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素材:屠呦呦

高考素材:屠呦呦
高考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

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就组织全国7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物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担任科技组组长。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直到第191次试验,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里,满身都是酒精味。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和安全,她以身试毒,弄坏了肝脏。她的同事们也都愿意在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来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她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素材解读:

“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个昔日里少为人知的任劳任怨、执着坚持、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一时名声大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其实,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并非偶然。窥探屠呦呦数十年来的科研之路,她的敬业、奉献、坚持、合作,都为她今日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她摘取世界大奖做了最好的注脚。

1、勤于钻研,敬业奉献。对于“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奖,不少人表示惊讶,不可思议。然而,了解了屠呦呦的科研之路,这样的惊讶就可以悄然消失,这样的疑问自可以烟消云散。而立之年临危受命之后,屠呦呦就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去,她带领团队展开科研攻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600多种方药,又从中选出200多种方药,对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满身都是酒精味。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她以身试毒,弄坏了肝脏”。为了科研,屠呦呦不顾家庭,甚至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研究青蒿

素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其中的酸甜苦辣绝非常人能够想象和忍受。如果没有对中医事业的高度热爱,没有勤于钻研、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无法攻克世界难题的。

2、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从屠呦呦临危受命到青蒿素成功提取,历时长达数十载,实验多达191次。面对一次次失败和打击,他们没有妥协,没有气馁,反而屡败屡战,愈战愈勇。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极度闭塞的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屠呦呦的斗志,她和同事们翻阅大量的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更好的方法,终于如愿以偿,大功告成。正是由于屠呦呦这种百折不挠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使得青蒿素问世,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科学实验难有建树,更别奢望什么获得诺奖了。纵观科研之路,不管是居里夫人发现镭,还是爱迪生发明灯泡,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的坚持,最后攻克一道道难关,如愿以偿,成为世界的巨人。

3、谦逊为人,淡泊名利。在青蒿素研究工作中,屠呦呦是科研组长,是领军人物,在实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屠呦呦身先士卒,功不可没。屠呦呦获得诺奖这样的殊荣,是对她科研成果的极大肯定,这个荣誉是至高无上的,她受之无愧。然而面对记者的采访,屠呦呦总是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来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和那些好大喜功的人相比,屠呦呦表现出的豁达的胸襟、谦逊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操守,令人肃然起敬。这让我们自然想起当年莫言获奖的感言:“我因为写小说因为讲故事得了诺贝尔奖,我一点不敢骄傲,内心深处也不敢骄傲。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写作,很多人写得比我好。我感觉到非常惭愧。”

4、团队合作是成功的铺路石。同其他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一样,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并非某一个人的功劳。在“中草药抗疟”的研发工作中,众多同事们和屠呦呦一起,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年轻的同事们同屠呦呦一道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确保安全,屠呦呦的同事们也都心甘情愿地在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正

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三人为众,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单人跳舞”,一定舞不出令人仰视的高度。

5、传承与发展。屠呦呦在抗疟疾药物研究中,从中国古代医药文献入手,大量翻阅中医药典籍,地方药志,四处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海量的中药药方,对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最后整理出《抗疟单验方集》。屠呦呦说:“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尽管如此,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研究多次陷入僵局。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提醒,屠呦呦将古典文献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首次采用乙醚低温提取法,如愿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因此屠呦呦感慨地说:“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对于古代优秀文化,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运用方向:

勤奋、敬业、奉献、毅力、坚持、恒心、创新、信念、谦逊、淡泊名利、团队合作、继承与发展等。

【喝彩】

为屠呦呦喝彩,为中国科学家喝彩!

