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代烃制冷剂编制说明

氟代烃制冷剂编制说明
氟代烃制冷剂编制说明

协会标准CRAA 100《氟代烃类制冷剂的要求》(送审稿)

编制说明

1产品概述

R23、R32、R123、R142b、R143a、R245fa、R125、R124、R115、R114、R401A、R401B、R402A、R402B、R404A、R406A、R407C、R408A、R409A、R410A、R500、R502、R507等作为常用制冷剂,已广泛应用于制冷行业。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各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生产情况和用户需求制定的产品企业标准,缺乏可比性,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该产品的广泛应用及产品进出口的要求,迫切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保证产品质量和规范市场,适应我国入世的新形势。

2任务来源

为了推动我国工商制冷行业CFCs类和HCFCs类制冷剂替代工程的健康发展,配合国家环保总局建立我国工商制冷行业CFCs类和HCFCs类制冷剂回收、循环和再生制度,适应我国标准化体制的改革要求,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决定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由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氟代烃类制冷剂的要求》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9家单位(4家制冷剂生产企业、5家制冷空调设备生产企业)为标准的参加起草单位。

3标准制定工作简介

起草单位首先进行国内外标准的收集工作,目前仅查到相关的国外标准ARI 700-1999《氟代烃和其他制冷剂参数》标准;国内资料仅有生产单位的企业标准和相关的部分氟氯代烃制冷剂国家标准。2005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主要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参加的制标第一次工作会议,到会的有中国制冷空调协会、16家单位(7家制冷剂生产企业、7家制冷空调设备生产企业)等领导和代表。会上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对比分析,确定此次制定标准的项目设置以ARI700《氟代烃和其他制冷剂参数》标准为基础,根据国内产品质量状况和不同用户需求以及国际市场的要求确定;试验方法以相关氟氯代烃制冷剂产品国家标准为基础,结合国际市场对产品的检测手段制定;技术指标参照国外公司规格及根据国内外用户的具体要求制定。会议还确定制标工作方案、试验内容,安排工作进度等。经过起草单位、参加起草单位的试验验证工作,2005年11月提出了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其附件。2005年12月在三亚市召开标准审定会,参会的专家、生产厂家和使用单位审查、讨论了标准草案预审稿,提出修改意见。按照预审会会议纪要,标准起草单位和参加起草单位进行了补充试验,修改标准草案及附件,提出标准草案送审稿及附件。

4标准制定要点

4.1项目设置和技术指标的确定

根据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分析讨论,综合考虑产品生产、市场等各方面情况,本标准将氟代烃制冷剂技术指标的确定参考ARI700《氟代烃和其他制冷剂参数》标准项目的设置,即性状、含量、水分、酸度、蒸发残渣、气相中不凝性气体含量、氯化物。各项目的技术要求设置基本采用ARI700标准中的要求。

具体指标见附件1。

4.2试验方法的确定

4.2.1性状

本标准采用GB/T 7373《工业用二氟一氯甲烷》的方法检验产品性状。制标过程中对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本标准要求。

4.2.2含量的测定

本试验方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草案ARI 700-1999《氟代烃和其他制冷剂参数》中纯度的测定方法。

试验中,综合考虑我国生产和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将原标准中的载气更改为我们常用的氮气;主要工作是对较苛刻的分析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用比较容易实现的且能达到分离效果的色谱分析条件替代ARI 700-1999《氟代烃和其他制冷剂参数》中相对应的部分。

4.2.3水分的测定

本试验方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草案ARI 700-1999《氟代烃和其他制冷剂参数》中卡尔.费休库仑电量测定方法。

使试样由取样钢瓶直接注入电量水分测定仪中,试样中的水分与滴定池中的卡尔.费休试液定量反应,所消耗试液中的碘量通过电解出的碘进行补充,而参加反应的碘的分子数等于水的分子数,依据法拉第定律,电解产生的碘与所消耗的电量成正比,计算耗电量,得出水含量。主要进行了方法验证试验。

液体试样则直接注入电量水分测定仪中进行测定。

中压、高压气体样品也可用电解法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详见实验报告。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稳定可靠,精度高,符合本标准要求。以电量法为仲裁法。

4.2.4酸度的测定

本试验方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草案ARI 700-1999《氟代烃和其他制冷剂参数》中酸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中采用水吸收试样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以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酸度(以HCl计),与其他氟氯烷烃、氟烷烃的测定方法一致。由于氟代烃制冷剂中酸度极低,本试验中未检出酸度。因此,该项目确定为型式检验项目。

4.2.5蒸发残渣的测定

本试验方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草案ARI 700-1999《氟代烃和其他制冷剂参数》中蒸发残渣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浴加热试样,烘干后称量其中的残渣量计算得出结果。

