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硅毒性

四氯化硅毒性
四氯化硅毒性

四氯化硅- 中毒性的救治经验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中毒者均为某部官兵,共119例(131人次),男118例(130人次),女1例,其中10人入院2次,1人入院3次。年龄15~44岁。平均22.77岁。中毒前身体健康,无呼吸系统疾病。全部患者均为呼吸道吸入中毒。

2、中毒经过及特点 2002年6月12曰晨某部驻地周围农民将一停产化工厂废弃多年的储罐拟当废铁变卖。当锯开储罐阀门时,罐内的四氯化硅液体外溢。由于是雨后,地面潮湿,气压偏低,四氯化硅遇水后形成大量白色气雾,向距百米外的驻地弥漫,严重时能见度不足2 m,致驻地119名官兵中毒。气雾经过的地方树叶,花草,庄稼全部枯萎。主要中毒症状:刺激性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头痛,头晕,恶心或呕吐。窒息样不适感。眼痛,流泪,咽喉部烧灼样痛并异物感。第2期急性四氯化硅中毒119例的救治经验高建军,等。

3、体格检查一般检查情况:体温>37 ℃,4例,脉搏<60次/min,14例,脉搏>100次/min,2例,呼吸>20次/min,34例,发绀2例。肺部哮鸣音28例,肺水肿3例,昏迷4例。化验及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示:高血红蛋白血症89例占67.97%,白细胞>10×109/L 57例。凝血功能改变8例(凝血酶原时间缩短5例,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3例)。(2)血生化检查示:血清钾<3.5 mmol/L 15例,血清氯<95 mmol/L 13例,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4例,血糖升高28例,血糖下降20例。心肌酶谱异常20例(肌酸激酶升高14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3例,乳酸脱氢酶升高1例,γ羟丁酸脱氢酶升高1例),肝功异常28例(总胆红素升高21例,结合胆红素升高15例,非结合胆红素升高7例,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5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2例),肌酐升高2例,尿素氮升高1例。(3)辅助检查:肺功能异常37例(其中肺活量减少6例,肺通气功能下降4例,气道功能异常33例)。心电图异常29例,以窦缓,窦缓伴心律不齐及窦性心律不齐为主,占82.76%(24/29)。胸部平片明显异常5例,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强,走行迂曲,紊乱呈网状,其中可见小点状影。脑地形图轻度异常1例。其中部分患者心肌酶谱,肺功能及肝功能出现多项指标异常,部分病例合并有小气道功能异常及肺活量下降或肺通气功能下降。

二、救治经过

入院后根据患者情况先行急诊分类(Ⅰ类:危重的,需立即抢救——红色。优先抢救,待病情稳定后,立即护送至相关科室。Ⅱ类:中重伤,允许暂缓抢救——黄色。Ⅲ类:轻伤——绿色),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登记患者姓名、年龄、电话、住址,做好记录及标记,抽血查血常规、血生化、并行心电图等辅助检查。对病情较重者,立即送抢救室抢救: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静滴非特异性解毒药物纳洛酮、地塞米松、维生素C、维生素B6;心搏、呼吸抑制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待患者意识转清,生命体征平稳,后送ICU或相关科室治疗。具体治疗方法:(1)终止化学物继续进入体内:脱去污染衣物,污染部位用大量清水及中和剂5%碳酸氢钠冲洗,生理盐水冲洗眼部,滴注环丙沙星眼药水及金霉素眼药膏。(2)适度给氧。纠正低氧血症。多用鼻塞或面罩,进入肺内之氧浓度应<55%;慎用机械正压给氧,以免诱发气道坏死组织堵塞、纵隔气肿、气胸等。轻度肺水肿:鼻导管吸氧(5~6 L/min);较严重缺氧:面罩高浓度给氧(FiO2>50%)使SaO2>90%;当FiO2>0.6,而

PaO2<8 kPa(60 mmHg),SaO2<90%应考虑应用机械通气。主要是掌握重症及ARDS中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适应证。应先从低值开始,逐步提高,以最大限度增加PaO2,功能性残气量及肺顺应性;不影响心输出量及不产生气压损伤。肺顺应性恢复时,呼气末压力逐步减少,撤消。(3)雾化吸入:呼吸道中和剂5%碳酸氢钠+1%普鲁卡因+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或地塞米松雾化吸入。(4)全身抗感染治疗:主要防止继发性呼吸道感染。(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早期、足量、短程应用是防治肺水肿的关键。可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或阻止胶体,电解质等向血管外渗出,增强机体应激能力,抗感染,抗过敏及解除支气管痉挛:地塞米松10 mg/d;间质性肺水肿:地塞米松10~20 mg/d;肺泡性肺水肿:地塞米松40~80 mg/d;ARDS:地塞米松>60 mg/d;静脉注射或静滴;维持3~5 d。减少肺泡壁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性。(6)严格避免任何增加心肺负荷的活动,如体力负荷、情绪激动、剧咳、排便困难、过快过量输液等,保持出入量负平衡,一般每日输液量<1 000 ml。必要时可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并可适当利尿脱水。(7)对症及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生命指征,尽量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减少氧气消耗,保温,躁动不安者应用镇静剂,如地西泮、异丙嗪,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吸入或氨茶碱静脉注射;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如保护肝脏功能应用能量合剂,葡醛内酯,烟酸,谷氨酸钠,维生素B等;保护心脏功能应用细胞色素C,三磷腺苷,辅酶A,肌苷,维生素C等;保护肾功能控制液体入量,应用利尿合剂,脱水剂,碱化尿液等),加强营养支持,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采用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及钙通道阻滞剂,以在亚细胞水平上切断发生肺水肿的环节。(8)重症肺水肿的患者,由于呼吸道存在大量液体,又有支气管痉挛,致使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功能障碍,故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引流,加强吸痰,解除支气管痉挛(应用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等)。及早吸氧,纠正缺氧,应用抗泡沫剂(湿化吸入50%乙醇或二甲硅油)以降低肺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之破灭,增加氧气和肺泡壁的接触面积,改善弥散功能。利尿,减少渗出,促进渗出的液体吸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脱水疗法及对症治疗。

