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Infrared Detector)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必须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这些效应的输出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

20 世纪,红外探测技术首先受到军事部门的关注,它实现了黑暗中的目标探测、保密通讯等。

最初的红外探测采用点源探测技术,该方法将目标看作一个热点源,以此来探测、锁定并追踪目标。由于获得的特征信息量十分有限,且非常容易受到各类红外、激光等干扰,因此单元探测基本不具备目标识别的能力。第一代红外导弹采用非致冷的硫化铅探测器进行点源探测,工作波段为 1 ~ 3 μm,探测飞机发动机喷口的红外辐射,因此仅可进行尾追攻击,攻击角度小,作用距离近,且受红外诱饵、背景和气象条件影响严重。第二代红外导弹采用了致冷技术,硫化铅或者碲化铟探测器工作波段为 3 ~ 5 μm,并且使导引头有了更大的视角和跟踪加速度,但是抗干扰能力和作战性能表现平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光电子技术等发展,光电对抗越来越强烈,简单的点源式探测技术面临重大挑战,逐渐发展为多元探测技术,可以获取较丰富的目标信息。第三代红外导弹采用致冷碲化铟探测器,多为圆锥扫描和玫瑰线扫描,探测范围大,跟踪角速度高,具备一定程度的全向攻击能力及抗干扰能力。

20 世纪 80 年代研发的多元红外探测器面阵凝视成像系统探测元数量达到 10^3~ 10^6量级,可以直接置于红外物镜的焦平面上,实现所谓的大角度“凝视”,电子脉冲代替了光学机械扫描体制。系统灵敏度可提高两个量级且可同时处理多个目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响应更快、可靠性提高,在军事上有更突出的适用性。第四代红外导弹,如美国的 AIM-9X 采用了凝视焦平面阵列成像,导引头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真正意义上的全向攻击能力,实现了发射后不管。

目前,红外探测技术正朝着中波红外、长波红外双波段甚至多波

段方向发展。红外探测器将具备像素更高、帧速率更快、热分辨率更强、多色化和智能化等特征。

红外探测器主要分成以下几大类:

1.接近探测器

接近探测器是一种当入侵者接近它时能触发报警的探测装置。在接近探测器中,通常有一个高频率的LC震荡电路,震荡电路的LC回路通过导线连通到外部的金属部件上。当人体靠近时,通过空间的电磁偶合,会改变LC回路的谐振频率,引起震荡频率改变,探测器的检测电路能够识别这种频率的改变而发出警示信号。

接近探测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多用性和通用性,它几乎可用来保护任何物体,而且不会被几米以外的干扰所激发。一旦有人靠近或接触到珠宝箱、文件柜、门窗准备行窃时,便会触发报警,但在附近的正常业务工作可以照常进行。

接近探测器比较适用于室内,如对写字台、文件柜、保险柜等一些特殊物件提供保护,也可以用于对门窗的保护。通常被保护的物件是金属的,实际上可以构成保护电路的一部分,因而只要有人试图破坏系统时,就会立即触发报警。

2.移动震动探测器

移动震动探测器能够探测固定物体位置被移动的传感器称为移动探测器。其实运动是无处不在的,地球在转动,地球上的任何东西都在“移动”,这里所要探测的其实是相对的移动,比如放置在桌面上的物体被移开了桌面、停放的车辆被开动或搬动了等等。

探测被警戒的物体发生移动,必须找到移动所能够产生的物理量变化,已经至少有:机械方法、光学方法、电磁方法、震动探测法。

移动探测器材最适合于如文件柜、保险箱等贵重、机要特殊物件的保护,也适宜于与其他系统结合使用,来防止盗贼破墙而入。移动探测器的有效性与应用的正确与否有很大关系。它常常用来对某些一般情况下有人员在活动的保护区内的特殊物件提供保护。

3.主动光入侵探测器

主动光入侵探测器光以直线传播,因此称为“光线”,如果光的传播路径被阻挡,光线既中断,光不能继续传播。主动光入侵探测器就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作入侵探测,由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组

成,收、发器分置安装,收发器之间形成一道光警戒线,当入侵者跨越该警戒线时,阻挡了光线,接收器失去光照而发出报警信号。

4.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利用“黑体辐射”的物理学原理:只要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就会不停地向四周辐射光线,辐射的光线波长与物体的温度相关。人体在正常体温下,能够发射出远红外线,肉眼不能够看到它,但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就可探测到这种远红外线,因此能够发现入侵者。这种探测器的核心部件是热释电红外探测元件,配置上用透明塑料制成的“菲聂尔”透镜,就能够对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监控,安装方便、灵敏度高、不需要辅助光源、耗电少,而且成本还比较低,因此是比较流行的一种电子安防产品部件。

红外探测器按工作原理主要可分为红外红外探测器、微波红外探测器、被动式红外/微波红外探测器、玻璃破碎红外探测器、振动红外探测器、超声波红外探测器、激光红外探测器、磁控开关红外探测器、开关红外探测器、视频运动检测报警器、声音探测器等许多种类。

5.热探测器

热探测器吸收红外辐射后,温度升高,可以使探测材料产生温差电动势、电阻率变化,自发极化强度变化,或者气体体积与压强变化等,测量这些物理性能的变化就可以测定被吸收的红外辐射能量或功率。分别利用上述不同性能可制成多种热探测器:

⑴ 液态的水银温度计及气动的高莱池(Golay cell):利用了材料的热胀冷缩效应。

⑵热电偶和热电堆:利用了温度梯度可使不同材料间产生温差电动势的温差电效应。

⑶ 石英共振器非制冷红外成像列阵:利用共振频率对温度敏感的原理来实现红外探测。

⑷测辐射热计:利用材料的电阻或介电常数的热敏效应—辐射引起温升改变材料电阻—用以探测热辐射。因半导体电阻有高的温度系数而应用最多,测温辐射热计常称“热敏电阻”。另外,由于高温超导材料出现,利用转变温度附近电阻陡变的超导探测器引起重视。如果室温超导成为现实,将是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一类探测器;

