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知识(十分完整)

光纤知识(十分完整)
光纤知识(十分完整)

光纤知识(十分完整)无图——————

1.什么是光纤

由玻璃、塑料和晶体等对某个波长范围透明的材料制造的能传输光的纤维。由中心部份的纤芯和环绕在纤芯外面的包层组成,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的高。光特性由光纤横截面上折射率分布所决定,分布一般呈圆对称形,仅与径向坐标r有关,用符号表示。光纤呈圆柱状直径从几μm到几百μm。光从纤维端面进入后即束缚在纤维内曲折地向前传播其传输原理可用几何光学或波动光学解释。制造光纤时,一般先用原料做成坯棒或块材,然后拉制成细而长的纤维。光纤的特征和性能有以下几方面:①几何和结构参数,如芯径、外径、数值孔径、芯/包层相对折射率差、折射率分布、涂覆层厚度等;②光传输特性,如工作波长,传输损耗和带宽、色散以及偏振特性;③环境特性,如高低温特性、抗微弯和弯曲特性、辐射特性、氢效应、抗疲劳特性和机械筛选强度等。此外,单模光纤的参数还包括零色散波长和截止波长等。光纤的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存在许多分类标准,例如工作波长、模式、折射率分布、材料及纤维形态和结构均可作为分类的标准。)(rn

2.什么是多模光纤

可传播多种模式电磁波的光纤。根据横截面折射率分布不同可分阶跃型多模光纤和梯度(渐变)型多模光纤。前者模间色散大,传输的信息容量较小;后者模间色散小,可传输的信息容量较大。多模光纤芯径较大,一般为50μm或62.5μm,其数值孔径为0.275。与单模光纤相比,芯径大得多,制造较容易,使用较方便,例如容易相互熔接,容易与无源器件、光源和光检测器件配接使用。但色散大得多,传输容量较小。

3.什么是单模光纤

只能传导单一基模的光纤。圆芯折射阶跃分布的光纤维持单模传输出的条件是规一化频率值小于等于2.405,还有其他折射率分布。表征单模光纤除了用与多模光纤相同的一些传输性能指标和结构指标外,还应包括截止波长、零色散波长和模斑尺寸。在实用中,单模光纤的抗弯曲和微弯特性是重要的,单模光纤的制造工艺、熔接和耦合技术已经成熟,其品种繁多,应用广泛,产量已超过多模光纤。除普通单模光纤外,还有具有特殊色散特性和偏振特性的单模光纤。制造单模光纤的材料有以二氧化硅为基础的玻璃及重金属氟化物玻璃。各种单模光纤可分别在高速率通信系统、局部地区网线路和传感器等器件中应用。

4.什么是塑料光纤plastic optical fiber(POF)

一种由高折射率的透明塑料芯材与低折射率的透明塑料包层构成的光纤。直径小到几十微米到几毫米不等。与无机玻璃质光纤相比,它有重量轻,柔软性好不易折断,制造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光纤上端面的损耗较小,对可见光波段透光性好,并可与价廉的发光二极管配合使用,因此具有经济上的优越性。这类光纤目前存在的缺点是传输损耗高,抗张强度低,耐溶剂侵蚀性差,容易老化且最高使用温度低于80℃,应用受到限制。主要用于传输距离100~200m、频带宽度10~20Mb/s的闭路光通信系统。制造塑料光纤的主要树脂材料有两大类,一类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纤芯,另一类以聚苯乙烯作纤芯。另外还有以聚碳酸酯和含25%克分子的间苯二酸的聚酯等为纤芯的塑料光纤。塑料光纤除单根纤维使用外还制成塑料传光束使用。

5.什么是气相技术vapour technique

用气相化学反应把组成玻璃的二氧化硅和其他成份合成为石英基玻璃块料和石英基光纤坯棒的技术。优点是:①原料纯度高,利用蒸气压的显著差别提纯原料,杂质含量可减少到PPB级;②无炉子和坩埚的污染;③四氯化硅、四氯化锗等原料是半导体工业中常用原

1

料,有商品供应;④可制备光学上特别均匀的各种耐熔组份的石英基玻璃,而其他方法很

难做到;⑤玻璃成份可有较大幅度变化,能满足光纤设计者提出的要求。气相技术制备光纤坯棒主要以加热氧化反应、等离子氧化反应和火焰水解反应为基础,由此形成各种工艺方法。

6.什么是化学汽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phase deposition (CVD)

用高温汽相氧化反应获得固相沉积物的工艺。原广泛用于半导体工业,是一种在半导体器件产生二氧化硅保护膜的加工方法,其原理是易氧化的与被惰性气体高度稀释的氧化剂相互作用。由于反应在相当低的温度下进行,氧化反应只有加热的基体表面发生并且二氧化硅均匀沉积在基体上。同样原理用于制造光纤坯棒。基体是一根加热的石英管的内表面,在其上沉积各种组份的玻璃状膜,达到足够厚度后再把管子缩成棒。沉积层有几种,一种是以为掺杂剂,经过氧化反应产生掺杂到中去从而提高玻璃的折光率而成为芯材,石英管作为皮层;另一种是先沉积低折光率的硼硅酸盐玻璃作为皮层,再沉积纯玻璃作为芯材。CVD法的特点是,由于利用了形成玻璃元素的气体化合物,纯度高;反应在管内进行,污染少;并且对环境要求不必很严格;可以制成低损耗光纤。缺点是,由于反应浓度和温度均低,反应仅发生在管壁附近,所以反应速度很慢;应用氢化物作反应剂,易燃烧不安全;并且反应生成的玻璃材料中OH离子浓度较高,造成光纤大的OH离子吸收。为此,在这基础上发展了MCVD、PCVD 等工艺。4SiH44HG2GeO2SiO2SiO

7.什么是改良的化学汽相学积法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CVD)

又称“内部加热氧化法”。在化学汽相学积法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制造光纤维坯棒的方法。与CVD不同,它的起始反应物是在一根旋转的石英管内加热,温度、浓度等条件促使大部份的反应以同质反应进行,即包含一个相的反应。汽相物质在灼热区反应后生成颗粒状材料落向下方远离灼热区的管壁处,灼热区沿管子长度连续地、周期地往返移动,从而形成一层层颗粒层,同时颗粒层又成为透明的玻璃层,最后再烧缩成所需的高度透明的玻璃质坯棒。由于反应剂浓度和温度的提高,同质反应和异质反应同时进行,所以MCVD法的沉积速度比CVD 法提高了100倍。高的反应温度允许使用卤化物作反应剂,因而消除了高浓度的OH离子。由于玻璃形成无元素的卤化物的挥发性比杂质元素的卤化物高,蒸气压差几个数量级,因此原料纯度极高;并且在管内密封条件下污染亦少,可制得损耗极低的光纤。沉积过程中调节每层掺杂剂浓度可得到所需的任意折射率分布的坯棒。MCVD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8.什么是等离子体CVD法plasma chemical vapour-phase deposition (PCVD)

又称“内等离子氧化法”、“侧面横向火焰水解法”。用微波等离子体使石英基管内气态卤化物原料氧化生成玻璃沉积膜层制造光纤坯棒的过程。等离子体是由装在石英管外可快速移动的环形微波腔发生的,这种微波等离体发生器的功率一般为1000W左右,频率2.45GHz,发生的等离子体属于非等温等离子体,即等离子体内电子温度高于离子温度和

2

气体温度。因而气态原料的氧化反应可在低温(500℃)进行,但反应沉积的玻璃内氯含量较高。为避免氯气导致沉积层开裂和剥落,在石英管外还套一管式加热炉,使反应沉积在1000℃以上进行。PCVD法的特点是在管壁处进行异相反应并直接在管壁上形成一层极薄而且均匀的玻璃膜层;为了提高同一膜层内玻璃成分的均匀性,等离了发生器以8cm/s的速度快速移动;调节形成每一层玻璃膜时气态原料的组成,就可形成设计要求的折射率分布的坯棒;每一坯棒的形成一般要沉积2000层玻璃膜,因而折射率分布比较理想。另外沉积效率高亦是PCVD法的优点。

9.什么是外汽相沉积法outside vapor-phase deposition (OVD)

在靶棒外表面用汽相沉积技术制造光纤坯棒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工作过程如下,供料系统把一定组成的气态原料通到高温火焰中,原料经水解反应产生的玻璃微珠喷涂到一根旋转的靶棒表面,当燃烧器平行靶棒轴移动一个行程后,整个靶棒表面就粘附一层均匀的玻璃微珠层,

燃烧器不断地往复移动,同时不断改变每一层玻璃微珠的供料组成,就能形成横断面具有折射率分布的玻璃微珠堆积成的圆柱体,冷却后由于靶棒与玻璃柱体的热膨胀的不同可顺利抽出靶棒,再经脱水和透明化,就可制成各种优质光纤用的坯棒。OVD法的优点是多孔玻璃空心柱体脱水比较容易、透明化温度较低,掺入的、等组份的挥发较少以及容易制造大尺寸坯棒。GeO52OP

10.什么是汽相轴向沉积法vapour-phase axial deposition method (VAD)

又称“纵向火焰水解法”。气化的原料进入火焰中水解形成的超细玻璃粉堆积在作为靶子的种棒的端面上,形成轴向生长的光纤坯棒的方法。本方法所用的种棒一般是石英玻璃棒。用VAD法制备光纤坯棒可分四个阶段:多孔坯棒的制造、脱水和透明化过程、拔细和加外附管。前两个阶段是利用附图所示装置连续进行。拔细是把前阶段做成的直径为25mm的棒拉成直径为10mm的棒。加外附管是用来调节芯和包层的相对尺寸,外附管是石英管,这后两个步骤是在玻璃车床上进行的。用VAD法制造进行光纤坯棒时,不同于与其他工艺方法,关键问题是折射率分布的形成、脱水技术、沉积燃烧器的结构以及掺氟途径。VAD法的优点:⑴不受底管尺寸的限制,因而便于制造大尺寸坯棒,产量高成本低;(2)有一个脱水过程,可使材料内OH根含量降得很低;(3)可用作原料,与相比价格便宜并且容易沉积。VAD 工艺虽然步骤较多、装置复杂、控制难度较大,但它已用于大规模生产各种优质光纤和制造各种特殊结构的光纤。3SiHCl4SiCl

