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方式的演变与展望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方式的演变与展望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方式的演变与展望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 )是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的

一种慢性疾病,而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T2DM )占90%以

上。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在1.5亿以上,而且其患病率也逐

年上升,在我国已排第3位[1]。T2DM 发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包

括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不足等,研究也表明大多T2DM 以胰

岛素抵抗多见[2]。目前T2DM 的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而通过改变

患者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等来控制血糖或治愈T2DM 是很难成

功的。长期口服各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又会给患者造成非常

大的精神压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近年来,国外通过对接受肥胖

手术的病例的长期随访发现,胃转流术(GBP )可使T2DM 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使80%~100%的病理性肥胖合并T2DM 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保持在正常水平[3],使人们看到了外科治疗T2DM 的希望。现在胃转流术治疗T2DM 有了很大的进展,其手术方式也有所演变,如Roux -en -Y 胃转流手术(RYGB 术)、腹腔镜胃转流术(LRYGB 术)及腹腔镜迷你胃转流术(LMGB 术)等。本文将对胃转流术治疗T2DM 手术方式的演变与展望进行初步探讨。1外科治疗T2DM 的历史与现状1982年,在手术治疗病态肥胖症时,人们发现合并有T2DM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方式的演变与展望李震综述,王继见审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肛肠外科,重庆400010)

【关键词】腹腔镜;糖尿病,2型;胃转流术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9-1366-03

中图法分类号:R656.61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王继见(E -mail :wangjj1963@https://www.360docs.net/doc/af14474092.html,

)。

II型糖尿病治愈机理研究及成效

II型糖尿病治愈机理研究及成效 ---复方中药制剂《梅糖》临床效果概述-梅连武 糖尿病在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美国糖尿病协会曾宣称“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事实上西医已经把糖尿病列为“不治之症”。在我国糖尿病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或“消渴病”。但从病症和发病机理上看中西医对糖尿病认知基本是一致的,但对糖尿病治愈的理念和方法完全不同。我们课题组是一个以老、中、青结合的中医科研团队,针对治愈糖尿病的课题经历了近三十年、几代老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论证和研究,终于研究成功复方中药制剂—“梅糖”。2013年此研究成果正式申报了国家生物医药技术专利(专利号201310121761.8),我本人作为次成果的研发人之一,并委托广东边防武警医院经过近几年的临床验证,最终治愈人数近390人,平均治愈时间为4个月,有效治愈率为95%以上,全过程验证了糖尿病可以治愈的事实。 一、糖尿病治愈机理分析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 谢异常综合征,内在发病的表现形式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不足或存在缺陷。传统的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我们人类的遗传基因还是老样子。这才是当代“现代病”“富贵病”爆发的主要原因。

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我们必须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双重利刃来破解医治糖尿病的难题。为此,我们课题组在研制复方中药制剂—“梅糖”时,确定了以下两个课题: 1、复方中药制剂“梅糖”--对II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的激活和修复的机理研究。 2、复方中药制剂“梅糖”--对II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的激活和修复能力的临床验证。 我们总结研究这一机理的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调、养、生。 首先,“调”是前提。西药治疗糖尿病关键是体现在“控”上,就是以控制住血糖值为主攻目标。我们研制的中药制剂主要把功夫用在“调”上,根据“病在脏腑,根在细胞”的理论,全面调理五脏平衡、气血平衡和阴阳平衡,作用点就是从源头上解决了体内“胰岛素抵抗”的问题。依据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经过验证的:患者在服用“梅糖”的当天可以立即停用所有降糖药和胰岛素(后文有图示分析),当“梅糖”服用到7-20天以后,血糖值开始逐步下降,并逐步向血糖值的平稳趋势行进。最终结果是同时达到“调”与“控”的双重目的。 第二,“养”是基础。西医不能治愈糖尿病主要是体现在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和服用降糖药物,这些办法也只是解决了胰岛素缺乏的暂时问题,却没有解决胰岛素的自给自足的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养”,通过养来弥补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作用缺陷问题。其实上一步的“调”已经为下一步的“养”创造了一个改善后的体内

