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精品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精品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精品学案汇总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

(共27套372页)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

精品学案汇总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学习目标

1.说出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重点);2.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难点)。

|基础知识|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1)病毒: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2.生命活动的基础

(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2)生长和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3)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写出图中各序号表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名称。

①细胞;②组织;③系统;④种群;⑤群落;⑥生物圈。

2.生命系统各层次的关系。

(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

(2)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3)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 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自查自纠|

1.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 2.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的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

4.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 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 因此, 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6.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 1.√ 2.√ 3.√ 4.× 5.× 6.×

|图解图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分子或原子是一个系统, 但不是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是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毒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吗?

提示:不能。

探究点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物的种群

2.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A.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

B.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松鼠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 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如以神经细胞为结构基础完成缩手反射;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 所以A、B、C三项均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错误。

答案 D

【跟踪训练】

1.(2016·冀州高一检测)下列事实中, 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B.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C.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依赖于细胞增殖和分化

D.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解析D选项中的叙述只说明精子和卵细胞可以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但不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 D

探究点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判断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一段朽木上所有生物群落

一片森林生态系统

2.

(1)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 最大的层次是生物圈。

(2)单细胞生物体、多细胞植物体和多细胞动物体在个体发育历程中分别经过了哪些生命系统的层次?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和个体;

多细胞植物体: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

多细胞动物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

生命系统的六个易错提醒

(1)组成生命的生物大分子不具有生命现象, 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有生命现象, 也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也是能完整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

(4)单细胞生物既对应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 也对应于“个体”层次。

(5)并不是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9个层次, 如单细胞生物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植物不具备“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

(6)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典例2】(2016·安徽安庆五校联考)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既层层相依, 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分子都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C.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D.草原上的羊属于种群层次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单位, 原子和分子仅仅是细胞中的成分, 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A错误;每种生物仅有生命系统中的部分结构层次, B错误;从生态系统开始, 无机环境部分也是生命系统结构中的组成部分, C正确;草原上的羊不是一个物种, 包含多种生物, 所以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D错误。

答案 C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

(1)种群概念三要素:一定区域、同种生物、所有个体。

(2)群落概念两要素:一定区域、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3)生态系统概念三要素:一定区域、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跟踪训练】

2.若下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 则表格中内容与其相对应的是()

供选项 a b c

A 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

B 个体种群群落

C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D 组织系统器官

解析生活在同一区域中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所有的种群组成群落, 群落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答案 C

知识脉络要点晨背

1.病毒无细胞结构, 但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

表现出生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

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的细胞完成复杂

的生命活动。

4.细胞是生命系统中的最基本的单位。

5.种群指的是某一区域中所有的同一种生物。

6.群落指的是一个区域内所有的生物的总称。

7.生态系统由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组成, 生

命系统中最大的单位是生物圈。

1.下列能完成一切生理功能的细胞是()

A.变形虫B.人的红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D.根毛细胞

解析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 一个细胞就能完成所有的生命活动。

答案 A

2.(2017·山东东营)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

B.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

C.青蛙的表皮细胞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因素以及在池塘中生活的水草等各种生物

解析生命系统分为不同的层次。青蛙属于个体水平, 表皮细胞属于细胞水平。池塘中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细胞中的某些分子不能单独完成某项生命活动, 不属于生命系统。

答案 B

3.(2016·河南五校联考)生态学家研究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他们的研究对象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A.个体B.群落

C.种群D.生态系统

解析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组成种群, 因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属于种群。

答案 C

4.观察分析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以刺槐为例), 回答有关问题:

叶肉细胞→叶肉→叶→刺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以上生命系统中属于“器官”层次的是________。

(2)在生命系统各个层次中, 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是________。

(3)一片刺槐林应属于________层次。

解析(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六大器官。(2)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 也是最小的层次。(3)一片树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1)叶(2)细胞(3)生态系统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学习目标

1.体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重点)。2.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重难点)。

|基础知识|

一、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实验原理:将动物细胞放在清水里, 细胞涨破, 细胞内的物质流出即可得到。

2.实验过程及结果

选材: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成熟)红细胞稀释液

制作装片: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 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低倍镜→高倍镜)

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 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引流法), 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

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结果:凹陷消失, 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破裂, 内容物流出, 获得细胞膜 二、细胞膜的成分及与功能的关系 1.成分

2.成分与功能的关系

(1)功能复杂的细胞膜,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多。

(2)与脂质或蛋白质结合为糖脂或糖蛋白, 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三、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方式 实例

间接交流 激素随血液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直接接触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形成通道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交流信息

1.主要成分?

