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中的新华网

转型发展中的新华网
转型发展中的新华网

转型发展中的新华网

是党中央直接部署、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党和国家重要的网上舆论阵地,是中国互联网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平台。

新华网于1997年11月7日创办,前身是新华通讯社网站。2000年3月正式更名为新华网,实行24小时滚动发稿,以对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对外树立中国良好形象为主要任务。2010年起,新华网按照中央要求和社党组的部署,由文化事业单位向互联网文化企业转型,实行企业化运作,以新华网络有限公司为实体开展业务。2011年5月新华网股份公司正式成立。

新华网每天以中(简、繁体)、英、法、西、俄、阿、日、藏等8种语言,运用图文、音像结合,博客、播客、微博互动,短信、手机报并用等多媒体传播手段,24小时不间断发布信息,在关键时刻、重大报道和突发事件中影响力直达海内外终端受众。新华网权威准确的报道成为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的主要来源,被海内外网站大量转载。截至2011年9月中旬,新华网在全球互联网站点中的综合排名达到156位,并在中央重点网站中长期保持一路领先。据国内互联网权威咨询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华网日均覆盖人数和总有效浏览时间等网站核心评价指标,稳居新闻门户首位。

除总网外,新华网建立了31个地方频道。

依托新华网的整体实力和综合优势,新华网先后承建、承办了中国政府网、中国平安网、中国文明网、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网、中国记协网、振兴东北网、中国―东盟中心官网等国家级重点政府网站,搭建我国最大的政府网站集群。

2011年1月1日,新华网迁至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新华网产业园区,大力拓展全媒体业态,提高市场运作能力。面对互联网行业新一轮的快速扩张态势,面对新闻网站改制上市向纵深推进的难得机遇,新华网正在加快转型,加速发展,力争较短时间跨入世界排名百强网站行列,尽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网络媒体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互联网文化企业。

新华网将紧抓“两条生命线”。一是坚持内容的正确导向,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积极引导海内外舆论,切实履行新华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使命和职责,不断增强新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二是要坚持运用企业化、资本化、市场化和“内容、技术、营销”一体化的管理手段,快速拓展全媒体业态,形成稳定、持续增长的盈利模式,拓展行业竞争力,壮大经营实力。

新华网将推动“四大转型”。在平台形态上,加快从新闻网站向综合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转型,加快建立面向用户、面向市场、面向产品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在传播形态上,加快从WEB1.0向WEB2.0以及WEB3.0转型,加强新技术、新的应用工具与新华网衔接的种种可能性,打造网络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平台;在组织形态上,加快从编辑部向真正的互联网文化企业转型,建立产权清晰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在管理形态上,从行政化的事业管理向市场化的现代治理结构转型,适应新华网作为互联网文化企业管理要求,助推新华网事业发展。

新华网将加快培育“五大业务”。培育新闻信息服务及网络广告业务,以大客户为重点,提供专业化的广告与信息服务相互渗透、互联网与移动媒体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培育互联网增值业务及移动电信增值业务,围绕三网融合研发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多形态手机新媒体产品,建立新闻资讯类、行业信息化类、专业知识化类、3G应用技术类等产品体系,形成多层次产品布局,打造手机新媒体产品链条;培育电子政务及企业信息化业务,深化资源共享,扩大合作空间;培育电子商务,尝试进入以文化产品销售为主的电子商务领域;培育新媒体应用技术产品研发业务,大力开发适应时代需要、满足网民需求、体现创新特色的新媒体应用技术产品,打造品牌项目、品牌产品,推进产研结合,产生实际效应。

新华网将完善“四大支撑”。完善人才支撑,重塑新华网人力资源体系;完善技术支撑,

加快技术平台系统性升级改造,大幅提升网站品质;完善产品支撑、大力研发适应时代需要、满足网民需求、体现创新特色的产品,加快构筑新华网系列产品链、机制支撑。规范资本化、公司化和市场化运作,合理设置严格、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支撑作用。

当前,新华网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处在飞跃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新华网正在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指导,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加速转型,开拓创新,勇于突破,砥砺奋进,努力实现新华网新跨越!

