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与处理(最新版)

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与处理(最新版)
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与处理(最新版)

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与处理

(最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69

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与处理(最新版)

一、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

有资料通过对170多起建筑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得出要成功地完成一个建筑基坑工程,至少须具备三个条件:

正确的支护方案,先进的支护设计和一支训练有素的施工队伍。

所谓支护方案正确,是指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综合技术、经济、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做到措施得当,安全合理,并且对环境无害。

所谓支护设计先进,是要求基坑支护设计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恰当地解决好安全和经济这一矛盾。

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不仅能正确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具有信息化施工的手段和能力,为检验和发展设计理论、正确指导施工反馈大量的宝贵数据,并能及

时地采取得力措施,将基坑工程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确定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类型的原则

1)从场地条件考虑:基坑周围场地开阔与否,直接关系到支护结构容许位移的大小。如果场地开阔,则可选择放坡、悬臂式、桩锚式、锚拉式支护结构;如果场地狭窄且周围有重要设施,则选择位移小的地下连续墙加锚杆或支撑支护方案。

2)从基坑开挖深度及范围考虑:基坑开挖深度和范围的大小,是选择支护结构类型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开挖深度不大时,可采用悬臂式支护结构、土钉墙或喷锚支护等;开挖深度较大时,则需考虑加多层锚杆或多层支撑。

3)从地质条件考虑: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可考虑土钉墙或喷锚支

护等;土质较差时,则要采用桩、地下连续墙加锚杆或支撑支护方案。

4)从地下水位考虑:地下水位的高低,关系到是否考虑基坑止水的问题。

2.确定止水帷幕的原则

确定竖向止水帷幕的原则设置竖向止水帷幕的目的是为了阻止

地下水从基坑侧面渗入坑内而造成事故,其选择原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渗流量和水头考虑:对于渗流量较小、水头较低的基坑,可在支护桩间或其外侧布置止水桩(结构),填补支护桩间的空间,共同组成既能挡土又能挡水的连续竖向结构体;对于渗流量较大、水头较大的基坑,宜使止水帷幕自成体系。

2)从场地条件考虑:当场地较开阔时,竖向止水帷幕宜设置在支护体系的主动土压力区以外;当场地狭窄时,宜选用集挡土、挡水及地下室外墙于一体的地下连续墙。

3)从基坑深度和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当基坑深度较小,场地土力学性能较差时,可考虑采用集挡土与防水于一体的重力式挡墙;当基坑深度较大,场地土力学性能较好时,可考虑采用支护桩加自成体系的止水帷幕;当基坑深度很大,场地土力学性能较差时,可考虑采用地下连续墙。

确定水平止水帷幕的原则:

设置水平止水帷幕是为了防止坑底出现流砂、管涌、突涌等不

良现象,它是以水平隔渗体自重、工程桩与底板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底板与坑底之间一定厚度的土体自重,来平衡地下水的托浮力。水平止水帷幕的确定要从其地板抗弯性能、抗冲性能、抗渗性能等方面考虑。

为了保证水平止水帷幕的可靠性,可采取以下措施:

1)在坑底均匀布置减压井(孔),封底与导渗相结合,减小底板受力。

2)水平止水帷幕低于基坑底标高,使其上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层,以增加抗浮力。

3)水平止水帷幕在支护结构附近宜增加厚度。

二、建筑基坑工程事故的处理

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首先要查明导致事故的确切原因,判断事故的发展动态,正确制定处理方案,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救,以免丧失良机,酿成更严重的后果。以下是基坑事故的常用处理措施:

1)悬臂式支护结构过大内倾变位。可采取坡顶卸载,桩后适当

(完整版)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及时报告 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现场人员人应立即将事故概况(包括伤亡人数、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等报告本单位工程项目经理部领导或安全技术人员,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并有组织、有指挥地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施工现场情况,用快速办法分别通知和报告公安机关、劳动部门、工会、人民检察院及上级主管部门。 二、发生事故后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首先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蔓延扩大。同时,为了调查事故、查清事故

