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浅析

儒林外史浅析
儒林外史浅析

浅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编写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是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儒林外史》假托明代,对堕落的文士、腐败的朝政和吃人的科举给予揭露。书中人物,交相呼应,有痴迷八股文的马二,有讲究“文行出处”的杜少卿,也有在功名利禄下丧失人性的严贡生等。在黑暗的科举制度下,作者极力歌颂出污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份的真儒名贤杜少卿。杜少卿是《儒林外史》第一人物,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中有正派也有反派(比如匡超人),作者本意力挺的则是正派中的庄虞杜迟诸贤人,而这几位之中,杜少卿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况,因之也成为书中花费笔墨最多、个性最丰满、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在杜少卿身上,作者以自己的原型,把个人的切肤之痛置放在理性的体认和历史的嘲讽之下,写出了复杂而多厄的文化生命现象。

一、淡薄功名,傲视权贵。

杜少卿是作者极力称赞的人物,淡薄功名,讲究“文行出处”,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在科举制度和八股毒害的世间,科举成为求取功名仕途的桥梁,极少数人一跃而上,一旦成名就变身为鱼肉百姓、贪得无厌的假名士,一味追逐功名富贵,从而“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

杜少卿与之完全不同,他是真儒名贤,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他自己是秀才,一提到县里的秀才,他就骂:“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有个叫臧荼的,像马二一样,跑来对他说补了廪就可以坐堂、洒签、打人。但杜少卿根本看不起这样的人,嬉笑怒骂地说:“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之不及,装病拒绝出仕。汪盐商生日宴请王知县,三番五次请杜少卿作陪。杜少卿坚拒绝道:“他果然仰慕我,他为什么不先来拜我,倒叫我拜他?况且倒运做秀才,见了本处知县,就要称他老师!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的?”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之不及,装

病拒绝出仕。

话说杜少卿别了迟衡山出来,问小厮道:“那差人他说甚么?”小厮道:“他说,少爷的文书已经到了。李大老爷吩咐县里邓老爷,请少爷到京里去做官。邓老爷现住在承恩寺。差人说,请少爷在家里,邓老爷自己上门来请。”杜少卿道:“既如此说,我不走前门家去了,你快叫一只船,我从河房栏杆上上去。”当下,小厮在下浮桥雇了一只凉蓬,杜少卿坐了来家。忙取一件旧衣服、一顶旧帽子,穿戴起来,拿手帕包了头,睡在床上。叫小厮:“你向那差人说,我得了暴病,请邓老爷不用来。我病好了,慢慢来谢邓老爷。”小厮打发差人去了。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甚么妆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

由此可见,杜少卿对功名富贵的藐视与不屑。

二、对妇女尊重,反对歧视和摧残。

(一)、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

在封建社会的毒害下,世人皆以“三从四德”约束女子。《大明律》中还首次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明清统治者基于维护自身业已腐朽的制度的需要,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所谓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民间那密布的贞节牌坊和各地方志中守节一生、甚至殉夫从死的妇女大量的涌现。

杜少卿却不顾封建社会礼法的束缚,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反对约束妇女的“三从四德”。别人劝他纳妾,他引用晏子的话:“今虽老而丑,我固反见其姣且好也。”他反对纳妾,说:“娶妾的事,小弟觉得最伤天理。天下不过是这些人,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小弟为朝廷立法:人生须四十无子,方许娶一妾,此妾如不生子,便遣别嫁。”他敢于在封建社会窒息的时代在

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不惧别人异样的眼光。大醉后,任性挥洒,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让路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在尊重妇女方面,杜少卿与贾宝玉相得益彰,皆以平等心态对待妇女,不任意打骂纳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极力赞扬争取人格独立的妇女,赞扬与封建道德对立的反抗精神。

沈琼枝,是争取人格独立的女性人物代表。沈父沈大年本以为宋家会将女儿明媒正娶,等着宋家择吉过门。但后来发现光景不对,宋家大模大样地要将沈琼枝直接抬到府里去,这不像要将她待为正室的样子,沈父沈大年知道事情不妙,就问女儿:“这门亲事,还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沈琼枝道:“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什么肯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乘轿子,抬到他家去,看他怎样待我。”这是沈琼枝出场后的第一句话,从这精炼的几句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位精明干练的女子,而且从中看出了沈的有勇有谋,她要将一切事情原委弄个究竟后再做打算,看出了她的反抗斗争不是莽撞糊涂的瞎闹一气,而是明白就理的为人格独立和尊严而进行的斗争。她不是怀着替天行道、拯救苍生的使命去奔赴人生的,她是以一种自救的心态与命运抗争的,她的行为包含了她对当时社会清醒地认识:要拯救自己不要企图靠那个混浊不堪是非不分的社会,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拼、去赌,才算是解救自己的唯一出路。

在杜少卿看来,沈琼枝不甘为妾,她设计裹走宋家的金银珠宝,逃到南京卖文过日子,自食其力。人们都把她看作“倚门之娼”,或疑为“江湖之盗”。但杜少卿确认为她是“希奇的客”,并说道“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都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可见不是出于怜悯,而是出于尊重,赞扬的不是她的姿色和才情,而是她蔑视富贵豪华、不畏权势、不肯供人玩弄的反抗精神。从携妻游园,到支持抗婚逃婚,再到反对纳妾,杜少卿的妇女观、夫妻观已经超越他那个时代的限制,达到近代先进思想的境界。

三、讲求传统的美德。

(一)、讲求孝道。

追求恣情任性、不受拘束的生活。在封建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君臣父子、忠孝节义的思想观念下,敢于挑战封建权威的离经叛道的勇士。少卿遵从孝道,“但凡说是见过他家太老爷的,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因此,他对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极为敬重,“养在家里当祖宗看待,还要一早一晚自己伏侍”,连他的夫人也亲自“煨人参”、“送人参”。当娄太爷病笃之际,有遵循他的意愿送其回乡。娄老太爷病故之后,杜少卿又亲自前往陶红镇祭吊,不因娄太爷的管家身份而有所轻视。杜少卿移家之后所剩总计不过千把多银子,用了三百两银子秀将泰伯祠,用古礼古乐致祭,借此大家学习礼乐,成就人才,以此达到颜渊所提出的“一日行习礼乐,一日之唐虞;一月行习,一月唐虞也;一人行习礼乐,一人之尧舜;人人行习,人人尧舜也”的理想。[1]

杜少卿与郭孝子素昧平生,然而敬他二十多年走遍天下寻访父亲的孝行,不避通叛的嫌疑,留他在家里歇息。与夫人张罗替他浆洗衣服,治酒款待,为他求虞博士的介绍信,自己寻衣服当银子给他准备盘缠,一切做得自然。他和六朝文人一样反对名教而回归自然,把自然山水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对妻子说:“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

(二)、乐于助人,扶危济困,尚义任侠。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给与慷慨无私的帮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史记·游侠列传》写到:“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颂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己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

杜少卿平生既不行盐营典,又不出仕为宦,别无生财之道、赚钱之能,但却又“最好做大老官”,只要听见人向他说些苦,他就那大把的银子奉上。且施恩不图报,例如:

“门上人进来禀道:“张二爷来了。”只见张俊民走进来,跪下磕头。杜少卿道:“你又怎的?”张俊民道:“就是小儿要考的事,蒙少爷的恩典,”杜少卿道:“我已说过了。”张俊民道:“各位廪主先生听见少爷吩咐,都没的说,只要门下捐一百二十两银子修学宫,门下那里捐的起?故此,又来求少爷商议。”杜少卿道:“只要一百二十两,此外可还再要?”张俊民道:“不要了。”杜少卿道:“这容易,我替你出。你就写一个愿捐修学官求入籍的呈子来。臧三哥,你替他送到学里去,银子在我这里来取。”臧三爷道:“今日有事,明日我和你去罢。”张俊民谢过,去了。”

即使他自己的生活极为贫困,捉襟见肘的现象不断出现,也不改其乐于助人的性情。例如他的表兄余有达来南京探望,他却无力为其接风,幸亏庄濯汇送来节礼,这主人才做得成。

四,敢于向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挑战。

杜少卿敢于对某些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提出大胆的挑战,表现了离经叛道的可贵勇气。高翰林指斥杜少卿“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这恰好说明杜少卿眼里没有封建的等级名分和尊卑秩序,不屑于封建正统的“正经人”。

当朱熹对经书的注释被钦定为标准答案的时候,他敢于挺身说只依朱注是“固陋”,认为“朱文公解经,自立一说,也是要后人与诸儒参看。而今丢了诸儒,只依朱注,这是后人固陋。”他写了一部《诗说》,竟敢与朱熹唱反调。

《诗经》的《郑风·溱洧》是一副古代风俗图画。农历三月上巳那天,溱洧两河春水涣涣,人们都到水边采花草拔除不详。在这种群众聚会的场合,青年男女互赠芍药以结爱情。汉儒解释这首诗说“此诗淫奔者自叙之词。”朱熹的《诗集传》说《溱洧》是“淫奔者自叙之词”,杜少卿反驳说:“《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2]一点微小的学究式的胜利,这是在批驳理学教条,捍卫自己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信念。

他对《女目鸡鸣》的解释,宣说着一种弃却功名富贵怡然自乐的生活境界。他极力反对,认为应“依子孙谋杀祖父的律,立刻凌迟处死”。杜少卿夫妇是平等的、恩爱的,“携着娘子的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游走了一里多路。夫妇逛园游山,携手同行,在今天是极平常的事,但在封建社会却有违男尊女卑,“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男子由右,女子由左”(《礼·内则》)和男女授受不亲的礼规,有伤风化。世人称奇,因而在他们携手春游的当时,“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

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儿,杜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斟起酒来,拿在手里,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着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

杜少卿要变卖住屋移家南京时,先和娘子商议,娘子依了才行动。在这里丝毫看不见封建的夫权、“夫为妻纲”、“妻受命于夫”、“三从四德”的古训古礼。

五、尊重个性,反对名教而回归自然。

杜少卿家到南京之后,封建统治者为征聘人才,诏开“博学鸿词”科,三品以上官员及各省督抚保荐人才,送京廷试。这种征辟大典几十年才遇一次,多少文人士子梦寐以求,乞望被荐。朝廷征辟他,为辞征辟,他不惮麻烦,先是礼让与安徽巡抚李大人,后托病故辞于天长县令邓大人。他辞征辟的理由是“麋鹿之性,草野惯了”,麋鹿就是四不像,这是说自己像“四不像”那样自由自在惯了,执意不受朝廷的笼头,不受牢笼,辞掉以后高兴地说从此要“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这后半句反映了个体人格的觉醒和追求,前半句“逍遥自在”表现了一种不为外物所囿的超拔情怀,一种以主体为本体的人生境界。说明杜少卿不远做朝廷的驯服工具,把君臣之称都丢掉了。[3]

他初搬到秦淮河房,与友朋聚会的情景,就很有自由放恣的气氛:“将河房窗子打开了,众客散坐,或凭栏看水,或啜茗闲谈,或据案观书,或箕踞自适,

各随其便。”既尊重别人的个性,待人接物也就颇有平等的色彩。他“不喜欢人叫他老爷”,也不以老爷自居,把门客娄焕文“当作祖宗”亲自服侍,平素“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杜少卿做豪杰,接待四方宾客,三教九流,阶层广泛,而他待人有一准则,就是平等,惟独对官场横眉冷对,“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

吴敬梓先生笔下的杜少卿,是理想中的作者自况,现实中,吴敬梓先生曾困顿到冬夜绕城步行数十里借以暖足的地步,书中的杜少卿还不曾到这样的窘境。这是作者自己不忍,亦是为读者的不忍着想。高翰林至少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不可学天长杜仪”——但不是他说的理由,而是因为,杜少卿实在是天人自成,非人力可以穿凿效仿的。

