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用IT设备对UPS供电系统的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用IT设备对UPS供电系统的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用IT设备对UPS供电系统的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用IT设备对UPS供电系统的技术要求

为设计和构造一流的数据中心机房,应高度关注IT设备对UPS供电系统的以下关键技术要求和运行特性:允许的瞬间供电中断时间、输入电源的零地电压以及双电源输入的运行特性。与此同时,IT设备所允许的输入电源的电压和频率的波动范围很宽。

鉴于当今安装于信息网络机房内的绝大多数IT设备(服务器、小型机、交换机、光端机、网关、磁盘阵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等)均采用带输入功率因数校正(PFC)功能的开关电源作为其CPU/存储芯片的直流辅助电源,以及IT设备供应商为提高IT设备的运算能力而设计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率密度越来越高的IT设备,如在IDC机房中,常用的高功率密度的刀片式服务器和大容量磁盘阵列机的功率密度有可能高达20~30 kW/机柜,其IC芯片所使用的直流辅助电源的电压呈现出越来越低的发展趋势,如从DC 5 V逐渐下降到DC 3.3~1.7 V,因此,位于信息网络机房内的IT设备对UPS供电系统提出如允许的瞬间供电中断时间、输入电源的零地电压以及双电源输入等的技术要求。

IT设备对UPS输出电源的适应能力很强。

由于当今的IT设备输入电源都采用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案,因此,它对输入电源的适应能力很强。它所允许的输入电压和频率的波动范围相当宽,其典型值分别为380/220(1±20%)V和50(1±10%)Hz,如图1所示。这意味着只要是正规UPS厂家所生产的产品均能完全满足这些IT设备对输入电源的技术要求。这是因为目前UPS产品的典型输出电压的波动范围为:静态稳压精度<±1%,动态稳压精度<±5%,恢复时间<10~20 ms(UPS负载在执行0%-100%-0%的突然加载或突然减载操作时的运行特性)。UPS的典型输出频率为:当输入电源正常时,UPS的逆变器电源同步跟踪于其交流旁路电源的频率。此时的逆变器电源与交流旁路电源之间的相位差不超过1度~2度。当输入电源不正常或出现停电故障时,UPS 输出频率的稳频精度为<50(1±0.02%)Hz左右。此外,由于UPS的同步跟踪速率小于1Hz /s,所以UPS的逆变器电源的输出频率不会发生突变。大量运行实践表明:在IDC机房中所实测到的UPS的输入和输出电压失真度仅为2%~3%。如表1所示为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对UPS的技术要求。

图1 不允许IT设备的输入电源存在

表1 GB 501 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对UPS的技术要求

上述数据表明:对于当今的UPS而言,其输出电压和频率的波动范围远小于IT设备所允许的输人电压和频率的变化范围。因此,影响信息网络机房能否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UPS供电系统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否足够稳定。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花过多精力去计较UPS电源的某项电压/频率指标是否满足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以及YD/T 1095——2008《通信用不间断电源》中对UPS供电系统的技术要求:电压稳定度:<±3%(A级和B级机房)、<±5%(C级机房)以及稳频范围<50(1±0.5%)Hz。这是因为对于当今的UPS而言,其稳压和稳频的波动范围远小于在规范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对于IDC 机房中的IT设备而言,它所允许的输入电源的电压和频率的波动范围远高于规范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为此,建议将关注焦点转移到UPS电源的输入功率因数、效率、输出功率因数及其抗输出过载能力上。

不允许IT设备的输入电源存在大于8-20 ms的瞬间供电中断故障隐患

如图1所示,对于当今的IT设备和工控设备而言,在其运行过程中,它们所允许的输入电源的瞬间供电中断/闪断的时间仅为10—20 ms。近期的相关检测信息显示:对于某些新型的IT设备来说,它所允许的瞬间供电中断时间甚至已降至小于8 ms。这就意味着对于在重要的数据中心机房中所配置的UPS供电系统而言,运行中如果因故曾经出现过超过0.01s 以上瞬间供电中断事故的话,就会造成IT设备执行“先停电、再恢复供电”的所谓的“开机、自检型”误启动操作,从而导致因IT设备所运行的操作程序和应用软件系统崩溃,进而致使整个信息网络进入瘫痪状态,造成用户数据丢失,最终导致正常的运营活动被迫停顿。大量统计资料表明:一旦这种信息网络的瘫痪事故发生,要想让整个信息网络系统重新恢复正常工作,往往需耗时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生活中,各种生产操作和商业经营活动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深,由信息网络系统的瘫痪事故所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也就越大。对于这样的关键信息网络而言,即使只有一个重要/关键性的服务器发生瘫痪故障,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金融/电信行业所使用的数据中心/托管机房来说,不仅它们自己的营业网站和重

要用户的网站所用的IT设备被连接在所配置的UPS供电系统上,而且金融系统的内部管理系统/电信运营商的话费收费系统和电话号码查询系统等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也均由UPS供电系统负责供电。因此,一旦其UPS供电系统因故发生输出停电/闪断事故,有可能造成上述信息网络系统的运营活动陷入瘫痪状态,由此可能给企业带来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大量的用户投诉、要求赔偿等事件的发生,导致公司信誉度下降,带来难以估量的间接经济损失。类似地,由于UPS供电系统因故出现输出停电/闪断故障而诱发的信息网络系统瘫痪事故也曾在气象、钢铁、民航、石化以及交通等行业发生过。

基于上述原因,对于承担着向关键信息网络机房供电的UPS供电系统而言,考察其设计及其维护水平高低的最关键、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能否确保彻底消除发生不小于8—20 ms 的瞬间供电中断/闪断事故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事关信息网络机房能否安全运行的生命线。

对于当今的信息网络机房的主管来说,为确保其UPS供电系统不会出现停电/闪断故障隐患,可供选用的供电方案有:

1)对于信息产业系统用IT设备和生产自动化的工控DCS系统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即采用以“单电源输入”为主的时代,为尽可能确保向这些用电设备提供“永不间断”型的供电需求,确保运行的连续性,常采用如下形式的“单总线输出”型的UPS冗余供电系统:

①串联热备份式UPS冗余供电系统,其可利用率为99.999%左右。

②“N+1”型UPS冗余并机供电系统,因UPS产品的质量高低和并机调机的水平不同,其可利用率为99.999%(每年平均停电时间5 min左右)~99.999 9%(每年平均停电时间32 s左右)。常见的UPS冗余并机系统有直接并机式和带集中并机柜式两种。

③“N+x”型模块化、阵列式的UPS冗余并机供电系统,因UPS产品的质量高低和并机原理的不同,其可利用率为99.999%~99.999 9%。对于这样的供电系统而言,当位于UPS 冗余供电系统的某台UPS因故故障时,仍然可确保向后接的用电设备提供高品质的UPS逆变器电源,不会发生UPS供电系统转入由普通的市电电源经UPS的交流旁路向负载提供可靠性很差的市电电源的不利供电局面,从而达到改善UPS供电系统容错特性的目的。

2)对于信息产业系统用IT设备和生产自动化的工控DCS系统而言,在采用以“双电源输入”为主的当今时代,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双电源输入”用户设备的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向用电设备提供“永不间断”型的供电需求,确保它们运行的连续性,常采用由两台UPS 单机所组成的UPS“双总线输出”供电系统或由两套“N+0”型并机系统所组成的UPS“双总线输出”供电系统。对于这样的供电系统而言,正常工作时,分别由两台UPS或由两套“N+0”型并机系统经各自相互独立的两套输出供配电系统向负载供电。在其运行中,即使遇到其中一套UPS的输出供配电系统因故发生罕见的输出停电/闪断事故时,仍然可确保向后接的用电设备提供高品质的UPS逆变器电源,并不会造成对用户设备的供电中断,从而达到大大提高UPS供电系统容错特性的目的。

