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移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简易版

电动移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简易版
电动移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电动移动工具安全操作规

程简易版

电动移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上岗前必须穿戴齐全防护用品。

2.电动移动工具必须装有漏电保护器和良好的接地线,否则禁止操作。

3.电动手砂轮,角磨机使用前必须检查防护罩是否牢固,部件螺丝有无松动,砂轮片有无裂纹,电源线有无裸露之处等,如有毛病,修好方可使用。

4.工作中要戴上防护眼镜防止铁屑崩眼,工作时必须精神集中,拿稳砂轮机或角磨机,并缓缓按触工作面,严禁用力过大,防止砂轮片过力粉碎崩伤人。

5.正在转动的砂轮机或角磨机不准随意放

置,待机器停稳后放在指定地方,暂时不用时必须关闭电源。

6.发现电源线缠卷打结时,要耐心解开,不得手提电源线或强行拉动。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

手持式电动工具怎样分类

手持式电动工具怎样分类 手持式电动工具怎样分类国标GB38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 1、I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 2、II类工具。工具本身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 3、III类工具。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由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之接触,而且多在紧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使用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6、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7、使用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有无断裂和破损,接零(地)是否正确,导线和插头是否完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灵活,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8、使用电动工具时不许用手提着导线或工具的转动部分,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导线被绞住、受潮、受热或碰损。 9、严禁将导线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在开关上使用。

移动模架危险源

移动模架危险源辩识 一、安装拆除 1、安装无施工方案或无审批、现场无技术交底、工人未持证上岗、安装单位无资质、司机、指挥及辅助人员未持证上岗、构件吊装指挥不当、构件刚度不够、构件吊装时不稳定、吊装时与其他构件发生碰撞,盲目施工,容易发生坍塌; 2、未经验收投入使用,容易发生坍塌; 3、材质不符合要求,容易发生高处坠落或坍塌,包括变形、裂纹、压扁和锈蚀; 4、未安全围护及防护,易发生物体坠落、打击。 5、未设脚手架上下通道,容易发生高出坠落; 6、安装人员未系安全带、防滑鞋、紧身衣,进行搭拆作业的人员无证上岗,防护用品不用或防护不到位,容易发生高出坠落; 7、搭拆未设置安全警戒线或未设安全监护员,容易发生物体打击; 8、不按安装或拆除顺序进行,容易发生高出坠落; 9、大雾、雨、雪和六级以上大风以上进行搭拆,容易发生高处坠落; 10、拆下的材料往下抛弃,容易发生物体打击,吊车限位(力距、重量、回转)、保险(吊钩、钢丝绳)不齐全或失效; 11、工作面上集中堆放杂物,容易发生坍塌和高处坠落; 12、施工过程中翻越脚手架护栏,容易发生高处坠落。 二、钢筋工程 1、搬运过程附近有障碍物、装卸碰到电线、起吊下方站人、长短不一滑落、捆扎不牢坠落、起吊不符合要求; 2、钢筋机械无操作专用棚、安装不牢固、无检查合格手续、传动无安全防护、无接零漏电保护、切割无挡板、附近易燃品、无人操作不切断电源; 3、切断机长料加工时无人帮扶、未固定防护罩、钢筋送入后手与拽轮接近、开机前未检查刀具状况和紧固情况、人员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伏身送料、超过规定直径的材料、短料不用套管或夹具、运转中用手清理切刀附近杂物; 4、弯曲机工作台和弯曲台不在同一平面、开机前未检查轴与防护等、作业时调整速度更换轴芯、超过规定直径的钢筋、作业半径不设固定销一侧站人、成品堆放时弯勾向上、不及时清理转盘和座孔内杂物;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 I类工具 (普通型电动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其本身的绝缘,而且必须将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源线路中的保护零线作可靠连接,这样才能保证工具基本绝缘损坏时不成为导电体。这类工具外壳一般都是全金属。 Ⅱ类工具 (绝缘结构全部为双重绝缘结构的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Ⅲ类工具 (即特低电压的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含产生比安全特 低电压高的电压。这类工具外壳均为全塑料。 Ⅱ、Ⅲ两类工具都能保证使用时电气安全的可靠性,不必接地或接零。手持电动工具电缆长度的条文用电安全是有明确的规定,不超过五米《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其他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Ⅰ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