原因,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负伤人员和排除险情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要进行录像、摄影或画清事故现场示意图,并做出标记。因为事故现场是提供有关物证的主要场所,是调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所以要严加保护。要求现场各种物体的位置、颜色、形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尽可能保持事故发生时的状态。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 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现场取证完毕,并征得上级劳动安全监察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同意后进行。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将现场破坏。 三、组织事故调查组 一般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较大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事故发生地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劳动安全监察、公安、工会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 性影响因素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在建筑基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护措施,本文分析了当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在建筑基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护措施。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类型、基坑开挖掘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合理设计、精心施工、经济安全。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各地在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有的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十几米、甚至几米,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威胁,也相应地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

施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一)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二)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工程项目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示范文本

工程项目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工程项目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针对本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施工特点及周边环 境特点,结合我公司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所取得的经验,对 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如塌方、停电、涌水、 管线破坏等,从施工一进场就成立突发安全事故预案小 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编制切实 可行的预案,设置严密有效的监测系统,作好预防工作, 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作好预案物资准 备,所有预案物资专物专用,严禁挪做它用。一旦出现苗 头,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展扩大。 1管线沟槽失稳 开挖前做好沟槽周边截、排水沟,畅通排水系统,确

保避免水流冲刷边坡或进入沟槽。 合理安排挖土顺序,防止产生过大侧向压力,并及时架设支撑。 严禁在沟槽周边停放大型施工机械、车辆,搭设临时建筑物、库房,集中堆土、堆放材料。加强地表沉降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增加支撑,确保稳定。 2管线破坏 施工前认真核实地下管线资料,调查清楚各管线的类型、规格、埋深,做好详细的保护方案,经监理批准后实施管线保护。 加固保护管线前,与管线管理单位建立联系,向管理单位咨询保护的技术要点,对可能破坏的各类管线,结合施工现场及工程施工阶段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取得相应管理单位的认可。

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与案例分析

案例:物料提升机坠落事故 某公司热轧薄板厂的 2 号加热炉工程由某钢铁设计院设计,某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中标为工程的总承包方。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又将该工程中烟囱的施工(该烟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110m)分包给其下属的第八建筑公司施工,工地总人数约180 人,施工人员主要来自南方某县劳务公司,工程由某监理公司进行监理: 施工中由第八建筑公司项目部编制了烟囱施工方案,方案中使用的物料提升机为井字架,作为解决烟囱上下料的运输工具,提升机选用了摩擦式卷扬机为动力。第八建筑公司项目部在搭设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人员凭经验搭设钢管井架,搭设后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另外,考虑人员上下,虽设置了钢直梯,但既没按规定设置护圈,也没有设合理的休息平台,施工中作业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基本上乘坐井架吊篮上下。以上情况建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在检查中都已发现,对吊篮载人一事没有予以制止,对井架无安全防护装置、直梯无护圈及休息平台的设置等问题也没有提出解决办法。 当烟囱施工高度达106m时。烟囱顶部有13名工人完成绑扎钢筋和支模板作业后等待验收,这其间有 5 人乘吊篮下去,第八建筑公司的一名质检员又乘吊篮上到烟囱顶部准备进行验收检查。此时地面的卷扬机司机以为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所以拉上制动器后便离机去找人。后因天下雨,烟囱顶部的9人准备下到地面。于是全部乘上吊篮。由于人员过多,质量超过卷扬机制动器的制动力,而吊篮又没安装停靠装置,吊篮开始下滑,又因无断绳保护装置,致使吊篮无任何保护直落地面,地面也没按规定装设缓冲装置,过大的冲击及振动造成7 人死亡。2人重伤。 单项选择题 1.使用物料提升机提升应做到()。 A. 严禁人员攀登、穿越提升机架体和乘吊篮上下 B. 在有人员乘吊篮上下时必须由专业司机操作 C. 未经技术人员许可,一般不允许乘吊篮上下 D. 严禁人员攀登、穿越提升机架体,但可以乘吊篮上下 答案:A2.上述案例事故的性质为()。 A. 机械事故 B. 意外事故 C. 责任事故 D. 多人事故

