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沈阳化工大学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填空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填空题

1.如果在水中加入少量蔗糖,则糖水的蒸气压__________水的蒸气压,糖水的沸点__________水的沸点;糖水的凝固点__________水的凝固点。

【答案】低于、高于、低于

2.设有6个可辨粒子,分配在三个能级中,其中。(1)若不考虑能级的简并度,则可能的微观状态数为__________。(2)若各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

,,则可能的微观状态数为__________。若粒子不可区分,问题(1)的答案是__________,问题(2)的答案是__________。

【答案】60、34560、1、120

【解析】

3.题: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的,温度从可逆变化到,则等压熵变与等容熵变的比值为__________。

【答案】1.67

【解析】

4.泡沫是以__________为分散相的分散系统。

【答案】气体

5.用和浓HCl作用,可制得稳定的溶胶,其胶体结构是__________。

【答案】

6.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其中为__________。

【答案】饱和吸附量

7.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为__________。推导此式时进行的四点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单分子层吸附、固体表面是均匀的、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分子相互之间无作用力、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

8.由统计热力学方法算出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之和称为统计熵,又称__________熵。

【答案】S(平)、S(转)、S(振)、光谱

9.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混合制备溶液,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胶向__________极移动。

【答案】负

【解析】略微过量,则若干个AgBr粒子组成的固体微粒优先吸附与其自身有相同元素的离子()而形成胶核,胶核为电正性。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胶向负极移动

10.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则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__________。

【答案】

11.在恒温条件下,一定体积的A液体,由大液滴分散成许多小液滴,其表面张力为__________;饱和蒸气压__________;液面上的附加压力__________;正常沸点__________;对玻璃的润湿性__________。

【答案】不变、增大、增大、减小、不变。

12.玻尔兹曼分布=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的振动配分函数.振动特征温度为307K,则300K时处于振动基态的分子数占全部分子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

【答案】、,基态,

13.某电池反应的在25℃时为,该电池时可逆工作将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此时与环境交换的热=__________。

【答案】吸热、5.963kJ

【解析】原电池可逆放电时,化学反应热为可逆热。

由于

14.在一定温度、压力的条件下,高度分散的固体表面自动吸附气体后,固体表面的吉布斯函数会__________

【答案】减小(降低)。

15.能量零点选择不同,则配分函数的值__________;内能的值__________;熵的值__________;等容热容的值__________。

【答案】不同、不同、同、同

16.若有平行反应:反应(1)与反应(2)的指前因子分别为及,活化能,,则在1000K时,k⑴__________k⑵。

【答案】。

17.影响物质的表面张力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压力、与该物质接触的另一相的性质。

18.弯曲液面和水平液面上饱和蒸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拉普拉斯方程

凸面上因外压与附加压力的方向一致,液体所受的总压等于外压与附加压力之和,总压比平面上大,;凹面上因外压与附加压力的方向相反,液体所受的总压等于外压与附加压力之差,总压比平面上小,。

19.气-固表面反应有两种反应历程,其中Langmuir-Hinshelwood历程是研究__________反应,Langmuir-Rideal历程(现称Elay-Rideal历程)是研究__________反应。

【答案】两个吸附分子间的反应、吸附分子与气态分子间的反应

20

.反应,若实验测得其反应物A的浓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时,该反应的级数为

__________级,若实验测得其反应物A的浓度c A的倒数与时间t呈线性关系时,该反应的级数为__________级,若实验测得其反应物A的浓度c A的对数与时间t呈线性关系时,该反应的级数为__________级。

【答案】零级、—级、一级。

天津大学826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及解析

天津大学专业课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826化工原理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轶鸿大师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af14365297.html,

【资料说明】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826)专业历年真题》系天津大学优秀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从历年天津大学化工原理(826)考研真题来看,化工原理考研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天津大学化工原理的考研试题均来自于课本,但是这些试题并不拘泥于课本,有些题目还高于课本。其中的一些小题,也就是选择填空题以及实验题需要对基础知识有很好的掌握。当然部分基础题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培养发散的思维方式,只靠记背是无法答题的。 ②天津大学化工原理的大型计算题的题型、考点均保持相同的风格不变。但是各年的考题难度有差异。例如,10年的传热题、11年的精馏题、12年的吸收题在当年来说都是相对较难的题目。那么14年的答题会是哪一个题目较难了? ③天津大学化工原理的考研试题,总体难度是不会太难,基本题型与大家考试非常熟悉。但是,据笔者在2013年的考研过程中,最后考分不高的最直接原因是时间不够。因此,这就需要考生加强计算能力,提高对知识点的认识熟悉度。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试题有明确的考试大纲,提出考试的重、难点。考试大纲给出了各章节的分值分配,并可以从历年真题中总结题型特点。这些信息有助于大家应付这场考试,希望大家好好把握。 3.重要的已考知识点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考试试卷中,很多考点会反复出现,甚至有些题目会重复考。一方面告诉大家这是重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大家记忆重要知识点,灵活的掌握各种答题方法。比如08年的干燥题与09年的干燥题基本相同,只是改变了一个条件和一个数据,问题也相同。如此相近的两年出现如此相近的两题,这说明历年考研真题在考研专业课复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再如:05年实验题中的第(1)题,在09年实验题的第(3)题有些雷同,再有,笔者记得,在05年的实验题在13年的考研题中再次出现,笔者在做05年这一题时做错了,但是考前复习后,在13年考试中,这一题时得心应手。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第二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1]

