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传播的含义及重要途径

高中政治文化传播的含义及重要途径

(考试总分:12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80 分)

1、(4分)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B.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C.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D.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2、(4分)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使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影片通过电视、网络与移动平台加以传播,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信仰、红色气质。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纽带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4分)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互联网+”的时代,春节也开启了“数字时代”。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让我们共享浓情中国年。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中华年文化的内涵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4分)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性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的是

①商人的贸易活动②人口迁徙③印刷媒体④亲朋聚会、外出旅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4分)中国古老的皮影戏诞生于关中地区,跟随北人南迁的步伐,皮影戏传入了江南地区,遇到江南丝竹,原本粗狂的唱腔变得温婉了许多。皮影戏因南迁而温婉,这说明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传统文化是因时而变的

③不同地区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融合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6、(4分)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大众传媒④电子读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4分)比尔·盖茨曾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素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深度和广度,改变看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8、(4分)“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集中体现了

A.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 文化在交流中趋于融合统一

C.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9、(4分)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我国。材料表明传播文化的途径是

A. 教育活动

B. 人口迁徙

C. 商业活动

D. 旅游活动

10、(4分)孔子学院是我国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机构,目前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这里反映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

A. 商业贸易

B. 人口迁徙

C. 教育

D. 大众传媒

11、(4分)2017年8月27日至9月8日在天津的成功举办使全国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天津文化。在此期间我们举行了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带有各地民族文化韵味的商品广为畅销,前来旅游的各地游客也对天津文化称羡不已。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文化传播的途径有

①商业活动②人口迁徙③文化交流活动④旅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4分)2016年8月24日至28日,为期5天的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本届图博会共吸引86个国家和地区2407家中外出版商齐聚北京展出,进行出版业的交流合作,掀起了又一轮阅读热潮。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来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展销图书来进行文化传播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3、(4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从互联网上下载和搜索自己喜欢的文章,视频来阅读和学习。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具有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大众传媒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③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4分)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中华文化已经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4分)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重庆、湖北等地的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等地安家落户,他们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文化变迁产生着极大影响。这说明

A. 人口迁徙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B. 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 商贸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

D. 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16、(4分)“石头、剪刀、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

①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4分)下列可以促进文化传播的活动有

①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②郑和下西洋

③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④张骞通西域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8、(4分)奥黛(Ao Dai)是越南传统民族服饰,类似中国旗袍的式样,但又表现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通常以丝绸类布料制作,分长衫和长裤两部分,长衫一般开叉到腰部,并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有越南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旗袍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9、(4分)丝绸之路是古代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文化走向了世界,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也传入了中国。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

A. 留学访问

B. 人口迁徙

C. 商业贸易

D. 大众传媒

20、(4分)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中的文化集丛或文化元素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方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社会现象和过程。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①丝绸贸易,出国留学②亲朋聚会,出国旅游

③商贸活动,人口迁徙④经济交流,政治互访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 48 分)

21、(12分)“一带一路”峰蜂论坛和G20杭州峰会,一次次让世界聚焦中国,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G20杭州峰会,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强经济政策协调,挖掘新动能,包容和联动发

展,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开出了“中国药方”。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把《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我国传统曲目与《天鹅湖》《月光》等国外曲目诗情演绎,既彰显杭州特色、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又契合“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峰会主题。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我们要发挥文化先行的优势,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包容的心态推动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从而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1)“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着文化传播。请简要指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C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和“一带一路”建设在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上所持的态度,并指出如何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相互交融。

22、(12分)近年来,“互联网+”又显示出强大的威力。“互联网+”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23、(12分)皖江地区主要是移民地区,由于移民和交通便利条件,皖江文化开放程度高,创新意识浓,文化辐射力强。自先秦以来,皖江文化从未中断,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自明清以来,外贸的刺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贸易的进入,使皖商的重利意识一往无前。与其他地区文化相比,比较注重以文载道. 以文救国,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请你谈谈材料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4、(12分)材料:走出去”一直以来是我国渐进式改革开放过程中企业海外扩张的关键词, 党的十六大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对外开放从注重“引进来”发展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双轮驱动。在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万达集团以6.5亿美元价格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100%股权,这是万达集团收购瑞士盈方、马德里竞技之后在体育产业的又一重大投资。海尔已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华为科技公司作为中国信息技术领军企业之一,积极布局海外技术研发和建设,逐渐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成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领航者。截至2016年底,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中国企业“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

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80 分)

1、(4分)【答案】D

【解析】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这说明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D适合题意;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传媒,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错误;B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是错误的。

2、(4分)【答案】B

【解析】②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题目中,微电影《红色气质》采用了现代的技术手法与三位特效等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①入选。影片通过电视、网络与移动平台加以传播,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表明了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④入选。选B。

