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概论与法规

1、人们对特殊儿童的态度已由拒绝、歧视到同情怜悯,再进而成为积极的接纳与协助。

2、我国最早的特殊学校是C瞽叟通文馆(1874年)即现在的北京盲人学校

启音学校(1887年)即现在的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聋校。

上海市盲童学校始建于(C、1912年)

3、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是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C 《残疾人教育条例》

4、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职责是:

(1)指导本地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2)特殊儿童的鉴定;(3)提出特殊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和调配的建议;(4)为基层学校提供巡回指导以及提供部分师资培训、情报信息、家长学校指导等服务。

5、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 A、“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 )

6、上海市教委有关文件规定随班就读对象为(C 八类)p53

7、贯彻“正常化”原则中的“正常化”的涵义是(B 教育环境正常

化)

8、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认为造成儿童特殊性的原因主要是A、生理条件

9、下列首次提出全纳性教育的文件是A、《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

10、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这就是A、全纳性教育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殊教育作为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间是(B、1966)

12、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13、简述我国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机构。

答:我国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机构,这就是教育系统、民政系统、卫生系统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系统的公立教育机构以及集体和个人开办的民办特殊教育机构.教育部主管全国的特殊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特殊教育工作。县级以上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协调教育、民政、卫生和残联等部门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工作.

14、如何理解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教育的可能性?

答:《世界人权宣言》(1984年)

15、何谓生态学观点?

答:社会生态学的观点在残疾或特殊性的归因上强调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认识,还应从儿童生长和学习的环境中去找原因,如:不良的教学方式、经验剥夺、经济条件差等。

16、全纳性学校:是指学校必须接纳服务区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

全纳性教育:是指教育应该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

17、教师的培训如何适应新的要求?p22

18、广义的特殊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和超常儿童。

1。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的定义。P2-P4

2。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8—11

3。我国特殊教育的基本方针是什么?P17

4. 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怎样?P18—P23

5. 何为零拒绝?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目标的?P8

1. 你了解上海市有关随班就读的法规、文件吗?P50—53

2. 当你面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你知道应当用什么工具和方法去进行教育诊断吗?P61—63

3. 对特殊教育影响较大的法律法规有哪些?P47—49

4. 教育诊断中应注意哪些问题?P66—68

5。什么是资源教师方案?它有哪些性质和功能?P73—76

二、随班就读

1、上海市教委有关文件强调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必须坚持普特渗透和相互合作的原则。

2、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体化教育”教学原则基础上的。

3、具体指导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机构是D、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

4、随班就读:指在普通教育机构中队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

5、随班就读学生的入学需要应作哪些考虑?

答:

1、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同意.

2、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

3、残余能力。

4、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5、交往能力。

6、社会成熟性.

7、其他,如家庭经济情况等。

6、我国目前实施特殊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的安置形式主要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等。

7、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发布的时间是D、1994年

8、形体式随班就读:p35

溶入式随班就读

9、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又称倒三角形体系)的特点:(1)相匹配问题(2)弹性问题.具体为:学校分层次,从学习环境受限制最多的隔离式教养机构到受限制程度最少的普通学校的全日制普通班,与儿童的残疾程度从重到轻相匹配。

10、随班就读的安置原则:(1)就近入学。(2)区(县)教育部门负责规划.(3)学校接收服务区的儿童入学.(4)撤除随班就读的资格。(5)改选合适的安置.