导语:2015年10月5日17∶30之后的朋友圈,几乎被“屠呦呦”这个名字刷爆了!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宣布85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分享该奖项的一半奖金。这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首次获得的世界级大奖。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屠呦呦获奖表示祝贺。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而屠呦呦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青蒿素能治愈疟疾的发现。她改写了人类遭受肆虐的寄生虫病的历史,由于她提出的革命性治疗方法,人类有望永远根除一些虫媒传染病,这也是人类医学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胜利。

知识链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学或医学界做出卓越发现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图案是拿着一本打开的书的医学之神,正在从岩石中收集泉水,为生病的少女解渴。奖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译为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的周年纪念日)举行。1901—2014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总共颁出了105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9年因一战或二战中断。共有207人获得这一奖项,他们的平均年龄是58岁,其中60~64岁者最多,有38人。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两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次至多颁给三位获奖者。

荣誉:她说诺奖是中国的骄傲

屠呦呦获奖词(节选):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降低。20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将其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诺奖委员会

【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

【人物介绍】

屠呦呦,药学家,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

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她是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完全没有辜负父母给她取名“呦呦”的美好期待。

知识链接“诺贝尔奖风向标”——美国拉斯克奖

拉斯克医学奖,全称艾伯特·拉斯克奖,是生理学和医学领域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外的又一顶级大奖。该奖项始于1946年,是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共同创立的,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拉斯克奖最初分为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和公众服务奖,后又增设特殊贡献奖,前两项专门授予科学家,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获得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拉斯克医学奖也是世界生物医学研究进展的一部编年史。

科研:她向贫困地区输出生的希望

【科学成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的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造福全球】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数亿人感染,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20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上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

【素材分析】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屠呦呦用数年的艰辛尝试让自己的名字与“青蒿素”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几百万感染疟疾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她用苦苦寻找发现的青蒿素给了数亿人健康的保障,善莫大焉。

【适用话题】呵护生命刻苦钻研

人格:她把使命看得很重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实验,用乙

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当时,在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她的老伴李廷钊至今都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回家一身的酒精味,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老伴儿李廷钊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为了工作,屠呦呦兢兢业业而且付出了很多。

屠呦呦接到“523”项目的时候,为了不影响研究,他和丈夫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为了青蒿素,屠呦呦付出太多太多。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

【素材分析】敬业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种值得人们敬仰的精神。身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屠呦呦用身体力行诠释了自己的敬业态度。屠呦呦用忍受着工作环境对身体的损害,一门心思搞科研,为了解决中药品种的混乱问题,她不顾辛苦地在野外深一脚浅一脚采集样本。临危受命,她舍去了照顾孩子的时间一心一意做科研,造福人类。屠呦呦凭借着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无愧为一个科学界的模范。这种认真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适用话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情操

【延伸阅读】

屠呦呦:获诺奖并不意外

离离原上草。青蒿,是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的草本植物,外表朴实无华,只知道在山野里默默生长,随时准备在机会到来的时刻绽放自己的绚烂。

一岁一枯荣。这与世无争的小草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一直在不声不响地发挥神奇,而到了今天才突然一夜爆红,让世界惊叹。正是如青蒿一样默默无闻的屠呦呦等科学追梦人,历经艰辛提取出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东方神药”而受益。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共同分享该奖项。幸福

总是来得这么突然。屠呦呦当晚在家中通过电视新闻才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一时间,向老人祝贺的、采访的电话已经打得发烫了。老人听力不是很好,接受采访时往往向记者的方向前倾身体,专注地望着记者的眼睛。“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个很高的荣誉,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17个字给世界一个惊喜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出后的当天下午,一则“热烈祝贺北大校友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消息就迅速在多个北大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

屠呦呦是宁波人,老家在宁波市海曙区开明街一带。1951年,她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物学系,选择当时一般人不太了解的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在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属于西医,单位送她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那时,屠呦呦自己也不曾想到,她的这些中西医相结合的学习背景,为她日后发现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础。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病原疟原虫是一种真核生物。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美、越两军苦战在亚洲热带雨林,疟疾像是第三方,疯狂袭击交战的双方。

越共总书记胡志明亲自到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且紧密相邻的中国,向毛泽东提出请支援抗疟疾药物和方法。在革命战争时期曾感染过疟疾、深知其害的毛泽东回答说:“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

1967年5月23日,周恩来总理就研发抗疟新药问题作出批示,并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内特设“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要求要调动全国的力量,大打一场研发抗疟新药的战役。

一时间,全国广西、云南等七大省市的医药力量被动员起来,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

1969年1月,北京广安门医院一位参与抗疟研究的针灸医生,向“523办公室”负责人推荐说:“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是个兼通中西医的人才,研发新药应当去找她。”

