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消息二则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消息二则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消息二则含答案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

A组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è()气kuì()退jiān()灭区yù()

封suǒ()cuī kū lā xi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英勇善战兴高彩烈放纵奔流B.负隅顽抗息了灯火语速缓慢

C.横渡长江当人不让隐隐约约D.不堪一击料敌如神锐不可当

3.评析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仿照例句,用“从……中,我听出了……”的句式写两句话。

例一:从“百万大军”中,我听出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气势。

例二:从“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中,我听出了汤恩伯的骄傲自负和毛泽东对敌人的嘲讽。

(1)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听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听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4.阅读下面的材料,写成“一句话新闻”,并为“绍兴文化带”拟一则公益广告。(不超过20字)

今年,我市继续完善绍兴文化带主题区的规划和建设,让城市的文明水平和文化品位再上新高。我市自2016年10月启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绍兴文化带项目以来,“百里绍兴”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该项目于2017年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工作案例,面向全国推广。在今年的规划中,我市将发掘“一江两路七区十三个活动点”的文化

积淀和区域特色,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气息的文化景观,让绍兴文化带汇聚城市文化,展示核心价值观,宣传精神文明,传递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列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副对联。

黑发不知勤学早水淡性泊是我师

无边落木萧萧下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面荷花三面柳不尽长江滚滚来

竹直心虚乃吾友一城山色半城湖

A组

(一)用说唱奏响“新时代”强音

10月19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制作推出原创音乐MV《新时代》,深情献礼党的十九大。这部由新华社总编辑何平总策划、副社长刘思扬总监制,新华社高级记者陈凯星作词,《中国新歌声》冠军扎西平措、国社“小仙女”路滨琪领唱,郝丹丹、吉星、郑森助阵的作品,连日来持续在各大媒体端口突出位置推荐展示,截至10月27日晚8时,全网总浏览量已突破10.6亿次。《新时代》在许多音乐客户端端口成为热门搜索歌曲,引起广大网友热烈讨论,形成“现象级”话题,展现出新华社在舆论场上的“龙头压阵”引导作用。

原创音乐MV《新时代》作为献礼党的十九大的音乐作品,其在歌词、旋律、编曲上都给人较强的情绪带入感。新华社跨界做音乐产品,形成内容和艺术优势资源的强强联合。歌曲内容“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层层递进,抒发情感。歌曲反复吟唱“中国进入新时代,百年奋斗的伟大”。副歌部分加入真人原声,给人以强烈的振奋。曲中有情感,词中有故事。中国智慧,中国解答,在词曲中以说唱方式呈现。

在编曲中,其运用了完整的管弦乐编制体现中国人强大的自信心。管弦乐宏大与细腻并存,描绘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与爱国热情。同时,编曲中也运用了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的元素。中国人现在所处的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中国在这个时代展现出崭新的大国风范。新时代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也加速对世界敞开大门。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元素与传统乐器相结合,

描绘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加强与国际交流的强烈愿望,以及中国人民期望世界和平发展的愿景。

有网友称赞“新华社动作如此之快,领先唱响了‘新时代’”。而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探索创新推出这一时政说唱音乐MV,必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和系统性创新向纵深发展,为网民所喜闻乐见。

(选自2018年10月31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有删改) 6.指出这则新闻的导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原创音乐MV《新时代》有哪些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谈谈你对“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二)

致富不忘求知更望知识富有

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

本报彭泽讯(张金扬、记者朱晓峰报道)盛夏7月,彭泽县爆出一则新闻:龙城镇马湖村青年、水上运输专业户王求晓和爱人高晓华,同时接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夫妻双双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该校新闻学系经济新闻专业,自费攻读经济新闻理论。日前,记者来到王求晓家采访了他们。

今年36岁的王求晓和33岁的高晓华,有10多年的驾船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水上运输专业户。王求晓在1984年购买了两艘110吨位的机帆船,同时代管村里5艘机帆船,担任马湖村农民船队队长。他常年驾驶机帆船,装载着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武汉,跑江浙,闯上海,航线遍及10多个省市,每年纯收入达数万元。

