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

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协整关系研究

—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和误差修正项模型朱志辉产业经济专业

摘要:经过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很大。能源消费在三次产业发展

的关系如何,对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1978—2008年度的数据,采用协整析、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以及误差修正项模型分析河北省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关键字: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可分割,能源消费量不仅仅与经济总是不可分割,而且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本文运用协整理论,通过对时间序列的处理来分析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协整因果关系,并对肯有长期均衡关系的变量构建具有误差修正项的长期均衡方程。

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计量分析

1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本文所选用的数期间是1980年至2009年,数据来源于《河北经济年鉴》2010年能源消费量用煤当量计算(单位是万吨标准煤),将GDP换算成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GDP (单位是亿元人民币),本文采用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进行核算。

2单位根检验

所谓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是指检验一个序列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是否稳定,假若一个时间序列具有稳定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则这个序列是平稳的,否则被视为不稳定。目前检验平稳性的方法主要有DF和ADF检验。本文利用ADF检验法,为了检验产业结构变动水平与能源消费水平的平稳性,将产业变动用GDP 1、GDP 2、GDP 3分别表示第一产业变动、第二产业变动、第三产业变动,用TEC表示能源消费总量。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和数据的剧烈波动,则分别对这些变量取对数。lnTEC 、lnGDP1、lnGDP2和lnGDP3分别代表能源消费、第一产业变动、第二产业变动、第三产业变动的对数。利用Eviews 6.0统计软件,可以得出它们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单位根和变量平稳性检验

说明:(C,T,k)表示ADF检验式是否包含常数项、时间趋势项以及滞后期数;* 表示变量差分后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ADF平稳性检验

3.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性检验是指:在序列Xt和Yt消除了趋势之后,如果利用过去的X t和Y t的值一起对Y t进行预测,比单位Y t的过去值预测的效果更好的话,序列Xt和Yt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关系称为Granger因果关系。本文利用这种检验方法来检验产业结构变动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三次产业的GDP所占比重和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见表2。

从上表中可知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只有第一、三产业与能源消费与单向因果关系。即能源消费在96.2%的概率上是第一产业的原因,能源消费在99%显著水平上是第二产业发展的原因。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可以促进河北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河北省是中国重要农产区,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要以能源的消费为基础,因此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样,河北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可以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但是河北省第三产业与能源消费不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是能源消费量的原因,同样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也不是河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河北工业的发展不是能源消费量增长的原因,根据(陈军,成金华,吴巧生,2007))对全国各省工业化水平区域差异与中国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中上海、河北、福建等省市的工业化水平领先于煤炭、石油能源消费水平,其工业化进程突破了煤炭、石油的制约,即以较少的煤炭、石油能源获得了较快的工业化水平。所以本文的研究结果符合河北省能源消费现状。

4.模型的建立与协整检验

协整概论是由恩格尔(Engle)和格兰杰(Grang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协整理论认为,虽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中每个均是非平稳的,但是它们的线性组合有可能相互抵消趋势项的影响,从而使该组合成为一个平稳的变量。因此,协整理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变

量之间寻找均衡关系以及利用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来构建动态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协整分析理论是处理平稳经济时间序列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的有力工具,协整检验的常用方法有Engle &Granger(1987)的E——G两步法和Johansen与Juselius的极大似然法。EG两步法仅能适应于单方程的协整检验,而JJ法不仅能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而且

准确地界定出自回归模型的向量个数。本文检验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与能源消费的协整关系,它是单方程的协整检验,因此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法。

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l nGDP 1 与l nTEC 、l nGDP 2 与l nTEC 、l nGDP 3 与l nTEC 均是I(2),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接下来需要按照格兰杰两步方法的第二步检验这三组变量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平稳序列,假若是,则可以证明这三组