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屠呦呦在这年1月21日被任命为科研课题攻关组组长,参加“523”项目,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此时,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带领小组开始查阅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耗时3个月,屠呦呦带领小组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编成《疟疾单秘验方集》。她从集子里筛选了一批方药做鼠疟的实验,可惜试过一批又一批,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屠呦呦说,当年研究的难点在对青蒿科属的选择上,到底应该是哪种植物、提取方法上也需要突破。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一天,屠呦呦重新读到东晋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时,其中一句话猛然提醒了屠呦呦:“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这17个字给了屠呦呦灵感:浸泡、绞汁?干嘛不用水煎呢?是否害怕水煎的高温或酶的作用,破坏了青蒿的疗效?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

于是,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冷浸法处理青蒿,然后将提取物注入染有鼠疟的小白鼠,发现对鼠疟的抑制率一下子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结果让屠呦呦非常兴奋,证明低温提取是保障青蒿疗效的一大关键。

“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次的失败之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屠呦呦和她的课题攻关组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着青蒿的提取物统统地杀死了鼠疟原虫,那它极可能也是人疟原虫的克星。

药物的实验必须要反复而又多方面地予以重复。当屠呦呦取来另一批青蒿生药再做实验时,不想疗效却锐减。屠呦呦不得不从生药学的角度仔细地研究青蒿。历经反复实验,最后屠呦呦和她的课题攻关组发现青蒿药材含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在新鲜的叶片里,而非根、茎部位;最佳的采摘时节是青蒿即将开花的时刻。“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摸到这些规律后,屠呦呦方知过去人们为什么老在青蒿的门前走弯路。

随后,屠呦呦又把青蒿提取物成功分离成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后者毒性大,而且还没有抗疟的功能,屠呦呦除掉这一部分,由此也解决了中草药含毒的副作用。在证实了中性部分是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后,屠呦呦又做猴疟的实验,同样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由于相关部门的指挥有误,实践工作得不到药厂的配合,屠呦呦只好自己动手,从市场上买来7口大缸,在缺乏通风设备的陋室里,用挥发性很强、具有一定毒性的药剂浸泡、提取青蒿的精华。屠呦呦常年工作在那里,污染严重,加之劳累和缺乏营养,不幸得了中毒性肝炎,肝功能曾经坏到蛋白倒置,满口牙痛,甚至松动脱落。但这些没有动摇屠呦呦的决心,她只是回家稍作休息,病情一好转就急忙跑回实验室。

1972年3月,按照“523”项目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课题攻关组代表的身份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抗疟研究大会上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发掘抗疟中草药”,当时全场振奋。有关领导当即要求当年上临床,也就是把药用在人身上。

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礼物

屠呦呦兴高采烈地回到北京,自己成为青蒿提取物第一位实验者。受到屠呦呦的影响,科研组其他两位同志也做起“自身验毒”的实验,结果全都安然无恙。

随后,她赴海南疟区临床实践。海南昌江是当时的一大疟区,当地以脑疟为首的恶性疟疾已成不治之症,数日内便能致人死亡。屠呦呦用她的青蒿提取物,60天里对30例疟疾患者做临床观察,其中既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既有间日疟,也有恶性脑疟。结果疗效百分之百,用青蒿抗疟的疗法大获成功。

找到良药之后,屠呦呦并未停止工作。1973年,屠呦呦研发出青蒿素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抗疟的疗效一下子提高了10倍。同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523办公室”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回顾当时的探索,屠呦呦说,那时候大家工作都很努力。“我们的工资待遇都挺低的,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要争取快速推进工作。”她感叹,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多提倡原创发明。“你有原创的东西,在国际上就会被另眼相看,能说服人。”

1976年,项目组得到某国科学家正在分离蒿属植物类似物质的信息,以为与我国正在研究的青蒿素相同。在我国当年没有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情况下,为了抢在外国人前面发表论文,表明青蒿素是中国人的发明,1977年由屠呦呦所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在《科学通报》第22卷第3期首次发表了有关青蒿素化学结构及相对构型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此后,中国科学家如接力赛一样,取得一批围绕青蒿素的重大科研成果。“那时候没有考虑到什么奖。国家需要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好。”屠呦呦坦陈:“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

