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七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七

(一)

经典国学再现

颜狂莫及,山器难知。

懒残煨芋,李泌烧梨。

干椹杨沛,焦饭陈遗。

文舒戒子,安石求师。

我是小助手

颜:即颜延之,字延年。

莫及:没有人比得上。

山:即山涛,字巨源。

器:器量。

懒残:唐朝高僧。

煨:把食物埋在热火灰中烧熟。

李泌:字长源,唐朝赵郡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一带)人。

干葚:桑葚(也作桑椹)成熟时,采收晒干,当荒年少米,可以充当粮食。

沛:字孔渠,三国时代冯翊万年(今属赕西)人。

焦饭:锅巴。

陈遗:南朝宋吴郡(今属江苏)人,事母至孝而闻名,曾担任吴郡主簿。

文舒:王昶,字文舒,三国时代魏国太原(今属山西)人。

安石:王安石,北宋临川(今属江西)人,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我是小翻译

颜延之的狂妄没有人比得上,山涛的器量恢宏难以知道。

懒残和尚用牛粪烧芋头,唐肃宗常常亲自烧两个梨送给李泌。

杨沛督促百姓储存晒干的桑葚,成了解救曹操的军粮;陈遗孝顺母亲积存锅巴,成了救活自己的粮食。

王昶写《诫子书》告诫侄儿、儿子做人处事的道理,王安石为儿子寻求学问渊博、品行端正的启蒙老师。

考考你的智慧

1.将下面意思相反的词语连在一起。

懒湿

干易

难勤

2.颜延之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选文,下面评价合适的一个词语是()

A.狂妄

B.懒惰

C.自由散漫

3.陈遗孝顺母亲积存锅巴,成了救活自己的粮食。从陈遗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弘扬传统文化

懒残搬石

懒残是唐朝高僧,法号明瓒。

天宝初年,懒残在湖南衡岳寺担任执役僧。当众僧都吃完饭之后,他就收拾残羹剩饭来吃,因为他个性懒散又专捡剩饭吃,所以人称“懒残”。他白天负责寺庙里的杂活,晚上就和牛群住在一起。

有一天,刺史要上山拜佛,忽然半夜风雷大作,一座山峰坍塌,阻挡了上山的小路,刺史在巨石上绑上绳索,套在十头牛上,让人驱赶牛只拉扯,并让数百人大声鼓噪用力推,但竭尽所有的力气,巨石非但丝毫不动,反而更加稳固。懒残说:“不用其他人的力量,我去试试看。”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认为他是个狂人。懒残说:“为什么要讥笑我呢?我要试试看可不可以。”大家笑了笑便同意了。于是懒残踩在巨石上,巨石便动了起来,忽然巨石像转动的圆盘一样向山下滚了下去,发出轰隆隆雷鸣般的声响。山路开通后,众僧列队参拜,全郡的人都称他为“至圣”。

刺史更将懒残奉若神明。

(二)

经典国学再现

镇周赠帛,虙子驱车。

廷尉罗雀,学士焚鱼。

冥鉴季达,预识卢储。

宋均渡虎,李白乘驴。

我是小助手

帛:丝织品。

驱:鞭马快速前進。

廷尉:掌刑狱的职官,秦始置,。此指翟公,汉武帝时官居廷尉。

罗雀:形容门庭冷落,可张网捕捉麻雀。罗,捕鸟的网。

学士:古代官名,魏晋南北朝开始设立,掌管典礼、撰述。此指张褒,南北朝梁朝人。

鱼:指古代官吏佩戴的鱼形符节,以木头或金属制成,用以表明官员的身分品级。

冥鉴:暗中明察。冥,昏暗、暗中。鉴,明察。

季达:即杨希仲,字季达,宋朝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

豫:同“预”,事先。

我是小翻译

张镇周先赠亲友金帛,继而上任舒州都督,从此与亲友以礼相隔、依法办事;宓子贱看到前来迎接他的达官贵人挤满道路,赶紧驱车前进,不理会权贵的奉承。

廷尉翟公被罢官后,宾客稀少,门可罗雀;学士张褒被弹劾后,焚烧鱼符,弃官而去。

杨季达不做亏心事,其妻梦见神明告知,他将考中状元;李翱的女儿读卢储文章,大为赞赏,预知他会高中。

九江郡暴虎为患,宋均担任太守时,勤政爱民,除贪官,提拔忠良,撤栅栏,老虎陆续渡江离开;李白骑驴经过华阴县,县令制止,李白表明身分,县令大惊谢罪。

考考你的智慧

1.文中形容门前人很少的一个词语是。

2.选文提到了一个唐朝的著名诗人,他是()

