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闪烁的小星星 》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闪烁的小星星 》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闪烁的小星星 》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闪烁的小星星》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闪烁的小星星》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的教学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展现音乐作品丰富的表现形式,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注重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

二、说教材:

歌曲《闪烁的小星星》选自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美好的夜》。本首歌曲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歌曲结构规整,它由四个小乐句加一个结束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全曲的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多出重复。根据本册教材的设计,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音的强弱”、“音的快慢”、“音的长短”,本课要让学生进行“音的高低”的体验。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定的三维目标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夜晚明亮星空的美丽景色,体会歌曲带来的安静、愉快、美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按节奏念歌词、律动、歌表演的方式学习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音的高低变化。

3、知识与技能:

认识、了解反复记号。运用柯达伊手势教学法,使学生建立音高的概念,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说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设定了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意境,感受音的高低变

化。

2、教学难点:运用柯达伊手势进行识谱教学。这也是低年级歌唱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五、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于幼儿园时期学习的歌曲记忆较为深刻。本首歌曲学生幼儿园已经学过,大部分学生能够演唱出来。因此,学生常常会因为熟练而进行喊唱,不注意音准和歌曲的意境。

同时,一年级学生音乐表演技能有限,缺少创编表演经验,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创编出一个比较完整节目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在学生现有的表演水平上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指导,引导学生欣赏学习表演,鼓励学生创编表演。

六、说教学法:

本课教学活动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动画演示法讲解乐理知识“反复记号”、运用律动教学法帮助学生体验歌曲旋律的变化、使用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帮助学生唱谱、识谱。

七、说学法:

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参与律动表演、运用柯达伊手势识谱

八、说教学用具:

本课教学活动使用的教学用具有多媒体设备、电子琴、课件

九、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学唱歌曲;(三)、歌曲处理;(四)、拓展延伸。具体设计意图步骤如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见板书)

3、谈话:同学们在晚上看过星星吗?说说你的感受。

4、小结:夜晚的星空宁静、美丽,同时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本节课我们将学唱一首有关星星的歌曲《闪烁的小星星》。板书课题。

(二)、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意境的美。通过按节奏念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先听赏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特点,再进行演唱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1、初听歌曲

提问歌曲描述的怎样的画面?(夜晚宁静、愉快)

2、在听歌曲(大部分学生能够跟唱)

讲解:大家能都会唱,你们真棒!有谁发现老师带来的这首歌曲和以前你们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观看动画演示,发现歌词的演唱规律。讲解:反复记号的图标及作用,并板书。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并对教师的演唱进行评价。

4、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5、教师弹琴,学生齐唱歌曲。教师评价及时进行。

(三)、歌曲处理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创编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变现歌曲旋律的变化,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性。)

1、板书出示图片,指导学生按2/4拍节拍拍手念歌词。

2、律动表演。教师先进行示范,按歌词逐句讲解动作要领,突出歌曲旋律变化的特点。然后带领学生集体进行律动表演。根据课堂情况适时的让学生听着音乐进行自主的动作创编。

3、复习柯达伊手势。(刚才用动作表现了歌曲音高的变化,我们还可以用手势来进行演示。)

师生共同边做手势边唱,复习do—la六个音符柯达伊手势及音高、唱名。

4、柯达伊手势教学

认读歌曲中出现的柯达伊手势进行识谱教学。每小节逐一认读音符的唱名,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跟琴逐句填唱歌谱。

师生跟随音乐伴奏使用柯达伊手势模唱歌曲旋律。

(四)、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聆听同一题材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1、教师弹唱3/4拍《闪烁的小星星》。

2、欣赏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速度、情绪)

3、小结:本节课我们听唱了三首不同风格的关于星空的音乐作品,同学们还可以收集更多此类歌曲听一听,感受夜晚星空之美。

十、说板书设计:

首先,板书课题时用小星星的图案代替文字,更加吸引学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本节课的板书主要体现乐理知识:反复记号;柯达伊手势图谱。板书目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

