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昆曲的保护历程

浅谈昆曲的保护历程
浅谈昆曲的保护历程

浅谈昆曲的保护历程

昆曲艺术在我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集文学、舞蹈、音乐、戏剧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经历代文人、艺术家的精雕细琢与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许多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昆曲就是其中之一。

一.昆曲衰落的原因

研究昆曲的保护,不可避免的要了解昆曲衰落的原因。昆曲的衰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主要的有三个,即花雅之争、演创分离和时代变迁。

花雅之争

在清朝前期的剧坛,昆曲仍然是演剧事业的主力,它主要占据了上层社会的厅堂和大中城市的舞台。与此同时,与昆曲有着同样悠久历史的戈阳腔继续流行民间,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高腔系统;在全国广大的田间草台,很多新兴的声腔从小曲、俗唱逐渐成长起来,到乾隆年间,全国的戏曲舞台上已经是诸腔并奏、百花齐放了,以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二黄调等为主的“花部”集团(俗称“乱弹”),日益显示了他们的活力和价值。换言之,昆曲因忙于适应上层社会雅化的审美要求,不知不觉间舍弃了民间演剧市场的绝对优势。逐渐壮大的花部队伍开始尝试与昆曲比肩,填补了昆曲雅化而遗留的民间演剧市场的空白。

入清以来,演出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家班逐渐被职业戏班所替代,其重要的标志就是戏馆、茶园之类公共演出场所的出现,使官民共享演剧之乐。演剧一旦进入戏馆、茶园,其所唱声腔、所唱内容就不是哪个阶层所能够掌握的,而多声腔剧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正是演剧职业化时代到来的基础之一。职业演剧形成之后,昆曲发展有两条线。其一,作为上层社会的宠儿,宫廷内外将昆曲的形式美发挥到了极致,曲辞艰深晦涩难懂,节奏愈趋缓慢低沉,行腔转调过于细密,题材范围日益狭小,甚至追求荒幻不经。因适应上层社会雅化的审美要求,官场的观剧长期以来都是首重昆曲。其二,当多声腔剧种体系产生之后,昆曲开始实现其戏曲家族成员之一的身分回归。许多地方戏班中,都有昆曲艺人搭班,一方面演出昆曲,一方面以其精熟的演艺水平为其他剧种提供学习的机会。原已传唱南北的昆曲,也借机不断融合当地的语言和欣赏习惯,随势而变,落地生根,加速了它的地方化进程。北京作为清朝政治文化的中心,其戏曲舞台上各剧种的交流消长,集中反映了全国范围内的戏曲发展态势,出现了“花雅之争”的三次波澜,第一次是高腔与昆曲之争,高腔由戈阳腔发展而来,在北京称作京腔。第二次是秦腔崛起,轰动京师。第三次是徽班开新生之先河。乾隆五十五年,皇帝八十寿庆,由官商盐务推举,安徽艺人高朗亭率安庆徽班进京贺寿,从此打开了徽班迸京的大门。数年问,四大徽班先后云集京城,称盛一时,是为京剧的发端。当昆曲受到新兴剧种的冲击时,官场为它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庇护。那些新兴剧种之所以难被统治者接受,或许是因其艺术成熟度远逊于昆曲,而朝廷对昆曲的专宠,虽使得昆曲扩大了艺术实践的领域,却阻挡不了戏曲演进的脚步,花部诸腔虽屡经明文禁演,却始终不曾消弭。昆曲在北京的命运如此,在其他地区也相差无几,到19世纪初叶(嘉庆六年之后),二黄、秦腔等花部已经风行大江南北。宫廷演剧规模锐减,原由上层社会支撑的昆曲舞台在花部的不断冲击下逐渐瓦解。

演创分离

昆曲自兴起以来,吸引了各阶层无数知识分子参与戏曲的文学创作,戏曲史上第一流的

作品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李玉的《清忠谱》、洪界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是昆曲剧本,因此可以说,昆曲的剧本创作代表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学的最高成就。

昆曲创作的主题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又是社会思想的代言人。“诗言志”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始终遵循的审美传统,发展到后代即“以词言志”“以曲言志”,很多戏曲作品都寄托着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经过二百多年创作实践的检验,昆曲音乐的曲牌格律定式、舞台表演的有限空问,与创作者思想才情的发挥之间的矛盾始终难以解决。

嘉庆以后,从总体上说,参与戏曲创作的文人数量较前代大大减少了,其才华出众的文人更少,这就使得清代昆曲创作从数量到质量都比前代下降,面向昆曲的戏曲创作徒有虚名。其中典型的要数案头剧的写作。道光二十年(1940年)后,列强的炮火轰歼了我国闭关臼守的大门,异域的思潮也冲击了稳居统治统治地位达千余年的儒家思想,部分知识分子率先接受了科学与民主的感召,并利用传统戏曲形式,填入外国革命史实,向国人发起宣传攻势,创作了一批革命新剧。这些创作可谓惊人之举,却难以为一般演员和观众所理解和接受,对昆曲的生存并未产生积极的影响。嘉庆至光绪年间,尚有一批文人剧作家痛感昆曲在时代变革中的生存困境,认真反思昆曲艺术从形式到内容的保守,尝试着加以改造,不乏致力于昆曲改革的佳品,但因这时的昆曲演出活动已经是廖若星辰,演剧事业在职业化的进程中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科学机制,从财力和人力等各方面都难以将剧作家的刨作思想付诸实践。因此他们只能作为昆曲剧目宝库的重要补充和未来戏曲创作理论研究的宝贵借鉴。同治、光绪年间,职业昆曲演出演出队伍已经很薄弱了,他们在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竞争生存空间的努力中,自发地进行了创新的尝试,上海的昆曲舞台上一度出现了小本戏、新戏和灯彩戏的编演。其中除部分小本戏因采用当地观众熟悉的故事作为基本情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之外,多数因艺术上的粗糙,热闹一阵后很快就被淘汰了。

时代变迁

昆曲的衰落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昆剧生存环境的变化。明清交替、朝代更迭的马蹄踏碎了知识分子追梦的幻觉,强权政治的黑暗刺破了封建文人天真的理想。入清以后,许多明末的著名大文人带着家国沦丧的伤痛,躲进小楼寻章摘句,宁肯埋头学问,再不愿轻言天下文章。康乾盛世,帝王虽有雄力。伟略,却唯独害怕思想解放,动辄发动文字狱,株连甚众,致使人人缄口。乾隆皇帝下令编撰《四库全书》,网络天下才学之士,搜尽世上违碍书籍,对戏曲剧本的审定更是变本加厉。如此种种,大大冲淡了知识分子对昆曲创作的热情,迫使他们转向其他领域谋求发展。此外,演剧职业化的加强,也使知识阶层逐渐远离了演剧界的实践。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炮火轰开了我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为实现国家现代化、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侵略与反侵略、革命与反革命、前进与倒退各种力量不断地激烈交锋,引起了社会的大分化、大动荡。京剧的迅猛崛起与昆曲的急剧衰落便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发生了。