3

11.什么是等离子体plasma

一种电离状态的导电气体。气态原子中在最外层运动的电子在外力作用,如加热或在电场中受到高速粒子的冲击下脱离自己的轨道成为自由电子,中性的原子成了带正电的离子。这种由自由电子、阳离子及中性原子核子组成的集合体内,正电量的总数与负电量的总数相等,因而称为等离子体。温度高达几百万摄氏度的称高温等离子体。几万摄氏度的称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又分为冷等离子体和热等离子体两种。在石英基玻璃及光纤的制造中所采用的微波等离子体属于冷等离子体,而高频感应等离子体则属于热等离子体。

12.什么是光纤预预制棒的熔缩collapse

MCVD工艺中,把内表面带有沉积层的石英管通过高温收缩成实心预制棒的过程。熔缩的温度一般为2000到2300℃,用火焰喷灯往返数次加热石英管使其逐步收缩成实心预制棒。熔缩的原理是在高温下玻璃表面张力和玻璃管内外压力差驱使玻璃向管心处粘性流动逐步收缩成实心预制棒。一般玻璃的表面张是熔缩的主要动力,但由火焰喷灯的滞流压力引起的外压力和由料流速度、管径和出料端口状态决定的内压力之间的差值对熔缩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熔缩是MCVD法制造光纤熔缩的主要阶段,因为①熔缩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预制棒制造的周期的长短;②收棒质量影响最终预制棒的尺寸精度;③由于熔缩温度较高,沉积层内某些组份如和容易挥发而造成中心处折射率下陷使光纤带宽特性恶化。0PiP50OP2GeO 13.什么是预预制棒perform

径向折射率分布符合光纤设计要求的玻璃棒。主要指用各种气相沉积技术制成的石英基玻璃棒,有时也指用烧铸法和分子填充法等其他方法制成的具有芯和包层的其他方法制成的具有芯和包层结构的其他种类的玻璃棒。预制棒是制造光纤的原材料,它决定了光纤的质

4

量,因此要求尺寸精确、化学成份分布严格和低的微裂纹密度等特性。

14.为什么现代通信中的传输手段大量使用光纤光缆而不使用金属电缆?

答:光纤光缆与金属电缆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损耗低

例如,如若使光线穿过数厘米厚的窗玻璃,就将损耗掉一半的能量;如若使光线通过诸如天体望远镜之类的光学透镜,则穿过数米后,其能量减少一半;然而,当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时,

假设光波长为1.55nm,那未经传输15km以后,输入的光能量才减少一半。可见光纤的损耗是很低的。

2.频带宽

金属电缆中,除了有直流电阻损耗外,还有称之为趋肤效应的高频损耗,以及介质的漏电引起的介质损耗,致使金属电缆工作频带不能很宽。以同轴电缆为例,当传输的信号频率在10MHz左右时,每传输1km,大约就要损失信号功率的一半(能量减半)。可见,金属电缆的频率特性较差,频带较窄。对于光纤来说,光纤的带宽与光纤的折射率分布、纤芯直径大小和光纤材料的不同种类而有较大的差异。例如,石英系单模光纤(SM型光纤),其带宽可达数十GHz.km以上,可见频带是非常宽的。

3.线径细

光纤只有发丝那样的粗细,即便光纤成缆以后光缆也可以做得很细。无论在任何使用场合,与金属电缆相比光缆的占空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4.重量轻

光纤的主要材料为石英玻璃,其比重只为铜的1/4,成缆之后也很轻,便于敷设施工。

此外,由于光纤损耗低,频带宽,故使用光缆传输可以减少中继器的数量,甚至可以完全不经过中继器即可将大量信息长距离地传输到对方,从而可使传输成本显著降低。

随着ISDN业务的逐渐普及,今后图像、高速传真、高速数据等这些高速、宽带传输业务的需求势必不断增加,光纤正是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的最为有效的传输手段。

另外,因为光缆比较细,重量比较轻,所以在光缆的运输和敷设等作业中,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均较高。同时,由于容易实现长距离敷设,故链路中的每段光缆都比较长,从而减少了接续点的个数,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由上可见,光缆必将代替以往使用的金属电缆,并且目前就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传输线路中。

15 光缆是否可以完全代替金属电缆?

答传输线路大体上可分为:连接市内电话局之间,或市内电话局与长途局之间的市内局间中继线路,市外长途通信线路,以及连接电话局和用户间的用户线路。其中,中继线路、长途线路是局间接续,它使用一条高速、大容量的传输线路,可以承载许多业务,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连接大城市之间的长途干线,其应用性就更强。因此,早期的光纤通信就是在局间中继线路和长途线路方面积极引入了光纤传输方式。可以预测这种倾向今后一定更加突出,以至不久的将来,中继线路、长途线路将全部被光缆所代替。

在用户线系统方面,目前就大多数用户来说,只需要一条电话线,而对于大的工厂、公司、银行等单位来说,除了需要提供容量较大的电话线路以外还要求传输高速、宽带的通信业务,例如高速数据和活动图像等业务,因此,对于目前的用户系统,光纤光缆的使用仅限于在大的工厂、机关单位、公司、银行等内部以及它们与电话局间的连接。但是,今后随ISDN业务的发展,光纤光缆正积极地向用户系统更广泛的方面扩展,必将进入家庭用户之中。可以预测,用户线路也将会逐步被光纤光缆所代替。

5

16 什么是介质的折射率

答:根据光的折射性质可知,当光在空气和水,空气和玻璃等不同物质中传播时,在其交界面上,光将发生折射而改变先进方向。那么方向改变多少,有多大的折射比例,这要根据形成的介质组合的不同而不同。如何介质确定了,则折射比例也就决定了,表示这个折射比例的尺度称为折射率。通常是以光线从空气入射某种介质时的折射比例来定义该介质的折射率。

折射现象是因光在不同介质跌传播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在空气中,光的速度为3×108m/s。而在介质中光传播速度降低。例如在水中,光速大约是空气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大约是

2/3,在宝石中大约是2/5。

因此,介质的折射率表示光在空气中(严格说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某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即n某一介质中的光速空气中的光速=n

17 什么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答:如图1.6所示,当光从折射率的介质向折射率低的介质行进时,折射光的前进方向将向靠近界面侧偏转。因此,若增大入射角iθ,使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光将与界面相平行,此时的入射角称之为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折射光消失,入射光在界面处全部被反射,这种现象叫作全反射。

关于光的全反射,是光从高折射率介质向低折射率介质入射时才发生的一种现象。光从折射率低的介质向折射率高的介质入射时,绝对不会产生全反射的。

图1.6 光的全反射

18 光在光纤中是怎样传播的

答:光纤的结构如图1.7所示,为介质圆柱体,由纤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纤芯区域完成光信号的传输;包层是为了将光封闭在纤芯内并保护纤芯,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目前,通信光纤的纤芯与包层主体材料都是石英,但两区域中掺杂情况不同,因此折射率也不同。

纤芯的折射率一般是1.463~1.467(根据光纤的种类而异),包层的折射率是从1.45~1.46左右。也就是说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的折射率稍微大一些。所以当纤芯内的光线入射到包层界面时,只要其入射角度大于临界角(能否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度),就会在纤芯内发生全反射,没有光漏射到包层中,光将在纤芯内不断传播下去。6

图1.7光纤的结构

19 为什么光可以传送声音

答:为了用光传送声音,首先要像在普通电话通信中那样,先把声音信号(声音的强弱)变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的强弱),然后将此信号不失真地进行传送。然而在光通信中,还要将这个电信号再变换成光信号(光的强弱),并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这个光信号传送到远方。在光纤传输的接收端,则把这个光信号先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再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样就实现了通话。

产生光载波,并把电信号变换成光信号的器件即为发光器件。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半导体发光器件有发光二极管(LED)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把光信号变换成电信号的器件称之为光电检测器件。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半导体光电检测器有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当然实际的光纤通信系统,并不是如上所述的简单组合。数字通信中,是先将声音转变为数字信号从而转变成电信号的ON(通)和OFF(断),然后再将这个信号以光的有无形式,经光纤传送至接收端。

20 为什么在光通信中使用激光

答:激光的发光波长近于单一,也就是说时间相干性很高的光。另一方面,光纤中光的损耗与光纤中所传输光波的工作波长有关。因此,在光纤通信中可以选择与光纤损耗小的工作波长范围相适应的激光光源。

另外,光波长不同,石英玻璃的折射率也不相同,所以光在石英玻璃纤维中传输时,光波传输速度也因光波长的不同而异。因此对于一个包含有各种光波长的光脉冲来说,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传输速度的不同,光脉冲必将产生时间展宽,这样在一定时间内就不能传输更多的光脉冲。由此,高速率(或宽频带)信息的长距离传输就受到限制。以此观点出发,具有时间相干性很高的激光更适合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另外,由于激光的空间相干性好,可以用透镜将光聚集成一点,这样可以使激光耦合到芯径极细的光纤里实现良好的耦合。再则,激光光束相位相同,具有很强的光强,可以增加无中继传输距离。

由上可见,时间、空间相干性都高的激光自然是十分适合于光纤通信的。

21 光纤具有哪些参数

答:光纤参数包括光学参数和结构参数。前者与光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的折射率有关,后者则表示光纤的结构尺寸。

光学参数中包括表示纤芯和包层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相对折射率差;表示光由空气朝向光纤耦合射入和光从光纤射出状态的受光角以及数值孔径;此外还有表示纤芯折射率分布形状的折射率分布系数等等。

