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主要项目的名称、代码、标识、结构和编排格式,提出了各类文献的选用项目及其在印刷版期刊上排印位置的建议。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其入编期刊,也可供其他期刊及文献检索与评价系统参考。

2 引用标准及参考规范文件

3 刊名与刊号

4 文献标识码

4.1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4.2 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

文献标识码:A

5 文章编号

6 题名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文献标识码为A、B、C 三类的文章还应有英文题名。

7 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7.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

7.2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7.3 文献标识码为A、B、C的文章,应标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以便于联系和按地区、机构统计文章的分布;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

逗号分隔。整个数据用圆括号括起。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力学系,安徽合肥 23000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0)

作者工作单位宜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如: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7.4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不同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以便于建立作者与其工作单位之间的联系;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以分号隔开。如:韩英铎1,王仲鸿1,林孔兴2,相永康2,黄其励3,蒋建民3

(1.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100084;2.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湖北武汉430027;

3.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辽宁沈阳110006)

8 作者简介

8.1 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如:

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

8.2 同一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的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

9 摘要

9.1 凡文献标识码为A、B、C三类的期刊文章均应附中文摘要,其中A类文章还应附英文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

9.2 中文摘要编写篇幅为100~300字。

9.3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9.4 中文摘要前要加“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

10 关键词

10.1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凡期刊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为A、B、C三类者均应标注中文关键词,有英文摘要者应同时给出英文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

10.2 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

10.3 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作为标识。

11 分类号

11.1 为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实现族性检索并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应标识分类号。

11.2 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

11.3 文章一般标识一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

11.4 分类号前应以“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如:

中图分类号:TK730.2;O357.5

12 收稿日期

13 基金项目

13.1 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属于文章题名注释的一种,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

13.2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13.3 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27050);“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20-74)

14 参考文献

14.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即在正文中引文处右上角以数字加方括号标识,如[1]、[2]……)。

14.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论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14.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4.3.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14.3.3 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

14.3.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注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14.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章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

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b01108605.html,/pub/wml.txt/ 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4.5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在正文引用处右上角标注序号,文献具体信息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在需要注释处右上角标注序号,在该页地脚排印具体内容;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并且每一页重新编号。

15 期刊基本参数

16 电子邮件与网络地址

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版式范例

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的判定条件*

宋宣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复合词词内语素义的明显与否以及它与整体词义之间的紧密程度是决定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关键;就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而言,其内部语素达到“常素/常义”标准,是提高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必要条件;其核心成分由表“类属”义的语素充当,是提高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充分条件;词汇化的不同类型则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其语义透明度。

[关键词]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词内语素义;明显义与隐晦义;范畴义语素;词汇化

引言

索绪尔[1][p.184](1982)对“词汇型/语法型语言”的论述以及传统词汇学(张永言1982[2][p.29];王艾录、司富珍2001[3][p.3])对复合词的理据和内部形式的研究等等,都充分显示,内部语义可以分解的分析型符号在识别、记忆等方面的认知优势要远远大于内部语义不能分解的综合型符号。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这是一个“语义透明度”的问题,所谓“语义透明度”是指在人类心理词典中合成词的整体意义能够通过分析其语素义来推知的难易程度,它体现为母语及外语学习中词汇的理解、记忆的难易程度。王春茂、彭聃龄(2000)[4]通过实验显示,语义透明度的高低在合成词的心理表征中有显著区别:语义透明词的语素与整体词之间是一种兴奋性的连接;非语义透明词的语素与整体词之间则是一种抑制性的连接。Libben(1998)[5]认为,语言系统中“运算”机制与“存储”机制之间存在着平衡性:以运算机制(即通过内部句段分析来推知整体词义)为代价,往往能够显著增强存储机制(即增加词语的记忆量),复

*收稿日期:2010-12-23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2009年高校社科硕士点项目(09SSD020)。

作者简介:宋宣(1960-),男,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及汉语语法学。

合词正是以运算为代价来达到储存记忆的最佳效果的。

我们据此推测,语义透明词的加工方式是“双通道”的:既能从整词角度把握词义,又能从词的内部语素义角度推测词义;而语义不透明词的加工方式是“单通道”的:只能从整词角度把握词义,无法从内部语素义角度来推测词义。因此,在母语及外语学习中掌握生词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着第二条加工“通道”,即整体词义是否可以从其构成语素义来推测。

但是,即使同为语义分析型符号的复合词,在语义透明度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时下主流的心理实验模式过度倚重“刺激——反应”速度等外部指标,但并未揭示隐藏在这些外部指标背后的机制。本文以汉语偏正复合名词的语义透明度为考察对象,初步提出这样的看法:整词语义透明度的高低受到内部语素语义“显/隐”程度以及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间关系亲疏程度的影响。本文首先讨论判定内部语素义的“显/隐”程度和判定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间关系“亲/疏”程度的标准,并将其作为汉语偏正复合名词高语义透明度的必要条件,然后提出偏正复合名词高语义透明度的充分条件,最后分析词汇化过程导致其语义透明度降低的情况。

一、汉语偏正复合名词高语义透明度的必要条件

(一)复合词内部语素义“明显/隐晦”的判定标准

如前所述,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高低主要是看其加工方式是“双通道”还是“单通道”的,具体来说,是看其内部语素义是“明显”的还是“隐晦”的。“明显”语素义表达的是说话大众理解和掌握的常用义或基本义,它能够通过大众语感来判定,并为通用语言词典所记载;但有的语素义停留在词义发展的历史层次,通常不为说话大众理解和掌握,因而属于“隐晦”语素义。因此判定内部语素义是“明显”还是“隐晦”,说话大众语感和通用语言词典都是权威标准。本文着重以语言词典中的“常素/常义”条件作为判定“明显”语素义(下文称为“显义”语素)的标准:A.“显义”语素应有很高的出现频率,即所谓“常素”标准;B.“显义”语素在构词组合中仍然保持常用义,即所谓“常义”标准。针对汉语中语素与汉字紧密关联的特殊情况,我们参考了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表》1和《新编汉语词典》②中的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汉语复合词中的“显义”语素几乎由2500个常用字中构词能力强的字来表达(即“常素”);(2)这些“显义”语素在构词组合中通常表达的是通用语言词典中记载的首条义项(即“常义”)。限于篇幅,这里仅以“人”字为例:在《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表》中,“人”字的出现频度是0.6821,排序第9位,完全符合“常素”标准,构词语素“人”在《新编汉语词典》构成260多个复合词(不包括固定词组):作为前置语素构词60余个(如“人口/人马/人群……”),作为后置语素构词190余个(如“男人/爱人/商人……”);所表达的意义均为“会使用语言制造工具的社会动物”这一基本义项,完全符合“常义”标准。因此可以判定,“人”在260多个复合词中都是以“显义”语素的身份出现的。

