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物理化学练习进步题

2017年度物理化学练习进步题
2017年度物理化学练习进步题

一、选择题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答案:D

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

答案:B

3.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

4.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

答案:D

5.理想气体从状态I等温自由膨胀到状态II,可用哪个状态函数的变量来判断过程的自发性。()

A.?G

B.?U

C.?S

D.?H

答案:C。

6.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答案:A

7.与物质的燃烧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可燃性物质的燃烧热都不为零

(B) 物质的燃烧热都可测定,所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不是相对值

(C) 同一可燃性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其燃烧热不同

(D) 同一可燃性物质处于不同温度下,其燃烧热之值不同

答案:B。

8.关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逆过程不一定是循环过程

(B) 在等温可逆过程中,系统做功时,系统损失的能量最小

(C) 在等温可逆过程中,环境做功时,系统得到的功最小

(D) 可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中间态都可从正逆两个方向到达 答案:B 。因可逆过程系统做最大功,故系统损失的能量最大。

9. 25℃下,1 mol 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初态分别通过两种不同的过程到达终

态:(1) 可逆地 从10升膨胀到20升, 此过程交换的热量 Q 1,功 W 1;(2) 反抗恒外压从10升膨胀到20 升,此过程交换的热量 Q 2, 功 W 2(按系统得功为正的规定), 则( D )。

A. Q 1= Q 2, W 1= W 2

B. Q 1> Q 2, W 1> W 2

C. Q 1< Q 2, W 1< W 2

D. Q 1> Q 2, W 1< W 2 10. 对任一过程,与反应途径无关的是

(A) 体系的内能变化 (B) 体系对外作的功 (C) 体系得到的功 (D) 体系吸收的热

答案:A 。只有内能为状态函数与途径无关,仅取决于始态和终态。 10. 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 其值与物质的数量无关 B.系统的强度性质无偏摩尔量

C.纯物质的偏摩尔量等于它的摩尔量

D.偏摩尔量的数值只能为整数或零 11. 下列各式哪个表示了偏摩尔量:

(A),,j i T p n U n ??? ???? (B) ,,j i T V n H n ??? ?

??? (C) ,,j

i T V n A n ??? ???? (D) ,,j i i T p n n μ??? ?

??? 答案:A 。首先根据偏摩尔量的定义,偏导数的下标应为恒温、恒压、恒组成。只有A 和D 符合此条件。但D 中的i μ不是容量函数,故只有A 是偏摩尔量。

12.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B)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做功而无其它变化 (C) 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D) 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

答案:D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13.关于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方程仅适用于液-气平衡

(B) 该方程既适用于液-气平衡又适用于固-气平衡 (C) 该方程假定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D) 该方程假定与固相或液相平衡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答案:A

14.关于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单位温度的改变所交换的热为熵 (B) 可逆过程熵变为零 (C) 不可逆过程熵将增加

(D) 熵与系统的微观状态数有关

答案:D 。(A )熵变的定义/r dS Q T δ=?其中的热应为可逆热;(B )与(C )均在绝热系统中才成立。

15. 下述过程,体系的ΔG何者为零? (A) 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 (B) 孤立体系的任意过程

(C) 在100℃,101325Pa 下1mol 水蒸发成水汽 (D) 绝热可逆过程

答案:C 。可逆相变ΔG为零。

16.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稀溶液的依数性(D ) (A) 凝固点降低 (B )沸点升高 (C) 渗透压 (D )蒸气压升高

答案:D 。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蒸气压下降和渗透压。

17.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B )。

A. 在0K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B. 在0K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 在0℃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 在0℃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18.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答案:C 。正确的说法应为0B B B

νμ=∑

19. 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r G m ? = 5kJ ·mol -1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 答案:C 。应该用r G m 判断而不是r G m ?。

20. 如果只考虑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纯物质最多可( ) 相共存。

A. 1

B. 2

C. 3

D. 4

21.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F =2-P +2=4-P ,F 不能为负值,最小为零。当F =0时P =4。

22. 如果只考虑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纯物质最多可共存的相有 (A) P=1 (B) P=2 (C) P=3 (D) P=4

答案:C 。F=C -P +2=1-P +2=3-P ,当F 最小为零时P=3。 23. 关于三相点,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

(B) 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

(C) 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

(D) 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

答案:D

24. 关于杠杆规则的适用对象,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不适用于单组分系统

(B) 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任何相区

(C) 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两个平衡相

(D) 适用于三组分系统的两个平衡相

答案:B

25. 对于三组分系统, 在相图中实际可能的最大自由度数是

(A) f=1 (B) f=2 (C) f=3 (D) f=4

答案:C。F=C-P+2=3-P+2,P最小为1,F=3-1+2=4。因三组分系统相图无法表达出4个自由度,故取答案C。

26.对于与本身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通过下列哪种作图法可获得一直线:

(A) p对T (B) lg(p/Pa) 对T (C) lg(p/Pa) 对1/T (D) 1/p对lg(T/K)

答案:C。由克劳修斯_克拉贝龙方程可以看出:

*1

ln(/[])evp m

H

p p C

R T

?

=-+

27.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A) 强电解质溶液 (B) 弱电解质溶液

(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D) 理想稀溶液

答案C

28.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 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这种标准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

(A) 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很大, 可逆性大

(B) 高度可逆, 电动势温度系数小, 稳定

(C) 电池可逆, 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

(D) 电动势精确已知, 与测量温度无关

答案:B

29. 法拉弟于1834年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著名的法拉弟电解定律。它说明的问题是

(A)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B)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

(C) 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D) 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电极面积的关系

答案:C

29. 当一定的直流电通过一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时,在阴极上析出金属的量正比于:( C )同上

A. 阴极的表面积

B.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C. 通过的电量

D. 阳极的表面积

30. 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 电极发生极化。电极极化遵循的规律是B

(A) 电流密度增加时, 阴极极化电势增加, 阳极极化电势减少

(B) 电流密度增加时, 在原电池中, 正极电势减少, 负极电势增加, 在电解池中, 阳极电势增加, 阴极电势减少

(C) 电流密度增加时, 在原电池中, 正极电势增加, 负极电势减少, 在电解池中, 阳极电势增加, 阴极电势减少

(D) 电流密度增加时, 在原电池中, 正极电势减少而负极电势增大, 在电解池中, 阳极电势减少而阴极电势增大

31. 表面活性剂是C

(A) 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B) 能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C)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D)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32. 对弯曲液面上的蒸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大于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B) 小于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C) 大于或小于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D) 都不对

答案:C

33. 常见的一些亚稳现象都与表面现象有关,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饱和蒸气是由于小液滴的蒸气压小于大液滴的蒸气压所致

(B) 过热液体形成的原因是新相种子──小气泡的附加压力太小

(C) 饱和溶液陈化,晶粒长大是因为小晶粒溶解度比大晶粒的小

(D) 人工降雨时在大气中撒入化学物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凝结中心形成

答案:D

34. 表面活性剂在结构上的特征是

(A) 一定具有磺酸基或高级脂肪烃基

(B) 一定具有亲水基

(C) 一定具有亲油基

(D) 一定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

答案:D

35. 表面活性剂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液体或溶液而言的,表面活性剂的实质性作用是

(A) 乳化作用 (B) 增溶作用

(C) 降低表面张力 (D) 增加表面张力

答案:C

36.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理吸附是分子间力起作用,化学吸附是化学键力起作用

(B) 物理吸附有选择性,化学吸附无选择性

(C) 物理吸附速率快,化学吸附速率慢

(D) 物理吸附一般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化学吸附一般是单分子层

答案:B。正确的说法是物理吸附无选择性,化学吸附有选择性。

37. 对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C

(A) 即使改变条件,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也不能相互转化

(B) Langmuir吸附等温式只适用于物理吸附

(C) 在适当温度下,任何气体都可在任何固体表面上发生物理吸附

(D) 升高温度对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都有利

38. 当在空气中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肥皂泡时,泡内压力与泡外压力之差为B

(A)2

r

σ

(B)