十一、说教学反思:

亮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运用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学唱歌谱,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完整的演唱歌曲。成功解决本课教学的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教师对于学生律动表演的规则讲解不到位,学生操作不熟练。专业术语使用不到位、不规范,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年级下册《统计》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据的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使学生能使用各种统计的方法以及“正“字的统计方法统计数据,并填写统计表与统计图。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字的统计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电脑出示情景(书上的主题图): 1.老师和这些小朋友们在哪里在干什么 2.老师想知道各种颜色花的盆数,你能告诉我吗? 二、进行新课。 例1 1、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导涂色和填数。 2、教师巡视,检查涂色情况。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进 行统计的,是怎么涂色的。

3、你能从图上看出什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 5、比较: 师:数小格的盆数和花坛中的盆数,哪个能更清楚的表示各种花的朵数(感受统计的意义) 5、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数出花的盆数并用数小格的方式来表示叫做统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一些知识。 教学例2 1.教学“正”字的统计方法 (1)师:在这些颜色的花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呢( 请几个学生回答) 现在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涂在在你的这张小白纸上。(收纸条)2)师:看着这么多收上来的纸条,你想知道什么? a:喜欢绿色的人有多少? b: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 (3)师:那现在老师来报一下,请你在纸上记录下来。(教师唱票)师:有人记录下来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画圈的方法。 -打钩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总结统计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实践活动 小小运动会 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 利用100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知识框架】

生活中的数 【知识点】 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数、学会数数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并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体会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基数(用数可以表示物体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序数(用数可以表示集合中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意思。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3.在数数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3、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一分钟》教案

16一分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钟、元、迟”等生字,会写“钟、元、洗”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在读中理解课文,体会到时间的重要。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谈话设疑,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一分钟时间讲一个小故事。 2.这个故事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讲这个小故事用了多长时间? 3.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课题。 4.设疑:我们都知道,一分钟是60秒,可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变成了二十分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1.读一读下面与时间有关的字词,想一想它们之间的联系。 秒分刻时 天月年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共6个自然段。) (2)圈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2.认读生字。同桌互读,接龙读。 3.在游戏中巩固生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 (2)选择生字中的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2.选出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并打“√”。 钟(zōngzhōng) 迟(cíchí) 共(gōnggòng) 决(júejué) 定(dìndìng)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后评议。 3.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师: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上课却迟到了二十分钟?4.元元因为多睡了,所以碰到,错过了,只好走路去学校,最终迟到了。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讨论。 (1)再读课文,思考讨论: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板书:多睡),为什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板书:迟到二十分钟)他后悔什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小组内交流。 2.品读。 (1)分自然段朗读,想一想,从以下句子或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该怎样朗读这些词和句子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统计》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tatistics"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统计》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4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和象形统计图,对已经分好类的事物进行计数,填写统计表不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和整理数据,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决定,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2:让学生通过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初步的创

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 2:难点:会把统计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 教具准备: 卡纸、口算题、彩笔。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以组织学生出游为导学和学生活动的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尊重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公园、淘气猫乐园、香陈湾游乐园的美丽景色。)生:答┄┄。 师:刚才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呢?为了让去的地方使大多数同学满意,我们必须对大家的想法进行调查。(板书课题:统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谁帮老师出出主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分钟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分 钟 一、设计说明 《一分钟》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呈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 迟到了20分钟,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却耽误了半节课的事。本课的特点是“以疑导究、由果溯因”,即先让学生阅读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引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的疑问,然后阅读经过部分,抓住具 体的内容,真切地感受时间的流逝。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元”等13个生字。会写“钟、洗、已”等7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学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1.设疑导思(出示大大的钟表):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秒针走一 圈是60秒,60秒就是一分钟。) 2.活动体验: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超过一分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 3.自由交流: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4.小结: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60个“滴答”之后就过去了;一分 钟也可以说很长,因为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珍惜这一分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分钟”的课文,学了课文之后,你会对“一分钟”有更深的体会。(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钟、迟”是翘舌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案

