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教案2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舒缓的音乐,并展示秋景图片,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意境中,感悟秋,进入文中情境。)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可是啊,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因为它能撩拨起文人们无限的情思。秋天里,有人感伤,有人豪迈。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我们读出了杜甫的悲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我们感受到了刘禹锡的昂扬。杜甫悲秋刘禹锡赞秋源于他们不同的“心灵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的世界,看看他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投影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揣摩秋味,感受故都秋景中所蕴含的情感。

2、鉴赏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

二、文本探究

(一) 相识—诵读感知

作者说他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故都的“秋味”。那么北国之秋具有怎样特点深深的吸引着作者呢?(投影)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地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一起学习集中描写秋景的部分。

(二)相知——品语言、赏秋味

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故都的秋景呢?

学生活动:找一名同学配乐朗读3—11段,其他同学边听读边在文段找出文中典型的秋景。

明确: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板书)

这些景物可以说是并不美丽,甚至于看起来十分平常,其实如果我们用心去品味,就会发现这些景的背后是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明确:寂寞小院幽、秋槐落蕊静、秋蝉啼唱衰、潇潇秋雨凉、胜日秋果奇

(说明:将五幅画面显示在屏幕上)

主问题一:现在请同学们任选一处自己喜欢的秋景进行赏析。

思考:作者选取的秋景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投影)

鉴赏提示:1、抓住修饰景物的关键词语(如形容词、动词等)

2、抓住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秋景图进行赏析。要求分工明确,有的同学负责朗读,有的同学负责鉴赏,读出自己的体会,结合老师的问题,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情感。第一幅图:寂寞小院幽

学生活动:1、小组中指派一名同学朗读相应的段落

2、另一名同学进行分析,其他成员补充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预设问题:

①问: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为什么不去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地方去赏秋而只选择租一椽破屋来赏秋呢?

那些有名的地方,游人如织,不能静下心来赏秋,而这里没有纷扰,环境清静,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喜欢安静的环境。

其一“破屋”就是一种萧条衰败的景象,这个景象体现了悲凉。

泡一碗浓茶

泡茶的举动体现出一分清闲,“浓茶”有醇厚的苦味,在悲凉的气氛中品一碗浓茶,有一点在品味他自己有一点悲凉的人生,感怀身世,文化底蕴浓厚。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很高很高”给人一种空间畅阔之感,碧绿的,从色调上看,给人一种明净高旷,天无纤尘之感,体现了“清”。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①问:为什么能听见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借驯鸽的飞声来体现秋晨之静。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明确:“细数”“一丝一丝”透出作者是清闲,也写出了作者内心之静。

“漏”——日光洒(照)在身上本是温暖的,可这里偏用一个“漏”字,漏下来的日光,不能洒向全身,温暖感不强,虽有日光,但是没有浓厚的暖意,实际上是作者的“心”在起作用,心是悲凉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清静闲暇中透出一点落寞。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的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草,使作陪补。

预设问题:

①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你认为花色的选择合适吗?为什么?

明确: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作者说“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明确:稀疏零落,感觉到生命的衰竭与凄凉。能够更加突出北国秋天的特有的绘景基调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我把它命名为“寂寞小院幽”。品味散文语言时,应抓住典型的词语,就像咬文嚼字里说的那样,换个词,可以使整个感情色彩改变。

第一幅画小结:(投影)

秋味之“清”——静坐、泡、细数、静对等动词的使用上;

从色彩:碧空(碧)牵牛花(蓝)——秋味之“清”

秋味之“静”——驯鸽的飞声(环境之静);“细数”(心之静)

秋味之“悲凉”——“破屋”““、破壁腰””、“漏”、“疏疏落落的秋草”。

苏轼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读完品,品后读,可体会不同的意境和情感,下面找一名同学带着我们品后的成果来朗读“寂寞小院幽”这段,用有声的语言来诠释无声的画面。

学生活动:找一名同学朗读此段,其同学点评。

第二幅图:秋槐落蕊静

学生活动:指派一名同学朗读此段

预设问题:

①这幅秋景图侧重于体现“秋味“中的哪个特点?(静)能找出具体的语句读一读吗?

②作者在写落蕊时调动了几种感觉去写?

听觉:声音也没有(很静)

嗅觉:气味也没有(更静)

触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非常静)

③改写: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改成“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可不可以呢?