第一章 流体流动 流体的重要性质 1.某气柜的容积为6 000 m 3,若气柜内的表压力为5.5 kPa ,温度为40 ℃。已知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为:H 2 40%、 N 2 20%、CO 32%、CO 2 7%、CH 4 1%,大气压力为 101.3 kPa ,试计算气柜满载时各组分的质量。 解:气柜满载时各气体的总摩尔数 ()mol 4.246245mol 313 314.86000 0.10005.53.101t =???+== RT pV n 各组分的质量: kg 197kg 24.246245%40%4022H t H =??=?=M n m kg 97.1378kg 284.246245%20%2022N t N =??=?=M n m kg 36.2206kg 284.246245%32%32CO t CO =??=?=M n m kg 44.758kg 444.246245%7%722CO t CO =??=?=M n m kg 4.39kg 164.246245%1%144CH t CH =??=?=M n m 2.若将密度为830 kg/ m 3的油与密度为710 kg/ m 3的油各60 kg 混在一起,试求混合油的密度。设混合油为理想溶液。 解: ()kg 120kg 606021t =+=+=m m m 33 122 1 1 21t m 157.0m 7106083060=??? ? ??+=+= +=ρρm m V V V 3 3t t m m kg 33.764m kg 157 .0120=== V m ρ 流体静力学 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若

化工原理(天大版)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8.3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干燥过程是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进行干燥计算,必须解决干燥中湿物料去除的水分量及所需的热空气量。湿物料中的水分量如何表征呢? 湿物料中的含水量有两种表示方法 1.湿基含水量w 湿物料总质量 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 w kg 水/kg 湿料 2.干基含水量X 量 湿物料中绝干物料的质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 X kg 水/kg 绝干物料 3.二者关系 X X w +=1w w X -=1 说明:干燥过程中,湿物料的质量是变化的,而绝干物料的质量是不变的。因此,用干基含 水量计算较为方便。 图8.7 物料衡算 符号说明: L :绝干空气流量,kg 干气/h ; G 1、G 2:进、出干燥器的湿物料量,kg 湿料/h ; G c :湿物料中绝干物料量,kg 干料/h 。 产品 G 2, w 2, (X 2), θ2 G 1, w 1, (X 1), θ1 L, t 2 , H 2

目的:通过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可确定出将湿物料干燥到指定的含水量所需除去的水分量及所需的空气量。从而确定在给定干燥任务下所用的干燥器尺寸,并配备合适的风机。 1.湿物料的水分蒸发量W[kg 水/h] 通过干燥器的湿空气中绝干空气量是不变的,又因为湿物料中蒸发出的水分被空气带 走,故湿物料中水分的减少量等于湿物料中水分汽化量等于湿空气中水分增加量。即: [])]([][)(1221221121H H L W X X G w G w G G G c -==-=-=- 所以:1212221 1 2111w w w G w w w G G G W --=--=-= 2.干空气用量L[kg 干气/h] 1212) (H H W L H H L W -=∴-=Θ 令121H H W L l -== [kg 干气/kg 水] l 称为比空气用量,即每汽化1kg 的水所需干空气的量。 因为空气在预热器中为等湿加热,所以H 0=H 1,0 21211H H H H l -=-=,因此l 只与空气的初、终湿度有关,而与路径无关,是状态函数。 湿空气用量:)1(0'H L L += kg 湿气/h 或)1(0'H l l += kg 湿气/kg 水 湿空气体积:H s L V υ= m 3湿气/h 或H s l V υ=' m 3湿气/kg 水 通过干燥器的热量衡算,可以确定物料干燥所消耗的热量或干燥器排出空气的状态。作为计算空气预热器和加热器的传热面积、加热剂的用量、干燥器的尺寸或热效率的依据。 1.流程图

