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9-01-08T10:45:17.3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姜超[导读] 摘要:配网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电网已经进入智能化、自动化的时代。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曹县供电公司山东菏泽 274400)摘要:配网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电网已经进入智能化、自动化的时代。但是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配网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本文就其优势、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优势;问题;对策引言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种集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及远程监控技术于一身,并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和整合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其能够有效地提高配网的供电质量和运行效率。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配网的自动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供电企业应当提高对于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问题的重视,并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电力用户的用电质量和水平。

1配网自动化运行优势分析

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电网运行中,利用配网自动化系统能有效的促进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从而及时的解决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完善,尤其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存在的故障予以监测与判断,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监测,因而其在整个电网运行中有着较强的经济性和智能性。②在电网运行中,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对故障排除,能确保供电的质量提升,尽可能地将停电时间减少,从而更好地确保整个电力配网安全高效的运行,最终更好地促进其在电网安全性方面的优势。③配网自动化系统自身具有的技术性较强,集现代科技力量于一身,不仅具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而且在通信技术上较为先进,以及在远程监控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较强,所以利用其自身较强的技术,对于促进电网运行效率的提升和供电质量的优化奠定基础。

2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手动关合刀闸容易导致带负荷合刀闸误操作

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刀闸智能开关的运行原理是利用自动化系统终端设备的功能来实现电力故障自动隔离和自动转供电,因此,当系统终端设备感应出电源侧边有电时,系统终端设备就会发送关合刀闸的指令,刀闸的智能开关就会自动合上。而如果进行手动送电时,送电人员先关上电源的侧刀闸,刀闸的开关也会自动合上,因此,在不知道刀闸开关已经合上的情况下去合负荷侧的刀闸,配网的自动化系统就会出现带负荷误操作情况。

2.2线路故障情况下容易突然送电

当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线路故障问题时,在此状态下,如果电源刀闸的侧面有电源时,系统的开关自动化功能就会自动感应并关合刀闸,这样就会导致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线路突然送电。以某供电公司的实际案例为例,该地区当时是在雷雨天气下某配网线路速断保护动作跳闸,并且重合成功,当即安排了运维人员对线路进行故障调查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出线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的开关曾经闭锁过,调查其数据定值分析得出,该自动化开关复位的时间值是按负荷开关形式来进行设置的,因此,当开关闭锁之后,一旦开关的复位时间到了,开关逻辑功能感应到有电压时,就有可能发生自动闭合突然送电的情况。

2.3运维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是导致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配网自动化系统具有工作范围较广、涉及技术较多及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等特点,因此,这就要求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和运维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技术水平。然而,根据目前我国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管理调查数据来看,许多供电单位的人才素质普遍偏低,人力资源不足,而且,现有的一些运维人员没有较高的技术涵养和综合素质,能够掌握核心技术的运维人员数量则更少,这使得我国配网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速度很难得到提高。

2.4配电网自动化设计存在漏洞

一般来说,供电企业的配网自动化设计都是依赖产品生产企业和公司,但是很多企业设计的产品还在探索阶段,并不能满足配电自动化运行的需要。所以说,在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不管是从基建工程还是设备选型都要考虑周全。配网自动化不是一个单一的工程,而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大型工程,这就需要电网的各个部分都要纳入考虑的范围内才可以进行,如果出现管理和维护滞后现象,同时职责分工方面不明晰,就会对整个配网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是由于电力电缆线路导致的故障问题,运维管理人员要及时分析问题,查找故障原因,及时排查处理故障。

2.5缺乏配套的管理模式

一个良好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必然有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维护模式,根据多项资料调查发现,供电企业存在问题大多都是运维技术人员缺乏,后期维护不到位等原因。配网自动化涉及点多面广,例如技术人员培养,正常运维管理等,也正是管理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才凸显了配网自动化的不易。整个配网自动化的设置是要建立在以硬件设备为支持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坚强的硬件设施,那么就无法建立一个完整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3强化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几点对策以上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安全高效的运行,笔者以下提出几点对策。

3.1改手动为电动操作自动化开关

为了更好地促进配网自动化系统得到高效的运行,避免手动导致的误操作故障,作为电力企业运维人员,需要从传统的手动方式改为电动方式,严禁手动操作刀闸,尽可能地将带负荷情况降到最低。但是在采用电动操作方式之前,必须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时其面板上LED等情况,确保其位置信号灯和闸刀所在状态相同,进而确保自动化开关及其控制单元之间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但是如果出现故障使得其分合闸的工作能力失去之后,就需要及时的将分合闸压板退出,并将自动化开关的逻辑功能关闭,这样自动化开关就会变成普通开关来操作,从而确保其操作的安全性。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中文摘要:配网自动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从而保证对用户的供电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运行费用的观点来看,配网自动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配网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配电主站层、配电子站层、配电终端层。其系统内部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系统的作用大致分为九个方面:配网SCADA;对10kV馈线的快速故障诊断、隔离和自动恢复供电功能;无功/电压控制,配网潮流分析计算;网络拓扑分析及最优开关程序(网络重构);负荷控制与管理;远方抄表、电量电价分析、自动计费和管理的研究;GIS/AM/FM的联网、应用与开发;DMS与EMS的联网及数据共享;DMS与MIS的联网及数据共享。 日本语摘要:配網は大きな复雑なのは自动化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トの高い総合的な电力企业の中で、すべて配电システムに関するデータ流制御機能を備えている。ユーザーさんの供給を保証し、品质、サービス向上を减らす運行料金の観点からは、さらに網の自动化の全体の画一的。配网自动化システムを采用し配电主站构造になって、ファクトライズド?パワー?アーキテクチャ支援が立って、配电层、配電子機器だったという。そのシステム内部はハードウエアシステムやソフトウエアシステム。そのシステムの作用は大きく分けて九方面です。 前言 配电自动化系统,亦称配电管理系统(DMS)或配电自动化/需求方管理系统(DA/DSM),是包括110/10kV变电所的10kV馈线,开闭所、二次配电站和用户

