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生物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含三套题)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生物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1-10: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2分,

共50分)

1.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有区别

B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

C .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

D .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B .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 .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D .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

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3.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胰岛B 细胞受损出现尿糖

C .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 由7.42下降到7.38

D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4.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 、b 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 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 处

C .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5.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Ⅰ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 .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 密切相关

C .图2中E 为突触后膜,F 为突触前膜,C 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D .图2中C 为神经递质,C 与D 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能会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6.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 .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 .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

C .ATP 的合成和分解

D .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7.将枪乌贼的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减小模拟环境中Na +

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B .若增大模拟环境中Na +浓度,则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

C .若增加静息电位时膜对K +

不变

D .若增大模拟环境中K +

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B .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 .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9.下图中X 、Y 、Z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切除Y ,则Z 的重量不变

B .X 和Y 之间仅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

C .甲对Y 、乙对Z 、丙对X 和Y 都起促进作用

D .若Z 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会导致身材矮小10( )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A .激素X 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 为雌性激素

B .激素Y 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 .该生理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 .长期注射激素Y 会导致性腺衰退

11.下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B .环境温度为28 ℃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C .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D .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12.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其中①~⑥表示免疫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成熟细胞②的质膜上有抗原的受体,每个受体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

B .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③能识别不同的抗原是由于细胞③核DNA 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C .细胞④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 →RNA →蛋白质

D .细胞⑥中经高尔基体分拣的蛋白质都送到细胞外 13.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 .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C .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 .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14.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

题的目的是探究()

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

向光弯曲

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

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15.下图甲是用小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图乙曲

线中能正确表示琼脂块上放置的尖端数量(N)与小麦胚芽鞘弯

曲程度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16.下图表示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

总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

B

C.脱落酸浓度越高有机物含量越高

D.生长素和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17.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

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

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

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

18.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 、E 、F 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 、H 、I 分别表示草、兔

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 、K 、L 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A =D ,

B =E ,

C =F

B .K 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 .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D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 1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 .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 .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 .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20.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 传到A 和F

B .D →A →B →E 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 .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

D .B 和F 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21.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C 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B .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由图乙可知,F 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 .由图乙可知,F 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2.科研人员对某农田在不同时期分别用不同方法进行害虫防治,同时调查害虫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用农药诱发害虫产生抗农药基因突变

B .害虫与蜘蛛种群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C .引入蜘蛛会定向改变害虫种群抗农药基因频率

D .该农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稳定不变

23.在美洲热带雨林中,切叶蚁因为会在蚁巢中“豢养”能产生糖的真菌而闻名。切叶蚁将植物叶片切成小块带回巢穴中,经咀嚼后让它成为一种特殊真菌的养分来源,形成一处“真菌农场”,而切叶蚁会将新生的菌丝喂养其幼虫。切叶蚁的存在,不仅会促进植物新叶生长,也会加速养分循环。而在近几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细菌在“切叶蚁一植物一真菌”间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卡麦隆·库瑞博士首先发现在切叶蚁的背上生长着一种链霉菌,这种细菌会产生一

读以上文字后,得到下列体会,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菌提供营养

B .以上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神奇

C .以上各种生物形成的复杂关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境的共同进化

24错误的是( )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A .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B .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出生率高的缘故

C .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因为气候和疾病等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忽然灭绝

D .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25.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 .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 .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

异越来越大

D .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

于相同

26.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均为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苯丙酮

尿症患者的病因主要是苯丙酮酸在体内大量积累造成的,经调查,某地苯丙酮尿症患者约占人群的1/2 500。下图为相关物质的代谢过程及某家族上述两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谱。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缺少酶①患苯丙酮尿症、缺少酶③患白化病

B .该地人群中苯丙酮尿症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频率为98/2 500

C .Ⅱ3和Ⅱ4再生一个两病均患男孩的概率为1/8

D .苯丙酮尿症患儿的专用配方奶粉和正常儿童的奶粉相比,

前者无苯丙氨酸

27.下图是利用玉米(2N =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密 封 线 内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 .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 .植株A 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 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 .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培育植株B 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玉米幼苗或萌发的玉米种子

28.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②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三倍体个体 ③可通过羊水检测、B 超检查、DNA 测序分析等基因诊断手段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④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 ⑤成功改造过造血干细胞,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的某女性血友病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儿子全部

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 29上(7、9示正常染色体,7+

和9-

分裂时7与7+

、9与9-

能正常联会及分离)遗传系谱及染色体组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夫妇生下相应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子代可能性为1/2

B .子代相应染色体组成与父亲具有相同缺陷的可能性为

C .该痴呆患者来自含(7+

、9)的精子和含(7、9)结合

D .若父亲的一个精子含(7+、9)个精子为(7+

、9-

)、(7、9)、(7、9-

)

30.基因型为dd 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带有G 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已知基因D 位于17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斑马鱼的G 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染色体上,未整合G 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

密线

线

是用个体M和N进行的杂交实验,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

()

