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有关思维的研究及其对思维课程的启示

脑科学有关思维的研究及其对思维课程的启示
脑科学有关思维的研究及其对思维课程的启示

脑科学有关思维的研究及其对思维课程的启示

大脑是思维的器官,但在人类探索思维奥秘的漫长历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并不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大脑一直还只是人们猜测中的“黑箱”。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脑科学已经成为21世纪最有可能产生突破性进展的研究领域,而且这一领域也最需要跨学科的合作,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正在对包括教育在内的人类自身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脑科学有关思维的研究趋势和特点去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对《幼儿思维游戏特色课程》的启示。

一、脑科学有关思维的研究趋势和特点

1、正视人脑思维的复杂性

左右脑分工、大脑的可塑性、人工智能和机器思维与人的思维的本质区别(探究性、应变性(非线性)和创造性),处于真实的社会文化中,受环境影响较大。

2、从静态的结构研究到动态的功能研究

超越信息加工论(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脑和心理的发展周期理论

3、还原论与整体论的整合

思维中逻辑的和直觉的作用,从人类思维大发展史可以看出,越是在思维的早期,幼儿越是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方法论上需要整合。

三、对思维课程的启示

1、早期经验对幼儿的思维发展有重要影响,课程应为此提供支持。

支持性的环境(文本和教师)、游戏的内在刻度、有挑战性的任务、对经验的传递和训练的正确认识、(发育只提供某种可能性,而最终的发展需要环境和教育,神经回路是决定因素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机会窗口)

2、思维课程应以发展幼儿思维的核心品质为最高目标

人类思维的核心品质(基础的思维能力)是探究性、(《裸猿》中的论述)应变性(适应性)和创造性(吉尔福特对此的论述),在幼儿期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性和好奇心,引导儿童的应变性和创造性是思维课程最重要的使命,而教育者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具有高度整合性的特点,思维课程也需要在课程目标、内容、教学策略和评价方面进行整合,此外还应在课程的整个动态发展系统中让社区、家庭和幼儿园的力量能更好地整合。

脑科学研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脑科学研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方俊明: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非常感谢今天有机会让我在这里跟大家谈谈家庭教育。 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新东方这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成立的发布会,由于时间关系,我直接切入话题,我讲座的题目是“脑科学研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其实脑科学的研究涉及到三方面内容:怎么样理解脑?怎么样保护脑?怎么样开发脑?早期教育的体制涉及到早期教育的两个部分:一个是正常儿童早期教育,另一个是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也就是残疾儿童,当然特殊儿童也包括残疾儿童、超常儿童和有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儿童,当然也涉及到非早期教育的一些其他问题。我谈两方面问题:一个是脑科学目前在研究方面主要缺哪些成果?也就是对人脑奥秘的解读达到哪一种水平;第二个问题,脑科学为早期教育提供了哪些启示。 大家知道人成为万物之灵最重要特点是因为人有聪明的大脑,离开聪明大脑,我们和动物没有很多区别,神奇无比的大脑也就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对脑科学研究应该说是国际性课题,中国从1999年香山会议以后也开始逐步进行脑科学研究,有这方面研究条件的研究所、研究院和大学基本上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华东师大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儿童脑科学研究方面。 脑科学研究到现在为止,人们想解开心智的秘密,实际上离这个距离非常远,也就是说我们刚刚从一个黑箱走到灰箱。但是人们对人脑的奥秘这种科学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成为许多科学家追求的目的,主要范围有三点:理解脑、保护脑、开发脑。我们不是借助于神经科学研究,我们的着眼点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以外,我们关心人脑的信息活动,人脑的活动之所以几十年来成为一个研究的焦点,主要是研究手段的改进,尤其是脑功能成像,能在不破坏脑的情况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原来的研究多半都是静态的,在脑不发生功能情况下进行研究,由于这样一些条件,我们开始能够了解到人的动作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在什么地方。 从1968年到2004年,关于脑功能研究论文数目急速上升,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装3T 脑功能研究设备,我个人负责自闭症儿童脑功能研究。脑功能成像研究,听到一个词,被动的看到一个词,或者什么都没有做,脑子里想到的一个词,内部研讨都可以从脑功能里做出一些区别。从这些研究里面,我们首先肯定了一点,人脑是种系进化的结果,人之所以那么聪明,不是一代、两代形成的,而是种系长期进化的过程,经过六百多万年脊椎动物脑的进

2018-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

2018-2019 究”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主要为广东省内注册的创新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或独立申报;欢迎全国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评审与立项过程按照相关规定与广东省内单位平等对待。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进行申报。 如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在本领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且以本领域领军人物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一般不少于70%。 省外单位牵头申报的,与省内单位公平竞争,择优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库中管理;入库的项目在满足吸纳广东单位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30%)、在广东注册落户或团队加入广东省内单位、科研成果向广东单位转移转化等条件之一后,正式列入省级科技计划,拨付项目资金。 不得申报项目情况 1.项目负责人或企业法人有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含3项)未完成结题的或有项目逾期一年未结题的(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 2.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 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