A.李白

B.杜甫

C.宋均

3.“镇周赠帛”的做法表现了张镇周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豪放的李白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盛行豪放不羁。

他喜欢诗赋、剑术,阅读奇书,好神仙之术。因为才华突出,被诏为翰林供奉,备受礼遇。虽然玄宗有意提拔李白,却被杨贵妃、高力士等人所阻,李白无法施展抱负,三年后便离开了长安。

离开京城之后,李白云游四方,有一天,他想登华山,喝了酒,骑着驴,在经过华阳县时,县令十分生气,把他抓进衙门询问,责备他的无礼。

李白说:“我曾让皇上帮我磨墨,贵妃捧砚,力士抹靴,天子门前我尚可骑马,华阳县里容不下我骑驴?”县令一看,知道是李白,随即惊讶而起,羞愧地道歉说:“不知翰林来了这里。”李白大笑,骑驴扬长而去。

李白的才华让人钦佩。

(一)

1.懒——勤干——湿难——易

2.A

3.孝顺不仅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有时候还会拯救自己。

(二)

1.罗雀

2.A

3.思虑周到,依法办事。你真是一个做事讲究的人。

初中七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七年级上册 第一部分:古诗词诵读篇目 要求:26首古诗词熟练背诵。 1.采薇(节选)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3.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十五从军行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①,人生几何②?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 慨当以慷④,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⑤。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⑥。 但为君故,沉吟⑦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⑧。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⑨?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⑩,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⑹归园田。 方⑺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⑻后檐,桃李罗⑼堂前。 暧暧⑽远人村,依依⑾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⒁里,复得返自然⒂。 7.杂诗(其五)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①,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②已非常身。 落地③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④酒聚比邻。 盛年⑤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⑥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8.赠范晔陆凯 折花逢驿使①,寄与陇头②人。 江南无所有,聊③赠一枝春④。 9.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人事①有代谢②,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③,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④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0.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1.将进酒 李白

国学经典诵读作文材料

国学经典诵读作文材料 我们知道,国学是一种对我们有利的东西,对我们儿童也更是有利。那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国学是什么呢,我呢最喜欢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有孔子的一些讲座,还有孔子讲的做人的道理。 比如第一篇《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这一篇主要是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律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慢,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比思想主张在》论语《中多多处可见。 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千万不能空谈浮言,心中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的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的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慢,不亦君子乎?”这就是论语,读了论语我非常高兴,因为《论语》是我爱的一本书,这本书里面有一位老师,一位值得世人敬仰的孔圣人和一些平生做人的道理和一些怎么去学习的道理,让我从这里看到了许多。 我还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三字经》,里有许多的国学故事,还有一些做人的和读书的事情比如第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篇的故事是晋代有一个叫周处的人,身高体壮,凶强侠气。因为父亲早死,所以没有人管教,动不动就打人,还欺负老百姓,老百姓都非常怕他,便把水中咬龙、山中老虎和他称为“三害”这三害中最让人头痛的是周处,一个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周处去杀蛟龙,老虎,周处便答应了,周处带着刀来到了山上,把山上的老虎杀了,又来到了水上去杀蛟龙,他和蛟龙战了三天三夜,人们还以为可以杀了三害,没想到三害都杀了。人们纷纷祝贺摆酒,结果周处杀了蛟龙来了,看到人们都还以为他死了而欢呼,于是周处便开如认错,开始从新做人,他认真学习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事。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两本书里我还学到了许多知识。 自从接触了国学经典,我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我常常不听妈妈的话,惹妈妈生气。但是,学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了平时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我还知道了做哥哥姐姐的,要疼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敬哥哥姐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处,父母也就快乐轻松了。在这姊妹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瞧,我懂得东西还不少吧!不光是《弟子规》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论语》也不例外。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学了知识以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这不就是君子吗?我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陶者》 (宋)梅尧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 2:编故事理解诗意,采用换词,补充等方法理解古诗的内容。 3: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困苦的状况,了解封建制度下获者不劳,劳者不获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教学重难点: 1、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内容。 2、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板书“者“字。给者字找朋友,“作者、记者、读者”。总结得 出,“者”就是……的人。 2、师板书“陶”字。 问:我们在哪里见到过这个“陶”字,还记得陶瓷这个词语吗? 那同学们来猜一猜,陶者是什么意思呢? 3、师解释《陶者》课题 陶:烧制瓦片,用黏土烧制成一片片瓦。陶者:烧制陶器的人。 4、简单介绍作者。这首诗是由宋朝的一位大诗人叫梅尧臣写的。他 是安徽宣城人。他写的诗从各个方面反映人民的疾苦。