4

r

σ

(C)

4

r

σ

- (D) 0

39.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D

(A) 对峙反应 (B) 平行反应

(C) 连串反应(D) 基元反应

40. 反应A + B → C + D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B )

A. 是二分子反应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D. 是对A、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41关于催化剂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均无改变

B. 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可能发生的反应

C. 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

D. 催化剂中加入少量杂质常可强烈影响其作用

42. 反应A+B → C+D 的速率方程为 r = k [A]α[B]β (其中α=1.3,β=0.7 ) ,反应为:( D )

A. 二级反应且肯定为二分子反应

B. 二级反应且肯定是简单反应

C. 是分子数为2的基元反应

D. 是级数为2的复杂反应

43. 对连串反应A-B-C,请判断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D)

A. B和C的浓度随时间一直上升

B. B和C的浓度随时间一直下降

C. A的浓度随时间上升,C的浓度随时间下降

D. 上述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44. 某一电池反应ΔrSm(298K)>0 ,则25℃原电池可逆工作时是吸热还是放热?( A )

A. 吸热

B. 没有热量交换

C. 放热

D. 不确定

45. 有电池反应

(1) 1/2Cu (s) + 1/2Cl2(p ) → 1/2Cu2+(a=1) + Cl-(a=1) E1

(2) Cu(s) + Cl2(p ) → Cu2+(a=1) + 2Cl-(a=1) E2

E1和E2的关系为:()

A. E1=E2/2

B. E1=E2

C. E1=2E2

D. E1=4E2

46. 下列不是简单级数反应的反应级数的是:( D )

A. 1

B. 2

C. 0

D. 2.5

47. 某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 与构成该反应的各基元反应率常数ki 之间的关系为

k=k1k2/k3,则表观活化能Ea 与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Ei 之间的关系为:( D )

A. Ea=E1+E2+E3

B. Ea= E1E2/E3

C. Ea= E1×E2×E3

D. Ea= E1+E2-E3

48. 一定温度下存在一反应,任何时刻其速率常数之比等于各产物浓度之比,则此反

应为:( A )

A. 平行反应

B. 对峙反应

C. 连串反应

D. 链反应

49. 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40.5 %,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

是( B )40.5 %。

A. B. = C. D. 不能确定

50.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R )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后减

D. 不变

51.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 k = 2.0 s-1, 此反应为 ( B ) 级反应。

A. 0

B. 1

C. 2

D. 3

二基本概念,填空题

? 1. 热与功都不是状态函数,它们与途径有关。

? 2. 一个化学反应如果分几步完成,则总的反应热等于各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这称为定律。

? 3.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自然界中物理的和化学的自发过程都朝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孤立系统中)。

? 4. 第二类永动机可表述为:“人们不可能设计成这样一种机器,这种机器能循环不断工作,它仅仅从单一热源吸热变为功而没

有任何其他变化。”

? 5. 热力学可逆过程:某过程进行之后系统恢复原状的同时,环境也能恢复原状而未留下任何永久性的变化。

? 6. 卡诺定理:(1)在两个不同温度的热源之间工作的任意热机,以卡诺热机的效率为最大;(2)卡诺热机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

度有关,而与工作介质无关。

?7. 拉乌尔定律:一定温度时,溶剂的蒸气压p A与溶剂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χ

A

(摩尔分数)成正比,其比例系数是纯溶剂在该温

度时的蒸气压p*

A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p

A

=p*

A

χ

A

,可适于多溶质溶液。

?8. 依数性:理想稀溶液,溶液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的值仅与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数有关。

?9. 相律:平衡系统内联系系统内相数、组分数、自由度数及影响物质性质的外界因素(p、T、重力场、磁场等)的关系式,只考虑温度和压力因素时,f= K-φ+2 。

?10. 杠杆规则:以物系点为分界,将两个相点间的结线分为两段。

一相的量乘以本侧线段长度等于另一相的量乘以另一侧线段的长度。(两相点的物质的量,与本侧线段的长度成反比)

? 1. 一切自然界的过程都是有方向的,即自发过程。自发过程不能自动恢复原状。

? 2. 卡诺循环:理想热机,两个等温可逆和两个绝热可逆过程组成一循环过程。

? 3. 当不能确定实际过程是否为可逆时,须设计一终、始态与实际过程 x 相同的可逆过程求熵变。

? 4.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绝对温度0K时,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

其熵值为零。

? 5. (△G)T,p ≤W′物理意义:定温定压时,吉布斯函数的减少等于可逆过程所做的最大有效功。

? 6. 只有容量性质才有偏摩尔量(容量性质与物质的量有关),性质无偏摩尔量。

?7. 多组分多相平衡的条件为:除各相温度压力相同外,各物质在各相中的化学势必相等。物质必然从化学势高的相向化学势低的相转移,直至化学势相同。

?8. 拉乌尔定律:一定温度时,溶剂的蒸气压p A与溶剂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χ

A

(摩尔分数)成正比,其比例系数是纯溶剂

在该温度时的蒸气压p*

A 。p

A

=p*

A

χ

A

,可适于多溶质溶液。

?9. 纯溶剂化学势比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大,μA*>μA,发生渗透,阻止渗透需加“渗透压”。

?10. 溶液与纯液体不同,纯液体在定压下沸点是固定的,从开始沸腾到蒸发完毕,温度保持不变。而溶液的沸点在定压下不恒定,由开始沸腾到蒸发完毕,有一温度区间。

? 1.法拉第定律: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通过电极的电荷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成正比。Q=nF;同时适用于电解反应和电池反应。

? 2. 电导滴定:利用滴定过程中电导的转折指示滴定终点;可用于酸碱中和、生成沉淀、氧化还原等,求算盐类水解度、水纯度、反应速率,利用电导信号自动控制、医学上区分人的健康皮肤和不健康皮肤。溶液有颜色不能使用指示剂时更方便有效。

? 3.可逆电池特征:可逆电池在充放电时,不仅物质转变是可逆的,而且能量转变也必须是可逆的。

? 4.活化极化:当有电流通过时,由于电化学反应进行的迟缓性造成电极带电程度与可逆情况时不同,从而导致电极电势偏离φ

r

的现象。

活化极化时,阴极电势比φ

r 降低,阳极电势比φ

r

升高。

? 5.溶液的表面吸附:溶质在表面层中浓度与本体溶液中不同的现象,分为正吸附和负吸附。水溶液负吸附:主要是无机电解质,无机盐和不挥发性无机酸、碱等。

? 6.扩散:浓差存在时,溶胶因布朗运动而扩散,但速度较慢。?7. 电动电势ζ(ζ-电位,ζ-电势):紧密层外界面与溶液本体间电势差,决定电场中胶体粒子运动速率。

?8.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电解质中的反离子,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哈迪-叔采规则)

?9.二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或两种反应物浓度的乘积)。(反应级数n为2的反应)

?10.链反应步骤:(1)链引发;形成自由基;热引发、引发剂引发、辐射引发;(2)链传递;形成产物,同时形成新的自由基;(3)链终止:自由基本身结合为分子

? 1. 热是过程函数,但热交换在一定条件下,可仅与终始态有关(为一定值),如:

?时,系统所吸收的热等于过程中系统焓的。

? 2.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自然界中物理的和化学的过程都朝着增大的方向进行(孤立系统中)。

? 3. 偏摩尔量的物理意义:定温定压下,往无限大的系统中加入某物质(可看作浓度不变)所引起的系统中某个热力学量χ的变化。实际是一的概念。(或向一定量系统中加入微量某物质所引起χ的变化)

? 4. 溶液与纯液体不同,纯液体在定压下沸点是固定的,从开始沸腾到蒸发完毕,温度。而溶液的沸点在定压下,由开始沸腾到蒸发完毕,有一温度区间。

?7. 书写电池表达式时,通用的惯例是把电池的负极写在左方,正极写在右方。

?8. 无论是电解还是电池放电,阳极发生的是;不可逆电极过程总是使阳极电势。

?9. 盐桥的作用是,可做盐桥的物质有等。

?10. 阴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如果电解液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则析出电势越的离子,越易获得电子而优先还原成金属。

