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

范文1: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配股后经营业绩的关系

文献综述

股票再发行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公司上市后进行股权再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向原股东配股和向市场增发新股。但配股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渠道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配股资格的获得,是以盈利指标达到证券监管机构设置的标准为条件。在这一政策导向的影响下,上市公司有调整报告盈利的动机。但是这样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目前关于此类的研究还比较少,而经营业绩一直是企业所关注的,所以有必要对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开展研究。

一、盈余管理涵义的研究

当前会计界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在编报财务报告时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结果。陆正飞,祝继高等(2008),高雷和宋顺林(2010)均认为一是盈余管理行为是以不违背相关法规和准则为限的;二是盈余管理的手段是职业判断和交易规划,而不是实际业务。也正是这两个相同点构成了盈余管理的独特之处,即“非真实性”和“非违规性”并存。马畅(2010)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不违背现有法律法规、不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职业判断或“构造”规划交易事项等经营手段向企业外部一切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非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实现企业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影响其他以会计数字为依据的有关契约的履行结果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

综合李琴,李文耀(2008),高飞(2011),迟晓程(2011)等人的文章,可以总结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按性质分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是公司运用会计手段独立实施的盈余管理,包括(1)对收入进行的盈余管理(2)对费用进行的盈余管理(3)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进行的盈余管理。这种方法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总额,只会影响会计盈余在各期的分布,因此也可以将这种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灵活运用会计选择以达到影响盈余的目的或效果。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安排真实的交易来实现的。包括(1)削减酌量性费用。量性费用是指是指为完成特定活动而支出的成本。主要包括研究开发费、广告宣传费、职工培训费等(2)非经常性损益(3)关联方交易(4)资产重组(5)资产评估。这种方法会对企业未来的盈余总额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各期的盈余和现金流量,并且经常会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如果不严格控制可能会演变成为盈余舞弊行为

三、盈余管理程度研究

用以研究盈余管理程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运用非预期应计利润的方法来估计特殊事项下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以及有多少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王克敏,王志超(2007), 张昕(2008),章卫东(2010)使用修正的Jones模型来计算配股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用总应计利润减去非可操纵应计利润,就可以得到代表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纵应计利润。

另一种方法是盈余分布法,它通过检验报告盈余在阈值处的分布,来推断公司是否在阈值处进行了盈余管理。在不存在盈余管理的情况下,盈余分布函数在统计意义上是光滑的;反之,相反。因此,判断阈值处是否存在盈余管理便转化为判断阈值处盈余分布函数的光滑与否王亚平、吴联生和白云霞(2005)建立了一个基于混合正态分布的模型,解决了盈余分布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研究结论表明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和幅度的估计具有稳健性。吴联生,薄仙慧等(2007)以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作为基准,运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对股票市场是否提高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配股公司盈余管理对配股后业绩的影响研究

配股公司配股前进行盈余管理,会使配股后公司经营业绩下降。黄新建(2004)、张祥建(2005)对配股前后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上市公司配股前后盈余管理的时间序列分布,并发现配股前盈余管理与配股后业绩负相关。陆正飞,魏涛(2006) 研究了我国1998一2001年间上市公司首次配股后会计业绩下降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配股公司在配股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无后续触资行为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且操控性应计利润在配股后发生反转,这为配股前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观提供了直接证据。邵志高(2011)以股权分置改革后向大股东定向增发的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司盈余管理增发长期股票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开增发长期股票业绩显著为负且与增发前操纵性应计利润负相关。增发后由于盈余转回而导致会计业绩继而股票业绩的下滑。

中国证监会为了保证优质公司能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配股公司配股前

的净资产收益率作出了要求。对配股的“门槛”要求使得上市公司具有很强的利润操纵动机,同时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对公司的股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因此公司管理层将有动机在配股前进行盈余管理,以满足配股的资格要求并顺利实现配股。但盈余管理所得到的业绩并不是公司真正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体现,因此配股完成后公司将回复到真实的盈利水平,造成业绩下降。Teoh,Weleh和Wong(1998),Rangan(1998),和Shivakumar (2000)等的经验研究都支持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就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相关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做出了研究。有关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的文献较多,但是很少有文献把公司的配股,盈余管理,还有经营业绩三者结合在一起研究。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引起各契约关系人之间的财富再分配和利益冲突,从而误导了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通过研究配股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可以很好的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进行参考依据。所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 2000(9):18-27

[2]陆正飞,祝继高,孙便霞.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J].管理世

界,2008(3):30-38

[3]高雷,宋顺林.关联交易、支持与盈余管理——来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财经科学,2010(2):99-106

[4]马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6):48-50

[5]郑振,孙长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分析[J].商业经济,2011(1):106-108

[6]秦冬梅.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J].商业研究,2003(16):50-52

[7]李琴,李文耀.论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防范对策[J].财会通讯,

2008(2):12-18

[8]高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2011(3):47-49

[9]迟晓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及动机探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

报,2011(4):73-76

[10]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

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7):51-60

[11]李延喜,包世泽,高锐,孔宪亮.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南开管理评论,2007(10):12-20

[12]张昕.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

究,2008(4):17-25

[13]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J].管理世界,2010(1):54-73.