????

纤维素

果胶

2.功能:支持和保护细胞

|自查自纠|

1.选用兔、鸡的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是因为该类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

2.制备细胞膜时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

3.细胞膜主要的化学成分有脂质、糖类、蛋白质。( ) 4.不同种类的细胞, 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 ) 5.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

6.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答案 1.× 2.× 3.× 4.√ 5.√ 6.√

|图解图说|

纯化细胞膜的方法

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 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密度不一样, 可采用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 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 这是判断细胞是否癌变的指标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 细胞产生的抗体、激素等可排出细胞, 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易进入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支撑和保护作用较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支撑力较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 为什么“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

提示:“系统”指的是生命系统, 细胞壁并不具有生命活性, 是全透性的, 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一体验细胞膜制备的方法

1.实验材料的选择

请分析下列材料适合或不适合作为制备细胞膜的原因:

洋葱, 鸡的红细胞, 猪的成熟红细胞, 大肠杆菌细胞

提示洋葱:不适合, 因为具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且具有细胞壁。

鸡的红细胞;不适合, 因为具有多种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猪的成熟红细胞:适合, 因为无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且无细胞壁。

大肠杆菌细胞:不适合, 具有细胞壁。

2.实验处理方法

(1)制备红细胞稀释液时, 用生理盐水而不能用蒸馏水,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实验在试管中进行, 当细胞破裂后, 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提示(1)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2)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

制备细胞膜实验时选材的两个标准

(1)无细胞壁:能使细胞吸水涨破, 且避免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 因此选动物细胞而不选植物细胞。

(2)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避免了细胞膜与核膜、细胞器膜分离所带来的麻烦, 因此选择只有细胞膜这一种生物膜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典例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 如果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 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 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 并对其成分进行鉴定。

(1)应选取人的哪种细胞作实验材料()

A.成熟红细胞B.神经细胞

C.白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中, 由于渗透作用, 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经过(2)的实验步骤后, 再用________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制备细胞膜时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因为其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避免了其他膜结构的干扰。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 使细胞吸水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通过离心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答案(1)A(2)蒸馏水(3)离心

【跟踪训练】

1.制备细胞膜时, 稀释红细胞的液体和使细胞涨破的方法分别是()

A.清水, 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B.9%的NaCl溶液, 将其放入清水中

C.生理盐水, 将其放入清水中

D.清水, 将其放入9%的NaCl溶液中

解析稀释红细胞应用生理盐水, 以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使红细胞涨破应用清水。

答案 C

探究点二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1.细胞膜的成分

大鼠肝细胞膜与人红细胞膜相比, 功能复杂得多。实验测得其化学成分如下表。(表中数据均为质量分数%)

(1)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 加入双缩脲试剂, 如果产生________反应, 可以证明细胞膜成

分中含有________, 除此之外, 细胞膜还含有________。

(2)为什么说不同细胞的细胞膜成分不完全相同?

(3)研究发现, 大鼠肝细胞膜的功能要比人红细胞膜的要复杂, 从细胞膜的成分分析, 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1)紫色蛋白质脂质(磷脂)和糖类

(2)因为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各种成分的含量不同

(3)大鼠肝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多于人的红细胞

探究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实验设计思路

①用溶脂剂处理细胞膜, 膜被破坏, 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脂质。②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 膜被破坏, 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 也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是否存在。

2.细胞膜的功能

(1)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滴入少量红墨水, 然后用它培养癌细胞, 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癌细胞内并未变红, 但测得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下降了。该过程说明细胞膜能运输哪种物质?它体现了细胞膜的哪种功能?细胞膜行使该功能时有何特点?

