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试验方案

荷载试验方案
荷载试验方案

荷载试验方案

目录

一、荷载试验概述 (1)

1.1 桥梁概况 (1)

1.2 主要技术指标 (1)

1.3 试验目的 (1)

1.4 试验依据 (2)

1.5 试验荷载 (2)

1.6 加载原则 (3)

1.7 荷载试验结果分析的原则 (4)

1.8 试验加载程序 (5)

1.9 各工况试验车辆载位布置原则和方法 (6)

二、桥梁静载试验 (7)

2.1控制截面和试验工况 (7)

2.1.1控制截面 (7)

2.1.2试验工况 (7)

2.1.3载位布置 (8)

2.2桥梁外观检查与裂纹观测 (10)

2.3 挠度测量 (10)

2.4 应变测量 (10)

2.5 温度观测 (11)

三、桥梁动载试验 (12)

3.1无障碍行车试验 (12)

3.2有障碍行车试验 (12)

3.3制动试验 (12)

3.4动载试验分析工具 (13)

四、试验检测人员 (14)

五、试验仪器 (15)

一、荷载试验概述

1.1 桥梁概况

本桥设计为上下分幅,主梁为(30+50+30)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单箱双室直腹板结构。中支点梁高3m,跨中梁高1.7m,梁高按圆曲线变化。

1.2 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一级公路(兼具城市主干道);

设计荷载:公路-I级;

设计速度:60km/h;

桥面宽度:双向八车道+双侧人行道+双侧非机动车道,总宽

44.5m;

设计洪水频率:1/100;

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通航等级:Ⅶ级;

最小纵坡:0.3%;

竖曲线最小半径:5000m;

1.3 试验目的

在工程交、竣工前应该进行桥梁的动静载试验,其主要目的是:

1)检验桥跨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结构变形及抗裂性标准是否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结果,科学评定桥梁结构目前的技术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能否交付正常使用;

2)通过荷载试验,寻求桥梁整体结构的变形规律,了解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和工作状况,为今后桥梁运营、养护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该类桥梁有关的技术档案,为今后兴建同类桥梁完善设计、优化结构、改进工艺积累实测资料。

1.4 试验依据

本次荷载试验的依据主要有: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 6)桥梁施工图纸和荷载试验合同

1.5 试验荷载

本次试验采用450kN载重车,加载车辆技术指标见表1.1和图1.1。

表1.1加载车辆技术指标

轴距前轴距中轴 1.80 m

轴重

前轴 60 kN

中轴 130kN 中轴距后轴 4.20 m

后轴 260kN

图1.1 450kN 加载汽车轴载、尺寸示意图

在荷载试验方案设计时按标准轴距和轴重进行布载,荷载试验完成后,按实际加载车辆的轴距和轴重重新计算各工况下的控制截面的应变和挠度等参数的计算值,并将该值作为理论值。

1.6 加载原则

各工况下试验所需加载车辆的数量,将根据设计标准活荷载产生的最不利效应值按下式所定原则等效换算而得(交竣工验收):

0.85≤)

1(μη+=S S stat

≤1.05

式中:η—静力试验荷载效率系数;

stat

S —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

S —设计标准活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不计冲击作用时);

μ—设计取用的冲击系数。

对于新建桥梁,检算荷载即为设计标准活荷载。设计标准活荷载产生的最不利效应值,以《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15规定的公路—I 级计算、公路—Ⅱ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qk 和集中荷

载标准值Pk 按公路—I 级车道荷载的0.75倍采用。

公路-Ⅰ级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车道荷载见图1.2。

图1.2 车道荷载

公路-I 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 k =10.5kN/m,集中荷载标准值按以下规定选取: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 时,P k =180 kN ;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50m 时,P k =360kN ;计算跨径在5m ~50m 之间,采用直线内插。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标准值应乘以1.2的系数。

当桥涵设计车道等于或大于2时,由汽车荷载产生的效应按规定的多车道横向折减系数(见表1.2)进行折减,但折减后的效应不得小于两条设计车道的荷载效应。

表1.2 车道横向折减系数

设计车道数目 2 3 4 5 6 7 8 折减系数

1.00

0.78

0.67

0.60

0.55

0.52

0.50

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的4.3.2条,汽车荷载冲击系数μ按下式计算:

当f <1.5Hz 时, =0.05μ

当1.5Hz ≤≤f 14Hz 时,0.176ln 0.0157f μ=- 当f >14Hz 时, =0.45μ 式中:f -结构基频(Hz)。

1.7 荷载试验结果分析的原则

按照《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的要求,荷

载试验的应变(或应力)、挠度实测值与理论值之比称为校验系数。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判定桥梁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

1、主要测点静力荷载试验校验系数大于1。

2、主要测点相对残余变位或相对残余应变超过20%。

3、试验荷载作用下裂缝扩展宽度超过规定限制,且卸载后裂缝闭合宽度小于扩展宽度的2/3。

4、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桥梁基础发生不稳定沉降变位。

1.8 试验加载程序

为达到试验数据稳定和试验安全之目的,根据经验对加载作如下安排:1)试验应选择在气温变化不大和结构温度趋于稳定的时间内进行。试验过程中在量测荷载作用下结构响应的同时对应地量测结构表面温度,尽可能选择在气温差异不大的晚间进行。

2)在试验开始前,用单辆试验车低速多次往返通过试验桥梁,以消除部分残余应力,起到使试验数据稳定的效果;

3)为保证试验安全,避免过载引起桥梁损坏,其试验车辆将采取分批加载。事先计算出各工况下全部车辆引起控制截面的应变与挠度,在部分试验车辆到位后,测量相关的应变和挠度,与计算值进行比较,按弹性力学原理,确认全部车辆产生的应变在计算估计的范围之内后,再让全部试验车辆到位。

4)加载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终止加载:

①控制测点应变或者位移超过设计值,并且达到或者超过按规范安全条件要求反算的控制应变或位移时;

②控制测点应变或者位移,超过设计允许值时;

③结构出现受力损伤或局部发生损坏,有可能会影响桥梁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时。

1.9 各工况试验车辆载位布置原则和方法

加载车辆的载位布置是通过有限辆的试验用车,布置在适宜的位置,对测试截面产生的结构内力,达到设计荷载产生的最不利内力效应值。试验车辆载位布置的确定,将由桥梁试验布载专用程序计算完成。该软件不仅可以优化试验用车的数量,满足各工况达到要求的试验荷载效率系数,而且可以给出此载位布置时其它控制截面产生的内力,避免引起该工况下其它截面内力超载的危险情况。