(二)复合词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之间联系“亲密/疏远”的判定标准

我们认为,内部语素义“显/隐”程度的判定标准,是判定复合词内部语素义与整词交际义之间联系“亲密”与“疏远”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当复合词中所有内部语素均为“显义”语素时,它与整词交际义之间的联系才有可能亲密;如果内部语素中含有“隐义”语素,则它与整词交际义之间的联系就会疏远。

但是,即便复合词内所有语素均为“显义”语素时,也不一定能保证它与整体词义之间的联系就是亲密的。这是因为,有些“显义”语素孤立来看似乎符合“常素常义”标准,但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表》(1989)根据使用频率高低、学科分布面宽窄、构词能力强弱等几个标准,统计出2500个常用汉字。

②李国炎等编《新编汉语词典》(湖南出版社,1988)的编排方式是以逆序排词为主,以顺序检索为辅,大大有利于检索统计。

在组合构词后可能出现意义融合,使复合词产生全新整体义,导致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的疏远。一般来说,意义融合分两种情况:(1)语素义组合后发生“转喻”而产生全新整体义,像“白领、长毛”这样的偏正复合名词,其组成成分“白”和“领”、“长”和“毛”孤立起来看符合“常素常义”标准,但由它们组成的复合词却通过“转喻”方式产生了新的整体义(“高级管理人员”的显著标记是“白领”,“太平军”的显著标记是“长毛”)。(2)语素义组合发生“隐喻”而产生全新整体义,像“龙眼、草包”这样的复合词,其组成成分“龙”和“眼”、“草”和“包”孤立起来看也符合“常素常义”标准,但由它们组成的复合词却通过“隐喻”方式产生了新的整体义(有一种果实“桂圆”的形状很像“龙眼”,“无能的人”因胸中没有能耐被喻为“草包”)。因此,在鉴别复合词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之间的亲密程度时,除“常素常义”标准以外,还要考虑语素义在组合后是否发生意义融合、产生全新整体义的因素。

(三)汉语偏正式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高/低”的必要条件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必要条件:

内部语素义“显/隐”+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联系“亲/疏”→整词语义透明度“高/低”

汉语偏正式复合名词属于复合词的一个小类,因此判定语义透明度高低的诸条件(内部语素义的“显/隐”、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间的“亲/疏”)也完全可以用于鉴别其语义透明程度。不过,偏正式复合名词毕竟在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故在具备上述条件之外,还需补充其它条件。

Libben等(2003)[6]根据内部语素义的“显/隐”以及语素排列次序为英语复合词的语义透明度划分了4个等级,“显义”语素记为“T”(“transparency[透明]”);“隐义”语素记为“O”(“opaque[隐晦]”)。见表1:

表1 Libben的英语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等级表

因为Libben

/隐”作为复合词语义透明度“高/低”的判定标准,缺乏必要的基础。但Libben将语素的词内排列次序也作为判定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标准之一(如表1中“二级”与“三级”的区别),这对于我们鉴别汉语偏正复合名词的语义透明度很有启发。从表1中所列例子的结构关系类型均为“偏正”关系这一点可以看出,“显义”语素在词内所处位置不同,会对偏正复合词的语义透明程度发生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偏正关系内部成分的表达功能通常有如下分工:处于修饰位置的成分多具有表“属性”义的倾向;处于核心位置的成分则具有表“实体”义的倾向。表“实体”成分对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影响要大于表“属性”成分。具体来说,核心成分所表的“实体”义与偏正复合词整词所表的“实体”范围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决定整词语义透明度高低的关键(下一部分将作详细分析)。

综上分析,我们提出判定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的标准:首先,其内部语素(尤其处于核心位置的语素)必须是“显义”语素;其次,语素的组合不能发生意义融合。以下表2是针对汉语偏正复合名词的特点在表1基础上所作的改进,即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等级表:

表2 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等级表

如前所述,偏正关系内部成分表达功能的分工是:修饰成分往往具有表“属性”义的倾向,核心成分则具有表“实体”义的倾向。其中,核心成分是否为“显义”语素、核心成分所表的“实体”义同整词所表的“实体”义是否具有同一性,对偏正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影响极大。基于范畴概念的认知优势,我们提出这样的观点:由具有“范畴”义(往往表达基本层次范畴)的语素来表达“实体”义,是提高汉语偏正复合名词整词语义透明度的最佳模式。这是因为:(1)“范畴”义语素本身就具有范畴概念的认知优势;(2)“范畴”义语素所表示的“实体”范围往往能够与偏正复合词整词表示的“实体”范围保持同一性。下面将从认知、借词、历时、共时等角度来加以分析。

(一)“范畴”义语素所具有的认知优势

亚里士多德(1997)[7][p.12-14]在论述“实体”概念时,将其分为“第一性实体”和“第二性实体”:前者相当于“专名(proper name)”,它既不能用于表述主体,又不能作为依附于主体的属性,往往指称客观世界中一个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后者相当于“通名(common name)”,它既能用于表述主体,又能作为依附于主体的属性,往往指称客观世界中由具备某些共同属性的具体对象概括而成的“属种”也即“范畴”,比如“学生”。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作为“第二性实体”的“范畴”概念才能说明“第一性实体”的身份和地位。比如要说明“张三”是什么人、其身份是什么,只有通过“学生”这样的“第二性实体”才能得到说明。由此建立了古典逻辑的概念定义模式,见例1):

1)下位概念=种差+上位概念

张三是大[学] 学生

以上古典逻辑定义的关键在于明确被定义概念(下位概念)的类属定位,也即明确它隶属于什么上位概念。由于上位概念能够表达一定范畴义,能够准确揭示被定义概念的类属定位,因此说,它具有相当的认知优势。

此外,上位概念之所以能够作为揭示下位概念类属定位的坐标,是因为它所表示的“实体”义同下位概念所表示的“实体”义之间存在着类属的包含关系:下位概念所表示的“实体”是上位概念所表示的“实体”中的一个小类。在以下定义2)中,通过给上位概念(“学生”)所表的“实体”添加一定的限定属性(“在高等学校学习”)后,“定义”部分实际表示的“实体”范围(“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恰好与“被定义”部分表示的“实体”范围(“大学生”)相等。这样就实现了“定义者”与“被定义者”在所表“实体”范围方面的同一性:

2)大学生是指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

从汉语偏正复合名词的角度来看,处于词内核心位置的“范畴”义语素表示一个上位概念,而复合词整词表示该“范畴”义语素的下位概念。这样一来,整个复合词的类属定位就能够依靠词内“范畴”义语素来确定:复合词整词所表示的“实体”范围同添加了限定属性的“范畴”义语素所表示的“实体”范围恰好保持着同一性。因此,提高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的充分条件是,其核心成分由表“范畴”义的语素来充当。我们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加以证明这一点,在限定属性相同的偏正复合名词对子中(表3),B组由“范畴”义语素表示“实体”义,A组则由“非范畴”义语素表示“实体”义。显而易见,B组的语义透明度要高于A组:

表3 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对照表

(二)借词方式中突出“范畴”表达的倾向

汉语外来词的更替过程证明,语义透明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早期的音译词“赛因斯”被本土成分“科学”所替代就是例子)。即使同为“音译加注”的外来词,绝大部分都是“范畴”义充当注释成分的,如例3),注释成分不表示“范畴”义的数量极少,如例4)。这是因为,借词方式例3)的语义透明度要显著高于4),故更加能产:4)啤酒[英语beer]、沙丁鱼[英语sardine]、爱滋病[英语AIDs]、拉力赛[英语rally]、哈叭狗[蒙古语xaba]、芭蕾舞[法语ballet]、卡车[英语car]、沙皇[俄语царь]……

5)酒吧、中巴、面的……

同样,少数民族语言中的汉语借词方式也有类似情况:以下例6)是侗语“音译加注”的汉语词,[8]例7)是苗语黔东方言“音译加注”的汉语词(见曹翠云2001[9][p.53])。从中可以看出,它们都不约而同的利用本民族语言中的“范畴”义成分来注释汉语外来词,目的是提高其语义透明度:

6)mal beec caip[白菜]、mal boh caip[菠菜]、magx huc nyic[淤泥]、duc sax guax hup[寡妇]……

菜 + 音译菜 + 音译泥 + 音译女人 + 音译7)wil sab gob[沙锅]、vob bob caid[菠菜]、ud waid tod[外套]、zaid xof tangf[学堂]、zend haif tof[核桃]……

锅 + 音译菜 + 音译衣 + 音译房 + 音译果 + 音译(三)汉语史造字、构词平面突出“范畴”表达的倾向

《周易》说:“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中国古人在认知客观世界过程中始终秉承“类”这一朴素而合理的范畴观,并将它作为语言表达的能产方式,以提高词语的语义透明度。汉语曾先后使用两种能产的“范畴”表达方式:

一种是在文字造字层面上通过“形旁”来体现“范畴”概念。《说文解字》按照“分别部居,不相杂厕”的原则把汉字划分为540部,所谓“部首”便是一整部汉字所共有的表意形旁,也就是表示同一个“范畴”的概念。如所有含有形旁“鱼”的“字”往往表示“鱼”类范畴中的下级成员,本范畴内各成员通过添加不同的声旁来彼此区别:

8)鲑:?(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赤鲑。?(《山海经〃北山经》)/ 鲤:?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诗〃陈〃卫门》)/ 鲂:?岂其食鱼,必河之鲂??(《诗〃陈〃卫门》)/ 鲫:?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鳡:?(番条之山)减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山海经〃东山经》)/ 鲟:?《燕北録》云:‘牛鱼,嘴长,鳞硬,头有脆骨,重百斤,即南方之鱏鱼也。’?(宋〃程大昌《演繁露〃牛鱼》)/ 鲵:?今鲵鱼似鲇,四脚,前似猕猴,后似狗,声如小儿啼。?(《尔雅》郭璞注)/ 鰕:?鲵大者谓之鰕。?(《尔雅〃释鱼》)/ 鲇:?鼋鼍兮欣欣,鳣鲇兮延延。?(汉〃王逸《九思〃哀岁》)/ 鲸:?于是乎长鲸吞航,修鲵吐浪。?(《文选〃左思〃吴都赋》)另一种是在复合词构词层面上通过添加“范畴”义语素来表示“范畴”概念。含有相同“范畴”义语素的复合词都表示该“范畴”中的下级成员,如例8)在构词层面上的表现形式就是:

9)鲑鱼 / 鲤鱼 / 鲂鱼 / 鲫鱼 / 鳡鱼 / 鲟鱼 / 鲵鱼/ 鰕鱼 / 鲇鱼 / 鲸鱼……

(四)现代汉语构词平面突出“范畴”表达的初步统计

笔者(2008)[10]以《新编汉语词典》为统计范围制成表4,表中初步列出现代汉语最常见的“范畴”义语素102个,每个语素右下方的数字表示它在词典中构成的偏正复合名词数目,共计2358个,平均每个“范畴”义语素所构造的词数约为23.11个。这就从能产性角度证明,“范畴”义语素表达“实体”义是提高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的最佳模式。见表4:

表4 现代汉语常见“范畴”义语素分布及构词情况初步统计

(一)词汇化过程与复合词语义透明度之间的关联

李宇明、李晋霞(2008)[11]指出,词汇化过程会显著降低词语的语义透明度。笔者(2009)[12]也指出,词汇化会使得原先可分析的“分析型”符号融合成不可分析的“综合型”符号,从而使符号丧失原先的认知优势,降低语义透明度。本节将首先对词汇化过程及类型加以定位,然后再来分析词汇化类型导致汉语偏正复合名词语义透明度降低的情况。

语言系统中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理当具有不同的语法——语义特征。具体来说,属于“词法”和“句法”两个不同层级上的语言单位在语法-语义特征方面应当各不相同。因此,一个语言单位从“词组”降级为“复合词”的词汇化过程,既包括它在语法方面舍弃“句法”特征、获得“词法”特征的过程,也包括它在语义方面舍弃“句法”特征、获得“词法”特征的过程:前者体现为内部成分结合程度由松散变得紧密;后者表现为其内部成分义同整体义之间出现了差距。我们认为,差距的存在与否以及差距的大小往往能影响整词的语义透明度。就汉语偏正复合名词来说,其内部语素义与整体词义之间出现差距,往往意味着其核心成分所表示的“实体”义与整词所表示的“实体”义之间不再具有同一性,从而导致整词语义透明度的降低。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二)词汇化过程导致“常素/常义”条件的丧失

从前述可知,具备“常素/常义”标准是高语义度透明复合词的必要条件,其内部语素具有很高的出现频率以及它们在复合词内不发生语义变化。而词汇化过程中“常素”、“常义”条件的丧失都会造成偏正复合词内部语素义同整体词义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整词语义透明度的降低。

1.“常素”条件的丧失情况:汉语词汇演变的一种现象是“同义成分替换”,即通过同

义更替的方式来实现词语更新。被替换成分会逐渐丧失“词”的身份,仅以语素身份残留在复合词中,变成冷僻语素。比如“多”替换“绰”,“绰”当初能以“词”的身份自由地同其它成分相结合(如“绰号”),但在被“多”替换后,“绰”就降级为化石型的构词语素,残留在复合词“绰号”中,成了意义隐晦的冷僻语素。

