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食品营养学期末论文材料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2015-07-02 09:05:48 来源:中国食品报

国新办就《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举行发布会

多部门合力遏制慢病高发态势

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介绍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有关情况,并与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就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答记者问。

2004年,原卫生部发布了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逐年增长,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不断改善,疾病控制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10年间我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的变化,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近年来监测、调查的最新数据,结合国家统计局等部门人口基础数据,国家卫计委组织专家综合采用多中心、多来源数据系统评估、复杂加权和荟萃分析等研究办法,编写完成《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经国内外权威机构多方的论证,保证了报告的科学性。

该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膳食营养状况改善

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10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厘米和155.8厘米,平均体重分别为66.2公斤和57.3公斤,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

个百分点。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2002年下降10.4个百分点。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为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慢性病患病率上升

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1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重点慢性病死亡情况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除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慢性病危险因素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

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综合考虑个人不健康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病所带来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现状及变化趋势,我国慢性病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

开展科学合理营养教育

逐步改善少儿营养状况

记者: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和消瘦方面在持续下降,但贫困地区这个问题还需要给予帮助。我国贫困地区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是何状况?国家卫计委在改善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有哪些具体措施?

常继乐:我国6—17岁间的消瘦和发育迟缓有所改善,但还有不少的小孩处在发育迟缓和营养不良的状态,消瘦率比较高。今天发布的是我国整体的状况,我国东中西部以及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有一定的差异。改革开放以后,真正解决温饱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此前仍然有一部分处于温饱没有解决的状态,所以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农村的小孩或者贫困地区的小孩在营养发育方面生长迟缓也有消瘦。

这些年监测,尤其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小孩,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城市中的小孩肥胖和体重超重发生率也明显加快。目前,我国在营养方面存在两种情况,营养不良、营养过剩,一方面营养不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营养过剩又接踵而来。我国针对营养状况的现状,2012年国家在贫困地区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大概有20多个省将近600个县启动了这项计划。国家卫计委和相关司局也在推动“营养包计划”,这方面工作主要是针对贫困农村地区来做的。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今年将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通过指南告诉公众哪些营养相对缺乏,应该怎么样吃,吃多少量,都有技术指标。同时对于肥胖的监测也发现,我国在谷类、蔬菜类方面相对欠缺,但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这次报告中发布,脂肪类饮食已经超过30%,食物营养指南推荐的标准是25%—30%,现在已经超过上限很多,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教育公众怎样科学合理营养,使得营养缺乏的尽可能得到逐步改善、营养过剩的也尽可能的得到有效控制。

关于高中生膳食营养调查研究报告-百度文库(精)

关于高中生膳食营养调查研究报告 组长:顾逸哲。 组员:顾逸哲,杨永,吴强运。 指导老师:甘六琴。 研究目的:了解现代高中生营养状况并提出建议。 调查范围:怀远三中。 步骤: 一、设计调查问卷: 设计人:顾逸哲,杨永设计日期:2010-11-20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首先,感谢你们的配合,共同完成这一份关于高中生饮食结构以及营养习惯的调查问卷。请各位依据个人真实情况认真填写,谢谢合作。 男□ 女□ 1、请问你在校一顿会选择几样荤菜?( A、1 B、2 C、3 D、更多

2、请问你在校一顿会选择几样素菜?( A、1 B、2 C、3 D、更多 3、请问你每天是否喝牛奶?A、是B、否 4、请问你每天是否吃水果?A、是B、否 5、请问你一般在外面吃饭的频率是多少?( A、一个星期1次以上 B、一个星期1次 C、一个月一次 D、几乎没有 6、你一般选择哪种餐饮店?( A、快餐店(KFC、麦当劳等 B、路边小摊(烧烤等 C、中式餐厅 D、西餐厅 7、有没有不吃早餐的习惯:A、是B、否 8、会不会因为减肥而节食:A、是B、否