在社会危机感和历史责任感的推动下,革命先驱者们打起了:必须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必须以革命的方式改变旧中国创建新中国的鲜明旗帜。在社会处于这样新旧交织的大变革的阵痛时期,面对着国家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人们急促地、焦虑地需要解决思想和精神上的困惑,使许多人失去了闲情逸致去品味和把玩更有深度的艺术,转而宁可从直白、浅显、快节奏、强刺激的、新兴的京剧中去松散一下身心;本可以去欣赏昆剧的知识分子阶层,现在却转向京剧了。更有许多人投奔从西方引进的新剧——话剧去了。于是昆剧失去了它的大部分基本观众。

从学术界和知识界的状况来看,自晚清以来,随着西方工业国家的崛起,西方文化作为强势文化,迅猛东渐,在中国的知识界,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的大趋势,对中华传统文化

的批判则成为社会思潮的又一主旋律。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经形成凡是西方传入和引进的才是进步的革命的新文化,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则是过期的、落后的、阻碍进步的旧文化的观念。到了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更是空前的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昆剧几乎被宣判了死刑。例如,胡适曾这样写道:“昆曲不能自保于道、咸之时,绝不能中兴于既亡之后。”在他看来昆剧已经死亡,而且今后也不能复兴。这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否定,今天看来,这是对昆剧自身价值以及在未来社会中应有地位的错误判断,但这样的观点在五四时期是很有代表性的。

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主义观点受到猛烈抨击之后,人们又开始反思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于是,如何弥合传统文化的断裂,又成为新一轮的时代思潮。人们开始认识到,不应该毁弃中国传统文化而一味地去接受外来的洋文化;也不应该只是固守中国文化而拒斥洋文化;正确的应该是让中西文化有机的融合,其中有扬弃、有保留,于是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新概念,提出了构建中国新文化的课题。从此传统文化有了存在的余地,但是对昆剧评价却没有根本的改善。

那些倾向进步反对旧文化的知识界人士,则认为昆剧是封建士大夫的文化,是旧文化,更不是大众的文化:京剧虽是旧文化,但它是民问的,大众的文化,就比昆剧胜出一筹。所以在他们看来,昆剧为京剧所替代,不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更是戏曲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他们普遍地认可甚至欢迎京剧后来居上的局面。但戏曲毕竟是旧剧,西方传入的话剧才是新剧。所以进步的知识分子又回过头来,倡导起旧剧改良运动来,侧重点便是京剧,昆剧却仍是被排除在外的。

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文艺工农兵方向,又把文艺区分为普及与提高两大类。可以说这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新概念的发展和具体化。工农兵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为工农兵服务的、大众的、普及的文艺无疑是首要的选择。在这样的前提下昆剧便不可避免的继续被边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戏曲迎来了春天,出现了大繁荣的局面。但昆剧的情况比较特殊,建国之初,昆剧的真正价值仍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当时的主流意见是:昆剧作为一个剧种,从总体来说,已无存在的价值,但是其分体如身段艺术等,则仍可用以滋养年轻的戏曲剧种,这曾经成为戏曲工作的主导方针。当《十五贯》的演出大获成功,人们对昆剧作为一个剧种的价值得到重大转变,昆剧工作刚有起色之时,大跃进、反右倾、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接踵而来,紧接着大演革命现代戏,昆剧工作便又只能向后退缩了。

二.昆曲保护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

要保护昆剧,主要是昆剧的场上艺术,便要依靠人才,没有足够的、具有相当业务水平的人才,以人为载体的昆剧场上艺术又如何能传承下来呢?要培养人才,而培养出来的人才又不能依靠他们学到的传统艺术谋生,这就需要自始至终的财力支撑。1921年8月,正当昆曲艺术极度衰败,后继乏人之际,苏州名曲家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在苏州城北桃花坞筹建了一所培养昆曲演员的学堂式的新型科班,这就是“昆曲传习所”。学员大多数是苏州的贫家子弟,有的是全福班艺人的亲属。传习所规定学员要先试学半年,确认有培养前途者才正式学戏。学习三年,帮演两年,五年满师。主教老师均是全福班后期的名艺人,有沈月泉、沈斌泉、徐彩金、吴义生、尤彩云等人。昆剧传习所创办近半年后,由于办学经费来源不济,便由爱好昆曲艺术的实业家穆藕初接办。传习所提倡文明办学,与旧制科班不同,不仅为学员提供良好的食宿和生活环境,而且还开设文化课程,使学员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1925年夏,传习所学员正式进入“帮演”阶段,这一时期实际上是巩固、发展学艺成绩的舞台实践阶段。学员们已共学会二百三十余折(出)戏,大体上可用折子戏串成情节前

后贯通的小本戏演出了。传子辈学员相继在苏州、杭州’、上海等地戏院公开亮相,引起相当的轰动。传习所后来又增聘了原全福班名角陆寿卿、施桂林任教,并聘请了一批著名京剧艺人传授保留在京剧舞台上的昆腔吹腔戏和武戏基本功。学员们转益多师,广采博收,边学边演,从而打破了原来。文全福”基本上不演武戏的传统,争取了一大批新观众,于是传子辈声名鹊起,红极一时。1927年10月,由于赞助人穆藕初事业失利,无法继续支持传习所,交由严惠字、陶希泉创办全新的昆班“新乐府”,从此宣告传子辈学员满师出科,开始了演出谋生的历程。新乐府演出于笑舞台,新世界、大世界等处,有时也应掌会,学员们能演的剧目已经逐渐积累七百多折戏,此时堪称传字辈的全盛时期。

然而由于经营上的种种原因,30年代初,名噪一时的“新乐府”昆班内部发生纠纷,最后不得不解体。倪传钺、周传瑛、姚传芗、张传芳、王传淞、华传浩等十一位传字辈学员自发集资创建了自负盈亏的“兄弟班”,这就是“仙霓社”昆班。仙霓社成立后命运多舛,随着抗同战争战火逐渐扩大,市面上异常萧条,仙霓社很再在城市长期立足,不得不租船流传于杭、嘉、湖一带乡下巡回演出。后来又断断续续演出于上海的小剧场,但最终因国难当头,政局动荡,民生凋蔽,戏班入不敷出无以为继而于1942年宣告停演。