在内的配电系统的整体数字自动化与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来完成对配电同一用户(尤其是城市电网—用户)的集中监视、优化运行控制与管理,达到高可靠性、高质量的供电,降低供电成本和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利用了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将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力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综合,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智能化监测、保护和控制。 正文 1、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配网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一般情况分为三层:配电主站层、配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配网一次系统进行扩容、改造已势在必行。介绍了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其规划的思路,基本原则,以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配电网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 1 引言 随着生产的发展与城市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对供电质量与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配网的建设滞后于电网负荷的发展。不但没有自动化规划和建设,即使是配网网架规划和建设也大大滞后。配网运行管理的经济性与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配网一次系统进行扩容、改造,提高配网水平,实现配网自动化,必须要进行网络设计和规划,进行合理的建造。加快配网网架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建设,既能提高配网可靠性和运行效益,同时提高故障情况下快速反应能力以及配网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模式 10KV配电网络是电力企业输配电网络的最主的末端线路。由于它直接和用户联系,因此配网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电力企业的经营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用户服务质量、管理效率及设备利用率等。且配网的覆盖面广量大,配网的运行管理在电力企业的经济技术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早期的许多建设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没有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投入产出比不高。 目前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主要有3种模式。第一种为可以检查出,隔离故障,实现对非故障去供电功能的就地控制的自动化模式,该模式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时间和缩小故障区域。第二种模式是集中通信的配网自动化。该模式在线路发生故障时,现场监控终端即可收集到故障信息并集中至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分析判断出故障段,然后再由监控中心发出一系列的分合闸指令来对故障进行处理。最后一种为集合配电自动管理系统的配网自动化。通过集成DA与DMS以及其他多种系统,延伸DA与DMS系统的功能。 3 10 kV配网的规划 解决目前配电网存在的问题,梳理配电网的网架结构,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各项指标,应侧重完善和优化网架结构,上级电网的协调配合,提高复合转供能力。10kv配网供电范围小,线路回路多,布线工作量大且繁琐。不确定因素多,所以只进行5年的近期规划。 对配网进行规划,着重点应考虑高压电源容量是否充足,布点是否合理,待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及故障处理的研究 梁峻玮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及故障处理的研究梁峻玮 发表时间:2019-09-11T14:03:21.7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梁峻玮[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电量的需求也逐渐呈上升趋势。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鼎湖供电局广东省肇庆市 52604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电量的需求也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了保证供电的质量,满足人们用电需求,就必须要对10 kV配网系统进行合理设计,提升系统运行质量与效率,做好自动化系统管理工作,进而减少故障出现,保证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提升供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而促进电力行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 1 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概述 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其结构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分别是配网测控段设备、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自动化子站系统。其中,配网测控段设备是配网自动化主站、子站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在实际运行中,主要通过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对其系统进行控制,而且还能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在第一时间进行控制。除此之外,还具有故障识别与隔离功能。而自动化主站系统是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对其整个系统的运行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在数据存储、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该系统的功能也是十分齐全的。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对系统故障报警、重播、处理的顺序进行准确记录,为其故障处理提供了一定依据。再如,还可以对电网数据进行采集等。10 k 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化子站主要是将相关数据输入到主站的通信处理器中,具有节省主站通道的作用。 2 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的探究 2.1长线路故障定位 在对故障进行处理时,常会遇到一些长线路、偏远线路,相对来说,对这样的线路故障进行处理有很大难度。这就需安装故障指示器对其线路进行检测,为线路故障巡视提供极大便利性。为降低长线路故障的处理难度,可以合理地将故障定位主站、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结合起来,为其故障处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可视化的故障定位方式,可以促使其故障处理工作顺利开展。但是要确保指示器的安装位置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故障指示器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会将其安装在变电站线路分支的位置、出口的位置及主干线长线路分段处。而且每组有三只故障指示器,分别安装在不同位置,如图1所示,分别在图中的A、B、C位置上。 图1 故障指示 在实际的结合中,故障定位主站、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结合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故障指示器、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故障定位主站-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结合。