新华网评

新华网评:壮大“草根文化”有助文化惠民 (1) 新华网评:善用微博有助央企树立新形象 (3) 新华网评:“官德”首先是一种“制度伦理” (4) 网评:谨防地铁“大跃进”给城市“埋雷” (5) 新华网评:对珠海楼市“双限令”应给予掌声 (6) 新华网评:官德培训的重头戏 (7) 新华网评:应把好谣言传播的第一道“关口” (8) 新华网评:网络文化健康,谣言就不会有空间 (10) 期待“圆梦计划”引发蝴蝶效应 (11) 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为何如此傲慢 (12) 新华网评:壮大“草根文化”有助文化惠民 2011年11月03日 08:43:00 来源:新华网【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新华网评》栏目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围绕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七届六中全会一闭幕,各地各部门立即兴起了学习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潮。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新华网原创评论栏目《新华网评》策划推出专题系列评论——“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请地市宣传战线上的“一把手”当一次“评论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撰写评论,建言献策。《新华网评》栏目将陆续发布,以飨网民。今日推出第一篇。 “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之一: 壮大“草根文化”有助文化惠民 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思奇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不断

转载新华网新闻

转载新华网新闻 原标题:解读:“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经过2016年1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国发〔2016〕78号,以下简称《规划》 一、“十三五”医改规划起草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医改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当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但我国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相对单一、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制度体系仍需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医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利益格局调整更加复杂,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明显增强,任务更为艰巨。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医药技术创新等,都对深化医改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统筹谋划“十三五”期间医改工作,制定了《规划》,旨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增强定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和重点突破,推动医改由打好基础转向提升质量、由形成框架转向制度建设、由单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和综合推进,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二、深化医改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 深化医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9年启动深化医改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

新华网版面特色

新华网版面特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闻网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字阅读上,而新闻现场的动态也不再单单只靠文字来叙述,很多时候这些都需要通过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版面空间尽可能多的表达更丰富全面的新闻内容,构筑出独特的版面特色,日益成为各大新闻网站,特别是新华网的重中之重。 要知道,版面是读者透视报纸的第一扇窗户,凭借对新闻内容的布局安排,传达出报纸对新闻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因此可以说,版面是一份报纸个性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 新华网最大的版面特色是图文并茂,有的放矢。从整体的版面编排上看,各个栏目之间面积上基本相等,给读者视觉上的平衡感。而且新华网的基调比较一致,以蓝色为背景,体现了新闻的严肃性。但是相对而言,从首页上来看,图片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大多是以文字新闻的形式覆盖,以新闻的量为重点,虽然清新自然,但是缺少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不容否认的是,新华网在重点新闻的编排上还是能够做到重点突出的。对于重点栏目,受众急于获知的信息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便于受众获取信息。而新华网布局的合理性,从它的留白的设置上也可以看出,使图片和文字新闻之间不显得拥挤,十分清新自然。 一般情况下,新华网的头条下方往往是几张以幻灯片形式切换的大图,它们都是当天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又或是当日的热点新闻,且具有时新性。在主页上,有关于头条新闻的图片,每个版块栏目也配有邮票式图片,起到提示美化作用。而同时新华网设有专门的图片专栏,其中的图片形式十分的广泛,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形式,包括漫画,图表,壁纸,老照片等等。而图片的选择上,都比较切合主题,例如曾经报道白雪夺金的新闻时,就抓住了她夺金后身披国旗的瞬间,具有代表性,且深化了主题。除此之外,新华网的图片采集上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抓住典型瞬间,这样使照片更具有真实性。例如爱沙尼亚动物保护主义者集会游行反对使用动物皮毛一文,选择了保护主义者在街上呐喊宣传的瞬间,配合文字说明,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具有号召力。其次,从图片的编排上看,新华网首页的编排符合读者“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把最重要的新闻图片放在左上角,且图片的大小较其它图片而言较大,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形成视觉中心。而根据递减原则,在焦点图片的下方,安排一些相对次要的图片,或者是背景图片。而这些主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和调剂的作用。例如头条新闻关于“全球媒体儿童日”的报道,配以的各国儿童的图片,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生动性。而首页中各个新闻栏目的题图图片,在形式上较小,采用JPEG的格式,大都比较具有代表性,丰富了版面的元素,调节了读者的视觉感受。例如新华财经部分就采用了证券交易所的图片进行提示,而新华国际则利用了奥巴马的图片,配合奥巴马明天将要访华这一新闻主题。所以说,新华网的图片基本上都遵循了新闻质量的要求,都具有新闻性,真实性,直接性,及时性等特点。

