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忠实履行义务 导学案

2.2忠实履行义务 导学案

第二课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课前预习】

阅读课本P18---21的内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答案请用铅笔在书本上划起来

1、一个合格的公民,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2、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有什么关系?

【自主探究】请你按要求填写事例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法律鼓励做的(列举3个例子)

2、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法律要求做的(列举3个例子)

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做的(列举3个例子)

【课堂反馈】

1、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完全明白()部分明白()完全不明白()

2、写出本节课中你还弄不懂的一些问题,要诚实一点哦,不懂就问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愚公移山》导学案(用)

《愚公移山》导学案 (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愚公移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齐读目标,明确方向) 二、课前热身(认真阅读《目标检测》第107页的“相关链接”,了解作者及作品) 1、认识作者(简要写出你对作者的了解) 2、复习文体。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类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启示。 3、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4、翻译课文的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仞”可改为“丈”。当然,“仞”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仞”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2

忠实履行义务导学案集体备课

忠实履行义务导学案集 体备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课题:忠实履行义务 主备人:张健 课时数:1 一、 学习目标: 明确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学习重点:怎样忠实履行义务 学习难点: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 二、 导学流程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五爱”公德指的是那些 2、例举: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至少3个方面) 3、P 18献爱心及材料:该校师生支援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4 、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去忠实履行义务(怎样做) 1、某中学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遵循《环保法》“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规定,积极投身环保行动。他们将垃圾分类,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动手改造家中的抽水马桶以节约用水。他们还把全体师生保护环境的八条建议,提交有关部门。 ⑴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⑵我们履行法定义务,对自己和国家有什么益处 情景探究: 当你遇到下列情景时,你会怎样做请说明理由: ⑴上学时的路上,你拾到一个钱包。 ⑵学校号召同学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⑶上学快迟到了,你急赶到学校,这时却亮起了红灯。 ⑷购物时排队的人很多。 请你把本课学习内容给予概括: 通过本课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 反馈与检测 1、权利和义务一致性既要求公民依法维护权利,又要求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应做到( ) A 、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一般不要做。 B 、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C 、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坚决不做 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2、下列属于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是( ) A 、爱护公共财产 B 、文明礼貌 C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 、助人为乐 3、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 ①贫困生张某向学校申请减免杂费 ②陈某叫哥哥把欺负自己的同学打伤 ③李某购物时向店主索及发票 ④林某初中毕业后与他人合伙开赌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四、教学反思:新课标第一网

初中道德与法治_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课公民义务 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班 课题:《依法履行义务》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我的书屋”和画权利义务的位置关系图,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通过观察、分析漫画,明确生活中要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通过分析老人捡到手机归还和校园欺凌的案例,懂得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4.通过法律在线和连一连活动,明确违反义务须担责,分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评价任务】 1.通过分析“我的书屋”和画权利义务的位置关系图,达成目标1。 2.通过观察、分析漫画,小组讨论交流,达成目标2。 3.通过分析老人捡到手机归还和校园欺凌的案例,达成目标3。 4.通过法律在线和连一连活动,达成目标4。 【学习过程】 一、导入 PPT播放视频,老人捡到手机归还索要报酬。 思考:老人捡到手机,应不应该归还?老人归还手机,能不能索要报酬? 二、合作探究 (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1.PPT展示我的书屋图片 思考:我的书屋的存在,同学们享有了什么权利? 需要同学们履行什么义务? 在使用中,如果不能履行义务会有什么后果? 在使用中,如果积极履行义务会有什么影响? 2.请用两圆的位置关系图,来表示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结合上面两幅图,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一起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二)法定义务须履行 1.法律在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112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法律解读】 也就是说,拾得人可要求失主支付必要的误工费、通信费等,但索酬必须符合拾得人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所以,享受合理报酬是法定的权利,放弃报酬则是道德的体现。当然,倘若拾得方执意拾金不昧不要报酬,那么更是对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尊重。 “拾金不昧”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将拾到的财物如数交还失主,一直被视作拾得人应尽的义务和一条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从捡到财物到归还失主,这个过程中,拾得人耗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如代为保管财物、到处寻找失主等),除去应给的保管费用,假如失主事先承诺给予报酬,在拾得人返还遗失物的时候,失主就不能反悔。 请结合法律在线,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分析,老人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年轻人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老人捡到手机,应不应该归还?老人归还手机,能不能索要报酬? 2.PPT播放校园欺凌判刑视频 思考:该案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1.法律解读: 一、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 ①合同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愚公移山》教学导学案(部编版)

