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欧洲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喜剧创作

浅谈欧洲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喜剧创作
浅谈欧洲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喜剧创作

浅谈欧洲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喜剧创作

【摘要】:古典主义,萌芽于古罗马时期,17世纪流行于欧洲,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作为17世纪主要思潮,其下衍生出古典主义戏剧,而莫里哀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莫里哀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古典主义剧作家,还是一个公认的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之父。他在尊重古典主义创作规律的同时,扩大了创作范围,并且突破了当时文坛“重悲轻喜”的偏见,把喜剧的地位提升至与悲剧平起平坐,为17世纪古典戏剧的高峰锦上添花。

【关键词】:古典主义莫里哀喜剧

17世纪上半叶,由于波旁王朝一直大力奉行重商政策,法国的工商业高度发展,资产阶级的实力得到空前的进步;另一方面,由于17世纪的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政治的高峰,资产阶级还处于上升阶段,力量还不足以推倒封建统治。在封建统治加强文学艺术的控制与资产阶级要求思想上的革命之间,最终,两个阶级妥协的产物——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应运而生。古典主义形成和繁荣于法国,很快地便席卷了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备受人们的追捧和学习。

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出生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自小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熏陶,学过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对于拉丁文和经院哲学等人文教育,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他有着戏剧的天赋,并由衷的热爱,早年,他不顾当时的偏见,与女演员创立“光耀剧团”,但由于营业不佳,负债累累而锒铛入狱。出狱后,他辗转于法国其他城市,在这十几年的旅行中,他接触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同时,他也以细腻的眼光洞察社会,找出了处于过渡时期的17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点。莫里哀的创作,深受古典主义文学的影响,他在遵循了古典主义的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融合多年来的目睹的社会各阶级的现实,扩大了写作题材和范围,揭露了当时社会虚伪丑陋的社会风气。其创作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伪君子》(又名达尔杜弗),无论从艺术形式、内容和主题思想上都标志着了他的创作达到艺术的最高峰。而作为古典主义戏剧大师,莫里哀不仅继承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还创造性地突破了古典主义某些方面,为日后启蒙运动和世界戏剧做出了良好的典范。

“我们想要学会戏剧的技巧,必先师法莫里哀”——艾克尔曼

首先,我们要谈谈莫里哀是如何遵循古典主义法则

一.保持“三一律”的艺术创作规范。所谓的“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都必须保持整一,时间不超过一昼夜,地点基本不转换,情节结构简单。我们可以看到,在《太太学堂》中,由始至终整个故事都发生在巴黎郊区的一个广场上,故事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跨度也不过一昼夜,至始至终都是在讲述阿尔诺耳弗如何想方设法拆散阿涅丝与奥拉斯的爱情。戏剧普遍遵循“三一律”模式,对于剧作家而言,能把精力更投入于营造戏剧高峰,突出戏剧矛盾,造出引人入胜的效果;于观众而言,戏剧结构的简单易记也便于高度注意故事情节,理解剧作家的主题思想。因此,在《太太学堂》中,通过阿尔诺耳弗要求阿涅丝读“好

太太”准则这一情节,观众轻而易举就感受到以阿尔诺耳弗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渗透在骨子里的男权主义思想。他们把女性当成附属品,要求女性一言一行都必须以丈夫的喜好作为最高标准。观众听来荒谬胡闹,但正正反映了保守势力的价值观念。但由于当时戏剧界长期把“三一律”奉为金科玉律,不免使得戏剧创作普遍趋于单一沉闷,也不利于戏剧表现复杂深层的艺术性。

二.拥护中央统一,歌颂开明君主统治。17世纪的法国,在高度专制的君主统治下,文化活动受到国家的监视与控制,且资产阶级暂未有足够的力量去反抗,古典主义即使作为资产阶级的进步文学思潮,也不得不在现实中对王权做出一定的妥协方能得以生存。因此,在古典主义作家的作品中,即使通篇讽刺封建贵族,或是资产阶级保守势力,抑或反动教会势力,也不敢与封建王权直接开火,反而甚至是宣扬开明君主政治,歌颂君主的文治武功,维护中央王权。即使是古典主义戏剧大师的莫里哀,也不得不顺势而流。这种思想倾向在莫里哀的《伪君子》中表露无遗。伪信士达尔杜弗披着信教的外衣,时刻手持《圣经》,口中宣称爱人自律,伪装成一个虔诚而又仁爱的信士。他拿着《圣经》当武器,不时对人评头品足,规劝人们应该以清教徒的苦行为榜样来修行,自己却一顿饭能消灭两只鹌鹑和半条羊腿;表面远离男欢女爱,谨守宗教清规戒律,遇见道丽娜都要急忙拿出手绢遮盖她的胸脯,但转过头来却能直白露骨地对艾尔米尔倾诉情思,还厚颜无耻地以促成玛丽亚娜和法莱尔作为交换,要求艾尔米尔做出保证,满足他的欲望;既为宗教信仰者,貌似不食人间烟火,却打着宗教的幌子接受奥尔贡的财产来奉献社会,实则要据为己有。莫里哀塑造的达尔杜弗,城府深厚,处处算计,又披着宗教到处招摇撞骗,以巧言令色做龌蹉之事,实为反动教会势力的真实写照,为求揭露了反动教会势力贪婪伪善的本质。但结局之时却又180度大转变,达尔杜弗即使怎样绞尽脑汁设计奥尔贡一家,英明的君主早已洞察一切,拆穿了达尔杜弗的谎言,将他绳之以法,奥尔贡一家最终得以避免家破人亡。这一段情节的加入令人意想不到,又带几分生硬突兀。它明显把君王置于道德和法律的最高位,歌颂只有君王贤明,国家和个人的幸福安全在君王的高尚光辉照耀下能得以保护。此等“抱大腿”行为,于现今看来略显懦弱,但由于《伪君子》猛烈抨击了教会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他必须通过奉承君王,方能谋求王权的保护幸免于难,也是不得不而为之,也是情理之中。这也说明了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变革还不够彻底。

“莎士比亚与莫里哀,他们分别是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的喜剧代表人物”

莫里哀戏剧大师的名衔,除了因为他代表了古典主义在文学上的贡献以外,更令人佩服的,是他用喜剧来对古典主义做出创造性的尝试。

一.重视喜剧的教化作用,为喜剧力争地位。17世纪的法国戏剧,人们普遍推崇悲剧,喜剧往往被认为是“低级体裁”。形成“重悲轻喜”的局面,这跟两者体裁所涉及的内容有莫大的关系。在戏剧中,悲剧所表现的,一般都是古希腊、古罗马的英雄题材,又或者是某个君王的传奇一生,悲剧的语言需要磅礴的感染力,人物的经历需要跌宕起伏的变化,即使最终以悲剧收场,但旨在表现传奇人物的勇敢不屈,与命运抗争到底的旺盛生命力,来达到激励人心,征服人民,使人民对其权利(或者说控制)产生安全感或依赖感。;而喜剧就恰恰相反,它与民间文学有所关联,是世俗的文学,反映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他通过人物行为、心里的荒诞,来表现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普通百姓如何生存,语言较之悲剧充满戏弄、讽刺的味道,人物性格设计偏向极端,也少不了贬低人物的情节设计。无论哪个阶层的人,都有能力可以欣赏一个伟大人物的不平凡的一生,甚至对其产生钦佩之情;但并非每种层次的人都对表现人类天性的讽刺剧感兴趣。所以,在贵族廷臣的眼中,喜剧是不入流