杜少卿是一个生活在末世但已然有所觉醒并不断反思的人物。他的出现无疑是讲既沉重又黑暗的封建黑墨炸出一条缝隙,虽然他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士人该走什么样子的道路,却显然昭示了士人之前所走道路的不可行性。杜少卿不愿为官,但不似陶渊明的隐逸,而是积极的参与社会;他不满官场的黑暗,但不同于阮籍嵇康的怪诞和杜甫的忧国忧民,他另有生活情趣;在支持个性自由和女性解放方面,他比贾宝玉更为积极乐观。[4]

杜少卿较之传统的贤儒有着狂放不羁的性格,少了些迂阔古板;较之六朝名士,有着传统的道德操守,少了些颓唐放诞。他是一个既有传统品德又有名士风度的人物,既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又闪耀着时代精神,带有个性解放色彩鲁迅先生盛称《儒林外史》是中国旧小说中唯一当得起最完善意义上的讽刺小说这一概念的艺术作品。该书以其“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辛辣讽刺的语言,尖锐地攻击了残害文人的科举制度,其“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绵延几千年的文化体系,被投诸于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发生了深刻的异变,异变所带来的不安和动荡,痛苦和毁灭,集中冲击着文化体系的承传者知识分子,改变和左右着他们的人生选择的走向。《儒林外史》俯仰百年,写了几代儒林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命运,他们为追逐功名富贵而不顾“文行出处”,把生命耗费在毫无价值的八股制艺、无病呻吟的诗作和玄虚的清谈之中,造成了道德堕落,精神荒谬,才华枯萎,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对于理想的文人应该怎样才能赢得人格的独立和实现人生的价值,吴敬梓又陷入理性的沉思之中。

浅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编写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是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儒林外史》假托明代,对堕落的文士、腐败的朝政和吃人的科举给予揭露。书中人物,交相呼应,有痴迷八股文的马二,有讲究“文行出处”的杜少卿,也有在功名利禄下丧失人性的严贡生等。在黑暗的科举制度下,作者极力歌颂出污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份的真儒名贤杜少卿。杜少卿是《儒林外史》第一人物,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中有正派也有反派(比如匡超人),作者本意力挺的则是正派中的庄虞杜迟诸贤人,而这几位之中,杜少卿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况,因之也成为书中花费笔墨最多、个性最丰满、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在杜少卿身上,作者以自己的原型,把个人的切肤之痛置放在理性的体认和历史的嘲讽之下,写出了复杂而多厄的文化生命现象。

一、淡薄功名,傲视权贵。

杜少卿是作者极力称赞的人物,淡薄功名,讲究“文行出处”,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在科举制度和八股毒害的世间,科举成为求取功名仕途的桥梁,极少数人一跃而上,一旦成名就变身为鱼肉百姓、贪得无厌的假名士,一味追逐功名富贵,从而“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

杜少卿与之完全不同,他是真儒名贤,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他自己是秀才,一提到县里的秀才,他就骂:“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有个叫臧荼的,像马二一样,跑来对他说补了廪就可以坐堂、洒签、打人。但杜少卿根本看不起这样的人,嬉笑怒骂地说:“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之不及,装病拒绝出仕。汪盐商生日宴请王知县,三番五次请杜少卿作陪。杜少卿坚拒绝道:“他果然仰慕我,他为什么不先来拜我,倒叫我拜他?况且倒运做秀才,见了本处知县,就要称他老师!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的?”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之不及,装

病拒绝出仕。

话说杜少卿别了迟衡山出来,问小厮道:“那差人他说甚么?”小厮道:“他说,少爷的文书已经到了。李大老爷吩咐县里邓老爷,请少爷到京里去做官。邓老爷现住在承恩寺。差人说,请少爷在家里,邓老爷自己上门来请。”杜少卿道:“既如此说,我不走前门家去了,你快叫一只船,我从河房栏杆上上去。”当下,小厮在下浮桥雇了一只凉蓬,杜少卿坐了来家。忙取一件旧衣服、一顶旧帽子,穿戴起来,拿手帕包了头,睡在床上。叫小厮:“你向那差人说,我得了暴病,请邓老爷不用来。我病好了,慢慢来谢邓老爷。”小厮打发差人去了。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甚么妆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

由此可见,杜少卿对功名富贵的藐视与不屑。

二、对妇女尊重,反对歧视和摧残。

(一)、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

在封建社会的毒害下,世人皆以“三从四德”约束女子。《大明律》中还首次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明清统治者基于维护自身业已腐朽的制度的需要,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所谓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民间那密布的贞节牌坊和各地方志中守节一生、甚至殉夫从死的妇女大量的涌现。

杜少卿却不顾封建社会礼法的束缚,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反对约束妇女的“三从四德”。别人劝他纳妾,他引用晏子的话:“今虽老而丑,我固反见其姣且好也。”他反对纳妾,说:“娶妾的事,小弟觉得最伤天理。天下不过是这些人,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小弟为朝廷立法:人生须四十无子,方许娶一妾,此妾如不生子,便遣别嫁。”他敢于在封建社会窒息的时代在

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不惧别人异样的眼光。大醉后,任性挥洒,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让路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在尊重妇女方面,杜少卿与贾宝玉相得益彰,皆以平等心态对待妇女,不任意打骂纳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极力赞扬争取人格独立的妇女,赞扬与封建道德对立的反抗精神。

沈琼枝,是争取人格独立的女性人物代表。沈父沈大年本以为宋家会将女儿明媒正娶,等着宋家择吉过门。但后来发现光景不对,宋家大模大样地要将沈琼枝直接抬到府里去,这不像要将她待为正室的样子,沈父沈大年知道事情不妙,就问女儿:“这门亲事,还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沈琼枝道:“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什么肯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乘轿子,抬到他家去,看他怎样待我。”这是沈琼枝出场后的第一句话,从这精炼的几句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位精明干练的女子,而且从中看出了沈的有勇有谋,她要将一切事情原委弄个究竟后再做打算,看出了她的反抗斗争不是莽撞糊涂的瞎闹一气,而是明白就理的为人格独立和尊严而进行的斗争。她不是怀着替天行道、拯救苍生的使命去奔赴人生的,她是以一种自救的心态与命运抗争的,她的行为包含了她对当时社会清醒地认识:要拯救自己不要企图靠那个混浊不堪是非不分的社会,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拼、去赌,才算是解救自己的唯一出路。

在杜少卿看来,沈琼枝不甘为妾,她设计裹走宋家的金银珠宝,逃到南京卖文过日子,自食其力。人们都把她看作“倚门之娼”,或疑为“江湖之盗”。但杜少卿确认为她是“希奇的客”,并说道“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都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可见不是出于怜悯,而是出于尊重,赞扬的不是她的姿色和才情,而是她蔑视富贵豪华、不畏权势、不肯供人玩弄的反抗精神。从携妻游园,到支持抗婚逃婚,再到反对纳妾,杜少卿的妇女观、夫妻观已经超越他那个时代的限制,达到近代先进思想的境界。

三、讲求传统的美德。

(一)、讲求孝道。

追求恣情任性、不受拘束的生活。在封建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君臣父子、忠孝节义的思想观念下,敢于挑战封建权威的离经叛道的勇士。少卿遵从孝道,“但凡说是见过他家太老爷的,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因此,他对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极为敬重,“养在家里当祖宗看待,还要一早一晚自己伏侍”,连他的夫人也亲自“煨人参”、“送人参”。当娄太爷病笃之际,有遵循他的意愿送其回乡。娄老太爷病故之后,杜少卿又亲自前往陶红镇祭吊,不因娄太爷的管家身份而有所轻视。杜少卿移家之后所剩总计不过千把多银子,用了三百两银子秀将泰伯祠,用古礼古乐致祭,借此大家学习礼乐,成就人才,以此达到颜渊所提出的“一日行习礼乐,一日之唐虞;一月行习,一月唐虞也;一人行习礼乐,一人之尧舜;人人行习,人人尧舜也”的理想。[1]

杜少卿与郭孝子素昧平生,然而敬他二十多年走遍天下寻访父亲的孝行,不避通叛的嫌疑,留他在家里歇息。与夫人张罗替他浆洗衣服,治酒款待,为他求虞博士的介绍信,自己寻衣服当银子给他准备盘缠,一切做得自然。他和六朝文人一样反对名教而回归自然,把自然山水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对妻子说:“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

(二)、乐于助人,扶危济困,尚义任侠。

在别人遇到困难时给与慷慨无私的帮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史记·游侠列传》写到:“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颂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己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

杜少卿平生既不行盐营典,又不出仕为宦,别无生财之道、赚钱之能,但却又“最好做大老官”,只要听见人向他说些苦,他就那大把的银子奉上。且施恩不图报,例如:

“门上人进来禀道:“张二爷来了。”只见张俊民走进来,跪下磕头。杜少卿道:“你又怎的?”张俊民道:“就是小儿要考的事,蒙少爷的恩典,”杜少卿道:“我已说过了。”张俊民道:“各位廪主先生听见少爷吩咐,都没的说,只要门下捐一百二十两银子修学宫,门下那里捐的起?故此,又来求少爷商议。”杜少卿道:“只要一百二十两,此外可还再要?”张俊民道:“不要了。”杜少卿道:“这容易,我替你出。你就写一个愿捐修学官求入籍的呈子来。臧三哥,你替他送到学里去,银子在我这里来取。”臧三爷道:“今日有事,明日我和你去罢。”张俊民谢过,去了。”

即使他自己的生活极为贫困,捉襟见肘的现象不断出现,也不改其乐于助人的性情。例如他的表兄余有达来南京探望,他却无力为其接风,幸亏庄濯汇送来节礼,这主人才做得成。

四,敢于向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挑战。

杜少卿敢于对某些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提出大胆的挑战,表现了离经叛道的可贵勇气。高翰林指斥杜少卿“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这恰好说明杜少卿眼里没有封建的等级名分和尊卑秩序,不屑于封建正统的“正经人”。

当朱熹对经书的注释被钦定为标准答案的时候,他敢于挺身说只依朱注是“固陋”,认为“朱文公解经,自立一说,也是要后人与诸儒参看。而今丢了诸儒,只依朱注,这是后人固陋。”他写了一部《诗说》,竟敢与朱熹唱反调。

《诗经》的《郑风·溱洧》是一副古代风俗图画。农历三月上巳那天,溱洧两河春水涣涣,人们都到水边采花草拔除不详。在这种群众聚会的场合,青年男女互赠芍药以结爱情。汉儒解释这首诗说“此诗淫奔者自叙之词。”朱熹的《诗集传》说《溱洧》是“淫奔者自叙之词”,杜少卿反驳说:“《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2]一点微小的学究式的胜利,这是在批驳理学教条,捍卫自己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信念。

他对《女目鸡鸣》的解释,宣说着一种弃却功名富贵怡然自乐的生活境界。他极力反对,认为应“依子孙谋杀祖父的律,立刻凌迟处死”。杜少卿夫妇是平等的、恩爱的,“携着娘子的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游走了一里多路。夫妇逛园游山,携手同行,在今天是极平常的事,但在封建社会却有违男尊女卑,“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男子由右,女子由左”(《礼·内则》)和男女授受不亲的礼规,有伤风化。世人称奇,因而在他们携手春游的当时,“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

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儿,杜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斟起酒来,拿在手里,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着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