抗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_孟艳秋----

抗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孟艳秋,刘文虎,刘凤鑫,张宇,薛菁 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 110142 摘 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中有90%~95%为2型糖尿病。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药物研究重心逐渐从传统致病机制的研究转移到新作用靶点、新致病机制的研究。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按照作用机制介绍了一些在临床使用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或正在研制的有关药物。预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将成为未来抗2型糖尿病药物的研发热点,为抗2型糖尿病的药物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SGLT2抑制剂;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R9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5515(2013)03 - 0461 - 0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3.03.050 Research progress on drugs of anti-type 2 diabetes MENG Yan-qiu, LIU Wen-hu, LIU Feng-xin, ZHANG Yu, XUE Ji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110142, China Abstract: Diabetes is a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s,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is mainly hyperglycemia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90%—95% of diabetic patients are type 2 diabetes. The research emphases of type 2 diabetes drug is shifting from the research aim at traditional pathogenic mechanism transferred to the research focus on new target and new pathogenic mechanism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chanism of type 2 diabetes, presented a number of drugs in the clinical use or under development. In these drugs, the SGLT2 inhibitors will be the hot topic of the future anti-diabetic drugs, which is indicated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anti-diabetic drugs.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chanism of action; glucagon-like peptide-1; SGLT2 inhibitor; insulinum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或生物效应降低所致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2012年1月9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国慢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 2.6%,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19.6%,全国约有成年糖尿病患者9 700万人,这一数字使我国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约有90%~95%属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主要表现为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机能障碍从而导致高血糖。根据主要作用的效果可将目前的抗2型糖尿病药分为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类药物、促进胰岛素利用类药物、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减慢碳水化合物吸收类药物、促进血糖排除类药物和限制肝糖原分解药物6类。本文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典型代表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各类药物的临床及上市情况见表1。 1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 1.1磺脲类药物 从第1代的甲苯磺丁脲开始,该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长达3代近半个世纪。该药作用机制为阻断ATP通道,致使细胞膜去极化,增强胞内游离钙浓度,从而促使β细胞释放胰岛素。目前,此类药物的最新代表为格列美脲[1]。长期服用该类药物,会引起低血糖,体质量增加等副作用。 1.2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主要由分布于空肠回肠和盲肠的L细胞分泌。它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实 收稿日期:2013-01-16 作者简介:孟艳秋(1963—),女,辽宁义县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新药研究。Tel: (024)89383903 E-mail: mengyanqiu@https://www.360docs.net/doc/af14474092.html,