二、桥梁静载试验

2.1控制截面和试验工况

2.1.1控制截面

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对于大跨径连续梁桥承载能力试验的内力或位移控制截面规定见表2.1。

表2.1 连续梁桥的控制截面

桥型

内力或位移控制截面 连续梁桥

主要工况

1.主跨支点位置最大负弯矩工况;

2主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工况; 3.边跨主梁最大正弯矩工况

附加工况

主跨(中)支点附近主梁最大剪力工况

本桥选择主桥30+50+30m 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中的2跨进行荷载试验。本次静载试验共布置3个测试截面,各测试截面布置见图2.1。

第一跨C

黄州城区

第二跨第三跨

A

路口镇

B

图2.1 桥梁静载试验截面布置图

2.1.2试验工况

本桥静载试验共安排3个试验工况,以检测试验控制截面的承载能力,试验目的等详见表2.2。

表2.2 桥梁静载试验工况

工况 控 制 截 面 控制

项目

效率系数

加载

车数 1 第一跨L/2截面A 正弯矩 7763.36/8111.4=0.96 4 2 第二跨内支点截面B 负弯矩 -15371.34/-16229.8=0.95 7 3

第二跨跨中截面C 正弯矩

9897.3/10751.8=0.92

5

注:弯矩单位:KN ·m

表2.2中列出了各试验工况的目的,如工况2为检验跨中B 截面承受负弯矩的承载能力,由“控制截面”、“控制项目”与“加载车辆”3项来简要说明。“效率系数”项表示静力试验荷载效率系数的计算公式,其分母是在公路—Ⅰ级设计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对桥梁结构最不利的)最大正弯矩的计算值,而分子为试验车辆在该检测截面所产生的正弯矩值。为使效率系数(加上冲击系数影响)在0.85~1.05左右(对于交竣工验收),将根据试验车辆的轴载与轴距,通过专用的有限元软件,计算出试验车辆数和布载位置。 2.1.3载位布置

试验工况1—检验第一跨跨中截面A 承受公路Ⅰ级正弯矩的承载能力。

260kN

1.3

路口镇

截面A

0#墩中心线

130kN 单位:m

黄州城区

1.3

60kN

1#墩中心线

1.3

8.6

15.4

分幅线

图2.2 试验工况1车辆布置图

试验工况2—检验第二跨内支点截面B 承受公路Ⅰ级负弯矩的承载能力。

130kN 130kN 18.2

黄州城区

260kN

260kN

路口镇

60kN

60kN

16.8

1.3

25.8

单位:m

2#墩中心线

4.20#墩中心线

1.8

7.2

1.3

1

1.3

1.3

1#墩中心线

截面B

分幅线

1.3

图2.3 试验工况2车辆布置图

试验工况3—检验第二跨跨中截面C 承受公路Ⅰ级正弯矩的承载能力。

60kN

60kN

1.3

130kN 130kN 260kN

260kN

18.6

14.8

4

2#墩中心线

1.3

1#墩中心线

1.3

单位:m

分幅线

路口镇

黄州城区

截面C

图2.4 试验工况3车辆布置图

2.2桥梁外观检查与裂纹观测

试验前,分别对桥梁各控制截面处进行外观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存在裂缝。试验中,观察桥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是否有裂缝产生或扩展。若有,则记录裂缝产生部位、长度、宽度、间距、方向和性状,以及卸载后的闭合情况。

2.3 挠度测量

在各试验工况下,加载前、加载中和卸载后,对桥梁挠度进行测量。挠度测点分别位于试验第一跨至第二跨的墩顶、L/4处、L/2和3L/4的桥面两侧,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具体布置如图2.5。

0#

2'

8'

3#

路口镇

1

12

27'

5

54'

8

89'

1'

5'

1#

黄州城区

73

34

43'

6

66'

9

9

2#

7

第三跨

第二跨

第一跨

图2.5 桥梁挠度测点布置图

2.4 应变测量

在各试验工况下,加载前、加载中和卸载后,对桥梁应变进行测量,A 、B 、C 测点如图2.6,应变测试点采用布置纵向电阻式应变片的方式。

图2.6 A 、B 、C 截面应变测试点

电阻应变测量方法,采用DH3815N-2静态应变测试系统、DH3815N-3静态应变数据采集箱进行采集。

2.5 温度观测

试验过程中观测大气温度和桥梁混凝土的日晒、背阳表面温度。以便掌握温度对应变测试数据的影响,并进行数据的合理修正。

三、桥梁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主要是通过对记录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得到桥梁结构的动态特性和响应,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从而为检验桥梁的承载力提供依据,分析和评价桥梁的整体动态性能。

3.1无障碍行车试验

(1)测试方法

用1辆450kN的汽车分别以20km/h、40km/h和6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桥跨结构,以测定桥梁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

(2)测点布置

在桥梁跨中附近,设1个动应变测点和1个竖向加速度测点,测量跑车时的动应变时程曲线和加速度时程曲线。

3.2有障碍行车试验

(1)测试方法

在跨中桥面设置高度12cm的弓形木板,然后用一辆450kN的汽车以5-20km/h速度越过木板后停车,以测定桥梁结构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

(2)测点布置

在桥梁跨中附近,设1个竖向加速度测点。

3.3制动试验

(1)测试方法

以一辆450kN的汽车分别以20km/h、40km/h和60km/h速度行驶在桥梁跨中位置时刹车,以测定桥梁结构在车辆制动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

(2)测点布置

在桥梁跨中附近,沿纵向、竖向各设1个加速度测点。

3.4动载试验分析工具

运用CRAS随机信号与振动分析系统或DH5290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进行桥梁动力特性分析。

四、试验检测人员

项目组成员均为本单位常年从事桥梁工程和结构工程教学、科研、施工和监理、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大跨径桥梁荷载试验均有十分丰富的实际经验,完全具备了完成荷载试验任务的能力和条件。拟参加的技术人员及分工见表4.1。