5、看课文插图。图上画了两件房子,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是两件怎 样的房子? 二、读准字词,感知大意。 1、范读,听清“臣、鳞、陶、沾、厦”的读音。 2、出示生字。 lín chén zhān 鳞臣沾(碰到) 3、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三、全班背诵诗。 1、全班背诵这首诗。 2、总结:在旧社会,那些剥削者从不劳动却能“鳞鳞居大厦”,而一年四季耕作的劳动人民却连遮风挡雨的小屋都没有,这是多么不合理啊! 四、作业。 1、拿出作业本,写今天新学的生字词语。 2、完成练习册。 五、板书:陶者 chén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zhān 十指不沾泥, lín lín 鳞鳞居大厦。

池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快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古诗的童年中,去寻找童年的快乐。 出示古诗《池上》(这首古诗是描写的儿童。) 二、读诗。 1.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古诗:《池上》(板书课题),这首诗大家都已经预习了,那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它的作者吗? 师:同学们说得很清楚,看来课前预习花了很多工夫。老师课前也搜集了有关资料,比较简洁,大家一起读一读。 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写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传承国学经典,做最好自己 ——王姝寒同学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 课堂之上,总有她频频举手,积极发言的身姿;课间休息,总有她翻阅书卷,伏案思索的背影;异彩纷呈的校园读书活动中,总有她大展身手的风采,她就是**市外国语学校四(1)班王姝寒同学。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古论今任潇洒。”姝寒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她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追寻着她的读书梦。 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她阅读了无数的书籍,国学经典仿佛是雨露和甘霖,伴着她成长,让她学会许多知识,也教会她许多做人的道理。每个学期,她都被评为学校“诵读小状元”。在学校读书节活动中,她获得快速阅读、现场作文、文学常识一等奖,轻松取得“小文学家”称号。她爱好习作,获全国小学生自主写作大赛一等奖,全国“乾有杯”寓言、童话大奖赛二等奖,温州市“我的课外生活”青少年征文大赛三等奖。她还有书法特长,获浙江省第四届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二等奖,温州市“兰亭奖”现场书法大赛一等奖,**市艺术节书法比赛二等奖。她也擅长演讲,获**市中小学生“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我爱祖国我爱党”故事大王奖…… 读书明理,读书益智,书给她注入了前进的动力,增强了信心和勇气。相信在书籍这座灯塔的引导下,她会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勇往直前,在浩瀚书海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到达更加光辉的彼岸。 第二篇: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市教育局关于推荐评选十佳“国学经典”诵读学校、二十佳“国学经典”推广教师、三百佳“国学经典”诵读学生的通知 各教育学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为了树立先进典型,建设积极、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涵养和道德素质,进一步推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发展,根据《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瑞教义?2014?109号)文件精神,决定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开展十佳“国学经典”诵读学校、二十佳“国学经典”推广教师、三百佳“国学经典”诵读学生评选及表彰活动。现将评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评选对象 (一)十佳“国学经典”诵读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

七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内容.docx

七年级下经典诵读 1 ?《论语》(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节选3000余字) 雍也第六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f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r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r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h含O学者也。”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如。”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wd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驿xTng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子曰f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1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f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f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f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f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q方n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you执其手,曰f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r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a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r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f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通汝)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f女得人焉耳乎?”曰f有澹dan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f不有祝蛇tub之佞ning ,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r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r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r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多篇)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