[14]徐莲,张群.上市公司基于配股目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分析[J].红河学院学

报,2007(10):52-61

[15]张祥建,徐晋.盈余管理、配股融资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J].经济科

学,2005(1):56-65

[16]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

的比较[J].会计研究,2007(2):44-52

[17]亚平,吴联生,白云霞.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J].经济研究,

2005(3):12-19

[18]红旗.股权再融资之“谜”及其理论解释[J].会计研究,2004(5):5-17

[19]黄新建.中国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2):16-27

[20]张祥建.盈余管理、配股融资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J].经济科学,2005(1):9-18

[21]陆正飞,魏涛.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J].会计研

究,2006(8):52-60

[22]黄明峰,黄瑶,田水.配股政策的变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实证研究

[J].北方经济,2009(6):54-55.

[23]邵志高.增发后股票业绩与公司盈余管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1):56-57.

[24]Teoh,S.H.,I.Weleh,T.J.Wong.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Underpeformance of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8(50):63--99

[25]Rangan.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50):101-122

[26]Shivakumar.Do Firms Mislead Investors by Overstating Earnings before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29):339—371

范文2:我国企业反向收购上市的绩效研究

文献综述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民营企业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渴望挤身资本市场。然而主板市场容量有限且IPO公开发行上市要求严格的现状,使融资新式中的反向收购上市颇受民营企业的青睐,逐渐成为当前资本市场中民营企业上市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国内资本市场中企业反向收购上市的绩效,将对我国企业融资决策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企业反向收购上市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相关课题的研究

Kimberly (2005)等对1986年至2002年间采用反向收购上市的127家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实行反向收购的当年,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及资产流动性明显低于同行业类似规模通过IPO方式公开发行上市的企业。在企业挂牌交易两年后,其资产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仍然比同行业类似规模IPO上市的企业表现差,并发现其破产可能性更大。

Joel Svensson (2007)等对企业反向收购的动因、障碍和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反向收购的优势不仅在于时间短、成本低,更在于企业管理层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财务表现上;并指出,详尽的上市计划和调查,能够有效的规避反向收购过程中的风险。

William K.Sjostrom Jr.(2007)对反向收购的成本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其成本不仅应包括并购过程中的买壳成本,还应包括壳公司原股东退出的机会成本,这必定会使决策时需要考量的成本大大增加。他还认为,虽然反向收购形式合法,很多企业在实际运用中也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了上市融资的目的,但在进行决策时,由于时间、成本以及未来对股东的利益等的衡量指标都大不相同,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反向收购与IPO公开发行进行比较。

Cecile(2008)等采用了Heckman模型对企业上市决策与其长期利益回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多数的样本中,企业反向收购上市的长期投资回报率要显著低于通过IPO方式公开发行上市的企业。

根据以上学者的主流观点可见,无论从反向收购上市的成本角度还是从反向收购上市与IPO上市对比的角度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都趋于一致,认为反向收购上市的绩效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显著低于采用IPO方式公开发行上市的企业

绩效。

二、国内学者对相关课题的研究

国内理论界有关我国资本市场企业反向收购上市问题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以下将从反向收购的动因、成本收益、股价绩效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1)在反向收购的动因方面。左思宁(2007)、乔建英(2010)均认为反向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企业资本规模的要求;“净资本为核心”的动态监管;同行竞争的需求;IPO上市方式的门槛太高。任刚要(2009)认为其动因主要包括:证券市场的优越性;无法造壳;取得协同效应;附带获得壳公司的优质资产;获得巨额投资(投机)收益。

(2)在反向收购成本收益方面。黄建欢、尹筑嘉(2007)提出了计算证券公司反向收购上市的成本与收益的衡量指标,并得出结论:由于采用的借壳上市模式不同,导致证券公司成本、收益的规模与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岳晨婷(2009)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证券公司反向收购上市行为进行了研究,将证券公司买壳上市的模式分为三类,比较了三类模式的成本收益,并总结出其各自的特点。结合海通证券的反向收购上市,作者认为,上市使海通证券的资本实力得到了增强,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并提高了业务运作能力和效率。