杜少卿要变卖住屋移家南京时,先和娘子商议,娘子依了才行动。在这里丝毫看不见封建的夫权、“夫为妻纲”、“妻受命于夫”、“三从四德”的古训古礼。

五、尊重个性,反对名教而回归自然。

杜少卿家到南京之后,封建统治者为征聘人才,诏开“博学鸿词”科,三品以上官员及各省督抚保荐人才,送京廷试。这种征辟大典几十年才遇一次,多少文人士子梦寐以求,乞望被荐。朝廷征辟他,为辞征辟,他不惮麻烦,先是礼让与安徽巡抚李大人,后托病故辞于天长县令邓大人。他辞征辟的理由是“麋鹿之性,草野惯了”,麋鹿就是四不像,这是说自己像“四不像”那样自由自在惯了,执意不受朝廷的笼头,不受牢笼,辞掉以后高兴地说从此要“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这后半句反映了个体人格的觉醒和追求,前半句“逍遥自在”表现了一种不为外物所囿的超拔情怀,一种以主体为本体的人生境界。说明杜少卿不远做朝廷的驯服工具,把君臣之称都丢掉了。[3]

他初搬到秦淮河房,与友朋聚会的情景,就很有自由放恣的气氛:“将河房窗子打开了,众客散坐,或凭栏看水,或啜茗闲谈,或据案观书,或箕踞自适,

各随其便。”既尊重别人的个性,待人接物也就颇有平等的色彩。他“不喜欢人叫他老爷”,也不以老爷自居,把门客娄焕文“当作祖宗”亲自服侍,平素“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杜少卿做豪杰,接待四方宾客,三教九流,阶层广泛,而他待人有一准则,就是平等,惟独对官场横眉冷对,“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

吴敬梓先生笔下的杜少卿,是理想中的作者自况,现实中,吴敬梓先生曾困顿到冬夜绕城步行数十里借以暖足的地步,书中的杜少卿还不曾到这样的窘境。这是作者自己不忍,亦是为读者的不忍着想。高翰林至少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不可学天长杜仪”——但不是他说的理由,而是因为,杜少卿实在是天人自成,非人力可以穿凿效仿的。

杜少卿是一个生活在末世但已然有所觉醒并不断反思的人物。他的出现无疑是讲既沉重又黑暗的封建黑墨炸出一条缝隙,虽然他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士人该走什么样子的道路,却显然昭示了士人之前所走道路的不可行性。杜少卿不愿为官,但不似陶渊明的隐逸,而是积极的参与社会;他不满官场的黑暗,但不同于阮籍嵇康的怪诞和杜甫的忧国忧民,他另有生活情趣;在支持个性自由和女性解放方面,他比贾宝玉更为积极乐观。[4]

杜少卿较之传统的贤儒有着狂放不羁的性格,少了些迂阔古板;较之六朝名士,有着传统的道德操守,少了些颓唐放诞。他是一个既有传统品德又有名士风度的人物,既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又闪耀着时代精神,带有个性解放色彩鲁迅先生盛称《儒林外史》是中国旧小说中唯一当得起最完善意义上的讽刺小说这一概念的艺术作品。该书以其“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辛辣讽刺的语言,尖锐地攻击了残害文人的科举制度,其“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绵延几千年的文化体系,被投诸于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发生了深刻的异变,异变所带来的不安和动荡,痛苦和毁灭,集中冲击着文化体系的承传者知识分子,改变和左右着他们的人生选择的走向。《儒林外史》俯仰百年,写了几代儒林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命运,他们为追逐功名富贵而不顾“文行出处”,把生命耗费在毫无价值的八股制艺、无病呻吟的诗作和玄虚的清谈之中,造成了道德堕落,精神荒谬,才华枯萎,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对于理想的文人应该怎样才能赢得人格的独立和实现人生的价值,吴敬梓又陷入理性的沉思之中。

郭孝子

是个典型的“孝子”形象。名力,字铁山,父亲曾在江西做官,降过宁王,所以逃窜在外。他为寻访父亲,20年走遍天下。他得知父亲在四川做了和尚,不顾路途艰险,甚至两次遇虎,几乎丧生。待他找到成都府四十里外的一个庙里,已入佛门的父亲却不认他。他放声大哭,道:“父亲不认儿子,儿子到底是认父亲的!”三番五次,缠得老和尚急了,把他轰了出去。他在门外哭了一场又一场,不敢敲门,便在半里路外租了一间房屋住下,买通道人,日日搬柴运米,养活父亲。不到半年,身上的银子用完了,他耽心父亲饿肚,便在左近人家做工,替人家挑土、打柴、每天寻几分银子,养活父亲。这种近乎发痴的孝敬,其实正是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体现,在家痴孝,在国必愚忠,这是封建专制国家的统治者最欣赏的。在这个人物身上,可以看出一种专制社会中的扭曲人格。

萧云仙

他从小习武,弹子打得最好。有二位老和尚被一位恶和尚所欺,生死关头,他以弹子打瞎了恶和尚的双眼,为民除了害。后来,内地与少数民族生意人发生战争,父亲令他前往投靠征剿生番的少保,为皇上效力。他机智勇敢,率领五百人,杀进城中,立了大功,提升为千总,留下管辖生番。在他任职期间,为民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将该地治理得“仿佛江南光景”。人民安居乐业,万般感激,甚至立了牌坊为他烧香叩头。但上面反而责难下来,令他赔偿因修城所需的费用。这里表现出作者对当时赏罚不明现象的愤怒。

王胡

杜少卿的管家,一个十分势利的小人。他知道主人不善理财,便在杜少卿卖地急用钱时,从中精打细算,捞取银两。他平时喜喝酒,在收到鲍廷玺的贿赂之后,他又帮助鲍廷玺在主人那儿诈了一百两银子。在主人变卖了最后的田产,带他前往南京的途中,他在路上见不是事,拐了二十两银子走了。对于这种见利忘义的小人,杜少卿付之一笑。这笑里带有极大的蔑视。

洪憨仙

一个惯弄玄虚的江湖骗子。他本是买卖人,为赚大钱,丢下生意欺世盗名,自称活了三百多岁,是个活神仙。他将白银涂上黑炭,说是能将黑炭炼成银子。正巧碰到迂腐的马二先生,马二先生信以为真,直到憨仙一日突然病死,真相大白,马二先生才知道憨仙不过只有66岁,并非活神仙。

张铁臂

江湖侠客,是娄公子的坐上客。人们称他铁臂,是因为他与朋友赌赛,叫他睡在街心,让牛车在他伸着的膀子上辗过,结果膀子上一点痕迹也没有,于是人们就称他“铁臂”。他自称学得十八般武艺,惯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喜打天下有本事的好汉,银钱到手,又最喜帮助穷人,最后落得四海为家。有一天夜里,张铁臂满身血污,手里提了一个草囊,娄氏二公子大惊失色,张铁臂说,草囊中是他仇人的头。他说平生只有一恩人一仇人,如今仇人已杀,须娄公子借五百两银子去报答恩人。等报答完恩人,他将回来用自制的药末将人头化为水,不留痕迹。二公子给他钱后,等了多时,不见他人来,等打开草囊一看,不过是一个猪头。至此,二位公子恍然大悟,所谓侠客张铁臂,亦不过是一位江湖骗子而已。

凤四老爹

是儒林之外性格豪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客。万青云假冒中书,为官府追拿,凤四老爹义气相帮,为他买了个真中书,免了官司。当万中书感恩不尽的时候,凤四老爹却大笑道:“我与你既非旧交,向日又不曾受过你的恩惠,这不过是我一时偶然高兴,你若认真感激起我来,那倒是鄙夫之见了。”在途中,他帮丝客人,设巧计制淫妇,要回被拐走的四封银子;到了杭州,他又替陈正公向无赖毛二胡子讨债。与那些温文尔雅的读书人相比,他的人格倒显得更有生气,更有光彩一些。他身上很少受到科举制的熏染,所以,他活得更像一个人!

沈琼枝

她是在封建社会里,能捍卫自己人格尊严,不向邪恶屈服的难得的妇女形象。盐商宋为富用欺骗手段娶她为妾,父亲上诉知县,知县又被宋盐商买通,官司败诉,沈琼枝毅然逃离宋家。到了南京,自食其力,以

卖诗文和刺绣为生。她怒斥流氓地痞、蔑视衙役,在极端仇视妇女的环境中,傲然挺立。名士杜少卿对她

的评价是很准确的:“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为土芥,这就可敬的

极了!”

鲁编修官作到翰林,50岁离京返家,有一妻一女。因没有儿子继承举业,便把女儿当作儿子一样培养,从小教鲁小姐作八股文章。在他心中,一切诗词赋都不过是野狐禅,唯有举业才是正经学问。他对女儿说:“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他爱蘧太守的公孙有才华,便择他为婿,希望他能继承事业。但在女儿完婚后,他见女婿只会诗词歌赋,不通八股,便出两个题让他作,结果蘧公孙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些诗歌上的话,又有两句像《离骚》,又有两句…子书?,不是正经文学,因此,心里着气。他与妻子商量再娶一个如君,早养出一个儿子来叫他读书,接进士的书香。妻子说他年纪大了,劝他不必,他就着了重气,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也有些歪斜。鲁编修是科场上的成功者,也是科举制的维护者,但作品通过他晚年的凄凉,作了深刻的讽刺。虞华轩

他是个神童,后来经史子集之书,无一样不曾熟读。到了二十多岁,学问成了,一切兵、农、礼、乐、工、虞、水、火之事,提了头就知道尾,文章及枚、马,诗赋追李、杜。他曾祖是尚书、祖父为翰林、父是太守,真正是个大家。无奈他虽有这一肚子学问,五河人总不许他开口。五河人是认钱、认官,不认学问品行的。他十分厌恶这地方的势利,因此激而为怒,常以恶作剧来取乐。他积下银子,便叫兴贩田地的人家来,说要买田买房子,等价钱讲得差不多,又臭骂那些人一顿,不买,以此开心。成老爹是个兴贩行的行头,这人刁滑势利,见钱眼开。虞华轩对他说要买田产,成老爹撒谎说近几日都有人请他吃饭,须等些日子。虞华轩知道其中有诈,便将计就计,最后让成老爹坐在旁边,看别人大吃大喝,而自个有苦难言,只好一碗接一碗地喝茶等,越喝越饿。虞华轩以恶作剧的方式对付他周围的人,他的心里其实也是很苦的。娄三公子、娄四公子

他们是娄中堂的两个公子,在作品中经常是同时出现,性格情趣也无明显差异。他们虽出身望族,但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中鼎甲,入翰林,于是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他们每说:“自从永乐篡位之后,明朝就不成个天下。”到酒酣耳热,更要发这一种议论。他们看破了科举,结识了一批江湖上的风流之士,他们很赏识那些能看破功名的人。被人戏称为“老阿导”的杨执中,虽是生意人出身,却不善经营,只知垂帘看书,亏了本被送进监狱,二位公子得悉后,捐金赎朋友,并多次登门求见。作为宰相的公子,他们身上没有咄咄逼人的公子哥气派,当他们在河上遇见别人打着他家旗号招摇撞骗时,他们能以和言相劝,这些都是很可贵的。他们先后结识了吟诗的牛布衣,击剑的张铁臂,打哄说笑的陈和甫,俊俏风流的蘧公孙,古貌古心的杨执中,怪模样的权勿用。结果,张铁臂是骗子,权勿用正被官府追拿,二位公子落个没趣,又断绝了与江湖风流们的来往。

汤镇台

他为朝廷效力,一身正义,苗人扰乱边塞,上面派他前往平乱,他智勇过人,用兵有方,平息了叛乱。雷太守妒能嫉才,将拿获的贼头和叛敌的冯君瑞枭首示众,然后具了本奏进京,反诬陷汤镇台“率意轻进,糜费钱粮”,“好事贪功”。结果使汤被降三级调用。作者塑造汤镇台,旨在批判当时是非颠倒、赏罚不明的社会制度。