从昆剧传习所到新乐府,再到仙霓社,二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使昆曲传字辈的艺人们饱经忧患,但同时也造就了他们蜚声昆坦的精湛技艺。苏州昆剧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幸而当年有昆剧传习所的建立。如当时不办这样一个传习所,今人或将不知昆剧为何物了。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下,政府推行了以“改戏、改人、改制”为中心内容的戏改政策。流散各地的昆曲艺人陆续被吸收到各文艺团体中,北昆演员韩世吕、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等先后参加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等团体中任教员或导演。国风苏剧团则在杭州注册,后更名为“国风苏昆剧团”。

1952年北京举行了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北昆演员参加了演出。1953年华东戏曲研究院在上海筹备成立昆曲班,学员在1954年春开始正规学艺,由朱传茗、张传芳、沈传芷授课。

1954年10月,上海举办了第一届华东戏曲会演,各地的戏曲会演和培训班的开设推动了昆曲艺术的发展。此时国风苏昆剧团的演出逐渐过渡到以演昆曲为主,成为“昆苏剧团”,剧团开始尝试改编传统名剧《长生殿》《牡月辱》《风筝误》等。1954年在洪异逝世二百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昆苏剧团公演的《长生殿》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关注。

1958年国风剧团更名为“浙江昆苏剧团”,同年剧团带着改编本《十五贯》晋京演出,轰动京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谓“京华争说《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指的就是当时的盛况及其影响。《十五贯》的成功,和当时政治形势和政治要求是有一定关系的,但它在剧本改编和演出上的成功,对昆曲艺术的保护与复兴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五贯》成功后,从1956年秋至1956年冬,江苏省苏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郴州专区湘昆剧团相继成立,南京、北京、上海的业余昆曲社也丌始了有按压组织的活动。各地培养的昆曲演员已近百人,新的一代演员大都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他们视野较宽,在编剧、作曲、唱法、化妆、舞台美术各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文革”中,昆曲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遭受摧残,所有昆剧院团都被迫解散。粉碎“四人帮”后又重获薪生,但元气俱伤,步履维艰。为此,文化部于1982年在苏州举办了江苏、浙江、上海二省一市昆剧汇演,并提出了“抢救、继承、革新、发展”的昆曲工作八字方针。昆曲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就昆曲问题于1984年上书胡耀邦总书记,直陈昆曲艰难困境。文化部根据胡耀邦同志批示精神,于1985年颁发了《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

1986年成立了文化部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举办了四期培训班,在抢救继承传统剧目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四期培训班采用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手段,共抢救传统剧目

133 出。

1987年,文化部再次发出《关于对昆剧艺术采取特殊保护政策的通知》,并于1987年12月17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昆刷抢救继承剧目汇报演出”,共演出折予戏33台、大戏2台。随后,在1989年,以俞振飞为顾问、集中了当时全国6个昆剧院团主要演员的中国昆剧艺术团赴香港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

昆曲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后

从1949年到现在,昆曲保护从不管到管,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尤其是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政协加大抢救昆曲力度的建议书也为国家领导批示赞同,昆曲的处境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为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带来了一个契机。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6月8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同时,文化部以及各昆曲院团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宣传和展演活动,扩大了昆曲的影响。12月,文化部制定了《文化部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契机,以现有的昆曲院团为基础,以目前仍活跃在舞台上的昆曲艺术家为骨干,以切实可行的政策为保障,以一定的经费投入为支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有利条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昆曲艺术保护的有效机制,积极抢救一批濒危的经典剧目,挖掘和整理珍贵的昆曲文物和历史资料,改变艺术人才匮乏的局面,使昆曲艺术的生存状态与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相匹配,扭转昆曲艺术目前的困境。

2002年,文化部在苏州举办了“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不仅评出了21位优秀中青年昆曲演员,而且还表彰奖励了32位长期潜心昆曲艺术、成就显著的老艺术家,并且给每位艺术家颁发了1万元奖金。为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起到了激励作用。

2003年11月,中国昆曲艺术博物馆已在苏州兴建,一期工程已经竣工。随着《十年规划》的逐步实施,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工作正在进一步加强。2003年以来,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文化部昆指委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的“昆曲系列研究丛书”(共十种)已交付出版社,将在近期正式出版发行。在人才培养方面,已有4名昆曲演员进入全国优秀青年戏曲演员研究生班学习,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首次招收了昆曲演员本科生;昆曲的发祥地——苏州正在积极筹建昆曲学校。在剧目建设方面,最突出的成绩是上海昆剧团演出的《牡丹亭》进入了2002至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得到了国家财政支持。

200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委员陈至立,分别在政协委员们报送的“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以及十届二次政协大会的书面发言上作了重要批示。中央四位领导人同时为昆曲写批示,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极其难得的,这为昆曲的发展带来了极其宝贵的机遇。2006年,苏州出台了《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苏州由此确立了昆曲“原生地、原生态、原真性”保护品牌。在《保护条例》中,体现昆曲“原真性特色”被明确提出。《条例》还规定,昆曲保护经费应列入政府财政预算,随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政府应复建和修复反映昆曲历史、体现昆曲艺术特点的设施、场所;中小学校应将昆曲知识列入素质教育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应利用旅游景点、特色街区、节庆活动

传播展示昆曲艺术。

如今,昆曲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与物质的文化遗产同样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全国七个专业昆剧院团多次跨出国门演出、讲学。近年来在国家文化部的支持下,昆曲先后赴台湾、香港地区及同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俄罗斯、泰国等十几个国家演出,获得良好声誉,赢得了外国观众的喜爱,昆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尤显重要。鉴于昆曲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同益扩大的国际影响,昆曲应作为我国政府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被更好地开发和利用。