9、会不会在饭后进行剧烈运动:A、经常B、有时C、不会 10、常吃泡面等素食食品:A、经常B、有时C、不会 11、是否觉得自己的饮食健康:A、是B、否 12、在家中的荤素搭配如何?( A、已荤为主 B、已素为主 C、各占一半 13、经常吃零食吗?( A、经常 B、有时 C、几乎不吃 二、发放问卷: 2010年12月10日,顾逸哲,杨永,吴强运对怀远三中发放问卷共150份。 三、回收问卷: 2010年12月11日,我们所有组员回收问卷共143份。 四、调查统计报告: 报告人:杨永,吴强运日期:2010-12-15 调查统计表(男生 人数选项

我国营养现状

我国食品营养现状 摘要 让身体一直处于健康的状态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但是食品营养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因为它为健康提供了物质基础。不同的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不同。了解我国的膳食营养结构及现状,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约40%的中国居民不吃杂粮,16%的人不吃薯类,奶及奶制品在我国居民中消费依然偏低,这对于促进骨骼健康、防止骨质疏松和贫困地区预防营养不良都极为不利。我国居民不吃早餐的比例偏高,尤其是城市年轻人。了解了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现状后,才能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进行改善。 关键字:膳食营养膳食结构营养素食物多样性

一、中国传统膳食日常食物的分类及其主要营养成分 中国膳食日常食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作为主食,其是热能的主要来源。第二类是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包括瘦肉、禽肉、蛋、鱼类等。此类食物约占膳食总量的13%。第三类是豆类及其制品。豆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其蛋白质富含赖氨酸,与谷物同食可优势互补。豆类素有“植物肉”和“绿色牛乳”之称。此类食物应占每日摄入食物总重的9.5 %。第四类是蔬菜水果,这是人体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科学家分析了各类蔬菜的营养成分之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即蔬菜的营养成分与颜色有密切关系。颜色深的蔬菜比色浅的营养价值高,它们的排列顺序是绿色、红紫色、黄色、白色。第五类食物是油脂,油脂可供给热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并供给不饱和脂肪酸;它又是增进食物色、香、味不可缺少的物质。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多,其内所含的胆固醇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二、中国传统膳食营养特点及习惯 中国传统膳食以谷物为主,副食是新鲜的天然食品,不作精细加工,糖的食用量较少,茶为大众化的饮料,烹调大多使用素油。西方营养学家认为我国传统膳食结构是防止肥胖等富裕病发生的最佳膳食。中国传统饮食提倡食品种类多样化,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之间的互补。众所周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结构,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 中国大多数居民总能量的摄入已达到要求,只是蛋白质的供给量虽然在数量上已接近要求,但质量相差甚远。我国居民摄入的蛋白质大多数来自于主食:大米、小米、高粱米、白面、玉米面等半完全或不完全的劣等蛋白质,而由豆类和动物性食物提供的优质蛋白质还不到1/3,尤其是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和农村,优质蛋白质的供给量更是不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基本达到要求,但是钙、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摄入量仍属不足,主要是由于人们的膳食营养意识得不到提高以及部分地区经济落后而造成的瘦肉、蛋、奶和豆类摄入不足所致。 三、中国人现阶段营养状况 中国居民传统的膳食结构特点高碳水化合物我国南方居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以小麦粉为主,谷类食物的供能比例占70 %以上。高膳食纤维谷类食物和蔬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丰富,因此我国居民膳食纤维的摄人量也很高。这是我国传统膳食最具备优势之一。低动物脂肪我国居民传统的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很少,动物脂肪的供能比例一般在10 %以下。 当前中国城乡居民的膳食仍然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但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城乡之间的膳食构成存在很大差别,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差别较大。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向“富裕型”膳食结构的方向转变。通过进行的全国营养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以高谷物膳食类型为主的居民主要反映在住校的学生群体、大部分农村地区等。高谷物类型的特点为总体营养水平低,以粮谷类食品为主,而动物性食品和蔬菜及水果食品摄入不足。从营养成分分析,高谷类膳食结构造成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足。同时据调