在试验中,氟代烃制冷剂的蒸发残渣测定结果都在0.001%以下,远远小于本标准要求的指标值0.01%,因此,该项目确定为型式检验项目。

4.2.6气相中不凝性气体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草案ARI 700-1999《氟代烃和其他制冷剂参数》中不凝性气体的测定方法。采用固定相为Porapack Q的填充柱,以热导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以体积百分数表示不凝性气体含量,并将试验结果校正到温度为25℃时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好,方法稳定,能满足本标准要求。

4.2.7氯化物的测定

本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草案ARI 700-1999《氟代烃和其他制冷剂参数》中氯化物的测定方法。

在酸性条件下,氟代烃制冷剂样品中氯化物与饱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以观察不到氯化银沉淀为实验通过。该方法操作简单,方法稳定,能满足本标准要求,因此,该项目确定为型式检验项目。

5氟代烃类制冷剂标准技术要求

表1要求

表2 要求

5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 2 )、二甲基 硫(CH 3) 2 S、硫化氢(H 2 S)、二氧化硫(SO 2 )、三氧化硫(SO 3 )、硫酸(H 2 SO 4 )、 亚硫酸盐(MSO 3)和硫酸盐(MSO 4 )等。大气中的SO 2 (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 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 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 2 SO 4 或SO 4 2-, 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 2 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体的腐烂, 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 2 S主要的 去除反应为:HO + H 2S → H 2 O +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 2 O)、一氧化氮 (NO)和二氧化氮(NO 2)。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2 ),用通式 NO x 表示。NO和NO 2 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 燃烧。大气中的NO x 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 2 )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 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 CO 2和 CH 4 );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 2 。 CO 2 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

绿色环保制冷剂

二氟一氯甲烷(R22) 二氟一氯甲烷(R22)可作为工业、商业、家庭等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可用作杀虫剂和喷漆的气雾喷射剂,也可用于生产灭火剂1211;还是生产含氟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料。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GWP=1700。 产品名称:二氟甲烷(R32) 二氟甲烷(R32)可用作为混合制冷剂,替代R22。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0,GWP=550。 四氟乙烷(R134a) 四氟乙烷(R134a)作为制冷剂可广泛用于汽车空调、冰箱、中央空调、商业制冷等制冷空调系统;还可作为医药、农药、化妆品、清洗等产品的气雾推进剂、阻燃剂以及发泡剂。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0,GWP=1300。 五氟乙烷(R125) 五氟乙烷(R125)可用作混合制冷剂,替代R22;用作灭火剂,替代Halon-1211和Halon-1301。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0,GWP=3400。 二氟乙烷(R152a) 二氟乙烷(R152a)可用作制冷剂、发泡剂、气雾剂和清洗剂等。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0,GWP=120。 氯-1,1-二氟乙烷(R142b) 1-氯-1,1-二氟乙烷(R142b)可用作制冷剂,温度控制器介质及航空推进剂的中间体。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0,GWP=550。 R415B

R415B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适用于冰箱、冷柜、汽车空调、制冰机、食品柜、自动售货机以及其它各种R12或R134a的制冷空调系统。 主要用途:作制冷剂,替代R12和R134a。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GWP=530。 技术特点:环保性能好;无毒、不易燃;制冷速度快,节能效果好;无需改动原R12和R134a 系统的润滑油、管路、部件和生产线,可直接充灌。 R418A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适用于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工业制冷、运输制冷、冷库以及其它各种R22或R502的制冷空调系统。 主要用途:作制冷剂,替代R22和R502。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GWP=1500。 技术特点:环保性能好;无毒、不燃;制冷速度快,节能效果好;无需改动原R22和R502系统的润滑油、管路、部件和生产线,可直接充灌。

氟利昂替代品研究现状模板

氟利昂替代品研究现状 目录 引言 (1) 1.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原理及危害 (1) 1.1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理 (1) 1.2氟利昂的主要危害 (2) 2.削减和禁用氟利昂的进程 (3) 3.正确认识无氟的氟利昂替代品 (4) 4.各种替代方案 (5) 4.1氟利昂当前最合适的替代品 (5) 4.2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替代方案 (7) 4.3以德国、英国、荷兰为代表的替代方案 (8) 4.4其它替代方案 (8) 5.各方案特性比较及替代效果 (8) 6.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氟利昂是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它的温室效应效果是二氧化碳的数千倍。在被发现会破坏臭氧层前, 氟利昂在世界上用于冷却目的,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室内冷藏、空调、冰箱、电器的冷却等方面。为了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防止臭氧层再受到破坏, 需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开发氟利昂替代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经过调查研