11、一般在普通班,每班可以有随班就读学生B、1-2人,最多不超过3人

12、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是建立在非分类原则基础上的一种跨类教学模式。

1. 什么叫随班就读?P24

2. 随班就读有哪些性质和作用?.P26—29

3。随班就读学生有哪些安置原则?P33

4。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职责是什么?P43

四、有效学校管理与教学

1、“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是 A 提示目标—分组活动—全班交流-总结评价

2、“儿童通过成人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伙伴合作,会表现出更强的发展水平",这是(C、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合作学习的主要理论依据: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三是“集体动力”理论.P107

3、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与高水平的伙伴合作,能表现潜在的发展水平。

4、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异质性小组的人数为D、2-6名

5、伙伴教学的形式为(A、班内学生教学生B、跨班学生教学生C、跨年级学生教学生 )

6、以下不是伙伴教学的形式是( D 跨校学生教学生 )

7、让普通学生戴上涂有凡士林的眼睛看东西,这是一种(C、体验性学习)

8、通过讲故事、木偶剧等活动让普通儿童了解残疾儿童的障碍和感受,这种做法是(D 体验学习)

2018版毛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18版毛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以下为2018年毛概期末考试的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答:毛泽东思想是指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体现出较为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 答: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制度。它取代了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和自由,为人民创造了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是什么? 答: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是指,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党的先进性和先锋性,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中心任务展开的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 二、论述题 1.论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答:毛泽东思想的原则主要包括:一、以阶级斗争为纲;二、坚持群众路线; 三、独立自主;四、实事求是;五、批判和自我批评;六、密切联系群众。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关于中国革命和革命道路的思想,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才能取得胜利。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思想,认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必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福建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概论与法规 1、人们对特殊儿童的态度已由拒绝、歧视到同情怜悯,再进而成为积极的接纳与协助。 2、我国最早的特殊学校是C瞽叟通文馆(1874年)即现在的北京盲人学校 启音学校(1887年)即现在的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聋校。 上海市盲童学校始建于(C、1912年) 3、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是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C 《残疾人教育条例》 4、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职责是: (1)指导本地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2)特殊儿童的鉴定;(3)提出特殊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和调配的建议;(4)为基层学校提供巡回指导以及提供部分师资培训、情报信息、家长学校指导等服务。 5、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 A、“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 ) 6、上海市教委有关文件规定随班就读对象为(C 八类)p53 7、贯彻“正常化”原则中的“正常化”的涵义是(B 教育环境正常

化) 8、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认为造成儿童特殊性的原因主要是A、生理条件 9、下列首次提出全纳性教育的文件是A、《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 10、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这就是A、全纳性教育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殊教育作为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间是(B、1966) 12、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13、简述我国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机构。 答:我国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特殊教育机构,这就是教育系统、民政系统、卫生系统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系统的公立教育机构以及集体和个人开办的民办特殊教育机构.教育部主管全国的特殊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特殊教育工作。县级以上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协调教育、民政、卫生和残联等部门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工作. 14、如何理解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教育的可能性?

2020年春特殊教育概论形考任务一至七答案

2020年春特殊教育概论形考任务一至七答案 (注意正确答案为红色,题库内的选项顺序会有所变动) 形考任务一 1(单选题)以下哪一种残疾类型不属于我国大陆的分类?() 选择一项: A. 自闭症 B. 精神残疾 C. 言语残疾 D. 肢体残疾 2、(单选题)开办英国第一所聋教育机构的人是()。选择一项: A. 达拉加诺 B. 阿曼 C. 约翰·布维 D. 托马斯·布雷渥 3、(单选题)我国第一所聋校所在地是()。 选择一项: A. 南京 B. 北京

C. 滨州 D. 烟台 形考任务二 1、(单选题)下列哪项原则不属于特殊教育的安置原则? 选择一项: A. 零拒绝原则 B. 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教育公平原则 2、(多选题)下列属于教育诊断类型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诊断性测评 B. 过程性测评 C. 筛查性测评 D. 终结性测评 形考任务三 1、(单选题)主要用于转衔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是()。 选择一项:

A. 发展性课程 B. 支持性课程 C. 功能性课程 D. 环境生态课程 2、(多选题)融合教育的课程运作有哪些不同形态?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个别化教学课程运作 B. 差异化教学课程运作 C. 抽离式课程运作形式 D. 特教班课程运作形式 3、(匹配题)通过拖拽选项,请将下列培智教育综合课程的实施步骤进行排序() 形考任务四 (多选题)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阶段性目标和年终目标 B. 学生受教育现状