从实验室到临床,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我国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一项特殊历史时期的任务,最终转化成全人类对抗疾病的武器,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多年研究生涯里,屠呦呦一贯保持低调。她对来访的记者很少正面回答问题,常常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爱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其他的她似乎不想谈得过多。在屠呦呦家里,可以看到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其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中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在屠呦呦眼里,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迟到数十年的荣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由父亲命名,源于《诗经·小雅》,意为鹿鸣之声,希望她平安快乐、自由自在。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呦呦这个名字和青蒿这种植物,跨越2000多年以这种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了。

虽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当年也许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在业内专家眼里屠呦呦获诺奖并不意外。早在2011年,当屠呦呦作为第一个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中国人,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之际,海外舆论即称之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因为拉斯克医学奖在专业领域口碑极高,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300多人中共有80余位科学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份迟到的殊荣,给屠呦呦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浓重的夕阳红。

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团队,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2015年6月,屠呦呦获得了另外一个奖,这个奖叫沃伦·阿尔珀特奖,理由还是奖励她在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的重要发现。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里宣布。于是,世界认识了一张“中国面孔”——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得主。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三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了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肃的课!

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屠呦呦平静地说:“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她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开启……

2016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屠呦呦

2016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屠呦呦 2011年发现青蒿素获拉斯克奖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85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创制抗疟疾药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生命;她曾获拉斯克奖,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该奖;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三无”科学家。 经过调查研究后,确认屠呦呦为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屠呦呦获奖感言 在一个有众多院士出席的晚会上,鬓发斑白的中国“三无“科学家、2015生物医学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拄着枴杖,蹒跚地走上台来就座。 主持人开口问道:“您一直在申请院士资格吗?” “是的,一直申请。”“为什么没有当选呢?” “因为诺贝尔奖一直等着我!”

屠呦呦时评作文

屠呦呦获奖,不慕浮华埋头苦干者当之无愧 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四年前,她即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当时,舆论冠之“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四年匆匆而过,诺奖终究没有辜负这位勤恳而卓越的科学家。(概括时事,提出观点) 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消息传来,全球华人无不振奋。振奋,是因为这是一次历史性跨越;振奋,还是因为每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振奋,更是因为它让中国科技界看到了更大的希望。(阐释本质)毋庸讳言,在多数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诺奖情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稍有遗憾,中国大陆何时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两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大胆预言:10年后的中国,中国获得诺贝尔奖将成为常态,而非个案!其理由是,我国的基础研究已经与世界接近全面接轨。诚所谓厚积薄发,中国科学奖有理由也有能力拿更多的诺奖。 一方面,中央早就意识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体现在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学家的地位不断提高,还体现在制度安排不断完善。今天,“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依然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科学的春天”依然在祖国的天空上播洒阳光,科教兴国战略依然给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

着强大驱动。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国科学家从不缺少才华。且不说先人们发明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以及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的成就,单就这几十年来的科研硕果,就让人信心百倍,比如“两弹一星”、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于此而言,屠呦呦获奖只是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一个开始,随着科学家不断钻研,随着科研体制不断革新,随着创新土壤不断优良,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摘得诺奖桂冠。(联系现实)屠呦呦获奖,其意义不只是局限于科研领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在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屠呦呦获奖提振了中国人的信心与勇气,她的科研经历,她的求索精神,以及她的人格魅力,都让民众感佩,并从中受益。(形成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去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屠呦呦获奖的今天,重温这句话,更让人觉得振奋。无论科技工作者还是其他领域的人士,只要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一起,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锐意进取、锐意创新,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实现人生梦想,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解决办法,再次点题。)

作文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屠呦呦(Youyou Tu)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悉,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一、个人履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拉斯克奖设有四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二、科技成就 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1964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至1967年,又组织全国7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这次,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