其中,在故障指示器模式中,要在架空线路上安装指示器。这种模式需要相关巡检工作人员进行巡检,如果在巡检的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可以通过翻牌闪光的形式进行故障预警,在这一模式实施中,需要人工的参与,相对来说,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不是很高。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以采用故障指示器-通信终端结合的模式,相对于前一种模式而言,这种模式是不需要巡检人员的,主要是利用通信终端独特的功能,当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进行翻牌闪光报警。最后一种模式将故障定位主站加入其中,也是不需要巡检人员的,当故障发生时,不仅会翻牌报警,而且还能够将故障的具体信息传输到故障定位主站,这时相关管理人员就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对故障处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2解决集中控制故障的对策 在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整体与区域结合是其供电线路主要的布置形式,因此为了对其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也需要从这种形式为切入点,也就是要合理使用集中控制的措施,对其控制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在供电终端及时发现故障,还需要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增添检测功能、传输信息功能、分析功能,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还能够对故障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可以为其故障解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提升故障解决的效率,提升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可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供电质量,满足人们用电需求。因此,必须要在电网相关设备上,合理安置故障检测器,进而应用其检测功能,随时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故障并解决。一旦出现故障,要根据故障产生的原因,对其电量负荷和具体传输路径、状态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将故障区和电网隔离,可有效防止故障影响扩大,防止对供电区域造成不良影响。 相对其它措施而言,集中控制对策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管理难度小、效果佳、不受分段影响的优势。应用该技术对故障进行处理,可提升故障解决的有效性,对电网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技术要求的条件是比较高的,需要以故障系统主站与通信终端为支撑,其投入资金是比较大的。因此,线路故障解决的对策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2.3科学规划配网自动化系统 为了促使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就必须要对其自动化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可能提升系统的性能,发挥系统的优势,这样才能保证供电正常,同时也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工厂生产最重要的条件。因此,必须要提升对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视度。由于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实际设计与规划中,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而提升系统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尤其是要重点对供电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结合具体情况对配电网进行规划。另外,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所投入的资金进行衡量,要确保其成本在预期范围内,这也是提升10 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可行性的前提。此外,在具体规划中,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用电量以及农业生产用 电量急剧增加,此外,对于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这些现象表明,现 代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远胜于从前。用电需求量的增加致使电力系统配电任务 加大,同时也给相关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自动化控制下的电力系统电网具有较 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经济效益好,所以电力系统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强对自动化技 术的应用研究,不断进行改善与创新,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条件。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现状;前景 1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1.1适应性 首先,需要和城乡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虽然我国现今的经济状况得 到明显好转,但就实际来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农村经济发 展程度不高。设置自动化的配电网,应该和我国实际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 进行结合,从而对配电网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提高供电可 靠性以及满足客户需求入手,将有效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需要 和配电网的发展情况相适应。最后,需要和定时限保护相适应。将定时限保护装 置与电流、时间阶梯保持重合,促使上下级保护装置更加协调全面。 1.2利用电流控制式的原则 在配电网中,重合断路器执行最多的操作就是合分操作,当出现瞬时性故障 的时候,就会出现自动重合,进而造成配电网的开关操作过于频繁,导致设备可 靠性发生降低,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自动开关上有设置合闸,合闸的作用是 延时时间。当故障发生时,配电网中的线路并联组数较多,这时要想合闸完成就 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合闸完成的时间要比故障判断的时间长得多,因而影响供 电连续性。另外,自动开关中一般不会设置计数,只可对一次合闸进行利用,之 后再进行判别动作。相比较来说,电流控制式中涉及的使用设备则不存在这些问题,且在进行电压控制的时候,所使用到的方式更为便捷。 2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 2.1节点全网漫游技术 一般情况下,全网中的任何节点都存在与其他节点通信的可能性。在配电网 自动化系统中,各个节点都与所在馈线中的一个管理节点相对应,并进行通信工作。在通信过程中,会出现节点丢失的情况,这个时候节点和相应的管理节点之 间的通信是不能正常进行的,这时网络会对节点进行自动检索。相应的,该节点 的搜索该由管理节点来执行,系统变为中继。但是,如若改为中继后管理节点仍 无法检测到这个节点,那么系统会进行漫游申请,将情况汇报并反映给馈线子网,由其联络节点来执行。通信管理节点(侧变电站的)收到系统的漫游申请后,重 新注册漫游的新节点。最后,相关变电站接收配调中心发送的注册信息,实现节 点的全网漫游。 2.2自动设置中继技术 在设计软件时,除了能实现一般结点的功能之外,为了实现网络中节点间信 息的有效接收和转发功能,还要在NDLC中继节点设置相应的功能模块。设计中,为了使网络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存在真实性,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样不仅可 以降低信息的传输频率,还可以使信息变小,从而大大降低通信网络上的压力。 自动设置中继技术的使用,可实现整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从而解决通信距离

