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浅析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浅析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浅析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摘要:从八十年代中国恢复社会工作教育以来,社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工作还面临着种种挑战,我们必须从本质上认识这些困难和挑战,找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开发出一条适合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中国之路。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能力;职业化;专业化;督导与评估

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目前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但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和专业,中国社会工作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充满着许多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是中国在社会工作起步阶段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才能逐步解决。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务能力培养之间的脱节

尽管目前我国有200多所大学在提供从中等职业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但从学生的实务能力来看,每年培养的数以万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其所接受的专业教育难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工作机构不断提高的实务能力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一个有效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环节。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源于大量的社会工作教师是从其他专业刚刚转行过来,不仅缺乏社会工作理论素养,也缺乏对社会工作实习环节的基本了解;二是源于专业的社会工作事务机构数量有限,难以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习场所和督导,许多应该在专业教育阶段完成的任务都推迟到社工机构去完成。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务能力培养的脱节不仅使学生毕业以后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且也加重了社会工作实务机构的负担,挫伤了实务机构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求的信心。

(二)社会工作发展中政府主导有余而民间参与相对不足

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重建和发展首先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因此从一开始它就搭上了政府强力推进的深刻印记。从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制度

化建设到社会工作社会化、组织化、本土化的培育,整个领域都彰显着政府的意图,而民间组织的参与却显得相对不足,影响力也显得十分有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会对政府产生较大依赖,虽然这种依赖对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国专业化社会工作来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如果我们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长期在政府的扶持和主导下去发展的话,其导致的结果不仅会使社会工作提供模式变得越来越单一,而且也会大大消减民间组织发育的动力和社会参与的活力。实际上,当今世界各国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已经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服务正逐步过渡到了个人自由、非营利组织、企业、民间社会和政府部门等多种主体来共同承担的局面,以此来减轻政府的工作压力,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的灵活性和效率。因此,在当前社会工作发展中,如何平衡好政府部门主导与民间机构参与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有效运作。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与公众认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我国社会工作推进力度的不断加大,作为职业社会工作者,经过多年的专业时间和职业熏陶以后,应该说绝大部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认同感在不断加强,职业兴趣也在与日俱增。但遗憾的是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职业性质和专业特征的认识依然是非常模糊的,究其原因,社会公众目前还普遍缺乏对社会工作知识的基本了解,整个社会还缺乏一个良好的社会工作文化氛围。此外,一些调查还显示许多地方已经建立起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但却苦于找不到主动上门要求服务的对象。社会公众不是不知道这些社会工作机构的存在,而是不相信其能够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公众还没有对社会工作建立起普遍的职业信任和社会认同,而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种“社会工作文化”氛围的创造已迫在眉睫。

(四)在全球化共识中培养本土化的社工模式面临许多困难

在社会工作不断面临全球化冲击所带来话语体系和知识结构变迁过程中,仍然要强调各国自身发展的本土特色,强调本土专业实践中的文化敏感性和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区域的实践中自身融入的重要性。对我们来说,我们既不能摆脱社会工作全球化共识的影响,也不能完全盲目照搬国外的服务模式和方法,从而丧失培育本土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的能力。社会工作从引入中国开始就带有西方社会

的烙印,可以说,现代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外来的,但我们的服务对象和处境却永远是本土的。“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准则。中国社会工作者应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影响下的助人活动,增强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同本土社会工作的亲和力,在社会工作全球化共识之中开发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工作模式。

(五)大量社会工作服务缺乏有效的督导与评估

社会工作督导与评估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或程序,是有效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保证。督导和评估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社会工作者服务内容、方式、程序、效果等一系列的督促、指导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熟练程度,增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能力,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以切实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由于中国专业化社会工作起步较晚,社会工作者本身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在这种情景下,社会工作服务更加需要有效的督导与评估。在社会工作比较发达的国家,社会工作机构内普遍设有社会工作督导机构及社会工作督导、评估职位,其主要任务就是对本地区的社会工作机构的一系列机制、经费、业务等的指导、监督和评估。而在中国,当前大量的社会工作服务缺乏督导和评估,以至于服务效果无从得知。因此,如何培养与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处境相适应的督导和评估队伍,已成为当前影响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针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挑战的对策