的文学形式,不屑一顾。而莫里哀用他的文学魅力给喜剧正名,他改变以前喜剧的套路,笔峰一转,抛弃贵族眼里的“风趣与优雅”,嘲讽转向空有一副漂亮外壳的社会上流人物。他们或出身高贵,或一夜暴富,或披着信教的外衣,可实质是封建保守、愚不可及、道貌岸然、口蜜腹剑。正正因为莫里哀批判的焦点过于敏感,当《伪君子》出版时,竟接二连三地遭到禁演,还被各种流言攻击污蔑,他为求保护,不得不三写陈情表上书国王。他在《陈情表一》时就已经明确地表明了他对喜剧的态度

“喜剧的责任既然是通过娱乐改正人的错误,我相信,我要把工作做好,最好就是加以滑稽突梯的描画攻击世纪的恶习。”

这句话,莫里哀把自己当成一个为国王清除人性最危险、最麻烦的恶习——虚伪的清道夫,事实上,莫里哀的创作过程中也一直秉承着反映现实、针砭社会时弊的宗旨。莫里哀的喜剧,写的人物类型广泛。仆人、医生、资产阶级、甚至是贵族廷臣均有涉及,这大概与莫里哀的家庭出身和13年来游历法国的经历有关。多年的流浪,广泛深入地接触普罗大众,使得莫里哀对于普通老百姓,特别是社会下层的生存状态了解至深。他所写的仆人、工匠、厨师、甚至是老太太,都是机智聪明、能说会道、敢作敢为、富有同情心。《伪君子》中的女仆姚丽娜,率真敢言,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健全的思考力,她一开始就看清了达尔杜弗的真面目,不时冷嘲热讽达尔杜弗的两面三刀;也正义勇敢,用机智帮助玛丽亚娜与法莱尔成婚。而《太太学堂》里的阿尔诺耳弗,十几年来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培养阿涅丝,非因仁慈,只是为了日后阿涅丝能成为他体面的太太,也就是说完全把阿涅丝当成商品般没有感情地操控玩弄。这种金钱和道德上的人格不对等,莫里哀利用喜剧对社会上层人的无情讽刺,实则是冲破悲剧贵族化和宫廷化限制,表达了人性美不仅仅存在于悲剧史诗般英雄上,在普通人身上,同样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既是迥异于悲剧形式,以生活化和幽默化展示美来产生切身感受,教化人们,也充分有力地暴露人性种种恶习,这是喜剧所独有的魅力,反映了时代要求的思想革新,也深远地影响了18世纪现实文学的创作方法,如巴尔扎克的喜剧《葛朗台》正是借鉴了不少莫里哀的作品《悭吝人》的创作特色。

二.鲜明而又单调的人物性格塑造。且回顾莫里哀所创造的的人物,不得不说,都有着鲜明强烈的个人特色。《太太学堂》中自私利己的阿尔诺耳弗,纯真傻气的阿涅丝,诚实率真的奥拉斯;或是《伪君子》里的盲从执着的奥尔贡,泼辣直率的姚丽娜、冲动无知的大密斯;又或者是《悭吝人》主角——一毛不拔的金钱奴阿巴贡……莫里哀的的喜剧人物创作完全可谓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规律。莫里哀在创作前已经对故事脉络、人物特性有一个整体把握,再在社会中浩瀚的人际中找出对应,抽象出典型的性格特点,总结、加以概括,把这些特征全放在一个人身上夸张展现。这样一来,人物性格的集中放大,利于带出幽默荒谬的感官效果,便于带动观众情绪;二来,因为有这一个个经典、深入民心的人物特征,才能把剧情一步步推向高潮,为他们的一言一行作出合理解释;也同时符合作者创作的意图,用幽默滑稽的方式鞭挞陋习恶念。但值得留意的,人是感情的动物,拥有复杂的七情六欲,所以可以说,人的性格应该是多面的,适时而变,而非一成不变。无论是《太太学堂》《悭吝人》,还是创作高峰《伪君子》,莫里哀塑造的虚伪、愤怒、自私的单一性格人物最终都会自食苦果,而善良、童真、正义的人最终都会美满收场,可是他们之间命运变化总是把所有人物集中一起,通过末尾一个出其不意的人物、事情而改变。千遍一律的创作方式不仅会使读者生厌,而且还让人怀疑,是命运的力量促成。莫里哀的人物写作方式,贬义人物的极端性格都近乎偏执。与其说是一个人的塑造,不如说某种人格的总结。过于集中精力展现某一人格,造成了模式化、类型化,缺少探讨了导致人物行为心理层面及其文化内涵,这应该就是与莎士比亚塑造多层次的复杂人格的不同

有学者说过,没有莫里哀,法国就只有悲剧没有喜剧。莫里哀在戏剧方面的贡献和地位为有目共睹,他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描绘社会各色人物丑态,揭露社会的不良风气,

弘扬了理性、平等、民主的现代精神,为之后的启蒙运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虽然在创作手法上,莫里哀还是难免受古典主义的框框条条束缚,但我们不能以完美主义要求古人,就其思想内涵而言,莫里哀已经用他的创作水准和宗旨,跌跌撞撞地带领人们走向思想的新高峰!