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和系统建设

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和系统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配网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论文主要对10kV的配网的自动化建设方面进行探讨,结合有关的技术和实际情况,对现在的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和系统建设进行深一步的研究,针对这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总结了一些想法,对此希望能够对我国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和系统建设有所帮助,另外配网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保证其的安全性也显得至关重要。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n China,the requirement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utomation construction of 1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technology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we make a further study on the planning,desig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automation of 1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some ideas are summarized.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be helpful to the planning,desig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in our country. Besides,the secur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the most important,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标签:10kV配网;自动化;规划设计;系统建设 1 引言 当今世界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世界,我国在世界中的发展尤其突出,在此过程中,配网能够十分稳定且安全的运行,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另外要想10kV配网自动化技术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不但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还需要构建一个能让配网安全运行的系统,从而达到一个对资源有效分配和管理的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对10kV配网自动化进行设计和规划,即使系统受到破坏和干扰而出现故障,也能够很快且及时地采用有效措施对故障进行管理。 2 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和建设要素 建设建立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需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自动化终端,第二部分是子站系统,第三部分是主站系统。其中自动化终端的功能是保证子站和主站能够稳定的运行,一旦网络中或者是网络系统在运行中出现问题,能够马上反应出来。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补救和维修,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供电的有效性。子站系统是用来控制周边的开关,在管理的过程中对设备进行监控。所以说子站系统有数据采集器,监控等等作用。从而保证数据能够快速的传递。主站系统由四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软件子系统,另外三部分,主要是故障诊断系统和SCADA系统以及应用子系统。 3 10kV配网自动化规划建设原则

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和系统建设

10kV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和系统建设 发表时间:2019-01-23T13:40:49.883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6期作者:陈占杰朱凌浩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也迅速 陈占杰朱凌浩 (国网浙江武义县供电有限公司浙江省武义县 321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也迅速。当今世界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世界,我国在世界中的发展尤其突出,在此过程中,配网能够十分稳定且安全的运行,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另外要想10kV配网自动化技术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不但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还需要构建一个能让配网安全运行的系统,从而达到一个对资源有效分配和管理的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对10kV配网自动化进行设计和规划,即使系统受到破坏和干扰而出现故障,也能够很快且及时地采用有效措施对故障进行管理。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规划设计;系统建设 引言 电力能源的需求正在稳步上涨,对于配网系统来说,运行负荷与压力也在日益增加。为了保证配网系统的安全运转,必须要完善当前的运维管理制度,重点分析当前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期间经常出现的各类故障和问题,并且健全维护检修工作机制,强化管控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排除各类不良影响和干扰因素。本文从当前系统常见的故障问题出发,阐述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实施策略。 1 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和建设要素 建设建立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需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自动化终端,第二部分是子站系统,第三部分是主站系统。其中自动化终端的功能是保证子站和主站能够稳定的运行,一旦网络中或者是网络系统在运行中出现问题,能够马上反应出来。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补救和维修,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供电的有效性。子站系统是用来控制周边的开关,在管理的过程中对设备进行监控。所以说子站系统有数据采集器,监控等等作用。从而保证数据能够快速的传递。主站系统由四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软件子系统,另外三部分,主要是故障诊断系统和SCADA系统以及应用子系统。 2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主要构成 遵循系统分块原则,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自动化主站系统、配网自动化子站系统与终端设备这三个主要部分。在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中,主要包含了应用子系统DMS、SCADA系统和诊断、修复故障子系统;配网自动化子站系统主要负责管理系统中特定位置开关、监控设备以及开闭设备,可以监控馈线,利用线路及网络,可以为主站通信处理器传输采集数据;自动化终端设备主要是监控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当中的不同设备,可以识别具体故障,对其进行单独控制,和主站之间具有密切配合,可以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测,优化运行网络。在监控过程中,其监控对象主要包含了配电变压器、环网柜与开关设备,进而识别故障、隔离故障,恢复其他区域供电能力。 3 10kV配网自动化的建设方案与优化措施 3.1环网供电方案 环网形式是10kV配网方案大部分采用的形式。这个方案的步骤如下,第一,配电线路要选择两个比较接近的,这要做是为了将电能输电线的线路变成环网状。第二,要对配网的构架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以便之后能够让配电网的结构呈现出网状性。网状形式的配网构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解决了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配网路线的路线问题,并且在互联网计算机的配备条件下,通信系统的连接将变得十分的有效。以某一地区的配网自动化进行分析研究,这一地区已经有了八座变电站向着地区的中心城区供电,10kV配网建设已初具规模,而且部分线路之间相互联络已形成环网供电。该地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可分为三层结构。配电主站层,负责整个城市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监控、管理。配电子站层,负责各变电站户外测控终端RTU的信息转发和监控。配电终端层,主要负责对线路、馈线开关、配电室、环网柜、开闭所、配变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通信系统未建立时的馈线自动化,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出线断路器跳闸,经过第一次重合,如是瞬时性故障则重合成功,恢复正常供电;如是永久性故障则重合到故障点时出线断路器再次跳闸,同时故障点两侧柱上开关远方终端闭锁,在经过第二次重合后,故障区域自动隔离,故障区域前端正常区域由原线路恢复供电,故障区域后端正常区域通过联络开关由另一线路恢复供电。当线路的某一区段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隔离故障区间,使非故障区间恢复供电。当一条线路或某一区间故障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自动的完成停电区间的负荷转换。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开关利用户外设备本身的功能来实现。这种技术的实现使用户基本感受不到停电状况,完成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 3.2解决远距离故障问题的对策 目前我国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供电线路可分为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两种。架空线路主要是在我国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山区使用,这种线路方式虽然提供了电力,但是供电稳定性能较差;电缆线路主要适用于城市地区,可安全稳定的提供充足的电力;两种线路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在城乡结合地区使用。根据供电线路的方式、需求与不足情况,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应具备供电、故障解决和通信三者结合的功能,即满足供电,能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采取对应措施立即解决,信息传递快速、及时,在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管理控制情况下将主站、通信终端、故障指示器结合实现。解决远距离故障问题的对策有以下几种方式:(1)通信终端与故障指示器有机结合。该方式主要是在架空线路的区域使用,便于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通过特定的方式对故障问题的出现发出警告。(2)故障指示器。该方式的应用还需与无线通信相配合,即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安装在故障指示器中,在出现供电故障问题时能及时有效的判定故障位置,分析故障原因,解析成信息方式给供电管理和处理人员。该方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3)故障定位主站、通信终端及故障指示器有机结合在一起。该方式可完整、准确的将故障位置和信息及时传达给供电处理人员,有效的缩减了故障问题的判断及处理时间,提高了供电恢复的效率。 3.3智能定位故障 在各个终端对故障进行检测之后,利用智能分布式故障定位可以把故障信息传递给主站,利用终端之间通信交互,可以对故障范围进

