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

含义

信息安全或数据安全有对立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数据本身的安全,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如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双向强身份认证等,二是数据防护的安全,主要是采用现代信息存储手段对数据进行主动防护,如通过磁盘阵列、数据备份、异地容灾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数据安全是一种主动的包含措施,数据本身的安全必须基于可靠的加密算法与安全体系,主要是有对称算法与公开密钥密码体系两种。

目前数据泄露防护市场的品牌结构主要有国外和国内品牌两大阵营:国外品牌为Websense、Symantec、Trend Micro等,国内品牌主要有亿赛通、深信服等等。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厂商,其在产品、渠道以及行业应用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很多企业的数据安全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机密性、保密性、完整性等。数据是信息化潮流真正的主题,企业已经把关键数据视为正常运作的基础。一旦遭遇数据灾难,那么整体工作会陷入瘫痪,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影响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

(1)硬盘驱动器损坏

一个硬盘驱动器的物理损坏意味着数据丢失。设备的运行损耗、存储介质失效、运行环境以及人为的破坏等,都能造成硬盘驱动器设备造成影响。

(2)人为错误

由于操作失误,使用者可能会误删除系统的重要文件,或者修改影响系统运行的参数,以及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或操作不当导致的系统宕机

(3)黑客

这里入侵时入侵者通过网络远程入侵系统,侵入形式包括很多:系统漏洞,管理不力等

(4)病毒

由于感染计算机病毒而破坏计算机系统,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屡屡发生,计算机病毒的复制能力强,感染性强,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传播性更快。

(5)信息窃取

从计算机上复制、删除信息或干脆把计算机偷走

(6)自然灾害

(7)电源故障

电源供给系统故障,一个瞬间过载电功率会损坏在硬盘或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8)磁干扰

磁干扰是指重要的数据接触到有磁性的物质,会造成计算机数据

被破坏。

数据安全防护技术

计算机存储的信息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重要,为防止计算机中的数据意外丢失,一般都采用许多重要的安全防护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安全,下面简单的介绍常用和流行的数据安全防护技术:

1、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是指把多个类型、容量、接口甚至品牌一直的专用磁盘或普通硬盘连成一个阵列,使其以更快的速度、准确、安全的方式读写磁盘数据,从而达到数据读取速度和安全性的一种手段。

2、数据备份

备份管理包括备份的可计划性,自动化操作,历史记录的保存或日志记录

3、双机容错

双机容错的目的在于保证系统数据和服务的在线性,即当某一系统发生故障时,仍然能够正常的向网络系统提供数据和服务,使得系统不至于停顿,双机容错的目的在于保证数据不丢失和系统不停机。

4、NAS

NAS解决方案通常配置为作为文件服务的设备,由工作站或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和应用程序来进行文件访问,大多数NAS链接在工作站客户机和NAS文件共享设备之间进行。这些链接依赖于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来正常运行。

5、数据迁移

由在线存储设备和离线存储设备共同构成一个协调工作的存储系统,该系统在在线存储和离线存储设备间动态的管理数据,使得访问频率高的数据存放于性能高的数据存放于性能较高的在线存储设备中,而访问频率低的数据存放于较为廉价的离线存储设备中。

6、异地容灾

以异地实时备份为基础的高效、可靠的远程数据存储,在各单位的IT系统中,必然有核心部分,通常称之为生产中心,往往给生产中心配备一个备份中心,改备份中心是远程的,并且在生产中心的内部已经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数据保护。不管怎么保护,当火灾、地震这种灾难发生时,一旦生产中心瘫痪了,备份中心会接管生产,继续提供服务。

7、SAN

SAN允许服务器在共享存储装置的同时仍能高速传送数据。这一方案具有带宽高、可用性高、容错能力强的优点,而且它可以轻松升级,容易管理,有助于改善整个系统的总体成本状况。

加密技术在企业数据安全中的应用

随着大型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数据平台涉及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等,在各类系统中保存的企业关键数据量也越来越大,许多数据需要保存数十年以上,甚至是永久性保存。于是关键业务数据成了企业生存的命脉和宝贵的资源,数据安全

能源系统数据安全方案

附件: 用友能源系统信息数据安全方案 随着信息化,电子化进程的发展,数据越来越成为企业,事业单位日常运作的核心决策发展的依据。网络安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归根到底网络安全的核心也就是数据的安全。我公司能源业务系统中包含大量销售采购单据和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均没有做任何数据存储备份。一旦遇到外界其它因素如地震、火灾、雷电、洪水、飓风,盗窃、故意破坏、病毒,硬盘物理损伤,人为误删,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公司正常运营。为了防患于未然,我公司能源业务系统有必要进行数据存储备份。 什么是数据存储备份? 存储备份是计算机用户保护自己重要的和不可替换的信息的最佳方式。用户为了可靠的保管文件,定期把最近生成的文件,从他们的计算机存储备份到一组磁盘或数据磁带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延伸,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最初,在人们的价值观中,只有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才能反映其价值;而后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人们是通过软件来对计算机进行操作的,软件也应具有相应的价格体现;进而更深地认识到,存储于计算机中的数据才是真正的财富,人们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实质上是为了利用其中的数据资源,数据的价值大于设备的价值已不是天方夜谭。 数据爆炸是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这主要是由于多媒体、大型数据库、网络、Internet、电子商务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数字化生存”观念已为人们接受,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与计算机中的数据是紧密联系的,并且将越来越依赖这些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是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 存储备份是一种数据安全策略,是将原始数据完全一样地复制,严格来说应复制两份,保存在异地。在原始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利用存储备份的数据把原始的数据恢复出来,使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重要数据的存在隐患:数据丢失的原因

