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测试题

古代诗歌鉴赏测试题
古代诗歌鉴赏测试题

古代诗歌鉴赏测试题

试题共6题,满分50分。古代诗歌知识梳理填空每空1分,共50分。用时60分钟。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班姓名成绩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余干旅舍①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②?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②捣寒衣:妇女用木棒敲打砧石上织好的布帛,使柔软熨贴,以便裁制寒衣。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3分)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5分)2.阅读王维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⑴这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写作角度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⑵为什么诗㈡“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只写“花”而不写“人”?(3分)

⑶从语言方面分析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2分)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①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②去。

注:①谩有,意思是“空有”或“徒有”。②三山,指传说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从词的风格来看,前一首属于派,后一首属于派;从词的结构来看,苏词下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主要是运用了修辞格,李词上、下两片一气呵成、关联紧密,主要是这一修辞格运用得当。(4分)

(2)对苏词“枝上柳絮吹又少”句中“又”字的运用,评论家向来赞赏有加;对李清照这首《渔家傲》,人们极为欣赏它于尺幅之中(尤其是下片)多处用典而又能做到“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只选一处用典加以分析)。请于上述两个方面作出具体解释。(6分)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隐自题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①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①酒病,醉酒如病。

(1)从全诗来看,诗人的“趣有余”表现在哪里?从诗人的“趣”中你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怀? (4分)

(2)清代学者纪晓岚评价说“三、四两句景中有人”,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作简要的分析。(4分)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杏花天影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①。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②,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③。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注:①沔口,今湖北汉口。②清淑,晴和。③桃叶,晋·王献之的爱妾。献之曾于渡口作歌一首赠桃叶,桃叶亦作歌回赠。后人因此称此渡口为桃叶渡。

⑴有人认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着一“愁”字,含蓄精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4分)

答:

⑵下片写离情愁苦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6.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昭君怨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上阕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梅”的?(3分)

答:

(2)这首词下阙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4分)

答: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梳理,每空1分。共50分。

(诗歌中人物)

自然形象()——意境

语言(形象生动、、精练简洁洗练、明快、、绚丽工丽、、悲慨沉郁)

、、、、、设问、反问)

语言心理)

白描动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诗(山

水田园诗)(、、

哀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咏物诗

即事抒怀(叙事抒情)——诗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咏史诗(怀古

诗)

用典抒情

实(未来之境)

衬托烘托()(对照、反

( ) 】

布局谋篇(结构特点))

(揭露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痛苦、、担忧

国家前途)

建功立业(渴望建功立业、、悲慨报国无门、痛

恨、悲叹、揭露穷兵黩武)

(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的悠闲、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代诗歌鉴赏测试题参考答案

1.(8分)

(l)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3分。写出两个意象得l分,六个意象得满分]

(2)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歌正是借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逐渐浓化。[5分。四个层次,每层1分,总说1分。意思对即可]

2.(9分)

⑴第一首诗从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笔,她见有船从江南来,便急不可耐地问船家,是否捎来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1分)。写女方对男方的思念(1分)。第二首诗从男方立言,他见到家乡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1分)。这是写男方对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1分)。

⑵诗人选取典型细节,用借代手法(1分),以“花”(或“梅花”“寒梅”)代指亲人和家中的一切,问“花”是表达思亲怀乡之情(1分),这样写感情含蓄真切,富有情趣(1分)。

⑶语言风格上,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淡而隽永(1分)。句式运用上,以问句结尾,可见对亲人急切的思念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

3.(10分)

(1)婉约豪放顶真设问(4分)

(2)苏词:着一“又”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容易撩人愁绪的飞絮越吹越少的情景,(1分)更精妙婉曲的是,“又”字还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正自然流露于这“又”一次的观看之中(2分)。

李词:①李词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从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化用而来,表达了“上下