2.“常义”条件的丧失情况:汉语词汇演变的另一种现象是“词义变迁”,即一个成分本有其常用义,但在复合词组合中另有不同的组合义。比如“毛利”中“毛”的常用义是“人或动物皮肤表面生长的组织”,但在复合词“毛利”中“毛”却具有“不纯、含有杂质”的组合义。丧失“常素”条件的结果是人们因不识冷僻语素而不明其义;而丧失“常义”条件的结果却是人们熟识其素却难解其义,甚至会望文生义。比如有的人可能将“春画”误解为“以春天为内容的绘画”。

就汉语偏正式复合名词来说,“常素/常义”条件的丧失可能发生在两种位置:(1)核心位置,核心成分语义的隐晦必然导致它不能明确指出复合词所指事物的类别归属,这就极大降低了整词的语义透明度(如许多人可能只知道“水蛭”同“水”有关,但未必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事物,属于哪种类别),因此我们将其语义透明度等级定为表II中的第3级;(2)非核心位置,非核心成分语义隐晦不会影响复合词所指事物归属的确定,只是造成其所指事物的特征不明确,因而只能部分影响该词的语义透明度(比如虽然“蚺蛇”中“蚺”的意义不明,但人们还是能猜到“蚺蛇”毕竟属于一种特征不明的“蛇”),因此我们将其语义透明度等级定为表2中的第2级。

(三)词汇化过程导致语素义在组合中发生意义融合

前面提到,孤立来看内部语素具备了“常素/常义”条件,但由它们组成的复合词发生语义融合(隐喻、转喻等):一种情况是发生语义融合后的复合词义是内部语素义的隐喻投射,比如“虎口”的语素义是“老虎的口”,但整体词义却指“拇指与食指的交叉”,两者基于“相似性”的联系。另一种情况是发生语义融合后的复合词义是内部语素义的转喻投射,比如“八角”的语素义是“8个棱角”,但整体词义却指“一种具有8个角的调味大料”,两者基于“相关性”的联系。我们认为,语素组合中发生的语义融合无论是基于隐喻方式还是转喻方式,它对整词语义透明度的消极影响都是最大的。这是因为,“常素/常义”条件丧失的情况所造成的后果最多也就是整词所表实体的归属不明或所表实体的特征不明;而本节中的语素义融合情况则使得整体词义所表的实体义严重背离其核心语素所表的实体义。前者至多是因意义不明而降低语义透明度,后者则因意义扭曲而降低语义透明度。因此我们将发生语义融合的情况定为表2中语义透明度等级第4级。

四、结论

复合词整词的语义透明度建立在其内部成分的语义明显度的基础上,这已经被丰富的实验数据证实了。但是,其内部成分语义明显度的判定标准的问题,当前还很少有人涉及。本文以汉语偏正复合名词为例初步提出,“常素/常义”条件既是其内部成分语义明显度的判定标准,也是提高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必要条件;核心成分表达一定的“类属”义则是提高整词语义透明度的充分条件。Libben(1998)[5]指出,内部结构关系是决定合成词整词语义透明度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认为,该论断对于判定汉语复合词语义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大致断定,“向心(endocentric)”关系类别(如“偏正”、“述宾”、“述补”等关系)的复合词的语义透明度要明显高于“离心(exocentric)”关系类别(如“主谓”关系)的复合词,因为“向心”关系复合词的整词语义透明度可以由其核心成分的语义明显度来决定,而“离心”关系复合词则不能。当然,即使同为“向心”关系类型,“偏正”、“述宾”、“述补”等复合词也还是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透明度判定标准。这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3]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王春茂,彭聃龄.重复启动作业中词的语义透明度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2).

[5](加拿大)G. Libben. Semantic transparency in the processing of compounds: consequences for representation, processing, and impairment[J]. Brain and Language, 61, 1998.

[6](加拿大)G. Libben. M.Gibson, Y.B.Yoon and D.Sandra, Compound fracture: The role of semantic transparency and morphological headedness[J]. Brain and Language, 84,2003.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范畴篇解释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侗语讲座(12)[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108605.html,/nation/xs/200803/nation_20080313100501 _29612.shtml.

[9]曹翠云.苗汉语比较[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10]宋宣. 现代汉语类义语素与语义范畴的显性表达[J].毕节学院学报,2008,(2).

[11]李宇明,李晋霞.论词义的透明度[J].语言研究,2008,(3).

[12]宋宣.现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参与构词的理据、来源及其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6).

On the Qualifications for the Semantic Transparency of the Determinative Compound Noun in Modern Chinese

SONG Xuan

(Language & Literature Schoo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

Abstract:The constituent meaning of compound is comprehensible and the linkage between it and the meaning of whole word is close, these are essential for the semantic transparency of compound word. As for the determinative compound noun in modern Chines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its semantic transparency is that the constituents of compound have high frequency and common sense, and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is that the head constituent of compound has categorial meaning. Different kinds of lexicalization degrade the semantic transparency of the compound word usually.

Keywords: determinative compound noun; semantic transparency; compound constituent meaning; transparency and opaque; category morpheme; lexicalization

2.4《网络大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教学设计课题

信息技术说课稿 说课题目:《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年级:高一年级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 说课老师:王琳蝉 工作单位:屯昌县红旗中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容是教育科学《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的容。本节教材分三部分构成,一是概述,教材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体验从网络数据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目的是为学习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做准备性的铺垫。二是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教材对这部分容介绍比较多,意在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和学会对各数据库信息的获取方法。三是网络数据库评价,在本章的最后重点安排了网络数据库的评价,目的是进一步提醒教师,在信息获取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及时、科学地评价信息的习惯,这是提高获取信息资源质量的关键,也是积累信息获取经验的关键一环。在本课教材访问丰富多彩的数据库这个模块中,应适当引导学生对资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探索数据库这一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的特点,为第七章中数据库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状况分析 ⑴虽然学生在初中有信息课,但是作为副科没有参加升学考试,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多数的时间是玩游戏、聊天,没有纠正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初中学生上了高中后,其信息技术意识层次不齐,这就要教师有计划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 ⑵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自觉性有所提高一般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这样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关知识上的准备。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生了解网络数据库 ②学会简单的信息检索 ③体会到网络数据库的重要作用 ④运用网络数据库检索获取需要的信息容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着重从资源获取的角度来审视数据库的价值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在同学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②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合法地获取网络资源 4、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网络数据库的理解、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 学习难点:对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学生要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判断所得信息的准确性 二、说教学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力求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的学习态度。本节是采用任务驱动法导入新课,采取合作探究法解决提出的任务,对于同学们的作答采取了赏识教育法树立大家的自信心。再利用提问启发法去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节的容。在新课网络数据库简介中,我采用了列举法和图表法加深对网络数据库概念的理解。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和数字城市的介绍上都分别用了演示学习法,演示具体的各个操作步骤。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和教育资源库的使用,都采取小组分工制合作探究法解决提出的任务。 三、说学法 教学指导在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通过本节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①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复习旧知识,使用任务驱动法导入新课