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 5.省内单位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 6.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申报方式 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提交有关资料进行申报。 申报项目 专题一:脑功能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编号:0331) 研究内容: 1、研发细胞特异性的标记技术,建设神经环路示踪工具库; 2、研发柔性可拉伸、生物相容性好、信号可无线传输、低阻抗、高信噪比、高通量的多脑区植入式微电极阵列、光电极阵列等细胞特异性调控技术; 3、研发适用于自由活动动物外周神经特异性调控的光遗传技术; 4、研发可结合细胞精准度光遗传调控的高精度、大视场、活体三维光学显微神经成像技术; 5、研制可实现精准跨颅,动态聚焦,神经环路水平刺激超声神经调控仪器。 考核指标: 项目实施期3 年。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包括: 1、开发5-10 个细胞特异性的标记技术,建立神经环路示踪工具库;

创新思维训练课后试题(答案)

2017年6月最新尔雅创新思维训练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25,共50.0 分) 1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基本组成要素?()(2.0分) A、核心主题与分支 B、关键词与联系线 C、颜色与图形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关于打破规则的描述哪一项是最准确的?()(2.0分) A、很多时候遵守规则是必要的 B、当制定规则的基础已经变化,可以打破规则 C、打破规则有利于实现创新与突破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 3关于转变思考方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2.0分) A、转变思考方向是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方法之一 B、转变思考方向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多向思维等 C、头脑风暴法和思维导图有助于转变思考方向 D、转变思考方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我的答案:D 4创造性天才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2.0分) A、智商超过常人很多 B、情商高于常人 C、思维方式与众不同 D、体力超过常人很多 我的答案:C

5 软性思考不包括()。(2.0分)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联想 D、直觉 我的答案:A 6 进行强制联想的目的是()。(2.0分) A、追求事物的新颖性 B、喜欢别出心裁 C、突破思维定势 D、把两个不同事物重组在一起 我的答案:C 7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2.0分) A、一种欣喜若狂的状态 B、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全身发抖 C、只关心内心的感受,对外界的敏感性下降 D、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自己烦恼 我的答案:B 8 要想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最关键的是()。(2.0分) A、打好知识基础 B、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D、突破定势思维 我的答案:D 9 批判性思维有时会滑向论辩式思维是因为()。(2.0分) A、人类容易被自己的情绪与信念所左右 B、往往只接受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忽视或曲解不利的证据

最新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培训材料(1)(1)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教师专业提升委托培训材料 第九期 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 中国教师杂志社 2014-10-28

从古至今,人们始终对脑投入较大的研究力度,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研究脑成为最富有挑战性的一个研究话题,吸引了众多领域的各位研究者的注意,愈演愈烈,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且伴随神经影像技术,尤其是脑成像技术,如正电子断层发射扫描(PET)、脑磁图(MEG)、光学成像(OT)等的进步与应用,再加上人们在脑科学领域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渐地发现脑与教育、教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尽管这一关系如何界定并不是很清晰,但是它也指出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关注学生的大脑,要利用学生大脑发展的关键期或敏感期,要重视其具有的可塑性,遵循大脑这一复杂系统自身的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要更好地掌握学生课堂活动的大脑运作情况,自觉地将脑科学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与刺激,充分利用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大脑关键期,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脑科学 脑科学是探究脑与心智现象、规律的一门科学。大脑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控制人们身体的各项机能,存在学习、记忆、认知、思维、语言等能力,而脑科学研究的主要层面集中在探测、认知、保护、开发与仿造大脑等。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基于大脑的发展规律实施教育活动,也就是基于脑的教育,或者基于脑的学习。 20世纪70年代晚期,基于脑的教育出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教育活动中应用相关大脑学习的脑科学研究经验。20世纪80年代早期,列斯力·哈特第一次给出“基于脑的学习”这个词语,将教育分成“与脑兼容的”、“与脑对抗的”两种1。他指出,学校教学的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学校并不清楚突触和神经递质的化学组成,并未将脑看成学习的器官,让教育和环境切合大脑的结构。基于脑的教育,主要指的是认可大脑具有进行意义学习的规律性,教师要按照大脑的自然学习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认识大脑的学习规律,研发适合学生大脑发展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让学生拥有和脑加工相符的学习时机,开发满足脑的教育条件。 二、大脑发展关键期或者敏感期 脑科学和教育之间存在的联系,变成当前教育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明确大脑的运作机理,研究各种教育与学习形式在大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上的主要价值,这会给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各类学习和认知难题的处理提供有效的方式。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大脑发展阶段,具有一系列的发展关键期或者敏感期,这些都可以叫做学习关键期2。这一关键阶段的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育至为关键,也有脑科学研究将这一学习关键期看作是学生个体发展阶段的“机会之窗”。 20世纪60年代,戴维·休伯尔等依据视觉剥夺实验的结论提出大脑发展关键期这一概念3,研究指出,把才出生一段时间的小猴子或者小猫借助外科手术的方式将眼皮缝上的话,几个月再打开,就会发现它们不能得到视觉信息,虽然这些动物的眼睛在生理层面正常,并且这些最初被剥夺视觉经验的动物的视皮层的机构也和其他的动物不一样。基于此,休伯尔等指出视觉机能存在发展关键期。而且,众多的脑科学研究者也开始研究大脑发展的关键期,获得了较大进步,得出比较一致的结果,认为大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存在不同的关键性。一些能力会在大脑发展的敏感阶段易于得到,例如,人们视觉能力的发展关键期是在幼年,而 1雷纳特·N·凯恩,等.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吕林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建华,刘丹.当代脑科学视野中的儿童学习关键期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 (1). 3王薇.基于脑科学的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创新思维训练考试答案