化工原理教案(下册)

化工原理教案(下册) 第一章蒸馏(下册) 1.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蒸馏的基本概念和蒸馏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 (1)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汽液平衡关系 (2)蒸馏过程的原理 (3)两组分连续精馏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与进料热状况的影响、理论板层数的计算与回流比的影响、塔板效率) 3. 教学难点 进料热状况参数及对精馏的影响;多侧线的精馏塔理论板层数的求解;间歇精馏的计算。 4. 本章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汽液平衡关系是精馏过程计算的基础,要理解平衡常数、相对挥发度等基本概念,熟练地运用汽液平衡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2)两组分连续精馏过程计算的主要内容是物料衡算、理论板层数的计算及塔高和塔径的计算,涉及到进料热状况、最小回流比和回流比、塔板效率等诸多概念,要理解上述概念,熟练地掌握各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 (3)两组分连续精馏过程计算所涉及的公式较多,学习时不要机械地记忆,应注意掌握其推导过程。 (4)塔板效率计算通常需联立操作线方程、汽液平衡方程及塔板效率定义式,应注意给出有关组成可计算塔板效率;给出塔板效率亦可计算有关组成。计算时应注意所求塔板的位置和类型(是理论板还是实际板)。 5.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和习题课进行巩固和强化训练。 6. 本章学习资料 (1)夏清等.化工原理,下册.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2)姚玉英等. 化工原理,下册.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 (3)大连理工大学. 化工原理,下册.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 (4) 贾绍义,柴诚敬.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 蒋维钧,雷良恒,刘茂林.化工原理,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1-1 蒸馏过程概述与汽液平衡关系

中南大学2013年化工原理实验考试题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2013 -- 2014 学年时间60分钟 学时:考试形式:专业年级:化工应化制药11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50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答案可能是一个或多个选项) 1、柏努利实验中,测压管的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时所出的液位高度表示该点的 A . 动压头; B . 静压头; C . 动压头与静压头之和; D . 动压头、静压头、损失压头之和。 2、当管径相同而两侧压孔方向也相同时,两测压管之间所测得液位差表示 A . 两截面之间的动压头之差; B . 两截面之间的静压头之差。 C . 两截面之间的压强差; D . 两截面之间的损失压头。 3、当管子放置角度或水流方向改变而流速不变时,其能量损失 A . 增大; B . 减少; C . 不变。 4、U 型压差计可直接测出如下各值: A . 表压、真空度、压强差。B. 表压、真空度、压强差和绝对压。 5、用量筒和秒表测定体积流量中,所算出的流速是 A . 平均流速; B . 点流速; C . 最大点速度。 6、蒸馏操作能将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主要依据是: A . 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B . 各组分的含量不同; C . 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 7、精馏全回流操作的特点有 A . F = O, D = 0, W = 0; B . 在一定分离要求下N T 最少; C . 操作线和对角线重合; 8、精馏实验能否达到98% (质量)的塔顶乙醇产品? A . 若进料组成大于95.57%,塔顶不能可达到98% 以上 B . 若进料组成大于95.57%,塔釜可达到98% 以上 C . 若进料组成小于95.57%,塔顶可达到98% 以上 D . 若进料组成小于95.57%,塔顶不能达到98% 以上 9、冷料回流对精馏操作的影响为 A . 理论板数增加, X D 增加, 塔顶温度T 降低 B . 理论板数减少, X D 增加, 塔顶温度T 降低 C . 理论板数减少, X D 减少, 塔顶温度T 升高

化工原理课件 天大版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流体输送机械:向流体作功以提高流体机械能的装置。?输送液体的机械通称为泵; 例如:离心泵、往复泵、旋转泵和漩涡泵。 ?输送气体的机械按不同的工况分别称为: 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

本章的目的: 结合化工生产的特点,讨论各种流体输送机械的操作原理、基本构造与性能,合理地选择其类型、决定规格、计算功率消耗、正确安排在管路系统中的位置等 ∑+++=+++f 2222e 2 11122h g u g p Z h g u g p Z ρρ

学习指导: ?学习目的: ?(1)熟悉各种流体输送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掌握离心泵性能参数、特性曲线、工作点的计算及 学会离心泵的选用、安装、维护等; ?(3)了解各种流体输送机械的结构、特点及使用场合。 ?学习内容: ?(1)离心泵的基本方程、性能参数的影响因素及相似泵 的相似比;(2)离心泵安装高度的计算;(3)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4)风机的风量与风压,以及离心泵与风机的特性曲线的测定、绘制与应用。