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页眉内容 XXX 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XXX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XXX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1.分发控制 2.文件版本信息 3.文件版本信息说明 文件版本信息记录本文件提交时的当前有效的版本控制信息,当前版本文件有效期将在新版本文档生效时自动结束。文件版本小于1.0 时,表示该版本文件为草案,仅可作为参照资料之目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XXX信息系统核心数据安全,维护数据所有者权利,明

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义务,按照分类管理、分级保护、授权使用的原则,根据《XXX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及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等有关要求,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管理的数据均为非涉密的数据,XXX系统已标识密级的文件或已声明密级的数据不纳入本规定管理范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XXX信息系统环境中的数据安全管理工作。XXX各单位、部门均应按本规定开展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术语定义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数据所有者是指,对所管理业务领域内的信息或信息系统,有权获取、创建、维护和授权的业务主管。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利益相关者包括数据创建者、数据所有者、数据管理者、数据使用者及信息安全管理人员。 第六条本规定所管理的数据涵盖以纸质、电子等形式存在的文件和非文件形式的信息及其衍生物。其中,非文件形式的数据包括数据库及配置文件中的数据、配置信息等。 第三章职责定义 第七条数据创建者负责针对其所创建数据的内容和价值提出分类分级建议,提交对应级别数据所有者确认。 第八条来自XXX信息系统以外的数据,数据承接者视同创建者行使提出分级分类建议的责任和义务。 第九条数据所有者具有确认数据类别和敏感级别、确认销毁、提出技术保障需求、审查自检和审计报告、做出安全事件处置决定等权利和义务。其中,XXX业务数据的所有者为XXX指定的相应业务部门。 第十条各类数据的责任部门是该类数据的管理者。数据管理者作为数据所有者的代理者,代理数据所有者从事数据管理工作,负责其所管辖范围内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数据管理者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类别和敏感级别的标识与声明,根据级别进行管理与保护,数据使用培训,执行销毁操作并声明,定期自查提交报告,配合数据安全违规调查等。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服务与质量保障措施

一、网站运行安全保障措施 1、网站服务器和其他计算机之间设置防火墙(硬件防火墙正在采购中),做好安全策略,拒绝外来的恶意攻击,保障网站正常运行。 2、在网站的服务器及工作站上均安装了相应的防病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有害电子邮件有整套的防范措施,防止有害信息对网站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3、做好访问日志的留存。网站具有保存六月以上的系统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记录功能,内容包括IP地址及使用情况,主页维护者、对应的IP地址情况等。 4、交互式栏目具备有IP地址、身份登记和识别确认功能,对非法贴子或留言能做到及时删除并进行重要信息向相关部门汇报。 5、网站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多机备份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6、关闭网站系统中暂不使用的服务功能,及相关端口,并及时用补丁修复系统漏洞,定期查杀病毒。 7、服务器平时处于锁定状态,并保管好登录密码;后台管理界面设置超级用户名及密码,并绑定IP,以防他人登入。 8、网站提供集中式权限管理,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终端、操作人员,由网站系统管理员设置共享数据库信息的访问权限,并设置相应的密码及口令。不同的操作人员设定不同的用户名,且定期更换,严禁操作人员泄漏自己的口令。对操作人员的权限严格按照岗位职责设定,并由网站系统管理员定期检查操作人员权限。 9、公司机房按照电信机房标准建设,内有必备的独立UPS不间断电源,能定期进行电力、防火、防潮、防磁和防鼠检查。 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1、我公司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切实负起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的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和流程,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确保使用网络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安全。 2、网站信息内容更新全部由网站工作人员完成或管理,工作人员素质高、专业水平好,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网站相关信息发布之前有一定的审核程序。工作人员采集信息将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严禁通过我公司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在信息化社会建设中,随着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网络应用时代,网络安全和可靠性成为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互联网的安全成了新信息安全的热点,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该文提出了合理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最终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从不同角度解析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情况,做到防范心中有数,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有效运行。 1、利用系统安全漏洞进行攻击的例子 假设局域网内计算机安装的操作系统,存在Administrator账户为空密码的典型安全漏洞。这是很多计算机都存在的安全漏洞,黑客往往就利用系统的漏洞入侵系统,对系统进行破坏。下面就是使用虚拟机模拟局域网内的某台计算机,本机计算机作为入侵的黑客,并使远程计算机反复重新启动的过程。 假设局域网内计算机的IP地址为,黑客在入侵远程计算机时首先要与该计算机建立连接,取得管理员权限,黑客在本机事先编辑好bat文件,文件名称为,文件内容是shutdown命令,作用是使计算机重新启动。文件编辑完成后,黑客将该文件复制到远程计算机,之后修改远程计算机的注册表的开机启动项,使其开机时就执行文件,这样远程计算机每次重新启动之后就会执行文件,并再次重新启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 在本地计算机编辑批处理文件文件,打开记事本,写入命令如下的命令:shutdown –r –t 10。该命令表示计算机在10秒后重新启动。将文本文件另存为文件。 (2) 使用net use命令与远程计算机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前,对虚拟机需要做如下设置:开始——运行,输入打开组策略,找到“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将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设置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再将使用空白密码的本地帐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录设置为“已禁用”。设置完成后就可以使用命令与远程计算机建立连接了。使用的命令是:net use \\ “” /user:”administrator”命令,用户帐户是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命令完成后如图所示:

数据安全方案

数据安全方案 1、双机热备 2、磁带(库)、虚拟带库备份 3、数据双活 4、异地备份 5、两地三中心

一、双机热备方案 双机热备针对的是服务器的临时故障所做的一种备份技术,通过双机热备,来避免长时间的服务中断,保证系统长期、可靠的服务。 1.集群技术 在了解双机热备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集群技术。 集群(Cluster)技术是指一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利用高速通信网络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每个群集节点(即集群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是运行其自己进程的一个独立服务器。这些进程可以彼此通信,对网络客户机来说就像是形成了一个单一系统,协同起来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系统资源和数据,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一个客户端(Client)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像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计算机集群技术的出发点是为了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可管理性、可伸缩性的计算机系统。一个集群包含多台拥有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各服务器通过内部局域网相互通信。当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它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由其他节点自动接管。其中,只有两个节点的高可用集群又称为双机热备,即使用两台服务器互相备份。当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由另一台服务器承担服务任务,从而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保证系统能持续对外提供服务。可见,双机热备是集群技术中最简单的一种。 2.双机热备适用对象 一般邮件服务器(不间断提供应用类的都适用)是要长年累月工作的,且为了工作上需要,其邮件备份工作就绝对少不了。有些企业为了避免服务器故障产生数据丢失等现象,都会采用RAID技术和数据备份技术。但是数据备份只能解决系统出现问题后的恢复;而RAID技术,又只能解决硬盘的问

数据安全规范

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数据安全规范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服务器机房,监控室等。 3 数据信息完整性 3.1确保所采取的数据信息管理和技术措施以及覆盖范围的完整性。 3.2应能够检测到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存储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 3.4具备完整的用户访问、处理、删除数据信息的操作记录能力,以备审计。 3.5在传输数据信息时,经过不安全网络的(例如INTERNET网),需要对传输的数据信息提供完整性校验。 3.6应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策略,支持权限最小化原则、合理授权。 4 数据信息保密性 4.1数据信息保密性安全规范用于保障业务平台重要业务数据信息的安全传递与处理应用,确保数据信息能够被安全、方便、透明的使用。为此,业务平台应采用加密等安全措施开展数据信息保密性工作。 4.2应采用加密效措施实现重要业务数据信息传输保密性; 4.3应采用加密实现重要业务数据信息存储保密性; 4.4加密安全措施主要分为密码安全及密钥安全。 5 密码安全要求 密码的使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a) 不能将密码写下来,不能通过电子邮件传输; b) 不能使用缺省设置的密码; c) 不能将密码告诉别人; d) 如果系统的密码泄漏了,必须立即更改;

e) 密码要以加密形式保存,加密算法强度要高,加密算法要不可逆; f) 系统应该强制指定密码的策略,包括密码的最短有效期、最长有效期、最短长度、复杂性等; g) 如果需要特殊用户的口令(比如说administrator),要禁止通过该用户进行交互式登录。 6 密钥安全要求 6.1密钥管理对于有效使用密码技术至关重要。密钥的丢失和泄露可能会损害数据信息的保密性、重要性和完整性。因此,应采取加密技术等措施来有效保护密钥,以免密钥被非法修改和破坏;(这段说的是密钥的重要性,建议不要) 6.2应对生成、存储和归档保存密钥的设备采取物理保护。(什么样的物理保护?) 7 密钥的管理 7.1密钥产生:为不同的密码系统和不同的应用生成密钥; 7.2密钥证书:生成并获取密钥证书; 7.3密钥分发:向目标用户分发密钥,包括在收到密钥时如何将之激活; 7.4密钥存储:为当前或近期使用的密钥或备份密钥提供安全存储,包括授权用户如何访问密钥; 7.5密钥变更:包括密钥变更时机及变更规则,处置被泄露的密钥; 7.6密钥撤销:包括如何收回或者去激活密钥,如在密钥已被泄露或者相关运维操作员离开业务平台部门时(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归档密钥); 7.7密钥恢复:作为业务平台连续性管理的一部分,对丢失或破坏的密钥进行恢复; 7.8密钥归档:归档密钥,以用于归档或备份的数据信息; 7.9密钥销毁:密钥销毁将删除该密钥管理下数据信息客体的所有记录,将无法恢复,因此,在密钥销毁前,应确认由此密钥保护的数据信息不再需要。 8 数据信息备份与恢复 8.1备份要求 8.1.1 数据信息备份应采用性能可靠、不宜损坏的介质,如磁带、光盘等。备份数据信息的物理介质应注明数据信息的来源、备份日期、恢复步骤等信息,并置于安全环境保管。