究氟利昂的危害、替代方案、替代成果等,阐述了氟利昂替代品的研究现状及各种替代品的性能比较,指出了氟利昂替代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氟里昂,替代品,研究现状 引言 当前,比较常见的氟利昂有F11(三氯氟甲烷,CFC11,分子CCl3F)、F12(二氯氟甲烷,HCFC22,分子式CCl2F2)、F1l3(CFC113,C2Cl3F3)等,分别用作发泡剂、制冷剂和洗净剂。作为含氟烃类化合物,氟利昂具有挥发性高、比重大、表面张力小、亲油性适度、沸点低、不燃、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高等特性。当其中含有氯原子时,亲油性将变得更佳。 由于具有这些特殊性质,加上价格低廉,氟利昂不但广泛用于运输制冷装置、空调装置、热泵系统,而且在化学工业中用于生产灭火材料、烟雾剂、泡沫塑料等。可是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 影响人类生活和生物生长。 然而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在工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限用和禁用上述物质就必须研究开发相应的替代物。因此寻找氟里昂的替代物是研究的重点。 1.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原理及危害 1.1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原理 当前,世界氟利昂年产量已达160万t。大量使用氟利昂会使大气层中的臭氧层遭到破坏,使臭氧减少。臭氧层对保证地球上生

大学环境化学问答题

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主要有: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物、有机磷化物等。 2、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急需解决哪些重大问题? 1.地表水污染机理与水环境修复?2.地下水污染与修复?3.安全饮用水技术保障体系?4.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5.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6.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机理与技术?7.城市物理污染机理及其控制?8.土壤污染机理与修复?9.固体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10.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11.环境监测新技术?12.持久性有毒物质与生态安全?13.区域环境调控与环境建设?14.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安全 当前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酸沉降、臭氧层损耗都发生在大气圈内 3、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P15) 4.简述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Meuse)河谷烟雾事件。 (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3)多诺拉烟雾事件 (4)伦敦烟雾事件: (5)四日市哮喘事件 (6)痛痛病事件: (7)水俣病事件:。 (8)米糠油事件: 三、简答: 1、试述光化学烟雾的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答:1、化学特征:(1)烟雾蓝色;(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3)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等,并引起头痛、呼吸道疾病恶化,严重的造成死亡;(4)会伤害植物叶子; (5)使大气能见度降低;(6)刺激物浓度峰值出现在中午和午后;(7)污染区域出现在污染源下风向几十到几百公里的范围内。 2、形成条件:(1)大气中有强烈的太阳光;(2)大气中有碳氢化合物(烃类特别是 烯烃的存在);(3)大气中有氮氧化合物;(4)大气相对湿度较低;(5)气温为24—32℃的夏季晴天。 2、大气中的污染物氯氟烃有哪些特点及危害? 答:1、特点:(1)、在对流层中不会发生光解反应;(2)、在对层中难以被OH?氧化;(3)、不易被降水清除。 2、(1)、可以使臭氧层遭到破坏;(2)、氟氯烃化合物也是温室气体;(3)、氟氯烃化合 物的浓度增加具有破坏平流层臭氧层和影响对流层气候的双重效应; 3、简述HO2·的来源 (1)主要来自大气中甲醛(HCHO)的光解 HCHO + hν→H? + HC?O (光λ<370nm)(光分解) H? + O2→HO2?HC?O + O2→CO + HO2? (2)亚硝酸甲脂(CH3ONO)光解所产生的自由基HCO?和H3CO?(烷氧基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作 用的结果 (3)HO?与H2O2或CO作用的结果。 HO?+ CO →CO2 + H? H?+ O2→ HO2? (4)烃类光解或者烃类被O3氧化,都可能产生H2O? RH + hν→R?+ H? H?+ O2→ HO2? RH + O3 + hν→RO?+ HO2? 4、请以CH3CH=CHCH3为例,参考下面的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写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有

氟利昂制冷剂的分类和优劣势

氟利昂制冷剂的分类及优劣势 氟利昂是在制冷机中完成热力循环的工质。它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合肥空调加氟服务中心介绍,常见的有R12.R22.R502 、R123及R134a,由于其他型号的制冷剂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一、氟利昂R600a(C4H10) 2-甲基丙烷(异丁烷),属于CH类制冷剂A3类物质,充灌量很少时可用作冰箱制冷剂,具有节能、低噪、对大气无破坏的优势,但其易燃、易爆、安全性差。 二、氟利昂R410A 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HFC制冷剂,由二氟甲烷R32(CH2F2),五氟乙烷R125(C2HF5)以50%,50%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的非(近)共沸制冷剂,温度滑移较小,发生相变时两组分比例基本保持恒定,物性接近单组分制冷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空调的1.6倍左右,制冷(热)效率更高,不破坏臭氧层。另外,采用新冷媒的空调在性能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提高。R410A 是目前为止国际公认的用来替代R22最合适的的冷媒,并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普及。 三、氟利昂R407C 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HFC制冷剂,由二氟甲烷R32(CH2F2),五氟乙烷R125(C2HF5),四氟乙烷R134a(C2H2F4)以23%,25%,52%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的非共沸制冷剂,温度滑移较高。 四、氟利昂134a(C2H2F4,R134a) 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HFC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是鼓吹的环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应。是比较理想的R12替代制冷剂。 五、氟里昂502(R502) R502是由R12.R22以51.2%和48.8%的百分比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R502与R115.R22相比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用于低温。R50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R22相近。在相同的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大,但排气温度却比R22低。R502用于全封闭、半封闭或某些中、小制冷装置,其蒸发温度可低达-55℃。R502在冷藏柜中使用较多。 六、氟利昂22(CHF2CL,R22) HCFC制冷剂,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其低温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对大型空调冷水机组的冷媒大都采用R134a来代替。 七、氟利昂-13

