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9001-2015(翻译版)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9001-2015(翻译版)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9001-2015(翻译版)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2015

1.范围

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15,IDT)

3术语和定义

ISO9000—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组织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注1: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注2:考虑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注3:考虑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相关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由于相关方对组织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

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见4.1;

b)相关方的要求,见4.2;

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本标准中适用于组织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全部要求,组织应予以实施。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加以保持。该范围应描述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类型,若组织认为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不适用本标准的某些要求,应说明理由。

那些不适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能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或责任,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1.1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内的应用,且应:

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有效控制;

d)确定并确保获得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

e)规定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责任和权限;

f)应对按照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g)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h)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4.4.2在必要的程度上,组织应:

a)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

b)保留确认其过程按策划进行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b)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组织的业务过程;

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确保获得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f)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g)确保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h)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i)推动改进;

j)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

注:本标准使用的“业务”一词可大致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核心活动,无论是公营、私营、营利或非营利组织。

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确定、理解并持续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确定和应对能够影响产品、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5.2方针

5.2.1制定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

a)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

b)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5.2.2沟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应:

a)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可获得并保持;

b)在组织内得到沟通、理解和应用;

c)适宜时,可向有关相关方提供。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整个组织内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分派、沟通和理解。

最高管理者应分派职责和权限,以: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见10.1),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考虑到4.1所描述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

b)增强有利影响;

c)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

d)实现改进。

6.1.2组织应策划:

a)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b)如何:

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见4.4);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注1:应对风险可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

注2: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组织应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设定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应:

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b)可测量;

c)考虑到适用的要求;

d)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e)予以监视;

f)予以沟通;

g)适时更新。

组织应保留有关质量目标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6.2.2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a)采取的措施;

b)需要的资源;

c)由谁负责;

d)何时完成;

e)如何评价结果。

6.3变更的策划

当组织确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此种变更应经策划并系统地实施(见4.4)。

组织应考虑到:

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b)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c)资源的可获得性;

d)责任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7支持

7.1资源

7.1.1总则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组织应考虑:

a)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约束;

b)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

7.1.2人员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要的人员,以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

7.1.3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过程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注:基础设施可包括:

a)建筑物和相关设施;

b)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c)运输资源;

d)信息和通迅技术。

7.1.4过程运行环境

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过程运行所需要的环境,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注:适当的过程运行环境可能是人文因素与物理因素的结合,例如:

a)社会因素(如无歧视、和谐稳定、无对抗);

b)心理因素(如舒缓心理压力、预防过度疲劳、保护个人情感);

c)物理因素(如温度、热量、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声等)。

由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这些因素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7.1.5.1总则

当利用监视或测量活动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时,组织应确定并提供确保结果有效和可靠所需的资源。

组织应确保所提供的资源:

a)适合特定类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b)得到适当的维护,以确保持续适合其用途。

组织应保留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7.1.5.2测量溯源

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组织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前提时,则测量设备应: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验证)依据的形成文件的信

息;

b)予以标识,以确定其状态;

c)予以保护,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劣化。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组织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7.1.6组织的知识

组织应确定运行过程所需的知识,以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在需要范围内可得到。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组织应考虑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更多必要的知识,并进行更新。

注1:组织的知识是从其经验中获得的特定知识,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的共享信息。

注2:组织的知识可以基于:

a)内部来源(例如知识产权;从经历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得到的经验教训;得到和分享未形成文件的知识和经验,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结果);

b)外部来源(例如标准;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收集的知识)。

7.2能力

组织应:

a)确定其控制范围内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这些人员从事的工作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确保这些人员具备所需能力;

c)适用时,采取措施获得所需的能力,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d)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人员能力的证据。

注:采取的适当措施可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辅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或者招聘具备能力的人员等。

7.3意识

组织应确保其控制范围内的相关工作人员知晓:

a)质量方针;

b)相关的质量目标;

c)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

d)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7.4沟通

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

a)沟通什么;

b)何时沟通;

c)与谁沟通;

d)如何沟通;

e)由谁负责。

7.5形成文件的信息

7.5.1总则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

a)本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b)组织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注:对于不同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的信息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不同,取决于:

——组织的规模,以及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的类型;

——过程的复杂程度及其相互作用;

——人员的能力。

7.5.2创建和更新

在创建和更新形成文件的信息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

a)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

b)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如:纸质、电子格式);

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7.5.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7.5.3.1应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和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以确保:

a)无论何时何处需要这些信息,均可获得并适用;

b)予以妥善保护(如:防止失密、不当使用或不完整)。

7.5.3.2为控制形成文件的信息,适用时,组织应关注下列活动:

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

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

c)变更控制(比如版本控制);

d)保留和处置。

对确定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来自外部的原始的形成文件的信息,组织应进行适当识别和控制。

应对所保存的作为符合性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

注:形成文件的信息的“访问”可能意味着仅允许查阅,或者意味着允许查阅并授权修改。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组织应通过采取下列措施,策划、实施和控制满足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过程(见4.4),并实施第6章所确定的措施:

a)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建立下列内容的准则:

1)过程;

2)产品和服务的接收。

c)确定符合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资源;

d)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e)在需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