信息安全保证措施

1.1.信息系统及信息资源安全保障措施 1.1.1. 管理制度 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制度建设,是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的关键。制定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应包括系统管理员工作职责、系统安全员工作职责、系统密钥员工作职责、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等安全运行维护制度。 1.1. 2. 运行管理 1.1. 2.1.组织机构 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的要求,建立安全运行管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信息系统“三员”管理制度,即设立信息系统管理员、系统安全员、系统密钥员,负责系统安全运行维护和管理,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提供组织保障。 1.1. 2.2.监控体系 监控体系包括监控策略、监控技术措施等。在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中,需要制定有效的监控策略,采用多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加强系统监控,从而构建有效的监控体系,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1.1.3. 终端安全 加强信息系统终端安全建设和管理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突出防范重点:安全建设应把终端安全和各个层面自身的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安全管理方面尤其要突出强化终端安全。终端安全的防范重点包括接入网络计算机本身安全及用户操作行为安全。 (2)强化内部审计:对信息系统来说,如果内部审计没有得到重视,会对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强化内部审计不但要进行网络级审计,更重要是对内网里用户进行审计。 (3)技术和管理并重:在终端安全方面,单纯的技术或管理都不能解决终端安全问题,因为终端安全与每个系统用户相联系。通过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以提高终端用户的安全意识;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和约束终端用户的操作行为;通过内部审计软件部署审计规则,对用户终端系统本身和操作行为进行控制和审计,做到状态可监控,过程可跟踪,结果可审计。从而在用户终端层面做到信息系统安全。 1.1.4. 物理层安全 物理层的安全设计应从三个方面考虑: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线路安全。采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企业信息安全现状: 信息安全是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全球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显示,最近一年中国内地和香港企业检测到的信息安全事件平均数量高达1245次,与前次调查记录的241次事件相比,攀升517%。信息安全逐渐成为企业良性发展的最大制约,企业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会遭受难以估算的名誉及经济损失,也许一次信息安全事件就可以将一个企业置于“死地”。 企业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及来源: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从威胁源上划分主要为内部威胁、外部威胁和自然因素威胁。 主要威胁包括: 1.信息泄露: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 到损失; 3.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 的方式使用; 4.计算机病毒: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 功能的程序。 主要威胁来源:

1.人为疏忽,比如员工对信息数据使用不当,安全意识差等 2.黑客行为,网络环境被黑客入侵,关键数据被黑客窃取 3.内部泄密,员工为获取非法利益将企业信息资产出售 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A.内部制度: 建立完善的信息资产管控制度,如关键技术人员的竞业限制,信息数据的分级授权,信息数据的使用规定等 B.网络防护: 1.安装防火墙:防火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 它在内部网络与不安全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止外界对 内部资源的非法访问,防止内部对外部的不安全访问。主要技 术有:包过滤技术,应用网关技术,代理服务技术。防火墙能 够较为有效地防止黑客利用不安全的服务对内部网络的攻击, 并且能够实现数据流的监控、过滤、记录和报告功能,较好地 隔断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但它其本身可能存在安全问 题,也可能会是一个潜在的瓶颈。 2.网络安全隔离:网络隔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隔离卡来实 现的,一种是采用网络安全隔离网闸实现的。隔离卡主要用于 对单台机器的隔离,网闸主要用于对于整个网络的隔离。这两 者的区别可参见参考资料。网络安全隔离与防火墙的区别可参 看参考资料。

数据安全管理规定80331

XXX 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XXX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XXX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1.分发控制 2.文件版本信息 3.文件版本信息说明 文件版本信息记录本文件提交时的当前有效的版本控制信息,当前版本文件有效期将在新版本文档生效时自动结束。文件版本小于1.0 时,表示该版本文件为草案,仅可作为参照资料之目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XXX信息系统核心数据安全,维护数据所有者权利,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与义务,按照分类管理、分级保护、授权使用的原则,根据《XXX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及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等有关要求,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管理的数据均为非涉密的数据,XXX系统已标识密级的文件或已声明密级的数据不纳入本规定管理范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XXX信息系统环境中的数据安全管理工作。XXX各单位、部门均应按本规定开展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术语定义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数据所有者是指,对所管理业务领域内的信息或信息系统,有权获取、创建、维护和授权的业务主管。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利益相关者包括数据创建者、数据所有者、数据管理者、数据使用者及信息安全管理人员。 第六条本规定所管理的数据涵盖以纸质、电子等形式存在的文件和非文件形式的信息及其衍生物。其中,非文件形式的数据包括数据库及配置文件中的数据、配置信息等。

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安全措施

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安全措施 一、广电公众平台将尽一切合理努力保护获得的用户个人信息,并由专门的数据安全部门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为防止用户个人信息在意外的、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非法访问、复制、修改、传送、遗失、破坏、处理或使用,广电公众平台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 通过采取加密技术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加密保存,并通过隔离技术进行隔离。在个人信息使用时,例如个人信息展示、个人信息关联计算,广电公众平台会采用包括内容替换、加密脱敏等多种数据脱敏技术增强个人信息在使用中安全性。设立严格的数据使用和访问制度,采用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控制和多重身份认证技术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数据被违规使用。 二、保护个人信息采取的其他安全措施 1、通过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制度、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数据安全开发规范来管理规范个人信息的存储和使用。 2、建立数据安全专项部门,负责安全应急响应组织来推进和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3、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的通知 1)如发生个人信息引发的安全事件,广电公众平台将第一事件向相应主管机关报备,并即时进行问题排查,开展应急措施。 2)通过与全量用户发送通知提醒更改密码。还可能通过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触达用户知晓,在公共运营平台运营宣传,制止数据