? 1. 物理量Q、W、U、H、A、G中,是状态函数。

? 2. 有理想气体反应A(g) + 2B(g) = C(g) 达到平衡。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力,则标准反应

?平衡常数K(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 实际气体在节流膨胀过程中不变。

? 4. 1mol甲苯和1mol苯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在20℃时,已知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气压

?分别为l0.0kPa和2.93kPa,溶液上方的蒸气总压为① kPa,混合过程的ΔmixH=②。

? 5. 某电池反应 rSm (298K)>0,则25℃原电池可逆工作时是___(吸热或放热)。

? 6. 由CaCO3(s)、CaO(s)、BaCO3(s)、BaO(s)、CO2(g)几种物质构成的平衡系统

?其组分数K=①,相数Φ=② ,自由度f=③ 。

?7. 液滴的半径越小,饱和蒸气压越①,液体中的气泡半径越小,气泡内液体的饱和蒸

?气压越②。

?8. 表面活性物质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同时具有极性①基和非极性②基。

?9.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①,孤立系统时变为②。

?答案:

? 1. U、H、A、G

? 2. 不变

? 3. H

?4.① 6.465 ② 0

? 5. 吸热

? 6. ①K= 3 ②Φ= 5 ③f= 0

?7. ①大②小

?8. ①亲水②憎水

?9. ①ΔS≥Q/T ②ΔS≥0 。

? 1. 理想气体的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之间关系,Cp,m - Cv,m = 。?对于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①ΔH 0 ,用焦耳-汤姆逊效应实现工业致冷,应在

?②μJ-T 0的区域进行操作。(填大于、等于、小于)

?液滴的半径越小,饱和蒸气压越① ,液体中的气泡半径越小,气泡内液体的饱和蒸压越② 。

? 4.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在105Pa的压

?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种。? 5. 溶胶的电动现象包括① 和② 。

? 6. 为了提高农药杀虫效果,应选择接触角为90°的溶剂。(填大于、等于、小于)

?7. 从熵的物理意义上看,熵是系统微观的宏观体现。

?

?1在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①电势,通常采用加②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2在温度一定和浓度比较小时,增大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该弱电解质的电导率κ①,摩尔电导率Λm②。(填增大、减小、不变)?3已知 Cu2++2e →Cu ?1?=0.337V;Cu+ + e →Cu ?2?=0.521V,则 Cu2++e →Cu+ 的?3?= 。

? 4.25℃时,用一电导池测出0.01 mol·dm-3 KCl的电阻分别为180.00 Ω,查表知该溶液在此温度下的电导率为0.140877 S·m,则电导池常数为

?5某电池反应的ΔrS在25℃时是20 J·K-1,该电池25℃可逆工作时将①(填吸热或放热),此时与环境交换的热Qr=②。

?6Pb201的放射性反应为一级反应,半衰期为8小时,1克放射性Pb201 24小时后还剩下。

?7反应:A+B?→C的速率方程为:-dCA/dt=kACACB/CC,则该反应的总级数为①级。若浓度以mol.dm-3、时间以s为单位,则速率常数kA 的单位是②。

? 1.固体Fe, FeO, Fe3O4与气体CO, CO2达到平衡时,其独立组分数K =___, 相数 =___,和自由度数f =____

?解: Fe3O4+ CO = 3FeO + CO2

? FeO + CO = Fe + CO2

? R=2 ,R’=0 所以K =5 – 2 = 3

? =4

? f =3 – 4 +2 = 1

? 2 下列化学反应,同时达平衡时(900—1200K),

?CaCO3(s) = CaO(s) + CO2(g)

?CO2(g) + H2(g) = CO(g) + H2O(g)

? CO(g) + H2O(g) + CaO(s) = CaCO3(s) + H2(g) ?其独立组分数K =__, 相数 =__,和自由度数f =__

3 AlCl3溶液完全水解后,此系统的独立组分数=__,自由度数=_____ 解: AlCl3 + 3H2O = Al(OH)3 (s) + 3HCl (R=1)

K =4 – 1 = 3, =2, f =3 – 2 +2 = 3

或Al+3 , Cl– , H

2O, OH– , H+, Al(OH)

3

(s)(S=6)

Al+3 + 3OH– Al(OH)

3

(s)

H

2

O OH– +H+ R=2

电中性R’=1 K =6 – 3 = 3, =2, f =3 – 2 +2 = 3

三、计算作业题

1. 已知在100℃和标准大气压pΘ下,1kg水完全变成水蒸气需吸热2246.8kJ。在标准大气压下,110℃的过热水蒸发为同温度的水蒸汽需要吸热多少?已知水蒸汽和水的等压比热容分别为1.866 kJ·K-1·kg-1和4.184 kJ·K-1·kg-1。

ΔH

总=ΔH

1

+ ΔH

2

+ ΔH

3

ΔH

1=C

p,1

(T

110

-T

100

)=1×4.184× (373-383)

ΔH

2

=2246.8kJ

ΔH

3= C

p,2

(T

100

-T

110

)=1×1.866×(383-373)=

ΔH

总=Q

p

2. 在37

3.15K、标准大气压下,将0.056mol水蒸汽恒温恒压压缩至体积为10-3m3的水蒸汽,求该过程的Q、W、ΔU、ΔH。已知水的摩尔蒸发焓为40.66 kJ·mol-1,水和水蒸汽的密度分别为10-3 kg·m3和0.6 kg·m3。提示:压缩过程中有部分水蒸气凝结为水。

解:先求V

1

=nRT/p=0.056×8.314×376.15/101325=

W=-p(V

2-V

1

)=-[101325×(1.0×10-3-1.715×10-3)]=

凝结成水的量:n=1.715-1.0310-3×0.6/0.018=

Q

p

=ΔH =

ΔU=Q+W=

3.不可逆相变ΔG:水在298.2K,pΘ下进行的相变:H

2

O(l, 298.2K,pΘ) —

—→H

2

O(g, 298.2K,pΘ),计算该相变的ΔG,并判断变化能否自动进行。已知

在298.2K 时的饱和蒸汽压为0.0313 pΘ。常温范围下水的V

m,l =18.02cm3。

习题1 不可逆过程分步可逆图

解:ΔG

总=ΔG

1

+ΔG

2

+ΔG

3

,此处p

1

=pΘ,p

2

=0.0313 pΘ

分别计算ΔG

1、ΔG

2

、ΔG

3

ΔG

1=V

m,l

(p

2

-p

1

)=18.02×10-6(0.0313-1)×10-5=-1.746 J.mol-1≈0

ΔG

2

=0(常温等压可逆相变)

ΔG

3=RTln p

1

/p

2

)=-8.314×298.15×ln0.0313=8591.8 J.mol-1

ΔG

总=ΔG

1

+ΔG

2

+ΔG

等温等压下,ΔG

>0,说明变化不能自发进行。

4. 2.5mol的理想气体氦在400K时压力为5×105 Pa,将该气体等温可逆膨胀到105 Pa,求此过程的Q,W,ΔU,ΔH,ΔS,ΔA和ΔG。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ΔU=0;ΔH=0

W=-nRTln(V2/V1)=

Q=–W=

ΔS=nRln(V2/V1)

ΔG=ΔH–TΔS

ΔA=ΔU–TΔS

5. 1. 已知二组分A、B体系的相图如下。

(1)标出各区的相态,水平线EF、GH及垂线CD上体系的自由度是多少?

(2)利用杠杆规则估算熔液刚达D点时系统中各相的百分含量。

解:(1)标出相态

1 液相

2 A(固)+液

3 C(不稳定化合物)+液

4 液+B((固)

5 A(固)+C(不稳定化合物)

6 C(不稳定化合物)+B(固)

EF:f=0;GH:f=0;CD:f=1;

题4 二组分相图分析

(2)刚达D点时,C相尚未形成,系统中仅存B、E(L)二相。

D点——E(液)+B(固)二相共存

E(液)% = DF/EF*100% B)(固)% = ED/EF*100% = 1 - E (液)%

E(L)相量约为80%;B相量约为20%。

6. Sn和Pb的二组分系统有一最低共熔点456K,最低共熔混合物组成为

/%=38,Sn熔点505K,Pb的熔点为600K.