一分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钟、元、迟”等生字,会写“钟、元、洗”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在读中理解课文,体会到时间的重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一分钟时间讲一个小故事。 2.这个故事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讲这个小故事用了多长时间? 3.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课题。 4.设疑:我们都知道,一分钟是60秒,可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变成了二十分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 5.读一读下面与时间有关的字词,想一想它们之间的联系。 秒、分、刻、时、天、月、年。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共6个自然段。) (2)圈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2.认读生字。同桌互读,接龙读。

3.在游戏中巩固生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 (2)选择生字中的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 4.选出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并打“√”。 钟(zōng z hōng) 迟(cíchí) 共(gōng gòng) 决(júe jué) 定(dìn dìng)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后评议。 3.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师: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上课却迟到了二十分钟? 3.元元因为多睡了(),所以碰到(),错过了(),只好走路去学校,最终迟到了()。 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讨论。 (1)再读课文,思考讨论: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板书:多睡),为什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板书:迟到二十分钟)他后悔什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小组内交流。 2.品读。 (1)分自然段朗读,想一想,从以下句子或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该怎样朗读这些词和句子呢? (2)请学生先自己试读,然后在小组中互读、互评。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6一分钟精彩片段

精彩片段 《一分钟》精彩片段 师:孩子们,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请全体起立,两臂像老师这样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看谁坚持得时间最长,时间为一分钟。 师边看时间便鼓励学生坚持。 师:时间到。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觉得胳膊有点酸疼。 生:有点累。 师:你觉得一分钟长吗? 生:长。 生:不长。 …… 师: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会更深。来,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钟”字,“钟”字是个生字,注意书写时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来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生自读课文。 师: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同学们会读吗? 生:会。 师:我们来读读吧。(课件出示:我会认钟、元、迟、洗、背、刚、叹、共、汽、车、决、定、已、经) 边读边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师:生字宝宝都认识了,那词语你会读吗? 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 师:丁零零是ABB式的词语,注意“零”单独作字读二声,在这里要变音,读一声。跟老师读。谁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

生:白花花 生:红彤彤 ……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会用多种方法识字,还积累了很多次词语。同学们生字词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能读好。谁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边听边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生读,师要注意订正读音。 师:谁来说说,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生:多睡一分钟。 师:因为元元多睡了一分钟,结果—— 生:迟到二十分钟。 师:(课件出示)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谁来说? 生:因为他先是没赶上绿灯,后来又没坐上公共汽车。 师:你真了不起,一下子说出了元元上学路上发生的两件事。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件事。(出示: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读读这段课文,看谁读得好? 生:读。 师:来,咱们一起读一遍。 师:谁愿意自己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一般人叹气的时候,心情都不太好,这个时候说话的声音不可能十分响亮。 师:自己先练习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这句话? 指名读。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元元?