泄露。 尽管已经采取了上述合理有效措施,并已经遵守了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的标准,但广电公众平台仍然无法保证用户的个人信息通过不安全途径进行交流时的安全性。因此,用户个人应采取积极措施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如:定期修改账号密码,不将自己的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 网络环境中始终存在各种信息泄漏的风险,当出现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等情形导致用户的信息出现泄漏时,广电公众平台将极力控制局面,及时告知用户事件起因、广电公众平台采取的安全措施、用户可以主动采取的安全措施等相关情况。

大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一)数据产生/采集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从数据安全角度考虑,在数据产生/采集环节需要实现的技术能力主要是元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类型和安全等级打标,相应功能需要内嵌入后台运维管理系统,或与其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安全责任制、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等管理制度在实际业务流程中的落地实施 1、元数据安全管理 以结构化数据为例,元数据安全管理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数据表级的所属部门、开发人、安全责任人的设置和查询,表字段的资产等级、安全等级查询,表与上下游表的血缘关系查询,表访问操作权限申请入口。完整的元数据安全管理功能应可以显示一个数据表基本情况,包括每个字段的类型、具体描述、数据类型、安全等级等,同时显示这个数据表的开发人、负责人、安全接口人、所属部门等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这个界面申请对该表访问操作权限。 2、数据类型、安全等级打标 建议使用自动化的数据类型、安全等级打标工具帮助组织内部实现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特别是在组织内部拥有大量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管理效率。打标工具根据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中定义的数据类型、安全等级进行标识化,通过预设判定规则实现数据表字段级别的自动化识别和打标。下图是一个打标工具的功能示例,显示了一个数据表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和安全等级,在这个示例中,“C”表示该字段的数据类型,“C”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字段的安全等级。

数据类型、安全等级标识示例 (二)数据传输存储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数据传输和存储环节主要通过密码技术保障数据机密性、完整性。在数据传输环节,可以通过HTTPS、VPN 等技术建立不同安全域间的加密传输链路,也可以直接对数据进行加密,以密文形式传输,保障数据传输过程安全。在数据存储环节,可以采取数据加密、硬盘加密等多种技术方式保障数据存储安全。 (三)数据使用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 数据使用环节安全防护的目标是保障数据在授权范围内被访问、处理,防止数据遭窃取、泄漏、损毁。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防DDoS、漏洞检测等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外,数据使用环节还需实现的安全技术能力包括: 1、账号权限管理 建立统一账号权限管理系统,对各类业务系统、数据库等账号实现统一管理,是保障数据在授权范围内被使用的有效方式,也是落实账号权限管理及审批制度必需的技术支撑手段。账号权限管理系统具体实现功能与组织自身需求有关,除基本的创建或删除账号、权限管理和审批功能外,建议实现的功能还包括:一是权限控制的颗粒度尽可能小,最好做到对数据表列级的访问和操作权限控

能源系统数据安全方案

能源系统数据安全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延伸,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最初,在人们的价值观中,只有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才能反映其价值;而后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人们是通过软件来对计算机进行操作的,软件也应具有相应的价格体现;进而更深地认识到,存储于计算机中的数据才是真正的财富,人们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实质上是为了利用其中的数据资源,数据的价值大于设备的价值已不是天方夜谭。 数据爆炸是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这主要是由于多媒体、大型数据库、网络、Internet、电子商务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数字化生存”观念已为人们接受,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与计算机中的数据是紧密联系的,并且将越来越依赖这些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是信息化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存储备份是一种数据安全策略,是将原始数据完全一样地复制,严格来说应复制两份,保存在异地。在原始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利用存储备份的数据把原始的数据恢复出来,使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重要数据的存在隐患 : 数据丢失的原因自然灾害地震、火灾、雷电、洪水、飓风;安全风险盗窃、故意破坏、病毒;软硬件故障如硬盘划伤;人为因素误操作、误删除硬件故障、软件错误、人的误操作是数据丢失的最主要原因。50%以上的数据丢失是由于硬件故障或软件错误造成的,30%以上的数据丢失是由于人的误操作造成的,病毒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数据丢失不到15%。 存储备份的理由硬盘驱动器毁坏:由于一个系统或电器的物理损坏使你的文件丢失。 人为错误:你偶然地删除一个文件或重新格式化一个磁盘。 黑客:有人在你的计算机上远程侵入并破坏信息。 病毒:你的硬盘驱动器或磁盘被病毒感染。 盗窃:有人从你的计算机上复制或删除信息或侵占整个单元系统。 自然灾害:火灾或洪水破坏你的计算机和硬盘驱动器。 电源浪涌:一个瞬间过载电功率损害在你的硬盘驱动器上的文件。 磁干扰:你的软盘接触到有磁性的物质,比如有人用曲别针盒,使文件被清

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业务平台安全管理制度 —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XXXXXXXXXXX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

目录 一. 概述 (1) 二. 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 2.1数据信息安全存储要求 (2) 2.2数据信息传输安全要求 (2) 2.3数据信息安全等级变更要求 (3) 2.4数据信息安全管理职责 (3) 三. 数据信息重要性评估 (4) 3.1数据信息分级原则 (4) 3.2数据信息分级 (4) 四. 数据信息完整性安全规范 (5) 五. 数据信息保密性安全规范 (6) 5.1密码安全 (6) 5.2密钥安全 (6) 六. 数据信息备份与恢复 (8) 6.1数据信息备份要求 (8) 6.1.1 备份要求 (8) 6.1.2 备份执行与记录 (8) 6.2备份恢复管理 (8)