单选题 1 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 一种欣喜若狂的状态 B、 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全身发抖 C、 只关心内心的感受,对外界的敏感性下降 D、 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自己烦恼 我的答案:B 2 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基本组成要素() A、 核心主题与分支 B、 关键词与联系线 C、 颜色与图形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3 包容性思维的长处主要是()。

明辨是非、做出评判 B、 避免冲突、多元思考 C、 整合歧见、统一认识 D、 折中妥协、不偏不倚 我的答案:C 4 关于头脑风暴法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头脑风暴法以8人~12人为宜 B、 头脑风暴的时间不宜太长 C、 如果有人的想法非常荒谬应该及时指出 D、 头脑风暴的结果应该及时整理 我的答案:C 5 关于连接思维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有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新的整体B、 其本质是二元联想

彼此连接的两个事物必须有相似性 D、 是很多发明创造的典型方法之一 我的答案:A 6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批判性思维已有统一规范的定义 B、 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与求证,进行理性思考 C、 批判性思维要求进行合符逻辑的分析与推理 D、 批判性思维并不等于一味否定 我的答案:A 7 关于强制联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在两个看上去无关的事物之间寻找内在联系 B、 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细致拆分,再进行强制连接 C、 用两个词进行自由发散联想,然而再进行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与重组D、 发现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

我的答案:A 8 本课程涉及了哪些内容() A、 创新的定义、原理、方法、练习等 B、 批判性思维、平行思维和包容性思维 C、 创新情境、创新人格、高峰体验 D、 以上都包括 我的答案:D 9 有人按照衣夹的样子,用金属材料制作了一个巨大的“衣夹”,竖立在一座大厦的前面,你认为这是不是一种创新() A、 不是,衣夹是晒衣时用的,放在大厦前面算怎么回事 B、 不是,它仅仅是将衣夹放大了很多倍,算不上创新 C、 是的,因为它是艺术家做的,就是创新 D、 是的,因为它与众不同,而且颇具视觉冲击力,有欣赏价值 我的答案:D 10 阻碍我们创新的根本原因是()。

近10年十大重要的脑科学进展

·62·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5年2月第1卷第1期(创刊号)Chin J Neurotrauma Surg(Electronic Edition),February2015,Vol.1,No.1 ·科学快报·近10年十大重要的脑科学进展 Ten big ideas in10years of brain science 科学家兼作家Lyall Watson曾经说过:“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大脑。”在人类的头颅中上亿个不断发出电信号的神经元组成密密麻麻的网络,已经困扰了科学家几个世纪。然而,近10年来,人们对这个神秘器官的认知迅速增长。《科学美国人》MIND专版回顾了重要的10个脑科学研究。 一、神经遗传学(neurogenetics) 20年前,为了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医生会采用既昂贵又对大脑有侵入性的手段,比如脑扫描、脊髓穿剌和活体组织切片检查。有些父母担心自己携带的遗传疾病会传给孩子。如今,许多退行性疾病、癫痫和运动障碍都能通过快速简易的血液检查得到筛查。这得益于2001年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图谱,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掀起了一波新型测序技术的发展浪潮,科学家由此推进了对导致神经和精神异常的人类遗传途径的认识。如已经在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孤独症和其他疾病患者血液中追踪到少量异常DNA,为未来快速识别疾病相关基因将改变诊断和治疗脑部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大脑图谱(brain mapping) 2000年初,为了完成认识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的伟大目标,慈善家Paul Allen召集了一群专家开展研究。2003年,他们在西雅图的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绘制小鼠大脑中的基因活性区,并将成果汇集成在线数据库(或图谱)。目前数据库也包括了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数据。不受限制而且详尽的基因活性图谱有助于研究人员设计出各种遗传工程小鼠,表达特定细胞类型或基因,这些基因与某些疾病或行为相关。现在,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继续建立各种图谱,它最近推出了一个10年计划,不仅要研究特定基因被激活的位置,还要研究这些遗传线路如何将浩瀚信息输入大脑。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倡议的大脑计划(White House Brain Initiative)的主要参与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刚刚批准了870万美元研究经费,用于绘制小鼠和人类大脑中的神经连接。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变研究脑部疾病和障碍的方式。 三、大脑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 科学家长期认为成人的大脑是一个相对静态的器官。就在15年前,他们还认为,大脑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可塑性极强,此后改变不大。虽然在生命初期大脑具有最强的可塑性,Stryker指出“但在这10年中,科学家真正开始认识和利用成人大脑可塑性”。Lumosity等公司开发的大脑训练软件和任天堂公司开发的“轻松头脑教室”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NIH的高级研究员R.Douglas Fields认为,更好的成像技术和荧光标记细胞新方法的出现,使科学家能够在大脑学习新的信息之时对它进行研究,他说,“能观察到实验动物脑细胞的活动就能揭示了可塑性的机制”。 四、大脑导航(brain navigation) 1971年,伦敦大学的John O'Keefe教授的突破性进展为这项研究迈出了跨时代的一步。他在动物的海马体,一个和记忆息息相关的重要大脑区域,发现了所谓“定位细胞”,该细胞只有在动物处于某个特定的地点才会产生神经冲动,在其他的地点就不会。通过这个发现,O'Keefe教授成功地揭示了人类能够拥有空间辨别能力的神经学原理。 2005年,挪威科技大学的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Moser夫妇在“定位细胞”附近的大脑皮层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空间位置细胞——“网格细胞”。这两位科学家在研究小白鼠在盒子里运动的神经电活动时,意外地发现如果把大脑中被激活细胞的位置记录下来,会出现一个网格形状。这种“网格细胞”使大脑能像导航仪一样实时地追踪动物的位置信息。“网格细胞”和“定位细胞”共同运作,使得动物拥有定位能力。2014年10月由于这3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他们被共同授予了201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五、有趣的记忆(funny memories) 纽约大学神经科学中心AndréFenton认为,记忆不一定像白纸黑字写进大脑,不容更改。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导致记忆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 此外,思维定式和情绪可以影响人的注意力和记忆。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些实验化学制剂,注射后可干扰记忆形成蛋白,消除某些不适感觉,比如吸毒者对毒品的欲望。研究人员甚至设法诱骗小