变量之间是协整关系。检验的方法仍然是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为确定单位根检验的类型,首先分别对三个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ECM 1 、ECM 2 、ECM 3作折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模型的残差均围绕零均值上下波动,没有明显的向上或向下的趋势,因此选择 (假定序列服从AR(P)过程,是白噪声)作为检验方程,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三可知,前两个残差同时通过ADF检验,为平稳序列,因此能源消费TEC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变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作协整回归方程,同时从格兰杰因果关系可知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存在一定的单向因果关系。因此,分别以能源消费量为自变量,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因变量分别做回归模型,并根据方程输出结果分别做自回归性杜宾检验、异方差性的怀特检验以及方程稳定性的邹氏检验。经过对方程筛选及处理得出的协整方程如下:

方程1:LNGDP2=0.0997*LNTEC-1.7625+[AR(1)=0.5689,AR(2)=-0.5037]

[2=0.8, R2=0.82, D-W=2.16, F=37.27, C(-15.93), LNTEC(8.22)]

方程2:LNGDP1=-0.511*LNTEC+3.052+[AR(1)=0.9404,AR(2)=-0.4192]

[=0.96, R2=0.96, D-W=1.9, F=210.58, C(7.57), LNTEC(-11.61)]

5.误差修正模型

依据格兰杰(Granger)定理,具有协整关系的一组变量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用以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短期波动的相互影响。

对于(1.1)阶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y t =β

1

X

t

2

y

t-1

3

X

t-1

t

(2)

移动整理,得

Δy t=β0+β1ΔX t+(β(2-1)t-1+εt (3)

式(3)是误差修正项模型,其中是误差修正项,设为ecm

误差修正模型ECM 解释了因变量y t的短期波动Δy t是如何被决定的,它既受到自变量短期波动Δy t的影响也受误差修正项影响。假若y t变量和X t之间存在均衡关系,既有,那么

(2)中的误差修正项可以改写为:

由此可知,误差修正项ecm反映了变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他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称为均衡误差,于是方式(3)可简证为:Δy t=β0+β1ΔX t+λecm t-1+εt (4)

ECM 模型的有优点在于它不再单纯地利用变量的水平值或变量的差分值,而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两者所提供的信息,揭示了变量之间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的途经,为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提供了统一的框架。从短期角度考虑,被解释变量的变动是由较稳

定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所共同决定,短期内系统对于均衡状态的偏离程度的大小直接引起波动振幅的大小;从长期角度考虑,协整关系起到了引力线的作用,把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经过以上分析,本文建立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经济的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DLNP2 = -0.187275315776*LNP2(-2) - 0.0177014467795*LNTEC(-2) + 0.101129610357*E2(-1)

[D-W=1.55,R2=0.46,AR2=0.42,LNP2(-2)(-2.8),LNTEC(-2)(-2.8),E2(-1)(4.4)

结论与建议

1.三次产业结构状况和能源消费在时间序列中存在非平衡性,但是经过差分后四个变量对应的序列分别表现为同阶单整序列。但是只有第二产业和煤炭消费量存在协整关系。能源消费量每增加一个点,工业占GDP比重将增加0.09个点;能源消费每增加1,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会减少0.5.第三产业和能源消费不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2.从能源消费的长期协整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短期影响比长期影响更为显著,而第二产业的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长期影响比短期影响更为显著。第二产业与当期能源消费关系不明显,而与前两期的能源消费的翔升比较密切。

3.格兰因果关系表明,河北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与能源消费量程单向因果关系,第三产业与能源消费没有因果关系。能源消费量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原因。能源是第二产业发展的保证,但是河北省工业的发展不是能源消费量的原因,说明河北工业化水平突破了能源的制约。

总之,河北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进行调整,缩减高耗能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利用科学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

参考文献

[1]史丹,张金隆.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8).

[2]张丽峰.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发展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J].经济经纬,2005,6.

[3]马超群,储慧斌,李科.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

程,2004,22(10):47-50.

[4]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36-173.

[5] 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Ev i ews 应用[M] .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43-150.