参考文献

【1】吴晶.古典主义和莫里哀的戏剧创作

【2】热娜古丽﹒阿不都拉.伦欧洲古典主义文学和《伪君子》

【3】胡彬.浅析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的戏剧艺术特色

【4】李晓嘉.遵循与超越

【5】孔耕蕻.论莫里哀对古典主义的突破——莫里哀喜剧创作新探

从“西欧中心论”到“全球史观”的发展

从“西欧中心论”到“全球史观”的发展 侯永娟 (西华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541) 内容摘要: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逐渐走向了一体化的进程,各地区间的交流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历史的发展也从狭隘的以西欧为中心的论点而渐次着眼于全球的背景之下,去探讨世界各个地区的交流与互动。全球化与一体化成为了时代潮流。文章从不同时期对世界史的研究来论述从“世界史”到“全球史”的发展及其各个时期所具有的特征。从而展示全球史观对于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世界史全球史一体化全球化 地理大发现标志着世界体系开始出现,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产生,而在某种程度上,它使彼此隔绝的世界各国开始建立起持久和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从此后世界开始进入到了近代史的发展时期,人们的视野也扩大到了全世界的背景之下。有人说这一进程是积极的,是推动人类不断向更文明,更先进的时代前进,是文明国家对未开化国家的同化。同样也有人对世界历史全球化提出了质疑,认为它是更先进野蛮的开始。如果说希腊人对其他民族的称谓“野蛮人”是采用一种短兵相接的方式进行征服与占领的话,那么现代人对对待“野蛮”的方式则表现了出了更多“野蛮的行径”。于是人类社会被卷入到了政体世界体系,于是人们开始争论——谁是全球的中心,谁是文明的先行者? 早在19世纪的时候,黑格尔就提出了“西欧中心论”。并且将“西欧中心论”理论化。他在《历史哲学》中,用地理条件、精神、种族气质来证明他的理论。在黑格尔看来,非洲是“不属于世界历史的部分;亚洲从来没有加入过世界历史的进程;东欧斯拉夫人没有表现出独立的因素,而唯有日耳曼人本性优越。……日耳曼民族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日耳曼世界主要的各国是法兰西、德意志和英格兰”。①这样以来黑格尔就为“西欧中心论”提出了一个理论基点——种族优越论。如果说黑格尔是“西欧中心论”的理论倡导者,那么德国史学家兰克(Leopold Ranke)就是“西欧中心论”的这一理论的实践者。他认为“欧洲,确切的说是西欧的民族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主流或者主体,是支配世界的中枢,而其他的民族,包括东欧的斯拉夫人,马扎尔人以及欧洲以外的土耳其人等,不过是世界历史的附属物。”②他在1848年出版的《拉丁民族和条顿民族的历史》一书的序言中曾写道:“日耳曼民族和日耳曼——拉丁民族后裔的历史是全部近代历史的中心”;“这些民族……构成全部近代史的基础。”黑格尔和兰克的西欧中心的思想,为近代世界带来了极端的思想倾向,后来的军国主义、法西斯独裁主义的出现,都是受了这些理论的影响。他们所谓“落后种族及国家”的改进,使世界掀起了一轮新的浪潮。19世纪下半期,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已经将世界瓜分完毕,明确的全球地理概念已经形成,而此时的兰克竟然置欧洲之外其他地区的历史于不顾,还美其名曰在编写《世界史》,这样的世界史视野与比他早一个世纪

欧洲古典主义女性人物油画作品欣赏

法国的保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尤其是看到整个欧洲历来的艺术大师在人生起伏中留下的心血作品,心情是很激动的,这是艺术之间一种能产生共鸣的文化激情碰撞吧,虽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但国画、书法、油画给人的震撼是一样的。 摩尔人物油画《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1868年 画布油画,61×88.30厘米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英国,1841―1893年 摩尔出生在约克郡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庭。父亲威廉·摩尔和哥哥亨利·摩尔(1831―1895,著名风景画家)引导他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19世纪五十年代,他到了伦敦,先在肯辛顿艺术学校学习,后考入英国皇家学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罗马深造。渐渐地,摩尔形成了着色轻柔,线条细腻的独特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中也显得十分突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休闲人物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显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展示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摩尔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充分表现了他在调理线条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创造力。这幅作品在寻求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想的同时,把沃尔特·佩特称之为“音乐的特性”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画面上并没有明示出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更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么特别之处。把现代乐器画进作品里,目的是为了避免观众“较真儿”,同时又把画家为了突出作品时代性的意图表现了出来。 欧洲古典主义人物油画《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1871年 画布油画,84×129.50厘米弗雷德里克·莱顿英国,1830―1896年 《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1871年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第一次展出,这意味着画家莱顿朝着开创古典题材的创作道路迈出了第一步,也是对这位画家解决构图比例的高超技艺的一次总结。画中四个女人

伪君子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伪君子》中的人物形象 ——————余慧斓40号汉语言文学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的近30部喜剧多是贯穿着反封建、反教会的战斗精神以及取材现实、同情人民的民主主义倾向。《伪君子》是他创作高峰时期的重要作品,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该剧主要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贡家里,图谋勾引其妻子并谋取其家财,最后在精明的欧米尔的设计下中了圈套,并锒铛入狱的故事。一共有五幕,其主旨是揭露法国天主教会中的宗教骗子,集中体现了当时整个天主教会势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本部作品中的人物主要奥尔共、欧米尔、桃丽娜、达尔杜弗、达米斯和玛丽亚娜、国王。 奥尔共和他的母亲白奈尔太太是本剧中典型的愚蠢顽固的人物,他们不辨真假、一意孤行、执迷不悟,而且奥尔共独裁专制。家中所有人都看穿达尔杜弗的真实面目时,唯独他们依旧信奉他如神,对这个骗子无比信任,痴迷崇拜,不仅仅把自己的家产都送给他,并且把自己私藏政治犯的文件匣交由他保管。甚至在儿子达米斯揭露达尔杜弗调戏欧米尔时,他还是相信他,并且把儿子赶出了家门,夺去了他的继承权。在明知女儿爱着别人并且感情美满的时候,不顾任何人的反对硬是拆散他们,让她嫁给达尔杜弗。对于他的这些愚蠢的行为,作者也作出了有力的批判,他最后的下场是差点失去全部家产,被捕入狱。这是在警示那些盲目痴信的人们要看穿教会中骗子的真实面目和教会的虚伪。 欧米尔是奥尔共的第二任妻子,但是她对于前房子女疼爱有加,视如己出,贤良淑德,把家庭照顾得仅仅有条,并且聪慧机智、勇敢,她面对被人蒙蔽双眼的丈夫,为了让他醒悟,设计暴露达尔杜弗的真实面目。在奥尔共失去全部家产,将要被捕入狱时她也没有抛弃他,而是和他一起面对。 在这部作品中最为典型的人物是“达尔杜弗”也是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通过莫里哀的成功刻画了这一形象,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达尔杜弗最本质的性格特征便是伪善。他是一个地道的表演者,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用纯良贤善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贪财、好色和狠毒的本性,以及见不得人的私欲。当他落魄于巴黎时,奥尔共可怜他施舍他一些钱,而他总说太多了,当着他的面把钱假惺惺地将它们送给穷人,向忏悔不该弄死一只跳蚤,却在最后坦然接受奥尔共的全部家产;他口头上宣扬苦行主义,而实际上整天贪图享乐,一顿饭要吃两只鸡、半只羊腿和许多美酒。他诱使奥尔共把他的女儿玛丽亚娜嫁给他,同时又对奥尔共的妻子百般调戏,在看见女佣桃丽娜穿袒胸露臂衣服时马上掏出手帕假装让她把胸部遮上,说是怕它伤害他的灵魂。表面正义凛然,背地里却干出令人不齿的事,他说“私下里犯罪不叫犯罪”,所以他在奥尔共和白奈尔太太面前假装出最正直、最虔诚的一面,了解他们的脾性后故意讨好他们,让他们百分之百相信自己是“圣人”、是传达神的旨意的人。他在突变的情况下随机应变,让达米斯的揭露失败了,当被达米斯告之真相时,他呼天抢地地说:“我的生命只是一堆罪行和粪污,没有一分一秒不是肮脏的”、“相信人家告诉你的话吧,大发雷霆吧,把我当做罪犯吧,赶出你的家门吧”。他以退为进,让奥尔共马上相信达尔杜弗是清白的。当最后事情全部败露之后,他便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占有了他的财产把他们一家赶出了大门并且把他的犯罪证据交给了国王,想置自己的恩人于死地。 达尔杜弗的“伪善”、“虚伪”不仅仅是代表教会的特点,也同时流行于上流社会。对于上流社会“虚伪是一种时髦的恶习,而任何时髦的恶习,都可以冒充道德。”奥尔共也是上流社会的一员,他虚伪的一面是喜欢受人谄媚。 桃丽娜是莫里哀描写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她鲜活的人物性格让人印象深刻。她虽然是个女仆,但是她似乎是最明智、最明辨是非的一个人。他毫无顾忌地说出别人的要害,对于虚伪的人和事的斥责往往是一针见血。她始终站在正义和善良的一边。她机智勇敢,她敢于和

