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关键工序

施工技术措施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键入公司名称]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键入作者姓名]

目录

一、土石方工程 (3)

二、排水管道工程 (5)

三、沟槽回填土 (9)

四、检查井质量通病控制 (11)

五、道路基层(土路基) (11)

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2)

七、沥青路面 (14)

八、混凝土路面 (15)

市政工程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一、土石方工程

1、挖土前,有阻碍施工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上及地下有关的管线(包括电

力、通讯、给水、排水、煤气、供热等)、树木、坟墓等要取得详细资

料,并安排拆除或搬迁。

2、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和机械上下设施等应事先勘查,做好必要的

加宽、加固工作。

3、在施工现场修筑汽车行走的便道,坡度不应大于1∶,其路面应填筑适当厚

度的碎(砾)石或石粉。土方工程机械,其施工坡度最大在控制在1∶3

之内。

4、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制定。考虑使用时间长

短,根据工程地质、地下水位、挖方深度和地面荷载情况,通过计算并结

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

注:1、本表适用于时间较长(超过一年)的临时道路、临时工程的挖土。

2、岩石边坡坡度根据岩石性质、风化程度、层理特性和挖土深度确定。

5、大型土方机械开挖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

在不稳定土体之下无坡脚或负坡脚(掏空)作业。深基坑每挖1m左右即应

检查通直修边,随时修正偏差。在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危岩、孤岩、古滑

波等土体或导致岩(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的软弱夹层、裂隙时,应及时

清除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岩(土)体崩塌与下滑。

6、在滑坡地段挖方时,应详细了解地质资料,从挖土的方向和手段制定方

案,防止滑坡发生。

7、基坑开挖接近坑底标高时,应尽量保护好地基土结构,减少对地基土的扰

动。使用勾机开挖时,可在设计开挖标高以上保留30cm的土层暂时不挖。

所有预留厚度应在基础施工前用再挖除。

10、土方边坡的加固(包括填方、排水沟和截水沟等的边坡),应遵照设计图

纸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11、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挖方深度不超过

下列规定时,可以考虑不放坡和不加支撑。

a、密实、中等密实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

b、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

c、硬塑、可塑的粘土——;

d、坚硬的粘土——2m。

12、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

时,挖土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其边坡坡度应符合表2-2的规

定。

13、当基坑(槽)必须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

水位、施工时间长短、施工季节和当地气象条件、施工方法与相邻建

(构)筑物等情况进行设计和选择,一般上述条件均有利于施工的,可

采用连续垂直支撑、连续水平支撑等方法。当深度较大和土质复杂时,

必须选择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一般应由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负责设

计。

深度在5m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大坡度表2-2

注:静载指堆土或材料等。动载指机械挖土或汽车运输作业等。

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有变形、沉降等现象,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在

下雨过后更应加强检查。

14、在原有建(构)筑物邻近挖土,如深度超过原建(构)筑物基础底标高,

其挖土坑(槽)边与原建(构)筑物基础边缘的距离必须大于高差的1~2

倍(土质好时可取低限),并对边坡采取保护措施。

15、基坑(槽)和管沟的土方完成后应排干积水和清底,及时进行下一工序的

施工。

16、土方工程一般不宜在雨天进行。在雨季施工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

段、逐片地完成,并应切实制订雨季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17、土方边坡的加固(包括填方、排水沟和截水沟等边坡),应按土质、地下

水位情况,并结合施工周期和季节制定保护方案。

18、沟槽开挖,应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控制桩间的距离≤3m,以防槽底超挖。

19、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必须有措施、有方案。地质资料反映有细砂粉土、

中粗砂层的工程项目,必须有截水、降水等有效防止流砂的措施。

20、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办理验槽手续,检查槽底高程,基底土质情况,对于

软土地基、流砂、溶洞、墓穴等不良地质时,应会同设计、业主共同研

究,提出处理方案。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过程中注意对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高低压电线杆、树木、坟

墓等的保护,在其邻近挖土,其挖土边线与建筑物、构筑物、高低压

电线杆、树木、坟墓等的距离必须大于高差的1~2倍;对施工范围内

地下有关的管线(包括电力、通讯、国防光纤、给水、排水、煤气、

供热等)的保护,应先探明管线的位置、数量、埋深及管线走向,做

好防护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后才能施工。

2、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警

示标志和护栏。

3、土方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普查,清除安全隐患。对邻近设施在

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4、基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后应有支护措施,避免塌陷。