昆曲的繁华转身与传承困境

六百年寂寞前世,终走到十年的浮华重生,两种迥然的命运,到底是昆曲的幸,还是不幸? 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可替代并深以为傲的艺术,就像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而谢天谢地,中国人有昆曲。 这么说并不夸张,与其他戏曲艺术相比,对于太多的中国人而言,昆曲作为大众艺术的存在,也许不过短短十年——十年前,昆曲成为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遗成功由此开启这一古老贵族艺术通往大众的亲民之旅,其古绝寂寞面目褪去,转而以青春的容颜重生: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玉簪记》、《怜香伴》的轮番上演并意外引来追捧。入遗十年,昆曲终复兴。 一次次场景变换,一年年人物更迭,昆曲的大幕合上又拉开。恐怕谁也不曾想到,自诞生六百年后,昔日王谢堂前的昆曲,如今已然是寻常百姓的茶歇消遣。六百年寂寞前世,终走到十年的浮华重生。两种迥然的命运,构成的到底是昆曲的幸,还是不幸? 昆山一曲唱到今 “我相信,这个民族是太爱好戏曲表演了。这个国家有很多年轻人从事这种活动。戏班的旅程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忙于公众或私家的演出。凡盛大宴会都要雇佣这些戏班。客人们一边吃喝

一边看戏,十分惬意,以至宴会有时要长达十个小时,戏也一出接一出演下去,直到宴会结束。”《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如是记载万历年间中国人看戏的场景。 这个来自歌剧故乡意大利的传教士看到的正是昆曲,巧合的是,彼时歌剧也正在意大利兴起,不过和昆曲相比,它的黄金时代要滞后差不多两百年。 六百年前,昆山人顾坚改进和完善了南曲声腔,绘就昆曲传奇的最初一笔。四百年前,汤显祖完成不朽的传奇《牡丹亭》,昆曲由此进入鼎盛。三百年前,两部传奇巨作《长生殿》和《桃花扇》先后唱响大江南北,昆曲在康乾盛世奠定了无可动摇的国剧地位。 八十多年前,40多个少年走进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大门。在昆曲最为衰弱的时候,用尽毕生心力守护一脉香火。五十年前,周传瑛等传字辈艺人演出新编《十五贯》,造就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从被尊为“盛世元音”,至清中叶后日渐衰微,再发展到近代一度从舞台上绝迹,回看昆曲一路,颇有沦落之感。在昆曲最为衰微的时候,昆曲艺人曾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直到进入21世纪,历经沧桑的昆曲再次焕发激情和光芒,北京大学教授骆正认为“当前昆曲形势大好,不但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而且‘千里莺啼绿映红’”。

就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进行对话

李迎新——中国人民大学——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前段时间表姐结婚,我请假回家参加婚礼,婚礼举办得喜庆、热闹。但一件事情却让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记得小时候,每次哪家有红白事时,都会邀请村里或邻村的“乐鼓队”前来,但最近几年我发现,传统的由唢呐、箫、笙等组成的乐队被现代的架子鼓、音响等取代了。那些被我们小时候熟知的家伙什儿渐渐不见了踪影。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一点一点从我们身边悄悄消失,在我们为此而感到遗憾和惋惜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做才能流传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看到,政府为此已经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成立非物质文化保护组织,通过行政力量挽救、保护传统文化。另外,我认为政府还应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给掌握传统艺术的民间艺人以资金鼓励。其次,我建议在中小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让我们的下一代学习,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再次,政府还应放宽政策,鼓励民间艺术走向市场,通过市场炒作扩大传统艺术的影响力。 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传统文化白虎山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首先,我认为应扩展文化宣传渠道,利用电视广播,平面媒体以及新兴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科普式的宣传和推广,也可以组织相关比赛来增加受众。其次,政府出资和媒体合作,拍摄相关影片进行宣传,对于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遗产号召全社会有能力人士进行重点保护等等。 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全社会没一个人的责任,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什么都可以丢,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个也不能丢,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承担起一点责任,从身边做起,为传统文化保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侯思成——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在挽救传统艺术上,政府与媒体在不同角度上各自具有关键性作用,只有两者形成的合力才能最有效地支持和挽救传统艺术。 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官方权威性,从政策角度给传统艺术提供支持。如相关机构为该艺术形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其可贵与重要;此外,对传统艺人予以政策性支持。既然大学生创业都有相关优惠政策,已经被认可、证明了的传统艺术、艺人实在不应不闻不问,对相关从业人员颁发头衔(“如XX级艺术家”)并给予津贴补助,对相关行业给予税收、管理费上的削减都极大帮助传统艺术,并让更多的人有更大的理由去学习、继承、传播传统艺术;其三,政府文化产业部分应吸引企业赞助,适当进行评比类活动,在活动中让人们了解已近消亡的传统艺术,发掘其新的价值,并扩大企业自身知名度,一举多得、 从媒体来看,更是有巨大的机会与发展空间。在今日传媒力量巨大的背景下,一次成功的造势(抑或“炒作”)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媒体宣传的方式也很多。其一,寻找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的结合点,为什么传统文化日薄西山:因为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文化内涵已不被主流大众所接受。京剧、白局被年轻一代认为“no fashion”,但又有多少媒体试图从根本扭转其特征而非一些痛心疾首的现状报道?同样是传统艺术,书法不但没有没落,反而日益流行。君不见李宁、耐克等体育品牌中的书法元素?许多新生代艺术家也进行了大胆

论昆曲最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论昆曲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他们对自己民族的“雅乐”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是昆曲。 戏曲诞生以来,能做二百多年的舞台霸主,又具有四百多年艺术生命力的剧种,迄今为止,只有昆剧了。所以,昆曲又被称为“百戏之祖”,不仅因为她在现存的二三百个剧种中最为年长,还因为许多剧种,如川剧、京剧、秦腔、越剧等都接受过她的哺育。比如,京剧的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昆曲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序、伴奏乐队的编制等等,都是在昆曲的发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昆曲的曲文具有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昆曲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之中,都是诗、书、琴、画、舞、乐融成一体而升腾成的舞台景象。可以说,一部昆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戏剧的发展史。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吴新雷说,昆曲凭借其丰厚的文化含量、鲜明的艺术特色,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成为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即使在昆曲已经成为隔世遗音的今天,我们也不难从昆曲的代表作中真切地体味到当时中国上层知识界的集体文化心理。社会政治道义感、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历史沧桑感、人生孤独感、兴亡感、苍凉感以及从人本立场出发,对人生、至情、生死的感叹,而所以这些,不仅仅是上层知识界的真诚吐露,也体现着中国封建时代晚期全社会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韵。或许这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其情有独钟的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总之,昆曲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最杰出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优秀。深厚的文学造诣,独特的声腔系统、完整的表演体系以及在历史长河中起过的广泛、深远的影响,都不得不使人相信,昆曲确实能无愧地站在世界戏剧艺术的颠峰。