3)对于采用“双总线输出”设计方案的UPS供电系统而言,由于它能消除在UPS并机“单总线输出”供电系统中所可能出现的单点瓶颈故障,可将其可利用率从99.999 99%(每年平均停电时间3 s左右)提高到99.999 999%(每10年平均停电时间3 s左右)。在这里需

说明的是:对UPS的“多总线输出”供电系统而言,如果设计巧妙,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UPS供电系统的可利用率,而且还有可能提高UPS单机的负载百分比和UPS的实际运行效率,从而达到既能降低UPS设备采购成本、又能降低UPS功耗的目的。

对于中、高档IT设备(如主机、小型机、服务器、磁盘阵列机和存储器)而言,期望它们输入电源的零线对地线的电压小于1.5 V。如位于信息网络机房中的PC机、低档服务器及网络通信设备等,一般说来,它们对采用三相五线制运行中输入电源零线对地线电压的大小并无特殊要求。然而,近年来数据中心机房的运行实践表明:对于中、高档的IT设备而言,则期望将其输入电源的零线对地线电压控制在不超过1.5 V的范围之内。根据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对UPS供电系统的技术要求:应该将UPS供电系统零地电压的有效值控制在小于2 V的范围之内,因此本文建议将高频机型UPS的零地电压的有效值控制在小于1.5 V。对工频机型的UPS供电系统而言,可将它对零地电压的有效值的要求放宽到小于2 V。否则,如果其输入电源的零线对地线电压过高,则可能会带来如下的不利影响:

1)位于中、高档IT设备中的CPU芯片可能会发生偶发性的“莫名其妙”的损坏。这是因为按照过去传统的故障分析思维方式,往往会认为导致CPU芯片损坏的原因应该是UPS 的输出电压过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对于当今的UPS而言,不仅其稳压精度已高达1%左右。而且还配置有完善过保护装置。在此条件下,导致CPU芯片损坏的原因是零地电压过高。

2)导致位于信息网络机房中的IT设备发生“死机”事故的几率增大。有关的统计资料显示i如果能将其输入电源的零线对地线电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IT设备发生“死机”事故的几率将会被大幅度地下降。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当今的UPS产业所提供的UPS产品中,其输出电源的零地干扰电压的频谱可大致划分为两类:

①50~100 Hz的低频型零地电压,其峰值为所检测到零地电压有效值的1.4~1.5倍。

②几千赫兹到几万赫兹的高频型零地电压,其峰值为所检测到零地电压的有效值的3倍左右。因此,在分析由零地电压所可能造成的危害性时,不仅需要关注零地电压的有效值大小,还应关注零地电压的频率的高低。显然,在有效值相同的条件下,零地电压的频率越高、峰值越大,它对IT设备所可能带来的危害则越大。正因为如此,从对IT设备的安全运行所可能产生的危害性来看,高频型的零地电压危害性远大于低频型的零地电压的危害性。

3)数据中心机房中绝大多数的IT设备的输入功率因数已从原来的0.7~0.8(滞后)变为当今的0.91~0.98(超前)。近年来,由于绝大多数IT设备所使用的开关电源都采用了输入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由此所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是使得其输入功率因数已从不带输入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低档IT设备的0.7~0.8(滞后)变成带输入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中、高档IT 设备的0.9~0.97(超前)。因此,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UPS厂家已研制和生产出输出功率因数为0.9(滞后)的UPS产品,以便使得UPS的输出功率因数尽可能地同IT设备的输入功率因数相匹配,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输出功率因数为0.8的UPS 产品相比,输出功率因数为0.9的UPS产品的实际带载能力可提高8%~10%。鉴于此,用户应优选这类UPS产品。然而,对于具备研发实力的UPS厂家而言,应该尽早地开发出能适应输入功率因数为0.91~0.97(超前)的IT设备的UPS产品,以便使UPS能向后接的IT设备

输出尽可能多的有功功率。有的厂家已开发出输出功率因数为1.0的UPS产品。

越来越多的IT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采用“双电源输入”的设计方案

众所周知,确保信息网络机房安全、可靠地运行前提有:①它所用的IT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本身必须具有尽可能高的可靠性。多年来的运行实践表明:在可能导致上述设备出现故障的诸多因素中,由于其内部的直流开关电源系统出现故障而致使IT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停止工作的比例为最高。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这类设备的60%~70%的故障率来源于其内部的开关电源的故障率。②IT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输入供电通道中,不应因存在单点瓶颈故障隐患而导致其输入电源出现停电/闪断故障。

为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IT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厂家采用如下的冗余设计方案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这些产品的可利用率。为IT设备配置具有双重冗余保护特性的直流开关电源型的供电系统:①为IT设备配置具有按“1+1”冗余工作特性运行的两套直流开关电源供电系统。②在每套直流开关电源供电系统中,采用热插拔的“N+1”型并联运行的设计方案,以便消除在直流供电系统所可能存在的单点瓶颈故障隐患。为IT设备配置具有热插拔功能的冗余式风扇冷却系统,以便消除因通风不良/风扇损坏而可能存在的热保护自动关机/热宕机型的故障隐患。对于采用单相“双电源输入”设计方案的中、高档机架式服务器/刀片服务器而言,其典型的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在此,采用如下两种冗余配置设计方案来消除单点瓶颈故障隐患,以便能达到尽可能提高IT设备的可利用率的目的。

图2典型的“双电源输入”单相IT设备(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1.“双电源输入”IT设备的调控原理

如图2所示,正常工作时,来自输入电源1和输入电源2的两路50 Hz、220 V的交流电源被分别馈送到“双电源输入”服务器内部的两套直流开关电源模块1、2的输入端上。在这里,两路交流电源分别经各自的带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高频开关电源进行AC/DC变换处理后,

被变换成两路直流稳压电源Udc-1和Udc-2(因各厂家的设计思路不同,常见的Udc的值有48 V或24 V两种)。这样的两路直流稳压电源Udc-1和Udc-2分别经由具有共阴极的二极管VD1和VD2所构成的共模驱动电路来向服务器中的DC/DC变换器供电。在这里,服务器中各控制部件所需要的各种直流辅助电源均由DC 48/24 V直流电源再经DC/DC变换器进行处理后获得。从理论上讲,当这种服务器的两路交流输入电源均正常工作时,由上述的两路直流电源供电模块来共同承担服务器所需要的负载电流。

2.可供选用的“双电源输入”IT设备

在目前市售的IT设备中,可能会遇到如下两种产品:

(1)负载均流型的“双电源输入”IT设备

对于这种“双电源输入”的IT设备而言,由于在它的两路直流稳压电源Udc-1和Udc-2之间配置有“自动均流”调控电路。所以正常工作时,由这两路直流电源平均分担后接的负载电流。因此,这种具有双电源输入特性的两套直流电源供电模块具有自动均衡带载特性。

在这种“双电源输入”IT设备的运行中,如果遇到其中一套直流电源供电模块的交流输入电源因故出现停电/闪断故障时,由剩下正常工作的另一套直流电源供电模块来继续承担全部负载电流,从而确保这台IT设备能不间断地正常运行。在此条件下,为确保服务器仍能获得足够的风冷能力,为这套剩下正常工作的直流电源供电模块中所配置的调速风扇的转速将会自动加快,以便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确保它的安全运行。

由上所述可知:当两路交流输入电源都正常工作时,“双电源输入”IT设备经两套相互独立的开关电源模块1和2来获得它所需的能源。此时,由于每套开关电源模块仅需提供IT设备所需的50%功率。在此条件下,位于每套开关电源模块中的功放管(MOS管或IGBT 管)所产生的功耗仅为其额定功耗的25%。所以,可以大大提高IT设备的可靠性。同“单电源输入”的IT设备相比,这种“双电源输入”的IT设备的可靠性可提高5-6倍左右。