W

Pb

(1)说明a,b,c,d各区存在的相态

/%=60,温度为600K的混合物的步冷曲线;

(2)画出W

Pb

/%=60,温度为600K的混合物100g冷却,先析出什么物质,最多

(3)W

Pb

能析出多少这种纯物质。

(1)a:液相混合物(Sn+Pb)

b:液相混合物+纯Sn固体

c: 液相混合物+纯Pb固体

d:Sn+Pb固相混合物

(2) 要对应

(3)先析出纯Pb,在三相线上析出这种纯物质最多

设在三相线上析出的纯Pb的质量为m1,与它共存的液态混合物的质量为m2,根据杠杆规则:

m1+ m2=100

(60-38)m2=(100-60)m1

m1=35.5g(1100/31g)

m2=64.5g

7. 已知A-B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如下:

(1) 指出各相区(I—V)的稳定相态组成;

(2) 指出自由度为零的地方;

(3) 画出a,b系统冷却时的步冷曲线。

(2) 两条水平线段EF、GH(不包括端点);纯物质A、B、C熔点处。

(3)画出a,b系统冷却时的步冷曲线

8. 化学反应和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的互译:

(1)写出电极 (Pt)I

2

(s)|I-分别作为电池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

右侧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 或: 2Ag(s)+2Cl -1+Cu 2+

= 2AgCl(s)+ Cu(s)

9. 25℃时,电池Zn(s) |Zn 2+ (a 1=0.0004) ||Cd 2+ (a 2=0.2) | Cd(s)的标准电动势E Θ=0.360V

试写出: (1)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计算该温度下该电池的电动势E ;

(3)该温度下该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

? (1)电极反应:

? 负极 Zn(s) ?→ Zn 2+

(a 1) +2e -

? 正极 Cd 2+

(a 2) +2e -

?→ Cd(s)

? 电池反应 Zn(s) + Cd 2+

(a 2) ?→ Zn 2+

(a 1)+ Cd(s)

(2)

? (3)lnK= nFE/RT ?

10.25℃时,电池Ag(s)-AgCl(s)?KCl(m )?Hg

2Cl

2(s)-Hg(1)的电动势E = 0.0455 V ,电池温度系数=3.38?10-4 V ?K -1。试写出电池反应式,并求出该温度下的?r G m 、?r S m 、?r H m 及可逆放电时的热效应Q r 。 电池反应:Ag(s)+ ? Hg 2Cl 2(s)= AgCl(s)+Hg(s)

(2)写出电池 Ag(s)-AgCl(s)|CuCl 2|Cu(s) 所对应的化学反应。

解:(1)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作为正极:

I 2(s)+2e====2I -; 作为负极:

2I -2==== I 2(s)+e ;

(2)左侧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

负极反应:Ag(s)+Cl -1==== AgCl(s)+e 正极反应:1/2 Cu 2++e====1/2 Cu (s)

电池反应: Ag(s)+Cl -1+1/2 Cu 2+= AgCl(s)+1/2 Cu(s)

?r G m = -nFE

p T E nF S ?

??

????=?m r Q r =T ?r S m =

?r H m = ?r G m +T ?r S m =

11. N 2O 2在25℃时分解反应的半衰期为5.70 h ,且与N 2O 2的初始压力无关。

试求此反应在25℃条件下完成90%所需时间。

解: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压力无关,是一级反应的特征, t 1/2=0.6932/κ1, (2分)

则,κ1= 0.6932/t 1/2= 0.6932/5.7=0.121614 h -1, 由一级反应速率公式积分式,

ln[a/(a-x)]=κ1t ,x 为已经反应掉的反应物浓度, 反应完成90%时,(a-x)=10%a ,

所需时间,t=ln[a/(a-x)]/κ1=ln[10/1]/0.121614=2.3025/0.121614=18.933 h

12.某反应A P →在温度T 时为一级反应,已知初始反应速率

3-31t 1.0010mol dm min ν--=???,1小时后的反应速率为3-31t 0.2510mol dm min ν--=??? ,求: (1).反应速率常数的值 (2).反应的半衰期的值

12.环氧乙烷的热分解是一级反应:C 2H 4O = CH 4 + CO ,377℃时,半衰期为363 min 。求:

(1)在377℃,C 2H 4O 分解掉99%需要多少时间;

(2)若原来C 2H 4O 为1 mol ,377℃经10 h ,应生成CH 4多少摩尔; (3)若此反应在417℃时半衰期为26.3 min ,求反应的活化能。 4. (14分) 解:(1) 根据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公式:

k (650 K)=ln2/t 1/2= ln2/363 min =1.91×10-3 min -1 根据一级反应的速率公式:

t =ln(c 0/c )/ k (650 K)

(2) 根据一级反应的速率公式:kt =ln(c 0/c )

=ln[1/(1–x )] ∴x =

(3) 根据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公式:

k (690 K)=ln2/t 1/2

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a 211

2()11ln ()

E k T k T R T T ??=- ???

代入数据,解得:E a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单选题】第(1)题创业能力建设的新要素是()。【2分】 A. 创业团队 B. 社会创业能力 C. 创业资源 D. 创业关系 本题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2)题创业绿色生态能力维度要素包括:绿色策略、绿色商务、()。【2分】 A. 责任理念 B. 责任行动 C. 价值网络 D. 生态效益 本题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3)题下列哪项属于创业绩效中的就业指标()。【2分】 A. 创业企业出生率 B. 高就业成长企业率 C. 高增长企业率 D. 企业就业人数 本题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4)题创业文化能力的第一大维度是()能力维度。【2分】 A. 创业价值 B. 创业核心价值 C. 创业 D. 价值

本题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5)题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模式的B2C是指()。【2分】 A. 消费者对消费者 B. 企业对消费者 C. 企业对企业 D. 企业对政府机构 本题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6)题()强调学习国际先进技术。【2分】 A. 模式学习 B. 技术学习 C. 网络学习 D. 跨界学习 本题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7)题通过跟随大多数企业而成为随波逐流的合格创业企业是()战略驾驭。【2分】 A. 潮流跟随 B. 颠覆创新 C. 延展价值 D. 变革式 本题答案: A B C D 【单选题】第(8)题团队中坚持诚实做人做事、合作共事是指()。【2分】 A. 创业团队凝聚力 B. 创业团队合作性 C. 创业团队公平性 D. 创业团队承诺度

物理化学动力学 试题2

物理化学动力学试卷2 一、选择题( 共16题26分) 1. 298 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Ⅰ、Ⅱ,活化能EⅠ= EⅡ,若速率常数kⅠ= 10kⅡ,则两 反应之活化熵相差:( ) (A) 0.6 J·K-1·mol-1 (B) 10 J·K-1·mol-1 (C) 19 J·K-1·mol-1 (D) 190 J·K-1·mol-1 2. 实验活化能E a,临界能E c,势垒E b,零度活化能E0概念不同,数值也不完全相等, 但在一定条件下,四者近似相等,其条件是:( ) (A) E0很小(B) E b很小 (C) 温度很低(D) 基态振动频率大 3.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反应物分子能量消耗的选择性和产物能量分配的特殊性有对应关系,因此对正向反应产物主要是平动激发,则对逆向反应更有利于促进反应进行的能量形式 应为:() (A)振动能(B)转动能 (C)平动能(D)能量形式不限,只要足够高 4. 双分子反应的速率常数k以cm3·s-1为量纲换算为以mol-1·dm3·s-1为量纲时,应乘以 因子() (A) L(B) 103L (C) 106L2(D) 10-3L 5. 2 分(6037)6037 分子的数密度若以cm-3计,浓度以mol·dm-3计,则k N与k c之关系应为:( ) (A) k c=103Lk N(B) k c=10-3Lk N (C) k c=106L2k N(D) k c=10-6L2k N 6. 2 分(6531)6531 酶催化作用有很多特征,但其主要的缺点是:() (A) 对温度反应迟钝(B) 选择性不高 (C) 催化活性低(D) 极易受酶杂质影响 7. 2 分(6479)6479 光化学反应A2+hν→2A的反应历程为: A2+hν→A2*A2*k1 2AA 2 *+A 2 k2 2A2 可得:r=k1I a/(k1+k2[A2])则该反应之量子产率Φ为( ) (A) 1 (B) 2 (C) k1/(k1+k2[A2]) (D) k2/(k1+k2[A2])·2 8. 2 分(6409)6409 下面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具有速控步的反应历程中,达到稳态后,速控步后的各个步骤的反应速 率都等于速控步的反应速率,速控步前的各步骤均处于平衡状态 (B)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在反应历程中不可能出现2A →C + 3D 这样的基 元反应 (C) 在光化学反应中,体系的Gibbs自由能总是在不断地降低 (D) 在采用温度跃变的驰豫法来研究溶液中的快速反应时,该反应必须是放热