神经科学探索脑 [神经科学BR]

一、前言及神经元与胶质细胞 了解《神经生物学》的概念、主要内容 分子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神经系统生物学、系统神经生物学、行为神经生物学、比较神经生物学(免疫系统衰退与寿命密切相关) 掌握神经元胞体结构和功能 胞体的结构核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胞体的细胞质称为核周质,含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微丝、神经丝、微管以及Golgi 复合体。 功能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集中了几乎所有蛋白合成的装置。 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Schwann 细胞、卫星细胞 二、神经生理学基础

掌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特征 动作电位只发生在阴极; 其大小不随刺激强度而变化; 遵循“全或无”定律; 动作电位可无衰减地传递。 掌握离子通道与门控电流 离子通道的特性 不同的离子通道是相互独立的 通道是孔洞而不是载体 离子通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孔洞大小、形成氢键的能力及通道内位点相互作用的强度与通道的通透性有关离子通道的分类

1)按通道门控的方式分类 电压门控通道 配体(/化学)门控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 门控电流的原理 膜离子通道的开闭是一种完全受制于膜内的内在过程,是膜上通道蛋白的带电基团或偶极子在膜电位改变时,在电场作用下发生位移或转动,或重新分布,从而导致通道关闭。通道的开闭伴随有电荷移动,称为门控电流或闸门电流。 三、神经化学与神经药理学基础 1、电镜下的突触由三部分组成化学性突触是哺乳动物神经组织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和突触间隙所构成,呈单向性传导电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突触间隙极窄,约2-4nm 左右; 突触前、后膜的构造完全相等,无增厚,紧相贴附,突触前膜无突触囊泡。电信号的传递是通过连接子通道进行的。

超星尔雅《创新思维训练》章节答案.doc

XXXX尔雅创新思维训练章节答案 什么是创新思维 1 下面关于创新的描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创新就是发明一个全新的事物 B、创新必须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C、将两件平常的事物进行重组也可能是一种创新 D、创造出来的东西必须有实用价值才算真正的创新 C 2 有人按照衣夹的样子用金属材料制作了一个巨大的“衣夹”竖立在一座大厦的前面你认为这是不是一种创新?() A、不是衣夹是晒衣时用的放在大厦前面算怎么回事? B、不是它仅仅是将衣夹放大了很多倍算不上创新 C、是的因为它是艺术家做的就是创新 D、是的因为它与众不同而且颇具视觉冲击力有欣赏价值 D 3 人人都有创造力只不过有些人没有表现出来有些人表现出来了而已()

√ 4 中小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知识无需培养创新思维只有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才需要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 5 未来属于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 √ 6 创新思维只是少数尖端人才有需要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并不需要() × 心智模式与心智枷锁(上) 1 要想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最关键的是() A、打好知识基础 B、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D、突破定势思维 D 2 阻碍我们创新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储备不足 B、心智模式 C、思维定势 D、心智枷锁 D 3 内行的创造力一定强于外行() × 4 心智模式既有利也有弊() √ 5 创造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的多寡() × 6 心智枷锁往往不容易被发现() √ 心智模式与心智枷锁(下) 1 关于了结需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了结需要越高的人越容易创新 B、了结需要是指:我们总希望尽快对某一问题下结论而不能忍受暂时的模糊和 混沌状况 C、了结需要是一种心智枷锁 D、了结需要让我们倾向于接受单方面信息 A 2 有人说“学校扼杀创造力”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A、强调统一化培养目标和标准化评价体系压缩学生个性化发展空间 B、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材与大纲让学生思维和眼界受限容易产生权威型心智模式 C、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让学生失去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D、以上都有 D 3 心智模式很容易发生改变() × 4 知识与以往的成功经验也可能变成心智枷锁() √ 5 异想天开的人都是不靠谱的()