1)证实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

2)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策划的输出应适合组织的运行需要。

组织应控制策划的更改,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影响。

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受控(见8.4)。

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2.1顾客沟通

与顾客沟通的内容应包括:

a)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b)处理问询、合同或订单,包括变更;

c)获取有关产品和服务的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d)处置或控制顾客财产;

e)关系重大时,制定有关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

8.2.2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在确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时,组织应确保:

a)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规定,包括:

1)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2)组织认为的必要要求。

b)对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组织声称的要求。

8.2.3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8.2.3.1组织应确保有能力满足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在承诺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组织应对如下各项要求进行评审: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组织规定的要求;

d)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

e)与先前表述存在差异的合同或订单要求。

若与先前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存在差异,组织应确保有关事项已得到解决。

若顾客没有提供形成文件的要求,组织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注:在某些情况下,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作为替代方法,可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进行评审。

8.2.3.2适用时,组织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

a)评审结果;

b)针对产品和服务的新要求。

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若产品和服务要求发生更改,组织应确保相关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更改的要求。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总则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设计和开发过程,以便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8.3.2设计和开发策划

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及其控制时,组织应考虑:

a)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

b)所要求的过程阶段,包括适用的设计和开发评审;

c)所要求的设计和开发验证和确认活动;

d)设计和开发过程涉及的职责和权限;

e)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

f)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

g)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

h)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

i)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期望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

j)证实已经满足设计和开发要求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组织应针对具体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要求。组织应考虑:

a)功能和性能要求;

b)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

c)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承诺实施的标准和行业规范;

e)由产品和服务性质所决定的、失效的潜在后果。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完整、清楚,满足设计和开发的目的。

应解决相互冲突的设计和开发输入。

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组织应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a)规定拟获得的结果;

b)实施评审活动,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d)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要求;

e)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

f)保留这些活动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目的。根据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情况,可以单独或以任意组合进行。

8.3.5设计和开发输出

组织应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

a)满足输入的要求;

b)对于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后续过程是充分的;

c)包括或引用监视和测量的要求,适当时,包括接收准则;

d)规定对于实现预期目的、保证安全和正确提供(使用)所必须的产品和服务特性。

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出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8.3.6设计和开发更改

组织应识别、评审和控制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期间以及后续所做的更改,以便避免不利影响,确保符合要求。

组织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

a)设计和开发变更;

b)评审的结果;

c)变更的授权;

d)为防止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总则

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在下列情况下,组织应确定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

a)外部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

b)外部供方替组织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

c)组织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

组织应基于外部供方提供所要求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确定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并加以实施。对于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组织应保留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组织稳定地向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组织应:

a)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

b)规定对外部供方的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控制;

c)考虑:

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2)外部供方自身控制的有效性;

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

8.4.3外部供方的信息

组织应确保在与外部供方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充分的。

组织应与外部供方沟通以下要求:

a)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b)对下列内容的批准:

1)产品和服务;

2)方法、过程和设备;

3)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c)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员资质;

d)外部供方与组织的接口;

e)组织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

f)组织或其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

8.5生产和服务提供

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组织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

a)可获得形成文件的信息,以规定以下内容:

1)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或进行的活动的特征;

2)拟获得的结果。

b)可获得和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资源;

c)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

d)为过程的运行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e)配备具备能力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格;

f)若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和定期再确认;

g)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

h)实施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

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需要时,组织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输出,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

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输出状态。

若要求可追溯,组织应控制输出的唯一性标识,且应保留实现可追溯性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组织在控制或使用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期间,应对其进行妥善管理。

对组织使用的或构成产品和服务一部分的顾客和外部供方财产,组织应予以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若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情况,组织应向顾客或外部供方报告,并保留相关形成文件的信息。

注: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可能包括材料、零部件、工具和设备,顾客的场所,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

8.5.4防护

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期间对输出进行必要防护,以确保符合要求。

注:防护可包括标识、处置、污染控制、包装、储存、传送或运输以及保护。

8.5.5交付后的活动

组织应满足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在确定交付后活动的覆盖范围和程度时,组织应考虑:

a)法律法规要求;

b)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不期望的后果;

c)其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寿命;

d)顾客要求;

e)顾客反馈。

注:交付后活动可能包括担保条款所规定的相关活动,诸如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以及回收或最终报废处置等附加服务等。

8.5.6更改控制

组织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稳定地符合要求。

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有关更改评审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组织应在适当阶段实施策划的安排,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被满足。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组织应保留有关产品和服务放行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形成文件的信息应包括:

a)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b)授权放行人员的可追溯信息。

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8.7.1组织应确保对不符合要求的输出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组织应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及其对产品和服务的影响采取适当措施。这也适用于在产品交付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以及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

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输出:

a)纠正;

b)对提供产品和服务进行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

c)告知顾客;

d)获得让步接收的授权。

对不合格输出进行纠正之后应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

8.7.2组织应保留下列形成文件的信息:

a)有关不合格的描述;

b)所采取措施的描述;

c)获得让步的描述;

d)处置不合格的授权标识。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组织应确定:

a)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b)确保有效结果所需要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c)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

d)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

组织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组织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

9.1.2顾客满意

组织应监视顾客对其需求和期望获得满足的程度的感受。组织应确定这些信息的获取、监视和评审方法。

注:监视顾客感受的例子可包括顾客调查、顾客对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反馈、顾客会晤、市场占有率分析、赞扬、担保索赔和经销商报告。