1、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

1、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 前言 1、基坑坍塌,往往会造成作业人员的群死群伤,是施工现场群死群伤三大危险源之一。 2、工程体量越来越大,基坑越来越深,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 3、一旦出事,除施工现场受影响外,往往殃及周边的建(构)筑物、管线、市政设施,危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社会影响大。 从全国和我区的安全看,致使基坑坍塌的因素有技术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 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都是齐全的,但对基坑工程而言,许多房建勘察、设计和施工队伍甚至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对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还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按照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有必要将各地以前实施的五花八门的管理办法和程序统一到一个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对涉及工程的前期准备、勘察、设计、审图、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及审核批准、施工和监理、验收、监测等多个环节做出具体的规定,以堵塞可能出现的安全纰漏。 只有管理到位,技术保障措施方可得到落实,基坑工程的安全方可得到保障。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监督总站,会同有关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设置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程序,制定本标准,以全过程各环节的安全措施保障基坑工程的安全。 本标准是关于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的管理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基坑(简称基坑)工程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前期准备、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方案的制定及审核批准、施工和监理、验收、监测各环节的安全管理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地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深度和危险程度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的房屋基坑和市政设施基坑和市政设施基坑的开挖、支护和降(止、排)水。 对建筑基坑工程的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

中交.滨江国际项目工程建设 工 程 质 量 事 故 处 理 方 案 编制: 审核: 日期: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 1、概况及说明 工程施工中可能经常发生各种质量缺陷,对于质量缺陷要提倡预防为主,从“人、材、机、法、环”五个方面严格管理,做好事前控制,尽可能避免质量缺陷发生,确实发生质量缺陷后,对于小的缺陷,不影响到建筑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可以按本方案所述方法进行处理,对于重大质量缺陷,影响到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应请设计单位对结构安全重新进行核算,评定,降级使用或拆除重做。 2、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2.1 模板工程 2.1.1 轴线偏位 (1)、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移。 (2)、原因分析 轴线放线错误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发生偏位后不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 模板刚度差,水平拉杆不设或间距过大。 混凝土浇捣时,不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挤偏模板。 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 (3)、预防措施 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

位置准确。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 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2.1.2 变形 (1)、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 (2)、原因分析 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 墙模板无对销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竖向承重支撑地基不牢,造成支撑部分下沉。 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梁,柱模板卡县问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握以致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浇捣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份。 (3)、预防措施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

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识别与监察 四﹑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要求 五﹑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管理 六、安全生产目标 七、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八、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九、安全检查措施 十、安全教育措施 十一、安全技术措施 十二、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要点 十三、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十四、施工期间的消防措施: 十五﹑基坑支护平面图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赤峰山金银铅有限公司10万吨/年电铅项目熔炼主系统土建工程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凤凰山工业园区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及乐清湾产权式酒店基坑支护设计图纸(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S0010-2002; (3)、建(构)筑物设计文件、地质报告;地质勘察院现场勘查报告 (4)、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等情况调查报告; (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文件。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8)《建设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三﹑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识别与监察 1、基坑支护工程事故类型 (1)、与挡土墙结构有关的事故; (2)、挡土结构施工不良。挡土结构异常变形; (3)、挡土结构渗漏水严重致使挡土结构后面土体流失。 (4)、地面超载引起挡土板结构上侧压力过大。 (5)、各阶段超挖起挡土板结构上侧压力过大。 (6)、未进行支护与土体整体稳定和抗滑移验算或验算错误,导致挡土结构整体垮塌。 (7)、对雨水、周边排水等地表水造成的侧压力增加考虑不足,导致挡土结构垮塌。 2、与支撑体系有关的事故 (1)、勘察设计不当造成的事故; (2)、施工不良造成的事故; (3)、与地下水治理不当造成的事故; (4)、发生挡土结构、挡土底部基坑周边的事故; 3、与管理不当有关的事故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钻孔灌注桩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1前言 钻孔灌注桩是采用机械钻孔的一种成桩方法,是一项质量要求高、施工工序多、并须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 钻孔灌注桩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地层,而且设备投入较少,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都在水下进行,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严重时甚至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在钻孔过程中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确保桩基工程施工能保质、保量完成。 2钻孔过程中出现的施工事故及预防与处理措施 2.1漏水 护筒外壁、孔下漏水,严重的会引起护筒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 原因分析: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②遇到溶洞致使孔下漏水。 在钻进中如发生漏水现象不能保证孔内水头时首先集中力量加水,使水位不再下降,针对漏水原因进行如下处理:①属于护筒漏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在筒外周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