关于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论述

关于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论述 发表时间:2018-12-26T14:51:31.300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3期作者:龙康弟[导读] 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自动化技术渗入到配网中,对配网的稳定运行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吴川供电局 524500)摘要: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自动化技术渗入到配网中,对配网的稳定运行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0kV配网实施自动化建设,就是要将配电网络运行系统构建起来,以实现数字化技术管理能源。当配网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实现系统化运行,即便是由于干扰因素而导致运行故障,也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针对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10kv;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配网规划;配网设计 配网自动化又称DA,是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将配电网的电网结构、设备的实时运行、地理图形及用户等信息进行有效的集成,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对完整的信息化系统。从而实现配电网监控和管理的简单化、及时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我国国内的配网自动化建设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很多电力企业对配网自动化的设计和应用做了很多的探索。就目前阶段而言,城农网改造的实施.因此,在构建配网自动化系统时,要进行城区电网结构的改造,使电网系统布局简单化、合理化。 1配网自动化的功能目标 近些年来,比较完整且成熟的10kV配网自动化网络系统主要由配凋自动化网SCADA、变电站集中控制中心SCC、馈线自动化系统(FA)、地理信息AM/FM/GIS系统,配电管理子系统、高级效应分析子系统(PAS)、其他综合类管理系统、接口系统等部分组成。10kV配调调度监控和数据采集自动化网SCADA,主要实现配网实时监控和数据处理的功能。在配网监控技术实现方面,SCADA能够根据远传数据信息、值班保修电话、自诊断故障报告分析实现系统故障自诊断、故障定位、故障隔离、负荷转移、恢复供电和现场故障检修安排、检修操作票管理、事故报告存档、事故处理信息交换等。同时具备支持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接口,实现依照功率因数、无功电流、电网电压值等实时参数,自动完成馈线保护的远方投切和闭环网络控制、定值远方切换、地理接线图与信息集成等功能。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是配网馈线故障自动隔离和供电恢复系统。FA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实现对馈线、各种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等基本参数的远方测量,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实时在线远方监视,控制电容器的运行状态,对配电网进行均衡调配,减小电网线路损耗。在监测到馈线相间短路类型故障时,FA对故障区段自动识别辨识,并对故障区段进行断电隔离保护,同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选择性供电。高级效应分析子系统(PALS)对SCADA系统采集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利用母线分析和电量计算分析,实现配电网设备联接和带电状态的网络拓扑;实现电网运行效率分析、电网调度、培训操作;利用母线负荷预测和馈线潮流计算,建立完整的实时配网状态估计网络,对电荷分配实施有效均衡配置;根据网络线路损耗、配变间负荷等参数,进行配电网络优化重构,对不同级别用户提供优质供电服务,平衡用户负荷;根据变电所和网络结构实施无功电压非优化控制。 2城市配网自动化问题调查 (1)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认识和定位不清楚,缺乏统一的合理规划,没有针对配电信息量大、信息面广的特点,忽视了对其他系统的相关数据利用和整合,造成配电系统的信息缺口很大,模型不完整,需求主体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导致后期的应用实用化较差。(2)馈线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混淆,对于局部区域配网自动化关注,缺乏城市配网自动化整体规划管理,对于故障处理和故障恢复功能要求片面化,投资者投入产出比不明显。(3)配电自动化相应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性文件较少,与快速发展的电力需求存在缺口的现象,电力部门、企业、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规划部署和协调机制,电力应用效能有待提高。 3、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规划 3.1建立规划原则 10kv配网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随着县级电网建设力度的加大,配网改造工程的继续,使得配电设备成为了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将信息技术融人到配网中,实现配网自动化运行,除了要对配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实时观察之外,还要根据工作需要,对配网自动化工作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使施配网自动化运行更为稳定可靠,从而提高企业的供电服务质量。 3.2环网供电方案 10kv配网采用环网供电方案,就是将相互靠近的两条配电线路重合,构建为环网状电能传输线路,使配网的架构得到优化,而且配网呈现出网状结构。在配网架构中,多种功能都得以实现,并有远程的计算机自动控制,不仅与通信系统建立了连接,而且还可以将配网线路中的故障清除。 3.3自动重合分段器 县级10kv配网运行中,对电闸开关的控制多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法,部分电站采用了声控的方法对电闸进行控制,或者采用感应模式控制电闸,主要目的是使电闸开关的控制更为人性化。自动重合分段器在运行中,能够使电网的控制管理科学化运行,使得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都有所节约[3]。在县级变电站,将自动重合闸安装,以对电闸的开关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实现电压的实时检测,只要电压通过小闸,就会被检测出来,并启动延时输电程序,或者将线路断开,以确保电流安全稳定地传输。 4、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设计思路 4.1配网以中心主站为自动化的核心 配网运行中,中心主站持续工作,24h不间断,对配网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从配网自动化结构的组成情况来看,包括计算机的主机和辅机、电子监测仪、GPS时钟系统和定位系统、通信设备以及系统服务器等。中心主站为光纤网络,不仅可以先确保数据及时传输,而且还可以启动报警系统,针对所发现的分体进行分析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自动化操作下完成的。 4.2配网以分区分站为自动局部中转站 配网以分区分站为自动局部中转站,主要的构成为配电站和小机箱。分区分站在自动运行平台上运行,依赖于超大显示器、监控设备、UPS和打印机等所有的电能传输路径。如果出于工作的需要而对电流状况进行分析,还可以将资料打印出来,并针对图纸上所显示的电流进行图纸分析。 4.3配网以直属子站作为站实时监控站