当脑科学研究与未来机器人技术展望

当脑科学研究与未来机器人技术展望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发布各自的“脑计划”,而我国也早已对该研究进行布局,并发布了中国版“脑计划”。各国对于人脑的研究到底进展几何?脑科学研究又对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何种关键作用?本文带你笃学一番。 现在,信息通信技术与生物学的融合已经到达了一定高度,所以让研究者们梦寐以求的、能够掌握人类大脑的愿景,有望成为现实。 方兴未艾的“脑计划” 2013年6月,美国白宫公布了“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而在同年初,欧盟委员会也宣布“人脑工程”为欧盟未来10年的“新兴

旗舰技术项目”;紧接着,2014 年9月,日本科学省亦宣布了大脑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和组织模式。 美国侧重于绘制脑图并试图弄清人脑结构,欧洲则侧重于使用计算机模拟人脑……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并将各自的“脑计划”提升至战略高度,可见这项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 美国“脑计划” 美国的“脑计划”名为“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Brain Research through Advancing Innovative Neurotechnologies,简称“BRAIN”),其进程有可能持续10年之久,以加速研发和应用新技术,使研究者看到脑的动态图景,显示各个脑细胞和复杂的神经回路如何以“思维的速度”相互作用。 “BRAIN”的脑模拟包含以下的研究内容:统计大脑细胞类型,建立大脑结构图,开发大规模神经网络记录技术,开发操作神经回路的工具,了解神经细胞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整合神经科学实验与理论、模型、统计学等,描述人类大脑成像技术的机制,为科学研究建立收集人类数据的机制,知识传播与培训等。 在欧洲的“人类脑计划”(Human Brain Project)和美国“脑计划”(BRAIN)中,大脑模拟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宣布,美国脑计划(BRAIN)将重点资助9个大脑研究领域(见图1)。这是美国相关政府科研机构首次公布“脑计划”的具体研究和实施细节。

脑科学、心理学对教育的影响

从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心理学来看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科学的研究离不开 对人的研究,因此过去人们主张把心理学、生理学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细细想起,却发现有不足之处:一是,众所周知,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 机能,就是说,人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离开了人脑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活动, 人的心理活动只不过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或者说,感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等等只是人脑的活动化的表现。二是,既然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活动化 表现,脑是“本质”,心理是“现象”,那么,由心理这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特 点和规律,就不能真实反映脑这个“本质”的特点和规律。所以,要求教育遵循人的 身心发展规律,不仅要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且脑科学也应该是 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外因,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促进个体的身 心发展,尤其是人脑的发展,而“终极关怀”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教育必须遵循个体身 心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脑的发展的规律,因为产生人的心理发展内部矛盾的人脑是 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教育只不过是促进人脑发展的一种途径或手段,这种途径或手 段要有效,就必须遵循人脑发展的规律。就是说,教育要能有效地促进人脑的发展, 就必须使教育建立在人脑发展的规律之上,把脑科学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21世纪在脑科学研究领域有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研究成果必将深刻影响教育科学研究,甚至引起一场教育革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的大变革时期,社会要求 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要求提高人的智慧,要求开发 脑的潜能。因此教育必须改变目前不尽人意的地方,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的“终极关怀”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开发脑的潜能。教育 改革必须把心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改革之中,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必 须将目光转向脑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中发现教育改革所需的依据。教育科学研究 要吸收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使教育科学研究更加合理和科学,教 育更加有效。传统教育中重左脑轻右脑的教育和当前有些人提出的开发右脑的教育, 都存在不足之处,事实上,教育必须致力于学生的全脑开发。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 用科学的有效的教育促进脑的发展,提高人的智慧,开发脑的潜能。如果在脑发育的 关键期内,给予合理的及时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影响,那么,脑的不同功能将得到最 佳的发展。错过关键期,教育效果将是事倍功半。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脑发育的 关键期,就是要在脑发育的各个关键期内施以适当的教育,以便更好地促进脑的发展。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不仅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崭新的理论基础,促进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将进一步促进医学、计算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附件1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专项 申报指南 脑科学是研究脑的认知、意识与智能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类脑是受脑认知科学启发的机器智能,包括类脑器件和智能体;脑科学与类脑基础研究是当今的科学前沿领域。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本专项依据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规划,积极支持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在脑科学关键技术、重大脑疾病诊治转化和类脑智能与脑机接口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专题一:脑功能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编号:0331) 研究内容:1、研发细胞特异性的标记技术,建设神经环路示踪工具库;2、研发柔性可拉伸、生物相容性好、信号可无线传输、低阻抗、高信噪比、高通量的多脑区植入式微电极阵列、光电极阵列等细胞特异性调控技术;3、研发适用于自由活动动物外周神经特异性调控的光遗传技术;4、研发可结合细胞精准度光遗传调控的高精度、大视场、活体三维光学显微神经成像技术;5、研制可实现精准跨颅,动