3、(4分)【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在“互联网+”的时代,春节也开启了“数字时代”。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让我们共享浓情中国年。这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②③正确;①中的“彻底改变了中华年文化的内涵”说法错误,排除;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不是途径,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4、(4分)【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文化传播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均属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①②④正确;印刷媒体属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5、(4分)【答案】B

【解析】②选项表述不恰当。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跟随北人南迁的步伐,皮影戏传入了江南地区”表明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皮影戏因南迁而温婉说明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融合。故①③入选。选B。

6、(4分)【答案】A

【解析】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①适合题意;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②适合题

意;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③不合题意;④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7、(4分)【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深度和广度,改变看人类文明的进程,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②③④项均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A。

8、(4分)【答案】D

【解析】“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逐渐风靡世界。这集中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项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而不是途径,A项说法错误;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借鉴、融合,但保留各自特色而不是趋于统一,B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通过商业贸易传播了文化,C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9、(4分)【答案】C

【解析】题目中,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等输入我国。材料表明传播文化的途径是商业活动。故C入选。A、

B、D没有体现。

10、(4分)【答案】C

【解析】孔子学院是我国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机构说明开设孔子学院,通过教育传播文化,故C符合题意;A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途径。故本题答案为C。

11、(4分)【答案】C

【解析】天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商贸和旅游,体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商业活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等,①③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人口迁徙,②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12、(4分)【答案】D

【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没有表述通过人口迁徙进行文化传播。③选项表述错误,题目中中没有表述通过国家之间的教育传播文化。材料主要体现了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通过展销图书来进行文化传播。故①④入选。选D。

13、(4分)【答案】B

【解析】“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从互联网上搜索和下载自己喜欢的文章、视频来阅读和学习”强调了大众传媒和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大众传媒具有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①③两项符合题意;大众传媒的发展也为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工具,②项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14、(4分)【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交流的作用。“汉语热”与孔子学院遍布世界,让中国的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说明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①正确;题干强调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并没有强调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③表述不符合实际,错误;正是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传播了中华文化,这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正确。故选C。

15、(4分)【答案】B

【解析】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重庆、湖北等地的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等地安家落户,他们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文化变迁产生着极大影响。这说明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适合题意,排除A;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6、(4分)【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题干强调的是中国的游戏传到国外,而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特性,故①错误;②项,起源于中国的游戏能够传到其他国家,进而风靡世界,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正确;③“逐渐趋同”说法错误;

④项,“石头、剪子、布”游戏是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欧洲,表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正确。本题选择D选项。

17、(4分)【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推动文化传播的活动知识点。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都加快了中外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传播,故本题选D项。

18、(4分)【答案】C

【解析】题中材料“奥黛(Ao Dai)是越南传统民族服饰,类似中国旗袍的式样,但又表现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通常以丝绸类布料制作,分长衫和长裤两部分,长衫

一般开叉到腰部,并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体现了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②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有越南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旗袍而得到的灵感’”,说明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③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并未涉及中华文化特征方面的问题,故①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④项中“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19、(4分)【答案】C

【解析】通过丝绸之路这条贸易通道,中外文化得到交流与传播,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项符合题意;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途径,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20、(4分)【答案】D

【解析】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因此材料中的四个选项都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故本题答案选择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 48 分)

21、(12分)【答案】(l)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徒、教育。

(2)态度:既认同了本民族文化,又尊重了其他民族文化,尊重了文化多样性,使得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积极影响:①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保持文化多样性,让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②能够实现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解析】(1)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商业贸易、人口迁徒、教育等途径。(2)在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上所持的态度,考生可从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角度进行说明。如何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相互交融,考生可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加强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等角度进行说明。

22、(12分)【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互联网+”时代科技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化消费。②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能够运用现代科技开发新产品,促进文化创新。③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媒,依托科学技术,带来更快速、方便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文化传递、沟通、共享。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可以遵循四个

步骤: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故本题考生在充分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分别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及大众传媒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3、(12分)【答案】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移民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皖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皖江文化以文救国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②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人口迁移、商业贸易不仅促进了皖江地区文化的发展,也增强了文化的辐射力。③受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以文救国、重商意识强、创新意识浓反映了皖江文化鲜明的区域特征。④皖江文化从未中断、底蕴深厚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对材料要进行充分解读,从材料的表述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材料中,“移民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皖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表述,考生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人口迁移、商业贸易不仅促进了皖江地区文化的发展,也增强了文化的辐射力”考生可以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皖江文化鲜明的区域性的特点的角度可以从文化地域性产生的原因的角度分析作答等。

24、(12分)【答案】商业商贸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了中国产品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文化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根据教材的基础知识,商业商贸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由此拓展,从商业贸易的角度来讲,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了中国产品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从人员交往的角度而言,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

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