镇排水体制、排水管网系统、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排水水体,促进城镇科学、可持续发展。 城镇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单位须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资质。 第二章编制原则 一、充分合理利用城镇原有排水设施功能。 二、统一规划,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分步实施。 三、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科学环保,利于城镇人居环境。 四、远期雨污分流。应充分回收利用城镇雨水及处理后的污水,科学合理处置污泥。 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促进城镇长远发展。 第三章成果格式 一、规划文本 (一)总论 (二)排水体制 (三)污水系统规划

(四)雨水系统规划 (五)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六)排水管材选用与附属构筑物 (七)再生水利用规划 (八)近期建设规划 (九)投资估算 (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二、规划说明书 (一)总论 1、规划依据 2、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3、规划期限及规划范围 规划年限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一般为5年,远期一般为15-20年。且规划期限应与城镇总体规划一致。规划范围依据城镇总体规划确定范围,并应考虑与远景发展的衔接。 4、规划目标 城镇排水专项规划以显著提高城镇公共排水功能和改善城镇水环境为目标,通过合理确定城镇排水设施标准、布局、建设时序,达到雨水能及时排除、污水能有效治理,同时,要兼顾初期雨水的截流、调蓄和处理,排涝与治污并重,处理和利用并举,改善城镇水环境。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等相关要求,提出近远期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城镇雨水管道服务面积普及率、城镇污水管道服务面积普及率等规划指标值。 (二)城镇概况 1、自然条件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行政辖区、气候气象、降水与蒸发、水文、工程

排水专项规划设计提资清单(规划)

排水专项规划工程设计所需提供的基础资料 1.城市总体规划 1.1提供城市总体规划说明文本及基础资料 1.2城市内涝水位 2.城市概况 2.1县志。 2.2县城建成区面积(包括现状、近期、远期且说明年限) 2.3县城区近5年人口数据、城区用水情况(填写附表相关内容) 2.4近5年县城GDP数据;城区工农业经济状况,主导产业如城区主要工业、商业、服务行业等发展状况;近5年城区工业产值,县发展计划经济指标等。提供上述相关文字资料。 2.5县城区地图(现状)、近远期城区规划图(1:10000或1:20000)、道路路网图(包括各道路控制标高)、人口分布或人口密度图等。 2.8发展规划纲要文本,计划主要建设项目情况的文字资料。 3.县城供排水现状 3.1城区排水系统设计规模,污水厂实际处理能力,采用的处理工艺、排水处理流域等情况的详实文字资料及相关设计文件。 3.2现有和拟建污水提升泵站规模及水泵主要运行参数。 3.3污水厂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图,水泵机组型号及运行方式,污水厂运行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污水厂进水水质、出厂水水质情况报告。 3.5排水管网现状图(1:10000或1;20000)包括雨水、污水现状图,那

些地区采用合流制,那些地区采用分流制,各污水厂、提升压站、排污口及主要排污大户位置。 主要街区或街道的管道材料,管道长度(填写附表); 管网、管材统计表(填写附表); 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详实文字资料。 3.7近5年主要运行经济技术指标(填写附表)。 3.8城市污水水质 4.附表 历年供水主要指标 年份城区常 住人口 (人) 城区人 口(常住 人口+流 动人口) 用水人 口 (人) 供水普 及率 (%) 最高日人 均综合用 水量 (L/人.d) 人均生活 用水量 (L/人.d) 备注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历年排水经济指标 年份 总产值 (万元) 固定资产净 值(万元) 单位电耗 (kwh/km3) 单位药耗 (kwh/km3) 现行综合水 价 现行电价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2012年01月18日 17:31 科技部网站 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目录 一、形势与需求 5 (一)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5 (二)医学诊疗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 6 (三)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地 6 (四)产业竞争的焦点领域 6 (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7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发展原则 8 三、发展目标 9 (一)总体目标 9 (二)具体目标 9 (三)指标体系 10 四、发展重点 10 (一)基础研究重点 10