王求晓劳动致富后并不满足,他有新的追求。他说:“金钱上、物质上的富有是暂时的、有限的,精神上、知识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它是金钱买不到的。”王求晓和高晓华分别于1966年初中和小学毕业,在学业上是被耽误了的一代。他们在多年的驾船生涯中,深感搞经营、办企业,仅有实践经验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现代企业

管理知识和经济理论,只有学了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致富。近几年,王求晓买了许多有关专业书籍,订阅了不少报刊,夫妻俩刻苦自学,潜心钻研,互相帮助,进步很快。今年5月,他俩一试身手,勇敢地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成人自学考试。辛勤的汗水浇开了“并蒂莲”,王求晓夫妻双双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7月,当接到录取通知书时,他们激动不已,喜泪盈眶。

王求晓夫妇将于9月初启程赴中国人民大学深造。他俩准备把家里的两艘机帆船承包给乡亲们管理。王求晓仍兼任马湖村农民船队名誉队长,他将在北京通过通信工具,为船队出谋献策,传递经济信息。他表示,在校努力学好本领,毕业后,回来更好地为家乡建设出力。

9.一般新闻常用的标题有多行形式:主题、引题和副题。“致富不忘求知更望知识富有”是本文的________,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户王求晓夫妻双双考上大学”是本文的______________,交代了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0.指出哪一段是背景介绍,这个介绍对新闻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指出哪段话是新闻的结语,结语的内容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组

(一)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②治:处理。③废:放下。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

1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项是()

A.母尝.谓曰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B.死狱.也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C.我求其生.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

D.其.平居教他子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闻而服之终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二)张齐贤明察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①。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

奴乘间②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③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④百官,志在激浊扬清⑤,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

(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称,主管水陆运输。②乘间:乘着空闲。③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④进退:任免。⑤激浊扬清:揭露丑恶,发扬正气。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为.江南转运使()(2)念.汝事我久()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奴震骇,泣拜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此奴不沾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奴“因泣下不止”,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他“泣拜而去”怀有______________心理。

19.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张齐贤这样处置奴仆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消息二则

1.泄溃歼域锁摧枯拉朽 2.D 3.示例:(1)不料毛泽东对敌军的嘲讽和对我军神勇无敌的赞扬(2)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恢宏气势 4.我市今年继续完善绍兴文化带的规划和建设。(或:我市绍兴文化带项目今年将继续完善。或:我市绍兴文化带的规划建设工作将更上一层楼。)打造绍兴文化带,践行核心价值观。

5.黑发不知勤学早水淡性泊是我师

无边落木萧萧下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面荷花三面柳不尽长江滚滚来

竹直心虚乃吾友一城山色半城湖

6.10月19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制作推出原创音乐MV《新时代》,深情献礼党的十九大。7.①在歌词、旋律、编曲上都给人较强的情绪带入感。②歌曲内容“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层层递进,抒发情感。③反复吟唱“中国进入新时代,百年奋斗的伟大”。④副歌部分加入真人原声,给人以强烈的振奋。⑤曲中有情感,词中有故事。⑥中国智慧,中国解答,在词曲中以说唱方式呈现。⑦在编曲中,其运用了完整的管弦乐编制体现中国人强大的自信心。同时,编曲中也运用了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的元素。8.示例:“撸起袖子”是一种态度,即踏踏实实的态度;“撸起袖子”是一份敬重,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撸起袖子”是一种实干精神,因为相信明天会更好,所以大家对生活有信心,愿意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9.引题点明新闻的中心,揭示新闻的背景主题主要事实人事10.第二段是背景介绍,简略介绍了王求晓的致富经过和富裕程度。增强了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提高了可信度。11.第四段是新闻的结语。这个结语有两个点值得注意:一是王求晓仍兼任农民船队名誉队长,这说明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学习、事业两不误;二是他表示毕业后要更好地为家乡建设服务,表明了他学习的目的仍然是为家乡服务。12.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13.C14.(1)(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方法)但是找不到,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2)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或:母亲)的教导。