⑸ 热释电探测器:有些晶体,如硫酸三甘酞、铌酸锶钡等,当受到红外辐射照射温度升高时,引起自发极化强度变化,结果在垂直

于自发极化方向的晶体两个外表面之间产生微小电压,由此能测量红外辐射的功率。

6.光子探测器

光子探测器吸收光子后,本身发生电子状态的改变,从而引起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等光子效应,从光子效应的大小可以测定被吸收的光子数。

⑴光电导探测器:又称光敏电阻。半导体吸收能量足够大的光子后,体内一些载流子从束缚态转变为自由态,从而使半导体电导率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利用光电导效应制成的光电导探测器分为多晶薄膜型和单晶型两种。

⑵光伏探测器:主要利用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红外光子在结区及其附近激发电子空穴对。存在的结电场使空穴进入p区,电子进入n区,两部分出现电位差,外电路就有电压或电流信号。与光电导探测器比较,光伏探测器背景限探测率大40%,不需要外加偏置电场和负载电阻,不消耗功率,有高的阻抗。

⑶光发射-Schottky势垒探测器:金属和半导体接触,形成Schottky 势垒,红外光子透过Si层被PtSi吸收,使电子获得能量跃迁至费米能级,留下空穴越过势垒进入Si衬底,PtSi层的电子被收集,完成红外探测。

⑷量子阱探测器(QWIP):将两种半导体材料用人工方法薄层交替生长形成超晶格,在其界面有能带突变,使得电子和空穴被限制在低势能阱内,从而能量量子化形成量子阱。利用量子阱中能级电子跃迁原理可以做红外探测器。因入射辐射中只有垂直于超晶格生长面的电极化矢量起作用,光子利用率低;量子阱中基态电子浓度受掺杂限制,量子效率不高;响应光谱区窄;低温要求苛刻。

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军事应用需求牵引和推动的过程。红外光学最初又叫做军事光学,首先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如制导、侦察、搜索、预警、探测、跟踪、全天候前视和夜视、武器瞄准等。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民用需求急剧增长,加上红外探测器件发展迅猛、生产成本下降,使得军事红外技术逐步向民用部门转化,红外探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交通等各个行业和部门,如电力在线检测、铁路车辆轴温探测、矿产资源勘探、地下矿井测温

和测气、气象预报、地貌或环境监测、农作物或环保监测等,使得红外探测技术发展成为军民两用技术。

目前,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最新型的凝视焦平面阵列红外探测器的应用,使得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实现对目标的监测和跟踪,成为了衡量新一代红外武器现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红外探测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正朝着高灵敏、宽谱段、高分辨率、低功耗、小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军事技术的发展对红外探测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空战将是多机编队的协调空战,是多层次、多目标、全方位和高度的立体化空战,战场将始终充满强烈的光电干扰,目标机动性能、红外隐身性能以及采用的红外干扰措施的不断提高,使得红外探测环境越来越恶劣。

在空中侦察获取情报任务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立体化空战,现代战斗机挂载的侦察吊舱的种类和数量在逐渐增加,而吊舱的先进性取决于其探测器的性能,如有效探测距离、探测精度、抗恶劣环境的能力等。为了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情报,以完成对较远距离目标的探测、识别和瞄准,需要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可靠性及全天候工作能力,在单位时间内提供更多的目标信息,以对付高速和高机动目标,同时在光电对抗中能够更有效地识别目标和跟踪目标。

在精确打击任务中,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多用途、智能化、低成本等。

1) 多用途

未来成像制导导引头将会肩负更多的使命,包括中制导、末制导、侦察以及打击效果评估等,具备多色、多模复合制导能力。

2) 智能化

未来智能化红外成像制导导引头需要具备仿人眼神经网络处理,可调谐红外探测,可调整每个像素的灵敏度。

3) 低成本

未来武器系统除了对性能的高要求以外,还要求经济上可承受。这就要求组成武器系统的各单元部件尽量降低制造成本。

由此可见,军事发展对探测器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新一代红外探测器阵列数目必定大幅度增加,传感器获取的目标信息量也会成倍增加,因此需要增加像素数量,缩小像素间距,增大空间分辨率;

2) 需要能够同时进行双波段或多波段检测,独立提供探测结果,从而辨别目标的绝对温度和各自特征,并进一步提高灵敏度,降低误警率,从对目标的单一探测功能扩展到对目标的认识,进而实现对目标的快速识别;

3) 由于侦测或制导系统需要较高的数据更新率,因此要求减少红外探测器的噪声等效温差,增加器件占空比。

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型号 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器参数介绍

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型号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器参数介绍 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型号有哪些?这是一款特殊的四鉴(红外+红外+微波+专用集成电路)合成的室外入侵探测器。依靠其先进的高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处理3个感应器的信号,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能在2种敏感等级上有3种不同的检测模式,为给现场环境选择最好的检测方法,并在最佳的检测能力和最低的误报率之间的得到最佳的比率。探测器还有微波单独检测的B模式,以避免涂料喷洒在镜头上带来损害。其独特的防水设计非常适合户外安装。以下是有线被动红外探测器参数介绍。 以此同时,还有其他功能,如微波防遮挡技术和报警记忆等功能。

功能说明: -双红外和微波检测技术-微带脉冲传输技术 -微波防遮挡技 术-4平面上18光束菲涅耳透镜带 -温度线性补 偿-垂直调整 -检测模式-B-“或”-“与” -抗氧化光学零件 -检测灵敏度可 选-墙体安装、墙角安装 -记忆报警模 式-整体视角:90°探测器距离:12米 -抗太阳 光 -Ip 65防水设计 -防宠物25 斤-通用链接器可选

技术参数: 电源规格:9-12V DC 消耗电流:30mA 微波评率:10.525G 自检时间:110s 安装高度: 1.5m-2.4m 报警时间:2s 抗RFI/EMI: 0.1-500MHz/3V/m 抗白光: >100000LUX 温度补偿方式:数字方式温度补偿 使用温度: -10℃/+55℃ 使用湿度(RH):95% 灵敏度: 2级可调 检测速度: 0.2m/s to 3.5m/s 尺寸:160mmX65mmX50.5mm 探测范围: 12mX12m 110°(标准透镜) 12mX3m 12°(幕帘透镜) 12mX12m 110°(防宠物透镜)