明确:不可以,两个句式强调的重点不一样,文中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是了为突出“静”,应将重点放在“声音”和“气味”上,因此原来的表达效果好

④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漫步于落蕊满地的街道,你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清静、闲适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①作者为什么从扫帚的丝纹中有细腻、清闲和落寞之感?

细腻—“一条一条”的丝纹细密,作者看的认真,细心。

清闲—行人少,扫帚留下的纹丝真真切切,慢慢地走,细细的看。

落寞—落蕊被一扫而空而想到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亦有人生之秋之感。这样的景像使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本图不仅体现了环境之静,更能体现心之静。也隐隐地透露出作者心中的一丝清闲和落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凉的眼泪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类比一下可以看出郁达夫悲伤意味。

如果不是万籁俱静,不会有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也不会有这样的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潜所说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什么在起作用,是“心”。

第二幅图小结:秋槐落蕊静

秋味之静:从听觉、嗅觉、触觉的角度体现环境之静和内心之静。

秋味之悲凉:从直接抒情的句子可体会内心之悲凉。

学生活动:读第二幅画面。

1 2 3

下一页第三幅图:秋蝉

抓关键词:微弱的残声,嘶叫

“微弱的残声”本来就是一种凄凉,“蝉”夏生秋死,生命短暂,夏天生命力旺盛,人们称叫声为“蝉噪”,而这里作者写蝉的叫声用了“嘶”,这也是对蝉即将逝去的生命的一种叹惋。听着这样的叫声,不由心生悲凉。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以蝉声渲染了故都之秋的静、冷落、悲凉的气氛。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领会意境。”的鉴赏手法。

第三幅画面小结:秋蝉啼唱衰

寒蝉——静、悲凉

第四幅图:潇潇秋雨凉

预设问题:

关注秋声:雨声,人声

①写秋雨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侧重突出哪个特点?

A雨声突出静。

B“雨“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本来就是愁苦的象征,如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所以体现了落寞、悲凉。

②[改写]文中唯一的对话部分与作者悲凉感情有关系吗?不如这样,人们的感叹声,我们就品第一句,我把原句“唉,天可真凉了——”改一下,改为“啊,天终于凉了!”大家把改句和原句读读。有什么区别吗?

明确:改后的句子感情好像很期盼秋凉,而原句好像有一种惆怅惋惜之情。

学生活动:读两个句子,感受比较两者所表达出的不同情感。

第四幅画面:秋雨—静,悲凉对话—感作,悲凉

第五幅图:胜日秋果奇

预设问题:

①前四幅秋景图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容易理解,而“秋日胜果”代表着丰收,代表着喜悦,这与清、静、悲凉的意境是否违背了呢?

学生活动:自读此段。

明确:“淡绿微黄”、“红完”——既有成熟的丰收喜悦,又有晚秋的悲凉。

从色调上看“淡绿微黄”属冷色调,体现秋味之“清”。

枣子七八分时熟是作都最喜欢的,熟透了,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体现悲凉。

以上我们赏析了本文五幅各具特色的秋景图,虽然每幅图所选择的景物不同,描写的重点也不同,但共通点是,它们都体现了故都的秋味,即“清、静、悲凉”。一篇好的文章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从作家的心底流出来的,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寄寓在景物中。那么,我接下来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三)相通——解背景,悟情感

故都即北平,那么为什么不命题为“北平的秋”而用“故都”呢?一个“故”字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的秋是充满眷恋的。除了本文的题目外,文中首首尾都传达了作者对北平秋的眷恋。请同学用饱满的情感,去品味,去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深情。

学生活动:朗读直接传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其他同学点评。

以我们平时的生活体验,你会眷恋什么样的秋天呢?

明确:喜欢秋的绚丽,喜欢秋的收获。

主问题二:眼中的世界就是心灵的世界,郁达夫为什么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呢?