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阅读材料《呦呦鹿鸣》

呦呦鹿鸣 是,不可挡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 疗所做的贡献。屠呦呦女士也是 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 中国女科学家。 屠呦呦女士是中国中医科 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 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 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是抗疟 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 者,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临 床医学奖。 除屠呦呦女士获奖外,该奖 项另外一半由两名科学家共得, 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像炸开锅一样,开始追踪报道屠呦呦的获奖背景,研究专业,以及生平记事。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有多重要? 我们先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特设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几大课题组,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12%-40%。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 不出所料,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_作文素材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青蒿素之母”屠呦呦,感谢您的阅读! 疯狂印象: 2011年9月, 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为我国生物医学写下了新篇章。她荣获了具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填补了华人多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是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屠呦呦用“抗疟神药”青蒿素拯救千万人的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写下一段传奇。屠呦呦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参加工作后,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当时,正值初创时期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差,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不仅如此,屠呦呦还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是她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由于屠呦呦在工作中表现出色,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他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通畅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她翻阅历代本草医书,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包括青蒿在内。可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治疗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研究也一度陷入僵局。后来,她再一次将注意力转向古老的中国智慧,

高考语文作文最新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 个人简介: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 年12 月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60 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青蒿素研究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她60 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疟疾,世界上最主要的高死亡率传染病。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法,在过去的20 多年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声音铿锵有力。60 多年来,她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 高分例子: 1.“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2015 年10 月5 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20 世纪60 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 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当时的科研设备比较陈旧,科研水平也无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不少人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只有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 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 年发现了青蒿素。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 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2.“研究成功是当年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 每当谈起青蒿素的研究成果,屠呦呦总是会说:“研究成功是当年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果。”而鲜为人知的是,起步时的屠呦呦团队只有屠呦呦和两名从事化学工作的科研人员,后来才逐步成为化学、药理、生药和制剂的多学科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姜廷良说:“对青蒿素作用机理的研究,需要‘大协作’思维。”在这样的思路下,屠呦呦的团队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屠呦呦团队共30 多人,这些研究人员并不局限于化学领域,而拓展到药理、生物医药研究等多个学科,形成多学科协作的研究模式。屠呦呦介绍,未来青蒿素的抗疟机理将是她和科研团队的攻关重点。“在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研究方面,我们目前正在深入探讨‘多靶点学说’,并已取得一定研究进展。”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廖福龙说,“青蒿中除青蒿素以外的某些成分虽然没有抗疟作用,但却能促进青蒿素的抗疟效果。” 3.要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出发新时代,踏歌行时代,要保持初心,砥砺前行。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几十年的梦想,为拯救生命做贡献,是初心;做别康桥的水草,归来祖国的栋梁,万千日夜的不辞辛劳,是初心; .贵州山区“天眼”后呕心沥血,跋山涉水,是初心;作为学生,想着祖国的需求步,成为祖国需求中填补空白的人,也是初心。一颗初心便是一种前程,哪怕百年后已无人再知晓我的名字,我的初心仍会随着血液的流动而流动随着祖国的发展而愈生光彩。 满分亮点解说: ◆亮点1:诗句作为段首,引出分论点; ◆亮点2:引用素材时,只字未提人名,却用精炼的语句分别高度概括屠呦呦、黄大年、南什东事迹; ◆亮点3:从名人到自身,从小我到大国,联系实际,重申观点。行路漫漫,素履以往。宁贴伏地面行走,也不在云端起舞。古有行者,筚路蓝缕,胼手砥足,以启山林之业。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屠呦呦面朝科研的前路漫漫,亦选择用最坚实的脚步,在渺不可期的长路上踽踽而行,几十个春秋后终于迎来曙光。 ◆亮点:开头八字对仗句式+名言+素材

屠呦呦精神之于成长 作文

屠呦呦精神之于成长 1、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表彰其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青蒿素历经艰辛,此前尝试的中药有200多种,提取方法加起来380多种。 (2)研究青蒿素的时候,她经常以身试药,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 (3)85岁的屠呦呦平静地说“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 屠呦呦身上体现着非常多可贵的精神,你认为哪方面对于成长、成功更重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2、学生作文题题目再现 1、克服困难 2、荣誉即责任 3、努力坚持一一通往成功 4、奋斗就是成功 5、荣誉来去,我自不惊 6、恒心 7、谈责任 8、坚持不懈方能成功 9、经历艰辛,终能成功 10、不拼搏,拿什么成功 11、不畏艰辛地成长才能成功 12、必要的执著 13、实践,才能获得真理 14、责任 15、不怕失败才能收获成功 16、大爱无边 17、永不退缩 18、平常心 19、努力方能成功 20、承担责任,心如止水 21、刻苦方能成就大业 22、荣誉越大,责任越大 23、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24、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25、成功在于执着 26、成功需要一种坚持 27、难事莫过坚持 28、成功的基石

