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

白藜芦醇(resverat rol)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植物在受到外来侵害时所产生的一种抗体性物质,具有保护心血管、调节血脂、抗病原微生物、护肝等多种生物学作用1 ,2 。J ang 等3 于1997 年系统地报道了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认为白藜芦醇作为天然的肿瘤化学预防剂,对肿瘤的起始、促进、发展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能够抗突变、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并诱导Ⅱ期药代谢酶(抗起始活性) 和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 , COX) 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抗促进活性) ;并能诱导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 (抗发展作用) 的分化4 ~6 ,本文就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简述如下。

1 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损伤被公认是引起细胞DNA 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恶变的重要机制之一,白藜芦醇即3 ,5 ,8- 三羟基二苯乙烯(3 ,5 ,8 - t ri hydroxyl2stilbene) 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对由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白藜芦醇还能减少H2O2产生,明显抑制大鼠红细胞的自氧化溶血和由H2O2引起的氧化溶血,对小鼠心、肝、脑、肾等脏器的体外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 ,8 ,能有效的清除AAPH(盐酸2 ,2’- 偶氮(异丙基脒) 和Fe/ 抗坏血酸产生的自由基和抑制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生成9 。De Salvia 等10 研究了白藜芦醇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干预氧化代谢过程,减轻H2O2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对DNA 分子的损伤。Yen 等11 则通过研究表明, 白藜芦醇在10~100μmol/ L范围内能有利于谷胱甘肽的生成,调节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力,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减轻自由基对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白藜芦醇能抑制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hydroxy radical ,OH·) 对小牛胸腺DNA 的氧化损伤。Lopez 等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白藜芦醇对自由基诱导的DNA 损伤所产生的生物标志物———82羟基脱氧鸟苷(82hydroxy2 22deoxyguanosine ,82OH2dG) 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OH·引起的DNA 损伤,其半数抑制浓度( IC50 ) 为10. 9 ±0. 3μmol/ L ,且白藜芦醇与维生素C、褪黑素有协同效应,并能以剂量依赖的形式抑制由佛波酯诱导的HL60细胞株产生自由基,因而减轻DNA 氧化损伤。白藜芦醇还通过对Cu2 + 的螯合作用而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2

tein ,LDL) 的氧化。白藜芦醇能抑制膜脂的过氧化,对大鼠肝细胞微粒体中脂质过氧化的半数抑制浓度比槲皮素低3 倍。白藜芦醇对β2淀粉样蛋白引起的PC12 细胞凋亡有预防作用,能降低β2淀粉样蛋白的细胞毒性及因此而产生的细胞凋亡及

细胞间活性氧介导物的积累,抑制β2淀粉样蛋白诱导激活的核因子kappaB (nuclear factor kappaB , NF2κB) 活性和因β2淀粉样蛋白影响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13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因氧化损伤引起的各种紊乱和失调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2 抑制NF2κB活性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与抑制κ B 激酶活化密切相关,Holmes2McNary 等14 对白藜芦醇是否可以调整NF2κ B 活性进行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具有抑制NF2κB 活化调控的关键因子———κ B 激酶活性的作用,白藜芦醇通过阻断κ B 激酶活性,抑制NF2κ B 活化而抑制癌症,为阻断肿瘤发生方面提供了合理的分子机理。白藜芦醇是NF2κ B 活化和NF2κ B 依赖性基因表达的强效抑制剂,其机理可能是抑制上游的信号元件,白藜芦醇可以阻断编码单细胞化学诱

导物蛋白21 基因(属于NF2κ B 调控的基因) 表达,诱导纤维母细胞凋亡。Afaq 等15 对白藜芦醇干预紫外线B(ult raviolet B ,UVB) 辐射引起的SKH21 裸鼠皮肤损伤进行了研究,0. 2 ml 25 μmol/ L 白藜芦醇丙酮溶液干预能明显抑制短期UVB 暴露的

SKH21小鼠的皮肤癌,同时抑制UVB 诱导的COX 活力和鸟氨酸脱羧酶活力及酶蛋白的表达,降低因UVB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干预UVB 辐射引起的SKH21 裸鼠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是由于白藜芦醇能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

方式阻止UVB 诱导的NF2kB 的激活,抑制Iκ2α的磷酸化和降解所致16 。Pellegatta 等17 研究了白藜芦醇对NF2κ B 信号通道的影响,由肿瘤坏死因子α( TNF2α) 诱导的p502NF2κ B 和p652NF2κ B 不受短时间白藜芦醇处理(30 min) 的影响,但受长时间(24h) 白藜芦醇处理的影响。白藜芦醇能调节IκBα、p652NF2κB、p502NF2κ B 的Tyr 残基磷酸化, 调节IκBα的转录活性。Ashikawa 等18 发现白藜芦醇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阻断TNF2α诱导的NF2κB的活化,抑制TNF2α诱导的NF2κ B 的p65 亚单

位磷酸化和核转位及NF2κ B 依赖的报告基因的转录,阻断由佛波酯、脂多糖、H2O2 、神经酰胺等诱导的NF2κ B 的活化,抑制TNF2α诱导的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2nase ,MAPKK) 和c2J un NH2末端的活化,

研究认为其抑制NF2κ B 活化进而抑制NF2κ B 依赖的基因表达是通过抑制NF2κ B 活化的关键调节物———Iκ B 激酶的活性而产生的,白藜芦醇能诱导野生型P53 蛋白表达并使之活化,通过P53 途径诱导凋亡发生。进一步研究指出,白藜芦醇诱导的

P53 的活化和凋亡是由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 extarce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 , ERK) 和P38 激酶使P53 蛋白第15 位上的Ser 磷酸化所致。白藜芦醇还能抑制白介素Iβ诱导的NF2κ B 的激活,抑制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3 阻滞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受多种基因调控网络的调控,这个调控网络的核心就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s ,cdks) ,Ahmad 等20 发现在人类鳞状细胞癌A431 细胞中白藜芦醇通过调节cdks 抑制剂2细胞周期蛋白2cdk 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细胞阻滞于G1 期并随后诱导细胞凋亡。白藜芦醇对A431 细胞的有剂量依赖生长抑制作用;通过DNA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细胞周期G1 期受到阻滞;免疫印迹分析显示白藜芦醇干预导致剂量和时间依赖的WAF1cip1 的诱导、细胞周期蛋白D1 、D2 和E、cdk2 、cdk4 和cdk6 蛋白表达的降低,表明白藜芦醇