三、讨论

四氯化硅中毒较少见。四氯化硅主要应用于合成有机硅化合物(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橡胶,耐热衬垫,制取纯硅及无机硅化合物)。四氯化硅是一级无机酸腐蚀物品,编号为91028。为无色透明液体,窒息性,中等溶解度,在水和醇中分解,易挥发,沸点56.8 ℃,对人体有强烈刺激作用。大鼠吸入致死量(LD5 0)为:8 000/百万 4 h[6]。四氯化硅在潮湿空气中强烈地发烟,故可作为烟幕剂,有刺激性臭味。其分解的分子式为:

SiCl4+4H2O=H4SiO4+4HCl。

四氯化硅中毒表现及机体变化的记载不多。根据本组患者发病迅速,存在潜伏期,呼吸道刺激和窒息性,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等特点,可归类于刺激性气体中毒。刺激性气体中毒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以局部损害为主,仅在刺激作用过强时引起全身反应,决定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因素是毒物的溶解度和浓度。本组患者既有局部刺激症状(眼痛,流泪,咳嗽等),又有呼吸道(咳痰,痰中带血丝,胸闷,气短,头晕,发绀等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及肺功能变化)及全身改变(高血红蛋白血症,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肝功能及肾功能改变)。故应属于中等溶解度,高浓度,强刺激性气体中毒。

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伤员的救治必须快速、准确、及时,实施救治时先重后轻,主要依靠自救、互救、特效抗毒疗法与综合治疗相结合、局部处理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即迅速将伤员脱离事故现场,对心搏、呼吸抑制者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道通畅、支气管解痉、止咳化痰、雾化吸入、消泡剂、清除脱落黏膜组织,对中毒性窒息或呼吸抑制的伤员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后用人工呼吸机,直到恢复自主呼吸。对休克和虚脱者,静脉输液,点滴升压药,维持正常血压。

四氯化硅中毒以呼吸道表现为主,除局部刺激症状之外,肺功能改变37例(以气道功能异常为主33例,肺活量减少6例,肺通气功能下降4例)。胸部平片明显改变5例,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强,走行迂曲,紊乱呈网状,其中可见小点状影。并出现了明显的肺水肿病例。吸入性气体中毒主要影响呼吸系统。由于急性四氯化硅中毒尚无诊断分级标准,故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及治愈好转标准》吸入性气体中毒分级标准分级,重度中毒4例,中度中毒32例,轻度中毒95例。如果按《灾难医学》中人通过任何途径接触有害物质相对毒性分级则为3级(高度危害:威胁生命的暂时性或永久性损害)4例,2级(中度损害:暂时性的小损害)32例,一级(轻度损害:易恢复的小损害)95例。

四氯化硅中毒可引起患者白细胞增高,一方面是由于机体受到强烈刺激之后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可能存在呼吸道炎性反应。15例患者出现低血钾,一般情况下患者中毒后应出现酸中毒,本组部分患者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应出现血钾升高,但该组部分患者出现血钾下降,可能是由于应激反应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所致。凝血功能改变8例(凝血酶原时间缩短5例,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3例),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均是DIC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时的表现,虽然该组患者未发生DIC,但对是否能发生DIC要引起高度重视。一般中毒对心脏功能影响甚小,而四氯化硅对心脏功能存在明显的影响,29例出现心电图改变,以窦缓,窦缓伴心律不齐及窦性心律不齐为主。心肌酶谱改变20例(肌酸激酶改变14例,肌酸激酶同工酶改变13例,乳酸脱氢酶改变1例,γ羟丁酸脱氢酶改变1例),部分患者出现多项指标改变。一般中毒对肝和肾功能影响较大,本组患者肝功改变28例(总胆红素升高21例,结合胆红素升高15例,非结合胆红素升高7例,门冬氨酸转氨酶改变5例,丙氨酸转氨酶改变2例),而肾功改变仅3例,可能是由于毒物吸收后主要经肝脏代谢后排泄,而经肾脏排泄为次要途径。

四氯化硅对呼吸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是:(1)刺激性气体中毒导致呼吸道和肺损伤后造成低氧血症。缺氧可引起组织细胞代谢障碍,使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心肌损害,肝脏代谢异常。(2)毒物除对呼吸系统引起刺激外,其分解代谢产物还可以损害其他脏器。(3)急性中毒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使心率加快,血糖异常,并出现心悸,头痛,失眠等。