季遐年

他是作者塑造的理想人物。在他身上,既没有官场上的虚伪,又没有儒生们的迂腐。他自小无家无业,在寺院里安身,与和尚一块随堂吃饭。他的字写得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他用的笔,都是人家用坏了不要的。他写字,要等他情愿,他才高兴,他若不情愿,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给他,他正眼儿也不看。每日写了字,得了人家的笔资,自家吃了饭,剩下的钱就不要了,随便不相识的穷人,就送了出去。一日,施家请他去写字,门人见他模样,不让他进,他进去

之后,冲着主人破口大骂:“你是何等之人,敢来叫我写字!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

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骂完,不写字就走了。他是一个看破官场,保持着自己人格、灵性的人,作者把

他放到小说的最后一章,无疑正体现了作者的理想。

王太

他是小说最后一章被作者塑造的四个理想人物之一。他祖代是三牌楼卖菜的,到他父亲手里,穷了,把菜园都卖掉了。他自小儿最喜下围棋,后来父亲死,他无以为生,每日到虎踞关一带卖火纸筒过活。一日,妙意庵做会,有三四个大老官族拥着两个人在那里下棋,号称是天下的国手。王太挨着身子上前去偷看,小厮们看他穿的褴楼,推推搡搡,不许他上前。底下坐的主人问他是否会下棋,他只是嘻嘻笑,说:“略晓得些。”那些人与他下棋,本是想让他出丑的,没想到他的棋厉害,只下了半盘,那姓马的就输了。众人大惊,要拉着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哪里还有个快活似杀矢棋的事!我杀过矢棋心里快活极了,哪里还吃得下酒!”说毕,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就去了。

荆元

他是作者塑造的由着自己性子活着,不为世俗所束缚的理想人物。他是个裁缝,每日替人家做活,余下工夫就弹琴写字,也极喜欢做诗。在当时看来,做裁缝是极低贱的活,别人便问他:“你既要做雅人,为甚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他说:“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一日,荆元来到清凉山下,与一位种田的老者品茶闲聊,十分羡慕老爹的清闲自在,在老爹的邀请下,次日抱了琴来到清凉山,与老爹席地而坐,弹了起来。“铿铿锵锵,声振林木,那些鸟雀闻之,都栖息枝间窃听。弹了一会,忽作变徵之音,凄清宛转,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文到此处,可以看出,二位得道之人,虽无言语交流,然其魂魄相交已达很深的默契境界。本文将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思想的矛盾性两个方面,对王玉辉人物形象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探求和发现。

一.多次“恸哭”:人物性格多元化的层层展开

王玉辉人物性格的丰富和发展,是通过小说中王玉辉多次为亡女和亡友而“恸哭”这一故事情节得以展现的。下面,让我们通过对王玉辉多次的“恸哭”进行分析,以把握人物性格发展的轨迹。

在小说中出场时,王玉辉几十年醉心八股举业不能得中功名,六十多岁时一身潦倒穷困,还为了纂写三部宣扬程朱理学的书而没有功夫做馆教书,使家庭生活的拮据状况雪上加霜,可见八股举业和封建礼教给他造成的物质困顿。他不仅积极著述提倡和宣扬封建礼教教义,还将之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当他的三女儿要为亡夫“殉节”时,他不但丝毫不加劝阻,而且大加鼓励,当三女儿因八日不食而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他竟然仰天大笑道“死得好!”还劝慰自己的妻子不须悲伤,说女儿是得了一个“好题目”而死。在他看来,生命的价值就是为了换取封建礼教的褒扬,甚至死也要抓住一个“好题目”去死,才能死得有意义。封建礼教提倡的价值体系已经主导了他的判断,在理学教条和人伦亲情之间,他选择了前者。此时,王玉辉的性格形象呈现为一个狂热追求八股功名、狂热信奉封建礼教、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的迂腐儒生形象。

然而,在官方机构和阖县乡绅为三女儿立贞洁牌坊之后的宴席上,他“到了此时,转觉伤心,辞了不肯来”。紧接着,他因不忍看老妻在家悲痛而外出短游时,“一路看着湖光山色,悲悼女儿,凄凄惶惶”,说明他是在乎自己的爱女、重视人伦亲情的。而在去西湖的旅途中,他“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王玉辉的性格在这句文字中得到了发展。“心里哽咽”一句,表明王玉辉也有常人的悲欢离合之情,内心也会和平常人一样因情感波澜而欢喜或悲痛;一个“直”字,简约而又深刻地描绘出了王玉辉因看到与亡女年纪相仿的妇人而联想到自己逝世的爱女,泪水不由自主夺眶而出的情感状态,呈现出其内心难以抑制的悲痛。这样,王玉辉的性格又表现为一个具有普通人伦情愫的慈父形象,其性格中的另一面呈现了出来。

随后,王玉辉在拜访老友时的恸哭,使得王玉辉的性格形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这短短的一段文字中,王玉辉一共哭了四次,这多次恸哭中蕴含的深意下文会加以解析,但从表象上看,这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因为当时只有老友之子而没有官员、缙绅或像他一样的“好礼”的寒士在场,此时

他没有必要作秀给谁看。这就从一个侧面呈现出他的重情重义,也使王玉辉的人物性格实现了多元化。

由上可知,作家通过设置王玉辉为亡女和亡友的多次恸哭的故事情节,使王玉辉的性格形象由故事开始时泯灭人性的狂热理学信徒形象,兼有了慈父形象、义友形象,为我们呈现出理学厅堂中六亲不认的迂腐儒生王玉辉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性格方面,实现了人物性格塑造的多元化。同时,王玉辉人物性格的三个方面是不协调的,这就为王玉辉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的揭示提供了性格载体。

二.“中途清醒”:人物思想矛盾性的层层剥露

鲁迅先生在《呐喊·序言》中作了“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这样一个比喻,并与老朋友金心异进行了关于“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的做法正确与否的争论。笔者认为,吴敬梓塑造的王玉辉形象,正是“迷信八股、笃信礼教的无智迂儒”这一类儒生中的一个“中途清醒”的特殊人物形象,他有着“无智迂儒”的共性,更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突出地表现为他的“中途清醒”。作家通过设置爱女殉夫这个极具艺术表现力的情节,将王玉辉置于提倡礼教教义、逼死亲生女儿这一对思想矛盾中,对亡女的无限悲痛迫使他从封建礼教的狂热信仰中清醒过来;通过对老友逝世这一情节的设置,将王玉辉置于以获得礼教的褒扬为精神支柱、精神支柱的崩塌这一对思想矛盾中,迫使他从被礼教所蒙蔽的价值观中清醒过来——在这两次“中途清醒”的过程中,他思想上的矛盾和斗争也得以层层剥露,这体现出了小说深刻的思想内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第一,爱女殉夫给他带来的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爱女殉夫这一情节,将王玉辉置于自相矛盾的精神困境中,让狂热信奉封建礼教教义的他亲口去尝食封建礼教带来的残酷戕害。从王玉辉所笃信和宣扬的封建礼教教义来讲,女儿殉夫的行为是光耀门楣的节烈之行,做父亲的应该提倡这种行为并为之欣喜,王玉辉起初也是这样做的。但是他在女儿去世后,由“转觉伤心,辞了不肯来”到“一路看着湖光山色,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再到最后看见与女儿年纪相仿的妇人时“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悲伤程度是越来越深的,从中可以窥见他思想中的矛盾斗争:一直努力用封建礼教所赋予他女儿的贞烈虚名来宽慰自己,但是痛失爱女的悲伤却并未被抚平,反而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剧——难以割舍的人伦亲情在和虚无的礼教教义博弈的过程中一步步占据上风,最终突破了封建教化的精神枷锁,以他的恸哭宣告了亲情的胜利和礼教精神控制的失败。

由此可知,王玉辉在为女儿的恸哭中“中途清醒”了,以血的代价发现了自己信奉终生的封建礼教的欺骗性和毒害性,失去女儿的悲痛和礼教信仰的动摇结合起来给他造成的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深刻地呈现出来。

第二,老友去世给他造成的精神空虚和价值失落。故事开始时,王玉辉就说自己“生平立的有个志向,要纂三部书嘉惠来学”,可见纂书宣扬礼教教义是他的价值追求。他之所以想起去看望这位老友,是因为“他最爱我的书”,即这位朋友是自己著述的欣赏者和仰慕者。“他最爱我的书”这句话看似无意,却为王玉辉为亡友的多次恸哭注入了丰富的思想意蕴。作品中呈现的王玉辉的社会交际并不广泛,他在儒林中的朋友除了徽州府学训导余大先生及其弟余二先生之外,还有的就是这位亡友。余家兄弟作为八股制和封建礼教的既得利益者,自然对王玉辉不顾生活贫困潦倒而发愤著述宣扬程朱理学教义的行为大加褒奖,并给与其一定的物质帮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玉辉的择友标准:共同信奉理学教义,热衷宣扬封建礼教。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老友对王玉辉贫困著书的支持同余家兄弟的提倡一样,是王玉辉纂书的精神支柱,所以老友的去世,意味着王玉辉又失去了一位“知己”,少了一支精神支柱,故而悲痛万分、多次恸哭。

结合王玉辉终身致力八股举业的行为可以看出,王玉辉忍受困顿生活而致力举业、发愤纂写礼教著述的精神动力,或曰其人生奋斗的全部价值追求,都在于获得礼教的褒扬和八股的功名。老友的逝世,象征着他的一支精神支柱的崩溃,使他从对礼教褒扬的狂热追求中清醒过来,看到了自己价值观的脆弱和独立人格的缺失。他发现了问题而又找不到解决办法,加重了自己的精神痛苦和思

想矛盾,这就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礼教和八股科举制度给王玉辉这一类一开始狂热信奉礼教教义而又因为某些原因从对礼教的狂热中“中途清醒”的儒生造成的思想毒害和精神折磨。

由于时代和人物自身的局限性,王玉辉在这两次“中途醒来”之后不可能找到正确的精神道路和解决思想矛盾的办法,这就加剧了他的精神痛苦和折磨,也是王玉辉多次恸哭的根源所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儒林外史》中,作家通过巧妙设置故事情节,将王玉辉的多元性格与矛盾思想结合起来加以呈现,揭示出王玉辉“迷信八股、笃信礼教”的最终结果,是同时遭受着生活困顿和精神痛苦的双重折磨;进而以王玉辉为艺术典型,深刻、清晰而又令人信服地呈现出八股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于儒林中“中途清醒”的一类儒生造成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残害。王玉辉这个典型性格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其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儒林外史》这部博大精深的古典名著的深刻思想性和高超艺术性,于此也可见一斑。