治疗可导致与所有被检测的cdks 相关的蛋白激酶活性的降低,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 D22cdk6 、细胞周期蛋白D1/ D22cdk4 和细胞周期蛋白E2cdk2 复合物的形成,因此抑制细胞周期由G1 期向S 期转化,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白藜芦醇能抑制

HT129 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使他们的分化集中于细胞周期的G2 期,白藜芦醇对G2 期的干扰伴随着p34 (Cdc2) 蛋白激酶的失活,促进p34 的Tyr 残基的磷酸化,酶动力学分析显示p34 活力的下降是通过对cdk 蛋白激酶活力的抑制来调节的,而Cdc25A磷酸

酶活力不受影响。此外,白藜芦醇处理的细胞显示有低水平的cdk7 蛋白激酶2Thr (161) 磷酸化p34CDC2生成,表明白藜芦醇是通过抑制cdk7 蛋白激酶的活力、细胞分化、细胞周期的G2 期,来抑制瘤细胞的增殖21 。白藜芦醇还能改变涉及细胞周期调节和细胞凋亡蛋白如细胞周期素( cyclin) 、cdks、p53 和cdk 抑制因子的基因表达,激活一系列p53 调节的基因和细胞凋亡或生长抑制相关的基

·258 · Chin J Dis Cont rol Prev 2005 J une ; 9 (3)因。通过芯片技术、RT2PCR、Western 印迹和荧光免疫分析白藜芦醇处理48 h 的雄激素敏感前列腺癌细胞LNCaP 显示, 对下游前列腺专一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 PSA) 、AC 共激活因子ARA24 和NF2kBP65 、P53 相关基因(如P53 、PIG7 、P21 (WAF1cip1) p300/ cbp 和Apaf21 等) 有调节作用,表明白藜芦醇对p300/ bcp 的影响在其抗癌作用中也起作用。

4 雌激素样效应

白藜芦醇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被人体雌激素受体很好地识别,能以氢键方式与雌激素受体α的活性中心(His524 、

Arg394 和Glu353) 结合,白藜芦醇在体外可与雌激素应答元件(est rogen responsiveelement s ,ERE) 结合,影响雌激素受体(est rogen re2ceptors , ERs) 的转录活性。体外ERs 结合实验发现,白藜芦醇可与大鼠子宫组织的ERs 结合,从而具有诱发一系列生理学反应的潜在作用23 。白藜芦醇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基因表达,白藜芦醇与活性雌激素受体结合,调节雌激素敏感靶标基因的转录。Fustier 等24 用定量RT2PCR 和蛋白质灌流技术研究了白藜芦醇对乳腺癌肿瘤细胞株BR2CA1 和BRCA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用30mmol/ L 白藜芦醇干预的MCF27 、HBL100 和MDA2MB 231 细胞,其BRCA1 和BRCA2 mRNA 均明显增加,但蛋白的表达未见增加。Levenson 等25 在转化生长因子( t 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 TGF2α)水平和细胞水平(细胞生长) 研究白藜芦醇对野生型雌激素(wt) ER(D351) 和突变株ER(D351T) 转染的乳腺癌细胞的影响, TGF2αmRNA 的诱导作为雌激素对雌二醇(est radiol 2 , E2) 的专一标记,白藜芦醇能刺激低浓度依赖性TGF2αmRNA 转录,抗雌激素物ICI182 、ICI 780 能阻止白藜芦醇诱导的TGF2α激活,进一步研究表明,白藜芦醇与各种浓度(10 - 11~10 - 8 mol/ L) 的雌激素混合时并不起拮抗作用,TGF2α分析表明白藜芦醇和雌激素类似物D351GER 同属I 型雌激素,且白藜芦醇与E2 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wt ER 和D351YER 细胞表达,尽管雌激素拮抗物ICI 能消除雌二醇引起的作用,但对白藜芦醇引起的生长抑制没有影响, 白藜芦醇调节wt ER 上游80 多个基因的表达,白藜芦醇在低浓度时起ER 拮抗作用,并激活ER 独立通道,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5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白藜芦醇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demylate cy2clase ,AC) 活力,增加细胞cAMP 水平,抑制乳腺癌细胞MCF27 级联生长,且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而对cGMP 没有任何影响,白藜芦醇对AC的作用不受蛋白合成抑制因子———放线菌素D 影响,也不受雌激素受体阻滞剂—他莫西分的影响。白藜芦醇促进cAMP 的合成,对广谱磷酸二酯酶抑制剂232异丁基212甲基黄嘌呤和cAMP 转移磷酸酯酶抑制剂( rolipram) 都不敏感,平行实验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以浓度效应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白藜芦醇和rolipram 有协同作用,能显著增强各自的肿瘤细胞毒性。白藜芦醇的作用可被蛋白激酶A抑制剂Rp2cAMPs 或KT25720 所逆转,预先用抑制剂(花生四烯酸基三氟甲酮) 处理能明显消除白藜芦醇的影响26 ,但对rolipram 的作用无影响,上述结果表明,白藜芦醇是cAMP/ 蛋白激酶A 体系的拮抗剂。