与此同时,两路不同的DC 48 V/24 V电源还分别驱动两组“N+1”型冗余的风扇组A 和B,以便能充分地满足对其内部的各种芯片的风冷需求,确保消除掉IT设备因散热不良而可能出现设备加速老化/过热保护型的自动关机/热宕机等故障隐患。

(2)非均流型的“双电源输入”IT设备

对于这种“双电源输入”的IT设备而言,为了降低成本,IT设备生产厂家并没有在它的两套直流稳压电源Udc-1和Udc-2之间配置有自动均流调控电路。因此,在IT设备运行中,从这两路直流电源馈送到后接负载的电流有可能相差很大。如从某型服务器所检测到两路交流电源A和B的输入电流分别为10.2 A和1.5 A,两者之间相差很大。在此条件下,往往会错误认为在这种“双电源输入”的IT设备中两路交流电源分别工作在主、从热备份工作状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这种非均流型的“双电源输入”IT设备的两路A和B交流输入电源中,并不存在固定的“主、从备用”关系。

类似地,在这种IT设备的运行中,如果遇到其中一套直流电源供电模块的交流输入电源因故出现停电/闪断故障时,由剩下正常工作的另一套直流电源供电模块来继续承担全部负载电流,从而确保这台IT设备能不间断地正常运行。

在此还需说明的是:为了防止位于服务器中的具有双输入供电特性的DC/DC变换器本身因故出现输出停电故障或在它的输出后端出现短路故障而导致宝贵数据丢失的不幸事件

发生,往往会采取由两路交流电源分别驱动PCI通信接口及采用镜像冗余调控方式运行的存储模块的设计方案(见图2),以便在即便出现这种非常罕见的故障时,也不会出现丢失存储数据的事件发生。

(3)在服务器的开关电源供电系统中,采用热插拔的“N+1”型并联运行的设计方案

在采用“双电源冗余输入”的单相中、高档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中(见图2),为了确保它能获得尽可能高的可利用率和优异的可维护性,在所配置的具有“双电源冗余输入”特性的服务器中,不但为它配置有两套相互独立的直流电源供电模块,而且还在每套直流电源供电模块所用的直流开关电源供电系统中采用了具有热插拔更换功能的“1+1”型冗余并联式设计方案。因此在服务器运行中,如果因故致使其中的某套“1+1”式的冗余并联直流电源模块中的一台开关电源模块被损坏时,它会在将被损坏的直流电源模块自动从冗余并机系统中脱离出来的同时,发出报警信号。此时,值班人员可以通过执行热插拔式的在线操作来更换掉已出现故障的直流电源模块,无需对整台服务器执行关机的维修操作。因此,就可将服务器的脱机维修时间降低到零,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器的可利用率的目的。

采用这种“双电源输入”IT设备所带来的另一个显著优点表现在它对输入电源的极强适应能力上。具体主要体现在:①允许的输入电压的波动范围很宽:典型值为不超过±15%,允许的输入频率的波动范围不超过±10%。②对其两路输入电源而言,并不要求它们必须具有同频率、同相位和同电压幅值的苛刻的运行特性。只要这两路输入电源的频率和电压在其所允许的波动范围之内,不管它们是否来源于三相电源中哪一相的220 V单相电源均可确保这种IT设备的安全运行,如可以将幅值分别为AC 230 V的A相电源和幅值为AC 205 V的B相电源馈送到同一台IT设备的两条输入端上。显然,对于这种“双电源输入”IT设备而言,只要它的两路交流输入电源不同时出现停电/闪断故障均能正常工作。在此条件下,这种IT设备都能正常工作。正因为如此,“双电源输入”IT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心机房中。

(4)由两路三相电源供电的的“双电源输入”IT设备

近年来,随着单台IT设备的功耗不断增大,如果再继续采用“单相输入电源供电”的设计方案的话,就可能带来如下麻烦:由于某台单相IT的输入功率特别大,使得难于确保将UPS供电系统的三相负载不平衡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三相不平衡度的典型值为小于±15%~20%)。为此,近年来,IT设备生产商开发出由两路三相输入电源来供电的“双电源输入”IT设备(见图2)。

在这里,分别由两路三相电源中的A、B和C相所产生的6路单相电源来构成“3+3”型的“电源输入”的冗余供电系统来负责向大功率的IT设备供电。正常工作时,由6路幅值为220 V的单相电源来共同承担这种“双电源输入”IT设备所需的负载电流。在其运行中,即使遇到其中的3路单相电源因故同时出现输出停电或闪断的这种极为罕见的故障时,IT设备仍能正常工作,大大地提高了IT设备的可靠性。由此所带来的两个显著优点是:

①极大地提高了IT设备的可利用率,使其可利用率趋近于100%。这意味着可以将IT 设备发生宕机故障的几率降低到几乎为零。

②极易实现输入电源的三相平衡供电,从理论上讲,可将它的输入电源的三相负载的不

平衡度降低到几乎为零。

同样地,对于这种由两路三相电源供电的“双电源输入”型IT设备中的各路单相交流电源来说,既不要求其输入电源的频率和相位相同,也不要求其电压幅值相同。如可将两套UPS供电系统的幅值分别为370 V和395 V的两路三相交流电源馈送到这种“双电源输入”IT 设备中。为了能充分地发挥这种服务器的冗余输入特性,期望它们的输入电源应该尽量地来源于不同的UPS/市电供电源系统。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尽可能避免采取由一套“N+1”UPS并机系统或由同一台UPS单机来供电的供电设计方案。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由UPS“双总线输出”供电系统来负责向“双电源输入”IT设备供电的设计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的主管所选用。“双电源输入”型IT设备的典型的应用案例及其主要运行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某7U型刀片式服务器机箱的典型配置和主要运行参数

在常见的42U服务器机柜中,可以配置6台7U的服务器机箱(服务器机箱的高度=7U,1U=43.5 mm)。在每台7U型服务器机箱中的典型配置是:

①刀片托架:最多14个双路、刀片服务器/最多7个四路、刀片服务器。

②可选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扩展卡:在刀片式服务器、管理模块和外部硬件之间建立千兆以太网通信。

③可选的双端口、光纤通道交换机扩展卡:提供具有高可利用率的经济型存储网络、各种SAN(Storage AreaNetwork)。

④直流电源模块:支持4个2 kW的带热插拔功能和冗余供电特性的直流开关电源模块,它们具有负载均衡供电和故障自恢复功能。⑤风冷式的冷却模块:两个带热插拔和冗余运行特性的风扇/鼓风机系统。⑥配置基于Web的管理软件:实时跟踪和监控IT设备的电力使用情况、温度和热量的变化,并以此为根据执行智能化的实时调控,从而达到既能有效避免因电源问题或冷却问题的调控不当而导致对刀片式服务器的供电中断或热保护性的宕机故障的发生,又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数据中心机房中,不仅有单相的“双电源输入”的IT设备可供用户选用,而且还有三相的“双电源输入”的IT设备可供用户选用。对于这样的三相IT设备

而言,它不仅解决了IT设备的双电源冗余输入问题。而且,还解决了IT设备的三相负载的平衡带载的问题。上述事实表明:为了充分发挥“双电源输入”的IT设备优异的容错功能,UPS供电系统的设计者应该尽可能地采用由两路不同的UPS单机或两套UPS并机系统来负责向它们供电。相反,如果采用的是由同一套UPS供电系统来负责向具有“双电源输人”特性的IT设备供电的话,一旦发生该输入电源因故出现停电/闪断故障时,此时所有的IT设备都会因失去全部输入电源的供电而立即进入自动关机状态。显而易见,在此条件下,“双电源输入”IT设备的容错功能将丧失殆尽。