[6]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当前全球能源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清洁化、低碳化为特征的能源发展趋势愈发清晰,人类迎来第三次能源大转型。 能源系统是一个受政策、技术、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本次能源转型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各类能源发展将如何演进?有必要对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系统研判,从而为油气企业制定战略规划、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咨询以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即欧佩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以及BP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能源展望报告为研究对象,对2040年前全球和中国能源发展态势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判。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 1、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速创新高、中美印是主要贡献力量 根据2019年6月11号BP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显示,按照每单位百万吨油当量(百万toe)计算,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13864.9单位,相比于2017年13474.6单位的能源消费总量,2018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为2.9%,这是自2010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快增速。 图1:2008-2018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单位:百万toe) 图2所示为各国或地区对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2018年能源消费增长的2.9%总额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中国、美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对这一数据的贡献最大,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2018年,美国的能源消费增长3.5%,相较于近期的历史平均水平,美国的增长令人惊叹,不同于以往十年的下行趋势,这一增速达近三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图2:2018年各国或地区对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 引用自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 从能源消费的数量上来看,中国大陆地区总计消费32.7亿toe,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增加到23.6%;美国消费23亿toe,印度消费8.1亿toe,位居 二、三位,俄罗斯消费7.2亿toe,排名第四,具体见表1。 表1: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能源消费情况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一、消费趋势 美国国内能源消费比重排序依次是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这5项能源为美国国内生产生活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动力。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最近的几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自2007年达到峰值101.315Q Btu后,逐年下降到了2012年95Q Btu。美国国内能源生产总量在2007年至 2012年期间不断上升,但由于其国内能源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最终使得美国国内能源消费总量在此时间段内下降了6.13%。 美国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对能源的需求量各有偏重。根据2011年数据,交通运输业中石油是最大的能量供给来源,所占比重达到93%。

在工业生产领域,石油和天然气平分秋色。美国的居民能源消耗已经完成了煤改气的变革,天然气在居民能源消耗量中占据绝对多数地位达76%。发电领域煤炭仍然是最大供应来源,但天然气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也在迅速崛起,成为日后可取代煤炭的强劲对手。 制造业能源消耗数据表明2002至2010年制造业活动的能源消耗及能源强度(能源总耗/GDP)均有大幅下降 文献来源: Manufacturing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Show Large Reductions in Both Manufacturing Energy Use and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Manufacturing Activity between 2002 and 2010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制造业能源消费调查(MECS)的数据表明,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从2002年到2010年下降了17%(图1),而制造业同期产出总值仅下降3%。数据表明,单位产出值的所耗能源发生了显著下降。能源强度的大幅下降既反映出了能源效率的改善,同时也反映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

中国的能源管理和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的能源管理和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是一个有着亿人口和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960 13 从年改革开放以来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特30 1978 别是近五年来经济平均增速在两位数以上。能源生产和消费也在快速增加,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是亿吨标准煤,23.7 2007 消费量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随着中国工业化、城26.5 镇化加快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中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世界能源大国,中国政府的能源管理机构显得薄弱而分

散,中国没有像绝大多数能源大国那样,设有能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 50委员会的能源局只有人,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所以至今管理 能源的政府管理机构不足人。这在国际上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事 24 100 情,因此关于中国能源管理机构的改革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 门话题。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新一届中国政府设立了高层 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同时组建了国家能源局,负责拟 定和组织实施能源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并承担国家能源委员会 办公室的工作。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说明中指出,能源 关系国民经济、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妥善应对日益增长的 能源需求和复杂的国际. 能源形势,是我们必须长期面临的战略性问题。为加强能源战

略决策和统筹协调,方案提出设立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研究拟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 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新一届国务院机构设置、能源管理得到了加强,能源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健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年1979 到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而同期年均增长5.4%GDP 2006 达到。基本实现了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经济总量翻两9.7% 番。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中国能源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多年来,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

2015年世界十大能源消费国

2015年世界十大能源消费国 2016.8 听说前一阵宝宝们都很忙,忙着看奥运数金牌聊八卦,宝宝们确实不容易。说到本次奥运会,巴西人民“绿色环保、拯救地球”为主题的开幕式真是相当“走心”!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清洁能源“点亮”里约奥运。作为能源人,众亲们知道巴西为什么有底气打出这样的主题吗?趁着这个机会,小编带众位亲看看世界能源消费格局。 信息速览 1.2015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1%,低于过去15年2.3%的年平均增长率。 2.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占比创2005年以来最低记录;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增长率最高,消费量同比增长15.2%。 3.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3%。 4.能源消费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 5.巴西能源消费排名第8,其清洁能源比重高达33.4%。 世界能源消费总量 世界能源消费增长:1.0% 2015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约187.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低于2014年1.1%的增长率和过去15年2.3%的年均增长率。 世界煤炭消费下降:1.8%

