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固结系数的变化对地面沉降计算的影响

渗透固结系数的变化对地面沉降计算的影响
渗透固结系数的变化对地面沉降计算的影响

渗透固结系数的变化对地面沉降计算的影响

张炳峰,王国体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09)

摘 要:通过对经典Biot 渗流力学进一步的考察,讨论在土体饱和状态下,渗透系数随孔隙率变化而变化对固结系数的影响,从而考虑固结系数变化对固结度,沉降计算的影响。在已有的地面沉降计算方程中增加一个反映渗流系数和孔隙变化率关系的耦合方程。对阜阳市的实测沉降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和对比,其结果表明这个方程能很好的反映地面沉降过程。

关键词:渗流与应力耦合,地面沉降,固结系数

1. 引言 对地下水日益增加的开采,尤其是在松散冲积层、湖泊或浅海沉积地带,其后果之一是导致地表下降或沉陷,即地面沉降。由于地下水开采而导致较大的地面沉降,在高度发达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对地面沉降状况及补救办法的事例研究,对于将要面临同样问题的发展中地区是有帮助的。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下水压力变化将导致渗流介质体及其相关地质体受力状态的变化,进而导致渗流介质体变形(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地下水开采诱发地面沉降);渗流介质体的变形过程中,其物性参数(孔隙度n 、压缩系数ε、渗透系数K 等)不再是经典理论中的常量,而是与力学状态有关的变量;如此,渗流问题的研究就必须既要考虑介质体的应力应变,又要考虑渗流特性的变异;这类问题,显然不是经典渗流理论所能解决的,然而Biot 三维固结理论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2. 地面沉降过程中渗流与应力耦合模型

2.1 经典Biot 渗流力学耦合方程分析

1941年,美国物理学和应用数学家Maurice Anthony Biot ,将Terzaghi 有效应力理论推广到了三维空间上的固结问题研究中,并在1942、1954和1956年,将该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和完善,由此建立的Biot 孔弹性理论[1],为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Biot 孔弹性理论模型主要有四个基础方程组成:平衡方程(1式)、几何方程(2式)、本构方程(3式和4式)和渗流方程(5式); 在三维空间上,基本方程可写为以下模型。

平衡方程: 0ij

j ij X x σρ?+=? (i,j=1,2,3) (1)

几何方程: ,,()/2ij i j j i u u ε=+ ,112233v εεεε=++ (2)

本构方程: 2ij ij ij v ij p G σσαδεε′=?+ (3)

///3v ii n p Q p H H αεσ?=?=? (4) 渗流方程: 21t ij p K p Q t t

εα???=??? (5) 322(1)33(12)3(12)G G E K H H H H

λμαμμ′+?====?? (6) 1/R=1/Q+α/H (7)

模型中p,n ?为孔隙水压力和孔隙变化量;ρ为体力密度;δ为Kronecker 常数;K ij 为渗

透系数;σij , σij /,εij 为总应力、有效应力和总应变;α为孔隙水压系数;G ,λ为剪切模量和拉梅系数;H 、R (Q ,α)为Biot 常数,物理意义为:1/R 度量了由于水压力变化引起的水容量变化,1/H 度量了由于水压力变化引起的介质整体体积的变化。α是水充分排出时,排出的水量与介质体积应变之比,而1/Q 是多孔介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在水压力作用下挤进多孔介质中的水量。其中Q ,R ,H ,α之间关系,有6式和7式,式中的E 、K /分别为弹性模量和体积模量。与经典渗流问题的数学模型(基本是拉普拉斯方程、傅里叶热传导方程和二阶非线性抛物型方程[2])相比,耦合渗流模型要相对复杂得多,但它是研究介质变形条件下渗流问题的有效工具。

2.2地面沉降过程中渗流与应力耦合模型

虽然Biot 理论是较完善的耦合理论,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3-13];但在Biot 理论用于研究渗流问题的初期,并没有考虑到渗透系数K 是变量[3-5]。在耦合渗流理论的研究进程中,对孔隙水压力P 的变化导致介质变形进而影响渗透系数K (或渗透率)的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目前耦合渗流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对于K 随P 值的变化,由于K 不是本构方程中的参变量,现在一般是利用K 与n 的关系 K (n )来间接反映, K (n )可以是理论公式[6-7],也可以是建立经验关系式[8-10]。上述研究,使得P 值及其时间变化过程对渗流的影响,可在耦合渗流模型中可得到全面刻画,故我们可以增加一个反映K 与n 的关系的耦合方程(8):

()00()0110,a n n an a n k n k e k e k k e +??=== (8) 另外注意有效应力σ′等于总应力与水压力p w 之差,并且静水压力为常数,考虑渗流方程容易得到三向固结时的固结系数C V3:

0()033(12)a n n v w k e E C v γ+

?=? (9)

由于Biot 固结理论在三维条件下计算困难,故在一般沉降计算中代入公式(9),考虑其固结系数变化,对计算进行简化处理。在地面沉降的一般计算中,考虑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有效应力不断增加这一因数,在粘性土层计算中,土层的年累计压缩量要进行叠加计算。

粘性土变形量计算:

任意时刻粘性土层变形量有:

2324208[1]1v C t V h w t a S h m e e π

γπ=??+ 粘 (10)

对于砂性土考虑地下水位下降,其变形为瞬时完成,采用经典的弹性公式计算。含水沙层变形量的计算公式:

w t h m P m S E E γ

??== 砂 (11)

任意节点柱体总压缩变形量

t t t S S S =+总砂粘 (12) 由公式(9)所得到的固结系数C V3随着n ?的变化而变化,将公式(9)中的C V3代入到公式(10)中,考虑到固结系数随着应力变化而变化对固结沉降计算的影响,这样可以避免Biot 计算的复杂,导致计算量的加大,而且可以比较好反映出现实的固结沉降过程。以下以阜阳地区为例,具体结果如下。

3. 计算实例

阜阳市的地面沉降(泛指地面标高的损失),是从相关的水准测量资料中发现的。地面沉

降的特征表现为随深层地下水的开采而逐步形成和发展,是一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些相关地