提示运输葡萄糖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具有选择性

(2)下图表示三种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

①图(1)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中, A细胞主要是________, 产生的信息分子主要是____________, 需要通过________的运输才能运至B细胞, 信息分子要与B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才能完成信息的传递。

②图(2)中的1是________, 2是________, 请举一个以图(2)中的信息交流方式的例子:________。

③图(3)中所示的是________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该通道是________。

提示①内分泌细胞激素血液受体②信息分子受体精子和卵细胞间的识别③植物胞间连丝

细胞膜的功能图解

【典例2】(2016·郑州高一检测)作为系统的边界, 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有关下图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信息主要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甲细胞分泌a物质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有关

C.乙细胞上识别a物质的受体b可以识别所有的信号分子

D.b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尝试解答________

解析图示所示的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 A正确;甲细胞分泌物质a也是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一个实例, B正确;不同的信息分子具有不同的受体, 所以图中的受体不能识别所有的信息分子, C错误;b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正确。

答案 C

细胞膜对物质控制作用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正常情况下, 图中A、C可以进出细胞膜, 而B、D不能进出细胞膜, 这说明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普遍性, 但在一些情况下, B也能进入细胞膜, 这说明了细胞膜对物质控制的相对性。

【跟踪训练】

2.下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中信息能说明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B.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C.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 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

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由图可知,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而糖类含量较少, A错误;髓鞘只是起保护作用, 功能简单, 蛋白质含量少, 而人红细胞膜、小鼠肝细胞膜和变形虫细胞膜功能相对复杂, 蛋白质含量多, B正确, C错误;图中信息不能说明蛋白质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 D错误。

答案 B

知识脉络要点晨背

1.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是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

胞, 因为该类细胞中无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还有

少量的糖类。

3.植物细胞膜中的脂质只有磷脂, 但动物细

胞膜中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4.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物质出入

细胞是有选择性的。

5.细胞膜上有受体(糖蛋白), 与细胞间交流信

息有关。

1.(原创)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 这是因为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解析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原因是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只有细胞膜, 没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 所制得的细胞膜较纯净。

答案 C

2.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 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 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解析红细胞膜属于生物膜, 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故红细胞膜不具有水溶性, A错误;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同, 红细胞没有液泡, B错误;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在4 ℃的蒸馏水中将因吸水过多而涨破, C正确;低温时红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 D错误。

答案 C

3.(2017·原创)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 功能越复杂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 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内的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 细胞外物质也不能进入

C.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是靠细胞直接接触来完成的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

解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A错误;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 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 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细胞膜排除, B错误;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 通过体液运输的间接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接触的直接方式、通过细胞间通道的方式, C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 D正确。

答案 D

4.(2017·黑龙江双鸭山检测)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某些方式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甲、乙、丙三图中, 靶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信号分子

B.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

C.细胞膜上有信息接收功能的物质很可能为糖蛋白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

解析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 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此种信息交流不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

答案 D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重点)。2.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重、难点)。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基础知识|

一、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原核生物的类型和结构

(1)写出图中代表的生物种类:甲为蓝藻, 乙为细菌。

(2)标号所指结构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

图甲拟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图乙核糖体拟核鞭毛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3.

(1)统一性。

①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②都有与细胞遗传和代谢相关的遗传物质(DNA)。

(2)差异性。

①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无染色体, 但有拟核。

②真核细胞:有染色体和细胞核。

三、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建立者:主要是施旺和施莱登。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既有它自己的生命, 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自查自纠|

1.高倍镜的视野范围小, 视野亮度亮。()

2.蓝藻无叶绿体, 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3.蓝藻、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

4.乳酸菌与动植物相比, 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5.细菌有细胞核, 蓝藻有叶绿体。()

6.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组成。()

答案 1.× 2.√ 3.√ 4.× 5.× 6.×

|图解图说|

★下降镜筒时不要观察目镜, 而要目视物镜, 防止物镜下降时压坏玻片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换物镜时要转动转换器, 不可握住物镜直接转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线暗时, 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光线亮时, 使用反光镜的平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莱登和施旺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 他们共同提出细胞学说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 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一找

巧记常见原核生物的“一、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

(1)观察物像时, 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 把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 1.1发现细胞 1.2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1.1质膜的结构与功能 2.1.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2.1叶绿体与线粒体 2.2.2其他细胞器 2.2.3细胞核 2.4细胞骨架与内膜系统 3.1水与无机盐 3.2糖类与脂质 3.3蛋白质 3.4核酸 3.5元素与生物大分子 4.1.1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4.1.2酶的特性 4.1.3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4.2ATP 4.3.1细胞呼吸的类型 4.3.2细胞呼吸的过程 4.3.3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的因素 4.4.1光反应