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建议: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在一般场所,尽可能选用Ⅱ类工具。Ⅱ类工具在防触电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绝缘的附加安全防范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识别该工具是否为Ⅱ类工具,可检查工具明显部位应有Ⅱ类工具结构符号。 I 类工具叫单绝缘工具,明显的特征是带有接地线(插头有3根柱子)。II类工具叫双绝缘工具,明显的特征是铭牌上有个“回”字型标志。III类工具叫安全电压工具,一般整个工具中最高的电压不超过36V,一般是带电池包的工具。

一、二、三类电动工具的分类及安全使用

二、三类电动工具的分类及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电动工具按电气保护的方式分为三类: a. I类工具; b. H类工具; c.皿类工具;类工具即为普通型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伏,I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 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联起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I类工具的插头为三脚插头。 ★II类工具即绝缘结构全部为双重绝缘结构的电动工具。 其规定电压超过50VII类工具不允许设置接地装置。 一般为绝缘外壳。 通俗地讲,II类工具的设计制造者将操作者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可靠有的方法置于工具上,使工具具有双重的保护电流,保证在故障状态下,当基本绝缘损坏失效时,由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提供触电保护。 II类工具必须采用加强绝缘电源插头,且电源插头与软电缆或软线压塑成一体的不可重接电源插头。 II类工具只允许采用不可重接的二脚电源插头。 II类工具均带有标志回” ★III类工具即安全电压工具。 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在防止触电的保护依靠由安全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电压高的电压。 在一般性的加工场所应选用II类工具。

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工农业生产建筑、矿山工地上被广泛使用。 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中要紧握在使用者的手中,所以,一旦外壳带电,电流就会通过人体,造成危险的触电后果。 因此,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倍注意以下十个安全问题。 1?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工具类型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触电防护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I、H和皿三类。 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应选用H类工具。 H类工具本身良好的双重绝缘性,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作业,应选用H类或皿类工具。 在狭窄场所(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应使用皿类工具。 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有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符合相应环境的特殊安全要求。 2?长期搁置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要测量绝缘电阻对长期搁置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应由电工测量绝缘阻值,看是否符合要求。 其对绝缘电阻的要求是: I类不低于2兆欧,H类不低于7兆欧;皿类不低于10兆欧。 3?每次使用前要进行外观和电气检查外观检查包括: 外壳、手柄有无裂缝和破损,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效;软电缆或软电线是否完好无损,保护接零(地)是否正确、牢固,插头是否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完好;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卡头是否牢固等。 电气检查包括: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1)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 移动模架箱梁施工是本项目施工中安全控制的难点之一,切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是现场施工中的重点。由于施工属海上作业,受海洋环境影响较大,作业人员施工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进场前必须经经理部的专业培训,达到要求后方能进场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本作业项目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有效防止和消灭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本安全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技术部编制的引桥箱梁施工组织设计。 2、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沪建建[2002]第0369 号关于加强建筑施工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 3、海上施工安全预案所要求的全部内容。 4、公路工程安全操作工法。 5、指挥部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二、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1、为了保障东海大桥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机械的安全使用和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特制定本施工作业安全指导书。 2、本指导书是作为东引桥安全施工作业的行动指南,以安全管理程序化为手段,注重现浇支架作业的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机械损坏和财产损失。

3、本作业指导书是通过对移动模架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 识和对各项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 4、移动施工以安全、合理、进度快为原则,这是难度较高的多重要求, 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必须予以统筹考虑,认真贯彻落实。在这些原则中,如安全与他项要求有矛盾时,必须服从于安全。 5、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移动模架施工的过程控制。 三、组织保证与管理职责 根据我部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工区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 1、项目经理负责主持全面工作,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进行审批。 2、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负责对移动模架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管理和协调,负责本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进度等,并对施工过程的总目标进行控制。 4、经理部各部门负责配合好现场的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把关,对 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与选择