(完整版)制冷剂注意事项及应急救助措施

制冷剂注意事项及应急救助措施 R134a是一种毒性非常低,无氟,在空气中不可燃,安全类别为A1,很安全的低温制冷剂。 R407C是由R32 制冷剂和R125 制冷剂再加上R134a制冷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是一种不破坏臭氧层的环保、低毒、不燃、安全的制冷剂。 一、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进入高浓缩的水蒸汽。尽管此类制冷剂在正常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不易燃烧,但是在高压和高浓度空气条件下,其混合物可燃烧。制冷剂的存储应远离火源和高温的金属表面。 2、R407C和R134a的制冷剂的毒性较低,但高剂量吸入R407C将导致麻醉,非常高的浓度将导致心律异常并导致突然死亡。大气中R407C和R134a的制冷剂浓度较高时将会因为缺氧导致窒息。 3、眼,手和皮肤与制冷剂接触将会导致冻伤。 4、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不得用于压力和检漏试验。 5、不要使含有制冷剂的贮液器过热。热分解将会产生具有强烈的毒性和(R407C强腐蚀性)(R134a刺激性)的蒸汽。如果过热,贮液器将会爆炸。 6、不要击打或滥用制冷剂瓶。 7、制冷剂瓶必须垂直放置。 8、使用适宜的扳钳打开和关闭制冷剂瓶阀门。

二、制冷剂泄漏的现象及应急处理 制冷剂泄漏时,从泄漏处冒出大量的烟雾,周围环境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泄漏处的设备、管线发冷,严重结冻。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出于安全,应远离泄露地点。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环境保护措施: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如果通风良好,可使少量的溢出物蒸发。如果溢出量大,使区域通风,并用沙土或其他适宜的吸收材料覆盖其上。防止液体进入排水管,下水道,地下室或工作坑中,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因为其蒸汽将会导致窒息。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泄漏场所保持通风 如果发生燃烧,使用灭火介质灭火。向制冷剂罐上冲水,使其冷却;或使用灭火装置。 三、应急救助措施 A.吸入 低浓度吸入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R407C大气将会导致麻醉,

制冷剂大全

(1)0HFC系列冷媒:R134a、R410A、R407C、R417A、R404A、R507、R23、R508A、R508B、R152a ※R134a (四氟乙烷)冷媒R134a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替代R12 的主要制冷工质之一,常用于车用空调,商业和工业用制冷系统,以及作为发泡剂用于硬塑料保温材料生产,也可以用来配置其他混合制冷剂,如R404A 和R407C 等。 主要用途:主要替代R12 用作制冷剂,大量用于汽车空调、冰箱制冷。 主要用途:13.6kg/30LB一次性钢瓶,1000KG 可回收钢瓶,ISO TANK。 ※R410A 冷媒 物化特性:常温常压下,R410A 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 ,因此R410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10A 主要用于替代R22 和R502 ,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家用空调、小型商用空调、户式中央空调等。 主要用途:钢瓶包装,净重11.3kg 、500kg 、1000kg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 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 ※R407C冷媒物化特性: 常温常压下,R407C 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 ,因此R407C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07C 主要用于替代R2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家用空调、中小型中央空调。 主要用途:钢瓶包装,净重11.3kg 、500kg 、1000kg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 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 ※R417A冷媒物化特性:常温常压下,R417A 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 ,因此R417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17A 主要用于替代R22 ,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用于热泵(OEM 初装替换R22)和空调(售后替换R22)等。 主要用途:钢瓶包装,净重11.3kg、400kg、1000kg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 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 ※R404A 冷媒物化特性:R404A不得是一种不含氯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 ,因此R404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04A 主要用于替代R22 和R502 ,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中低温冷冻系统。 主要用途:钢瓶包装,净重10.9kg 、1000kg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 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 ※R507冷媒物化特性:R507 是一种不含氯的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 ,因此R507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507 主要用于替代R22 和R502 ,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中低温冷冻系统。 主要用途:钢瓶包装,净重11.3kg 、400kg。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 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