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②孔下漏水时,应用泥膏填至不漏水为止,并用泥浆护壁;如在石灰岩地层钻孔时发生孔内水位骤降,很可能是遇到溶洞,此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投块石和粘土冲压,将穿越溶洞部位充填密实至孔内不再失水为止,然后再重新钻进。 2.2坍孔 在钻进过程中,如出现孔内水位骤降,排出的泥浆中不断有气泡上冒,出土量显着增加但不见进尺,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坍孔迹象。 原因分析:①护筒埋置太浅,周围封填不密实而漏水;②操作不当,如提升钻头倾倒,或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③泥浆稠度小,起不了护壁作用;④泥浆水位高度不够,对孔壁压力小;⑤向孔内加水时流速过大,直接冲刷孔壁;⑥在松软砂层中钻孔,进尺太快。 预防与处理措施:①孔口坍塌时,可拆除护筒,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在钻;②轻度坍孔时,可加大泥浆相对密度和提高水位;③严重坍孔时,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④水位变化过大时,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加水头或用虹吸管等措施保证水头相对稳定;⑤提升钻头及下钢筋笼时保持垂直,尽量不要碰撞孔壁;⑥在松软砂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且用较好的泥浆护壁。

工程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编号:SM-ZD-19837 工程安全事故处理办法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工程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确保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顺利进行和总结事故发生原因,促进其它施工现场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制订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工程安全事故的处理。 第3条本办法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5.《企业施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 6.《事故(事件)报告分析处理制度》(出自五洋《管理体系程序汇编》)

7.《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出自五洋《管理体系程序汇编》) 8.《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出自五洋《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第4条主要职责。 1.集团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事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协调组织、配合调查、总结事故教训。 2.集团企业技术中心:负责安全事故涉及到技术方案的编制及督促落实。 3.区域公司工程部:负责事故上报集团公司、协调组织项目部配合调查、督促事故处理意见的执行、督促项目部整改和防护、总结事故教训。 4.项目部:负责启动事故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事故现场的保护、配合事故调查,执行事故处理意见、落实整改和防护措施、贯彻落实“四不放过”原则、总结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二章事故上报 第5条安全事故分级如下:

建筑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基坑支护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施工方法,它包括地下连续墙、排桩支护、重力式档土结构、喷锚支护结构和组合式支护结构等形式,其施工过程极易发生坍塌伤亡事故。建设部《建筑工程预坊坍塌事故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基坑支护是多发事故专项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应制定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施工组织,确保安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也明确规定基坑支护工程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否则该项为“零分项”。因此加强基坑支护工程技术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1 基坑坍塌的常见原因 1.1 坑壁的形式选用不合理 基础施工时,坑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坡率法,即自然放坡;二是采用支护结构。实践证明,基坑坑壁的形式直接影响基坑的安全性若选用不当会为基坑施工埋一隐患。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过多考虑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忽视对坑壁形式的正确选用,从而出现坑壁形式选用不当。 在大多数工程中,由于采用坡率法比采用支护结构节省投资,因此,这种方式常被施工单位作为基坑施工的首选形式。但坡率法只能在工程条件许可时才能采用,如果施工场地有限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坡率或者地下水丰富、土质稳定性差,一般不能考虑坡率法,否则,容易出现隐患,造成坑壁坍塌。当不具备采用坡率法的条件时,应对基坑采用支护措施。成都地区常用的支护结构有土钉墙支护、喷锚支护、混凝土灌注支护等。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所处周边环境、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对支护形式进行合理选择、设计,若为节省资金仅凭经验确定支护形式,很可能达不到支护的目的,同样容易出现坑壁坍塌的情况,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对这种坑壁,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1.2 坑壁土方施工不规范 一些施工单位在基坑施工中,不重视施工管理控制,随意更改施工设计,违反技术规范要求也是带来基坑施工隐患,造成坑壁坍塌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坡率法时坡率值不足。当工程条件许可时,基坑施工一般采用坡率法。但采用坡率法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搞好基坑施工的坡率控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常常因为土方开挖时坡率控制不好或地勘资料不准确,造成开挖深度大于预计深度,出现基坑坑壁坡率小于设计值的情况,使基坑坑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最容易出现坑壁坍塌;二是支护结构施工时未按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在进行土钉墙支护或喷锚支护结构施工时,按照规范要求,应根据土钉或锚杆的排距分层开挖,开挖一层土方后立即进行支护,待支护结构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开挖下一层土方。但现场施工时,常因土方开挖作业与护壁施工未紧密配合,土方挖运速度,坑壁直立土方大面积长时间裸露,为坑壁坍塌创造了条件。 1.3 对地表水的处理不重视 基坑施工的“水患”一是地下水,二是地表水。由于地下水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基础工程的施工并对基础坑坑壁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建筑工程相关各方都对地下水的处理非常重视,从勘察、设计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均能得到保证。现在,成都地区普遍采用管井降水,降水效果良好,有效地消除了地下水对基坑坑壁的不良影响。另外,地表水对基坑坑壁稳定性的作用同样影响很大。地表水可分为“一明一暗”两种情况“,明”主要是指施工现场内地面可能出现的地表水,如雨水、施工用水、从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等“;暗”主要是指基坑周边地面以下的管网渗漏、爆管等产生