八段锦运动疗法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

八段锦运动疗法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 发表时间:2018-01-19T14:14:32.2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3期作者:唐月琴何珂朱立萍陆晶晶费莺莺[导读] 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八段锦,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其降糖作用与中强度步行运动相当. 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方法 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步行运动组及对照组,运动组早餐后1h起分别行30min八段锦或步行运动,观察患者空腹、运动前、运动后、中餐前血糖,及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计算不同运动下的最大耗氧量(VO2max)。结果八段锦组及步行组运动后及中餐前血糖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八段锦组运动后血糖尽管略高于步行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组运动中及运动后脉率(P<0.05)、VO2max(P<0.01)低于步行组。结论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八段锦,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其降糖作用与中强度步行运动相当,八段锦为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经济、简便的运动治疗方式。 关键词:2型糖尿病;八段锦;运动疗法;餐后血糖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了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而有效的运动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2]。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功法,其通过舒缓伸展、动静相兼的动作,有效调节全身气血运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各脏腑功能[3-5]。相比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对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影响更大。本研究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观察餐后30min有氧运动八段锦对患者血糖、心率及最大耗氧量的影响,寻找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的有效运动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06-2016.12无锡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30-70周岁;③病程≥0.5年;④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或并发症;⑤应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或目前未用降糖药。生活习惯规律,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饮食,目前血糖控制均相对稳定,入组前三天及入组期间无降糖药物种类或剂量调整。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糖尿病急性或严重慢性并发症;严重糖尿病足或肢体残疾;严重心、肝、脑、肾、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急性感染;合并认知障碍;不能耐受运动者。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步行运动组及空白对照组3组。八段锦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49.65±9.00)岁,病程(5.70±0.95)年;步行运动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49.36±11.54)岁,病程(4.48±1.11)年;空白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50.09±10.41)岁,病程(6.88±1.08)年。3组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运动方案 八段锦运动: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八段锦培训,通过考核的患者正式进入试验。八段锦主要分为8个步骤: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顾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步行运动:先快速步行(120-150步/min)5min,然后慢速步行(80-100步/min)5min,交替进行。 1.2.2 评估指标 试验期间,患者规律进食早餐,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餐后1h、餐后2h及中餐前血糖。八段锦组及步行运动组分别于早餐后1h 起八段锦或步行运动30min。测量患者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半小时的脉率。并计算患者不同运动下的最大耗氧量(VO2max)。VO2max(%)=(运动中脉率-安静时脉率)/(运动中最大脉率-安静时脉率),运动中最大脉率=210-年龄。 1.2.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八段锦及步行运动对患者血糖的影响 3组患者入组时空腹血糖、运动前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八段锦及步行运动后,运动后血糖较对照组明显下降,(8.81±1.10 vs. 11.23±1.84,P<0.05;7.52±1.11 vs. 11.23±1.84,P<0.01),而八段锦组运动后血糖尽管略高于步行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八段锦及步行运动后的中餐前血糖较对照组均有下降(6.89±0.87 vs. 9.74±1.85,P<0.01;5.93±0.74 vs. 9.74±1.85,P<0.01),而八段锦与步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糖尿病只知道吃药打针?那是以前的思想,也是以往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式。但是,现在除了吃药打针,糖尿病可以手术治疗了。下面就来看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糖尿病手术是由减重手术启发下出现并发展的,减重手术种类繁多,垂直胃捆绑术,可调节胃束带术,胆胰分流术,胆胰分流、十二指肠改道术,胃空肠旁路术,长分支胃空肠旁路术,绑带式胃空肠旁路术和袖状胃切除术等等。 但经过循证医学的检验,很多手术已被外科医生弃用,目前主流手术主要分为肠肠吻合术、袖状胃手术、胃旁路手术和第三代胃转流手术。 肠肠吻合术:(BMI<27) 适用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 增加肠道GLP-1的数量,降低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稳定血糖。手术时间短(手术时间40分钟) 袖状胃手术:(BMI>27) 适用于暴食症、巨大胃及对体重有特殊要求的人群如模特等。 缩小胃容积,降低刺激产生饥饿感的荷尔蒙分泌,不需要在体内置入外来物,不改变胃肠道的生理状态,不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 胃旁路手术:(19<BMI<27) 适用于肥胖症患者 重新排列小肠的位置,改变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途径,减缓胃排空速度,缩短小肠,限制高热量的吸收。 第三代胃转流手术:(BMI>27) 适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 改变食物流经途径,不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避免出现营养不良,同时减少刺激,降低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细胞增殖恢复胰岛功能,手术远期效果好。 临床观察已经证实: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总的有效率95%,缓解率为83%。而且2型糖尿病病程在五年以内,手术的有效率为100%,病程10年以上者有效率70%左右。2013年全球糖尿病手术患者数量达3.82亿人,中国糖尿病手术的患病率从30年前的0.67%飙升至如今的11.6%,翻了17倍,总患病人数超过1.14亿人,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世界糖尿病手术第一大国。 随着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推广及广大医生和患者对手术的科学认知与提高,接受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糖尿病患者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将重新获得健康!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 (Chinese Society for Metabolic & Bariatric Surgery,CSMBS)于2014年组织国内减重代谢外科及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我国首个减重代谢外科指南——《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1]。在该指南的指导和规范下,尤其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成立后,我国的减重代谢外科取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全国各地区相继建立了临床研究中心,并开展了多中心合作,不断积累详实的多中心临床数据。我国减重代谢手术已经由2014年的4000例增长到1万例以上,术式方面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没有明显差异[2-3]。2017年,美国和欧洲肥胖代谢外科指南进行了相应更新,包括胃束带手术(AGB)等治疗方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4-5]。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联合CSMBS组织专家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参考西方国家指南及立场声明更新,并采纳我国近5年的临床数据及相关文献,在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术前评估与准备、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以更好地适应减重代谢外科的发展,规范疾病的治疗,共同推进学科健康快速发展。 1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1.1 手术适应证 单纯肥胖病人手术适应证:(1)BMI≥37.5,建议积极手术;32.5≤BMI<37.5,推荐手术;27.5≤BMI<32.5,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6-7]。(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参考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心型肥胖,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广泛征询意见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8]。(3)建议手术年龄为16~65岁。 注:(1)代谢综合征组分(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包括:高三酰甘油(TG,空腹≥ 1.70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男性空腹<1.03mmol/L,女性空腹<1.29mmol/L)、高血压(动脉收缩压≥130mmHg或动脉舒张压≥85mmHg, 1mmHg=0.133kPa)。(2)合并症包括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内分泌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男性性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变形性关节炎、肾功能异常等,尤其是具有心血管风险因素或2型糖尿病(T2DM)等慢性并发症。(3)对BMI为27.5~<32.5的病人有一定疗效,但国内外缺少长期疗效的充分证据支持,建议慎重开展。(4)如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Android脂肪含量与腹部脂肪及内脏脂肪分部相关,如Android脂肪含量显著升高提示中心型肥胖。或MRI对腹部内脏脂肪含量进行评估