氟利昂[1]

氟利昂 氟利昂-11分子式CCl3F,分子量137.38,学名一氟三氯甲烷。熔点-111℃,沸点23.7℃,密度(20/4℃)1.487克/厘米3。有乙醚味,不燃烧。 氟利昂-12分子式CC12F2,分子量120.92,学名二氟二氯甲烷。熔点-158℃、沸点-29.8℃。密度(20/4℃)1.486克/厘米3。无色无味气体,无刺激性、无腐蚀性。 氟利昂-13分子式CClF3,分子量104.46。学名三氟一氯甲烷。熔点-182℃、沸点-82℃、密度(-130℃)1.703克/厘米3。无色气体。 氟利昂-14分子式CF4,分子量88.01。学名四氟甲烷或四氟化碳。熔点-191℃,沸点-128℃,密度(-130℃)1.62克/厘米3、无色无味气体。对热稳定,化学性质稳定。 氟利昂-114分子式C2Cl2F4,分子量170.93。学名1,1,2,2-四氟-1,2-二氯乙烷。结构简式CClF2-CClF2。熔点-94℃、沸点3.55℃、密度(20/4℃)1.470克/厘米3。无色无味气体。无刺激性,无腐蚀性,不燃烧。 1 氟里昂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不易燃烧、爆炸和化学性稳定的制冷剂。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氟里昂制冷剂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 2 氟里昂对水的溶解度小,制冷装置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阀或管道。另外避免氟里昂与天然橡胶起作用,其装置应采用丁晴橡胶作垫片或密封圈。 3 常用的氟里昂制冷剂有R12、R22、R502及R1341a,由于其他型号的制冷剂现在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4 氟里昂12(CF2CL2,R12):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中、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路冷藏运输等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而对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近年来电冰箱的代替冷媒为R134a。 5 氟里昂22(CHF2CL,R22):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

大气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CH3)2S、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硫酸(H2SO4)、亚硫酸盐(MSO3)和硫酸盐(MSO4)等。大气中的SO2(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2SO4 2-,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2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或SO 4 体的腐烂,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2S主要的去除反应为:HO +H2S→H2O+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 O)、一氧化氮 2 )。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用通式(NO)和二氧化氮(NO 2 NO x表示。NO和NO2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NOx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CO2和CH4);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2。

含氟烃的编码命名

含氟烃的编码命名 唐跃兵 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 含氟烃是指含有氟原子的烃和卤代烃,包括全氟烃、氢氟烃、氟氯烃和氟溴烃。而在有机氟化工中,氟氯烷烃的生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氟氯烷烃属一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致冷剂、塑料发泡剂、气雾剂和清洗剂等,其中又以致冷剂用量最大。氟氯烷烃在商业和技术文献上常称为氟里昂(Freon的音译名),这一商品名称本来是杜邦公司致冷剂的注册商标,后来在很多场合被用作致冷剂用氟氯烷的通称。氟氯烷径家族有多个化合物,如何以一种简单的称呼表示它们的商品名称,过去一直沿用的方法是用每一个化合物所含有的碳、氟、氯的原子数目表示和区别,把排列组成的数字用一短横线连接在氟里昂缩写字母F之后来称呼,这样,每一个氟氯烷化合物都有一个编码。在我国已制定的工业级氟氯烷烃产品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产品名称除学名外,其简称(编码)即采用上述方法,分别称为:F-11、F-12、F-13、F-22、F-113。 近年来,以F作词头的编码作为氟氯烷烃的简称基本不再使用。现在国际上已普遍采用组成命名(缩合词)或R为词头加数码表示各类含氟烷的化学组成,词头后面的数字编码规则与过去基本相同。缩合词简称主要用于非技术性的、公共的和有关限制消耗臭氧层物质(ODS1)的交流和出版物等,R 简称主要用于技术性出版物、技术规范和设备铭牌,在技术交流中说明某一氟氯烃物质的特点需要标明一些数据(如ODPo值、GWP?值)时常用此表示。两种命名方法对氟烃、氟氯烃、氟溴烃均适用。下面分别介绍区分含氟烃各种化合物的词头命名规则和主要编码规则。 技术词头用大写字母R(英文是Re-frig erant,表示致冷剂),或用生产商的商标或商品名称表示。鉴别数码接在词头之后。但商标和商品名在设备铭牌上或在技术规范中不用来区分各种致冷剂。 组成命名词头,即缩合词形式以大写字母C表示碳,鉴别数码接在C之后。分别代表溴、氯、氟的大写字母B、C、F或其组合依次写在代表碳的C之前。对于含有氢原子的化合物,则在缩合词前面加字母H。这样,全氟烷总称FC,氟氯烷称为CFC,含氢的氟烷称为HFC,含氢的氟氯烷称为H CFC。 表示单个化合物的碳、氢、氟原子数目的数码标在这些词头之后并用一短横线与词头连接。主要编码规则是: 1.右起第一位数字是化合物中氟(F)原子数; 2.右起第二位数字是化合物中氢(H)原子数加1所得的数; 3.右起第三位数字是化合物中碳(C)原子数减1所得的数,当此数为零时省去; 4.右起第四位数字等于化合物中不饱和碳碳键的数,当此数为零时省去; 5.对于氟溴烷,先遵循以上规则编码,再在数码之后写上大写字母B(表示溴(Br)的存在)和溴原子的原子数目; 6.对于化合物中的氯(Cl)原子数目,由连接碳原子的其它原子的总数(对于饱和烃此数等于2n+2,对于单不饱和烃和环状饱和烃此数等于2n,n为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减去氟、溴、氢的原子总数得知; 7.对于环状衍生物,在数码前(词头后) 7 化工标准化与质量监督2000年第12期