新华网关于中国梦的系列网评

新华网评:“人人出彩”的“中国梦”更美丽 2013年03月18日 10:36:34来源:新华网 赵永福 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习近平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梦想之大,上升到国家民族,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梦想之小,散落到平民百姓,是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过越幸福。国家梦想以人民期望为基,人民期望托起梦想的实现。人民群众的点滴之愿,汇成江河,汇成海洋,汇成一条复兴之路,汇成伟大的“中国梦”。“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道出了政府对国民个体人生、理想的重视和尊重,凸显出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重要理念。“中国梦”与每个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国家好、民族好,我们每个人才会好;只有民族、国家实现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同样,只有每个人都拿出实干的精神和劲头,立足本职,干好自己的事情,像罗阳、林俊德、张丽莉等那样,在自己岗位上人人出彩,每个人活力都充分涌流,13亿个体共同编织的“中国梦”才够美丽,才更坚实。 过去的我们,很少像现在一样用琐碎的诉求表达着梦想,用细微的视角来解读一个看似宏大的“中国梦”,也很少像现在一样渴望公平,渴望个体的“小”幸福得到聆听和尊重。过去的我们,也很少像现在一样,用不同的途径宣誓自己的“中国梦”,用不同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力量包括你的力量,包括我的力量,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付出的一份力量。 生逢盛世,是我们的幸运,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人生出彩的机会”带来更多梦想的期冀。当“中国梦”成为亿万普通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当每一个普通人为细微的梦想发声,当每一个普通人为梦想而唱,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执政者的奋斗 目标,梦想终将照进现实,照进每个中国的生活中。 新华网评:让每个人梦想成真托起“中国梦”

2013申论+【新华时评】+【人民时评】+【半月评论】

第一编新华时评 ●公开真相会引发恐慌?荒唐! 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周芙蓉)近日,“钴60将爆炸”的谣言在河南杞县流传,造成部分群众恐慌,逃离家乡,前往附近县市“避难”。 网上谣言源于一个多月前杞县利民辐照厂发生的卡源故障。6月7日,该厂在完成辐照辣椒粉作业后,因被辐照的货物倒塌,造成放射源护源架倾斜,致使放射源未能降入源井内,发生了卡源故障。卡源故障会不会造成辐射和污染、会不会影响群众生命健康,是群众最急切想知道的。 然而故障发生后一个多月内,当地政府始终没有公开发布信息。直到7月13日,开封市政府才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而正是在这一个多月里,“钴60将爆炸”的谣言借助互联网在当地传播,部分群众逃离家乡“避难”。 迟到的政府新闻发布会,面对已经四处蔓延的谣言,显得软弱无力。17日,“杞县发生核泄漏”“杞县核泄漏造成多人死亡”等谣言仍在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流传。当天下午,一些群众乘坐出租车、三轮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从多个方向离开杞县。 为什么事发一个多月,政府不公开发布信息辟谣?开封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一方面是因为情况不严重,没有辐射和污染;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对这样的解释,人们恐怕只能报以荒唐可笑的评价。 谣言止于公开真相,这是极其浅显的道理。杞县利民辐照厂卡源故障是否属于“核泄漏”、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否危及当地群众生命健康,政府最有条件了解事情真相,最有责任及时、详细地公布事情真相。只要及时公布真相,群众自然会作出正确反应。即便真的发生了“核泄漏”事故,及时公布真相也有利于及时疏散群众、保护群众。反之,掩盖问题、回避矛盾,只能使谣言满天飞,社会秩序混乱。 杞县部分群众选择相信谣言,不是他们不愿意相信当地政府,而是当地政府不相信群众、不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在中央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今天,当地政府的这种行为令人痛心。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 “要是‘老保’真的能跟着人走,那以后我们农民工再也不用‘退保’了,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200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一位人民网网友在留言中表达了对这两个文件的美好期待。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县级统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难以完全适应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状况,导致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在跨地区、跨城乡就业时,由于无法转移养老保险关系而只能“退保”的现象。上述两个《办法》的出台,规定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的具体办法,有望从制度上终结“退保”现象,有利于社会保障政策的相互衔接和统筹协调,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 为何要让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居民? 社会保障,经常被人形象地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阀”、“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为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其成员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助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系统新闻宣传及网络评论稿件奖励办法

