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规划报告

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规划报告
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规划报告

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规

划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规划报告

目录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加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制定本规划,指导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期为2009-2012年。

本规划所指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环保装备和产品生产、节能装备和产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业。

一、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以来,我省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绩。重点工业企业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均不同程度下降,万元GDP综合能耗有所降低。2008年COD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2.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削减了2.7%。

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十五”以来发展迅速,为我省及其他地区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8年节能环保产业总销售收入353.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1.5亿元。其中环保装备和产品生产总销售收入24.6亿元;节能装备和产品生产总销售收入136.3亿元;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总收入10.7亿元;资源综合利用总销售收入182.0亿元。从业人数7.9万人。

安徽省拥有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肥水泥研究院、蚌埠玻璃研究院等一大批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单位;拥有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瓦斯治理工程研究中心、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创新平台。研究开发出余热利用设备研究与制造、烟气除尘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等多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

但是,从满足我省节能减排需求的缺口来看,与周边省份相比,我省节能环保产业还存在很大差距,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产业化规模总体较小。尽管我省节能环保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是大型龙头企业不多,发展无序,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尚不明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二是科技实力尚未转化成经济实力。我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关键和核心技术还比较落后,节能环保设备制造、技术和产品研发等能力较弱,产业化步伐跟不上,环保效益难以实现,是我省环保产业发展的软肋。

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环境监理、环境审计、环境法律咨询、环境贸易与金融服务等业务领域还十分薄弱甚至处于空白。现代节能产业中先进的“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产业机制在我省也基本未开展。

四是配套政策机制不完善。我省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存在较大的制约因素,如企业污染治理监管缺位、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低、城镇污水管网不配套、污染设施运营资金不足、价格体系不能支撑市场回报、信贷成本过高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育。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增长,不仅受到国内消费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加剧等一系列矛盾的困扰,尤其是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影响。因此,通过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推动结构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化解各种制约因素,进一步启动内需,增加有效供给,为我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提供重要动力,是实现我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合芜蚌为重点,充分发挥我省技术优势和政府的推动作用,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提升装备技术和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市场竞争能力强、结构及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优化结构

着眼于国家和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产品,加快做大做强,优化节能环保产业结构。

2、产业集聚,发挥优势

促进节能环保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相对集中布局的产业基地。

3、自主创新,培育特色

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节能环保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快实现产业化。缩小在重点领域环保关键技术和设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全国环保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环保产业技术和产品品牌。

4、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在政策法规、体

制机制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节能环保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5、创新服务,引导消费

推动节能环保技术服务市场化,鼓励节能环保重点工程服务外包,支持合同能源管理和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倡导绿色环保消费理念,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扩大环境友好型产品消费市场。

(三)总体目标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12年,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达到750亿元,年增长率不低于20%;约占当年GDP的5%。其中,节能产业25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350亿元,环保产业150亿元。

——企业发展初具规模。到2012年,在节能和环保两个领域分别形成3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形成5-10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节能环保产业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基地。

——自主创新能力显着提高。到2012年,研究开发投入占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组建一批国家级、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100项以上,获得发明专利50项以上。

——初步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和环保产业组织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具备较强的国际及区域产业合作和竞争能力。

(四)产业布局

合芜蚌重点发展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节能和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业。全省各市根据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发展地方特色节能环保产品,与合芜蚌地区形成互动互补。

合肥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发挥科研优势,依托十城千辆试点工程,打造节能环保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重点加速节能环境保护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重点扶持行业领先的品牌运营企业发展;建设省级节能环保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服务中心与信息交流中心。同时要加强节能环保设备的开发,发挥省会城市的核心区位优势,带动全省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芜湖市依托海螺川崎、奇瑞等骨干企业,打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节能装备制造、汽车环保产品的开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重点建设节能装备产业化(芜湖)基地。

蚌埠市作为我省节能环保产品生产的龙头城市,重点发展环保设备制造业;建成以环保设备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的环保产业园;重点建设环保装备产业化(蚌埠)基地。

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并依据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确定发展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如下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一)节能产业重点领域

1、节能装备制造

——加快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示范。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控制技术、无功补偿技术与装置、电效管理系统、低压智能节电系统、节能变压器、高压智能节电系统、节能风机、低损耗配变技术、余热/余压/余能发电技术等。

——加快节能装备推广应用。依托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示范项目,重点发展余热干燥设备、余热蒸馏设备和余热发电锅炉设计、制造和应用,推广应用高效节能装备产品,淘汰落后产能。

——按照节能检测规范和能效标准的技术要求,更新改造省市节能监测(监察)中心节能监测仪器和设备,建立节能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和信息平台,建立节能监测(检测)流动实验室,提高监测(检测)技术水平。加强节能监测(检测)标准化建设。