景观原理一 教学内容(第7-11周)

景观原理一教学内容(第7-11周) 一、讲课内容: 第一讲:西方“景观”一词的来源及其涵义 第二、三、四讲:近代巴黎城市绿地系统及城市公园发展 第五讲:法国当代著名景观设计师介绍 二、建议教学参考数目 王向荣 ,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日)针之谷钟吉译者邹洪灿 ,《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意)L 贝纳沃罗译者薛钟灵等 ,《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2000年 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河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 童隽,《造园史纲》 (美)拉特利奇译者王求是,高峰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 (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译者:黄经纬 , 设计结合自然,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美) 西蒙兹译者俞孔坚《景观设计学》 (美)西蒙兹译者:程里尧 , 大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手册, 中国水利水电, 2008年04月; (美)斯坦纳 ;译者:周年兴 , 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04月; 欧洲景观设计基金会、刘莹, 欧洲景观设计:实地调研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01) (美)特雷布 ;译者:丁力扬, 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12月; (法)米歇尔·柯南, 穿越岩石景观--贝尔纳·拉絮斯的景观言说方式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03月;

瓦尔德海姆、刘海龙、刘东云, 景观都市主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11年 科纳(作者), 吴琨(译者), 韩晓晔(译者),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 特雷布(作者), 丁力扬(译者)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 查尔斯?E?利特尔(Charles E.Little)、余青、莫雯静、陈海沐, 美国绿道,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卢卡?玛利亚?弗朗西斯科?法布里斯、戴菲、李保峰, 自然之子:美国当代风景园林大师理查德?哈格作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三、课程重点: 第一、二讲西方景观涵义及欧洲景观学教育发展与现状 一)西方“景观”概念 1.1 “景观”词义的来源及其演变 a. 日耳曼语系的“景观”释义: 德语:Landschaft 产生于8世纪末,是指真实存在的某个地域或地区。 荷兰语:Landschap 产生于1481年,从土地、乡间和地域等原始意义演变为区别于人物肖像画及静物画等种类的陆地自然风景画; 古英文:Landskip 产生于1598年,是指艺术范畴内风景画及田园诗术语;荷兰语Landschap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最后演 变为现代英语的Landscape(1603) b. 拉丁语系的“景观”释义: 法语:Paysage (古法文为:Pésage)是由16世纪的画家创造的一个新词,该词在1549年第一次出现在Robert Estienne法语-拉丁语双解词典中,意为一个景色优 美地方的绘画表现,即风景画。 意大利语:Paesaggio产生于1552年; 西班牙语:Paisaje 葡萄牙语:Paysagem 1.2 “景观”词义 它包含两个概念: -地理概念:指与土地有关的空间环境和资源,通常是指的是大自然或乡村的景观资源。 最早提出的景观概念并不包含我们后来提出的城市景观; -审美概念:指能使观察者产生愉悦情感的视觉体验。 涵义: a. 真实存在的某个景色优美的地域或地区; b. 某个景色优美的地域或地区的绘画表现,或是人类对该处环境的观察与内心感受; 前者强调景观是围绕人之间的环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区域; 后者则强调人对环境的观察和理解,是一个含有主观因素的概念。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简单框架)(大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专用).

一、荷马史诗《伊里亚特》 (公元前九世纪行吟诗人,成文于-6世纪,记载-12世纪的事,-3世纪定稿 1、史诗分为《伊里亚特》《奥德塞》两部分 2、两个主要英雄人物:阿基琉斯(英俊骁勇,感情强烈、但过于自尊,盛怒之下不免残忍赫克托尔(遇事冷静,比较内向,性格稳重,有人情味 3、人神双线推进,多用善用比喻 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公元前 5世纪 1、俄狄蒲斯形象分析:正直、诚实,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而四走奔走,力图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说明其有独立意志和坚强毅力,遵循高尚的道德准则,敢于反抗神喻 2、作者的命运观:肯定独立意志和高尚品质,但命运使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但作者没有否定命运, 主人公也未能逃出命运的劫数, 存在历史局限性。 3、结构和艺术手法:歌队的穿插;临近高潮落笔的“回顾式”结构;不断“发现” “突变”推动剧情。 4、 130个剧本, 7个流传至今。 三、但丁《神曲? 地狱篇》 (13-14世纪 1、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神曲的三部分篇名:《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拦路的三头野兽:豹、狮、虎。 3、两个形象:维吉尔――理性的指引,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涤除各种罪恶,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贝雅特里奇――信仰的引导,走出迷惘,到达理想的境界。

4、神曲的两重性:虚构的情节与场景源自中世纪宗教思想。运用宗教文学中常用梦幻故事的写法,以前隐喻、象征等手法,具有一部宗教文学作品的特征;素材取自现实生活, 从现实出发评价人物、表示态度,富有现实感,使虚幻的的地狱具有可感性。塑造出有立体感的人物, 主观抒情色彩强烈。用意大利文写成; 兼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新文学的特征。 5、象征意像: 黑暗的森林 ---意大利现实 三头猛兽 ---阻碍人类达到光明世界的邪恶力量 但丁在森林中迷路 ---人类的迷惘 但丁游历 ---追随理性与信仰 6、第五歌、第十九歌的内容: 第五歌:地狱第二圈。凡生前淫荡的亡魂之所在。弗兰采斯加与保禄的故事。 第十九歌:第八圈第三层。惩罚神职人员。教皇尼古拉三世,菩尼腓斯八世。 7、神曲表现手法: A 、既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新文学特征。 (梦幻故事,但取材于现实,从现实出发来评价人物 B 、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量取自现实的比喻。 C 、注意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人物特定的处境和特定的心情。 D 、不是纯客观描写,爱憎分明、感情充沛、直抒胸臆,有鲜明的抒情性。 四、薄伽丘《十日谈》 (14世纪