第2课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人教版)选修6 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2.昆曲的拯救与保护 江苏省黄埭中学徐寅冰 基础链接 1.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剧本结构。其戏剧结构为()A.“合——离——合,双线交叉” B.“离——合——离,双线交叉” C.“合——离——合,双线平行” D.“离——合——离,双线平行” 2.昆曲江河日下开始于() A.明朝前期 B.清朝前期 C.清朝晚期 D.民国年间 3.以下四个文化遗产中,哪一项与其它三项形式不同() A.北京故宫 B.昆曲 C.秦始皇兵马俑 D.长城 3.要保护和发展昆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①人才匮乏②资金短缺③剧场不足④昆曲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自主拓展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十一世纪初,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 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 生命,在大学校园,引起青年学生争看昆曲的热潮,论者称 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此一现象恐怕也源自 于华人世界的青年学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憬悟, 新的渴求。昆曲的古典美学以及汤显祖的有情天地,终于深 深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材料二昆曲曾经有过辉煌历史,晚明至清朝乾嘉时期独霸中国剧坛两百多年,是当时的“国剧”。上至宫廷,下至市井,莫不爱好。唱曲是当时的全民运动。昆曲集诗、歌、舞、戏于一体,由于大量文士参与撰写,审度音律,昆曲遂成为明清时代高雅艺术的指标。而昆曲的长期衰微,亦正是民族精英文化的一大损失。……这股昆曲热潮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社会普及教育,是难以后继的。今年十月一日至七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继《论语》讲座后及时推出“昆曲之美”讲座,从“梦幻”开始,最后归结到“风雅”,把昆曲美妙传神音艺俱佳的风貌描述得淋漓尽致。相信于丹教授的昆曲七讲,跟她的《论语》讲座一样,会产生广大的普及效应,对昆曲的推广发扬将有巨大贡献。 ——《于丹·游园惊梦》白先勇先生的序言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的人物在戏曲中的角色分别被称之为什么?在昆曲中,这样的角色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从昆腔到昆曲

从昆腔到昆曲 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1.昆曲的特色:角色分工细腻,服装道具十分讲究,唱腔悠扬婉转,讲究字正腔圆。昆曲戏词文雅深奥,讲究运用典故。 2.昆曲的衰落 原因:昆曲的弱点(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文学性和戏剧性)日益暴露;清乾嘉年间,出现花雅争胜的局面。 3.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1)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对后世中国戏曲都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2)昆曲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大成的代表品种,它的脚色制、戏剧结构、演员组合体制流传至今。 4.拯救和保护任务 (1)昆曲面临的困难: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昆曲自身改革问题。 (2)希望:抓住新机遇,薪火传承,再创辉煌。 扬州小秦淮 南京有条秦淮河,扬州人就把旧城与新城之间的一条河称作“小秦淮” 是扬州古城唯一存留的内城河,北连北城河,南经龙头关,流入古运河,全长约2公里。它是明清两代古城兴衰的见证。小秦淮河及两岸街区曾是清代最繁华的地段。 “小秦淮”之名始于康熙年间。和明人林章的名句“不知建业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有关.横跨小秦淮河上的砖石结构的单孔桥梁有十余座之多,过去常有游船穿桥而过直达瘦西湖。 沿河住户均枕河而居,大多单门独院,粉墙黛瓦,马头山墙,灰白墙脚线,偶有新建楼房则飞檐翘角,格扇花窗,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小秦淮河相映成趣。2公里长的河道均是石栏围岸,河边桃柳相间,三步一株,枝条交错,夹以萋萋芳草,游人沿河行走如在画中。过大东门桥就沿小秦淮河向南行。小河很窄很深,两岸花木簇拥,曲曲弯弯向南流淌。但见岸柳如烟,桃花映水。 东北角的一块空地上有小亭一座,四角飞檐高高翘起,一株小叶黄芽老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亭畔有白石假山壹座,数竿修竹迎风摇曳。

昆曲的起源与发展

昆曲的起源与发展 昆曲是出现于中国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16 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剧坛的中心地位,成为此后两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戏剧形式。昆曲从起源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所能见到的资料,大约在南宋光宗皇帝时期,浙江永嘉的一种地方小戏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演唱曲调,所以被称为南戏。南戏保留了许多民间艺术的特点,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约束,演出自由活泼,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发展过程中,南戏逐步吸收了唐宋以来多种成熟的传统音乐形式,日渐走向丰富和细致。但由于缺少上层知识分子的参与,它一时还无法克服自身所带有的种种先天或后天缺陷,以致于长期徘徊在一个不太高的层次上。 明代初年,南戏一方面从以北方曲调演唱的杂剧中汲取宝贵艺术经验,一方面吸引部分知识精英加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读到高明(?―1359)编写的南戏剧本《琵琶记》后,大为称赏,专门叫人在宫廷中排演。可见明初的南戏已经开始向更高雅的艺术境界迈进,由此得到上层社会的积极肯定。 南戏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取得进展,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灵活性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灵活性集中体现在它演唱曲调的繁衍变化之中。从南宋到明代,南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发展出多种不同风格的地方曲调。它与昆山的地方音乐及吴方言结合而形成的昆山腔便是昆曲的前身。必须注意的是,这时的昆山腔只是一种清唱的音乐形式,还没有用来表演完整的戏剧情节。明代中叶以前,昆山腔的传播范围不是很大,仅在苏州一带流行。当时的苏州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遥遥领先,是东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会。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昆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到了社会文化大舞台

2021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卷: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和具有警示意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及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 产 一、选择题 1.中国各种文化艺术门类中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A.京剧B.吕剧 C.黄梅戏D.昆曲 2.昆曲这种戏曲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据此推算,它应当诞生于() A.春秋战国时期B.宋朝末年 C.元代末年D.清朝前期 3.被称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师”的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A.江苏B.浙江 C.安徽D.北京 4.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被誉为“昆剧之母”,塑造了少女杜丽娘追求爱情的故事。根据昆曲的剧本结构推断,《牡丹亭》的结局最有可能的是() A.杜丽娘与柳梦梅喜结连理终成眷属 B.杜丽娘追求爱情不得郁郁而死 C.柳梦梅高中状元抛弃杜丽娘 D.杜丽娘与柳梦梅遭遇婚姻危机 5.在昆曲演出的时候,“末”这一角色需要() A.能文善唱,扮相俊美 B.唱腔粗直,动作勇猛 C.涂抹花脸,诙谐滑稽 D.口齿清楚伶俐 6.白先勇将五十五折的昆曲《牡丹亭》删减成二十九折,并将西方歌剧和东方戏曲融合而成青春版《牡丹亭》,获得空前成功。这说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A.必须对原有的内容进行大规模的精简 B.必须忠实地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C.应该用西方文化来重新解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D.应该注重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使其发扬光大 7.以下四个文化遗产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形式不同() A.北京故宫B.昆曲 C.秦始皇陵兵马俑D.大熊猫