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与处理(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与处理 (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与处理(新版) 一、建筑基坑工程事故预防 有资料通过对170多起建筑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得出要成功地完成一个建筑基坑工程,至少须具备三个条件: 正确的支护方案,先进的支护设计和一支训练有素的施工队伍。 所谓支护方案正确,是指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综合技术、经济、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做到措施得当,安全合理,并且对环境无害。 所谓支护设计先进,是要求基坑支护设计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恰当地解决好安全和经济这一矛盾。 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不仅能正确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具有信息化施工的手段和能力,为检验和发展设计理论、正确指导施工反馈大量的宝贵数据,并能及

时地采取得力措施,将基坑工程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确定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类型的原则 1)从场地条件考虑:基坑周围场地开阔与否,直接关系到支护结构容许位移的大小。如果场地开阔,则可选择放坡、悬臂式、桩锚式、锚拉式支护结构;如果场地狭窄且周围有重要设施,则选择位移小的地下连续墙加锚杆或支撑支护方案。 2)从基坑开挖深度及范围考虑:基坑开挖深度和范围的大小,是选择支护结构类型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开挖深度不大时,可采用悬臂式支护结构、土钉墙或喷锚支护等;开挖深度较大时,则需考虑加多层锚杆或多层支撑。 3)从地质条件考虑: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可考虑土钉墙或喷锚支护等;土质较差时,则要采用桩、地下连续墙加锚杆或支撑支护方案。 4)从地下水位考虑:地下水位的高低,关系到是否考虑基坑止水的问题。 2.确定止水帷幕的原则 确定竖向止水帷幕的原则设置竖向止水帷幕的目的是为了阻止

《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筑施工土建安全管理》第一章

第一章基坑工程安全技术 一.基坑工程定义与安全等级条件划分 1.基坑工程定义 2.基坑工程分级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有两类:一是设计安全等级,二是施工安全等级 与地基施工安全,基坑侧壁土层与荷载条件,环境安全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基坑安全标准,是基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基本依据。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等级分为两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基坑工程为一级,其余为二级: (1)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2)开挖深度大于15米的基坑工程 (3)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本过程 (4)设计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基坑工程 (5)基坑侧壁受水浸湿可能性大或基坑工程降水深度大于6米或降水对周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工程 (6)在基坑影响范围内存在较大交通载荷,或大于34KPa短期作用荷载的基坑工程 3.基坑设计单位从业资质