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 传承国学经典,做最好自己 ——王姝寒同学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 课堂之上,总有她频频举手,积极发言的身姿;课间休息,总有她翻阅书卷,伏案思索的背影;异彩纷呈的校园读书活动中,总有她大展身手的风采,她就是**市外国语学校四(1)班王姝寒同学。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古论今任潇洒。”姝寒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她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追寻着她的读书梦。 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她阅读了无数的书籍,国学经典仿佛是雨露和甘霖,伴着她成长,让她学会许多知识,也教会她许多做人的道理。每个学期,她都被评为学校“诵读小状元”。在学校读书节活动中,她获得快速阅读、现场作文、文学常识一等奖,轻松取得“小文学家”称号。她爱好习作,获全国小学生自主写作大赛一等奖,全国“乾有杯”寓言、童话大奖赛二等奖,温州市“我的课外生活”青少年征文大赛三等奖。她还有书法特长,获浙江省第四届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二等奖,温州市“兰亭奖”现场书法大赛一等奖,**市艺术节书法比赛二等奖。她也擅长演讲,获**市中小学生“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我爱祖国我爱党”故事大王奖…… 读书明理,读书益智,书给她注入了前进的动力,增强了信心和勇气。相信在书籍这座灯塔的引导下,她会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勇往直前,在浩瀚书海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到达更加光辉的彼岸。 第二篇: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市教育局关于推荐评选十佳“国学经典”诵读学校、二十佳 第2 页共16 页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经验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经验材料 篇一: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光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 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1)写一写: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每周写出一篇感悟颇深的心得体会或一篇读书笔记在校举办国学经典读书成果展览。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国学手抄报展览。 (2)说一说: 根据学习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诵国学经典,讲国学故事”的演讲比赛,使学生既能熟背又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挖掘国学资源,每学期每班召开两次体现国学主题的班队会,让学生畅所欲言。 (3)比一比: 每学期开展一次国学经典黑板报比赛。 (4)听一听: 每天清晨和中午午餐时间播放国学经典朗读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 (5)评一评: 各班背诵成绩优秀者评为优秀班集体并评选优秀辅导教师。为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学校将组织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进行颁奖。 二、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学校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使优秀

一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四人教部编版(2016)

一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四 (一) 经典国学再现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我是小助手 1.三纲:指伦理之纲和法则。按孔孟之教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亲:亲近。 3.顺:天下夫妻圆满幸福的称谓。 我是小翻译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考考你的智慧 1.三光指、、。 2.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人是三光之一。() (2)水是三才之一。() (3)我们孩子们要听从父亲的话,这是三纲之一。() A.首先 B.重要 C.头 3.“君臣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弘扬传统文化 千金买骨 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把事情做得非常好,实现目标。 战国时期,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三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当即重用郭隗。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建设国家的过程中,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二) 经典国学再现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我是小助手 1.四时:四个季节。 2.运:变化。 3.四方:方位。指各方向的位置。 4.应:对应。 5.中:南北西东四个方向的聚合点称之为中央。 我是小翻译 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个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东、南、西、北,是四个方位。这四个方位,都是与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的。 考考你的智慧

一年级国学经典朗诵1

离别 [女生甲、丙]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生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师]挥手是离别… [生合]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师]思情别离时.. [合]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离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女生]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男生]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师]把秧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李叔同《送别》 让我们漫步于古人的诗句中……去体会古人那离别时的浓浓情意… [女生乙]《送元二使安西》 [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女生乙]《送杜少府之任蜀》 [合]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女生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女生乙]《赠汪伦》 [合]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女生乙]《芙蓉楼送辛渐》 [合]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女生]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男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女生]今宵酒醒何处? [男生]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合]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师]离别,往事依旧,[女生乙]往事依旧…. 离别,故人挥手,[女生乙]故人挥手… 离别,夕阳映映,[女生乙]夕阳映映… [合]离别,落红亦悲愁。 [合]离别有情。离别无奈。离别却将迎来新的世界。

