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全国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在矩形ABCD中,AD>AB,点P是CD边上的任意一点(不含C,D两端点),过点P 作PF∥BC,交对角线BD于点F.

(1)如图1,将△PDF沿对角线BD翻折得到△QDF,QF交AD于点E.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2,将△PDF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P'DF',连接P'C,F'B.设旋转角为α(0°<α<180°).

①若0°<α<∠BDC,即DF'在∠BDC的内部时,求证:△DP'C∽△DF'B.

②如图3,若点P是CD的中点,△DF'B能否为直角三角形?如果能,试求出此时

tan∠DBF'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①证明见解析;②1

2

3

【解析】

【分析】(1)根据翻折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知∠DFQ=∠ADF,所以△DEF是等腰三角形;

(2)①由于PF∥BC,所以△DPF∽△DCB,从而易证△DP′F′∽△DCB;

②由于△DF'B是直角三角形,但不知道哪个的角是直角,故需要对该三角形的内角进行分类讨论.

【详解】(1)由翻折可知:∠DFP=∠DFQ,

∵PF∥BC,

∴∠DFP=∠ADF,

∴∠DFQ=∠ADF,

∴△DEF是等腰三角形;

(2)①若0°<α<∠BDC,即DF'在∠BDC的内部时,

∵∠P′DF′=∠PDF,

∴∠P′DF′﹣∠F′DC=∠PDF﹣∠F′DC,

∴∠P′DC=∠F′DB,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P′F′≌△DPF,

∵PF∥BC,

∴△DPF∽△DCB,

∴△DP′F′∽△DCB ∴

'

'

DC DP DB DF = , ∴△DP'C ∽△DF'B ;

②当∠F′DB=90°时,如图所示, ∵DF′=DF=1

2

BD , ∴

'1

2

DF BD =, ∴tan ∠DBF′=

'1

2

DF BD =;

当∠DBF′=90°,此时DF′是斜边,即DF′>DB ,不符合题意; 当∠DF′B=90°时,如图所示,

∵DF′=DF=1

2

BD , ∴∠DBF′=30°,

∴tan ∠DBF′=

33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涉及旋转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与定理、运用分类思想进行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PB 为☉O 的切线,B 为切点,过B 作OP 的垂线BA ,垂足为C ,交☉O 于点A ,连接PA ,AO.并延长AO 交☉O 于点E ,与PB 的延长线交于点D .

(1)求证:PA是☉O的切线;

(2)若=,且OC=4,求PA的长和tan D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PA =3,tan D=.

【解析】

试题分析: (1)连接OB,先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OP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进而可得:PA=PB,然后证明△PAO≌△PBO,进而可得∠PBO=∠PAO,然后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PBO=90°,进而可得:∠PAO=90°,进而可证:PA是⊙O的切线;

(2)连接BE,由,且OC=4,可求AC,OA的值,然后根据射影定理可求PC的值,从而可求OP的值,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P的值.

试题解析:(1)连接OB,则OA=OB,

∵OP⊥AB,∴AC=BC,

∴OP是AB的垂直平分线,∴PA=PB,

在△PAO和△PBO中,∵,∴△PAO≌△PBO(SSS)

∴∠PBO=∠PAO,PB=PA,

∵PB为⊙O的切线,B为切点,∴∠PBO=90°,∴∠PAO=90°,即PA⊥OA,

∴PA是⊙O的切线;

(2)连接BE,

∵,且OC=4,∴AC=6,∴AB=12,

在Rt△ACO中,由勾股定理得:AO=,

∴AE=2OA=4,OB=OA=2,

在Rt△APO中,∵AC⊥OP,∴AC2=OC PC,解得:PC=9,∴OP=PC+OC=13,

在Rt△APO中,由勾股定理得:AP==3.

易证,所以,解得,

则,在中,.

考点:1.切线的判定与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解直角三角形.

3.如图13,矩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关于的对称图形为.

(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连接,若,.

①求的值;

②若点为线段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连接,一动点从点出发,以

的速度沿线段匀速运动到点,再以的速度沿线段匀速运动到点,到达点后停止运动.当点沿上述路线运动到点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时,求的长和点走完全程所需的时间.

【答案】(1)详见解析;(2)①②和走完全程所需时间为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①构造直角三角形求;

②先确定点沿上述路线运动到点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时的位置,再计算运到的时间.

试题解析:解:(1)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与交于点O,且关于对称

四边形是菱形.

(2)①连接,直线分别交于点,交于点

关于的对称图形为

在矩形中,为的中点,且O为AC的中点

为的中位线

同理可得:为的中点,

②过点P作交于点

由运动到所需的时间为3s

由①可得,

点O以的速度从P到A所需的时间等于以从M运动到A 即:

由O运动到P所需的时间就是OP+MA和最小.

如下图,当P运动到,即时,所用时间最短.

在中,设

解得:

和走完全程所需时间为

考点:菱形的判定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求三角函数值;确定极值时动点的特殊位置

4.水库大坝截面的迎水坡坡比(DE与AE的长度之比)为1:0.6,背水坡坡比为1:2,大坝高DE=30米,坝顶宽CD=10米,求大坝的截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故大坝的截面的周长是(345)米,面积是1470平方米.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两个坡比求出AE和BF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和BC,再由大坝的截面的周长=DC+AD+AE+EF+BF+BC,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迎水坡坡比(DE与AE的长度之比)为1:0.6,DE=30m,

∴AE=18米,

在RT△ADE中,22

+34

DE AE

∵背水坡坡比为1:2,

∴BF=60米,

在RT△BCF中,22

+5

CF BF

∴周长345(345)米,

面积=(10+18+10+60)×30÷2=1470(平方米).

故大坝的截面的周长是(345)米,面积是1470平方米.

5.如图,AB是⊙O的直径,E是⊙O上一点,C在AB的延长线上,AD⊥CE交CE的延长线于点D,且AE平分∠DAC.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若AB=6,∠ABE=60°,求AD的长.

【答案】(1)详见解析;(2)9 2

【解析】

【分析】

(1)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OAE=∠DAE,再利用半径相等得∠AEO=∠OAE,等量代换即可推出OE∥AD,即可解题,(2)根据30°的三角函数值分别在Rt△ABE中,AE=AB·cos30°,在Rt△ADE中,AD=cos30°×AE即可解题.

【详解】

证明:如图,连接OE,

∵AE平分∠DAC,

∴∠OAE=∠DAE.

∵OA=OE,

∴∠AEO=∠OAE.

∴∠AEO=∠DAE.

∴OE∥AD.

∵DC⊥AC,

∴OE⊥DC.

∴CD是⊙O的切线.

(2)解:∵AB是直径,

∴∠AEB=90°,∠ABE=60°.

∴∠EAB=30°,

在Rt△ABE中,AE=AB·cos30°3

33

在Rt△ADE中,∠DAE=∠BAE=30°,

∴AD=cos30°×AE=3

2×33

9

2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特殊的三角函数值的应用,切线的证明,中等难度,利用特殊的三角函数表示出所求线段是解题关键.