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2021版)

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2021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20

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 (2021版) 1、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 (1)配网自动化的基本问题: 尽管我国的配电网自动化工作目前已进入试点实施阶段,但对于配电自动化的认识仍然众说纷纭,下面仅对配网自动化的概念、目标、范围阐述本文的观点: a.概念:配电网自动化首先表现为一种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它在在线(实时)状态下,能够监控、协调、管理配电网各环节设备与整个配电网优化运行。 b.目标: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运行管理效率(经济运行)。 c.范围:以10kV干线馈线自动化为主,覆盖了400V低压配电

台区自动化,延伸到用户集中抄表系统。 (2)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 配网自动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整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包含了四个主要环节:供电网络、远动系统、通信系统、主站网络。目前存在的误区之一:过分强调自动化及软件功能,忽略电网的根本需求。 (3)实施配网自动化的技术原则: a.可靠性原则:实施配网自动化的首要目标是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实现高度可靠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具有可靠的电源点(双电源进线、备自投、变电所自动化)。②具有可靠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布局、线路)。③具有可靠的设备(一次智能化开关、二次户外FTU、TTU)。④具有可靠的通信系统(通信介质、设备)。⑤具有可靠的主站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 b.分散性原则:①由于配电网的地域分布性特点,建立配网自动化系统希望功能分散、危险分散,采用具有智能的一次设备(如重合器),故障就地解决。对于县级规模的配电网,复杂性并不高,提