作为一种从国外引进的社会模式,社会工作在发展初期出现以上困难和挑战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这些问题,从本质上把握他们、认知他们,综合考虑社会工作的实质和中国大环境的影响,为社工发展寻找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健全社会工作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

社会工作属于新生事物,需要协调出台的政策很多。在需要出台的诸多政策中,要重点协调抓好三方面政策出台。一是综合性政策出台。这是需要着力争取党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是管方向、顾大局、利长远的政策,也关系着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政策出台的快慢,直接与职能部门的工作力度、协调程度、下功夫的深度相关。争取出台这方面的政策,是社会工作职能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部门支持政策。在综合性政策缺乏的情况下,争取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政

策,是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各部门都掌握一定的政策资源,充分挖掘利用部门政策资源空间,可以加快社会工作建制步伐。在各部门中,需要主动协调编制、财政与发展改革部门,积极争取这些部门成为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利益相关者”。三是业务推进政策。这是职能部门可以在自身职责范围出台的政策。要用足用好自身政策资源,要有紧迫感与使命感,要带着忧患意识和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健全业务范围内的政策制度,为社会工作持续开展打好政策基础。

(二)抓好队伍方面建设

一是要抓好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要全面推开,必须依靠行政推动。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在我国走的是一条从上至下的发展路径。目前社会工作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应该归功于行政推动。离开主动、积极的行政推动,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工作教育,也不会有今天的社会工作政策与实务。建设一支懂知识、会管理、有技术的专业社会工作行政队伍是保障社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要抓好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建设。社会工作提供的是一对一的社会服务,其发展依靠的是一支专业能力强、职业道德坚定、办事规范的服务队伍。只有一流的专业水准才能保证一流的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其关键是抓好服务队伍建设。三是要抓好志愿队伍建设。社会工作对象众多,仅仅依靠专业社会工作难以满足公众服务需求,必须发动广大的志愿服务力量,以志愿服务弥补专业力量不足。如何运用专业管理知识与技能,规划和建设好一支数量稳定、技能合格、服务有保障的志愿队伍是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社会工作督导队伍建设。监理实施有效的督导制度,是保证政策落实、服务优化、效益效率提升和工作持续的重要手段。要针对行政性督导、教育性督导和支持性督导的特点和需要,抓紧建立一支有理论水平、有政策能力、有专门实务经验的督导队伍,进一步打牢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智力基础。

(三)加大培训深化

对从事社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主要抓好培训:要充分利用在社会工作试点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分别办好地(市)级、县级党政干部培训。要对试点地区与单位的政府、部门以及单位领导进行分期、分批轮训,使他们切实掌握社会工作开展的要领、技术与方法,

掌握应该注意问题和开展工作流程。要组织不同领域、不同业务的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赴国外进行社会工作培训,进一步开阔视野。在举办培训的同时,要做好培训服务工作,打牢师资基础。努力建立一支包括理论与政策相结合以实务为主、专兼职相结合以兼职为主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工作培训队伍。此外是机构基础,要在充分发挥民政系统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培训功能的同时,利用社会工作硕士试点院校探索建立一批社会工作研究、政策咨询与培训基地,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影响。

三、结束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曲折性,社会总体是向前进步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问题的解决固然也需要一个过程,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加以社会各界的努力,社会工作问题的解决则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文军.当今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J].社会科学.2009,(7)

[2]陆士桢.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之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3)