机房配电系统技术要求

机房配电系统技术要求 机房供配电系统提供电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网络前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GB501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对电压变化、频率变化、波形失真率分级如下表: 本前端机房按A级供电标准进行设计,机房内主要用电设备有:数字电视前端设备、光传输设备、计算机设备(含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和外围设备(含空调、照明、新排风机等)。UPS配电系统供电范围包括:数字电视前端设备、光传输设备、计算机设备、消防设备和应急照明等。市电配电系统供电范围包括:空调设备、新排风设备、普通照明、维修插座、一般动力等。 1.电源负载情况 本次设计市电总负载如下: 24台设备机柜 50KW 6台专用空调 30KW 新风换气机1台 1KW 照明、维修插座系统 4KW 合计:85KW 两台120KVA UPS主机分A、B两路互为备份,负载机房、设备机柜、监控系统、门禁、消防、应急照明等。 2.配电系统 本工程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采用电缆线槽上、下走线方式。UPS输出配电柜所输出的两路交流电源按以下方式向各种机房设备供电:经双电源供电列头柜分别向带双电源输入端的网络设备供电,经双电源转换控制器和单电源列头柜所组成的供配电系统向带单电源输入端的网络设备供电。采用双总线输出供电系统的目的是,消除可能出现的从UPS输出端到最终的信息网络设备输入端之间的各种供配电线路系统中的单点瓶颈故障隐患,提高供电系统的可维护性、现场增容性。

改造明细如下: 由于已配备量2台120KVA UPS,本次机房工程不采购UPS,利用原有的2台UPS为机柜供电,组成双母线供电,为每个机柜提供A、B两路电源,实现高可靠性供电方式。 (1)机房市电负荷为空调、新风机、照明和市电插座等;其余UPS负荷为网络前端设备,同时还为应急照明灯具供电; (2)机房的设备供电、空调供电与照明供电互为独立,其中插座等小容量设备采用树干式供电,大容量设备则专线供电。设备供电按设备总用量的1.5倍预留; (3)在二楼配电室新增一个挂墙式市电配电箱(内装1个塑壳160A/3P开关),从配电室原有的配电柜引1条市电主干电缆(ZC-YJV-4x35+1x16)至挂墙式市电配电箱;经过挂墙式配电箱后,引至机房配电列头柜市电负载开关; (4)从一楼UPS房UPS输出柜(A、B电源)引2条主干电缆(ZC-YJV-4x35+1x16)引至一期数据机房配电列头柜,每个机柜分别引2条电源线至配电列头柜,分别接A、B UPS,组成双母线供电方式。 (5)机柜内有单电源设备的,安装STS静态切换开关,为单电源设备供电,保证单电源设备也由A、B 电源供电,从而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 (6)机房采用三级防雷设计,在市电总配电柜设置B级防雷器、在UPS总配电柜每台UPS输出设置C级防雷器,机柜PDU采用防浪涌设计; (7)从机房配电列头柜敷设六组三相市电(ZR-VV-4*10MM2+1*6MM2)负载机房空调; (8)从机房配电列头柜敷设两组电缆(ZR-BVV3*4MM2)到1至24号设备机柜,两组电缆分别为UPS1、UPS2输出。 (9)数字前端机房按照附图要求分别安装8个10A的市电插座; (10)从电源列头柜或配电箱到设备采用阻燃铜芯的电线,阻燃电线走镀锌线槽保护。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尽可能地远离信号线,避免并排敷设; (11)墙柱面安装疏散指示灯的位置安装二三孔市电插座; (12)留有扩充预留备用部分,用清晰的标志区别开来,方便今后使用; (13)铺设联通数据机房、模拟机房和数字电视机房的弱电线槽。 3.照明系统 机房主要照明灯具采用原有600*600MM格栅灯盘,选用优质灯管。 1)前端机房按300L x/M2布置灯具,其他功能间照明照度也按300L x/M2布置灯具。 2)工作应急照明灯具按照明灯具数量15%布置,与正常照明灯具使用同一组灯具,

通信机房参数要求2

5*机房要求 ①机房面积应按照终局容量设计,机架前后至少留有1.2米的空间,以方便设备的调试及维护;② 机房高度要求梁下最小高度不低于3米; ③机房地板承重要求大于4OOKglnd; ④机房的顶、墙、门、窗、地面应不脱落、不起尘,装饰材料应为不可然材料,门窗密封性良好; ⑤机房应配备空调及抽风机; ③机房地板一般要求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其技术条件按照《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执行; ③机房内应满足国家二级防火标准要求。步机房条件验收及施工前准备工作 机房要求环境清洁、无尘、防止任何腐蚀性气体、废气侵入。机房内不能有上、下水管道通过, 严格防止与水接触。空气调节设备应能满足保持室内的温度与湿度的要求。还要防止静电对设备造成 的损害,防止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 52.1 防治电措施 在电话通信中,静电感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室外高压传输线、雷电等外界电场;其二是 室内环境、地板材料、整机结构等内部系统。 静电能损坏交换机的电路,还能引起软件故障,能使电子开关失灵。 机房建筑中防止静电的措施:首先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铺设防静电地板,机房装修应采用非绝 缘材料,因为绝缘材料能够积聚静电,另外保证机房环境湿度也是防止静电干扰的有效措施。 集成电路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当外来噪声超出其抗干扰容限时,就会引起误动作,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转。ZST48交换机对电磁场干扰的要求为:电场强度不得超过300InV/,磁场强度 不得超过fiGs。在机房附近如果有高频辐射的发射机,其影响程度应符合上述要求。 5二S 防会要求 尘土或其他物质的微粒容易造成接插件或金属接点接触不良,而在大湿度的情况下灰尘又会引起 漏电。防尘包括两个方面:含量、颗粒大小。机房防尘要求如下:①直径大于SPin的灰尘浓度小于3X 10‘粒/。’。 ②灰尘粒子为非导电、导磁性和非腐蚀性的。 机房防尘措施:门窗密封,理想条件为天窗密封机房加灰尘过滤装置:设置操作间放置操作设备,避免经常开关机房房门:使机房相对湿度在许可范围内高一些,可以减少尘埃的静电吸附。 注:1.交换机正常工作环境下,温、湿度的测量点系指在地板以上Zm和设 备前方0.4m处测量的数值; 2.短期工作条件系指连续不超过48小时和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 一般有条件的单位应配置空调,空调温度:18’C-28℃,20℃-25℃最佳;空调湿度:30%-75%,50%一60%最佳。

机房设备管理机房管理规定

机房设备管理机房管理 规定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 2010年11月起执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计算机机房的正常、安全、有效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该制度适用于xxx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公司内部计算机机房。 第三条:计算机机房的定义: 计算机机房指用于存放并确保计算机系统及周边设施正常运行并提供电力保障和温度、湿度保障的房间。 第四条:计算机机房涵盖内容: 机房以其内部设施功能分为以下三类: 机房环境:包括电力供应、温度、湿度、地板、照明等外界条件。 机房设备:包括UPS、空调、计算机、网络设备、电话交换机等。 应用系统:依靠计算机设备运行,提供相应功能的系统、软件等。 第五条:机房管理的岗位职责分工: 机房工作人员:包括机房负责人、设备管理员、运维工程师。 机房负责人:机房直接负责人,主要职责包括: 负责机房的整体管理工作 管理机房环境、机房设备及应用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行和财产安 全