9.1.3分析与评价

组织应分析和评价通过监视和测量获得的适宜数据和信息。

应利用分析结果评价:

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b)顾客满意程度;

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e)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f)外部供方的绩效;

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注:数据分析方法可包括统计技术。

9.2内部审核

9.2.1组织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提供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下列信息:

a)是否符合:

1)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本标准的要求。

b)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9.2.2组织应:

a)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审核方案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

b)规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

c)选择可确保审核过程客观公正的审核员实施审核;

d)确保相关管理部门获得审核结果报告;

e)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f)保留作为实施审核方案以及审核结果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注:相关指南参见ISO9011。

9.3管理评审

9.3.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保持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一致。

9.3.2管理评审输入

策划和实施管理评审时应考虑下列内容:

a)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实施情况;

b)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c)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下列趋势性信息:

1)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

2)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4)不合格以及纠正措施;

5)监视和测量结果;

6)审核结果;

7)外部供方的绩效。

d)资源的充分性;

e)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见6.1);

f)改进的机会。

9.3.3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下列事项相关的决定和措施:

a)改进的机会;

b)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

c)资源需求。

组织应保留作为管理评审结果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10持续改进

10.1总则

组织应确定并选择改进机会,采取必要措施,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

这应包括:

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关注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c)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注:改进的例子可包括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变、创新和重组。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2.1若出现不合格,包括投诉所引起的不合格,组织应:

a)对不合格做出应对,适用时:

1)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和纠正;

2)处置产生的后果。

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

1)评审和分析不合格;

2)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3)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合格。

c)实施所需的措施;

d)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f)需要时,变更质量管理体系。

纠正措施应与所产生的不合格的影响相适应。

10.2.2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下列事项的证据:

a)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

b)纠正措施的结果。

10.3持续改进

组织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组织应考虑管理评审的分析、评价结果,以及管理评审的输出,确定是否存在持续改进的需求或机会。

浅论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简析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论文摘要:如何破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障碍,更有效地传达原作所表达的意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在思维差异、文化心理、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及生活习俗等几个方面,阐明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翻译文化意识文化与思维 1.引言 朱光潜先生认为,外国文学中的联想意义在翻译中最难处理。因为它在文学语境中有其特殊的含义,这种含义在词典中是查不到的,但对于文学来说却又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一国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否则在做翻译的时候就会有无法下手的感觉。(朱光潜,1996:184)。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出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人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要有双文化乃至多元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才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2.影响翻译的文化元素 2.1宗教 大家都知道,《圣经》在西方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源头的角色。相关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仍然信信仰宗教。而中国人则长期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即使在中国广为流传的佛教,也是一种受到深刻世俗影响的多神论,这就不同于西方人大一统的一神论宗教观念。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在语言中就有“玉帝”、“佛祖’’等词语,而西方则人信仰基督教,所以就有“上帝”一词。汉语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英语中就有两种不同的译法,即“Man propose,Heaven disposes”;或者是‘‘Man Dropose,God disposes”。它们的差异就在于对“天”字的不同翻译。“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的佛教·道教色彩,而“God”则具有明显的基督教色彩。后者的归化变译法固然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与接受,但不利于“天”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的传播。英语深受宗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成语中,如It’s in God’s hands(听天由命)等。翻译中对于宗教知识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以汉语中的“临时抱佛脚”这个成语为例,如果简单地翻译成“to 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就会让西方读者感到奇怪,为什么在有需要时要抱佛主的脚呢?这样做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稍加处理的话,西方读者理解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to embrace Buddha’s feet in one’s hour of need——seek help at the last moment”。(包惠南,2003:20)。 2.2文化心理 由于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而且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各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各具特色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对一个民族的心理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文化的不同主要在一些历史典故以及许多忌讳和好恶的差异上得到体现。以数字“9”为例。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的意义很特别,因为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意义:即九九归一,一统天下之义。而“4”这个数字由于和汉语中的“死”读音相近,所以很多人现在还是不喜欢这个数字,尤其是电话号码。相当多的人不愿意要以“4”为尾号的号码。至于“8”这个数字由于与发财的“发”谐音而深受一些人的热捧。而在西方人的意识里,4、8和9只是极普通的自然数符号,并不具备这些特殊的意义。众所

浅谈外事翻译的特点及对外事翻译人员的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f3394880.html, 浅谈外事翻译的特点及对外事翻译人员的要求 作者:张梦婕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5期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益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外事活动越来越多,与世 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对外宣传工作中英语翻译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受到人们的重视。要做好外宣翻译,应充分了解有关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同时注意翻译策略。本文将对外宣翻译的特点及要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外事翻译;翻译特点;翻译要求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5--01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互相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合作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常态,而翻译则架起了一座人类思想交流和沟通的桥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社会的变化也时时刻刻影响着翻译活动。作为一项具有专业性的翻译领域,外事翻译日益显其重要性。由于外事翻译中处处彰显我国的外交态度和政治立场,因此外事翻译不同于其他普通翻译活动,带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外事翻译中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给国家带来不良后果,有损我国的国家尊严。 一、外事翻译的特点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外事翻译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传达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立场和方针的桥梁。 1.政治性:外事活动无论大小,都涉及本国政府的立场,地位和政治态度。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本国政府的政治立场,避免出现歧义现象。外事翻译首先要具有政治上严肃性,这就意味着在翻译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和政治有关的细节,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外宣翻译。我国的政治主权及领土完整,以及国家统一等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常常会在外事活动中提及。如果翻译人员政治敏锐性不强,一个小的疏忽就会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损害国家尊严。 2.时事性:外宣翻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时事政治的及时掌握。翻译要做到精准,就要及时掌握本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在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中,一些细节也要关注。如中方要根据对待其他国家的观点立场在发表言论时注意用表示不同感情的词汇。