结构参数中包括:表示纤芯直径的芯径,表示光纤直径的包层外径,此外还有表示偏离理想同心结构的偏心率和不圆率等等。

22 怎样定义光纤的带宽7

答:光纤带宽就是用来表示光纤在1秒钟所能传输信息量大小的一个标度。

怎样来确定光纤的带宽呢?如图1.18-2(a)所示,把正弦信号对光源进行强度调制的光入射到光纤内,正弦波的峰可以认为是一个脉冲,则在光纤出射端波形发生时间展宽。观察图

1.18-2(a)所示的光波强度变化可知,对于振幅为A1强度的光,在光纤出射端光强振幅减小,图中用A0表示。这个振幅减小的比例与调制信号的频率有关。如图1.18-2(b)(c)所示,可见光强发生变化的正弦波频率越高,振幅衰减的比例越大。其关系如图1.18-3中的曲线所示。通常把这条曲线叫作光纤的基带频率特性。不同的光纤有不同的基带频率特性。

图1.18-2光的调制频率和振幅衰减关系

图1.18-3基带频率特性和带宽

在光纤的基带频率特性中,把光纤出射端输出光功率降低一半的频率,称为该光纤传输带宽。它相应于光功率3dB的带宽,或称6dB(电)带宽(指光功率转变成电流的电功率带宽)。光纤的传输带宽越宽,每秒钟内所能传送的光脉冲数就可以越多,从而就能实现大容量的传输。

图1.18-4中分别画出了脉冲的传输速度和频率间的关系。由此不难理解,在基带频率特性中所应用的频率(每秒内传送峰的个数)与数字传输中每秒内传送的脉冲个数相同。

图1.18-4传输速率和频率的关系

23 什么是色散

答:上问答中曾指出,入射到光纤的光脉冲经光纤传输以后,出射端光脉冲将发生时间

8

展宽,把这种波形展宽现象称为色散。

光纤色散按产生的原因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下面,就此进行简略说明。

(1)模式色散

在多模光纤中,由于各传输模式的传输路径不同,各模式到达出射端的时间不同,从而引起光脉冲展宽,由此产生的色散称为模式色散。

参看图1.12-1所示的阶跃折射率(SI型)多模光纤。假设这根光纤可以传输三个模式。由图可知对于高次模,到达出射端所必须经过的路程就要长,因而到达出射端的时间也随之增长。结果是,入射到光纤的窄脉冲,由于不同模式到达的时间不同,从而在出射端发生了脉冲展宽。

(2)材料色散

光纤材料石英玻璃的折射率,对不同的传输光波长有不同的值。这可用图1.19来加以说明。包含有许多波长的太阳光,通过棱镜以后可分成七种不同颜色就是一个证明。由于上述原因,材料折射率随光波长而变化,从而引起脉冲展宽的现象称为材料色散。

由于光纤通信中实际使用的光源,其发出的光并不是理想的单一波长,而是具有一定的波谱

线宽。这样,当光在折射率为n的物质中传播时,因其速率与真空中的光速c之间的关系为:nv

ncvn=

因此,由于光波长不同,折射率(n)不同,当把具有一定波谱线宽的光源所发出的光脉冲射入到光纤内传输时,则光的传输速度将随光波长的不同而改变,在到达出射端时将产生时间差,从而引起脉冲波形展宽。

图1.19波长不同引起折射率不同的举例

(3)波导色散

由于光纤的纤芯与包层的折射率差别很小,因而在界面产生全反射现象时,有一部分光强进入到包层之内。由于出现在包层内的这部分光强大小与光波长有关,这就相当于光传输路径长度随光波波长的不同而异。因此,把具有一定波谱线宽的光源所发出光脉冲射入到光纤后,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其传输路程不完全相同,所以到达光纤出射端的时间也不相同,从而使脉冲展宽。具体说,入射光的波长越长,进入到包层的光强比例就越大,传输路径距离越长。由上述原因所形成的脉冲展宽现象叫作波导色散。

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都与光波长有关,所以又统称为波长色散。

模式色散仅在多模光纤中存在,在单模光纤中不产生模式色散,而只有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通常,各种色散的大小顺序是:模式色散>>材料色散>波导色散

因此,多模光纤的传输带宽几乎仅由模式色散所制约。在单模光纤中,由于没有模式色散,所以它具有非常宽的带宽。9

24 产生光损耗的原因有哪些

答:在光纤光缆中,存在着金属电缆所没有的特有损耗。产生光损耗的原因大部分为光纤具有的固有损耗和光纤制造后的附加损耗。前者主要包括瑞利散射损耗、吸收损耗、波导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损耗;后者包括微弯损耗、弯曲损耗、接续损耗等。

瑞利散射损耗

固有损耗吸引损耗

光损耗波导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损耗

微弯损耗

附加损耗弯曲损耗

接续损耗

下面就此简要地加以说明。

(1)瑞利散射损耗

所谓瑞利散射是指光与微小粒子相遇时,光将向各个方向散射的现象。光纤在制造拉丝过程中,从2000°C的高温迅速冷却到20°C左右的室温。这样,在2000°C时产生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和成分组成的不规则将残留在光纤中。这种微小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和微小的组成不规则性将产生瑞利散射损耗。自然中,我们见到白天天空呈蓝色,早晚却呈红色的现象,就是由于光在大气中瑞利散射的结果。

(2)吸收损耗

所谓吸收损耗是由于光纤材料对光能的固有吸收并转换成热能而产生的损耗。它包括组成光纤玻璃材料物质本身的吸收损耗,以及在玻璃材料中含有杂质而引起的杂质吸收损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于含有氢氧根(OH)成分而引起的吸收损耗。

(3)波导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损耗

实际的光纤,纤芯和包层的界面并不是理想的光滑圆柱面,存在着非常微小结构的凸凹现象。如果存在着这种不均匀表面,则传输模将变换成辐射模(即有一部分传输能量变换成泄漏到纤芯外面的模式),使光纤损耗增加,这就是所谓的波导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损耗。但是,这

种损耗可以从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得到改善。对于具有良好控制所制造的光纤,这种损耗可以降到0.02~0.2dB/km左右。

(4)微弯损耗

微弯损耗和波导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损耗一样,是由于纤芯与包层界面有微小凸凹而产生的损耗。但前述的波导结构不完善引起的损耗是在光纤的制造过程上产生的,而微弯损耗则是在光纤制造出来后,由于光纤侧面受到不均匀的压力,使得光纤在轴向上发生微米(10-6m)级的弯曲而产生的损耗。例如,这种现象发生在对光纤施加张力以便把它卷到绕线筒上,或者对光纤施加了不适当的塑料涂覆层,或许是因涂覆层后的光纤受到很大的温度变化等影响,从而使光纤呈现显示的微弯。

(5)弯曲损耗

所谓弯曲损耗,顾名思义是光纤弯曲时所产生的损耗。对于弯曲的光纤,在弯曲的曲率半径较小的情况下,将使光纤内的光在纤芯与包层界面上因入射角余角大于临界角,致使光泄漏到包层内而产生损耗。因此,在光缆敷设和接续作业时对此需充分加以注意。光纤光缆弯曲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允许的曲率半径。

(6)接续损耗

光纤接续时,两纤芯相互间必须正确吻合,以达完善和均匀一致地进行光纤接续。否则,从一根光纤纤芯出射的光就不能完全入射到另一根光纤的纤芯中,部分光将进入包层而形成辐射模损耗掉。产生接续损耗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光纤参数不同,即光纤芯径不同或相对折射率差不等引起的损耗,二是由于接续操作不完善,例如光纤芯轴未对准,10

纤芯间有间隙、两轴间有折弯、光纤端面不完整等引起的损耗。

25 为什么必须进行筛选试验

答:在光纤的制造过程中,统观光纤的制造全长,在光纤的表面和内部会随机性地存在伤痕、缺陷等现象,从而降低了光纤的机械强度。为了去除这种伤痕、缺陷,保证光纤的强度,通常要对产品进行称之为筛选的加速劣化试验。所谓筛选试验是在光纤全长上施加一个张力,在这个张力的作用下,因存在伤痕、缺陷使强度降低,导致光纤发生断裂,或发现其上的隐患部位并去除以确保光纤强度。这种筛选试验除了在制造光纤时要进行以外,还在使用

MF-2S之类熔接机时的熔接接头处也进行强度筛选试验。

26 光纤的寿命由什么决定

答:为了保证光纤的长期寿命,需要明确两点:①光纤材料的稳定性及其对传输特性的影响,②光纤的断裂概率。就①而言,特别是心线材料的可靠性试验需要多次进行。基于试验结果,日本通常使用尼龙或者UV(紫外线固化)材料作为二次涂敷材料。关于②,开展了与拉丝时所进行的筛选试验有关的理论研究,在现阶段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预测。

光纤的抗拉强度可用图1.42-1的韦伯尔分布来表示。在低强度一侧,一般来说断裂概率不太大,分布的倾斜也有较缓的趋势。但是,对于一条在实际使用的非常长的光缆传输线路中,必然存在着低张力作用下光纤就断裂的地方。所以必须对光纤施加一定张力进行筛选试验,把在某一强度下发生断裂的地方预先淘汰掉,这一点特别重要。

图1.42-1光纤断裂概率韦伯尔分布图

图1.42-2断裂寿命推定曲线

这样,就筛选试验后的光纤而论,原则上可以决定在筛选张力附近及其以下部分的强度

11

分布。依据残留应力或使用中的外加应力可以求得长期的破断概率。

在实际应用中,为筛选强度采用的筛选应变为0.5%(陆地用光纤),这可保证在20年中断裂概率为1.0×10-5/km。

27 光纤怕水吗

答:光纤的抗张强度,主要取决于光纤表面上的损伤。如果对光纤施加一定强度的拉伸张力,则这个应力将集中于损伤处,导致裂纹不断扩大直至断裂。

产生损伤的原因主要有:

(1)采用管内CVD法制造时,初始石英管本身有损伤。

(2)拉丝加热炉内的尘埃,温度变化的环境条件。

(3)光纤表面与其它物体相接触。

光纤表面存在的损伤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渐扩大这也是光纤断裂的原因。

使光纤损伤扩大的主要因素包括:应力、水、温度等等。如图1.43-1所示石英系的光纤,在水中和空气中相比基本断裂时间及其负荷应力这二项性能都将下降。而且从图1.43-2可知,不可忽视在水中无负荷状态时的光纤强度的下降;而在80oC下有负荷应力时,光纤强度明显下降。

关于光纤表面损伤的增长机理,从微观角度可以认为是普通玻璃材料情况不同,制造时在Si-O结合键处要产生变形,这种变形的Si-O结合键由于水的作用而断裂。有关这种现象的报告已经发表。

因此,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要注意不可把光纤浸于水里。

28 什么是氢损?