2015年,世界原煤消费量54.9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8%,低于过去15年3.2%的年均增长率。原煤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9.2%,创2005年以来占比最低记录。 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15.2% 2015年,世界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5212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2%,接近过去15年14.1%的年均增长率。非水可再生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8%,同比增加升0.3个百分点。 世界能源消费大国 2015年,世界能源消费量前十的国家如下(亿吨标准煤)。巴西排名第八位,跟您的预想有差距吗? 排名前10位的国家能源消费占总量的65% 排名前10位的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22.7亿吨标准煤,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5%。 中国消费占比最大:2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量约4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23%。 俄罗斯消费下降最快:3.3% 2015年,俄罗斯能源消费量9.5亿吨标准煤,居第四位。俄罗斯能源消费量同比减少3.3%,在十大能源消费国中,增长率最低。 能源消费结构 原油还是能源消费冠军,占比32.9%;亚军是煤炭,占比29.2%。有些宝宝可能要说了,煤炭和原油差距不大嘛!但熟悉能源形势的亲,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DOC)

中国能源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不合理性、约束性凸显。形成原因涉及资源禀赋、电力结构与能源选择。存在问题体现在能源的资源、利用、缺口、体制四个方面。这一能源结构的优化,需要战略布局,也需要多项策略组合推进。 一我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11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85%以上,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从2001年至今煤炭年产量和消费总量所占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而其消费量的比重1997~2006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表1 2001~2011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 表2 2001~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中叶的水平。我国能源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煤占的比例高,煤与油、气资源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恰好相反。以2009年为例,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仍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其中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4.8%,煤炭和天然气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9.4%和23.8%,核电占5.5%,水电占6.6%。发达国家一级能源消费结构中,油、气资源所占的比重更大。 二形成目前能源结构的原因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形成原因多样,主要有如下几个: 第一,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察赋。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资源小国,主要传统化石能源储量很低。2009年,我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2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1%;天然气生产量为851.7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85%;国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储量的13.9%。我国原煤开采量居世界首位,2009年的煤炭产量为25.84亿吨。相对来说,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我国大量可利用的廉价劳动力使采煤成本比较低,煤炭的价格也比较低,这是煤成为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主要来源的首要原因。 第二,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虽然近年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一直强调适当降低煤炭在能源生产、消费中的比重,但煤炭所占比重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进一步提高,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为保障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大量火电厂不停地消耗煤炭资源,同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有害物质。 第三,用煤成为最经济的能源选择。发展经济需要充足的能源,而能源的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等没有计算在企业耗能的直接成本中,造成众多能源中,用煤的暂时经济性最高。 三我国能源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仍处于增长阶段。对煤炭能源的依赖,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能源利用、能源缺口和能源体制四个方面。 (一)能源资源方面的问题 1、能源分布不均衡、煤炭运输紧张。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对我国生产力布局、交通运输均产生重大影响。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都是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问题。 2、人均能源拥有量少、人均消费水平低。 虽然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

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能源发展研究课题组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由1990年的10.39亿吨增至2006年的22.1亿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能源结构也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煤炭在常规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下降,到2006年其比例已降到69.4%;油气消费结构比例明显上升,达到了23.43%;一次电力比例上升迅速,达到7.2%。但由于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 不仅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差,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经济效益差,产品缺乏竞争力,而且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煤炭开采严重损害我国已十分紧缺土地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煤炭开采形成的塌陷土地面积1.5~2.0万公顷,其中耕地占30%。其次,煤炭开采严重破坏地下水资源,2000年,全国煤矿废污水的排放量达到27.5亿吨。全国累计有400多条河流受到煤矿污、废水的污染。第三,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气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第四,煤炭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给我国环境保护带来了沉重的压力,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到2588.8万吨,90%是由煤炭燃烧产生的。第五,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治污成本较高,酸雨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2%。 同时,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给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挑战。当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空