翻译服务合同(二)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262 (合同范本系列) 甲方:XXXXXX 乙方:XXXXXX 签订日期:XXXXXX 翻译服务合同(二)标 准版本

翻译服务合同(二)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合同文件为经过平等协商和在真实、充分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本着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达成如下条款,并由双方共同恪守。,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甲方(翻译人):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 乙方(委托人):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 作品(资料)名称:_______________ 原作者姓名: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上述作品(资料)的翻译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委托甲方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将上述作品翻译成中文。 二、甲方授予乙方在_________地方,享有上述作

品中文版本的专有使用权。 三、上述作品的内容、篇幅、体例、图表、附录等,在翻译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译文符合原作本意; 2.行文通顺流畅,无生涩硬造词汇; 3.文字准确,没有错误。 四、甲方应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将上述作品的译稿誊清后交付乙方。甲方因故不能按时交稿的,应在交稿期限届满前_________日内通知乙方,双方另行约定交稿日期。甲方到期仍不能交稿,乙方可以解除合同。 五、乙方尊重甲方确定的署名方式。乙方不得更动上述作品的名称,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增加。乙方如果要正式出版上述作品,必须征得甲方的同意,同时还必须征得原作者的同意。

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8篇精华版

《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 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一): Hello,every one!(大家好) My name is **** 。 (我叫****) Im a 15 years old boy。 (我是一个15岁的男孩)(具体状况自我改) I live in the beautiful city of Rizhao。(我住在美丽的Rizhao城)(你能 够把Rizhao改成自我家乡的城市的名称的拼音) Im an active ,lovely and clever boy。(我是一个活跃的可爱的聪明的男孩) In the school , my favourite subject is maths 。 (在学校,我最喜欢 数学) Perhaps someone thinks its difficult to study well 。(也许有些人认 为这很难学) But I like it。(但我喜欢他) I belive that if you try your best, everything can be done well。(我相信每件事付出努力就会有害结果) I also like sports very much。(我也很喜欢运动) Such as,running,volleyball and so on。 (像跑步、排球等等) Im kind-hearted。(我很热心) If you need help ,please e to me 。(如果你需要帮忙,就来找我) I hope we can be good friends!(我期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OK。This is me 。A sunny boy。(好了,这就是我,一个阳光男孩) 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二): Hello, everybody, 大家好, I'm glad to meet all of you。 很高兴与大家相会, Let me tell you a little bit about myself。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浅谈文化因素对英文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是语言的翻译,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语言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文翻译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决定着翻译成功与否。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更要学习语言文化,包括交际模式、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处世态度等,这些翻译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只有深刻把握不同文化背景知识、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才能正确处理好文化因素的影响,进行成功的翻译交际。本文着重从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生存环境四个方面论文化差异对翻译有影响。 关键字:中英翻译文化因素影响 一、翻译与文化 1、翻译与文化的定义 所谓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步。翻译的诞生给说不同语言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许多有经验的译者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表面上存在着中外文字表达上的差异,仅仅从文字技巧上来着手是难以解决含义差异的,必须要从文化的差异上来处理中外文字在表达内涵上的不同,因为这些差异源自生活上的不同。对文化的理解对翻译是极其重要的,缺乏文化元素的译文等于缺乏了

翻译服务企业服务标准

翻译服务企业服务标准 1.目的 为了规范全国翻译服务企业协作网成员单位的翻译服务标准,特制订本标准。 依据本标准,各翻译服务企业可以界定翻译服务的范围,规范并统一服务的标准,强化内部的流程管理,明确职责的划分,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翻译服务企业。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或社团法人资格的单位所属的翻译机构。 本标准为推荐使用标准。 3.参考标准 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准 TSS-101 经贸法律类译文质量标准 TSS-102 工程技术类译文质量标准 TSS-103 IT网络类译文质量标准 TSS-104 军械军工类译文质量标准 TSS-105 医学医药类译文质量标准 TSS-201 编辑质量标准 TSS-202 电子文本规格 TSS-203 纸质文本规格 TSS-204 印刷件质量标准 TSS-302 现场口译服务质量标准 4.翻译服务企业服务质量标准 翻译服务企业应以“诚信”和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本企业的最高目标。在此基础上,各翻译服务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出符合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翻译服务企业服务质量标准的范围包括:业务接洽,业务标识,业务流程,质量保证,资料存档,用户反馈,质量跟踪,责任等方面。