答:氢损是指光纤光缆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在氢分氛中使H峰或OH峰显著增加、而整个衰减谱也随之整体上移。

氢损有两种情况:一是H2分子由于扩散作用而进入光纤产生氢损,是可逆的,当光纤光缆周围的氢气氛消失时,产生的氢损会自动消失;另一种是氢生成的氢氧根OH-1与光纤中的SiO2分子网络相结合产生氢损,不可逆。

由H或OH与SiO2形成的结构不同会在不同的波长处产生损耗峰值,可以根据光纤的损耗谱来判断是否产生氢损、产生何种氢损。下图是两种氢损衰减谱特性曲线。

氢损一般不会影响光纤的寿命,只不过使光纤的衰减增加,光就传不远了。

光纤光缆的材料对产生氢损有直接影响,如钢丝等金属材料被腐蚀后会产生H或OH,将使光纤产生很严重的氢损,另外塑料材料如析H也会有氢损。因此,在选用光缆材料时应选择耐腐蚀性好的,不易析氢的原材料。12

光缆Q&A

光纤基础知识简介

光纤简介 一、光纤概述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一端的发射装臵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另一端的接收装臵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二、光纤工作波长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390nm—760nm(纳米),大于760nm部分是红外光,小于390nm部分是紫外光。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长0.85μm、长波长1.31μm和1.55μm。光纤损耗一般是随波长加长而减小,0.85μm的损耗为2.5dB/km,1.31μm的损耗为0.35dB/km,1.55μm的损耗为0.20dB/km,这是光纤的最低损耗,波长1.65μ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 三、光纤分类 光纤的分类主要是从工作波长、折射率分布、传输模式、原材料和制造方法上作一归纳的,各种分类如下。 (1)工作波长:紫外光纤、可观光纤、近红外光纤、红外光纤(0.85μm、1.3μm、1.55μm)。 (2)折射率分布:阶跃(SI)型光纤、近阶跃型光纤、渐变(GI)型光纤、其它(如三角型、W型、凹陷型等)。 (3)传输模式:单模光纤(含偏振保持光纤、非偏振保持光纤)、多模光纤。 (4)原材料:石英光纤、多成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复合材料光纤(如塑料包层、液体纤芯等)、红外材料等。按被覆材料还可分为无机材料(碳等)、金属材料(铜、镍等)和塑料等。 (5)制造方法:预塑有汽相轴向沉积(VAD)、化学汽相沉积(CVD)等,拉丝法有管律法(Rod intube)和双坩锅法等。

光纤通信基础知识

光纤通信基础知识 基本光纤通信系统 最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由数据源、光发送端、光学信道和光接收机组成。其中数据源包括所有的信号源,它们是话音、图象、数据等业务经过信源编码所得到的信号;光发送机和调制器则负责将信号转变成适合于在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先后用过的光波窗口有0.85、1.31和1.55。光学信道包括最基本的光纤,还有中继放大器EDFA等;而光学接收机则接收光信号,并从中提取信息,然后转变成电信号,最后得到对应的话音、图象、数据等信息。下面是光通信系统图。 光通信系统图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传输系统是数字通信的理想通道。与模拟通信相比较,数字通信有很多的优点,灵敏度高、传输质量好。因此,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数字传输方式。 电发射端机 主要任务是PCM编码和信号的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是指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到接收端再用专门的设备将各路信号分离出来,多路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中传输的是二进制光脉冲"0"码和"1"码,它由二进制数字信号对光源进行通断调制而产生。而数字信号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的,称为PCM(pulsecodemodulation),即脉冲编码调制。这种电的数字信号称为数字基带信号,由PCM电端机产生。

抽样是指从原始的时间和幅度连续的模拟信号中离散地抽取一部分样值,变换成时间和幅度都是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抽样所得的信号幅度是无限多的,让这些幅度无限多的连续样值信号通过一个量化器,四舍五入,使这些幅度变为有限的M种(M为整数),这就是量化。由于在量化的过程中幅度取了整数,所以量化后的信号与抽样信号之间有一个差值(称为量化误差),使接收端的信号与原信号间有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表现为接收噪声,称为量化噪声。码位数M越多,分级就越细,误差越小,量化噪声也越小。 编码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抽样所得的M种信号用一组二进制或者其它进制的数来表示,每种信号都可以由N个2二进制数来表示,M和N满足M=2N。例如如果量化后的幅值有8种,则编码时每个幅值都需要用3个二进制的序列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编码仅指信源编码,这和后面提到的信道编码是有所区别的。 现以话音为例来说明这个过程。我们知道话音的频率范围是300~3,400Hz,在抽样的时候,要遵循所谓的奈奎斯特抽样率,实际中按8,000Hz的速率进行抽样。为了保证通话的质量,在长途干线话路中采用的是8位码(28=256个码组)。这样量化值有256种,每一种量化值都需要用8位二进制码编码,那么每一个话路的话音信号速率为8×8=64kbps。 奈奎斯特抽样定理:要从抽样信号中无失真地恢复原信号,抽样频率应大于2倍信号最高频率。 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多路复用(WDM)、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 时分多路复用:当信道达到的数据传输率大于各路信号的数据传输率总和时,可以将使用信道的时间分成一个个的时间片(时隙),按一定规则将这些时间片分配给各路信号,每一路信号只能在自己的时间片内独占信道进行传输,所以信号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频分多路复用:当信道带宽大于各路信号的总带宽时,可以将信道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用来传输一路信号。或者说是将频率划分成不同的频率段,不同路的信号在不同的频段

光纤、光缆的基本知识(非常实用)

光纤、光缆的基本知识(非常实用) 1.简述光纤的组成。 答:光纤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由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的芯和包层、涂敷层。2.描述光纤线路传输特性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答:包括损耗、色散、带宽、截止波长、模场直径等。 3. 产生光纤衰减的原因有什么? 答:光纤的衰减是指在一根光纤的两个横截面间的光功率的减少,与波长有关。造成衰减的主要原因是散射、吸收以及由于连接器、接头造成的光损耗。 4.光纤衰减系数是如何定义的? 答:用稳态中一根均匀光纤单位长度上的衰减(dB/km)来定义。 5.插入损耗是什么? 答:是指光传输线路中插入光学部件(如插入连接器或耦合器)所引起的衰减。 6.光纤的带宽与什么有关? 答:光纤的带宽指的是:在光纤的传递函数中,光功率的幅值比零频率的幅值降低50%或3dB时的调制频率。光纤的带宽近似与其长度成反比,带宽长度的乘积是一常量。 7.光纤的色散有几种?与什么有关? 答:光纤的色散是指一根光纤内群时延的展宽,包括模色散、材料色散及结构色散。取决于光源、光纤两者的特性。 8.信号在光纤中传播的色散特性怎样描述? 答:可以用脉冲展宽、光纤的带宽、光纤的色散系数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9.什么是截止波长? 答:是指光纤中只能传导基模的最短波长。对于单模光纤,其截止波长必须短于传导光的波长。 10.光纤的色散对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光纤的色散将使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过程中发生展宽。影响误码率的大小,和传输距离的长短,以及系统速率的大小。 11.什么是背向散射法? 答:背向散射法是一种沿光纤长度上测量衰减的方法。光纤中的光功率绝大部分为前向传播,但有很少部分朝发光器背向散射。在发光器处利用分光器观察背向散射的时间曲线,从一端不仅能测量接入的均匀光纤的长度和衰减,而且能测出局部的不规则性、断点及在接头和连接器引起的光功率损耗。

(完整版)光纤通信基本知识

一、光纤通信的基本知识 (一)光纤通信的概念 1870年的一天,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到皇家学会的演讲厅讲光的全反射原理,他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在装满水的木桶上钻个孔,然后用灯从桶上边把水照亮。结果使观众们大吃一惊。人们看到,放光的水从水桶的小孔里流了出来,水流弯曲,光线也跟着弯曲,光居然被弯弯曲曲的水俘获了。 这些现象引起了丁达尔的注意,经过他的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全反射的作用,由于水等介质密度由于比周围的物质(如空气)大,即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当入射角大于某一角度时,折射光线消失,全部光线都反射回水中。表面上看,光好像在水流中弯曲前进。 后来人们造出一种透明度很高、粗细像蜘蛛丝一样的玻璃丝──玻璃纤维,当光线以合适的角度射入玻璃纤维时,光就沿着弯弯曲曲的玻璃纤维前进。由于这种纤维能够用来传输光线,所以称它为光导纤维。(视频) 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视频) (二)光纤通信的发展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它的发展历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经历三代:短波长多模光纤、长波长多模光纤和长波长单模光纤。采用光纤通信是通信史上的重大变革,美、日、英、法等20多个国家已宣布不再建设电缆通信线路,而致力于发展光纤通信。中国光纤通信已进入实用阶段。 (三)光纤通信的优缺点 1、光纤通信的优点 现代通信网的三大支柱是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和无线电通信,而其中光纤通信是主体,这是因为光纤通信本身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①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光纤可利用的带宽约为50000GHz,1987年投入使用的1.7Gb/s光纤通信系统,一对光纤能同时传输24192路电话,2.4Gb/s系统,能同时传输30000多路电话。频带宽,对于传输各种宽频带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无法满足未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发展的需要。 ②损耗低,中继距离长。目前实用石英光纤的损耗可低于0.2dB/km,比其它任何传输介质的损耗都低,若将来采用非石英系极低损耗光纤,其理论分析损耗可下降至10-9dB/km。由于光纤的损耗低,所以能实现中继距离长,由石英光纤组成的光纤通信系统最大中继距离可达200多