此外四氯化硅对自主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轻者出现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呼吸浅快,严重时可致呼吸、心搏骤停,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经积极抢救恢复。总之,急性四氯化硅中毒病情发展迅猛,可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严重者有生命危险,对此要有充分认识。

经验及教训:发生吸入性气体中毒时应立即用衣物、帽子等掩住口鼻,减少毒物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切忌大喊大叫和在现场剧烈跑动,以免过多吸入毒气。吸氧,卧床休息,注意病情观察,重点防止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肺水肿,心搏停搏。及早雾化吸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消除水肿,必要时气管切开。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应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已停产企业的管理,妥善处理废旧容器,处理废品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5]

泄漏的四氯化硅造成周围草木枯死

2010年10月13日下午5时40分,濮阳范县杨集乡一家废弃化工厂内一个装有四氯化硅化学品的大罐发生泄漏,弥漫方圆数公里,当地多数群众感觉不适。更为严重的是,泄漏的四氯化硅还造成周围数百平方米的草木和墙外部分即将收割的水稻枯死。事发后,当地消防人员紧急出动,截至昨日下午3时30分,经过近20小时的处理,泄漏的化学品得到成功处置。

当晚7时51分,范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在杨集乡李马桥转盘向南3公里处,浓烟刺鼻,极可能是有毒气体泄漏。接到报警后,大队立即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当晚8时10分,消防人员赶到事故现场后发现,因烟气浓度很大,车辆行驶困难,气味刺鼻,形势危急。对此,范县消防大队立刻向县委县政府、濮阳消防支队调度中心汇报,应急救援大队出动,濮阳市消防支队调度华龙区1部泡沫水罐消防车和1部大吨位水罐车,濮阳县消防大队1部大吨位水罐车前往增援。

8时12分,现场迅速成立前沿指挥部。通过询问,初步确定事故区域,组成侦察小组和疏散小组,侦察小组成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沿道路深入气体浓度高地带进行侦察;疏散小组成员疏散周围群众,并对侦察小组成员进行保护。其余人员在上风口处进行简易防护后,对过往车辆进行警戒疏导。之后,交警大队民警负责警戒,范县消防大队用水枪对现场进行稀释降毒。

半小时后,范县县政府有关领导赶到泄漏现场,并成立四氯化硅残液泄漏事故处置指挥部,副县长高少甫任总指挥。经初步调查了解,发生泄漏事故单位为杨集一无名化

工厂。核实信息后,范县县委副书记张润卿、副县长高少甫、公安局副局长葛志国、教导员申向阳佩戴空气呼吸

器进入厂区侦察,确认泄漏源为该工厂废弃罐体,化学物质为四氯化硅。

当日晚9时15分,华龙区大队、濮阳县消防大队增援力量到场后,使用开花水枪对周围空气进行稀释降毒。并组织力量对周围空气浓度进行控制。

1012日凌晨2时许,待有毒气体不再释放,空气质量还原为正常值后,指挥部下达命令:增援力量撤回,消防官兵监护现场。昨日下午3时30分,经过近20小时的处理,泄漏的化学品得到成功处置。

氯化汞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汞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6年5月12日 SDS编号: 产品名称:氯化汞版本:2013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其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氯化汞触媒 化学品英文名:mercuric chlorid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号:登记号: 国家应急咨询单位: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青岛)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腐蚀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象形图: 健康危害:低浓度的食入或吸入,对喉腔、鼻腔、粘膜,牙龈等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时会出现牙龈出血,咽疼、咳嗽、咯痰、 心率加快、心慌等现象,严重中毒时会出现呼吸窘迫、口 腔鼻腔出血、心率加快、心慌、昏迷、休克等现象。慢性 中毒会使中毒者肾功能下降、破坏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

有牙松动脱落、大量掉发、食物贪荤、双手发抖等现象, 临床尿检血检中尿含量超标,皮肤接触中毒会出现呼吸窘 迫、口腔鼻腔出血、心率加快、心慌、昏迷、休克等现象。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的危害,会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氯化汞触媒遇高温明火易燃烧,氯化汞不会燃烧,但与钾、钠等金属能剧烈反应,有腐蚀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 氯化汞 7487-94-7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立即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进行洗肠,洗胃及其他医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氯化汞遇高温明火易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汞、氧化碳、粉尘。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喷淋灭火、灭火剂用水、泡沫、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好防火防毒用品。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切断泄漏源,将泄漏出的氯化汞触媒集中装入包装袋密封。如泄漏在水源中时应立即报警,切断水源,严禁人 畜饮用,并在被污染水源中投放大量石灰。 消除方法:对泄漏物覆盖过的地面撒上石灰粉,将石灰粉及其敷附物清除装入密封的包装袋内,交专业厂家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 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配戴自防 毒面具,,穿防毒服,戴橡胶手套,戴化学安全 防护眼镜。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在操作过程中或 操作结束后未经清洗手脸不准进食,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物破损和粉尘飞扬。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仓库。远离火种、