论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应用

论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8-09-12T12:13:32.5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李迎冬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使的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使的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10kV配电网络是我国电网设施中国一种常见的配电系统,其中包括了对用户的监控、变电站等多个部分。本文分析了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期望过能够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管理;应用 配网自动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有关技术为支撑的配网系统。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等方面的监控,同时也能够对其进行管理。10kV保证了电网的安全有效运行,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 一、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指在某一配电区域内所有电线和各种设备的总称。配网自动化以电网设备为基础,以配网自动化为核心,利用了多样化的通信方式,能够实现对系统的实施监控和控制,与其他应用系统相配合实现了对电系统的高效管理,保证了供电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1.配电网主站 配电网主站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够进行配电网的数据采集、检测电网的动态运行、遥控电网、显示事故图形、监控电网通信网络等基本任务,同时也能够开展高级别的电网协调自动化系统以及GIS平台连接,分析电网运行状态。 2.配网子站系统 配网子站系统包括通信汇集型子站和监控功能型子站。通信汇集型子站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处理和转发所辖区域内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以远程通信的方式监视和汇报异常情况。监控功能型子站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处理配电终端的数据,当辖区内的线路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将其与无故障区隔断,自动恢复非故障区的供电能力,将处理情况上传至配电主站;该类型子站还能够储存一定时间段内的信息。 3.配网测控端设备层 该设备层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础结构,它能够运用现代传感技术等实现对变压器、变电站等设备实际工作状态的监控、采集和传送,具体分类如下:第一种是将TTU安装在电压器上,测量、采集电压器的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等。第二种是将FTU安装在断路器、负荷开关等地方,以实现故障的检测、遥控等,与主站进行沟通,提供配网系统的各种参数和信息等。第三种是DTU,能够对环网柜、箱式等电力设备采取检测、保护措施。 二、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1.努力提升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提升系统供电的可靠性能够减少配网系统的故障。安全永远排在第一位,没有安全做保障,配网的稳定运行以及其供电的可靠性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笔者认为,在供电操作的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安全水平。 2.及时更换老旧设备 10kV配网的运行应努力保证供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这是保证配网系统平稳运行的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应及时维修、更换陈旧设备,做好配网系统中薄弱环节质量的控制。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设备养护,提高配网的稳定运行,保证供电质量和效率。 3.健全配网管理制度,推动自动化建设步伐 10kV配网的线路中设备多、线路长、管理人员匮乏。为了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管理的效率,应健全配网管理制度,根据地区实际实现管理目的。应积极转变10kV配网运行管理形式,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提升配网运行的精细化程度。另外,进一步推动配网自动化建设,提升管理的科学性,提高配网供电的安全性。在具体工作中,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严格执行配网运行管理制度,为保证电网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4.做好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巡防管理工作 在管理过程中应以防治结合开展管理,进一步保证配网供电稳定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加大对配网系统的巡视,对于那些服役时间长的设备,应严格检测,必要时进行更换。另外,应加大对保护配网系统的宣传了力度,提高周边群中的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保证配网系统的可靠运行。 三、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1.设备选择 第一,WPZD-160系列终端。这个终端是一种微机型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单元,能够进行通信、遥测等多种功能,能够与通信系统结合形成信道不同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对配电线路的状态进行有效的监视,识别线路中的故障。 第二,FZW28-12型用户分解负荷开关与控制器。这类符合开关能够实现对区域内故障的自动隔离,能够避免因单一用户故障而引发全线故障。 第三,VSR3-20WS4B多回路开闭器。该设备以SF6气体进行绝缘,以真空为灭弧介质,这些材料的使用使其具有绝缘性好、耐腐蚀等优点,能够隔离分支线路的相间短路故障。 2.一次设备和供电方式 第一,架空线路80%的故障问题都是瞬时性的,在使用重合器之后能够有效提高供电配网的可靠性。使用的重合器的智能化程度越高,供电网络则能够单独实现运转,能够降低对局部通信的影响,有利于分布实行和规划统一。 第二,在制定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供电方案应以供电稳定度为关键依据,方案内容包括停电范围、停电时间、供电恢复时间等。 第三,县级城市的架空线网的供电范围为以其为半径的5km之内,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双电网供电。 3.接电方式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信息 技术的冲击下,为了满足社会各个行业对电能的需求,电力企业必须要进行新的 变革。配网自动化技术是信息技术产物之一,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之中,可以提 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具有极强综合性的技术,可以促进电力事业 的发展。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同时还能保证电力系 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概念以及当前电力系统配网 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展开论述。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这 样的背景下,电力企业为了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电能的需求,利用配网自动化技 术对电力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优化,从当前取得的成效来看,效果非常突出。配 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指利用智能网络技术、先进的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将配网 工作中产生的信息以及各种用户信息和配网地理信息等进行有效结合,形成稳定、高效的系统,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配网信息的动态化管理,达到提高配网工作效 率的目的。由此可见,在电力系统构建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都在不断更新,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和价值在 电力系统中将会表现的越来越突出。 二、电力系统配网应用现状 1.故障难以查找,处理时间比较长 在城市配网中多是使用电缆线路,这种线路存在着自身老化、腐蚀作用以及 施工不规范等问题,所以经常会出现老化短路、外力破坏和击穿等故障,一旦发 生故障,其周围区域内就会出现停电状况。而电力企业要针对这些故障委派专门 的电力工作人员去维修,电力维修人员查找故障和维修故障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社会的发展和人 们的生活、工作需求也无法得到正常的满足。 2.新技术应用比较少,配电网的建设严重落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生产活动无一不需要电能,对电能的 需求量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电网也进行了大量的扩建和改建,电网结构 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这些改建和扩建主要都是针对输电网络,而配电网的 改造则被忽视,国家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少,针对配电网研发技术也比较 落后,新技术的应用比较少,导致配电网无法满足人们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对电网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1.遵循相关的应用原则 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这不仅会对系 统的可靠安全性构成威胁,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 相关技术人员在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时候,要遵循以下两个最基本的原则: 1.1分散性原则。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想要获得正常的运转,必须要