大学生饮食营养现状分析及改善(精)

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姓名:李佳琪班级:2012食品班指导教师:王晋学制:三年完稿日期:2015年6月1号 大学生饮食营养现状分析及改善 食品2012 李佳琪指导教师王晋

摘要 如今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在校养成愈多不良饮实习惯,如不吃早餐,零食代替正餐。饮食质量总是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如今大学生的饮食质量令人担忧,饮食营养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饮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科学饮食意识,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促进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饮食营养问题对策 、 目录 1 引言…………………………………………………………………………………………… 1 2 大学生饮食存在的问题.................................................................................1 2.1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1 2.2饮食习惯不科学.......................................................................................1 2.3饮食结构不合理.......................................................................................1 3 措施与建议................................................................................................2 3.1开展营养健康教育....................................................................................2 3.2制定合理的三餐食谱.................................................................................2 3.3完善饮食结构 (2) 3.4强化饮食管理工作....................................................................................3 4 结束语 (4) 5 参考文

幼儿营养膳食分析评估

幼儿营养膳食分析评估 当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重视越来越 讲科学,尤其对正在成长的孩子。许多家长与幼儿园的当家人面对丰富的 食品反而感到无所适从,她们即担心孩子吃少了会营养不良,又担心吃多 了会营养过剩。幼儿的健康需求呼唤着推行平衡膳食,在对幼儿膳食管理中,我们进行营养计算,使我们及时分析出上周孩子摄入的营养成分,并 对下一周的营养供给进行调整,这样的吃了算,算了调整的方法比盲目的 估算科学了许多。但是并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发现每次地营养分析 结果不是蛋白质摄入过多,就是脂肪投 入过多,膳食问题就像一只拦路虎,阻碍着幼儿营养工作的进展。 在苦苦的思索中,我们认定了只有依靠科研,才能帮助我们攻下难关。于是我们大胆地提出了“吃了算”的改革设想,成立了由园长、保健员、厨师长、财务科及家长组成“伙委会”膳食管理小组,开展了幼儿园每周〈〈平衡食谱》地研制与可行性实验,我们虚心请教,认真学习科学的配菜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我们遵循编制平衡食谱的科学性、合理性、季节性、等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尽管我们的食谱事先都经过分析,但我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每天进行摄入量的登记,每周进行营养分析,并对幼儿进行随访,每学期我们召开一次伙委会进行营养分析和调查反馈,这些反馈的材料证明〈〈平衡食谱》所提供食品品种和数量均被幼儿接受,各项数据也显示每周幼儿膳食均能达到平衡的要求,从而

使长期围绕幼儿园营养工作的“热量难达到”营养难平衡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我园的营养工作终于从经验管理进入科学管理地阶段,同时〈〈平衡膳食》地研制,也为制定幼儿园膳食标准提供了依据。 我园在推动平衡食谱的过程中,不仅重视科学的配菜,合理烹调,更 注重创设温馨、舒适、充满情趣的就餐环境,有计划的在进餐前对幼儿进 行营养知识,就餐礼仪教育,并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力求让幼 儿在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受中愉快进餐 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孩子健康最根本的物质基础,3 — 6岁孩子摄入的营养除了必须供给维持孩子一天的活动所需的营养外,还得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的膳食是由粮食、蔬菜和水果、荤菜与豆制品、油与糖四大类食物组成供给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它是一个 整体,缺一不可。因此〈〈平衡食谱》中的有些食品是不能随便增减的。 例如,每周荤菜总量不可少,粮食更加不宜减,牛奶、油、糖、虾皮等, 按照食谱中的量,动物内脏中的鱼肝油每星期都吃,浅色蔬菜不能替换深 色蔬菜等,以免破坏原有的食谱中的比较平衡的营养供给。所以科学、合理、平衡的营养对幼儿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园成立了由分管园长、保健人员、炊事班长及各年龄家长代表组成伙食管理委员会,实行科学化管理,制定合理的炊事班工作制度,并监督执行,严格规定进餐间隔时间,即培养了幼儿按时进餐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幼儿消化和吸收,我们根据幼儿的特点和生长发育,对各类食品进行合理调配,适当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增加纤维素和海藻食物(胡萝卜、菠菜、玉