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等环境问题,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一方面,全球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促进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力度,尽量抑制、减少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也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油气资源,减少煤炭消费量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在境外获得减排抵消额,有可能实现资金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质性转让。因此,这种机制有可能对国内能源工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可再生和新能源利用效率和比例产生积极影响,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气候变化给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挑战是不容回避的。现在就必须毫无迟疑实施能源结构优化,缓解未来环境、气化变化给我们带来压力。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居民生活用能优化成为必然趋势和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将推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进而推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逐步优化。 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要求。我们认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立风险基金,加大基础性勘探投入。要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加大对其他种类能源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投入。我国油气资源探明程度还较低,仅为23%和10.7%,还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但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实施“战略西进,加强海域”,油气勘探难度逐

世界能源结构

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展望(2010) 未来15—20年,中东、拉丁美洲、里海地区、俄罗斯和西非、北非将成为世界石油生产能力的主要增长地区。国际能源贸易量将继续增加,管道运输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加快,能源公司的改革和发展将深入进行,能源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国际合作将加强,相应的技术创新将继续取得进展,能源产业链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1、世界各国能源结构 目前世界各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一般取决于该国资源、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因素。 1)煤炭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消费中往往以煤为主,煤炭消费比重较大,其中南非为77.1%,中国72%,波兰68.1%,印度56.8%,澳大利亚44.5%,美国24.9%。 2)发达国家石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均在35%以上,其中美国39.7%,日本51.1%,德国40.6%,法国37.9%,英国35.4%,加拿大37.9%,意大利58.4%,澳大利亚36.3%。 3)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天然气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均在35%以上,其中,俄罗斯55.5%,伊朗43.8%,沙特41.2%,英国35.1%。 4)化石能源缺乏的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核电及水电,其中日本核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6.8%,法国核能占40.1%,韩国核能占13.8%,乌克兰核能占13.8%,加拿大水力占13.0%,巴西水力占19.8%。 5)世界前20个能源消费大国中,煤炭占第一位的有5个,占第二位的有6个,占第三位的有9个。

当前就全世界而言,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第一位,所占比例正在缓慢下降;煤炭占第二位,其所占比例也在下降;目前天然气占第三位,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前景良好。 2、世界能源发展展望 1)到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中的化石燃料将占90%。 2)随着发展中国家煤炭消费量的增长,世界煤炭消费量将增加50%,未来50 年,世界能源结构仍将以化石燃料为主,煤炭将重新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煤炭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达28.1%,将超过石油(26.9%),重新成为第一能源。 3)到2020年,三分之二的煤炭消费由非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消费,而目前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和非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的煤炭消费比例各为50%。 4)到2020年,世界发电量将以平均2.7%的年率增长。 5)在世界发电业中,煤炭仍将保持其主导地位。 6)预计世界将增加300万兆瓦的新发电能力,其中一半以上将由发展中国家提供,特别是发展中的亚洲国家。需要大约17000亿美元的投资。 7)世界能源利用和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继续持续增长。 8)尽管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公布了政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全球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提高60%,发展中国家将占此增长的三分之二。