4.施工单位从业资质 领取了施工许可证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自行施工总承包合同上所有专业工程内容不需要额外的资质 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资质设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最高. 一级资质,不限 二级资质,开挖深度15米以下 三级资质,开挖深度12米以下 5.基坑监测单位从业资质 二.基坑工程前期安全管理 1.前期工作涉及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建设工程周边相关企事业单位,建设单位是前提工作的主导单位 (1)基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单位进行技术交底(2)一般而言,勘察单位除提供正确完整的建筑场区的地质勘察文件外,还应当提供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3)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意见 (4)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5)软土地基区域的建设工程勘察,除了满足承载力外,基坑工程还应当进行稳定性验算,地基变形验算,基坑开挖与支护稳定性验算,以及按有关规定进行坑底抗隆起验算和抗渗漏稳定的验算 (6)设计文件应当包括设计计算书、施工图纸和其他文字资料等 2.施工安全管理要求 (1)施工单位应编制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坑机深度2倍距离内不宜设置塔吊等大型设备和搭设职工宿舍 (3)发生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者严重威胁周边环境安全时,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必须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按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4)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总工程师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标准时,应当常驻施工现场,随时处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安全技术问题3.基坑工程安全技术 (1)对土钉墙钉在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养护时间大于2天后方可下挖坑机 (2)一般坑机周边1.5米范围内不宜堆载,3米范围内限制堆载

工程项目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项目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523-90 工程项目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 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针对本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施工特点及周边环境特点,结合我公司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所取得的经验,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如塌方、停电、涌水、管线破坏等,从施工一进场就成立突发安全事故预案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设置严密有效的监测系统,作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作好预案物资准备,所有预案物资专物专用,严禁挪做它用。一旦出现苗头,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展扩大。 1管线沟槽失稳 开挖前做好沟槽周边截、排水沟,畅通排水系统,确保避免水流冲刷边坡或进入沟槽。

合理安排挖土顺序,防止产生过大侧向压力,并及时架设支撑。 严禁在沟槽周边停放大型施工机械、车辆,搭设临时建筑物、库房,集中堆土、堆放材料。加强地表沉降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增加支撑,确保稳定。 2管线破坏 施工前认真核实地下管线资料,调查清楚各管线的类型、规格、埋深,做好详细的保护方案,经监理批准后实施管线保护。 加固保护管线前,与管线管理单位建立联系,向管理单位咨询保护的技术要点,对可能破坏的各类管线,结合施工现场及工程施工阶段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取得相应管理单位的认可。 根据管线的分布及特点,建立各自的安全区域,挂牌标志,严禁机械设备碰撞。 确保各类管线闸阀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渗水、漏水等异常情况,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

土建1一基坑工程安全技术复习课程

土建1一基坑工程安 全技术

第1章基坑工程安全技术 1.1基坑工程定义与安全等级条件划分 1.1.1基坑工程定义 基坑是指为进行建(构)筑物等地下部分施工由地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基坑工程指的是为保证基坑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支护、地下水与地表水控制、土方开挖与回填等措施,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测等相关的工作内容。基坑与基坑工程的区别在于,基坑是一个地面以下的操作空间,而基坑工程是为了这个空间的安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基坑支护工程应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一是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安全的施工空间;二是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干燥的施工空间;三是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合适的施工空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 87号)规定:开挖深度超过3m(含3 m)或虽未超过3 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以及开挖深度超过3 m(含3 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 m(含5 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以及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1.1.2基坑工程分级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有两类:一是设计安全等级;二是施工安全等级。 基坑工程设计安全等级指的是基坑支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基坑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所采用的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规定可按照表1-1来确定。对同一基坑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全、工程桩基与地基施工安全、基坑侧壁土层与荷载条件、环境安全等因素综合确定的基坑工程安全标准,是基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基本依据。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等级分两级,符合下列条件艺一的基坑工程为一级,其余为二级: (1)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工程质量事故预防及处理

