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测试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测试题

(全卷共31小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最符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B.人民

C.人大代表

D.选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

A. 国家性质的规定

B. 国家根本任务的规定

C. 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规定

D. 国家根本制度的规定

3.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宪法。下列有关人权表述错误的是( )

A.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是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B.我国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特点

C. 我国人权的主体只包括我国公民,不包括外国公民

D. 各级国家机关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5. 我国宪法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下列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依法纳税④宗教信仰自由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在我国,许多国家机关名称都有“人民”二字,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

民检察院”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我国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③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 “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网友可以通

过论坛、微信等平台建言献策。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④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下列做法属于保护和促进人权的是( )

①实施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

②人民法院对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公开审理

③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④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展义务教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 我国《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

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这样做()

①能保证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上大学

②体现了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保障公民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伴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拆”“暴力执法”等字眼在近几年的新闻和网络媒

体大幅减少,而由此引起的流血、交通堵塞等群体性冲突事件也销声匿迹。对此你想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说的是( )

①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④依法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群众正当合法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以下说法错误的

是()

A.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B. 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C. 行使权力时要人性化,合情合理即可,不一定要合法

D.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2. 我国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行。这样做()

①防止权力被肆意滥用②能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③有利于规范国家权力运行④有利于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 下列对我国公民、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我国,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B.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C.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行政机关,人大代表要依法行政

D. 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了当家作主的地位

14.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国家权力来自于公民,由公民组织国家机构

B. 国家权力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审判权

C. 遵循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D. 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领导决策制

15. 在人大代表投票表决时,一般都会有少部分代表投反对票或弃权票。但少数反对票

不会影响到某项决议的通过。这说明我国实行()

A. 民主集中制原则

B. 多数服从少数原则

C. 领导决定原则

D. 平等团结互助原则

16.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成为今后严格约束权力的诫令。这要求我国各级政府

()

A. 加强对人大和执政党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B. 减少权力行使,尊重人民的合法权益

C. 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D. 发挥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

17. “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这说明,在我国人大代表()

①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②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使者”

③都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④要倾听民意、反映民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 在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就

必须()

A. 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B.具有渊博的知识

C.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D.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1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的2900多名

人大代表,肩负各族人民的重托,代表人民的意愿,参政议政,共商国事,共议大计,共谋发展,行使国家权力。这表明()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③人大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

④只有人大代表才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0. 下列对我国国家机构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产生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③人大代表组成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④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1. 在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

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这表明,我国公民的人权具有()

A.平等性 B. 广泛性 C. 真实性 D. 强制性

22. 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包括()

①我国公民②人身权利、政治权利③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④外国人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3.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从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这体现在( )

A.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居于被领导地位

C.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 D.符合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24.据报道,某地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致使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期存在违规建设养殖场、扩建塑料制品加工项目问题,后被有关部分依法查处。这一事件说明( )

①法定职责必须为②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行使权力可以不用承担责任④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说明( )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

C.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 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

二、问答题(4小题,共26分)

26. 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

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我国宪法详细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的诸多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权、选举权、宗教信仰权、人身自由权、人格权、住宅权、人权、通信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男女平等权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分)

(1)材料一体现我国宪法的哪一条基本原则?这项基本原则是怎样实现的?(4分)(2)我国公民拥有宪法规定的诸多基本权利说明了什么?(2分)

27. 近年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依法严惩那些利用手中权力肆意为他人提供“帮助”,

并从中间接或者直接收受“好处”、享受“回报”,公权私用、以权谋利的“苍蝇和老虎”,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腐胜利。

请从国家权力运行的角度,说说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28. 宪法的基本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

障书。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赋予的权力。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请回答:宪法如何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6分)

29. 在我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和监督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

机构,并以宪法的形式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使得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1)指出上述材料有哪些性质的国家机关(4分)

(2)宪法为什么要对上述国家机关的权力规范运行?(4分)

三、分析说明题(2小题,共24分)

30.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

人权”写入宪法。宪法对我国人权的特点、主体、内容等作出来相应的规定和说明,为我国尊重和维护人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说:“在我国,只有宪法才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6分)(2)我国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对国家机关提出了哪些要求?(6分)

31. 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中国实现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目前,中国仍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1)大力扶贫有利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该权利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3分)

(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扶贫工作?(5分)

(3)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