?学习难点: ?(1)离心泵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 ?(2)离心泵的气缚与气蚀性能,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3)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4)离心泵的组合操作。 ?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堂授课和观看模型相结合,例题讲解 与练习相结合,质疑与习作讨论相结合。

2.1概述 ?2.1.1流体输送机械的作用 ?一、管路系统对流体输送机械的能量要求?——管路特性方程 在截面1-1′与2-2′间列柏 努利方程式,并以1-1′截面为 基准水平面,则液体流过管路 所需的压头为: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课后习题解答 绪 论 1. 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SI 单位。 (1)水的黏度μ= g/(cm ·s) (2)密度ρ= kgf ?s 2/m 4 (3)某物质的比热容C P = BTU/(lb ·℉) (4)传质系数K G = kmol/(m 2 ?h ?atm) (5)表面张力σ=74 dyn/cm (6)导热系数λ=1 kcal/(m ?h ?℃) 解: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水的黏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1000 g ,1 m=100 cm 则 )s Pa 1056.8s m kg 1056.81m 100cm 1000g 1kg s cm g 00856.044??=??=? ? ? ????????????? ???=--μ (2)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f= N ,1 N=1 kg ?m/s 2 则 3 242m kg 13501N s m 1kg 1kgf N 81.9m s kgf 6.138=?? ??????????????????=ρ (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BTU= kJ ,l b= kg o o 51F C 9 = 则 ()C kg kJ 005.1C 5F 10.4536kg 1lb 1BTU kJ 055.1F lb BTU 24.0??=?? ? ????????????????????????=p c (4)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h=3600 s ,1 atm= kPa 则 ()kPa s m kmol 10378.9101.33kPa 1atm 3600s h 1atm h m kmol 2.342 52G ???=? ? ??????????????????=-K (5)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dyn=1×10–5 N 1 m=100 cm 则 m N 104.71m 100cm 1dyn N 101cm dyn 742 5 --?=????? ??????????????=σ (6)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cal=×103 J ,1 h=3600 s 则

中南大学2006年上期化工原理(下)试题与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2006 -- 2006 学年 1 学期时间110分钟化工原理(下) 课程 48 学时 3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化工0301-0306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填空题(40分) 1.(2分) 在常压下,20℃时,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15.2 kPa, 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15 kg NH3/100 kg H2O,此时m=__________。 2.(4分) 将相对挥发度为2.47的某二元混合物在全回流操作的塔中进行精馏,现测得全 凝器中冷凝液组成为0.98,塔内第二层塔板上升的汽相组成为0.969,则离开塔顶第一层塔板的液相浓度为______________,塔顶第一层板的汽相默弗里效率为______________。 3. (2分) 等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 常压下乙醇-水溶液的y-x图上,有一点是平衡线与对角线的交点M, 此点溶液 称为__________, 其两相的浓度__________。 5.(2分) 将含水量为0.5 kg水/kg绝干料的某物料与一定状态的空气接触,测出物料的 平衡水分为0.05 kg水/kg绝干料,则此物料的自由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分)将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为0.020 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 个大气压下相接触。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P A*=1.62C A (atm),则SO2将从__________相向__________相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_________________atm。 7.(2分) 临界湿含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举其中四个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 精馏过程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基于__________。 A. 塔顶泡点回流 B. 理想物系 C. 恒摩尔流假定 D. 理论板假定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内容及题型

化工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对于学术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三大部分内容: (1)化工原理课程, (2)化工原理实验, (3)化工传递。 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为必考内容(约占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和第三部分化工传递为选考内容(约占15%),即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传递为并列关系,考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考试。 对于专业型考生,本考试涉及二大部分内容:(1)化工原理课程,(2)化工原理实验。均为必考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化工原理课程约占85%,第二部分化工原理实验约占15%。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考生具有熟练的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务必书写清晰,过程必须详细,应注明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注意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在试卷上答题,解答一律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并注意不要书写在答题范围之外。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125分) 1.流体流动(20分)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黏性及黏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10分)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2分)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20分)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16分)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6.吸收(15分)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8分)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9分)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15分)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二)【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内容及比例】(25分) 1.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实验单相流动阻力实验;离心泵的操作和性能测定实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常数的测定实验;精馏塔实验;吸收塔实验;萃取塔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2.考试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目的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装置、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析等几个方面。 (三)【化工传递考试内容及比例】(25分) 1.微分衡算方程的推导与简化连续性方程(单组分)的推导与简化;传热微分方程的推

化工原理下(天津大学版)_习题答案

第五章蒸馏 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t(℃)80.1 85 90 95 100 105 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 解: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 B*,P A*,由于总压 P = 99kPa,则由x = (P-P B*)/(P A*-P B*)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t-x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x =(99-40)/(101.33-40)= 0.962 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 由图可得出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