轴承温度标准

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 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C,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C。并且温升不超过55?C(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 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 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 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 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更换新轴承。

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度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度。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度。对于电机本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电机运行发生突变或者不断增长。而轴承是易损件,需要检测。

四氯化硅理化特性表

四氯化硅81043(8.1类酸性腐蚀品) 包装: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全开口钢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 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 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Ⅱ类包装,包装标志:腐蚀品。 物质名称: 四氯化硅;四氯硅烷;氯化硅英文名称:silicon tetrachloride 分子式:SiCl4 相对分子质量:169.89 危规号: 81043 物化特性 沸点(℃)比重(水=1) 1.48 熔点(℃)-70 饱和蒸气压(kPa)55.99(37.8℃) 蒸气密度(空气=1)5.86 溶解性可混溶于苯、氯仿、石油醚、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外观与气味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主要用途用于制取纯硅、硅酸乙酯等,也用于制取烟幕剂 火灾爆炸危险数据 闪点(℃)无意义爆炸极限无意义 灭火剂干燥砂土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危险特性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 反应活性数据 稳定性不稳定避免条件潮湿空气稳定√ 聚合危险性可能存在避免条件不存在√ 禁忌物强氧化剂、醇类、水、强碱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 健康危害数据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口√ 急性毒性LD5054640mg/kg(大鼠经口)LC508000ppm(大鼠吸入,4h) 健康危害 对眼睛及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角膜混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眼直接接触可致角膜及眼睑严重灼伤。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组织坏死。本品可引起溶血反应而导致贫血。泄漏紧急处理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分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作业时实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禁止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露物。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露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覆盖泄露物。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碎石灰石(CaCO3)、苏打灰(Na2CO3)或石灰(CaO)中和。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氯化汞)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特性(氯化汞) 中文名:氯化汞;升汞;氯化高汞;二氯化汞 英文名:Mercuric chlorides Mercury bichloride 分子式:HgCl2 分子量:271.5 CAS号:7487-94-7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化学类别:金属卤化物。 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常温下微量挥发。 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防腐剂、消毒剂和分析试剂。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汞离子可使含巯基的酶丧失活性,失去功能,还能与氨基、巯基、羧基、羟基以及细胞膜内的磷酰基结合,引起相应的损害。 急性中毒:起病急,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等全身症状。病人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者可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损害。 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精神情绪障碍,如胆怯、害羞、易怒、爱哭等;汞毒性震颤;口腔炎,少数病例有肝、肾损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无意义 自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无意义

四氯化硅2013新版安全技术说明书

四氯化硅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四氯化硅 化学品英文名称:silicom tetrachlorid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用途:制造有机硅化合物,如硅酸酯、有机硅油、高温绝缘漆、有机硅树脂、硅橡胶和耐热垫衬材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健康危害: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引起角膜浑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眼直接接触可使角膜及眼睑严重灼伤。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组织坏死。本品可引起溶血反应而导致贫血。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急性毒性,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呼吸或皮肤过敏,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吸入可能引起过敏或哮喘症状或呼吸困难; 对水生生物有毒; 吸入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避免与水接触。保持容器密闭。 〃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和吸烟。 〃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如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给输氧气;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喝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火灾时:干粉、砂土。 安全储存:〃储存于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水等潮湿环境。 〃保持容器密封。 〃与氧化剂、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器具。 废弃处臵:处臵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 CAS No. 四氯化硅 99 10026-04-7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及代表品种(最全)

抗感染药物的分类 一、抗微生物药物: (一)抗菌药物: 1、按作用强度分类: (1)杀菌剂 A、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氟喹诺硐类 B、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 (2)抑菌剂 A、快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 B、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2、按抗菌活性分类: (1)浓度依赖型抗菌药: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甲硝唑等。 (2)时间依赖型抗菌药: A、PAE较短: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 B、PAE较长: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等)、糖肽类(万古霉素等) 3、按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1)干扰细胞壁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磷霉素、卡泊芬净等 (2)损伤细胞膜: A、抗真菌药: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等)、多烯类(两性霉素 B、制霉菌素等) B、抗菌药:多粘菌素等 (3)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利奈唑胺、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4)影响核酸合成:磺胺类、喹诺酮类、利福平 4、按药理作用分类: (1)抗生素: A、β-内酰胺类 a、青霉素类 ①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口服耐酸)。 ②半合成青霉素: Ⅰ、耐酸青霉素苯氧乙基青霉素 Ⅱ、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Ⅲ、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Ⅳ、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类: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Ⅴ、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美西林、替莫西林--- 较耐酶,对某些阴性 杆菌(如大肠、克雷伯氏和沙门氏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效差 b、头孢菌素类 ①一代头孢: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唑林等 ②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克洛等 ③三代头孢: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三秦、头孢哌酮、头孢唑肟等 ④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 c、其它β-内酰胺类