安防热成像技术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安防热成像技术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现在看来十分常见的一些技术,起初多应用于军事领域。比如雷达、GPS等等,最开始就是用于军方,但随着时间推移,技术日趋 成熟,产品也能够投入大批量生产,导致其成本也降幅明显,使得军用技术在普通民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天我们要谈到的技术也源于军事应用,并逐渐在众多民用领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项技术叫做热成像。 一、热成像原理、特性 热成像技术是利用高于绝对温度零下(-273℃)的物体都能辐射红 外线的原理来工作的。由于各种物体红外线热辐射强度不同,所以在无光条件下使人、动物、场景的一切物体都能被清晰地观察到。另外热辐射波长较长一般在8-14μm,具有传输距离远,不受薄雾、草丛等障碍物影响的特性,在一些气候、环境较复杂的监控场所效果较好。其缺点是目前产品的价格还是相对高昂,与民用产品的价格差距较大。 二、热成像发展历程 首台军用热像仪是由一家名为AGA的公司于1958年开发的,这家公司也就是今天的FLIRSystems。首台商用热像仪于1965年面世,用于检查输电线。直到1973年,才出现首款“便携式”电池供电的红 外热像仪。直到1997年,搭载非制冷式探测器的热像仪,也就是所谓的微量热型探测器,进入了市场。微量热型探测器的主要优点之一在于其不带活动部件,因此不容易出现故障。此外,其生产价格也比较便宜,这使得热成像能在民用行业有所突破。

三、国内热成像产品及应用现状 热成像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在应用方面,典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在线测温、森林防火、人体测温、水利、海岛监控等等,这些行业专业性很强,特别适合于热成像产品,其项目成本普遍很高,所在环境相对恶劣,项目施工难度大,维护成本高昂,爆发式发展的难度较大,因此这一细分领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总的来说,在这些行业出现的热成像产品各家技术水平、制作工艺等方面差距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探测器来说,绝大多数厂商使用以FLIR为首的进口探 测器,主要从欧洲或美国进口。但他们针对中国贸易时是以模组形态出口中国,并作出了种种限制。国内厂商拿来组装成自有品牌,在二次开发及制作工艺上受制于人。 其次,从产品功能来说,主要分为监控型以及测温预警型产品。监控型产品市场使用的比较普遍,主要基于厂商不需要深入二次开发,产品主要提供实时视频图像,开发程度低.成本相对来说较低。测温 预警型产品涉及测温算法及校准工艺,开发程度高,成本较高。由于进口测温型产品,供应商不提供测温核心技术,需要国内厂商依据自身实力来进行研究,困难较大,成本居高。 最后,从产品结构形态来说,目前国内几个典型应用如上面提到的电力在线测温、森林防火、水利、海岛监控等等,其产品结构需求量最大的还是云台型产品,并且发明了国内特有的双光谱结构,利用可见光设备来弥补热成像细节不够的短板。目前绝大部分厂家所提供

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常识

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常识 一、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安装比起被动红外探测器而言,难度要大一点,但也只是略微复杂而已。但是只要您对接线方式、位置确定、调试应该有足够的了解,并参照说明书谨慎进行,相信不会有问题。 红外对射探测器主要由防护盖、安装座、防拆开关、红外透光片、电路板、界线座、调整开关、外壳等组成,并没有想象的复杂。我们在安装前,最好能按照设计图用铅笔或其他工具实现画好安装的位置(或把红外对射探测器放在安装地勾画出轮廓),再用水平仪或其他工具确定安装位置,保证安装的精度和美观。 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安装方式 ①支柱式安装:比较流行的支柱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早期比较流行的是圆形截面支柱,现在的情况正好反过来了,方形支柱在工程界越来越流行。主要是探测器安装在方形支柱上没有转动、不易移动。除此以外,有广泛的不锈钢、合金、铝合金型材可供选择也是它的优势之一。在工种上的另外一种做法是选用角钢作为支柱,如果不能保证走线有效地穿管暗敷,让线路裸露在空中,这种方法是不能取的。 支柱的形状可以是"1"字形、"z"字形或者弯曲的,由建筑物的特点及防盗要求而定,关键点在于支柱的固定必须坚

固牢实,没有移位或摇晃,以利于安装和设防、减少误报。; ②墙壁式安装:现在防盗市场上处于技术前沿的主动红外线探测器制造商,能够提供水平180°全方位转角,仰俯20°以上转角的红外线探测器,如aleph主动红外线探测器ha、abt、abf系列产品,可以支持探头在建筑物外壁或围墙、栅栏上直接安装。 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的一般原则 设置在通道上的探测器,其主要功能式防备人的非法通行,为了防止宠物、小动物等引起误报,探头的位置一般应距离地面50 m以上。遮光时间应调整到较快的位置上,对非法入侵作出快速反应。 设置在围墙上的探测器,其主要功能是防备人为的恶意翻越,顶上安装和侧面安装两种均可。 顶上安装的探测器,探头的位置应高出栅栏,围墙顶部25 m,以减少在墙上活动的小鸟、小猫等引起误报。四光束探测器的防误报能力比双光束强,双光束又比单光束强。 侧面安装则是将探头安装在栅栏,围墙靠近顶部的侧面,一般是作墙壁式安装,安装于外侧的居多。这种方式能避开小鸟、小猫的活动干扰。 每一种方式都又他们自己的优点或缺陷,工程商对每一种安装方式都又他们自己的偏爱。用户应根据自己建筑物的特点和防盗要求加以选用。

红外探测器有哪些型号

红外探测器有哪些型号 如今,随着入侵者的反侦测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从而对探测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红外探测器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那么红外探测器可以分为哪些型号呢?主要工作原理及特性如何呢?如何选择适合的红外探测器呢? 1.接近探测器:当入侵者接近它时能触发报警的探测装置。在接近探测器中,通常有一个高频率的LC震荡电路,震荡电路的LC回路通过导线连通到外部的金属部件上。当人体靠近时,通过空间的电磁偶合,会改变LC回路的谐振频率,引起震荡频率改变,探测器的检测电路能够识别这种频率的改变而发出警示信号。接近探测器比较适用于室内,如对写字台、文件柜、保险柜等一些特殊物件提供保护,也可以用于对门窗的保护。通常被保护的物件是金属的,实际上可以构成保护电路的一部分,因而只要有人试图破坏系统时,就会立即触发报警。