2.正戊烷(C5H12)和正己烷(C6H14)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 = 1 3.3kPa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温度C5H12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 K C6H14 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 饱和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 解:根据附表数据得出相同温度下C5H12(A)和C6H14(B)的饱和蒸汽压 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P B* = 1.3kPa 查得P A*= 6.843kPa 得到其他温度下A?B的饱和蒸汽压如下表 t(℃) 248 251 259.1 260.6 275.1 276.9 279 289 291.7 304.8 309.3 P A*(kPa) 6.843 8.00012.472 13.30026.600 29.484 33.42548.873 53.200 89.000101.300 P B*(kPa) 1.300 1.634 2.600 2.826 5.027 5.300 8.000 13.300 15.694 26.600 33.250 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平衡数据 平衡液相组成以260.6℃时为例 当t= 260.6℃时x = (P-P B*)/(P A*-P B*)

2016天津大学初试化工原理回忆版

化工原理 第一题(填空、选择) 1管径159*4.5,流体的运动黏度为9.0*10^5m^2/s,为了使流体处于层流状态,则最大流量为()。 2流体流动中,两并联管路,管长相等d1:d2=1:2,则两管路的流量V1:V2=( )。 3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为H=A-Bqv^2,那么两个泵并联后,特性曲线变为()。 4在考虑到沉降过程中颗粒之间的干扰后,粒径较大的颗粒的沉降速度()自由沉降速度。 5已知沉降室的长、宽、高,空气的密度、黏度,可以沉降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0.2m/s,则生产能力为()。 6换热器使用多管程的目的 7第I类物质,当温度降低时,原溶剂、萃取剂之间的互溶性(),界面处的分层面积(),溶质在萃取相中的浓度()。(增大、减小、不变、不确定) 8旋风分离器气体流量不变,温度升高,临界直径()。 9板间距减小,则漏液线()、液泛线()、夹带线()(上移、下移、不变、不确定)。 10恒速干燥阶段又叫()阶段,降速干燥阶段又叫()。 11通过筛板塔的压降包括()、()、()。 12精馏塔某两层塔板气液流相如图,互成相平衡的两流股为()、(),成操作平衡

的两流股分别为()、()和()、()。 13精馏塔保持进液组成XF、塔顶馏出液组成XD不变,当进料中气相分率变大时,q ()、最小回流比()。 14转子流量计通过的流量增大时,压差()。 第二题(流体流动) 从敞口水槽向敞口高位液槽输送流量,管径为 59*4.5,流量为8.5m^3/h,密度,黏度给出,全部管长(包括全部局部阻力)为85m,从水槽到压差计测压点管长为35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泵的效率为75% 提示:4000

第三章化工原理-修订版-天津大学-

第三章 机械分离和固体流态化 1. 取颗粒试样500 g ,作筛分分析,所用筛号及筛孔尺寸见本题附表中第1、2列,筛析后称取各号筛面上的颗粒截留量列于本题附表中第3列,试求颗粒群的平均直径。 习题1附表 解:颗粒平均直径的计算 由 11i a i G d d G =∑ 2204080130110 (500 1.651 1.168 1.1680.8330.8330.5890.5890.4170.4170.295 603015105 0.2950.2080.2080.1470.1470.1040.1040.0740.0740.053 = ?++++ +++++++++++++++ ) 2.905=(1/mm) 由此可知,颗粒群的平均直径为d a =0.345mm. 2. 密度为2650 kg/m 3的球形石英颗粒在20℃空气中自由沉降,计算服从斯托克斯公式的最大颗粒直径及服从牛顿公式的最小颗粒直径。 解:20C 时,351.205/, 1.8110kg m Pa s ρμ-==??空气 对应牛顿公式,K 的下限为69.1,斯脱克斯区K 的上限为2.62 那么,斯脱克斯区: max 57.4d m μ= ==

min 1513d m μ= = 3. 在底面积为40 m 2的除尘室回收气体中的球形固体颗粒。气体的处理量为3600 m 3/h ,固体的密度3/3000m kg =ρ,操作条件下气体的密度3/06.1m kg =ρ,黏度为2×10-5 P a·s。试求理论上能完全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 解:同P 151.例3-3 在降尘室中能被完全分离除去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u t , 则 36000.025/4003600 s t V u m s bl = ==? 假设沉降在滞流区,用斯托克斯公式求算最小颗粒直径。 min 17.5d um === 核算沉降流型:6min 5 17.5100.025 1.06 R 0.0231210t et d u ρ μ --???= ==