(二)关键技术发展重点 11 (三)产品发展重点方向 12 五、“十二五”重点任务布局 15 (一)基础装备升级 15 (二)高端产品突破 16 (三)前沿方向创新 16 (四)创新能力提升 17 (五)应用示范工程 17 六、保障措施 18 (一)强化创新引导 18 (二)完善政策措施 18 (三)优化产业环境 18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医疗器械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其战略地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支撑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相关要求,特制定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

第一作者简介:关鸿滨,男,1967年4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1989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给排水专业,工程师,太原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山西省太原市金刚堰路46号,030009. 文章编号:1005-6033(2001)05-0040-02收稿日期:2001-06-13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 关鸿滨1,张晋峰2 (1.太原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山西太原,030009;2.山西省城乡规化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7) 摘 要:结合工程规划实例阐述了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并对其编制方法和深度作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办法;编制要点中图分类号:TU 99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完善是关系到城市各项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编制科学可行的给排水专项规划可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因而近年来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已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由于目前我国尚未颁布统一的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办法和实施细则,因而各地在规划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规划成果形式上不尽相同。针对此种情况,本文结合山西省晋城市主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实例对给排水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点进行阐述,旨在对规划编制方法和一些关键问题提出探讨意见。 1 城市给排水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子项 首先应明确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是相应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并从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子项。同其它工程专项规划如道路、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等专项规划是并列的关系。从规划期限到规划范围也都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给排水专项规划中所采用的一些基础指标如规划人口规模、规划用地规模等均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而来。从实施和管理程序上,给排水专项规划也是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当地规划部门依照规划进行管理。换言之,从实施和管理的角度讲,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这一点,对把握编制深度有重要意义。 城市总体规划是依法管理城市建设的法规文件,因此成果中包括具有法规条文性质的文本,而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不仅是总体规划中给排水专业规划的延伸和深化,同时还可作为行业管理的技术原则和依据,在内容上更注重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而从成果形式上,我们认为可分 为3部分(规划说明、现状基础资料、规划图纸),不需要编制规划文本。 2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与给排水专业规划不等同 依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总体规划阶段的各项专业规划中 (包括给排水专业规划),对其内容及深度要求也做了明确规定,要求估算 城市用水量、排水量,确定水资源供需平衡方案,确定水源地范围及给排水厂站设施的位置、数量、设计规模,确定给排水管渠的布局、走向、管径等。 近年来一些规划界人士对此规定提出了质疑,原因主要归结为总体规划阶段,由于侧重点主要在城市的定性分析和宏观布局以及规模指标的控制,由于受资料的广度、深度限制,总体规划中专业规划难以做到也没有必要提出过多量化指标(如给定管径等),即便提出量化指标,在没有深入分析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也不会切合实际,且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误导,带来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在编制《晋城市主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的过程中就发现,晋城市总体规划中给排水专业规划中的许多量化分析就不够准确,不够符合实际。笔者认为:深入量化的分析研究过程应放在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中,在占有大量深入的基础资料、做好细致的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使规划切合实际,同时使规划各阶段的深度要求划分更明确。 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在深度上除要满足《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外,还应在城市基础资料调查分析、给排水系统建设规模论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排水分区划分、近远期规划结合等方面做更深入的工作。在《晋城市主城区给排水专项规划》中,仅在水源开发规划上就分别对近期和远期城市供水各提出了3个水源开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在给水管理网规划中也进行了多种工况的设计、校核,使供水管径选择和工作压力 4

项目名称合肥市城市环卫设施专项规划

项目名称:合肥市城市环卫设施专项规划 工程编号: 编制单位: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甲级 院长: 姚本伦高级工程师 分管副院长:陶其中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副院长:黄德清高级规划师 总工程师: 张敏高级规划师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三所 所长:赵华中城市规划师 副所长:姜莘高级规划师 高平城市规划师 主任工程师:施强城市规划师 工程负责人:吴建国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项目组成员:吴建国 周瀚章助理规划师 凌翔见习规划师 审核:施强 审定:张敏 协编单位:合肥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编制日期:二○○八年八月