一. 概述 数据信息安全,顾名思义就是要保护数据信息免受威胁的影响,从而确保业务平台的连续性,缩减业务平台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为整个业务平台部门的长期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为加强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保证数据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机密性,特制定本规范。

二. 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1 数据信息安全存储要求 数据信息存储介质包括:纸质文档、语音或其录音、输出报告、硬盘、磁带、光存储介质。 存储介质管理须符合以下规定: ◆包含重要、敏感或关键数据信息的移动式存储介质须专人值守。 ◆删除可重复使用存储介质上的机密及绝密数据时,为了避免在可移动介质上遗留信 息,应该对介质进行消磁或彻底的格式化,或者使用专用的工具在存储区域填入无 用的信息进行覆盖。 ◆任何存储媒介入库或出库需经过授权,并保留相应记录,方便审计跟踪。 2.2 数据信息传输安全要求 ◆在对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时,应该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加密技术,选择和 应用加密技术时,应符合以下规范: ?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加密技术的法律法规; ?根据风险评估确定保护级别,并以此确定加密算法的类型、属性,以及所用密 钥的长度; ?听取专家的建议,确定合适的保护级别,选择能够提供所需保护的合适的工具。 ◆机密和绝密信息在存储和传输时必须加密,加密方式可以分为:对称加密和不对称 加密。 ◆机密和绝密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必须使用数字签名以确保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使用数 字签名时应符合以下规范: ?充分保护私钥的机密性,防止窃取者伪造密钥持有人的签名。 ?采取保护公钥完整性的安全措施,例如使用公钥证书; ?确定签名算法的类型、属性以及所用密钥长度; ?用于数字签名的密钥应不同于用来加密内容的密钥。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1、我公司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实现信息 安全保密责任制,切实负起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的责 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和 流程,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确保使用网络和提供 信息服务的安全。 2、网站信息内容更新全部由网站工作人员完成, 工作人员素质高、专业水平好, 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网站所有信 息发布之前都经分管领导审核批准。 工作人员采集信息将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 规定。严禁通过我公司网站及短信平台散布《互联网信息管 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信息(即“九不准”), 一经发现,立即删除。 3、遵守对网站服务信息监视,保存、清除和备份的制度。 开展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清理整治工作,对违法犯罪案件,报 告并协助公安机关查处。 4、所有信息都及时做备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网站将保 存60 天内系统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记录,短信服务系 统将保存 5 个月以内的系统及用户收发短信记录。制定并遵守安全教

育和培训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用户网络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互联网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不泄密、不制作和传 播有害信息,不链接有害信息或网页。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防病毒、防黑客攻击技术措施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络 进行破坏活动,保护互联网络和电子公告服务的信息安全的 需要。我公司特此制定以下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的安全技术 措施: 1、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应使用经公安机关检测合格的 防病毒产品并定期下载病毒特征码对杀毒软 件升级,确保计算机不会受到已发现的病毒攻击。 2、确保物理网络安全,防范因为物理介质、信号辐射等造 成的安全风险。 3、采用网络安全控制技术,联网单位已采用防火墙、IDS 等设备对网络安全进行防护。 4、使用漏洞扫描软件扫描系统漏洞,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 口。 5、制订口令管理制度,防止系统口令泄露和被暴力破解。 6、制订系统补丁的管理制度,确定系统补丁的更新、安装、 发布措施,及时堵住系统漏洞。

数据中心机房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数据中心机房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数据中心机房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1.综述 为尽量避免机房内电力意外事故,以保障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坏及影响供电系统等为目的。规范数据中心机房设备加电、日常操作的用电安全防护措施,制定本文档。 2.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北京移动数据中心所有机房(菜市口、望京、昌平、丰台、大白楼)。 3.用电安全措施 机房日常用电安全的最高准则为确保人员安全。 3.1设备用电安全措施 3.1.1设备上架加电要求 所有进入机房,需使用机房电源的设备应为正规品牌且具有3C标志(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中CCC+5安全认证标志或CCC+SB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标志任意一个。任何自行组装(DIY)设备不得上架加电。 设备上架加电前应在机房外,使用非机房(生产用电)电源进行加电、开机测试,测试该设备电源组件为正常运行方可上架加电。 不能在机房外加电测试的直流电设备,进入机房后首次加电需机房负责人,电力维护人员,中通维护人员,运维人员及客户同时在场。 不能在机房加电测试的其他交流电设备,进入机房后首次加电需机房负责人中通维护人员,运维人员及客户同时在场。 设备上架后,加电前,由中通维护人员对机柜电源进行通路、电压测试,测试结果正常后由客户自行闭合对应的空开。 ●以上任意一点不能达到标准,必须由机房负责人书面(包含邮件) 第 2 页共 5 页