期刊影响因子的“含金量”是多少

期刊影响因子的“含金量”是多少 这是一个以标准衡量的世界。既然吃饭都有米其林餐厅评级作为参考,更何况严谨的学术科研成果。 期刊影响因子长久以来被学术界视为一个重要的科研水平参考指标。在一本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发表论文,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也更容易获得认同。然而,部分科学家已对这一指标能否真正反映单篇论文乃至作者学术水平提出质疑,加上每年发布这一指标的汤森路透公司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把相关业务转售给两家投资公司,影响因子未来能否继续维持其「影响力」令人存疑。 广泛影响 根据汤森路透发布的信息,该公司已同意将旗下知识产权与科学业务作价35.5亿美元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Onex和霸菱亚洲投资。这一业务包括了世界知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以及定期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其中的期刊影响因子是一本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参考。 新华社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汤森路透,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说,这一交易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完成,在此之前该公司还会继续拥有并运营这项业务,「我们将在不影响这项业务开展和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交易」。 帝国理工学院教授史蒂芬·柯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对汤森路透用来计算期刊影响因子所使用的数据是否可靠本来就有一定顾虑,「我不确定汤森路透的这次交易是否产生影响,但这项业务的接盘方如果未来能够保证这方面的透明度也是一件好事」。 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通常是以某一刊物在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得出该刊物当年的影响因子数值。理论上,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影响力越大,所发表论文传播范围也更广。鉴于全球每个科研领域中都有大量专业期刊,如果有一个可靠的指标能告诉研究人员哪个期刊影响力更大,他们就能更高效地选择在一个高质量平台上发表科研成果。 但这又引申出一个现象,即许多科研机构、高校甚至学术同行越来越依赖影响因子来评判一篇论文甚至作者本身的科研水平,进而影响他们的职称评定和获取科研项目资助等机会。 业内争议 这种过度依赖影响因子的做法引起不少业内争议。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皇家学会等科研机构学者以及《自然》《科学》等期刊出版方的高级编辑,合作撰写了一份报告分析其中弊端,并提出相关改进方案。这篇报告已在近期被分享到一个公开的预印本服务器上供同行审阅。 报告分析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11份学术期刊在2013年至2014年间所刊发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分布情况,这些数据也您身边的论文好秘书:您的原始资料与构思,我按您的意思整理成优秀论文论著,并安排出版发表,企鹅1550116010自信我会是您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论文好秘书被用来计算2015年相关刊物的影响因子。 报告作者发现,多数论文被引用次数都达不到发表它们的期刊的影响因子数值水平,比如《自然》在这期间所刊发论文中的74.8% 在2015年获得的引用次数就低于这本期刊当年影响因子所显示的水平,《科学》的情况也类似。报告说,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期刊中有一小部分论文被引用次数非常高,导致影响因子在均值计算过程中出现偏差。 报告详细描述了如何更准确地计算出期刊所刊发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分布状况,并呼吁各家期刊将这些基础数据公布出来,减少学术界对影响因子的过度依赖。

文献检索试地的题目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文献检索试题 班级:工业设计1101 姓名:初希燕学号:1112033034 一、简答题 1、分别列举一种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的数据库检索工具。(10分) 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期刊论文:维普期刊;学位论文:万方数据库; 2、在计算机检索中,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哪几种?试用A和B的逻辑表达式说明其检索结果。(10分) 逻辑“与”,用“AND”或“*”表示,即A and B;逻辑“或”,用“OR”或“+”表示,即A or B;邻近度算符用“With”表示,即A with B;逻辑“非”,用“not”或“—”号表示,即A not B。 二、论述题 1、以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研究方向为课题名称(课题名称自拟),进行课题检索,试写出主要的检索思路(不用写出检索结果)。例如:可能使用的检索工具或检索数据库、检索术语、检索表达式、检索步骤和检索策略等。(20分) (1)检索课题: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 (2)检索工具:百度,谷歌,必应; (3)检索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Science Direct,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 (4)检索术语: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应用,生物技术; (5)检索策略:摘要=现代医学AND发展方向,关键词=现代医学AND应用,篇名=现代医学发展。 2、谈谈你对文献检索课的感想及意见(20分) 大学生面需要学习,如何提高自己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如何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落伍.所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成为了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文献检索这门课主要讲授检索文献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检索文献的技能.学习和科技需要文献,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需文献,生活中也离不开各种信息。 我们在信息检索课中,老师侧重介绍了信息检索工具与检索技巧!但对于今后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检索思想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平时我们应多积累一些有关互联网上的检索工具(包括搜索引擎和检索技巧)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能力可能带给我们更大的实惠。

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

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 作者:李勤来源:《今传媒》 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首先用论文的被引证频次来测度期刊的影响力,1963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正式提出和使用影响因子这一术语。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由影响因子的定义可知,期刊的影响因子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影响因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论文量、时间和被引次数,也就是说,期刊所刊发论文的被引情况决定了该期刊的影响因子。总的说来,一篇论文的被引次数越多,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越大,同样也表明它的学术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因为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具有较广泛的读者群和比较高的引用率。影响因子的高低客观地反映了期刊和编辑吸引高质量稿件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评价期刊时,影响因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许多作者在投稿时,也将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作为投稿首选。图书馆或研究院、资料室在选择订阅期刊或优化馆藏期刊时,也把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而且影响因子也是筛选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期刊工作者,努力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十分必要。分析学术期刊的计量指标情况,决定影响因子高低的因素通常有这样几点: 一、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一是论文发表时滞。论文发表时滞(DPA)是指期刊论文的出版日期与编辑部收到该文章的日期之时间差,以月为单位。它是衡量期刊时效性的重要指标,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有密切关系。因为在计算影响因子时,期刊被引频次中两年的时间限制可导致不同刊物中论文的被引证次数有较大的差异。出版周期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因而在同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特别是研究热点领域内的论文,首先被公开发表的论文更有可能引起较大的影响或者被别人引证。 二是论文学术水平。论文的学术质量直接制约着期刊影响因子的提高。学术质量较高的论文,容易被同行认可,引用率自然就高,影响因子也高。相反,学术质量较差的论文,不会被同行认可,得不到同行研究者的重视,引用率自然就低,影响因子也较低。在各类文章中,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常常被研究人员参考和引用。同时有争议的学术讨论更容易获得同行的广泛关注,而普通的介绍性论文则不太被人们关注。 三是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影响因子是根据期刊的引文计算出来的,通常参考文献的内容越新颖,信息质量越高,影响因子就越高。准确的参考文献有助于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相关的观点和论据。同时可以方便读者追溯有关的参考资料进一步研究问题。统计分析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主要取决于论文的平均引文数、引证半衰期及论文的被引证率。所以,参考文献数量较多的论文它的平均引文数量就比较大,而且参考文献越准确,读者查阅参考文献就更方便,读者能分享文献信息资源就越多。 根据我们的分析研究,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功夫: ⒈鼓励高质量论文在我国首先发表