求索”的意念与过程。②“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化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语,既照应上片乘船渡海所见的海天相接之景,又铺垫了后二句借风力游三山的述怀。③“三山”之典既抒发胸中怀才不遇的愤懑,又表现了对黑暗现实不满,还表现了对没有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生活的强烈向往。(每一用典,说明出处1分,说明意图2分。答对一点即给3分。)

4.(8分)

(1)伴竹而居,观赏鹤蜂,饮酒读书,荷锄春种(写出两点得1分,写出三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思想情怀(2分)

(2)同意,诗人用拟人手法(1分),通过“闲”“懒”两个字写出了鹤的悠闲和蜜蜂的懒散(1分);其实是以境写人,以我观物,鹤的悠闲和蜜蜂的懒散正是诗人自己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2分,意思对即可)

5.(8分)

⑴同意。上片写景思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与起句“绿丝”相呼应。(1分)春风乍到,柳芽欲绽还闭,恍似含愁,因而愁人所见的柳芽,自然也成为“愁眼”。(1分)这是一种移情作用。此处词人所云之愁,寄寓柳可再见而人难重觅,景物犹在而情事已非之愁恨,故着一“愁”字,含蓄精妙。(2分)

⑵下片写离情愁苦。主要运用了反衬、拟人、融情于景等手法。(2分,答出两点即可)如:“金陵路,莺吟燕舞”,以秦淮莺燕之乐景反衬作者离索怀人之悲情。又如:“算潮水,知人最苦”将潮水人格化。潮声呜咽,好象与自己交流心声,最能理解我之愁苦。托喻微妙,感慨亦深。又如:“满汀”等句写江中小州,芳草萋萋,隐喻词人烟波日暮,羁旅未归而愁如芳草的伤感,遂发出“移舟”漂泊,何处是人生归宿的茫然失落之慨叹。国破家亡,无限痛楚,均注于词义转折之中,神情刻画之内。(2分,举出一例并作分析即可)

鸳鸯浦口,绿柳丝条低垂飘逸,我想起桃叶,她曾呼唤小舟摆渡。杨柳又将含愁的柳眼送与春风,我正待扬帆上路。倚着木兰船桨,又泊舟稍作停驻。金陵的道路,处处有莺歌燕舞。我想那无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芳草长满汀洲,归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黄昏日暮。重新移舟漂泊,何处是归宿?

这首词为思念远方恋人之作。上阕,梦见伊人,惊醒成空,便假托对方的幽魂,来而又去,故词中出现的人物以对方为主。由“桃叶”而触动思念远人的愁思,“待去”写出欲去未去的踌躇。下阕向恋人表白身不由己的隐痛。文笔细腻,深情动人。

6.(7分)

(1)作者从“梅”开花的时间和梅花的色香以及山野梅花的姿态等方面来写。说它是花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既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又表明它颜色洁白,香气高雅,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一树寒梅,疏影横斜,闲静幽独,胜境超然,涵泳之中,别有一番情趣。(要突出时间、花香、姿态,3分)

(2) 对比(1分)下阙描写山野之中这户人家居处十分简朴,数间茅舍,围以疏篱,这境界与上阙“竹外一枝斜”相照应。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

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1分)。它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2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梳理,每空1分。共50分。

形象人物形象作者诗歌中人物

自然形象(意象)——意境

语言(形象生动含蓄委婉精练简洁洗练清新自然明快平淡质朴绚丽工丽雄奇奔放悲慨沉郁)

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表达方式记叙

议论

描写写人(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

写景(渲染白描动静)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诗(山

水田园诗)(乐景衬乐情乐景衬哀情

哀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托物言志——咏物诗

即事抒怀(叙事抒情)——咏怀诗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咏史诗(怀古

诗)

用典抒情

表现手法【起兴虚.实(神鬼梦境已逝之境未来之境)联想

想像衬托烘托(正衬反衬)象征对比(对照、反

衬)抑扬(先扬后抑先抑后扬) 点染】

布局谋篇(结构特点)铺垫照应卒章显志)