管理机房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每周上报工作内容 制定与机房管理相关的制度和规定 撰写《机房事故报告》 设备管理员:负责机房设备的管理,主要职责包括: 遵守机房管理制度 负责机房内提供机房环境的设备及计算机设备的运行及硬件维护负责设备及配件进出机房的管理 协助公司进行固定资产盘点 管理与设备相关的文档、资料 填写《机房日志》 系统运维工程师:负责机房应用系统运行和维护,主要职责包括:遵守机房管理制度 负责机房应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负责应用系统的数据、文件备份 管理与系统维护相关的文档、资料 填写《机房日志》 第六条:相关单据 《机房事故报告》 《机房日志》

会议室及机房设备采购项目采购明细及要求

会议室及机房设备采购项目采购明细及要求1、第一会议室

音频频响范围60 – 16,000 Hz 导频32.768 kHz 天线接口2 BNC connectors, 50 音频输出电压(峰值调制, 1 kHz 音频信号)6.3 mm插座(非平衡): +8 dBu; 卡侬插座 (平衡式): +14 dBu 供电12 VDC /300 mA额定电流外形尺寸(宽 x 高 x 深)200 × 42 × 127 mm 重量730 g 手持发射机: 射频发射功率10 mW 音频频率响应80 – 16,000 Hz 供电2节 AA(5号)电池, 1.5 V 工作时间10小时 外形尺寸(宽 x 高 x 深)250 × 54 mm 重量240 g 话筒类型动圈; e 835 话筒头 灵敏度1.5 mV/Pa 话筒指向性心型 最大声压级149 dB SPL 系统主机支持双机热备份,系统稳定性强,适合大型会议中心应用。 主机可以集中调节会议单元的输出增益,并可设定设置音频调节锁定。 系统主机可设IP 地址,与控制电脑之间采用先进的TCP/IP 连接控制方式。 可以实现会议系统的远程控制、远程诊断和远程升级 2 路音频线路输入或1 路音频线路输入+1 路麦克风输入,可配备多通道的音频输入或输 出设备,使得系统的扩展更加灵活。 通过2.4G无线基站,可无线连接5120 台发言单元 支持手拉手一线式连接和环

形回路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布线方式灵活,并可有效防止断路造成的会议中断。 多种发言模式功能:数量限制:允许同时打开的单元数量 1/2/3/4/5/6个;先进先出:达到限制数量后,最后打开的单元覆盖最早打开的单元;申请发言: 所有代表单元发言,由主席否决或批准;声控启动:以声音控制 开启单元,可调节声控门限 具备1个RS-232 接口和CCU 接口,分别用于连接中控系统及系统诊断。 系统电源可通过中控系统进 行集中控制管理。 可安装在19 英寸标准机柜。技术参数: 电源: AC100-240V 50/60Hz 静态功耗: 10W 最大功率: 250W≤50W/24V 每路 音频输出:阻抗:47KΩ;方式:平衡及非平衡 音频输入:阻抗:47kΩ;电平: 2V p-p;方式:平衡及非平衡 音频频率响应:20-20000 Hz 话筒频率响应:70-18000 Hz 信噪比: > 82dB 谐波失真: < 0.45% 通道分离度:>80dB 安装方式:机柜安装 颜色:黑色 尺寸 430L x 350W x90H (mm) 重量 7KG 主要功能与特点: 符合IEC60914国际标准。 全数字音频技术,内置高性 能CPU,处理速度更快,音质更佳。 支持48 kHz 音频采样频率,频率响应可达30 Hz - 20 kHz。 台沃科技自主研发2.4G通讯

机房技术规范标准

一、机房工程需求清单及技术参数 (一)、技术规格、数量及要求 1、项目概述 XX机房位于新建大楼第五层,楼层为框架结构建筑,五层建筑面积约为1810㎡;主机房区域使用面积约为120㎡,机房区域包括了工作区、主机房、配电间;另外其它的值班间、工具间、卫生间作为辅助区域,机房所在楼层净高度为3.3米,主、辅梁下高度为2.8米,梁为井字形分布,楼板为现浇楼板,本次工程设计我们将整个空间的吊顶安装高度设为距原地面 2.75米,防静电地板铺设高度为0.35米,信息中心主机房室内净高为2.4米,也同时考虑到目前主流的服务器机柜的高度约在2.0米,依照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规定机柜上面的散热空间需要400-600mm,整体机房内部的净高度空间既综合考虑了相关国家规范也保证了整体视觉效果,达到美观、大方的风格,整体具有专门强的现代气息。主机房设备区大约为60m2左右,拟建筑成国家标准机房,作为数据中心。 依照目前机房现状,在确保整体机房效果的前提下,设计以

下分区:

以上设计方案既符合人机分离的原则,也保证了工艺路线最短;同时也有利于各功能区功能的划分和设置。机房要求按照国家B级机房标准设计及施工,采纳六类综合布线及光纤标准。 机房区域打算供电为一条100KW三相五线的线路 (由大楼基建方负责),采纳独立的UPS及供配电系统。 本次采购的XX机房建筑工程,包括 1、机房装修工程; 2、机房配电系统; 3、UPS电源系统; 4、防雷接地系统 5、机房专用周密空调系统; 6、环境检测系统 7、机房新风系统;

8、机房门禁及电视监控系统; 9、机房消防报警及灭火系统; 10、机房运行监控系统(含供配电监测、UPS监测、漏水检测、温湿度监测、门禁监测、空调系统监测、火灾报警、气体灭火系统监测); 11、机房设备及系统集成; 12、KVM治理; 机房平面图见附件。 XX机房工程的设计目标是:依据国家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参考同行机房建设内容及经验,拟建设一个行业前列、科学有用的一体化信息化机房。建成后,在充分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力求达到先进与美观的结合。投标人应充分考虑机房建设的长久性与稳定性,严格按照计算机机房国家标准及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整体设计,保证机房整个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今后的空间进展以及相关系统参数指标的余量设计,以适应以后进展的需要,使建成后的机房完全符合国家B 级机房规范要求。因此此次机房工程,还应本着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功能的原则,在系统设计、项目施工。 (二)、中心机房的建筑内容:

机房建设相关标准及参数说明

机房建设相关标准及参数说明 机房是一个公司或企业的核心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及相关重要应用服务器的存放地,同时也是核心网络交换设备、数据备份的场所。所以机房为保证设备的正常的运行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设计以及施工时需要考虑如下标准: 1机房环境 1.1温度与湿度 (1)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内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 (2)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 表3.1.2-1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 级别A级 B 级 项目夏季冬季全年 温度23 ±2 ℃20±2℃18-28℃ 相对湿度45%-65% 40%-70% 温度变化率<5℃/h 并不得结露<10℃/h 并不得结露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2的规定 表3.1.2-2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 项目A级 B 级 温度5-35℃5-35℃ 相对湿度40%-70% 20%-80% 温度变化率<5℃/h并不得结露<10℃/h并不得结露 1.2噪声与洁净度 (1)尘埃: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表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 应少于18,000粒。 (2)噪音:关闭设备条件下,测量不高于68dB; 1.3地面与承重 (1)机房中应采用抗静电活动地板,至少提供255厘米的离地高度; (2)地板防静电标准应达到1×107—1×1010Ω; (3)地板承重能力应达到每平米500-700公斤;