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第一篇: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 传承国学经典,做最好自己 ——王姝寒同学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 课堂之上,总有她频频举手,积极发言的身姿;课间休息,总有她翻阅书卷,伏案思索的背影;异彩纷呈的校园读书活动中,总有她大展身手的风采,她就是__市外国语学校四(1)班王姝寒同学。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古论今任潇洒。”姝寒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她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追寻着她的读书梦。 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她阅读了无数的书籍,国学经典仿佛是雨露和甘霖,伴着她成长,让她学会许多知识,也教会她许多做人的道理。每个学期,她都被评为学校“诵读小状元”。在学校读书节活动中,她获得快速阅读、现场作文、文学常识一等奖,轻松取得“小文学家”称号。她爱好习作,获全国小学生自主写作大赛一等奖,全国“乾有杯”寓言、童话大奖赛二等奖,温州市“我的课外生活”青少年征文大赛三等奖。她还有书法特长,获浙江省第四届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二等奖,温州市“兰亭奖”现场书法大赛一等奖,__市艺术节书法比赛二等

奖。她也擅长演讲,获__市中小学生“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我爱祖国我爱党”故事大王奖…… 读书明理,读书益智,书给她注入了前进的动力,增强了信心和勇气。相信在书籍这座灯塔的引导下,她会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勇往直前,在浩瀚书海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到达更加光辉的彼岸。 第二篇: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__市教育局关于推荐评选十佳“国学经典”诵读学校、二十佳“国学经典”推广教师、三百佳“国学经典”诵读学生的通知各教育学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为了树立先进典型,建设积极、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涵养和道德素质,进一步推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发展,根据《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瑞教义?2021?109号)文件精神,决定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开展十佳“国学经典”诵读学校、二十佳“国学经典”推广教师、三百佳“国学经典”诵读学生评选及表彰活动。现将评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评选对象 (一)十佳“国学经典”诵读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二)二十佳“国学经典”推广教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从事教学、管理的教师。

《国学经典诵读》开题报告(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开题报告 《国学经典诵读》开题报告 《国学经典诵读》开题报告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主要研究方法及基本研究思路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当前国学经典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虽然对于儿童读经的内容和方式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对于中华文化精髓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却一致认同。《语文课标》明确指出: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9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称: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当中华文化开始摆脱弱势文化形象,挺直胸膛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便有了新的自尊与自信;当国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对本民族文化又有了新的选择和期待;当国人再度用新的眼光打量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赫然发现它竟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这就是国学经典!童子诵读国学经典已不是新鲜事,自从由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发起,由全球经典诵读推广第一人王财贵博士倡导(于九八年起在香港),业已整整十年之久,十年的经历,成果数不胜数,经验已经很丰富了。今天将此话题重新提起,意在从目前轰轰烈烈的背诵之中,从各地你学我仿的表演之中冷静下来,更深层次地反思国学经典的正确位置。

从国内外领域的研究趋势看,古诗文诵读在国内外华人圈已逐渐达成共识,国学渐渐被世人重视,国家教育部也开始关注国学启蒙。目前,国学启蒙的响应者已有很多。各地实验区的研究都已初见成效,有的经验已经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增强文化底蕴,滋养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文化的韵律、美妙的意境和精炼的词句,对培养孩子的语感、发展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有独到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记忆力最佳的时候,积累一些文化底蕴,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和背诵,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外,背诵还可以提高记忆力、想象力、逻辑分析能力、文章排布能力、遣词造句能力。余秋雨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他本人10岁左右背诵诗文,直到40多岁较深刻地回味这些诗文的含义时,真是感受无限,他把这些感受写出来告诉读者,居然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热烈反响。 2.提升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 国学经典,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传承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3.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国学经典浓缩了古代圣贤先哲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建构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华优良传统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载体。

一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六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六 (十一) 经典国学再现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能文曹植,善辩张仪。 温公警枕,董子下帷。 会书张旭,善画王维。 我是小助手 伯俞:汉代的韩伯俞,是当时著名的孝子。 杖:木杖。 墨翟:东周战国时代宋国人,曾任宋国大夫,为墨家的创始人,又称墨子。 丝:蚕吐出用以结茧的东西,可织成绢帛绸缎等丝织品。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代的著名诗人。 张仪:战国时代的魏国人。 温公:即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封温国公。 警:警醒。 董子:即董仲舒,汉广川(今河北枣强县广川镇)人。 下帷:放下帷幕。 张旭:字伯高,唐代苏州吴人,人称“草圣”。 王维:字摩诘,唐代河东(今山西省)人。 我是小翻译 韩伯俞被母亲杖打,却为母亲年老力衰而哭泣;墨子见丝随染料而变色,悲叹人也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 曹植文才甚高,张仪善于辩说。 宋代的司马光,喜欢读书,用硬圆木做枕头,以警醒自己,避免熟睡。汉代的董仲舒,放下帷幕讲学,三年之间不曾朝外看庭园一眼。 唐代的张旭擅长写书法,王维擅长绘画。 考考你的智慧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曹植的文章写得非常好。()