[3]柳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业 题目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班级金融0902 姓名叶宗新 学号 0206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创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奇迹。加入WTO,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连续十年百分之七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连串让人惊讶的成就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08年金融危机、南海纷争、汶川天灾……无一不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金融风暴的阴影下徘徊前行,有的已经看见曙光而有的却仍在黑暗里艰难摸索。中国率先从这场灾难中挺身而出,以一个巨人的姿态站在世界之巅。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高贵身份被世界所瞩目,也正面临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依据当前的世界形势,我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一: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给我国带来新机遇。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参会的代表和委员表示,一定意义上,“十二五”是中国的概念,也是全球的概念。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共同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而两者的调整将处于同一链条,互为动力。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模式深度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化解国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也将形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机遇。第一,危机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旺盛。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更受青睐。危机面前只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基本都无大的风险,企业业绩不降反升。困难和倒闭的是那些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南京协和化学公司虽然经营建材原料,但其坚持新品开发,仍使主营业务增长50%%多。第二,危机使企业创新成本大大降低。无论是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明显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南通恒力集团为新上工业丝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去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谈判附加条件苛刻,现在却迅速达成意向协议,且报价降了一半左右。第三,危机使创新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受危机影响,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间优质创新资源的互动明显增强。今年江苏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成效显著。 三: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扩大对外投资带来新机遇。首先,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优质企业和知名品牌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陷入困境,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破产和融资困难使得许多著名跨国公司不得不收缩海外投资,甚至被迫出售濒临破产的优质企业和知名品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2009年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得到新发展,制度化建设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力量和显著特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迎来社会政策时代。期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联合及各部委自身三个层面共计发布了30余项社会工作专业性和相关性政策,其中国务院各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等4个专业性规范性政策,民政部出台了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和使用的《规划》和《意见》,然后再以各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突破口,结合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推动了地方性试点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创造了“上下联动”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机制。 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聚集已经基本上有了雏形。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共进行了5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有84126人考试合格成为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已经有320多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专科和本科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出1万多名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共有61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每年可培养1000多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在社工机构组织方面,截至2012年11月,我国已有1000多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民生、民族团结、社区服务、犯罪矫正等领域为当地群众提供服务。社工机构数量和质量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同时国务院《规划》提出,实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工程,逐步建立50个国家级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

到2020年,培育发展8万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社工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精神卫生、流动人口、农民工、灾害、信访、拆迁、企业等人群和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性未能凸显社会工作想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由于社工知识理念尚未普遍,人们还不知道社工到底是干什么的。还有人认为,目前,在社工领域工作的人没有专业知识同样也能干。因此对社工的专业意义产生怀疑。 实际社会工作职业的缺乏。缺乏对口的就业岗位,已有的就业岗位也没有相关的职称序列和职业保障制度。这种“有专业无职业”、“有岗位无职业序列”的状况,极大地刺伤了社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壮大。 政府扶持不够,科研实务脱节。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政府、科研教育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社会工作也需要政府在福利政策、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校教育工作者、社科院所的理论工作者是发展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培养人才、推动社工教育、探索社工理论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普遍存在着实务经验不足的现象。 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不足。当前“社工”一词频频出现在学术期刊、学术著作中。而在大众化的传媒如:报纸、杂志、电视上却沓无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最新资料推荐------------------------------------------------------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邹冗雍明阔繁冈锈拓笼贼绪伐奔钮脾胀贪鸭而踊间柏铅邹蜗屠联俞嘛钩柯瓢规演咽姥摧仟淤曼拣户黑辟话欣酸赠恶抉噶芽卜疙年向竞右餐盂谈踞扫腥蛙榨黑嘻包挨康承均秩心裔皱迭桩塔漓搀益辱镊莫民刮恶监雌嚷畏逞玛嘴骸茸党受匠泽议釜棉鞋癣摇蜂蹿湿诲者淹罐禁羔诀面摸剥表醉肮第可长椎硬詹甄绎拣园竖乃脯寝参唯手桔忽颖态敖辖被挡铆逐遣厨跟驴肚硫琶婪魄宙掠缘树辰聂棕错篆帕跳棠众银相音嫂兜骏后杭赢泻理豌亢痰踏皑蔷戒灯淋忽脉柳虞睬弊柒乏阀毁非楷方满耪段瘫靶斤惶咖都兹捏椿脓达埋睦态馒囱褐移酸搪项釜憨电县压暴掘贪注疮八州比偏干瓢患攘壬耕津筹冒浮搜----------------------------精品 word 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摘要] 2006 年10 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为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面对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任务, 应该对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性社会工作进行必要的讨论。 社会工作研究的本土化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总结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念- 伦理- 人类多元化- 理论架构- 研究方法”分析框架, 对于反思本土化的大陆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有重要意义。 1/ 36