####系统新闻宣传及网络评论稿件奖励办法 为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及时、快速、准确传递全县##机关工作动态和创新做法,根据《##市纪委监察局宣传稿件奖励办法》(宿纪办〔2016〕3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系统新闻宣传及网络评论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全县反腐倡廉工作重点,积极宣传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新典型,向全社会传递全面从严治党声音,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崇廉尚洁的新风尚,扎实推动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延伸。 二、奖励对象及范围 (一)奖励对象 全县##干部、##网络评论员、特约通讯员以及社会各界组织、个人,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反腐倡廉新闻稿件及网络评论文章,均在奖励范围之内。新闻稿件包括专题报道我县反腐倡廉成效及与反腐倡廉工作有关的新闻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像等),各级媒体上发表的反腐倡廉的文章(微小说、诗歌、散文等)或艺术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摄影、漫画、书画、剪纸等)。受奖对象为在稿件上署名的单位或个人,没有具体署名的为具体负责组稿、组编或者协助采编制作的单位或个人。 (二)媒体范围 1.中央级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报》《中国##》《党风廉政建设》、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2.省级新闻媒体:《##日报》《##风纪》、##电视台、##省##网站; 3.市级新闻媒体:《拂晓报》《##新闻联播》《##工作》、##市##网站; 4.县级新闻媒体:####网站、“##纪检”微信公众平台; 5.网络评论媒体范围:人民网、新华网、各级##网站。 三、奖励标准 根据稿件刊发的新闻媒体等级以及稿件类别等因素确定奖励标准: 1.县级媒体发表稿件(含组稿摄影作品),每篇奖励30元; 2.市级媒体发表稿件(含摄影作品),每篇奖励50元; 3.省级媒体采用的新闻通讯类、消息类稿件:《##风纪》、##电视台、####网等每篇奖励100元,《##日报》每篇奖励200元;经验介绍类稿件每篇奖励300元;

新华网文章

新华网文章:阶级斗争理论是当前思想领域的一场斗争 发表于:2011-01-23 20:14:13作者:jiejin /来自中华网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b016409955.html,/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是当前思想领域的一场斗争 在“求是论坛”上有一篇题为《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终结》,用唯心史观解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是一篇反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文章。 《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注: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随着原始公社的解体,社会开始分裂为各个独特的、终于彼此对立的阶级)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恩选集第一卷第250页)。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馄饨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理论。只有把某一社会或某几个社会的全体成员的意向的总和加以研究,才能对才能对这些意向作出科学的判断。其所以有各种矛盾的意向,是因为每个社会所分成的各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条件不同”。换句话说,这种“生活状况和生活条件不同”正是由于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不同引起的,这正是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对立的阶级必然发生矛盾斗争。连有些资产阶级理论家也承认阶级斗争,因此只承认存在阶级斗争还是不够的。列宁还指出,“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同庸俗小资产者(以及大资产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测验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无怪乎当欧洲的历史在实践上向工人阶级提出这个问题时,不仅一切机会主义者和改良主义者,而且所有‘考茨基主义者(动摇于改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人),都成了否认无产阶级专政的可怜的庸俗的人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考茨基口头上假意承认马克思主义而实际上卑鄙地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列宁选集第三卷P199)。阶级斗争的最高政治形式是夺取政权,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在粉碎旧的国家机器以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并运用这个政权,创造条件,消灭私有制,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这是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我国无产阶级专政叫做人民民主专政。这个国家政权的存在本身意味着阶级斗争并没有终结。此时有些人否定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实际上是鼓吹阶级斗争终结论,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的渗透,这股思潮实际上是西方资产阶级妄图瓦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毒计。应当看到。这股思潮泛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这股思潮抹杀了当今世界阶级斗争的实际存在和斗争的激烈和残酷性。美国难道不再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国家吗?难道它不想消灭我国吗?他们的航母战斗群在我国周边耀武扬威是干什么的?军队是什么?难道不是国家这个阶级统治的工具吗?难道不是国家的支柱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究竟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其结果终于如何?岂不是給我们深刻的教训吗?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阶级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一点,党章也有所叙述。当然阶级斗争的形式要根据阶级斗争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只是斗争的一种形式,战争年代就有这种暴力形式。形式的区别并不能否定阶级斗争的存在。我们要否定的是不顾实际情况,到处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斗争形式。有的人认为,提倡和谐,就以为从此就不再存在斗争了。其实,和谐是和矛盾相关联的。不采取适当的斗争形式,和谐就不存在。和谐是包含着矛盾的和谐,是动态的和谐,不是一劳永逸的。有些人否定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是别有用心的。切不可上当。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6409955.html,/detail/81560609/1.html