(2)司马光用硬圆木做枕头,警醒自己,努力读书。() (3)韩伯俞是宋代人。() 2.连线。 张仪书法 曹植写诗 张旭辩说 3.墨子见丝随染料而变色,悲叹人也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你做事情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吗? 弘扬传统文化 孝顺的韩伯俞 汉代的韩伯俞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 有一次,韩伯俞犯了错,他母亲用杖打他,伯俞伤心地哭泣。于是,母亲问他:“以前我打你,不曾见你哭泣,今天却哭了,为什么呢?”伯俞回答:“以前我犯了错,被打时觉得很痛,如今母亲的力气不能让我感到疼痛,可见母亲身体越弱了,所以我才哭了。” 韩伯俞在母亲责打时,心中没有怨恨,却因母亲身体变弱而哭泣,他对母亲的孝心值得我们学习。 (十二) 经典国学再现 毓会窃饮,谌纪成糜。 韩康卖药,周术茹芝。 刘公殿虎,庄子涂龟。 唐举善相,扁鹊名医。 我是小助手 毓会:钟毓、钟会,三国时代魏国太傅钟繇的儿子。 窃:偷。 谌纪:陈谌、陈纪,东汉太丘长陈的儿子。 糜:粥、稀饭。

一年级20172018年度下学期国学经典诵读诗歌三十首注音版

一年级2017——2018年度下学期国学经典诵读 诗歌三十首 1.打dǎ 开kāi 小xiǎo 窗chuāng (中zhōng 国guó 台tái 湾wān ) 严yán 友yǒu 梅méi 我wǒ 不bù 知zhī 道dào 阳yáng 光guāng 从cóng 哪nǎ 儿e r 来lái , 当dāng 我wǒ 打dǎ 开kāi 小xiǎo 窗chuāng , 阳yáng 光guāng 扑pū 了l e 个gè 满mǎn 怀huái 。 2.春chūn 游you 曲qǔ (唐táng ) 王wáng 涯yá 万wàn 树shù 江jiāng 边biān 杏xìng , 新xīn 开kāi 一y ī 夜yè 风fēng 。 满mǎn 园yuán 深shēn 浅qiǎn 色s è, 照zhào 在zài 绿l ǜ 波bō 中zhōng 。 3.春chūn 天tiān 来lái 了l e 吗ma ? 常cháng 福f ú 生shēng 春chūn 天tiān 来lái 了l e 吗ma ?

去qù 问wèn 柳liǔ 枝zhī 上shàng 的de 嫩nèn 芽yá。 春chūn 天tiān 来lái 了l e 吗ma ? 去qù 问wèn 桃táo 树shù 上shàng 的de 鲜xiān 花huā。 春chūn 天tiān 来lái 了l e 吗ma ?去qù 问wèn 池chí 塘táng 里l ǐ 的de 花huā 鸭yā 。 春chūn 天tiān 来lái 了l e 吗ma ?去qù 问wèn 梁liáng 上shàng 的de 燕yàn 子z ǐ 妈mā 妈mā。 4.绝jué 句j ù (唐táng ) 杜dù 甫f ǔ 迟chí 日r ì 江j iāng 山shān 丽l ì, 春chūn 风f ēng 花huā 草cǎo 香xiāng 。 泥n í 融róng 飞fēi 燕yàn 子z ǐ, 沙shā 暖nuǎn 睡shuì 鸳yuān 鸯yāng 。 5.小xiǎo 小xiǎo 蝴hú 蝶dié 小xiǎo 小xiǎo 花huā 朱zhū 晋jìn 杰jié 小xiǎo 小xiǎo 蝴hú 蝶dié 小xiǎo 小xiǎo 花huā, 快kuài 快kuài 乐l è 乐l è 来lái 玩wán 耍shuǎ ; 一y ī 个gè 开kāi 在zài 春chūn 风fēng 里l ǐ, 一y ī 个gè 飞fēi 在zài 阳yáng 光guāng 下xià 。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宏伟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我们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 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我校把经典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文化浸润。在德育课程中,主要通过朝会、德育课对学生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环境,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主题班队会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抓好两个阵地。这两个阵地是指校内和校外。校内导读,校外助读,以学校诵读为本,校外诵读为辅。校外,是指家庭和社区。让经典诵读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校内外结合,学校、家庭联动。