(4)活动地板的铺设应在机房内各类装修施工及固定设施安装完成并对地面清洁处理后进行。 (5)建筑地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清洁、干燥,活动地板空间作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就作防 尘处理,不得起皮和龟裂。 (6)现场切割的地板,周边应光滑、无毛刺,并按原产品的技术要求作相应处理。 (7)活动地板铺设过程中应随时调整水平。遇到障碍或不规则地面,应按实际尺寸镶补并附加支撑部 件。 1.4空调新风 (1)机房空调系统应提供7x24x365,全天候恒温、恒湿、通风; (2)计算机机房应采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设备。面积小于50平米的计算房可以使用建筑物提供的的 中央空调系统; (3)计算机房内应配置循环新风系统,该系统应能提供不小于空调总风量的15%的风量,满足人均新风 量≥40立方米每小时,机房室内外压差应在7-12Pa; (4)根据GB2887-82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按A级设计,温度T=23℃±2℃,相对湿度=55%±5%,夏季 取上限,冬季取下限。 (5)气流组织采用下送风、上回风,即抗静电活动地板静压箱送风,吊顶天花微孔板回风。新风量设 计取总风量的10%,中低度过滤,新风与回风混合后,进入空调设备处理,提高控制精度,节省投资,方便管理。 1.5照明抗震 (1)照度:离地面0.8米处,机房环境≥400LX;应急照明≥60LX; (2)计算机机房整体抗震级别应达到8级标准; 2供电系统 2.1强电系统 (1)计算机机房应采用双路一类市电引入,并使用三相五线制经变压后引出单独的供电线路至UPS设 备; (2)计算机机房的设备供电和空调供电应为两个独立回路,其中设备供电应按设备总用电量的1.5倍 进行预留; 4.2.2UPS系统 (1)计算机机房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设备。并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 (2)UPS设备供电输出至配电柜,为每个机柜各配备不同相位的二路冗余供电线路; (3)UPS设备应提供不低于2小时的后备供电能力;

镇污染源监控中心机房建设(机房工程)货物详细配置及技术参数

镇污染源监控中心机房建设(机房工程)货物详细配置及技术参数1.1.项目概况 1.1.1.系统概述 ****镇污染源监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大楼第三层,总面积约120平方米,整个系统包含三大部分内容:一是机房硬件设施建设,二是监控中心硬件设备建设,三是平台服务器及辅助设备建设。 机房平面结构图如下:

1.1. 2.设计原则 ****镇污染源监控中心是贵单位的基础设施,其中心机房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

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行业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机房建设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网络接入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在本次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工程的可分期性: 在该项目设计中,机房的工程和设备都为模块化结构,相当于将该工程分期实施,而各期工程可以无缝结合,不造成重复施工和浪费。 ?经济性/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镇污染源监控中心,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机房视频监控设备需求清单及参数

机房视频监控设备需求清单及参数 嵌入数字硬盘录像机 网络硬盘录像机是新一代网络硬盘录像机,VGA显示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主要特性 菜单界面友好、便于操作 VGA视频输出分辨率最高 达1280*1024 支持图像的本地预览、存 储与回放 支持预览图像与回放图像 的电子放大 PTZ控制时,可通过鼠标对图像进行局部放大 不同通道可设定不同的录像保存周期 支持定时和事件两组视频编码参数 支持冗余录像 支持硬盘盘组管理 支持NTP(网络校时)、SADP(自动搜索IP地址)协议 功能和性能 压缩处理功能 支持PAL/NTSC制式视频信号输入。 采用H.264视频压缩技术。

采用OggVorbis音频压缩标准。 每个模拟通道支持双码流压缩,其中主通道最高支持4CIF,子通道最高支持CIF。 每个通道的视频编码参数独立可调,包括分辨率、帧率、码率、图像质量等。 每个通道支持定时和事件两套压缩参数。 支持复合流和视频流编码,复合流编码时音频和视频同步。 支持水印技术。 本地监控 支持VGA、主辅音视频端口三个独立的本地输出。 高清VGA显示,最高分辨率达1280*1024。 支持1/4/6/8/9/16画面预览,预览通道顺序可调。 支持预览分组切换、手动切换或自动轮巡预览,自动轮巡周期可设置。 支持预览的电子放大。 可屏蔽指定的预览通道。 支持视频移动侦测、视频丢失检测、视频遮挡检测、视频输入异常检测。 支持视频隐私遮盖。 支持多种主流云台解码器控制协议,支持预置点、巡航路径及轨迹。 云台控制时,支持鼠标点击放大、鼠标拖动跟踪功能。 硬盘文件管理 最大支持8个SATA硬盘,可支持每个容量大于2TB的硬盘。 支持硬盘S.M.A.R.T技术。 支持硬盘休眠。 支持硬盘盘组管理。 文件格式与Windows系统兼容,采用硬盘空间预分配技术杜绝硬盘碎片的产生。

机房招标详细技术参数

A包: 一、项目名称:机房建设 二、项目编号: 三、投标人资格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注册资金1000万元(含)以上; ★(3)具有系统集成资质三级(含)以上; ★(4)具有涉密集成资质乙级(含)以上; (5)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6)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7)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8)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投标人购买招标文件时须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开标时需提供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公章)。 四、现场勘查:甲方将统一安排2013年**月**日上午9:00在****集合,统一勘查现场; 五、项目内容

(一)内网机房及支持区建设包括如下内容 (1)机房装饰装修 (2)机房供配电系统 (3)机房安保监控系统 (4)机房接地系统 (5)机房防雷系统 (6)机房专用空调及新风系统 (7)机房消防自动气体灭火系统 (8)机房综合布线、机柜及KVM网络设备系统 (二)、外网机房改造包括如下内容 (1)机房装饰装修 (2)机房安保监控系统 注:文件需求、技术列表中“★”标注意为强制要求,即必须满足或优于该要求!下同! 六、项目内容技术要求及说明 (一)、工程概况

中心机房位于办公大楼1楼109室。机房设计、施工应依照GB50174-2008、GB/T2887-2000所规定的B级标准。工程项目的性能、功能、环境条件能够满足近远期的业务要求,编制机房设计方案,工程必须保证与综合布线系统的融合、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的方便,便于系统的局部变更和升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本次建设项目涉及的机房区域主要包括三部分: 1)内网主机房(约30平方米)(新建) 2)支持区机房(约30平方米)(新建) 3)外网机房(约45平方米)(整改) 机房房间层高约3.6米。请各投标人实地现场测量,并以实际测量为准。 (二)、项目简要说明 (1)、总体要求 ①、投标人负责对内网机房、支持区、外网机房(具体以实际测量为准)在投标文件中 提供机房的详细建设装修、整改方案。 ②、投标人负责对机房各功能区域进行设计,并提供各功能区内设备安装、摆放详细设 计方案。并提供中心机房内配电、防雷、接地、照明、网络线缆、设备位置及其它必要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相关工程设计图纸。 ③、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计算机机房必须满足计算机系统以及工作人员 对温度、湿度、洁净度、风速度、电磁场强度、电源质量、噪音、照明、振动、防火、