6.如图,直线y=1 2 x

+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

1

2

x2+bx+c经过A、B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

1

2

x+2≥﹣

1

2

x2+bx+c的x的取值范围;

(3)设点D为该抛物线上的一点、连结AD,若∠DAC=∠CBO,求点D的坐标.

【答案】(1)2

13

2

22

y x x

=--+;(2)当x≥0或x≤﹣4;(3)D点坐标为(0,2)或(2,﹣3).

【解析】

【分析】

(1)由直线y=

1

2

x+2求得A、B的坐标,然后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2)观察图象,找出直线在抛物线上方的x的取值范围;

(3)如图,过D点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E,先求出CO=1,AO=4,再由∠DAC=

∠CBO,得出tan∠DAC=tan∠CBO,从而有,DE CO

AE BO

=,最后分类讨论确定点D的坐标.【详解】

解:(1)由y=

1

2

x+2可得:

当x=0时,y=2;当y=0时,x=﹣4,

∴A(﹣4,0),B(0,2),

把A、B的坐标代入y=﹣

1

2

x2+bx+c得:

3

2

2

b

c

?

=-

?

?

?=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

13

2

22

y x x

=--+

(2)当x≥0或x≤﹣4时,1

2

x+2≥﹣

1

2

x2+bx+c

(3)如图,过D点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E,

由2

13

2

22

y x x

=-+令y=0,

解得:x1=1,x2=﹣4,

∴CO=1,AO=4,

设点D的坐标为(m,2

13

2

22

m m

--+),

∵∠DAC=∠CBO,

∴tan∠DAC=tan∠CBO,

∴在Rt△ADE和Rt△BOC中有DE CO

AE BO

=,

当D在x轴上方时,

2

13

21

22

42

--+

=

+

m m

m

解得:m1=0,m2=﹣4(不合题意,舍去),

∴点D的坐标为(0,2).

当D在x轴下方时,

2

13

(2)1

22

42

---+

=

+

m m

m

解得:m1=2,m2=﹣4(不合题意,舍去),

∴点D的坐标为(2,﹣3),

故满足条件的D点坐标为(0,2)或(2,﹣3).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分类讨论是第(3)题的难点.

7.在正方形ABCD中,AC是一条对角线,点E是边BC上的一点(不与点C重合),连接AE,将△ABE沿BC方向平移,使点B与点C重合,得到△DCF,过点E作EG⊥AC于点G,连接DG,FG.

(1)如图,①依题意补全图;②判断线段FG与DG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证明;

(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6,当∠AGD=60°时,求BE的长.

【答案】(1)①见解析,②FG=DG,FG⊥DG,见解析;(2)3

BE=

【解析】

【分析】

(1)①补全图形即可,

②连接BG,由SAS证明△BEG≌△GCF得出BG=GF,由正方形的对称性质得出BG=DG,得出FG=DG,在证出∠DGF=90°,得出FG⊥DG即可,(2)过点D作DH⊥AC,交AC于点H.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H=AH=2FG=DG=2GH=6,得出DF2DG=3Rt△DCF中,由勾股定理得出CF=3

得出结果.

【详解】

解:(1)①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

②FG=DG,FG⊥DG,理由如下,

连接BG,如图2所示,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45°,

∵EG⊥AC,

∴∠EGC=90°,

∴△CE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G=GC,

∴∠GEC=∠GCE=45°,

∴∠BEG=∠GCF=135°,

由平移的性质得:BE=CF,

在△BEG和△GCF中,

BE CF

BEG GCF EG CG

=

?

?

∠=∠

?

?=

?

∴△BEG≌△GCF(SAS),

∴BG=GF,

∵G在正方形ABCD对角线上,

∴BG=DG,

∴FG=DG,

∵∠CGF=∠BGE,∠BGE+∠AGB=90°,

∴∠CGF+∠AGB =90°, ∴∠AGD+∠CGF =90°, ∴∠DGF =90°, ∴FG ⊥DG.

(2)过点D 作DH ⊥AC ,交AC 于点H .如图3所示, 在Rt △ADG 中, ∵∠DAC =45°, ∴DH =AH =32,

在Rt △DHG 中,∵∠AGD =60°, ∴GH =

3

323

=6,

∴DG =2GH =26, ∴DF =2DG =43, 在Rt △DCF 中,CF =(

)

2

243

6-=23,

∴BE =CF =23.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8.关于三角函数有如下的公式: sin (α+β)=sinαcosβ+cosαsinβ① cos (α+β)=cosαcosβ﹣sinαsinβ②

tan(α+β)=③

利用这些公式可将某些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求值,如:

tan105°=tan(45°+60°)==﹣

(2+).

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可以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

如图,直升飞机在一建筑物CD上方A点处测得建筑物顶端D点的俯角α=60°,底端C点的俯角β=75°,此时直升飞机与建筑物CD的水平距离BC为42m,求建筑物CD的高.

【答案】建筑物CD的高为84米.

【解析】

分析:

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由题意易得∠ACB=75°,∠ABC=90°,DE=BC=42m,

∠ADE=60°,这样在Rt△ABC和在Rt△ADE中,结合题中所给关系式分别求出AB和AE的长,即可由CD=BE=AB-AE求得结果了.

详解:

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由题意可得∠ACB=75°,∠ABC=90°,DE=BC=42m,

CD=BE,∠ADE=60°,

∴在Rt△ABC和Rt△ADE

AB=BC?tan75°=42tan75°=,

AE=,

∴CD=AB﹣AE=(米).

答:建筑物CD的高为84米.

睛:读懂题意,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转化到Rt△ABC和Rt△ADE中,这样利用直角三角形中边角间的关系结合题目中所给的“两角和的三角形函数公式”即可使问题得到解决.

9.抛物线y=ax2+bx+4(a≠0)过点A(1, ﹣1),B(5, ﹣1),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表达式;

(2)如图1,连接CB,以CB为边作?CBPQ,若点P在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Q为坐标平面内的一点,且?CBPQ的面积为30,

①求点P坐标;

②过此二点的直线交y轴于F, 此直线上一动点G,当GB+

2

GF

2

最小时,求点G坐标.

(3)如图2,⊙O1过点A、B、C三点,AE为直径,点M为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MBN为直角,边BN与ME的延长线交于N,求线段BN长度的最大值

【答案】(1)y=x2﹣6x+4(2)①P(2, -4)或P(3, -5) ②G(0, -2)(3)313

【解析】

【分析】

(1)把点A(1,-1),B(5,-1)代入抛物线y=ax2+bx+4解析式,即可得出抛物线的表达式;

(2)①如图,连接PC,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R,可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

为:y=-x+4,设点P(t,t2-6t+4),R(t,-t+4),因为?CBPQ的面积为30,所以S△PBC=1 2

×(?t+4?t2+6t?4)×5=15,解得t的值,即可得出点P的坐标;②当点P为(2,-4)时,求

得直线QP的解析式为:y=-x-2,得F(0,-2),∠GOR=45°,因为GB+

2 2

GF=GB+GR,所以当G于F重合时,GB+GR最小,即可得出点G的坐标;当点P为(3,-5)时,同理可求;

(3)先用面积法求出sin∠213

tan∠ACB=

2

3

,在Rt△ABE中,求得圆的直径,

因为MB⊥NB,可得∠N=∠AEB=∠ACB,因为tanN=MB

BN

2

3

,所以BN=

3

2

MB,当MB为

直径时,BN的长度最大.