制冷剂替换

CFC & HCFC制冷剂无氟替换指引 ※主要的服务型环保制冷剂(臭氧消耗潜值ODP=0)——用于现存设备的无氟替换、更新 R423A环保制冷剂 替换:氟利昂R12(FREON 12) 应用:用于直接替换现存的离心式冷水机组(中央空调)上使用的R12的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 优点:提供简单、快速、高效的直接替换;HFC类制冷剂,ODP值为零;替换时只需将冷冻机油更换成酯类油(POE),而无需对系统进行额外冲洗;仍可继续使用现有的冷水设备,避免昂贵的工程改造,节省成本;充注使用后,若发现系统内制冷剂容量不足时,可以直接重新补足,而无须排走全部已灌充的制冷剂。 R422D环保制冷剂 替换:氟利昂R22(FREON 22) 应用:用于直接替换现存的直接膨胀式(DX)水冷系统上使用的R22的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同时也可用于家用、商用空调、以及中温制冷系统。 优点:提供简单、快速、高效的直接替换;HFC类制冷剂,ODP值为零;多数情况下,替换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冷冻机油类型,兼容传统的MO油和新的POE油;容许现有设备使用;充注使用后,若发现系统内制冷剂容量不足时,可以直接重新补足,而无须排走全部已灌充的制冷剂。 R417A环保制冷剂 替换:氟利昂R22(FREON 22) 应用:用于直接替换现存的直接膨胀式固定空调系统上使用的R22的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同时也可用于中温商用制冷系统。 优点:提供简单、快速、高效的直接替换;HFC类制冷剂,ODP值为零;多数情况下,替换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冷冻机油类型,兼容传统的MO油和新的POE油;容许现有设备使用;充注使用后,若发现系统内制冷剂容量不足时,可以直接重新补足,而无须排走全部已灌充的制冷剂。 R422A环保制冷剂 替换:氟利昂R22(FREON 22)、氟利昂R502(FREON 502)、以及含HCFC的混配制冷剂(R402A、R402B,R408A)。 应用:用于直接替换现存的直接膨胀式(DX)水冷系统上使用的R22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同时也可用于家用、商用空调、以及中温制冷系统。 优点:提供简单、快速、高效的直接替换,替换过程比使用R404A、R507更简单方便;HFC类制冷剂,ODP值为零;多数情况下,替换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冷冻机油类型,兼容传统的MO油和新的POE油;容许现有设备使用;具有比R404A、R507低20%的全球温室效应值(GWP);充注使用后,若发现系统内制冷剂容量不足时,可以直接重新补足,而无须排走全部已灌充的制冷剂。

常用氟利昂冷媒大全

中央空调用冷媒:R22,R123,R124,R142b,R402A大全 氟利昂概述 又名:氟里昂,氟氯烃 英文:freon 几种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总称。包括CCl3F(F-11)、CCl2F2(F-12)、CClF3(F- 13)、CHCl2F (F-21)、CHClF2(F-22)、FCl2C-CClF2(F-113)、F2ClC-CClF2(F-114) 、C2H4F2(F-152)、C2ClF5(F-115)、C2H3F3(F143)等等。以上氟里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略有香味,低毒,化学性质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二氯二氟甲烷CCl2F2(F-12)。二氯二氟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熔点-158℃,沸点-29.8℃,密度1.486克/厘米(-30℃);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与酸、碱不反应。二氯二氟甲烷可由四氯化碳与无水氟化氢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主要是二氯二氟甲烷,还有CCl3F和CClF3,可通过分馏将CCl2F2分离出来。 氟利昂的作用 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它们的商业代号F表示氟代烃,第一个数字等于碳原子数减1(如果是零就省略),第二个数字等于氢原子数加1,第三个数字等于氟原子数目,氯原子数目不列。由于氟利昂可能破坏大气臭氧层,已限制使用。目前地球上已出现很多臭氧层漏洞,有些漏洞已超过非洲面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氟利昂的化学物质。 氟利昂的危害 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它是20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根据资料,2003年臭氧空洞面积已达2500万平方公里。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万分之一,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即意味着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万到1.5万人。 由于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滞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停留在对流层,小部分升入平流层。 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里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Cl+O3→O2+ClO ClO+O→O2+Cl 如此周而复始,结果一个氯氟利昂分子就能破坏多达10万个臭氧分子。总的结果,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O3—→3O2 (在反应中氟里昂分子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反应机理: 臭氧在紫外线作用下(反应条件不好打,自己加上) O3 —→ O2 + O 氯氟烃分解(以CF2Cl2为例) CF2Cl2 → CF2Cl? + ?Cl