光纤跳线基础知识

光纤跳线是指光纤两端都装上连接器插头,用来实现光路活动连接(一端装有插头的称为尾纤)。光纤跳线用于长途及本地光传输网络、数据传输及专用网络,以及各种测试和自控系统。光纤跳线是通过精密设备经过多道工序精磨而成的,具有插入损耗低、回波损耗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纤器件和各种光纤通信系统中。 光纤跳线的种类有很多,根据连接器形状可分为:FC、SC、ST、LC、MT-RJ、MU等;根据连接器插头从插针体的类型可分为:PC、UPC、APC等;根据光纤种类可分为单模、50/125多模、62.5/125多模、保偏等;根据光纤直径可分为:900μm、2mm、3mm等。在根据连接器形状划分中,单模光纤可使用的连接器类型有FC,SC,ST,FDDI,SNA,LC,MT-RJ等,多模光纤可使用的连接器类型有FC,SC,ST,FDDI,SMA,LC,MT-RJ,MU 及VF45等。单模跳线包括SC/PC,SC/APC,FC/PC,FC/APC,ST/PC,LC/PC, LC/APC,MU/PC、MU/APC、MT-RJ;多模跳线包括:SC/PC,FC/PC,ST/PC,LC/PC,MU/PC,MT- RJ。光纤跳线所用光纤一般为G.652光纤,直径一般为Φ3mm,长度一般为 5~100m,插入损耗一般小于0.1dB;反射损耗一般要大于45dB。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根据光纤连接器形状常使用的FC,SC,ST,LC,MT-RJ和MU 6种光纤跳线。注意,光纤跳线的两端连接器插头根据使用情况可以是不相同,如我们常使用的FC/APC-LC/APC,就是一项连接ODF,另一端连接设备的光纤跳线。 1、FC-FC光纤跳线:FC (Ferrule Connector,意为金属连接件)光纤连接器通常是圆形的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纹式,主要应用于配线架上。最早,FC类型的连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针的对接端面是平面接触方式。此类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容易,但光纤端面对微尘较为敏感,且容易产生菲涅尔反射,提高回波损耗性能较为困难。后来,对该类型连接器作了改进,采用对接端面呈球面的插针,连接器一般是圆形带螺纹的,而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使得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如图1所示的就是一条两端都带FC连接器接头的FC-FC光纤跳线。 图1:FC-FC光纤跳线示例

光缆基本知识介绍

光缆基本知识介绍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光缆基本知识介绍 一、光纤的组成与分类 1、光纤按其制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石英光纤和塑料光纤,石英光纤即通常使用的光纤,石英光纤按其传输模式的不同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塑料光纤全部由塑料组成,通常为多模短距离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有大规模应用。 2、石英光纤的结构:石英光纤由纤芯、包层及涂覆层组成,其结构如图: 光纤中光的传输在纤芯中进行,因包层与纤芯石英的折射率不同,使光在纤芯与包层表面产生全反射,使光始终在纤芯中传输,而塑料涂覆层起保护石英光纤及增加光纤强度的作用,因石英很脆,若没有塑料的保护则无法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正因为光纤的结构如此,所以光纤易折断,但有一定的抗拉力。 3、 石英光纤的分类 单模光纤 G.652A(简称B1) (简称B1) G.652C() () G.655A光纤(B4)(长途干线使用) 光纤(B4)(长途干线使用) 多模光纤 50/125(A1a简称A1)

125(A1b) 二、光缆的结构 1、室外光缆主要有中心管式光缆、层绞式光缆及骨架式光缆三种结构,按使用光纤束与光纤带又可分为普通光缆与光纤带光缆等6种型式。每种光缆的结构特点: ①中心管式光缆(执行标准:YD/T769-2003):光缆中心为松套管,加强构件位于松套管周围的光缆结构型式,如常见的GYXTW型光缆及GYXTW53型光缆,光缆芯数较小,通常为12芯以下。 ②层绞式光缆(执行标准:YD/T901-2001):加强构件位于光缆的中心,5~12根松套管以绞合的方式绞合在中芯加强件上,绞合通常为SZ绞合。此类光缆如GYTS等,通过对松套管的组合可以得到较大芯数的光缆。绞合层松套管的分色通常采用红、绿领示色谱来分色,用以区分不同的松套管及不同的光纤。层绞式光缆芯数可较大,目前本公司层绞式光缆芯数可达216芯或更高。 ③骨架式光缆:加强构件位于光缆中心,在加强构件上由塑料组成的骨架槽,光纤或光纤带位于骨架槽中,光纤或光纤带不易受压,光缆具有良好的抗压扁性能。该种结构光缆在国内较少见,所占的比例较小。 ④ 8字型自承式结构,该种结构光缆可以并入中心管式与层绞式光缆中,把它单独列出主要是因为该光缆结构与其它光缆有较大的不同。通常有中心管式与层绞式8字型自承式光缆。 5 煤矿用阻燃光缆(执行标准:Q/M01-2004 企业标准):与普通光缆相比,提高了光缆阻燃性能的要求,并经过特殊的设计使光缆适用于矿井环境下使用,通常外护套颜色采用兰色,以利于矿井中对光缆的识别。按结构可分入中心管式光缆与层绞式光缆两类结构中。

光缆基础知识

光缆Q&A 1.1 什么是光缆 用适当的材料和缆结构,对通信光纤进行收容保护,使光纤免受机械和环境的影响和损害,适应不同场合使用。 1.2 影响光纤性能和寿命的因素 A)应力:导致光纤断裂或衰减增加 B)水和潮气:使光纤易于断裂(变脆),影响寿命 C)氢气(压):光纤在一定具有压力的氢气作用下,光纤衰减曲线会在1240nm处产生突变的吸收峰,使1310nm及1550nm波长处的衰减明显增加。 1.3 光缆设计的基本原则 针对光纤的弱点,光缆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A)为光纤提供机械保护,使光纤在各种环境下免受应力; B)必须防止水分和潮气侵入; C)必须避免光缆中产生氢气,尤其避免形成氢压。 1.4 光缆的基本性能 包括:光缆中的光纤传输特性、光缆的机械特性、光缆的环境特性和光缆的电气特性 1.5 光缆机械性能的实现

A)加强芯——主要抗拉元件 B)套管——将光纤外界隔绝,提供最基本的保护 C)余长控制——二套及成缆 D)金属带纵包——防潮、防水、抗侧压、抗冲击 E)护套——抗侧压、抗冲击、抗弯曲 1.6 光缆的防潮措施 A)径向防水——纤膏及缆膏填充、金属带纵包、PE护套 B)轴向防水——纤膏及缆膏填充、阻水环、阻水带、阻水纱、单根加强芯 1.7 光缆避免形成氢压的措施 A)氢气源于光缆材料 B)严格挑选材料,控制材料析氢量,控制不同材料间的反应析氢 C)特别是金属件的析氢控制(镀锌钢丝加强芯的禁用) 1.8 光缆的分类 A)按光纤在光缆中的状态分:紧结构、松结构、半松半紧结构 B)按缆芯结构分:中心管式、层绞式、骨架式 C)按光缆敷设条件分:架空、管道、直埋和水底光缆 D)按光缆使用环境场合分:室外光缆、室内光缆 1.9 光缆的相关标准 A)国际标准 IEC60794(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TU-T K.25(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EEE P1222(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B)国内标准 国家标准GB/T 7424.1-1998 行业标准YD/T 1.10 光缆的寿命 光缆的寿命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光缆所使用的材料寿命,另一是光缆中光纤的寿命。光缆材料寿命包括,光缆所使用各种材料本身寿命和它们之间之间相互作用对寿命的影响。光缆中光纤寿命,则主要由光纤在其服务期间所受到的应力(应变)确定。