C. 目标实现的标准和评估手段 D. 实施计划的预定日期和期限 E. 为学生提供的专门服务设施 形考任务五 (多选题)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康复训练策略 B. 支持策略 C. 通用设计学习策略 D. 教学沟通策略 题目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短期教学目标生成依据的是()。 选择一项: A. 与长期教学目标相联系 B. 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相联系 C. 与学生的具体生活环境相联系 D. 与活动主题相联系 形考任务六

2023年《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3年《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考试试卷《计算机应用基础》期末考试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 (每小题 2 分,共 30分) 1.在Word的编辑状态,进行\"替换\"操作时,应当使用()菜单中的命令。 A.\"工具\"菜单中的命令 B.\"视图\"菜单中的命令 C.\"格式\"莱单中的命令 D.\"编辑\"菜单中的命令 2.目前微型计算机中采用的逻辑元件是()。 A.小规模集成电路 B.中规模集成电路 C.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分立元件 3.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 A.高速度 B.高精度 C.存记忆能力 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4.与十六进制数(AB)等值的二进数是()。 A.10101010 B.1010101 1C.10111010D.10111011 5.微处理器处理的数据基本单位为字。一个字的长度通常是()。 A.16个二进制位 B.32个二进制位

C.64个二进制位 D.与微处理器芯片的型号有关 6.Windows XP的文件夹系统的结构是()。 A.树型结构 B.层次结构 C.网状结构 D.嵌套结构 7.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采用的是()。 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电子管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8.在“资源管理器”中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要使用()。 A.Shift+Alt键 B.Shift键 C.Ctrl键 D.Ctrl+Alt 键 9.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 RAM B.PROM C.ROM D.CD-ROM 10.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执行两次“剪切”操作后,则剪贴板中( A.有两次被剪切的内容 B.仅有第二被剪切的内容 C.仅有第一次被剪切的内容 D.无内容 11.操作系统是一种对计算机()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系统软件。 文件 B.资源 C.软件 D.硬件 12.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只有()。 符号语言 B.高级语言 C.汇编语言 D.机器语言 13.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教育哲学与方法论》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哲学与方法论》期末考试题及参考 答案 教育哲学与方法论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考试题目 1. 请简述教育哲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 2. 以下哪些是教育哲学的传统流派?简要介绍每个流派的主要 观点。 3. 什么是教育方法论?它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什么作用? 4. 列举并解释至少三种常用的教育方法。 5.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应用教育哲学和方法论的理念? 参考答案 1.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目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它探 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该 领域研究的范围包括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教育的本质与特征、教育 的人类发展作用等。

2. 传统流派有:(1) 理性主义流派,强调理性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和抽象思维;(2) 经验主义流派,重视经验和感觉的 积累,注重实践和观察;(3) 人本主义流派,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注重情感、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3. 教育方法论是指教师在实践中为了达到教育目标所采用的方 法和策略。它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技巧、教学评价等内容。教育方 法论在教学中起到指导和支持的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和学生的研究成果。 4. 常用的教育方法包括:(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 来传授知识;(2) 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来促进思考 和研究;(3)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提高研究效果。 5.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通过运用教育哲学的理念,如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个性化的研究体验等,来引导学生的研究和 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育方法论的原则和策略,如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创造积极的研究环境等,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 动力。

tefl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tefl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TEFL 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What does TEFL stand for? A.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B.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C. Teaching English for Language Learners D. Teaching English for Linguistics 答案:A.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language skill that should be developed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A. Listening B. Speaking C. Reading D. Writing 答案:D. Writing 3. Which teaching method focuses on the natural order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emphasize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A.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B. Audio-Lingual Method C. Direct Method 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答案:C. Direct Method 4. What is the main goal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 To focus on grammar rules and vocabulary memorization. B. To provide practice in specific language skills. C. To develop fluency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D. To teach language through read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答案:C. To develop fluency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stage in the ESA (Engage, Study, Activate) lesson plan format? A. Engage B. Survey C. Study D. Activate 答案:B. Survey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英语教学中提供实际情境和真实交际的重要性。