【详解】

(1) 解:(1)∵抛物线y=ax2+bx+4(a≠0)过点A(1,-1),B(5,-1),

14

12554

a b

a b

-++

?

?

-++

?

解得

1

6

a

b

?

?

-

?

∴抛物线表达式为y=x2﹣6x+4.

(2)①如图,连接PC,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R,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m,

∵B(5,-1),C(0,4),

15

4

k m

m

-+

?

?

?

,解得

1

4

k

m

-

?

?

?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4,

设点P(t,t2-6t+4),R(t,-t+4),

∵?CBPQ的面积为30,

∴S△PBC=1

2

×(?t+4?t2+6t?4)×5=15,

解得t=2或t=3,

当t=2时,y=-4

当t=3时,y=-5,

∴点P坐标为(2,-4)或(3,-5);

②当点P为(2,-4)时,

∵直线BC解析式为:y=-x+4, QP∥BC,

设直线QP的解析式为:y=-x+n,

将点P代入,得-4=-2+n,n=-2,

∴直线QP的解析式为:y=-x-2,

∴F(0,-2),∠GOR=45°,

∴GB+2

2

GF=GB+GR

当G于F重合时,GB+GR最小,此时点G的坐标为(0,-2),同理,当点P为(3,-5)时,直线QP的解析式为:y=-x-2,

同理可得点G的坐标为(0,-2),

(3) )∵A(1,-1),B(5,-1)C(0,4),

∴AC=26,BC=52,

∵S△ABC=1

2AC×BCsin∠ACB=

1

2

AB×5,

∴sin∠ACB=213,tan∠ACB=2

3

,∵AE为直径,AB=4,

∴∠ABE=90°,

∵sin∠AEB=sin∠ACB=213

13=

4

AE

∴AE=213,

∵MB⊥NB,∠NMB=∠EAB,∴∠N=∠AEB=∠ACB,

∴tanN=MB

BN =

2

3

∴BN=3

2

MB,

当MB为直径时,BN的长度最大,为313.

【点睛】

题考查用到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和一次函数解析式,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3)问的关键是找到BN与BM之间的数量关系.

10.已知:如图,直线y=-x+12分别交x轴、y轴于A、B点,将△AOB折叠,使A点恰好落在OB的中点C处,折痕为DE.

(1)求AE的长及sin∠BEC的值;

(2)求△CDE的面积.

【答案】(1)52,sin∠BEC=3

5

;(2)

75

4

【解析】

【分析】

(1)如图,作CF⊥BE于F点,由函数解析式可得点B,点A坐标,继而可得

∠A=∠B=45°,再根据中点的定义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BC=6,

CF=BF=32,

设AE=CE=x,则EF=AB-BF-AE=122-32-x=92-x,在Rt△CE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即可求得答案;

(2)如图,过点E作EM⊥OA于点M,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则可得

S△CDE=S△AED=

2

4

AD×AE,设AD=y,则CD=y,OD=12-y,在Rt△O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

出y,继而可求得答案.

【详解】

(1)如图,作CF⊥BE于F点,

由函数解析式可得点B(0,12),点A(12,0),∠A=∠B=45°,

又∵点C是OB中点,

∴OC=BC=6,CF=BF=32,

设AE=CE=x,则EF=AB-BF-AE=122-32-x=92-x,

在Rt△CEF中,CE2=CF2+EF2,即x2=(92-x)2+(32)2,

解得:x=52,

故可得sin∠BEC=

3

5

CF

CE

,AE=52;

(2)如图,过点E作EM⊥OA于点M,

则S△CDE=S△AED=1

2

AD?EM=

1

2

AD×AEsin∠EAM=

1

2

AD?AE×sin45°=

2

4

AD×AE,

设AD=y,则CD=y,OD=12-y,

在Rt△OCD中,OC2+OD2=CD2,即62+(12-y)2=y2,

解得:y=15

2

,即AD=

15

2

故S△CDE=S△AED=

2

4

AD×AE=

75

4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涉及了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三角形面积、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应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1.已知Rt△ABC,∠BAC=90°,点D是BC中点,AD=AC,BC=43,过A,D两点作⊙O,交AB于点E,

(1)求弦AD的长;

(2)如图1,当圆心O在AB上且点M是⊙O上一动点,连接DM交AB于点N,求当ON 等于多少时,三点D、E、M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如图2,当圆心O不在AB上且动圆⊙O与DB相交于点Q时,过D作DH⊥AB(垂足为H)并交⊙O于点P,问:当⊙O变动时DP﹣DQ的值变不变?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

(2)当ON等于13﹣1时,三点D、E、M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不变,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AD的长;

(2)连DE、ME,易得当ED和EM为等腰三角形EDM的两腰,根据垂径定理得推论得OE⊥DM,易得到△ADC为等边三角形,得∠CAD=60°,则∠DAO=30°,∠DON=60°,然后

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DN=1

2

3

3

当MD=ME,DE为底边,作DH⊥AE,由于3∠DAE=30°,得到3,∠DEA=60°,DE=2,于是OE=DE=2,OH=1,

又∠M=∠DAE=30°,MD=ME ,得到∠MDE=75°,则∠ADM=90°-75°=15°,可得到∠DNO=45°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3)连AP 、AQ ,DP ⊥AB ,得AC ∥DP ,则∠PDB=∠C=6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PAQ=∠PDB ,∠AQC=∠P ,则∠PAQ=60°,∠CAQ=∠PAD ,易证得△AQC ≌△APD ,得到

DP=CQ ,则DP-DQ=CQ-DQ=CD ,而△ADC 为等边三角形,DP-DQ 的值. 【详解】

解:(1)∵∠BAC =90°,点D 是BC 中点,BC = ∴AD =

1

2

BC = (2)连DE 、ME ,如图,∵DM >DE , 当ED 和EM 为等腰三角形EDM 的两腰, ∴OE ⊥DM , 又∵AD =AC ,

∴△ADC 为等边三角形, ∴∠CAD =60°, ∴∠DAO =30°, ∴∠DON =60°,

在Rt △ADN 中,DN =1

2

AD ,

在Rt △ODN 中,ON =

3

DN =1, ∴当ON 等于1时,三点D 、E 、M 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当MD =ME ,DE 为底边,如图3,作DH ⊥AE , ∵AD =∠DAE =30°,

∴DH ∠DEA =60°,DE =2,

∴△ODE 为等边三角形, ∴OE =DE =2,OH =1, ∵∠M =∠DAE =30°, 而MD =ME , ∴∠MDE =75°,

∴∠ADM =90°﹣75°=15°, ∴∠DNO =45°,

∴△ND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NH

=DH ∴ON ﹣1;

综上所述,当ON 等于11时,三点D 、E 、M 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当⊙O变动时DP﹣DQ的值不变,DP﹣DQ=23.理由如下:

连AP、AQ,如图2,

∵∠C=∠CAD=60°,

而DP⊥AB,

∴AC∥DP,

∴∠PDB=∠C=60°,

又∵∠PAQ=∠PDB,

∴∠PAQ=60°,

∴∠CAQ=∠PAD,

∵AC=AD,∠AQC=∠P,

∴△AQC≌△APD,

∴DP=CQ,

∴DP﹣DQ=CQ﹣DQ=CD=2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弧所对的弦;在同圆和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1,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平分∠BAC分别交BC、BD于E、F,

(1)求证:△ABF∽△ACE;

(2)求tan∠BAE的值;

(3)在线段AC上找一点P,使得PE+PF最小,求出最小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tan∠EAB2﹣1;(3)PE+PF的最小值为

22

【解析】

【分析】

(1)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断即可;

(2)如图1中,作EH ⊥AC 于H .首先证明BE=EH=HC ,设BE=EH=HC=x ,构建方程求出x 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2中,作点F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H ,连接EH 交AC 于点P ,连接PF ,此时PF+PE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线段EH 的长;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CE =∠ABF =∠CAB =45°, ∵AE 平分∠CAB , ∴∠EAC =∠BAF =22.5°, ∴△ABF ∽△ACE .