2、节能产品

——节能环保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和微型车,通过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及应用,重点发展高技术水平的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用汽车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研发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增压中冷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稀薄燃烧技术、高压共轨喷射、电控燃油喷射等技术应用,提升小排量经济性汽车的技术水平。

——推广高效节能产品。重点引导节能空调、平板电视、单元式空调、冷水机组等高效节能家电、办公及商业节能产品。重点引导推广LED灯等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

3、节能服务

——发展提供节能设计、测量、咨询、审计、能源管理等服务的节能服务公司。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核。鼓励商业建筑节电整改、智能建筑整体节电解决方案、工矿企业/车间系统节电改造技术、工业企业整体节电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

——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提高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提供市场化节能服务。

(二)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1、环保装备制造

(1)水污染防治装备

——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发展2万吨以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以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为目的,构建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开发节能污水处理设备,选取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全流程节能降耗工程示范;发展高效节能生物脱氮除磷、循环式活性污泥、移动床生物膜等技术及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生物滤池和厌氧膨胀床、厌氧流化床等;发展居民小区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中水处理及回收利用成套设备;开发适合中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高效人工湿地、人工生态水处理技术。

——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系统技术完善与提升及设备的成套化、系列化、高新技术化为目标,针对我省化工、医药、制革、印染、味精、造纸等重点行业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种类多等特征,以污染物减排、清洁生产、工业废水回用的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为重点,攻克高浓度、高毒性、高盐份、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并研制相应成套设备,为我省工业点源的“减排”这一重大任务提供技术支撑。

——水体污染控制和饮用水源保护。以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和改善为目标,攻克原水中氮磷、难降解有机物、藻毒素的高效去除关键技术,饮用水复合微污染净化技术,研发相关技术的中试规模的处理设备,建立2~5万m3/d规模高效净化示范工程。研发地下水饮用水源净化技术和设备。

(2)大气污染防治装备

——推行洁净燃烧技术,开发高可靠性、低运行消耗、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及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与设备,提高整机的技术含量和自控能力。重点发展高效洁净催化燃烧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高效除尘器、高温高滤速袋式除尘器及袋式除尘器高效清灰技术。

——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及污染物削减控制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燃

烧过程中SO

2、NO

x

同步控制与治理技术,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技

术;支持燃煤汞污染、二恶英、VOC等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开展脱硫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集成示范。

(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

——以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废渣和危废以及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装备。重点发展城镇生活垃圾分选、焚烧发电和高效垃圾焚烧尾气处理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在城市生活垃圾热值偏低的城镇鼓励开发应用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适当发展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和设备。发展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技术、医疗垃圾、有毒有害废物处置设备。2012年建成一批生活垃圾焚烧、污泥资源化处置产业化示范工程。

2、环保产品生产

(1)新型环保材料与药剂

——针对不同的废水处理目标,研究开发和推广新型载体填料、新型絮凝剂、吸附剂等水污染治理新材料。提高袋式除尘器的材料质量、技术性能,开发高效固硫剂、耐高温(>250℃)、耐腐蚀用于烟气净化的特种滤料,改进制备工艺和后整理技术。开发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生物除臭剂

等。根据市场和环境法规的要求,开发满足需要的噪声振动控制新材料和新结构。到2012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环境污染控制材料技术与产品,建立初具规模的新型环境污染控制材料生产能力。

(2)环境监测仪器仪表

——紧密围绕国家节能减排工程对实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重点污染源现场监测的重大需求,以自主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应用为重点,促进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自动和便携监测技术与设备的产业化,提升我省环境监测仪器仪表企业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

——鼓励创新发展在线、连续、远距离、高灵敏、高选择、易于联网的先进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发展环境质量在线监测与遥感遥测技术和监控系统。支持发展饮用水源中重要有机、有毒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与设备。

——重点支持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多参数废水及烟气排放在线监测技术和成套仪器设备,积极发展各种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自动控制以及污染源监测数据无线传输技术与装置。鼓励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便携式污染分析检测设备。

(3)环境友好型产品

——鼓励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新产品的生产、消费及使用后的回收与再利用)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支持获得相关环境标志产品、有机食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等认证的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大力推广低排放产品、可降解产品,以及生态纺织品、水性涂料、无石棉建筑制品、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等。

3、环保技术服务

——壮大环境工程一体化工程公司。重点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鼓励从融资、设计、设备成套、安装、调试到运行的一条龙服务,培育集科研、设计、制造、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大型专业环境工程公司。

——强化环境治理专业化运营体系。支持发展治理设施运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行各类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和自动连续监测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和专业化运营管理。