安全警示《安全》2010年第12期 手持式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包括手电钻、手砂轮、电改锥、冲击钻、电搬子、电锤、手电锯等。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握在手中、使用环境恶劣、移动性大、运行时振动剧烈,加之使用人员普遍不懂安全用电知识。如果在施工时选择的工具类型不合适,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1)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方法很多,从使用者安全的角度考虑,可根据触电保护特征分类。按电击防护条件,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把电气设备分为0类、0Ⅰ类、Ⅰ类、Ⅱ类和Ⅲ类电气设备。0类、0Ⅰ类、Ⅰ类设备都是仅有工作绝缘(基本绝缘)的设备,而且都可以带有Ⅱ类或Ⅲ类设备的部件。所不同的是0类设备外壳上和内部不带电导体上没有接地端子;0Ⅰ类设备的外壳上有接地端子;Ⅰ类设备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自设备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Ⅱ类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设备,采用双重绝缘的电器上标有一个特殊的符号,是一个大写的“回”字。Ⅲ类设备是使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的设备。Ⅱ类和Ⅲ类设备一般不须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 手持式电动工具没有0类和 0Ⅰ类,只有Ⅰ类、Ⅱ类和Ⅲ类。其 中Ⅰ、Ⅱ类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 电压一般是220V或380V;Ⅲ类工 具的使用电压过去我国普遍采用 36V,现在我国标准规定为42V。 从使用安全角度看,使用手持式 电动工具造成的触电死亡,几乎都 是因使用Ⅰ类工具引起的。今后 不得不使用时,必须采取其他安全 保护措施,如1∶1安全隔离变压器, 采用保护接地或接零,安装漏电保 护器等。Ⅱ类电动工具比Ⅰ类工具 安全可靠,主要是因为有一层附加 绝缘,当基本绝缘损坏时,操作者 仍能与带电体隔离,不致触电。Ⅲ 类工具由于使用42V以下的安全 电压,即使漏电,因通过人体的电 流很小,发生触电的可能性几乎为 零。综合分析对比,选择Ⅰ类手持 式电动工具不安全,选择Ⅲ类手持 式电动工具虽然安全,但由于要用 专用变压器,增加投资,使用起来 也不方便,所以此类工具目前在我 国很少使用。今后我国手持式电动 工具的发展方向是Ⅱ类电动工具。 (2)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选择 Ⅰ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性 能差,在我国早已经停止生产。目 前市售的手持电动工具已全部是 Ⅱ类电动工具。由于Ⅰ类手持电动 工具只带有普通绝缘,外壳带有全 部或部分金属,加之使用时几乎没 有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的,一旦漏 电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应尽快 淘汰。在施工时应根据使用环境和 使用条件选择手持式的类型。例如 选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 器,或经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或 使用者戴绝缘手套,或使用者站在 绝缘台垫上;在一般场所,为保证 使用者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作业,应 选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Ⅰ 类工具,须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 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 漏电保护器;在狭窄场所(如锅炉 内、金属容器内)应使用Ⅲ类工具。 如果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 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 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且 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控制 箱、电源联接器等和Ⅱ类工具的漏 电保护器必须放在外面,并设专人 监护,此类场所严禁使用Ⅰ类工 具;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有 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 的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符合相应环 境的特殊安全要求。 (马祥琴)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与选择36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检查要点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65172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检查要点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检查要点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移动模架横移、纵移过程中,设专人监视系统的平衡状态,千斤顶工作要平衡,系统打开后左、右要对称,行走速度要均匀,要防止对前支腿墩柱产生过大力矩。 2、张拉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时预应力张拉区有明显标志,构件两端严禁站人。预应力孔道压浆时,压浆设备不良可能造成喷浆伤人。 3、对液压系统运行情况,要设专人看护,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机检查。 