《儒林外史》异于以上两种处理,人物心灵不需要长相来衬托,也不故意造成尖锐对立,以激起读者的好奇心。第一回的王冕,就性格而论,是儒林的楷模,回目明标“借名流隐括全文”,照惯例应配以一表人材,用上“面如冠玉,唇若涂朱”之类的套语。可吴敬梓不曾提及他长相如何。这一回写王冕的言行,曾多处移植或改写前人为历史人物王冕所作的传记材料,唯长相则不然。元·徐显《稗史集传·王冕》一文有“……长七尺余,仪观甚伟,须髯若神”等语,作者偏偏不借用。同样,正文中的虞博士,作者是当作正面人物的核心——“真儒”来刻画的。他的出场,作者特意打破全书连环式结构的体例,中止情节发展插入了大段的正面介绍,从祖宗3代写下来,可见其地位之特殊,但是,也不曾在他的相貌上花笔墨。在一般人非作文章不可之处,《外史》无意效祛。应该说,这无意处正是大经意处,作者在这里要别出心裁、破例求新,纠正扭曲生活真实的倾向。这种求新,更明显地体现在对杜氏昆仲的长相描写上。少卿是正面人物中的举足轻重者,且其原型便是作家自身,然而长相平常得很:“面皮微黄,两眉剑竖,好似画上关夫子眉毛”[10]。五官中稍有特点的是眉毛,作者点到而已,并不曾拿它寄托好感。写得何其现实!何其真切!慎卿反倒是“面如傅粉,睛若点漆……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11]。这漂亮的生相,并不兆示什么,此人既非大好,亦无大坏。作者只轻轻讽刺了一下他的空虚无卿、言行不一而已。第十二回,写马二先生是:“身长八尺,形容甚伟……面皮深黑,不多几根胡子”;第三十回,写来霞士是:“一副油晃晃的黑脸,两道重眉,一个大鼻子,满腮胡须”;第三十四回,写庄绍光是:“三绺髭须,黄白面皮”;第十二回,写骗子张铁臂是:“几根黄胡子,两只大眼睛”;十九回写讼棍潘三是:“黄胡子,高颧骨,黄黑面皮,一双直眼”;第四回写劣绅严贡生是:“蜜蜂眼,高鼻梁,落腮胡子”……《外史》的主要人物中,进行过一番长相刻画的有20来人,作家一概都十分简略,并力求接近现实生活,既让他们的长相各具特色,又不令其与人物内心世界构成这样那样的联系,一切都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而无造作。这是对艺术之“真”的执着追求,作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把人们引向不流连于形骸的新的审美层次。《外史》这样作,丝毫不意味着作家对于形式美缺乏感受细胞,恰恰相反,《外史》中对大自然美景的摹绘是颇为精到的,如雨后的七泖湖风光、杭州西湖的景致,其真切其生动在古代小说中都堪为翘楚。而且,吴敬梓大概还是个赏画的行家,不然何以有《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奉题雅雨大公祖出塞图》、《题王溯山左茅右蒋图》等大量题画诗呢?吴敬梓割断了天生长相与心灵善恶的联系,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的。李汉秋先生曾正确地指出:魏晋风度的影响是吴敬梓思想的一个重要侧面,它“渗透在吴敬梓的为人和《儒林外史》中,又有着时代的鲜明色彩和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崇尚风采神貌的超然脱俗,鄙弃琐屑的世务、外在的功名,讲求超逸的风貌、内在的才性,赞赏的是人的风神气韵、意志格调,反映了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12]。“琐屑的世务,外在的功名”都可以鄙弃,便更不会对人物天生的形骸多作留连了。吴敬梓讲求内在而不重形骸,我们还可以追溯到庄子那里。庄子在《逍遥游》中强调“至人无己”,连自身的存在也应忘记,只有道德修养是最重要的。在《齐物论》中说得更明确:“蓬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在《德充符》篇又虚构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等“兀者”、哀骀它这样“恶骇天下”之人来再三申述其“遗形宝德”的主张;从

《外史》的人物描写里,处处都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思想的影响。第三十回的“相遇于心腹之间,相感于形骸之外”等语,虽出于杜慎卿之口,却是作家的心里话。有人认为《外史》尊崇儒学,而对“释道异端”均持批判态度。其实,《外史》所批判、讽刺的只是那些虽身着袈裟、羽服却毫无释道气的势利小人,而批判更多更激烈的还是儒门中人。关于释家,本文姑不论,就拿道家来说吧,“遗形宝德”、飘然物外、恬静旷达的气息,在《外史》中不是十分浓厚么?《外史》第三十四回写季苇萧劝杜少卿娶一个“又有才情”又“标致”的“如君”,少卿道:“苇兄,岂不闻晏子云:‘今虽老而丑,我固及见其姣且好也’?”这正代表了吴敬梓重性情、重内在而忘形骸的主张。第一回开篇的《蝶恋花》词云:“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功名富贵无凭据”则明确否定了“吉人天相”、“万事前定”的传统观念。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后天的心理、作为是不可能在天生的长相上去寻出什么痕迹来的。正因为吴敬梓重神遗形,不在长相上做文章,所以《外史》的嘻笑怒骂,没有流于浅薄的人身攻击,而保持了高度的严肃性。试想,《外史》若效法庸手俗笔而将讽刺对象的容貌也加以丑化,那它还能在喜剧性的外壳里深藏悲剧性的内核么?还能得到“戚而能谐”、“秉持公心、指擿时弊”的评价么?二、着意刻画外貌中能体现人物主观色彩的因素各类人物的长相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们在《外史》中全得到了相当的尊重,作者无意在这方面去寻求感情的寄托点。但,这决不意味着《外史》对人物外貌的其它方面也失去了必要的注意。相反,对构成人物感性形象的那些带有个性色彩的因素,如衣着习惯、表情、神色,以及岁月流逝在面部留下的印记等等,《外史》的描写是格外经意,颇见匠心的。因为吴敬梓看重的是人物的内在气质,衣着习惯也好,特有的表情、神色也好,岁月的印记也好,总归是人物内心世界与生活经历的一种物化,它们跟天生的长相有本质的区别。人物的外貌包含着长相,却远远大于长相。外貌看起来跟长相一样是呈静止状态的,但长相可以终生无大变,而整个外貌却在不断的变化中,其中种种带主观色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人物的性格、身分与经历。吴敬梓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在描绘人物外貌时,毫不草率,总是紧扣人物的身分、地位与气质,从而展开对人物性格的塑造。第二回对夏总甲的描写便很是传神:“外边走进一个人来,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这里没有研究他的五官端正与否,只说眼边之红,乃乐于帮闲凑趣而经常性的熬夜、酗酒的结果;锅铁色的脸,则标志他尚处于官场的外围,需要屁颠颠地风里来雨里去,顶烈日,冒严寒;“几根黄胡子”,暗示了年龄;而那歪戴的“瓦楞帽”、油篓般“青布衣服”,形象化了他的地位及其为人之龌龊与粗鄙;再加“一根赶驴的鞭子”——这根平凡的赶驴鞭,实在妙不可言,一般乡民,包括未遇时的周进、范进之流,恐怕没有拿它的条件与福份;而张静斋、严贡生辈(更不用说社少卿等人)必定是不屑于拿的。然后,作者轻轻一点:“这人姓夏,乃薛家集上旧年新参的总甲”,至此,读者无不感到妥贴自然,惟妙惟肖。第三回写范进:“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放头牌的时节……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同样不计其面目端正与否。只写跟年龄、身分、地位及生活境况有关的因素。通过这些精确的描写,一个老实巴交、迂腐穷酸的老童生跃然纸上。二十五回,倪霜峰出场时的形象是:头戴破毡帽,身穿一件破旧黑绸直裰,脚下一双烂红鞋,花白胡须,约有六十多岁光景。手里拿着一张破琴,琴上贴着一条白纸,纸上写着四个字道:“修补乐器”。第十五回,写匡超人的外貌为:一个少年坐着拆字。那少年虽则瘦小。却还有些精神;却又古怪,面前摆着字盘笔砚,手里却拿着一本书看。第三十三回写迟衡山:杜少卿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炯炯,知他不是俗流。这些描写,或详或略,文字全都朴实无华,紧紧围绕人物的身分与地位乃至个性,作者直奔他的目的:尽量使读者稍作联想,便能得到一个清晰的个性化的视觉形象。《外史》共描述过数十人的外貌,除前引有关杜慎卿一段及第三十四回写萧柏泉、金夔两人一段(曰“这两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风流、芳兰竟体”)显得抽象而落入俗套外,其余无不象现实世界里的人们一样各具特色,切实而生动。没有比较便没有鉴别。《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有高于《外史》之处,但在人物外貌描写方面较之《外史》则显然抽象呆板得多。戚序本《石头记》第一回,写姣杏:“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朗;虽无十分姿色,亦有动人之处”。这里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目录 摘要 (2) 英文摘要 (3) 前言 (4) 一、讽刺的真实性 (5) (一)讽刺对象的真实 (5) (二)讽刺主旨的真实 (6) (三)讽刺目的的真实 (6) 二、讽刺艺术的变现力 (8) (一)亦喜亦悲的讽刺 (8) (二)强烈对比的讽刺 (9) 三、《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2) 后记 (13) 摘要 讽刺是一种艺术,是对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或批判的手法。《儒林外史》就是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本文将从《儒林外史》讽刺的真实性,讽刺艺术的表现力及《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等角度去解读《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讽刺艺术真实性表现力时代意义 ABSTRACT Satireisakindofart,istothebadorfoolishorcriticalexposethegimmick.Modelsofsatiring fictionsiswithdeepideologicalcontentandexcellentartisticskillsbecomeChina'sancien tsatiremodel.AsMr.Luxunsaid:"DaiWuJingZimodelsofsatiringfictions,butwithamale,pre servedJiFengminds,andwill,especiallyinthetextandanti- religion;sensecanorder,wanandmock,andinmorethanShuiBuisbeginningwithenoughsaysthe bookofirony."Thepaperdiscussesthescholarshas"theironyoftheauthenticity,irony,arti sticexpressionandmodelsofsatiringfictionsofironyarttimesignificancetodecodetheAng leofmodelsofsatiringfictionsofironyart.

浅析《儒林外史》中杜慎卿的形象

题目:浅析《儒林外史》中杜慎卿的形象 姓名:张烁 学号:100101312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吕贤平 所在学校:闽南师范大学 2013年06 月20 日

目录 一、傲慢的名士。 (3) 二、优雅的名士。 (4) 三、虚伪的名士。...................................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7)

浅析《儒林外史》中杜慎卿的形象 张烁 (闽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10级师本三班) 摘要 《儒林外史》中写的名士不少,但真正像名士的不多。直到第二 十九回,我们才看到一位典型的名士——杜慎卿。只见他“穿着是莺 背色的夹纱直裰,手摇诗扇,脚踏丝履”,走到我们面前,“面如传粉,眼若点漆,温恭而雅,飘然有神仙之概。”杜慎卿兼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果是不同凡响。本文从傲慢、优雅、虚伪三个方面来展示 杜慎卿的形象。 关键词:杜慎卿;名士;傲慢;优雅;虚伪 在《儒林外史》的名士群里,杜慎卿无疑算得上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 是一位真正的名士,和那些招摇撞骗、自吹自擂的假名士不可同日而语。他似乎是什么都有了,高贵的门第,出众的才华,风雅秀美的仪表,大把的银子,到处 有人捧他,到处有人为他抬轿,但是他的生活却空虚而又无聊,杜慎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本文带你走进儒林,走近杜慎卿。 一、傲慢的名士。 杜慎卿待人接物、谈吐举止之间,自有一种名士风度,难怪南京的那些文人学子,众星拱月一般地围在他的身边,杜慎卿出身名门望族,一般的人物不在他眼里。正如郭铁笔所恭维的:“尊府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门生故吏天下 都散满了。督、抚、司、道,在外头做,不计其数。”杜慎卿既是这样一种家庭出身,他的傲视一般官吏也就不难理解了。 极想巴结他的诸葛天申在杜慎卿到金陵的第二天就去拜他,结果杜慎卿不在家。“一直到三日,才见那杜公孙来回拜”,对于诸葛天申这种“俗人”,杜慎卿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内容梳理,附常考知识点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内容梳理,附常考知识点练习及答案 作者简介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字敏轩,安徽全椒人。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全椒吴氏在清初曾经显赫一时,“五十年中,家门鼎盛”。到了吴敬梓生活的雍正、乾隆时期则已逐渐败落,也正是这一坠入困顿的过程让吴敬梓窥破了世间的真相,他“有瑰意与琦行,无捷径以窘步”,自三十六岁后便绝意于科举,也拒绝朝廷的征辟,不再走传统士人出仕为官、显亲扬名的道路,而是隐居于南京,将自己的才华、情感和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贯注于《儒林外史》的写作之中。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了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人物介绍 书中重点描绘了一群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儒林丑类,从而揭露和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正面的典型——王冕、杜少卿。从周进的哭,范进的笑,王玉辉的笑而后哭,可以看出作者笔锋所指不是某个人,而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因此,作者在对人物进行褒贬时,他的讽刺总是紧密地围绕着事物的本质问题而显示其分寸。不同的人物典型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价值。 主题思想 《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艺术特色 1.该书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 2.成功地运用了写实主义的讽刺艺术。 3.达到了喜剧性与悲剧性的高度和谐统一。 4.将生活之丑转化为艺术之美。 5.小说描摹出这种普遍性的社会景观,从根本上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毁。