态聚焦,神经环路水平刺激超声神经调控仪器。 考核指标:项目实施期3年。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包括:1、开发5-10个细胞特异性的标记技术,建立神经环路示踪工具库;2、研制出柔性可拉伸、生物相容性好、信号可无线传输、低阻抗、高信噪比、高通量的多脑区植入式微电极阵列和光电极阵列;3、研制出适用于自由活动动物外周神经特异性调控的光遗传技术及工具;4、研制出可结合细胞精准度光遗传调控的动物活体三维神经成像技术及工具(视场大小大于1mm,分辨率达到亚细胞分辨能力);5、完成基于面阵超声辐射力发生仪器的超声神经调控设备,可实现精准跨颅,动态聚焦,实现精确刺激;4、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20项以上发明专利,部分成果实现产业化。 资助强度:4000万元左右/项。 申请方式:竞争择优。 专题二:脑疾病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编号:0332)研究内容:1、研发神经再生新技术;2、研发特异性调控离子通道及受体功能的新技术;3、研发脑疾病语言康复新技术;4、超声调控技术应用:研究超声调控神经细胞的有效参数,研究超声的作用点定位及温度监测。 考核指标:项目实施期3年。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包括:

浅谈对脑科学的认识-2010-11-28

浅谈对脑科学的认识 经过了这一学期在公选课上对脑科学的学习,现在对于脑科学这门学科及其有关知识不能 说有多了解,但多少还是有一些认识,下面是我对脑科学的一些简单的认识。 一.脑与脑科学 1.关于大脑 人的大脑分为两个独立的半球体—左脑和右脑,它们各自控制着身体相对应的半边,由一条粗的神经纽带相联。就人的左脑而言,它是负责管理合理的、有条不紊的和合乎逻辑方法的思维,是人类语言和数学思想本领的中枢;就人的右脑而言,它是非语言思维的部位,主管人的想象、颜色、音乐、节奏以及无拘束的"胡思乱想"等,是人类教诲、创造与视觉判断思想本领的中枢。 脑的重量和智力有很大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动物发展得越高级,其脑重量与体重之比就越大:鲸的脑重是体重的一万分之一;狮子的脑重是体重的五百五十分之一;大象的脑重是体重的四百四十分之一;猴子的脑重是体重的九十分之一;而万物之灵的人的脑重是体重的四十分之一。然而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人可以从这样一个有无限潜能的组织中得到那么大的馈赠。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只有5%,最杰出的科学家也只有10%而已。 2.关于脑科学 脑科学,或称神经科学,是用多学科的手段综合研究脑的正常功能和脑疾病机制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知脑、保脑和创脑脑科学。即当前世界范围的脑科学研究主要致力的三个方面:认识脑、保护脑和开发脑。 “知脑”的研究任务是,解析脑的功能和它处理信息的独特机制,例如识别、学习、智能、语言感情、思考、记忆、意识等机理,最后目标是搞清楚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以及语言和思考、知识的关系,并且把这些成果应用在教育、社会心理、产业心理和灾害心理等方面,为完成另外两个课题——“保脑”和“创脑”创造前提条件。 “保脑”的主要目标是解析脑细胞的功能和它传输信息的生化学机制,把握脑的老化、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神经和精神疾病、智力发育障碍、新陈代谢异常、遗传性疾病以及外伤、中毒和感染病症等的发病原因,并根据新的原理开发根本性的预防的治疗方法,保护脑不受伤害,最终实现控制人脑老化、开发人工神经、预防精神障碍等理想目标。 “创脑”的任务更为艰巨。它要在解析脑所具有的极其精密的神经网络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开发与当今计算机不同的处理信息、具有高档次的精神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如神经芯片、神经网络式计算机等。 脑科学涉及到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心理学等,是一门典型的边缘科学,所以研究的难度令人却步,但目前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脑科学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脑科学发展

完整版创新思维训练期末考试答案

考试答案创新思维训练 网上有错误的答案,太坑了,还有不一样的,要看清楚96.0分(班级:默认班级成绩:)了 分)20,共40.0 一、单选题(题数:2.01下列哪一项与思维导图无关?()分、A?自由联想发散法、B?科学联想发散法、C?强制联想发散法、D?随机联想发散法D 我的答案:D 正确答案:2.02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基本组成要素?()分、A?核心主题与分支B、?关键词与联系线 C、?颜色与图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2.0创意的萌芽阶段需要()。分 A、?严密的分析与推理 B、?大量的知识储备 C、?周密的计划与实施 D、?信马由缰式的发散思维. D 我的答案:D 正确答案:2.04关于转变思考方向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转变思考方向是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方法之转变思考方向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多向思维等、C?头脑风暴法和思

维导图有助于转变思考方向、D?转变思考方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容易做到的事情D D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 2.05本课程涉及了哪些内容?()分、A?创新的定义、原理、方法、练习等、B?批判性思维、平 行思维和包容性思维、C?创新情境、创新人格、高峰体验、D?以上都包括D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D 2.06关于六顶思考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A?六顶思考帽就是用六种颜色的帽 子代表六个不同的思维角度或思考方向、B?六顶思考帽一般适合于团队思维时使用C、?六顶思考帽有固定的使用顺序 D、?红色思考帽代表情绪与直觉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2.0关于了结需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 A、?了结需要越高的人越容易创新 了结需要是指:我们总希望尽快对某一问题下结论,而不能忍受暂时的模糊和混沌状了结需要是一种心智枷了结需要让 我们倾向于接受单方面信息A 我的答案:正确答案:A 2.08关于头脑风暴法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 、A?人~人为宜12头脑风暴法以8、B?头脑风暴的时间不宜太长、C?如果有人的想法非常荒谬应该及时指出、D?头脑风暴的结果应该及时整理C 我的答案:C 正确答案:2.09关于包容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异同,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A?包容性思维从肯定合理部分开始,批判性思维从质疑开始 B、?包容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都强调逻辑与证据