学生活动:结合作者的经历及其写作背景来把握作者流露其中的感情。

设计意图:了解情感,知人论世不可少,人的不同的经历,直接影响着作者的情感,此设计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通过知人论世,来把握情感。这也是鉴赏散文的方法。

知人论世(先看屏幕这段话,然后看学案)

郁达夫幼小失怙,家境贫穷,从小就经历过的人生悲苦养成了他忧郁敏感的气质。乃至他在自传中,把自己的降世称为“悲剧的出生”,觉得人生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在的只有凄切的孤单,他似乎天性易于感受落寞颓唐的情调。郁达夫并非是一位经营自己狭小天地的颓废者,他对祖国及中华文化的命运时时以心系之…… (投影)

——易前良《悠悠的态度颓唐的情调》

学生活动:看学案,借助背景分析情感。

同一个秋天,心境、经历、社会背景不同,观秋的角度也不同,例如“秋雨”我们在高兴的时候,感觉那声音像音乐,心情不好的时候,感到的是烦躁。就是这样,由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了他们笔下的秋也是不同的情调。1925年秋天,在毛主席的眼里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的秋,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等一系列打击后,看到的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充满愁情的秋。而郁达夫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是因为“清、静、悲凉”不仅是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也是作者内心的感受。由此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两句话来概括作都对故都秋的情感。

明确:向往中夹杂着落寞、眷恋中生发出悲凉。(投影)

清代的王夫之说过:“景与情名为二,实不可离”,所以“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这正是散文作品中以情驭景特色的最突出的表现。(板书:以情驭景)

通过对五幅秋景图的赏析,从中我们学会了鉴赏的手法:以情驭景。

三、联想拓展,体验创造美

1、请同学选取文中的景象展开联想仿写句子,赏意境。要求传达到你对这篇文章的感情或感受。

A给上句,写下句(投影)

日影月影柳影冷清,叶底花间冷冷秋色;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四、作业(投影)选择其一

1、其实秋只有一个,但每个人心中的秋天却千差万别,你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请调动你的感官,去寻找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味道,以《我心中的秋》为题写一篇周记。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郁达夫赏到了北国的秋,体味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也可以说我们通过北国的秋赏到了郁达夫,他是那样的落寞、忧郁。希望同学们以后能阅读更多的郁达夫作品,为我们的心灵补钙,感谢故都独特的秋味,激活了郁达夫的灵感,感谢郁达夫激活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感谢同学们激活了今天的课堂。

《故都的秋》说课稿_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它是散文单元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是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特点的典型之一。它是郁达夫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在文中,作者选择故都的常见的景色,在细致描绘的五幅秋景图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情趣,同时流露了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新教材入选这篇散文,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品味文章优美意境和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提高提高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了解学生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确定重难点以及教学对策。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还没养成圈点批注、品味阅读的习惯,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第二篇散文的学习,力求帮助他们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初步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故都的秋教案+说课稿+试讲稿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严谨的呼应结构 2、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学会鉴赏写景抒情散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悲凉感伤之音 【教学重点】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严谨的呼应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活动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郁达夫、创作背景、散文相关知识 2、学生参考注释、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诵读三遍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展示北京秋景图片 二、新授 (一)初读 1、学生介绍郁达夫、创作背景、散文相关知识,教师补充并整合 2、学生速读课文。 (1)作者对故都的秋是什么样的情感?从文本找出依据。 眷恋、热爱、痴迷 ①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作者如此热爱故都的秋,那么他笔下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呢? “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二)析读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启发引导。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文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 3:秋院图 4:秋槐图 5:秋蝉图 6—10:秋雨图 11:秋果图 2、这些景物是怎样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3:秋色: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冷色调)——清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动衬静)——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悲凉 3、第2、13段写出了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用意是什么? 慢、润、淡 对比反衬南国的秋味比不过北国的秋味,表现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三)美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故都就是北平,为何不用“北平的秋”为题? 故:过去,暗含伤感,表示北平作为旧都,昨日繁华已不再。