4、移动模架,要按高空作业要求,设置高度不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 电动工具按电气保护的方式分为三类:a.Ⅰ类工具;b.Ⅱ类工具;c.Ⅲ类工具; ★Ⅰ类工具即为普通型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伏,Ⅰ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联起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Ⅰ类工具的插头为三脚插头。 ★II类工具即绝缘结构全部为双重绝缘结构的电动工具。其规定电压超过50VII 类工具不允许设置接地装置。一般为绝缘外壳。 通俗地讲,II类工具的设计制造者将操作者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可靠有的方法置于工具上,使工具具有双重的保护电流,保证在故障状态下,当基本绝缘损坏失效时,由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提供触电保护。II类工具必须采用加强绝缘电源插头,且电源插头与软电缆或软线压塑成一体的不可重接电源插头。Ⅱ类工具只允许采用不可重接的二脚电源插头。II类工具均带有标志“回”。 ★III类工具即安全电压工具。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在防止触电的保护依靠由安全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电压高的电压。在一般性的加工场所应选用II类工具。 I类手持电动工具是仅有工作绝缘(基本绝缘)的,它的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自工具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 除了I类手持电动工具外,还有Ⅱ和Ⅲ类的。Ⅱ类工具是带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Ⅲ类工具是具有安全电压的,它们都不需要采取接地或接零措施。 I类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性能差,目前已经停止生产,但是以前生产的还在部分使用。 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特点是:带有普通绝缘、带有全部或部分金属外壳、单项手持电动工具的控制开关为两级开关、电源线有专用的保护芯线、电源插销有专用的保护插头。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及管理规定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及管 理规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手持电动工具分类及管理制度 依据GB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 1、I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 I类工具为金属外壳,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适用于干燥场所; 2、II类工具。工具本身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II 类工具不仅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同时外壳也是绝缘体,即具有双重绝缘性能,工具铭牌上有“回”字标记,适用于比较潮湿的作业场所; 3、III类工具。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Ⅲ工具由安全电压电源供电,适用于特别潮湿的作业场所和在金属容器内作业。 由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之接触,而且多在紧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秒的漏电保护器。 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6、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7、使用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有无断裂和破损,接零(地)是否正确,导线和插头是否完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灵活,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8、使用电动工具时不许用手提着导线或工具的转动部分,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导线被绞住、受潮、受热或碰损。 9、严禁将导线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在开关上使用 10、绝缘电阻:Ⅱ类不大于2Ω Ⅰ类的是合金外壳的2Ω ,Ⅱ是塑料外壳2Ω ,Ⅲ类是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重点来了:除了按照电气分类外,具体的工具种类分类是怎样的按照gb3883系列标准,手依据GB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 1、I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 I类工具为金属外壳,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适用于干燥场所; 2、II类工具。工具本身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II 类工具不仅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同时外壳也是绝缘体,即具有双重绝缘性能,工具铭牌上有“回”字标记,适用于比较潮湿的作业场所; 3、III类工具。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Ⅲ工具由安全电压电源供电,适用于特别潮湿的作业场所和在金属容器内作业。