一年级下册--统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数据,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统计兴趣 师: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那好,老师正想请咱们班和二班的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而且特意准备了四部动画片,大家一起来看看。(课件逐一出示《西游记》、《葫芦兄弟》、《猫和老鼠》、《黑猫警长》的图片) 师:可是这里有四部动画片,我们只能选一部来观看,你们最希望选哪一部呢? 生1:我要选《猫和老鼠》。 生2:我最喜欢看《葫芦兄弟》。 生3:不行!我们要看《西游记》,孙悟空最厉害了。 …… 师:(面露难色)大家喜欢的动画片都不一样,怎么办? 生1:我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每部动画片都放上一小段。 生2:老师说出一部动画片的名字,喜欢的小朋友就举手或者站起来,数出每部动画片喜欢的人数。 生3:哪部动画片喜欢的小朋友多就看哪部动画片。 师: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好) 学生按喜欢的动画片分别排成四队并数出每队人数,教师填写统计表。 师:刚才我们把全班小朋友按照喜欢动画片的情况分成四队,数出了喜欢每部动画片的人数,这种方法就是统计,这个表就叫做统计表。(板书课题:统计) [评析: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入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统计活动是决定大家观看哪部动画片的一种需要,初步体会统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二、探究统计方法 师:通过统计,老师知道咱们班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小朋友最多,可不知道二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看哪部动画片,怎样办呢? 生:让二班的小朋友也用排队的方法统计一下。 师:可老师现在就想知道结果,怎么办? 生:派一个人到他们班去统计。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三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三篇】 好了,下课! 【研究磁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铁的两极及相关知识。 2、知道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以及指南针指示方向的原理。 3、了解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4、了解磁铁的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磁铁的两极,掌握正确判断磁铁南北两极的方法。 2、利用材料进行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的探究实验。 3、用语言描述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利用磁铁做有益于人们生活的事。 2、养成通过实验去获取直接经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自制水浮式指南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装满水的水槽装有水的试管里放置一枚回形针磁铁小鱼铁钉小鱼磁铁鱼钩各种形状的磁铁 学生准备:条形磁铁纸片铝片铜片铁片泡沫塑料1元硬币玻璃片棉花车*头针 活动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生活情景,认识磁铁 1、(出示有水的试管)你有什么办法取出试管里的回形针? (学生尝试用各种办法) 2、对使用磁铁的学生进行追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生活中吊桶掉入井里,人们会用一个一块大磁铁进行打捞。 3、大家平时也玩过磁铁,还记得是它们是什么样子吗? (展示条形、环形、马蹄形磁铁) 二、利用灵活多样的科学活动,探究磁铁的性质 1、磁铁真的只能吸铁的物体吗?拿出材料盒,先预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起 2、拿磁铁进行验证,在能被吸起的物体后面画“√”,并用磁铁试试身边的各种物体 3、交流实验结果,讨论:通过实验,你们认为磁铁能吸哪一类

物品? 4、磁铁能吸铁,我们把磁铁的这种本领叫磁性。在生活中,人们哪些地方利用磁铁具有磁性的本领? 5、(出示教具)老师也利用磁铁具有磁性的本领做了一个小玩具。谁愿意来试试?别的同学仔细观察水面上的鱼钩和小鱼。 6、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用磁铁的中间钓不到鱼,用两端却可以?绿色的小鱼见到鱼钩怎么会跑了?) 7、用磁铁中间钓不到鱼,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 8、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吗? (方法一:分别用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去吸大头针,比较它们吸的个数 方法二:将大头针铺平,将磁铁放在上面,看大头针是否均匀地分布在磁铁各部分) 9、学生实验 10、交流实验现象并小结: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相同,磁铁两端磁性,这两个地方叫磁极。 第二课时 一、探究磁铁的性质 1、磁铁有两个磁极,通常人们给它们命名为南极和北极,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给它们起名字呢?

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

一 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刚、共、定、经”,整体音节“元、已”。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洗、汽、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钢一刚。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