教学大赛一等奖说课稿《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故都的秋》第二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完整word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走入秋天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 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始终坚持抗战。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情绪。 (如《沉沦》一部以留日学生的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散文以游记著称,有《还乡记》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故都的秋》说课、评课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散文,学习时重在分析散文精巧的结构,欣赏散文所描绘的景色以及散文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它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使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声、秋意“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悲凉、落寞之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虽然它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但作为一篇经典散文之作,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加之散文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点,更应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掌握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些方法。 由此,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能够通过学习《故都的秋》的结构层次,巩固文学作品的圆形结构(圆形内结构、圆形外结构)以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注意:圆形结构已经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学习过。) 2、能够通过赏析本文的语言,掌握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 3、能够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由于“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手法在之前的课程中并未单独列为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但它又是分析鉴赏散文的重要切入点,所以我把第2个教学目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而文学作品的圆形结构已经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学习过,所以在此只做分析《故都的秋》的结构的方法。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通过秋景分析“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时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到,故将教学目标1和3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确定好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后,我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用以整体感知,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找出作者描绘的秋景。即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层次),引出五幅秋景图(秋晨观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过程如下: 首先,联系同学们曾经学习过的有关秋天的诗篇、散文、小说等,无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描写秋天的萧瑟、凄凉,抒发悲秋之感的,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二是描写绚丽多彩的秋天,寄予赞秋之情的,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由此我的导入设计如下:同学们,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从古到今,历代名家描绘秋天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同学们读过这样的诗句吗?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从中欣赏到的秋天的景色和你的读后感慨,好吗? 进入课文以后,鉴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之散文教学也应注重朗读,所以首先让全班齐读。读完后根据具体读的情况作出简要点评。然后进入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为达成这一目标,我有设置了两个问题: 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具有怎样的特点?在结构上是怎样呈现这一特点的(即采用的是哪种结构形式)?(特点:清、静、悲凉。结构:总--分--总,板

张悦《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执教者: xx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我先来。(放音乐,范读)接下来我邀请一位男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女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前排的一位男孩子禁不住想鼓掌,然而他在那种静悄悄的氛围中,又不敢把他的掌击响,表达得很含蓄。 那么,我们全体同学是不是也来诵读一段,当然也配上音乐,那么我就来选75页第二段。 (全体学生配乐读)注意字的读音,“廿四桥的明月”中的“廿”、“混混沌沌地过去”中的“混混沌沌”、“不能自已的深情”中的“已”,那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很xx的人。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又很怀旧的人。 生3:有浪漫的艺术色彩。 生4:比较有思想,比较有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师: 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也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郁达夫先生,你觉得他是个这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我觉得他的文字很优美。

师: 你能选一个句子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吗? 生: 第三段第二个句子。 师: 你把觉得优美的句子用优美的调演绎一下。 生: (朗读) 师: 你又是从哪里看出? 生: 我觉得他很细腻,是从他写北国的槐树,说“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写得很细腻。 师: 我觉得写得很细腻是不够的,要有一颗细腻之心的人才能品味到细腻,所以,我觉得你也很细腻。 师: xx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生: 清静悲凉而浓郁。 师: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特点及地位: 《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3、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 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三、学习方法 1、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2、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3、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预习题:

《故都的秋》说课.doc

《故都的秋》说课 (人教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以 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解说。 一、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 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 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 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 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 析目的。《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清”“静”“悲凉”)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 浓重的“主观色彩”。通过学习《故都的秋》,来学习其中的寄情于景,情 景交融,了解郁达夫的散文忧郁感伤的基调,语言的清新凝练,学习应用虚实 结合、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从而更深一步体会文章的主旨韵意。 1、【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目标: 领会课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虚实结合、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以及细腻 的语言特点。 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先朗读,再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 物,写几个片段。