物理化学 第七章动力学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11.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 1.反应速率的定义 非依时计量学反应: 若某反应不存在中间物,或虽有中间物,但其浓度甚微可忽略不计,则此类反应将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符合一定的计量式。那么,这类反应就称为非依时计量学反应 某反应的化学计量式:B B 0B ν=∑ 对非依时计量学反应,反应进度ξ定义为:B B d d /n ξν= 转化速率为:B B d /d (1/)(d /d )t n t ξξν==& 反应速率为:B B /(1/)(d /d )r V V n t ξ ν==& 即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来定义反应速率。对非依时计量学反应,此定义与用来表示速率的物质B 的选择无关,与化学计量式的写法有关。 对于恒容反应,反应速率可表示为:B B (1/)(d /d )r c t ν= 对任何反应: E F G H e f g h +=+ G E F H d d d d 1111d d d d c c c c r e t f t g t h t =- =-== 2.基元反应 定义: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相互作用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 这种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基元反应为组成一切化学反应的基本单元。例如: 2222C +M =2C +M C +H =HC +H H +C =HC +C 2C +M =C +M g g 化学反应方程,除非特别注明,一般都属于化学计量方程,而不代表基元反应。

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又称为反应历程。在总反应中,连续或同时发生的所有基元反应称为反应机理,在有些情况下,反应机理还要给出所经历的每一步的立体化学结构图。3.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反应分子数 (1)反应分子数:基元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分子个数之和,称为反应分子数。 (2)质量作用定律:对于基元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幂 乘积成正比。幂指数就是基元反应方程中各反应物的系数。这就是质量作用定律,它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例如:单分子反应:A ??→产物,A A d /d c t kc -= 双分子 反应:A B +?? →产物,A A B d /d c t kc c -= A A +??→产物,2A d /d A c t kc -= (3)说明: 速率方程中的比例常数k ,叫做反应速率常数。温度一定,反应速率常数为一定值,与浓度无关;它是反应本身的属性。同一温度下,比较几个反应的k , k 越大,则反应越快。 基元反应按反应分子数可划分为: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 对于非基元反应,只有分解为若干个基元反应时,才能对每个基元反应逐个运用质量作用定律。 4.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反应级数 对于化学计量反应 A B Y Z a b y z ++?????→???++由实验数据得出的经验速率 方程,一般形式为: A A A B d d c r kc c t αβ =- =??? 反应级数:速率方程中各反应物浓度项上的指数称为该反应物的级数。 说明:(1)式中各浓度的方次α和β等,分别称为反应A 和B 等的反应分级数,量纲为一。所有浓度项指数的代数和称为该反应的总级数,通常用n (n αβ=++???)表示。n 的大小表明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大小。 (2)反应级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或零,有的反应无法用简单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试卷及答案(92分)

1.门径管理第二阶段的核心任务是确定项目创意是否能作为商业项目立项。具体工作内容不包括()。(单选题2分) A.根据评估结果作出项目是否进入开发立项的建议 B.进行市场调查、市场研究、竞争分析、产品概念测试、技术评估以及财务分析 C.确立成功的新产品定义 D.实施产品开发计划和市场开发 2.广西对经认定为创业孵化基地的众创空间,给予()年的房租、宽带接入费补助。(单选题2分) A.0 B.1 C.2 D.3 3.Mcaellnad 和MeBer建立的第一个胜任力模型为()。(单选题2分) A.加纳模型 B.威克姆模型 C.冰山模型 D.洋葱模型 4.无论是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凡是具有科学性的课题都应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体现了知识创新在选题立项上的哪一特点( )。(单选题2分) A.科学性 B.创新性 C.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可行性

5.克服了“非此地销售”的偏见的创新模式是()。(单选题2分) A.渐进性创新 B.开放式创新 C.根本性创新 D.封闭式创新 6.()因素导致了从大企业中走出来独立创办新兴企业的研发人员日益增多。(单选题2分) A.熟练工人的供给增加,流动性也越来越大 B.外部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C.被搁置的研究成果进行的外部选择 D.风险资本市场的兴起 7.()能够检验和发展创新,并实现其潜在的价值。(单选题2分) A.技术 B.实践 C.市场 D.推广 8.()是生产要素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创业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稀缺的资源。(单选题2分) A.社会资源 B.财产资源 C.关系资源 D.人力资源 9.在特定产业中的已有知识有助于创业者识别出商业机会,这个法则被称为()。(单选题2

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 创新思维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试题及答案 1.()产生于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受到创新实践的检验,并在创新实践中获得发展。同时又指导着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推动着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升华着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 A:实践观念 B:创新观念 C:创新理论 D:实践理论 B 2.今天,大多数创新是为了解决(),例如个人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发明等,它们都在最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A:技术革新的问题 B: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C:社会发展的问题 D:社会实践的问题 B 3. 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看,创新孕育兴旺发达,守旧导致苦难屈辱。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的民族,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始终保持着一种生生不息的伟大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A:勤劳刻苦和创造能力 B: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C:忍辱负重和中庸之道 D:创新理论和创新能力 B 4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依托于创新能力,因而创新能力是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之一。 A:基本能力 B:基础能力 C:核心能力 D:创造能力 C 5.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掌握知识别无他途,只有()。通过学习,不断地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 A:努力实践 B:抽空学习 C:勤奋学习 D:勤于学习 C 6. 专业技术人员要成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要在不断学习、获取新的知识的过程中,不断()。 A:提高自身能力 B:丰富知识内容 C:优化知识结构 D:提高信息质量 C 7.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思考的广度、深度、正确程度的唯一标准。 A:实践 B:理论 C:科学技术 D:创新 A 8. ()是成功地完成识记、保持、回忆或再现过程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仓库,是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 A:记忆力 B:想象力 C:创造力 D:注意力 A 9. 注意力是指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专业技术人员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否(),直接关系到学习、工作的效果。 A:增强记忆力 B:集中注意力 C:提高想象力 D:提高创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公需考试题库与答案分甘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公需考试题库与 答案分甘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创新与创业公需科目考试题库 1.当市场出现失效,或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时,政府应当采取()手段,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干预,以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 促进带动作用。(单选题2分) o A.连续性调控 o B.一次性调控 o C.间接调控 o D.直接调控 2.创业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中的管理能力包括()。(单选题2分) o A.战略管理能力 o B.信息萃取能力 o C.团队领导能力 o D.资源整合能力 3.任何实验都具有实验者、()和实验对象3个基本因素。(单选题2分) o A.实验手段 o B.实验步骤 o C.实验工具 o D.实验目的 4.()是创新的灵魂,必须对其加以发挥并使之形成合力。(单选题2分) o A.创新领导 o B.创新人才 o C.创新制度 o D.创新文化