(完整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学设 计及反思 设计说明 《一分钟》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呈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20分钟,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却耽误了半节课的事。在主线设计上,本课的特点是“以疑导究、由果溯因”,即先让学生阅读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引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的疑问,然后阅读经过部分,抓住具体的内容,真切地感受时间的流逝,使学生经历“疑惑——解惑”的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突出学生在理解本基础上的语言表达与故事再现,把表达能力和情感教育巧妙地结合起。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1)预习课,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想一想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并和父母、同学等展开讨论。(学生) (2)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出示大大的钟表):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秒针走一圈是60秒,60秒就是一分钟。) 2.活动体验: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超过一分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 3.自由交流: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4.小结: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60个“滴答”之后就过去了;一分钟也可以说很长,因为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珍惜这一分钟,往往会带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一分钟”的课,学了课之后,你会对“一分钟”有更深的体会。(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使课堂充满情趣,同时增强学生对“一分钟”的形象感知,又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为他们深入理解课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统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数学教案 设计理念 标准要求: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由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渗透统计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因此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直观感受条形统计图(非正式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例题1。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上册学生对统计的体验只是数数、涂格,还没有系统地感悟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甚少,对统计的方法也比较陌生。本设计以突出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为教学主线,安排三个统计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读懂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从信息中提出问题,体会统计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经历并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能根据所描述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并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一套水果图片,学生每组一盒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播放一段动画片《蓝猫》的主题曲,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哼唱起来。 师:同学们这么熟悉刚才的音乐,老师猜你们一定特别喜欢蓝猫。想知道它最近的消息吗? (课件出示场景1配画外音)“蓝猫我改行做水果店老板了。” 师:瞧瞧它的柜台,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会觉得蓝猫把各种水果堆在一起太乱了,需要分类摆放。 [意图: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教师以学生熟悉又喜爱的《蓝猫》主题曲吸引其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为组织教学做好了准备。“蓝猫改行做水果店老板”又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问题的提出,激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产生统计的需要。]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

16.一分钟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刚、共、定、经”、整体音节“元、已”.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洗、汽、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钢一刚.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氵、先、尺、辶、口、又、中、钅、冈、刂”等字拼字. 四、课堂评价

小学一年级(下册)“统计”,

一年级(下册)“统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数据随机出现的情境中,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2. 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积累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合作的意义,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猪八戒吃饼干的动画。 提问:猪八戒吃了哪些形状的饼干?每种饼干各有多少块?(学生只能说出有几种形状的饼干,说不清每种饼干有多少块) 谈话:没看清楚是吧。再看一遍,数一数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饼干各有多少块。 再次播放动画(学生还是数不清楚每种饼干的块数)。 小结: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是很难数出三种形状饼干的块数的。

【说明:创设猪八戒吃饼干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由于课件演示的猪八戒吃饼干的速度相对较快,学生很难独立地数一数就知道各种形状饼干的数量,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很自然地产生学习新的记录数据方法的需求。】 二、展开活动,自主探索 1. 自主选择记录数据的方法。 启发: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饼干各有多少块呢?和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商量商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记录数据的方法,教师巡视。 反馈:说一说你们组商量出了什么好办法?(在看动画的过程中,把每一个图形记下来) 谈话:这个方法很好,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一个看猪八戒吃饼干,看到什么形状的饼干就把它报出来,其他小朋友记) 谈话:那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来记录,请每个小组选一个小朋友报饼干的形状,其他小朋友记录。 再放动画,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让学生带着自己记录的结果到展台上展示。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⑴ △△△△ □□□□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案

精心整理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案 【篇一】 卡片、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秒就 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可以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如果学生用合、中、市、又、井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

组成“问”。也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反馈练习: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 气。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一分钟的小故事 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助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

一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 时授计划 题 9、统计(1) 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画正字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事发生的不确定性。3.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设想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并学会

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创设情景 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里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播 放) 1提问:这些小动物在干吗?(参加运动会) 2他们各有几只?(不知道,没数清楚,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了。)(播放) 3你都数出来了吗?(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4看来光靠数是不行的,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下。 二、合作探究,体会过程 1.小组讨论统计方法。 2.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记录?(画正字,涂格子,写数字等)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记录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再次播放)