15.示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才有着重要作用(或:修母教子有方)。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示例二:做官要公正严明(或: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修父做官时办案公正、明察秋毫(或: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看出。示例三: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从欧阳修听从母亲教导,以父亲为榜样并一生效仿看出。

【参考译文】欧阳修还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父亲做官时,经常晚上在烛下处理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我问他(什么事),(他)回答说:‘(这)是一个死刑案件,我想寻求使他活下来(的方法)(却)找不到。’我说:‘生路可以找吗?’(你父亲)说:‘(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去(的方法)但是找不到,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了。(我)经常想着(凡是情有可原的,可矜可悯的,)尽量使他们活下来,有时候尚且还免不了办错案,杀了不该杀的人,更何况世人恨不得把所有的罪犯都杀了。’他平时教育年轻人,经常说这样的话,(所以)我都听熟了。”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或:母亲)的教导。

16.(1)担任(2)考虑,想到17.仆人(十分)震惊害怕,哭着叩拜离去。18.他盗银器数件被张齐贤看到委屈羞愧、惊恐19.示例一:“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表现张齐贤坚持以德为主的用人原则,知人善任。示例二:“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表现张齐贤的大度与宽容。示例三:“吾待相公久矣”表明该奴仆只是偶尔犯错,但是张齐贤最后还是让他“去吾门下,自择所安”,表现张齐贤铁石心肠,缺乏同情心。示例四:“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表现张齐贤没有及时指出仆人的错误,不与人为善。

【参考译文】北宋的张齐贤,曾经担任江南转运使。一天家中设宴,一名奴仆偷了好几件银器,齐贤在帘后仔细地看但不过问。此后张齐贤三任宰相,门下的奴仆都得到提升,只有这个奴仆没有做官。

这个奴仆乘着空闲(对张齐贤)拜了两次求告说:“我侍候您时间已好久了,门下的奴仆都已有了官职,您唯独把我忘了吗?”于是泪流不止。齐贤同情地说:“我想不说,(但那样)你就会怨恨我。你记得当年在江南的时日,(你)偷了我好几件银器吗?我把这事藏在心里三十年,不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你也应该知道的。我担任宰相,任用与罢免百官,目的在于揭露丑恶,发扬正气,怎敢推荐小偷强盗做官呢?考虑到你服侍我(时间)很久了,现在给你三十万钱,离开我的门下,自己选择安身的地方吧。”仆人(十分)震惊害怕,哭着叩拜离去。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全册

一年级语文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我上学了 单元说明 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部分。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年级语文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 我是中国人 1 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 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 上 我是小学生 2 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 2. 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1.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 我爱学语文 2 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合计 5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册语文计划 北渡小学张纯香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全汇总

百()鸟()雪()看()全()话()村() 白()鸣()雷()着()会()画()过() 值()玩()园()半()兰()准()想() 植()远()圆()胖()蓝()堆()象() 直()完()元()伴()篮()推()像() 情()眼() 西()青()披()跟()住()稍()做() 洒()请()坡()根()往()梢()作() 酒()清()波()很()注()消()坐() 晒()晴()拔()银()主()哨()座() 睛()拨()恨()柱()悄()和()杨()真()李()爬()气()量() 合()阳()直()季()趴()汽()最() 级()平()她()京()还()刚()及()评()池()凉()孩()钢()急()坪()地()晾()该()缸() 尊()光()刀()办()喝()石()邮() 蹲()先()力()为()渴()右()油() 找()在()许()称()士()井()厂()我()再()件()秤()土()开()广() 桃()克()国()成()唐()同()挑()刻()因()城()塘()铜()跳()客()围()诚()糖()童() 金()沙()厉()题()干()军()今()纱()历()页()赶()字()令()砂()立()袋()方()炒()冷()杀()粒()代()仿()秒() 枪()顺()见()吹()席()活()样() 抢()须()贝()欢()度()话()洋() 牙()娘()分()胆()医() 芽()狼()份()担()匹() 蚜()浪()盼()旦()区() 咬()丢()问()已()祖()密()治() 校()去()间()己()粗()蜜()抬() 班()引()滴()柏()名()急()菜() 斑()蚓()摘()伯()明()稳()采() 梁()画()向()埋()干()秒()近() 粱()划()问()理()千()妙()进() 脸()别()挂()团()让()阴()子