课题:愚公移山 小组:姓名:评价: 【预习案】 【预习目标】 1.熟记“之”“惩”等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能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2.会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 3.树立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知识链接】 1.文学常识: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2.出自列子的成语故事: (1)愚公移山(2)高山流水(3)杞人忧天(4)歧路亡羊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请你多读几遍,并在空白处写一写。 惩山北之塞(sè)荷(hè)担(dān)垦(kěn)壤(rǎng)穷匮(kuì)箕(jī)畚(b ěn)孀(shuāng)妻 2.请你至少花五分钟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音字音和节奏。 3.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全文意思,重点解释清楚加点的字词和划线的句子。(注意运用好双色笔) 太行,王屋二山,方 .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 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 ..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部编八下道德与法治4.1公民的基本义务导学案(无答案)

公民的基本义务 【学习目标】 1.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了解国家利益的内容、国家安全的内容有哪些;提高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自觉性,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明确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对税收的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学习重点: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学习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服兵役。 一、自主学习 1.遵守宪法法律 (1)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和法律 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的社会氛围。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 到。 2.维护国家利益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和,维 护民族之间、团结、互助、的关系。 3.依法服兵役 (1)、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2)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相结合、民兵与相 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 例, ,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4.依法纳税 (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合作学习

八年级下二课二框《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思想品德课教学网

八年级下二课二框《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 思想品德 课教学网 八年级下二课二框《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忠实履行义务》 人教版新教材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课第二框 (需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统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它从宏观上介绍了有关权利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二者的关系。后几单元都是以本单元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因而本单元在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公民的义务。对此,初中学生面临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 2、缺少主人翁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3、对履行义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己无关。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学习时及时解决。 教学目标: 1、知道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2、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理念:

1 、以成长中的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共同解疑,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2、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3、利用好教材设置的活动,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 4、重点和难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 新授:板书忠实履行义务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一)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1、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 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义) (二)相关链接——“五爱” (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1、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23《愚公移山》导学案附答案

时间: 年 月 日 总课时序号: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新授课 1、 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 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 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2、 文体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 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1.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 代意义。 4.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精讲释疑 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句子的朗读节奏,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 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交流点拨】第一幅: 二山雄立图(第一段);第二幅:战前动员图(第二段);第三幅:毕力平 险图(第二 段);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三段);第五幅:神灵移山图(第四段)。 3. 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① 山高大无比:“方七百里,高万仞”; ② 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 移山的人又老又少:“年且九十”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始龀,跳往助之”; ④ 工具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困难重重。 4. 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交流点拨】 得到了家人和邻里的赞同,从“杂然相许”中可以看出。 5?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 智叟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交流点拨】智叟的观点是“甚矣,汝之不惠”;他的根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2) 愚公的观点是什么?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科目:九年级语文(下)学案 课题:23、《愚公移山》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课标依据】 “我与他人和集体”3.1:懂得自觉履行义务。 【前测反馈】 有一些同学不懂得为何要履行义务,不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义务观念淡薄,不愿意主动履行义务,自我意识高于法律意识。另外,本课“义务”界定为“法定义务”,学生缺乏这种认识,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容易将履行法定义务窄化为遵守道德和纪律规章的要求。 【教育价值】 1.自我成长: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促进自身权利的实现。 2.我与他人:通过依法履行义务来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 3.我与国家和社会:做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为建设法治国家作贡献。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增强责任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以法律为准绳,对情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逐步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懂得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教学重难点】 重点: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难点: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教学准备】 前测调查;权利、义务分组及制作对应的任务单;承诺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具体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思现象共享单车之我见。 师:你骑过共享单车吗?你知道有哪些共享单 车的牌子?你觉得它对我们的出行有没有影响?小 学生能骑吗?…… 我骑共享单车走进校园,心想:今天来的人多, 活动结束后这辆车可能会被别人骑走,于是我准备给它加把锁,大家觉得合适吗? 师:共享的意义就在于每个人都享有使用的权利,同时每个人都有不私占的义务。不然大家都加通过聊天的方式导入,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把锁,最终,我们自己也骑不到了。 小结:当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享受权利的时 候,如果忽视权利背后的义务,不愿履行义务…… 也许,会猛然发现:其实,我们的权利也难以很好 地享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依法履行义务》。 环节一:理关系过渡:权利和义务并不是对立的,首先我们来 探讨二者的关系。 1.将学生分为权利组和义务组,分组交流: ①权利组:列举使用者和公司分别享有哪些权利? ②义务组:列举使用者和公司分别履行哪些义务? 2.师: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①使用者和公司既有权利也有义务。②使用权的实现需要履行合理停放的义务,确保完好无损的义务,促进安全权的实现…… 归纳权利义务的关系:权利义务相统一,每个公民都既享有权利,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权利义务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请学生尝试跟着老师一起叙述。 3.进入初三以来,王宇飞同学总是不写作业,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找他谈心,了解情况。他很不屑的说:“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不用你管。” 履行义务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备案:如果学生不会,或者思维狭窄,则给出提示的关键词。 师:父母和老师的期待,家庭的和谐,祖国的未来…… 再结合使用者和单车公司的权利义务来进行验证:单车公司履行义务有利于使用者权利的实现;厘清权利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 懂得履行义务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部编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依法履行义务》教案与反思