营养膳食调查表

精心整理 营养膳食调查表 一、基本调查????????????编号: 姓名:????????性别:?年龄: 身高:厘米??体重:公斤??劳动强度:轻?中?重 作息时间:?????点起床,???????点休息,午休:是、否,???????分钟。 联系电话:????????????????家庭住址: 二:膳食调查 1、经常食用的主食是:A.大米 B.面食 C.粗粮 D.薯类 E.其它: 较喜欢的主食搭配:?????????????????????????????????????????????????? 2、经常食用的蔬菜是:A.叶菜 B.根茎 C.瓜茄 D.鲜豆 E.菌藻 ???较喜欢的蔬菜:?????????????????????????????????????????????????????? 每天食用蔬菜的量:A.小于200克 B.300克 C.400克 D.500克 E.大于500克 3、每天食用水果种类:???????????????????????,共计约:??????????????克 ???较喜欢的水果:??????????????????????????????????????????????????????? 4、经常食用的畜产品是:A.猪肉 B.牛肉 C.羊肉 D.内脏 E.其它: 较喜欢的畜产品:??????????????????????????????????????????????????????????食用畜产品的频率:()次/周,以()为主,约()克/次。? ???????其他:(? ),()次/周,约()克/次; ?????????????????(? ),()次/周,约()克/次; 5、经常食用的禽产品是:A.鸡肉 B.鸭肉 C.鹅肉 D.内脏 E.其它: 较喜欢的禽产品:??????????????????????????????????????????????????????????食用禽产品的频率:()次/周,以()为主,约()克/次。? 6、经常食用的水产品是:A.海鱼 B.河鱼 C.虾 D.贝壳类 E.其它:??? 较喜欢的水产品:??????????????????????????????????????????????????? 食用水产品的频率:()次/周,以()为主,约()克/次。 7、经常食用的豆制品是:??????????????????????????????????????????????? 每周食用豆制品的频率:()次/周,以()为主,约()克/次; ?????????其他:(? ),()次/周,约()克/次; ??????????????????(? ),()次/周,约()克/次; 8、每天食用奶类的量:A.鲜奶?B.酸奶?C.低脂奶粉D.全脂奶粉E.其它: 食用奶类的频率()次/天,以()为主,约()毫升/次; 其他:(? ),()次/周,约()毫升/次; ???????????(? ),()次/周,约()毫升/次; 9、每周食用蛋类的频率:()次/周,以()为主,约()克/次; 10、每天饮水量(250毫升):A.1杯 B.2~3杯 C.4~5杯?D.6杯以上 11.每天食用盐量:????????????克 12、每天使用的烹调油:A.菜油?B.豆油C.花生色拉油D.大豆色拉油E.调和油 F.葵花子油?G.其它:();用量:()克/天。 13、早餐怎样安排:A.不吃?B.在外面凑合吃B.在家中简单吃C.在家中吃得较丰盛

对于大学生饮食与健康的思考与分析

对于大学生饮食与健康的 思考与分析 2013

对于大学生饮食与健康的思考与分析 【摘要】 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以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为例,从大学生饮食营养概况、大学生平衡饮食的作用以及提高大学生饮食质量的对策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的饮食营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以增强大学生对平衡饮食营养方面的意识。 【关键词】 饮食营养健康概况大学生 【前言】 “营养”一词源自于拉丁语,其原意为“授乳”。营养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满足机体生存、学习和工作能量需要的物质基础。在营养学界,通常是将人体对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整个过程称为营养。营养素则是指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加上繁重的脑力劳动和紧张的学习等,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对营养素的来源和食物分类了解较少,不懂得如何搭配营养,存在着诸多营养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正文】 一、衡量自我健康的标准 健康:健康不但是身体没有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了。健康的标准: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脸不易发炎,牙齿清洁,无龋齿及疼痛,牙龈色正常,无出血,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健康四大基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