西方中心论

西方是积极的行动者,东方则是消极的回应者。西方是东方人所有行为的目击者和裁判者东方只能借助西方来界定自身,/东方不再是欧洲的对话者,而是沉默的他者。0[2]8东方人 之好坏与否应由西方人判定。按照东方主义的西方中心主论逻辑,东方是落后、野蛮、愚昧、守旧和懒惰的象征,是与处于中心位置的西方相对立的一种边缘性的存在,东方主东方主义对东西方关系的塑造,不是为了寻求一种知识和真理,而是为了实现西方对东方的统治和霸权,因此,东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霸权主义。东方主义所关注的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权力的问 题,它以知识的形式支持西方对东方的扩张、侵略和殖民,因此是/-知识的帝国主义.0[2]74,东方主义视阈中的东西方关系是一种霸权等级关系。赛义德在5东方学6一书中强调:/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0[1]8,在这种霸权关系中,东方被东方化了,它可以被制作成或被驯化为/东方的0,这种驯化和制作从属于西方对东方的统治关系。 赛义德认为,东方主义是西方为了实现对东方的霸权而刻意构建的一种理论和实践体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可能理解欧洲文化庞大的规章制度,欧洲正是借助它而对东方施加管理甚至生产的。东方主义具有强烈的西方中心论倾向,是一种十足的文化帝国主义,它宣称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不仅是西方的,而且是全人类的,它所具有的普世性使它成为人类文化的典范,因为它带给人类的是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福音。近代西方具有非常坚定的西方中心信念,黑格尔哲学就是明显的例证。黑格尔将历史视为人类自由意识的进步,这种进步是从希腊开始的,因为希腊人的精神是以普遍性作为对象的,而东方精神则没有从特殊. 二、/西方中心论0 /西方中心论0(West-centered Theory)又称/欧洲中心论0,就是将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和较早实现工业化归之于欧洲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认为欧洲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所有方面发展的中心,而欧洲以外的地区则是受其影响才得以发展的。/西方中心论0具体有三种模式。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处在停滞落后状态,在19世纪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或主要线索是西方入侵,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发生的一些变化是由西方文明的冲击引起的。第一个层面主要关注世界通史的内容比例,认为以往编纂的世界通史著作中西方所占比例过重,世界史成了以欧洲史为主轴的历史。周谷城指出: “我写世界通史之前,曾翻阅了许多著作,发现其中有一共通之点,都是从埃及开始,接着便是希腊、罗马,谓之古典世界。古典世界之后,便是基督教。这样的作法便是欧洲中心论。”[6]( p.3) 这种现象在世界近现代史编撰中更为明显。有学者曾做过认真统计,并以吴齐本《世界史》“近代史编”为例,指出“该编上下两卷6 章24 节共910 页中,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历史合在一起大约只占21% 的篇幅,其余79% 基本上都是有关欧洲和北美的内容”。其中“58% 的篇幅给了欧洲,只有4% 涉及中国”。因此认为,这反映该著作仍然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我们的世界史研究经常围绕“西方有什么而东方没有什么的问题兜圈子,不遗余力地挖掘‘欧洲文化的优秀传统’,为其贴上理性、科学、民主、进取精神、宗教伦理等等光彩的标签,直至将欧洲树立为全球的榜样”[9]( p.Ⅷ) ,非西方地区的历史往往被表述为对西方历史和发展道路的模仿和赶超。第三个层面的反思则从世界史研究中一些概念工具入手,认为我们现在用以表述世界史的一些核心概念和范畴都源于西方经验,而不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因此用这些概念和范畴来叙述非西方的历史,也是“欧洲中心论”影响的体现。有学者认为这些概念都根植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普遍论、进步论之上,反映西方对世界历史的元叙述。不仅西方学者用诸如“工业革命、现代性、资本主义以及个人自由”等这些“基于欧洲特定经验所产生的概念来阐释欧洲对现代世界的支配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8]( p.43) ,而且这些理论和概念也被非西方世界广泛接受,我们的历史研究同样无法摆脱。马克垚先生评价道: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历史学,可是我们的现代历史 学,还是从梁启超学习西方史学开始的。直到现在,我们既缺乏从本土资源出发、从自己的历史出发建立的历史理论,也缺乏从本身出发看世界而建立的世界史理论,世界史发展模式。”“我们历史科学使用的概念、范畴、模式、理论、规律,都 可以说是出自西欧的。”[10]( p.21)马世力先生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中心 确实曾经在西欧或欧洲,这是不容否定的;“西方中心论”的语调曾经充斥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革命史观仍然没有逃脱它的阴影。他在书中对费正清和柯文的两种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模式都进行了批判,认为冲击回应模式“不仅有抹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在中国的存在倾向,而且(与马克思同样地)认为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产生了积极和必要的正面作用:它唤醒了沉睡着的亚洲社会,推动它们摆脱了停滞不变的过去”,柯文在其《在中国

中外戏剧鉴赏

中外戏剧鉴赏 课程导读 课程介绍: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人类最具趣味性的精神创造之一,也是人类极具普遍性的娱乐方式。戏剧经历千百年的发展,是人类普遍拥有的文化财富。 本学期主要立足于东西方戏剧的鉴赏,宏观地介绍东西方两国不同时间段的戏剧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加以深入剖析,深入感受经典剧作的华彩与魅力,从而打开戏剧的大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在讲述过程中将运用到大量的案例、图片和影像视频,由于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所学课程,从而提高对中外戏剧的鉴赏能力。 主要分为两个篇章:西方和东方,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戏剧、为什么呢要进行鉴赏?因为看戏仅仅局限于喜欢,事物的表层,缺乏对戏剧更深层次的解读,鉴赏戏剧,却是能够理解戏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丰富内涵,突破对戏剧视听的限制,通过对视听之间的联系方式,戏剧的种种形式规范,乃至现象和隐喻的解读,去破译对戏剧艺术的审美认知。 课程目标 开设中外戏剧鉴赏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在中西方戏剧的对比之中欣赏戏剧艺术的魅力,领略各国丰富的文化景观,健全人格修养和丰富精神生活。通过学习,力图使学生能够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戏剧鉴赏的要素及中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经典力作,并能够熟练识记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并能够熟练的对作品进行赏析,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戏剧的定义 戏剧的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它融合了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舞蹈等艺术门类。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某种能够引起戏剧美感的艺术。因此,戏剧艺术体现了一种演+观的交流关系。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话剧主要运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在中国,戏剧是戏曲(戏曲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戏剧的缘起 古希腊戏剧是西方戏剧的源头,也是戏剧发展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学界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当时古希腊酿酒的主要原材料是葡萄,所以称为酒神。 酒神节有两个:①每年3月祭祀的节日称为大酒神节②每年12月份在乡村举办的为小酒神节。那么,戏剧演出都是祭祀的一部分,表示对酒神的崇拜,祭祀的时候还要唱酒神歌,称为酒神颂。 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普遍认为是从埃斯库罗斯开始的,因为他把演员人数增加到了两个,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增加了戏剧的因素,有了两个演员就有了真正的舞台交流,戏剧因此成型。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