(三)资源循环利用重点领域

1、资源循环利用装备

——加快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加快开发有色金属矿、铁矿等矿物分离、富集与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重点支持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关键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与装备,氧化铝赤泥、钢铁厂酸泥、脱硫石膏、碎煤石等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技术与装备自主研发。支持废旧电器、废旧电池、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分拣、分选、拆解、分离、无害化处理等再生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农作物秸秆固化压块、生产人造板技术和设备研发和应用,重点研发国产无害胶技术。

——加快优势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推广废旧塑料生产型材、管材、废旧铅蓄电池无污染再生铅、农林三剩物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等技术装备,支持电子行业废剥离液、刻蚀液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磷石膏制水泥缓凝剂、建筑石膏粉技术,加快推广废铁泥、钢铁厂酸洗废液综合利用技术。

——培育规模化装备制造企业。在电子废弃物、废旧电池、废塑料、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领域,培育具备成套处理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企业。鼓励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技术革新,扩大出口。

2、资源循环利用产品

——大力推广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加大再生金属、再生纸制品、利废建材产品、再生塑料制品、翻新轮胎、废弃物再利用固体燃料、再生汽车零配件等推广力度。

3、资源循环利用服务

——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按照多元化回收,合理化集中,专业化处理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可再生资源信息交换平台,规范交易行为。选择示范城市,建立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运到专业化企业进行资源化处理。

——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服务平台。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等手段,授权和委托有条件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企业,搭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等平台,完善技术产品交易链服务、原料和产品绿色供应链服务、产业链耦合服务、系统集成服务等循环经济服务体系。

(四)重点工程

1、节能装备与技术改造重点工程

——以马鞍山钢铁公司、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金鼎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龙电器股份公司和芜湖市金牛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基伊埃(芜湖)川崎机械制冷设备公司为代表的一批节能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烧结机余热发电设备、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设备、电站锅炉等,重点建设大容量、高参数循环硫化床锅炉设备,CK立磨及垃圾焚烧处理设备,工业燃烧器,热交换器,超大容量、低耗、低噪音、低局放的节能变压器以及为国内外船舶、电力配套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循环空气冷却器等。支持池州浙源纸业公司生物质能锅炉替代煤燃烧锅炉和池州市三二五发电公司生物质发电锅炉改造项目的实施。重点建设安徽节能装备制造(芜湖)基地。

2、节能产品研发与推广重点工程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支持芜湖奇瑞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ACTECO发动机性能,降低油耗。支持采用进排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VVT)、可控燃烧速率(CBR)、废气涡轮增压中冷(TCI)、汽油缸内直接喷射(GDI)、柴油涡轮增压(DTI)、柴油高压共轨直喷、HCCI(均质压燃)等技术开发高效内燃机,以及通过汽车传动与驱动、材料轻量化、汽车动力电池、

制动能量回收、替代燃料、整车设计与优化、制造工艺等技术的系统实施,推动汽

车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

——鼓励发展节能家电、节能照明、节能建材等节能产品。鼓励安徽世林照明

公司LED发光二极管室内照明产品、安徽乾正光电公司半导体(LED)照明产品、安徽胜芝远通光电公司高频感应灯(第4代绿色光源)等系列节能产品开发。

3、环保装备及产品研发与推广重点工程

——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制造。以蚌埠市安徽意义环保设备公司、安徽

恒意环保科技公司、艾尼科环保技术公司、铜陵市铜冠机械公司等企业为龙头,重

点实施日立移动极板、新型燃烧器、电除尘器、玻璃窑炉环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大

型水处理成套设备、无助燃垃圾焚烧炉设备、环保检测专用设备、以及金属矿山环

保设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美国EE公司的静电除尘、布袋除尘、烟气脱硫技术,燃烧器技术以及德国RAGA AG公司新一代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开发新一代干法脱硫

除尘一体化成套装备等。重点建设安徽环保装备制造(蚌埠)基地。

——重点发展水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安徽国祯公司开展

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及装备的战略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拓展,产品研发

制造到设备集成。重点实施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等重大专项,研究污水氧化

沟处理工艺并形成氧化沟成套技术和设备系统产业化。支持安徽瑞福祥食品公司

“全糟厌氧+IC厌氧处理”污水处理技术产业化、安徽古井集团九方制药公司污水处理、安徽菲利特流体设备制造公司新型环保水处理设备产业化等项目建设。

——污泥无害化和垃圾处理装备制造和推广应用。支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剩余污泥的技术和设备研发与推广,支持垃圾焚烧设备以及尾气处理系统研发与生产。

——环境和污染源监测仪器设备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光机所、中科院智能所等单位自主研发污染源在线监测、环境质量在线监测、机动车尾气、室内环境等监测仪器,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监测仪器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4、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工程