精密空调技术参数及功能要求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机组性能一

精密空调技术参数及功能要求 一、机房专用空调机组的机组性能: (一)、机组选型要求: ★机组的制冷量是在室外环境温度35℃(干球温度),室内温度24℃,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测定的。 ★1、总冷量不低于 26.8KW,显冷量不低于 25.7KW。机房专用空调机组采用风冷的冷却方式,送风方式为上送风、下回风。 室内机总风量:≥7280m3/h; 能效比≥3.60 显热比≥0.96 加湿量(kg/h):≥8-13; 加热量(kw):≥5; 室外机风量≥12000m3/h 膨胀阀类型:热力膨胀阀 标准通信接口:RS485 或 RS232 ★由于机房密集面积有限内机尺寸不能超过:1000*795*1998(MM)。延长阻建。且安徽地区必须有全线产品备件库,以便后期维护。 2、单台机组的机外余压: 机组的机外余压75~360Pa,并且机外余压通过控制器即可调节。 采用低噪音方式,室内机噪音值≤53dB(A)(离主机2米处);室外机组:声压级≤58dB(A);为了有效的吸收压缩机和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室内机机壳内壁表面应衬有保温降噪材料,而且要采用阻燃材料,具有AO防火性能。 ★3、机房专用空调应具高效节能性,低噪音、高寿命;采用美国谷轮“Copeland”全封闭涡旋式压缩机。 ★4、机房空调机组的冷却设备:机房精密空调机组应配置风冷的冷凝器,冷凝器风机应采用德国EBM产品。 ★5、风机采用国际著名风机制造商EBM的产品,采用带后弯逆向叶片的径流式风扇及电子转向的直流电机,免维护,运行可靠、噪音低、能耗小。避免了皮带轮传动风机造成的二次粉尘污染及增加的维护成本、维护量。 ★6、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加湿要求:具备高性能稳定可靠的加湿功能。采用先进的意大利卡乐电极式加湿器,能直接使用未经二次软化的自来水水源,能对水垢或污物进行方便的清洗,可重复使用或长期使用。 ★7、蒸发器要求:采用“I”字型高效率的蒸发器。避免V型或A型蒸发器所固有的尖角死区,以及它引发的气流紊乱,从而保障了换热效率。 8、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加热器性能:具备三级加热装置,并能根据实际设备发热量进行 调节,完善的过热保护功能和防电离功能。 9、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除湿性能:机房精密空调机组具备快速除湿快速除湿装置,可以 减少空气过冷及热补偿的能量损失;并不会因除湿而减少送风量导致影响机房设备散热。 ★10、标准配置和机房精密空调同品牌的的电源防浪涌保护器,能有效减少雷击等自然现象对设备控制系统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

中心机房建设标准要求

1.1.1机房建设要求 1.1.1.1 机房建设及相关标准 中心机房和设备间(以下统称机房)是放置各种硬件设备的场所,特别是中心机房存有关键设备,其内部设施和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而且维护点较多,需要给予特殊、充分的重视。 医院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中心机房、设备间、其他设备间。 大型医院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运行)中心,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针对不同的机房,基本要求也有高低之分: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要严格遵从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最好遵从相关标准,但可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但 UPS、空调、防雷、空气净化、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 机房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标准有: 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2887-2000)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_50462-2008) 4.《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5.《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 6.《智能建筑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7.《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95)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1.1.1.1.1机房设计原则 机房设计的原则可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原则,结合医院的系统状况及发展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 准,设计满足医院使用需求且符合标准的机房方案。 2.前瞻性原则,机房设计要结合系统运行特点和现有系统及预期发展的因 素,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3.扩展性原则,机房的设计应具备扩展性,能满足医院的长远发展,最好

多媒体机房参数要求

电脑机房技术要求 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数量 1 服务器规格:塔式服务器 ★处理器:1颗Intel Xeon E5606四核CPU(主频2.4GHz,12MB三级缓存,32nm制程) 芯片组:Intel 5600芯片组,处理器间数据带宽25.6GB/S ★内存:2*2GB ECC DDR3内存,最大12条内存插槽,支持内存镜像功能 ★硬盘:2块1T SATA热插拔7200rpm企业级硬盘,最大支持8块3.5英寸SAS或SATA硬盘,五重硬盘防护技术 Raid:外插4/8口SAS RAID卡,或板载SATARAID芯片,支持0,1,5,10等RAID级别;(外插256MB缓存,可选有电池保 护,支持RAID0、1、5、6、10) 光驱:DVD—RW 网卡:2*1000M自适应以太网卡,支持网卡冗余、负载均衡等功能 电源:700W单电源或750W 1+1冗余电源 ★PCI扩展:1个PCI-E 2.0 x16插槽,1个32/33 5V PCI插槽,4个PCI-E 2.0 x8插槽 服务器管理:要求能实现温度/电压/风扇读数、异常告警、批量带外远程关机、重启、开机,远程定位等,支持实时监控 系统能耗,设置能耗封顶达到能耗管理和优化目的;高级功能:支持实现远程的数字式KVM管理和光驱、软驱的重定向 功能,采用的服务器管理系统具备良好系统兼容性,支持智能平台管理接口 性能测试:TPCC 测试值≥125000tpmc,提供测试报告、网站截图及链接,加盖厂商印章 服务:原厂商3年免费现场服务,三年故障硬盘免回收服务;为保证设备的可靠性服务,要求提供原厂针对本项目的授权 原件和售后服务承诺函原件;考虑设备的兼容性,要求所有服务器及存储、配件、为同一品牌。要求知名品牌 1台

机房技术参数

项目编号:GXTC-1215031 项目名称: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预警 应急中心大楼配套信息网络系统 采购

1.7机房工程 信息机房位于地质灾害预警应急中心二段1层,面积约78.5平米,内部可摆放19台机柜,2台强电列头柜和2台精密空调。除强电列头柜外的19台机柜中,15台用于服务器安装。蓄电池室约40平米,用于安装市电配电柜、UPS主机、蓄电池。数据处理室约31平米,供地质环境数据处理使用。过渡监控室约26.5平米,作为人员办公及进入主机房的通道。同时电力、空调、通风系统需满足机房的应用要求。见下图:

1.7.1机房装饰 1、吊顶 机房区域吊顶为微孔铝板吊顶,对顶部的处理方法为:机房天花及梁底部等

四周墙面先找平清光,再刷防潮防尘漆两遍并敷设9mm保温材料。其他功能区域为600*600*0.7mm的铝扣方板。 2、墙面 本工程要求对机房区域四周墙面铺设彩钢板(钢板复合石膏板-0.6mm以上镀锌钢板+12mm厚防火石膏板),轻钢龙骨骨架(天地龙骨间距400mm,内置50mm厚保温岩棉),配装80mm高拉丝不锈钢饰面踢脚线(80mm高10mm厚,内衬10mm厚防火石膏板)。墙面要求无论是基层还是面层均应采用防火材料,墙面要求板材强度高,防火,耐污染,易清洗,色调柔和无眩光。颜色宜选择乳白,象牙白等。 其他房间均应为腻子找平,刷乳胶漆。 3、地面 机房内地面采用高架式抗静电活动地板,敷设前必须做原地面找平、清洁处理后,刷防尘漆基础处理。活动地板须做符合安全要求的等电位联接和接地。根据机房安装的设备要求在对应位置必须采取承重、加固、防移措施,地板高度需抬高400mm,便于强弱电工程布线及作为精密空调静压箱。 防静电活动地板性能参数: 精密空调周围和进出水路由做防水堰,防水堰内沿做防渗处理,精密空调下水和防水堰地漏设于空调周围; 4、门体工程 要求根据消防规范进行门体的设置,所有门体必须符合消防的规定,向逃生