4.1业务接洽 4.1.1业务接洽是翻译服务企业的窗口,在业务接洽场所,应以明显的地方摆放本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相关文件,业务接洽人员应熟悉本企业工作流程,服务内容,收费标准,服务周期,企业业绩等诸多方面内容,业务接洽人员应敬业诚实,着装得体,语言文明,尽可能满足用户的询问和咨询。一个优秀的业务接洽人员是一个优秀企业的缩影。 4.1.2业务接洽应分成二类或若干类。门市业务接洽过程是充分了解用户意图的过程,要详细记录:用户的全称,联系方式,业务的语种和译成何种文字,计字的方法(版面还是电脑计字),约定的收费价格,译制的周期,成品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专有和特殊的术语(如果用户提供的话),准确的称谓(这在公证翻译时尤为重要),预付的译费,原件和/或参考件的页数,译件的标识(在后文中详述)等,记录单上应要求用户签字确认。 大宗或批量业务应签定合同或协议书,合同或协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用户的全称; -用户的联系方式(电话、手机、传真、地址、邮编、E-m a il等); -约定的翻译内容(语种、项目、周期); -约定的质量内容; -约定的保密条款(见4.7); -约定的收费内容(计字方法、分项单价、图表的计字方法等)。 4.2业务标识 每份资料应有明确且唯一的标识,该标识应随该资料通过整个译制流程,业务标识应有如下一项或数项内容: -顺序编号; -批次; -时间; -数量; -文种; -用户代码。 标识可用数字、字母或其他方式表示,但不得混淆。标识应具有可追溯性。 根据标识可追溯列用户、译者、校对、审校、编辑、打字、文稿校对、印刷、发运人、存档位置等。 4.3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的管理应涵括下列诸方面:

机器在线翻译与人工翻译的比较

现如今大家各个国家的人群交流的越来越多,以至于语言自然而然的要学习的更多,如果机器翻译也就是“一点翻译”与人工翻译摆在一起,大家都知道选择人工翻译,因为人工翻译准确性高并且是根据文章上下文进行翻译的,那机翻真的没有优点了么,错,机翻的优点有很多,比如单词准确性高,面对偏僻的词汇也是可以翻译的,翻译语句的时候虽然不是很精准,但是对于了解语言的我们来说也可以根据翻译进行大致的了解,话不多说,简单的来介绍一下如何在线翻译吧。 步骤一:我们要先在电脑上准备好需要进行翻译的文件,最好是将其添加至桌面上,或路径不复杂的文件框内,同时还需要借助电脑浏览器搜索一点翻译,进入相关的界面。 步骤二:通过搜索可以看到“一点翻译“在百度里面的页面,进入在线翻译的界面后,我们就可以在页面的中心位置通过上传文档按钮进入文档翻译的选项页面了。

步骤三:进入文档翻译的选项页面后,我们可以先对上传文档按钮上方的一些选项进行修改(也就是下图里面的选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翻译。 步骤四:上面的选项修改好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将准备好的文件添加进来了,可通过点击上传文档按钮或者是拖拽的方式将文件添加进来。

步骤五:文件添加进来后,可再次去翻译的自定义选项是否修改好,若确定修改好后,就可以通过开始翻译按钮,对PDF文件进行翻译了。 步骤六:翻译的时间根据翻译的文件的大小来定制,耐心等待文件翻译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预览按钮对翻译后的文件进行预览,也可以直接将翻译后的文件下载到电脑上进行保存。

在线翻译与人工翻译最大的优点是速度快,方便,准确性高,如果不是相对了解很透的语句的话建议在“一点翻译”内进行在线翻译,小编已经尝试过了,感觉蛮好的哦。

质量管理的体系与审核

质量管理的体系与审核 1、质量体系―――指为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或潜有)的要求,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为了实现质量目标的需要而建立的综合体;为了履行合同,贯彻法规和进行评价,可能要求提供实施各体系要素的证明;企业为了实施质量管理,生产出满足规定和潜在要求的产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必须通过建立和健全质量体系来实现。质量体系包含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具备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人力、物力,还要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规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各项程序和活动。因此质量体系是一个组织落实有物质保障和有具体工作容的有机整体。质量体系按体系目的可分为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两类,企业在非合同环境下,只建有质量管理体系;在合同环境下,企业应建有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2、质量管理体系―――指企业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它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加强从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予制度化、标准化,成为企业部质量工伯的要求和活动程序。 3、质量保证―――指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的质量所必须的全部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标志或结果,就产提供“证据”,目的在于确保用户和消费者对质量的信任。 4、质量保证体系―――指企业为生产出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满足质量监督和认证工作的要求,企业对外建立的质量体系。它包括向用户提供必要保证质量的技术和管理“证据”,这种证据,虽然往往是以书面的质量保证文件形式提供的,但它是以现实的质量活页纸动作为坚实后盾的,即表明该产品或服务是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中完成的,具有足够的管理和技术上的保证能力。 5、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原则 (1)质量保证体系,主要以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为对象来建立,在时也可以以工序(或过程)为对象来建立。 (2)质量保证手段应坚持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即反复查核企业有无足够的技术保证能力和管理保证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3)质量信息管理,是使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的动力,没有质量信息,体系就是静止的,只是形式上的体系。

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

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向他人介绍自己,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是个怎样的人。那么你知道大学生的中英文自我介绍怎么说吗?今天小编和你分享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欢迎阅读。 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篇【1】 1. I noticed that you advertised a job in this mornings paper. 我看到你们在今早的报纸上刊登的招聘广告。 2. Im coming for your advertisement for …. 我是来应聘你们广告上的……职位的。 3. I have applied for the position of …. 我申请了贵公司的……职位。 4. I havent done anything like that before. 我以前没有做过这种工作。 5. I think Im quite fit for assistants job. 我觉得我很适合做助理的工作。 6. I used to work as a sales manager. 我以前做销售经理。