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20XX 年 5 月 29 日,中华幼儿文化艺术促进会和《母子健康》杂志携手美国 专业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自然之宝,在中国幼儿活动中心科学宫报告 厅联合发布《2013 年度中国幼儿营养健康调查报告 》 (简称“报告”)。 中国少年幼儿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范崇嬿、 《母子健康》 杂志执行出版人刘玉洁、 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联袂出席 大会并致辞 ,北京电台知名母婴节目《宝贝计划》主持人滕兵主持了本次盛会。 《中国幼儿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发布 据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秘书长王旭峰介绍,该报告针对入托前(2~3 岁)、学龄 前(4~5 岁)和小学(6~12 岁)三个阶段少年幼儿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从全 国 20 余个省、市、自治区,共抽取 3,000 余名合格样本,调查内容涵盖各年龄 阶段幼儿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保健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免疫力差,容易生病;食欲不振,挑食偏食;补钙问题,以 及身高体重不达标”是 2~3 岁的家长主要关心的健康问题。25%-30%4~5 岁的幼 儿不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 6~12 岁的幼儿和少年, 睡眠情况需要引起关注。 除此之外, 孩子挑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且多数家长对营养品持客观开放的态度, 营养品的安全性,是他们关注的首要要素。 全球最大膳食补充剂公司 NBTY 在华子公司——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作为此次活动的赞助商,同时也作为幼儿营养品的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并致辞。 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先生直言“最近这些年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频发爆出, 如 果营养食品类的企业不严把质量关, 我想不论是对于成人, 还是幼儿都会造成不 良的影响。”叶总说,关注中国幼儿营养健康,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幼 儿营养问题由来已久, 我们必须予以更多关注并且积极行动起来。 在幼儿营养健 康方面,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公益组织、媒体、企业各司其职,切实履行自己 的责任。 唯如此, 方能给中国幼儿创造一个安全、 健康、 科学的饮食环境和条件, 才能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据了解,2012 年 10 月,诺天源(中国)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指导下,成立 “自然之宝·关爱幼儿基金”, 以切实推进我国幼儿的营养健康事业发展。 同年 启动向西部与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幼儿捐赠“幼儿多维软糖”的爱心 活动,截止 2013 年 3 月,完成向 11 个市、县近千所幼儿园的捐赠。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现状

我国居民钙摄入现状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影响膳食结构的这些因素是在逐渐变化的,所以膳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适当的干预可以促使其向更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大致有四种膳食结构模式: 一是发达国家模式。也称富裕型模式,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通常年动物性食品年人均消达270kg,而粮食的直接消费量不过60-70kg。 二发展中国家模式。也称温饱模式,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谷类与薯类达200kg,肉蛋鱼不过5g,奶类也不多。 三是日本模式。也称营养模式,主要特点是既有以粮食为主的东方膳食传统特点,也吸取了欧美国家膳食长处,加之经济发达,人均年摄取粮食110kg,动物性食品135kg左右. 四是地中海模式。为居住在地中海地区的居民所特有。突出特点是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膳食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一、我国膳食结构的现状(依据2002年全国膳食调查) (一)中国居民传统的膳食结构特点:高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低动物脂肪 (二)、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 61%。 (三)、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

大学生饮食习惯

大学生饮食习惯 大学生膳食状况及分析对策 姓名, 班级,08机制02班 学号, 2009年2月20日 大学生膳食状况及分析对策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过程中一个重要年龄阶段,因生理、心理及学习任务繁重等特点,对营养的需求是特殊的,营养是青春期学生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营养可促进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强壮健美,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稳定; 还可促使身心健康和预防某些严重疾病的发生。而不合理营养可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当代大学生在饮食上总体概括为普遍存在着不吃早餐或早餐随便吃点,偏爱零食杂食、偏爱烧烤小吃、校外就餐、白开水饮入量偏少、蔬菜水果摄入量偏少等诸多问题,并且普遍缺乏营养学知识,饮食消费行为基本处于盲目状态,随意性较大,能按科学方式对待饮食的人为数不多。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因而具体分析如下。 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1.不吃早餐或早餐随便吃点。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早餐,相当多的大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随便吃点。根据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和早餐随便吃点而造成营养质量不高的学生,在思维、想象力和身体发育等方面会受到严重影响。因