天津大学2003年化工原理考研试题

天津大学2003年化工原理考研试题 题号: 考试科目:化工原理(含实验)页数: 一、选择与填空(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流动系统,当阀门c的开度增大时,流动系统的总摩擦阻力损失σhf将,ab管段的摩擦阻力损失σhf,ab将。(2分) 2、三只长度相等的并联管路,管径的比为1:2:3,若三只管路的流动摩擦系数均相等,则三只管路的体积流量之比为。(2分): 3 c、1: 24:39 d、1:4:9 a、1:2:3 b、1: 1题附图3题附图 3、如图所示的清水输送系统,两液面均为敞口容器。现用该系统输送密度为1200kg/m3的某溶液(溶液的其他性质与水相同),与输送清水相比,离心泵所提供的压头,轴功率。(2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如图所示为某流动系统的竖直圆管段部分,当清水的平均流速为50mm/s时(此时管内为层流),管轴心处的某刚性球形固体颗粒由a 截面到达b截面的时间为20s;当平均流速为30mm/s时,该固体颗粒在管轴心处由a截面到达b截面的时间为。(2分) 5、板框过滤机采用横穿洗涤法洗涤滤饼,其洗涤操作的特征是:洗液流经滤饼的厚度大约是过滤终点滤饼厚度的倍;洗液流通面积是过滤面积的倍。(2分) a、1 b、0.5 c、2 d、4

6、一维稳态温度场傅立叶定律的表达式为。(2分) 7、在传热计算中,平均温度差法往往用于计算,传热单元数法往往用于计算。(2分) a、设计型 b、核算型 c、设计型和核算型 8、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xf、q、r不变,减小w,则l/v ,l’ 。(2分)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确定 9、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2分) a、x*-x b、x-x* c、xi-x d、x-xi 第一页共三页 10、板式塔是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连续相;填料塔是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连续相。(4分) 11、若萃取相和萃余相在脱除溶剂后的组成均与原料液的组成相同,则所用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2分) a、小于1 b、大于1 c、不确定 d、等于1 12、多级错流萃取的特点是:、和。(3分) 13、常压湿空气由t1加热到t2,则空气的性质参数h2 h1、i2 i1、tw2 tw1。(3分) a、大于 b、不确定 c、小于 d、等于 二、采用如图所示的输送系统,将水池中的清水(密度为1000kg/m3)输送到密闭高位槽中。离心泵的特性方程为h=40-7.0×104q2(式

年清华大学硕士入学生化试题化工原理物理化学

1996年清华大学硕士入学生化试题 一.写出下列各化学物的结构式(20分) ⑴β-D-葡萄糖(β-D-Glucose) ⑵乳糖(Lactose) ⑶5’-腺苷三磷酸(5’-Adenosine triphosphate) ⑷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 ⑸4-羟基脯氨酸(4-Hydroxyproline) ⑹丹磺酰氯(Dansyl chloride) ⑺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丙氨酸-亮氨酸(Ser-Gly-Tyr-Ala-Leu) ⑻7-脱氢胆固醇(7-Dehydrocholesteol) ⑼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I,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⑽鸟苷酸(Ornithine) ⑾1,3-二磷酸甘油酸(1,3-Bisphosphoglycerate) 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 ⒀琥珀酰辅酶 A (Succinyl-CoA) ⒁延胡索酸(Fumarate) ⒂异柠檬酸(Isocitrate) ⒃氨甲酰磷酸(Carbamyl phosphate) ⒄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 ⒅核酮糖-1,5-二磷酸(Ribulose-1,5-bisphosphate) ⒆肾上腺素(Epinephrine) ⒇生物素(Biotin) 二.名词解释(10分) ⑴蛋白质的等电点⑵DNA熔点⑶蛋白质的去折叠和再折叠⑷碱基互补⑸酶的共价调节和别构调节⑹流体镶嵌模型⑺中心法则⑻酮体⑼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的磷酸化⑽内含子和外显子 三.完成下列酶催化的反应方程式(20分) ⑴葡萄糖激酶(Glucose kinase) ⑵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体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⑷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⑸谷丙转氨酶(Glutamate:pyruvate transaminase) ⑹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 ⑺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⑻甘油激酶(Glycerol kinase) ⑼顺乌头酸酶(Aconitase) ⑽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ibulose-1,5-diphosphate carboxylase) 四.判断下列是非题(是标“+”,非标“-”),如果命题是错的,请指出错误之处(10分)()⑴组成蛋白质的常见的20种氨基酸均有旋光性,并且均为L-氨基酸。 ()⑵辅基和辅酶的区别在于与酶蛋白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辅酶结合比较不牢固(非共价结合),而辅基结合较牢固(共价或配位键结合)。 ()⑶溴化氰(CNBr)常用于在蛋白质序列测定中断裂肽键,它专一性的切断甲硫氨酸羧基侧肽键。 ()⑷二维和多维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用于测定蛋白质溶液构象的唯一手段。 ()⑸肌红蛋白是骨骼肌中储氧的蛋白质,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输氧的蛋白质,两者都含有血红素,在空间结构上也极其相似,并且都为有别构效应的蛋白质。 ()⑹反竞争性抑制剂(I)首先与酶结合形成EI,EI再与底物(S)结合形成EIS,EIS不能分解成产物,I因此而起抑制作用。 ()⑺维生素B1是硫胺素,而硫胺素焦磷酸则为辅酶形式,它是羧化酶的辅酶。 ()⑻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主要是抑制粘肽合成的最后一步,即转肽作用。 ()⑼人体细胞内进行的乙醛酸循环,每进行一个循环消耗2分子的乙酰辅酶A,合成1分子的琥珀酸。 ()⑽呼吸链电子传递体中复合物Ⅱ为琥珀酸泛酸还原酶,它将还原型底物中的氢脱下,并将电子传递给泛醌Q,然后经呼吸链其它电子传递体最终交给电子受体氧。其释放能量,可使3分子的ADP转化为3分子的A TP。 五.选择性填空(10分) ()⑴下列几种糖中,哪一个是非还原糖?a.麦芽糖 b.葡萄糖 c.蔗糖 d.乳糖