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写作规范

中国学术期刊论文写作规范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主要项目的名称、标识、结构和编排格式,提出了各类文献的选用项目及其在印刷版期刊上排印位置的建议。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其入编期刊,也可供其它期刊及文献检索与评价系统参考。 ----------------------------------------------------- 刊名(KM)与刊号(KH) 期刊应具有稳定的刊名和相应的中国标准刊号(GB 9999)。中文刊名应按GB 3259的要求加注汉语拼音,同时应加英文或拉丁文的并列刊名。 文献标识码(WM) 一、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二、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 文献标识码: 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 文章编号(WH) 一、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该编号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该篇文章的唯一标识。 二、文章编号由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号及文章的篇首页码和页数等5段共20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 XXXX-XXXX(YYYY)NN-PPPP-CC 其中:XXXX-XXXX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参见GB 9999), YYYY 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为文章所在期刊的期次,PPPP 为文章首页所在期刊页码,CC为文章页数,“-”为连字符。 三、期次为两位数字。当实际期次为一位数字时需在前面加“0”补齐,如第 1 期为“01”。仅1期增刊用S0,多于1期用S1,S2,……。 四、文章首页所在页码为4位数字;实际页码不足 4位者应在前面补“0”,如第 139页为“0139”。文章页数为两位数字;实际页数不足两位数者,应在前面补“0”,如9页为09。转页不计。 五、文章编号由各期刊编辑部给定, 中文文章编号的标识为“文章编号:”或“[文章编号]”。如: 文章编号:1003-2797(1997)02-0013-05 为发表在《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第2期第13~17页(共5页)上题为《关于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思考》(作者:严怡民)一文的文章编号。 英文文章编号的标识为“Article ID:”。 ----------------------------------------------------- 题名(TM)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选择关键词和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国际引证报告发布 王保纯 2012年12月28日07:59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26日共同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2版)》和《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2版)》,同时还首次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科技界和社科界418个学术期刊分别入选两个名单。 此前,我国对于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评价,多以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与否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很多未被收录期刊往往不被看好。《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的发布是我国学术期刊乃至学术评价领域的一个突破性进展,是我们国家,也是国际上第一次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向社会揭示中国学术期刊走向世界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此举标志着我国学术期刊有了统一的国际影响力认证标识。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主任杜文涛介绍了此次研究的有关情况。他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是依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2版)》,按2011年度中国学术期刊被SCI期刊、SSCI期刊引用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经综合计算,并经40多位期刊界专家审议,最终遴选出的TOP5%期刊和TOP5%-10%期刊。在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科技期刊备选3533种,由上述方法选出175种;人文社科类备选680种,选出34种,共计209种。同样,在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中,由上述方法选出科技类期刊和人文社科类期刊也分别为175种和34种,共计209种。参与报告研制的研究人员惊喜地发现,不少非SCI、SSCI收录期刊比SCI、SSCI收录期刊具有更高的被引用次数。在上榜的418个期刊中,中文期刊达312个。

文献检索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信息、知识、情报、文献(选择、判断改错) 1、信息:是物质存在或运动方式与状态的表现形式或反映,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反映,它提供了客观世界事物的消息、知识,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2、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经验的综合,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 3、情报:是指人们以各种方式传递与交流的具有一定目的与时效的信息,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情报的重要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4、文献:是指以文字、图象、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内容上的知识或信息;揭示和表达知识信息的表示符号;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 信息、知识、文献、情报的包含关系:信息、知识、情报必须固定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形成文献后才能进行传递,才能被人们所利用,文献是信息、知识、情报存储、传递、利用的重要方式。信息可以成为情报;信息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 第二章医学文献信息资源 一、文献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 1、按载体类型划分: (1)书写型文献:古代文献、书法作品、手稿、书信、原始记录等 (2)印刷型文献:图书、期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产品资料、学位论文、技术档案 (3)缩微型文献:微缩胶卷、微缩胶片、微缩照片等 (4)视听型文献: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电视片等 (5)电子型文献: 电子型文献按发布形式分为:①参考数据库:A.书目数据库:中药在线、CBM、PubMed B.文摘和索引数据库 ②全文数据库 ③事实数据库 ④搜索引擎/分类指南 ⑤网络学术资源学科导航 ⑥FTP资源 ⑦其他 2、按出版类型划分: (1)图书:是现代出版物中最普通的一种类型,有封面、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者,并装订成册。在每一种正式出版图书的版权页或其他明显部位都标有一个由10位或13位数组组成的国际标准书号ISBN,形式如ISBN 978-7-117-10172-1,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出版物代码,代表某种特定图书的某一版本,具有唯一性和专指性,读者可借此通过某些文献信息系统查询某种特定图书。图书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供读者阅读的图书,包括专著、教材;一类是供读者查阅的图书(工具书)。 (2)期刊:是一种连续出版发行的文献。(期刊的内容新颖、出版周期短,通报速度快,信息量大,是情报的主要来源。) 期刊特点:①有固定的名称(刊名) ②相对固定的版式、篇幅和内容范围 ③定期连续出版发行 ④按一定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连续出版 每种期刊均有一个由8位数字组成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例如 ISSN 0317-8471 前7位代表期刊代号,末位是校验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参考文献标注格式-CAJ-CD-20050928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CAJ-CD/T1-1998 14.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14.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14.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4.3.1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 C N J D R S P