思想内容忧国伤时(揭露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痛苦、同情人民疾苦、担忧国家

前途)

建功立业(渴望建功立业、决心保家卫国、悲慨报国无门、痛恨山河

沦丧、悲叹壮志未酬、揭露穷兵黩武)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

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代诗歌鉴赏测试题

全卷共6题,满分50分,用时50分钟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班姓名成绩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余干旅舍①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②?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②捣寒衣:妇女用木棒敲打砧石上织好的布帛,使柔软熨贴,以便裁制寒衣。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3分)

(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意象赏析这一特点。(5分)

1.(8分)

(l)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3分。写出两个意象得l分,六个意象得满分]

(2)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枫林(飘零的霜叶)触动了诗人的离情乡思;随着暮色渐浓,孤城关闭,独鸟归巢,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渐深;夜幕降临,明月初上,空寂的渡头更让诗人乡心欲绝;偏偏在这个时候,却不知哪里传来捣寒衣的砧声,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诗歌正是借助这一系列引发乡愁的意象,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叠现,从而使离情乡思逐渐浓化。[5分。四个层次,每层1分,总说1分。意思对即可]

2.阅读王维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⑴这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写作角度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⑵为什么诗㈡“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只写“花”而不写“人”?(3分)

⑶从语言方面分析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2分)

2.⑴第一首诗从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笔,她见有船从江南来,便急不可耐地问船家,是否捎来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1分)。写女方对男方的思念(1分)。第二首诗从男方立言,他见到家乡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1分)。这是写男方对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1分)。

⑵诗人选取典型细节,用借代手法(1分),以“花”(或“梅花”“寒梅”)代指亲人和家中的一切,问“花”是表达思亲怀乡之情(1分),这样写感情含蓄真切,富有情趣(1分)。

⑶语言风格上,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淡而隽永(1分)。句式运用上,以问句结尾,可见对亲人急切的思念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①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②去。

注:①谩有,意思是“空有”或“徒有”。②三山,指传说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从词的风格来看,前一首属于派,后一首属于派;从词的结构来看,苏

词下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主要是运用了修辞格,李词上、下两片一气呵成、关联紧密,主要是这一修辞格运用得当。(4分)

(2)对苏词“枝上柳絮吹又少”句中“又”字的运用,评论家向来赞赏有加;对李清照这首《渔家傲》,人们极为欣赏它于尺幅之中(尤其是下片)多处用典而又能做到“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只选一处用典加以分析)。请于上述两个方面作出具体解释。(6分)

答:

3.(10分)

(1)婉约豪放顶真设问(4分)

(2)苏词:着一“又”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容易撩人愁绪的飞絮越吹越少的情景,(1分)更精妙婉曲的是,“又”字还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正自然流露于这“又”一次的观看之中(2分)。

李词:①李词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从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化用而来,表达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

②“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化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语,既照应上片乘船渡海所见的海天相接之景,又铺垫了后二句借风力游三山的述怀。③“三山”之典既抒发胸中怀才不遇的愤懑,又表现了对黑暗现实不满,还表现了对没有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生活的强烈向往。(每一用典,说明出处1分,说明意图2分。答对一点即给3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隐自题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①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①酒病,醉酒如病。

(1)从全诗来看,诗人的“趣有余”表现在哪里?从诗人的“趣”中你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怀? (4分)

答:

(2)清代学者纪晓岚评价说“三、四两句景中有人”,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作简要的分析。(4分)

答:

4.(1)伴竹而居,观赏鹤蜂,饮酒读书,荷锄春种(写出两点得1分,写出三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思想情怀(2分)

(2)同意,诗人用拟人手法(1分),通过“闲”“懒”两个字写出了鹤的悠闲和蜜蜂的懒散(1分);其实是以境写人,以我观物,鹤的悠闲和蜜蜂的懒散正是诗人自己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