新移动模架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示范文本

新移动模架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新移动模架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DXZ32m/900t移动模架是一种现场现浇施工的专 用设备,现场拼装、使用过程中各种作业必须分工明确, 统一指挥,配备专职指挥员、专职操作员、专职电工、专 职技术员和专职安全检查员,要严格按照预定的的施工组 织及安全防范措施组织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具 要求如下: 指挥员:1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工作业的基本 原理和要求,并有一定组织指挥能力,熟悉指挥信号,安 全意识强,责任心强。 技术员和安全检查员:2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 工作业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对移动模架施工作业前进行技

术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 电工:1名,熟悉移动模架电路图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 起重工:2名,具备多年从事起重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熟悉起重工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液压工:2名,熟悉移动模架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也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 辅助工:15名,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熟悉移动模架和桥梁施工。 2、移动模架现场拼装完毕后,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1)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各处连接是否紧固。

手持式电动工具分类方法1

手持式电动工具怎样分类 国标GB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 1、I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 2、II类工具。工具本身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 3、III类工具。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由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移动,工作人员经常与之接触,而且多在紧握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危险性比较大,使用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6、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7、使用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有无断裂和破损,接零(地)是否正确,导线和插头是否完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灵活,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8、使用电动工具时不许用手提着导线或工具的转动部分,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导线被绞住、受潮、受热或碰损。 9、严禁将导线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在开关上使用 绝缘电阻 Ⅱ类不大于2ΩⅠ类的是合金外壳的2Ω ,Ⅱ是塑料外壳2ΩⅢ类是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2021新版移动模架造桥机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移动模架造桥机安全 操作规程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2021新版移动模架造桥机安全操作规程 1、岗位安全职责 1.1模架现场拼装完毕后,负责进行全移动面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并做好记录。 1.2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实施。 2、岗位任职条件 2.1移动模架各种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 2.2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3.上岗作业准备 3.1接受技术交底,了解施工的桥梁支座高度、孔径,移动前检查油缸的油位和各种管路。 3.2检查电路系统绝缘情况和保险丝。

3.3检查各种连接的螺栓是否松开和固定。 3.4过孔时,检查模板的稳定情况。 4、操作规程 4.1操作时必须专人指挥,所有操作人员听从指挥。 4.2当风力≥6级时,严禁过孔作业;当风力≥8级时,严禁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必须保证移动模架处于整机合拢并连接完毕状态;禁止在模板外的高空作业;当风力≥11级时,应停止任何施工作业,切断电源并拉必要的缆风绳。 4.3移动模架移动前,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现场,更不允许随意启动或操作各种控制元件。 4.4移动模架的所有移位必须在有关技术人员的监视下进行,必须解除所有影响位移的因素。 4.5模架每施工完一孔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办理签认记录。 4.6液压系统 A、启动液压泵之前,检查液压油是否达到要求,换向阀是否在

手持式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气设备知识交流

第八章 手持式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气设备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手持电动工具的结构并合理使用。 2、熟悉掌握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性能。 3、熟悉掌握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技术措施。 4、熟悉工具管理方法。 二、教学学时安排 4学时 三、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典型手持电动工具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手持式电动工具 一、手持式电动工具分类 在本节中手持式设备主要指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手砂轮、冲击电钻、电锤、手电锯等. 常用的手持电动工具 ①、手电钻 ②、电动砂轮机 ③、电动圆锯 手持式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即触电保护方式分类和防潮程度分类。 1.触电保护方式分类 按电击防护条件,电气设备分为0类、0Ⅰ类、Ⅰ类、Ⅱ类和Ⅲ类设备。 仅靠基本绝缘防护——0类 绝缘+接地(或接零)——Ⅰ类 双重(加强)或绝缘——Ⅱ类 靠安全电压进行保护——Ⅲ类 ①Ⅰ类设备都是仅有工作绝缘 (基本绝缘)的设备,可以带有Ⅱ类设备或I 类设备的部件。Ⅰ类设备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自设备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I 类工具的接地接零虽能抑制危险电压,但它的触电保护还是不完善的,此类工具除依靠工具本身的绝缘强度及接地装置的完整外,还依靠使用场所的接地接零系统来保证。 ②Ⅱ类是带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设备Ⅱ类工具比I 类工具安全可靠, 表