6 抑制肝成肌纤维细胞增殖

肝成肌纤维细胞是引起肝纤维化和癌症发展的主要因素, Godichaud 等27 研究了白藜芦醇对培养的人肝成肌纤维细胞

的作用,发现白藜芦醇能明显影响成肌纤维细胞的表型,可产生形态学的改变,对成肌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它也能减少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 ,SMA) 的表达,而不影响波形蛋白或胞质肌动蛋白的表达,在单层极限试验中能抑制成肌纤维细胞的移动,能抑制I 型胶原mRNA 的表达,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 rix metal protease 2 ,MMP22) 的分泌,另外,研究显示反云杉新苷(蛋白糖基化的类似物) 和云杉醇(羟基化类似物) 均无类似作用。白藜芦醇能抑制皮肤纤维原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但不影响其SMA 的表达,后者的作用有细胞特异性。综上所述,白藜芦醇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潜在化学抗癌剂。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抑制NF2κ B 活性、抑制AC 活性和肝成肌纤维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等功能,这些作用与其抗肿瘤活性有关,随着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白藜芦醇的潜在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将会不断被发现和广泛应用。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机制 白藜芦醇(resverat rol)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植物在受到外来侵害时所产生的一种抗体性物质,具有保护心血管、调节血脂、抗病原微生物、护肝等多种生物学作用1 ,2 。J ang 等3 于1997 年系统地报道了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认为白藜芦醇作为天然的肿瘤化学预防剂,对肿瘤的起始、促进、发展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能够抗突变、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并诱导Ⅱ期药代谢酶(抗起始活性) 和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 , COX) 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抗促进活性) ;并能诱导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 (抗发展作用) 的分化4 ~6 ,本文就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简述如下。 1 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损伤被公认是引起细胞DNA 损伤进而导致细胞恶变的重要机制之一,白藜芦醇即3 ,5 ,8- 三羟基二苯乙烯(3 ,5 ,8 - t ri hydroxyl2stilbene) 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对由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白藜芦醇还能减少H2O2产生,明显抑制大鼠红细胞的自氧化溶血和由H2O2引起的氧化溶血,对小鼠心、肝、脑、肾等脏器的体外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 ,8 ,能有效的清除AAPH(盐酸2 ,2’- 偶氮(异丙基脒) 和Fe/ 抗坏血酸产生的自由基和抑制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生成9 。De Salvia 等10 研究了白藜芦醇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干预氧化代谢过程,减轻H2O2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对DNA 分子的损伤。Yen 等11 则通过研究表明, 白藜芦醇在10~100μmol/ L范围内能有利于谷胱甘肽的生成,调节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力,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减轻自由基对淋巴细胞DNA 的损伤。白藜芦醇能抑制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hydroxy radical ,OH·) 对小牛胸腺DNA 的氧化损伤。Lopez 等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白藜芦醇对自由基诱导的DNA 损伤所产生的生物标志物———82羟基脱氧鸟苷(82hydroxy2 22deoxyguanosine ,82OH2dG) 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OH·引起的DNA 损伤,其半数抑制浓度( IC50 ) 为10. 9 ±0. 3μmol/ L ,且白藜芦醇与维生素C、褪黑素有协同效应,并能以剂量依赖的形式抑制由佛波酯诱导的HL60细胞株产生自由基,因而减轻DNA 氧化损伤。白藜芦醇还通过对Cu2 + 的螯合作用而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2 tein ,LDL) 的氧化。白藜芦醇能抑制膜脂的过氧化,对大鼠肝细胞微粒体中脂质过氧化的半数抑制浓度比槲皮素低3 倍。白藜芦醇对β2淀粉样蛋白引起的PC12 细胞凋亡有预防作用,能降低β2淀粉样蛋白的细胞毒性及因此而产生的细胞凋亡及 细胞间活性氧介导物的积累,抑制β2淀粉样蛋白诱导激活的核因子kappaB (nuclear factor kappaB , NF2κB) 活性和因β2淀粉样蛋白影响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13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因氧化损伤引起的各种紊乱和失调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2 抑制NF2κB活性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与抑制κ B 激酶活化密切相关,Holmes2McNary 等14 对白藜芦醇是否可以调整NF2κ B 活性进行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具有抑制NF2κB 活化调控的关键因子———κ B 激酶活性的作用,白藜芦醇通过阻断κ B 激酶活性,抑制NF2κ B 活化而抑制癌症,为阻断肿瘤发生方面提供了合理的分子机理。白藜芦醇是NF2κ B 活化和NF2κ B 依赖性基因表达的强效抑制剂,其机理可能是抑制上游的信号元件,白藜芦醇可以阻断编码单细胞化学诱 导物蛋白21 基因(属于NF2κ B 调控的基因) 表达,诱导纤维母细胞凋亡。Afaq 等15 对白藜芦醇干预紫外线B(ult raviolet B ,UVB) 辐射引起的SKH21 裸鼠皮肤损伤进行了研究,0. 2 ml 25 μmol/ L 白藜芦醇丙酮溶液干预能明显抑制短期UVB 暴露的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Resveratrol 【功能主治】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可预防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抑制肿瘤的作用,还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用于治疗 痛、筋骨痛、砂淋、血淋、气管炎、湿热型胆囊结石病;用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过高;用于抗氧化、延缓衰老,是抗肿瘤药物开发的原料。