我国能源构成资料

我国能源构成:我国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电储量相当丰富,中国一次能源的探明储量和居世界的位次如下:煤炭探明储量1500Gt 位居世界第三石油探明储量7.0Gt 位居世界第六位天然气探明储量33300Gm^3位居世界第十六位水电探明储量0.68GkWh 位居世界第一。现已探明,我国煤炭占能源资源总储量的98%以上,而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例很小,不到2%,这是我国能源储量构成的最大特点。我国能源储量构成以煤为主,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能源 生产和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基本格局,奠定了我国能源自给政策的基础。 我国能源的地区分布:我国能源分布广泛,但能源种类及储量分布极不均衡,差异很大,表1列出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构成。由表1可见,华北、西南及西北地区是我国煤炭、水力、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的区域,人均能源丰度较高,东北地区石油及天然气的储量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及构成 能源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能源资源的构成% 地区能源合计煤炭水利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利石油天然气参源丰度tce/人 华北43.9 64 1.8 14.4 98.2 1.3 0.5 2680 东北 3.8 3.1 1.8 48.3 54.6 14.2 31.2 293 华东 6.0 6.5 4.4 18.2 72.9 22.5 4.6 141 中南 5.6 3.7 9.5 2.5 44.5 51.8 3.7 142 西南28.6 10.7 70.0 2.5 25.2 74.7 0.1 1218 西北12.1 12.0 12.5 14.0 66.7 31.3 2.0 1216 中国能源供需状况 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突破20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达到22亿吨,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达到1181亿吨,居世界第六位;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5003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2位。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使能源供应面临的压力逐渐加大。/十五0时期能源消费总量中,我国国内资源的供给率平均为9316%,平均差率为614%,其中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为614%、718%和713%。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和储采比水平低。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一次能源的储量居世界第3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分别居世界第3位、第12位、第22位和第1位。2000年,我国能源资源预测总量为4万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4%。探明能源资源总量为823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预测资源总量的20%。截至2005年底,全国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8亿吨,资源探明率为2513%。探明可采储量70亿吨,占探明储量的2711%。剩余可采储量为2419亿吨。如果没有新发现大型油田或没有重大技术突破,按 目前原油生产能力计算,只可继续开采14年,远低于世界原油41年的储采比水平。中国的天然气资源同样匮乏。截至2005年底,已探明地质储量为612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1613%。探明可采储量约为315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为218万

(完整版)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 ·肇庆市统计局能源科· 目前,肇庆经济正处于平稳和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很大,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拉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如何化解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节能降耗的首要途径。现就近几年我市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一、全市能源消费利用的基本情况 (一)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 近几年,全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情况如下(见表一)。 表一:2005年-2008年GDP和能源消费增长情况表 (二)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 单位GDP能耗是能源消费总量与GDP的比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2005年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由2005年的0.9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08年的0.887吨标准煤/万元,表明能源利用效率逐渐得到提高。

图一: 2006年-2008年期间各年度GDP能耗下降率 (三)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关系。短期内的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常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分析。它直接反映出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当经济中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科学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增速通常会大于经济增速,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反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则会小于1。 表二: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逐年下降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同期内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率。该指标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节能降耗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反

关于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 院 (系) 工商管理学院 所在班级2012级工管(1)班 姓名金军霞 学号 20122057 日期2015年6月

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学院:工商管理班级:12工管(1)姓名:金军霞学号20122057 内容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案例通过对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产业结构、人口增长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所建模型中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等问题进行了检验与修正。在各因素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因而产业结构的变动率很大程度上影响能源消费,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在能源消费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能源消费工业生产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战略投入要素,在经济增长初期,能源的投入能够带动经济速增长。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的燃烧推动蒸汽机的普及,进而带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了工业化的起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石油的大量使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量。可见,经济增长和能源投入之间形成了一定互动关系,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经济增长又拉动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能源消费,一般这部分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另一部分是由管理水平、市场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决定的能源消费水平,即体制性因素决定的能源消费水平。这部分能源消费可变性较大,是引起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目的 我国国民经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较长时间处于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而供不组的紧缺状态,20世纪末的“九五”期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呈降的趋势,出现了难得的源供需基本基本平衡状况,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煤炭过于求与石油的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本文拟从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生产入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我国能源消费与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我国能源消费的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报告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少用煤,发展气