4.4.2碳反应 4.4.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5.1.1细胞周期 5.1.2细胞的分裂 5.2细胞的分化 5.3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发现细胞 【教材分析】 该节课主要包括发现细胞的科学发现历程,细胞学说的建立及主要内容,最后介绍科技进步促进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史的内容较多,相对比较枯燥,结合初中知识及插图,引导学生抓住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与细胞发现及细胞生物学学科发展的相关性。【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了解技术进步对细胞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性;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教学重难点】 细胞学说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教学过程】 学的活动2 学生结合初中知识,回答问题。 学的活动3 学生阅读教材P2-3,完成表格 的填空。

教学板书设计 发现细胞 1.细胞学说的建立及主要内容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教学反思】 此节课的内容比较少,且重点在于科学史的介绍,内容相对简单,注重在介绍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摸索生物实验及生物探究的意识。

新课标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知识整理)-新人教__第6章学案1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②细胞的核质比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 体 3.中期 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 佳时机。 4.后期 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 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 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四、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 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不同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精品导学案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程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活动】 活动一: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预习: 1.糖类的元素组成:。 单糖:、、、、(常见) 植物:、 二糖 2. 糖类动物: 植物:、 多糖 动物: 3.糖类的功能:糖类是。 问题思考:1.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糖类是什么? 2.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的糖类是什么? 3.作为人和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的糖类是什么? 4.多糖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5.常见的还原糖有哪些? 例题分析:《导学案》 活动二:脂质种类和功能 预习:

1.脂质的种类和功能。(完成下列表格) 例题分析:《导学案》 【课堂反馈】 《导学案》 【本节必知】 1.活动一预习1-3 问题思考1-5 2.活动二预习1 问题思考1 教学反思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

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不断加强学习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所以,我就多读书,多学习,多写读书笔记。 三、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四、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

(2020年编辑)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病毒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___________ 群落是指___________ 系统是指___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变形虫 B、酵母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三个种群 D、一个生态系统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健康人的一滴血 C、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2019版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学案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学案 第1章走近细胞.......................................................................................................... - 2 -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2 -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4 -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 5 -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 5 - 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 8 - 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 10 - 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12 -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 17 -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 17 -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Ⅰ) ................................................................. - 21 -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Ⅱ) ................................................................. - 24 - 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 25 -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28 - 第1节被动运输................................................................................................ - 28 - 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 31 -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 33 -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 33 - 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 - 33 - 第2课时酶的特性.................................................................................... - 35 - 第2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 - 38 -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 40 - 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 - 40 - 第2课时无氧呼吸及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 42 - 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 44 - 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 44 -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 47 -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 50 - 第1节细胞的增殖............................................................................................ - 50 - 第1课时细胞周期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50 - 第2课时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 ................ - 53 - 第2节细胞的分化............................................................................................ - 55 -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 57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2-P6 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完成一系列_____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 2.一定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 3.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下列对于细胞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B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 C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探 究 案 探究1: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吗? 探究2: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你父母之间是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完整的新生儿的? 探究3:当手被烫到的时候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学设计

第 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新课程标准高一生物第1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习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认识到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这个基本单位到底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及共性却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细胞的性质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为日后学习细胞中的各种成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本册书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⑵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⑶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⑴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⑵激起同学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及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敏锐视角。 三.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学习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贯穿于整个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生物学习后第一次使用显微镜,所以要把基础打好。 ②分清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这是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殊体现。 ③细胞学说的内容。这是学好本册的基础。 ⑵教学难点: ①区分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这是一个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②充分理解什么是细胞学说。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开拓、继承、修正、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理论。 四.课时安排:2课时,1 课时完成观察细胞的实验,1 课时完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学习。 五教具准备显微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结合课本上的问题探讨进行: 展示多种细胞图片(结合课本P7,添加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图片) 讨论: (1)请说出上图各表示的是什么细胞?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神经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它们都含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在生物体内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板书标题] 观察细胞 学生自学,回忆使用初中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师示范,师生一起学习 1.有关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⑴目镜与物镜、低倍镜与高倍镜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 ,病毒_________ 细胞结构,只有依赖___________ 才能生活,_________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T\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群落是指系统是指 记忆节节清: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A 、变形虫 B 、酵母菌 C 、衣藻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三个种群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 A 、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 、青蛙的表皮细胞 C 、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 、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 8 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 是山羊,这块 草原上的 8 群羊是( )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两个种群 D 、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 A 、 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 、健康人的一滴血 C 、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 、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 是生命系统的( ) A 、 个体水平 B 、种群水平 C 、群落水平 D 、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 、海洋中的全部鱼 B 、 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 、 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 、一个池塘的藻 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以上都不是 10. 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 ) A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 B 、细胞 — 组织 — 系统 — 植物体 C 、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一植物 D 、烟草花叶病毒 ) D 、一个生态系统 6 户养的是绵羊,有 2 户养的