合肥市城市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年)文本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合肥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年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三章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公共厕所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生活垃圾收集点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废物箱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环境卫生工程设施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垃圾转运站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三节粪便处理厂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其他环境卫生设施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基层环境卫生机构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三节环卫道班房规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近期重点建设项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章规划实施的对策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推进合肥“”空间发展战略,实现合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积极落实《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年)》的实施,确保城市各项环卫设施的正常运转,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特编制《合肥市城市环卫设施专项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主要是“”发展战略规划确定的城镇密集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以及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涉及的用地。 第三条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号);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第号令); 、《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 、国家和地方的其他法律法规与相关规范标准; 、合肥市相关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第四条规划期限 、近期~年; 、远期~年。 第五条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开始执行,由合肥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合肥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解释。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区内建设,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本规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建设城乡环境卫生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努力推进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把合肥市建设成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 第七条规划原则 、统一协调的原则,加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促进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和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的原则,方便群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努力创造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实施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防治环境污染的统一。 、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以产业政策和设施设置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城乡一体化的原则,立足中心城区,发展外围城市组团,兼顾周边乡镇,实现城乡环境面貌同时改善。、科技兴业的原则,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实用技术,保障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提高环卫设施现代化水平。 、社会参与的原则,实现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投资多元化,加快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和监督机制,促进环卫管理法制化。 第八条规划目标 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置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实现总体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先进,管理科学高效,构建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环境卫生安全保障体系。、近期(年)目标 ()进一步规范垃圾袋装化,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全覆盖; ()将现有设施改造与新增设施建设有机结合,按规范要求逐步实施,力争环境卫生设施基本满足城市需求; ()提高环境卫生作业机械化水平,道路清扫机械化率达到以上; ()通过环卫装备的升级换代,实现垃圾收运车辆“全密闭、压缩化、高运能”,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污水渗漏,降低垃圾在收运过程中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以上; ()大力发展节水型公厕,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到;新建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二类以上公厕所占比例达到以上; 、远期(年)目标 ()环境卫生设施配套完善,满足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发展的需求,达到国内同等城市的先进水平;()建立和完善资源回收系统,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完善垃圾收运系统,提升环卫装备水平,垃圾清运机械化程度力争达到; ()完善城市日常保洁系统,提高道路机械化保洁水平,道路清扫机械化率达到以上; ()继续完善公厕布局,提高公厕建设与管理标准,大力发展节水型、生态型公厕; ()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则,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以上; ()建成合肥市城市环境卫生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实现环境卫生管理现代化。 第九条在市区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宜划分为可回收物、可燃垃圾和其他垃圾等类别,届时具体应按合肥市政府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南执行。 第十条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近期(年)按平均每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公斤推算,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约吨日; 、远期(年)按平均每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公斤推算,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约吨日。 第三章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 第十一条以公共厕所规划建设为重点,采用独立式与附属式相结合,活动式为补充的建设方式,坚持小型化、精品化、生态化、景观化相结合,有效地保证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建设用地,方便社会公众使用。 第一节公共厕所规划 第十二条公共厕所设置标准 主城区和滨湖新区按每平方公里设置座公共厕所的标准;外围组团的工业、仓储区按每平方公里设置~座公共厕所的标准,沿路按以下间距设置:主、次干道为~米;支路~米。 第十三条公共厕所布点 公共厕所布局宜统筹各个功能区,以求面的平衡;结合各条道路设置,以求线的平衡;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公园等重要公共设施优先布置。 、近期(年)共设置公共厕所座;其中,现状保留座,新增座。 、远期(年)共设置公共厕所座;其中,其中,新增座。 第十四条公共厕所位置要求 、公共厕所布局宜统筹各个功能区,以求面的平衡;结合各条道路设置,以求线的平衡;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公园等重要公共设施优先布置。 、公共厕所应与垃圾转运站建设相结合,今后凡新建或改建垃圾转运站都应同时建设公共厕所及其他环境卫生基础设施。 、公共厕所应与公园绿地、加油(气)站、公交首末站等其他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相结合,节约集约利用

2019市政排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019市政排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排水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结合现有****路、柏荫路、泗洲路雨污水而实施的排水工程,主要解决****大道路面排水问题。排水工程以总体规划及生态新城市政规划为指导,采用雨水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通过收水口收集集中排放进入城市雨水系统。 本段排水工程主要排水和供水系统组成包括管径主要有DN200、DN500供水管,D300、D400、D600、D800、D1200 、D1500 、D1800雨水收集管。 主要工程量表