8.(2020·温州九校高三联考)下列有关奴隶或奴隶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奴隶贸易是西方殖民史上最黑暗、最可耻的一页 ②雅典的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 ③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制不合理,故在遗嘱里要求解放所有家奴 ④西塞罗曾提出“奴隶……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 A.①②B.①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9.作为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贸易的中转站,戈雷岛曾被几易其手。下列对戈雷岛的争夺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A.法国—葡萄牙—荷兰—英国 B.葡萄牙—法国—荷兰—英国 C.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 D.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 10.历史是一门关乎时间和空间的学问,历史事件总是发生于特定的时空之中。观察下图,对图中标识的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标注正确的是() A.①——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学院 B.②——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重修卫城 C.③——德国法西斯建造的“人间屠宰场” D.④——拿破仑与反法联盟进行莱比锡会战 11.奥斯威辛集中营、戈雷岛有特殊的价值内涵。这类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标准是() A.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型的天才杰作 B.作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提供一种特殊的见证 C.作为一种建筑物展现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D.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将法西斯战犯起诉为“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其中“违反人道罪”指战争发生前和战争期间,对任何平民的杀害、灭绝、奴役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以下可以作为该罪行证据的史实是()

浅谈中国戏曲艺术与昆曲

浅谈中国戏曲艺术与昆曲《西厢记》 一、中国戏曲概述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先秦(萌芽期)、唐中后期(形成期)、宋金(发展期)、元代(成熟期)、明清(繁荣期)这几个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综合性:中国戏曲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唱、念、做、打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就“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 程式性: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 虚拟性: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 二、我看《西厢记》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而我国的国粹京剧就是昆曲和秦腔的结合。

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要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引导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制度。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前提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才可能实现。要想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开发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今天抱着这一态度,展开了对我国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的调研。以便得出保护、开发、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何种经济模式?同时在开发时要怎样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二、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现状 1、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 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立法,提到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3、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延长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条,对传统文化要深 加工、细加工,扩大其市场份额。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前提 1、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划之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职能部门尽职尽责,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只有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规划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认真组织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前提条件。 2、合理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培育一批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市场,实现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价值。通过实施文化经济政策保持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与开发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开发民族民间特色产品。如德钦县民族银制品厂,香格里拉尼西乡制陶业,州藏药厂,藏族、傈僳族等民族手工毛纺制作,尼西、奔子栏一带的木制品生产。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产业链。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州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

如何保护昆曲

如何保护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公元14世纪中国元朝末期的江苏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三百年,清中叶后衰落。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辞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位“中州韵”。 然而,现如今,昆曲却陷入了衰退的境地。归根结底是因为失去了昆曲赖以生存的关键——观众。现在娱乐的方式很多,所以鲜少会有人去看不太容易懂得昆曲,而是更愿意去欣赏那些更容易让人明白的影视节目。这就使得昆曲的发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这一瑰宝甚至陷入了消失的困境。 我认为保护应该分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国家、政府资金上的支持,从硬件和软件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昆曲保护、继承、发展的计划和规划。实行资金倾斜政策。我们保护兵马俑等有形资产每年都要花去许多钱。但作为“活化石”的“国宝”级非物质遗产的昆曲每年得到的额经费仅够人头费,根本无力去研究、继承、发展。另外,昆曲作为舞台艺术,它的生存和发展是和剧场有着紧密联系的,西方的舞台艺术一般都是和剧场紧密相连的,二者相互辉映,缺一不可。但是我们昆曲的现状呢?现在我们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能够上演戏剧的剧场大多残破不堪,而像点样的,却因场租昂贵而无法承担。像中国历史上专供皇家上演戏剧的剧场,当年都为昆曲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但现在不开放了,十分遗憾。如果把这部分皇家剧场开发出来,演出昆曲,吸引国外游客,这将使得昆曲的发展有了经济上的保障。 第二方面是昆曲的发展应该趋于年轻化,让年轻人也能感受我国的“国宝”。现如今,最大的消费群体还是青年人。现在的昆曲单调、深涩难懂不能吸引很多年轻人去观看,这就丧失很大一部分观众,而且是具有消费能力的观众。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昆曲的发展。只有真正打动了这一部分的观众,会使得昆曲的发展更具活力,方能更好的发展起来。 第三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昆曲自身的发展。如果没有自身的发展,就不可能延续下去。作为濒危的艺术品种,昆曲在艺术上和其他艺术文明一样是伟大的,成功的。但在自身继承、发展和生存上,昆曲的现状却是拮据的、痛苦的、甚至是失败的。为什么西方歌剧能唱响整个世界,而有严谨规范的东方古典歌剧的昆曲却有消失的危险?为什么莎士比亚手下的剧本能轰动全球?而浑身浸透着人文主义思想光辉的关汉卿、汤显祖等人的戏剧作品却不行呢?其实,不是不能,而是不作为! 我们应该重视起来,给予昆曲足够的关注度,让昆曲从我们的手中传递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让中话文化的瑰宝薪火相传,永世长存!