现为工具本身除基本绝缘外,还有一层独立的附加绝缘,当基本绝缘损坏时,操作者仍能与带电体隔离,不致触电。 ③Ⅲ类设备是安全电压的设备,Ⅲ类工具(即42V以下安全电压工具),由于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作为独立电源,在使用时,即使外壳漏电,因流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2.按防潮程度分为普通工具、防溅工具、水密工具。 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使用 1.选用合理的电动工具 (1)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装设漏电保护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2)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Ⅱ或Ⅲ类工具。 (3)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等狭窄且导电良好的场所,应使用Ⅲ类。若选Ⅱ类,必须装设漏电动作电流在15mA以下、动作时间在0.1秒以内的漏电保护器。、且安全变压器、漏电保护器必须放在外面,同时有人在外监护。 (4)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工具必须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2、电缆和插座开关选用要求 (1)Ⅰ类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 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注:原有以黑色线作为保护接地或接零线的软电缆或软线应 逐步调换。 (2)防水线、软电缆或软导线及配套的插头任意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用完后,不得手提电源线移动电动工具。 (3)电动工具所用的插头、插座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带有接地插脚的插头、插座,在插合时应符合规定的接触顺序,防止误插入 3 、手持电动工具的注意事项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当注意以下安全要求: (1)辨认铭牌,检查工具或设备的性能是否与使用条件相适应。 (2)检查其防护罩、防护盖、手柄防护装置等有无损伤、变形或松动。 (3)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失灵、是否破损、是否牢固、接线有无松动。 (4)电源线应采用橡皮绝缘软电缆;单相用三芯电缆、三相用四芯电缆;电缆不得有破损或龟裂、中间不得有接头。 (5)Ⅰ类设备应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措施,且保护导体应与工作零线分开;保护零线(或地线)应采用截面积0.75~1.5mm2以上的多股软铜线,且保护零线(地线)最好与相线、工作零线在同护套内。 (6)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配合绝缘用具,并根据用电特征安装漏电保护器或采取电气隔离及其他安全措施。 (7)绝缘电阻合格,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Ⅰ类设备不低于2MΩ、Ⅱ类设备不低于7MΩ。 (8)装设合格的短路保护装置。 (9)Ⅱ类和Ⅲ类手持电动工具修理后不得降低原设计确定的安全技术指标。

一二三类电动工具的分类及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一二三类电动工具的分类及使用安全 操作规程 1 2020年4月19日

一、二、三类电动工具的分类及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电动工具按电气保护的方式分为三类:a.Ⅰ类工具;b.Ⅱ类工具;c.Ⅲ类工具; ★Ⅰ类工具即为普通型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伏,Ⅰ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但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联起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Ⅰ类工具的插头为三脚插头。 ★II类工具即绝缘结构全部为双重绝缘结构的电动工具。其规定电压超过50V II类工具不允许设置接地装置。一般为绝缘外壳。 通俗地讲,II类工具的设计制造者将操作者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可靠有的方法置于工具上,使工具具有双重的保护电流,保证在故障状态下,当基本绝缘损坏失效时,由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提供触电保护。 II类工具必须采用加强绝缘电源插头,且电源插头与软电缆或软线压塑成一体的不可重接电源插头。 Ⅱ类工具只允许采用不可重接的二脚电源插头。II类工具均带有标志“回”。 2 2020年4月19日

★III类工具即安全电压工具。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在防止触电的保护依靠由安全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电压高的电压。在一般性的加工场所应选用II类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工农业生产建筑、矿山工地上被广泛使用。可是,由于操作过程中要紧握在使用者的手中,因此,一旦外壳带电,电流就会经过人体,造成危险的触电后果。因此,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倍注意以下十个安全问题。 1.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工具类型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触电防护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Ⅰ、Ⅱ和Ⅲ三类。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Ⅱ类工具本身良好的双重绝缘性,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作业,应选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在狭窄场所(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应使用Ⅲ类工具。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有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符合相应环境的特殊安全要求。 2.长期搁置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要测量绝缘电阻 对长期搁置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应由电工测量绝缘阻值,看是否符合要求。其对绝缘电阻的要求是:Ⅰ类不低于2兆欧,Ⅱ类不低于7兆欧;Ⅲ类不低于10兆欧。 3.每次使用前要进行外观和电气检查 3 2020年4月19日

移动模架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

中铁十六局集团 石武客专(河南段)项目部一分部 移动模架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2009年01月10日

移动模架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 (MZ900S型上行式移动模架) 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是涉及安全防范部分。 错误使用起重装置、对设备缺乏适当的维护、以及维修方法不当等都是严格禁止的,因为这些做法都会给参与工作的所有人员和设备本身带来危险。 用户应根据现场及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靠的移动模架安全操作规程。 一、MZ900S型上行式移动模架 1、MZ900S移动模架是一种现场浇筑施工的专用设备,现场拼装、使用过程中各种作业必须分工明确,统一指挥,要设专职指挥员、专职操作员、专职电工、专职技术员和专职安全检查员,要有严格的施工组织及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具体要求如下: 指挥员:1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工作业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并有一定组织指挥能力,熟悉指挥信号,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 技术员和安全检查员:2名,熟悉移动模架及桥梁施工作业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对移动模架施工作业前进技术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 电工:2名,熟悉移动模架电路图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可担任和负责移