此,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早餐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并让大学生 了解早餐的食物种类、数量和营养搭配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2.偏爱零食、杂食。大学生中喜欢吃零食、杂食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女生 更加偏爱零食、杂食。零杂食所提供的能量、营养不如正食平衡、全面,而且多 数零杂食味道浓厚、香甜或咸辣,脂肪和糖盐的含量较高,既影响大学生进食正 餐的胃口,又容易造成很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因此,要教会大学生选择营养相对 均衡全面的零杂食,也能享受到吃零食的口味,并能获得良好的营养。 3.偏爱烧烤小吃。从营养的角度看,烧烤小吃普遍都是肉多、菜少、高能量、 高脂肪、低膳食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的食品。很多食物在烤、炸之后含有 油脂、能量增加、维生素却被破坏了,在各种香味配料的遮掩下,极大地影响了 当代大学生的健康。 4.校外就餐。大学男生在校外就餐的次数明显高于女生。选择校外就餐的原因: 有的是认为校外饭菜价格适中,口味要比学校食堂好;有的认为校外就餐自由方 便,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的经常是因为同学、朋友聚会而外出就餐。大多数学生校外就餐的地点选择在学校周边餐馆、街边小店、小摊上,但这些地方大多 条件简陋、缺少消毒器具、用餐环境恶劣,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从口味上 来讲,确实好很多很多,再说一句实话,卫生状况再怎么差,都比我校的卫生消 毒状况好,学校的条件都比不上校外的餐厅,这也是校外就餐的一个原因。 5.白开水饮用量偏少。很多大学生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每日的饮水量不足, 往往是渴极了才暴饮一顿。现在的瓶装水和饮料越来越多,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大 学生常以此替代喝白开水,认为比喝白开水更有营养,尤其偏爱含糖饮料和果汁。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里面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它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同时,一个客观 原因是除未有正确的饮水知识外,学校的设备显得较为简陋,要么饮水机坏了,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我国居民营养现状 张明威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121871) 【摘要】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和追求健康,但目前国民的营养健康现状越来越表现出我国居民健康知识的匮乏和健康观念的落后。“吃什么健康,怎么吃健康”已经不是哪一个家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国民营养健康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有创造性的建议。 【关键词】营养;健康现状;营养教育;对策 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详见表1,2)。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厘米,女性平均低4.2厘米。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14.4%。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

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现状

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现状 学号:姓名:院系: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健康也就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兴旺和发展。因此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现状也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他们,新陈代谢旺盛、活泼好动、运动量大,同时学习任务繁重,营养需求量较大,这也决定了他们的身体相比其他年龄阶段对饮食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因而合理的膳食结构对他们身体生长、发育及学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他们的饮食营养与健康现状却并不让人乐观。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远离家乡,没有了父母的照顾,饮食起居都要靠自己打理,而他们大多缺乏关于营养健康方面基本的知识,所以如何安排好一日三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规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学习比起高中来轻松得多,生活就变得更加懒散,饮食不规律的现象也很常见,这对于身体的正常成长发育及自身的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甚至也为日后的一些慢性疾病埋下了祸根。 下面针对当代大学生饮食习惯及健康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 些粗浅的分析。针对部分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的不良饮食习惯。 1、不重视早餐。大部分的大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只有小部分学生重视早餐。他们不吃早餐的原因大多是起床晚来不及,个别女生是为了保持身材不吃早餐。事实上,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晨起床之后,及时补充营养是一天中脑力、体力恢复的重要保证。如果不吃早餐将直接导致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头晕,乏力,心慌,思维滞后,直接影响听课效率。久而久之,还可导致低血糖,诱发肥胖、胆结石等疾病。 2、饮食没有规律。饮食无规律的学生在调查显示并不在少数,有资料显示日常饮食无规律的学生比例已占41.9 %。[1]他们大多的观点是,有时间多吃点,没时间少吃点或干脆不吃。这种饥一餐饱一餐的饮食模式最易导致体内脂肪储备能力上升。而长期无规律的饮食,不仅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睡眠质量,甚至会影响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2] 3、有酗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事实上,适量饮酒对身体是有好处