名词解释 1、自然派 (1)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一个派别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2)该派的领袖是果戈理。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在题材上多以“小人物”为主人公。题材以小说为主。 2、象征主义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2)代表人物有瓦莱里、里尔克、庞德、叶芝、艾略特等(3)该派的鲜明特征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再换绝种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3、《吉尔伽美什》 (1)代表了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2)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完整史诗(3)在表现吉尔伽美什为明建立功勋的英勇行为时也描绘了他敢于违抗神意的探索精神 4、“布莱希特体系” (1)布莱希特革新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喜剧模式,创立了“布莱希特体系”(2)受中国戏剧影响,他追求一种“陌生化效果”,摆脱情景交融状态,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的意识,领悟剧中的哲理 5、黑色幽默 (1)20世纪60年代风行美国的用戏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2)“黑色”指可怕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对这种现实的嘲讽(3)“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方法 6、《旧约》 全书共39卷,可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试问杂著4部分是古代希伯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学影响广泛而深远。 7、古典主义 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为古典主义。主要特征是政治上拥护王权,主张国家统一;思想上崇尚理性;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8、《人间喜剧》 是巴尔扎克创作的总称,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部分,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资产者的发家、贵族的没落、金钱的万能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金钱社会 9、新感觉派 20世纪上半叶在日本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对传统文学表示怀疑甚至否定,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他们依靠直观直觉去把握客观事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问题和辞藻,来刺激人们的感觉。代表作家主要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 10、多余人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的一批贵族知识青年形象。他们接受了西方新思想,对俄国专职农奴制度不满,试图有所作为。但严重的贵族个人意识使他们不可能占到平民立场,不可能找到改革俄国社会的出路,因而成为谁也不需要的多余人。代表人物有奥涅金、毕巧林、罗亭等 11、表现主义 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其特征是抽象化、变形、面具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代表作家有卡夫卡、斯特林堡等

戏剧经典赏析教学大纲

《戏剧经典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50414323课程名称:戏剧经典赏析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文学院影视戏剧文学专业 学分数:3 学时数:54 开课学期:第学期制定/修订日期:2011 年 8 月13 日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讲授在介绍有关戏剧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取古今中外戏剧名家名作,分析、阐释其艺术特色。在对戏剧经典作品的赏析之中,帮助大学生步入戏剧艺术殿堂,基本掌握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了解名家名作,培养学生接触与欣赏戏剧艺术的兴趣,并陶冶人的性情,丰富人的心灵,由此充实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戏剧的艺术感悟能力与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学会赏析戏剧作品,并尝试写作剧评。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编外国戏剧部分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起源,基本演出形态及剧场艺术发展;古罗马戏剧概况 【2】教学重点 三大悲剧诗人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 【3】教学内容 古希腊戏剧概况 一、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三、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古罗马戏剧概况 普劳图斯《一坛金子》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掌握莎士比亚创作分期及总体特点及对戏剧的深远影响,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特点【2】教学重点 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的艺术特色;《威尼斯商人》的悲喜性 【3】教学内容 一、《威尼斯商人》

二、《哈姆雷特》 三、《麦克白》 四、《李尔王》 第三章古典主义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理解三一律,掌握《熙德》的艺术特色;莫里哀喜剧的特点。 【2】教学重点 高乃依《熙德》、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 【3】教学内容 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 一、高乃依《熙德》 二、莫里哀《伪君子》 三、莫里哀《吝啬鬼》 第四章 18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特点;理解哥尔多尼对即兴喜剧的改造,掌握《一仆二主》对即兴喜剧的承继与改造和《费加罗的婚姻》的主题与喜剧情境构造 【2】教学重点 《一仆二主》《费加罗的婚姻》 【3】教学内容 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简介 一、哥尔多尼《一仆二主》 哥尔多尼的创作及对即兴喜剧的改造;《一仆二主》赏析 二、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博马舍的“严肃戏剧”主张;《费加罗的婚姻》赏析 第五章19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社会问题剧;自然主义戏剧;唯美主义戏剧、社会 喜剧,掌握《欧也尼》的优点与缺失;《钦差大臣》的戏剧冲突与讽刺性场景;《大雷雨》的 主题及人物形象、布景意义;《玩偶之家》的主题、情节结构及深刻的人物心理刻划;《朱丽 小姐》的细节描写与人性揭露;理解“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戏剧,社会喜剧与王尔德 的语言。 【2】教学重点 《欧也尼》、《钦差大臣》、《玩偶之家》 【3】教学内容

外国文学史选择题

外国文学史选择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外国文学单项选择(100题) 1、《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由文人创作的:② ①诗歌②史诗③神话④戏剧 2、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是:③ ①《伊利亚特》②《奥德赛》③《埃涅阿斯纪》④《神谱》 3、“不和的金苹果”最终被巴里斯判给了哪位女神?③ ①赫拉②雅典娜③阿佛洛狄忒④阿耳忒弥斯 4、下面哪一位神是宙斯的兄弟?③ ①阿波罗②赫淮斯托斯③波赛东④阿瑞斯 5、谁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② ①亚里斯多德②柏拉图③贺拉斯④马克思 6、木马计的设计者是:③ ①阿伽门农②阿基琉斯③奥德修斯④赫克托尔 7、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庆祭哪一位神有关?② ①阿波罗②狄俄尼索斯③得墨特耳④赫淮提亚 8、被亚里士多德尊为悲剧典范的是:③ ①《被缚的普罗米修斯》②《安提戈涅》③《俄底浦斯王》④《美狄亚》 9、古希腊悲剧中,于无知中犯了杀父娶母罪行的英雄是:② ①伊阿宋②俄狄浦斯③赫拉克勒斯④赫克托尔 10、《美狄亚》的作者是:③ ①埃斯库罗斯②索福克勒斯③欧里庇得斯④阿里斯托芬 11、阿里斯托芬在哪部作品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② ①《云》②《鸟》③《马蜂》④《和平》 12、阿里斯托芬在《鸟》中描绘的理想社会是:④ ①理想国②黄金国③乌托邦④云中鹁鸪国 13、在欧洲中世纪文学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文学是:② ①骑士文学②教会文学③英雄史诗④城市文学 14、流传迄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是:③ ①《埃达》②《希尔德布兰特之歌》③《贝奥武甫》④《英雄国》 15、《罗兰之歌》是哪国的英雄史诗:② ①英国②法国③西班牙④古罗斯 16、《罗兰之歌》中的罗兰是:② ①氏族部落的英雄形象②爱国忠君的英雄形象 ③新兴城市的平民形象④锄强扶弱的骑士形象 17、中世纪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是:② ①教会文学②骑士文学③史诗与谣曲④城市市民文学 18、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的:④ ①北部②东部③西部④南部 19、骑士传奇兴旺于法国的:① ①北部②东部③西部④南部 20、欧洲中古后期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④ ①《伊戈尔远征记》②《尼伯龙根之歌》 ③《裴欧沃夫》④《罗兰之歌》 21、《列那狐故事》象征教皇的动物形象是:②?