2型糖尿病人应该怎样运动

2型糖尿病人应该怎样运动? 运动对 2型糖尿病人的辅助康复作用已经被公认。西医对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运动疗法是其中一驾马车。 西医认为,运动可以消耗能量,加快2型糖尿病人体内聚集的糖、脂肪消耗掉,改善血糖、血脂水平。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改善2型糖尿病人四肢末端血液循环障碍。 国外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人按照计划运动之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 西医对2型糖尿病人运动要求主要是强调有氧运动,即在运动过程中,全身大多数的肌肉都参与,运动强度在低、中等之间,以心跳和呼吸不出现明显改变为度,持续时间为15-40 分钟或更长。快走是西医推荐给2型糖尿病人最主要的运动形式。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体内的糖和脂肪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够充分氧化,转化为能量、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酮体、乳酸等酸性物质,运动后肌肉没有酸痛感。 但是,从临床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2型糖尿病人运动后精力增加,血糖下降,有的人运动后却更加疲劳,状态更差。 这是因为没有根据2型糖尿病人身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运动”。 传统的运动养生学认为,运动方式不同可以对机体产生“补”或“泻”的作用。如果运动方式不当,不但对健康没有帮助,还会对身体产生损害。西门子公司的前中国区总裁就是因为没有根据身体状态的具体情况,盲目运动而猝死在健身房里的。因此,2型糖尿病人想通过运动来辅助康复,首先必须分清运动的补泻。 缓慢的匀速的松和的运动,运动后感觉不到呼吸和心跳的异常,周身微微有温热感,不出汗,为补; 速度较快,运动后感觉呼吸和心跳比平时加速,大量出汗,为泻。适合做泻性运动的2 型糖尿病人,做泻性运动时,最快速度不要超过慢跑,可以快走,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不要比平时超过10%。 功能衰退的2型糖尿病人适合补性运动;负担过重的2型糖尿病人适合泻性运动。 2型糖尿病人散步运动注意事项: ①最好是进餐完毕 30分钟以后开始慢走,太饱太饿都不要进行。 ②天气太冷太热都不要到户外慢走,以免感冒或者中暑,户内的锻炼效果也一样。 ③根据身体情况,选择补泻运动,掌握好运动量。如果身上有汗出,应及时在避风处用干毛巾把汗擦干,及时更换内衣,保持内衣干爽。无论补、泻,每次运动后四肢末端没有达到温热感,就不能起到锻炼效果。每天运动的时间累计应该能达到1-2个小时左右。体重超标者最好能到达2个小时。 ④严重下肢血管病变者、行动不便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传统运动养生学认为,用匀速松柔的方式,做特定的运动姿势,可以带动体内气血的运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2型糖尿病人是脾功能出了问题。下面的运动,有利于脾功能的恢复。 方法: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微弯曲,全身放松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双臂于身前交叉,缓慢由内向上划弧,高过头顶,再向外向下划弧,双手下落到起始状态,为1圈。全身一定要放松,动作一定要舒缓,才能带动内部气血的运行。 运动量:闲暇时间均可进行,每次锻炼应累计不少于100圈,才能起到锻炼效果,如果体力限制不能一次连续完成100圈,可以分组完成,每组20圈或者30圈,休息几分钟做下一组。 养生作用:此锻炼方法能调畅三焦,通顺胃肠,促进脾肺之气的宣发,促进营养成分在机体的运化输送,对肩周炎、颈椎病的康复也有好处。2型糖尿病患者每顿饭餐后用此锻炼方法,能改善糖耐量。运动后出现打嗝、排气增多,是达到养生效果的表现。 注意事项: ①全身放松,动作缓慢舒展,胸腹尽量扩展。 ②吃饭后稍事休息即可进行,太饿的时候不要进行。 ③疲劳或者下肢行动不便者可以坐着进行锻炼,一样能起到锻炼效果。