2.移动/震动探测器:能够探测固定物体位置被移动的传感器称为移动探测器。其实运动是无处不在的,地球在转动,地球上的任何东西都在“移动”,这里所要探测的其实是相对的移动,比如放置在桌面上的物体被移开了桌面、停放的车辆被开动或搬动了等等。移动探测器材适用于如文件柜、保险箱等贵重、机要特殊物件的保护,也适宜于与其他系统结合使用,来防止盗贼破墙而入。移动探测器的有效性与应用的正确与否有很大关系。它常常用来对某些一般情况下有人员在活动的保护区内的特殊物件提供保护。 3.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利用“黑体辐射”的物理学原理:只要物体的温度高于零度,就会不停地向四周辐射光线,辐射的光线波长与物体的温度相关。人体在正常体温下,能够发射出远红外线,肉眼不能够看到它,但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就可探测到这种远红外线,因此能够发现入侵者。这种探测器的核心部件是热释电红外探测元件,配置上用透明塑料制成的“菲聂尔”透镜,就能够对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监控,安装方便、灵敏度高、不需要辅助光源、耗电少,而且成本

红外探测器原理

红外探测器原理 安防2007-10-16 10:17:07 阅读888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 被动红外探测器 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而温度低于1725℃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而任 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 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μm 中红外:波长范围3~25μm 远红外:波长范围25~1000μm 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㈠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 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我们之所以称为被动红外,即探测器本身不发 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 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 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 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不见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关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 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峰值波长约为10μm,正好在范围以内.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ared Detector,PIR)根据其结构不同、警 戒范围及探测距离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单波束型和多波束型两种。单波束PIR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这种方式的探测器境界视场角较窄,一般在5°以下,但作用距离较远,可长达百米。因此又称为直线远距离控制型被动红探测器,适合保护狭长的走廊、通道以及封锁门窗和围墙。多波束型采用透镜聚焦式光学系统,目前大都采 用红外塑料透镜——多层光束结构的菲涅尔透镜。这种透镜是用特殊塑料一次成

红外探测器主要参数定义

红 外 探 测 器 1.量子效率 在某一特定波长上,每秒钟产生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子数之比。对理想的探测器,入射一个光子发射一个电子,1)(=λη。当然实际上不是所有的光子都可以被吸收,因此1)(<λη。 探测器对波长为λ处的量子效率可以表示为: hv P e I S //)(=λη 其中S J h .106260755.634-?=,是普朗克常数,e 是元电荷。 2. 响应率 输出信号电压S 与输入红外辐射功率P 之比即: )或(W A W V P S R /)/(= 3. 响应波长范围 单色响应率与波长的关系,称为光谱响应曲线或响应光谱。热敏型红外 探测器的响应率与波长无关。光电型红外探测器有峰值波长p λ和长波限c λ。 通常取响应率下降到p λ一半所在的波长为c λ。 光电探测器只有在小于c λ范围有响应,因此称为选择性红外探测器。

对于光子探测器,仅当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某一极小值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就是说,探测器仅对波长小于cλ,或者频率大于的光子才有响应。因此,光子探测器的响应随波长线性上升,然后到某一截止波长cλ突然下降为零。 而热型探测器响应波长无选择性,对可见光到远红外的各种波长的辐射同样敏感,在室温工作。灵敏度低、响应时间偏长,最快的响应时间也在毫秒量级。热释电探测器主要应用于被动式的传感器中,主要应用于防盗报警、来客告知等被动探测以及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的温度测量、温度检测等灵敏度不是很高的场合。此外,热释电材料是还是制备非制冷红外成像设备的重要材料。 常见红外光子探测器及响应波段 4.噪声 如果测量探测器输出的电子系统有足够大的放大倍数,即使没有入射辐射。也可以看到一些毫无规律的电压起伏,它的均方根称为噪声电压N,此噪声来源于探测器中的某些基本的物理过程。探测器的噪声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f/1噪声(闪烁噪声),暗电流噪声(热噪声)以及光电流噪声。 f/1噪声为低频噪声,在AlGaAs GaAs/QWIP中的影响很小,不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制约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暗电流噪声和光子噪声,即载流子

红外探测技术及红外探测器发展现状

红外探测技术及红外探测器发展现状 中国安防行业网2014/7/25 14:10:00 关键字:红外,探测技术,发展现状浏 览量:6731 一、技术现状 红外探测技术目前主要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种研究领域。 其中,中红外探测技术由于中红外线的高强度和高穿透性,应用最为广泛,研究也最为成熟,甚至可以分析物质的分子组成; 远红外的主要优点就是其穿透性,可用于探测、加热等,应用也比较广泛。 只有近红外,由于其强度小,穿透力一般,故长期以来没有引起重视,只是近些年来才成为研究热点,因为用近红外技术可以做某些成分的定量检测,最关键的是还不必破坏试样。 (一)技术优势 红外技术有四大优点:环境适应性好,在夜间和恶劣天候下的工作能力优于可见光;隐蔽性好,不易被干扰;由于是靠目标和背景之间、目标各部分的温度和发射率差形成的红外辐射差进行探测,因而识别伪装目标的能力优于可见光;红外系统的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二)制约因素 目标的光谱特性;探测系统的性能;目标和探测口之间的环境和距离——这三大因素是红外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例如:为充分利用大气窗口,探测器光谱响应从短波红外扩展到长波红外,实现了对室温目标的探测;探测器从单元发展到多元,从多元发展到焦平面,上了两大台阶,相应的系统实现了从点源探测到目标热成象的飞跃;系统从单波段向多波段发展;发展了种类繁多的探测器,为系统应用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 (三)国内领先技术 红外探测器芯片一直受制于西方政府和供应商。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2012年4月,高德红外用2.4亿元超募资金实施“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产业化项目”。2014年2月25日,高德红外公告,公司“基于非晶硅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项目成果已获湖北省科技厅鉴定通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介(相关知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介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才有被动式之称。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是利用热释电效应进行探测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又称为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其主要工作原理便是热释电效应。热释电效应是指如果使某些强介电质材料(如钦酸钡、钦错酸铅P(zT)等)的表面温度发生变化,则随着温度的上升或下降,材料表面发生极化,即表面上就会产生电荷的变化,从而使物质表面电荷失去平衡,最终电荷变化将以电压或电流形式输出。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过接收移动人体辐射出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可以将其转化为与人体运动速度,距离,方向有关的低频电信号。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受到红外辐射源的照射时,其内部敏感材料的温度将升高,极化强度减弱,表面电荷减少,通常将释放掉的这部分电荷称为热释电电荷。由于热释电电荷的多少可以反映出材料温度的变化,所以由热释电电荷经电路转变成的输出电压也同样可以反映出材料温度的变化,从而探测出红外辐射能量的变化。红外探测器的光学系统可以将来自多个方向的红外辐射能量聚焦在探测器上,这样红外探测器就可以探测到某一个立体探测空间内热辐射的变化。 当防范区域内没有移动的人体时,由于所有的背景物体(如墙壁、家具等)在室温下红外辐射的能量比较小,而且基本上是稳定的,所以不能触发报警器。当有人体突然进入探测区域时,会造成红外辐射