天大_化工原理(上册)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夏清、陈常贵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一章流体流动 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 13.3×103 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已知该地 区大气压强为 98.7×103 Pa。 解:由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真空度得到: 设备内的绝对压强P绝= 98.7×103 Pa -13.3×103 Pa =8.54×103 Pa 设备内的表压强 P表 = -真空度 = - 13.3×103 Pa 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 上方为常压。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 800 mm,孔盖用 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 Pa ,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 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 力即 P油≤?螺

解:P螺 =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 150.307×103 N ?螺 = 39.03×103×3.14×0.0142×n P油≤?螺得 n ≥ 6.23 取 n min= 7 至少需要7个螺钉 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型管压差计,如本题附 图所示。测得R1 = 400 mm , R2 = 50 mm,指示液为水 银。为防止水银蒸汽向空气中扩散,于右侧的U 型管与大气 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3= 50 mm。试求A﹑B 两处的表压强。 分析:根据静力学基本原则,对于右边的U管压差计,a– a′为等压面,对于左边的压差计,b–b′为另一等压面,分 别列出两个等压面处的静力学基本方程求解。 解:设空气的密度为ρg,其他数据如图所示 a–a′处 P A + ρg gh1 = ρ水gR3 + ρ水银ɡR2 由于空气的密度相对于水和水银来说很小可以忽略不记 即:P A = 1.0 ×103×9.81×0.05 + 13.6×103×9.81×0.05 = 7.16×103 Pa b-b′处 P B + ρg gh3 = P A + ρg gh2 + ρ水银gR1 P B = 13.6×103×9.81×0.4 + 7.16×103 =6.05×103Pa 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 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已知两 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 = 1m,U管压差计的指示

清华大学化工原理_zyxt作业习题2

化工原理(下) 教学日历 任课教师:余立新yulixin@https://www.360docs.net/doc/af14365297.html, 6278-9238(H), 62788777(O)