光纤光缆基本知识讲诉

光纤和光缆基础知识

光纤光缆基本知识 一、光纤通信及发展史 1、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提出“光纤通信”. 2、以激光为光源,经光纤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叫做光纤通信. 3、1983年武汉三镇使用光纤通信投入电话网中使用,标志着我国光纤通信进入使 用阶段. 二、光通信原理介绍及光纤通信的特点 1、全反射原理:1)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2、光通信特点: 优点: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2) 中继距离远、损耗低 3)抗电磁能力强、无串话 4)重量轻 5)资源丰富 6)抗化学腐蚀、柔软可绕 缺点:1)强度不如金属 2)连接比较困难 3)分路耦合不变 4)弯曲半径不宜太小 5)传输能量比较困难 三、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光发送光传输光接收光端机 四、光纤简介 1、光纤的结构:由纤芯、包层、涂覆层组成 2、光纤分类:1)按材料组成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 2)按传输模式分:单模光纤、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G652 折射率:1310nm 1.4677 1550nm 1.4682 G655 折射率:1550nm 1.4690 多模光纤 芯径62.5um A1b 折射率:850nm 1.496 1300nm 1.487 芯径50um A1a 折射率:850nm 1.482 1300nm 1.477 3、常用光纤的主要技术特性及部分指标介绍 指标的介绍: 1)衰减:光在光纤中传输时能量的损耗 2)色散: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脉冲的展宽 3)偏振模色散:基模可分解成两个垂直相交的偏振模,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现两个 垂直的偏振模间的时延差 4)光纤几何参数:包层直径、涂层直径、光纤不圆度 同心度误差:芯/包层<1um 涂覆层/包层<12um 不圆度=长轴直径-短轴直径/标准值 4、模场直径:基模光斑的大小标准:9.2+0.4um 模: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方式(单模、多模) 纤芯直径:8.3um 5、截止波长:保证光纤以基模传输的最小波长(G652 1100-1330nm) 常用光纤的主要技术特性 G652 衰减 1310nm≤0.36dB/km 1550nm≤0.22dB/km 模场直径 1310nm 9.3+0.5um 1550nm 10.5+0.8um 包层直径 125+1.0um 包层不圆度≤02% 模场/包层同心度误差≤1um 涂层直径 245+5um 涂层不圆度 / 涂层与包层同心度误差 <12um 截止波长 1100nm≤λc≤1330nm 零色散波长 1300nm-1324nm 零色散斜率≤0.093Ps/nm2.km 1288-1339nm波长范围内色散系数≤3.5 Ps/nm.km 1271-1360nm波长范围内色散系数≤5.3 Ps/nm.km 1550nm波长范围内色散系数≤17 Ps/nm.km 衰减不连续性—--在1310nm或1550nm处均没有大于0.01dB的不连续点,实际 一般控制≤0.03dB. 衰减不均匀性----在光纤后向散射曲线上,任意500米长度上的实测衰减值与 全长平均每500米的衰减值之差的最坏值应≤0.05dB. 外观检查----排丝整齐,颜色鲜明涂覆层牢固光洁,不脱皮. G655 (康宁LEAF、朗讯真波、长飞大保实) 康宁 LEAF :衰减: 1550nm ≤ 0.22dB/km 模场直径(MFD):9.5±0.6um 截止波长(λcc) 1470nm

光纤通信知识点归纳

第1章概述 1、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利用光导纤维传输光波信号的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工作波长在于近红外区:0.8~1.8μm的波长区,对应频率: 167~375THz。 对于SiO2光纤,在上述波长区内的三个低损耗窗口,是目前光纤通信的实用工作波长,即0.85μm、1.31μm及1.55μm。 2、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P2图1-3) 目前采用比较多的系统形式是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的光纤数字通信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纤、光接收机以及长途干线上必须设置的光中继器组成。 1)在点对点的光纤通信系统中,信号的传输过程:由电发射机输出的脉码调制信号送入光接收机,光接收机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耦合进光纤,光接收机将光纤送过来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经过对电信号的处理以后,使其恢复为原来的脉码调制信号送入电接收机,最后由信息宿恢复用户信息。 2)光发射机中的重要器件是能够完成电-光转换的半导体光源,目前主要采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 3)光接收机中的重要部件是能够完成光-电转换的光电检测器,目前主要采用光电二极管(PIN)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特性参数:灵敏度 4)一般地,大容量、长距离光纤传输: 单模光纤+半导体激光器LD 小容量、短距离光纤传输: 多模光纤+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5)光纤线路系统: 功能:把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以尽可能小的畸变和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组成:光纤、光纤接头和光纤连接器 要求:较小的损耗和色散参数 3、光纤通信的特点: 优点:(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2)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石英光纤损耗低达0.19 dB/km,用光纤比用同轴电缆或波导管的中继距离长得多。(3)保密性能好:光波仅在光纤芯区传输,基本无泄露。 (4)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光纤由电绝缘的石英材料制成,不受电磁场干扰。(5)体积小、重量轻。(6)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缺点:1)不能远距离传输;2)传输过程易发生色散。 4、(1)光纤通信在通信网中的未来发展趋势:GFP、ASON、全光网 (?波分复用技术(WDM)?相干光通信?超长波长光纤通信?光集成技术息 源 电 发 射 机 光 发 射 机 光 接 收 机 电 接 收 机 信 息 宿 光纤线路 接 收发 射 电信号 输入 光信号 输出 光信号 输入 电信号 输出

光缆的基本知识及常识

光缆的基本知识及常识

光缆小常识 光缆基本知识介绍 一、光纤的组成与分类 1、光纤按其制造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石英光纤和塑料光纤,石英光纤即通常使用的光纤,石英光纤按其传输模式的不同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塑料光纤全部由塑料组成,通常为多模短距离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有大规模应用。 2、石英光纤的结构:石英光纤由纤芯、包层及涂覆层组成,其结构如图: 光纤中光的传输在纤芯中进行,因包层与纤芯石英的折射率不同,使光在纤芯与包层表面产生全反射,使光始终在纤芯中传输,而塑料涂覆层起保护石英光纤及增加光纤强度的作用,因石英很脆,若没有塑料的保护则无法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正因为光纤的结构如此,所以光纤易折断,但有一定的抗拉力。 3、石英光纤的分类 单模光纤 G.652A(B1.1简称B1) G.652B(B1.1简称B1) G.652C(B1.3) G.652D(B1.3) G.655A光纤(B4)(长途干线使用) G.655B光纤(B4)(长途干线使用) 多模光纤 50/125(A1a简称A1) 62.5/125(A1b) 二、光缆的结构 1、室外光缆主要有中心管式光缆、层绞式光缆及骨架式光缆三种结构,按使用光纤束与光纤带又可分为普通光缆与光纤带光缆等6种型式。每种光缆的结构特点: ①中心管式光缆(执行标准:YD/T769-2003):光缆中心为松套管,加强构件位于松套管周围的光缆结构型式,如常见的GYXTW型光缆及GYXTW53型光缆,光缆芯数较小,通常为12芯以下。 ②层绞式光缆(执行标准:YD/T901-2001):加强构件位于光缆的中心,5~12根松套管以绞合的方式绞合在中芯加强件上,绞合通常为SZ绞合。此类光缆如GYTS等,通过对松套管的组合可以得到较大芯数的光缆。绞合层松套管的分色通常采用红、绿领示色谱来分色,用以区分不同的松套管及不同的光纤。层绞式光缆芯数可较大,目前层绞式光缆芯数可达216芯或更高。松套层绞式普通光缆 (GYTA - GYTS - GYTA53 - GYTY53 - GYTA33 - GYTA(Y)533) ③骨架式光缆:加强构件位于光缆中心,在加强构件上由塑料组成的骨架槽,光纤或光纤带位于骨架槽中,光纤或光纤带不易受压,光缆具有良好的抗压扁性能。该种结构光缆在国内较少见,所占的比例较小。 ④ 8字型自承式结构,该种结构光缆可以并入中心管式与层绞式光缆中,把它单独列出主要是因为该光缆结构与其它光缆有较大的不同。通常有中心管式与层绞式8字型自承式光缆。 5 煤矿用阻燃光缆(执行标准:Q/M01-2004 企业标准):与普通光缆相比,提高了光缆阻燃性能的要求,并经过特殊的设计使光缆适用于矿井环境下使用,

弱电工程光纤光缆布线基础知识及系统设计

一、光纤 1、光及其特性: 1)光是一种电磁波 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390~760nm(毫微米)。大于760nm 部分是红外光,小于390nm部分是紫外光。光纤中应用的是:850,1300,1550三种。 2)光的折射,反射和全反射。 因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产生折射和反射。而且,折射光的角度会随入射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当入射光的角度达到或超过某一角度时,折射光会消失,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来,这就是光的全反射。不同的物质对相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光折射率),相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也是不同。光纤通讯就是基于以上原理而形成的。

2、光纤结构及种类: 1)光纤结构: 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50或62.5μm),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直径一般为125μm),最外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 2)数值孔径: 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输,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以。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光纤的数值孔径大些对于光纤的对接是有利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光纤的数值孔径不同(AT&T??CORNING)。 3)光纤的种类:

A.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摸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μ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其色度色散起主要作用,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综合布线施工教学 B.按最佳传输频率窗口分: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型单模光纤。 常规型:光纤生产厂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单一波长的光上,如1300nm。 色散位移型:光纤生产长家将光纤传输频率最佳化在两个波长的光上,如:1300nm和1550nm。 C.按折射率分布情况分:突变型和渐变型光纤。 突变型: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突变的。其成

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

光连接器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术语) 1、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实现将光纤光缆和光纤光缆之间、光纤光缆和有源器件、 光纤光缆和其它无源器件、光纤光缆和系统与仪表进行活动连接的光无源器件(连 接器的作用)。整套光连接器的组成:插头—适配器—插头。 2、光跳线:两端都装有插头的一段光纤或光缆。 3、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全反射原理传导光信号的玻璃纤维。主要成分:SiO2.光纤由纤 芯、包层和涂敷层构成,纤芯的折射率nl大于包层的折射n2.纤芯的作用是传导光 信号,包层的作用是反射光信号,涂敷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纤,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 和柔韧性。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9/125μ)和多模光纤(50/125或62.5/125)。 4、光缆:光缆由护套、加强构件、紧套(或松套)层和涂敷光纤组成。生产跳线采用 的光缆一般有:φ3.0单芯光缆、φ2.0单芯光缆、φ0.9紧套光缆,双芯平行光缆、防水尾缆、束状光缆和带状光缆等。 5、插入损耗:是指光信号通过光连接器之后,光信号的衰减量。一般用分贝数(dB) 表示。表达式为: IL=-10LOG(P1/P0)(d B) 其中P0——输入端的光功率 P1——输出端的光功率 6、回波损耗:也称后向反射损耗,是由于光连接处的非涅尔效应而产生的反射信号, 该信号沿光纤原路返回,会对光源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回波损耗的表达式为: RL=-10LOG(P2/P0) 其中P0—输入端的光功率 P1—后向反射光功率 二、光连接器基本结构原理 图1 光纤连接器精密对中原理 一般均采用精密小孔插芯(Ferrule)和套筒(sleeve)来实现光纤的精确连接。 影响连接器插入损耗的主要因素有: 1、纤芯错位 2、角度偏差 3、连接间隙 4、不同种光纤(数值孔径不同)