能量的突然变化,红外探测器将接收到的活动人体与背景物体之间的红外热辐射能量的变化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的大小,决定于敏感元件温度变化的快慢,经过后级比较器与状态控制器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U,送往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波长为8~14um,人体的红外辐射波长正好处于这个范围之内,因此能较好的探测到活动的人体。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属于空间控制型探测器,其警戒范围在不同方向呈多个单波束状态,组成锥体感热区域,构成立体警戒。 由于被动式红外技术具有监测距离较远,灵敏度较高,节能价廉等优点,本课题采用红外探测器作为报警探测器,并在设计中增加了自动声光报警的功能,使报警系统更加趋于完善。 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路图 热释电红外线(PIR)传感器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灵敏度探测元件。是一种能检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能组成防入侵报警器或各种自动化节能装置。它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将这个电压信号加以放大,便可驱动各种控制电路。 图2-3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内部电路框图。

红外报警器知识

一红外报警器的分类 1、红外报警系统一般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 主动红外报警系统主要由投光器(红外发射机)、受光器(红外接收机)和报警主机组成。分别置于收、发端的光学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光学透镜,起到将红外光束聚焦成较细的平行光束的作用,以使红外光的能量能集中传送。红外光在人眼看不见的光谱范围,有人经过时,必然全部或部分遮挡红外光束。接收端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会因此产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红外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 主动式报警器比较适合户外,例如公司,安装和布线比较复杂,我们公司围墙上用的是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被动式报警器一般适用于室内,例如家庭,商场,安装方便,总部财务中心用的就是被动式的报警器。 2、红外线报警按接线方式不同,可分为分线式和总线式 分线式报警主机是前端探测设备开关信号直接接在主机防区上,从而触发报警主机报警,而这些开关信号必须通过两条线缆连接报警主机的防区端口,每一个信号都需要两条独立的线缆连接,也就是说,有多少个防区就需要多少对线缆。 而总线式报警主机不同,它是把前端探测设备开关信号接在地址模块(或叫报警模块、防区扩展模块)上,当某个防区的探测设备发现有人非法进入时,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由地址模块通过数据总线传送给报警主机,实时的将本防范区域的报警信号、警情类型显示到报警主机键盘上,并触发声光报警,使操作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警情,及时调动保安人员进行处理。 这样的话,就不需要每一对探头就拉一对信号线到主机了,只要接地址模块就行了,地址模块到主机的距离可以达到1200米,而一对信号总线最多可以接到248个地址模块(或叫报警模块、防区扩展模块),大大节省了线材和人力等成本,施工方便。 二报警器报警主机的讲解(以下说的都是主动式红外报警器) 1、报警主机 报警主机是报警系统的“大脑”部分,处理探测器的信号,并且通过键盘等设备提供布撤防操作来控制报警系统。在报警时可以提供声/光提示,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话线将警情传送到报警中心。 报警主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主板:包括控制器、存储芯片、集成电路等。 (2)变压器:将220V交流电转变成16.5V的交流电压,为主机供电。(附带说一下:交流电简称AC,直流电简称DC,一般电源或设备上都有标识,。)(3)配线端子:用于配线,连接键盘,警灯,报警器等

红外探测器的报价价格是多少

如今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飞快发展,红外探测器在诸多领域都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作为高新技术的红外探测技术在未来的应用更加广泛,而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是热成像系统的核心部件,可以说红外热摄像仪没有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就不能探测、识别和分析物体红外信息了,而探测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热成像系统的性能。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目前市场有哪些公司专业制造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价格是多少?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目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国内能生产的厂家很少,而大立已实现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机芯模组,整机及系统的完整科研、生产、测试能力。而购买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单位多为大型企事业单位,物资采购主要采用招标方式,因此,公司国内红外探测器的销售大部分均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因此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无法提供具体价格,更主要的是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性能。 一、大立DLD640-17μm

由大立自主研究开发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DLD640-17μm,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实现产业化生产。产品采用CMOS-MEMS工艺,具有响应快、分辨率高、像元间距小、灵敏度高、固定图形噪声低等优点,可在黑夜、雨雪、沙尘暴等各种无光及恶劣天气下清晰成像,适用于测温、监控、车载夜视等多种领域,适用于红外侦察、打击、防空、制导等军事领域。 二、高德GST425MA GST425MA 是一款金属封装的非晶硅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焦平面阵列为400×300,像元中心间距25μm,可探测8~14μm波段的红外热辐射。金属封装以及集成TEC技术可满足高可靠、长寿命的工作要求,适用红外安防监控、电力巡检、警用执法、疫情防控等民用领域。 这2款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参数比较接近,而大立DLD640-17μm应用范围