5.构建创业模式的首要问题是()。(单选题2分) o A.客户定位 o B.规划未来 o C.自身定位 o D.价值传递 6.()能够检验和发展创新,并实现其潜在的价值。(单选题2分) o A.技术 o B.实践 o C.推广 o D.市场 7.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的竞争。(单选题2分) o A.经济实力 o B.人力资源 o C.自然资源 o D.科技实力 8.肯尼斯的实证研究中认为机会评估和创业者的()显着相关。(单选题2分) o A.心理素质 o B.认知水平 o C.风险感知 o D.风险偏好 9.实现不同要素之间的系统化整合并形成良好的(),是成为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单选题2分) o A.协同创新效应

物理化学动力学 试题3

物理化学动力学试卷3 一、选择题( 共16题26分) 1. 2 分(6453)6453 除多光子吸收外,一般引起化学反应的光谱,其波长范围应是: (A) 可见光(400 - 800 nm) 及紫外光(150 - 400 nm) (B) X射线(5 - 10-4 nm) (C) 远红外射线 (D) 微波及无线电波 2. 2 分(6181)6181 单原子分子A与双原子分子B生成非线性过渡态时,据A(TST)=(k B T/h)[q≠/(q A q B)] 计算A时,q≠为 (A) f t3f r2f v3(B) f t3f r2f v4 (C) f t3f r3f v3(D) f t3f r3f v2 3. 2 分(6104)6104 在过渡态理论的速率方程中,因数RT /Lh或k B T/h对所有反应都是一样的。其值约为∶ (A) 103 s-1 (B) 1013 s (C) 1013 s-1 (D) 103 s 4. 2 分(6109)6109 设气体A和B都是单原子分子,它们发生化合A + B = C,已知一维平动配分函数 f t = 108,一维转动配分函数f r= 10。按过渡态理论,在温度T时,反应的频率因子为: (A) 10-22k B T/h (B) 10-21k B T/h (C) 10-23k B T/h (D) 1023k B T/h 5. 下列双分子反应中: (1) Br + Br →Br2 (2) CH3CH2OH + CH3COOH →CH3CH2COOCH3+ H2O (3) CH4+ Br2→CH3Br + HBr 碰撞理论中方位因子P的相对大小是∶ (A) P(1) > P(2) > P(3) (B) P(1) > P(3) > P(2) (C) P(1) < P(2) < P(3) (D) P(1) < P(3) < P(2) 6. D+B→产物,从各物理量均以基本单位计算所得之k N ,换算为以mol·dm-3为量纲的k c,它们的关系为: (A) k c =Lk N(B) k c=106L2 (C) k c=103Lk N(D) k c=10-3Lk N 7. 理想气体反应A + BC[ABC]≠→产物,若设E a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H m$表示活化络合物与反应物在标准状态下的焓差,则 $+ RT (A) E a= ?≠H m

创新能力建设试题库答案

创新能力建设题库 一、填空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性变化离不开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P3 2、解决我国当代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p4 3、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 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P11 4、创新的内涵从前所未有拓展到创造、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三个层次。P14 5、集成创新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日益丰富复杂的技术资源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P49 6、链环—回路创新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是研究开发、原型研制、生产制造、 产品销售并行发展、综合集成的过程。P68 7、通过对市场的细分,有利于企业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购买潜力和竞争情况 等信息进行深入分析。P85 8、任何一个组织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跟随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管理创新是组织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P96 9、聚合型思维的最大特点是以待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P107 10、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P109 11、创新活动中,只有掌握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创新知识等,才能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P110

12、创新知识储备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的基础。P112 13、知识结构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p112 14、现代社会的专业技术岗位,需要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善于运用各类知识,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P112 15、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结构呈现出主次分明的层次性和比例上的协调性。p112 16、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知识的多样性和知识结构的实用性。p114 17、信息获取能力是指搜索、发掘、收集以及整理创新活动所需信息的能力。P115 18、实践操作能力是指运用知识、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P115 19、好的创意在实践中,一方面可以获取可行性检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创意进行不断的修正改进。p118 20、在对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创新能力评价的过程中,科学性原则体现在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型、科学的解读评价结果等方面。P122 21、在个体的创新思维过程中,逻辑思维是对信息信息加工、归纳演绎的重要过程。P125 22、常用的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p128 23、预见力在创新语境下实质是指创新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创新方向的能力。P139 24、预见能力从新颖性来看,可以分为经验型预见与创新型预见。p145 25、阿玛贝尔认为创造力是个性特征、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的特殊综合的行为结果。P149

物理化学动力学

第十一、十二章 动力学概念理解 1. 反应233O 2O →,速率方程2232d[O ] [O ][O ]d k t - =或2332d[O ][O ][O ]d k t '-=,k 与k '的关系应为: A. 2k =k ' B. k = k ' C. 3k =2k ' D. 2k =3k ' 2. 简单反应A B D a b d +=,已知a b c <<,则速率常数A k 、B k 、D k 的关系为: A. A B D k k k a b d << B. A B D k k k << C. A B D k k k >> D. A B D k k k a b d >> 3. 关于反应速率r ,表达不准确的是: A. 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的大小有关 B. 与各物质的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C. 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D. 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4. 基元反应A 2D 3G +→,在298K 以及23dm 的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0.3-1mol s ?,则此时的G 的生速率(单位:-3-1mol dm s ??)为: A. 0.15 B. 0.9 C. 0.45 D.0.2 5. 基元反应A B G a b 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准确的是: A. A d[A][A][B]d a b k t - = B. B d[B] [A][B]d a b k t -= C. G d[G][G]d g k t = D. G d[G][A][B]d a b k t = 6. 某一反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0/c 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三级 7. 某一基元反应,2A(g)B(g)E(g)+→,将2mol 的A 与1mol B 放入1L 的容器中混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率间的比值是: A. 1:2 B. 1:4 C. 1:6 D. 1:8 8. 关于反应级数,说法准确的是: 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 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 C. 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 D. 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 9. 某反应,其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则反应完成87.5%的时间1t 与反应完成50%的时间2t 之间的关系为: A. 12t t = B. 124t t = C. 127t t = D. 125t t = 10. 某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其转化率达到75%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50%的时间的两倍,反应转化率达到64%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x %的时间的两倍,则x 为: A. 32 B. 36 C. 40 D. 60

创新能力与提高试题含答案

创新能力与提高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首先赋予创新一词以(D )意义上的特殊用法。A、社会学B、管理学C、科学D、经济学 2、( D)是国家创新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A、政策变化B、社会文化变化C、经济发展D、创新 3、创新过程是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最终要通过( A)来实现。A、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B、技术变革C、创新产品D、组织结构变革 4、通过改变或替换原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内容即可完成的创新是 (A )。A、小型创新B、中型创新C、大型创新D、特大型发明 5、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推广应用,实现创造发明成果的价值,这体现出创新能力的(B )特征。A、综合性B、实践性C、独创性D、坚持不懈

6、能够凭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构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打破以往的模式和框架,体现出创新能力的(C )特征。A、综合性B、实践性C、独创性D、复杂性 7、(C )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本领。A、创造能力B、综合能力C、分析能力D、实践能力 8、能否完成重大创新,拥有( D)是一个关键。A、实践能力B、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C、组织协调能力D、创造能力 9、综合能力必须与( D)紧密配合,才能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正确认识事物,实现有价值的创新。A、想象能力B、批判能力、创造能力D、分析能力 10、(D )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突击队和急先锋的角色。A、批判能力B、创造能力C、实践能力D、想象能力 11、(A )是指首次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等的能力。A、创造能力B、实践能力C、想象能力D、批判能力

2021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2021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一、判断题(每题1.5分) 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职业道德是基点,创新能力建设是核心。( ) 正确 错误 2.对市场营销创新的层次的认识分广义与狭义两种。 正确 错误 3.创新能力不一定都是人才的核心能力。 正确 错误 4.医生在与异性病人接触时更应严格要求自己,不可有任何不良想法,同时医生要为病人保守秘密,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 正确 错误 6.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准备状态,以前多次运用某一种思维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同一类为体,逐步形成了习惯性了的程序(方法、思路)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正确 错误 7.知识产权是无形的智力,不属于法律上的产权,但对于知识的生产、传播、消费进而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 正确 错误 8.师道德评价的依据就是看教师的道德行为的动机 正确 错误