7. Im quite familiar with editing. 我做过很多编辑工作。 8. I want a job with a vacation every year. 我想找个每年都能度假的工作。 9. I was thinking of a job in a school. 我打算到学校找份工作。 10. I worked in the accounting section of a manufacturer of electrical products. 我曾在电子产品制造商的会计组工作。 11. I have been for over five years in teh employ of an exporting company. 本人曾经前后五年被受雇于出口贸易公司。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带翻译篇【2】 Good monring. Its a pleasure for me to be here in front of you to present myself. My name is Philip Wong,and I am a candidate for the position of Overseas Sales Representative. My background and work experience are tailor-made for this position. I studied marketing as an undergrad here in Taiwan,and in 1985,I received my MBA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chool of Business. For five years now,I have utilized my skills and knowledge as the Assistant Director of Exports for magic kitchen Supplies.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之外,还必须深刻理 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拟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的角度、以中西文化差异为突破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现象提出建议性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 / ∽水平。 而美国1974年出版的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是: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 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 morals, 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 every society, 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 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对比这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文化”的理解不是完全相同的。英语的Culture定义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高低,它只强调艺术、文学、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而汉语的“文化”则包括“物质财富”。 据上所述,文化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播和继承。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而翻译就担负着在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任。正如刘宓庆(1995,316)所说:“语言中几乎处处有所谓‘文化符号’,留待译者‘解码’(decoding)。”在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中的文化符号进行解码。这些文化符号源自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只有悉心分析,敏锐观察才不会有所错漏。在解码之后,译者还需用译语将原文的文化信息重新编码。这一过程则更为不易,要求译者对译语语言和文化有精深通透的了解和把握。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1984:34)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因此,在翻译工作中,译者除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两种语言达到真正的交流。尤其是掌握汉英两种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这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要。由于这一问题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要进行全面探讨是不可能的。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一下论述:

翻译服务合同经典版范本

翻译服务合同经典版范本 翻译是需要签合同的,大家来多多看看哦,今天就给大家来参考一下服务合同,喜欢的来多多参考哦 有关于翻译服务合同阅读 甲方(翻译人):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资料)名称:_______________ 原作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上述作品(资料)的翻译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委托甲方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将上述作品翻译成中文。 二、甲方授予乙方在_________地方,享有上述作品中文版本的专有使用权。 三、上述作品的内容、篇幅、体例、图表、附录等,在翻译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译文符合原作本意; 2.行文通顺流畅,无生涩硬造词汇; 3.文字准确,没有错误。 四、甲方应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将上述作品的译稿誊清后交付乙方。甲方因故不能按时

交稿的,应在交稿期限届满前_________日内通知乙方,双方另行约定交稿日期。甲方到期仍不能交稿,乙方可以解除合同。 五、乙方尊重甲方确定的署名方式。乙方不得更动上述作品的名称,不得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增加。乙方如果要正式出版上述作品,必须征得甲方的同意,同时还必须征得原作者的同意。 甲方交付的稿件应有翻译者的签章。 六、乙方向甲方支付报酬的方式和标准为 基本稿酬:每千字_________元(按中文稿计算)。 奖励稿酬:经专家审定,译稿质量较好,可按每千字_________元付给奖励稿酬。 七、乙方在合同签字后_______日内,向甲方预付上述酬金的_______%(元),其余部分在译稿交付后,于_______日内付清。 八、甲方交付的稿件未达到本合同第三条约定的要求,而且甲方拒绝按照合同的_________约定修改,乙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甲方返还预付酬金。 九、双方因合同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_________仲裁机构裁决。 十、合同的变更及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商定。 十一、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

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5X3‘)15’ 1.兼类(P121):一个单词既可以作名词动词又可以作其他词类 2.机器翻译:用计算机软件代替人做的书面翻译 3.组合型歧义:一个字与前面的字成词,与后面的字成词,合起来也成词。 4.交集型歧义(P117):一个字与前面的字成词,与后面的字也成词。 5.人工智能:用计算机硬件、软件模拟人的行为,解决人类目前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 6.人工智能软件的三大技术:知识表示、知识推理、知识获取。 7.语料库:单词、短语和句子组成的数据库。 8.知识工程:包括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的工程。(知识工程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系统,就是 通过智能软件而建立的专家系统) 9.深度学习:一步一步在丰富起来的特征规律引导下,由浅入深完成推理的方法。 10.语用分析:分析成语和习惯用语的方法。 二、题解P36 例2.1 、2.2 例2.1 设有下列语句: (1)高山比他父亲出名。 (2)刘水是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但他不喜欢编程序。 (3)人人爱劳动。 为了用谓词公式表示这些语句,应先定义谓词: BIGGER(x,y):x比y出名 COMPUTER(x):x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LIKE(x,y):x喜欢y LOVE(x,y):x爱y M(x):x是人 定义函数father(x)表示从x到其父亲的映射此时可用谓词公式把上述三个语句表示为:(1)BIGGER(高山,father(x)) (2)COMPUTER(刘水)∧∽LIKE(刘水,程序) (3)(?x)(M(x) →LOVE(x,劳动)) 例2.2 设有下列语句: (1)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 (2)所有整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3)偶数除以2是整数。 定义谓词如下: N(x):x是自然数 I(x):x是整数 E(x):x是偶数 O(x):x是奇数 GZ(x):x大于零 另外,用函数S(x)表示x除以2。此时,上述三个句子可用谓词公式表示为: (?x)(N(x) →GZ(x)∧I(x)) (?x)(I(x) →E(x)∨O(x)) (?x)(E(x) →I(S(x))) 三、论述(4X5‘)20’ 1.阐述深度、广度、代价驱动搜索方法。(P68) 答:广度优先搜索法:对全部节点沿广度进行横向扫描,按各节点生成的先后次序,