滑动轴承技术标准

滑动轴承技术标准 一、术语、分类及符号 GB/T 2889——1994 滑动轴承术语 GB/T 18327.1——2001 滑动轴承基本符号 GB/T 18327.2——2001 滑动轴承应用符号 GB/T 18844——2002 滑动轴承损坏和外观变化的术语、特征及原因 二、检验方法 GB/T 7948—1987 塑料轴承极限PV试验方法 GB/T12948—1991 滑动轴承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 GB/T16748—1997 滑动轴承金属轴承材料的压缩试验 GB/T18325.1—2001 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润滑条件下试验机内和实际应用的滑动轴承疲劳强度 GB/T18329.1—2001 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 GB/T 18330—2001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和薄壁轴套的壁厚测量 GB/T 18331.1—2001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外径的检测 JB/T 7920—1995(原GB 6415——86)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周长的检验方法 JB/T 7925.1—1995(原GB 10452—89)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 JB/T 7925.2—1995(原GB 10453—89) 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 JB/T 9749—1999 内燃机铸造铜铅合金轴瓦金相检验 JB/T 9763——1999 内燃机精密电镀减摩层轴瓦检验规范 QC/T 558—1999 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 三、材料 GB/T 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 GB/T 18326—2001 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一、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毒性药品分为西药、中药两大类。西药品种系指原料药和国家规定的制剂品种;中药品种系指原药材和饮片,不含制剂。 二、药学部门调配毒性药品,必须凭执业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医师开具毒性药品的处方时,应准确清楚地写明处方全部内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两日极量。 三、药剂人员对使用毒性药品的处方要加强审核,对不合格处方拒绝调配。 四、调配处方时,必须计(剂)量准确,由配方人员及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五、毒性药品的储存容器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毒药标志。毒性药品必须专柜加锁,专人保管,避免混放。 六、建立健全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项制度。建立专门的收支帐目,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出现问题时,必须迅速查明,并报相关主管部门。 七、报损的毒性药品需经药学部门负责人、主管院长批准,按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集中销毁、销毁前要有记录,包括销毁日期,时间、地点、品名、数量、方法、经办人等。 八、因用药错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上级主管

部门。医务人员违规使用毒性药品,依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九、医疗用毒性药品采购人员应为药学专业人员,并有专人负责。 十、药学部门应制定采购计划,按照有关规定由采购人员到国家指定的经营企业进行毒性药品采购。 十一、医疗用毒性药品到货后须经双人验收、核对。验收到最小包装单位。验收合格后,药品采购人员、验收人员需在经营企业提供的发票上签字。 十二、条药学部门应制定自查制度,并定期进行自查。药学部门对自查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对于自查过程发现问题或疏漏,应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解决。对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药学部门负责人、主管院长及上级主管部门。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小强出品 热电分公司企业标准XXXX ZCYS-2013XXXX-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2013-5-30发布2013-5-30实施热电分公司发布XXXX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 执行程序 6 职责 评价表/《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执行情况检查附件:7. 1 目的 为了严格控制滚动轴承产品质量,规范滚动轴承验收方法,为采购滚动轴承的验收工 作提供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滚动轴承采购中,专业人员进行入库验收工作。由于市场上一些假冒产 品仿真程度非常高,靠常规的验收手段无法准确鉴定其真伪,当发生产品质量有疑问又无 法确定其真伪时,需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并给出结论。另外,计划每年将XX公司采购轴承的所有品牌抽取5%的量进行权威鉴定。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3.1引用文件 《实用轴承手册》,辽宁科学出版社,2001.10 GBT307.1-2005滚动轴承、公差 GBT307.2-2005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 GBT276-94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GBT5868-2003滚动轴承安装尺寸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滚动轴承形式多样,不同的系列其游隙及各尺寸标准也不同,国家颁布的各类轴承标 准较多,并且几家知名品牌如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SK、美国TIMKEN、瓦轴ZWZ等,均有自己公司产品的尺寸标准,故本标准只提供滚动轴承验收的方法和部分标准。 深沟球轴承示意图

D-轴承公称外径,d-轴承公称内径,B-公称宽度 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径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 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平均值。. 轴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 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平均值。 5 执行程序 5.1型号、包装验收 5.1.1查看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是进口轴承查看报关单、合格证和原产地证明是 否齐全。 5.1.2产品的包装无破损,防锈油覆盖均匀、充足。 5.2外观检查 5.2.1表面无脏污。 5.2.2轴承的滚动体及滚道表面是否有变色、伤痕、裂纹和凹痕、锈蚀和麻点、起皮 和折叠,整体应无伤痕或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倒角均匀。 5.2.3保持架应不松散、无破损,与滚动体间隙不过大。检查铆钉头是否偏位、松动,焊接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有焊接不牢的现象。 5.2.4钢印字体应凹下较深,不浮于表面,且非常清晰、不模糊。 5.3轴承外形尺寸检验,包括轴承的内、外径和宽度 5.3.1选取不同角度至少4个以上的点进行测量,可得出最小和最大直径,用以判断 圆度是否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 5.3.2轴承与轴的配合一般要求有0.02mm-0.05mm的紧力,如有条件测得轴颈的尺寸 可加以判断。 5.3.3内径一般用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外径一般用外径千分尺 或游标卡尺测量,宽度一般用游标卡尺测量。 5.4径向游隙的测量 应在轴承非预紧状态下测量,一般有3种测量方法:塞尺测量法、压铅丝法和千分表 测量法。 5.4.1用塞尺测量。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子与外圈之间 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5.4.2压铅丝法。 a、选取直径合适的铅丝,不宜过细和过粗,尤其不能过粗,因为铅丝过粗时,压缩 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反作用力,当滚子挤压过铅丝时,轴承内、外圈会 有微量的弹性变形导致数据不准确。同样的道理,一般只用单根铅丝进行测量, 不能将细铅丝缠成双股来测量。 b、测量径向游隙应在外圈上选取固定一个点,并选取多个滚子测得多组数据,分析 判断所得值数据是否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双列轴承 同排滚子测得径向游隙一般误差不应大于0.03mm。 c、压铅丝时应保证轴承转动自由,内外圈无错位、偏斜。 5.4.3用千分表测量。将轴承垂直放置,千分表架在外圈垂直位置上,然后在180° 位置上垂直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读数的变化量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5.5轴向游隙的测量 一般有2种测量方法:塞尺测量法和千分表测量法。