(3)在反向收购股价绩效方面。罗贤(2006)以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所有股票为出发点,分别选取了2000年至2005年期间发生过反向收购上市的40支股票为观测样本,重点对壳资源重组利用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企业在买壳前后的股价以及真实经营业绩的变化,提出了我国进行壳资源重组利用的相关建议。宋祜(2009)从企业综合财务状况评价和短期股东收益两个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OTCBB反向收购上市的绩效进行了统计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OTCBB

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在业绩表现、财务状况和给股东的短期回报方面都不令人满意,过去数年中能够成功升级到主板的例子也是少之又少。认为在现阶段通过反向收购在OTCBB市场上市融资并非是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途径。顾俊惠(2010)结合历史数据对我国企业在OTCBB上市后的融资能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多数中国企业在OTCBB反向收购上市后并没有获得融资,其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从OTCBB升板;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一些中介机构刻意误导, 致使很多中国企业纷纷在美国买壳上市, 形成了盲目追求上市的误区。企业反向收

购之前,应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和融资需求, 谨慎选取壳资源,最大程度上降低上市后的融资风险。

(4)在反向收购上市的发展趋势方面,冯晓琦(2009)等从理论层面上就创业板开通对我国企业海外反向收购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从短期来看,创业板的推出对国内企业的海外反向收购不会产生太大的替代效应。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国内反向收购案例的增多,人们对海外上市的局限性认识会不断深化,将不可避免地会对海外反向收购产生很大地冲击。占峰(2009)认为创业板的推出,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中企业反向收购的一大利好,创业板会提供大量的、低成本的壳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内幕交易,进一步促进国内企业反向收购的发展。蓝锦莹、黄海金(2010)对*ST亚华反向收购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反向购买是一种上市程序较简单、上市时间短、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的上市运作方式,经营效益及成长性较好的民营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此路径实现上市融资,以缓解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就企业反向收购的相关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做出了研究。但与国外研究相比,目前国内的研究深度还不够,因而所获得的结论往往解释能力不强。而且在反向收购上市绩效的层面,多数学者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在OTCBB市场上市的企业,对在国内资本市场反向收购上市的企业绩效的研究甚少。因此,对国内资本市场中反向收购上市的现状及绩效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的研究也将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民营企业的融资决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建欢,尹筑嘉.证券公司借壳上市:模式、成本和收益比较[J].证券市场导

报,2007(7):34-40.

[2]左思宁.从广发事件看中国券商借壳上市[J].商场现代化,2007(10):394-39

5.

[3]李慧灵.从融资方式看券商借壳上市[J].网络财富,2008(8):243-244.

[4]占峰.创业板的推出对我国反向收购的影响[J].中国商界,2009(5):31-32.

[5]任刚要.我国证券市场借壳上市动因分析[J].中国商界,2009(6):45-47.

[6]乔建英.中国券商“借壳上市”的动因及案例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

2):

44-45.

[7]冯晓琦,段吉华,冯璇.创业板开通对我国企业开展海外反向收购的影响[J].

武汉金融,2009(10):21-23.

[8]蓝锦莹,黄海金.对*ST亚华反向购买案例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0(9):25-

26.

[9]顾俊惠.OTCBB市场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0(4):144-

147.

[10]赵大恒.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长短期绩效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

究生学报,2010(4):65-77.

[11]罗贤.我国企业买(借)壳上市运作的动因与绩效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

学,

2006.

[12]岳晨婷.中国证券公司买壳上市行为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

9.

[13]宋祜.我国中小企业OTCBB反向收购上市绩效的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

学,2009.

[14]Kimberly C.Gleason,Ravi Jain and Leonard Rosenthal. Alternatives for Going

Publie:Evidence from Reverse Takeovers,Self-underwritten IP0s,and traditional

IP0s[D].

Hyderabad India:Indian School of Business,2005.

[15]Hakan Faltmars,Joel Svensson and Martin Thorstensson. Reverse Takeover:A

Back Door to the market [D]. Gjuterigatan Sweden:JONKOPING University,2007.

[16]William K.Sjostrom Jr. The Truth About Reverse Mergers[J]. Entrepreneurial

Business Law Journal,2008,2(2):231-247.

[17]Cecile Carpentier,Douglas Cumming and Jean-Marc Suret. The Value of Capital

Market

Regulation and Certification:IPOs versus Reverse Mergers [D]. Quebec Canada:Laval

University,200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