表4.1 试验检测项目组主要成员

序号姓名年龄拟任职务技术职称

类似

工作年限

资格证书

五、试验仪器

表5.1 试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仪器名称数量仪器精度

1 DH3815N-2静态应变测试系统

2 1με

2 DH3815N-3静态应变采集箱 2 1με

3 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 2 0.01mm

4 FS1测微器 2

5 CA-YD-10g加速度拾振器 2 1×10-5m/s2

6 INV306D型智能数据自动采集处理系统 1

7 DLF-4型四合一放大器 1

8 CRAS随机信号与振动分析系统 1

9 激光测距仪 1

10 刻度放大镜 1 0.01mm

11 笔记本电脑 3

12 数码照相机 2

13 打印机 1

14 工作联系车辆 2

15 桥梁检测车 1

荷载试验方案

荷载试验方案

目录 一、荷载试验概述 (1) 1.1 桥梁概况 (1) 1.2 主要技术指标 (1) 1.3 试验目的 (1) 1.4 试验依据 (2) 1.5 试验荷载 (2) 1.6 加载原则 (3) 1.7 荷载试验结果分析的原则 (4) 1.8 试验加载程序 (5) 1.9 各工况试验车辆载位布置原则和方法 (6) 二、桥梁静载试验 (7) 2.1控制截面和试验工况 (7) 2.1.1控制截面 (7) 2.1.2试验工况 (7) 2.1.3载位布置 (8) 2.2桥梁外观检查与裂纹观测 (10) 2.3 挠度测量 (10) 2.4 应变测量 (10) 2.5 温度观测 (11) 三、桥梁动载试验 (12) 3.1无障碍行车试验 (12) 3.2有障碍行车试验 (12) 3.3制动试验 (12) 3.4动载试验分析工具 (13) 四、试验检测人员 (14) 五、试验仪器 (15)

一、荷载试验概述 1.1 桥梁概况 本桥设计为上下分幅,主梁为(30+50+30)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单箱双室直腹板结构。中支点梁高3m,跨中梁高1.7m,梁高按圆曲线变化。 1.2 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一级公路(兼具城市主干道); ?设计荷载:公路-I级; ?设计速度:60km/h; ?桥面宽度:双向八车道+双侧人行道+双侧非机动车道,总宽 44.5m; ?设计洪水频率:1/100; ?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通航等级:Ⅶ级; ?最小纵坡:0.3%; ?竖曲线最小半径:5000m; 1.3 试验目的 在工程交、竣工前应该进行桥梁的动静载试验,其主要目的是: 1)检验桥跨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结构变形及抗裂性标准是否满足有关技术规要求,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结果,科学评定桥梁结构目前的技术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能否交付正常使用;

适筋梁受弯破坏试验设计方案

适筋梁受弯破坏试验设计方案 一、 试验目的: (1) 通过实践掌握试件的设计、实验结果整理的方法。 (2) 加深对混凝土基本构建受力性能的理解。 (3) 更直观的了解适筋梁受弯破坏形态及裂缝发展情况。 (4) 验证适筋梁破坏过程中的平截面假定。 (5) 对比实验值与计算理论值,从而更好地掌握设计的原理。 二、 试件设计: (1)试件设计的依据 根据梁正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ξ和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b ξ的比较可以判断出受弯构件的类型:当b ξξ≤时,为适筋梁;当b ξξ>时,为超筋梁。界限受压区相对高度 b ξ可按下式计算: b y s 0.8 10.0033f E ξ= + 在设计时,如果考虑配筋率,则需要确保1αρρξ≤=c b b y f f 其中在进行受弯试件梁设计时, y f 、s E 分别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 钢筋受拉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进行受弯试件梁加载设计时,y f 、s E 分别取钢筋试件试验得到钢筋受拉屈服强度标准值和弹性模量。 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少筋破坏,需要控制梁受拉钢筋配筋率ρ大于适筋构件的最小配筋率min ρ,其中min ρ可按下式计算: t min y 0.45 f f ρ= (2)试件的主要参数 ①试件尺寸(矩形截面):b ×h ×l =180×250×2200mm ;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③纵向受拉钢筋的种类:HRB400; ④箍筋的种类:HPB300(纯弯段无箍筋); ⑤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 综上所述,试件的配筋情况见图3和表1:

图3 梁受弯实验试件配筋 表1 试件 编号 试件特征 配筋情况 预估荷载P (kN) ① ② ③ P cr P y P u MLA 适筋梁 416 2φ10 φ8@50( 2) 32.729 147.266 163.629 说明:预估荷载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定的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未计试件梁和分配梁的自重。 三、 试验装置: 图1为本方案进行梁受弯性能试验采用的加载装置,加载设备为千斤顶。采用两点集中力加载,以便于在跨中形成纯弯段。并且由千斤顶及反力梁施加压力,分配梁分配荷载,压力传感器测定荷载值。 梁受弯性能试验中,采用三分点加载方案,取2200L mm =,100a mm =,700b mm =,600c mm =。 图2.a 为加载简图,此时千斤顶加力为P ,经过分配梁后,可视为两个大小为/2P 的集中荷载分别作用于图示位置。 图2.b 为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由此图可知,纯弯段的弯矩最大,0.35M P =. 图2.c 为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 1—试验梁;2—滚动铰支座;3—固定铰支座;4—支墩;5—分配梁滚动铰支座; 6—分配梁滚动铰支座;7—集中力下的垫板;8—分配梁;9—反力梁及龙门架;10—千斤顶; 图1 梁受弯试验装置图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附件一:参考试验方案 吉祥路中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概述 吉祥路中桥为1×25m正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桥。桥宽28m,横断面布置:6.75m (人行道)+14.5m(机动车道)+6.75m(人行道),横断面布置如图1所示,全桥共21片小箱梁。设计荷载:城—A级。 图1 桥梁上部横断面布置图(尺寸单位:cm) 二、荷载试验 (一)试验目的及试验依据 1、试验目的 1)检验该桥整体结构的质量和结构的可靠性; 2)判断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态和工作状态,评价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工作性能,检验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设计标准: 3)通过动荷载试验以及结构固有模态参数的实桥测试,了解桥跨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各控制部位在使用荷载下的动力性能; 4)进行梁的强度、刚度及承载能力评估。 2、试验依据:

1)《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以下简称《方法》); 2)《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吉祥路中桥施工图 (二)试验内容 1、试验部位 1)动载试验:试验项目为跑车、刹车和跳车。 2)静载试验:左辐和右幅主梁跨中最大弯矩加载。 2、主要试验设备 1)变形检测设备 精密水准仪(瑞士徕卡)二套,最小读数0.01mm ,精度0.4mm/km 2)应变检测设备 JMZX-2001综合测试仪(长沙金码高科)一套,精度为1με 3)动载试验设备 INV306动态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一套(东方振动研究所) (三)结构理论分析原理及试验加载方案 1、 结构理论分析原理 吉祥路中桥,为1×25m 正交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桥横断面由21片小箱梁组成,4车道。 动载试验求动力增大系数时,将荷载布设在第2车道,求解第3车道拾振器处的静载理论挠度值f st 。根据实测动挠度幅值1y f ?,计算动力增大系数:1+μ=1+1y f ?/f st 设计荷载:用铰接板梁法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利用试验断面的弯矩影响线进行