浅谈工程事故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摘要:介绍土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常见的质量问题事先加以预防; 对出现的质量事故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项目管理 正文: 1、土建工程出现的问题 一般工程事故是指施工质量问题,具体指的是a设计方面:在施工期间,由于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或是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b施工过程: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 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或因某种或几种主观责任过失、客观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分别或共同作用,而发生的致使工程质量特性不能符合规定标准并造成规定数额以上经济损失,甚至发生在建工程的整体或局部坍塌事件。其原因可能是主观的也可能是客观的,或两者兼而有之;可能是施工本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工程勘察、设计等施工以外的其他原因;主观及客观因素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有多种。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 原因有时截然不同。例如:建构筑物的不正常沉降,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等; 土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重大隐患。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将随着环境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的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建筑物的倾斜,将随着附加弯矩的增加和地基的沉降而变化等;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往往一再重复发生。 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 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尽可能的收集有关数据资料,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 2、工程事故问题的预防 一、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各级管理干部以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防止各类事故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通过建造高质量的建筑物、构筑物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安全文明施工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要加强现场检查,及时纠正违章,消除事故隐患。要避免各类坍塌事故的发生,必须坚持安全检查的制度化、经常化,在检查中,要突出对重点人物、重点部位的控制,及时纠正人的违章行为,及时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到心中有数,万无一失。

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编号:SM-ZD-83897 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 处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者或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直接领导报告,直接领导接到报告后,用电话或其它快速方法立即将事故简况报告公司质量安全部、主管经理;公司视伤害程度分别报告上级主管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事故的正式快速报告须在事故发生后的2小时内报到公司质量安全部,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与伤亡人数及人员情况,简要经过,初步原因及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等。 2 项目部、公司对已发生的事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及时准确的调查报告,并对事故调查的全过程负责。 2.1 轻伤事故:由项目部负责组织调查,公司视情况派员参加。查清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填

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DB 45T960-2014

ICS 93.010 P09 P 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 委员会备案号:41779-2014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45/T960-2014 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规范 Standard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2014-01-15发布 2014-02-15实施广

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 引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前期准备 (2) 5 勘察 (3) 6 设计 (3) 7施工图审查 (6) 8 施工 (7) 9监理 (9) 10 验收 (9) 11监测 (10)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提出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华信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吴晓广、林伊宁、杨捷、魏祚兴、叶成东杨东源、孙庆柳、黄绍铿、唐标文、常相才、严静、肖玉明、桂文清、黎旭标、黎浩本标准审定人员:卢玉南、罗松、孙正坤、廖剑霖、李焕玲、梁俊勋、李敦仁。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工程项目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20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工程项目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工程项目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 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针对本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施工特点及周边环境特点,结合我公司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所取得的经验,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如塌方、停电、涌水、管线破坏等,从施工一进场就成立突发安全事故预案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设置严密有效的监测系统,作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作好预案物资准备,所有预案物资专物专用,严禁挪做它用。一旦出现苗头,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展扩大。 1管线沟槽失稳

开挖前做好沟槽周边截、排水沟,畅通排水系统,确保避免水流冲刷边坡或进入沟槽。 合理安排挖土顺序,防止产生过大侧向压力,并及时架设支撑。 严禁在沟槽周边停放大型施工机械、车辆,搭设临时建筑物、库房,集中堆土、堆放材料。加强地表沉降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增加支撑,确保稳定。 2管线破坏 施工前认真核实地下管线资料,调查清楚各管线的类型、规格、埋深,做好详细的保护方案,经监理批准后实施管线保护。 加固保护管线前,与管线管理单位建立联系,向管理单位咨询保护的技术要点,对可能破坏的各类管线,结合施工现场及工程施工阶段分别制定相应的应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及原则方法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及原则方法简易版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及原则 方法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成事故现场处 理小组(2人以上),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并要 求事故单位通知市建规委、市安监局、市总工 会等部门。 2、事故现场处理: (1) 开展事故现场勘察工作: ①现场物证、证人材料或其他事实材料等 的搜集; ②对现场进行拍照、摄影取证; ③进行事故临时问话笔录。 (2) 事故现场处理事项:

①向事故单位发出停工整改通知单,责令施工现场停工整改或局部停工整改; ②责成事故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向市建规委、市安监局、市总工会、市建管处等单位提交事故快报表; ③责成事故单位立即组成事故调查小组,按(1)要求开展事故现场勘察工作; 同时成立事故善后处理小组,作好家属接待、安抚和稳定工作;及时完成理赔工作,并办理相应的签字手续; ④由我站对所有相关资料,特别是安全资料进行封存检查; ⑤责成事故单位组织相关当事人(如:业主、监理、项目经理、安全管理员、施工员、事故现场见证人等)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