动模架的操作。 起重工:2名,具备多年从事起重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熟悉起重工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液压工:2名,熟悉移动模架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和要求,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迅速排除故障,业务熟练且反应敏捷者也可担任和负责移动模架的操作。 辅助工:15名,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熟悉移动模架和桥梁施工。 2、移动模架现场拼装完毕后,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1)各部位是否安装正确,各处连接是否紧固。 2)栏杆、梯子、平台等安全设施是否安装齐全、牢固。 3)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 4)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 3、对移动模架各工种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4、移动模架每施工完一孔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办理签认记录手续。 5、风力≥6级时,严禁进行过孔作业; 风力≥8级时,严禁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 风力≥8级时,必须保证移动模架处于整机合拢连接完毕状态;

一、二、三类电动工具的分类及安全使用

一、二、三类电动工具的分类及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电动工具按电气保护的方式分为三类: a.Ⅰ类工具; b.Ⅱ类工具; c.Ⅲ类工具; ★Ⅰ类工具即为普通型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伏,Ⅰ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联起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Ⅰ类工具的插头为三脚插头。 ★II类工具即绝缘结构全部为双重绝缘结构的电动工具。其规定电压超过50VII类工具不允许设置接地装置。一般为绝缘外壳。 通俗地讲,II类工具的设计制造者将操作者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可靠有的方法置于工具上,使工具具有双重的保护电流,保证在故障状态下,当基本绝缘损坏失效时,由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提供触电保护。 II类工具必须采用加强绝缘电源插头,且电源插头与软电缆或软线压塑成一体的不可重接电源插头。 Ⅱ类工具只允许采用不可重接的二脚电源插头。 II类工具均带有标志“回”。 ★ III类工具即安全电压工具。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在防止触电的保护依靠由安全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电压高的电压。 在一般性的加工场所应选用II类工具。 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工农业生产建筑、矿山工地上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操作过程中要紧握在使用者的手中,

所以,一旦外壳带电,电流就会通过人体,造成危险的触电后果。因此,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倍注意以下十个安全问题。 1.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工具类型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触电防护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Ⅰ、Ⅱ和Ⅲ三类。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应选用Ⅱ类工具。Ⅱ类工具本身良好的双重绝缘性,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作业,应选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在狭窄场所(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应使用Ⅲ类工具。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有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符合相应环境的特殊安全要求。 2.长期搁置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要测量绝缘电阻 对长期搁置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应由电工测量绝缘阻值,看是否符合要求。其对绝缘电阻的要求是: Ⅰ类不低于2兆欧,Ⅱ类不低于7兆欧;Ⅲ类不低于10兆欧。 3.每次使用前要进行外观和电气检查 外观检查包括: 外壳、手柄有无裂缝和破损,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效;软电缆或软电线是否完好无损,保护接零(地)是否正确、牢固,插头是否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完好;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卡头是否牢固等。 电气检查包括: 通电后反应正常,开关控制有效;通电后外壳经试电笔检查应不漏电;信号指示正确,自动控制作用正常;对于旋转工具,通电后应观察电刷火花和声音是否正常。 4.工具与电源连接符合要求

全套102个安全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主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1、爆破工安全操作规程 (1) 2、风枪工安全操作规程 (5) 3、砼喷射工安全操作规程 (7) 4、装吊工安全操作规程 (10) 5、打桩工安全操作规程 (14) 6、木工安全操作规程 (17) 7、架子工安全操作规程 (23) 8、拆除工安全操作规程 (27) 9、钢筋工安全操作规程 (29) 10、模板工安全操作规程 (31) 11、混凝土工安全操作规程 (33) 12、沥青工安全操作规程 (35) 13、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37) 14、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39) 15、电力电缆工安全操作规程 (42) 16、气焊工安全技术规程 (44) 17、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46) 18、铆工安全操作规程 (48) 19、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 (50) 20、自控仪表工安全操作规程 (52) 21、机械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54) 22、张拉压浆工安全操作规程 (56) 第二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58) 23、盾构机(土压)安全操作规程 (58) 24、挖掘机安全操作规程 (65) 25、推土机安全操作规程 (67)