荷载试验技术方案

静、动载试验 实 施 细 则 2015年7月9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1.1 工程概况 (2) 1.2 主要技术标准 (2) 第二章静、动载试验的目的和依据 (4) 2.1试验目的 (4) 2.2 试验的主要依据 (4) 第三章试验内容和方法 (5) 3.1 试验内容 (5) 3.2 试验方法 (5) 3.2.1 静载试验方法 (5) 3.2.2 动载试验方法 (7) 第四章试验要求 (8) 4.1成桥恒载状态结构参数测定 (8) 4.2静载试验要求 (8) 4.3动载试验要求 (8) 第五章静载试验方案 (10) 5.1 概况 (10) 5.2 加载控制截面的选取 (10) 5.3 加载工况及相应的荷载效率系数 (11) 5.3.1 加载工况 (11) 5.3.2 加载效率系数及加载布置 (11) 5.4 测点布置 (20) 5.4.1位移测点布置 (20) 5.4.2主梁应变测点布置 (21) 第六章动载试验方案 (22) 6.1动载试验的动应变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 (22) 6.2动载试验的内容 (22) 6.2.1 跑车试验 (22) 6.2.2 跳车试验 (23) 6.2.3 刹车试验 (23) 6.3 试验工况 (23) 6.4 测量仪器 (24) 第七章成桥检测程序及工作流程 (25)

7.1 进场 (25) 7.2 现场检测程序 (25) 7.3 检测结果整理 (25) 7.4 检测报告 (25) 第八章成桥检测措施 (26) 8.1 技术措施 (26) 8.2 安全措施 (26) 8.3 环保措施 (26) 第九章拟投入的检测仪器设备 (27)

斜拉桥荷载试验方案

××大桥 成桥荷载试验方案 ×××××××××××××× 2012年6月18日

第1章概况 (1) 1.1 桥梁概况 (2) 1.2 试验目的 (3) 1.3 试验依据 (3) 1.4 项目实施内容 (3) 第2章结构初始状态检查 (4) 2.1检查目的 (4) 2.2 检查主要内容 (4) 2.2.1 桥梁有关资料的搜集 (4) 2.2.2 主桥跨结构外观质量检查 (4) 2.2.3 桥面标高测量 (5) 2.2.4恒载作用下斜拉索索力的测定 (5) 第3章静力荷载试验方案 (6) 3.1 测试截面的确定 (7) 3.2 测点布置 (7) 3.2.1 应变测点 (7) 3.2.2 主梁、主塔变位测点 (8) 3.2.3 索力测试 (9) 3.3 试验荷载 (9) 3.4 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确定 (10) 3.4.1 试验工况 (10) 3.4.2 试验荷载布置 (10) 3.5 加载效率 (13) 3.6 加载分级 (13) 3.7测试方法 (14) 3.7.1应变测试方法 (14) 3.7.2位移测试方法 (14)

3.7.3索力测试方法 (14) 3.8加载程序及试验规定 (14) 3.8.1加载程序 (14) 3.8.2试验规则 (15) 第4章动力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15) 4.1 动力荷载试验原则 (16) 4.1.1 试验目的 (16) 4.1.2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16) 4.2 动力试验测试内容 (16) 4.2.1脉动试验 (16) 4.2.2无障碍行车试验 (16) 4.3动力试验的测点布置 (17) 4.3.1 脉动试验 (17) 4.3.2. 无障碍行车试验 (17) 第5章试验分工协作、实施细则与计划安排 (17) 5.1 分工协作 (18) 5.1.1试验现场准备工作 (18) 5.1.2 试验测试准备工作 (18) 5.1.3 试验加载测试车辆的准备工作 (18) 5.2 试验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19) 5.2.1 试验进度计划安排 (19) 5.2.2 人员安排 (19)

荷载试验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五章桥梁荷载试验 第一节荷载试验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一、荷载试验的目的 桥梁荷载试验分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进行桥梁荷载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桥梁整体受力性能和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文件和规范的要求,对于新桥型及桥梁中运用新材料、新工艺的,应验证桥梁的计算图式,为完善结构分析理论积累资料。对于旧桥通过荷载试验可以评定出其运营荷载等级。 二、荷载试验的主要内容 桥梁的荷载试验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技术含量高,应根据荷载试验的目的进行认真的调查,必要时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周密地考虑试验的全过程,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试验计划(包括荷载试验的主要内容)。荷载试验的主要内容为: (1)荷载试验的目的; (2)试验的准备工作; (3)加载方案设计; (4)测点设置与测试; (5)加载控制与安全措施; (6)试验结果分析与承载力评定; (7)试验报告编写。 三、荷载试验的准备工作 荷载试验正式进行之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试验孔(或墩)的选择 对多孔桥梁中跨径相同的桥孔(或墩)可选1-3孔具有代表性的桥孔(或墩)进行加载试验。选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该孔(或墩)计算受力最不利; (2)该孔(或墩)施工质量较差、缺陷较多或病害较严重; (3)该孔(或墩)便于搭设,脚手架,便于设置测点或便于实施加载。 选择试验孔的工作与制定计划前的调查工作结合进行。 2.搭设脚手架和测试支架 脚手架和测试支架应分开搭设互不影响,脚手架和测试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脚手架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方便操作。测试支架要满足仪表安装的需要,不因自身变形影响测试的精度,同时还应保证试验时不受车辆和行人的干扰。脚手架和测试支架设置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搭设和拆卸,一般采用木支架或建筑钢管支架。当桥下净空较大不便搭设固定脚手架时,可考虑采用轻便活动吊架,两端用尼龙绳或细钢丝绳固定在栏杆或人行道缘石上。整套设置使用前应进行试载以确保安全,活动吊架如需多次使用可做成拼装式以便运输和存放。 睛天或多云天气下进行加载试验时,阳光直射下的应变测点,应设置遮挡阳光的设备,以减小温度变化造成的观测误差。雨季进行加载试验时,则应准备仪器,设备等的防雨设施,以备不时之需。 桥下或桥头用活动房或帐篷搭设临时实验室安放数据采集等仪器、并供测试人员临时办公和看管设备之用。 3.静载试验加载位置的放样和卸载位置的安排 静载试验前应在桥面上对加载位置进行放样,以便于加载试验的顺利进行。如加载工况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说明