质水文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七十年代由于地下水开采量小,最大沉降量不足100mm;

进入八十年代,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地面沉降亦随之加速发展,十年间的地面沉降

量已大于700mm,是七十年代的7倍多,沉降范围也扩展3倍多。为了进行地面沉降研究,在勘察中有目的的布置FBG606、FC207两个固结试验取样孔。FBG606孔位于沉降中心区,FC207孔位于沉降区边缘。根据两孔所测前期固结压力(P C)值自上而下可分三个不同的固

结状态:(1) 40m以上的土体一般为超固结土,先期固结压力大于土体自重压力(P0),固

结比(R= P C/ P0)一般为1—4,超固结值(P C-P0)一般为100—300KPa。(2) 40—60m

深度的土体为微超固结和正常固结土,固结比一般为1—1.8,超固结值一般为50—350 KPa。(3) 60—150m深度的土体为正常固结和微超固结土,固结比一般为0.93—1.3;超固结值

一般14—58KPa。各固结状态的土体对地面沉降起着直接的影响,一般为超固结、微超固结

或正常固结状态的土体,故此地面沉降中不存在欠固结土体的压密问题。在本文中只取FBG606孔进行沉降计算和比较[14]。

对于砂性土考虑地下水位下降,其变形为瞬时完成,采用经典的弹性公式计算。考虑地

下水位逐年下降,有效应力不断增加这一因数,在粘性土层计算中,土层的年累计压缩量要

进行叠加计算。反演算求参数法计算,时间步长为12个月,从阜阳市地下水开采中心水位

降深5m开始,算到1990年,共记20年,采取的是先点后面,以点推面的方法。各个工程

地质层参数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按常量处理。计算所求的参数相当于一个等效参数。各个工程

地质层参数见表1,由公式(10)-(13)计算所得结果见表2。

表1. 工程地质参数表

参数压缩系数a v 固结系数C V 初始孔隙比e0 砂层弹性模量E

工程地质层100KPa-1 cm2/s 100KPa A7-4、A9-5 0.0095 30×10-3 0.66

B10-5、B12-6 1410 A11-6 0.004 10×10-3 0.671

表2. 沉降量计算结果表(FBG606孔处)

年份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沉降量(mm) 0 10.33 20.46 60.32 82.71 103.47 117.87 年份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沉降量(mm) 159.93 195.33 241.03 282.33 341.52 401.12 502.41 年份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沉降量(mm) 561.79 661.33 721.22 801.13 862.47 903.65 961.33

用上述工程参数、反演计算的地面沉降量与实际观测的地面沉降对比,可以得到地面沉

降中心点历时沉降量曲线拟合程度图。从地面沉降中心点历时沉降量曲线拟合程度图和1985-1990年地面沉降拟合程度看,计算曲线和实测曲线相差?S值,沉降中心从1970至1990

年最大沉降量为956.57mm。而计算沉降量为961.33mm相差4.76mm,拟合差为0.497%。

而不考虑固结系数变化所得的沉降结果,计算沉降量为993.1mm相差36.53mm,其拟和差为3.82%

4. 结论

在考虑到固结系数变化后,对与地面固结沉降计算其得到的结果,能更加反映实际地面固结沉降的过程变化,其误差相对与不考虑其变化的方程变小,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能更好的反映土层压缩沉降固结过程,并能确定不同水位的最终沉降量。但是该方法对地面沉降的实际参数确定复杂,其次由于其公式(10)由Biot理论推的,是反映其在三维条件下的固结系数,而在上文的计算中使用的最终沉降结果是由一维沉降固结公式所得,必然导致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偏差。如果能将Biot三维沉降计算结果带入使用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结果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 Yoshiaki F. Visco-elastic Theory of the Deformation of a Confined Aquifer[A], Proceedings of the Tokyo Symposium on Land Subsidece, Tokyo(1969), 1970, (2): 547-562

[2] 郭尚平, 刘慈群. 渗流力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在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af11411331.html,:8080/cp/resource/articles/451

[3] Naveh Z. A model of multi-purpose ecosystem management for degraded Mediterranean uplands [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78,2(1):31-37

[4] 薛世峰,仝兴华,岳伯谦等. 地下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2):109-114

[5] 徐曾和,徐小荷,沈连山,可变形多孔介质中的一维非定常耦合渗流,应用力学学报,1999,16(4):46-51

[6] Pietruszczak S., ParviniM.,On limitations of a coupled dynamic analysis of saturated porous media, Soils & Foundation, 2001,41(6):153-156

[7] Yan P., Roland N.H., Generalized macroscopic models for fluid flow in deformable porous media I: Theories,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2001, 45(1):1-27

[8] M.Ferronato, G..Gambolati, P. Teatini., Poroelastic coupling in layered porous media, Poromechanics II, Auriault et al. (eds), Swets & Zeitlinger Publ., Lisse (2002), 193- 198

[9] Ron C.K.W., A model for strain-induced permeability anisotropy in deformable granular media, Can. Geotech. J., 2003, 40:95-106

[10] 李培超,孔祥言,卢德唐,饱和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学模型,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2003,18(4):419-426

[11] 刘亚晨, 席道瑛. 核废料贮存裂隙岩体中THM耦合过程的有限元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30 (3):81-87

[12] Mounajed G., Obeid W. A new coupling F.E.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rmal hydro-mechanical behaviour of concretes at high temperatures [J].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04, 37(270): 422-432

[13] Rutqvist J., Wu Y.S., Tsang C.F. et al. A modeling approach for analysis of coupled multiphase fluid flow, heat transfer, anddeformation in fracturedporous roc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 2002,39:429–442

[14] 阜阳市水文地质工程勘察报告(内部),1991,3

The variety of permeability consolidation coefficient

influence the account of settlement

Zhang Bingfeng, Wang Guoti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9)

Abstract

By reviewing Biot seepage mechanics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d variety of perme- change impact consolidation degree and the account of settlement. According to the equation of the settlement count, a coupling equation is added to describe the variety of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To analyze the road-measure settlement data of fuyang, the result show the equation is good to reflect the process of the ground settlement.