2018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学案:2.2.1 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形成 含答案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1课时 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能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并说出其特点(重难点)。2.据图说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重难点)。 |基础知识|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1.氨基酸的作用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氨基酸 (1)结构通式: ①写出字母所代表的结构: a .氨基; b .羧基。 ②氨基酸的种类、性质不同取决于R 基不同。 (2)氨基酸的种类及分类: ①种类: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氨基酸――→脱水缩合 二肽―→三肽―→多肽――→盘曲、折叠 蛋白质 2.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1)过程:脱水缩合。 (2)写出序号代表的物质或结构: 产物①:水。 产物②:二肽。 结构③:肽键。 |自查自纠|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2.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3.脱水缩合发生在相邻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之间,H2O中的H来自于—COOH和—NH2,O来自于—COOH。() 4.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磷酸键,表示式为NH—CO。() 5.蛋白质由C、H、O、N、P元素组成,只有一条肽链。() 6.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7.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8.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为二肽。() 答案 1.× 2.√ 3.√ 4.× 5.× 6.×7.√8.× |图解图说| ★把氨基酸分子比喻成人,两只手分别代表氨基和羧基,两条腿代表氢,头代表R基,躯干代表中心碳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同学手牵手连在一起,牵在一起的手代表“肽键”。两端同学的没牵在一起的手分别代表肽链两端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 全套教案 目录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知识整理)-新人教 第三章学案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 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单层膜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无膜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三、生物膜系统 1、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2、作用: 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2、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什么材料做实验?理由是什么? 3、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5、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6、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7、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什么?不具膜结构的是什么? 8、被称为“消化车间”的是哪种细胞器? 9、植物叶肉细胞里,都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什么? 10、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11、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12、线粒体与叶绿体如何将能量转换的? 13、在动物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1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什么颜色? 16、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17、核孔、核仁有什么功能? 1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9、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什么? 20、哪些细胞没有细胞核?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教案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教案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教案及答案 第1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自学学案】 2.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急性和稳态5个方面可以说明生命运动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基础之上的。 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___,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 _____________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8个层次,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精练】 例1.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例2.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例3.观察“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接受火刺激的结构是, 发生缩手动作的器官是。 ⑵参与感觉和控制这一反射活动的中枢位于 ⑶支配运动的神经细胞体位于, 若这类细胞受到病毒侵染、破坏,则可能患 病。 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⑸从整个过程看出,对多细胞生物说,完成某种生命活动,需要细胞的配合,而不同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在功能上有和。 【后练习】 一.选择题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蛋白质B.核酸 C.细胞D.器官 2.人体胚胎发育是从下列哪项开始的() A.卵巢B.输卵管

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配习题、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学科必修一 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1.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生物科学研究已经进入___________水平,生物大分子________(有或没有)生命。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______才能生活。2.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急性和稳态5个方面可以说明生命运动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基础之上的。 3.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_____就能完成生命活动。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_____________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个层次,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例2.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例3.观察“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接受火刺激的结构是,发生缩手动作 的器官是。 ⑵参与感觉和控制这一反射活动的中枢位于。 ⑶支配运动的神经细胞体位于,若这类细胞受 到病毒侵染、破坏,则可能患病。 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 弧。 ⑸从整个过程看出,对多细胞生物来说,完成某种生命活动, 需要细胞的配合,而不同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 有,在功能上有和 。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