英文翻译版质量管理制度及职责

赫克力士上海技术中心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及职责 ., . 15, 2007

目录 1、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3) 2、现场经理岗位职责: 3、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3) 4、施工员岗位职责: (4) 5、技术员岗位职责: (5) 6、质检员岗位职责: (5) 7、材料员岗位职责: (7) 8、资料员岗位职责: (7) 9、操作工人岗位职责 (8) 10、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9) 10.1、工程项目总承包责任制度 (9) 10.2 技术交底制度 (15) 10.3、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16) 10.4、样板引路制度 (20) 10.5、施工挂牌制度 (22) 10.6、过程三检制度 (24) 10.7、质量否决制度 (28) 10.8、成品保护制度 (31) 10.9、工程质量评定、验收制度 (33) 10.10、竣工服务承诺制度 (36) 11、培训上岗制度 (37) 12、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 (38) 13、现场材料的存放与管理制度 (39) 14、现场设备的存放与管理制度 (42) 1、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1.1向公司经理负责,全面负责项目各项管理工作,是项目总负责人,接受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 . 1.2是项目质量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全面负责,明确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的质量和安全责任,并督促其履行职责;, . ’, . 1.3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组织制定并实施项目质量管理措施及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 . 1.4履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各项职责;’s . 1.5负责项目资金的全盘控制及运作; 1.6全盘控制项目成本,定期组织项目成本的核算;, . 1.7负责分供方的选择、签约及参与工程承包合同的评审工作。, . 2、现场经理岗位职责: 2.1协助项目经理搞好项目各项管理工作,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等进行全盘控制;, ’s , , . 2.2负责与发包人、监理单位、设计人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对接及有关协调工作;, , 2.3贯彻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施工生产计划、指令、文件,主持编制月生产计划及资源需用计划,监督并督促有关部门实施;’s , , , . 2.4协助项目经理搞好项目成本控制,主持项目成本核算工作;, . 2.5参与分供方的选择、签约及工程承包合同的评审工作;, . 2.6协助项目经理履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各项职责; . 2.7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实施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组织制定并实施项目质量管理措施及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 2.8定期主持召开项目经理部生产例会,定期组织并主持项目分包商及发包人指定分包商的项目协调会;; ’s . 2.9主持重大安全方案的编制并组织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定期组织项目安全检查;, ; . 2.10组织并主持项目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主持项目项目竣工验收;; . 2.11负责对内对外函件的批示,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 3、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3.1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实施公司质量体系程序规定的各项职责,督促项目施工技术人员履行其质量职责, . 3.2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项目质量保证计划,负责组织编制特殊过程和专题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检查督促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参与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 , , ; . 3.3协助项目经理对项目质量进行控制、管理和督促;, . 3.4负责施工过程中质量、技术问题的处理; .

自我介绍英语带翻译

自我介绍英语带翻译 自我介绍英语带翻译1 How are you, I call XX.This year is 22 years old.Graduate from XXXX college.The profession is a calculator multimedia.I am one is bright, optimism, there is the person of responsibility.A fondness for plays basketball, computer, listen to music, etc..Thankful your company gives me this the opportunity of the personal interview! 你好,我叫XX。今年22岁。毕业于XXXX学院。专业是计算机多媒体。我是一个开朗,乐观,有责任心的人。爱好打篮球,电脑,听音乐,等。感谢贵公司给我这次面试的机会! 自我介绍英语带翻译2 Good morning ! 早上好! It is really my honor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for a interview, 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面试, I hope i can make a good performance today. I’m confident that I can succeed.

我希望今天我能表现出色。我相信我会成功。 Now i will introduce myself briefly 现在我将简单的做一下自我介绍。 I am 26 years old,born in shandong province . 我今年26岁,我的家乡是山东省。 I was graduated from qingdao university. my major is electronic.and i got my bachelor degree after my graduation in the year of 20xx. 我毕业于青岛大学。我的专业是电工学。我在20xx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I spend most of my time on study,i have passed CET4/6 . and i have acquired basic knowledge of my major during my school time. 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我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在上学期间我也对我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In July 20xx, I begin work for a small private company as a technical support engineer in QingDao city.Because I’m capable of more responsibilities, so I decided to change my job. 在20xx年7月,我在青岛的一个小私企做为一名技术支持工程师开始工作。因为我有能力做好更重要的工作,所以我决定换工作。 And in August 20xx,I left QingDao to BeiJing and