电线电缆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品质管理处培训资料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 第二部分主要生产的线缆品种 (4) 1、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4) 2、电力电缆 (8) 3、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15) 4、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22) 5、通用橡套电缆 (27) 6、架空绝缘电缆 (30) 7、矿用橡套软电缆 (32) 8、电子计算机电缆 0 9、平行集束架空绝缘电缆 (2) 10、聚稀烃绝缘挡潮聚稀烃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了解) (4) 11、同轴射频电缆 (6) 12、预制带分支电缆 (7) 13、变频器专用电力电缆 (9)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电线电缆的定义: 电线电缆是用于传输电能、传递信号及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电工产品。 二、电线电缆的分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线电缆的品种越来越多,目 前粗略统计有一千多种,两万多个规格。根据制造工艺、结构特点、功能要求、 产品的用途可以分为五大类: 1、裸电线 ----指仅有导体,而无绝缘层的产品,其中包括铜、铝等各种金属和复合金属圆单线、各种结构的架空输电线用的绞线、软接线、型线和形材。 2、电力电缆 --- 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 电能的线材产品。其中包括 1—500kV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 3、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从电力系统的配电点把电能直接传送到各种用电设备、器具的各种电源连接线,各种工农业用的电气安装线和控制信号用的电线 电缆。这类产品使用面广,品种多,而且要结合所用设备的特性和使用环境条件 来确定电缆的结构和性能。因此,除了那些大量通用产品外,还有许多专用的特 种电缆。 4、通信电缆和光缆 ----通信电缆是传输电话、电报、电视、广播、传真、数据和其他电信信息的电缆。HYV MHYV SYV-75(射频电缆原先生产)。 5、电磁线; 三、电线电缆的型号 每一种电线电缆都有其名称,电缆型号一般用一系列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 数字来表示的。一个完整的型号由以下七部分组成,即构成电缆的各个组成部分:类别用途导体绝缘护层特征外护套派生

光纤、光缆的基本知识

电线、光缆的认识 电线、光缆 1. 简述光纤的组成。 答:电线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由透明的光学材料制成的芯和包层、涂敷层。 2.描述电线路传输特性的基本参数有哪些?唯雅诺https://www.360docs.net/doc/b015154815.html,/ 答:包括损耗、色散、带宽、截止波长、模场直径等。 3.产生电线衰减的原因有什么? 答:电线的衰减是指在一根电线的两个横截面间的光功率的减少,与波长有关。造成衰减的主要原因是散射、吸收以及由于连接器、接头造成的光损耗。 4.电线衰减系数是如何定义的? 答:用稳态中一根均匀电线单位长度上的衰减(dB/km)来定义。 5.插入损耗是什么? 答:是指光传输线路中插入光学部件(如插入连接器或耦合器)所引起的衰减。 6.电线的带宽与什么有关? 答:电线的带宽指的是:在电线的传递函数中,光功率的幅值比零频率的幅值降低50%或3dB 时的调制频率。电线的带宽近似与其长度成反比,带宽长度的乘积是一常量。 7.电线的色散有几种?与什么有关? 答:电线的色散是指一根电线内群时延的展宽,包括模色散、材料色散及结构色散。取决于光源、电线两者的特性。 8.信号在电线中传播的色散特性怎样描述? 答:可以用脉冲展宽、电线的带宽、电线的色散系数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9.什么是截止波长? 答:是指电线中只能传导基模的最短波长。对于单模电线,其截止波长必须短于传导光的波长。 10.电线的色散对电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电线的色散将使光脉冲在电线中传输过程中发生展宽。影响误码率的大小,和传输距离的长短,以及系统速率的大小。 11.什么是背向散射法? 答:背向散射法是一种沿电线长度上测量衰减的方法。电线中的光功率绝大部分为前向传播,但有很少部分朝发光器背向散射。三菱变频器在发光器处利用分光器观察背向散射的时间曲线,从一端不仅能测量接入的均匀电线的长度和衰减,而且能测出局部的不规则性、断点及在接头和连接器引起的光功率损耗。 12.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测试原理是什么?有何功能? 答:OTDR基于电的背向散射与菲涅耳反射原理制作,利用于电线中传播时产生的后向散射光来获取衰减的信息,可用于测量电线衰减、接头损耗、电线故障点定位以及了解光纤沿长度的损耗分