(2)解:如图1中,作EH ⊥AC 于H .

∵EA 平分∠CAB ,EH ⊥AC ,EB ⊥AB , ∴BE =EB ,

∵∠HCE =45°,∠CHE =90°, ∴∠HCE =∠HEC =45°, ∴HC =EH ,

∴BE =EH =HC ,设BE =HE =HC =x ,则EC 2, ∵BC 2+1, ∴x+x 2+1, ∴x =1,

在Rt △ABE 中,∵∠ABE =90°, ∴tan ∠EAB =

221

BE AB == 1. (3)如图2中,作点F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H ,连接EH 交AC 于点P ,连接PF ,此时PF+PE 的值最小.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九讲解直角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十九讲解直角三角形 【基础知识回顾】 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在Rt△ABC中,∠C=900,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A的正弦可表示为:sinA= ,∠A的余弦可表示为cosA= ∠A的正切:tanA= ,它们统称为∠A的锐角三角函数 【名师提醒:1、sinA、∠cosA、tanA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是两条线段的比,没有单位,这些比值只与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无关 2、取值范围 】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名师提醒:1、三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根据定义应用直角三角形性质算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表格进行记忆 2、正弦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3、几个特殊关系:⑴sinA+cos2A= ,tanA=sin A ()⑵若∠A+∠B=900,则sinA= ,tanA.tanB= 】

三、解直角三角形: 1、定义: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 个已知元素,求出另外 个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Rt ∠ABC 中,∠C=900 三边分别为a 、b 、c ⑴三边关系: ⑵两锐角关系 ⑶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 cosA tanA sinB cosB tanB 【名师提醒:解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元素应至少有一个是 当没有直角三角形时应注意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相应的边角关系解决】 3、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有关概念⑴仰角和俯角:如图:在图上标上仰角和俯 角 ⑵坡度坡角:如图: 斜坡AB 的垂直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用i 表示,即i= 坡面 与水平面得夹角为 用字母α表示,则i=tanα=h l 。 ⑶方位角:是指南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所成的小于900的水平角 如图:OA 表示 OB 表示 铅直 水平线 视线

历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数学)

第一篇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章数与式 §1.1实数 A组2015年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湖州,1,3分)-5的绝对值是() A.-5 B.5 C.-1 5 D. 1 5 解析∵|-5|=5,∴-5的绝对值是5,故选B. 答案 B 2.(2015·浙江嘉兴,1,4分)计算2-3的结果为() A.-1 B.-2 C.1 D.2 解析2-3=-1,故选A. 答案 A 3.(2015·浙江绍兴,1,4分)计算(-1)×3的结果是() A.-3 B.-2 C.2 D.3 解析(-1)×3=-3,故选A. 答案 A 4.(2015·浙江湖州,3,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2 D. 2 解析∵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B. 答案 B 5.(2015·浙江宁波,3,4分)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其中6万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0.6×1013元B.60×1011元 C.6×1012元D.6×1013元 解析6万亿=60 000×100 000 000=6×104×108=6×1012,故选C.答案 C 6.(2015·江苏南京,5,2分)估计5-1 2介于() A.0.4与0.5之间B.0.5与0.6之间C.0.6与0.7之间D.0.7与0.8之间解析∵5≈2.236,∴5-1≈1.236, ∴5-1 2≈0.618,∴ 5-1 2介于0.6与0.7之间. 答案 C 7.(2015·浙江杭州,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3+26=29B.23-26=2-3 C.26×23=29D.26÷23=22 解析只有“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选C. 答案 C 8.★(2015·浙江杭州,6,3分)若k<90<k+1(k是整数),则k=() A.6 B.7 C.8 D.9 解析∵81<90<100,∴9<90<100.∴k=9. 答案 D 9.(2015·浙江金华,6,3分)如图,数轴上的A,B,C,D四点中,与表示数-3的点最接近的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精品】2020版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试卷:方程(含答案)

方程 一、单选题 1.某旅店一共70个房间,大房间每间住8个人,小房间每间住6个人,一共480个学生刚好住满,设大房间有个,小房间有个.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答案】A 2.学校八年级师生共466人准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已预备了49座和37座两种客车共10辆,刚好坐满.设49座客车x辆,37座客车y辆,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 A. B. C. D.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 【答案】A 3.方程组的解是() A. B. C. D. 【来源】天津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加减消元法,可得方程组的解. 详解:,①-②得 x=6,把x=6代入①,得y=4,原方程组的解为.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是解题关键. 4.夏季来临,某超市试销、两种型号的风扇,两周内共销售30台,销售收入5300元, 型风扇每台200元,型风扇每台150元,问、两种型号的风扇分别销售了多少台?若设型风扇销售了台,型风扇销售了台,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为() A. B. C. D.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5.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kx-3=0有一个根为1,则k的值为() A. -2 B. 2 C. -4 D. 4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把x=1代入方程得关于k的一次方程1-3+k=0,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 详解:把x=1代入方程得1+k-3=0, 解得k=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6.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若 ,则的值是( ) A. 2 B. -1 C. 2或-1 D. 不存在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答案】A 7.某市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竹文化”旅游产业.据统计,该市2017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约为2亿元.预计2019“竹文化”旅游收入达到2.88亿元,据此估计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A. 2% B. 4.4% C. 20% D. 44%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答案】C 8.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则x1x2为() A. ﹣2 B. 1 C. 2 D. 0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x2=0,此题得解. 详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两根分别为x1和x2,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 荟萃之基本 图形 1?如图1,已知△ ABC的周长为m,分别连接的中点 A, B" Ci得厶ABiCi,再连接AiB,B1C1, GA,的中点 A2,B2, C2 得厶A Q B2C2,再连接A2B2, B2C2, C2A2 的中点 A B3,C3得厶A3B3C3L L,这样延续下去,最后得△ A n B n C n. 设^ A1B1C1的周长为11, △ A Q B2C2的周长为12 , △ A3 B3C3的周长为l3 L l n , B