白藜芦醇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是肿瘤的化学预防剂,也是对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具有抗氧化和稀释血液的性能,有助于降低人的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有效延长果蝇和酵母的寿命,是一种有潜力的抗衰老天然化合物。白藜芦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孤儿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肠道病毒、柯萨奇A、B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普遍发现白藜芦醇大量存在于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具有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有益作用。美国学者艾尔.敏德尔编辑《抗衰老圣典》一书时,将白藜芦醇列为“100种最热门有效的抗衰老物质”之一。 白藜芦醇,是植物在遇到紫外线照射、真菌感染等不利条件下自然产生的抗毒素。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的根部获得,在葡萄、虎杖和花生中含量较高。白藜芦醇真正引起广泛关注还是源于WHO于1989年开展的一项关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发现同样是高脂饮食的法国人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却低于其他欧洲国家,即所谓的“法兰西怪事”(French paradox).随后研究表明由于法国人适量饮用红酒,而红酒中的白藜芦醇是使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白藜芦醇有很多生物学功能,如调节脂蛋白代谢,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阳I,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白藜芦醇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引起的DNA损伤。白藜芦醇抗肿瘤的作用是在1997年Jang等较系统地报道了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后得到了人们足够的重视,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大量的体内、体外抗癌试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多种肿瘤,如肝癌、乳腺癌、皮肤癌、结肠癌等均具有潜在的抗痛活性,目前被认为是可与紫杉醇媲美的最有希望的抗癌成分之一。 目前,大量医学研究资料已经证明:适量饮用葡萄酒具有良好的预防性疗效,特别是在减少冠状动脉疾病方面尤为显著,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已经破解了“法兰西怪事”之谜:存在于葡萄皮上的白藜芦醇是一种植株对真菌感染反应的结果,这种植物抗毒素存在于葡萄、桑葚、花生等几十中植物中,其中尤以葡萄含量最高。白藜芦醇和葡萄中含有的另一种水杨酸等都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功能,因此经常饮用葡萄酒能预防血栓的生成。作为葡萄酒的功能性成分,白藜芦醇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因而具有潜在的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抑制细胞发炎的功效,而细胞发炎与关节炎和其他疾病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葡萄酒尤其是干红葡萄酒中的花色素苷和单宁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自由基消除功能。经测试,红葡萄酒在人体血液中的抗氧化能力,从喝下红葡萄酒后就开始上升,90分钟后达到峰值,抗氧化活性平均上升15%。而且,葡萄酒中许多成分同时在人体内起到抗氧化作用的,水杨酸、苯甲酸和它们的代谢物属于直接的自由基清除剂;没食子酸、儿茶酚、槲皮酮、花青素等能与自由基起还原作用而间接地将其除去,而活性氧基团最可怕的是能导致动脉硬化,一旦解除了动脉隐患,血管的衰老得以延缓,机体各部位的氧和营养便能得到充分的供应,展现在外表上的就是肌肤红润、紧致,富有弹性,全身充满活力,神采奕奕,所以,每天饮用1-3杯葡萄酒,即可防止与动脉硬化相应的老年痴呆症,也不失为美容良方。葡萄酒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特别是能促进糖代谢的维生素B1,以及能促进新陈代谢的类黄酮和硫化物,对消除人体赘肉有间接效果,使体重超标者如愿以偿。 喝下60-100克葡萄酒,可使正常胃液的分泌提高120毫升,所以葡萄酒有助于消化,是很好的佐餐酒。 葡萄酒虽好,也是一柄两刃剑,这就涉及到“度数”的问题了。相关的反面报道是,喝葡萄酒多的法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酒除了与癌症有关外,还可以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是脑卒中(中风)的最大危险因素。这就说明掌握有益健康的饮酒方法,重要在于适量!

白藜芦醇抗人脑胶质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白藜芦醇抗人脑胶质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脑胶质瘤是原发性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近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已得到长足发展,但即使是最现代的神经外科技术,也难以对脑胶质瘤做到病理学上的完全切除。 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主要表现为局部扩散及高度侵袭,因而胶质瘤术后复发率高。临床上迫切需要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以改善脑胶质瘤的预后。 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是从虎杖、藜芦、葡萄等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多酚化合物,具有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血管、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皮肤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脑肿瘤而言,血脑屏障对白藜芦醇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天然抗肿瘤药物。 第一部分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首先将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25、50、100μ M)作用于脑胶质瘤U87细胞和U251细胞,倒置显微镜定性观察白藜芦醇对脑胶质瘤细胞形态的影响,台盼蓝拒染法及MTT增殖抑制试验定量检测白藜芦醇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然后再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EGFR、LRIG1、磷酸化Akt及ERk 核酸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经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分别处理脑胶质瘤U87细胞及U251细胞后,细胞活力逐渐下降,贴壁能力差,细胞开始变圆,细胞体积变小,一部分细胞开始悬浮,与瓶底分离。台盼蓝拒染法及MTT增殖抑制试验表明,白藜芦醇能抑制脑胶质瘤 U251细胞及U87细胞的生长,其作用强度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 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经白藜芦醇处理后脑胶质瘤细胞中

白藜芦醇的生物降解代谢机制

白藜芦醇的生物降解代谢机制 白藜芦醇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但在体内,白藜芦醇易被代谢酶降解,其生物可利用性大大降低。该文旨在介绍白藜芦醇在体内的降解代谢机制,帮助读者更全面了解白藜芦醇的生物效应。 一、白藜芦醇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1.1 直接通过肠道吸收 白藜芦醇与其他多酚类化合物相似,可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并进入循环系统。据研究显示,小鼠口服白藜芦醇后,其血液中的白藜芦醇峰值在30分钟内达到,而其葡萄糖半数吸收时间为60分钟以上。 1.2 代谢后再吸收 已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在肠道中经过细菌的代谢后,丹宁酸类物质的生成有利于白藜芦醇的再吸收。细菌可利用白藜芦醇作为营养物质,通过代谢将其转化为多种代谢产物。 1.3 代谢后肠道分泌 酚类物质在体内易被肝脏和肠道代谢酶降解,形成多种代谢产物。白藜芦醇在肠道中被代谢后,其代谢产物常常与胆汁一起排出体外。 1.4 代谢后运往肝脏 口服白藜芦醇后,大部分会被解离、脱甲基或与葡萄糖结合等代谢反应,从而形成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以被肝脏进一步代谢,形成多种不同的物质。二、白藜芦醇的代谢途径对其生物效应的影响

2.1 参与代谢反应 白藜芦醇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和肠道代谢酶进行代谢,生成多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以参与代谢反应,从而对人体产生更多的生物效应。 2.2 影响药效学特性 代谢酶具有高度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白藜芦醇在不同人群中的代谢途径和药效学特性也不尽相同。在药效学方面,代谢产物和母体药物相比更容易穿过细胞膜,因此对细胞产生的生物效应更加显著。 2.3 影响生物利用度 白藜芦醇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受到其代谢途径的影响。直接肠道吸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途径,因其能快速将白藜芦醇输送到循环系统,因此其生物利用度相对较高。 三、白藜芦醇的降解代谢机制 3.1 酯酶降解 白藜芦醇被酯酶降解为藜芦醇-3-羟化物和葡萄糖,其中前者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刺激细胞内咖啡因酸酯水解酶的活性,从而提高细胞合成咖啡因酸酯的速率。 3.2 糖化反应 白藜芦醇也可通过糖化反应降解为糖芦醇、糖基芦醇等多种结构复杂的糖基化产物。这些产物对身体的生物效应和生物利用度与母体分子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3.3 脱甲基反应