新型制冷剂介绍

新型制冷剂介绍 1、绿色环保的替代工质 由于CFC和HCFC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和导致温室效应,在制冷空调与热泵行业采用全无环害工质(ODP=0,GWP=0)的要求十分迫切,因此寻找高效、绿色环保制冷工质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加紧研究其替代工质。 碳氢化合物类自然工质如R600a和R290,从热力循环方面都是良好的制冷剂,具有零ODP 值和基本为零的GWP值,并与常用润滑油有良好的相容性。目前作为制冷剂应用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丙烷(R290)、丁烷(R600)和异丁烷(R600a)等,特别是丙烷,已经在石化工业大型制冷装置应用多年。丙烷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能,相对分子质量比氨大,但仍比卤代烃小得多,传热性能亦稍次于氨,但比CFC、HCFC和HFC要好得多。 2、简要历史 其实碳氢化合物制冷剂自19世纪末就已经得到应用了。通常是和氨一起混合使用的。是在1930年代开始引入化学制冷剂之前使用最广泛的制冷剂。碳氢化合物R600A(异丁烷)自1933年开始在家用冷藏工业领域用于替代R12和R-134A。今天在欧洲,R600A已经在冷藏冷冻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德龙公司已经有了生产灌注丙烷的家用空调超过10年历史。其制冷范围从500W到3200W,制冷剂灌注量从100克到500克。 3、科学研究实验结果 在HCs制冷剂热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比例的R290(丙烷)和R600a(异丁烷)混合物的饱和蒸汽压、单位容积制冷量进行了分析,并与R134a进行了比较,可以找出了R290和R600a混合物替代R134a,经过R290/R600a和R134a的汽车空调制冷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290/R600a的制冷系数约比R134a高约2%,制冷量比R134a高约10%。从制冷性能上,R290/R600a可以作为R134a在汽车空调上的直接替代工质。 4、如何认识新型制冷剂的安全性 由于新型制冷剂的易燃性,使各国对于可燃制冷剂在能否使用、使用场合以及最大允许充注量等问题上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在强调产品安全性的美、日等国,对可燃制冷剂的使用比较排斥,安全标准也较为苛刻。而在重视环境的欧洲,则比较欢迎对臭氧层无破坏、不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无氟碳氢制冷剂,英国、德国等国家已经相继出台相关标准、允许使用可燃制冷剂。我国在空调制冷剂替代品标准方面基本上参照日本和美国。国家标准GB9237-2001明确规定不允许在家用空调中采用可燃制冷剂,这是碳氢制冷剂市场推广使用中的最大障碍。 在同时碳氢化合物的液化气大量进入家庭、甚至成为汽车燃料的形势下,其贮用量只是液化石油气贮用量几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无氟碳氢制冷剂,为什么在同等环境下不能使用?空调中的应用环境要比随时都有明火的厨房更安全。而新型制冷剂的可燃物含量与一个15公斤钢瓶内充满的液化石油气相比也实在是微乎其微。同样,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可燃物比汽车作为燃料使用携带的液化石油气也少得多。人们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考虑中国制冷剂替代品选择,加强对碳氢制冷剂安全性研究数据的收集,参照欧洲标准制定出我国的可燃制冷剂使用安全标准。 5、国际上新型制冷剂使用情况如何 新型制冷剂作为CFC、HCFC、HFC类制冷剂的终极替代品,因其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鲜明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二甲2基硫(CH)S、硫化氢(HS)、二氧化硫(SO)、三氧化硫(SO)、硫酸(HSO)、3222324亚硫酸盐(MSO)和硫酸盐(MSO)等。大气中的SO(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342 区来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约有50%会转化形成HSO224 2-或SO,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 42 体的腐烂,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S主要的去除反应为:HO + HS ? HO + SH。 222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O)、一氧化2氮(NO)和二氧化氮(NO)。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2用通式NO表示。NO和NO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x2 是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NO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x 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以及有机2的碳氢 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 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 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 CO 和 CH);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24 为CO。 2 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2 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和腐败作用以及燃烧作用等。 甲烷既可以由天然源产生,也可以由人为源产生。除了燃烧过程和原油以及天然气的泄漏之外,产生甲烷的机制都是厌氧细菌的发酵过程。反刍动物以及蚂蚁等的呼吸过程也可产生甲烷。甲烷在大气中主要是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被消除:CH + HO?CH + HO。 432 (4)含卤素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是指有机的卤代烃和无机的氯化物和氟化物。 大气中常见的卤代烃以甲烷的衍生物,如甲基氯(CHCl)、甲基溴(CHBr)33和甲基碘(CHI)。它们主要由天然过程产生,主要来自于海洋。CHCl和CHBr333在对流层大气中,可以和HO自由基反应。而CHI在对流层大气中,主要是在3 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解,产生原子碘(I)。许多卤代烃是重要的化学溶剂,也 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如三氯甲烷(CHCl)、三氯乙烷(CHCCl)、333四氯化碳(CCl)和氯乙烯(CHCl)等均可通过生产和使用过程挥发进入大气,423 成为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主要是来自于人为源。在对流层中,三氯甲烷和氯乙烯等可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转化为HCl,然后经降水而被去除。