A.亲代M的基因型是Ddgg;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

因型是DDGg和DdGg

B.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可将重组质粒导入斑马鱼

的受精卵使其表达

C.将含斑马鱼G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连接到斑马鱼17号染色

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D.自然状态下的基因G与D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1.(10分)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

与人体的免疫过程(如下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__________。

(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

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

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

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

(4)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

识别并侵染T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

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

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

_________________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

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

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损毁

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

图[单位为103 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

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

_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 表示____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103

kJ/(m 2

·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损毁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演替。

33.(10分)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如下实例,当一只脚受到有害刺激,马上引起腿部屈反射,同时还会引起对侧腿部产生伸反射,这是因为另一条腿同时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

跌倒;图2为图1题:

(1)A 表示_________(填“传入”或“传出”)神经元的_____(填“轴突”或“树突”),兴奋在此以_______传导。

(2)相同外,还有______________侧的屈肌__________而伸肌__________________(或“舒张”)经元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引起____________离子内流(填“钠”或“氯”)。

(3)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4.(10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生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为得到某浓度激素处理后的实验数据,研究者需要测量两种南瓜茎______的长度,并计算出伸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各株南瓜茎伸长量的___________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 (2)赤霉素对正常南瓜茎有______作用,而对________几乎无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_____的特点;南瓜茎对______更敏感。

(3)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______________(能,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不属于________突变体。

(4)从如图显示的结果看,两种南瓜茎中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含量_____________。

35.(10分)油菜的株高由等位基因G 和g 决定,GG 为高秆,

Gg 为中秆,gg 为矮秆。B 基因是另一种植物的高秆基因,B 基因与G 基因在油菜的株高上有相同的效果,并且株高与这两个基因的数量正相关。下图是培育转基因油菜的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可用含

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油菜受体细胞,目的基因能在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

(2)若将一个B 基因连接到了矮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且B 基因与g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样的转基因油菜表现为_____________,该转基因油菜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高秆植株应占____________。

(3)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中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培育了甲~丁四种转基因油菜(如下图)

①这四种油菜中,丙植株的表现型与其余三种植株不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②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这四种转基因油菜分别自交,子代有3种表现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有一种转基因油菜的自交子代也有3种表现型,请在下图中的染色体上标出B基因的位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0: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2分,共50分)

1-5:ACBBD 6-10:DCADB 11-15:DCCAB 16-20:DBBDB 21-25:CBABC 26-30:CDAC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1.(10分)(1)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不全不给分) (2)信息交流 (3)防卫、监控和清除

(4)CD4受体修饰的成熟的红

体等结构,HIV

成。

32.(10分) (1)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12.7%

(2)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

压力(2分) 5

(4)C E (5)群落(或次生)

33.(10分)(1)传入轴突电信号(神经冲动)

(2)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收缩舒张钠

(3)单向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4.(10分) (1)处理前后平均值

(2)促进伸长矮生南瓜茎(矮生南瓜) 两重性(双重性

) 生长素

(3)不能激素合成缺陷型(2分)

(4)无显著差异(类似)

35.(10分)(1)DNA连接酶草丁膦细胞的DNA上

(2)中秆 1/4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3)①B 基因插入G 基因中,导致G 基因被破坏,植株体细胞

内的高秆基因只有一个,仍表现为中秆 ②丙 B 基因的位置见图

人教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生物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最先提出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

D.赫尔希等人用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如图所示,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④⑤⑥ 3.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基因型与毛色的关系如表。现有虎斑色雌猫和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可能是( )

基因型 X B X B 、X B Y X B X b X b X b 、X b Y 毛色

黑色

虎斑色

黄色

A.雌雄各半

B.三雌一雄

C.全为雄猫

D.三雄一雌 4.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 、a 控制,基因型AA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 a 的为小花瓣,aa 的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 、r 控制,基因型为RR 和R r 的花瓣是红

题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 a R r的亲

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子代共有6种表现型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 a R r所占的比例为1/3

D.子代的红花植株中,R的基因频率为2/3

5.某农业研究所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 t)导入棉花,

筛选出B t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B t基因

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B t基因,这两个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右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

B t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B t基因抗虫的植株自交,

后代含抗虫基因的个体的比例大小顺序()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乙、甲、丙

6.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

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

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A.甲为AA aa,乙为aa BB

B.甲为aa Z B Z B,乙为AAZ b W

C.甲为AAZ b Z b,乙为aa Z B W

D.甲为AAZ b W,乙为aa Z B Z B

7.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

尾基因b显性,且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当基因A或b

时使胚胎致死。现有两只基因型为A a B b

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9:3:3:1

B.1:1:1:1

C.3:1

D.2:1

8.下图为人体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的显性基因分别位于17号、9号、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A,B,C

自由组合定律

B.半乳糖的代谢正常,必须由A,B,C基因共同控制

C.若父亲的基因型为A a B b C c,母亲的基因型为A a B b CC

患病的概率为7/16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D.若父母亲的基因型均为A a B b C c ,则子女的基因型有27种,