本期,我们将国学经典诵读引进课堂,引入学生学习生活。一至五年级开设专门的国学经典诵读课,课堂上书声琅琅,全校每名同学都能将《弟子规》《千字文》熟读成诵。 我们还将《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纳如教学。在备课时,我从单元主题入手,寻找相关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序列的诵读。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燥、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坚持三条原则。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既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背诵与理解的关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经典的质量。 为了让经典文化真正浸润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孩子们的日常行为,我校国学堂主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温润推进。根据各年段特点,和学生的诵读内容,开展了有趣、有效的国学竞赛活动。一年级选取了配套教材中的精短语段,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二年级以国学经典为内容,开展了铅笔书法比赛;三年级也是以国学配套教材为蓝本,开展了经典故事演讲比赛;四年级以《弟子规》为主要内容,开展了“经典伴我行”的比赛活动;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总集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接受能力,选择诵读书目,并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筛选了部分经典语句,希望各班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诵读。每学年下学期纳入适当纳入质量检测。 一年级:《三字经》节选 第一部分:必背内容育人篇(从“人之初”到“及老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一年级国学经典朗诵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情 师领:悠悠中华情,拳拳赤子心。忧国忧民真情在,浩然正气铭心间。 女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唐)王昌龄] 男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翰] 师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浓浓人间情,启迪后 人心。 合: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男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李白] 女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师领: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祖国山川无限好,童 言稚语传诗情。 女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合: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汉乐府] 男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 合: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师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女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唐)李白]

教师国学经典诵读

【兰之姿】 (刘伯临)《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佇。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 (王凤勤)《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辛艳)《蝶恋花·兰花》 碧玉裁成琼作蕊,馥郁清香,长向风前倚。楚畹当年思帝子,紫茎绿叶娟娟美。 自道全无脂粉气。笑煞春风,红白匀桃李。(合)幽谷芳菲谁得比,猗猗独寄琴声里。【竹之赋】 (宋坤)青竹,虚心有节,潇洒一生,她的挺拔身姿令人倾倒。 (张俊英)《竹赋》 于此有物焉:其材剧而色刚,其躯瘠癯,不配所长;色盛气充,肤理有光(合)临临兮其高可仰也,挺挺兮其直其不可以枉也,毅毅兮其群其不为党也。其立自树而不倚,其长绝众而不离。恬无盛衰,以听四时。(合)置身常安,视物死生。弟子不敏,昧于老成;罹世昔斤刖,甚者遇烹。其实不移,附者益增。愚所不知,请筮以明。筮曰斯夫,其始甚税,既极而止者欤?后生晚起,超出辈类者欤?确乎不拔,以节终始者欤?死传其徒,不私以子者欤?生久处而不回,死知命而不恐。老者求以自辅,少者得之而无用。(合)是其繇曰:谁藏孔殷,而不思藩;彼架未柱,我安事椽?优哉游哉,聊以永身!幸听筮之,请以竹为言。 (王晓玲)《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李丽)《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菊之影】 (王萌萌)傲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她傲然开放的身影彰显出志向的高洁。 (王晓玲)《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王宁)《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宋坤)《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张俊英)《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辛艳)梅兰竹菊,四君子也。梅,凌寒独开;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一草一木,至性至情,一诗一赋,日新修能。

一年级国学经典教案知识讲解

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 第三课首孝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的字形字音,要注意“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简单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感受文言文的语感,了解关于孝悌和古代社会常识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数数,询问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字是什么(二)范读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第四课曰水火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了解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基本常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基本常识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经典引入 从日常生活常识入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属相,平时爱吃的零食,爱听的音乐 (二)范读,带读《曰水火》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第五课高曾祖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感 2、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要注意“伦”“从”“恭”“序”等字 3、了解九族、十义等古代社会的基本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