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人类智能的物质基础。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也影响着人的智力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脑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生理基础,所以开发人的智力就是要想方设法改善人的大脑神经组织的结构,提高其功能。因此,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与脑息息相关的教育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以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有效地开发人的智力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以往人们将智力开发的关注点多放在正规的学校教育过程中,而对学前教育(即0~6岁幼儿的教育)阶段的开发则缺乏重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0~6岁幼儿的大脑具有巨大的智力潜能和可塑性,所以运用脑发育和脑活动规律对6岁前的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是完全可能和十分必要的。 要开发幼儿的智力,首先应当弄清楚什么是智力,智力的核心是什么,智力是如何形成的,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做到真正按科学所要求的规律行事,才能真正提高开发的效果。智力是指人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这五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的智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代表着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所以,幼儿教师应当了解神经生理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开发幼儿智力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幼儿教育的需要,更好地肩负起幼儿早期教育的重任。 1.智力五因素的神经机制及其启示 La Berge提出,人对某一对象的注意需要三个脑区的协同活动,这三个脑区是:(1)认知对象或者认知活动的大脑功能区(功能柱);(2)能够提高脑的激活水平的丘脑神经元(3)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它可以选择某些脑区执行注意任务,提高其激活水平,使激活维持在一定的程度和时间。三个脑区通过三角环路的形式结合起来,是人产生注意的生理基础。这告诉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至少需要提高大脑内部这三个区域的机能。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理论证实,人的各种感觉活动在人的大脑皮层上都有相应的感觉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味觉中枢等等,各感觉中枢在独立地产生相应感觉的同时,在联合皮层的作用下形成了人对事物的知觉。这告诉我们,尽可能多地向幼儿提供感觉信息可以激活更多的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可以提高联合皮层传递信息的效率,从而使之产生更完备的知觉,进而使幼儿形成更好的观察力。 记忆与大脑的额叶、颞叶、小脑、皮层下神经核团如海马、杏仁核、丘脑等关系密切,它们在记忆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记忆类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核糖核酸、蛋白质、乙酰胆碱等也起着记忆物质载体作用。长时记忆与记忆保存方式是突触结构的变化在起作用,即记忆的巩固是以引起突触本身物理与化学变化的方式完成的,短时记忆则是感觉信息在神经环路上的循环传递。这就是说,记忆是大脑神经组织和神经递质活动的结果,要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就需要提高幼儿相应的神经组织和神经递质活动的效能。 思维与大脑的多个区域有关,人的大脑内部存在着数以千亿计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突触形成了数目极为庞大的神经环路,每个环路均与某一思维方式相对应。由于神经环路的数目是巨大的,因而人们思维的容量也是巨大的。这告诉我们,挖掘大脑的潜能,开发人的智力,就是要人为地增加外界刺激,以激活这些神经环路。 2.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在幼儿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时期或者叫敏感期,在此期间,幼儿的各项智力因素发展最快。如,2岁半左右的幼儿其计数的能力开始萌芽;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开始有了规则意识;3岁半左右的幼儿其动手能力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3~4岁左

脑科学题库

神经科学的起源: 史前:秘鲁,7000多年前,“环钻术”。 古埃及:已经清楚的认识到许多脑损伤的症状。然而将心脏视为灵魂的居所和记忆的储存库。 古希腊:认为脑是感觉的器官。Hippocrates认为脑不仅参与对环境的感知,而且是智慧的发祥地。 古希腊(续):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固执地相信“心脏是智慧之源”,他认为脑是一个“散热器”。 古罗马:希腊医师和作家Galen接受Hippocrates关于脑功能的观点。通过解剖羊脑,推测大脑可能是感觉的接收装置,而小脑一定是支配肌肉的。 17,18世纪:观察发现脑组织可分为两部分:灰质(graymatter)和白质(whitematter)。 18世纪末:神经系统已经可以被完整的剥离出来,并被确认为具有中枢和外周两个部分,中枢包括脑和脊髓,外周部分则由遍布于躯体的外周神经网络所组成。神经解剖学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是在脑表面观察到广泛存在的一些隆起(脑回,gyri),以及一些凹槽(称为沟和裂,sulci和fissure),这一结构使得大脑以叶(lobe)的形式组装起来,成为不同脑功能定位于不同脑回上这一理论的基础。 18世纪末(续):对神经系统总的认识: 1)脑的损伤可以引起感觉、运动和思维的丧失,甚至导致死亡;

2)脑通过神经与躯体相联系; 3)脑具有可以明确划分的一些部位,这些不同部位很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 4)脑像一台机器那样运作,并遵循自然界的所有规律。 19世纪:在这100年里,人类对脑功能的了解远远超过了此前有记载的所有知识的总和。 1)神经“电缆”论 2)特定的功能在脑的不同部位的定位 3)神经系统的进化 4)神经元,脑的基本功能单位 当今的神经科学: 分子神经科学:研究脑的分子成分。 细胞神经科学 系统神经科学 行为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由脑(brain)和脊髓(spinal)两部分组成。 哺乳动物脑共有3个部分:大脑、小脑及脑干。 大脑:脑的最大部分,近似喙状。大脑(cerebrum)被一条很深的矢状裂沿中间分成两个大脑半球(cerebralhemisphere)。功能上,右半球接受左侧躯体的感觉并控制其运动;左半球则负责右侧躯体的感觉和