四氯化硅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4-11-5 SDS编号:***** 产品名称:四氯化硅版本:******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四氯化硅 化学品英文名称:silicon tetrachloride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电子邮件地址:*********** 应急咨询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用于制取纯硅、硅酸乙酯等,也用于制取烟幕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和化学危险性信息: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不燃,无特殊燃爆性。遇水产生有毒气体。在潮湿空气中水解而成硅酸和氯化氢,同时发生白烟。对皮肤有腐蚀性。 人体健康危害: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引起角膜浑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眼直接接触可使角膜及眼睑严重灼伤。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组织坏死。本品可引起溶血反应而导致贫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引起皮肤刺激;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事故响应】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清水漱口,禁止催吐,不给任何饮品。就医。 火灾时使用干燥砂土灭火。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5%。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小强出品 XXXX热电分公司企业标准 XXXX- ZCYS-2013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2013-5-30 发布2013-5-30 实施 XXXX热电分公司发布

标准控制表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 执行程序 6 职责 7 附件:《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评价表

1 目的 为了严格控制滚动轴承产品质量,规范滚动轴承验收方法,为采购滚动轴承的验收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滚动轴承采购中,专业人员进行入库验收工作。由于市场上一些假冒产品仿真程度非常高,靠常规的验收手段无法准确鉴定其真伪,当发生产品质量有疑问又无法确定其真伪时,需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并给出结论。另外,计划每年将XX公司采购轴承的所有品牌抽取5%的量进行权威鉴定。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3.1 引用文件 《实用轴承手册》,辽宁科学出版社,2001.10 GBT307.1-2005 滚动轴承、公差 GBT307.2-2005 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 GBT276-94 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GBT5868-2003 滚动轴承安装尺寸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滚动轴承形式多样,不同的系列其游隙及各尺寸标准也不同,国家颁布的各类轴承标准较多,并且几家知名品牌如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SK、美国TIMKEN、瓦轴ZWZ等,均有自己公司产品的尺寸标准,故本标准只提供滚动轴承验收的方法和部分标准。 深沟球轴承示意图 D-轴承公称外径,d-轴承公称内径,B-公称宽度 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径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平均值。

三氯氢硅、四氯化硅相关反应

02.三氯氢硅氢还原反应基本原理 用氢气作为还原剂,在1100~1200℃下还原SiHC13,是目前多晶硅生产的主要方法。由于氢气易于净化,而且在硅中的溶解度极低,所以用氢气还原生产的 多晶硅较其他还原剂(如锌、碘)所制得的多晶硅纯度要高得多。 2.1 三氯氢硅氢还原反应原理 SiHCl 3和H 2混合,加热到900℃以上,就能发生如下反应: )(H C l 3)( Si )( H )(SiHCl 110090023气固气气℃~+???? →←+ 同时,也会产生SiHCl 3的热分解以及SiCl 4的还原反应: 2490032H 3SiCl Si 4SiHCl ++??→←℃ 4HCl Si 2H SiCl 24+?→←+ 此外,还有可能有 43SiCl 2HCl Si 2SiHCl ++?→← HCl SiCl SiHCl 23+?→← 以及杂质的还原反应: 6HC1 2B 3H 2BCl 23+?→←+ 6HC1 2P 3H PCl 23+?→←+ 这些反应,都是可逆反应,所以还原炉内的反应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多晶 硅的生产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抑制各种逆反应和副反应。以上反应式中, 第一个反应式和第二个反应式可以认为是制取多晶硅的基本反应,应尽可能地使 还原炉内的反应遵照这两个基本反应进行。

四氯化硅氢化 1. 四氯化硅来源与性质 1.1 四氯化硅的产生 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在SiHCl 3 合成工序和氢还原制取多晶硅工序,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SiCl 4,并随着尾气排出。 在氢还原工序中,会发生以下几个反应: 主反应:Si 3HCl H SiHCl 23+?→?+ 副反应:2490032H 3SiCl Si 4SiHCl ++???→?℃以上 43SiCl 2HCl Si 2SiHCl ++?→? 在SiHCl 3合成工序中主要发生以下反应: 主反应: 23H SiHCl 3HCl Si +?→?+ 副反应: 242H SiCl 4HCl Si +?→?+ SiHCl 3合成中副反应产生的SiCl 4约占生成物总量的约 10% ,在氢还原工序中也有部分SiHCl 3 发生副反应生成了SiCl 4 。在实际生产中,副反应不可避免,但对工艺过程加以控制,可以尽量减少副反应发生,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另一方面对于副产物必须进行综合利用,使其转化为有用的原料或产品。这样可以就可以降低总体生产成本,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1.2 四氯化硅的性质 四氯化硅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无极性,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遇水即水解生成二氧化硅和 HCl 。并能与苯、乙醚、氯仿等互溶,与乙醇反应可生成硅酸乙酯。由于四氯化硅易于水解,并生成 HCl 所以在有水的