29、一份小心的责任心 30、坚持就是成功 31、执著让人拥有机遇 32、成长之路 33、阳光总在风雨后(永不放弃) 34、成长中收获快乐(坚持、责任、敬业) 35、成长、成功在于根基(付出、磨难、基础) 36、再坚持一下 37、梅花香自苦寒来(坚持) 38、创新铸就成功 39、不畏苦难,坚持不懈 40、步步“精”心 41、责任感是成功的根本 42、永不言弃和责任创造成功 43、以平静的心面对成功 44、勤为径,苦作舟 45、成功的道路上毅力不可缺 46、从工作中赢得尊重 47、荣誉即责任 48、坚持 49、承担责任 50、风雨之后有彩虹(坚持) 51、在成功的道路上(荣誉与责任) 52、成功的钥匙一一执着 53、坚持乃成功之根本 54、磨砺铸就成功 55、坚持方能成功 56、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拼搏) 57、坚持、敬业、责任 58、不畏艰辛 59、懂得付出,才有回报 60、荣誉即责任 61、执著造就成功 62、牺牲之于成功之前 63、坚持 64、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责任) 65、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历经艰辛) 66、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3、说明: (1)材料中的三种“精神”是:艰苦努力;不顾个人健康,自我牺牲,献身科学;荣誉越多,责任越大。 可以说离开这三种“精神”的立意,都是跑题的。 (2)粗略统计66人中有31人之多跑题,近于50%的人跑题。而写“坚持”“执著”的人

屠呦呦的简介和事迹

屠呦呦的简介和事迹 基本信息简历 中文名:屠呦呦 英文名: youyoutu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 性别:女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 1930年12月30日 职业:药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政党:中国共产党 所获荣誉: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突出贡献:创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个人生平简介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药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后为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2011年8月,因发现青蒿素获

得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研究奖。2012年1月16日,《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文章称,青蒿素的发现是对抗疟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但拉斯克奖只授予屠呦呦一人也引起了多名研究者的质疑。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突出事迹成就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作文素材解读

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 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三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然而,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了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上了一堂严肃的课!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也是该奖项的第12位女性得主。有人说,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获奖,而且更在于她获得诺奖之前的几十年的沉默。屠呦呦无论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还是之后,都遭遇了种种争议和非议,但屠呦呦不作回应、不说废话,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回应争议和非议。 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屠呦呦平静地说:“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她获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应只是一座奖杯,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和反思空间。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她标志着一个石破天惊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开启…… 素材解读: “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个昔日里少为人知的任劳任怨、执着坚持、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一时名声大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其实,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并非偶然。窥探屠呦呦数十年来的科研之路,她的敬业、奉献、坚持、合作,都为她今日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她摘取世界大奖做了最好的注脚。 1、勤于钻研,敬业奉献。 对于“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奖,不少人表示惊讶,不可思议。然而,了解了屠呦呦的科研之路,这样的惊讶就可以悄然消失,这样的疑问自可以烟消云散。而立之年临危受命之后,屠呦呦就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去,她带领团队展开科研攻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600多种方药,又从中选出200多种方药,对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满身都是酒精味。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她以身试毒,弄坏了肝脏”。为了科研,屠呦呦不顾家庭,甚至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研究青蒿素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其中的酸甜苦辣绝非常人能够想象和忍受。如果没有对中医事业的高度热爱,没有勤于钻研、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无法攻克世界难题的。 2、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 从屠呦呦临危受命到青蒿素成功提取,历时长达数十载,实验多达191次。面对一次次失败和打击,他们没有妥协,没有气馁,反而屡败屡战,愈战愈勇。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极度闭塞的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屠呦呦的斗志,她和同事们翻阅大量的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更好的方法,终于如愿以偿,大功告成。正是由于屠呦呦这种百折不挠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使得青蒿素问世,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百折不挠的意志,科学实验难有建树,更别奢望什么获得诺奖了。纵观科研之路,不管是居里夫人发现镭,还是爱迪生发明灯泡,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的坚持,最后攻克一道道难关,如愿以偿,成为世界的巨人。 3、谦逊为人,淡泊名利。 在青蒿素研究工作中,屠呦呦是科研组长,是领军人物,在实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屠呦呦身先士卒,功不可没。屠呦呦获得诺奖这样的殊荣,是对她科研成果的极大肯定,这个荣誉是至高无上的,她受之无愧。然而面对记者的采访,屠呦呦总是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来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和那些好大喜功的人相比,屠呦呦表现出的豁达的胸襟、谦逊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操守,令人肃然起敬。这让我们自然想起当年莫言获奖的感言:“我因为写小说因为讲故事得了诺贝尔奖,我一点不敢骄傲,内心深处也不敢骄傲。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写作,很多人写得比我好。我感觉到非常惭愧。” 4、团队合作是成功的铺路石。 同其他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一样,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并非某一个人的功劳。在“中草药抗疟”的研发工作中,众多同事们和屠呦呦一起,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年轻的同事们同屠呦呦一道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确保安全,屠呦呦的同事们也都心甘情愿地在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正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三人为众,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单人跳舞”,一定舞不出令人仰视的高度。 5、传承与发展。