二、工期及质量管理目标 按照建设单位要求,计划工期 65 天,在接到开工通知书后,及时组织夫员机械施工,确保计划工期 65 天(日历天数)完成施工任务,该工程保证"合格工程"。我们在施工中坚持以设计为依据,以技术规范为标准,坚持速度服从质量,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服从建立是的技术管理、质量检验,办好签证手续,搞好技术资料的整理,确保该工程优良等级,让业主满意放心。 三、施工部署 (1)工程施工范围内,做好"三通一平"工作,调查施工现场环境与条件情况。 (2)建好临时设施、材料仓库、机械设备停放场地、临时生活设施、供水以及供电设备 (3)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定位放线并核实工程量。 (4)落实安排人机料及其它设备情况,编制各种需用量计划。 (5)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作业方法:由于本标段工程量大,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完成施工任务,经过公司领导以及本标段项目部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决定将本标段进行分段施工,充分发挥我处施工机械的主导作用,采取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的方法,遵循“先深厚浅,先主线后辅线”的原则,首先采取以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对施工现场内的腐植土进行清理,经检查验收后,再从沟槽定位→沟槽开挖→管基础铺设→管道安装、铺设→沟槽回填夯实→路槽整形,实行分段流水作业,确保各工序衔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1.1 规划目的。说明规划编制背景及目的。 1.2 规划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划、有关政策和其他相关资料。 1.3 规划范围。 1.4 规划原则。 1.5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明确规划基准年和近、中、远期的划分。 第二章规划目标 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保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明确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建设排水体制适当、系统布局合理、处理规模适度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实现控制水污染,保护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配置适宜的雨水收集排除系统,消除水涝灾害等目标。 第三章排水体制与分区 3.1排水体制。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环保要求等综合因素,明确城市排水体制。 3.2排水分区。划分城市排水分区。 第四章污水管网工程规划 4.1污水受纳水体。 4.2 污水管网布置。根据污水排水分区,明确污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4.3 污水处理厂、站。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污泥处理处置等。对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要求。 4.4 污水资源化回用。明确污水资源化回用的途径或提出建议。 第五章雨水管网工程规划

5.1 雨水受纳水体。确定雨水受纳体及排放口的位置、数量。 5.2 雨水管网系统。根据雨水排水分区,明确雨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5.3 雨水泵站。雨水泵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等。提出雨水工程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城市内涝应急措施等。 5.4 雨洪调蓄及资源化利用 提出雨、洪调蓄利用及雨水资源化途径。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明确各类排水设施及排水管道近期建设内容,并对近期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提出政策措施、政策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城市排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职责。 第八章附则 规定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审查批准、解释权归属等程序性内容。对规划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规范性解释。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 1、城市区位图 2、城市总体规划总图。图纸中要明确标注规划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工业用地、绿地用地,河流、铁路等要与其他用地明确区分。 3、城市污水设施及污水管渠现状分布图。标明现状设施的位置、占地界线、服务范围,现状管渠的分布、管径、控制点的埋深等。 4、城市污水排水分区图。标明各个分区的界线、分区面积。 5、城市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简图。以简图的形式标明污水管网各管段的流量、坡度、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 6、城市污水工程规划图。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污水管网的实际敷设路径、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标明污水厂站的位置,用地界线、防护距离等。 7、城市雨水设施及雨水管渠现状分布图。标明现状设施的位置、占地界线、服务范围,现状管渠的分布、管径、控制点的埋深等。 8、城市雨水工程排水分区图。标明各个分区的界线、分区面积。 9、城市雨水管道水力计算简图。以简图的形式标明雨水管网各管段的流量、坡度、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 10、城市雨水工程规划图。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雨水管网的实际敷设路径、管径、管长、排水方向等,标明污水厂站的位置,用地界线、防护距离等。 11、城市污水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图。以城市规划总图为底图,标明城市近期建设管道的