物理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考试题目 1. 什么是牛顿第三定律?请用自己的话简述。 2. 什么是电磁感应?简要解释它的原理。 3. 什么是光的反射?解释光在镜子上发生反射的原因,并举例说明。 4. 简述质能方程(E=mc^2)的意义和应用。 5. 简述半导体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6. 解释电流的概念,以及电流强度和电流密度的区别。 7. 阐述特斯拉定律,并简述它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 8. 什么是波长和频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 牛顿第三定律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时,另一个物体同时对第一个物体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简单来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等大而相反的力。这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2. 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内部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它的基本原理是磁场变化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使电荷在导体中流动形成感应电流。 3. 光的反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后改变方向的现象。光在镜子上发生反射的原因是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镜子后会改变方向。例如,当我们看到自己在镜子中的倒影,就是因为光线在镜子上发生了反射。 4. 质能方程(E=mc^2)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它表明质量和能量的等价关系。这个方程的意义是揭示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指出质量也可以通过能量来表示。这个方程在原子核反应、核能利用以及宇宙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5. 半导体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可控制的电导性。它的特性包括导电能力中等,电阻较大,温度和光照能影响其电导性。半导体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技术、太阳能电池等。

求真中学入学考试题目

求真中学入学考试题目 求真中学是一所位于我市中心的知名中学,其入学考试题目一直备受考生和家 长的关注。以下是2021年求真中学入学考试的题目及答案解析。 一、语文 1. 下列成语中,意思最接近“一鸣惊人”的是: A. 破釜沉舟 B. 出类拔萃 C. 物以类聚 D. 一帆风顺 答案:B. 出类拔萃 解析:成语“一鸣惊人”意为以一次突出的表现引起人们的惊奇和赞赏。选项 B“出类拔萃”意为在同类中超过其他人,突出出众,最能表达“一鸣惊人”的含义。 2.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思乡之情的是: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江山如画,一步一景 C. 春风送暖入屠苏,小渔船唱晚秋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C. 春风送暖入屠苏,小渔船唱晚秋 解析:这是一句描述春天的诗句,其中“春风送暖”表达了春天的温暖和带来的 喜悦之情,“小渔船唱晚秋”表达了思乡之情,暗示着远离家乡的人对家乡的思念。 二、数学 1. 如果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是丙数的2倍,而丙数是10,那么甲数是多少? 答案:60

解析:设甲数为x,则乙数为3x,丙数为6x。已知丙数为10,所以6x=10,解得x=10/6=5/3。所以甲数为3x=3*(5/3)=5,甲数是60。 2. 已知数列的前两项分别是3和5,且每一项是前两项的和,那么数列的第五项是多少? 答案:11 解析:数列的前两项分别是3和5,第三项为3+5=8,第四项为5+8=13,第五项为8+13=21,所以数列的第五项是11。 三、英语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My name is Lucy. I am a student from China. I am 15 years old. I have a sister. Her name is Lily. She is 10 years old. We both like playing sports. I like swimming, and Lily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Our favorite color is blue. 1. How old is Lucy? 答案:15 years old 2. What is Lily's favorite sport? 答案:Playing basketball 解析:从短文中可以得知,Lucy今年15岁,而Lily喜欢打篮球。 以上是2021年求真中学入学考试的部分题目及答案解析,希望对考生和家长们有所帮助。请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认真复习各科知识,做好考前准备,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祝愿大家能够顺利通过求真中学的入学考试!