2020《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答案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 1.(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病的环节?()雹 A .胰岛素对肝脏、肌肉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 B .胰岛素对脂肪组织的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C .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 目D .胰岛素分泌量的缺陷 E .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 2.(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打A .达格列净 ◎ B .格列美脲 已C .沙格列汀 D .利拉鲁肽 E ?吡格列酮

3.(单选题)对于双胍类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 口 B .单用不易发生低血糖,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低血糖风险增加。 C ?心血管保护作用尚不明确 D ?可减轻体重 E ?胃肠道不良反应 4.(单选题)对于二甲双胍说法不正确的是() 雹A ?患者接受静脉用碘化造影剂时必须停用二甲双胍 ◎ B ?二甲双胍在e-GFR<45ml/min 患者不建议使用 C ?二甲双胍可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患者 D ?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E ?长期使用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5?(单选题)主要降低空腹血糖的药物有() A ?格列喹酮 B .瑞格列奈翅C ?二甲双胍二1 D

?阿卡波糖 E ?利格列汀片 6 .(单选题)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ml/(mi n.1.73m2),可以优先考虑选择下列哪个降糖药() 二1 A .格列喹酮 丿B .格列美脲 C ?格列吡嗪 工D .格列本脲 E ?格列齐特 7?(单选题)对于75岁以上老年人或低血糖高危人群者,为保证其降糖效果,应控制血糖在餐前(),餐后()范围内 厂 A .4.4-6.1mmol/L,6.1-7.8mmol/L 了 B .6.1-7.8mmol/L,7?8-10mmol/L r ,7.8-10mmol/L C .6.1-7.8mmol/L 工 D .7.8-10mmol/L , 10-13.9mmol/L J E .7.8-10mmol/L , 7.8-13.9mmol/L