如何写时事评论

徐兆荣,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社国内部终审发稿人,新华社评论员。对新闻评论写作、研究及讲学的经历逾20年。编辑撰写新闻作品、评论作品及研究论文百多万字,有些作品获奖。 ■徐兆荣 一 “时评的复兴”是我们这个时代新闻传播界的一个耀眼的特征,甚而至于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事件。 自上个世纪初年的1904年由《时报》开创而横空出世,时评这一新闻评论新品种,伴随着时代的大变革应运而生,为社会的大改造而呼号呐喊,其自身的发生发展也与时沉浮,随世兴衰,时隐时现。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时评遇到了互联网这个搭载了高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式的高速发展,以及更加开放、更加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出现,使得时评再一次地兴盛起来,而且不再限于报刊等纸质平面媒体,亦为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体所青睐,“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点开网页,时评四面开花、蔚然成风。”{1} 一时间呈现出包括时评在内的以新闻评论为主要特征的“观点市场”的兴旺发达,展现出舆论多元、观点杂陈、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000年4月17日,北京青年报自复刊以来破天荒地开设了言论专栏“今日社评”。2001年的5月份,新华社改变了多年只提供纯客观新闻的“传统”,推出了“新华时评”发稿栏目,开始向媒体和社会提供直抒胸臆的“国家通讯社观点”。2003年11月11日,甫一创刊的新京报,即模仿海外一些报刊常用的社论版和社论对页版的样式,开设了包括时评在内的言论版。2005年4月人民日报在已有“今日谈”“人民论坛”及其他各专业版的专栏评论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与人民网联动的“人民时评”专栏。2007年3月5日,曾经不为很多人所知的嘉兴日报,以向全国招聘人才组建新闻评论部为契机,推出了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为宗旨的“嘉兴时评”及评论专版,并以此开创嘉兴评论的历史新纪元,进而把2007年定为嘉兴日报的“评论元年”。此后,上述各报先后编辑或出版了各自的评论专辑。像北京青年报的《今日社评》,新华社的《新华时评作品选》,新京报的《新评论》系列丛书,嘉兴日报的《评论元年——2007年嘉兴日报新闻评论选集》等。从中可以看出,“时评的复兴”对中国新闻评论的大传播、大发展,尤其是对社会大变革的推动是功不可没的。 在人们猝不及防地遭遇了时评的再次复兴,并陶醉其中、享受其成果之时,研究者则需要暂时放慢脚步,回顾时评一路走来的脚印,反观时评发展的轨迹,梳理时评跌宕起伏的脉络,将时评的辉煌实践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一些必要的抽象思考,作出些理论的研究与 总结。 首先需要给时评做出概念性的定义。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给“新华时评”做的定位可资参考:“顾名思义定位在‘时’上。‘时’就是时事、时势、时世、时政、时局、时弊,时评就是围绕‘时’字作文章”。按照这个定位,我们理解“时评”就是“时事评论”“时势评论”“时世评论”“时政评论”“时局评论”“时弊评论”,如果简而言之,也可以叫做“时事评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