浅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8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中英文中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 差别。因此初看到blue films 时还以为是 那种比较悲伤忧郁的蓝调电影,后来发 现居然是指“黄色电影”!yellow dog 也 不是指“好色之徒”而是“忘恩负义之 人”的意思。红色在中文里往往跟吉 祥、喜庆,兴旺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 "红利"、"红火"、"红包",“走红”,“红遍大江南北”,"披红"、"开门红 "、"满堂红"等等。红色在中文里还象 征着女性,如“红颜”,“红粉知 己”。红在汉语中还有象征“革命,进 步”的意思,如“红军”,“红旗”, “又红又专”等等。在英语中红色虽然也有喜庆的含义,但是远没有中文里红色的象征意义强烈。此外,红色在英语中有不少贬义的象征,如在英语词典中 “red”是共产主义或共产党的同义词,表达这一意思时常常有贬意,甚至谩骂的意味。red belt指的是赤化区,而且在英语中red使人联想到的是暴力与流血。Red Brigade(红色旅)是指意大利的秘密恐怖 组织,专门从事绑架、谋杀和破坏等一系列恐怖活动。red lining(圈红线),指美国金融机构将贫困地圈上红线,拒绝向这一地区提供住房贷款,使这些地区陷 入了更大的贫困。四.动物 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 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英两 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 涵。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它象征着 权力,力量,威严,智慧等等。中国 古代皇帝把自己比作“真龙天子”,披 “龙袍”,坐“龙椅”,高兴时“龙 颜大悦”,发怒时则“龙颜大怒”。 在 今天,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神圣的, 翻译是在语言的平台上进行的,而语言反映着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当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爱德华.泰勒 《原始文化》)。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体系,彼此间具有差异性,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习语 习语是某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 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从广义上来 说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少习 语蕴涵的文化寓意在另一种语言中未必能 找到对应的表达,翻译时忌直译,死 译,需要视情况作灵活处理。例如,英 语成语 “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采取鸵鸟政策),如果直译的话,中 国读者还是不能通过字面意义来理解它的 比喻意义。又如,汉语成语 “扬眉吐 气”,如果直译成“to raise the eye-brows and let out a breath”恐怕会贻笑大 方。 由于各自民族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差异,英汉习语中的比喻体往往不同,但是两者的比喻意义相同或相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套译的方法,即在另一语言中找出与之对应的习语。例如,英语习语“rats desert a fallinghouse”,可以用中国读者熟悉的“树倒猢狲散”来套译,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中文中的“杀鸡取卵”,在英文中可以找到对应的习语:“kill the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采用类似方法翻译的例子还有很多,诸如:落汤鸡-like a drowned rat ;a poor fish-可怜虫;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似热锅上的蚂蚁; 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drink like a fish 牛饮; 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等等 。 二.俚语俚语是一个民族民间文化和内涵最丰富的那部分语言,由于文化含量重,较难理解,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俚语意思的误解常会导致尴尬。曾有这么个笑话,有位在中国的外国客人问翻译:“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我可以方便一下吗?) 翻译却回答说:“Yes, 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 关于上厕所的俚语还有不少,如: "Last nightI went to visit John twice."(昨晚我去了两趟厕所);在别人家里作客时可以这么问:“May I use the facilities?"或 “Whatis the geography of the house?"女厕所的表达最是委婉,如dressing room (更衣室),loungge (休息室),powder room(化妆室)等。广义的俚语包括行话,如在青少年中比较流行的语言:“bur" 指头发,"flutter bum"指男朋友, "party-pooper"指扫兴的人。美国的黑社会组织经常使用的一些行话,如用juice 或 ice 指贿赂。扒手的切口语,如 moll buzzing (扒窃妇女),shorts (电车或公共汽车),hole (地铁)。这些五花八门的俚语就算对于英语国家的人自身来说也是个难以理解,令人头疼的东西,因此对翻译工作者来说更是个难题。三. 色彩浅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陈萍 (上海金融学院 200000)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文化。有效的交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更要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文章主要就习语,俚语,色彩,动物四个切入点列举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对翻译中遇到的一些文化差异提出了恰当处理的方法。文章最后还对译者提出要求。 关键字: 文化 文化差异 翻译 利用率。加强机械租赁计划的管理,避 免机械设备在项目上的闲置。第三,加 强对水平运输机械台班量的控制,杜绝 签发“人情台班”。督促设备管理人员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使机 械设备尽可能地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提 高完好率。 3、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遵守以下几个 原则:认真研究项目概况,提出有针对 性的施工方案,确保重点及难点处施工 的顺利安排;遵守国家有关的规范和操 作规程,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尽量使 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4、健全项目各项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犹如身体的神经系统,协调着各方人员的行为及准则,按照可控的程序来运行。如岗位责任制、材料入库制、限额领料制、(半)成品的保护及回收制、集中搅拌制、成本分析核算制等。而以上制度的健全与维护均为项目成本的中间考核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依据,加强中间成本考核对项目的成本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加强风险管理风险是实际情况与主观预测之间的差异,建筑工程的风险主要存在于政治、经济、工程、公共关系和管理等几个方面。企业可以采取策略投标、合同谈判、风险共担、购买保险、风险转嫁等一些措施,防范或规避风险,而有些风险的发生对项目的成本影响甚至有可能是毁灭性的。因此在企业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怎样合理的研究及防范风险,已自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参考文献:[1]孙义.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08:11-12[2]陈宠,王宁.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05:22-23[3]王仙萍.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管理[J].会计之友,2005,07:3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