机房建设标准

5.2租赁机房技术参数要求 (1)建筑结构 抗震级别:须符合当地相关要求,机房内基础设施及服务器机柜应基础加固,并考虑减垫等减震措施。 接地电阻:机房所在大楼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防水等级:机楼屋面的防水等级,须达到国家I级标准。(承租的机房不建议位于大楼的顶层或地下室)。 装修材料:机房内部的装修材料,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符合环保要求、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的材料,在甲醛等环保指标上符合地方标准,确保机房环境对工作人员不产生健康损害。 楼板承重:服务器机房楼板承重大于800kg/㎡。 (2)机房布局要求 布局连续性:每个单元模块应建设在连续、独立的物理空间内,多个单元模块空间尽可能相邻或靠近。 机柜布局:机柜按冷、热通道进行排布,即正对正、背对背放置。 冷热通道:采用冷热通道隔离或者封闭技术。 (3)供电系统 采用TN-S三相四线制双路供电方式,机房区设UPS 、空调、新风、照明、维修插座等计算机设备供电。 电源经UPS稳频稳压、调整电压波形后为机房设备供电,与此同时也为UPS 的后备电池充电;一旦市电回路停电后,UPS的后备电池立即放电,经UPS逆变后给机房设备供电,这样即能保证机房设备的供电质量,又能保证无间断、长延时供电。A.B级两个电源供电,设有双回路自动/手动切换系统,配电柜内设有电压电流指示、防雷防过压、短路、过载、过流等保护器,保护设备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配电柜内均预留相应的备用开关;主进线电缆、开关、接触器等均留有一定的富裕容量,以备以后增容和增加用电设备时使用。配电柜内均设有独立的市电零、地母排,UPS配电柜内还设有独立的设备专用零、地母排,均有明显的标记。配电柜必须设有紧急联锁接线端口,与消防紧急联动按钮相连,一旦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B级标准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B级标准1.动力系统监控 动力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全部电源设备,如柴油发电机组、配电柜、UPS、直流电源系统等。 供配电:监测一级、二级交流配电柜的主回路和各分回路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监视各级开关的开关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UPS:在UPS供应商提供UPS通讯协议的情况下,可以监测协议提供的所有参数和状态,在无通讯协议的情况下,可增加其它辅助设备(如电量仪等)来测得。参数包括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频率、功率、蓄电池组的电压、后备时间、温度等;状态包括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部件的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2.环境系统监控 环境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空调设备(精密空调或舒适性空调)、泄漏(漏水或漏油)监控、温湿度监控等。 精密空调:根据精密空调供应商提供的通讯协议,实时监测精密空调的回风温度、回风湿度、冷冻水进出温度、流量、冷却水进出温度及冷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工作电流等参数;监测工作状态包括压缩机状态、风机状态、加热器状态、抽湿器状

态(水冷式空调还可监测到冷却水塔的补水池液面状态、冷却水塔风扇状态、冷却水阀门状态等)等各种工作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实时的记录和报警处理。控制空调的启停、调节温度和湿度。 泄漏检测:通过采集测漏主机的报警信号监测漏水(油)感应线上任何点的漏水(油)情况和漏水(油)故障情况,以及报警信息处理和报警复位。对于定位测漏主机的监测,还可在画面上精确显示漏水(油)的位置。 温湿度:通过采集温湿度传感器所监测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以直观的画面实时记录和显示机房各区域的温湿度数据及变化曲线,以及越界报警信息处理。 新风机:监测新风机的工作状态以及启停控制和报警信息记录和处理。 3.监控系统 保安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门禁系统、CCTV图像监控系统及其它防盗系统,可直接融入大楼的保安系统。 门禁系统:通过门禁控制器提供的协议或门禁管制软件监测门的开关状态,刷卡开门的时间、门区及卡号,记录和显示进出门统计资料以及报警信息处理。控制门的开关、门禁系统与CCTV系统联动对进出机房的人员进行自动录像等。 图像监控系统:KH2000-V6.0的图像监控系统超越硬盘录像技术,采用视频组态的概念,将各通道的图像以控件组态的方式

机房技术规范标准

机房技术规范标准

一、机房工程需求清单及技术参数 (一)、技术规格、数量及要求 1、项目概述 XX机房位于新建大楼第五层,楼层为框架结构建筑,五层建筑面积约为1810㎡;主机房区域使用面积约为120㎡,机房区域包括了工作区、主机房、配电间;另外其它的值班间、工具间、卫生间作为辅助区域,机房所在楼层净高度为 3.3米,主、辅梁下高度为2.8米,梁为井字形分布,楼板为现浇楼板,本次工程设计我们将整个空间的吊顶安装高度设为距原地面 2.75米,防静电地板铺设高度为0.35米,信息中心主机房室内净高为2.4米,也同时考虑到当前主流的服务器机柜的高度约在 2.0米,根据GB5017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规定机柜上面的散热空间需要400-600mm,整体机房内部的净高度空间既综合考虑了相关国家规范也保证了整体视觉效果,达到美观、大方的风格,整体具有很强的现代气息。主机房设备区大约为60m2左右,拟建造成国家标准机房,作为数据中心。 根据当前机房现状,在确保整体机房效果的前提下,设计以下分区:

以上设计方案既符合人机分离的原则,也保证了工艺路线最短;同时也有利于各功能区功能的划分和设置。机房要求按照国家B 级机房标准设计及施工,采用六类综合布线及光纤标准。 机房区域计划供电为一条100KW三相五线的线路 (由大楼基建方负责),采用独立的UPS及供配电系统。 本次采购的XX机房建造工程,包括 1、机房装修工程; 2、机房配电系统; 3、UPS电源系统; 4、防雷接地系统 5、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系统;

6、环境检测系统 7、机房新风系统; 8、机房门禁及电视监控系统; 9、机房消防报警及灭火系统; 10、机房运行监控系统(含供配电监测、UPS监测、漏水检测、温湿度监测、门禁监测、空调系统监测、火灾报警、气体灭火系统监测); 11、机房设备及系统集成; 12、KVM管理; 机房平面图见附件。 XX机房工程的设计目标是:依据国家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参考同行机房建设内容及经验,拟建设一个行业前列、科学实用的一体化信息化机房。建成后,在充分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力求达到先进与美观的结合。投标人应充分考虑机房建设的长久性与稳定性,严格按照计算机机房国家标准及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整体设计,保证机房整个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今后的空间发展以及相关系统参数指标的余量设计,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建成后的机房完全符合国家B级机房规范要求。因此此次机房工程,还应本着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功能的原则,在系统设计、项目施工。 (二)、中心机房的建造内容: 设计依据

机房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机房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1、空调选型要求 机房对温湿度要求较高,根据国标GB50174-93,根据计算机设备的环境使用条件,中心机房应达到A级标准,配电室应达到B级标准。根据机房建设经验,在普通计算机设备密度情况下,一般设置精密空调制冷量250~400 kcal/,可达到A级温湿度A级标准。 具体内容如下: (1)、保持温度恒定(温度波动控制在24±1~2℃之内)。 (2)、保持湿度恒定(相对湿度波动控制在50%±5% RH之内)。 (3)、空气洁净度微米/升<18,000。即在每升的空气中,大于等于微米的颗粒应小于18,000个。 (4)、换气次数/小时>30。即在给定的机房内,空调的风量和机房容积的比值大于30。 (5)、机房正压>10Pa。 (6)、空调设备具备远程监控及来电自启动功能。 机房空调系统的任务是为保证机房设备能够连续、稳定、可靠地运行,需要排出机房内设备及其它热源所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的空气含尘量。为此要求机房空调系统具有送风、回风、加热、加湿、冷却、减湿和空气净化的能力。机房空调系统是保证良好机房环境的最重要设备。要达到以上标准,必须采用节能型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系统,系统采用n+1备份方式。 机房精密空调所采用品牌产品要求性能指标相当或高于“DENCO”、艾默生。精密空调机组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空调的基本要求: 适合国内供电系统 总冷量:不小于30KW 24℃DB,℃ WB,50%RH。 涡漩式压缩机 双压缩机系统,模块式结构 采用电极式加湿器 加湿容量:4KG/HR以上。 采用风机冷却方式 主风机为离心式风机。 风速可自动调整。 标准风量(M3/h): 7920 显示方式 中文LCD彩色触摸屏显示。 24小时显示温、湿度变化曲线。 显示报警信息(如有)。 环境监控系统: 预设温、湿度控制 精度:湿度±1%,温度±℃ LCD彩色触摸式控制屏幕,中文菜单,显示温、湿度、时间;运转模式,有PC、打印机和诊断接口。 过滤器: 过滤效率30%以上,ASHRAE52-76标准 风冷冷凝器: 水平或垂直排风。 采用避震风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