27、压路机安全操作规程 (73) 28、平地机安全操作规程 (77) 29、铲运机安全操作规程 (80) 30、履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84) 31、汽车、轮胎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88) 32、桥式、龙门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93) 33、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97) 33、移动模架造桥机安全操作规程 (99) 34、架桥机安全操作规程 (102) 35、皮带输送机安全操作规程 (106) 36、汽车安全操作规程 (108) 37、载重汽车安全操作规程 (111) 38、自卸汽车安全操作规程 (113) 39、油罐车安全操作规程 (115) 40、平板拖车安全操作规程 (118) 41、机动翻斗车安全操作规程 (122) 42、衬砌台车安全操作规程 (124) 43、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安全操作规程 (127) 44、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 (130) 45、发电机安全操作规程 (133) 46、变压器安全操作规程 (136) 47、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139) 48、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141) 49、混凝土泵安全操作规程 (143) 50、混凝土泵车安全操作规程 (145) 51、混凝土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147) 52、泥浆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151) 53、卷扬机安全操作规程 (153) 54、施工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156)

五金工具分类

五金机电商品分类 一级分类: 1、手动工具 2、电动工具 3、刃具、量具及磨具 4、紧固件及密封件 5、物料搬运 6、存储、包装、及车间办公用品 7、电气产品 8、测试仪器仪表 9、电动机、轴承及皮带 10、照明 11、焊接 12、车间化学品 13、安全及安防 14、清洁用品 15、气动液压 16、泵、管件及阀门 17、风机风扇 二级分类: 1、手动工具: 锤 A、安装锤 B、八角铁锤 C、套装锤 D、铁锤 (2)钳工具类 A、C/G字夹 B、F夹 C、扁凿 D、磁性检拾器 E、锤刀 F、大力钳 G、弹簧夹 (11)、钳 A、扁嘴钳 B、长嘴钳 C、断线钳 D、钢丝钳 E、尖嘴钳 F、卡簧钳 G、鲤鱼钳 H、迷你钳

I、省力型钳 L、水泵钳 K、湾嘴钳 M、线缆工具 N、斜嘴钳 O、圆嘴钳 P、综合套装钳(12)电子工具 电子钳 防静电螺丝批 防静电其他产品 防静电钳 焊锡丝 套装电子钳(13)尺 钢直尺 公、英制卷尺 公制卷尺 数显卷尺 水平尺 纤维带卷尺 (14)剪刀 各种用途剪刀 铁皮剪 (15)刀 刀带 电工刀 割刀 美工刀 (16)绝缘工具 测电笔 绝缘扳手 绝缘剥线钳 绝缘长嘴钳 绝缘电缆刀 绝缘长嘴钳 绝缘电缆剪钳 绝缘顶切钳 绝缘钢丝钳 绝缘钢丝钳 绝缘尖嘴钳 绝缘螺丝批 绝缘水泵钳 绝缘套筒及辅助工具

绝缘斜口钳 绝缘圆嘴钳 其他绝缘工具 套装绝缘工具 (17)管工工具 管子钳 管子台钳 链式管钳 手动管子扩口工具 手动弯管工具 塑料硬管割刀 套丝工具 套装管工具 套丝机 金属管子割刀 液压弯管机 (18)开孔铆接工具 机械旋切开孔工具 阶梯钻 金属开孔器 开孔器辅助工具 拉铆枪 (19)修车专用工具 通用工具组套 制动系统工具组套 皮带轮工具 发动机方向盘调整工具 油管工具组套 空气系统工具 涂料涂装工具 漆刷 涂料刷 油灰刀 油漆桶 墙面打磨 硅胶枪 弹线工具 2、电动工具 手持动力工具的耗材及抛磨材料 A、钻头 B、铲凿 C、螺丝批头及套筒 D、开孔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