比较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比较教育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答案解析】b 批判教育学本身理论主要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比较关心意识形态。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就是 【答案解析】a 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 【答案解析】a 价值漫清模式主要是让我们造清我们的价值观,帮助我们选择自己的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完结时,给学生布置科荛七律诗的作业, 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 【答案解析】d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的综合就是使学生所学科学知识入一部运用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 【答案解析】d 11.“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 【答案解析】c 形式教育论,主要是发展理性思维能力 12.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去推动学生的 【答案解析】a 科尔伯格就是道德心智理论代表人物

13系统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研究报告是 a《科尔曼报告》b《一个搭乘学校的地方》 c《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d《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解析】c 学习化社会是终身教育的发展的途径。 14.“吾理不外于吾心”、“吾辈用功,求日属于,不谋日增。减至得一分人 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持这种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答案解析】d 这是王守仁原话,而且这是在谈存天理灭人欲,是属于理学思想,第一句话说看理不外于喜心,也就是主观唯心,所以肯定是王守仁。 15“虚心泡冰”就是朱惠的读书法,此处的“涵冰”就是指读丰时应当 【答秦解析】a 指反反复复咱烫玩味,就是朱子读书法的内容。 16.《大学》是需家字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置,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 【密案解析】b 大学三纲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足最高层的目的。 17.颜元特另别特别强调学校必须培育 【答案解析】a 颜元就是反对理学,而且反对八股,而且首六斋教学,著重新颖人才培养。 18.明代再城乡广泛设立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构,他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极为完备的制度,这种教育的机构是 【答案解析】c 明代社学是最低层次的官学,主要设置在乡村,在明代已经比较完善。 19.清朝地方管学实行严苛的“六等吏陟法”其基本特点就是对生员展开 【答案解析】b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2023)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辅导员招聘考试题目(2023)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亲人死亡、失恋、学业失败等造成的心理危机,属于心理危机类型中的()。 A.存在性危机 B.现实性危机 C.发展性危机 D.情境性危机 【答案】:D 2.教育法制化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我国实现依法治教的关键是()。 A.建立健全处理教师申诉、学生申诉的程序与机制及运用司法手段处理教育纠纷的机制 B.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C.促进学校法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逐步建立健全对学校的监督与评估机制 D.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 【答案】:D 3.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应予() A.留校察看 B.记过 C.退学 D.开除 【答案】:C —1 —

4.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是()。 A.高校教学计划 B.教育治理 C.高校校训 D.高校教学大纲 【答案】:D 5.某高校教师非常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各个学生身上的特长,做到因势利导。这说明该教师在公正原则上做到()。 A.因材施教 B.赏罚分明 C.坚持真理 D.秉公办事 【答案】:A 6.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仅要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 A.教授治学与同行评议的关系 B.校长治校和教授治学的关系 C.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 D.行政与学术的关系 【答案】:D 7.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来构成的。 A.师生关系 B.教学关系 C.情感关系 D.伦理关系 【答案】:A 8.依活动过程的特点,可以将动机分为()。 A.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B.交往动机和威信动机 C.社会动机和局部动机 D.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答案】:B —2 —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及解析五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及解析五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大脑为神经系统______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2、每个半球包括大脑皮层(大脑皮质),是表面的一层______(神经细胞的细胞体集中部分)。 3、人的大脑表面有很多往下凹的沟(裂),沟(裂)之间有隆起的______,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 4、人的大脑皮层最为发达,是______的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5、大脑半球表面呈现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的部分叫脑回。大脑半球借沟和裂分为5叶:即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______。 6、大脑半球表层为灰质,深层为髓质。髓质内含有______和核团,其中有4对核团位于脑底部称基底神经节(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核和屏状核。 7、纹状体损伤会产生舞蹈病(肌张力下降,运动过多过快)及震颤麻痹(当中脑黑质发生病变时),全身肌肉紧张增高,______等。 8、半球内的白质有各种走向的,如连合左、右两半球的纤维,连接同侧半球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和脑干,脊髓的上下行纤维,后者都要经过内囊,在脑的______上,内囊是宽厚的白质层,分3部分即内囊前脚、内囊后脚和内囊膝。 9、人体功能在大脑皮质上有______,如感觉区、运动区等在大脑皮质上都有对应位置。 10、人类有语言和思维,中枢偏于皮质______,称为优势半球。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 )大脑半球。 A.左右 B.表象 C.印象 D.迹象 2、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人类为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 )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 A.感觉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3、脊椎动物的端脑在胚胎时是神经管头端薄壁的膨起部分,以后发展成大脑两半球,主要包括大脑皮质、大脑髓质和( )第三个部分。 A.无意想象 B.基底核 C.奖惩 D.自我强化 4、大脑皮质是被覆在端脑表面的灰质、主要由( )地胞体构成。皮质的深部由神经纤维形成的髓质或白质构成。髓质中又有灰质团块即基底核,纹状体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A.正强化 B.负强化 C.神经元 D.动机理论 5、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血液,血液占到80%,大脑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

