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5的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5的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5的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5的减法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减】

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 3=5 3 2=5 5-2=3 5-3=2,5的分合式. 幼儿书写用具.

教学反馈:

纠正措施: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个人分析意见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 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

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 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 9=17;

9 8=?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

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 3=?生:╳老师,告诉你2 3=5依次说完所

有的算式。

【篇二:大班数学:学习5以内的减法】

数学:(动物商店)学习5以内的减法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实物演示及图示列算式,体验“还剩”的含义。

2.理解每个数、“-”、“=”的含义。

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磁性教具:4只红气球、5只小鸟、数字1、2、3、4、5,“-”、“=”。

2.学具:雪花片人手5片,操作材料35页减法算式,铅笔人手一支。活动重点:

会看图示正确列出算式。

活动难点:

理解“-”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

出示四只气球图片,提问:妈妈给小明买了2个红气球,又买了2

个黄气球,妈妈一共个小明买了4个气球。

师:我们要用哪种方法计算?(用“加法”)

(幼儿讲述,教师记录)2+2=4。

2.学习5以内数的减法。

出示三只单独的气球图片,提问:小朋友看,小明手里有几只气球?(3只)有1只气球炸掉了,小明手里还剩几只气球?(2只气球)

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刚才气球的变化,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

表示的含义。

3-1=2(“3”表示小明手里拿的气球,“-1”表示炸掉一个气球,

“=2”表示小明手里还剩三个气球)引导幼儿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

的含义,然后集体读算式两遍。

3.出示5只小鸟的图片:

师: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2只小鸟,树上还剩几只小鸟?

谁会用算式记录这个变化?(幼儿讲述,教师记录:5-2=3)

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算式里的每个数字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大

家一起读算式两遍。总结:原来的东西减掉卖掉的东西等于剩下的

东西。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利用摆放雪花片,完成操作材料35页中的减法算式,要求边操作边讲述。

三、

讲评作业,结束活动。

请两名幼儿讲述自己操作的结果,并讲述减法算式的含义,小朋友

们一起读减法算式。

【篇三: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五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活动名称: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主要教学领域:科学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运用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互补规律。

活动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

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互补规律。

2.会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并能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3.激发孩子兴趣。

重难点分析: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积木,魔方,小鸭,橡皮泥等,猴子毛绒玩具一个。活动过程:

一.以猴孩儿来做客的情境导入。

小朋友,今天花果山上的猴孩儿来我们班做客了,看来了几只小猴子?(出示五只小猴子)。

二、复习5的组成

现在我们和小猴子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吧:

师:小朋友,告诉我,5可以分成1和几?(同时播放课件)

幼:xxx,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三、学习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播放课件)

1学习2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师:小猴子来做客我们用什么招待他们呢?猴子喜欢吃什么?我先拿

一个大桃子给小猴子,又拿一个小桃子给小猴子,我一共给了小猴子

几个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出算式中含义。

小结:1+1=2这是一个加法算式,第一个“1”表示一个大桃子,第

二个“1”代表一个小桃子,“+”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表示前边两

个数合起来的数量和后边的数量相等。

2.学习2-4的加法,巩固幼儿对加法算式的理解,初步了解互换规

师:老师先拿一个大香蕉给小猴,又拿三个小香蕉给小猴,我一共

给了小猴几个香蕉?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一道加法算式。

1+3=4,3+1=4,

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都代表什么

意思?怎样读这个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互换规律。( +号前后的两

个数互换位置,它们的结果不变 )

四、引导幼儿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并能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1、初步了解加法应用题的结构(播放课件)

①老师示范看图编应用题并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的结构

师:五只猴子一样么?有什么不同?(老师根据猴子的位置和数量编

加法应用题)。

小结:把物品的数量用讲故事的方法说出来并提出一个问题,这就

是应用题。刚才老师编出的是一道加法应用题。知道两个数:1只猴

子和4只猴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

②幼儿根据应用题列出加法算式:1+4=5,4+1=5 ③引导幼儿观察并

发现互换,互补规律。

2、看图自编应用题,巩固幼儿对应用题的理解。

①(播放课件)请幼儿根据苹果的位置和数量来自编加法应用题,并用学具摆出加法算式。

②看课件,以给猴子送玩具和送文具为情境,引导幼儿自编应用题,并列出加法算式。

③分组操作玩具自编应用题并用学具摆出加法算式。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通过为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以师生共同游戏的形式贯

穿始终,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情境中主动参与,乐于倾听,更好

的完成教学任务。

从课程开始,运用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从

而使幼儿一步步的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课程,当教师出示多种形式

的教具运用到授课时,提高了幼儿对课程的兴趣,都积极的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进一步让幼儿亲自尝试运用手中的学具,使幼

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加的配合,在幼儿积极地思考活动中,课程

自然结束,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