光纤通信考试知识点

※二知识点小结 1、光纤由那几层构成,各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稍高,损耗比包层更低,光能量主要在纤芯内传输.包层为光的传输提供反射面和光隔离,并起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 2、光纤是怎样分类的? 按折射率—突变型多模光纤、渐变性多模光纤、单模光纤;按材料—石英系光纤、石英芯塑料包层光纤、多成分玻璃纤维、塑料光纤 3、什么叫光纤损耗?造成光纤损耗的原因是什么?硅光纤的光谱衰减曲线表明存在三个低损耗窗口,这三个窗口分别是多少。 传输过程中光信号幅度的减小。原因:吸收、散射、弯曲损耗,吸收损耗是由于SiO2材料引起的固有吸收和杂质引起的吸收产生的,散射损耗主要是由材料微观度不均匀引起的锐利散射和光线结构缺陷引起散射产生的。0.85um 、1.31um 、1.55um 附近时光纤传输损耗较小或最小的波长“窗口”相应损耗为2—3dB/km,0.5dB/km,0,2dB/km 。 4、什么是色散?色散对光信号有什么影响?单模光纤中有哪几种色散?多模光纤中有哪几种色散?单模光纤的零色散波长在什么位置?色散位移光纤是采用什么原理制成的? 色散:(模式、材料、波导色散)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由于不同成分的光的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影响:模拟调制中限制带宽,若是数字脉冲信号将使脉冲展宽,限制系统传输速率。单模:色度色散、偏振模色散。多模:模内、模间色散。1.31um 。 5、目前光纤通信为什么采用以下三个作波长:λ0=0.85μm,λ2=1.31μm,λ3=1.55μm ? 这是光纤的三个低损耗窗口 6、光纤通信为什么向长波长、单模光纤方向发展? 长波长、单模光纤比短波、多模光纤具有更好的传输特性。一:单模光纤没有色散模式,不同成分光经过单模光纤的传播时间不同的程度显著限于经过多模光纤的传输时间;二:由光纤损耗和波长的关系曲线可知,随着波长增大,损耗呈下降趋势,且在1.55um 处有最低值,而且1.31um 和1.55um 处的色散很小,故目前长距离光纤通信一般都工作在1.55um 处。 7、光能量在光纤中传输的必要条件. 纤芯折射率大于包层折射率。 8、突变多模光纤数值孔径的概念及计算. 突变型多模光纤相对折射率差(纤芯和包层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定义:n=(n1-n2)/n1 数值孔径221 2 1 sin 2C NA n n n θ==-≈?, 时间延迟11111 sec (1)2 n l n L n L c c c θτθ==≈+,最大入射角(θ=θc)和最小入射角(θ=0)的光线之间时间延迟差近似为22111()22c n L L L NA n c n c c τθ?==≈? 9、弱导波光纤的概念. 纤芯折射率为n1保持不变,到包层突然变为n2。这种光纤一般纤芯直径2a=50~80 μm ,光线以折线形状沿纤芯中心轴线方向传播,特点是信号畸变大。带宽只有10~20 MHz ·km ,一般用于小容量(8 Mb/s 以下)短距离(几km 以内)系统。 12、渐变型多模光纤自聚焦效应的产生机理. 自聚焦效应:不同入射角相应的光线,虽然经历的路程不同,但是最终都会聚在P 点上,这种现象称为自聚焦效应. 14、突变光纤和平方律渐变光纤传输模数量的计算.传输模数2222 1()() 222g g V M a k n g g =?=++ 对于突变型光纤,g →∞,M=V 2/2;对于平方律渐变型光纤,g=2,M=V 2/4 15、单模传输条件为22122 2.405 a V n n πλ =-≤ 截止波长 221222.405 c a n n πλ≥-, 归一化频率 2212 2a V n n πλ =- 16、归一化双折射B:()x y ββββββ -?== , 拍长:两正交偏振模的相位差达到2π的光纤 长度2/b L πβ=?. 17、三种色散的定义. 色散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由于不同成分的光的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色散的种类:1模式色散:是由于不同模式的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它取决于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并和光纤材料折射率的波长特性有关.2材料色散:是由于光纤的折射率随波长而改变,以及模式内部不同波长成分的光(实际光源不是纯单色光),其时间延迟不同而产生的.这种色散取决于光纤材料折射率的波长特性和光源的谱线宽度.3波导色散:是由于波导结构参数与波长有关而产生的,它取决于波导尺寸和纤芯与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 18、光纤色散的表示,时域和频域的表达式的关系. 频域:色散限制了传输信号的带宽;色散通常用3dB 光带宽 =>f3db 时域:色散引起脉冲展宽.脉冲展宽Δτ表示 二者的关系通过推导可得: =441/Δτ (MHZ ) 式中:Δτ为信号通过光纤产生的脉冲展宽,单位为ns ;用脉冲展宽表示时,光纤色散可以写成Δτ=(Δτ2n+Δτ2m+Δτ2w)1/2.Δτn 模式色散;Δτm 材料色散;Δτw 波导色散,所引起的脉冲展宽的均方根值. 19、光纤损耗产生的机理. 1)吸收损耗(a)本征吸收(固有吸收): 电子跃迁吸收(紫外吸收)分子共振吸收(红外吸收)(b)杂质吸收 (2)散射损耗:由于光纤中介质的不均匀性而使光向各个方向散射开而引起的损耗.(a )线性散射:瑞利散射,波导散射(b)非线性散射:受激拉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 (3)弯曲损耗:由光纤结构缺陷(如气泡)引起的散射 20、非零色散光纤. 光纤在1.55μm 有微量色散 21、光缆缆芯的结构类型. 缆芯通常包括被覆光纤(或称芯线)和加强件两部分.被覆光纤是光缆的核心,决定着光缆的传输特性.加强件起着承受光缆拉力的作用,通常处在缆芯中心,有时配置在护套中.四种基本类型:层绞式、骨架式、中心束管式、带状式 22、光纤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损耗测量:一种是测量通过光纤的传输光功率,称剪断法和插入法;另一种是测量光纤的后向散射光功率,称后向散射法. 带宽测量:时域法又称脉冲法;频域法又称扫频法. 光纤色散测量有相移法、脉冲时延法和干涉法等.相移法是测量单模光纤色散的基准方法. ※第三章知识点小结 1、光与物质作用时有受激吸收,自发辐射,受激辐射 三个物理过程. 2、受激辐射光的频率、相位、偏振态和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相同,这种光称为相干光。自发 辐射光是由大量不同激发态的电子自发跃迁产生的,其频率和方向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相 位和偏振态是混乱的,这种光称为非相干光。 2、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有源层;限制层;基片 3、电子吸收或辐射光子所要满足的波尔条件.E2-E1=h f 12 式中,h=6.628×10-34J ·s ,为普朗克常数,f 12为吸收或辐射的光子频率。 4、什么是粒子数反转分布? 设在单位物质中,处于低能级E1和处于高能级E2(E2>E1)的原子数分别为N1和N2。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的速率分别比例于N1和N2,且比例系数(吸收和辐射的概率)相等。N2>N1的分布,和正常状态(N1>N2)的分布相反,所以称为粒子(电子)数反转分布。 5、理解半导体激光产生激光的机理和过程. 半导体激光器工作原理:半导体激光器是向半导体PN 结注入电流, 实现粒子数反转分布, 产生受激辐射,再利用谐振腔的正反馈,实现光放大而产生激光振荡的。 激光振荡的产生:粒子数反转分布(必要条件)激活物质置于光学谐振腔中,对光的频率和方向进行选择=连续的光放大和激光振荡输出 过程:由于限制层的带隙比有源层宽,施加正向偏压后,P 层的空穴和N 层的电子注入有源 层。P 层带隙宽,导带的能态比有源层高,对注入电子形成了势垒, 注入到有源层的电子 不可能扩散到P 层。同理,注入到有源层的空穴也不可能扩散到N 层。另一方面,有源层的折射率比限制层高,产生的激光被限制在有源 区内 6、静态单纵模激光器. 驱动电流变大,纵模模数变小 ,谱线宽度变窄,当驱动电流足够大时,多纵模变为单纵模,这种激光器称为静态单纵模激光器 8、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特性. 激光器输出光功率随温度而变化有两方面(1) 激光器的阈值电流Ith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 外微分量子效率ηd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9、DFB 激光器(分布反馈激光器)的优点. 1、单纵模激光器2、光谱宽度窄,波长稳定性好3.动态谱特性好,高速调制时也能保持单模特性4、线性好 10、LD 与LED 的主要区别。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 (LD)发光二极管(LED) LD 发射的是受激辐射光,LED 发射的是自发辐射光,LED 的结构和LD 相似,大多是采用双异质结(DH)芯片,把有源层夹在P 型和N 型限制层中间,不同的是LED 不需要光学谐振腔,没有阈值。LED 通常和多模光纤耦合,用于1.3 μm(或0.85 μm)波长的小容量短距离系统。LD 通常和G.652或G.653规范的单模光纤耦合,用于1.3 μm 或1.55 μm 大容量长距离系统。 11、常用光电检测器的种类. PIN 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 12、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光电二极管(PD)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功能, 是由半导体PN 结的光电效应实现的。 13、PIN 和APD 的主要特点. 由于PN 结耗尽层只有几微米,大部分入射光被中性区吸收,因而光电转换效率低,响应速度慢。为改善器件的特性,在PN 结中间设置一层掺杂浓度很低的本征半导体(称为I),这种结构便是常用的PIN 光电二极管。随着反向偏压的增加,开始光电流基本保持不变。当反向偏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时,光电流急剧增加,最后器件被击穿,这个电压称为击穿电压UB 。APD 就是根据这种特性设计的器件 14、为什么APD 管具有光生电流的内部放大作用? 15、耦合器的功能. 把一个输入的光信号分配给多个输出,或把多个输入的光信号组合成一个输出。 16、光耦合器的结构种类. 类型:耦合器类型、T 形耦合器、星形耦合器、定向耦合器、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 基本结构的分类:光纤型、微器件型、波导型 17、什么是附加损耗? 附加损耗Le 由散射、吸收和器件缺陷产生的损耗,是全部输入端的光功率总和Pit 和全部输出端的光功率总和Pot 的比值,用分贝表示1110lg 10lg N in it n e N ot on n P P L p P ==???? ??==?? ?????? ∑∑ 18、光隔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隔离器就是一种非互易器件,其主要作用是只允许光波往一个方向上传输,阻止光波往其他方向特别是反方向传输。 偏振器--法拉弟旋转器--偏振器 19、什么是耦合比? 耦合比CR 是一个指定输出端的光功率Poc 和全部输出端的光功率总和Pot 的比值 1 oc oc N ot on n P P CR P P == =∑ 光检测过程中都有哪些噪声? 答:光检测器的噪声主要包括有光生信号电流和暗电流产生的散粒噪声以及负载电阻产生的热噪声。热噪声来源于电阻内部载流子的不规则运动。散粒噪声源于光子的吸收或者光生载流子的产生,具有随机起伏的特性。光生信号电流产生的散粒噪声,称为量子噪声,这种噪声的功率与信号电流成正比,因此不可能通过增加信号光功率提高信噪比。在没有外界入射光的作用下,光检测器中仍然存在少量载流子的随机运动,从而形成很弱的散粒噪声,成为暗电流噪声。所以在有信号光作用的时间内,主要考虑量子噪声和热噪声;而没有信号光的期间,主要考虑暗电流噪声和热噪声。 ※第四章知识点小结 1、数字光发射机的方框图. 2、光电延迟和张驰振荡. 输出光脉冲和注入电流脉冲之间存在一个初始延迟时间, 称为电光延迟时间 td , 其数量级一 般为 ns 。 当电流脉冲注入激光器后,输出光脉冲会出现幅度逐渐衰减的振荡,称为张弛振荡,其振荡 频率 fr(=ωr/2π)一般为 0.5~2 GHz 。 3、激光器为什么要采用自动温度控制? 半导体光源的输出特性受温度影响很大,特别是长波长半导体激光器对温度更加敏感。为保证输出特性的稳定,对激光器进行温度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4、数字光接收机的方框图. 5、光接收机对光检测器的要求. 对光检测器的基本要求如下:(1) 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即对某一波长入射光信号,能够得到尽可能大的光电流;(2) 附加噪声尽可能 小;(3) 响应速度要快,线性好及频带宽;(4) 可靠性好,寿命长.在光纤通信中,满足上述要求的光检测器有两种半导体光电二极管:PIN 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DP). 6、什么是灵敏度? 灵敏度是衡量光接收机性能的综合指标。灵敏度Pr 的定义是,在保证通信质量(限定误码率或信噪比)的条件下,光接收机所需的最小平均接收光功率〈P 〉min ,并以dBm 为单位。 3 min()Pr 10lg[ ]() 10P w dBm -<>=灵敏度表示光接收机调整到最佳状态时,能够接收微弱光信号 的能力。 7、什么是误码和误码率? 由于噪声的存在,放大器输出的是一个随机过程,其取样值是随机变量,因此在判决时可能发生误判,把发射的“0”码误判为“1”码,或把“1”码误判为“0”码。光接收机对码元误判的概率称为误码率 8、什么是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DR)的定义是:在限定的误码率条件下,光接收机所能承受的最大平均接收光功率〈P 〉max 和所需最小平均接收光功率〈P 〉min 的比值,用dB 表示。max min 10lg () p DR dB p <>=<> 态范围是光接收机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光接收机接收强光的能力 9、数字光纤通信对线路码型的要求.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对线路码型的主要要求是保证传输的透明性,具体要求有: (1) 能限制信号带宽,减小功率谱中的高低频分量。这样就可以减小基线漂移、提高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和减小码间干扰, 有利于提高光接收机的灵敏度。2) 能给光接收机提供足够的定时信息。因而应尽可能减少连“1”码和连“0”码的数目,使“1”码和“0”码的分布均匀保证定时信息丰富。 (3) 能提供一定的冗余码,用于平衡码流、误码监测和公务通信。但对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应适当减少冗余码,以免占用过大的带宽。 10、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码型种类. mBnB 码:mBnB 码是把输入的二进制原始码流进行分组,每组有m 个二进制码,记为mB ,称为一个码字,然后把一个码字变换为n 个二进制码,记为nB ,并在同一个时隙内输出我国3次群和4次群光纤通信系统最常用的线路码型是5B6B 码 ※第五章知识点小结 1、SDH 的优点. (1) SDH 采用世界上统一的标准传输速率等级。 最低的等级也就是最基本的模块称为STM-1,传输速率为155.520 Mb/s ; 4个STM-1 同步复接组成STM-4,传输速率为622.080 Mb/s ; 16个STM-1 组成STM-16, 传输速率为2488.320 Mb/s ,以此类推。 (2) SDH 各网络单元的光接口有严格的标准规范。因此,光接口成为开放型接口,这有利于建立世界统一的通信网络。 标准的光接口综合进各种不同的网络单元, 简化了硬件,降低了网络成本。 3) 在SDH 帧结构中,丰富的开销比特用于网络的运行、 维护和管理,便于实现性能监测、故障检测和定位、故障报告等管理功能。(4) 采用数字同步复用技术,其最小的复用单位为字节, 不必进行码速调整,简化了复接分接的实现设备,由低速信号复接成高速信号,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