2型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现状与展望

2型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现状与展望 摘要】目前,全球2型糖尿病不断增加,目前较成熟可靠的治疗仍为内科降糖 药物,但并不能够完全阻止其并发症的发生。外科手术发现部分2型糖尿病血糖 可有效降低,手术治疗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新型有效的治疗方式,其机制尚处于 探索阶段。 【关键词】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治疗机制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 特征的代谢紊乱,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为多见,占 糖尿病总数的90%左右。目前全球T2DM不断增加,尤以我国、印度等发展中国 家更明显。据2009年公布的我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 中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4000万,患病率达11.6%,已成为世界糖尿病人口最多 的国家[1]。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对T2DM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其危害严重,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公共卫生。而对T2DM的治疗经典方法(一般 治疗、饮食运动治疗、口服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等)虽能有效降糖,但血糖控 制仍不够稳定,不能避免糖尿病所致的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及病情的进一步加 重[2]。仍需不断探索发现新的治疗途径。1982年,Pories等[3]在手术治疗肥胖症时,偶然发现合并有T2DM的患者术后体重减轻的同时血糖也恢复了正常,且可不 再采用降糖措施。这引起了医师们的极大兴趣。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肥胖 外科手术在T2DM患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原有肥胖外科手术方式的基础上, 出现了一些新的手术方式。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对其作一综述。 1.外科治疗T2DM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T2DM外科治疗源于肥胖外科,肥胖症的外科治疗早在20世纪50年代业已 开始。1954年,由Kre-men和他的同事Linner首先报道了空回肠旁路手术,随后又 出现了胆胰转道术(BPD ),胃转流手术(胃旁路术,GBP,ROUX-EN-Y GBP),胃成形术(VBG)以及胃捆扎术(GB)等不同的术式[4]。其中,由于其手术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或减肥效果差,空回(结)肠术及胃成形术已基本淘汰。胆胰转流术虽然操作难度较大、手术并发症较多,但减肥效果最佳,所以报道仍不少。同时,由于腹腔镜技术的 发展,腹腔镜胃旁路术已成为目前美国应用最广的减肥术式,而腹腔镜可调节式胃 捆扎术则在欧洲最流行[5]。不同术式的减肥手术对T2DM的治愈率存在较大差 别,GBP和BPD对并存的T2DM治愈率达83%~86%;非转流的减肥手术,如可调节 捆扎带胃缩窄减容术、袖状胃成形术等治疗T2DM治愈率10%,其中以GBP的治愈率最高,可达83%~95%,是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一种治疗T2DM和(或)肥胖症的术 式[6]。 2.手术方式 2.1术式选择对于术式的选择,一般选用GBP术式。1969年,Mason将其他方式的GBP改进为RYGBP,由于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相对较少,从上世纪90年 代开始至今,该术式一直被推崇为肥胖外科的首选术式,也是目前糖尿病外科最 流行的术式[7]。 2.2手术方法(用线型吻合器)将胃切成两部分:近端小囊状的胃(15~20 mL)和远端的残端胃(约占胃容积的95%);于Trietz氏韧带下20~50 cm处分离、 切断空肠,远端空肠与近端胃大弯侧吻合;近端空肠与距胃空肠吻合口远端50~150 cm处空肠壁行端侧吻合[7]。此术式使得食物不再经过胃远端、十二指肠和部分空肠上段。其Y形空肠襻的长度设计:胃肠吻合空肠襻: BMI≤25时,长度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01T14:39:34.2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作者:黄锋 [导读] 通过胃转流手术来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其疗效有显著的效果,手术的适应证以空腹C肽值为绝对指标。百色市人民医院 533000 【摘要】目的:主要为探讨胃转流手术来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包括其手术的适应证、远期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7年5月间,接受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45例案例来进行分析和回访。结果:在选取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胃转流手术中,治愈41例,占91%,好转的有4例,占8.9%,无效为0例,而且在对治疗患者进行随访了40个月都无病症复发的状况。结论:通过胃转流手术来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其疗效有显著的效果,手术的适应证以空腹C肽值为绝对指标,综合参考病程、年龄等,远期治的疗效也比较稳定。 【关键词】胃转流手术;2型糖尿病;C肽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出现糖尿病患者的人员越来越多,糖尿病可以说属于全球性的疾病了。糖尿病,一直都是属于内科疾病,因此,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依赖于降糖药物,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很难得以根治,经常会复发。近几十年来,经过国际上广大学者的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能够通过胃转流手术来进行治疗[1]。目前,胃转流手术在全球上,已经属于是较为成熟的糖尿病治疗方式了,也可以说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够治愈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目前也逐渐被很多医学界人士以及糖尿病患者所接受。但是,对于但胃转流手术的适应证、最佳方式以及远期疗效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地探讨[2]。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7年5月间,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胃转流手术的案例45例,主要结果分析为以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选择的45例的治疗案例中,男性占有30例,女性占有15例,年龄范围都在19到60岁间,平均年龄为38岁。同时,患者在发现其患有糖尿病的时间,大概在一到十年间,在治疗前测空腹血血浆葡萄糖范围在7.8~21.8 mmol/L间,在进行治疗前曾出现过糖尿病并发症的有40例,有的还伴有两到三种并发症,包括有皮肤瘙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肢体麻木等。 1.2 纳入标准 在进行研究治疗效果判断,所采用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为:患者的糖尿病症状+血浆葡萄糖水平大于或等于11.1 mmol/L,又或者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大于或等于7.0 mmol/L,以及餐后两小时的血浆葡萄糖水平大于或等于11.1 mmol/L。 1.3手术禁忌 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不适宜进行胃转流手术治疗:一为糖尿病的晚期患者,主要表现胰岛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二是对于那些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并不能耐受的患者;三是糖尿病病史有大于十五年或超过六十五岁的患者;四是对手术有百之百的恢复要求的患者[3]。在本次进行治疗研究的45例的患者中,都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胰岛功能处于代偿期,同时糖尿病病史都未超过十五年,年龄不超过65岁,都自愿接受胃转流手术,已经知情并签定了相关的同意书。 1.4 术前检查 在进行胃转流手术之前,患者需要做的检查包括:一是LADA检测,即包括对IAA、ICA、GAD-Ab以及IA-2Ab的检测;二是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内分泌功能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有口服糖耐量试验等。在检测的前一晚患者应该要停止药物治疗,并且要注意禁止进食和喝水。 1.5 手术方法 采用胃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具体为:首先,距贲门约两到三厘米处用闭合器闭合胃,保留胃容积在100-150 mL的范围内。然后距屈氏韧带以一定的长度处空肠缝线标记,从而将空肠与闭合近端的残胃大弯侧来吻合,距吻合口应该远预胃肠吻合空肠袢的长度,进行空肠缝线标记。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胃肠要吻合空肠袢的长度,约为BMI-19,BMI为患者的体重除以身高,同时肠肠要吻合空肠袢的长度,约为HOMA-IR+1,HOMA-IR,为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22.5。 1.6 疗效标准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一周,应该停用使用降糖药物,然后对患者做血糖测量。如果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血糖低于7.0 mmol/L,表示治疗有效,但是如果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其血糖超过了7.0 mmol/L的水平,但是又低于在治疗前的水平,表示治疗后有一定的好转,否则为无效。 2 结果 在本次选取胃转流手术治疗的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治愈的有41例,占比为91%,好转的有5例,占比为8.9%,无效为0例,而且在对治疗患者进行随访了,患者在40个月内都无病症复发的状况,表现有显著的疗效。 3 讨论 胃转流手术,在经过了几十年来的临床实践,目前已经是较为成熟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方式,美国以及欧洲的有关糖尿病协会也对这一治疗方式表示认可和支持推广。经过本次的采用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45例的临床分析,可以知道其治愈率有91%。因此,笔者认为胃转流手术的确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疗效。,我们认为食物可以通过上段消化道来刺激K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因子,导致胰岛素抵抗、细胞受损。在经过胃转流手术治疗后,便能够使得胃远端、十二指肠以及空肠上段免受食物的刺激,减少胰岛素抵抗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4]。虽然,胃转流手术的疗效得到很多人的肯定,但是其治疗机制仍处于研究之中。 参考文献: [1]张秀忠,任泽强,张蓬波等.胃转流手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J].山东医药,2013,08(41):14-15. [2]张新国,杨学军,徐红等.胃旁路手术治疗II型糖尿病的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11(09):599.