X 则I n _____________________ . (06广东梅州) 2.如图 2,已知直线 AB // CD , / ABE 60o , / CDE 20o , 度.(06广东湛江) ②OB = OC ;③/ ABE = Z ACD ; @ BE = CD 。 (1) 请你选出两个条件作为题设,余下的两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 . 命题的条件是 —和—,命题的结论是 —和—(均填序号)。 (2) 证明你写出的命题。 已知: 求证: 证明: (06广东佛山) B 9. 已知:Rt A OAB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P(3, 4)为OB 的中点,点C 为折线OAB 上的动点,线段 PC 把Rt A OAB 分割成两部分。 问:点C 在什么位置时,分割得到的三角形与 Rt A OAB 相似?(注:在图 3.如图,若△ OAD^A OBC 且/ 0=65。,/ C=20°, 则/ OAD= . (06 珠海) 4.如图 4,已知 AD AE , AB AC . (1)求证:/ B / C ; (2)若/ A 50°,问△ ADC 经过怎样的变换能与 (06广东肇庆) 5.在△ ABC 中, 1 CF -BC . 2 (1) 求证: (2) 求证: AB AC ,点D ,E 分别是 DE BE AB, AC 的中点 F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图5 CF ; EF . (06广东肇庆) AB// CD,若/ 2=135 °,则么/ l 的度数是() (B)45 ° (C)60 ° (D)75 ° 6. 如图1, (A)30 ° 7. 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l ,2,3 (B)2 ,5,8 (C)3 ,4,5 (D)4 ,5,10 .(06 广州) .(06广州) 8..如图,D 、E 分别为△ 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 BE 与CD 相交于O 点。现有四个条件:① AB = AC ;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网格专题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试题分类汇编网格专题 一、选择题 1.(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22)如图,△ABC 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cos ∠ABC 等于( ) A 、 55 B 、552 C 、5 D 、3 2 答案:B 2.(2011年北京四中模拟28)下列位于方格纸中的两个三角形,既不成轴对称又不成中心对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3.(2011山西阳泉盂县月考)如图△ABC 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sin∠ABC 等于( ) A 、5 B 、 552 C 、 55 D 、3 2 答案:C 4.(2011北京四中模拟)如图,点A 、B 、C 、D 、E 、F 、G 、H 、K 都是7×8方格纸中的格点,为使△DEM ∽△ABC ,则点M 应是F 、G 、H 、K 四点中的 ( ) A .F B .G C .H D . K (第1题)

答案:C 5.(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模拟22)如图,△ABC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cos∠ABC等于() A、 5 5 B、 5 5 2 C、5 D、 3 2 答案:B 6.(2011年北京四中模拟28)下列位于方格纸中的两个三角形,既不成轴对称又不成中心对称的是() (A)(B)(C)(D) 答案:A 7. (2011浙江慈吉模拟)如图所示网格中, 已知②号三角形是由①号三角形经旋转变化得到的, 其旋转中心是下列各点中的() A. P B. Q C. R D. S 答案:C 8. (安徽芜湖2011模拟)如图,一圆弧过方格的格点A、B、C,试在方格中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的坐标为(-2,4),则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坐标是()A.(-1,2)B. (1,-1)C. (-1,1)D. (2,1). 答案: C (第5题)

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汇编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篇 1.(2019山东泰安中考)(4分)如图,一艘船由A港沿北偏东65°方向航行30km至B港,然后再沿北偏西40°方向航行至C港,C港在A港北偏东20°方向,则A,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km. A.30+30 B.30+10 C.10+30 D.30 2.(2019山东淄博中考)如图,小明从A处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点B处,又从点B处沿东偏南20方向行走至点C处,则∠ABC等于() A.130°B.120°C.110°D.100° 3.(2019山东聊城中考)某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实验大楼部分楼体高度(如图①所示,CD 部分),在起点A处测得大楼部分楼体CD的顶端C点的仰角为45?,底端D点的仰角为30°,在同一剖面沿水平地面向前走20米到达B处,测得顶端C的仰角为63.4?(如图② ?≈,所示),求大楼部分楼体CD的高度约为多少米(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63.40.89 ?≈,tan63.4 2.00 ?≈ 1.41 cos63.40.45 ≈) ≈ 1.73 4. (2019甘肃中考 7分)某数学课题研究小组针对兰州市住房窗户“如何设计遮阳篷”这-课题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问题提出: 如图1是某住户窗户上方安装的遮阳蓬,要求设计的遮阳篷既能最大限度地遮挡夏天炎热的阳光,又能最大限度地使冬天温暖的阳光射入室内. 方案设计: 如图2,该数学课题研究小组通过调查研究设计了垂直于墙面AC的遮阳篷CD 数据收集: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际测量:兰州市一年中,夏至这一天的正午时刻,太阳光线DA 与遮阳篷CD的夹角∠ADC最大(∠ADC=°):冬至这一天的正午时刻,太阳光线DB与遮阳篷CD的夹角 ∠BDC最小(∠BDC=°);窗户的高度AB=2m 问题解决: 根据上述方案及数据,求遮阳篷CD的长. (结果精确到,参考数据:°≈,°≈, °≈

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几何题汇总

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几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2019连云港市】如图,利用一个直角墙角修建一个梯形储料场ABCD,其中∠C=120°.若新建墙BC与CD总长为12m,则该梯形储料场ABCD的最大面积是 A.18m2B.m2C.2D2 (第1 题)(第2题)(第3题) 2.【2019宿迁】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直角顶点C重合),边AB与CE交于点F,DE∥BC,则∠BFC等于( ) A.105°B.100°C.75°D.60° 3.【2019宿迁】一个圆锥的主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 A.20πB.15πC.12πD.9π 4、【2019常州】下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 圆柱 B. 正方体 C. 圆锥 D.球 5、【2019常州】如图,在线段PA、PB、PC、PD中,长度最小的是( ) A、线段PA B、线段PB C、线段PC D、线段PD 6.【2019镇江】一个物体如图所示,它的俯视图是( ) A.B. C.D. 7、【2019淮安】下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 8.【2019泰州】如图所示的网格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点A 、B 、C 、D 、E 、F 、 G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ABC 的重心是( ) A .点D B .点E C .点F D .点G 9、【2019扬州】 已知n 是正整数,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n+2,n+8,3n ,则满足 条件的n 的值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0.【2019连云港市】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AB .将矩形ABCD 对折,得 到折痕MN ;沿着CM 折叠,点D 的对应点为E ,ME 与BC 的交点为F ;再沿着MP 折叠,使得AM 与EM 重合,折痕为MP ,此时点B 的对应点为G .下列结论:① △CMP 是直角三角形;②点C 、E 、G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③PC = ;④BP =AB ;⑤点 F 是△CMP 外接圆的圆心.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B C E D F G ····