《伪君子》赏析

伪君子》赏析 典主义文学是17 世纪欧洲主要的文学思潮,提倡理理性,遵循秩序,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互相妥协的结果。莫里哀是17 世纪法国最有威望的古典主义者,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戏剧大师。 一、莫里哀的生平 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从小生活在富裕的资产阶级环境中,博闻强识,有很丰富的外省出游经历,不能不说这样的人生经历给他以后的喜剧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作为法国的喜剧大师,古典主义的文学巨匠,莫里哀留下了不少不朽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中,最具艺术成就得要数喜剧,他也被视为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可笑的女才子》是其第一部成功的喜剧作品,而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作品则是《伪君子》。莫里哀对文学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许多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高度评价。圣?艾如尔孟说:“莫里哀是本世纪的妙手,法兰西人民一直在想念,也将永远在想念,对他所模仿的那些古人来说,假如他们能起死回生的话,他会是不可模拟的。”①-伏尔泰指出,《伪君子》揭露了伪君子的 所有丑陋面,对当时的社会风气的净化以及人们的自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伪君子》评析 1、创作手法上遵循“三一律”创作原则 “三一律” 创作原则是古典主义时期特别被看重的一套喜剧结构理论,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一个故事;戏剧的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只能有一个地点。 《伪君子》虽是一部五幕三十一场的长剧,但它仍是在“三一律”的指导下完成的:第一幕第三场中克雷央特等奥尔贡只是为了道一句“早安” ,这表明故事开始于早晨,结尾第五幕第四场郑直先生对桃丽娜说:“早安,我的亲爱的大姊” ,可见已是第二日清晨,故事发生在一昼夜之内,符合“三一律”对时间的要求。此外,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地点都是在富商奥尔贡家中,这个也符合“三一律” 对一个地点的要求。同时,在情节方面,整个戏剧都是围绕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面目这一主题展开的,这也完全契合“三一律” 关于一个故事的要求。因此,《伪君子》是一部典型的古典主义著作。 2、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达尔杜弗是一个外省的落魄贵族,流落巴黎寻找发财机会。当时,外省有不少这样的中小贵族,他们大多成为骗子,莫里哀后来在《贵人迷》中再次描写到这样的骗子,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在《伪君子》中,为了答尔丢夫的出场,莫里哀特地设计了两幕没有主人公答尔丢夫的戏,在这两幕戏中充斥着奥尔贡家人的争吵与矛盾,而这争执的原因就是还未出场的答尔丢夫。关于答尔丢夫,奥尔贡的家人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以柏奈尔夫人为代表,认为他是一个“圣洁的人”;而桃丽娜和达米斯。则认为其是一个“卑劣”“虚伪至极” 的人。随着第三幕的拉开,谜团被慢慢揭开:答尔丢夫一上场,就对仆人劳朗说:“倘使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去给囚犯们分捐款去了。”让人看到达尔杜弗是一个多么无私的君子。然而,他的行为却无一不证明着这个人极端伪善的本质。纵使他一再的对外宣称自己的苦行生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极度贪婪,有旺盛的口腹之欲:他的食量有六人之多,一个人可以“吃两只竹鸡,外带半只切成细末的羊腿” 。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看到桃丽娜就掏出一条手帕让她盖住胸部,因为“像这样的情形,败坏人心,引起有罪的思想”。然而事实证明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不但接收奥尔贡提出的他与玛丽亚娜的婚事,企图拆散玛丽亚娜和她的未婚夫

建筑设计基础--答案-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徒手画的特点是:P170 2.法国巴黎圣母院采用了一种叫飞券结构和骨架劵 3.结构是建筑的骨架,结构的坚固程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P17 4.角梁分为两层:下面称为老角梁,上面为—仔角梁 5.建筑形态要素是: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比等P23 6.把各个开间左右延续,上下叠合,使建筑显得完美和谐,富于韵律感,人们把这种处理手法称为7.西方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是 8.流水别墅的设计者是赖特 9.明清时期的彩画多做在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拱和天花与柱头上 10.形的基本要素分为概念要素和视觉要素 11.宿舍楼,教室楼就空间的组织形式而言属于—并列关系 12.在制定古典建筑各部分和各种构件的大小尺寸时,度量的基本单位是—母度 13.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的发明人是古罗马人 14.古代常用的框架材料是中国木材西方石材 15.古代建筑物的平面形式一般都是长方形,度量长度的一面称为面阔,短的一面称为进深 16.中式传统建筑的屋顶不包括(包含硬山悬山庑殿歇山重檐庑殿卷棚单坡圆攒尖等等)17.雅典的卫城它的建筑群组是由山门和什么共同组成---三个神庙 18.希腊的柱式包括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19.苏式彩画又称“园林彩画”起源于南方园林 20.正殿前左右对立着的称为配殿或厢房 21.意大利建筑师帕拉蒂奥是哪个时期的著名建筑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22.在建筑结构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最早采用的两种结构形式是柱、梁板和拱券结构 23.属于人文环境的是 24.对于建筑而言,其主要目的考虑的是(使用功能) 25.建筑设计的方案构思采用 26.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建造技术采用了飞券结构和骨架劵 2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除了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广为流传外,历史上还影响到日本朝鲜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28.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设计者是...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 年)建筑师:密斯凡德罗29.建筑施工包括: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