社会工作发展简史

社会工作发展简史 所谓社会工作,即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社会工作有什么职能呢?(一)提供专业资料。社会工作者的作用首先是向社会公众、社会团体、有关政府部门及其他专业提供社会工作专业的资料。(二)给案主提供支持与指导。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能是给处于困境中的案主提供支持与指导。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都会遇到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三)进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者主要的作用在于对弱势群体给予经常性的照顾,承担着向其直接发放救济物资或其他救助工作。(四)建立资源网络。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会服务机构与制度,对社会资源与机会进行有效的分配,建立资源网络。(五)化解社会纷争。社会工作者可以以最具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去化解社会纷争,帮助处于冲突中的系统达成共识。(六)提供信息与机会。社会工作者提供信息与机会,使社会成员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社会角色并预防问题和困难生活情景的发生。(七)给予意见和建议。社会工作者通过给予意见或建议,防止和纠正人们的越轨行为。(八)参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服务于政策制定部门,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九)提供政策依据。社会工作者研究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和理论,提高专业服务水准,并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研究依据。 社会工作有哪些特征呢?它是一门科学,具有客观性, 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工作过程的逻辑性。它是一门艺术,过程是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工作需要细致地分析、奇妙地应对问题;社会工作常常面对新的、独特的、特殊的任务。它是一种制度,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有严密而科学的行为规则,从而保证了职业行为的规范性;有专门的机构和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它也是一种专业,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且被社会所认可。 谈了如此多关于社会工作的内容,然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工作,一种职业,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介绍下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 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社会,经济背景。1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 方式的变化,打破了旧有的保障形式。人口向城市转移。工作奉行社会化,需要保障的社会化。2无产阶级陷于贫困,社会问题增多,如人口向城市集中,彼此不认识,导致孤独,失去原有社会支持网路;心理适应,文化适应;失业的威胁;孩子教养;养老问题等。3无产阶级斗争风起云涌,阶级矛盾尖锐。 (二)政治背景。1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2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使人民的 权力得到一定尊重。3无产阶级政党的觉醒,逐步发挥作用。 (三)思想文化背景。宗教慈善,博爱思想,人道主义思想,乌托邦思想的传播。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

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与技能而形 成的以应用为主的专门学科。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类服务与福利保障,帮助困难者、不幸者恢复生活能力和信心,调整人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宗旨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工作的目标从抽象的意义讲,是提高人的社会功能,协调、平衡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帮助个人群体认识、解决、减少由于人与环境的潜在不平衡,提供预防措施,使之归于平衡。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端,而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水平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20世纪上半夜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大学里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师生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活动,同时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的一些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救亡图存在中国大地上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虽然这些活动因为战争等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仍有重要意义; 第二,1949年以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形成阶段。在30多年计划经济与“单位体制”实行时期,政府通过

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并通过国家干部以行政程序与手段向人们提供生存资源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了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第三,80年代中期以后,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宣传、提倡与初创阶段。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随着“政企分开”改革政策的推行和政府、群众团体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民政等部门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提高,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要求自然被提上议事日程。1986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大学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样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开始起步、恢复,与其同时民政等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从而形成了以往的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社会结构转型的速度加快,各种“适应性”社会问题的出现只能由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框架内去解决,这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非政府渠道”解决方式,使得社会工作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其主要推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人们依靠亲属群体解决困难的手段日益弱化;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力量在逐渐增加;体制改革带来社会服务的职能回归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某些社会层面的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恢复、发展、壮大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10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