5、管沟挖土需要的支护结构,在管道施工的全过程要做好保护,不得

任意损坏或拆除。

6、在高压线路下进行土方作业,高压线距离挖土机械最高点距离不小

于相应电压的安全操作距离,雨天禁止在高压线下作业。

二、排水管道工程

1、轴线位置及标高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办理报验手续,经监理复核后

方可施工。

2、管道、接口材料进场应办理报验手续,应核查产品合格证明,检查管材外

形尺寸、外观质量。

3、垫层应在基槽验收合格后进行,垫层材料、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施工前应

排除沟槽积水,清除淤泥。

4、管道安装宜自下游开始,承口应朝向上游方向。为保证管道标高、坡度以

及管道与检查井的接口质量,管道安装应与检查井砌筑或浇捣混凝土配合

进行。

5、相邻节管子的错口量,管口间隙应均匀,管底不得出现倒坡;管道内不得有

泥土、砖、石、木等杂物。

6、承插口或企口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填料应密实、饱满,表面平整,

不得有裂缝现象。

7、预应力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接口,对口间隙应符合表 a、 b 的规定,橡

胶圈应位于插口小台内,并应无扭曲现象。安装时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

工作面,应清洗干净。

8、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控制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表

沟槽质量控制标准与检验方法表

管道安装质量控制表

9、检查井质量控制标准与检验方法见表

10、水泥、砖以及井盖等材料、配件必须办理进场报验手续后方可

使用。

11、开挖至设计标高应办理验槽手续,检查基底土质情况,有无积

水、杂土,如有腐植土、淤泥或超挖,应进行处理。

12、检查井垫层施工应在基槽验槽合格后进行,垫层材料应符合设

计要求。

13、混凝土底板浇筑前应对垫层表面高程、厚度、夯实情况进行检

查验收,混凝土浇筑时基底不得有积水。

14、砌体砌筑必须在砼底板验收合格后与管道安装同步进行(与管

道连接部位),井壁与管道连接处应采用水泥砂浆填实。

15、井的位置、尺寸、形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收口应注意收口坡

度和收口方向。

16、预留支管的管径、位置、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规定,管与井

壁衔接处应严密。

17、检查井砌筑前,砖应充分湿润, 底板表面必须清理干净,砌筑

时不得留直搓,砌筑砂浆必须饱满,与管壁接触处砂浆必须

密实,顶部一皮砖应顶砌。

18、铁爬梯的位置、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筑时应注意保护,

施工过程中不得碰撞,不得有松动现象。

19、抹灰前应检查井壁与管道连接处是否密实,如有空隙,应先填

实,井壁的抹面应符合质量要求,砂浆抹灰必须到位(到边、

到底)。

20、井框安装应注意控制好顶面标高,以保证与路面的平整,井

框不应直接搁置在井壁砌体上,井壁顶部宜浇筑不小于12cm

厚混凝土压顶,安装井框时再用水泥砂浆找平、压实,并盖好

井盖。

21、井内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应在井筒内搁置临时盖板,即能

防人掉入井内又能防止过多的泥土、石子等杂物掉入井内,减

少后期清理费用。

三、沟槽回填土

1、沟槽回填材料、含水量应符合设计规定,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

不得回填大于100mm的砖块、石块等杂物。

2、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冻土及有机物

质。

3、管顶沟槽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见表

规定。

4、回填前应检查槽底的质量情况,淤泥质土、杂物必须清除,基

槽不得有积水。

5、回填时应检查回填材料、含水量,当原土含水量高且不具备降

低含量条件, 不能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时,应换填其它可以达到

密实度要求的材料。

7、施工时应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分层验收。下层回填土经验收

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

8、回填土的每层虚铺厚度,应按采用的压实工具和要求的压实度

确定,对一般压实工具可按表选取用:

9、回填土每层压实遍数,应按要求的压实度、压实工具、虚铺厚

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

10、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 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压实, 两侧压

实面高差不应超过30cm,压实时两面应对称进行,且不得碰撞

管壁。

11、采用小型压实工具时,应夯夯相连,采用压路机时,碾压的重

叠宽度不得小于20cm。

12、采用砂石回填时,可采用洒水、振动的办法。

13、井室周围回填压实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

四、检查井质量通病控制

五、道路基层(土路基)

1、路基填土应不含有任何不适宜使用的土,如淤泥、沼泽土、含有残

树根和易于腐朽物质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范的土;

2、路基填土应分层回填夯实,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35厘米,

保证压实厚度为20 cm左右;

3、每一层填土铺松土后,应检查含水量是否接近最佳含水量,若含水

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过多(一般大于3%以上),就必须进行翻松、

晾晒。

5、道路路基施工在重型击实条件下的压实度为:路基以下0~30厘米

路基压实度为87%,30~80厘米以下路基压实度为90%,挖方在

0~30厘米内的路基压实度为90%。

6、路基、路床检验的评定标准:

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各种原材料应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准备,并取样试验合格后方能使