——“城市矿山”十大工程。一是大力推进再制造工程建设,组织2-3家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大型装备再制造试点;二是实施报废机电产品回收利用工程,建设区域性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基地;三是实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工程;四是鼓励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工程建设,建设废旧家电拆解利用示范项目;五是大力推进废旧办公设备回收利用工程建设;六是实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工程,建设年处理20万吨的废铅酸电池再生铅资源化示范工程;七是鼓励废旧手机回收利用工程建设;八是实施废钢铁集散加工利用工程;九是实施废塑料集散加工利用工程;十是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

——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重点建设马鞍山钢铁公司90万吨高炉渣微粉生产线、安徽鑫科新材料公司废杂铜资源综合利用、奇瑞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芜湖新兴铸管转炉煤气发电、淮南矿业瓦斯综合利用、丰原生物化学公司综合废水处理和沼气综合利用、安徽华鑫铅业集团有限公司20万吨废铅酸电池资源化等项目。支持铜陵丰泽建材公司300km3/a粉煤灰加气砌块及年产2亿块粉煤灰标砖、铜陵泰山石膏

2×5000万m2/a纸面石膏板资源综合利用、安徽瑞福祥食品公司年25万吨小麦秸秆

综合利用、中国宣纸集团公司黑液综合利用。重点支持铜陵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重点工程建设

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徽省财政厅08年印发《关于财政支持节能环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设立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鼓励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引导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淘汰落后产能及节能示范项目、技术与产品的推广。重点加大对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城镇垃圾处理设施等污染减排项目建设的支持。支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推进清洁生产,支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设立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金。

(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进一步落实有关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土地、信贷等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适当放宽对节能环保企业的信贷政策。地方财政加大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节能环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落实特许经营权、收费质押贷款。选择条件较好的节能环保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控股、参股、上市融资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环保产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发展格局。

(三)完善市场机制,强化政府导向

建立并完善节能环保市场机制,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机制的形成,为

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信号。适当提高污水处理费和排污收费标准,尽快形成有效的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制度。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适时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建立与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优先使用国产节能环保装备和产品,推动绿色消费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四)激励研发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按照“整合、开放、共建、共享”原则,优先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一批国家级、省级节能环保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抓好合芜蚌创新平台和一批事关全局的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有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支持节能环保企业、科研院所的品牌建设和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在重点节能环保领域,建立起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战略联盟,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五)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建立统一的节能环保产业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监督和节能环保市场规范,健全节能环保工程建设、设施运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防止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的垄断和恶性竞争。支持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建立。加强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规范节能环保工程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支持环保、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及标准制定,促进形成规范有序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体系。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方针。围绕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培养造就一批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以创新平台和项目为依托,加大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的力度,汇聚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的学科带头人和国内外优秀人才;依托骨干企业,造就一支工程技术、经营管理、资本运营人才和企业家队伍,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和支撑。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内外交流和合作,积极组织节能环保产业界参加国际性、区域性的经贸洽谈和交流活动,争取引进更多的节能环保合作项目、资金和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设备和管理,缩短我省节能环保产业与发达国家和省份之间的差距。积极鼓励节能环保出口产品由单一设备向一条龙服务转化。

五、规划实施

省政府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加强协调与配合,整合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扎实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各市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实施。

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适时对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项目、政策措施等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回顾和评价,对规划实施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认真总结实施经验,及时提出加快规划实施的措施和建议,并根据实施情况对规划作出调整,确保规划取得实效。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6日信息来源: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本规划所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技术与装备、节能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与装备和服务,环境治理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 一、产业基础和优势 2009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2.8亿元,占全年GDP的6.74%,其中新能源117亿元,节能68.1亿元,资源循环利用36.3亿元,环境治理31.4亿元,形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一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企业26家。我市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能量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国内领先。2009年,长沙光伏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占国产设备80%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太阳能制造装备龙头供应商,主要核心企业中电四十八所先后成功开发了扩散炉、刻蚀机、高低温烧结炉、单晶炉、多晶炉、清洗机等光伏装备。我市居国内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支撑了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械制造龙头集团企业开始涉入节能环保领域,如长沙中联重科下属的环卫机械分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营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置成套装备,09年产值超15亿元,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湖南永清集团下辖的湖南永清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拥有烟气脱硝技术及设备制造的大型环保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一批大型专业化设备制造公司,如湖南互创集团,主要制造高低速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组装式循环流化床和复合燃烧机,年产值过10亿元。此外,远大住工为国内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形成了国内唯一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体系。 二是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目前长沙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将建设完毕,仅暮云污水处理厂、新港污水处理厂、坪塘污水处理厂、望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计划于2011年结束,四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今年年底完成湘江长沙段8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完成47家国控重点污染源联网;从2008年开始对农村垃圾进行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计划于2011年完成长沙四县(市)的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乡镇垃圾收集处置率达40%;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计划于2011年完成对长沙四县(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其