创新思维训练考试答案

创新思维训练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5,共分) 1有人说“学校扼杀创造力”,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分)分 A、 强调统一化培养目标和标准化评价体系,压缩学生个性化发展空间 B、 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材与大纲,让学生思维和眼界受限,容易产生权威型心智模式 C、 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让学生失去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D、 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2富莱利用胶水的不强特性发明了便利贴,这是运用了()。(分)分 A、 逆向思维 B、 侧向思维 C、 转换思维 D、 直观思维 我的答案:B 3“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可能形成雪崩的效应,改变整个局势。”指的是()。(分)分 A、 木桶效应 B、 墨菲定律 C、 蝴蝶效应 D、 马太效应 我的答案:C 4怎样突破定势思维(分)分 A、 转变思考方向 B、 软性思考 C、 强制联想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5六顶思考帽法中代表希望、创意创新的思考方式的颜色是()。(分)分A、 红色 B、 黄色 C、 白色 D、 绿色 我的答案:D 6下列不属于连接思维的是()。(分)分 A、 挤牙膏器 B、 政务超市 C、 用电视节目的方式上课 D、 瀑布上的房子 我的答案:A 7创新的关键是什么(分)分 A、 拥有与生俱来的创造思维 B、 怎样突破创新的思维障碍 C、 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D、 尝试学会改变 我的答案:B 8创新的目的是()。(分)分 A、 为自己赢得荣誉 B、 挣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C、 为社会创造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技术 D、 转变思维方向 我的答案:C 9齐白石(1864-1957)画虾的特点表现的是一种()。(分)分 A、 具体思维

脑科学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人类智能的物质基础。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也影响着人的智力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脑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生理基础,所以开发人的智力就是要想方设法改善人的大脑神经组织的结构,提高其功能。因此,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与脑息息相关的教育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以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有效地开发人的智力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以往人们将智力开发的关注点多放在正规的学校教育过程中,而对学前教育(即0~6岁幼儿的教育)阶段的开发则缺乏重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0~6岁幼儿的大脑具有巨大的智力潜能和可塑性,所以运用脑发育和脑活动规律对6岁前的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是完全可能和十分必要的。 要开发幼儿的智力,首先应当弄清楚什么是智力,智力的核心是什么,智力是如何形成的,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做到真正按科学所要求的规律行事,才能真正提高开发的效果。智力是指人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这五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的智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代表着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所以,幼儿教师应当了解神经生理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开发幼儿智力的理论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幼儿教育的需要,更好地肩负起幼儿早期教育的重任。1.智力五因素的神经机制及其启示 La Berge提出,人对某一对象的注意需要三个脑区的协同活动,这三个脑区是:(1)认知对象或者认知活动的大脑功能区(功能柱);(2)能够提高脑的激活水平的丘脑神经元(3)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它可以选择某些脑区执行注意任务,提高其激活水平,使激活维持在一定的程度和时间。三个脑区通过三角环路的形式结合起来,是人产生注意的生理基础。这告诉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至少需要提高大脑内部这三个区域的机能。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理论证实,人的各种感觉活动在人的大脑皮层上都有相应的感觉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味觉中枢等等,各感觉中枢在独立地产生相应感觉的同时,在联合皮层的作用下形成了人对事物的知觉。这告诉我们,尽可能多地向幼儿提供感觉信息可以激活更多的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可以提高联合皮层传递信息的效率,从而使之产生更完备的知觉,进而使幼儿形成更好的观察力。 记忆与大脑的额叶、颞叶、小脑、皮层下神经核团如海马、杏仁核、丘脑等关系密切,它们在记忆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记忆类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核糖核酸、蛋白质、乙酰胆碱等也起着记忆物质载体作用。长时记忆与记忆保存方式是突触结构的变化在起作用,即记忆的巩固是以引起突触本身物理与化学变化的方式完成的,短时记忆则是感觉信息在神经环路上的循环传递。这就是说,记忆是大脑神经组织和神经递质活动的结果,要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就需要提高幼儿相应的神经组织和神经递质活动的效能。 思维与大脑的多个区域有关,人的大脑内部存在着数以千亿计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突触形成了数目极为庞大的神经环路,每个环路均与某一思维方式相对应。由于神经环路的数目是巨大的,因而人们思维的容量也是巨大的。这告诉我们,挖掘大脑的潜能,开发人的智力,就是要人为地增加外界刺激,以激活这些神经环路。2.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在幼儿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时期或者叫敏感期,在此期间,幼儿的各项智力因素发展最快。如,2岁半左右的幼儿其计数的能力开始萌芽;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开始有了规则意识;3岁半左右的幼儿其动手能力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3~4岁左右的幼儿的观察能力开始形成;4岁半左右的幼儿开始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5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掌握数的概念,抽象运算及综合数学的能力开始形成;5岁半左右的幼儿开始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