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四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四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四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

粤教版·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

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原句古义今义

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以+为=让……担任

认为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指有军事行动有事情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诸侯的封地国家

家卿大夫的封地家庭和住所

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社会不安定①不安定,不安宁;②心情忐忑,表示一种不舒服的情绪;③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三、一词多义:

1、为:①语气词,呢例:何以伐为

②动词,担任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动词,成为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介词,替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例: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动词,辅佐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3、过:①动词,责备例:无乃尔是过与

②形容词,错误例:且尔言过矣

③名词,过错例:是谁之过与

4、且:①而且例:且在邦域之中矣

②况且例:且尔言过矣

5、安:①形容词,安定例: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使动用法,使……安定例:既来之,则安之

四、词类活用:

1、后世必为子孙忧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

2、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

3、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名作动,找借口

五、特殊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状语后置——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

3、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

5、是谁之过与判断句

6、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

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

六、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

2、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问)

七、重点词语: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施展力:才能

就:居,充任列:职位止:不去

4、固而近于费固:坚固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辞:托辞,借口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担心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译:恐怕要责备你吧

2、何以伐为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猛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宝玉毁坏在匣子里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的作法。

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

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2.无失其时(“无”通“毋”)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

二、古今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今义:泛指河流古义:专指黄河

2.弃甲曳兵而走

今义:行走古义:跑,文中指逃跑

3.请以战喻

今义: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古义: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4.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今义:经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古义:“可”是“可以”的意思,“以”是“凭借”的意思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今义:保养身体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6.王无罪岁今义:没有犯罪古义:不要归咎

三、多义词

1.直

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理直气壮(公正的,正义的)

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值、价钱)

直上载公子上坐(径直)

2.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

百发百中(发射)

发闾左適戍渔阳(征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3.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介词,凭)

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

4.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

寡人之于国也(对)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

而耻学于师(向)

不拘于时(被)

四、词语活用。

1.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2.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4.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认真从事

5.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咎、归罪

6.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动词用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五、句式特点。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句)

2.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4.非我也,岁也。(判断句)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薰陶感染更

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一、重点字词

1.学不可以已.(停止)

2.木直中.绳(合乎)

3.虽有槁暴

..(晒干)

4.君子博学日参省

..乎己(参:验、检查。省:省察。)

5.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片刻)

6.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7.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8.而闻者彰.(清楚)

9.假.舆马者(借助,利用)

10.而绝.江河(横渡)

11.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12.无以

..成江海(没有用来……的(办法)

13.锲.而不舍(刻)

14.金石可镂(雕刻)

1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容身,藏身)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三、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4.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5.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用,介词,因为;心,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四、词类活用

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3.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4.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6.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7.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8.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五、一词多义

1.于

青,取之于蓝。(介词,从)

而青于蓝(介词,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介词,对于)

2.假

假舆马者(动词,借助,利用)

愿大王少假借之(动词,宽容)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借)

3.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但是)

过秦论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各诸侯国惊恐害怕,集会结盟来想方法削弱秦国,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既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厚道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力量。

于是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直逼函谷关去进攻秦国。秦国人敞开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徘徊着不敢前进。秦国没有耕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赔秦国。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因而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前来朝拜。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传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大事。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像挥动长鞭赶马那样来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灭掉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的皇位而统治全中国,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越族各部落的头领,俯首投降,听众秦国小官吏的摆布。秦始皇就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筑起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方来牧马,已亡六国的遗民不敢拿起武器仇雪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于是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企图使百姓愚蠢糊涂;毁坏著名的城堡,杀害杰出的人物;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的老百姓。然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依靠亿大高的华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优秀的将领,强劲有力的弓弩,把它险要的地方;忠实的臣子,精壮的士兵,投置了锐利的兵器,而谁敢把他怎么样。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中以为函谷关中这样坚固,象是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秦始皇死后,遗留下来的威望还震慑着边远的地方。然而阵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他的才能比不上平常人,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才能德行和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出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率领疲惫困乏的士卒,带领几百人,转过头来,攻打秦朝;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象云那样集合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体那样紧紧跟着。殽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要说这时秦朝的统治力量,并没有缩小减弱啊。雍州的土地,殽山函谷关的坚固险要,仍然象从前那样啊。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农具木棍一类的东西,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深远的谋划,行军作战的策略,也不如从前的那些谋士。但是成功和失败却有不同,功绩事业也恰恰相反。试拿殽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但是秦国靠不大的地方,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下作为家,把殽山函谷关作为内宫;然而一个人发动起义,帝王基业就毁灭了,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2.合从缔交(“从”通“纵”)

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4.锄櫌棘矜(“櫌”同“耰”)

二、古今义。

1.宽厚而爱人

今义: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古义:爱护人民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今义:山东省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_

3.流血漂橹

今义:划船的工具古义:盾牌

三、多义词。

1.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失去)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逃跑、逃脱)

2.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的形势)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使……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条件好)

3.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并利用)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领、统率)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4.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留给)

5.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机)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

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四、词语活用。

1.追亡逐北(亡,动词用作名词,逃走的人)

2.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3.约从离衡(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

4.序八州而朝同列(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5.外连衡而斗诸侯(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

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7.会盟而谋弱秦(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

8.以愚黔首(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蠢)

9.履至尊而制六合(履,名词用作动词,登上)

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名词做状语,用破瓮、用草绳)

1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名词做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

12.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13.赢粮而景从(景,名词做状语,像影子一样)

14.内立法度(内,名词做状语,在国内)

1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小变弱)

五、句式特点。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动句)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道理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