用。

2、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级配、松铺厚度、碾压、复压遍数和

分层摊铺的规定。

3、混合料从拌合均匀到压实时间应根据不同混合料的水化结硬速度

而定,应予注意。

4、压实厚度应根据压路机械的压实功能决定,并不得大于20公

分,且不得小于10公分。

5、压实成型并经检验符合规范规定标准后,应保持潮湿状态下养

生,养生期的长短应根据温度确定,当温度在20℃以上时不得小于7d;5——20℃时不得小于14d,并封闭交通。

6、在混合料基层上铺筑沥青面层时,应对基层表面进行一次检查和

清扫。发现局部变形,松散和污染,应及时修补清理,并宜适量洒水,保持基层表面湿润。

7、混合料应采用碾压成型的最底含水量的情况下压实,其最底含水

量宜小于最佳含水量的1%(集料用量为85%时)

8、水泥稳定土的验评标准:

七、沥青路面

1、沥青面层所用的沥青标号,可根据设计要求、地区气候条件、施

工季节气温、路面类型、施工方法、矿料种类和等级等情况选

用。

2、配制所需材料的比例,应由实验室在施工前,按规定要求进行试

配后决定;施工时配制的沥青,应由实验室每天取样进行检验,

如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调整配制比例。

3、沥青运至指定地点后,应按规定分批进行检验其主要性质指标是

否符合要求,不同种类和标号的沥青材料应分别保管,并应加以

标记,同时注意站点周围排水的疏通。

4、各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应进行试验检查,达到规范要求后

方能使用。

5、拌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时应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各种

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以及矿料级配的组成,同时做好各项检

查记录。

6、拌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摊铺时,宜采用全路幅摊铺,并控制厚度

(松铺系数),同时注意碾压、复压的遍数,以及温度。

7、控制摊铺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不应底于140℃。

8、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验评标准(如下表):

八、混凝土路面

1、基层的检查: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水泥稳定层或级配碎石基

层的表面进行检查。应将基层上的浮石、杂物、尘土等全部清

除,保持表面整洁,水泥混凝土浇筑前,应保证作业面表面的充

分湿润。

2、严格组织拌和、运输、振捣等工序:混凝土料车进场后,要有专

人指挥停放、卸料,尽量缩短浇筑间隔延迟时间,正确确定模板

固定方式及弯曲度(弯道)、垂直度等,确定拆模、抹光、压

纹、切缝时间。

3、严格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中心线及平面位置、纵坡坡度、宽

度、横坡度等质量保证项目:模板安装应顺直,无扭曲,相邻钢

模应平头锁接方式紧密联接,不得漏浆;模板接缝在任何方向都

应不能活动;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厚度相同,误差为+0,-

5mm;模板在整个长度完全紧压在基层上,并正确地按完成后的路

面边缘要求的坡度和纵向安置,模板要彻底清扫干净,并在每次

浇注混凝土之前涂机油等隔离剂或覆盖薄膜。

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水灰比,每1-2小时检查一次混凝土搅

拌情况,检查配合比、水灰比是否变化,严禁料车到现场后随意

加水。

5、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免产生空洞:振动时应把握尺度,防止漏振

和过振,以彻底捣实混凝土,但时间不能太久,以至造成离析。

钢管滚筒运行过程中不得有空洞、凸起,保证平整度,滚筒应平

行移动,往返滚压2—3遍。浇捣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模板变形及

漏浆,有发生现象应立即纠正。混凝土捣实后24小时之内,不

得受到振动。

6、振动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

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振动棒

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0mm;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

200mm。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

7、吸水完成后立即抹光:将凸出石子或不光之处抹平,最后用靠尺

板检查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后用铁抹子人工抹光;收光抹面时

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应保持原浆收面。

8、横向缩缝和路面横缝切割:横向缩缝采用锯缝,缝深7-10cm,宽

5mm;路面横缝缝深1-2 cm。切割时必须保持有充足的注水,在

进行中要观察刀片注水情况。切缝机开始切缝时间:昼夜平均温

度5°C,开始切缝时间3天;昼夜平均温度15°C,开始切缝时

间2天;昼夜平均温度20°C,开始切缝时间天;昼夜平均温度

≥25°C,开始切缝时间1天,这里的开始切缝时间指混凝土抹

平成型后所经历的时间。

9、混凝土路面中所有接缝缝槽均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和部位用填缝料

封缝,灌缝前应清除缝内的临时密堵材料,缝顶面高度与路面平

齐。

10、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由专人负责

及时覆盖薄膜,使混凝土应保持充分湿润。在7天内加强保湿养

护,21天内常规养护。

11、成品保护措施:拆模时应小心,不得损边掉角,养护期应封闭交

通,不允许任何车辆通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