环卫设施规划规范

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78号现批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37—2003,自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2、3.2.3、3.2.6、3.3.1、3.3.4、4.2.3、4.5.1、4.5.2、4.5.3、5.3.1、5.3.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〇〇三年九月十日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1 总则 1.0.1 为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中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编制质量,满足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需要,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保持与城市发展协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市(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乡村、独立工矿区、风景名胜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应规划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1.0.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臵必须从总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臵。 1.0.5 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臵宜做到区域共享、城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臵。 1.0.6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臵方式,给处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及数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臵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 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深化,重点应确定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位臵和用地范围。 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中,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给除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设臵原则、类型、等级、数量和用地面积等指标,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 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2、地形地貌 3、地质水文 4、经济社会概况 5、上位规划概要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 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 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 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 规划依据 (二) 规划原则 (三) 规划范围 (四) 规划期限 (五) 规划目标 (六) 规划标准 1、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 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一) 径流量控制 (二) 径流污染控制 (三) 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一) 排水体制 (二) 排水分区 (三) 排水管渠 (四) 排水泵站及其她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 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 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三) 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四) 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 体制机制 (二) 信息化建设 (三) 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 建设用地 (二) 资金筹措 (三) 其她 十、附件 (一) 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 (二) 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 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与地质等基本情况。 4、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与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 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排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 纲要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二部分规划图纸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规划目的。说明规划编制背景及目的。 规划依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划、有关政策和其他相关资料。 规划范围。 规划原则。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明确规划基准年和近、中、远期的划分。 第二章规划目标 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保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明确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建设排水体制适当、系统布局合理、处理规模适度的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实现控制水污染,保护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维护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配置适宜的雨水收集排除系统,消除水涝灾害等目标。 第三章排水体制与分区 排水体制。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环保要求等综合因素,明确城市排水体制。

排水分区。划分城市排水分区。 第四章污水管网工程规划 污水受纳水体。 污水管网布置。根据污水排水分区,明确污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污水处理厂、站。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污泥处理处置等。对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要求。 污水资源化回用。明确污水资源化回用的途径或提出建议。 第五章雨水管网工程规划 雨水受纳水体。确定雨水受纳体及排放口的位置、数量。 雨水管网系统。根据雨水排水分区,明确雨水主干管的走向、管径、管材等。 雨水泵站。雨水泵站的建设规模、选址、用地控制,以及周围防护距离控制等。提出雨水工程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城市内涝应急措施等。 雨洪调蓄及资源化利用 提出雨、洪调蓄利用及雨水资源化途径。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明确各类排水设施及排水管道近期建设内容,并对近期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

市政给排水施工图设计总说 明

排水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 1、 根据业主要求,本工程雨水系统只考虑承接路面雨水;污水根据规划要求实施,不考虑路周边建筑物的接入。 2、 设计依据 1、 《由业主提供的区内道路的各道路规划坐标和规划标高》 2、 《业主提供的该片区防洪排涝、竖向及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3、 业主提供的该区域1:1000现状地形图 4、 清远市规划局提供的清远市暴雨强度公式; 5、 道路施工图设计图纸; 3、 设计规范 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 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1998); 7、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64:2004)。 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0); 9、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8); 10、 《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GB/T19472.2-2004 4、 标准及参数 1、 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制; 2、雨水量计算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清远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q-设计降雨强度 ·地面集水时间t=10分钟; ·设计重现期 P=2年; ·径流系数:除公共绿地、林地、园地等采用0.25,其余均采用0.7;·汇流面积:8000m2。 3、污水量:本工程规划纳污面积整个小区的生活污水。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专项规划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以国科发计〔2011〕705号《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该《规划》分形势与需求、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十二五”重点任务布局、保障措施6部分。 一、科学技术部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科发计〔2011〕7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导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科技部制定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科学技术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科学技术部,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医疗器械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其战略地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支撑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相关要求,特制定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三、形势与需求 (一)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1 总则 1.0.1 为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中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编制质量,满足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需要,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保持与城市发展协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市(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乡村、独立工矿区、风景名胜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应规划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的期限和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1.0.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设置必须从整体上满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功能,贯彻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分类处置。 1.0.5 重大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宜做到区域共享乡共享,实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 1.0.6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应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成分,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方式,给出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及数量,并给出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规划设置原则、类型、标准、数量、布局和用地范围。 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适度深化,重点应确定主要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业(专项)规划中,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给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设置原则、类型、等级、数量和用地面积等指标,提出工艺、技术、建设等要求。 对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的规划要求,可根据其特点分别按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或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要求执行。 1.0.7 在详细规划中应确定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的种类、等级、数量、用地和建筑面积、定点位置等内容,满足环境卫生车辆通道要求。 1.0.8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满足城市用地布局,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和城市景观等要求。 1.0.9 城市生活垃圾以外的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根据此类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及城市诸方面条件,提出相应规划控制要求。 1.0.10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环境卫生设施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acilities 具有从整体上改善环境卫生、限制或消除生活废弃物危害功能的设备、容器、构筑物、建筑物及场地等的统称。 2.0.2 环境卫生公共设施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public facilities 设置在公共场所等处,为社会公众提供直接服务的环境卫生设施。 2.0.3 环境卫生工程设施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facilities 具有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理及处置功能的较大规模的环境卫生设施。 2.0.4 公共厕所public lavatory 供社会公众使用,设置在道路旁或公共场所的厕所。公共厕所可分为独立式公共厕所和附属式公共厕所,附属式公共厕所是设置在其他建筑内、并向社会公众全天候开放的厕所。