初三解直角三角形基本模型复习学习资料

初三解直角三角形基本模型复习

课题解直角三角形模型 教学目标 1. 熟悉特殊的三角函数,理解三角函数表示的意义,学会利用三角函数求线段长度和角 度; 2. 学会解决常考的解直角三角形题型。 重难点学会解决常考的解直角三角形题型 导案学案 教学流程 一、进门考(建议不超过10分钟) 1.(2017?绍兴)如图,学校的实验楼对面是一幢教学楼,小敏在实验楼的窗口C测得教学 楼顶部D的仰角为18°,教学楼底部B的俯角为20°,量得实验楼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 AB=30m. (1)求∠BCD的度数. (2)求教学楼的高BD.(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tan20°≈0.36,tan18°≈0.32) 二、基础知识网络总结与巩固 知识回顾:三角函数中常用的特殊函数值。 函数名0°30°45°60°90° sinα0 1 cosα 1 0 tanα0 无穷大 cotα无穷大 1 0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5个元素,即3条边和2个锐角.由这些元素中的一些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常用关系: 在Rt △ABC 中,∠C=90°,则: ①三边关系:a 2+b 2= c 2 ; ②两锐角关系:∠A +∠B= 90°; ③边与角关系:sin A=cos B= a c ,cos A=sin B=b c ,tan A=a b ; ④平方关系:1cos sin 2 2=+A A ⑥倒数关系:tan A ?tan(90°—A)=1 ⑦弦切关系:tan A= A A cos sin 3.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基本类型————①已知两边长; ②已知一锐角和一边。 注意:已知两锐角不能解直角三角形。 4.解非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对于非直角三角形,往往要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作辅助线的一般思路是: ①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 ②利用图形本身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于底边。 5.常见的几种图形辅助线: 三、重难点例题启发与方法总结 类型一 背靠背 例1.(2017?恩施州)如图,小明家在学校O 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学校80米的A 处,小华家在学校O 的南偏东45°方向的B 处,小华家在小明家的正南方向,求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1.41,≈1.73,≈2.45) 例2(2017?海南)为做好防汛工作,防汛指挥部决定对某水库的水坝进行加高加固,专家提供的方案是:水坝加高2米(即CD=2米),背水坡DE 的坡度i=1:1(即DB :EB=1:1),如图所示,已知AE=4米,∠EAC=130°,求水坝原来的高度BC . (参考数据:sin50°≈0.77,cos50°≈0.64,tan50°≈1.2)

最新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1)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 第一单元 实数 考点1 实数分类 [考题精选]例1、(2000年哈尔滨市中考题)在实数80108.0,71,3, 13.,2..πo 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例2、(2000年四川省中考题)在实数16,,14.3,4,5,2o --中,无理数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考点2 倒数、相反数 [考题精选]例1、(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题)如果211,21-=+ =b a ,那么a 与b ( ) A 、互为倒数 B 、互为相反数 C 、互为有理化因式 D 、相等 例2、(2000年陕西省汉中市中考题)一个数的相反数的倒数是,2 12-则这个数是( ) A 、-2/5 B 、5/2 C 、2/5 D 、-5/2 考点3 绝对值 [考题精选]例1、(2000年宿迁市中考题)若a ≤0,则a+|a|= 例2、(2000年河北省中考题)已知:|x|=3 , |y|=2 ,且xy<0,则x+y 的值等于 例3、(2000年潜江市中考题)已知|a+b|+|a-b|-2b=0,在数轴给出关于的四种位置 关系,则可能成立的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例4、(1999年十堰市中考题)对于负实数a ,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a-(-a)|=2a B 、|a-(-a)|= -2a C 、|a-(-a)|=0 D 、|a-(-a)|= ±a 考点4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考题精选]例1、(2000年荆门市中考题)(-6)2的算术平方根是 例2、(2000年孝感市中考题)16的平方根是( ) A 、2 B 、±2 C 、4 D 、±4 考点5 近似数与不效数字 [考题精选]例1、(2000年河南省中考题)用四舍五入法,对200626取近似值,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200626≈ 例2、(1997年四川省中考题)近似数0.03020的有效数字的个数的精确试分别是

中考数学真题汇编:整式含真题分类汇编解析

年中考数学真题汇编:整式(31题) 一、选择题 1. (四川内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2.(2018广东深圳)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3.(2018浙江义乌)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② .③ .④ .其中做对的一道题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6.下列运算:①a2?a3=a6,②(a3)2=a6,③a5÷a5=a,④(ab)3=a3b3,其中结果正确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8.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答案】B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10.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答案】C 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12.下列计算结果等于的是() A. B. C. D. 【答案】D 1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1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1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x+y)2=x2+y2 B.(-xy2)3=-x3y6 C.x6÷x3=x2 D.=2 【答案】D

16.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a+b)2=a2+b2,②(2a2)2=-4a4,③a5÷a3=a2, ④a3·a4=a12。其中做对的一道题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1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3+a3=2a3 B.a3·a2=a6 C.a6÷a2=a3 D.(a3)2=a5 【答案】A 18.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1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20.在矩形ABCD内,将两张边长分别为a和b(a>b)的正方形纸片按图1,图2两种方式放置(图1,图2中两张正方形纸片均有部分重叠),矩形中未被这两张正方形纸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设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2.当AD-AB=2时,S2-S1的值为() A.2a B.2b C.2a-2b D.-2b 【答案】B 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 21.计算:________.

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相似三角形 含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十 相似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20成都)(3分)如图,直线123////l l l ,直线AC 和DF 被1l ,2l ,3l 所截,5AB =,6BC =,4EF =,则DE 的长为( ) A .2 B .3 C .4 D . 10 3 解:直线123////l l l ,∴ AB DE BC EF =, 5AB =,6BC =,4EF =,∴ 564 DE =, 103 DE ∴= , 选:D . 2.(2020哈尔滨)(3分)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边上,连接AD ,点E 在AC 边上,过点E 作//EF BC ,交AD 于点F ,过点E 作//EG AB ,交BC 于点G ,则下列式子一定正确的是( ) A . AE EF EC CD = B . EF EG CD AB = C . AF BG FD GC = D . CG AF BC AD = 解://EF BC ,∴AF AE FD EC =, //EG AB ,∴ AE BG EC GC =, ∴ AF BG FD GC =, 故选:C .

3.(2020河北)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以点O为位似中心,四边形ABCD的位似图形是() A. 四边形NPMQ B. 四边形 NPMR C. 四边形NHMQ D. 四边形 NHMR 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的位似图形是四边形NPMQ. 故选:A 4.(2020四川绵阳)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90°,AB=2,AD =2,将△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A′B′C,当A′B′恰好经过点D时,△B′CD为等腰三角形,若BB′=2,则AA′=() A.B.2C.D. 解:过D作DE⊥BC于E,