14.3.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字母“Z”。14.3.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 CP EB 14.3.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简介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简介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简称CSAC,半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支持、科技导报主办的综合性科技类检索刊物,与2006年创刊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简称CSAE)构成姊妹刊物,主编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冯长根教授担任,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CSAC致力于将我国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全面、快速地向科技工作者交流、传播,遴选了我国近600种高水平科技类学术期刊为文摘收录源期刊,每期刊载2000余条论文文摘信息,内容覆盖了自然科学、医药科学、农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瑟社会科学5大学科门类,涉及50多个一级学科。被CSAC收录是北京大学图书馆遴选中文核心期刊的标准之一,也是中国科协评审和资助精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新疆农业科学》为《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附件1、附件2 自2008年1月开始,CSACF增加收录中国科协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题录。 从2009年3起,CSAC由过去的上半月刊收录自然科学和医药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文摘条目,下半月刊收录农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科学3大学科学门类文摘条目的编排形式,改为上、下半月刊均收录5大学科门类的文摘条目的标准半月刊编排形式,读者可通过作者姓名、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等信息多途径检索相关的学术论文,还可根据收录论文文摘的统计数量信息对被收录论文的作者和作者单位的科研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CSAC已成为科研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图书馆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我国最新科技研究成果、学术研究动向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附件1《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11年第17卷16期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教案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的内容。本节教材分三部分构成,一是概述,教材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体验从网络数据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目的是为学习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做准备性的铺垫。二是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教材对这部分内容介绍比较多,意在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和学会对各数据库信息的获取方法。三是网络数据库评价,在本章的最后重点安排了网络数据库的评价,目的是进一步提醒教师,在信息获取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及时、科学地评价信息的习惯,这是提高获取信息资源质量的关键,也是积累信息获取经验的关键一环。在本课教材访问丰富多彩的数据库这个模块中,应适当引导学生对资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探索数据库这一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的特点,为数据库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对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关知识上的准备。在前面的课中,学生在不经意中已经使用到了网络数据库,比如小说网、音乐网等等,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本节课选用有较强的代表性而学生一般都没有使用过的网络数据库。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网络数据库;学会简单的信息检索;运用网络数据库检索获取需要的信息内容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着重从资源获取的角度来审视数据库的价值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在同学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②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合法地获取网络资源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网络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难点:对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评价 五、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力求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的学习态度。本节是采用情景设置法,从“神奇的化学实验——大象牙膏”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欢快的化学学习之旅。然后设置疑问:你能帮化学教师搜索到不同版本的教学资料吗?进而导入本节的内容——利用网络数据库来解决问题。在进行网络数据库新课内容时,通过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任务驱动及成果展现四个大环节,让学生去认识、感受、体验、评价网络数据库。使学生对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这一重难点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理解,从而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六、教学资源与媒体准备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指标体系 1.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期刊影响力指数(CI ) 统计某个年度内出版的某些源文献引证期刊的次数,可以在统计学意义上反映期刊在该统计年度产生的影响力。简单而常用的计量指标有期刊的总被引频次(TC ,广延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已发表的所有文献)、影响因子(IF ,强度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之前两年发表的文献)、即年指标(强度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发表的文献)等。 显然,上述指标的评价对象是期刊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献,且评价角度、计量方法各不相同,任一指标都不能全面反映期刊的影响力。期刊评价中片面强调其中某个指标,都会导致期刊出现片面发展倾向,甚至引发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干扰期刊正常发展。因此,人们一直在希望找到一个综合反映期刊影响力的计量指标。然而,过去这方面的工作总是试图将TC 、IF 等指标先验地假设为同一线性空间的可加标量,按一组人为设定的权重参数拟合为一个“综合指标”,而未注意区分这些指标的内禀属性,得到的期刊排序结果也难以给予合理的解释。 我们在2013年首次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方法,连续三年应用于“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遴选,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基本认可。 1.1期刊影响力指数(CI )的基本定义 定义1: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 在某种可比较大小的期刊范围内(同一学科内)将TC 、IF 分别归一化处理为tc 、if ,并按其大小进行期刊排序,即可在排序意义上将TC 、IF 映射到一个2维空间,称为“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 定义2:期刊影响力等位线 在“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内,定义影响力最大的期刊为(1,1),各刊与之的距离为 22B -1)A 1(R ) (+-=,期刊影响力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即为期刊影响力等位线。显然,等位线就是以(1,1)为圆心的圆弧,见图1。 定义3:期刊影响力指数(CI ) 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Academic Journal Clout Index ,简称CI ),是反映一组期刊中各刊影响力大小的综合指标,它是将期刊在统计年的总被引频次(TC )和影响因子(IF )双指标进行组内线性归一后向量平权计算所得的数值,用于对组内期刊排序。 CI 的计算公式为: [][]1,0B T C T C T C T C B 1,0A IF IF IF IF A 1)B 1()A 1(2CI 2 2∈--= ∈--=-+--=组内最小 组内最大组内最小个刊组内最小组内最大组内最小 个刊其中)( CI 的几何意义如下:

2019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排名

2019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排名 日前,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开展研究,以国际化视野,检索了6400多种中国学术期刊被1.4万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的引证情况,并且通过计 量分析和同行专家评议,研制了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引证报告。这是2019年以来第三次发布该引证报告。本次刊登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排名基于被国际引证过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总数的前5%。统计表明,这些期刊已经具备相当国际影响,迈进了国际期刊的门槛。 “2019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序号期刊名称国际影响力指数CI “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 “国际他引影响因子” 语种主办单位 1 China & World Economy* 896.77 2 250 0.658 英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等 2 经济研究 555.766 517 0.094 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3 心理学报 512.577 32 4 0.119 中文中国心理学会等 4 文物 450.581 356 0.059 中文文物出版社 5 中国软科学 443.721 279 0.097 中文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6 考古 415.946 302 0.062 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7 管理世界 409.017 330 0.042 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8 中国语文 399.799 329 0.036 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9 中国管理科学 399.443 248 0.086 中文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教学研究会等 10 会计研究360.122 197 0.098 中文中国会计学会 11 世界经济与政治 358.621 209 0.086 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 所 12 经济地理 341.38 241 0.047 中文中国地理学会等 13 中国社会科学 336.698 182 0.093 中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14 社会学研究 321.739 136 0.129 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5 中国工业经济 302.006 194 0.054 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常用文献检索数据库

一、常用文献检索数据库 1、Springerlink数据库 Springer是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出版的全文数据库数据库。所提供的全文电子期刊共包含439种学术期刊(其中近400种为英文期刊),按学科分为以下11个“在线图书馆”:生命科学、医学、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法律、工程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与天文学,是科研人员的重要信息源。 2、HighWire Press数据库 HighWire Press是提供免费全文的、全球最大的学术文献出版商之一,于199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立。最初,仅出版著名的周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目前已收录电子期刊340多种,文章总数已达130多万篇,其中超过47万篇文章可免费获得全文;这些数据仍在不断增加。通过该界面还可以检索Me 564034381 19:25:58 dline收录的4500余种期刊中的1200多万篇文章,可看到文摘题录。HighWire Press收录的期刊覆盖以下学科: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学、社会科学。 3、NCBI PUBMED数据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108605.html,/pubmed PubMed系统是由NLM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开发的用于检索MEDLINE、PreMEDLINE数据库的网上检索系统。从1997年6月起,PubMed在网上免费向用户开放。它具有收录范围广泛、更新速度快、检索系统完备、链接广泛的特点。PubMed系统包含三个数据库:MEDLINE、PreMEDLINE和Record supplied by Publisher。 4、sciencedirect数据库 SD是荷兰Elsevier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全学科的全文数据库,它拥有1263种科技和医学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 5、Blackwell数据库 英国Blackwell出版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期刊出版商之一,出版期刊总数已超过700种,其中理科类期刊占54%左右,其余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涉及学科包括:农业、动物学、医学、工程、数学统计、计算机技术、商业经济、生命科学、物理学、人文科学、艺术、社会及行为科学等。 6、ProQuest博士论文全文检索系统, 美国ProQuest数据库是世界著名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有欧美1,000余所大学文、理、工、农、医等领域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是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 7、OAIster学位论文数据库 二、专利 1、欧洲网上专利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 范 篇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datanormforretrievalandevaluationof chineseacademicjournal(cd) 1999-01-12印发 1999-02-01试行 目次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及参考规范文件 3刊名(km)与刊号(kh) 4文献标识码(wm) 5文章编号(wh) 6题名(tm) 7作者(zz)及其工作单位(dw)