红外探测器

8.2红外探测器8.2.1 热探测器 8.2.2 光子探测器

8.2 红外探测器的分类 ?红外探测器是能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光敏器件,是红外探测系统的关键部分,常常也被称为红外传感器。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优劣。因 此,选择合适的、性能良好的红外探测 器,对红外探测系统相当的重要。 ?常见的红外探测器分为两种: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

8.2.1 热探测器 ?工作原理:热探测器利用探测元件吸收红外辐射后产生温升,然后伴随发生某些物理性能的变化。测量这些物理性能的变化就可以测量出它吸收的能量或功率。?过程:第一步是热探测器吸收红外辐射引起温升;第二步是利用热探测器某些温度效应吧温升转变成电量的变化。 ?常见类型:常利用的物理性能变化有下列四种,热敏电阻型,热电偶型,热释电 型,高莱气动型。

热敏电阻型探测器 ?热敏物质吸收红外辐射后,温度升高,阻值发生变化。阻值变化的大小与吸收的红外辐射能量成正比。利用物质吸收红外辐射后电阻发生变化而制成的红外探测器叫做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常用来测量热辐射。 ?热敏电阻有金属和半导体两种。 ?热敏电阻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R(T)--电阻值 ? T--温度 ?A,C,D--随材料而变化的常数 T D C e AT T R/ ) (? =

?金属热敏电阻,电阻温度 系数为正,绝对值比半导 体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基本上是线性的,耐高温 能力较强,多用于温度的 模拟测量。 ?半导体热敏电阻恰恰相反,用于辐射探测,如报 警、防火系统、热辐射体 搜索和跟踪。 ?常见的是NTC型热敏电阻.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Infrared Detector)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必须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这些效应的输出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 产品构成 一个红外探测器至少有一个对红外辐射产生敏感效应的物体,称为响 应元。此外,还包括响应元的支架、密封外壳和透红外辐射的窗口。有时还包括致冷部件、光学部件和电子部件等。 发展简史 1800年,F.W.赫歇耳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红外辐射的存在。当时,他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即最原始的热敏型红外探测器。1830年,L.诺比利利用当时新发现的温差电效应(也称塞贝克效应),制成了一种以半金属铋和锑为温差电偶的热敏型探测器。称作温差电型红外探测器(也称真空温差电偶)。其后,又从单个温差电偶发展成多

个电偶串联的温差电堆。1880年,S.P.兰利利用金属细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另一种热敏型红外探测器,称为测辐射热计。1947年,M.J.E.高莱发明一种利用气体热膨胀制成的气动型红外探测器(又称高莱管)。在40年代,又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温差电型红外探测器和测辐射热计,使这两种探测器的性能比原来使用半金属或金属时得到很大的改进。半导体的测辐射热计又称热敏电阻型红外探测器。 60年代中期,出现了热释电型探测器。它也是一种热敏型探测器,但其工作原理与前三种热敏型红外探测器有根本的区别。最早的光电型红外探测器是利用光电子发射效应即外光电效应制成的。以 Cs-O-Ag为阴极材料的光电管(1943年出现)可以探测到 1.3微米。外光电效应的响应波长难以延伸,因此,它的发展主要是近红外成像器件,如变像管。 利用半导体的内光电效应制成的红外探测器,对红外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内光电效应分光电导和光生伏打两种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制成的探测器分别称为光导型红外探测器和光伏型红外探测器(见光子型探测器)。 在半导体中引起电导改变或产生电动势是一个激活过程,需要有一定的能量墹E。因此,入射辐射的光子能量必须大于墹E。也就是光电型探测器有一个最长的响应波长,称为长波限λ,即 (1) 1917年,T.W.卡斯发明Tl2S光电型红外探测器,但长波限仅到1.1微米。30年代末期,德国人研究PbS光导型探测器,室温工作时长波限为3微米,液氮温度时可到5微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相继研制成PbTe和PbSe光电型探测器,响应波长延伸到7微米。50年代起,由于半导体物理学的发展,光电型探测器所能探测的波长不断延伸。对于有重要技术用途的 1~13微米波段和限于实验室应用的13~1000微米波段,都有适当的光电型探测

安全防范产品简介---红外探测器

安全防范产品简介 (一) 防盗报警器: 1、入侵探测器--将被保护现场发生的入侵信息变成电子信号并向外传送的一种装置。俗称探头,又称报警器的前端器材。 2、信号传输部分--又称信道,是探测器电子信号对外传输的通道。目前传输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有线、无线,借用线三种不同的传输方式: 有线传输又称专线传输,即用专用电线、电缆、光缆等将报警信号传输到别处去。其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又能防破坏,线被短路、断路都能被即时发现。缺点是施工麻烦。 无线传输将入侵探测器与无线发射器相接,一旦发生警情,将向空中发出无线电信号。无线接收机收到信号产生报警,通知人员进行处理。其优点是,安装简单、机动性强、多点发射一点接收,控制距离远、面积大,缺点是可能被更强大的无线电波,雷电等杂散电场所干扰。 借用线传输电话线、电力线、有线电视网等公共线路均可借用为报警信号传输。优点是施工容易,不用专门布线。缺点是防破坏能力差。 3、防盗报警控制器--能将入侵探测器发出来的入侵信息电子信号变成声光报警信号并加以显示和记录、存储的装置。常用的有台式、柜式、箱式和壁挂式几种。但产生报警声音,显示报警部位,存储记录报警信息是必需具备的基本功能。 (二) 入侵探测器 点控制式 这是一种警戒范围较小,仅限于局部控制的系列入侵探测器,其特点是,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安装简便、价格低廉,缺点是防范不够严密。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又称磁控开关。由永久磁铁和干簧管两部分组成。干簧管又称舌簧管,其构造是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封玻璃管内封装2个或2个以上软铁电极。在自然状态下,两个电极不接触的叫常开式,接触的叫常闭式。其中常开式应用较广,将其安装在门或窗的框上,电极用导线与控制器连接,而磁铁安