中考数学方案设计试题分类汇编

中考数学方案设计试题分类汇编 一、图案设计 1、(xx 四川乐山)认真观察图(10.1)的4个图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 特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10.2)中设计出你心中最美丽的图案,使它也具备你所写出的上述特征 解:( 1)特征1:都是轴对称图形;特征2: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特征3:这些图形的面积都等于4个单位面积;等 ··························································································· 6分 (2)满足条件的图形有很多,只要画正确一个,都可以得满分. ······················· 9分 2、(xx 福建福州)为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决定对一块正方形的空地进行种植花草,现向学生征集设计图案.图案要求只能用圆弧在正方形内加以设计,使正方形和所画的图弧构成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种植花草部分用阴影表示.请你在图③、图④、图⑤中画出三种不同的的设计图案. 提示:在两个图案中,只有半径变化而圆心不变的图案属于同一种,例如:图①、图②只能算一种. 解:以下为不同情形下的部分正确画法,答案不唯一.(满分8分) 3、(xx 哈尔滨)现将三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透明纸片,分别放在方格纸中,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并且平行四边形纸片的每个顶点与小正方形的顶点重合(如图1、图2、 图(10.1) 图(10.2) ① ② ③ ④ ⑤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及其解法公式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及其解法公式(总结) 1、解直角三角形的类型与解法 已知、解法 三角 类型 已 知 条 件 解 法 步 骤 Rt △ABC B c a A b C 两 边 两直角边(如a ,b ) 由tan A =a b ,求∠A ;∠B =90°-A , c = 2 2b a + 斜边,一直角边(如c ,a ) 由Sin A =a c ,求∠A ;∠B =90°-A ,b =22a -c 一 边 一 角 一角边 和 一锐角 锐角,邻边 (如∠A ,b ) ∠B =90°-A ,a =b ·Sin A ,c =b cosA cosA 锐角,对边 (如∠A ,a ) ∠B =90°-A ,b =a tanA ,c =a sinA 斜边,锐角(如c ,∠A ) ∠B =90°-A ,a =c ·Sin A , b =c ·cos A 2、测量物体的高度的常见模型 1)利用水平距离测量物体高度 数学模型 所用工具 应测数据 数量关系 根据 原理 侧倾器 皮尺 α、β、 水平距离a tan α=1 x ι ,tan β=2x ι ι=a ·tan α·tan βtan α+tan β 直角 三角 形的 边角 关系 tan α= x a +ι tan β= x ι ι=a ·tan α·tan β tan β-tan α 2)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数学模型 所用工具 应测数据 数量关系 根据 原理 皮尺 镜子 目高a 1 水平距离a 2 3a h =2 1a a ,h =231a a a 反射 定律 β α a x 1 x 2 ι α β x a ι 镜子 1a 2a 3a h

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A B C D P E 2015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压轴题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 2 4 1x +1,点C 的坐标为(–4,0),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B 在抛物线上,AB 与y 轴交于点M ,已知点Q (x ,y )在抛物线上,点P (t ,0)在x 轴上. (1) 写出点M 的坐标; (2) 当四边形CMQP 是以MQ ,PC 为腰的梯形时. ① 求t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② 当梯形CMQP 的两底的长度之比为1:2时,求t 的值. (1)M(0,2)(2)1AC:y= 21x+1.PQ // MC.t x x --+0 14 12 =21 2. 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2,BC =3,P 是线段AD 边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 A 、D ),连结PC , 过点P 作PE ⊥PC 交A B 于E (1)在线段AD 上是否存在不同于P 的点Q ,使得QC ⊥QE ?若存在,求线段AP 与AQ 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当点P 在AD 上运动时,对应的点E 也随之在AB 上运动,求BE 的取值范围. (3)存在,理由如下: 如图2,假设存在这样的点Q ,使得QC ⊥QE. 由(1)得:△PAE ∽△CDP , ∴ , ∴ ,

∵QC ⊥QE ,∠D =90 ° , ∴∠AQE +∠DQC =90 ° ,∠DQC +∠DCQ =90°, ∴∠AQE=∠DCQ. 又∵∠A=∠D=90°, ∴△QAE ∽△CDQ , ∴ , ∴ ∴ , 即 , ∴ , ∴ , ∴ . ∵AP≠AQ ,∴AP +AQ =3.又∵AP≠AQ ,∴AP≠ ,即P 不能是AD 的中点, ∴当P 是AD 的中点时,满足条件的Q 点不存在,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8 7 ≤ <2; 3.如图,已知抛物线y =-1 2 x 2+x +4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 (1)求A 、B 两点的坐标,并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设P (x ,y )(x >0)是直线y =x 上的一点,Q 是OP 的中点(O 是原点),以PQ 为对角线作正方形PEQF ,若正方形PEQF 与直线AB 有公共点,求x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记正方形PEQF 与△OAB 公共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探究S 的最大值. (1)令x=0,得y=4 即点B 的坐标为(0,4) 令y=0,得(-1/2)x2+x+4=0 则x2-2x-8=0 ∴x=-2或x=4 ∴点A 的坐标为(4,0)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 (y-0)/(x-4)=(4-0)/(0-4) ∴y=-x+4 (2)由(1),知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4

2019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汇编.docx

WORD格式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篇 1.(2019 山东泰安中考)( 4 分)如图,一艘船由 A 港沿北偏东65°方向航行30km 至 B 港,然后再沿北偏西40°方向航行至 C 港, C 港在 A 港北偏东 20°方向,则A, C 两港之间的距离为()km. A. 30+30B. 30+10C. 10+30D. 30 2.(2019 山东淄博中考)如图,小明从 A 处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点 B 处,又从点 B 处沿东偏南 20 方向行走至点 C 处,则∠ ABC等于() A. 130° B. 120° C. 110 ° D. 100 ° 3(.2019 山东聊城中考)某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实验大楼部分楼体高度(如图①所示,CD 部分),在起点 A 处测得大楼部分楼体 CD的顶端 C 点的仰角为45,底端 D 点的仰角为 30°,在同一剖面沿水平地面向前走20 米到达 B 处,测得顶端 C 的仰角为63.4 (如图② 所示),求大楼部分楼体CD的高度约为多少米?(精确到 1 米)(参考数据:sin63.40.89,

cos63.40.45 ,tan63.42.00,21.41, 31.73 )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的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4. ( 题出: 2 进1 行是 1 炎了某 9 热探方案设计 : 甘住 的究2 肃户 :阳, 中数窗据收集 : 光该 考户 ,通 7数上 与 又过 分学方 遮 能 阳篷 CD查的夹角 )课安 阳 最阅 题 某∠ BDC最装小 ( ∠ BDC=30.56° ); 窗户的高度 篷: 大 数研的决: 限C兰 学究, D度根 州 课小要 的 地据 市 题组求 夹 使上 结一 研通设 角述 冬 果年 究过计 ∠°≈ 0.51 天方 中 小调0.1m, 参考数据 :sin30.56的 A温案, 组查遮 D暖及夏 针研阳 C的数至 对究篷 最 阳据 这 兰设既 大 光, 一 州AC的遮阳篷 CD能 (射求 市天最 ∠的遮 .住大 A阳 房正限 D篷 窗午度 C C时 户夏天 =.刻 设计遮阳篷”这 - 课 7, 7太 .DA 4 4 ° ) : 冬 至 这 一 天 的正 午 时 刻 , 太 DB与遮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2010届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动态综合型问题 (二)填空题 1.(2010 浙江义乌)(1)将抛物线y 1=2x 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 2的图象,则y 2= ▲ ; (2)如图,P 是抛物线y 2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直线x =t 平行于y 轴,分别与直线y =x 、抛物线y 2交于点A 、B .若△ABP 是以点A 或点B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满足条件的t 的值,则t = ▲ . 【答案】(1)2(x -2)2 或2288x x -+ (2)3、1、55-、55+ 2.(2010浙江金华)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E ,F ,O 分别是AB ,CD ,AD 的中点, 以O 为圆心,以OE 为半径画弧EF .P 是上的一个动点,连 结OP ,并延长OP 交线段BC 于点K ,过点P 作⊙O 的切线,分别交射线AB 于点M ,交直线BC 于点G . 若 3=BM BG ,则BK ﹦ ▲ . 【答案】31, 3 5 3.(2010江西)如图所示,半圆AB 平移到半圆CD 的位置时所扫过的面积为 . A O D B F K E (第16题G M C P y x y x 2 y O ·