节能环保产业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分析 一、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是经济高增长之后的必然选择 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国家必然面对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诸多社会问题。经济转型势在必行,而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还可以作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产业,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包括了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三大方面的内容;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等诸多领域。 从投资规模看,预计“十二五”末节能环保领域的总产值将达到 4.5万亿。根据《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 1.41万亿元,其中节能产业2700 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 亿元,环保产业4800 亿元。中信证券研究部预计到2015 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 4.5万亿,其中节能产业1.6万亿,环保产业 1.1 万亿,资源循环利用产业1.8 万亿。 1. 工业节能产业 针对我国不同行业、地区间的节能现状,结合我国现阶段以及中长期的节能目标,按照节能方式划分,工业节能又可主要分为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等三大类。 1.1电机系统节能空间依旧巨大 技术节能主要是采用技术革新的手段降低能耗,其主要包括余热余压利用、工业锅炉、电机系统、输配电系统,以及电力、钢铁、有色、

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传统产业的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等。而电机系统又可以细分为变频器、高效电机、电站空冷技术和无功补偿装置等。 根据《电动机调速技术产业化途径与对策的研究》报告,我国发电总量的 66%消耗在电动机上,各类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0 个百分点。截至2007 年底我国电动机总装机量容量约6.22 亿千瓦,以此计算,运行效率的低下相当于每年浪费电能约2200 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约3 个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因此提高电机运行效率6-7个百分点,年节电量即相当于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 近几年我国高压变频器市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2008 年中国高压变频器市场销售额达34 亿元,增长率达到47.8%,2009 年至2012 年每年的市场增长率将保持在40%以上,至2012年中国高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50 亿。 达实智能主要业务是智能建筑和建筑节能服务,是入选工信部重点扶持节能服务公司中唯一一家中央空调节能领域的公司。 智光电气高压变频器生产企业,全资子公司智光节能入选工信部

节能环保工作措施

富甲项目部节能环保措施 编制人:葛军伟 审批人: 日期:月日

富甲项目部节能环保措施 一、节能环保的目的及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有关政策要求、上级公司有关制度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项目部,实现环境一流目标,持续提高节能环保工作水平,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行清洁文明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预防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特制订本措施。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原则,以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以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法治为保障,不断夯实基础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能源统计,完善能源计量,强化节能环保宣传,依靠科技加快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和维护,坚持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安全高效和谐发展新局面,全面贯彻落实资源节约的基本国策。 二、领导小组及职责 为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保障节能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部成立节能环保领导小组。 组长:杨启才 副组长:马建文陈德峰幸德良 成员:李志强葛军伟张修宇石军陈松刘兴亮张勇 节能环保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 (1)负责组织、领导、安排部署项目部节能环保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

划; (2)负责监督检查节能环保开展情况; 生产技术组: (1)负责节能环保日常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 (2)根据上级公司规划、计划,组织编制和实施年度计划及检查考核工作; (3)组织制订节能环保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4)监督检查项目和计划执行情况; (5)负责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6)组织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负责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生产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较大及以上环境事件调查处理等工作。 物资采购和设备组: (1)参与编制和实施年度计划及检查考核工作; (2)参与制订节能环保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3)负责公司节能环保指标汇总统计及归口对外报送工作; (4)负责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5)负责建立绿色采购制度,制订绿色供货商和绿色产品名录。 党支部: (1)协助主持节能环保工作会议; (2)负责突发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和涉外联系工作;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现状讲解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一、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 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其六大领域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 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 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环保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保产业成为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重视并持续增加 投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近年来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苏州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 增长率在——之间,2010年节能环保产值规模已超过——元。 苏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06-2010年,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全市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5%以上。到2011年,我市节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共有3万多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我市正积极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升级。 2012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公布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环保产业产业总产值达到 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 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价格、财税、 土地等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苏州市节能环保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或“绿色产业”。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 十五章。首先介绍了环保产业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等,接着全面分析了国际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2017年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章总论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概况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名称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性质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单位 1.1.4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地点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进度 1.1.8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 1、投资规模 2、资金筹措方案 1.1.9主要经济指标 表1-1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单位概况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3.1可研编制情况 1.3.2编制依据 1.3.3编制原则 1.3.4编制范围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1.4.1基本结论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的意义 1.4.3经济效益分析 1.4.4社会效益分析 1.4.5社会评价结论 1.4.6风险分析结论 1.4.7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结论 第二章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背景 2.1.1政策背景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提出理由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需求 2.2.2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2.2.3是完善产业链条、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市场分析、销售方案及风险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3.1.1应用分析 3.1.2市场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3.1.4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节能环保规划