膳食调查报告4篇

膳食调查报告4篇 膳食调查报告1 一、目的和意义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内容之一,通过本实验(实习),掌握最基本的膳食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评价膳食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二、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有称重法、查帐法、回顾询问法(24h个人膳食询问法)、化学分析法。本实验采用24h个人膳食回顾询问法,对大学生膳食进行计算评价。 三、膳食调查步骤 第一步:以个人为单位记录调查表,可以是自己或某个同学,收集摄食资料,要 求不少于5天(节、假日应除开)。每日应有早、中、晚餐,少数同学还有三餐以外的零食,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步:依次计算完成表1~6各项内容。(表中的表格不够可增加,最好直接用 Excel做表格,以方便后面的计算)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表5 每人平均每日热

量来源;表6 每人平均每日蛋白质来源。 表1 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表2 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 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 表4 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 膳食调查报告2 【目的】 调查大学生营养膳食情况,从而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概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个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宣言中将合理膳食放在了四大基石之首,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是以证明合理膳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正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并提为国民三大素质,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小康目标,最终赶上西方发达国家,“高素质的健康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健康是第一保障力,而膳食营养又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所以,加强和改善学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 篇一: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第一部分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

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xx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二、调查方法与内容按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各县(市、区)划分为大城市、中小

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现状分析

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分析 摘要:营养是维持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与体质状况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其营养改善与膳食结构的正确调整,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确保大学生们科学合理的营养及平衡膳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饮食营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提出多种合理的膳食平衡的方法,强调应当对大学生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引导其改进营养观念和膳食结构。 关键词:营养;健康;膳食;大学生 一、大学生饮食营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营养知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饮食营养,随着营养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营养卫生的宣传教育,人们对于平衡饮食营养卫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首先饮食中应含有人体所必须的一切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无机盐类、水),其次摄入的食物要有利于消化、吸收、利用,要新鲜无污染,制作加工合理能增进食欲,并多样化(色、香、味、美俱全),同时一日三餐的热量要合理分配,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各餐热量以早餐占全天总热量的30%、午餐40%、晚餐30%较为合适。我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营养不良率较高, 大学生缺乏营养知识,在不同专业的学生中表现各不相同。从总体上看,女生的营养知识优于男生,医科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优于其他专业学生。 2、饮食习惯不科学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日常饮食由学生们自己掌握。很多同学的生活习惯极不科学,主要表现在: (1)、多数大学生日常饮食没有规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时间经常不固定。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固定吃三餐的习惯,而且大部分都不在学校食堂用餐。大学生中很多人不重视吃早饭,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三餐分配不合理,各餐热量摄入量的分布不均匀。(2)、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

个人膳食营养调查报告

营养膳食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通过24h回顾法对膳食摄入量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在一定时期内个人膳食摄入状况以及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借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营养膳食,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 二、调查方法 采用24h回顾法,记录自己一天摄入的各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按《食物成分表》计算出自己一天中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平均摄入值。 三、调查内容 1、调查一天的饮食并记录营养素摄入量 2、与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做对比并做出评价 3、根据调查结果,优化自己的膳食营养结构 四、调查对象 姓名:王妍 性别:女 年龄:23 身高:165cm 体重:52kg 五、调查结果 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表 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

六、结果分析与评价 24h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单位g)