Keywords: coupling of seepage; ground settlement; consolidation coefficient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作业

实验6 数字滤波器的网络结构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数字滤波器分类与结构的了解。 2、明确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间的转换方法。 3、掌握用MA TLAB 语言进行数字滤波器结构间相互转换的子函数及程序编写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数字滤波器的分类 离散LSI 系统对信号的响应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号进行滤波的过程。因此,离散LSI 系统又称为数字滤波器。 数字滤波器从滤波功能上可以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以及全通滤波器;根据单位脉冲响应的特性,又可以分为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FIR )和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IIR )。 一个离散LSI 系统可以用系统函数来表示: M -m -1-2-m m m=0 012m N -1-2-k -k 12k k k=1 b z b +b z +b z ++b z Y(z)b(z)H(z)=== =X(z)a(z) 1+a z +a z ++a z 1+a z ∑∑ 也可以用差分方程来表示: N M k m k=1 m=0 y(n)+a y(n-k)=b x(n-m)∑∑ 以上两个公式中,当a k 至少有一个不为0时,则在有限Z 平面上存在极点,表达的是以一个IIR 数字滤波器;当a k 全都为0时,系统不存在极点,表达的是一个FIR 数字滤波器。FIR 数字滤波器可以看成是IIR 数字滤波器的a k 全都为0时的一个特例。 IIR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分为直接Ⅰ型、直接Ⅱ型、直接Ⅲ型、级联型和并联型。 FIR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分为横截型(又称直接型或卷积型)、级联型、线性相位型及频率采样型等。本实验对线性相位型及频率采样型不做讨论,见实验10、12。 另外,滤波器的一种新型结构——格型结构也逐步投入应用,有全零点FIR 系统格型结构、全极点IIR 系统格型结构以及全零极点IIR 系统格型结构。 2、IIR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与实现 (1)直接型与级联型、并联型的转换 例6-1 已知一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2-3 -1-2-3 8-4z +11z -2z H(z)=1-1.25z +0.75z -0.125z 将其从直接型(其信号流图如图6-1所示)转换为级联型和并联型。

土层渗透系数K的经验值

一、土层渗透系数 土层渗透系数K的经验值 土质名称K(m/d)土质名称K(m/d) 高液限黏土<0.001 砂细1~5 黏土质砂0.001~0.05中5~20含砂低液限黏 土 0.05~0.10粗20~50含砂低液限粉 土 0.10~0.50砾类土50~150低液限黏土 (黄土) 0.25~0.50卵石100~500粉土质砂0.5~1.0漂石(无砂质充填)500~1000 按土质颗粒大小的渗透系数K经验值 土质名称K(m/d) 黏土质粉砂0.01~0.074mm颗粒多 数 0.5~1.0 均质粉砂0.01~0.074mm颗粒多 数 1.5~5.0 黏土质细砂0.074~0.25mm颗粒多 数 1.0~1.5 均质细砂0.074~0.25mm颗粒多 数 2.0~2.5 黏土质中砂0.25~0.5mm 颗粒多数 2.0~2.5均质中砂0.25~0.5mm颗粒多数35~50黏土质粗砂0.5~1.0mm颗粒多数35~40

均质粗砂0.5~1.0mm颗粒多数60~75 砾石100~125二、计算渗水量 缺水文地质资料计算渗水量: Q=F1q1+ F 2q2式中:F1—基坑底面积,m2 q1—基坑每平方米底面积平均渗水量,m3/h F 2—基坑侧面积,m2 q2—基坑每平方米侧面积平均渗水量,m3/h q1基坑每平方米底面积平均渗水量,m3/h 序号土类土的特征及粒径渗水量m3/h 1细粒土质砂、 松软粉质土 基坑外侧有地表水,内侧为岸 边干地,土的天然含水量 <20%,土粒径<0.05mm 0.14~ 0.18 2有裂隙的碎石 岩层、较密实 的粘质土 多裂隙透水的岩层,有孔隙水 的粘质土层 0.15~ 0.25 3黏土质砂、黄 土层、紧密砾 土层 细砂粒径0.05~0.25mm,大孔 土质量800~950kg/m3, 砾石土 孔隙率在20%以下 0.16~ 0.32 4中粒砂、砾砂 层 砂粒径0.25~1.0mm,砾石含量 在30%以下,平均粒径10mm以 下 0.24~0.8 5粗粒砂、砾石 层 砂粒径1.0~2.5mm,砾石含量 在30~70%,平均最大粒径 150mm以下 0.8~3.0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公式 分摊的公用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整幢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幢建筑物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公用建筑面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A、电梯井、楼梯、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走道、地下设备、值班警卫室等。 B、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C、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是“套(单元)建筑面积”的简称。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是每套住宅户内除墙体厚度外全部的净面积的总和。其中包括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壁柜(不吊柜)、户内楼梯(按投影面积)、阳台。斜面屋顶结构的房间,层高低于2.20米的部分不计入面积。 套内面积是“套内建筑面积”的简称。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套内阳台建筑面积面积 1、套内使用面积是指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是指新建住宅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公用墙和非公用墙两种; 3.套内阳台建筑面积有封闭式阳台、挑阳台(底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之分。

供热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面积 一般来说:套内使用面积*1.49=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1、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绿化率也是如此。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2、建筑用地面积:指建筑或建筑群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包括室外工程(如绿化、道路、停车场等)的面积,其形状和大小由建筑红线加以控制。 3、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你开发商可以用于建设的土地面积.你买一块地,但由于市政或其他原因,需要占用你一些土地,如市政道路,即常说的要扣路幅,还有如在土地边有高压线,国家规定就需退出多少米才能建房的.所以你土地证面积并不一定是你的建设用地面积,土地证面积减去你不能用的面积后就是你的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 4、“用地面积”:是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种建设用地的面积。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可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等。但各种性质用地的面积并不只单纯包括其本身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还包括一些直接为其服务的建设用地面积。如城市的“居住用地面积”包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作业