2020新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1 春夏秋冬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识字 1.春夏秋冬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识字第1课《春夏秋冬》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 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 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 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 并不大。 三、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 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四、教学目标 1.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 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 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 个字。 2.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 美好。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六、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 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 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全套】

备课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我上学了 单元说明 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部分。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我上学了 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 我是中国人 1 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 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 上 我是小学生 2 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 2. 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1.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 我爱学语文 2 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合计 5 2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2018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2018编辑最新审定教材教案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全 册教案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18年月日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二、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 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

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2——3课时 天地人1——2课时 金木水火土2课时 口耳目2课时 日月水火2课时 对韵歌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1课时 语文园地一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我上学了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国旗、国徽、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 儿歌《上学歌》 教学准备: 国旗、有关国歌《上学歌》的课件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一)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二)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1.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生字 秋霜.(shuānɡ)春风吹.(chuī)池.(chí)草姓氏.(shì) 姓张.(zhānɡ)赵.(zhào)姓清清.(qīnɡ)事.(shì)情相遇.(yù)令.(lìnɡ)人纯.(chún)净.(jìnɡ)二、多音字 三、近义词 吹——刮落——降飘——飞爱护—保护尊重—尊敬 纯净—干净透明—透亮 四、反义词 春—秋冬—夏出—入降—升好—坏害虫—益虫 爱护—破坏左—右喜欢—讨厌纯净—浑浊 五、词语搭配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保护(禾苗)爱护(小青蛙)互相(尊重)令人(感动)

一、生字 吃(chī)水村(cūn)子主(zhǔ)席乡亲(qīn) 战(zhàn)士(shì)告诉(su)走(zǒu)出升(shēng)旗非常(chánɡ)壮(zhuànɡ)观再(zài)见 各种(zhǒnɡ)各样送(s?nɡ)给尝(chánɡ)尝 温(wēn)暖 二、多音字 三、近义词 带领—率领时刻—时时想念—怀念远—近 想念—忘记弯—曲走—行遥—远非常—十分 壮观—壮丽睡觉—休息伙伴—朋友快乐—开心 各种各样—各式各样清凉—凉爽温暖—暖和 到处—处处邀请—约请

四、反义词 春—秋冬—夏出—入降—升好—坏害虫—益虫 爱护—破坏左—右喜欢—讨厌纯净—浑浊 有—无升—降去—回睡着—醒来快乐—烦恼 有趣—无趣清凉—炎热温暖—寒冷香甜—苦涩 邀请—拒绝 五、词语积累 [含有“井”字的成语] 井底之蛙井井有条背井离乡落井下石坐井观天临渴掘井井然有序 六、词语搭配 (很远的)地方(领导革命的)时候 (弯弯的)小路(遥远的)新疆 (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 (各种各样的)梦多么(开心) (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 (金黄的)落叶(水果的)香甜 (多彩的)季节

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范文 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 8

2020 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我上学了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设置目的是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 为此,本课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游戏引入、图片欣赏、学唱歌曲、动手操作、讲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校园,产生对祖国、学校、老师、学习生活的热爱。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 (教师) 2.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 (教师) 课时安排绿 1 课时。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 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 (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1

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 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 ,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3)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 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 3/ 8