红外探测器简介

红外探测器 设计研发部-平 一、红外探测器市场以及应用领域 红外探测技术目前主要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种研究领域。其中,中红外探测技术由于中红外线的高强度和高穿透性,应用最为广泛,研究也最为成熟;远红外的主要优点就是其穿透性,可用于探测、加热等,应用也比较广泛。近红外,由于其包含氢氧键、碳氢键、碳氧键等功能键的特征吸收线。大气中的水气、二氧化碳、大气辉光等也集中在这个波段。特有的光谱特性使得短波红外探测器可以在全球气候监测、国土资源监测、天文观测、空间遥感和国防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红外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军事、科学、工农业生产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尤其在军事领域,红外探测器在精确制导、瞄准系统、侦察夜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探测器在军事、民用等诸多领域都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作为高新技术的红外探测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地位更加重要。 小型红外探测器是受价格驱动的商品市场,而中型和大型阵列探测器则是受成本和性能驱动的市场,并且为新产品提供了差异化的空间。但是在每种红外探测器技术(如热电/热电偶/微测辐射热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障碍。由于这些技术都是基于不同的制造工艺,如果没有企业合并或收购,很难从一种技术转换到另外一种技术。 红外探测器已进入居民日常安防中,其中主动式红外探测器遇到

树叶、雨、小动物、雪、沙尘、雾遮挡则不应报警,人或相当体积的物品遮挡将发生报警。主动红外探测器技术主要采用一发一收,属于线形防,现在已经从最初的单光束发展到多光束,而且还可以双发双收,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率,从而增强该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据美国相关公司市场调研分析师预测,全球军用红外探测器需求额有望在2020年达到163. 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 71%。 红外探测器按探测机理可分为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按其工作中载流子类型可以分为多数载流子器件和少数载流子器件两大类,按照探测器是否需要致冷,分为致冷型探测器和非致冷型探测器。非致冷探测器目前主要是非晶硅、氧化钒和InGaAs等探测器,致冷型探测器主要包括碲镉汞三元化合物、量子阱红外光探测器Ⅱ类超晶格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量的新型材料、新颖器件不断涌现,红外光电探测器完成了第一代的单元、多元光导器件向第二代红外焦平面器件的跨越,目前正朝着以大规模、高分辨力、多波段、高集成、轻型化和低成本为特征的第三代红外焦平面技术的方向发展。 二、焦平面红外探测器应用现状 热探测器的应用早于光子探测器。热探测器包括热释电探测器、温差电偶探测器、电阻测辐射热计等。热探测器具有宽谱响应、室温工作的优点,但是它响应时间较慢、高频时探测率低,目前主要应用于民用领域。光子探测器是基于光电效应制备的探测器,通过配备致冷系统,具有高量子效率、高灵敏度、低噪声等效温差、快速响应等优点。在军事领域,光子探测器占据主导地位。常用的光子探测器有

红外探测器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0-2026)

红外探测器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0-2026) 恒州博智(QYResearch) 2020年

2019年全球红外探测器市场总值达到了xx亿元,预计2026年可以增长到xx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xx%。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红外探测器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产品类型、不同产品类型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主要生产商包括: Zhejiang Dali Wuhan Guide IRay Technology North GuangWei Kunming Institute of Physics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冷却式 非冷却式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民事应用 军事应用 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 北美 欧洲 日本

东南亚 印度 中国 以上内容节选自《恒州博智|红外探测器市场分析报告》,详细内容请联系发布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要声明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不对外公开发布。本公司不会仅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恒州博智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信息渠道,研究报告保持独立性。图表中所包含数据为过去数据,而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结果的可靠指标。 如有特殊信息要求,可自行定制。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分析师对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无论全文还是部分内容,分析师均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研究观点独立公正、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研究方法 恒州博智拥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以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质量。分析师需要经过为期6个月的培训以使其研究水平满足恒州博智的要求。具体研究

红外探测器概述

第二章红外探测器概述 Chapter 1. Outlines of infrared detector 1.1红外探测器的物理基础 Physical basis of infrared detector 本讲的主要内容: 1.了解红外探测器的分类; 2.了解大气窗口的基本知识; 3.理解各类红外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4.掌握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的特点。 红外探测器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是红外系统的核心部分。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电磁辐射),其短波方面的界限决定于人眼的视感,一般定为0.75微米;长波方面的界限,尚无定论。人眼察觉不到。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必须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这些效应的输出大都是电量,或者可用适当的方法转变成电量。一个红外探测器至少有一个对红外辐射产生敏感效应的物体,称为响应元。此外,还包括响应元的支架、密封外壳和透红外辐射的窗口。有时还包括致冷部件、光学部件和电子部件等。 按所利用的效应,红外探测器可分成三大类: 热敏(型)红外探测器,光子(型)(或光电型)红外探测器和整流(型)红外探测器。 1. 简史(History) 1800年,F.W.赫歇耳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红外辐射的存在。当时,他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即最原始的热敏型红外探测器。1830年,L.诺比利利用当时新发现的温差电效应(也称塞贝克效应),制成了一种以半金属铋和锑为温差电偶的热敏型探测器。称作温差电型红外探测器(也称真空温差电偶)。其后,又从单个温差电偶发展成多个电偶串联的温差电堆。1880年,S.P.兰利利用金属细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另一种热敏型红外探测器,称为测辐射热计。1947年,M.J.E.高莱发明一种利用气体热膨胀制成的气动型红外探测器(又称高莱管)。在40年代,又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温差电型红外探测器和测辐射热计,使这两种探测器的性能比原来使用半金属或金属时得到很大的改进。半导体的测辐射热计又称热敏电阻型红外探测器。 60年代中期,出现了热释电型探测器。它也是一种热敏型探测器,但其工作原理与前三种热敏型红外探测器有根本的区别。最早的光电型红外探测器是利用光电子发射效应即外光电效应制成的。以Cs-O-Ag为阴极材料的光电管(1943年出现)可以探测到 1.3微米。外光电效应的响应波长难以延伸,因此,它的发展主要是近红外成像器件,如变像管。 利用半导体的内光电效应制成的红外探测器,对红外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内光电效应分光电导和光生伏打两种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制成的探测器分别称为光导型红外探测器和光伏型红外探测器(见光子型探测器)。 在半导体中引起电导改变或产生电动势是一个激活过程,需要有一定的能量。因此,