兴赣高速预制梁(板) 静载试验方案 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二零一五年七月 专业资料值得拥有

兴赣高速梁(板)静载试验初步方案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静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结构的静应变、静挠度,藉以判断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对预制梁板在使用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了解单梁的实际受力性能,从而积累科学技术资料,为设计提供试验资料。 二、试验技术标准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经1982年10月在柏林举行的专题第五次专家会议通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2年10月,北京(以下简称《试验方法》);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汇编》2001年版人民交通出版社(以下简称《规范》); 6、《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21-2011; 7、《桥梁工程检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8、设计施工图纸。 三、测试项目和测点布置 1、测试跨中应变:测试跨中应变能较好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质量情况,预应力梁以砼应变为主,在梁跨中梁底截面布置2个应变测点,跨中腹板沿梁高布置3个应变测点(小箱梁两侧均需布置),共布置5个应变测点(小箱梁8个测点)。

2、测试跨中挠度: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刚度要求,体现在跨中挠度应小于设计计算值或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梁跨中布置二个挠度测点。 3、测试支座变形(沉陷):测定支座沉陷量是消除其对跨中挠度的影响,两端支座处分别布置二个测点检测支座变形(沉陷)。 4、测定残余值:试验荷载卸载后,测定梁挠度值、应变值与卸载后相对应的残余值比值,利于梁结构试验结果评定。 5、裂缝观测: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对梁结构是否已出现裂缝进行观测,以了解梁施工质量和利于试验数据分析。 预制梁测点布置见图一。 主梁立面测点布置图 挠度测点 应变测点 支座截面 小箱梁横截面测点布置图 支点截面Ⅰ- 百分表测点支点截面Ⅰ-Ⅰ截面 应变测点百分表测点 T梁横截面测点布置图 图一测点布置示意图

大桥荷载试验方案

大桥荷载试验方案 目录 一、概述 (2) 二、试验目的 (2) 三、试验依据 (2) 四、试验内容 (3) 4.1静载试验内容与测点布置 (3) 4.2动载试验内容与测点布置 (4) 五、静载试验方法 (4) 5.1静载试验方法 (5) 5.2动载试验方法 (10) 六、试验结果分析方法 (12) 6.1静载试验 (12) 6.2动载试验 (16) 七、试验设备 (18) 八、试验现场准备以及组织与分工协作 (19) 8.1试验现场准备 (19) 8.2现场组织与分工协作 (20) 九、安全保障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进度保证措施 (21) 9.1安全保障措施 (21) 9.2质量保证措施 (21) 9.3进度保证措施 (22)

xx大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概述 xx大桥,为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共有6联,桥梁全长538m,桥型布置为(3×25m)+(25m+27.5m+22.5m)+(40m+2×65m+40m)+ 25+2×(3×25m)。上部结构出第四联为现浇简支梁外,其余均为现浇连续梁。其中(40m+2×65m+40m)一联为变高度连续梁,其余均为等高度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河中桥墩采用花瓶式独柱墩,岸上桥墩采用双柱式,基础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基础采用摩擦桩。第1~4联桥面总宽度为25m:15m(机动车道)+2×3.0m(非机动车道)+2×2.0m(人行道)。第5~6联桥面总宽度为22m:15m(机动车道)+2×3.5m(非机动车道)。 二、试验目的 1、检验设计与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为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2、验证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及设计所采用的各种假设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改进桥梁结构及其设计方法积累科学依据; 3、直接了解桥跨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判断实际承载能力,评价桥跨结构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检验其是否符合设计标 准或满足使用要求; 4、通过静载试验,建立桥梁“指纹”档案,为以后该桥在运营阶段,特别是老化阶段的检测与评定提供基准数据。 三、试验依据 主要依据为: 1、《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2003); 2、《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 第 2 页共17 页

T梁静载试验方案

XXX桥梁工程 T梁静载试验方案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三年三月

XXX桥梁工程 T梁静载试验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三年三月

目录 1 概况 (1) 2 检测依据 (1) 3 试验方案 (2) 3.1加载方案 (2) 3.2试验控制参数 (2) 3.3试验程序 (2) 3.4量测方案 (3) 3.4.1变形量测 (3) 3.4.2 裂缝观测 (3) 3.5试验终止条件 (3) 3.6相对残余变形评定标准 (4) 4安全保证措施 (4) 4.1移梁就位 (4) 4.2试验加载 (4) 4.3防护措施 (4)

1 概况 XXX桥梁工程编号为中1号T梁,设计长度为32.88m,计算跨径为32.08m,梁高2.0m,宽度1.2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50。中1号梁预应力混凝土T 梁结构尺寸和断面尺寸分别见图1-1和图1-2。 图1-1 中1预应力混凝土T梁(单位:cm) 图1-2 中1预应力混凝土T梁(单位:cm) 2 检测依据 本次检测主要遵循的规范、依据如下: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92); 设计方对试验的要求。

3 试验方案 3.1加载方案 静载试验在反力架试验台上进行,加载装置采用油压千斤顶分配梁(梁长4.0m,梁重18kN),以两点静荷载方式进行加载。(如图3.1) 横梁 传感器 千斤顶 分配梁 试验梁 传力框架 图3.1 试验加载装置图 3.2试验控制参数 由委托单位提供以下试验参数和要求: 中1预制T梁跨中试验控制弯矩M=4578kN·m。根据内力等效原则确定试验荷载最大加载量P为652.0kN(已包含分配梁重量18kN)。 图3.2 中1预应力混凝土T梁加载示意图(单位:cm) 3.3试验程序 为了使各部件良好接触,首先取标准荷载值的40%对试验梁进行预载。 标准试验荷载共分五级,逐级进行加载。每级加载完成后,持续10min位移稳定后再加下一级荷载。在持续时间内,记录挠度值并观测裂缝的出现和开展程度。达到试验荷载总加载量并持荷30min后记录挠度和裂缝出现、开展情况,然后进行卸载,卸载归零后45分钟记录残余变形。