9.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及医务人员间关系的总和。 正确 错误 10.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先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 正确 错误 11.统计工作者应该深入基层,贴近现实,瞄准社会热点问题,积极主动反映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主动拓宽统计服务的领域。 正确 错误 12.系统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 正确 错误 13.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先提出了“知识经济”概念 正确 错误 14.道德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正确 错误 15.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对象的特定性 正确 错误 16.经验性创新是自觉的创新 正确 错误 17.知道是谁的知识称为沉默知识。 正确 错误

【VIP专享】四川2013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测试题及答案 (1)

判断题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求是创新、团结互助都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的当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建立起来的。(√) 职业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战国时哲学家荀况曾说:“积土成山,风土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 对于专业技术人才来说,德才兼备中的德指职业道德,而才则指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道德观是社会群体的共识,道德则是个人对所在社会群体所共识的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 创新使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富有效率。(√) 职业道德和法律都体现和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导游尊重游客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公民道德属于道德范畴,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道德建设是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是强国兴省的必由之路。(√) 政府公信力的维护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制度的公正性层面;二是表现在政府行为的诚信层面;三是表现在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度层面。(√)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自律意识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行业主管单位、企事业单位内部都具有相应的义务。(√) 培育良好的从业人员诚信环境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搞好宣传和社会监督工作。其中,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公益广告是唯一的途径。(X) 制定并完善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对职业道德模范、先进集体予以奖励,对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给予惩罚是政府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应当具备的职责。(√) 专业技术人才要践行“为人民服务”思想就首先需要拥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奉献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更是自身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这不仅是自身施展才华的重要前提,更是会产生示范效应来带动团队中的其他人员。(√) 要想使专业技术人才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行之有效,只需要坚持以前的方法,新的方法可以不去探求(X) 精通业务与职业道德无关。(X) 良好的社会道德不仅反映出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还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更能够通过道德自律、他律意识的提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仅仅取决于其个人创新能力(X) 创新区别于创造和发明的关键在于创新具有经济意义上的特殊用法。(√) 广义的创新指的是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的一种过程或活动。(X) 狭义的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与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X) 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服务群众表明了我们的职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表明了我们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表明了我们应当依靠人民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乐群众所乐。(√)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出现分工后的产物。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当社会不再需求时,旧的职业就会消亡。(√) 专业技术人才,要将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要充分认识到因职业道德失范造成的对个人、对组织乃至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在组织内部要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制度,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有效避免和消除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形成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相互制约、奖惩分明的内部监管机制是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奖惩机制的重要措施之一。(√) 创新不仅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结动力。(√) 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脱离社会的大环境,但其职业行为不仅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还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并对其未来的职业行为产生影响。(X) 自我学习的本质不仅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过程,更是一种对事物的领悟过程,领悟的是是背后的现实意义和人生哲理。(√)

最新创新能力建设题库含标准答案!!!!

最新创新能力建设题库含标准答案!!!!

创新能力建设题库 一、填空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性变化离不开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P3 2、解决我国当代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P4 3、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 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4、创新的内涵从前所未有拓展到创造、再次发现重新组合三个层次。P14 5、集成创新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日益丰富复杂的技术资源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P49 6、链环—回路创新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是研究开发、原型研制、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并行发展、综合集成的过程。P68 7、通过对市场的细分,有利于企业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购买潜力和竞争情况 等信息进行深入分析。P85

8、任何一个组织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跟随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管理创新是组织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P96 9、聚合型思维的最大特点是以待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P107 10、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P109 11、创新活动中,只有掌握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创新知识 等,才能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P110 12、创新知识储备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的基础。P112 13、知识结构是指个体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P112 14、现代社会的专业技术岗位,需要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善于运用各类知识,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P112 15、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结构呈现出主次分明的层次性和比例上的协调性。P112

公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含答案) 98分题库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98分 1.以下不属于梅德强和龙勇、马鸿佳等认为的组织创业能力的是()。(单选题2分) A.机会识别能力 B.风险偏好 C.机会获取能力 D.运营能力 2.2015年的美国创新战略中的创新要素指的是()。(单选题2分) A.推动国家优先领域突破 B.建设创新型政府 C.投资创新生态环境基础要素 D.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 3.()是创业者根据主客观条件,因地制宜,正确地确定创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战略以及具体选择实施方案的能力。(单选题2分) A.创业能力 B.管理能力 C.决策能力 D.领导能力 4.()是人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研仪器,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考察各种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的一种科研活动。(单选题2分) A.观察 B.科学探索 C.尝试 D.科学实验

5.创客是指在众创空间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群体,具体不包括()。(单选题2分) A.创客个人 B.创客团队 C.创客初创企业 D.外部中介机构 6.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社会基础是()。(单选题2分) A.加大改革的力度 B.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C.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D.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 7.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的先导。(单选题2分) A.教育创新 B.理论创新 C.国家创新 D.管理创新 8.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门径管理的()旨在发现和揭示机会并产生产品创意。(单选题2分) A.产品开发阶段 B.确定范围阶段 C.投入市场阶段 D.发现阶段 9.技术推动创新模式的最初倡导者是()。(单选题2分)

A.马克思 B.熊彼特 C.德鲁克 D.马斯洛 10.()揭示了技术进步过程这一“黑箱”的内部运作机制。(单选题2分) A.新古典学派 B.制度创新学派 C.国家创新系统 D.新熊彼特学派 11.最早探索创业实质涵义的是()。(单选题2分) A.P. F. Drucker B.Joseph Schumpeter C.Knight D.Cole 12.20世纪()年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呈现出独立和突出的价值,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单选题2分) A.60 B.70 C.40 D.50 13.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部委共同研究制定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总体战略目标不包括()。(单选题2分) A.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1.反应为一级气相反应,320 oC时 。问在320 oC加热90 min的分解分数为若干? 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 答:的分解分数为11.2% 2.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10 min。求1h后剩余A的分数。 解:同上题, 答:还剩余A 1.56%。 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 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 答:反应掉50%需时19.4 min。

4. 25 oC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 的动力学数据如下(蔗糖的初始浓度c0为1.0023 mol·dm-3,时刻t的浓度为c) 使用作图法证明此反应为一级反应。求算速率常数及半衰期;问蔗糖转化95%需时若干? 解:数据标为 利用Powell-plot method判断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拟合公式 蔗糖转化95%需时 5. N -氯代乙酰苯胺异构化为乙酰对氯苯胺 为一级反应。反应进程由加KI溶液,并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来测定。KI只与A反应。数据如下: 计算速率常数,以表示之。。 解:反应方程如下

根据反应式,N -氯代乙酰苯胺的物质的量应为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二分之一, 作图 。

6.对于一级反应,使证明转化率达到87.5%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3倍。对于二级反应又应为多少? 解:转化率定义为,对于一级反应, 对于二级反应, 7.偶氮甲烷分解反应 为一级反应。287 oC时,一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力为21.332 kPa,1000 s后总压为22.732 kPa,求。 解:设在t时刻的分压为p, 1000 s后,对密闭容器中的气相反应,可以用分压表示组成:

2016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试题和答案(多选)