医用毒性药品

毒性药品管理品种 一、毒性中药品种 砒石(红砒、白砒):白砒含氧化砷,红砒含少量硫化砷。辛酸大热,有大毒。 水银:(汞)毒性非常高,口服、吸入或接触后可以导致脑和肝损伤。 生马前子:温;有大毒。归肝、脾经。活血疗伤药。 生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有大毒。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生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含乌头碱,极易中毒。 生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毒辣窜散;祛风痰,通经络,镇痉止痛,散结解毒。生附子:性辛、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生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生南星:苦、辛,温;有毒。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生巴豆:性热,味辛。有大毒。归胃经、大肠经。外用蚀疮。属泻下药。 斑蝥:味辛;性温;大毒。很强的肾毒性,属剧毒物品。 青娘虫:辛,微温。有毒。利尿,祛瘀,解毒。用于小便不利,闭经,狂犬咬伤;外用疥癣疮疡,淋巴结结核。 红娘虫:苦辛,平,有毒。攻毒,通瘀,破积。外用治瘰疬,癣疮。内服血瘀经闭,狂犬咬伤。 生甘遂:味苦;性寒;有毒。泻下药。 生狼毒:辛、温、有毒。解毒、清热、消肿. 用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疗疮肿毒、蛇虫咬伤。 生藤黄:酸涩,有毒。消肿,化毒,止血,杀虫。 生千金子: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逐水消肿;解毒杀虫。 生天仙子:有大毒具有解痉、止痛、安神、杀虫的作用。 闹阳花:辛,温,有毒。祛风除湿、定痛、杀虫的功效。并用作手术麻醉。 雪上一枝蒿:苦、辛,温。有大毒。归肝经。祛风湿,活血止痛。 红升丹:本品有毒,具腐蚀性,仅供外用,禁止内服。红升丹,拔毒,提脓,生新。 白降丹:含氯化汞,人体吸收过量后可引起毒性反应,拔毒消肿,去腐杀虫。 蟾酥:白色乳状液,有毒。干燥后可以入药。甘辛,温,有毒。解毒,消肿,强心,止痛。洋金花:性温;有毒,止咳平喘,止痛镇静。哮喘咳嗽,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

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防止管理使用不当造成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用毒性药品(以下简称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二、毒性药品分为西药、中药两大类。西药品种系指原料药,中药品种系指原药材和饮片,不含制剂。 三、药剂科供应和调配毒性药品,必须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医生使用毒性药品的处方,应准确清楚地写明处方全部内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四、药剂人员对使用毒性药品的处方要加强核对,审查剂量,对不清楚的处方拒绝调配,严禁估计发药。 五、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并由配方人员及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处方1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六、毒性药品必须专柜加锁,并由专人保管,严防混药。 七、建立详细的账簿、日耗、日消,定期清点,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向领导报告。 八、使用毒性药品的科室必须建立健全领取、验收、核对、保管等制度,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放,做到划定区间或区位,毒性药品的包装容器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毒药标志。 九、需报损的毒性药品须经科主任、主管院长批准交上级主管部门集中销毁,销毁前要有记录,包括销毁日期、时间、地点、品名、数量、方法等,必要时拍照。 十、因配方错误造成损失或不良后果者,应迅速追查原因,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刑事责任。

滚动轴承主要尺寸与基本代号方法

2、滚动轴承的主要尺寸与基本代号方法 2.1滚动轴承基本尺寸 对于轴承的主要尺寸,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保证国际上的互换性和生产中的经济性,已制定了统一的国际标准[ISO15、ISO355、ISO104],分别对向心轴承、圆锥滚子、推力轴承的主要外形尺寸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对轴承的内径、外径宽度以及倒角尺寸进行了系列化、标准化,我国标准也等效采用了ISO标准的规定,对应的标准号分别为GB273.3--、GB273.1--、GB273.1--,装配倒角标准为GB274--。 主要尺寸标准化是指轴承轮廓尺寸,即内径、外径、宽度或高度以及倒角尺寸,对于内部尺寸,原则上不规定。 轴承尺寸的选择,一般是根据作用于轴承的负荷以及对轴承寿命与负荷容量(额定负荷)的要求来进行考虑的。 对于向心轴承(除圆锥滚子轴承外),针对各自标准内径规定了最大的8种外径尺寸,其系列为直径系列(7、8、9、0、1、2、3)顺序依次增大。 对于同一内径,外径组合(向心轴承),规定了最大8种宽度尺寸,其宽度系列(8、0、1、2、3、4、5、6)顺序依次增大。 对于公制圆锥滚子轴承,ISO355规定了相对于标准内径的直径系列分别以A、B、C、D、E、F、G表示,为外径依次增大,宽度尺寸分别以A、B、C、D、E 表示,为外径依次增大,此外还规定接触角的系列(1、2、3、4、5、6、7)接触角依次增大;我国标准规定的直径系列和宽度系列均为0、1、2、3。