配网自动化在10KV线路故障处理中的运用

配网自动化在10KV线路故障处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03-10T14:13:20.020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20期作者:罗国毫[导读]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电力发展也不断追求更高的质量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电力发展也不断追求更高的质量,力求将配电网络中各个阶段的故障率降到最低,不断排除原有的故障隐患,从而实现输电线路能够可靠平稳的持续供电。虽然10千伏线路本身出现的故障问题不是特别严重,但是由于其在配电网络中的广泛应用,一旦出现问题,都将会造成广泛的影响。虽然最近几年有关企业和地方都已经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去对1万伏供电线路进行整修,但是效果有限。鉴于此,本文对配网自动化在10KV线路故障处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10kV配电线路;故障处理引言 在处理10千伏配电线路故障时,使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对故障点进行快速的查找和定位,有效地提高处理故障的速度,保证供电线路的可靠与稳定。但是当前在处理线路故障中对自动化的使用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未来对10千伏线路故障处理中应该加强对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使供电线路更加稳定可靠。1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在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当中,主要针对的是整个电网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对配电过程当中的电量分配进行有效的调整,有效提高了整个配电网系统的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工作中,需要对于配网自动化主站控制系统和中断控制设备等进行全方面的控制,其中对于现场设备等进行及时调试和编程网络的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整个主机的调试中,需要提升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需要在工作中进行程序运行的优化工作,使得其满足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配电自动化主站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监视,通多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及时处理电网异常运行方式和故障。终端控制系统中主要是通过遥测、遥控、遥信三种功能进行全方面的故障自动识别的工作,使得终端控制中故障分析更加准确。增强了与主站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能力,提升电网系统检测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监控数据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得到更为成分的利用。 2 10千伏配电线路中的常见故障 在1万伏配电线路中,常见的故障类型有,低压单户故障,支线及低压干线故障和中压线路的设备故障等。在这三种故障中,以前两种最为常见,首先是低压单户故障,约占45%。其次是低压干线及支线故障,占比约38%。对于中压线设备故障,经过调查发现是由于线路的架空,电缆及柱上开关等细小问题所引发的。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安装和施工时的质量,台风、雷电等自然灾害,设备老化及外力作用导致的。在进行故障处理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其中处理中压故障所需要的时间是最长的。分析河源局统计的10千伏线路处理的数据可得,隔离故障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占总修复时长的20%,故障定位约占18%,而其他阶段所需要的时间都很少。在处理线路故障时,主要涉及故障信息的获取,人员配置和物流等方面,故障无法及时定位,工作人员的技术不达标,维修物资配送不及时都会直接影响到线路的抢修,究其原因,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动化程度不足,信息获取较慢引起的,所以应该加强自动化技术在10千伏线路故障处理中的应用。3运用自动化技术对线路中的故障进行处理 3.1运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快速定位 当配网供电线路中故障发生时,应该首先确定线路中故障的具体位置,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故障进行处理。但是就目前来看,当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一般都是采用急修人员沿线路排查的方法进行故障查找,但是由于线路和地形的复杂性,不但不安全,而且耗时耗力,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结合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定位来实现对供电线路故障点的快速查找。 3.2馈线自动化在线路故障处理中的运用 在10千伏供电线路上,传统的断路器只能用来分断负荷电流和故障电流,都不能自动排除故障。虽然这种传统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具有简单、经济、隔离故障成功率高的优点,但是也有许多不足,首先不管在主干线还是分支线上发生故障开关都会出现跳闸的情况,而且没有故障的线路也出现停电。其次,由于馈线开关要多次的进行分闸,合闸操作,不仅会对供电系统产生冲击,而且会导致非故障线路的停电。还有就是每次线路出现故障都需要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排查并进行开闸合闸操作。而如今采用馈线自动化的方法,在保证拥有传统馈线开关作用的同时还解决了传统开关的缺点。 (1)智能自动化的柱上负荷开关。通过将自动化控制单元应用于传统的复合开关上,从而实现能够断开负荷电流以及零序电流,而且还具有有压时延时合闸,无压时延时分闸的功能。从而自动隔离故障区域。通常这种开关通常安装于馈线的干线和支线。 (2)馈线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器。通过将该控制器与断路器,负荷开关,重合闸等进行连接,设置好相应的控制参数,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实现通信。通过配合零序保护,速断保护开关,智能化的自动控制器可以实现多种保护功能。 3.3远程故障点处理技术的应用 偏远地区10kV配网通讯建设具有一定的施工困难性,对于故障的实时监测工作是依靠故障指示器进行相应的定位,从而提升配网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实际建设工作中故障定位的主站、通讯终端等设备要进行工作方面的紧密结合,尤其是在可视化定位工作中做好远程故障分析。智能型故障指示器的工作中,将短路故障检测、远程控制、接地检测等多项工作融为一体,一旦发生故障指示器自动利用GPRS 通讯平台进行定位和快速的信息传递工作,也就使得维护、检修工作人员对于故障信息具有着全面的认识,保证了检修、维护工作的时效性,也是配网长期可靠运行的基础性工作。智能型故障指示器的应用,安装较为简单,也就使得配电系统建设工作进一步简化。 3.4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由于配网系统的分布比较广泛,在管理工作当中经常和地理位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将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和属性数据库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可以保证整个配网自动化管理更加高效和直观,。在当前配网自动化管理过程当中,主要是将变电站、变压器以及开关等设施有效的反映在背景图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用户信息和系统之间的有效结合,有效判断出整个停电故障的具体影响范围,进而选择出更加合理的管理工的顺序,以此来方便后续的配网故障的自动化处理。 3.5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