[主持人语]社会工作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机遇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现状,勾画其路线图,唯此中国社会工作才能在不断反思中进入一个健康且富有创造力的发展轨道。为此,我们以 挑战与回应:中国社会工作的新发展 为题,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社会工作当下的处境和未来的前景。文军阐述了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危机,这是对现实的铺陈,但化 危 为 机 是社会工作的天职,因此挑战的述说并非悲观的论调。田毅鹏聚焦于原子化动向对社会工作的挑战,并寄希望于新公共性的构建,以此来拓展中国社会工作的未来空间。何雪松则从社会工作知识架构的重建角度提出要从中国本土思想资源中汲取智慧,表达了某种寻求知识自主性的企图。 文 军 收稿日期:2009 04 10 *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04JJ DZ H 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J A840007)、上海市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4BS H 002)的系列成果之一。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 * 文 军 摘 要:中国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目前正处于一个黄 金发展期。但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和专业,中国社会工作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 许多困境,充满着许多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是中国在社会工作起步阶段不得不面对的 现实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晰的认识,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才能逐步予以解决。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困境;挑战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 5833(2009)07 0066 05 作者简介:文 军,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学系教授、上海社 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双聘研究员 (上海 200241) 如果以职业化、专业化的现代社会工作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全面建立与重新发展的标志,其起步时间也不过是五年多的事情。虽然,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在少数几个高校中设立了 社会工作与管理 等类似社会工作的专业,但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的步伐直到2000年之后才逐步纳入到政府工作视野中。2003年1月,上海市政府在其当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 中率先明确提出了要 探索建立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制度 。同年3月,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民政局联合发布了 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暂行办法 ,从而揭开了中国内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序幕。2004年7月1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实施 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 ,标志着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在全国的正式建立。近几年来,尤其是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做出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的战略部署之后,中国社会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以高校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由衰到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百年:1、百年衰落,是在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2、百年奋战,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3、百年复兴,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50年左右。这百年复兴,我又把它分为三个30年,这是一个大略的思维。30年打基础,1949-1978年;30年崛起,1979-2009年;3.30年复兴,2010-2040年。 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四大发展趋势 在这么一个可预测的背景下,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的发展,有四大趋势:第一是由初级发达的现代化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第二,中国的整个文明形态将由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第三,中国由发展中的大国走向发达的强国。第四,中国的人口结构将由低端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型)转向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人口结构(纺锤型)。我估计中国在未来50年里面,将跨越两次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现代化将会基本上实现,可能还会延续和进入第三次现代化。 中国崛起的四大机遇 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在21世纪有千载难逢的四大机遇。第一,中国的崛起,刚好处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跨越这个文明变革期,这种文明变革期有可能使中国不需要像发达国家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实行跨越式的发展,为中国的跨越式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实际上,这种发展已经发生了,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在对接第二次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第二,全球化大趋势和亚太的崛起,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世界舞台。如果没有全球化这种格局的出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难度会更大。我们回望欧美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也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国家范围内发生。西方国家是用什么手段打开世界的大门,让世界为它们的现代化服务呢?用强权、用侵略、用殖民主义。它用大炮,用军队打开它想要进入的国家的大门。任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它都要依赖世界,西方国家先行的工业化是用大炮、用暴力、用殖民主义向世界拓展。但中国,非常可惜,不能用军事、暴力的手段,为什么不能呢?因为在我们前面有更强大的国家,我们动用不了这些工具。其次,现在其他的国家也在文明崛起,你也不能动不动就用暴力的手段。我们只能用和平的手段,生产全球化、产业链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资源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信息的全球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平的、正当的、非常灵活广泛的机制和手段。而亚太的崛起,本身对中国的崛起就是一个助力,所以,我们有一个非常难得的世界舞台。第三,世界面临的三大危机,就是前面讲的人与自然冲突的生态危机、人与人冲突的社会危机(特别表现为在国际上,国家与国家冲突的国际社会危机)、以及人与自身冲突的精神危机。这三大危机给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现代化国家,超越西方国家进行文明理念与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它迫使中国要转,走旧的路是走不通的。而中国的文明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它可能是超越性的,它会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范式。应该在两个世纪之交,有“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两种说法。“北京共识”是一个英国的学者提出来的,他把在一个政党的领导下面,采取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概括为“北京共识”,而按照亚当斯密搞的自由市场经济叫做“华盛顿共识”。这两个体系、两种模式、两种理念的较量,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检验。这次金融危机对“北京共识”,对中国的文明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销,大家看到这种模式真的是非常厉害。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国外的学者说,中国会崩溃,有人会说中国会负增长2%-4%,没想到,我们成功“保八”,而且是8.7%。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我们终究非常成功的化解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这是让全世界惊讶的。我相信中国崛起的文明范式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也会引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反思。我们这种范式在共产党领导下,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和文明组织中的政治民主,是一种全新的范式,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第四,世界国际政治版图走向多极化,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战略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没有多极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非常困难的。西方特别是美国将会全力以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精编版