第1周 1. 气液平衡数据的获取:请给出任意一个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给出出处及获取该数 据的途径, 并分析用精馏方法分离该体系时可能具有的特点。 2. 分析简单蒸馏过程:分析是否可以用简单蒸馏的方法从7%(质量分数)的乙醇发酵液制得 75%(质量分数)的医用酒精?如果可以, 最多可以得到多少? 3. 某两组分混合液100kmol,其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为0.4, 在101.33kPa下进行平衡蒸 馏,最终所得液相产物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为0.3,试求所得汽相产物的量和组成。 假设该体系为理想体系,相对挥发度为3.0。定性分析如果将操作压力降低(即改为真空操作),那么两相产物的量和组成会如何变化? 第2周 1. 用逐板计算法,图解法和简捷法计算如下精馏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和进料位置。 请设计一分离苯-甲苯溶液的连续精馏塔,料液含苯0.5,要求馏出液中含苯0.97,残液中含苯低于0.04 (均为摩尔分数),泡点加料时温度为多少,回流比取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最小回流比与塔釜浓度要求有关吗?苯与甲苯的相对挥发度平均可以取2.5,可以用恒摩尔流假设。 * 思考: 计算过程中如果板数出现小数, 该怎样理解和处理? 第3周 1.某常压连续精馏塔, 共有15块塔板(不包括再沸器), 用于精馏甲醇水溶液。进料中含有甲 醇40%(质量百分数,下同),要求馏出液中含甲醇98%,釜残液中含甲醇2%。假定实际操作为泡点进料,回流液为饱和液体,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 试确定(1) 画出精馏系统的流程图;(2) 进料温度;(3) 试求该塔的全塔板效率;(4) 若进料甲醇的组成下降为30%,为达到相同的分离任务,应该采用何种措施(要求尽量定量说明)。 2. An equimolar mixture of benzene and tolune is to be separated in a sieve plate tower at the rate of 100kmol/h at 1 atm atmosphere. The overhead product must contain at least 98 mole percentage benzene. The feed is saturated liquid. A tower is available containing 24 plates. Feed may be introduced either on the 11th or the 17th plate from the top. The maximum vaporization capacity of the reboiler is 120 kmol/h. The plates are about 50% efficient. How many moles per hour of overhead product can be obtained from this tower? 第4周 预习讨论题:一精馏塔直径已经确定,有40块实际板,正常操作时全塔效率在50%左右。 用来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和液,常压下连续操作,进料量恒定,料液中含四氯化碳 0.60(摩尔分数, 下同), 要求塔底釜残液中四氯化碳含量不高于0.20。试问塔顶产品中四 氯化碳的含量最高可以达到多少?

天大化工原理真题--2001-2003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2003年招收硕士生入学试题 题号: 考试科目:化工原理(含实验)页数: 一、选择与填空(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流动系统,当阀门C的开度增大时,流动系统的总摩擦阻力损失Σhf将,AB管段的摩擦阻力损失Σhf,AB将。(2分) 2、三只长度相等的并联管路,管径的比为1:2:3,若三只管路的流动摩擦系数均相等,则三只管路的体积流量之比为。(2分) : 3 C、1: 24:39 D、1:4:9 A、1:2:3 B、1: 1题附图 3题附图 3、如图所示的清水输送系统,两液面均为敞口容器。现用该系统输送密度为1200kg/m3的某溶液(溶液的其他性质与水相同),与输送清水相比,离心泵所提供的压头,轴功率。(2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如图所示为某流动系统的竖直圆管段部分,当清水的平均流速为50mm/s时(此时管内为层流),管轴心处的某刚性球形固体颗粒由A 截面到达B截面的时间为20s;当平均流速为30mm/s时,该固体颗粒在管轴心处由A截面到达B截面的时间为。(2分) 5、板框过滤机采用横穿洗涤法洗涤滤饼,其洗涤操作的特征是:洗液流经滤饼的厚度大约是过滤终点滤饼厚度的倍;洗液流通面积是过滤面积的倍。(2分) A、1 B、0.5 C、2 D、4 6、一维稳态温度场傅立叶定律的表达式为。(2分) 7、在传热计算中,平均温度差法往往用于计算,传热单元数法往往用于计算。(2分) A、设计型 B、核算型 C、设计型和核算型 8、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xF、q、R不变,减小W,则L/V ,L’

。(2分)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不确定 9、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2分) A、X*-X B、X-X* C、Xi-X D、X-Xi 第一页共三页 10、板式塔是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连续相;填料塔是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连续相。(4分) 11、若萃取相和萃余相在脱除溶剂后的组成均与原料液的组成相同,则所用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2分) A、小于1 B、大于1 C、不确定 D、等于1 12、多级错流萃取的特点是:、和。(3分) 13、常压湿空气由t1加热到t2,则空气的性质参数H2 H1、I2 I1、tW2 tW1。(3分) A、大于 B、不确定 C、小于 D、等于 二、采用如图所示的输送系统,将水池中的清水(密度为 1000kg/m3)输送到密闭高位槽中。离心泵的特性方程为H=40-7.0×104Q2(式中H的单位为m,Q的单位为m3/s),当压力表的读数为100kPa时,输水量为10L/s,此时管内流动已进入阻力平方区。若管路及阀门开度不变,当压力表读数为80kPa时,试求: (1)管路的特性方程;(10分) (2)输水体积流量;(5分) (3)离心泵的有效功率。(5分) 三、过滤基本方程式为:)('dd12esVVvrpAV Δ=?μθ 式中 V——过滤体积,m3; θ——过滤时间,s; A——过滤面积,m2; Δp——过滤的压差,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