批准。 3.1.2设备日常操作安全措施 机房内应设置维护和测试用电源插座(地插、强插等),供日常维护过程中接插相关维护设备,仪器仪表等。严禁随意使用机柜内电源接插。 需要关闭电源时,不要设想电源已关闭,必须仔细检查,确认。 为避免静电对设备的电子器件造成损坏,对设备进行操作时应穿着防静电服或戴防静电手套或佩戴防静电手镯。 拿电路板时,应拿电路板边缘,不要接触元器件和印制电路。 保持机柜内清洁、无尘。 防静电手镯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手伸进防静电手镯,戴至手腕处。 2、拉紧锁扣,确认防静电手镯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 3、将防静电手镯,插入设备的防静电手镯插孔内,或者是用鳄鱼夹夹在机柜的接地处。 4、确认防静电手镯良好接地。 3.2.日常维护人员安全措施: 非电工作业人员、不具有电气电力专业资质人员严禁进行任何电工作业。电工作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机房配供电设施、装置进行安装、维护、检查、检修等操作。 配供电设施、装置的绝缘或外壳损坏,可能导致人体接触及带电部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移动用电设备、打开用电设备外壳时必须拔掉所有电源线和外部电缆。 第 3 页共 5 页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方案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方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方案 信息系统的安全,是指为信息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以保证系统连续正常运行。信息系统的安全方案是为发布、管理和保护敏感的信息资源而制定的一级法律、法规和措施的总和,是对信息资源使用、管理规则的正式描述,是院内所有人员都必须遵守的规则。信息系统的受到的安全威胁有:操作系统的不安全性、防火墙的不安全性、来自内部人员的安全威胁、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手段、系统不能对病毒有效控制等。 一、机房设备的物理安全 硬件设备事故对信息系统危害极大,如电源事故引起的火灾,机房通风散热不好引起烧毁硬件等,严重的可使系统业务停顿,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轻的也会使相应业务混乱,无法正常运转。对系统的管理、看护不善,可使一些不法分子盗窃计算机及网络硬件设备,从中牟利,使企业和国家财产遭受损失,还破坏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信息系统安全首先要保证机房和硬件设备的安全。要制定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和保卫制度,注意防火、防盗、防雷击等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采用隔离、防辐射措施实现系统安全运行。 二、管理制度 在制定安全策略的同时,要制定相关的信息与网络安全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技术标准着重从技术方面规定与规范实现安全策略的技术、机

制与安全产品的功能指标要求。管理规范是从政策组织、人力与流程方面对安全策略的实施进行规划。这些标准与规范是安全策略的技术保障与管理基础,没有一定政策法规制度保障的安全策略形同一堆废纸。 要备好国家有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做到有据可查。同时,要制定信息系统及其环境安全管理的规则,规则应包含下列内容: 1、岗位职责:包括门卫在内的值班制度与职责,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 2、信息系统的使用规则,包括各用户的使用权限,建立与维护完整的网络用户数据库,严格对系统日志进行管理,对公共机房实行精确到人、到机位的登记制度,实现对网络客户、IP地址、MAC地址、服务帐号的精确管理; 3、软件管理制度; 4、机房设备(包括电源、空调)管理制度; 5、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6、硬件维护制度; 7、软件维护制度; 8、定期安全检查与教育制度;

安全保密技术方案

1安全保密技术 1.1安全目标 1.1.1系统安全原则 ●保密性 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漏给非授权用户或实体。另外系统维护人员、数据保管人员等需签订保密协议,避免人为泄露。 ●完整性 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授权用户篡改,同时还要防止授权用户对系统及信息进行不恰当的篡改,保持信息内、外部表示的一致性。 ●可用性 确保授权用户或实体对信息及资源的正常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其可靠而及时地访问信息及资源。 1.1.2系统安全目标 达到如下的安全目标: ●保护对外文化交流数据信息资源不受侵犯。 ●实现内外网或不信任域之间的隔离与访问控制。 ●备份与灾难恢复---强化系统备份,实现系统快速恢复。 ●通过安全服务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1.2应用安全 在应用系统安全上,应用服务器关闭一些没有经常用的协议及协议端口号。加强登录身份认证,确保用户使用的合法性。并严格限制登录者的操作权限,将其完成的操作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本身的日志功能,对用户所访问的信息做记录,为事后审查提供依据。 1.2.1系统安全身份认证 系统可提供多种认证方式,包括密码口令认证、短信认证、电子邮件认证等方式。普通口令认证采用MD5加密算法,128位密钥加密确保系统安全。短信认证以手机短信形式请求包含6位随机数的动态密码,系统以短信形式发送随机的6位密码到手机上。在登录或者认证时候输入此动态密码,从而确保系统身份认证的安全性。电子邮件认证同样,系统将随机动态密