XXXX斜拉桥荷载试验方案

××斜拉桥 成桥荷载试验方案 ×××××××××××××× 2012年6月18日

第1章概况 (1) 1.1 桥梁概况 (1) 1.2 试验目的 (2) 1.3 试验依据 (2) 1.4 项目实施内容 (2) 第2章结构初始状态检查 (3) 2.1检查目的 (3) 2.2 检查主要内容 (3) 2.2.1 桥梁有关资料的搜集 (3) 2.2.2 主桥跨结构外观质量检查 (3) 2.2.3 桥面标高测量 (4) 2.2.4恒载作用下斜拉索索力的测定 (4) 第3章静力荷载试验方案 (5) 3.1 测试截面的确定 (5) 3.2 测点布置 (5) 3.2.1 应变测点 (5) 3.2.2 主梁、主塔变位测点 (6) 3.2.3 索力测试 (7) 3.3 试验荷载 (7) 3.4 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确定 (8) 3.4.1 试验工况 (8) 3.4.2 试验荷载布置 (8) 3.5 加载效率 (11) 3.6 加载分级 (11) 3.7测试方法 (11) 3.7.1应变测试方法 (11) 3.7.2位移测试方法 (12) 3.7.3索力测试方法 (12) 3.8加载程序及试验规定 (12)

3.8.1加载程序 (12) 3.8.2试验规则 (12) 第4章动力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14) 4.1 动力荷载试验原则 (14) 4.1.1 试验目的 (14) 4.1.2 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 (14) 4.2 动力试验测试内容 (14) 4.2.1脉动试验 (14) 4.2.2无障碍行车试验 (14) 4.3动力试验的测点布置 (15) 4.3.1 脉动试验 (15) 4.3.2. 无障碍行车试验 (15) 第5章试验分工协作、实施细则与计划安排 (16) 5.1 分工协作 (16) 5.1.1试验现场准备工作 (16) 5.1.2 试验测试准备工作 (16) 5.1.3 试验加载测试车辆的准备工作 (16) 5.2 试验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17) 5.2.1 试验进度计划安排 (17) 5.2.2 人员安排 (17)

说明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报告编号022613123 xx市2013年度市管桥梁荷载试验报告 检测人员: 制:编 核:审 准:批 检测单位: 证书等级: 证书号: 发证机构:

事项注意 未经试验室书面批准,不得涂改或复制检测报告,经同意复制的检测报告应全文1 复制并经本试验室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确认后方有效。 报告需有检测、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字,并加盖试验检测专用印章,否则报告2 无效。对报告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本试验室提出。3 送检样品仅对来样负责。4 检测中心XXXXXX 联系人: 联系电话:投诉电话:传真: 编:邮址:地.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试验目的及依据......................................... 42.1 试验目的....................................................... 42.2试验依据....................................................... 4第三章荷载试验实施方案. (5) 静载试验....................................................... 53.1 ....................................................... 93.2动载试验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试验准备及过程............. 错 4.1现场的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4.2内业的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试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目录 一、桥梁概述 (1)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1) 三、试验检测的目的 (2) 四、单梁静载试验 (2) 4.1试验前准备工作 (2) 4.2试验内容、要求及方法 (5) 4.3测点布置 (5) 4.4试验加载 (6) 五、单片梁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7) 六、人员配备 (7) 七、费用报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收费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程 空心板单片梁台座静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概述 主要技术标准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安全等级:一级;桥涵设计基准期:10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 主要材料 混凝土:空心板主梁、湿接缝等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筋封端的混凝土为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任何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重力密度γ,弹性模量为3.45×104MPa;空心板桥面铺装混凝土采用C50,重= 26 0. m kN/ 力密度m γ,弹性模量为 3.25×104MPa;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25 = kN/ 0. 重为密度m γ。 = 0. 24 kN/ 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 003)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抗拉设计强度f pd=1260Mp,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弛系数3.0 ξ,公称直径d= = 15.24mm,公称截面面积A=139mm2。 受业主委托,我中心负责以上桥梁的单片梁台座静载试验,对以上桥的梁体质量、工作状态及承载能力作出评价。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本次荷载试验依据或参考下列规范或文件进行: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百度荷载试验方案分析

德阳市******桥荷载试验方案 德阳市*****************桥 荷载试验方案 方案编写: 项目负责人: 方案审定: 二〇一六年二月

德阳市*************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桥位于德阳市旌阳区,桥长16.0米,桥面宽5.0米,跨越现状水系,本桥为漫水桥。上部为1×10m钢筋混凝土简支实心板梁,梁高60cm,梁顶宽5.0m,梁底宽3.8m,两边各悬臂0.6m。桥面布置为0.5m(防撞护栏)+4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桥面纵坡采用0.5%,桥面铺装为10cm厚C40钢筋混凝土铺装。实心板采用C40混凝土。下部桥台采用轻型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二、试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78);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试验桥梁相关设计文件; 7、“荷载试验检测合同书”。 按照《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78)规定的方法,对荷载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定。 三、试验目的 通常,对建成竣工后的公路桥梁均宜进行荷载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作为对桥梁承载能力、技术状况与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包括: 1、检验试验桥跨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结构变形及抗裂性能是否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评定试验桥跨结构目前的技术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寻求桥梁结构的整体变形规律,了解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和工作状况,为桥梁竣工验收及日后桥梁运营、养护及管理提供依据。 四、主要检测内容 1、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应力测试; 2、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大挠度测试; 3、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挠度横向分布测试;

进行静动载试验的依据和目的

一、依据: 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第条规定如下: 特殊检查(含静动载试验)是查清桥梁的病害原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确定桥梁技术状态的的工作。 在下列情况下应做特殊检查: 1)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 2)桥梁技术状况为四、五类者。 3)拟通过加固手段提高荷载等级的桥梁。 4)条件许可时,特殊重要的桥梁在正常使用期间可周期性进行荷载试验。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报批稿)第条规定如下: 现有公路桥梁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须进行承载能力检测(静动载试验)评定: 1)有明显质量衰退或有较严重病害和损伤的桥梁。 2)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评定技术状况为四类以上者(含四类)。 3)需提高承载能力及使用功能的桥梁。 4)需通行特种荷载的桥梁。 5)缺失技术资料和安全运营资料的桥梁。 6)发生意外事故并经技术处理后的桥梁。