实验5 抽样定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MA TLAB 语言进行时域、频域抽样及信号重建的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时域、频域抽样定理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3、观察信号抽样与恢复的图形,掌握采样频率的确定方法和插公式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时域抽样与信号的重建 (1)对连续信号进行采样 例5-1 已知一个连续时间信号sin sin(),1Hz 3 ππ=0001f(t)=(2f t)+6f t f ,取最高有限带宽频率f m =5f 0,分别显示原连续时间信号波形和F s >2f m 、F s =2f m 、F s <2f m 三情况下抽样信号的波形。 程序清单如下: %分别取Fs=fm ,Fs=2fm ,Fs=3fm 来研究问题 dt=0.1; f0=1; T0=1/f0; m=5*f0; Tm=1/fm; t=-2:dt:2; f=sin(2*pi*f0*t)+1/3*sin(6*pi*f0*t); subplot(4,1,1); plot(t,f); axis([min(t),max(t),1.1*min(f),1.1*max(f)]); title('原连续信号和抽样信号'); for i=1:3; fs=i*fm;Ts=1/fs; n=-2:Ts:2; f=sin(2*pi*f0*n)+1/3*sin(6*pi*f0*n); subplot(4,1,i+1);stem(n,f,'filled'); axis([min(n),max(n),1.1*min(f),1.1*max(f)]); end 程序运行结果如图5-1所示:

原连续信号和抽样信号 图5-1 (2)连续信号和抽样信号的频谱 由理论分析可知,信号的频谱图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抽样信号能否恢复原模拟信号。因此,我们对上述三种情况下的时域信号求幅度谱,来进一步分析和验证时域抽样定理。 例5-2编程求解例5-1中连续信号及其三种抽样频率(F s>2f m、F s=2f m、F s<2f m)下的抽样信号的幅度谱。 程序清单如下: dt=0.1;f0=1;T0=1/f0;fm=5*f0;Tm=1/fm; t=-2:dt:2;N=length(t); f=sin(2*pi*f0*t)+1/3*sin(6*pi*f0*t); wm=2*pi*fm;k=0:N-1;w1=k*wm/N; F1=f*exp(-j*t'*w1)*dt;subplot(4,1,1);plot(w1/(2*pi),abs(F1)); axis([0,max(4*fm),1.1*min(abs(F1)),1.1*max(abs(F1))]); for i=1:3; if i<=2 c=0;else c=1;end fs=(i+c)*fm;Ts=1/fs; n=-2:Ts:2;N=length(n); f=sin(2*pi*f0*n)+1/3*sin(6*pi*f0*n); wm=2*pi*fs;k=0:N-1; w=k*wm/N;F=f*exp(-j*n'*w)*Ts; subplot(4,1,i+1);plot(w/(2*pi),abs(F)); axis([0,max(4*fm),1.1*min(abs(F)),1.1*max(abs(F))]); end 程序运行结果如图5-2所示。 由图可见,当满足F s≥2f m条件时,抽样信号的频谱没有混叠现象;当不满足F s≥2f m 条件时,抽样信号的频谱发生了混叠,即图5-2的第二行F s<2f m的频谱图,,在f m=5f0的围,频谱出现了镜像对称的部分。

次固结系数的测定

次固结系数的测定 次固结尤其是软土的次固结是工程应用中比较关注的问题,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现行的国标行标均在有意无意间回避次固结系数的测定,即使是ASTM ,在固结试验这个章节里也没有提及次固结系数。我们说在主固结完成之后,孔隙排水的过程基本结束,但土颗粒骨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缓慢蠕变的过程是相对漫长的,对工程建筑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重要建筑,关乎百年大计,如颗忽视这个问题结果是可想而知了。 单就试验技术而言,一维相的次固结系数不难确定,以前的规范上好像就有过相关内容(记得是老早的公路规范还是地矿部规范,还得查找后确认),目前大约只有英国土木规范BS :1377有关于次固结系数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式中,δh —CF 线段上,与时间t 2、t 1对应的试样的高度变化; h 0—试样初始高度,取20mm 。

次固结系数试验的方法就是在主固结完成后继续观测沉降变化,绘制沉降量--时间对数关系曲线,如上图所示,国内的试验规范已消失有关次固结的条文,但一些文献上资料上普遍采用的次固结系数计算公式与上式稍有区别,即以孔隙比代替了沉降量,相应的公式为: 上述的国内文献载的次固系公式摘自《工程地质手册》,可见这两种计算结果之间相差一个1+e0的系数,所以在提交结果时一定要注明所采用的公式,不然很容易搞错。 接着前面的话题,既然通过固结试验测定次固结的试验方法并不难,计算公式也容易理解,为什么很多试验规范避而不谈呢,我认为以下这种考虑可能是现实的。次固系必然是发生在主固结之后,我们已经知道主固结的完成需要一些时间,对于透水性较弱的粘性土,主固结基至在数小时之内难以完成,那么要获得次固结段的数据,势必需要更长的时间,有的个把月都嫌短,这就对试验环境条件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试验结果,我自己连续观测过一个结构性粘土在超过前期压力的某级荷载作用下的次固结,十天之后就不得不中止,因为一般实验室的条件不可能达到那么安静恒温恒湿没有一丝震动何况还有难免的观测误差人为误差。当然我说的是比较极端的情况,有些透水性能较好的土或者是在小于前期固结压力的荷载作用下的次固结其实很容易观测。 次固结与前期固结压力和土的性质都有关系,尤其是结构性粘土与前期固结压力的关系极为明显,在小于前期固结压力之前,次固结可能很快到达,一般观测24小时就可出现明显的尾部直线段,而且数值也比较小。有不少文献已经对此做了细致的研究。