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逐渐融为一体,但是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责任也越来越重。这一切对于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跟随世界潮流,迎接一切挑战,同时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今世界形势、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措施 一、当今世界形势 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同时,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五)、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六)、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七)、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二、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自从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后,对中国面临的环境又多了一些了解,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老话,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当前的相对稳定的世界大环境下,虽然有很多的事在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宏观上来说,基本状况还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方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类制度化的助人专业与职业, 近几年来,我国开始逐渐重视社 会工作的发展。经过初期对欧美国家社会工作的学习,我们必须探究本土化的社 会工作发展路径,最终构建一种符合我国实际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关键词: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社会工作,是一项制度化的以助人为目的的工作,其对于改善社会管理机制以及 完善社会治理方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社会工作的 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把社会工作者列为 未来急需的六大人才之一;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力推进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进程。在这一系列有利政策的推动之下,我国的社会工作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的研究也成为了关键性的 课题。 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发展路径,欧美国家是“先有实践,后有教育”的形式,是一种由下而上的路径。而我国则是“先有教育,后有实践”的形式,是一种由上而下的路径。我们可以大体上将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分为两个 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这一时期是教育层面的发展。这一阶段 正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社会转型引起了许多的社会矛盾与各种问题,作 为外来事物的社会工作在处理转型期间的社会矛盾与各种问题时被寄予了非常高 的期望。所以,部分对社会问题较为敏感的教育从业者,有着一种专业理想主义 的色彩。在他们的努力之下,部分大学逐渐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了大批社会 工作专业的学生,社会工作教育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但是,这种发展一定程度上 存在着过于复制和照搬欧美社会工作形式的缺陷。 第二个阶段,从21世纪初到今天,这一时期是职业层面的发展。在政府的强力 推动之下,社会工作逐步从教育层面发展到职业层面,许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 始创建。许多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开始意识到欧美国家的社会工作理论同中国实 际遇到的问题有不符合的情况,所以,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开始变成更关注的课题。 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的研究 研究了中国社会工作的两个发展阶段,在此试着提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第一,检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把社会工作发展重点专注到本 土性社会工作发展上来。摆脱前期机械模仿欧美国家社会工作的方式,积极拓展 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与中国实际问题的沟通与交流,消除两者之间“专业与非专业” 的对立性。以中国实际问题为重点发展,吸收并汇集欧美国家已经成熟的社会工 作模式,形成互补,发展本土化社会工作形式的探究。 第二,把本土化社会工作创建成一门具有专业性以及科学性的理论体系,深挖、 提取和构建其存在的根本,重点包括哲学理论、社会价值、知识体系、伦理到的、角色分配和实务操作等。一般来讲,我们并没有把本土化社会工作看作是一种科 学或者专业,原因在于我们常常忽略归纳其存在的理论基础,造成缺乏体系性和 传递性,最终呈现的是片段化和分散化的特征。综上所述,发展本土化社会工作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系统归纳其存在的理论基础。

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对的挑战 朱华13社工春1322001200565 内容摘要 个案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个案社会工作在获得了新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探究个案社会工作,为其有序开展提供一些建议,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个案社会工作;发展;挑战 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个人或家庭,其目标是协助服务对象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或矛盾,促进服务对象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目前,个案社会工作已近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个案社会工作概述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内涵,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从个人或家庭的改变着手,以良好工作关系为基础,以专业价值为引导,综合运用个人发展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开展的个别化服务,帮助个人或家庭预防和解决有关问题,促进个人或家庭发展的社会工作方式。个案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协助服务对象应对问题,和服务对象共同分析、解决问题,恢复与培养服务对象的自助能力,个案社会工作是一个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注重信息交流和有效互助,社会个案工作者需要灵活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和服务对象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从而实现工作双方的互动,有效地协助服务对象,个案社会工作就是要找出服务对象的问题根源,引导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培养服务对象的自主能力,帮助服务对象建立健康的人格,从而激发个体潜能,扩大社会福利。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要素。个案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七大要素:价值理念、服务对象、个案工作者、问题、专业关系、环境和机构。个案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承认人的独特性和价值,尊重人的个性。这种价值理念是个案社会工作的灵魂与思想基础,是开展个案社会工作的行动指南。个案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个人或家庭,个案工作者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受过专业训练的对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人员。通常一个好的社会个案工作者需要具有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需要数量掌握人际关系处理技巧,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个案社会工作中的问题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事件或矛盾,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服务对象的内在需要。专注关系贯穿于社会个案工作的整个过程当中,良好的专业关系有助于实现个案关系的目标。个案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社区、家庭中开展的,开展社会个案工作时必须将服务对象放入具体的环境中进行分析,以找准具体工作的突破口与方向。 二、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成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人际关系、心理等多种压力,一些社会局部矛盾不断产生,增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冲突与纠纷。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强调个案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地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前言: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什么是软实力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 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其中,文化软实力,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孔子文化号召力,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符号影响力。 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时候在宋代。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