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编制大纲

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编制大纲 为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城镇现代化和“两个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指导城镇环境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结合《全国城镇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中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等有关文件精神,制订本纲要。 城镇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要从促进城镇生态系统良性演化的高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城镇环境卫生工作的战略与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实现城镇生活废弃物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使环卫事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前言 城镇环境卫生专项规划是对城镇总体规划的深化,应以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将其有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在制定城市详细规划时作出具体安排。 应简述前几轮环卫专项规划的编制情况,对历次环卫规划的实施情况作出回顾和分析评价。 本次规划编制组织与人员的落实情况。 第一章城镇概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 城镇区划范围内地貌、地质、水文情况,主导风向、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资料,区域地震烈度等方面情况。 第二节社会经济情况 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目前城镇社会经济概况,人口及其结构(见附录三)、产业结构、GDP 和人均GDP、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以及居民消费水平、文明素质等方面情况。 第三节城镇建设与规划 城镇性质与规模,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及市政公用等用地布局,人口分布情况,城镇基础设施(主要是城市交通、供水、排水、供气、绿化等)现状。 城镇总体规划概要:城镇规划区范围、面积,城镇性质、规模,总体规划年限,城镇空

间结构与各类用地布局规划,各类城镇基础设施规划情况。 第二章城镇环卫现状与评价 第一节环境卫生管理 环卫组织管理体制、管理机构设置、运行管理方式和环卫执法机构情况。 环卫资金来源与使用情况。“九五’’“十五”“十一五”以来的环卫投资情况及其结构。 环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情况。 第二节环卫从业人员 环卫职工基本情况。一、二、三线人员比例,环卫各工种人员比例,基本职工、合同工、季节工等的比例,职工年龄结构及知识结构,环卫职工占城镇人口比例。 其他从事环卫服务的人员情况(数量、结构等)。 第三节环卫作业和生活废弃物处理处置 道路清扫作业系统:城镇道路面积、清扫保洁面积,作业等级、机械化作业面积。清扫、保洁、洒水等作业与管理。。 生活垃圾作业系统:近三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清运量(台车站、码头);垃圾成分、含水率、低位热值等特征(详见附录三)。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中转作业与管理;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路线与作业管理。 粪便作业系统:粪便管道化排放的情况,近三年清运(清掏)量,粪便处理、处置的主要工艺及其管理情况。 水面漂浮垃圾作业:水面(河道)面积、保洁面积,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运输等作业及管理现状。 建筑垃圾(渣土):年产生量,收运、处理、处置及管理情况。 医疗垃圾:目前管理现状及处理、处置方式。 车辆清洗与楼宇清洗:设施、人员及管理情况。 第四节环卫设备、设施及用地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