GB/T272—93规定的轴承代号方法如下:2.2轴承代号排列规则表2.1

2.3基本代号排列规则:表2.2

2.4轴承内径代号

四氯化硅 危险特性表

标识中文名:四氯化硅;四氯硅 烷;氯化硅 英文名:silicon tetrachloride; tetrachlorosilane 分子式: SiCl4 相对分子质量: 169.89 CAS号: 10026-04-7 结构式: 危险性类别: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呼吸道刺激) 化学类别:腐蚀品 主要组成与性状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主要用途:用于制取纯硅、硅酸乙酯等,也用于制取烟幕剂。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及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角膜混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眼直接接触可致角膜及眼睑严重灼伤。皮肤接触后可引起组织坏死。本品可引起溶血反应而导致贫血。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 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 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 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 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 燃,无特殊燃 爆特性 闪点(℃):无意 义 爆炸下限(%):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危险特性: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对眼睛及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用干燥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操作处置与储存: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防护措接触限值: PC-TWA: mg/m3; PC-STEL: 1 mg/m3[皮];

氯化汞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汞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汞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rcuric chloride 中文名称2:升汞 英文名称2: mercury bi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800 CAS No.: 7487-94-7 分子式: HgCl2 分子量: 271.5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氯化汞 7487-94-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汞离子可使含巯基的酶丧失活性,失去功能;还能与酶中的氨基、二巯基、羧基、羟基以及细胞内的磷酰基结合,引起相应的损害。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等全身症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者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损害。口服可发生急性腐蚀性胃肠炎,严重者昏迷、休克,甚至发生坏死性肾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眼有刺激性。可致皮炎。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精神情绪障碍,如胆怯、害羞、易怒、爱哭等;汞毒性震颤;口腔炎。少数病例有肝、肾损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氧化汞。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0.1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 ACGIH 0.1mg[Hg]/m3[皮]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比色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滚动轴承标准

GB/T 27555-2011 滚动轴承带座外球面球轴承技术条件 GB/T 27559-2011 滚动轴承机床主轴用圆柱滚子轴承 GB/T 27560-2011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铸造座技术条件 GB/T 25760-2010 滚动轴承滚针和推力球组合轴承外形尺寸 GB/T 25761-2010 滚动轴承滚针和角接触球组合轴承外形尺寸 GB/T 25762-2010 滚动轴承摩托车连杆支承用滚针和保持架组件 GB/T 25763-2010 滚动轴承汽车变速箱用滚针轴承 GB/T 25764-2010 滚动轴承汽车变速箱用滚子轴承 GB/T 25765-2010 滚动轴承汽车变速箱用球轴承 GB/T 25766-2010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径向游隙 GB/T 25767-2010 滚动轴承圆锥滚子 GB/T 25768-2010 滚动轴承滚针和双向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 GB/T 25770-2010 滚动轴承铁路货车轴承 GB/T 25771-2010 滚动轴承铁路机车轴承 GB/T 25772-2010 滚动轴承铁路客车轴承 GB/T 24604-2009 滚动轴承机床丝杠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GB/T 24605-2009 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GB/T 24608-2009 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 GB/T 299-2008 滚动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T 300-2008 滚动轴承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T 304.9-2008 关节轴承通用技术规则 GB/T 5859-2008 滚动轴承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T 283-2007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外形尺寸 GB/T 292-2007 滚动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 GB/T 5868-2003 滚动轴承安装尺寸 GB/T 304.3-2002 关节轴承配合 GB/T 290-2017 滚动轴承无内圈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外形尺寸 GB/T 273.2-2018 滚动轴承外形尺寸总方案第2部分:推力轴承 GB/T 7813-2018 滚动轴承剖分立式轴承座外形尺寸 GB/T 307.4-2017 滚动轴承推力轴承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和公差值 GB/T 34884-2017 滚动轴承工业机器人谐波齿轮减速器用柔性轴承 GB/T 34891-2017 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GB/T 34897-2017 滚动轴承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用精密轴承 GB/T 12765-1991 关节轴承安装尺寸 GB/T 16643-2015 滚动轴承滚针和推力圆柱滚子组合轴承外形尺寸 GB/T 273.3-2015 滚动轴承外形尺寸总方案第3部分:向心轴承 GB/T 19673.1-2013 滚动轴承套筒型直线球轴承附件第1部分:1、3系列外形尺寸和公差 GB/T 19673.2-2013 滚动轴承套筒型直线球轴承附件第2部分:5系列外形尺寸和公差GB/T 308.1-2013 滚动轴承球第1部分:钢球 GB/T 4604.2-2013 滚动轴承游隙第2部分: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向游隙 GB/T 7217-2013 滚动轴承凸缘外圈向心球轴承凸缘尺寸 GB/T 16940-2012 滚动轴承套筒型直线球轴承外形尺寸和公差 GB/T 20057-2012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