2、【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 一。因此,我确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用朗 读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映像和文章感情的体会,给同学们以讨论的时间, 让他们谈谈自己对《故都的秋》的感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 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 当学生陷入困惑不解时,教师要适时的启发、点拨。 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授只有在学生那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 真正意义。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上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们见过很多关于写秋的文章,有悲秋的,也有赞秋的,一般,秋天在人 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 xx有一首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写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 凄苦。毛泽东的诗词里也写道: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人教课标版优秀版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肖家芸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一篇自读课本《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诉了你什么。 生:(齐读两遍,一生举手)这个题目点明了所写内容。 师:能从语法分析着眼,说得再具体明确一些吗? 生:“秋”是中心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 师:“限定了是北京的秋景”也就暗示了什么? 生:暗示了所写之秋是故都所特有的。 师:很好!“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这些特色集中体现在哪些段落的描写之中呢?请大家采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快速识别景物特色概括的词句,标出集中写景的段落。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生:(快速翻阅圈点,一分钟多一点便有举手发言者)“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 师:大家说,对吗? 生:对(齐声)。 师:(面向答题同学)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这么准?介绍介绍经验。 生:好的散文一般是开宗明义,点出文眼或主线,所以读散文开头句特重要。 师:你能举出学过的课文例子来证明一下吗? 生:如《荷塘月色》开头的“心情颇不宁静”,《绿》开头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师:说得很对,只是不全面。散文的眼有的居首,有的在尾,有的位中,只是首尾居多,所以常说瞻前顾后是快速把握散文要义的诀窍。本文开头的“清、静、悲凉”确实是全文的 眼。那么集中写景的在哪些段落? 生:在3~11段。 师:你能推断一下,本文学习的重点在什么地方? 生:在3~11段。 师:理由是什么? 生: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 师:说得好。我来诵读文章的主体部分,你们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起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李俐斌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故都的秋》。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状况,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要能够了解散文的文学形式特点,感受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故都的秋》属于人民出版社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课书(试用本)《阅读与写作》第三册的第四单元。本单元为鉴赏抒情散文,鉴赏重点是散文的情趣。散文的情趣有的活泼、有的质朴、有的幽默、有的似乎平实。而《故都的秋》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还原了独特情感之下的秋景,达到了表达情感的目的。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为:1.理解本文写景总体特点,并透过景物描写,结合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写作所处的时代特点,探究蕴含在文中的情感。2理清行 文思路,理解本文写“南国的秋”的作用,理解本文出现的议论段的作用。3.赏析本文写景之美与语言特点。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写景的“悲凉”基调,及蕴含景中的“悲凉”之情,探究作者为何生这般情怀。2. 理解本文出现的议论段的作用。 二、学情状况 1.学生与作者的生活相距甚远,心理及情感上难免会有距离。 2.中职学生对散文鉴赏兴趣不高,能力有限。但是中职学生对美、美好的事物是感兴趣的,而且在初中的学习基础上对语言的美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学法: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设疑研讨。达到:鉴赏美文,掌握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理解文本中景物形象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体察作者情感的目的。学会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情感。 三、教学方法 (一)教学课时为:2课时 (二)教法: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达到教学要求。支架式教学理念美读法情境教学法 1. 课前自习法。课前预习,完成基础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理解。 2. 美读法。达到:培养学生有感情诵读散文,从语言文字中读到作者特殊的情感(能力目标 )。 3.合作探究法。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放朗诵带、PPT课件、观看图片等方式来激 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进而体味课文的语言美及故都之秋美中悲凉的意境。达到:

《故都的秋》说课稿

故都的秋》说课稿 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理清全文脉络结构,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揣摩文章语言,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 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 ⑵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⑶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设计以古代文人墨客咏秋的诗词以及关于秋天的图片导入,引导出课题——故都的秋。 (二)解题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一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通过冷暖色调的判断,声音的体现,环境的描绘来找出文中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 。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归纳段落大意,从而总结出五幅秋景图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本环节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体会文章中作者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故都的秋》名师课堂实录

《故都的秋》名师课堂实录 地点:四川成都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赏析重点。 1 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2 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快速地阅读一遍课文,在阅读中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好,下面大家快速地来阅读课文。 师: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划一下,注意文中关键性的段子。 师:好,大家来说说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秋味。 师:在哪一段找着的? 生:第一段。 师:对。他写的是秋味。他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就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我们一块来读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看,文章一开篇,作者就紧扣题目,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那么他该怎样赏玩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说,他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有没有具体的景物描写? 生: 师:有哪些景物描写?你找到什么就说什么。 生1:牵牛花 生2:槐树 师:重点写了槐树的什么? 生2:落蕊 师:对。还有什么? 生3:秋雨、秋蝉 生4:果树 师:果树中的哪一种? 生4:枣树 师:好,我们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来整理是: 生: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范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说课稿范文 一、高中语文优秀说课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补充信息,突破重点、难点。 3、学法辅导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过程说明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展现北京秋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京秋天的绚烂多姿,并配以轻松明快的音乐,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就在学生陶醉于这艳丽之美时,我将提出"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也为之后的深入分析做好充分的铺垫。 环节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默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思索:在郁达夫笔下,北国秋天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要求学生尽量从原文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概括文本的能力。