PKM2对谷氨酰胺代谢和线粒体损伤的调控机制及白藜芦醇的干预作用

PKM2对谷氨酰胺代谢和线粒体损伤的调控机制及白藜芦醇的干 预作用 为应对缺氧和低营养条件的肿瘤微环境,肿瘤细胞往往发生能量代谢的改变,即“代谢重编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有氧糖酵解和对谷氨酰胺的高度依赖。 肿瘤细胞通过代谢重塑为其生物合成提供大量的中间代谢产物,表明代谢重编程在肿瘤恶性转化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和谷氨酰胺代谢途径均受到复杂的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因此探讨这两种代谢途径间的调控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将为以肿瘤代谢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重塑的深入研究,发现M2型丙酮酸激酶(M2 type pyruvate kinase,PKM2)在糖酵解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PKM2是糖酵解途径中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转化成为丙酮酸和ATP的限速酶。 已知PKM2在肿瘤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在协调肿瘤细胞葡萄糖相关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磷酸戊糖和丝氨酸合成途径)中发挥关键作用,但PKM2是否参与谷氨酰胺代谢及线粒体功能调控却鲜为人知。本研究探讨了PKM2与谷氨酰胺代谢及线粒体功能调控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以代谢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进一步以PKM2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探讨了白藜芦醇对PKM2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同时拓展了白藜芦醇的药用价值。 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讨PKM2与谷氨酰胺代谢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PKM2稳定敲低能够增加谷氨酰胺酶Gls1、Gls2,谷氨酰胺转运受体SLC1A5及其上游转录因子β-catenin、c-Myc的表达,而PKM2过表达可抑制其表达,表明β-catenin/c-Myc信号通路介导PKM2对谷氨酰胺代谢的调控。

白藜芦醇苷 分子结构

白藜芦醇苷 1. 引言 白藜芦醇苷是一种天然产物,属于葡萄多酚类化合物。它是白藜芦醇(Resveratrol)与葡萄糖分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白藜芦醇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 在于多种植物中,如葡萄、花椒、雷公藤等。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2. 分子结构 白藜芦醇苷的化学式为C20H22O9,分子量为398.38。它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白藜芦醇苷的结构由白藜芦醇和葡萄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白藜芦醇部分是一个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双苯环结构和一个双键。葡萄糖部分是一个六碳糖,与白藜芦醇通过氧原子连接。 3. 生物活性 白藜芦醇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3.1 抗氧化活性 白藜芦醇苷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跃的分子,会与细胞中的脂质、蛋白质和DNA发生反应,导致细胞损伤和衰老。白藜芦醇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延缓衰老过程。 3.2 抗炎活性 白藜芦醇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炎症是一种免疫反应,通常是由细胞受到损伤或感染引起的。长期的慢性炎症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白藜芦醇苷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3.3 抗肿瘤活性 白藜芦醇苷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它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如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等。白藜芦醇苷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 3.4 降血脂活性 白藜芦醇苷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具有降血脂作用。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血脂水平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尤其是红酒和葡萄皮中含量较高。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衰老等,同时也被认为具有抗肿瘤活性。本文 主要通过对白藜芦醇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抗氧化作用:白藜芦醇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 自由基产生,并通过激活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来清除自由基。氧化应激 是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之一,而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阻断氧 化应激引起的DNA损伤,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2.抗炎作用:白藜芦醇对炎症反应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炎症反应是肿 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白藜芦醇通过调节多种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如核因子κB(NF-κB)通路、MAPK通路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3.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 扩散,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白藜芦醇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如cyclin D1、CDK4等)的表达,阻断细胞周期的进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 的增殖。同时,白藜芦醇还能够通过调节多种凋亡相关蛋白(如Bcl-2家 族蛋白、caspase家族蛋白等)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4.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阻断肿 瘤的血液供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白藜芦醇通过调节多种血管 生成相关信号通路(如VEGF通路、FGF通路等),抑制血管生成相关因 子的表达,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

5.抗肿瘤免疫活性:白藜芦醇在抗肿瘤免疫活性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够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 增殖,并增加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总结起来,白藜芦醇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以及增强免疫活性等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活性。然而, 目前对于白藜芦醇的机制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白藜芦醇的生物 利用度较低,抗肿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等。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 深入探究白藜芦醇的机制,并发展更高效的给药途径,以提高其在临床抗 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白三七的作用与功效

白三七的作用与功效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葡萄皮、苦苦草、干草等植物中。其中,白三七是一种富含白藜芦醇的中草药,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医学和保健领域。白三七具有许多重要的药用功效,也被称为“生命延续之草”。 一、抗炎作用 白三七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该成分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降低白细胞的聚集和炎症反应的发生。另外,白藜芦醇还可以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炎症损伤对组织的损害,进而降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因此,白三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肠炎和皮肤炎等。 二、抗氧化作用 白藜芦醇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由于白三七富含白藜芦醇,因此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清除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物自由基等一系列有害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氧化损伤。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以促进抗氧化酶的活性,进一步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因此,白三七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等。

三、抗肿瘤作用 白藜芦醇被广泛研究并证明具有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蔓延。首先,白藜芦醇可以阻断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次,白藜芦醇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使肿瘤细胞自我死亡。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降低肿瘤的恶性程度。因此,白三七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可以提高放疗和化疗的疗效,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四、增强免疫力 白藜芦醇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首先,白藜芦醇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如增加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其次,白藜芦醇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它们对病原体的灭菌能力。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以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强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进一步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因此,白三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五、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白藜芦醇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血栓的形成,防止血管病变。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因此,白三七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作者:潘伶俐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08年第22期 [关键词] 白藜芦醇;抗肿瘤;研究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1940年在毛叶藜芦(Veratrum grandiflorum)根部首次发现的,化学名为3,5,4'-三羟基二苯乙烯,分子式Cl4Hl2O3,分子量128.25,属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抗肿瘤作用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 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1.1 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 Fontecave等[1]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对大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和人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都有很强的抑制DNA合成的能力,其可能机制是由于白藜芦醇通过清除小蛋白RNA 还原酶的酪氨酰基来抑制RNA还原酶的活性。 1.2 阻滞细胞周期 2001年Ahmad等[2]首先针对白藜芦醇对细胞周期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使人上皮样癌细胞(A431)停顿于S期。进一步分析表明,白藜芦醇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诱导Cdk抑制蛋白WAF1/P21的产生,并减少Cyclin D1,D2,E和Cdk2,4,6蛋白的表达.同时还可减低Cdk的活性,并认为此过程不可逆。2002年Delmas等 [3]报道白藜芦醇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有明显抑制作用,发现白藜芦醇增加了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和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1,Cdk2的含量,并促进了Cdk1的磷酸化,引起细胞周期检校点(S-G2)的阻滞。 1.3 干预细胞增殖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 研究发现,白藜芦醇主要通过抑制AP-l,NF-κB的活化来抑制细胞增殖,还发现白藜芦醇对白介素、EGF以及VEGF等相关产物的调节也都与抑制AP-1或NF-κB因子调控信号激酶的信号传导通路有关[4]。