(14题) 【答案】6 4.(2010 四川成都)如图,在ABC ?中,90B ∠=,12mm AB =,24mm BC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边AB 向B 以2mm/s 的速度移动(不与点B 重合),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边BC 向C 以4mm/s 的速度移动(不与点C 重合).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 经过_____________秒,四边形APQC 的面积最小. 【答案】3 5.(2010 四川成都)如图,ABC ?内接于⊙O ,90,B AB BC ∠==,D 是⊙O 上与点B 关于圆心O 成中心对称的点,P 是BC 边上一点,连结AD DC AP 、、.已知8AB =,2CP =,Q 是线段AP 上一动点,连结BQ 并延长交四边形ABCD 的一边于点R ,且满足AP BR =,则 BQ QR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初三解直角三角形基本模型复习

课题解直角三角形模型 教学目标 1. 熟悉特殊的三角函数,理解三角函数表示的意义,学会利用三角函数求线段长度和角度; 2. 学会解决常考的解直角三角形题型。 重难点学会解决常考的解直角三角形题型 导案学案 教学流程 一、进门考(建议不超过10分钟) 1.(2017?绍兴)如图,学校的实验楼对面是一幢教学楼,小敏在实验楼的窗口C测得教学楼 顶部D的仰角为18°,教学楼底部B的俯角为20°,量得实验楼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AB=30m. (1)求∠BCD的度数. (2)求教学楼的高BD.(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tan20°≈0.36,tan18°≈0.32) 二、基础知识网络总结与巩固 知识回顾:三角函数中常用的特殊函数值。 函数名0°30°45°60°90° sinα0 1 cosα 1 0 tanα0 无穷大 cotα无穷大 1 0

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5个元素,即3条边和2个锐角.由这些元素中的一些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常用关系: 在Rt △ABC 中,∠C=90°,则: ①三边关系:a 2+b 2= c 2 ; ②两锐角关系:∠A +∠B= 90°; ③边与角关系:sin A=cos B= a c ,cos A=sin B= b c ,tan A=a b ; ④平方关系:1cos sin 2 2 =+A A ⑥倒数关系:tan A ?tan(90°—A)=1 ⑦弦切关系:tan A= A A cos sin 3.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基本类型————①已知两边长; ②已知一锐角和一边。 注意:已知两锐角不能解直角三角形。 4.解非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对于非直角三角形,往往要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作辅助线的一般思路是: ①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 ②利用图形本身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于底边。 5.常见的几种图形辅助线: 三、重难点例题启发与方法总结 类型一 背靠背 例1.(2017?恩施州)如图,小明家在学校O 的北偏东60°方向,距离学校80米的A 处,小华家在学校O 的南偏东45°方向的B 处,小华家在小明家的正南方向,求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1.41,≈1.73,≈2.45)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试题分类汇编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试题分类汇编 第2章 实数 一、选择题 1. (2018,1,3分)如在实数0,-3,3 2 - ,|-2|中,最小的是( ). A .3 2- B . - 3 C .0 D .|-2| 【答案】B 2. (2018市,1,3分)四个数-5,-0.1,1 2,3中为 无理数的是( ). A. -5 B. -0.1 C. 1 2 D. 3 【答案】D 3. (2018滨州,1,3分)在实数π、13 、 2、sin30°,无理 数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4. (2018,2,3分)(-2)2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 2 B . ±2 C .-2 D . 2 【答案】A

5. (2018,8,3分)已知实数m 、n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m (B)0-n m 【答案】C 6. (2018,1,3分)2×(-2 1)的结果是( ) A.-4 B.-1 C. -4 1 D.2 3 【答案】B 7. (2018,1,3分)计算 ―1―2的结果是 A .-1 B .1 C .- 3 D .3 【答案】C 8. (2018,2,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1)1x x --+=+ B =C 22=.222()a b a b -=- 【答案】C 9. ( 2018江津, 1,4分)2-3的值等于( ) A.1 B.-5 C.5 D.-1·

【答案】D · 10. (20181,3)如计算:-1-2= A.-1 B.1 C.-3 D.3 【答案】C 11. (2018滨州,10,3分)在快速计算法中,法国的“小 九九”从“一一得一”到“五五二十五”和我国的“小九九”算法是完全一样的,而后面“六到九”的运算就改用手势了.如计算8×9时,左手伸出3根手指,右手伸出4根手指,两只手伸出手指数的和为7,未伸出手指数的积为2,则8×9=10×7+2=72.那么在计算6×7时,左、右手伸出 的 手 指 数 应 该 分 别 为 ( ) A.1,2 B.1,3 C.4,2 D.4,3 【答案】A 12. (2018,10,3分)计算()221222 -+---1 (-) =( ) A .2 B .-2 C .6 D .10 【答案】A 13. (2018,6,3分)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b=1a + 1 b ,根据这个规则、计算2☆3的值是

中考数学专题特训 解直角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解直角三角形 【基础知识回顾】 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在RE△ABC中,∠C=900,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A的正弦可表示为:sinA= ,∠A的余弦可表示为CBA= ∠A的正切:tanA= ,它们弦称为∠A的锐角三角函数 【提醒:1、sinA、∠cosA、tanA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是两条线段的比,没有,这些比值只与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无关 2、取值范围 】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提醒:1、三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根据定义应用直角三角形性质算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表格进行记忆 2、当时,正弦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sin A 3、几个特殊关系:⑴sinA+cos2A= ,tanA= ⑵若∠A+∠B=900,则sinA= cosA.tanB= 】 三、解直角三角形: 1、定义: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个已知元素,求出另外个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RT∠ABC中,∠C900 三边分别为a、b、c ⑴三边关系: ⑵两锐角关系 ⑶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 cosA tanA

sinB cosB tanB 【提醒:解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元素应至少有一个是 当没有直角三角形时应注意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相应的边角关系解决】 3、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有关概念 ⑴仰角和俯角:如图:在用上标上仰角和俯角 ⑵坡度坡角:如图: 斜坡AB的垂直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用i表示,即i=坡面与水平面得 夹角为用字母α表示,则i=h l = ⑶方位角:是指南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所成的小于900的水平角 如图:OA表示OB表示 OC表示(也可称西南方向) 3、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⑴把实际问题抓化为数字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⑵根据条件特点选取合适的锐角三角函数去解直角三角形 ⑶解数学问题答案,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提醒:在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中,先构造符合题意的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在哪个直角三角形中用多少度角的哪种锐角三角函数解决】 【重点考点例析】 考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例1 (2012?内江)如图所示,△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的值为() A.1 2 B. 5 5 C. 10 10 D. 25 5 思路分析:利用网格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解:如图:连接CD交AB于O, 根据网格的特点,CD⊥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