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发表时间:2018-03-07T14:48:13.2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5期作者:华秀丽[导读]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51) 【摘要】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威胁健康。大量研究证实,适度运动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适度运动的内容包括运动频率、量、时间安排和强度以及运动前、中、后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医疗部门应加强硬件及软件建设,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医务人员应进行定期督导,提高患者知晓率,改变态度和行为。【关键词】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适度运动;血糖控制;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212-02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高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少或由于身体上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由于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散布在社区,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糖尿病社区管理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 1.运动疗法的理论依据 国外科学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运动疗法的机制,发现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性主要由于葡萄糖转运(gLUt 4)及其信使核糖核酸(GLUt4 mRNA)的减少,有临床试验和证明,大量的运动是利用肌肉的关节活动,可以对身心都有益的一项有氧的运动[1]。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智力,陶治心境。糖尿病运动疗法,在国内外都通过临床观察和试验证实,不仅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还可以降低稳定血糖的正常值,对肥胖患者也可以体重[2]。 2.有关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研究 血糖控制不佳会造成重要脏器的损害[3]。刘志强通过糖尿病运动疗法社区应用研究提示,88例正在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男的51人,女的37人,以每天餐后1小时锻炼一次,每次30~40min(肥胖者每次40~50min)的有规律锻炼。结果显示,运动疗法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4]史波英等通过2型糖尿病社区运动干预效果的研究发现,运动疗法对血糖控制有一定作用[3,5,6,7]。 3.适度运动的作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肌肉,提高人体免疫力。有规律的运动,比如慢步、快走、太极拳、瑜伽、打羽毛球等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锻炼。早餐和晚餐后60min锻炼血糖值变化不大,如果在餐后90min后运动最合适。因为这段时间消化吸收快,更有助于降低血糖。因此,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每天适度锻炼,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延缓并发症的发生[2,8]。 4.适度运动的频率、量、时间安排和强度 为患者制定运动方案,科学运动,缺乏运动可使人体新陈代谢功能下降[5]。应做到每周至少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运动强度以运动后的心率来衡量。简易衡量方法:运动后心率=170-年龄,以50岁者心率120次/分钟、60岁者心率110次/分钟为宜,这样能保持一个有氧的代谢,起到运动的作用[9]。人体运动是吸入大量的氧气与机体所需相等,其运动的特点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长为特点,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ATP主要靠糖、脂肪完全氧化来供给,有氧的运动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2]。运动分为中、低等强度。低等强度运动包括购物、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中低等强度运动包括游泳、快走、慢跑、跳绳、打兵乓球等[10]。 5.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运动最适宜的对象是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更要加强锻炼,适个人情况决定运动量。并随身携带糖块和饼干备用,年龄大的一些老年人最好有家人陪同,选择安静空气新鲜的地方。 6.运动疗法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对于运动疗法要必须坚持,规定是每天都要有规律的坚持锻炼。有些人应缺乏专业知识,不能正确应用运动疗法。因此,有必要加强糖尿病社区管理,制定相应的对策:(1)邱健等研究提示社区健康教育,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规范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01)[11,12]。我们可借助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工作室平台及居委老年活动室等,使大家知晓糖尿病的危害性和治疗的重要性,提高糖尿病随访质量和服务能级。 (2)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规范随访,关注每个慢性病患者,了解病情,进行针对性指导。 (3)提高糖尿病随访质量和服务能级,制定个体化运动疗法计划,定期督导。 (4)加强软件建设,提高社区医护人员有关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5)加强硬件建设,备用一套辅助运动疗法的血糖仪器,每一个季度开展社区免费测量血糖、血压活动,与街道、居委会联合,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2型糖尿病是多因素疾病,包括遗传基因、毒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等各种因素。生活行为方式因素可通过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改善。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延缓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有较高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燕.步行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 [2]高春兰.2型糖尿病运动疗法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 [3]韩冠宙.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餐前和餐后运动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 [4]刘志强.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社区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 [5]史波英,2型糖尿病社区运动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 [6]黄雪兰.饮食与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最全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最全版)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for Metabolic & Bariatric Surgery,CSMBS)于2014年组织国内减重代谢外科及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我国首个减重代谢外科指南——《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1]。在该指南的指导和规范下,尤其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成立后,我国的减重代谢外科取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全国各地区相继建立了临床研究中心,并开展了多中心合作,不断积累详实的多中心临床数据。我国减重代谢手术已经由2014年的4000例增长到1万例以上,术式方面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没有明显差异[2-3]。2017年,美国和欧洲肥胖代谢外科指南进行了相应更新,包括胃束带手术(AGB)等治疗方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4-5]。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联合CSMBS组织专家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参考西方国家指南及立场声明更新,并采纳我国近5年的临床数据及相关文献,在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术前评估与准备、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以更好地适应减重代谢外科的发展,规范疾病的治疗,共同推进学科健康快速发展。 1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1.1 手术适应证单纯肥胖病人手术适应证:(1)BMI≥37.5,建议积极手术;3 2.5≤BMI<37.5,推荐手术;27.5≤BMI<32.5,经改变生