表现型有8种

9.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 、B 、C 三个基因分别对a 、b 、c 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 1,F 1测交结果为

aabbcc ︰A a B b C c ︰aa B bcc ︰A abb C c =1︰1︰1︰1,则下列正确

表示F 1基因型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可含有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23个四分体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条

11.如图为人类的性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同源区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区不存在等位基因。下列关于性染色体上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Ⅰ区段上的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较多

B.Ⅰ区段上的隐性遗传病,父女可能均患病

C.Ⅱ区段上的遗传病,男女患病概率相同

D.Ⅲ区段上的遗传病,可能每一代均有患者

12.如图所示是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其中Y 和

y 表示基因造成l 号和2号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 )

A.染色体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1号和2号发生了交叉互换

C.同源染色体联会错误

D.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13.基因组成为X B X b Y 的甲,其父色盲、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 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

线

不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

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

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

了精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 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请推测Ⅱ—2与

Ⅱ—3这对夫妇生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A.1/9

B.1/4

C.1/36

D.1/18

15.果蝇中M表现型和N表现型是一对相对性状,若一只M表

现型的雌蝇和一只M表现型的雄蝇生出了N表现型的果蝇,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表现是显性遗传

B.若生出的N表现的果蝇都为雄性,就可说明M表现是伴X显

性遗传

C.若生出的N表现的果蝇有雌性,就可说明N表现是伴X

遗传

D.若生出的N表现的果蝇有雌性,就可说明M表现不是伴X

性遗传

16.图a和图b

意图,图a中①和②互为同源染色体,图b

④互为同源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两种变异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B.图中的两种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

C.图a和图b所示的变异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图b所示变异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

1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

是()

A.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自然条件下,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的后期

C.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

D.无子西瓜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培育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

数目变异

18.某二倍体生物正常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14条,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物体内可能存在染色体数目为28条、7条的细胞

B.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Ⅱ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

4个和2个

C.若该生物的配子可发育成个体,则该个体的所有细胞中只有

一个染色体组

D.该生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

19.图中,甲、乙表示两个水稻品种,A 、a 和B 、b 分别表示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⑤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简便,原理是基因重组

B.④和⑤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中期

C.③→④过程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③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④过程与⑤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20.下图分别表示四个生物的体细胞,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是单倍体的细胞有三个

B.图中的D 一定是单倍体的体细胞

C.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三条染色体的是A ,B ,D

D.与B 相对应的基因型可以是aaa 、abc 、A aa BBB ccc DD d 、

aabbcc 等

2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变异,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B.若乙物种由甲物种进化来,则两个物种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

隔离

C.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导致新物种

的形成

D.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22.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比例分别为20%、40%,

若该种群的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则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和A 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40%、24%

B.40%、48%

C.60%、48%

D.60%、24%

23.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经过地理隔离才能形成新的物种

B.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个体

D.图中C的形成说明一定发生了进化

24.某植物果穗的长短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群中短果穂、长果穂植株各占一半。从该种群中随机取出足够多数量的短果穗、长果穗的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发现50%长果穗植株的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短果穂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长果穂是由隐性基因a

B.长果穗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短果穗植株,

C.该种群中,

D.该种群随机传粉一代,传粉前后A频率与AA

变化

25.已知人群中某种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

是()

A.11/100

B.9/100

C.1/11

D.2/11

26.有关基因和基因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基因呈线性排列在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

B.

C.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D.突变既能改变基因的结构,

27.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

本骨架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B.含有m 个碱基、n 个腺嘌呤的双链DNA 分子片段中,共含有

m -n 个氢键

C.含15N 的DNA 双链在14N 环境中复制n 次,子代DNA 分子中含

15

N 的占2/2n

D.沃克和克里克从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设想出DNA 分子复制的方式

28.甲组用15N 、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普通细菌,乙组用普通噬菌体侵染15N 、32P 、35S 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甲组中在DNA 中找到15

N 和32

P ,在外壳中找到15

N 和35

S B.甲组中在DNA 中找到15

N ,在外壳中找到15

N 和35

S C.乙组中在DNA 中找到15

N 和32

P ,在外壳中找到15

N 和35

S D.乙组中在DNA 中找到32

P ,在外壳中找到15

N 和35

S

29.如下图示真核细胞中的不同生理过程,乙图所示过程可产生甲图中的①。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乙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甲图相同

C.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①中的碱基改变一定

导致②的结构改变

D.若①上A:C:U:G=1:2:3:4,则乙图模板链对应的DNA 片段中

A:C:T:G= 2:3:2:3

30. 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

有性状

C.图中①过程需RNA 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 RNA 的协助

D.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8分)下列是有关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1)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 段,D 2E 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 段变化相同。

(2)图5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 ,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是孟德尔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 。 (3)图3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有 个四分体,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 。

(4)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DNA 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 含量与图1中的D 1E 1段的相等? 。 32.(9分)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 ,a )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 ,b )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