码发送到电子邮箱中,在登陆或认证的时候输入动态密码。 系统以密码认证为主,在特定环节例如修改密码、邮箱、手机号等关键信息时需要通过手机短信或电子邮箱认证。当密码连续输入错误或者可疑环境登陆时,系统启动短信或邮件动态密码作为二次认证。 1.2.2授权/访问控制 系统采用严格的授权/访问控制,系统不仅控制应用/用户访问哪些信息,而且控制应用或用户有权执行哪些操作。此外系统能够对管理权进行委托,以能够管理大型组织结构的跨应用的访问授权。 1.2.3WEB应用安全 通过防御SQL注入、XSS跨站脚本、常见Web服务器插件漏洞、木马上传、非授权核心资源访问等OWASP常见攻击,过滤海量恶意访问,避免您的网站资产数据泄露,保障网站的安全与可用性。 1.2.4逻辑安全 系统的逻辑安全可以有效的防止黑客入侵。通过以下措施来加强计算机的逻辑安全: ●限制登录的次数,对试探操作加上时间限制。 ●把重要的文档、程序和文件加密。 ●限制存取非本用户自己的文件,除非得到明确的授权。 ●跟踪可疑的、未授权的存取企图等等。 1.2.5操作日志 系统提供日志功能,将用户登录、退出系统,以及重要的模块所有的操作都记录在日志中,并且重要的数据系统采用回收站的方式保留,系统管理员能够恢复被删除的数据,有效追踪非法入侵和维护系统数据安全。 1.3数据安全 1.3.1完善的备份及恢复机制 在线审批系统具备一套完善的备份方案及恢复机制。为了防止存储设备的异常损坏,本系统中采用了可热插拔的SCSI硬盘所组成的磁盘容错阵列,以RAID5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实时热备份。 为了防止人为的失误或破坏,本系统中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库触发器以备份重要数据的删除操作,甚至更新任务。保证在任何情况上,重要数据均能最大程度地有效恢复。具体而言,对于删除操作,将被操作的记录全部存贮在备份库中。而对于更新操作,仅仅备份了所执行的SQL语句。这样既能查看到被的内容,又能相当程度地减小备份库存贮容量。 而在需要跟踪追溯数据丢失或破坏事件的全部信息时,则将系统日志与备份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系统安全性。

信息安全及数据质量保障方案

信息安全及数据质量保障方案 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信息数据的质量。为贯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家、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生产(特别是工程施工和维护服务)的安全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减少经济损失,制定信息安全及数据质量保障方案有其必要。 概述 在安防信息安全方面,IP产品和系统在安防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安防系统保障信息安全或数据安全,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1、数据本身的安全,主要是指采用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如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登陆安防管理系统双向身份认证等; 2、数据保护的安全,主要是采用安全的数据信息存储手段对数据的保护,如通过磁盘阵列、数据备份、异地容灾等手段保证数据保存的安全,数据安全是一种主动的保护措施。 数据安全的基本特点:信息不能被其他不应获得者获得。在数据的存储过程中需要有保密性相关的设定,防止数据外泄。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系统日志文件和视频录像文件显而易见需要防止外泄;数据完整性指在传输、存储信息数据的过程中,确保信息或数据不被未授权的篡改或在篡改后能够被迅速发现。在前端视频流通过IP传输网络传输到视频存储系统,以及视频存储网络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考虑相应的防护措施;

威胁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威胁数据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存储设备物理损坏、操作失误、非法侵入、病毒感染、信息窃取、自然灾害、电源故障、电磁干扰。随着视频监控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安全也成为产品研发、系统设计及实施过程必须认真考虑的环节之一。 要正确实施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安全,按照安防行业应用特点结合信息安全技术是较好的选择。 我公司将在如下几方面做好信息安全及数据质量的保障 为确保企业信息安全,要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实施对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将信息安全管理自始至终贯彻落实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方面面,企业信息安全才能得以实现。企业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制定信息数据安全制度: 在IT安全技术防范的规则中,制定正确的安全制度保证日常数据信息的使用合规。 1、对应用系统使用、产生的介质或数据按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对存放有重要数据的介质(硬盘、移动存储设备),必须备份2份数量,并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安全地方(防火、防高温、防震、防磁、防静电及防盗),建立严格的保密保管制度; 2、保留在机房内的重要数据,应为系统有效运行所必需的最少数量即一套,除此之外禁止保留在机房内; 3、根据数据的保密规定和用途,确定使用人员的存取权限、存取方式和审

数据安全加密保护方案

数据安全加密保护方案 数据泄露事件而引起的浪潮,已经在不停的冲刷企业内部筑起的数据安全堤坝。在国内甚至全球,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数据防泄密也不 止一次两次被个人及企业提及关注。很多人在说,却也不是很懂。数据防泄密 系统到底是什么?数据防泄密技术真能有效保护数据安全吗?数据防泄密能防 哪些泄密? 数据防泄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例如加密技术,防止企业的重要数据或信 息资产被内部内鬼窃取或者外部网络攻击而流出。工作中,文档数据的流通包 含括创建、存储、使用和传输等几个主要过程。数据防泄密系统就是保护企业 的机密信息不被非法存储、使用和传输。做到文档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控,全 程管控信息流通的各个环节,企业数据安全就受到严密的保护。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防泄密系统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数据 全程处于保护状态,一切对数据的操作都会被加密控制。形象的说,数据被加 上一个透明的外壳。数据在"壳"里自由流动。未经许可,里面的数据出不来, 外面的人拿不到。 数据防泄密系统的功能很多,能防范的泄密也很多。用红线防泄密系统以下一 些案例来详细说明。 1 防止窃取和泄密红线防泄密系统以数据加密为基础。日常所有类型的文件,都能被加密。加密过的文档,未经许可及对应权限即无法打开,即使被拷贝走 打开也是密文显示,无法查看真实内容。无论内部人员或外部入侵都无法造成 数据泄密。 2 防止越权访问管理员通过权限控制,能精确控制人员对文件的访问、编辑(包括复制、截屏、打印)权限,同时划分文件密级,有效防止越权访问。常 见的通过U盘拷贝、邮件发送等方式的泄露手段都将无用武之地。 3 防止二次扩散企业内部文档数据在创建后即被强制自动加密,采用透明加密技术,可自由设置所支持的自动透明加解密应用,在文档数据需要外发时,需 申请管理员审批解密。防止二次扩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