四川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心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

四川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期末测试 《心理学基础》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心理学基础》;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用一定温度的冷刺激作用于皮肤,不改变刺激的强度,只增加受作用的皮肤的面积,冷的感觉会增强。这种感觉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的空间积累 D.联觉 2.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 A.智慧 B.真诚 C.热情 D.幽默 3.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用于调节学习者内部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的能力称为() 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 C.智力技能 D.运动技能 4.“一见钟情”所描述的是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5.依据人格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对人的认知类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冲动型和沉思型 B.系列型和同时型 C.内向型和外向型 D.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6.剑刺穿某人头部并造成立即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剑很有可能刺中了下面哪一个部位?() A.小脑 B.大脑基底部 C.延髓 D.脑桥 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9.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提出了现代“五因素”人格特质理论。请指出以下不属于“大五人格”中描述的人格特质是()。 A.独立性 B.外向性 C.开放性 D.随和性 10.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应进行()。 A.多样化复习 B.及时复习 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D.过度学习 11.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 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期末考试命题制卷策略及试卷分析技能

期末考试命题制卷策略及试卷分析技能 期末考试命题制卷策略及试卷分析技能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育与技术学院黄光杨 从学校教学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把评价理解为确定学生的发展进步、达到教学目标程度的系统过程。在这一系统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测量和非测量的多元化方法去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资料,并对其结果作出价值分析和判断。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高超的教学能力,而且应当具有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它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评价中,虽然考试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所能获取的信息通常只是学校教育目标和人的素质能力中相对有限的一部分,但在评估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所掌握的状态时,考试确是一种较公平、较有效的方法。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既要掌握评价学生的多元化方法,也要重视改进考试命题方法,学会分析试卷,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性,从中获取有利于改进学习和教学的信息。本文拟对期末考试命题制卷和考试分析技能等相关问题作一简要讨论。一、期末考试设计的基本要领 考试设计与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要求之间具有连带关系,这里谈谈期末考试设计的几个基本要领。 1.考试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 学校期末考试,从性质上讲,属于终结性的标准参照测验类型。所谓标准参照测验是依据事先明确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标准而制定,并据此标准可以对学生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和评价的一类测验。新课程设计者采用一定形式,规定了各

个学科不同学段(年级)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标准,各门课程的教材或学案则更加具体地组织建构、贯彻落实这些基本要求。期末考试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并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妥善处理教师对教科书的个性化教学处理和学生发展存在的个别差异和群体差异。 2.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教育目标。 考试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中国人首先发明考试,也一再批评考试,而现在世界各国日益重视考试。这是因为人类的文明进程和许多游戏规则需要采用考试这一手段。然而,考试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得失尽掌握在人的手中,关键还是我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实施考试,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改革考试。其中之一,就是要把传统以知识立意为主的考试设计,转变为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整体教育目标的考试设计意境上来。老师们通过理解新课程的许多理念和要求,在考试设计中大胆创新,尽可能用一些新的题型、新的方法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来记录和评价学生的思考历程和方法,来了解学生在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时是否有过深刻的体验过程和反思,来分析学生在表达某些问题时是否有比较稳固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3.考试设计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勇于创新并给予肯定。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但需要考试评价作出积极的导向。在考试命题中考查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可以做到的。比如,鼓励和允许学生在答题中对题目提出质疑;鼓励学生给出所谓问题的标准答案后再给出有创意的新答案。在题型方面,各个学科都可以命制考查发散性思维、表现创意和创新的题日。如语文科试题,可以通过写比喻句、给故事安排情节、给乱句重组、看图说话以及传统的命题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202201-202207)《250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完