最新作文素材:屠呦呦题库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医学奖2015年10月0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刚刚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央视记者王薇薇) “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低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中国人获诺贝尔医学奖#【她曾亲自试药得中毒性肝炎】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她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屠呦呦通过央视正式发表获奖感言:获诺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 呦!中国人首获诺贝尔医学奖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

2016高考语文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作文素材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中新网10月5日电综合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 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 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 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 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 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 克奖。 此外,另外两名同时获得此次诺贝 尔医学奖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 聪大村因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 疗法也同时获奖。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 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 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 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 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

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两人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疗法。 颁奖词: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第一位获奖者是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他的主要成就是对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在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32岁,最年长的87岁,平均58岁。其中还有11名女性获奖者。 今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0月5日首先公布,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1930年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

屠呦呦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另外一半由两名获奖科学家共得,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者医学领域有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会(Nobel Assembly)负责评选,大会由50名选举出来的卡罗琳医学院名教授组成。1901-2014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总共颁出了105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9年因一战或二战中断。 从10月5日起,2015年诺贝尔奖将陆续揭晓。 给屠呦呦的颁奖词: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诺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科技成就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1964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至1967年,又组织全国7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这次,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 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1972年8-10 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樊锦诗和屠呦呦(5大角度)(附:立意与速用)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樊锦诗和屠呦呦(5大角度)(附:立意与速用) 樊锦诗 颂词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丝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她,就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敦煌的女儿”,一生的守望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来到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从此再未离开。她用半个多世纪的执着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等领域开拓创新,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敦煌学者。 樊锦诗出生在北京,成长于上海,家境优越的她从未吃过苦头。工作伊始,艰苦的条件令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她“难以想象”:喝的是盐碱水,吃的是“老三片”(土豆片、白菜片、萝卜片),住的是土坯房,上个厕所都得走很远的路。她坦言:“开始我也没想在敦煌待一辈子,可能是命中注定吧,时间越久,越觉得莫高窟了不起,是非凡的宝藏。”之后的半个多世纪,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

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其做法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与赞赏。 立意与速用 常规角度:坚守初心,甘于奉献。 对接高考2020年高考北京卷①“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 速用示范她曾是家境优越的江南女子,她曾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才生,却奉献了一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里的敦煌莫高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她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她,是樊锦诗。从青春少女到华发老人,如今的樊锦诗虽已退休,却仍在为敦煌四处奔走。“让我自己说,我这一辈子已经不能离开敦煌了。这么了不起的一处遗产,能让我为它服务也是我的幸运。”她那份守护敦煌的勇气,是一瞬间的闪念,更是一辈子的执念! 核心角度:择一事,终一生。 对接高考2020年高考天津卷“中国面孔” 速用示范古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造就红楼一梦,今有樊锦诗凝一生光阴守护莫高窟的精美恢弘。这启示我们,既然选择了,就要终一生去做好。只有专注手上所承之事,心无旁骛,才可在漫长而又迅疾的光阴中游刃,找到光阴的意义。而且,一个人的一生就需要这种精神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樊锦诗总说,一代人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