儒林外史牛浦郎人物形象分析精华版

儒林外史牛浦郎人物形象分析精华版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小说,计五十六回。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达到了古代讽刺小说的顶峰。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 吴敬梓,安徽全椒人,1701-1754,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未出仕,以秀才终老。其于1733年移居南京,书中很多白话可以和现在的南京方言相对照,非常有趣,建议有语言学家研究下(如餬-指糊弄,现在方言仍有鬼餬,餬鬼的用法)。“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外史”一词指有别于正史,国史。书中描述的历史年代虽然假托为明,实际上描绘的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个书中的小人物,牛浦郎,在书中从第二十回开始出场到第二十四回落幕。作家描述了人物从一个无知懵懂少年成长为江湖骗子的历史,揭露了社会上因名利而存在的骗子圈的现象。待我慢慢道来。

牛浦郎父母双亡,跟随祖父经营个小香烛店,负责讨要赊账,因为勤奋好学,就从店里偷钱买书,晚上跑到寺里去借光读书。寺里老和尚发现后,深为感叹,就每天留其读书。一日,和尚听其读诗,大为赞赏,答应他过几日给他几本诗看。(这里一段原文是:和尚见他出语不俗,便问道:“你看这诗,讲的来么?”浦郎道:“讲不来的也多;若有一两句讲的来,不由得心里觉得欢喜。”可见,牛浦郎此时是非常的淳朴,同时也从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原来,之前有大家牛布衣借宿寺里,后来病故,死前将其诗集交给了和尚。和尚看牛浦郎喜欢读诗,便想起这两本诗集来。牛浦郎读诗心切,忍不住将诗集偷拿出来,一读之下“不觉眉花眼笑,手舞足蹈的起来”。原来那些诗的题目上都写着“呈相国某大人”“怀督学周大人”等等字样,这就诱发了牛浦郎求名之念,他想:“可见只要会做两句诗,并不要进学、中举,就可以同这些老爷们往来。何等荣耀!”(变生邪念,先从羡慕再到冒名,正常心理反应之一)于是想到诗上只写了布衣,没有名字,索性自己就冒名一下,用他的号加自己的名。改日去刻章时受到了郭铁笔的热心接待,不仅以礼相待,而且还不敢收费,某种程度上又让牛浦郎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坚定了其诈骗道路。 接下来,牛浦郎在祖父的安排下娶了亲,路遇老和尚进京投靠弟子,想到无人对证,就欣然冒名牛布衣了。因为其一心想结交权贵,无心经营,没几个月小店就破产了,祖父一气之下也病故了。牛浦郎为办丧事,把房子也卖了,借住到舅丈家中。(此章描写的牛浦郎祖父与其妻子的外公卜老的两个社会底层老人的多年之交非常形象) 牛浦郎冒充牛布衣之后,本地只有几个念书人来往,和他向往的交往权贵相去甚远。一日,候补知县董瑛闻名来拜访,牛浦郎让舅丈捧茶待客,因为礼节不全的问题,当面羞辱了舅丈。事后,双方争执时,他竟然扬言:“明日向董老爷说,拿帖子送到芜湖县,先打一顿板子!”两位舅丈大怒,把牛浦郎赶了出来。(这里面表现了牛浦郎第一次接触社会上层,要摆点基本礼节,可惜没有事先培训好,舅丈的生气开始是牛浦郎不该当着董瑛的面提出来不对,惹得老爷笑话,后来才激化到告官。牛浦郎的底气何来?是从董瑛的拜访来后就觉得自己也是同一社会阶层了) 牛浦郎失去生活依靠后,偶尔机会知道董瑛已经上任,立马萌生了继续假冒牛布衣,攀附权贵的想法,把和尚寺里的杂物卖了,去投奔董瑛。半路上,遇到了扬州大盐商万雪斋的代笔牛玉圃,被其收为侄孙。(牛玉圃为何收其为侄孙?书中没有交待,二人萍水相逢,牛

论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写作特点

【内容摘要】 清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讽刺小说,它对封建社会揭露得深刻透彻,它的讽刺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乃觉身世酬应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①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巨大的影响,它继承中国古代讽刺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作者的天才创造,把中国古代的讽刺艺术推向新的高度,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首先,《儒林外史》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写出清代儒林群丑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其次,《儒林外史》善于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心理描写,讽刺与批判科举制度毒害人的心灵。再次,《儒林外史》善于将讽刺对象的戏剧性与悲剧性结合。第四,《儒林外史》善于运用对比与夸张的手法展示人物前后行为的矛盾。第五,《儒林外史》语言准确、生动、洗练、含蓄婉曲而富于形象性。 【关键词】讽刺艺说儒林外史病态社会对照手法形象性

论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写作特点 清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堪称讽刺文学的杰作。作者吴敬梓在继承中国古代讽刺艺术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把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儒士的那种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和附庸风雅的人生百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并通过对德世济民、自食其力的市井四大奇人等理想人士的着意描写,表现作者对现实的讽刺与批判以及对自己理想未来的呼唤。同时,《儒林外史》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它的讽刺手法把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儒林外史》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写出清代儒林群丑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 吴敬梓所选取的都是平常、真实的题材。鲁迅在《什么是“讽刺”?》一文中说过:“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最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这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的,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吴敬梓笔下的人物大多数都是生活原型的写照,作者把那些常见的,谁也不觉得奇怪的生活场景捕捉下来,如实地加以描绘,一些可鄙可笑的现象自然流露出来,而达到讽刺的目的。如中举之前的周进饱受了贫穷之苦,更连连遭逢年轻秀才、举人乃至乡人轻视和侮辱,最后还连糊口的塾师位子也丢掉了,当他走进贡院,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这在清代社会对于读书人不足为怪。“周进见了贡院的号板,又是一头撞将过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当众人们答应拿出银子让他纳监进场,“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活画出士子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的自我。揭示了八股制摧残了士人的心灵,造成他们的人格扭曲与堕落。范进中举后,家里的吃穿住用都有了,这让穷惯的母亲着实不敢相信,见了范进的娘子胡氏“家常戴着银丝,穿着天青缎套,官绿的缎裙,督率着家人、媳妇、丫鬟洗碗杯著”,说道:“你们嫂嫂,姑娘们要仔细些,这都是别人家的东西,不要弄坏了!”“家人、媳妇道:‘老太太那里是别人的,都是你老人家的!’”“连我们这些人和房,都是你老人家的!”“老太太听了,把细瓷碗和银镶的杯盘,逐渐看了一遍,哈哈大笑道:‘这些都是我的了!’大笑一声,往后便跌倒,忽然痰涌上来,不省人事。”

《儒林外史》杜少卿人物形象分析

浅析《儒林外史》中杜少卿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编写的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是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儒林外史》假托明代,对堕落的文士、腐败的朝政和吃人的科举给予揭露。书中人物,交相呼应,有痴迷八股文的马二,有讲究“文行出处”的杜少卿,也有在功名利禄下丧失人性的严贡生等。在黑暗的科举制度下,作者极力歌颂出污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份的真儒名贤杜少卿。杜少卿是《儒林外史》第一人物,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中有正派也有反派(比如匡超人),作者本意力挺的则是正派中的庄虞杜迟诸贤人,而这几位之中,杜少卿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况,因之也成为书中花费笔墨最多、个性最丰满、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在杜少卿身上,作者以自己的原型,把个人的切肤之痛置放在理性的体认和历史的嘲讽之下,写出了复杂而多厄的文化生命现象。 一、淡薄功名,傲视权贵。 杜少卿是作者极力称赞的人物,淡薄功名,讲究“文行出处”,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在科举制度和八股毒害的世间,科举成为求取功名仕途的桥梁,极少数人一跃而上,一旦成名就变身为鱼肉百姓、贪得无厌的假名士,一味追逐功名富贵,从而“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 杜少卿与之完全不同,他是真儒名贤,出身于“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有着豪放狂傲的性格。他自己是秀才,一提到县里的秀才,他就骂:“学里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有个叫臧荼的,像马二一样,跑来对他说补了廪就可以坐堂、洒签、打人。但杜少卿根本看不起这样的人,嬉笑怒骂地说:“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之不及,装病拒绝出仕。汪盐商生日宴请王知县,三番五次请杜少卿作陪。杜少卿坚拒绝道:“他果然仰慕我,他为什么不先来拜我,倒叫我拜他?况且倒运做秀才,见了本处知县,就要称他老师!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的?”皇上征辟,对他人来说求之不得,而他则避之不及,装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复习

编修;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这是《儒林外史》中主要写的四类人。 鲁小姐 故事:鲁小姐从小被鲁编修当作儿子养,从小读文章,把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资性高,记心好,胆中有千余篇又懂自己作文章,十分有才学,但由于受到父亲的教 训和影响,八股文在鲁小姐心中地位很高。鲁大老爷见蘧公孙很有才学就想为自己女 儿谋一个好丈夫,但鲁小姐和蘧公孙成亲后,才发现蘧公孙是个作诗的名士,不中进士,对做名的心看的很淡使鲁小姐十分不满和郁闷,但又对形式无可奈何,只好把希 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在儿子四岁时就拘着他在房间里读《四书》。 形象:①有才华,有学识,从小开始读《四书》《五经》,对八股文十分精通,同时 受八股文毒害很重。

②是八股文的“粉丝”,对进士,功名有所追求,但因为丈夫不才,只能把全 部身心投身在儿子的教育上。 手法:①在鲁小姐出场时,运用典故“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写出鲁小姐才 貌出众 ②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通过“小姐听了父亲的教训,晓妆台畔,刺绣床前, 摆满了一部部的文章;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人家送来的诗词歌赋,正眼儿也不看他。”“这小姐资性又高,记心又好,到此时,王、康、瞿、薛,以及诸大家之文, 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肚里记得三千余篇:自己作出来的文章,又理真法老,花团 锦簇。”一方面突出鲁小姐有才华,但更突出鲁小姐深受八股文的毒害。 ③讽刺。因丈夫不才,在儿子四岁时就开始教儿子读书,通过这一行为,讽刺 出鲁小姐对名利的追求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作者态度:刻画鲁小姐这一有才华的形象,但却深受八股文的影响。并且在婚后虽然 对丈夫不满,却无可奈何,只能妥协,并且虽有才华,却不能有所作为,更好表达了 当时社会的黑暗,女子地位的低下和当时科举制度的黑暗。 迟衡山:①建泰伯祠,供人们习学礼乐,成就人才。②与马二谈论时对于举业给出自 己的看法。他认为讲学问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只讲功名,不必问名利,若 两样都要讲,弄到后来一样也做不成,提出了学问与功名不可兼得的道理。③指责惑 于风水者。余大先生有感于本地寻地葬父母很艰难每次当误了先人的安葬,于是向迟 衡山请教,迟衡山认为地下干暖,无风无蚁,得安先人就够了,认为安葬看风水是迷信。 迟衡山:①一位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②对社会政治文化极为不满③是正统儒家思想的 化身④社会责任感强5.蔑视功名,追求真意义上的学问 迟衡山:对比。把迟衡山与那些只会互相吹捧谋取权力地位的人和像马纯上一样为了 权力而做举业的人对比②前文修建泰伯祠与后文泰伯祠成废墟形成对比 迟衡山:歌颂了封建时代真儒的形象,希望做人就要像迟衡山一样品行端正,遵守道德。后文用泰伯祠的坍塌破败告诉世人真正的知识分子身处危世,那种实现崇高的现 实使命和历史责任的理想不会是徒然的幻想。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深切同情与惋惜。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八股文,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浅论《儒林外史》中的不肖子形象