《国家标准》5—GBT制冷用空气冷却器编制说明doc-GBT《制冷用

双栏排 GB/T《制冷用空气冷却器》报批稿编制说明 1概述 1.1目前国内外空气冷却器发展情况 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冷冻机厂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上拥有响亮的招牌,以制冷机组,辅机加工为主,其主导产品几乎统治了行业领域,并且在装配组装式冷库和冷风机辅助产品等方面,知名度很高,竞争力很强。在空气冷却器生产方面也处于第一集团的地位。 在上海、江苏常州、大连、山东、广东东莞、北京等地近几年新兴发展的股份制企业及民营类企业在空气冷却器生产中是一只不可小视的中坚力量。 此外来自国外一些空气冷却器品牌以及到中国进行投资的一些合资和独资企业也为中国空气冷却器的生产销售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目前中国空气冷却器的生产销售领域内,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但是由于空气冷却器国内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来进行规范和引导空气冷却器的市场和技术。因此制订空气冷却器国家标准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1.2 国内外标准现状 国外标准概况 如何评价和测试空气冷却器。国际上已有诸多相关标准,如: 美国标准:制冷用冷风机(ARI 420-2000) 美国标准:制冷用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试验方法(ASHRAE25-2001) 欧洲标准:热交换器-制冷用强制对流装置空气冷却器性能确定试验程序(EN328-1999) 日本标准:冷库用冷风机制冷能力实验方法(JIS 8626-1993) 中国行业标准:氨制冷装置用空气冷却器(JB/T7658.6-1995) 中国行业标准:氟里利昂制冷装置用吊顶式空气冷却器(JB/T7659.3-1995) 2本标准的编制过程及编制时依据的主要原则 2.1.1编制过程 本标准是根据2007年第五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要求制定的,计划编号:20078057-T-604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冷标委)提出并归口。 负责此次标准修改的主要起草单位有: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高翔工贸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组成。 从2008年3月份开始已经召开了多次修订工作会议。 2008年3月13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良、广东吉荣的相关人员就《制冷用空气调节机》的修订工作召开了第一次标准制订工作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标准的框架和大体方向,主要针对了标准范围,产品的定义,产品的分类的重要问题,并形成了以下的共识: 1、标准名称为《制冷用空气冷却器》; 2、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冷却物冷藏间、冷冻物冷藏间和冻结间使用的空气冷却器。其 他用途空气冷却器也可参照执行。 3、产品定义:制冷剂或载冷剂在管内流动,冷却管外流动空气的换热装置。 从2008年5月到6月间,起草小组向行业内各相关制造企业提出要求,收集各制造企业的产品

制冷剂 基础知识

碳氢制冷剂基础知识 (一)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 1、什么是制冷剂? 答: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空调制冷中主要是采用卤代烃制冷剂,其中不含氢原子的称为氯氟烃(CFC),含氢原子的称为氢氯氟烃(HCFC),不含氯原子的称为氢氟烃(HFC)。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它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臵的制冷效果、经济性、安全性及运行管理,因而对制冷剂性质要求的了解是不容忽视的。 2、对制冷剂性质有哪些要求? (1)环保性 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2)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 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3)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 具体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5)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6)安全性。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7)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8)经济性。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3、制冷剂是怎样分类的? 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是氨、氟里昂和烃类。 一、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使用得比较早,如氨(NH3)、水(H2O)、空气、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R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7”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如水R718...等。 (2)氟里昂(卤碳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后衍生物的总称。国际规定用“R”作为这类制冷剂的代号,如R22...等。又有人称之为氟利昂的。 (3)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中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