白藜芦醇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醇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醇的功效与作用 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等植物性食物或药物中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属二苯乙烯芪类。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白藜芦醇的功效与作用,希望有所帮助! 1.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 白藜芦醇为天然抗氧化剂,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清除或抑制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以及调节抗氧化相关酶活性。 2.抗肿瘤作用: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表现为对肿瘤的起始、促进和发展3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可通过多种机制对胃癌、肝癌、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3.保护心血管作用: 白藜芦醇可结合人体内雌性激素受体来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且白藜芦醇还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防止血小板之间发生聚集形成血块黏附于血管壁,达到抑制和减轻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4.雌激素作用: 白藜芦醇的结构与雌激素已烯雌酚相似,可结合雌激素受体,起到雌激素的信号转导作用。 5.其他: 白藜芦醇还具有酶诱导剂、防止老年痴呆、延缓衰老、抑制脂肪合成、抗菌消炎和辐射防护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白藜芦醇的美容功效 1、增强细胞更新与修护力。促进伤口恢复。 2、增加粒腺体数量,维持组织的旺盛活力。 3、处境肌肉弹性,让你精力充沛。 4、促进血液运作,为各器官提供充足动力。 5、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更年期问题。

6、为身体细胞与组织形成保护、增强保护。 7、加快更新、促进器官的恢复与健康运作。 8、改善机体运作,增强人体健康保护系统。 9、恢复肌肤白皙细嫩。 10、有效塑形,让身体形成轮廓记忆网。 白藜芦醇的作用 (1)抗肿瘤作用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肿瘤化学预防剂,在肿瘤发生的起始、增进和扩展3个阶段,都具有较好的.防癌活性,并且对每一阶段的癌细胞均可产生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环氧合酶-1有关。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其抗肿瘤作用的具体机制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其防癌抗癌的机制包括:①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癌细胞增殖②促进癌细胞凋亡③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法国人日常摄入大量的动物性脂肪,但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低于欧洲其他国家,这种现象被成为“法国悖论(French paradox)”,这可能与其日常大量饮用葡萄酒有关,而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可能正是其中主要的活性保护因子。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白藜芦醇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其可以通过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抗炎、抗氧化、舒张血管、等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生理浓度(0.1 μmol/L)的白藜芦醇可以使血管舒张,因而能够起到降低血压和降低心血管病的风险的功能。 (3)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 白藜芦醇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其发挥抗氧化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清除或抑制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调节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等。Kimura等报道,白藜芦醇在1.3 μg/mL时,能对大鼠红细胞的自氧化溶血和由H202引起的氧化溶血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小鼠心、肝、脑、肾的体内外过氧化脂质的产生。近年来,人们对白藜芦醇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生理功能广泛关注,因为这些

白藜芦醇在体外及体内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抗肿瘤效应及机制研究

白藜芦醇在体外及体内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抗肿瘤效应及机制 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是一种在我国高发的皮肤系统恶性肿瘤,一经确诊其首选治疗策略是手术切除,但因为它在患者身上发展缓慢、常无自觉症状,容易被忽视和发现不及时,导致增加疾病风险的同时,增大手术创面,影响患者美观。此外,SCC具有侵袭生长与转移等特性,若发现较晚,需结合辅助的化疗和放射治疗。 但是长期的放疗与化疗会使患者产生各种相关并发症,同时化疗药物的使用也会使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因此,近几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发现日常饮食中高效低毒的天然产物的抗癌潜力,希望预防皮肤鳞状上皮癌的发生和降低化放疗药物的使用。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属于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的多酚类天然产物,其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病毒、预防阿奇霉素引发的心脏毒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帕金森病等。同时,基于细胞系与实验动物的体内外肿瘤模型研究和基于不同人群的临床试验均发现白藜芦醇及其低聚物也是实体肿瘤与血液系统肿瘤的有效化学预防剂。 虽然白藜芦醇被证明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然而缺乏对白藜芦醇在皮肤肿瘤中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基于动物模型的体内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在体外水平上利用两种SCC代表细胞系详尽研究白藜芦醇抗肿瘤效应的浓度梯度与时间梯度的关系,并初步探索其抗肿瘤效用的细胞机制和分子机制;然后构建皮肤SCC 的化学诱导大鼠模型,在体内水平进一步验证白藜芦醇对SCC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论文将在白藜芦醇抗SCC的体内外系统研究中,探索其药理活性与作用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并揭示白藜芦醇发挥抗SCC效应与周期及凋亡调节的关系,以期为白藜芦醇在SCC的预防与治疗研发中提供新的方向,为白藜芦醇在SCC预防与治疗的剂量选择上提供切实的数据基础。二、研究方法1、基于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白藜芦醇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Ⅰ:在SCC细胞系SCC1与Colo-16中,采用CCK-8法探索白藜芦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力的浓度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Ⅱ:在对白藜芦醇给药更加敏感的细胞系SCC1中,采用Annexin-V/PI双染联合流式细胞术的方式考察白藜芦醇是否具有诱导SCC细胞凋亡的能力;Ⅲ:在SCC细胞系中,通过Western blotting、半定量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考察白藜芦醇对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通路关键基因m RNA与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索白藜芦醇发挥体外细胞杀伤活性的信号传导途径。 2、基于DMBA/TPA刺激的大鼠皮肤SCC模型的白藜芦醇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Ⅰ:本研究中的大鼠皮肤SCC模型使用经典的二阶段DMBA/TPA化学诱导方法建立。将Wistar实验大鼠分为四组:丙酮空白对照组(Control)、化学诱导模型组(DMBA)、低剂量白藜芦醇处理组(DMBA+RES-1)与高剂量白藜芦醇处理组 (DMBA+RES-2)。 通过测量四组大鼠体重、肿瘤发生率、肿瘤抑制率、肿瘤体积与肿瘤重量等指标考察两个剂量的白藜芦醇的体内抗肿瘤活性;Ⅱ:通过流式细胞术周期分布 分析、Ki-67免疫组化增殖染色、Annexin-V/PI双染联合流式细胞术凋亡分析以及TUNEL凋亡组织化学染色共同考察白藜芦醇在SCC动物模型中是否具有周期阻滞与凋亡诱导的作用;Ⅲ:最后在该SCC动物模型中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周期与凋亡通路关键基因的调节作用。与其在体外的信号通路调