2014HT012地块项目工程 节能、环保监理规划 黑龙江鸿庆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8月1日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为了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建筑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相关规范、文件要求与相关政策,更好的加强公司监理的工程项目在建筑节能、环保工程的施工监督与管理,协调好建设单位相关工作并督促总承包单位认真的贯彻落实,本工程监理部特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2、《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3、《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 4、《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 5、《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JGJ 144); 6、《民用建筑节能标准》(JGJ 26); 7、《玻璃幕墙工程质量验收标准》(JGJ 139); 8、《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 137); 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10、《绿色施工评价标准》;(ZJQ08-SGJB005-2008); 11、《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13、以及青建管质字[2010]16号“关于治理当前工程建设管理中突出质量问题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09〕2号“关于进

一步加强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通知”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管理的通知”及黑建管质安字〔2010〕8号“关于做好全省建筑工程预拌砂浆应用工作的通知”和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建筑安全玻璃设计与施工管理的通知”等文件 二、本工程采用的建筑节能措施主要有: (请各监理部总代根据工程设计情况自行删减与增加) ①分隔墙采用烧结空心页岩砖墙及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②外墙外保温采用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岩棉板保温系统?挤塑板聚苯乙烯板保温系统?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③屋面采用60厚挤塑型聚苯板(XPS)保温层? ④采用节能型门窗的形式、中空玻璃厚度与间隙?低辐射玻璃?幕墙采用中空玻璃加50厚挤塑型聚苯板保温层? ⑤是否采用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供热采暖系统温控预热计量技术? ⑥是否采用“预拌砂浆”技术? 三、监理对建筑节能工程、环保控制的措施: 1、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实施监理。工程施工图纸必须符合强制性条文有关要求。施工单位应制订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文件。现场的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建立环

2017年节能技术推广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节能技术推广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 (4) 2、行业自律管理机构 (4)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5) (1)国家法律 (5) (2)行政法规及国务院相关政策 (5)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 (6) (4)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的优惠及限制政策 (6)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7) 1、行业上游 (7) 2、行业下游 (8) 三、行业市场规模 (8) 四、行业进入壁垒 (10) 1、技术壁垒 (10) 2、资金壁垒 (11) 3、管理壁垒 (11) 4、人才壁垒 (12) 5、品牌壁垒 (12) 五、行业发展趋势 (13) 1、发展前景广阔 (13) 2、技术创新仍将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13) 3、信息技术将与节能技术推广服务行业深度融合 (14)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4) 1、有利因素 (14) (1)国家对节能技术推广服务行业的大力支持 (14) (2)能源供给紧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15) (3)节能技术不断进步 (15) 2、不利因素 (16) (1)节能技术推广服务企业规模小,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实力弱 (16) (2)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16) (3)客户经营状况及诚信问题 (17) 七、行业风险 (17) 1、资金风险 (17) 2、技术风险 (17) 3、政策变动风险 (18)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节能技术推广服务行业由多级部门联合监管。国家发改委及相关主管部门负责拟订发展循环经济、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工业节能监察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地方工业节能监察体系建设,制定节能监察工作总体计划,组织协调节能监察机构依法实施节能监察工作;国家能源局及其地方派出机构根据相关能源技术管理条例,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监察,颁发国家能源局相关业务许可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地方政府建设、规划部门对节能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单位的设计施工资质、市场准入资质、项目建设资质进行监督管理。 2、行业自律管理机构 在行业自律管理机构方面,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得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的大力支持,致力于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节能机制,培育并引领全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对节能技术推广服务行业进行自律管理,配合政府工作,宣传节能政策法规、传播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搭建节能服务公司与耗能企业之间合作桥梁、开展咨询服务、组织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等活动。

节能环保项目可行性报告

节能环保项目可行性报告 xxx公司

摘要说明— 把握全球能源变革发展趋势和我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要求,着眼生态 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引导绿色 消费,推广绿色产品,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全面推 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 到10万亿元以上。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支持创新资源富集的中心城市形成以扩 散知识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发挥策源地城市科研人 才密集、学科齐全、国际交流频繁等优势,支持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大学 和科研机构,强化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大力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支持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推进信息、生命、医疗、能源等领域原 创性、颠覆性、支撑性技术开发,推动产学研用联动融合,形成引领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辐射源”。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加快改 革攻坚,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最大限度减少 不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制度障碍,探索建立适应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体制 机制。发挥策源地城市改革创新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批有 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重大改革举措。大力推动科技中介新业态发展, 支持海外人才、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在策源地城市创业创新,支持海外知

名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在策源地城市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和孵化器,打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创新高地。鼓励策源地城市开展“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加快发展知识产 权服务业,更好利用全球创新成果,加速科技成果向全国转移扩散。 人才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要资源。要针对束缚人才创新活 力的关键问题,加快推进人才发展政策和体制创新,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全面激发 人才创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加大力度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弘扬工匠精神 和企业家精神。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 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 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该节能环保项目计划总投资2922.6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410.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47%;流动资金512.33万元,占项目总 投资的17.53%。 达产年营业收入446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555.91万元,税金及附 加50.65万元,利润总额908.09万元,利税总额1083.99万元,税后净利 润681.0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02.9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1.07%,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节能管理环保综合规定国家产业政策 【发文字号】国发[2012]19号 【失效依据】国务院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2016)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2.06.16 【实施日期】2012.06.16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