室内面积计算公式

室内面积计算公式 一、楼地面 1、找平层、整体面层按房间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不扣除柱、墙垛、间壁墙及面积在0.3㎡以内孔洞所站面积,但门洞口、暖气槽面积也不增加。 2、块料面层、木地板、活动地板,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3、铝合金道牙按图示尺寸以米计算。 4、楼梯满铺地毯按楼梯间净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但楼梯井宽超过500㎜者应扣除其面积;不满铺地毯按实铺地毯的展开面积计算。 5、块料踢脚、木踢脚按图示长度以米计算。 6、台阶、坡道按图示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7、防滑条、地毯压棍和地毯压板按图示尺寸以米计算。 二、天棚 1、天棚面层 A、天棚面层按房间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不扣除检查口、附墙烟囱、附墙垛和管道所占面积,但应扣除独立柱、与天棚相连的窗帘盒、0.3㎡以上洞口及嵌顶灯槽所占的面积。 B、天棚中的折线、错台、拱型、穹顶、高低灯槽等其它艺术形式的天棚面积均按图示展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面层装饰 A、天棚面积按房间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不扣除柱、垛、附墙烟囱、检查口和管道所占的面积带梁的天棚,梁两侧面积并入天棚工程量内。 B、密肋梁井字梁天棚面积按图示展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C、天棚中的折线、灯槽线、圆弧型线、拱型线等艺术形式的面层按图示展开面

积以平方米计算。 D、天棚涂料、油漆、裱糊按饰面基层相应的工程量以平方米计算。 3、其它项目 A、金属格栅吊顶、硬木格栅吊顶等均根据天棚图示尺寸按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B、玻璃采光天棚根据玻璃天棚面层的图示尺寸按展开面积以平方米计。 C、天棚吸音保温层按吸音保温天棚的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D、藻井灯带按灯带外边线的设计尺寸以米计算。 三、墙面(内墙饰面) 1、涂料、裱糊工程量均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2、墙面镶贴面砖、石材及各种装饰板面层,均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3、墙面的木装修及各种带龙骨的装饰板、软包装修均分龙骨、衬板、面层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四、隔墙、隔断和保温 1、隔墙的龙骨、隔墙板、板式隔墙及墙体保温均按墙体图示的净长乘以净高以平方米计算,扣除门框外围面积及0.3㎡以上的孔洞面积。 2、断按图示框外围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3、玻璃隔断的工程量按四周边框的外边线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4、博古架墙按图示外围垂直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五、独立柱 1、独立柱面层不分柱身、柱帽、柱基座,均按结构周长乘以相应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2、砖柱勾缝按图示展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1认识实验

实验1认识实验-MATLAB语言上机操作实践 一、实验目的 ㈠了解MATLAB语言的主要特点、作用。 ㈡学会MATLAB主界面简单的操作使用方法。 ㈢学习简单的数组赋值、运算、绘图、流程控制编程。 二、实验原理 ㈠简单的数组赋值方法 MATLAB中的变量和常量都可以是数组(或矩阵),且每个元素都可以是复数。 在MATLAB指令窗口输入数组A=[1 2 3;4 5 6;7 8 9],观察输出结果。然后,键入:A(4,2)= 11 键入:A (5,:) = [-13 -14 -15] 键入:A(4,3)= abs (A(5,1)) 键入:A ([2,5],:) = [ ] 键入:A/2 键入:A (4,:) = [sqrt(3) (4+5)/6*2 –7] 观察以上各输出结果。将A式中分号改为空格或逗号,情况又如何?请在每式的后面标注其含义。 2.在MATLAB指令窗口输入B=[1+2i,3+4i;5+6i ,7+8i], 观察输出结果。 键入:C=[1,3;5,7]+[2,4;6,8]*i,观察输出结果。 如果C式中i前的*号省略,结果如何? 键入:D = sqrt (2+3i) 键入:D*D 键入:E = C’, F = conj(C), G = conj(C)’ 观察以上各输出结果, 请在每式的后面标注其含义。 3.在MATLAB指令窗口输入H1=ones(3,2),H2=zeros(2,3),H3=eye(4),观察输出结果。 ㈡、数组的基本运算 1.输入A=[1 3 5],B= [2 4 6],求C=A+B,D=A-2,E=B-A 2.求F1=A*3,F2=A.*B,F3=A./B,F4=A.\B, F5=B.\A, F6=B.^A, F7=2./B, F8=B.\2 *3.求B',Z1=A*B’,Z2=B’*A 观察以上各输出结果,比较各种运算的区别,理解其含义。 ㈢、常用函数及相应的信号波形显示 例1:显示曲线f(t)=2sin(2πt),(t>0) ⅰ点击空白文档图标(New M-file),打开文本编辑器。 ⅱ键入:t=0:0.01:3; (1) f=2*sin(2*pi*t); (2) plot(t,f); title(‘f(t)-t曲线’); xlabel(‘t’),ylabel(‘f(t)’);

固结系数的测定

试验三 固 结 系 数 的 测 定 1.通过试验测定试样的固结系数,用以计算地基土体受荷载后的固结度及固结时间。 2.测定固结系数所用仪器设备与固结试验相同 3.试样的切取与安装与固结试验相同,加预压荷载后测微表调零。 4.进行试验 (1)施加第一级荷载,一般为25kPa 或50kPa ,加荷的同时,开动秒表,记录测微计读数,测记时间为6",15",1',2'15",4',6'15",9',12'15",16',20'15",25',30'15",36',42'15",49',64',100',200',400',23h ,24h ,至稳定为止。 (2)重复上述步骤继续加荷P 2=100kPa ,P 3=200kPa ,P 4=400kPa (3)读数完成后拆除测微计,卸下砝码从固结容器内取出环刀与土样,用滤纸吸去附在土样表面及环刀外水份,称环刀加土质量以求试验后的密度。 (4)将环刀中的土样推出,从其中内部取两试样,测定试验后的含水率。 5.计算及绘图 (1)时间平方根法: 对P 1=100kPa ,以变形为纵坐标,时间平方根为横坐标,绘制变形与时间平方根关系曲线(如图3-1)。延长曲线开始段的直线,交纵坐标于ds 。ds 为理论零点,过ds 作另一直线,令其横坐标为前一直线横坐标的1.15倍,那么后一直线与t d -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时间的平方即为试样固结度达90%。所需的时间 t 90。 该级压力下的固结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Cv —固结系数,cm 2/s h —最大排水距离,等于某级压力下试样的初始和终了高度的平均值,cm ; 图3-1 时间平方根法求t 90 (2)时间对数法: 对某一级压力,以变形为纵坐标,时间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变形与时间对数关系曲线,(如图3-2)。在曲线的开始段,选任一时间t 1,查得相应的变形值d 1,再取时间t 2=t 1/4,查得相对应的变形值d 2,则2d 2-d 1即d 01;另取一时间依同法求得d 02、d 03、d 04等,取其平均值为理论零点d s ,延长曲线中部的直线段和通过9028480t h .C v =