部编版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评卷 一、看图认字。(10分) 二、看图写字。(10分) 三、写出下列字的笔顺,并填空。(12分)

四、连字组词。(10分) 五、汉字小魔术。(12分) 六、看图选一选。(10分)

七、给下列句子排序。(10分)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九、读一读,做一做。(8分) 一二三四五,唱歌又跳舞。 六七八九十,读书长见识。 1、用“”画出儿歌中的数字。(5分) 2、用“”画出读书的作用。(3分) 十、猜一猜,画一画。(7分) 看时圆来写时方,人畜没它不健康。冬季短来夏季长,庄稼没它不生长。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过关小练习 班别: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看图写汉字。 二.比一比,再组词。 人()日()口()木() 天()目()田()禾()三.把意思相反的字连起来。 南冷哭高男来出里 热笑北女低入去外四.生字小魔术。例:人+王=(全) 1.()+()=问 2.()+()=秋 3.女+()=好 4.()+()=叶 5.()+()=明 6.又+()=鸡 7.()+()=河 5.()+()=男 6.木+()=森五.照样子,写出下列字的偏旁。 行__________ 问__________ 时__________ 狗__________ 竿__________ 国__________ 彩__________ 包__________ 边__________ 放__________ 鸭__________ 河__________

六.连一连,组词语。 石耳火虫白太目田 朵山头云子地阳光七.给下列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火(huo hou )站(zan zhan )卧(wo wu ) 松(shong song)水(shui shiu )今(jin jing ) 云(yun yuan)坐(zuo zhuo )四(si shi ) 八.我会连一连。 一片两片七八片风雨站如钟 五片六片三四片鸟雪坐如松 九片十片都不见花虫行如弓 飞入水中无数片云树卧如风 九.按要求填空。 1.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笔,第二笔是_________。 2.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笔,第三笔是_________。 3.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笔,第五笔是_________。 4.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笔,第三笔是_________。 5.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笔,第四笔是_________。 6. 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笔,第六笔是_________。十.读一读,照样子连一连。 张站南长爬班办坡四诗师思an ang b p s sh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材解析

2018年秋新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新编语文教材的使用,一次一次的听说,又一次一次的被取消。直到2015年11月,在安徽合肥参加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试教试用培训会议上,才真正拿到了部编语文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感觉是“高大上”。所谓高,是层次高。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个人认为,各地现行语文教材有十几种之多,自有它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文史、思政教材历来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有很多争议和问题,估计需要由国家来控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偏差和纠缠。因此,这次就升格为由教育部组织人教社来编写这套新的语文教材。所谓大,是开本大。原人教版教科书是32开本,152页;新教材是16开本,122页。字体大,原教材课文标题二号,课文正文小二号,田字格的字在二号与小二号之间。新教材课文题目小初号(英文36号),课文正文二号,田字格的字在小初与二号之间,都分别加大了半号;《识字》第1课的“天地人你我他”,字号竟然是72号(英文字号),课本显得大气。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发到孩子手上,他们能不开心吗? 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一)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1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5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1个单元)。纵观网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8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2种; 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4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40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完整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1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2四季 草芽尖尖,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 他对青蛙说: “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 他鞠着躬说: “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 他顽皮地说: “我就是冬天。” 3小小竹排画中游小竹排,顺水流, 鸟儿唱,鱼儿游。 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江南鱼米乡, 小小竹排画中游。 4 哪座房子最漂亮 一座房,两座房, 青青的瓦,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三座房,四座房, 房前花果香, 屋后树成行。 哪座房子最漂亮? 要数我们的小学堂。 5 爷爷和小树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 夏天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爷爷不热了。

6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7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8阳光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9影子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常常跟着我, 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常常陪着我, 它是我的好朋友。 10比尾巴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2020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0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 案(完整版) 识字 1.春夏秋冬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 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 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 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 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 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 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 2 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 个字。 2.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 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 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 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 (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 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 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 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 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部编人教版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019春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识字1 春夏秋冬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