部编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依法履行义 务》教案与反思 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义 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能力目标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正确对待公民的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提升 公民素养,自觉承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知识目标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 相统一;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责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他们的做法对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提示:不对。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活动一:有权利也有义务 设计意图:通过对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具体行为进行剖析,聚焦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感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会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引领学生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进行思考。 1.阅读教材第51页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2.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主思考,通过具体情境初步感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围绕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展开讨论,另一组围绕自己所承担的义务进行探究。 4.列举一项你所享有的权利,说说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他人付出怎样的努力。 5.列举一项你所承担的义务,说说履行这一义务对自己和他人具有什么意义。 活动二:辨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学生观点的碰撞,引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加深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澄清错误认识,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1.阅读教材第52页探究与分享栏目。 男生: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三下道德与法治8大家的“朋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公共设施,知道它们的作用。 2、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3、知道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学习重点:知道公共设施的作用,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学习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去爱护公共设施。 学法指导:用心去体会周边的事物。 【预习导航】 1.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分类垃圾箱、交通信号灯、护栏、公共电话、花坛、休息椅、油桶、街道指示牌、过街天桥等,请写出你知道的三种公共设施,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例:交通信号灯 告诉车辆和行人什么时候可以过马路,保障交通安全。 2.我们来举办一个“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可以是对现有公共设施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的公共设施。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请描述一下你的设计以及用途,可以用图画辅导。 我的设计方案 3.小调查:观察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公共设施,看看它们有没有受到损坏。如果有些设施遭到了损坏,你能体会它们的委屈吗? 公共设施小调查 例:小区的路灯不亮了,没有办法为小区居民照亮晚上的路 【新知探究】 阅读教材第54页并思考:如果伤害了这些无声的“朋友”,最终受伤害的是谁? 2.身边的这些“朋友”是为我们服务的,如果得不到善待,它们的委屈可想而知。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 【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身边的公共设施,知道了这些“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们要行动起来善待这些默默为我们服务的特殊“朋友”。 【精练反馈】 1.以下不属于公共设施的是() 公共汽车 B.出租车 C.路灯 D.公园的滑梯 2.以下哪个行为不属于破坏公共设施?() A.用弹弓砸路灯 B.把公园的躺椅擦得干干净净 C.在公交车站牌上乱涂乱画 D.把教室里的水桶扔到楼下 3.如果碰到公共设施遭到破坏,以下行为正确的是() A.公用电话坏了,打112维修 B.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打110报警 C.路灯坏了,向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反映 D.以上行为都正确

《愚公移山》导学案1

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愚公移山》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义。 2、揣摩人物心理,根据不同人物语气朗读课文。 3、能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了解课文寓意。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字词义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学习难点:. 领悟寓言故事的现实意义。 知识链接: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学法指导:查阅资料,了解《列子》及其作者。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细研课文,通过质疑、讨论等,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通过当堂合作,探究交流及展示,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一、导入:《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副同名的巨幅油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人精神”?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预习导学: (一)检查预习,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展示。 1、给划线的字注音: 曾()始龀()穷匮()厝()万仞() 亡以应()荷担者()箕畚()() 2、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始一反焉()②毕力平险()③杂然相许()④河阳之北() ⑤⑥ (二)自主学习,把握文意(朗读课文,走进文本,体会人物对话语气。): 1、齐读、分组分角色读。教师提示句子停顿、人物的语气。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①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1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宪法导入 2分钟 1.看宪法的相关条文,知道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 本义务。 2.教师借此引导: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 有权利,也应该依法履行义务。如果义务观念淡薄,对 他人、社会与国家缺乏担当,不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 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你知道公民必须履行哪些 基本义务吗?你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果拒绝 履行义务,将要承 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 学生观看,并回 答。自由发言。教师 要把学生的话题引导 到“公民的基本义 务”的思路上来。 创设情 境,引出本课 的主题“公民 的基本义务” 自主预习 8分钟 板块一一:遵守宪法法律 8分钟 1.提问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学生回答知 识点 1、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重点) 2、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公民应该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P46 4、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有哪些?P47 5、为什么要服兵役?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是什 么?P48/P49 6、为什么要依法纳税?P50 P46 学生根据教学 要求,在教师的指导 下自学阅读后分组 讨论交流,总结本课 要掌握的知识点或 问题。 通过自主预 习,初步感知 本课知识点 1.师生共同分析“遵守宪法法律的表现 与做法”。 展示“金箍棒打海鸥”的相关资料 学生讨论 分析案例 学生讨论交流 后在课本上找出相 关观点 通过金箍棒大 海鸥的案例分 析,引导学生 知道遵守宪法 法律的做法与 表现。