试卷代号:2505 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2022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最早将“行仪”和“训话”列为课目内容的近代学前教育机构是( )。 A.湖南幼稚园 B.湖北幼稚园 C.南京高师附小幼稚园 D. 京师第一蒙养院 2.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是( )。 A.埃里克森 B.柯尔伯格 C. 皮亚杰 D.班杜拉 3.安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两大类型,包括( )。 A.回避型与拒绝型 B.安全型与不安全型 C. 积极型与消极型 D.主动型与被动型 4.儿童开始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这时的儿童所处的依恋发展阶段是( )。 A.前依恋期 B. 依恋关系的建立期 C.依恋关系的明确期 D. 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 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是( )。 A.家长的需要 B.我国的教育目的 C.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D. 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与需要 6.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促进儿童学习的关键是( )。 A.教师的教学技巧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 课程计划 D. 教师与儿童之间特定的心理氛围 7.在“认识自己”的主题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语言交流活动“喜欢和不喜欢”,洼儿童相互讲述喜欢吃的东西和不喜欢吃的东西,喜欢的玩具和不喜欢的玩具。这种设计体现了主题 方案基本要素中的( )。 A.引发认知 B.经验积累 C. 情感迁移 D.情感体验 8.用以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社会测量法 B.指标体系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9.造成幼儿泼洒、碰撞、打断集体活动等行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 A.生理方面不成熟 B.情感方面不成熟 C.社会方面不成熟 D. 认知方面不成熟 10.某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后总喜欢讲脏话,这种行为属于( )。 A.需要特殊干预的行为问题 B.轻度的可以忽略的行为问题 C.需要指导帮助的行为问题 D. 正常的行为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5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期末考试高频考 点版(带答案) 一.综合考核(共50题) 1. t分布曲线与自由度有关。()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2.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教育管理的功能表现在() A、教师管理 B、目标管理 C、经验管理 D、过程管理 参考答案:ABD 3. ()实际是一种论述题,它是语言测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A、简答题 B、论述题 C、作文题 D、操作题 参考答案:C 4. 某变量的观测值可以对它们进行加、减、乘、除4种运算,这一变量属于()变量。 A、称名 B、顺序 C、等距 D、比率 参考答案:D

百分比一致性指标是指用同一测验或两平行测验先后多次施测,其对被试的分类结果一致的比例。()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6. 线形图就是多边图。()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7. 评价学生发展的教育常模参照,可采用()等。 A、年级常模参照 B、年龄常模参照 C、百分等级常模参照 D、分等评定常模参照 E、标准分数常模参照 参考答案:ABCDE 8. 累积次数只能从低分组往高分组累积。()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9. 不确定性现象又称为随机现象。() A.正确 B.错误

10. 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它的方法主要有()。 A、分半信度 B、库德理查逊信度 C、复本信度 D、克龙巴赫(cronbach)系数 参考答案:A,B,D 11. ()实际上是一种论述题,它是语言测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A、简答题 B、论述题 C、作文题 D、操作题 参考答案:C 12. 重测信度的用途有时也在于评估所测特质在短期内的()。 A、有效性 B、稳定性 C、可测性 D、等值性 参考答案:B 13. 在评价标准中,()则是指达到指标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也称定量标准。 A.标度 B.频率 C.标号 D.强度 参考答案: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