的矛盾日趋尖锐,目前中国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是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中国必须从实际出发,能源消费结构必须优化,石油、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逐年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也将加大力度,经济整体上必须向低碳转型。今年2月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并制定出近期抓好的6项工作,包括:编制好“十二五”能源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落实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目标;构建以低碳排放为主的工业、交通、建筑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全方位拓展能源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加强煤电油运供需衔接,满足居民生活和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需求。 2. 出于对国际社会的责任: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CO2排放量增长迅速。1978年中国CO2总排放量为1 3.8亿吨,2007年增长到60.1亿吨,30年增长了3.35倍,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比重,减少CO2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大势所趋。气候变化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挑战。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综合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 3. 出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潜力:中国的盆地面积大、沉积岩厚、分布广,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已评价沉积盆地150个,拥有石油资源量909亿t,占石油总资源量的96.7%。9个主要盆地拥有天然气资源量30万亿m3,占全部天然气资源的80%,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北地区。正因为工作程度低,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的方针是“深化东(中)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辟新区”,加大对低勘探程度、勘探难度大地区的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通过对陆地新区、新领域、新层系及管辖海域的地质调查与远景评价,天然气的前景非常乐观的。目前在渤海湾、青藏高原、南方海相碳酸碳地区都有新的突破。 C.调整路径 1. 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效率高、污染小的优质能源,其燃烧造成的污染较小,约为石油的1/40,煤的1/800,被称为大自然赋予的“绿色能源”。 中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低,只有22.4%,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天然气储量进入了—个新的增长高峰期。2000年以来,全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年增4896亿立方米,其中2009年增加6215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34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3.2万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可新增探明可采储量3.3万亿立方米。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分布不平衡,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区域分离。气田规模小,缺少特大型气田。天然气储层地质条件复杂且丰度低,低丰度和特低丰度气田的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50%以上。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特别是资源丰富的西部气区和近海气区可采储量的探明率更低。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潜力:天然气地质资源量55.9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待探明地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9大盆地。2000-200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由262亿立方米增至830亿立方米,年增16%;消费量由245亿立方米增至887亿立方米,并呈加快增长态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与世界能源结构

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与世界能源结构 科学家对21世纪的展望和预测认为,21世纪将有几个主要特点:将会爆发全球性能源危机,全球将寻求新的可再生能源并扩大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全球性生态危机在所有国家,特别是在工业发达国家令人恐惧地迅速发展,水资源特别是饮用水缺乏问题加剧,全世界必须使用现有的资源和资金来解决;气候发生全球性变化,自然地分成几个自然气候区,环境对人类和生物资源的影响加强,全世界将大量应用氢能源和物质技术来消除这些变化的消极后果;开发太阳系的行星和宇宙空间,在地球的条件下利用宇宙技术;由于不利的环境因素影响,人们免疫能力下降,全球应建立人为地恢复和保护免疫能力系统;发展和完善人工智能,并广泛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保障系统。 由于20世纪以来的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21世纪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全球性生态危机加剧、自然环境变迁、人口不断增加等不利因素。要消除这些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和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能源的供应和保障是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开发和使用经济、环保的能源(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将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和能源科技永恒的主题。 自1973年中东战争触发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世界能源结构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期,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向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持久系统转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估计要经历100年的时间。因此,在未来的50年内,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仍将是:以化石燃料为主导,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补充(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同时以发展节能技术或产品为基础。 据1995年统计结果表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是煤炭占27.2%,