对昆曲的认识及其传承的思考

昆曲承载着高度凝聚的中华文明对美的追求和思考,包括文学美、音乐美、舞蹈美。作为一个有责任将我国历史文化传承下去的中国大学生,如果不了解这个具有深厚底蕴的艺术,可谓是一种遗憾;对于昆曲艺术本身,没有年轻一代的弘扬和传承,就是灾难与悲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没有年轻一代的关注,就有可能失去生存的能力与空间,更会阻碍年轻一代对祖国文化认同感的树立。 一、昆曲之衰的原因: 从社会方面看,1.市民审美情趣成为昆曲不断走向衰落的决定性因素。2.狎优风气导致观剧者审美情趣的低落,不理于以“贵艺”著称的昆曲以“重色”见长的花部戏的竞争。3.统治阶级文化上的高压政策对昆曲的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伤害。从经济方面看,昆曲演出成本高,昆班开拓市场的意识不强、从事昆曲艺术的人中缺少经营之才、昆曲演出上座率不高、票房收入低等都是导致昆曲衰落的重要因素。从文学方面看,清中叶以后,曲学衰微,文人染指昆曲者日少,创作上一味因循守旧,缺少创新,加之昆曲本身曲词太雅,因雅致隔,妨碍了观众对他的理解,逐步失去以普通市民为基础的观众群。最后,从音律与演出方面看,由于昆曲严格守律,“声协”与“辞工”之间矛盾十分突出,因而严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昆曲在演唱上又要求极严,具有难学难传的特点,不容易普及。昆曲扮演又以文戏为主,词哑戏冷,不够热闹,综合性不如后起的京剧。由此可见,昆曲最终失去戏坛盟主的地位是有其必然性的。 二、对昆曲在高校传承的难点以及可行性的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生态文化正发生巨大变化,昆曲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困境—不对昆曲作较大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做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为昆曲了。因此,昆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需要更新思路和观念,突破以往的旧有模式,创造全新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了解喜爱昆曲这一传无疑是一种统艺术。 昆曲这一雅文化,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内涵与艺术鉴赏能力,无疑是一种精英文化,要以俗文化的依托而生存同时不能将自己俗化。然而,流行音乐、卡拉OK等的流行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审美特征与昆曲艺术的审美形成对抗的态势。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昆曲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不知道为什么演员要将一句话唱那么“久”;旋律为什么要这么“绕”;走路为什么要用那些步子……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很难从这些表演规范中感受到昆曲的魅力所在。 但是,昆曲在高校传承是可行同时也是势在必行的。首先,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渴求的。于丹的《昆曲审美之旅》从昆曲的“梦幻之美”、“深情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诙谐之美”、“灵异之美”、“风雅之美”让当代大学生感受我们先人创造昆曲的优雅、从容、高贵,甚至是获得充满时尚气息的精神享受,让他们感觉昆曲离现代人非但没有距离感而且同样需要,唤醒了大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记忆”。其次,“人性”是相通的,昆

当代社会民歌传承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当代社会广西壮族民歌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班级:10汉本4班姓名:韦妮佳学号:1001040144 【摘要】壮族民歌是壮族先民在生活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一种传递感情,歌颂劳动、生活、自然的歌曲,属于劳动实践的产物。壮族民歌是靠本民族语言口传心授的方式而得以传播,在历史上,是靠民间艺人的集体创作并通过口头来传承的。但是在本身传唱上存在模式化,而传统的民歌又由于地域性和语言的限制,导致了民歌不能从广度上来获取广大的市场,其光芒被流行音乐的灵活性轻而易举地掩盖掉。此外,民歌发展中的另一障碍是本民族语言的退化。由于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逐渐向城市化靠近,通过唱情歌的方式来交流感情大部份都被便利的通讯设施所取代,用山歌来表达爱情的方式也随之东去。其婚丧嫁娶由于在影视媒体的影响下,日渐摒弃了原有的民俗民风,现代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壮族民歌赖以依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被赞为诗性跃动的民族,它凭借着深厚的民歌传统而美誉远播。壮族民歌作为壮族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储备的精神食粮。因此,我们才更须要把这种传统文化一直延续和传承下去。 关键词:广西壮族民歌传承保护发展 一、传承保护和发展壮族民歌的意义 传承是活态保护民间文化的核心任务,它主要包括传习与教育、建立有关的机构和广泛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这三个方面。壮族民歌尤其是壮族山歌是壮族的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族山歌包含了壮族人民从古到今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是一座巨大的原生态资料,有重要的科学和文献研究价值。另一方面,壮族民歌的传承保护能让一部分壮族青少年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有意识的去专门从事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专项记忆、专门知识的学习,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和继承,甚至成为他们终生的职业;再者,在现代教育的体系中,纳入或安排传统民间文化的教与学。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尤其是少数民族人们逐渐趋向潮流,慢慢被汉化,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慢慢消失。如今,外国歌曲和流行歌曲传遍中国的大街小巷,壮族山歌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濒临消失。要想保护并传承壮族山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将其发展,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浅谈昆曲

班级:会计1004班学号:2101100405 姓名:丁惠 平时戏剧作业论文 浅谈昆曲 昆曲,也称为“昆腔”、“昆剧”,是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省昆山的一个传统声腔剧种。再往上追溯,它的源头是南戏。南戏最初流行于浙东一带,称为“温州杂剧”。为了和北方杂剧区分,便称为南戏。昆腔则是南戏流传到江苏的一个支脉。现在,昆曲已被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单中,并名列榜首,是古老中华文化的辉煌的又一例证,是中华名族的光荣。文化界不少人士认为,这与中国“申奥”成功具有同样的意义。 昆曲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文化价值,这与它的艺术特色是紧密相连的。首先昆曲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历代戏曲家把明清“传奇”——昆曲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便是由昆曲的文学性着眼的。剧本就是文学著作,优美的古典诗、词、曲是昆曲剧本的组成部分。昆曲文词典雅生动,从意境的营造到心理气氛的渲染都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昆曲的第二个艺术特点,便是它在音乐上的高度成就。昆曲成为一个剧种之前,是经历了由元末顾坚到明嘉靖年间魏良辅二百多年丰富、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因此,也可以说昆曲成为一个剧种,它在音乐方面的准备长达二百多年。这是其他戏曲所没有的。昆曲的另一个艺术特点便是唱念表演的协调统一。昆曲的诗词曲强调人物性格、戏剧节奏;必须突出语气语调,必须突出语气语调,必须具有鲜明的动作性。因此,昆曲的唱念必然与表演、舞蹈相辅相成、协调一致,

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艺术特征。 提到昆曲,不得不说说汤显祖,在文学思想上,他明确提出文学创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张,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传奇。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有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其中著名的是“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而在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牡丹亭》讲的是一个很美丽、很浪漫的爱情故事,“游园惊梦”一折更是令人难忘。其中有一段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云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就体现出昆曲浓厚的文学气息。《牡丹亭》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杜丽娘一梦而死,一梦而生的传奇,强烈地表达了汤显祖对人性的呼唤,和对“人生至情”理想境界的追求。 昆曲是明文化的最高艺术结晶,而南京是明文化的发祥地,那么昆曲和南京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人类文化是在不断创新和螺旋式地上升的,昆曲作为明朝文化的代表作,与南京的巍巍明城墙和明孝陵建筑,已经成为南京文化中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志,是南京历史文化中的宝贵名片。除了上面提及的《牡丹亭》,大家耳熟能详的《西厢记》、《琵琶记》、《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昆曲,600多年过去了,南京古城看着多少帝王将相、宫廷王府烟消云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昆曲依然娓