《儒林外史》中不肖子形象 摘要:作者为了表现明清时期八股科举制度腐蚀人性、尚未成型的商品经济萌芽破坏人伦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塑造一群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不肖子形象。他们以新生的子辈形象出现,在一部分受父辈优良的影响下,更大程度上出现了违背情况,在行为方式、伦理观念、道德规范上与父辈大相径庭,是典型的不肖子。本文以《儒林外史》中的不肖子形象为中心研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不肖的本意和在《儒林外史》中的不肖子形象;第二部分阐释了书中两个典型不肖子的演变历程;第三部分以两个典型为蓝本阐释了不肖子形象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阐释了作者塑造不肖子形象的意义和价值。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作者对当时败坏了的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哀思、也体现了作者寻找社会出路的理想和希望。 关键词:《儒林外史》,不肖子,鲍廷玺,匡超人 ABSTRACT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tereotyped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corrosion of humanity, has not yet formed the rudi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destruction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author of "the scholars" shaping the typical characters in a typical environment, Shaw sub image. They appear in the new filial image, in part by the parents of excellent effect, a greater degree of the violation, in behavior, ethics, moral norms and parents differ is typically images of the unworthy sons. The "scholars" of the Shaw sub image research center is divided into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unworthy intention and in "the scholars" images of the unworthy sons; the second part explains the book in two typical bad son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o explain the; the third part by the modeled explaining Shaw sub image of two typical reasons; the fourth part explains the author shaping images of the unworthy sons meaning and value. In them embodies the author was corrupted social atmosphere of criticism and grief, also reflects the author find exit social ideal and hope.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之马二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之马二 马二先生是八股制度的虔诚信徒,也真把儒家思想,包括立身做人的一些积极因素,溶入血液,所以宅心仁厚。 马二的举业宣传渗透着封建的说教,讲的尽是“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之类的腐臭道理。他的大脑塞满了圣贤的语录,再也没有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隙。 他既不认识别人,也不认识自己,不合环境而心不在焉,我行我素,颟顸自守,表现出机械而僵硬的喜剧特征。 马二先生的自我抑制,不仅因为在精神上有无形的拘钳,而且因为在物质上也有实际的困窘。他食欲好,食量大,但久困场屋,羞涩的钱囊无法满足胃袋的庞大需求. 他的基本特征就是被封建教条毒害而迂腐僵化. 马二先生的悲剧性格 《儒林外史》中,马纯上一出场,便是仗义疏财救公孙,隔一回又资助落魄的匡超人。虽难免贪财小弊,但为人也算是古道热肠了。可惜科场不利,虽然“补廪二十四年......共考过六七个案首”,却还只是“秀才出身”。 二先生选书,时常一个批语要作半夜,“要那读文章的,读了这一篇就悟出十几篇的道理”,治学不可谓不认真。然而总未中过,是何道理? 卫体善说他的文章“于理法全然不知”,他自己却认为“文章总以理法为主”,批文章“也全是不可带词赋气”,匡超人也说他“理法有余,才气不足”。谁是谁非,让人糊涂。还是高翰林说得明白,“那马先生讲了半生,讲的都是些不中的举业”!为何?原是不懂得“揣摩”二字,不知大场跟学道选文章竟是“两样看法”。 马纯上批文引《语类》,在家注《春秋》,他也揣摩,但他揣摩的是学问,是古圣先贤的话,而非考场道理。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没有掌握考试的方法,焉能得中? 迟衡山由是感叹:“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若是两样都要讲,弄到后来,一样也做不成。”真真一语中的,功名学问,也就如鱼与熊掌一般,不可兼得也。 科举时代,文人出身,科甲是正途,“异路功名”,终是有限。如是只求功名,讲究举业即可。而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名字,它的主人在举业以外,还得另有一技之长才行。我们只知郑板桥画好,却不知他举业如何,但可想而知,若非他的官名,他的画断断不能流传那么广。《红楼梦》中,张先生为秦可卿看病一节,虽无浓墨重彩,却也可借此窥出世人对技艺的态度。贾珍就说:“人家原不是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医术也如琴棋书画,兼通是风雅,但若以此为生,则是十分低贱的职业了。无论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前提就是要入仕当官,你的一技之长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反过来说,当官只得一世之名,若要留名儿与后人景仰,非得有真才实学不可。事实证明,我们现在熟知的文人的名字,总比清官的要来得多。官名文名,正是互为相长。 但是这等程度,并非人人都可以达到的。世上更多的是平常人,功名学问,二者求一,已是十分艰难了。然而还有一等痴心人,妄想二者兼得,结果只能像迟衡山所说,“一样都做不成”了。 想马二先生不过碌碌庸人,虽是一生着实讲究举业,但到后来还得靠学道保题他的优行才得官做,只好算作异路功名,为正途出身之人所不齿。如他能不讲学问,专心功名,成为高翰林一类官员,料应不难。如他能一心只求学问,不问功名,在下也不失为杜少卿一流人物。可叹他贪求二者兼得,终于竟是一事无成。

《儒林外史》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语文2020年新中考《儒林外史》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制作:ldk 『重点考察对象』主干知识点以及阐述题 【第一部分】知识点总结 §1.1 课本名著导读要点:讽刺作品的阅读 标题理解:“儒林”指封建社会里的“读书人”“士人”,这里刻画着他们的另一些不为正史官书记载的面貌。 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 —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36岁以后,将自身的才华、情感和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贯注到《儒林外史》的创作中。 “有瑰意与琦行;无捷径以窘步”:这是吴敬梓的著名诗句,瑰意是指人的聪明,比如说文辞璀璨,琦行是指特立独行,琦既有“美玉、美好”的意思,也指人的行为略带诡异不端。 文章主题:表现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显现出为功名利禄所裹挟,丑态毕露的儒生和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的毒害。通过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后进行分类】 重点对象:科举考试作者认为制度已经腐朽、不能真正选拔人才,反而成为蒙蔽、扭曲士人灵魂的工具,对“儒林”作出深刻批判。

鲁迅评价:“秉持公心,指摘时弊”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通过冷静传神的刻画,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神形兼备,入木三分阅读方法:讽刺作品-揭露虚伪,鞭挞tà丑恶,批判社会现实。 体会批判精神:揭露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 欣赏讽刺手法:运用对比、夸大变形、反语等手法揭露现实矛盾联系现实深入理解:阅读时适当查找资料,以更好地理解作者讽刺的笔法,把握作品主旨。 正面理想人物: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征君等 §1.2 章节概括 第一章: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京官危素想见他,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后山东洪灾,于是回乡。奉养母亲送了终,正值元末明军起义,朱元璋取了天下,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第二章:薛家集上的乡绅商讨春节期间举办龙灯会的事情。期间提到要给孩子们请一个教书先生。夏总甲推荐60 余岁的周进。宴请周进时请梅玖作陪,只是中了秀才的梅玖席间作弄周进,并说梦见好兆头才中的秀才。王举人避雨路过村塾,同样轻视周进,也讲了梦见与周进的学生荀玫共同中了举人,故弄玄虚。周进很受刺激。村人因此嘲笑称呼荀玫为“荀进士”,以为是周进所为,而辞退了周进。后周进随姐夫去省城做生意,路过贡院,受刺激过度,撞上墙去。本篇体现了文人相轻(学位高的看不起学位低的)、文人们故弄玄虚的现象。 第三章:周进的姐夫等人可怜周进,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以直接考举人,考中,后来又考中进士,任广东学道。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他而录取。后又考中举人。张乡绅来结交,赠与银子及房子。本篇体现了文人们皓首穷经追求仕途及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第四章:范进的母亲忽然得到阔绰的房子及家饰,兴奋过度而亡。范进服丧三年后,张静斋与他一起去拜访高要县汤知县,因朝廷下令禁止屠耕牛,不得食用牛肉。恰逢回民来送牛肉希望知县不要严格执行禁食牛肉的规定,张静斋把这看做“严格执法,以求升迁”的机会,使得知县打死了送牛肉的人,引来了回民的围攻。本篇体现了官绅张静斋夺人田地、打秋风、通过陷害别人达到自己升官目的的阴险心计。 第五章:唐知县处理完回民的案子,有俩人来告严贡生,一个告严贡生抢夺别人的猪,一个是严贡生强要别人的利钱,知县下令拿人。严贡生畏罪而逃。他哥哥严监生替他料理官司,

儒林外史五河县人物简析

儒林外史五河县人物简析儒士阶层:程朱理学思想的迫害,假道学,虚伪,自以为是正人君子,其实自私自利、瞧不起别人,甚至贪赃枉法 1余特(字有达)明经先生 迂直,不能有辱名教 汤公子拜名帖里落款“同学晚弟”,余大认为非求教之诚。不接受拜馆 性情自傲,自命清高,言语苛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假 在与迟衡山、武正字,杜少卿在河房里一同吃酒时,余大先生谈到汤家(汤镇台)请他做馆的一段话;说了一遍,笑道:“武夫可见不过如此。 但后来与汤镇台吃酒时,又当面奉承余大先生道:“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将风度。” 假君子,无视人命贪财 而今有一件事,你说一个情罢。这人家可以出得四百两银子,有三个人分;先生可以分得 一百三十多两银子,权且拿回家去做了老伯、老伯母的大事。我将来再 为情罢。”余大先生欢喜,谢了州尊,出去会了那人。那人姓风,名影, 是一件人命牵连的事。余大先生替他说过(作伪证),州尊准了,出来兑了银子,辞别知州,收拾行李回家。 为了安葬父母,余大不惜出面为杀人犯作伪证,他的孝道令人怀疑。为了袒护自己哥哥,余二装作糊涂,他的品行也难称高尚。吴敬梓笔下的余家弟兄两个,开始他们被称作品行、文章是从古没有的,而后他们干出了作伪证收赃银和袒护犯罪的不道德行为。这是吴敬梓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剥丝抽茧的暴漏了余家兄弟的虚伪品行。 自私自利、怕对自己运势不好,假孝,把父母灵柩在家里十几年 灵柩在家里十几年 余大先生道:“正是。敝邑最重这一件事。人家因寻地艰难,每每担误着先人,不能就葬。 2虞华轩神童通彻经史子集学问诗赋了得官宦之家曾祖是尚书,祖是翰林,父是太守,真正是个大家 表面是个儒士,实际自恃地位高,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李孝金 (咸宁市广播电视大学咸安分校,湖北咸宁437000) [摘要] 我国古代优秀讽刺小说之一的《儒林外史》,其讽刺艺术特征是多方面的。我们学习它、欣赏它,对于提高讽刺文学的写作水平,掌握文学作品的讽刺艺术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旨在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征进行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讽刺;真实性;喜剧性;悲剧性;夸张性 [中图分类号] 10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1)03-0084-03 提起文学作品的讽刺艺术,最突出的要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了。纵观我国古典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谐隐》篇指出:“古之嘲隐,振危释惫。”意为,古代嘲笑文章的诙谐和隐语,具有拯救危亡和释除疲惫的作用。的确,讽刺文学作品早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就出现了。就先秦寓言而言,《郑人置履》讽刺那些脱离实际、玩固保守者的愚蠢行动;《狐假虎威》指责那些仗势欺人者的丑恶灵魂;《守株待兔》嘲笑刻板守旧、希望坐享其成的寄生虫;《叶公好龙》鞭挞那些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等等。它们通过寓意形象和巧妙艺术构思,虽为只言片语,却揭示了一个深奥的哲理,无疑是那个时代高度文化发展的产物。诚然,寓言作品虽然能指斥时弊的某个侧面,但较之小说、戏曲之类作品,其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便远远不如了。明代拟话和清初的《聊斋志异》中都涉及到一些讽刺性较强的作品,直至吴敬梓《儒林外史》的问世,才真正达到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鲁迅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能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又说:“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第六讲) 《儒林外史》写作背景虽为明代中叶发生的故事,然而实际上影射着清政府统治下的18世纪的中国社会,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揭露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丑恶现象。作者以极其严肃的态度、犀利老辣的笔调、含蓄幽默的言辞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科举制度,勾勒出一幅幅姿态各异、畸形发展的士林群丑图。由此看来,《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小说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本文试图对其讽刺艺术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探析。 特征之一:真实性和喜剧性相结合。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鲁迅语)。这个精神在《儒林外史》中得到充分体现。书中的人物多有原型,许多人情世态都是当时社会上司空见惯的,作者将它们加以集中概括,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物,不公开作褒贬,真实地、生动地描绘出儒林中可笑、可恶的情态。正如鲁迅在《什么是“讽刺”?》中所说的:“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足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