石油占39.7%,天然气占23.1%,核电占7.3%,水电占2.7%。 石油产量与消费有所增加 1993~1994年间,北美和亚洲对石油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引起了世界石油产量的增长。据统计,1994年世界石油产量增加至29.53亿t(5900万桶/年),这是近五年来石油产量的第一次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1997年10月到1998年3月石油价格下降了40%,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石油限产,以维护石油输出国的利益。 据估测,今后几年内石油产量和消费将分别增加2%,供需前景难以确定。但中东丰富的油田已逐渐达到其生产极限,生产成本将急剧上升,今后石油价格将会增长。这将导致人们寻求更经济的替代能源。 天然气产量增长缓慢但发展前景可观 据1994年统计,全球天然气产量增加了0.3%。美国1995年后的天然气产量增加了18%,而石油产量却减少了20%;其他地区的天然气产量增加了4%。十分可观的是,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新估算,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目前世界天然气总量用现代技术经济开采可供人类使用145年。另据法国天然气技术协会预测,从目前至2020年期间,天然气产量将持续增长,2000年天然气产量约为21.5万t油当量(约为2.5万亿m3),2020年世界天然气产量会达到高峰期,可达26.2亿t油当量(约为3.5亿m3)。 煤炭消费仍然持平并略有增长 自1989年以来,全球煤炭消费保持持平并略有增长。在一些工业化国家,煤炭消费基本持平。美国煤炭产量增至10.3亿t,发电用煤需求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欧盟煤炭消费减少了18%。东欧国家自1987年以来煤炭消费减少了36%,1994年减少了10%,从而导致大部分煤矿停产关闭。俄罗斯到1995年仅煤炭工业债务就达3.2亿美元。198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煤炭消费则增加了一倍多。 1990~2010年间,就一次能源的消费而论,煤炭在所有能源中的地位仅次于石油。在此期间,煤炭的消费量预计将会增加,从1990年的517Mt上升到2010年的6551Mt(百万吨)。根据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和能源利用强度的趋势,2010年全球的煤炭消费量将会达到5840Mt~7379Mt之间。在20世纪80~90年代,煤炭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略上升26%~27%,但这一比例预计在2010年将会回落到25%。 值得重视的是,在发展煤炭生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煤炭生产成本昂贵;二是发展煤炭业对人和生态会产生巨大的损害,主要表现在环境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我国能源消费数据显示, 国民经济运行对煤的消 费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2000 —2001 年我国 煤炭的消费比重分别为69123 %和68184 %。目前, 我国硬煤消费量占世界硬煤消费总量的3116 % , 是 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 与煤炭的高消费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低水平 的油气消费量。2001 年我国油气消费量仅占世界消 费量的616 %和112 % , 而美国分别达到2515 %和2415 %。就国内能源消费结构, 2001 年油气的消费 比例分别为25126 %和2176 % , 而世界平均水平高达4016 %和2412 %[1 ] 。 一般而言,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能源消费水平就 越高。能源消费水平高意味着油气的消费在能源消费中占据较大的比例。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主要依靠煤炭资源而达到经济发达水平的先例。近些年来, 一些欠发达且已实现经济起飞的国家和地区, 包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亚洲四小龙均已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一些处于转轨阶段的国家, 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也不同程度出现了能源优质化现象。112 油气资源体系中天然气的地位在上升 世界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预测, 到2025 年, 天 然气将取代石油, 成为全球通用的第一能源[2 ] 。从世界范围看, 天然气是一种储量相当丰富的资源, 2001 年初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64 万m3 , 按能量当量计算相当于世界的全部探明石油储量[3 ] 。更值得一提的是, 世界天然气资源的探明程度远比石油低, 过去10 年内全球所钻探的石油探井是天然气探 井的4 倍[4 ] 。 据经济学家预测, 未来20 年内我国国民经济仍 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GDP 年均增长率依然可维持 在710 %~810 %的水平, 国民经济运行的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为0145~0150 。其中, 煤炭消费弹性系数 约为013 , 石油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15 , 天然气消费 弹性系数为114~115 , 一次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15 ~016 。比较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可以发现, 在未来20 年乃至更长时期内,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将以天然气消费的高增长速度为特点, 天然气市场也会因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发育和成长。 发展LNG产业, 逐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是一项 庞大的系统工程。然而这种转变必须有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煤是中国存储量最丰富和成本最低的能源, 如果转用天然气很多企业将面对成本上升的问题, 政府若无政策支持, LNG 产业的发展必将受到抑制。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措施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措施 08级经济1班学号:J0801130 李蕊莹 摘要:能源短缺、能源安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以煤为主的不合理能源结构、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能源领域面临的问题。全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其内容应包括:合理的能源供应路线,从国内外两个方面保证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的消费比例,使得能源消费能够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保证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提高能源效率,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消费的环境友好性,这有赖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能源结构环境可持续发展节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2004年11月3日在北京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但是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煤炭,加上国际上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能源消费的环境问题和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强化节约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日益重要的问题. 入21世纪以来,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发展知识经济要求人们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以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向知识化转变;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化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社会却面临着资源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制约。 一、中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偏低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能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态势。 二、中国人均能源消费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逐渐上升。2007年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量为1.99吨标准煤,是2001年的1.8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低,2006年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9.1%,分别仅为美国、日本、德国的16.9%、32.2%和32.9%。 三、中国能源消费趋向集中,加工转换效率总体不高 中国六大高能耗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能源消费迅速增长,2006年其总量为12.60亿吨标准煤,是2001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4%,高于11%的能源消费增长率。六大高能耗产业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比例也在不断上长,由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