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七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七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七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七篇

【篇一】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深入推进的重要阶段。3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希望广东在改革开放上积极探索,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上勇立潮头,与港澳一道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发挥优势,强化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深度参与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当前东莞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更事关东莞未来发展大局。作为生于东莞,长于东莞的基层干部,我深深地感到,东莞必须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有所作为,而且也必须有所作为,才能在新一轮大城市群发展和竞争中“突围超车”。

发挥“人无我有”的地理优势,与广深全面立体对接。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到了重要位置,突出表现在珠江东西两岸的互联互通。道路壁垒打破以后,深圳的外溢资源绝大部分由东莞与惠州分享,转变为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等城市共同分享。从客观层面看,东莞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存在部分

被稀释的可能性。但是,从大格局上看,东莞的地理位置依然非常的特殊,中国只有5个一线城市,其中香港、广州、深圳包围着东莞,让东莞“左右逢源”。随着虎门大桥、虎门二桥、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深茂铁路、深中通道、深圳地铁延长线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通车,东莞在高速公路、高铁、地铁等各个方面,与广深进行全面立体对接。这是广东省内任何一个普通地级市都不具备的地理优势。

发挥“人有我优”的制造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东莞、佛山、珠海、惠州、中山等城市的制造业都各有优势,特别是佛山,“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与“有家就有佛山制造”可谓不分伯仲。伴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制造成本上升等客观因素制约,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大市的决胜之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东莞、佛山、珠海、惠州、中山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都有所提及;其中在制造业转型方面重点提到,支持东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但在产业发展的定位方面,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对珠海、佛山的装备制造业定位在“先进”,而对“深圳、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定位在“世界级”。从实际情况来看,根据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来自东莞华为、OPPO和vivo位居世界六大品牌行列。2018年,东莞进出口总额突破1.3万亿元,排在上

海、深圳、北京、苏州之后,排名全国第五。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700家,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排名全省第一。市场主体突破115万户,排名全省地级市第一。这是东莞制造业独有的优势,必须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好。

发挥“人优我特”的创新优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从市场需求端开展应用型创新,市场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这方面能力非常突出,但却缺乏基础科学方面的创新。相比国内先进城市,从高校数量和质量来看,东莞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的位置。但在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的时代,科技创新中心尤其是国家级的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区域竞争的制高点所在。比如硅谷附近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芝加哥的阿贡国家实验室,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都为产业的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2007年,东莞前瞻性启动建设投资不菲的散裂中子源项目。如今,以这一大型科学装置为基础的面积45.7平方公里中子科学城正有序推进建设,集聚了散裂中子源、华为终端总部、中集智谷等,目前还在规划建设材料实验室、南方光源等重大平台。从2018年起,东莞全面启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的建设,筛选出260个总投资逾3600亿元的入库科技项目。以散裂中子源为依托,东莞与深圳从道路交通、科学城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打造国内顶尖的“全链条”创新集群,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些国内独有的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平台是东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发展,不单单是因为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

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创新和奋斗已经成为东莞的城市特色,融入东莞的血脉。展望未来,东莞只有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明确城市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解决新时代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问题,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篇二【小雅文库】】

近日,我阅读学习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2月18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发展规划纲要》,全篇分十一章,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

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港澳独特优势和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进一步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基本原则是: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改善民生。“一国两制”,依法办事。

《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

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我们坚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干部群众的携手同心、奋发进取、共同努力下,按照《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贯彻落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定能如期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篇三】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更是将粤港澳大湾区摆在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的位置,意在说明

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时代发展所驱,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性里程碑。

《纲要》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规划背景出发,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湾区的重大意义、以及其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等方面。从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于打造我国世界级一流的城市群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于推动广东经济往更高更快速的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有着深刻的影响。

《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在细读《纲要》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隐隐约约地浮现出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感受到了中共中央深远的战略思维——祖国强大必须要发展,而发展离不开有实力的城市综合群。规划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中国有这样的实力和信心将这位于中国南部的第四个湾区建成、建好。每每想到祖国发展的强大,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共产党员,我内心感到无比的自豪。

【篇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2019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支持港澳抓住共建“一带一路”

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深化与内地互利合作。我们坚信,香港、澳门一定能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进步、一定能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这与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内容是一致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许多重大部署、重大任务都与我们的工作密切相关。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提高认识,凝聚共识,深刻掌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全面系统掌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严格按照上级单位有关要求,奋发有为,积极主动投身到大湾区建设当中。

【篇五】

2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同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既高屋建瓴,又提纲挈领,不仅系统规划了粤港澳地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且善于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积极发挥粤港澳三地区位优势,努力实现粤港澳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存共荣的发展目标。

首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的实践延伸。“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伟大尝试和创举,这一伟大实践经过20余年的证明是正确的、英明的、符合历史潮流和现实需要的。“一国两制”的实施,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和平回归,成功抵挡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和波及,并持续促进两地经济欣欣向荣。“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绝的政治魄力。“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一国两制”深刻内涵,必将促使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闭,而且会越开越大。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下的重大发展战略,这一伟大战略的推进和实施,必将实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辉煌,必将促进香港、澳门更进一步的发展繁荣,必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当前,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是简单、机械的组合,而是要把三地科技创新因素进行科学、合理地融合,互相学习借鉴,共同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和“燃点”,始终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大湾区建设的根本立足点。粤港澳三地地理位置连接,人文习惯风俗相近,而发展重点中心以及经济增长点各不相同,因此坚持协调发展有利于大湾区建设的健康、顺利、有效。近年来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纲要》就一现实问题作为考虑全局的出发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粤港澳三区,体现了新发展的理念实践。

【篇六】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的出台指明珠三角未来发展的方向,增加与港澳的协同发展能力,辐射到粤北地区,缩小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一个愿景,七大重点,四项措施”。“一个中心”,就是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一个愿景”,就是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七大重点”,就是明确了建设国际科技创

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七个重点领域。“四项措施”,就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重点工作、防范化解风险、扩大社会参与。

《规划纲要》的总体与习近平到广东考察的讲话一脉相承,令人鼓舞。作为从粤北来到广州工作的同志,能够深刻感受到珠三角与粤北乃至广东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温差”和“落差”。虽然广东经济总量排在全国前列,但与浙江、江苏等地相比,省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为突出,如果不解决这种矛盾,就很可能出现“木桶效应”,被短板制约了广东整体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提到,要提高广东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快推动乡村振兴,这为广东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指明了方向。此次《规划纲要》的出台,对广东来说,能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对全省尤其是东西北部的地区的辐射效应,通过生态经济链条带动各地区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推动全省经济、文化水平更上一层,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打好基础,彻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篇七】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

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规划重点强调粤港澳三地要加强紧密合作,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区域广、领域多,港澳特区和广东的9个城市各自定位不同、发展情况不一,要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为核心,发挥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突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突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更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及最多的为发展、建设、合作和创新,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未来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重要工作,因地制宜地推进科技产业体制,促进创新发展,突出科学把握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各显所能,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同时逐步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形成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以及为大湾区人民营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面对这一重大机遇,广东要紧紧抓住,牢牢把握,尽最大努力继续发扬改革精神,推动改革再深入,让广东在国家战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小雅为您整理的文章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