室内面积计算公式

室内面积计算公式 1、每户建筑面积(m2/户) S2=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比X套内面积 公摊面积之和 公摊面积公式= ——————— 套内面积 公摊面积之和=楼梯间、电梯间、过道、垃圾间、设备间、发电间等之和 2、每户套内面积(m2/户) S1=外墙以内所有面积(共用墙算一半} 凸阳台算一半、凹阳台全算 一、楼地面 1、找平层、整体面层按房间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不扣除柱、墙垛、间壁墙及面积在0.3㎡以内孔洞所站面积,但门洞口、暖气槽面积也不增加。 2、块料面层、木地板、活动地板,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3、铝合金道牙按图示尺寸以米计算。 4、楼梯满铺地毯按楼梯间净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但楼梯井宽超过500㎜者应扣除其面积;不满铺地毯按实铺地毯的展开面积计算。 5、块料踢脚、木踢脚按图示长度以米计算。 6、台阶、坡道按图示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7、防滑条、地毯压棍和地毯压板按图示尺寸以米计算。 二、天棚 1、天棚面层 A、天棚面层按房间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不扣除检查口、附墙烟囱、附墙垛和管道所占面积,但应扣除独立柱、与天棚相连的窗帘盒、0.3㎡以上洞口及嵌顶

灯槽所占的面积。 B、天棚中的折线、错台、拱型、穹顶、高低灯槽等其它艺术形式的天棚面积均按图示展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面层装饰 A、天棚面积按房间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不扣除柱、垛、附墙烟囱、检查口和管道所占的面积带梁的天棚,梁两侧面积并入天棚工程量内。 B、密肋梁井字梁天棚面积按图示展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C、天棚中的折线、灯槽线、圆弧型线、拱型线等艺术形式的面层按图示展开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D、天棚涂料、油漆、裱糊按饰面基层相应的工程量以平方米计算。 3、其它项目 A、金属格栅吊顶、硬木格栅吊顶等均根据天棚图示尺寸按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B、玻璃采光天棚根据玻璃天棚面层的图示尺寸按展开面积以平方米计。 C、天棚吸音保温层按吸音保温天棚的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D、藻井灯带按灯带外边线的设计尺寸以米计算。 三、墙面(内墙饰面) 1、涂料、裱糊工程量均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2、墙面镶贴面砖、石材及各种装饰板面层,均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3、墙面的木装修及各种带龙骨的装饰板、软包装修均分龙骨、衬板、面层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计算 四、隔墙、隔断和保温 1、隔墙的龙骨、隔墙板、板式隔墙及墙体保温均按墙体图示的净长乘以净高以

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章上机题作业

数字信号处理作业实验题报告 第一章16.(1) 实验目的: 求解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 实验要求: 运用matlab求出y(n)=0.6y(n-1)-0.08y(n-2)+x(n)的单位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示意图。 源程序: B1=1;A1=[1, -0.6, 0.08]; ys=2; %设差分方程 xn=[1, zeros(1, 20)]; %xn=单位脉冲序列,长度N=31 xi=filtic(B1, A1, ys); hn1=filter(B1, A1, xn, xi); %求系统输出信号hn1 n=0:length(hn1)-1; subplot(2, 1, 1);stem(n, hn1, '.') title('单位脉冲响应'); xlabel('n');ylabel('h(n)') xn=ones(1, 20); sn1=filter(B1, A1, xn, xi); %求系统输出信号sn1 n=0:length(sn1)-1; Subplot(2, 1, 2); stem(n, sn1, '.') title('单位阶跃响应'); xlabel('n'); ylabel('s(n)')

运行结果: 实验分析: 单位脉冲响应逐渐趋于0,阶跃响应保持不变,由此可见,是个稳定系统。

第二章31题 实验目的: 用matlab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实验要求: 用matlab画出系统的极,零点分布图,输入单位阶跃序列u(n)检查系统是否稳定。 源程序: A=[2, -2.98, 0.17, 2.3418, -1.5147]; B=[0, 0, 1, 5, -50]; subplot(2,1,1); zplane(B,A); %求H(z)的极点 p=roots(A); %求H(z)的模 pm=abs(p); if max(pm)<1 disp('系统因果稳定'), else,disp('系统因果不稳定'),end un=ones(1,800); sn=filter(B, A, un); n=0:length(sn)-1; subplot(2, 1, 2);plot(n, sn) xlabel('n');ylabel('s(n)')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题目

计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 适用专业:电子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学时:9 学时 一、实验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有效的补充部分,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过程中了解简单但是完整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工程实现方法和流程。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基本要求 掌握数字信号处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滤波器设计及应用。 (三)实验选项