白藜芦醇的作用与功效

白藜芦醇的作用与功效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生物活 性物质,被发现具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功效。它最早被发现于日本的一种藤蔓植物中,后来人们发现它还存在于葡萄皮、蓝莓、树皮等植物中。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了解到白藜芦醇对人体的作用和功效。 白藜芦醇被广泛研究并发现对心脑血管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自由基是在身体正常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副产物,如果不能及时清除,会造成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最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肌梗塞、中风和高血压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增加血液中一种叫做一氧化氮的物质的含量,进而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此外,白藜芦醇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具有积极意义。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会导致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害。白藜芦醇在糖尿病的防治中起到了多种作用。首先,它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吸收,降低血糖水平。其次,白藜芦醇可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预防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以抑制糖化反应的发生,减少糖尿病引起的炎症反应。 肿瘤是一种具有高度危害性的疾病,白藜芦醇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抗癌物质。多项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首先,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来达到抗

癌的效果。其次,白藜芦醇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少肿瘤的形成。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以增强放疗和化疗的效果,降低对健康组织的损伤。虽然目前白藜芦醇在临床上的应用还比较有限,但其抗肿瘤的潜力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除了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保护作用,白藜芦醇还具有多种其他的健康功效。例如,它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减少血液中的脂肪积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白藜芦醇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此外,白藜芦醇还具有保护神经系统、延缓衰老、改善睡眠质量等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白藜芦醇具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功效,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实验室和动物模型中进行的,还缺乏大规模的人体临床试验的支持。此外,白藜芦醇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容易受到生物体内的代谢和分解作用影响,使其对人体的实际效果变得难以确定。因此,在使用白藜芦醇时应谨慎,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总而言之,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功效的天然物质。它可以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白藜芦醇还具有抗糖尿病和抗肿瘤的作用。除此之外,白藜芦醇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保护神经系统、延缓衰老等。尽管目前白藜芦醇的临床应用还有一定的限制,但其在健康领域中的研究前景广阔,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白藜芦醇抗肿瘤的机制

白藜芦醇抗肿瘤的机制 摘要】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尽管全世界各国都 着力防治肿瘤,但进展缓慢,肿瘤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新出现的很多新型 抗肿瘤药物虽然抑制肿瘤效果很好,但毒副作用大。白藜芦醇[2]、是广泛存在于 花生、虎杖、葡萄等植物中的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这种多羟基 芪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药理活性和保健功能,如抗炎 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免疫护肝、治疗心血管病、抗血小板凝集、植 物雌激素等,由于白藜芦醇毒性很低[1],可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化妆品、药物 等领域,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主要从这几方面来综述目前 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机制。 【关键词】肿瘤白藜芦醇机制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270-02 在20世纪初,发达国家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发展中国家在后半世纪也 逐渐明显,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8]。尽管全世界各 国都着力防治肿瘤,但进展缓慢,肿瘤仍然是主要致死原因。据相关报道白藜芦 醇可抑制血液、消化、生殖、呼吸等多个系统来源的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6],对骨肿瘤、肺癌、前列腺癌、胃癌、鼻咽癌、肝癌、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等都 有治疗作用,从而在白藜芦醇的各项药理作用中抗肿瘤作用最引人注目。白藜芦 醇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核苷酸还原酶、抑制环氧酶COX、抑制细胞色素P450、诱导醌氧化还原酶、诱导P53、干扰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分化、诱导细 胞凋亡等多种途径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7]。本文主要从这几方面来综述目前白藜 芦醇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机制。 1、抑制核苷酸还原酶 核苷酸还原酶与肿瘤恶性程度和细胞周期增殖密切相关,在DNA合成速率的控制步骤中起催化刺激更新作用,即核苷酸还原为相对应的脱氧核苷三磷酸盐 ( dNTP),由于其在恶性细胞中与在非恶性细胞中相比,作用明显增强,使核苷酸 还原酶成为癌症化学治疗的一个新靶点[9]。用白黎芦醇处理诱导期的白血病HL- 60后,脱氧腺苷三磷酸和三磷酸脱氧鸟苷的浓度大大减少,有效的抑制了14C标记的胞苷结合进入早幼粒白血病细胞DNA[10],因此白黎芦醇是一种有效的核苷 酸还原酶抑制剂[11]。 2、抑制环氧酶COX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肿瘤化学预防剂,在肿瘤的起始、促进、进展三个主要阶 段均起抑制作用,据报道其机制可能与抗COX有关,COX能刺激促癌物质转化成 有危害的遗传物质,同时,COX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可 降低机体免疫力,刺激肿瘤细胞的增长。 3、抑制细胞色素P450 细胞色素P450酶是一种与癌症密切相关的酶,环境中许多致癌物,例如多 环芳烃能诱导机体表达CYP,并通过CYP代谢将其活化为终致癌物,并产生其致 癌作用。然而白黎芦醇可通过竟争性抑制PAHs、二嗯英等与胞质芳香烃受体结合,进而抑制胞质芳香烃受体介导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反式激活,即对致癌剂活化 酶表达上调的信号转导途径起到抑制作用,选择性地抑制氧自由基产生,CYPIAI 酶活性及诱癌过程。研究结果对白藜芦醇在癌症防治方面的应用无疑提供了新的