①蛋白质功能比=蛋白质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24.9% ②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23.1% ③脂肪功能比=脂肪摄入量×9/总能量摄入量×100% =52% 根据DRIs推荐的膳食能量来源比例,来自蛋白质的能量应占10%~15%,来自脂肪的能量占20%~30%,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占55%~65% 七、结论与建议 综合这次的营养调查,可以发现自己三大宏量膳食营养素中蛋白质摄入量过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基本符合要求,应该少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缺少粗粮的摄入,其他营养素中磷、钙基本符合标准,但铁的摄入量相对偏低,以后多吃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如菠菜、木耳、动物内脏等。维生素C的含量极低,建议加大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发布 ——来自中国营养学会网站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但在贫困农村,仍存在着营养不足的问题。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 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为给居民提供最根本、准确的健康膳食信息,指导居民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中国营养学会受卫生部委托于2006年成立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对中国营养学会199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修订。经过多次论证、修改,并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机构和企业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以下简称“指南”),于2007年9月由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会扩大会议通过。 《指南》以最新的科学证据为基础,论述了当前我国居民的营养需要及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了实践平衡膳食获取合理营养的行动方案,对广大居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指南》主体框架 《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这十条是: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 如饮酒应限量10.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每个条目下均设有对条目中心内容进行阐述的提要和对条目涉及的有关名词、概念以及常见问题进行科学解释的说明。部分条目还附有参考资料。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其中6岁以上各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条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形成的。 为了帮助一般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指南》的主要内容,专家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

大学生营养饮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大学生营养饮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大学是学习科学知识,强身健体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但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们的饮食结构可谓非常的不合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功利思想使得大学生们养成了极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使得大多数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了大多数学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1、摄入油脂过多 摄入油脂过多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过度肥胖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困扰。 2、食用肉类过多 肉类是大多数人都喜食的一种食品,很多人都喜欢去肯德基、麦当劳等肉食为主的餐厅,同时也有很多人会摄入很多的肉食。但是,作为蛋白质的肉食摄入应该是有限度的。作为食品金字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位于金字塔的上层位子,因此一个人摄入蛋白质量不应过多。 3、粗粮摄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粗粮远离了我们的生活,细粮开始占据我们的餐桌。可是,细粮没有粗粮中有的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造成了某些营养性疾病的产生。 4、果蔬摄入不足 果蔬层位于食品金子塔的底部,从这就不能不说明果蔬食品的重要。果蔬中拥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还有丰富的纤维素资源,对于人体有着非常大的好处,有排毒养颜的作用。 这些问题导致了大学生饮食营养的不均衡。 同时还有以下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 1、不吃早餐 大学生不吃早餐起因大多是起床晚来不及,就没时间吃。其实,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一天之计在于晨,吃好早餐是非常重要的。清晨起床之后,及时弥补营养是一天中脑力、智力恢复的主要保证。不吃早餐会直接影响身体机能,长此以往,会导致低血糖,诱发肥胖,胆结石等疾病。 2、食用过多油炸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油炸食品因其香味诱人,成为很多大学生常常抉择的食品,但油炸食品却不断受到健康组织和营养专家的质疑,主要是由于:1.油炸食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加入含铝的膨化剂,长期大批食用,铝在脑细胞中沉积对大脑有不利影响。2.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经高温煎炸后会分解出丙烯酰胺,它可以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第三食品的烹制用油,往往重复应用,导致脂类过氧化物积聚,这些物质可促使脑细胞早衰。同时,人体摄入的油过多,轻易发胖,从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汗管等疾病. 3、过量饮酒 因为大学生的生活没有了老师的管教和家长的监督,大部门学生开端接触酒类,尤其是一些男同学。酒可以加快血液中高兴剂如内啡呔的分泌,促进欢喜氛围。但是大学生饮酒往往不太注意把持酒量,就会收到相反的效果。过量饮酒会侵害胃肠粘膜,会使体内营养素散失,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和叶酸、维生素B1、B6、C及镁、硒和锌等。还容易引起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心肌缺血、冠心病。酒中的乙醇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乙醇可与脑组织中的卵磷脂联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