4.学生汇报、整理结果。 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实物投影出学生整理的结果。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同桌说说再指名说。每划一笔(格),表示数量多少? 小结: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 板书题:统计 比较。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简便?为什么?6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出示统计表,提问: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到这个表中吗?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统计表,展示,集体订正。 7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根据这几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你涂了几个格子?为什么这样涂? 三、创设时间和空间,体会事发生的不确定性 1.现在我们来做个口算热身好吗?(学生开始做口算,计时半分钟)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 统计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54-55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解统计图所包括的基本内容。 2.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感知统计图形象、直观的特点。 3.会在格子图里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 一.生活引入,趣中有学。 1.谈话引入。 师:我们都很爱爸爸妈妈,你知道他们的生日吗?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班级里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最多,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最少。谁来猜一猜。学了今天的新本领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有一个班级的小朋友也在学本领,他们正在对班级同学出生的月份进行统计,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2.简单数据整理。 (1)分一分:请学生观察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出示:分一分) 力。 3.揭示课题:刚才我们用分一分,数一数这样的方法就是统计。(出示课题:统计)统计在生活中用的很多,例如我们可以统计小朋友订阅杂志的情况,统计春游的人数,我们都可以把统计的数据填在表格里,这就是一张统计表。 二.主动探究,学中有趣。 1.初步认识统计图及其作用。 (1)小组观察:统计图中有哪些内容? (2)交流小结:统计的内容有: a:表格的下方是统计的对象,也就是这12个月份。 b:左边这些自下而上的数表示的是数量。 c:这里的1,2。。。6表示的是人数,所以在表格的左上角有单位名称“人”。 (3)教师点拨: ①为什么数量写到6就够了? ②这个红条表示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③还可以怎么看?(涂色完成后看看最后一格所对应的数来检查自己涂色是不是对) (4)小结:从0到1所以一格表示1人,有几人就画几格。小朋友在画直条图的时候,要根据统计表里的数据,对应带图里面,一月份有4人,就在一月这一列自下往上画4格,这就是第三步,画一画。(出示:画一画)2.学生独立制作,学会获取信息。 (1)画一画:请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月份在直条图上画一画。 (2)比一比:看谁画的既正确,又美观。 (3)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3.小结:有了这张图,使我们看的一清二楚,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最多,哪个月最少,这就是统计图最大的优点,象这样用直条来表示数量多少的图就是一张统计图。 三.简单应用,还原生活。 1.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师:做个小小统计员,请同学们动手制作一张《我们最爱吃的水果》直条统计图。问题:你认为该怎样进行统计呢? 2.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3.统计并画直条统计图。 附页: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如果喜欢吃某种水果的人数超过了表格里的17,就请小朋友在备用纸上画统计图。 5.核对,组内评定。 6.获取信息,分析建议。 问题:从统计图里你得到了些什么信息? 四.巩固反馈,深化新知。 1.主题探究。 (1)问题激趣:出示不完整的统计图。 (2)原来这是乐乐制作的他们班级同学喜欢吃的蔬菜。(出示标题,数量和单位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东校区杨文飞教材分析: 《标准》中对低年级的统计教学这样描述: 要让学生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我对《标准》的解读是: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懂得数据惧的方法,把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以便于他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发表对数据信息的理解和判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惧与整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1 / 8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难点: 感受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感受统计的作用,再现一上年级的统计图,初步认识到统计表 1、预设生的回答: 生可能会说: 我看到了三角开、圆、正方形,我想知道他们各有多少个?我想知道这些图形中谁最多,谁最少,多多少,少多少。 2、这些图形乱糟糟的,老师看得眼都花了。 我们能不能用一种手段或方法,让别人看了一目了然呢? 3、有一位小朋友想到了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分类与统计,画下这样一张图。 一小格代表一个图形。 看到这些图形,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 ○ ()个()个()个这样的图叫统计图。 现在这个统计图与乱糟糟的比一比,好在哪里?现在我们不仅能清楚地看出三角形、圆、正方形各有几个?谁多谁少也看得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统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数据的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使学生能使用各种统计的方法以及“正“字的统计方法统计数据,并填写统计表与统计图。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正“字的统计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电脑出示情景(书上的主题图): 1.老师和这些小朋友们在哪里?在干什么? 2.老师想知道各种颜色花的盆数,你能告诉我吗? 二、进行新课。 例1 1、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导涂色和填数。 2、教师巡视,检查涂色情况。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 的,是怎么涂色的。 3、你能从图上看出什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比较: 师:数小格的盆数和花坛中的盆数,哪个能更清楚的表示各种花的朵数?(感受统计的意义)