二、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加深理解时域采样定理、体会使用MATLAB的离散FT函数fft( )来解决涉及模拟信号的问题; 2)加深理解对带通信号的采样特性,学会采用MATLAB解决该问题; 3)加深理解在频率采样法中,过渡点对所设计滤波器特性的影响。 2、实验要求 1)提供MATLAB程序,画出每个步骤的曲线图; 2)写实验报告,包含有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一组:张毅雷凌峰白法聪覃昱滔刘强何新文 第二组:邓志强林盛勇李日胜黎少锋梁聪杨晨 实验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加深理解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模拟信号处理的过程、掌握使用MATLAB处理的方法;对一段音乐信号进行处理和输出;要求画出滤波前后语音信号时域波形、信号和滤波器的幅度频率特性曲线、相位频率特性曲线; (2)加深对截断效应的理解; (3)掌握使用MATLAB设计滤波器,并对语音信号处理的方法。对一段音乐信号进行处理和输出;要求画出滤波前后语音信号时域波形、信号和滤波器的幅度频率特性曲线、相位频率特性曲线。 2、实验要求 1)提供MATLAB程序,画出每个步骤的曲线图; 2)写实验报告,包含有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九组:汪涛张汉毅巫金敏张经中柳泽举 第六组:罗涛梁乐杰黄乃生 实验三 1、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采用MATLAB数字滤波器设计软件编制方法。软件要求在界面内有不同类型(高通低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的选择、或者只对低通滤波器采用不同方法设

利用origin求固结系数的方法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第3 期 摘 要: 在进行软土地基的变形分析和加固设计时,固结系数是一个关键的参数,目前固结系数主要是通过在室内进行固结试验来求取,其求解方法有多种,采用最多的是时间平方根法和时间对数法。这两种方法均通过作图来确定固结系数,在作图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为更加准确的求解土体的固结系数,以时间平方根法为例,介绍了应用Origin 软件进行高效、准确确定固结系数的步骤。该方法精确度高,便于应用。 关键词: 固结系数;origin 软件;时间平方根法引言 土壤的固结系数反映了土在实验过程中固结速率的大小,其值越大代表土样固结越快。固结系数是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试验参数,可以用来计算土体的固结度及超净孔压的消散过程[1]。在沉降的预测、地基处理设计中,能否准确的获取计算结果与固结系数的合理取值有很大的关系。固结系数的获取主要有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两种途径,现场试验虽能更好反映实际情况,但其所需的测试时间长,且现场环境条件一般比较复杂,因此,目前主要是通过室内固结试验来获得固结系数[2]。本文针对固结试验中固结系数的确定,以时间平方根法为例,应用Origin 软件对固结系数进行求解。 1时间平方根法求取固结系数的原理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3]中对时间平方根法进行了描述,对应于某一级压力下的固结系数具体确定方法如下: 在该级压力下,根据固结试验测得的实验数据,以百分表的读数d 为纵坐标,加压时间t 的平方根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如图1。找出d~t 姨曲线开始的直线段l 1,并将其延长,使之与纵坐 标轴相交,交点的位置d s 称为理论零点。过d s 点作一直线l 2,使其横坐标为前述直线段的1.15倍。直线l 2与d~t 姨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时间记为t 90,t 90表示土样固结度达到90%所对应的时间。于是土样的固结系数Cv(cm 2/s)可按式(1)进行计算。 图1时间平方根法求固结系数的过程图C v =0.848(h 軈) 2 t 90 (1) 式中h 軈为最大排水距离(cm),因实验过程中是双向排水的,因而h 軈为在该级压力下试样稳定后的高度与试样初始高度的平均值的一半。 可以看出在求解固结系数的过程中,直线段和交点的确定十分重要,若利用excel 进行计算,则其功能比较单一,确定过程会有一些误差,相对而言origin 的功能更加完善,并且操作简便。因而本文应用origin 来求解固结系数。 2origin 求解固结系数的步骤 本文选用李金轩等(1996)[4]文献中的数据来说明origin 求解固结系数的步骤。2.1d~t 姨曲线绘制 在启动origin 之后,将记录表中的数据粘贴在出现的空白表格中,注意时间应为平方根。选中数据,点击plot 选项绘制d~t 姨曲线图,如图2。一般曲线上的直线段出现在0~25min 之 内,且固结试验加压开始60min 以内,土样的固结度已达70%~80%以上[5],因而求解固结系数通常只需用到60min 以内的数据。2.2d~t 姨曲线开始段直线与纵坐标轴交点的确定 观察d ~t 姨曲线的变化特征,确定直线段出现的位置,点击窗口左边的selection on active plot ,框选开始段直线点,当最大和最小值点出现黑色的小箭头时表示点已经选好。 鼠标左键单击窗口上方的Analysis ,依次选择Fitting-Linear fitting , 打开对话框,在出现的对话框中Find Y from X 后面的小方框中打上勾,点击ok ,就可在图片中出现拟合好的开始段直线l 1(图3)。在表格中的最后一个标签-FitLinearFindYfromX1中,输入x 值为0,则出现x=0时直线对应的y 值,这样以来d ~t 姨曲线开始段直线与纵坐标轴交点即可确定,记为点1。2.3绘制l 2直线 在表格中的FitLinearFindYfromX1中,任意输入一个较大的x 值,得出l 1曲线上的另一个点的坐标,记为点2,使得点2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扩大1.15倍,得到的点记为点三,通过点1、点2来确定直线l 2。同2.1,在表格中输入点1、点2的坐标,在已有的图上画出直线l 2, 如图3。图2origin 求解过程图 利用origin 求固结系数的方法 谢潇1,2,3,4周佩佩5 (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责任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3国土资源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 710075 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西安 710075 5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6 )141 DOI:10.16317/https://www.360docs.net/doc/af11411331.html,ki.12-1377/x.2019.03.105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十七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17 例题1: b=[8,-4,11,-2]; a=[1,-1.25,0.75,-0.125]; [sos,g]=tf2sos(b,a) [r,p,k]=residuez(b,a) 运行结果: sos = 1.0000 -0.1900 0 1.0000 -0.2500 0 1.0000 -0.3100 1.3161 1.0000 -1.0000 0.5000 g = 8 r =-8.0000 -12.0000i -8.0000 +12.0000i 8.0000 p = 0.5000 + 0.5000i 0.5000 - 0.5000i 0.2500 k = 16 例题2: sos=[1 0.9 0 1 -0.25 0;1 -3 2 1 1 0.5]; g=0.5; [b,a]=sos2tf(sos,g) [C,B,A]=dir2par(b,a) 子函数:dir2par(b,a); function[C,B,A]=dir2par(num,den) M=length(num); N=length(den); [r1,p1,C]=residuez(num,den); p=cplxpair(p1,10000000*eps); I=cplxcomp(p1,p); r=r1(I); K=floor(N/2); B=zeros(K,2); A=zeros(K,3); if K*2==N; for i=1:2:N-2 Brow=r(i:1:i+1,:);