板块二:维 护国家利益 新闻在线 8分钟 1.观看新闻材料:《中国坚持将钓鱼岛 写入教科书》 思考:关于钓鱼岛问题, 么要坚持到底? 我们为什 案例分析,与图片 展示,学生思考,并在课 本上找到相应的观点。 板块三: 依法服兵役 6分钟 板块四: 哪些朝代是 哪些朝代 2.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繁荣昌盛 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是衰败的,共同原 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现在还需要维护国 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吗? 为什么? 引导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家 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使我国顺利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3.观看工人维护维护国家安全的材料,考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案例分析,学生思 考,并在课本上找到维护 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内容。 引导总结: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 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 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维护 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 家的荣誉不受玷污。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 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1.播放视频:保钓人士成功登陆钓鱼 岛 。 问题:直接保卫国家的形式是什么? 测一测: 对于依法服兵役,你了解多少呢?请谈谈你对依 法服兵役的认识? 视频播放,学生思考, 并依据自己现有的知识, 谈谈对服兵役的理解。 通过活动 和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知道 维护国家统一 于民族团结的 重要性以及做 法。 通过案例 分析引导学生 了解维护国家 安全、荣誉和 利益的内容。 放 , 考 , 容 , 通过视频播 以及学生思 根据课本内 找到相应的 服兵役的要求 与制度。

忠实履行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 一、学习目标: 明确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样忠实履行义务 难点: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 三、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组内合作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五爱”公德指的是那些? 2、例举: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至少3个方面) 3、P18献爱心及材料:该校师生支援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4、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去忠实履行义务?(怎样做) 四、展示与探究 1、某中学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遵循《环保法》“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规定,积极投身环保行动。他们将垃圾分类,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动手改造家中的抽水马桶以节约用水。他们还把全体师生保护环境的八条建议,提交有关部门。 ⑴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⑵我们履行法定义务,对自己和国家有什么益处? 五、情景探究: 当你遇到下列情景时,你会怎样做?请说明理由: ⑴上学时的路上,你拾到一个钱包。 ⑵学校号召同学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⑶上学快迟到了,你急赶到学校,这时却亮起了红灯。 ⑷购物时排队的人很多。 六、归纳与总结 请你把本课学习内容给予概括: 七、感悟与启示 通过本课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八、反馈与检测 1、权利和义务一致性既要求公民依法维护权利,又要求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应做到() A、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一般不要做。 B、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C、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坚决不做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2、下列属于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是() A、爱护公共财产 B、文明礼貌 C、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助人为乐 3、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①贫困生张某向学校申请减免杂费 ②陈某叫哥哥把欺负自己的同学打伤 ③李某购物时向店主索及发票 ④林某初中毕业后与他人合伙开赌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愚公移山》导学案及答案

《愚公移山》师生共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课型:阅读课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知识链接】 1.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2.文体链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仞.( ) 惩.( ) 塞.( ) 迂.( ) 荷.( ) 箕畚 ..( )()孀.( )妻 2.借助注释,直译课文,并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方七百里方:惩山北之塞惩: 迂:毕力平险毕:全。 杂然相许许:损: 始龀:寒暑易节易: 彻:何苦不平苦: (2)通假字 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无陇断焉。 (3)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焉: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之:出入之迂也: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汝之不惠: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跳往助之:人称代词,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其:其妻献疑曰:

忠实履行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据2011年3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中石化江苏扬州石油分公司正谊加油站站长王文清18年义务献血8万毫升,相当于15个人血液的总和;20多年捐助困难人员1 000多名,款额近50万元。2010年,王文清被选为“中国好人”。义务献血是我国法律所( ) ①提倡的②鼓励的③规定的④要求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2.在思想品德课模拟小品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法博士”回答道:“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这段对话表明( )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 ②道德与法律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③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 ④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1年3月8日,在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元阳水村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赡养纠纷的案件。孤寡老人张某的四个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无奈之下,老人将子女起诉到法院。我国宪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其实,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由此可以看出( )

A.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B.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C.凡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也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凡是道德所允许的行为,也是法律所要求的行为 4.我国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没有体现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是( ) A.王某乘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 B.贾某以路灯为靶子,用弹弓打碎灯泡 C.谢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D.李某在公园游玩时,爱护草坪、花卉、树木 5.(2011·重庆中考)周末,父亲带着刘丽去歌乐山与朋友聚会,长辈们打牌、聊天、喝酒,玩得很尽兴。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父亲认为虽然酒后驾车违法,但交警可能已下班,不会被查到,执意要开车回家。此时,刘丽应该对父亲说 ( ) A.山路弯多坡陡,注意安全 B.不能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C.万一遇到交警,就绕道开 D.被查到后顶多就是花点钱 6.面对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某网友撰文《商旅赋》:“中国商家要重信、守规、讲德——商海行舟,规矩为公平竞争,诚信守法。恃强凌弱,冒名造假,损人利己,尔虞我诈,到头来身败名裂,人咒天伐。”这启示我们要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就应当做到(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教学案 讲学稿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反思》这是一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 课题:23愚公移山主备:罗有志审核:九年级备课组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3、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4、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1. 翻译课文的方法指导。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仞可改为丈。当然,仞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仞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1、字音 仞()箕畚()孀()龀()匮()荷() 2、词语 (1)重点实词:许彻惧负匮 (2)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无陇断焉 (3)古今异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何苦而不平 (4)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焉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 而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其其如土石何()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 (5)词类活用现象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吾与汝毕力平险聚室而谋 3、重点句子翻译 (1)甚矣,汝之不惠。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河曲智叟无以应。 二、探究展示: 1、北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愚公的宏伟目标是什么? 3、愚公之妻提出了两个什么问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学案新人教版179含答案

第四课公民义务 序言 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如果义务观念淡薄,对他人、社会与国家缺乏担当,不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们要增强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第1节公民基本义务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2.遵守宪法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主要有哪些?

一、遵守宪法法律 1.含义: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3.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4.具体要求(即做法) (1)建设法治社会,我们应该: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2)具体来说,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5.举例:我国的文物和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爱护文 物和名胜古迹,不仅是个人良好文明素质的表现,而且是我们遵守宪法 和法律的表现。 根据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的规定,破坏文物或者 名胜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二、维护国家利益(变题: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主要有哪些?)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因为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举例:历史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们应该始终做到认识不含糊,行动不动摇。 (2)公民应如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2课第2框忠实履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能力目标: 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四、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填好教师事先发下来的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义务知识的认识状况;请学生总结自己升入中学以来履行过哪些道德义务,并写成书面材料,共班级展评;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六、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 新授:板书忠实履行义务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一)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1、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 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义) (二)相关链接——“五爱” (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1、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一)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案例 1、阅读材料 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 3、教师点播——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如果不做,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法律要求公民要依法纳税。 (二)观察图文材料,根据材料讨论我们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做,我们可以怎样来做?(一小组为一个团队,选择一个法律要求做的义务进行讨论,哪一个团队想出来的做法多而且可行,获胜加分。)(三)实践活动: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精英新课堂2017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01701121167

23* 愚公移山 【导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的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课时计划】 2课时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耳听江涛的《愚公移山》,这是怎样的一段传奇佳话?我们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叹?请随我走进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板书课题)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字音 万仞(rèn)冀(jì)州荷(hè)担 箕畚(jī běn) 孀(shuānɡ)妻始龀(chèn) 智叟(sǒu) 穷匮(kuì) 一厝(cuò) 雍(yōnɡ)南陇(lǒnɡ)断 2.文言知识梳理 (1)重点实词 方七百里方:面积。 惩山北之塞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 迂:曲折,绕远。 毕力平险毕:全。 杂然相许许:赞同。 损:削减。 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 寒暑易节易:交换。 固不可彻彻:通。 何苦不平苦:愁。 (2)通假字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3)古义异义 (1)年且.九十(古义:副词,将近。今义:连词,表意思上的递进关系。) (2)指.通豫南(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3)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