二、荷载试验的目的 荷载试验分为静力荷载试验与动力荷载试验两种,其目的是了解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综合分析判断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 1、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主要是通过在桥梁结构上施加与设计荷载或使用荷载基本相当的外载,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利用检测仪器测试桥梁结构的控制部位与控制截面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应力、裂缝、横向分布系数等特性的变化,将测试结果与结构按相应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值与有关规范规定值作比较,从而评定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具体目的如下: 1)定期检查(外观检查)只能对结构病害进行定性分析,而静载试验能对结构病害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构承载能力的降低情况,判断结构能否满足设计荷载或现有荷载安全通行的要求。(从安全角度考虑) 2)通过静载试验校验系数来说明结构潜在的承载力,相对残余变形反映了结构的工作状态。 3)静载试验是结构加固设计的重要依据,尤其是缺失图纸资料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无相关资料加固设计将无从入手)。通过静载试验对一些承载能力不能满足的桥梁,能指导加固设计需补强结构承载能力的量值(缺多少、补多少);通过静载试验对一些承载力能满足的桥梁,可进行日常维修养护(无需加固),从而节省了资金。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兴赣高速预制梁(板)静载试验方案

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二零一五年七月

兴赣高速梁(板)静载试验初步方案 一、试验目的和容 静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结构的静应变、静挠度,藉以判断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对预制梁板在使用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了解单梁的实际受力性能,从而积累科学技术资料,为设计提供试验资料。 二、试验技术标准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经1982年10月在柏林举行的专题第五次专家会议通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2年10月,北京(以下简称《试验方法》);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设计规汇编》2001年版人民交通出版社(以下简称《规》); 6、《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21-2011; 7、《桥梁工程检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8、设计施工图纸。 三、测试项目和测点布置 1、测试跨中应变:测试跨中应变能较好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质量情况,预应力梁以砼应变为主,在梁跨中梁底截面布置2个应变测点,跨中腹板沿梁高布置3个应变测点(小箱梁两侧均需布置),共布置5个应变测点(小箱梁8个测点)。 2、测试跨中挠度: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刚度要求,体现在跨中挠度应小于设计计算值或规规定的允许值,梁跨中布置二个挠度测点。 3、测试支座变形(沉陷):测定支座沉陷量是消除其对跨中挠度的影响,两端支座处分别布置二个测点检测支座变形(沉陷)。 4、测定残余值:试验荷载卸载后,测定梁挠度值、应变值与卸载后相对应的残余值比值,利于梁结构试验结果评定。 5、裂缝观测: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对梁结构是否已出现裂缝进行观测,以了解梁施工质量和利于试验数据分析。 预制梁测点布置见图一。 主梁立面测点布置图

静动载试验-----静载试验

第二章 静载试验 北浩龙江大桥位于广西省柳州市柳城县,采用40+64+40m 三跨一联预应力砼变高度箱形连续梁,属于新建铁路桥梁。根据结构特点,静载试验选择3跨(0#台~1#墩边跨、中跨、1#墩~2#墩边跨)进行试验,经过各方单位几天的密切配合和精心准备,于2008年7月10日上午6:30至下午18:00完成了对0#桥台到3#墩之间的桥跨的全部3种工况的现场静载试验。 柳州 贵阳 图2.1北浩龙江大桥立面布置图(单位:m ) 2.1测点布置与测试方法 2.1.1 控制截面应力测试 应变测试主要采用表面式振弦式应变计,配合读数仪,测量精度控制在±0.2MP 以内。应变值通过记录的N 或L 值得到: ?? ? ???-?=-=?20219211110N N K εεε=-1L 0L

式中,K=4.062, N、1L——当前值,0N、0L——初始值。 1 为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梁体非受力位置布置一个应变温度补偿测点。 下游 (a)跨中截面测点布置图 下游 (b)墩顶截面测点布置图 图2.2 梁体控制截面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 2.1.2 梁体竖向静挠度测试

在边跨跨中、中跨跨中、中跨L/4、中跨3L/4及各支座截面布置挠度测点,上下游两侧对称布置。考虑到连续梁桥的特点,各控制截面加载时,除了测试本试验跨支点外,还需测试两相邻桥跨跨中、支点处布置挠度测点,测点布置如图2.3所示。挠度测试主要采用高精密水准仪进行,测试时,须找取不受荷载影响的稳定的后视点。此项内容主要为评判桥梁的竖向刚度提供依据。同时,还可监测各支点的沉降。 试验跨 试验跨试验跨 图2.3 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 2.1.3 裂缝观测 为了确保梁体的工作状态,试验过程中及加载后,须对梁体控制截面进行详细观测,包括裂缝的出现及扩展情况。若混凝土出现裂缝,则进行裂缝状况描绘,并采用20倍的刻度放大镜或安装千分表进行裂缝宽度量测。 2.2 理论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该的结构特性和确定最不利轮位布载,理论分析主要采用“桥梁博士”系统3.03版以及MIDAS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分别计算内力影响线、控制截面的应力和变形等参数。各控制截面影响线如图2.4(a)~(c)所示。

某桥桥梁动静载试验方案2016-5-28

*******桥承载能力 静动载试验方案 编制: 校审: 批准: ********有限公司2016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任务来源及具体任务 (1) 1.2项目概述 (1) 1.2.1主要技术指标 (2) 1.3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依据 (3) 第二章桥梁试验目的、内容及仪器 (4) 2.1荷载试验的目的 (4) 2.2静载荷载试验 (4) 2.3动载荷载试验 (4) 2.4使用仪器 (5) 第三章静载试验实施 (6) 3.1试验项目 (6) 3.2测试项目及其量测方法 (6) 3.3荷载计算 (7) 3.4加载车辆 (8) 3.4.1 试验承载能力加载方案 (8) 3.4.2荷载加载系数 (9) 3.5试验加载步骤 (9) 3.6试验加载程序 (10) 3.7加载方式与分级加载 (10) 3.8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确定 (10) 3.8.1车载布置 (11) 3.8.2挠度测点布置方案 (12) 3.8.3应变测点布置方案 (12) 第四章动载测试 (15) 4.1动载试验概述 (15)