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试题和答案(多选) 1.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包括( ABD)。 A.坚持终身学习 B.坚持主动培养坚持需求导向 2.创新活动可以按照技术变化的强度不同进行分类,可以据此将创新分为(AD)。 A.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 3.市场拉动模式相对于技术推动模式有哪些优势?(ABCD ) A.应用领域和潜在市场明确 B.节省基础研究的时间和费用 C.风险更小 D.成果容易商品化 4.以下关于封闭式创新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封闭式创新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创新活动得到有效控制 B.封闭式创新中的企业边界是明晰的 C.组织创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全部来源于组织内部,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的交流完全阻断 D.企业由研究新技术到商业化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在企业内部独立完成 5.处于婴儿期的系统所呈现的特征是( ABC )。 A.性能的完善非常缓慢 B.产生的专利级别很高 C.专利数量较少 6.知识产权保护对于( ABCD)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A.激励创新创业 B.促进知识传播 C.信息的获取 D.技术的转移 7.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机制对( BCD)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团队领导能力 C.技术创新能力 D.市场把握能力 8.以下属于系统研究分析挖掘创业机会的做法有( BCD)。 经由分析矛盾现象,来发掘创业机会 C.经由分析作业程序,来发掘创业机会 D.经由新知识的产生,来发掘创业机会 9.以下属于生存型创业特点的是( ABCD)。 A.大都属于尾随型和模仿型,规模较小 B.项目多集中在服务业 C.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 D.往往小富则安,很难做大做强 10.创业的阶段包括( ABCD)。 A.商机识别 B.制定计划 C.市场进入 D.创业评估和回报 11.按照创新活动中对象的不同,将创新分为( ABCD)。 A.产品创新 B.工艺(流程)创新 C.服务创新 D.商业模式创新 12.( BCD)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三大理论基础。 技术创新理论 C.人力资本理论 D.新增长理论 13.《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到:“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信息、驱动经济

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团队建设》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团队建设》试题及答案 2013.1整理 一、选择题(单选题、多选题) 1. 培养创新团队文化,首先要树立团队的(核心价值观)。 2. 为了保障有效沟通,对于失言后的处理,不应包括(想办法掩饰问题)。 3. 提倡雁阵文化的团队,是(是团结友好,凝聚力强的团队)。 4. 以下哪项不属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的策略(强调激烈竞争,形成高效合作)。 5.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团队沟通的内容(设立合理的目标)。 6. (团队精神)是保证团队三个方面的价值得到实现的态度条件。 7. 一个组织,无论制定了多么美好的战略,如果缺乏(组织执行力),都会变成美丽的泡沫。 8. 联想总裁柳传志,将执行力定义为(选拔合适的人,让他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的能力)。 9. 建立完善的沟通程序,应注意(对计划进行有效监督、评价沟通方式、现场协调、制定和执行沟通计划)。 10.渐进性决策模式,就是(稳中求变、积小变为大变、用渐进分析代替周全分析)。 11.团队文化的要素包括(民主、信息、平等、知识)。 12.掌握沟通要领时,要注意做到(沟通时,要平心静气;言语沟通中,不要随意插话;沟通中,要学会变通;学会适时赞美)。 13.提升创新团队领导力,体现在平衡关系方面时,主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对下关系处理、人际关系处理、部门利益处理、对上级关系处理)。 14.下面哪些选项属于强化组织执行力的秘诀(组织文化先进、运行机制高效、人员配置科学)。 15.团队合作的主要作用包括(有利于个人行为规范和决策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团队工作创新;有利于促成个人与团队的双赢)。 16.团队成长阶段目标的实现形式有(发展团队规范、发展团队信任气氛、发展团队工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17.虚拟团队与传统的组织形式相比较的优势有(信息优势、效率优势、竞争优势、人才优势)。 18.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19.对组织执行力模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实际上,个人执行力是基础,组织执行力是个人执行力的相加)。 20.小赵在团队中总是能够创新,时常产生各种新的想法,他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是(谋士)。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练习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_二_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返回上一页 1. 将1.0 g氧气和0.1 g氢气于300 K时在1 dm3的容器内混合,试计算每秒钟内单位体积内分子的碰撞数为若干? 设O2和H2为硬球分子,其直径分别为0.339和0.247 nm. 2. 某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的阈能为8 3.68 kJ/mol,试分别计算300 K及500 K时,具有足够能量可能分解的分子占分子总数的分数为多少? 3. 某气相双分子反应, 2A(g) ---> B(g)+C(g),能发生反应的临界能为100 kJ/mol.已知A的相对分子量为60,分子直径为0.35 nm,试计算在300 K 时,该分解作用的速率常数k 值. 4. 松节油萜(液体)的消旋作用上一级反应,在457.6 K和510.1 K时的速率常数分别为2.2×和3.07×min-1,试求反应的实验活化能E a,在平均温度时的活化焓和活化熵.

5. 在298 K时某化学反应,如加了催化剂后使其活化熵和活化焓比不加催化剂是时分别下降了10 J/(mol·K)和10 kJ/mol,试求不加催化剂与加了催化剂的两个速率常数的比值. 6. 在298 K时有两个级数相同的基元反应A和B,其活化焓相同,但速率常数k A=10k B,求两个反应的活化熵相差多少? 7. 某顺式偶氮烷烃在乙醇溶液中不稳定,通过计量其分解放出的N2气来计算其分解的速率常数k值,一系列不同温度下测定的k值如下所示: T/ k 248 252 256 260 264 k×/s-1 1.22 2.31 4.39 8.50 14.3 试计算该反应在298K时的实验活化能,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吉布斯自由能. 8. 对下述几个反应,若增加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则其反应速率常数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1) NH4+ +CNO- --->CO(NH2)2 (2) 酯的皂化作用.

创新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注意:红字是答案,自己做的仅供参考;蓝字为重复题;绿字为最近考过的原题 “创新思维与技法”试卷1 一、简答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1.从两个不同角度,写出创新的定义。 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或具体的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如:人类的工具变迁;邮政工具的变迁 ~ 2.写出六大思维是什么。想象思维、扩散思维、收敛思维、联想思维、组合思维、逆向思维 3.写出检核表法九问。 二、思维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1.用想象思维说出五种与鸡蛋相似的东西。地球、橄榄球、橄榄、蛋糕、模型、 玩具 2.用立体思维将AB两点用三种办法连起来。 3.请在10个“十”字加上最多三笔构成新的字。士、土、王、木、田、廿、禾、术、韦、本、千、干、甲。 (加2笔:牛、支、开、王、丰、升、午、中、计 ( 加3笔:主、田、申、本、击、汁、圣、弁、仕、邗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王明同学毕业后创办了一个小公司,这个公司经营的内容是快递,请替王明

分析,需要作哪些准备工作。 登记注册、办工商税务执照、租房、招员工、员工培训、广告宣传、购买车辆2.小吕用600元买了一匹马,700元卖出,又用800元买回此马,900元卖出。问他共赚了多少钱200元 四、创新技法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设计一个童帽(将设计好的童帽画出来,并标明其功能),请你设计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童帽。具有防震功能的童帽属日常生活用品。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童帽上缝制有防震檐突出在帽子的外表面,在儿童头部受到碰撞时起到防震、减震作用,保护儿童头部不受直接的碰撞。 2.以老年人用的手杖为主体,请在上面增加一些功能,使手杖能够多用(至少加上五种功能才能得分,少于五种不得分)。一种改进型的多功能手杖,它有一个圆柱体形的外形,下端是带胶套锥形脚,上端装有可更换的手柄,中间可调坐凳部分由上横架、下横架、两侧斜支架组成,两侧斜支架为扁状,装有中心轴,上下横架一端装直有式活关节,另一端装垂直活关节,连接轴与两侧斜支架连成一体,这种改进的装置使用方便,调成坐凳稳定性好,坐着舒服。解决了现有多功能手杖存在的不足,可广泛作为老人随身携带的用具。 ; 五、综合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法国巴黎的女士都喜欢戴漂亮的帽子,她们到电影院、剧院都不愿摘下帽子,影响后面的人观看电影或戏剧。请你用创新的办法,能使这些女士将自己的帽子摘下来,但不能伤害她们的自尊心。 2.现在高速公路经常发生车祸,一般都是恶性的,但是车速又不能降下来。请你用创新的办法尽量减少高速公路上车祸的发生。 1、在汽车尾部加第二LED指示灯,由于LED的响应速度很快,可大大减少高速公路上车祸的发生。 2、在高速公路上适当设置障碍,如增加路的坡度 “创新思维与技法”试卷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