Arow=p(i:1:i+1,:); [Brow,Arow]=residuez(Brow,Arow,[]); B(fix((i+1)/2),:)=real(Brow); A(fix((i+1)/2),:)=real(Arow); end; [Brow,Arow]=residuez(r(N-1),p(N-1),[]); B(K,:)=[real(Brow),0]; A(K,:)=[real(Arow),0]; else for i=1:2:N-1 Brow=r(i:1:i+1,:); Arow=p(i:1:i+1,:); [Brow,Arow]=residuez(Brow,Arow,[]); B(fix(i+1)/2,:)=real(Brow); A(fix(i+1)/2,:)=real(Arow); end end 子函数:cplxcomp(p1,p2) function I=cplxcomp(p1,p2) I=[]; for j=1:length(p2) for i=1:length(p1) if(abs(p1(i)-p2(j))<0.0001) I=[I,i]; end; end end; I=I'; 运行结果: b = 0.5000 -1.0500 -0.3500 0.9000 a = 1.0000 0.7500 0.2500 -0.1250 C = -7.2000 B = 3.9846 1.6308 3.7154 0 A = 1.0000 1.0000 0.5000 1.0000 -0.2500 0 例题3: b=[8,-4,11,-2]; a=[1,-1.25,0.75,-0.125]; [K,C]=tf2latc(b,a) [b,a]=latc2tf(K,C) 运行结果: K = -0.7327 0.6032 -0.1250

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实验题目

数字信号处理综合实验题目 (可参考,但不仅限于这些题目。) 综合实验题目之一: DTMF信号的产生与自动检测,考虑有噪声情况下的检测。 综合实验题目之二: 产生一个连续信号,包含低频,中频,高频分量,对其进行采样,进行频谱分析,分别设计三种高通,低通,带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观察滤波后信号的频谱。 综合实验题目之三: 采集一段含有噪音的语音信号(可以录制含有噪音的信号,或者录制语音后再加进噪音信号),对其进行采样和频谱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出一个合适的滤波器滤除噪音信号。 综合实验题目之四: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的matlab模块仿真,实现抽样,量化,预测,编码并解码。 综合实验题目之五:已知载波频率的扩频通讯MATLAB程序,通过扩展频率实现低信噪比的传输。 综合实验题目之六: 给一幅灰度图象上色,使之变为一幅彩色图像。 综合实验题目之七: 对含有噪音的心电信号(可以对采集的再加进噪声信号),对其进行采样和频谱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出一个合适的滤波器滤除噪声信号。 综合实验题目之八: 采集一段自己的语音信号,画出采样后的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给信号加入混响,并对其进行频谱分析。 综合实验题目之九: 在保证彩色图像的视觉效果的条件下,减少图像中的颜色数。

综合实验题目之十: 将一幅灰度图象进行处理,使之呈现出铅笔素描的效果。 综合实验题目之十一: 录入自己的一段语音,通过处理,改变这段语音的语速。 综合实验题目之十二: 录入自己的一段语音,通过处理,改变这段语音的频率,并回放语音,达到男声变为女声,或女声变为男声的效果。 综合实验题目之十三: 录入自己的一段语音,通过处理,给这段语音叠加加上延迟,产生混响效果,并回放语音。 综合实验题目之十四 读入一段摄像头固定情况下拍摄的视频,检测出视频中运动的物体。 实验报告要求:结合所选择的题目,详细说明为达到实验所要求的效果而采用的技术路线及方法,说明程序设计的思路和细节,并附上实验效果图,以说明所采用的方法的有效性,最后进行实验总结,结合课程,谈谈在实验设计中的体会。

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

五 土的压缩性和固结理论 一、填空题 1.土体的压缩性被认为是由于土体中______________减小的结果。 2.土的固结系数表达式为_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_____;时间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根据饱和土的一维固结理论,对于一定厚度的饱和软粘土层,当t=0和0≤z ≤H 时,孔隙水压力u=______________;当t=∞和0≤z ≤H 时,孔隙水压力u=__________________。 4.在土的压缩性指标中,s E 和a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S E 和0E 的关系为_______。对后者来说,其关系只在理论上成立,对_________土相差很多倍,对__________土则比较接近。 5.土的压缩性是指___________。 6.压缩曲线的坡度越陡,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加,土孔隙比的减小愈___________,因而土的压缩性愈_________________。反之,压缩曲线的坡度越缓,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加,土的孔隙比的减小愈___________,因而土的压缩性愈___________。《规范》采用21-a 来评价土的压缩性高低,当21-a _____________时,属低压缩性土;当21-a _____________时,属中压缩性土;21-a _____________时,属高压缩性土。 7.土的压缩指数的定义表达式为___________。 8. 超固结比OCR 指的是______和______之比;根据OCR 的大小可把粘性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1OCR <的粘性土属______土。 9.压缩系数______,压缩模量______,则土的压缩性越高。这两个指标通过______试验,绘制______曲线得到。 答案:1.孔隙体积 2.w a e k γ) 1(C 1V += 年2m 2T h t c v v = 3.z σ 0 4.a e E s 11+= s E E β=0 硬土 软土 5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征 6.显著 高 小 低 21-a <0.11 M -pa 0.11 M -pa ≤21-a <0.51 M -pa 21-a ≥0.51 M -pa 7.1 2 211 221C lg lg lg p p e e p p e e C -=--= 8.先期固结压力、现在土的自重应力、正常固结土、超 固结土、欠固结土、欠固结土 9.越大、减小、压缩、e p - 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会缩小 (B )土的压缩主要是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小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

?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 1、开挖土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量。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量合并于总土量中。 2、开挖土计算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底面积: 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的体积:土体积=挖土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 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