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6-7]。(2)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参考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心型肥胖,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广泛征询意见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8]。(3)建议手术年龄为16~65岁。 注:(1)代谢综合征组分(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包括:高三酰甘油(TG,空腹≥1.70 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男性空腹<1.03 mmol/L,女性空腹<1.29 mmol/L)、高血压(动脉收缩压≥130 mmHg或动脉舒张压≥85 mmHg,1 mmHg=0.133 kPa)。(2)合并症包括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内分泌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男性性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变形性关节炎、肾功能异常等,尤其是具有心血管风险因素或2型糖尿病(T2DM)等慢性并发症。(3)对BMI为27.5~<32.5的病人有一定疗效,但国内外缺少长期疗效的充分证据支持,建议慎重开展。(4)如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Android 脂肪含量与腹部脂肪及内脏脂肪分部相关,如Android脂肪含量显著升高提示中心型肥胖。或MRI对腹部内脏脂肪含量进行评估 T2DM病人手术适应证:(1)T2DM病人仍存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8]。(2)BMI≥32.5,建议积极手术;27.5≤BMI<32.5,推荐手术;25≤BMI<27.5,经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慎重开展手术[1,6-7,9-13]。(3)对于25≤BMI<27.5的病人,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对肥胖性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分析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对肥胖性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 效果及手术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在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成腹腔镜胃旁路术组(n=45)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n=45),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结果腹腔镜胃旁路术组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相比,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实施腹腔镜胃旁路术,在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较高,在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胃旁路术;肥胖性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 在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逐渐改变的情况下,肥胖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据有关研究可知,肥胖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及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而肥胖性 2 型糖尿病如今已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1]。在2 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方面,常规采用胰岛素、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不良生活习惯纠正及适当运动锻炼等方式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然而,上述治疗措施难以有效促进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导致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 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难以彻底恢复。有研究报道指出,接受减重手术治疗后,肥胖性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在术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疗效显著的患者甚至可以彻底摆脱服用降糖药物[2-4]。该文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分析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腹腔镜胃旁路术组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每组45例患者。腹腔镜胃旁路术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7∶18;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5∶20。两组患者年龄区间均为25~65岁,中位年龄均为(45.27±1.44)岁。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表明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意义未显现。参与该次研究的90例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与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指证相符合,且在其家属的陪同下签署了知情同意書,医院伦理委员会经过严格审核同意并批准该次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