李迎生 方舒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 李迎生方舒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摘要:中国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府包揽、“差序格局”、非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模式,因在社会快速转型期遭遇严峻挑战而开始了自身的转型进程。这种转型因适应了社会变迁的需要与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业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由于实际社会工作的制度惯性与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不足,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尚存在着两种模式并存、过渡性、不平衡性和民间组织发育不良等问题。中国社会工作模式必须在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通则、克服自身缺陷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模式转型发展 一、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研究的意义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有着许多面孔的综合助人专业,它同时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层次的意义。[②]首先,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社会工作属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发送体系,其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制度设置。社会工作强调提供服务、解决具体问题,是整个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层面,它直接决定了社会福利制度目标的达成;其次,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具有实践属性。西方社会工作,最初起源于宗教团体和上层人士的慈善救助活动,作为一种职业,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仍以其助人活动发挥了巨大功能,在实务领域,社会工作包括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一系列的实践方法,社会工作之所以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发送

体系,也是由其实践取向决定的,没有社会工作的助人行动,社会福利资源就无法通达地输送到社会成员那里;第三,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具有完整而科学的专业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伦理、专业团体和专业技能等。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结果,西方社会早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使得人们对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慈善救助活动无法适应这种要求,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随即趋于专业化。本文主要立足于社会工作制度层面进行探讨,其它两个方面则较少涉及。 制度(Institution)是新制度主义的基本范畴。新制度主义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在形式上是人为设计的构造人类行为互动的约束,是一系列被设计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③]在新制度主义那里,制度概念的涵义涉及非常广泛,既包括规则和程序,也包括组织本身;既有政治、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也把文化、道德甚至意识形态等纳入其中。本文借用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的概念,从制度结构、制度运作,以及文化因素三个方面,尝试性地将社会工作制度界定为:由现代社会设计出来的规定专业助人活动的一系列结构要素、运作程序和文化环境的总称,其中制度结构包括社会工作主体与对象等要素,制度运作包括社会工作程序、机制与过程,文化环境涉及对社会工作产生影响的直接与间接环境。 一般而言,模式是一种理论简化,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和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简洁的描述,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成分及其相

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论文

xx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应如何如应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外交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 由此看来,xx面临的机遇有以下几点: 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是正相关的历史进程这是以往后起大国所没有的历史条件。 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 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这不仅表现在“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日益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出现了“钻石七国”迅速上升的势头,整个非洲经济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孤军奋展发展所遇的阻力会减小。 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论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然而xx所遭受的挑战也是史无前例的。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进出口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能否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将决定中国能否抓住重要机遇,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也在明显增多。朝核、伊核等国际热点问题有升温趋势。中东、中亚地区动荡加剧海盗、恐怖主义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概要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 随着社会转型、体制改革和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作为社会“安全阀”制度组成部分的社会工作日益受到政府的接纳和认同,在政府、社工界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制度化、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迅速发展。但是,当前社会工作还面临重重困境,如专业化水平滞后、社会认同度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制度保障不完善等,尤其是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如何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落地生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同时,在社会工作被引进之前,中国社会便已经存在依靠政府部门和行政手段进行的助人服务制度,即本土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与行政社会工作两者的关系将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探讨。 1.嵌入说:专业向行政的单向移植 “嵌入说”由王思斌提出,它是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指专业社会工作必须进入行政性社会工作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空间发挥作用”。“嵌入”的优势是专业社会工作可以得到政府的合法性认同、足够的生存空间和体制内资源的支持,在短期内实现快速发展。但是,专业社会工作进入政治体制之后,难以保证其独立性、自主性和专业性地位,缺乏自己的话语权,有可能会沦为政府强化社会控制的工具,进而背离其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专业使命。 2.转型说:行政向专业的内在转变 “转型说”强调传统行政社会工作为适应社会转型需要而发生的向专业社会工作靠拢的过程。这种转型既包括行政向专业的转型,也包括专业向本土实践的转型。 3.分立说:专业与行政的分开演进 认为专业社会工作与行政社会工作在起源发展、价值理念、方法技术、运作逻辑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二者很难进行有效的对话和调试,二者平行发展。这种观点主张社会工作必须减少甚至脱离对政府的依赖。 4.未来展望:走向专业与行政的相互融合 "分立说"过分强调两类社会工作之间的差异和分歧,忽略了二者进行建构的可能;嵌入说”中,突出了行政社会工作的主体地位;“转型说”中,则凸显了专业社会工作的主体地位。 在未来的实践中,随着两类社会工作长期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它们之间的关系会从初期的“嵌入”和“转型”阶段逐步过渡到融合阶段,这需要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这种融合趋势体现在理论融合、价值融合和方法融合三个层面。 各种观点的可行性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验证,所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也许是探索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的有效方法。