评析莫里哀与他的《伪君子》

《伪君子》的评析 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欧洲主要的文学思潮,提倡理理性,遵循秩序,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互相妥协的结果。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最有威望的古典主义者,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戏剧大师。 一、莫里哀的生平 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从小生活在富裕的资产阶级环境中,博闻强识,有很丰富的外省出游经历,不能不说这样的人生经历给他以后的喜剧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作为法国的喜剧大师,古典主义的文学巨匠,莫里哀留下了不少不朽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中,最具艺术成就得要数喜剧,他也被视为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可笑的女才子》是其第一部成功的喜剧作品,而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作品则是《伪君子》。莫里哀对文学发展所作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许多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高度评价。圣﹒艾如尔孟说:“莫里哀是本世纪的妙手,法兰西人民一直在想念,也将永远在想念,对他所模仿的那些古人来说,假如他们能起死回生的话,他会是不可模拟的。”①-伏尔泰指出,《伪君子》揭露了伪君子的所有丑陋面,对当时的社会风气的净化以及人们的自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伪君子》评析 1、创作手法上遵循“三一律”创作原则 “三一律”创作原则是古典主义时期特别被看重的一套喜剧结构理论,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一个故事;戏剧的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只能有一个地点。 《伪君子》虽是一部五幕三十一场的长剧,但它仍是在“三一律”的指导下完成的:第一幕第三场中克雷央特等奥尔贡只是为了道一句“早安”,这表明故事开始于早晨,结尾第五幕第四场郑直先生对桃丽娜说:“早安,我的亲爱的大姊”,可见已是第二日清晨,故事发生在一昼夜之内,符合“三一律”对时间的要求。此外,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地点都是在富商奥尔贡家中,这个也符合“三一律”对一个地点的要求。同时,在情节方面,整个戏剧都是围绕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面目这一主题展开的,这也完全契合“三一律”关于一个故事的要求。因此,《伪君子》是一部典型的古典主义著作。 2、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达尔杜弗是一个外省的落魄贵族,流落巴黎寻找发财机会。当时,外省有不少这样的中小贵族,他们大多成为骗子,莫里哀后来在《贵人迷》中再次描写到这样的骗子,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在《伪君子》中,为了答尔丢夫的出场,莫里哀特地设计了两幕没有主人公答尔丢夫的戏,在这两幕戏中充斥着奥尔贡家人的争吵与矛盾,而这争执的原因就是还未出场的答尔丢夫。关于答尔丢夫,奥尔贡的家人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以柏奈尔夫人为代表,认为他是一个“圣洁的人”;而桃丽娜和达米斯。则认为其是一个“卑劣”“虚伪至极”的人。随着第三幕的拉开,谜团被慢慢揭开:答尔丢夫一上场,就对仆人劳朗说:“倘使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去给囚犯们分捐款去了。”让人看到达尔杜弗是一个多么无私的君子。然而,他的行为却无一不证明着这个人极端伪善的本质。纵使他一再的对外宣称自己的苦行生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极度贪婪,有旺盛的口腹之欲:他的食量有六人之多,一个人可以“吃两只竹鸡,外带半只切成细末的羊腿”。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看到桃丽娜就掏出一条手帕让她盖住胸部,因为“像这样的情形,败坏人心,引起有罪的思想”。然而事实证明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不但接收奥尔贡提出的他与玛丽亚

浅议欧洲共产主义的兴起与衰落

浅议欧洲共产主义的兴起与衰落及其启示 摘要:欧洲共产主义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相对宽松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开创性的理 论探索,变化了的国际环境是“欧共”产生的良好条件。“欧洲共产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但主张使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提法,认为发达国家适合选择“独特的民主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大党中心主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欧洲共产主义”进入了一个分裂和分化时期,同时也是新的发展道路的探索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政策创新,已经成为现代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欧洲共产主义;兴起;衰落;启示 欧洲共产主义是二次大战以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为了寻找一种既不同于苏联,又不同于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模式所作的尝试,在当时不仅得到欧洲大陆大部分共产党的支持,也得到了欧洲以外地区一些发达国家共产党的赞同,影响很大。它是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提出的一整套关于发达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在国际共运史上有独特的地位,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一、欧洲共产主义产生的基本理论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共产党的领导人已经开始觉察到这个问题,提出过应当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革命战略,但这些思想从未能取得主导地位。 (一)“欧洲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 “欧共”各党主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但大多在指导思想方面不再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提法。如法共提出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日共也决定以科学社会主义取代马列主义的传统提法。他们认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含义已超出了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也超出了列宁及其他理论家的理论成果,所以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提法是不科学的,而使用恩格斯曾经用过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提法,正是为了结束过去把十月革命和苏联经验绝对化和模式化的做法。由于战后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过去曾适合俄国和其他国家的列宁主义中的某些概念,如“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武装起义”等,已经不能回答现实问题,也不适用发达国家的情况了。 (二)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的民主道路”理论 “欧共”认为,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必然是多样性的。在工业发达、民主传统深厚的西欧国家,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提供了更加成熟的经济基础,由于作为社会主体成员的工人阶级已成为民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力量,因此,在和平的国际条件下,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而不是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在“欧共”看来,发达国家不能再走十月革命式的暴力革命的老路,也不能走社会民主党的改良主义道路,必须选择一条“独特的民主道路”走向社会主义。 民主道路在不排除使用暴力可能性的前提下,力争通过和平民主方式,彻底改造和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欧共”认为,和平夺权在一定条件下会遇到反革命暴力的抵抗,因此,暴力革命在一定条件下是必须的,但要力争通过和平民主道路实现夺权,必须改造和利用资产阶级现有的国家机器。“欧共”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已不仅仅具有单一的镇压职能,还具有广泛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资本主义的国家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内部已建立了广泛的民主制。在这些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

欣赏欧洲古典主义部分雕塑作品

欣赏欧洲古典主义部分雕塑作品 一、故事导入 二、新课 (一)相遇 我们今天一起去看一看石头里的人,听一听石头里说的话(二)相识 看完这些作品,我相信大家对这些作品有的似曾相识,有的比较陌生,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哪些作品 1、《圣德烈萨祭坛》 这个作品熟悉吗? 来自贝尼尼的作品,要知道贝尼尼可是巴洛克的代表人物,这里面说的是一位修女,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心上人在基督教中,作为修女是不能有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的,但是做为人肯定会有自己的情感,于是作者便做了一个小小的丘比特,拿起手中那代表爱的那支箭插入女子的心脏,还好,她还活着。 2、《洛女》 这个作品熟悉吗? 非常光滑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叫做《洛女》,这是巴洛克时代以后的罗可可时代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非常光滑和逼真。

3、《掷铁饼者》 这个作品熟悉吗? 象征着什么?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常常会用这个做为他的象征,来自米隆 4、《大卫》 这个熟悉吗? 很好有同学认识,就是《大卫》,不要因为他的个头,你怀疑他不是大卫,是多纳太罗的大卫,多纳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先驱者,代表人物。 5、《土耳其宫女》 这个熟悉吗?虽然做的非常精美,但我们还是觉得不熟悉,这个作品叫土耳其宫女,这个作品来自十九世纪,十九世纪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世纪。 6、《米洛斯的阿弗罗狄德》 这个熟悉吗? 很熟悉了,其实他准确的名字叫《米洛斯的阿弗罗狄德》,为什么叫《米洛斯的阿弗罗狄德》石子有长?是在米洛斯发现的,他最具代表是因为他的什么?断臂了 7、《四圣传》 这个熟悉吗? 从大家的反映可以看出来很陌生,不奇怪、不奇怪,因为这代表着一个很漫长的时代,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