5、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数出花的盆数并用数小格的方式来表示叫做统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一些知识。 教学例2 1.教学“正”字的统计方法 (1)师:在这些颜色的花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呢?(请几个学生回答) 现在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涂在在你的这张小白纸上。(收纸条) 2)师:看着这么多收上来的纸条,你想知道什么? a:喜欢绿色的人有多少? b: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最多?…… (3)师:那现在老师来报一下,请你在纸上记录下来。(教师唱票) 师:有人记录下来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画圈的方法。 -打钩的方法。 -画“正”字的方法。 你为什么用画正字的方法呢?你是怎么想的? 比较,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数一数这个正字一共有几笔?正字的一笔代表一个人,一个正字代表几个人?(4)再次记录,出示统计图与统计表 师:现在我们再来一次,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师读生记)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喜欢各种颜色的人分别是多少? 1)学生说教师填写统计表 2)如果用涂小格的方式,你能表示吗?怎么涂? 3) 总结:把杂乱的数据整理成这样的图形叫做统计图。那把数据填在这样的表 中,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统计表) 师:看着统计图和统计表,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年级(下册)“统计”,

一年级(下册)“统计”,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数据随机出现的情境中,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2. 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积累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合作的意义,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猪八戒吃饼干的动画。 提问:猪八戒吃了哪些形状的饼干?每种饼干各有多少块?(学生只能说出有几种形状的饼干,说不清每种饼干有多少块) 谈话:没看清楚是吧。再看一遍,数一数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饼干各有多少块。 再次播放动画(学生还是数不清楚每种饼干的块数)。 小结: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是很难数出三种形状饼干的块数的。【说明:创设猪八戒吃饼干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由于课件演示的猪八戒吃饼干的速度相对较快,学生很难独立地数一数就知道各种形状饼干的数量,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很自然地产生学习新的记录数据方法的需求。】 二、展开活动,自主探索 1. 自主选择记录数据的方法。 启发: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饼干各有多少块呢?和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商量商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记录数据的方法,教师巡视。

反馈:说一说你们组商量出了什么好办法?(在看动画的过程中,把每一个图形记下来) 谈话:这个方法很好,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一个看猪八戒吃饼干,看到什么形状的饼干就把它报出来,其他小朋友记) 谈话:那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来记录,请每个小组选一个小朋友报饼干的形状,其他小朋友记录。 再放动画,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让学生带着自己记录的结果到展台上展示。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⑴△△△△ □□□□ ○○○○○○○ ⑵△√√√√ □√√√√ ○√√√√√√√ ⑶△○△□○○ △□○△□○ ○□○ ⑷△1111 □1111 ○1111111 比较: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 填表:把记录的结果整理在表格中。 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一共 个数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Grade one (Volume 2) "Statistics", teaching de sign

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据随机出现的情境中,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积累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合作的意义,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猪八戒吃饼干的动画。

提问:猪八戒吃了哪些形状的饼干?每种饼干各有多少块?(学生只能说出有几种形状的饼干,说不清每种饼干有多少块)谈话:没看清楚是吧。再看一遍,数一数三角形、正方形和 圆形的饼干各有多少块。 再次播放动画(学生还是数不清楚每种饼干的块数)。 小结: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是很难数出三种形状饼 干的块数的。 【说明:创设猪八戒吃饼干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 学习活动的愿望。由于课件演示的猪八戒吃饼干的速度相对较快,学生很难独立地数一数就知道各种形状饼干的数量,认知结构的 平衡状态被打破,很自然地产生学习新的记录数据方法的需求。】 二、展开活动,自主探索 1.自主选择记录数据的方法。 启发: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三角形、正方形和 圆形饼干各有多少块呢?和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商量商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记录数据的方法,教师巡视。 反馈:说一说你们组商量出了什么好办法?(在看动画的过 程中,把每一个图形记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