2018年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 4 1、行业主管部门 ....................................................................................................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二、行业发展情况 (8) 9 1、节能机电工程 .................................................................................................... 10 2、能源管理信息化 .............................................................................................. 11 3、合同能源管理行业概况 .................................................................................. 三、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2) 12 1、资质壁垒 .......................................................................................................... 12 2、技术壁垒 .......................................................................................................... 13 3、人才壁垒 .......................................................................................................... 13 4、资金壁垒 .......................................................................................................... 四、行业竞争情况 (14) 1、节能机电工程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4) 2、能源管理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14) 3、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16)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6) 16 1、有利因素 ..........................................................................................................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16) (2)行业竞争环境逐渐规范 (17) (3)产业配套齐全,行业聚集效应明显 (18) (4)行业的市场空间巨大 (18)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与 关键,继续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下面的是分享的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有关的文章,欢迎继续访问报告网! 为了解张家界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摸清节能环保产业 的发展基础、掌握节能环保产业的主要成就以及节能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 * 张家界调查队近期走访了张家界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业园等相关单位,对节能环保产业进入深度了解,张家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产业发展的势头良好并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一、张家界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一)区位和资源优势相结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永定区作为 张家界市城区所在地,以全面启动文化旅游特色重点县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一山(天门山)、一园(张家界天门山文化产业园)、一水(茅 岩河)、一线(张家界西线旅游)、两带(澧水风貌带、旅游产业带)两 区(沙堤片区和且住岗片区)三大板块协调发展,打造山水城于一体的文化精品旅游,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工业提质升级“135行动计划”与永定区生态资源的优势结合,突出发展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新型

建材等特色节能环保产业。扎实推进工业园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着力推动久瑞生物、智能电力电气设备等项目建设,促进卓达新型建材产业园、旅游商品产业园、康而佳新上药品生产线等项目落地,新建南方水泥公司水泥窑处理城市垃圾项目,扩大福安家木业和恒林生态木产能,建成三川建材等新型建材项目。 (二)以省级生态区创建为契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武陵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委区政府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武陵源区节能环保重点项目8个,累计总投资达1.86亿元,投资项目涵盖环境综合治理、道路改造、饮水工程、节能改造等方面,除武陵源区环保分局外,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企事业3家,分别为索溪污水处理厂、锣鼓污水处理厂、野猫峪垃圾填埋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从业人数有50余人。全区节能环保效果突出,实现万元GDP能耗0.377吨标准煤/万元,COD、氨氮排放量分别为745.5吨、87.8吨,净削减COD4.9吨、氨氮1.3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2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58吨。武陵源区重点环保项目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区推进项目、索溪峪污水处理污水管网提质改造工程、张家界核心景区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武陵源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三)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环保服务并重,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桑植县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主要是由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服务组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与对我国的建议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对我国的建议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钢材占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油气占1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0%。此外,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55%,其中,重度脆弱的占19.8%,极度脆弱的占9.7%。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我国“生态足迹”(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增加的速度远高于生物承载力的增长速度,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生态赤字”正在逐年扩大。可见,我国长期粗放式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趋凸显。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至45%。根据经验计算,碳排放量是能源消费总量的2.5倍左右。按此推算,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50亿吨标煤,则碳排放量将达到125亿吨(2010年全球碳排放约为32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碳排放控制在300-320亿吨以内)。应该清醒地看到,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把资源环境压力释放的过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其中,节能产业中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环保产业中包括环保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装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及再制造。(一)节能产业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报告,从2010-2020年,全球节能投资将达1.999万亿美元,2020-2030节能投资达5.586万亿美元。2008年出台的《美国能效市场容量:展示节能的完整前景》报告称,到2030年,美国节能产业市场将达到7万亿美元规模。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节能产业的投入,欧盟计划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等的研发,英国专门成立国家低碳技术投资公司,发展低碳工业、汽车等节能产业。节能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三个部分。 一是节能装备。全球节能装备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

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在环保领域,已具备自行设计、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能力,关键设备可自主生产,电除尘、袋式除尘技术和装备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保服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部分烟气脱硫设施和污水处理厂采取市场化模式建设运营。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已能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 二是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国际品牌产品少。 三是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行业垄断、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运行效率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