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作者:翟逸,刘钦松,郭宝柱,刘孟刚,尹训军 来源:《现代食品》 2017年第8期 摘要: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葡萄、花生、桑葚和虎杖等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文就目前白藜芦醇在生物学活性及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白藜芦醇在食品、保健品和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潜力和开发前景进行展望。关键词:白藜芦醇;理化性质;生物学活性 中图分类号:Q946 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是植物受到外来生物或非生物等环境条件胁迫时产生的一种具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可使植物抵抗机械损伤、紫外线照射,细菌与真菌等病原的浸染。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白藜芦醇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可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1]。 1 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 白藜芦醇化学名为芪三酚(3,4,5- 三羟基二苯乙烯),为白色针状结晶,分子式为 C14H12O3,分子量为288.25,在植物体内有顺、反白藜芦醇两种结构,其中以反式结构为主,并且性质稳定;白藜芦醇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中,在避光和中性pH 条件下稳定性较好[2],其化学结构,见图1。 2 白藜芦醇的生物学活性 2.1 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 白藜芦醇可通过多种方式发挥抗氧化作用。Kimura 等人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抑制大鼠肝中脂质过氧化物的沉积,并可抑制大鼠肝脏微粒体中由ADP和NADPH 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3]。Hung 等证实白藜芦醇可清除羟基自由基使DNA 免受损伤,还可抑制二硫化谷胱甘肽的形成,使谷胱甘肽处于还原状态,从而抑制羟基自由基的形成[4]。 2.2 抗癌、抗肿瘤活性 白藜芦醇可通过调解基因表达、激活或抑制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周期延迟、细胞凋亡等方式作用于癌细胞,发挥抗癌抗肿瘤活性[5]。Sabry 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减少小鼠体内和生殖细胞中顺铂诱导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对于已治愈的因暴露于顺铂的癌症患者,白藜芦醇可作为一种有益补充剂来避免二次恶性肿瘤和变态生殖的产生[6]。 2.3 改善心脑血管系统 近年来,白藜芦醇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也表明白藜芦醇是一种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物质。Nicholson 等发现白藜芦醇可显著增加血管舒张分子NO 合酶的表达,同时降低血管收缩剂内皮素的表达,进而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7]。Wong 等人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具有内皮功能障碍和亚临床认知障碍的人群食用白藜芦醇后可引发脑血管的迅速扩张[8]。 2.4 雌激素样作用

天然产物的抗肿瘤药物研究

天然产物的抗肿瘤药物研究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被忽视的天然产物,这些产物具有强大的药用价值,包括抗肿瘤作用。因此,对天然产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中最为活跃和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深入的研究,专家们不仅找到了许多潜在的抗肿瘤化合物,而且揭示了一些天然产物抗肿瘤的分子机制,为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一、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的种类 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是指从天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用于治疗癌症的一类化合物。这些天然产物通常来自于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体内,包括多糖类、多酚类、苷类、生物碱类、萜类等。 多糖类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一类天然抗肿瘤药物,主要包括多糖多肽类、多糖蛋白质复合体以及单糖类多糖等。这些抗肿瘤药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低毒性,并且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

统和促进机体抗肿瘤反应,如β-葡聚糖、β-异构葡聚糖、异麦芽 寡糖等。 多酚类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黄酮、白藜芦醇、花青素、类黄酮等。这些抗肿瘤药物具有抗氧化、抗 炎和抗肿瘤的作用,因此在预防和治疗癌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目前已经取 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首先,专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可以用于癌症治疗的天然产物, 如有效成分为鹤草素的黑麻草、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异黄酮等。 其次,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对天然产物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白藜芦醇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 凋亡和细胞周期来实现的,而六味地黄丸中发现的黄芩的抗肿瘤 作用则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近5年来白藜芦醇抗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抑制血管生长因子、调节MicroRNA的水平、抗氧化及辅助化疗药物等达到抗肺癌作用。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又称为芪三酚,是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的根部中分离得到的,分子式为C14H12O3,其化学名称为反式-3,4,5-1,2二苯乙烯,广泛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中。早期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炎、抗菌、平喘、保护心肌,抗血小板凝集、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此外,白藜芦醇对多种肿瘤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如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白藜芦醇对多种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的作用。本文对白藜芦醇的抗肺癌的具体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1 白藜芦醇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肺癌凋亡。Wang等[1]发现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白藜芦醇能有效诱导A549细胞凋亡,以25 μmol/L和200 μmol/L 白藜芦醇作用24 h后,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4%和89.7%。该研究通过DAPI染色观察到,用药组见凋亡细胞的核分裂像明显,细胞核边缘不规侧,细胞核碎片增多,而对照组细胞核完整,药物浓度越高,该现象越明显。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上调p53、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也有研究表明,以白藜芦醇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后,线粒体电位显著下降,且细胞周期阻滞于G2期和S期,从而诱导凋亡[2]。Zhang等[3]发现白藜芦醇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可有诱导凋亡与自噬的作用,p62在细胞自噬向细胞凋亡转变过程中起连接作用,p62通过抑制Fas/Cav-1复合物的形成抑制凋亡,但白藜芦醇诱导的自噬性p62降解可促进Fas/Cav-1复合物的形成,这可激活caspase-8并介导Beclin-1裂解,导致Beclin-1 C末端片段易位至线粒体,启动细胞凋亡。白藜芦醇可抑制人多药耐药细胞SPC-A-1/CDDP的增殖,降低多种化疗药物的IC50值,如顺铂、吉非替尼、紫杉醇,其机制与白藜芦醇下调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有关[4]。白藜芦醇可通过降低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凋亡蛋白的表達水平诱导凋亡的发生。白藜芦醇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还包括抑制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5]。NF-κB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细胞内的转录因子,具有高度保守的特性,可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而且肿瘤的发生发展与NF-κB的活性密切相关。然而,也有研究发现白藜芦醇通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p53水平以及升高Bcl-2水平对LPS所诱导的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凋亡起到保护作用[6]。 2 白藜芦醇抑制肺癌侵袭和转移 肺癌细胞迁徙和侵袭是肺癌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白藜芦醇通过抑制p65核转位至NF-κB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抑制NF-κB介导的MMP-9的转录而抑制NCI-H446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7]。MMP-9基因的转录水平受上游启动序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