4.2试验目的 (15) 4.3测试系统 (15) 4.4试验内容 (16) 第五章项目组织机构、设备及人员安排 (17) 5.1项目组织机构 (17) 5.2参与检测的人员情况 (17) 5.3主要机械、仪器、及材料试验计划 (18) 5.4桥梁检测工作安排 (19) 第六章安全保障和配合 (20) 6.1安全管理目标 (20) 6.2安全管理主题 (20) 6.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20) 6.4安全检测的技术措施 (20) 6.5现场操作安全事项 (20) 6.6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21) 6.7安全管理总体计划 (22) 6.8环保措施 (22) 6.9配合 (22)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目录 一、桥梁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试验检测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单梁静载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试验前准备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试验内容、要求及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测点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试验加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单片梁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人员配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费用报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收费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程 空心板单片梁台座静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概述 主要技术标准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桥涵设计基准期:10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 主要材料 混凝土:空心板主梁、湿接缝等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筋封端的混凝土为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任何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重力密度γ,弹性模量为3。45×104MPa;空心板桥面铺装混凝土采用C50,26 = 0. kN/ m 重力密度m γ,弹性模量为3.25×104MPa;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 0. = kN/ 25 重为密度m γ。 = kN/ 24 0. 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抗拉设计强度f pd=1260Mp,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弛系数3.0 ξ,公称直 = 径d=15。24mm,公称截面面积A=139mm2。 受业主委托,我中心负责以上桥梁的单片梁台座静载试验,对以上桥的梁体质量、工作状态及承载能力作出评价。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本次荷载试验依据或参考下列规范或文件进行: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桥梁梁板)静载试验方法

桥梁单梁(板)静载试验分析 一、序言 随着近年来公路建设的发展,各种桥梁的建设也日渐增加,而因造价、工期、施工难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桥梁预制、吊装的组合梁(板)桥,而在架设梁(板)前对单梁(板)及在成桥后对全桥做静载试验检测设计是否安全、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此,本文仅对架设前单梁(板)静载试验的程序及主要的注意事项作一简单分析,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洛界公路王三庄桥20M先张法预应力钢铰线低高度箱梁静载试验报告》为例,并援以一些其它桥梁的单梁静载试验加以比照。 示例中的桥梁为低高度预应力组合简支箱梁,采用先张法钢绞线,跨径20M,计算跨径19.5M,设计梁高95CM,每片梁宽244CM,主梁间用现浇湿接缝连系。 二、试验前的理论分析 在试验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对桥梁进行结构分析,以便确定试验方法、荷载大小、测点布置等。 (一)各梁(板)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首先,应依照设计图纸计算出各主梁(板)的截面几荷特征值如面积、截面抗弯(抗扭)惯矩、主梁每延米抗扭惯矩,中性轴位置等。(采用毛截面或换算截面均可,依据以往经验,由二者计算出的横向分布系数的差异很小,可不予考虑。) 然后,根据梁(板)间的组合情况选用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如

示例中的桥梁可采用G-M法、刚性横梁法或二者同时采用,取用最不利的情况,而如果是空心板桥则应采用铰接板法。 在横向分布系数得出后,综合考虑预制梁的情况(中、边梁的预制宽度,截面几何特征值等),取用最大的横向分布系数,留待下一步分析时采用。 (二)、计算二期恒载+活荷载的各项内力 由于试验时,预制梁已成形且钢束张拉完毕,即一期恒载已加载完成,所以计算的各项内力应是二期恒载+活载形成的,其中包括主梁(板)间的湿接缝(铰缝)、桥面系、活载、冲击荷载、温度力、混凝土收缩徐变等,且各项荷载间应进行荷载组合,选取最不利组合计算其控制截面的弯矩、剪力等各项内力,但此内力值为全桥建成后主梁(板)全截面承受的二期恒载+活载内力值,而在某些情况下,预制梁比成桥时的截面尺寸要小(如示例中的主梁间有湿接缝),截面几何特征值也要小一些,因此,应将内力值按照各相关公式中预制梁与成桥后主梁全截面的截面几何特征值的关系进行修正,然后取用修正值做试验的基础数据。 三、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一)试验梁的选择: 首先,应根据前一步计算结果,综合比较中、边梁(板)的内力及换算截面几何特征值,初步确定试验的主梁(板)的类别。 其次,应着眼于成桥后运营的安全,会同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有关方面,依据施工情况及有关资料,选用施工质量最差,成桥后最不安全的梁(板)做为试验梁(板)。

大桥桥荷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荷载试验目的 桥梁荷载试验分为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桥梁荷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检定手段。试验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通常由实际的生产需要或科研需要所决定。一般桥梁荷载试验的目的有: 1.检验桥梁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对于一些新建的大、中型桥梁或者具有特殊设计的桥梁,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为保证桥梁建设质量,施工过程中往往要求做施工监控。在竣工后一般还要求进行荷载试验,以检验桥梁整体受力性能和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文件和规范的要求,并把试验结果作为评定工程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资料和依据。 2.判断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力 旧桥由于构件局部发生意外损伤,使用过程中产生明显病害,设计荷载等级偏低等原因,有必要通过荷载试验判定构件损伤程度及承载力、受力性能的下降幅度,确定其运营荷载等级。同时,旧桥荷载试验也是改建、加固设计的重要依据。 3.验证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对于桥梁工程中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应通过荷载试验验证桥梁的计算图式是否正确,材料性能是否与理论相符,施工工艺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对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往往也需要大量荷载试验的实测数据。 二静载试验 桥梁静载试验主要是通过测量桥梁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断面的应力及结构变形,它是检验桥梁性能及工作状态(如结构的强度、刚度)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在静载试验前对桥梁空间构模,试验前计算出各控制断面的内力影响线,根据影响线进行静力加载计算,计算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相应测试断面应力和变形并进行动力计算。通过静力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判定结构

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荷载安全运营要求。 2.1静载试验基本原则 静载试验设计采用三轴载重汽车(重300kN)加载,根据等效加载原理进行布载,三轴载重汽车轴重、轴距及平面布置见图,试验各工况下所需加载车辆的数量和轮位布置,将根据设计标准活荷载产生的某工况下的最不利效应值按下式所定原则等效换算而得: 0.85≤η=Ss/S(1+μ)≤1.05 式中,η——静载试验效率 Ss——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某工况计算效应值; S——设计标准活荷载不计冲击作用时产生的某试验工况的最不利计算效应值; (1+μ)——设计计算取用的动力系数; 试验荷载采用内力等效的原则计算确定,使试验荷载效率满足上述规定,具体轮位布置按照各断面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的空间有限元静力分析结果确定。2.2 加载方式及试验规定 5.2.1 加载方式 对试验荷载分级施加,以测试荷载效应与荷载的变化关系以及防止桥梁结构意外损伤。一般将荷载按加载汽车数量分级。荷载逐级递加,达到最大荷载后一次卸载。加载试验每工况重复至少一次。试验前在桥面预先画出轮位,加载时汽车应准确就位,卸载时车辆应退出结构试验影响区,车速不大于5公里/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