故都的秋经典教学实录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师: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撩拨起文人们的无限情思。秋天里,有人感伤,有人豪迈。历代文人们关于秋天的诗句有许多,请同学们说出几句。 学生1: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生2: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学生3: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生4: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教师补充: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可算是文人悲秋的最早的诗歌了。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也是情景交融的佳句了。这些都是悲秋之作。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写出了文人豪迈的情怀。看来,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会呈现什么样的色彩呢?(出示幻灯片:课文题目《故都的秋》)。 师播放录音朗读,要求同学们认真听,体会作者的感情。

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舞阳一高语文组史延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四、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设计思路 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清、静、悲凉”,结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达夫对于“故都”的秋又寄

予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郁达夫和郁达夫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幻灯片显示资料,老师给予介绍。) (三)、解题 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风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还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出示幻灯片) (四)、鉴赏 1.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 清——静——悲凉 2.给文中出现的5幅画分别起一个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 3.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本体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黄酒白干清香后劲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内蕴 食之有味稀饭馍馍有味耐饥不浓易饿如秋之隽永味美细腻鲈鱼大蟹可大快朵颐玲珑如意跋涉千万里剔刺而食黄犬骆驼得秋之爽气逗玩邀宠有秋之辽阔4.本文的结构:

《故都的秋》说课稿范文

《故都的秋》说课稿范文 要写好说课稿说好课就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多下苦功。下面是由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故都的秋》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特点及地位: 《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3、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 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三、学习方法 1、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2、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3、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预习题: 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导入新课:(5分钟) (1)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doc】-《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上课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张本平 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 《故都的秋》教学 师:(导人)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文本,走进作家,品味这篇写于80多年前的着名散文,解读作家为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屏幕展示课题:故都的秋——品味悲凉美景,感悟沧桑生命.配乐《秋日私语》,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美文不厌百回读.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自己喜欢或感受最深的段落 (请两位学生分别选择一段朗读:一位女生,一位男生) 师:老师点评,现在请全班同学集体朗读第一段,第三段和最后一段.(即学生没有都的段落)(师生齐声朗读) 师:关于散文,郁达夫有这样一段论述:"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翻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黑体字屏幕显示)请一位同学读一遍.(生朗读) 师: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之后,你初步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特质和情感世界? 生:读出了郁达夫对秋的感受. 师:什么样的感受? 生:喜爱。 师: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是? 生:文章第一段,还有最后一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欢安静.

师:哪些语句? 生:第二段. 生:我读出了作者喜好清闲,从"都市闲人"那一段看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作者很会享受生活(大家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生:"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多会享受啊! 生:我读出的是悲凉.整个文章都给人这样的感觉. 师:既然是悲凉,那为什么还要折去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二去留住它呢? 生-..…?我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不要紧,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先存疑. 生:我读出的是孤独,寂寞,悲凉. 师:是悲秋吗? 生:应该差不多. 师:言为心声,文字是心灵的外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从作家生命里流淌出来的,都是作家生命的体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大家从朗读中已经零星地感受到了作家的一些个性和情感,有的还不完全准确,要获得全面准确的理解,还是让我们细细品味文章吧! 师:请看课文.作者在南方的时候,最怀念故都的什么? 生:(齐声回答)"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屏幕 显示) 师:郁达夫最欣赏北京的什么景色? 生: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果.(屏幕显示) 师: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境来欣赏的呢? 生:凄凉的心情,怀念的心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 师:还有饱尝一尝.(黑体字屏幕显示) 师:以上显示的三个方面就是我们今天品味的重点,请每位同学选取其中一个点来品读,作者为什么用饱蘸深情的笔极力颂赞故都秋天的悲凉之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生命感悟?要求:品味

201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说课稿语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说预设教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预设三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教学目标: 所谓“三”是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预设重点、难点 预设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预设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

内心情感。 四、说学生学情状况分析: 1、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散文作品,因为散文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很能吸引人,不喜欢阅读散文的学生较少。但无论哪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来具体说说它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都是一些难题,不能很好的把握。 2、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已学过散文,对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已初步掌握。 3、题目是《故都的秋》,写作的主要材料是关于老北京的秋。因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早已对其有所了解。另外,我们在高一课文中学到的《胡同文化》,特别是对北京的风土人情有了一定的了解。 4、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目前是对散文并不陌生,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 五、说预设教学方法 1.说预设教法 根据高二学生的学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预设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