简述红外探测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其物理含义、工作的三个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

2.简述红外探测器的类型(1)及各自的工作原理(2)、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参数及其物理含义(3)、红外探测器工作的三个大气窗口的波长范围(4)、热绝缘结构的热探测机理的红外探测器设计中的重要性(5)。 (1)红外探测器的类型 常见的红外探测器的分类 (红外热传感器还要加上气体型)(2)各自工作原理 一、热传感器 红外热传感器的工作是利用辐射热效应。探测器件接收辐射能后引起温度升高,再由接触型测温元件测量温度改变量,从而输出电信号。热探测器主要有四类:热释电型、热敏电阻型、热电阻型和气体型。 1.热敏电阻型 热敏电阻是由锰、镍、钴的氧化物混合后烧结而成。热敏电阻一般制成薄片状,当红外辐射照射在热敏电阻片上,其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小。测量热敏电阻值变化的大小,即可得知入射红外辐射的强弱,从而可以判断产生红外辐射物体的温度。 2.热电偶型 热电偶是由热电功率差别较大的两种金属材料(如铋/银、铜/康铜、铋/铋锡合金等)构成。原理:当红外辐射入射到热电偶回路的测温接点上时,该接点温度升高,而另一个没有被红外辐射辐照的接点处于较低的温度,此时,在闭合回路中将产生温差电流,同时回路中产生温差电势。温差电势的大小,反映了接点吸收红外辐射的强弱。 3.气体型 高莱气动型传感器是利用气体吸收红外辐射后,温度升高,体积增大的特性,来反映红外辐射的强弱。红外辐射通过窗口入射到吸收膜上,吸收膜将吸收的热能传给气体,使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从而使柔镜移动。在室的另一边,一束可见光通过栅状光栏聚焦在柔镜上,经柔镜反射回来的栅状图像又经过栅状光栏投射到光电管上。当柔镜因压力变化而移动时,栅状图像与栅状光栏发生相对位移,使落到光电管上的光量发生改变,光电管的输出信号也发生改变。这个变化量就反映出入射红外辐射的强弱。这种传感器的恃点是灵敏度高,性能稳定。

红外传感器参数

1、组成: 红外线传感器包括光学系统、检测元件和转换电路。 2、分类: 光学系统按结构不同可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检测元件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敏检测元件和光电检测元件。热敏元件应用最多的是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受到红外线辐射时温度升高,电阻发生变化,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光电检测元件常用的是光敏元件,通常由硫化铅、硒化铅、砷化铟、砷化锑、碲镉汞三元合金、锗及硅掺杂等材料制成。 (1)红外线传感器依动作可分为:1)将红外线一部份变换为热,藉热取出电阻值变化及电动势等输出信号之热型。 2)利用半导体迁徙现象吸收能量差之光电效果及利用因PN 接合之光电动势效果的量子型。 热型的现象俗称为焦热效应。 (2)按照功能能够分成五类: 1)辐射计,用于辐射和光谱测量;2)搜索和跟踪系统,用于搜索和跟踪红外目标,确定其空间位置并对它的运动进行跟踪;3)热成像系统,可产生整个目标红外辐射的分布图象;4)红外测距和通信系统;5)混合系统,是指以各类系统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三、xx传感器主要物理量 (1)响应率 谓红外探测器的响应率就是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的红外辐射功率之比。 (2)响应波长范围红外探测器的响应率与入射辐射的波长有一定的关系,热敏红外探测器响应率r与波长λ无关。光λp对应响应峰值rp,rp /2于对应为截止波长λc。

(3)噪声等效功率(NEP)若投射到探测器上的红外辐射功率所产生的输出电压正好等于探测器本身的噪声电压,这个辐射功率就叫做噪声等效功率(NEP)。噪声等效功率是一个可测量的量。设入射辐射的功率为P,测得的输出电压为 U0,然后除去辐射源,测得探测器的噪声电压为UN,则按比例计算,要使U0=UN,的辐射功率为 (4)探测率经过分析,发现NEP与检测元件的面积S和放大器带宽Δf 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比例系数的倒数称为探测率D*。即D*实质上就是当探测器的敏感元件具有单位面积、放大器的带宽为lHz时的辐射所获得的信噪比。 (5)响应时间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就是加入或去掉辐射源的响应速度响应时间,而且加入或去掉辐射源的响应速度响应时间相等。红外探测器的响应时间是比较短的。 工作原理: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5)菲泥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xx参数:

2019年红外产业发展分析

2019年红外产业发展分析 一、红外及红外热像仪 (2) 1、红外线广泛存在,具有较好穿透性 (2) 2、红外热像仪可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核心组件红外 探测器总成本占比约80% (3) 二、红外产业市场及国内竞争格局 (5) 1、国际军用市场趋于稳定,民用市场快速增长 (5) 2、红外产业在国内应用仍处发展初期,军民用市场需求近400亿 (6) 3、国际市场美国占据绝对优势,国内市场研究所和企业各有偏向 (7)

红外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历了数代的技术迭代及产品换代,相关产品普及率较高,市场也基本趋于稳定。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红外成像采取了长期的严格技术封锁及产品禁运,我国的红外产业仍处于大力追赶阶段。根据测算,我国目前军民用红外市场需求空间近400亿,其中军用市场需求占50%以上。 国内红外产品生产单位可分为科研院所和企业,其中国内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制冷型探测器的生产研发,如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电科十一所和昆明物理研究所;企业则更偏向于非制冷红外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和经营,主要包括大立科技、高德红外以及科创板公司睿创微纳等。 红外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历了数代的技术迭代及产品换代,相关产品普及率较高,市场也基本趋于稳定。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红外成像采取了长期的严格技术封锁及产品禁运,我国红外产业仍处于大力追赶阶段。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加速,以及国产替代的推进,我国红外市场有望实现持续的快速增长,而大立科技、睿创微纳、高德红外等上市公司红外业务体量尚小,18年收入仅约4-6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一、红外及红外热像仪 1、红外线广泛存在,具有较好穿透性 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作为一种肉眼不可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