中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 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报告中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 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人:陈振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报告人:**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报告结构 国内企业 行业概况 企业状况 产品状况 行业环境 机遇与挑战 面临的机遇前景与对策 行业的界定 行业规模 国内外现状 -企业特征-主要企业产业政策 行业竞争 投资效益 目标客户 销售模式 服务内容 面临的挑战 市场前景 对策建议 -政府对策-标杆企业研究 外资企业-企业对策 中外企业优劣势对比

大纲 一、行业概况…………..………………….…4P 二、行业环境……..…………………..……13P 三、产品特性………..…..…………………19P ………………………………… 四、企业状况23P 五、机遇与挑战………………………….….32P 六、前景与对策……………………………..35P

1.1 行业的界定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的节能型的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建筑节能服务,一般的建筑节能业务是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建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实施建筑机电设备节能改造、机电设备优化运行、能源监测等各种手段,实现建筑物能耗降低的各项业务。 目前智能建筑是建筑节能服务的主要形式。 行业的上游行业为计算机、通讯、现代控制技术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即信息产业、设备材料行业,下游行业为建筑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如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医院建筑、学校建筑、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等。 属于第三产业范畴 包括能源消耗监测、诊断、方案设计、节能运行管理等 主体特性会性商性 行业特性 主体双重特性:社会公益性、商品性

关于成立节能环保产业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节能环保产业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在各项节能环保政策的带动下,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继续扩张,延续了 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环保产业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2014年1-8月, 环保专用设备和监测仪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692.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4.4%;在《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2014-2015年节 能减排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的带动下,节能减排发展成绩显著。 以创新、壮大、引领为核心,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促进一批新兴领域发展壮大并成为支柱产业, 持续引领产业中高端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立足发展需要和产业基础,大幅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加快发展壮大网络经济、高端制造、生物经济、绿色低碳和数字创意等五大领域,实现向创新经济的跨越。着眼全球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新方向,超前布局空天海洋、信息 网络、生物技术和核技术领域一批战略性产业,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遵 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突出优势和特色,打造一批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策源地、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增长新格局。把握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契机,以更开放的视野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 续完善有利于汇聚技术、资金、人才的政策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营造适应新技术、新业态蓬勃涌现的生态环境,加快形成经济社 会发展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成立节能环保产业公司由xxx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760.0万元,占公司股份67%;B公司出资370.0万元,占公司股份33%。 关于成立节能环保产业公司以节能环保材料产业为核心,依托A 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关于成立节能环保产业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关于成立节能环保产业公司计划总投资8805.7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82.40万元,占总投资的82.70%;流动资金1523.35万元,占总投资的17.30%。 根据规划,关于成立节能环保产业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10861.00万元,总成本费用8668.76万元,税金及附加139.62万元,利润总额2192.24万元,利税总额2634.24万元,税后净利润1644.18万元,纳税总额990.06万元,投资利润率24.90%,投资利税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_图文精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全梳理 表1 :新材料领域相关国家政策 政策名称 政策要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 新材料产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之一。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提高新材料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 ●2.建设产学研结合紧密、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新材料重点产品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新材料产业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1.财税方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及示工程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支持政策。 2.研发创新方面:建立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建立若干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 3.投融资方面: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1.实现新材料人才资源“总量翻番”,满足领域发展

年)》(科学技术部)人才需求。 ●2.实施新材料 人才“五个三”工 程,优化领域人才资 源结构。 ●3.发挥政府、 企业、社会的作用, 改善领域人才发展环 境。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 ● ●鼓励外商投资多种新材料产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多种新材料产品的发展。 《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 1.支持国企业并购国外新材料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国际化经 营。 2.鼓励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国外企业来华 投资建厂。 3.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进出口管理措施,加大对新材料产品和技术进口的支持力度,鼓励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4.鼓励新材料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国

节能环保行业分析报告

节能环保行业分析报告 参考稿 概述: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目前国际上关于环保的狭义定义是目前环保产业的核心内容,而广义定义则是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环保产业包括环保设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三个方面: 国际狭义界定指为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 设备和服务的行业,主要是相对于环境的“末端治理”而言 国际广义界定既包括能够在测量、防治、限制及克服环境破坏方面生产与提供 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还包括能够使污染排 放和原材料消耗最小量化的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这种广义的定义是针对“产品生命周期”而言的。通常来说,几乎每个行业都有清洁生产技术,而洁净产品则特指 对环境无害的产品

中国界定按照国家经贸委1999年的定义,环保产业是以防治污染、改善环境 为目的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环保产业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 二是资源综合利用 三是环境服务 概述:........................................................................ -1 -第一章PEST分析............................................................. -4 - 一、大气污染........................................................... -4 - 二、水污染................................................................ -5 - 三、固废处理.............................................................. -5 - 四、经济.................................................................. -6 - 五、国家政策........................................................... -6 - 1、针对节能产业 ................................................... -7 - 2、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