评儒林外史》之人物形象

评《儒林外史》之人物形象 荼阳上黔陌栗《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小说,通过许多精彩的故事反映了读书人的思想和生活,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反映了科举制毒害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吴敬梓,熟悉生活,深入生活,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过事物复杂的表象,运用细节的描写来刻画,抓住人物的本质的、具有典型性的特征,把其放在当时的典型环境中,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中,突显人物的行动,通过行动自然地显示出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以幽默风趣个性化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使一组组人物形象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从而成为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做出了广阔而深刻的反映。本文即以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而体现作者的写作用意:揭露和讽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 《儒林外史》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具有独特艺术成就的。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个个描绘性格鲜明。鲁迅对《儒林外史》在艺术形象的塑造方面的成就曾有过较高评价:“敬梓之所描写者……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文章在内容上是描写了病态社会造就了病态人物,病态心理,充斥悲剧性,但在表现形式上却具有喜剧性。例如,当范进接到报喜的捷报,证实了他的梦想成为现实,这突如其来的欢喜,似一股强大的冲击力,使他那长期受折磨而又脆弱的心灵都承受不住了,于是他疯了,在街上乱跑,不停拍手,嘴里反复说:“噫!好了!我中了!”而其母“喜极而亡”。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为了功名利禄,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丧失了是非观念,陷入麻木不仁的状态而不自知。例如,考官周进因为自己有过辛酸屈辱的经历,所以对穷困不堪的老童生范进格外垂恩,先后以全副精神细读范的试卷,第一遍觉得不知所云,是篇坏文字;过了一会读第二遍,却“觉得有点意思”,不坏了;后来读第三遍时竟忽然认为它是“天地间至文,真乃一字一珠”,于是认定自己不是“糊涂考官”。 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把真实本质的东西通过变形、夸张,成倍的夸大,使其原形毕露,强化人物形象。周进撞号板,痛哭而至于口吐鲜血;范进见报贴,高兴得至于发疯,胡屠户打了他一巴掌,再也回不过手指来,;严监生见燃着两个灯芯就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这都是从生活中精选出的最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夸张,把人物的精神世界鲜明地展现出来,从而收到形象深入人心的良好效果。 作者擅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如第四十五回余敷兄弟验土相坟的一段细节描写,可说是惟妙惟肖,绘形绘声。作者通过对余敷、余殷兄弟二人装腔作势,虽明明是骗人的勾当,却偏要使人深信不疑的神态心理的描绘,把两个可憎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

(完整版)《儒林外史》知识梳理+练习及答案

《儒林外史》知识梳理+练习及答案 整理:梅语文教学团队 作者简介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字敏轩,安徽全椒人。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全椒吴氏在清初曾经显赫一时,“五十年中,家门鼎盛”。到了吴敬梓生活的雍正、乾隆时期则已逐渐败落,也正是这一坠入困顿的过程让吴敬梓窥破了世间的真相,他“有瑰意与琦行,无捷径以窘步”,自三十六岁后便绝意于科举,也拒绝朝廷的征辟,不再走传统士人出仕为官、显亲扬名的道路,而是隐居于南京,将自己的才华、情感和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贯注于《儒林外史》的写作之中。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了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人物介绍 任书中重点描绘了一群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儒林丑类,从而揭露和讽刺 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整个封建道德的虚伪。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正面的典型——王冕、杜少卿。从周进的哭,范进的笑,王玉辉的笑而后哭,可以看出作者笔锋所指不是某个人,而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因此,作者在对人物进行褒贬时,他的讽刺总是紧密地围绕着事物的本质问题而显示其分寸。不同的人物典型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价值。 主题思想 《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艺术特色 1.该书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研究分析之马二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之马二

————————————————————————————————作者:————————————————————————————————日期: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之马二 马二先生是八股制度的虔诚信徒,也真把儒家思想,包括立身做人的一些积极因素,溶入血液,所以宅心仁厚。 马二的举业宣传渗透着封建的说教,讲的尽是“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之类的腐臭道理。他的大脑塞满了圣贤的语录,再也没有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隙。 他既不认识别人,也不认识自己,不合环境而心不在焉,我行我素,颟顸自守,表现出机械而僵硬的喜剧特征。 马二先生的自我抑制,不仅因为在精神上有无形的拘钳,而且因为在物质上也有实际的困窘。他食欲好,食量大,但久困场屋,羞涩的钱囊无法满足胃袋的庞大需求. 他的基本特征就是被封建教条毒害而迂腐僵化. 马二先生的悲剧性格 《儒林外史》中,马纯上一出场,便是仗义疏财救公孙,隔一回又资助落魄的匡超人。虽难免贪财小弊,但为人也算是古道热肠了。可惜科场不利,虽然“补廪二十四年......共考过六七个案首”,却还只是“秀才出身”。 二先生选书,时常一个批语要作半夜,“要那读文章的,读了这一篇就悟出十几篇的道理”,治学不可谓不认真。然而总未中过,是何道理? 卫体善说他的文章“于理法全然不知”,他自己却认为“文章总以理法为主”,批文章“也全是不可带词赋气”,匡超人也说他“理法有余,才气不足”。谁是谁非,让人糊涂。还是高翰林说得明白,“那马先生讲了半生,讲的都是些不中的举业”!为何?原是不懂得“揣摩”二字,不知大场跟学道选文章竟是“两样看法”。 马纯上批文引《语类》,在家注《春秋》,他也揣摩,但他揣摩的是学问,是古圣先贤的话,而非考场道理。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没有掌握考试的方法,焉能得中? 迟衡山由是感叹:“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若是两样都要讲,弄到后来,一样也做不成。”真真一语中的,功名学问,也就如鱼与熊掌一般,不可兼得也。 科举时代,文人出身,科甲是正途,“异路功名”,终是有限。如是只求功名,讲究举业即可。而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名字,它的主人在举业以外,还得另有一技之长才行。我们只知郑板桥画好,却不知他举业如何,但可想而知,若非他的官名,他的画断断不能流传那么广。《红楼梦》中,张先生为秦可卿看病一节,虽无浓墨重彩,却也可借此窥出世人对技艺的态度。贾珍就说:“人家原不是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医术也如琴棋书画,兼通是风雅,但若以此为生,则是十分低贱的职业了。无论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前提就是要入仕当官,你的一技之长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反过来说,当官只得一世之名,若要留名儿与后人景仰,非得有真才实学不可。事实证明,我们现在熟知的文人的名字,总比清官的要来得多。官名文名,正是互为相长。 但是这等程度,并非人人都可以达到的。世上更多的是平常人,功名学问,二者求一,已是十分艰难了。然而还有一等痴心人,妄想二者兼得,结果只能像迟衡山所说,“一样都做不成”了。 想马二先生不过碌碌庸人,虽是一生着实讲究举业,但到后来还得靠学道保题他的优行才得官做,只好算作异路功名,为正途出身之人所不齿。如他能不讲学问,专心功名,成为高翰林一类官员,料应不难。如他能一心只求学问,不问功名,在下也不失为杜少卿一流人物。可叹他贪求二者兼得,终于竟是一事无成。

浅论《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

浅论《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 a《儒林外史》中沈琼枝人物形象分 摘要: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对女性形象着墨不多,却着力刻画了一位杰出的女性形象——沈琼枝。她美貌与智慧兼得,一言一行都表现出极大的人格魅力,是《儒林外史》中最光彩的女性形象。关键词:儒林外史沈琼枝人格魅力 《儒林外史》是以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著称于世的。它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容以及杰出而鲜明的讽刺艺术使它获得了世人的高度评价。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赞它为“诚微词之妙远,亦狙击之辣手”,足见对《儒林外史》的推崇。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吴敬梓所塑造的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王冕、周进、范进、严监生、杜少卿……都是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形象中,男性占了绝大多数,且居于主导地位,女性形象则只有寥寥几位。这是由《儒林外史》特定的选材范围决定的。女性形象虽然不多,却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在吴敬梓的笔下也各具特色。其中,吴敬梓着力塑造了一位特立独行,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女性形象——沈琼枝。与书中其他女性形象相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沈琼枝是《儒林外史》中唯一一个寄寓着作者完全褒扬态度的女性形象,是《儒林外史》中最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沈琼枝的出场,从其父沈先生口中道出:“‘……回到家乡,将小女许嫁扬州宋府上。此时送他上门。’”从父亲亲自送她出嫁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她是深得父亲喜爱的。当沈先生觉察到宋盐商对女儿的轻视之意时,“向女儿琼枝道:‘我们只说到了这里,权且住下,等他择吉过关。怎么这等大模大样?看来这等光景竟不是把你当作正室了。这头亲事,还是就得就不得?女儿,你也须自己主张。’”在女性居于男性附庸地位、沦为男性性欲和生育工具的封建社会,女性自出生之日起,就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她们只是男性的附属品,是没有人格和尊严可言的,要受着“三从四德”的桎梏。然而,沈先生在女儿的婚姻大事上竟然允许她“自己主张”,这不能不令人惊奇了。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沈先生没有封建家长制的作风,对于女儿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亲情挚爱。基于这种美好的父女之情,他对女儿沈琼枝更多的是呵护而非压制,这样就为沈琼枝创设了一个颇有民主气氛的宽松的成长环境。由此,才使沈琼枝没有像封建社会其他女性那样深受毒害,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再来看看沈琼枝的回答:“‘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甚么肯去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里去,看他怎模样看待我。’”这番话虽然有负气的成分在内,但却不卑不亢,掷地有声,活画出一位倔强机敏的可爱女性形象。于是,“沈先生只得依着女儿的言语”了。一个“只得”,说明沈先生此时无计可施,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沈琼枝临危不乱、敢于冒险的机敏和智慧。当然,这种机敏和智慧绝不是一时冲动和盲打莽撞,而是胸有成竹、自有打算。当她听到小老妈喊她“沈新娘”时,自然明白了宋盐商根本就没打算将她明媒正娶,内心定然会愤恨。但她“也不言语,下了轿,一直走到大厅上坐下。说道‘请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怎的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的抬了来,当作娶妾的一般光景。我不问他要别的,只叫他把我父亲亲笔写的婚书拿出来与我看,我就没的说了!’”开始的“不言语”,显示了她成熟沉稳、从容不迫的气度。之后一番质问正是沉默后的爆发,是对封建夫权的毫不畏惧的叫板。这样“胆大妄为”的举动和言语自然令“老妈同家人都吓了一跳,甚觉诧异,慌忙走到后边报与老爷知道。”宋盐商“听了这一篇话,红着脸道:‘我们总商人家,一年至少也娶七八个妾,都像这般淘气起来,这日子还过得?他走了来,不怕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