第二课昆曲的拯救和保护(精)

第二课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基础链接 1.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是“国宝”级的“”。 2.现在,昆曲已经被列入《》,受到举国上下的关注。 3.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演员分工,称“脚色”,脚色各有名目,在戏曲中扮演男主人公的称为() A.生 B.旦 C.净 D.丑 4.昆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剧本结构。其戏剧结构为()A.“合——离——合,双线交叉” B.“离——合——离,双线交叉” C.“合——离——合,双线平行” D.“离——合——离,双线平行” 5.昆曲在演出的时候,其中的“末”这一脚色需要() A.能文善唱,扮相俊美 B.唱腔粗直,动作孔武 C.涂抹花脸,诙谐滑稽 D.口齿清楚伶俐 6.昆曲江河日下开始于() A.清朝前期 B.清朝中叶 C.清朝晚期 D.民国年间 7.以下各个戏曲名家中,不是昆曲艺术家的是() A.韩世昌 B.白云生 C.侯永奎 D.谭鑫培 8.以下四个文化遗产中,哪一项与其它三项形式不同() A.北京故宫 B.昆曲 C.秦始皇兵马俑 D.大熊猫 9.要保护和发展昆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①人才匮乏②资金短缺③剧场不足④昆曲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自主拓展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十一世纪初,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 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 生命,在大学校园,引起青年学生争看昆曲的热潮,论者称 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此一现象恐怕也源自于 华人世界的青年学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憬悟, 新的渴求。昆曲的古典美学以及汤显祖的有情天地,终于深深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

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谈昆曲的发展及特点 发源于江苏太仓南码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南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曲”。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昆山(属太仓州)一带,它与起源于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系统。 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戏曲之母”的雅称。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为主,辅以、、、、等(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的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和北曲。南昆以白话为主,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为昆曲之。明朝年间,杰出的家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昆山人,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让昆曲以清唱的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对伴奏乐器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尤以歌妓为主。 昆曲作为一个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在历尽了坚信困苦之后,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密切联系,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浅谈中国昆曲

浅谈中国昆曲 今宵雨霁动新凉,短拍长歌夜未央. 学得昆山齐按拍,还珠门外月如霜。 昆曲,别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江苏昆山一代的南曲进行整改,成了昆山腔。昆山腔明丽悠远,但结构上比较散漫。于是到明嘉靖年间,昆山腔不断完善,集合了海盐腔、弋阳腔等优点,又借鉴北曲用箫、笛、琵琶、笙等乐器伴奏,形成了独特的“水磨腔”。隆庆年间,昆腔传奇《浣纱记》的出现,使得梨园界习昆曲蔚然成风。再到了清乾隆年间,昆曲进入全盛时期,独霸梨园,对其他种类戏曲的创作表演影响颇深,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唱腔华丽、念白儒雅。集文学、舞蹈、音乐、戏剧为一体。并舞台上,佳人才子水袖轻舒,妙目流波,情而不亵。侠客义士辗转漂泊,英雄迟暮。杜丽娘因情而逝,因情复生;一曲生殿,唱遍大唐风流;秦淮红颜血染桃花扇,山河破碎,何以家为?儿女情长终究湮没在铁马金戈中,凤鸣宝剑,针砭时弊,嬉笑怒骂,言人不敢言。爱情与政治,一直是昆曲中不变的主题。 随着昆曲剧作的兴盛,昆曲演出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大享受。先前只是文人绅士好豢养私人家庭昆曲戏班,到明万历年间,昆曲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也渐渐飞入了民间,深受百姓欢迎。每每昆曲演出,震动十里八乡,当时著名的戏班子有苏州霞瑞班、吴徽州班、南京郝可成班,常熟虞山班,上海曹成班。再到清朝时期,昆曲愈加兴盛,更有许多作家学者、民间乐师、甚至文化素养高的妓女都愿意登台唱几嗓子。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昆曲因唱腔婉转、唱词优美和动人的剧本故事而家喻户晓。却也因为某些剧作家和演唱者的过度求精导致其唱腔缓慢,唱词过度雕琢,作品大量雷同,而背离了广大观众的通俗审美。在清朝中后期,昆曲界出现了著名的“花雅之争”,人们开始青睐于各种粗狂通俗的地方小戏。后来虽有一些表演艺术家们多方整改,新增了武戏和短剧。同时为了满足观众们的需求,对昆曲的场次和情节多番整改,出现了“折子戏”。但京剧后来居上,融合了多种戏曲精华于一身,加上民国年间小凤仙、梅兰芳等表演家的走红,昆曲始终难以恢复之前的荣光。 新中国成立后,昆曲经历了“文革”和“四人帮”的摧残后,元气大伤。改革开放后又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昆曲却凤凰浴火,涅槃重生。许多剧作家在面临着“小众与大众”的抉择后,对昆曲未来观众进行了重新定位。2001年,昆曲被联合文教课组织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2004年4月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主持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世界巡演。该剧冲破了传统昆曲旦角为主的桎梏,“生旦并重”,达到了平衡对称之美。同时在剧本、音乐、唱腔、服装、舞蹈、舞台设计上融入了现代元素,适应了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但又不违背昆曲的古典精神。 昆曲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名家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它已成为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我们期待着昆曲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六第8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题B卷(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六第8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同步练习题B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 (共11题;共22分) 1. (2分)被称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师”的昆曲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A . 江苏 B . 浙江 C . 安徽 D . 北京 【考点】 2. (2分)清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搭班演出,以二黄、西皮唱腔为主,互相融合,并吸收其他戏曲声腔的长处,对京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地方戏曲是 A . 徽调、秦腔 B . 昆曲、徽调 C . 昆曲、汉调 D . 徽调、汉调 【考点】 3. (2分)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的原因是 A . 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 B . 朝廷扬“雅部”而抑“花部” C . 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 D . 昆曲脱离广大民众 【考点】 4. (2分)下列是著名的“同光十三绝”,“同光十三绝”是哪些剧种的著名演员

A . 昆曲、京剧 B . 京剧、元曲、 C . 元曲、昆曲 D . 豫剧、京剧 【考点】 5. (2分)要保护和发展昆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①人才匮乏②资金短缺③剧场不足④昆曲改革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考点】 6. (2分)迄今,昆曲已有()年的历史。 A . 600多年 B . 400多年 C . 200多年 D . 50多年 【考点】 7. (2分)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是() A . 昆曲 B . 水墨画 C . 四合院 D . 哥特式建筑 【考点】 8. (2分)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