8作者简介(zj) 9摘要(zy) 10关键词(jc) 11分类号(Fl) 12收稿日期(gq) 13基金项目(jj) 14参考文献(wx) 15期刊基本参数(cs) 16电子邮件[du]与网络地址(wz) 附录a 表a1数据标识格式及建议排印位置 表a2各类文献规范数据选项表 模拟样本a 模拟样本b 前言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是我国第一部以电子期刊方式连续出版的大型集成化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知识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规范本数据库重要检索数据项和统计评价数据项的名称、标识、结构和编排格式,对促进这一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充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规范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数据库制作技术和信息检索

与评价系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国际、国家有关标准为依据,并充分考虑了与国内各学术期刊研究团体的有关规范化文件的一致性,按照简明、易行、实用,有利于计算机处理和保证数据准确检索与统计的原则,对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期刊,包括社会科学类期刊和科学技术类期刊的重要检索和统计评价数据格式提出了具体要求。期刊对这些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处理将为其文献内容在大型集成化数 据库中的可检索性和可评价性提供重要保证。 本规范在起草制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我国期刊出版、图书情报和文献工作标准化等各界专家和广大入编期刊编 辑部的意见,从1997年3月至1998年10月先后召开了十余次不同学科、不同规模的座谈会、研讨会,对本规范草案进行了多次补充和反复修改,使内容逐步完善。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标准化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国家主管部门及有关方面领导,以及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等期刊学术研究团体的负责人和专家对本规范的制订都给予了大 力支持和指导,我们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献检索模拟测试答案汇总

GOOGLE和BAIDU是国内外分类目录式搜索引擎。 正确答案:错 分类途径就是按照文献的名称体系查找文献的途径。 正确答案:错 在使用截词方法检索具有相同词干的检索词时,这些词之间自动地隐含了逻辑与的关系。正确答案:错 对无确定形状的产品,如气态、液态、粉末等以及工艺、方法等技术发明,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正确答案:错 Emerald是由世界著名百强商学院之一的哈佛商学院的学者于1967年建立的。正确答案:错 Science Direct可以检索国外学位论文。 正确答案:错 SCOPUS提供信息计量学M指数查询。 正确答案:错 Science Direct可以检索国外学位论文。 正确答案:错 Science Direct数据库提供了英文界面,也提供了简体中文检索界面。 正确答案:错 通过EBSCO、EI、OCLC数据库都能检索到外文期刊论文全文。 正确答案:错 EBSCOhost数据库的关键词检索默认为精确匹配,即词间的逻辑关系默认为逻辑与,词序不可任意改变;而且词与词间不得插入其他词。 正确答案:错 EBSCO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商业联机检索系统,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错 EBSCOhost数据库的关键词检索默认为精确匹配,即词间的逻辑关系默认为逻辑与,词序不可任意改变;而且词与词间不得插入其他词。 正确答案:错 EBSCO数据库中的智能文本检索,可以复制并粘贴不超过5000字符的文本块进行搜索。

正确答案:对 EBSCOhost中不同数据库辅助检索的项目有所不同。 正确答案:对 EI Compendex Web是EI核心数据库。 正确答案:对 EI是国际公认的医学领域的文献检索工具。 正确答案:错 Science Direct数据库的全文可按PDF和HTML格式查看。 正确答案:对 在SpringerLink数据库中,用NEAR匹配词组比AND更精确。 正确答案:对 springer电子图书与在线期刊及电子参考书融合于同一平台 正确答案:对 在SpringerLink数据库中,用NEAR匹配词组比AND更精确。 正确答案:对 外文数据库中截词符号“*”一般表示无限截断。 正确答案:对 在外文数据库检索时,使用截词检索可以提高信息检索的查全率,但是可能会降低信息检索的查准率。 正确答案:对 SCOPUS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摘与索引数据库。 正确答案:对 Science Direct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学科范围以科技、技术和医学为主,社科类仅占1/5。正确答案:对 点击citation tracker按钮,可以在SCOPUS数据库查看作者发表文章的年度引用情况 正确答案:对 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学科范围以科技、技术和医学为主,没有社科类期刊收录。 正确答案:错 在Science Direct检索中,使用双引号和单引号总是能检出完全一致的检索结果。 正确答案:错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基本完整收录了我国的全部学术期刊,是国家学术期刊最具权威性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唯一的网络出版平台。该总库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网络出版工程——《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子项目。鉴于该总库收录范围广,文献总量大,期刊文献收录完整率高,出版时效和更新频率快,服务质量优秀,2008年该总库荣获国家最高出版荣誉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 该总库共分10大专辑出版光盘版和网络版,均有正式出版号(见刊号表)。收录范围我国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含英文版)全文文献,包括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高级科普、政策指导、行业指导、 实用技术、职业指导类期刊。 文献总量截至2012年底收录7708 种期刊,文献量超过3000万篇。 其中,独家收录期刊1485多种,独家核心期刊1003多种,占所 有核心期刊刊种的52 %。 收录年限1994年至今(3500余种期刊收录回溯至创刊)。 期刊文献收录完整率 期刊种数收录完整率:核心期刊、重要评价性数据库来源期刊完整率高于95%; 其它学术期刊完整率高于93%。 文献期数收录完整率:文献收录期数完整率高于99%。 文献篇数收录完整率:文献篇数收录完整率高于99%。 出版时效纸质期刊出版2个月内出版网络版。 更新频率每日更新。

导航体系知识导航、期刊导航。 检索字段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作者、第一作者、全文、参考文献、基金、作者、单位、刊名、年、期、中图分类号、ISSN、统一刊 号、更新时间、来源类别。 知网节模块节点文献的二级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共引文献、同被引文献、引证文献、二级引证文献、相似文献、同行关注文献、相关作者 文献、相关机构文献,可以链接到期刊、博硕、会议、报纸、专 利、标准、年鉴、Springer期刊、科技成果、图书等数据库使用。检索结果处理支持通过分组排序检索结果进行进一步筛选,可按照期刊名称、研究资助基金、文献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等条件进行分组聚 类,并且对于检索结果还能够按照发表时间、相关度、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等进行排序。 刊号表: 优先数字出版:是将印刷版期刊审定的文稿在印刷前,单篇或整期以数字出版方式即时出版。这种新的出版方式将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期刊出版 的主流模式和发展趋势。2010年10月,中国知网率先在全国启 动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和期刊编辑部的大力 支持。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已经签约 合作1520余种,优先数字出版文献近10万余篇。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国内资源内容最完备、质量最高、出版周期最短,数据最规范的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