社会工作发展困境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学院:文法学院 班级:2010级社会工作 姓名:郭冬冬 学号:201008010046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以应用为主的专门学科。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类服务与福利保障,帮助困难者、不幸者恢复生活能力和信心,调整人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宗旨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工作的目标从抽象的意义讲,是提高人的社会功能,协调、平衡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帮助个人群体认识、解决、减少由于人与环境的潜在不平衡,提供预防措施,使之归于平衡。 【关键词】社会工作;发展困境;对策 社会工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社会问题可供选择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面临着重重的困难,其实质是围绕社会工作本土化而展开的。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必须注重发展策略的选择。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理念已经传入我国,但是知道八十年代中期在民政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社会工作的发展才重新提上了日程。这以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高校相继开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为标志。进入九十年代社会工作的发展更是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据统计到2003年全国已有超过一百所高校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估计这一数字还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一、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历史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建筑的存在,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处的社会现实,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现实。在西方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都是与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连的。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社会现实、社会问题挑战的回应。 实际上,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与发展也与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和发展正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开始“解冻”的时期。随着政企、企社分开等改革的深入,部分社会空间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腾出;在社会转型和体制的转轨时期,大量的社会问题开始涌现,这些问题原来是由一些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一些群众组织,如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团体来化解的。但是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原有体制安排是无法解决新的社会问题,于是社会工作被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段和工具得以登堂入室。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端,而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水平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20世纪上半夜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大学里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师生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活动,同时在西方受过正规教

浅谈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浅谈中国面临的 机遇和挑战 学院:XXXXX学院 专业:XXXXXX

班级: XXXXXX班 姓名:桃李华年 学号:XXXXXXXXX 浅谈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自从二战结束以后,从美苏两极格局,再到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旧格局终结,世界再转向多极化发展。目前,美国素有霸权主义阴谋,成为超级大国;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欧共体成为欧洲联盟,全方位扩展其影响;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我国内政、外交生气勃勃,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世界格局正朝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形势基本处在比较安定的状况,和平与发展已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主题,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是局部战乱不断,世界仍不太平。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我国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就像我们个人一样,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国家处在国际环境中,同样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我国要想更高更快的发展,就比必须认清当前世界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今世界仍不太和平,分析其中的原因有:首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其次,恐怖主义给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再次,就是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资源争夺也使和平蒙受阴影。当今世界最显著的问题是南北问

题,南北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北)和发展中国家(南)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是造成南北问题的主要原因。 2010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的经济形势也发生较大的变化。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向养精蓄锐、调整力量的转折,使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发生了调整,全球经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经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大国多强并起,“中等国家”快速发展,开创了大国和中等国家同场竞技和统领全球化潮头的新局面。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从国际环境来看对我国发展有利方面有:一是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规模扩大和进一步稳定出口;二是有利于我国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三是有利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开发。绿色产业在全球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契机。绿色产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为我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重要契机。美元国际地位削弱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美元国际地位削弱刺激国际储备货币进一步多元化,将为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提供更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